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经媒体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财经媒体论文

第1篇

大量的读者流失使得2013 年不少纸媒体当年均出现发行、广告双双大幅下滑的局面。2014 年初,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集团更是开始纷纷宣布将不在传统媒体投放任何形象广告。以长春本地为例,城市传统媒体如《新文化报》、《城市晚报》、《东亚经贸新闻》等也面临着此种局面,在订阅数量、广告收入以及信息影响力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尤其是在人才结构方面,许多本地媒体似乎突然发现原有的人才结构已经不适应这种迅速的变化,原有的专业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显现出明显的不适感。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完成传统纸媒体的转型,突破媒体发展的困局已经成为本地媒体集团的共同课题。目前,新的行业趋势和地方媒体变局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是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更是走出特色之路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对于寄生于财经院校的这种专业而言,既有的专业格局本来就需要通过变革才能适应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要求,新媒体对于传媒行业和地方媒体发展的“搅局”恰恰是一个难得的探索建设特色专业的良机。所以,新媒体下的新的行业要求、新的媒体格局应当成为这种类型专业建设的助力,而非传统新闻传播思路之中的阻力。

为了顺应这一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行业调研,变适应为引领。以往的专业建设思路往往是对于行业趋向亦步亦趋,但新媒体是传统传媒行业所未遇之变局,并没有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无准则。所以,作为后起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机构,尤其要在专业研究上下功夫,对于媒体变化与需求要深入调研,以期走在行业前沿乃至能够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做到引领行业,而非以前的简单适应。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界定纸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明确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中如何去理解媒体的相关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比如,读者的界定从对象到用户的变化,而这直接关系到大众接受信息方式和受众群迁移,对于信息与产品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转型战略方向的选择等。二是本地市场的调研工作。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状况,详细分析本地都市报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这是对于媒体本身的定位研究,是明确其发展策略的基础工作。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特征,将是我们评价本地纸媒策略的重要依据。同时,深入研究传统媒体是数字化转型、新的内容架构以及信息平台属性与功能,还有读者的精确化等问题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准备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顺应者,这样才能够成为本地媒体发展的助推力量,从而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实践的融合,走出特色之路。第二,以媒体多元化需求为依据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教学专业设计思路。如今,多向思考的能力,内容的专业、深度,技术手段的多元综合,传播途径的丰富性等都是新媒体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此种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和行业要求,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这是除新闻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具有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既能够体现“地方性”,又能凸显“实用性”的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多专业的融合和新传播能力的构建。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式新闻人才。受市场细分论的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这一点如今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另一方面

第2篇

1.1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了保证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必须将工作面周围能产生威胁的水体全部排出,随着开采时间和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顶板或底板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被大量抽排,形成了以矿井为中心的大方为的降落漏斗,深层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往往需要极长的恢复时间,使得相关泉水流量降低,严重的甚至断流。同时,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改变了原有的地层平衡,产生大量的采动裂隙,地下水随采动裂隙进入采掘空间,受煤层及人为影响形成地下水污染,这类水体经抽出后,往往不经过处理就排入地表,对地表水环境构成威胁。其次,煤矿开采必然会用到大量的木材,从客观条件上助涨了滥砍滥伐现象的发展,另一方面开采导致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也严重影响了矿区地表植被的生长状况,加之矿区建设等等,是的矿区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

1.2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矿区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矿开采过程中巷道掘进的废石、贫矿、选矿后排出的尾矿或其他废渣等。这些堆积场地一般物质杂乱、质地松散、入渗速率高、保水能力差,即使经过人工堆垫处理形成土场,也较难被利用。特别是一些尾矿废弃地,由于尾矿数量庞大且含有大量难处理的有毒有害成分,经雨水等淋溶之后,包括Cu、Pb、Zn等重金属以及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随之流出,污染矿区周边地下水及土壤。尾矿经风化后会形成松散的细小颗粒,导致矿山泥石流发生;同时,随风飘起的细小颗粒会造成周围环境受体产生呼吸道疾病。此外,尾矿尤其是煤矸石山本身就可能发生自燃或爆炸,危害环境和人类安全。

1.3采煤塌陷问题煤矿开采会形成大量的采煤塌陷区,其形成一方面造成耕地面积减小,另一方面会引起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采煤塌陷使原有地面标高降低、形成地表移动盆地、产生地裂缝、改变土壤结构等,特别是在一些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平原地区,大量塌陷区常年积水,形成塌陷湿地,使土地丧失原本的功能。一般来说,根据地面沉降的剧烈程度可将塌陷区分为浅层塌陷地、中度塌陷地和深度塌陷地三种。塌陷区的形成严重影响矿区的生态环境,是的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加剧水土流失、土壤贫化等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塌陷形成的积水区,由于水体受到原有土壤环境的影响,土壤氮等营养元素的循环条件发生改变,增加了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

2煤矿开采诱发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2.1合理规划,保护水资源主要通过控制矿井水排放量和防治开采对水资源的污染两个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对矿区及周边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首先,应当通过合理的布置输水系统,节约用水,对现有水体进行合理利用,实行排供结合的优化管理措施,从总量上减少矿井水的排放。同时,在煤矿开采规划和防护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预留保护煤柱,保护相关井泉,防止因矿井突水造成的地下水资源大量外排。其次,从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根据井下污水的排放特点,合理布设排污点,尽量控制生产过程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源的产生;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对开采区域的水资源量和水质变化进行监测,为开采过程中的水资源保护提供依据;针对已经污染的矿井水,经过污水处理后再进行排放,防治污染地表水体;对选矿等产生的废水,尽量经过处理进行综合利用,可用于选煤补充水,或用于绿化及井下消防。

2.2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煤矿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掘进等的矸石以及洗选等排出的尾矿,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处理过程中可以考虑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首先根据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则,对尾矿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回收贵重矿产元素,改进洗选技术并结合一定的工艺,将尾矿中的难选煤、黄铁矿、稀有微量元素等回收进行利用。其次,可以将矸石、尾矿等作为二次资源,变废为宝,研究表明,我国煤矸石发热量在3347.2~8336kJ/kg[15],一般可以将这部分热能进行转化利用,如将产热量较高的煤矸石粉碎后掺入煤中进行焚烧发电;此外,利用煤矸石本身的可塑性、烧结性等等,经处理后可以用来制砖、烧水泥、生产陶粒或者合成其它产品。目前,一些矿区利用废石和尾矿填充井下采空区或煤矿塌陷区,一方面节省了其它填充材料;一方面对废弃物进行利用,减少了土地占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根据采煤塌陷的形成原因以及特征,主要从预防、减少塌陷以及塌陷后的生态治理两个方面对采煤塌陷地进行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的形成将导致地面标高降低、耕地面积减小、土壤结构改变等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对社会、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采煤塌陷地的形成。鼓励煤炭开采单位自主创新,研究采取先进的采煤技术及工艺流程,如矸石井下直接回填等。从而减少矿区地表塌陷范围及塌陷程度,一方面减少了土地破坏,一方面降低了地表塌陷的治理成本。根据采煤塌陷地类型的不同,对矿区已经形成的塌陷地,其综合治理方法也有所差别。对于浅层采煤塌陷地,根据矿区地形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对于丘陵地区,可以适当采用“削高填凹”的方法,结合施肥等治理措施,以恢复土地耕种;对于平原地区,可以采用“挖深垫浅”的治理方法,将挖塘和造地结合起来,排出地表积水的同时恢复区域大面积耕地,达到土地的充分利用;此外,还可以利用矸石等填充,表层覆土后进行绿化改造。中度塌陷区往往存在季节性积水的区域,其治理过程相对复杂,一般以渔、耕结合的方式,实现环境、经济的协同发展。对于一些深度的塌陷区,往往既存在季节性积水区,又存在非季节性积水区,此类塌陷区往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理,将非季节性积水区进行改造,形成人工湿地,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稳定矿区污水,发展渔业产业,在周边建设改造,形成绿化景区等等,作为第三产业发展旅游及服务业。一方面调节区域微气候,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目前,该类型的处理措施已经在多地发展起来。

3结论

第3篇

对比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要求,我国城市台的人力资源还存在结构不尽合理、人才需用脱节等问题:一是新技能人才不够用,缺乏优秀的内容创造者、整合者,亟需更多熟悉大数据、云技术、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人才;二是部分岗位人才不适用,比较欠缺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等多种复合型能力的人才,经营岗位亟待在全媒体资源整合、传播以及产业策划、开发等领域有新的突破;三是存量人才资源不能充分使用,相比于新平台、新设备的更新升级,既有的组织形式、激励机制、培育体系等存在改革滞后的问题,使人才资源潜能未能得到最大程度开发。新技术媒体的核心依然是“媒体”,以互联网、移动应用赋予信息以全新的传播方式,却无法改变媒体内容为王的价值取向。2012年夏季,NBC与Twitter首次合作报道伦敦奥运会,翻开了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竞合模式的崭新一页,NBC收视率与Twitter流量均创下新高,但72%的美国人仍然首选NBC的电视节目了解奥运会的动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今日头条”虽在资本市场广受青睐,但同样饱受新闻版权的困扰。在媒体融合道路中,传统媒体依然在权威性、公信力与用户群上具有厚重的基础优势,特别是长期沉淀的人才资源,虽然一时缺乏操作新媒体的经验,但他们丰富的经验、广泛的阅历与深刻的洞察力,更是媒体成长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二、全媒体融合趋势下的人力资源需求

新闻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个性化,对于打着传统媒体烙印的城市台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需求。

1.更全面的技能需求。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采集、编辑、推送,以及传播趋于全天候化、社会化、平民化,面对海量信息,媒体的职责是筛选有传播价值、为受众关心的内容进行有效送达,这要求从业者突破传统媒体的思维界限,成为具备集采、写、摄、录、编以及网络技能运用、现代设备操作等多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善于挖掘新闻、组织文章、现场拍摄,熟悉电脑、手机等信息制作平台,还要长于应对处置突况,具有现场即时报道、滚动报道新闻的长期工作与及时应变能力;不仅要熟知各种媒体特点和媒体业务,更要把握全局、服务全局,兼具整合、营销、策划等多方面能力,努力走在传媒业快速变革发展的前沿。

2.更主动的创新需求。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趋于一体化,人人都可以生产、传播信息。面对信息爆炸,传媒业必须走出信息堆砌的藩篱,把最主要的精力用于解读信息、分析信息、发散信息,面向受众呈现出对事件背景、逻辑、规律、趋势等的深刻剖析。这要求从业者在新闻采编观念、手段、流程、经营管理、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等方面拥有更强烈的创新意识,具备更有效的信息选择、鉴别、聚合与加工能力,更好地满足专业化、个性化的新闻消费需求。

三、全媒体融合趋势下的人力资源建设路径

在人力资源建设中,城市台既要深度契合全媒体转型的发展趋势,又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创新理念,确保人才战略的顺利实现。

1.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人力资源的调整与创新,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为组织发展注入充沛活力;举措失当,也将带来不可预知的震荡与风险。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引进稀缺人才,主动借力全市人才政策,引进拥有国际视野、精于内容创造、具有深厚资源整合营销经验的高端人才,迅速提升人才实力;另一方面,也要用足用好集团现有的人才资源,把内部人才接续作为优势传承的重要载体,积极通过组织再造、制度再造、流程再造,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兼具前瞻性、综合性和均衡性的人才发展格局。

2.在人力资源布局中,处理好“少与多”的关系。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2个月后,创刊15年的《新闻晚报》就宣布“退场”,涉及在编员工160多人。在人员总量控制的同时,不同岗位的人员数量也呈现明显变化,比较突出的就是人员大量向新闻采编、内容开发、广告运营等一线环节倾斜,这就需要按照全媒体运行的特点,提前研究、超前布局,科学设置部门和岗位职责,合理设置符合实际的全媒体运行流程,更好地整合调配人力资源,实现内容集约化生产、新闻信息产品多层次开发。

3.在人力资源培育中,处理好“全与专”的关系。

面对全媒体应用,新闻记者既要熟练运用电脑、相机、录音笔等设备,还需掌握博客、微博、微信等技术,更要具备快讯、消息、通讯、视频、微博等综合性新闻采写能力;营销人员既要掌握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等全媒体的运营规律,又要善于策划活动、整合资源、组合运营,成为产品营销的“多面手”。在加强人员培育、增强全面能力的同时,也要牢牢抓住“高价值信息”,在深度上做文章,提高新闻“层级开发”能力,巩固和增强媒体的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

四、城市台人力资源工作重点

1.创新激励机制。

当前的媒体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竞争,那些新闻采编能力突出、原创产品开发见长、广告营销渠道宽广的优秀人才,成为各路媒体争抢的焦点。在与门户网站、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竞争中,城市台的薪资水平往往不占优势,一定程度影响了人才的引进与留任,需要根据新媒体的行业特点,设计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绩效标准,建立更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短期奖励和中长期激励,提高关键员工的忠诚度,实现个人价值与媒体发展的平衡统一。

2.完善创业机制。

湖南卫视每年几次的创新招标大会,所有员工都可以投标,包括制片人和非制片人,甚至外台的人都可以参与,只要中标,就可围绕个人创意组成新的团队,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制作人。长期坚持的扁平化、去中心化的团队风格与管理文化,成为其十多年创新不辍、引领行业的秘笈之一。激发活力、调动潜能,莫过于为每个人提供实现自我发展的创业平台。取得全媒体时代的成功,不仅要以感情留人,更要以平台留人、以愿景留人,让每个人坚信,只要有信念,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能成功。

3.规范进退机制。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第6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第7篇

 

1.从计算到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起源、发展、现状

2.大数据与新闻报道

3.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4.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

5.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

6.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7.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

8.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 

9.“理想”与“新媒体”:中国新闻社群的话语建构与权力关系

10.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11.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

12.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

13.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

14.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

15.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16.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

17.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

18.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种边界工作的视角

19.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

20.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

21.从出现到扩散:社会实践视角下的数据新闻

22.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23.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 

24.数据新闻:“讲一个好故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继承与变革

25.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

26.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

27.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

28.实践新闻专业性 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新闻观的视角

29.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30.一种基于特征演变的新闻话题演化挖掘方法

31.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

32.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

33.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34.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财经新闻汉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

35.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

36.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

37.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

38.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

39.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

40.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考察

41.“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

42.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

43.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

44.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

45.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

46.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47.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48.“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49.“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50.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  

51.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5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

5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

5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聚合的著作权法规制——以网络商业模式的创新为视角

55 .移动新闻推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56.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

57.“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58.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 

59.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 

60.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61.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兼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使用者的“冲突”

62.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 

63.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

64.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65.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

66.“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

67.“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8.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 

69.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

70.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

71.未来新闻的知识形态

72.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

73.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

74.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

75.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

76.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

77.澎湃新闻,能否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杆?——对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

78.《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

79.“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

80.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

81.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

82.面向Web新闻的事件多要素检索方法

83.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

84.一种中文微博新闻话题检测的方法

85.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网站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

86.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

87.《新闻联播》:从信息媒介到政治仪式的回归

88.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或信息挖掘——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

89.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法”——反思我国新闻传播立法研究

90.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91.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

92.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

93.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

94.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

95.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

96.新闻编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探索

97.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

98.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 

第8篇

论文《经济观察报》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和“强势品牌”构建理念,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成为主流财经媒体之一,其经营团队的独特性营销思维、营销战略和创办者所坚持“理性、建设性”的品牌理念值得借鉴。

一、《经济观察报》概况

《经济观察报》(英文名为The Eco-nomic Observer),于2001年4月在济南创刊,由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和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由三联集团投资,可算是国内第一家由商业企业控股的经济类报纸,以周报的形式出版。三联集团是该报的最大股东,明确表示可以不保持绝对的控股地位,热烈欢迎各路资本进人该报并参与经营管理。三联集团把这一财经媒体看作成为一个灵活经营的企业,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自由地募集资金,多找东家分散风险也只是其主要经营手段之一。三联集团并不是把股份的比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是更注重每股收益率,这一特点在制度安排和高层选择上表现很突出,即三联集团希望股权多元化、分散化。三联集团仅占一半以上的股份,允许其他机构或个人参股,而且做出内部职工也可持股的安排,高层管理经营和编辑人员由三联集团提议,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出版局拍板决定。三联集团注资《经济观察报》,虽不能排除其有借助传媒股的概念,保持股价坚挺的意图,但《经济观察报》崛起于资本而又不受制于资本,并且能够给三联集团提供永远找东家的正当且充分的理由。这与该报的实际情况也比较符合,灵活多元的资金来源便于及时正确地调整经营策略,报纸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因此而明显提高,报纸所呈现出的蓬勃发展的态势也会给人前途光明的印象,即使长时间亏损,报纸也不会因资金链断裂而夭折,这也是该报获得并保持财经报纸三强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经济观察报》的营销策略

1、多发行、高起点策略

《经济观察报》的创办者和经营者在创业之初制定营销策略时,曾制定过一个3年计划:准备第1年发行3万份,第2年发行5万份,第三年发行8万份。但是,经过仔细市场调查和慎重考虑后,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如今的媒体市场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好做,从创刊的第一天算起,要么做大做强,要么就干脆不做。于是,该报采取多发行、高起点的战略,仅创刊号就发行了10万份,创刊当年最高发行达到18万份,之后保持20万份左右的销量。通过这种发行策略,该报从创刊伊始就给人以大报的感觉。该报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是因为有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人,通过短期的巨额亏损,换得了抢占市场的先机,赢得了与竞争对手赛跑的时间。据称,三联计划投资期为3年,第1年投资额为2000万元,第2年投入1000万元,第3年投资盈利持平。这不仅为《经济观察报》的进一步融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

第9篇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第一财经周刊》创刊6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系统的研究理论却相当少,大部分学者都是研究第一财经传媒或者《第一财经日报》;第二,将SWOT分析法引入传媒战略管理研究能对《第一财经周刊》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第一财经周刊;SWOT分析;策略

1.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日益国际化,人们对于财经的关注与日俱增。以《第一财经周刊》《财经》《理财周刊》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财经媒体们也逐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拥有巨大潜力的财经媒体值得我们关注。

虽然财经媒体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依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不乏不看好财经媒体发展前景的观点存在。这些担忧主要总结为:市场需求量小、新闻资源少、发行压力大等。而《第一财经周刊》正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众多唱衰财经类媒体的声音中创刊,以轻松的方式进入财经新闻领域。凭借定位的清晰和过强的执行力,在新媒体不断占领市场、传统纸媒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第一财经周刊》还是成为了国内财经界极具影响力周刊之一。

《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于2008年2月25日,是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旗下的第一财经(CBN)主办,定位于广大的公司人群。第一财经是目前我国最有影响的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专业财经资讯供应商之一,致力于为中国广大投资者和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优质的财经新闻和深度评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财经资讯平台。《第一财经周刊》是借助第一财经的品牌与资源优势而创办,宗旨是以全然不同的视角报道商业新闻,“发现一个明亮的商业世界”(前《第一财经周刊》总编何力语),专业地服务特定人群。

《第一财经周刊》经过了6年的发展,现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它的前景如何?笔者认为需要对《第一财经周刊》的媒介战略做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因此,笔者将利用SWOT法对上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经验和启示。

2.相关概念的界定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特点。SWOT分析法的重要贡献在于以较为系统的思想为指导,将独立的因素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制定企业战略有了科学的依据。

3.《第一财经周刊》战略的SWOT分析

3.1《第一财经周刊》的优势分析

3.1.1资本优势

2008年2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创刊,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总部设在上海。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发起出资成立,是台属、台控、台管的控股企业集团公司。 SMG以传媒产业为核心业务,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报刊发行、网络媒体以及娱乐相关业务于一体的多媒体集团。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下称SMG)在2011年5月13日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2012年5月18日,入选第四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拥有百视通新媒体(600637)、东方明珠(600832)两家上市公司,合计最高市值达到937.2亿元。据SMG2013年财报显示,SMG2013年年底营业收入为210亿元,资本实力雄厚。而SMG旗下的子公司“第一财经”有限公司(下称“第一财经”)凭借SMG雄厚的资本条件,在经营能力上也表现不俗。《第一财经周刊》便诞生于“第一财经”坚实的资本运营基础之上。

背靠SMG这一强大的传媒集团,《第一财经周刊》首先在资本和人力上都有保障,可以更快地在市场上取得知名度,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其次,与国内其他财经类杂志相比,在资本的运营上,资本雄厚的《第一财经周刊》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此外,雄厚的资本实力让《第一财经周刊》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显得轻而易举。尤其在跨媒体上,《第一财经周刊》iPad版是苹果App Store最畅销的中文数字杂志,一经推出下载量就达到了350万次。

3.1.2 定位精准

在《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之前,我国的财经类杂志普遍更关注国家政策以及商业世界的精英阶层和企业家。而针对普通企业白领的商业和财经读物是相当少的。而《第一财经周刊》能在竞争激烈的财经杂志市场里迅速打开局面则要归功于其精准地定位于广大的公司人群。

通过市场调研,《第一财经周刊》发现,当时市面上没有一本杂志明确地定位于公司人这一年轻而又庞大的群体,最相似的《财经》和《商界》也主要是定位于商业精英人士。《第一财经周刊》准确地“卡位”,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而生活在各种各样企业的普通公司人、年轻白领构成了《第一财经周刊》最主要、最有价值的读者群体。

3.2 《第一财经周刊》劣势的分析

虽然《第一财经周刊》在定位上更加细分了市场,且在文本内容上风格独树一帜,但是在创新上,对比国外进入中国的财经杂志,还显得相当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思维多元化和新思维的内容生产者:

首先,《第一财经周刊》的很多选题和内容都会参照《福布斯》《经济学人》《纽约客》等国际顶尖杂志,或者向《纽约时报》等大报的优秀文章购买文章版权,创新性不足,没有更多自己的内容和思考观点;其次,杂志内容的深度不够,很多相对需要专业知识的文章都只是在简单的介绍和科普,深度报道的数量不足。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第一财经周刊》发展所必经的过程,内容生产的创新更依赖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善内部人才的培养机制是避免《第一财经周刊》劣势的一条比较好的途径之一。

随着《第一财经周刊》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笔者相信这一劣势会逐渐地被优势和机会所取代。

3.3《第一财经周刊》机会的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两倍。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将突破1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与美国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的腾飞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中产阶层正在逐步地扩大。据《福布斯》中文版和宜信财富的《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显示,2013年末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元人民币至60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197万人。这意味着,首先有空前多的人不仅需要通过各类媒体及时准确地了解财经信息和产经动态,而且投资观念的改变促使这些新兴的中产阶层需要更多元、更深层次,更多角度的信息解读;其次,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人数范围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需要一份与自己身份相适应,且为自己所在阶层表达话语的刊物,而《第一财经周刊》的出现是与受众的需求相适应的。

3.4 《第一财经周刊》威胁的分析

3.4.1 竞争者的威胁

在《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之前,创刊于1989年的《新世纪周刊》、创刊于1998年的《财经》和创刊于2007年的《理财周刊》以各自独特的定位和突出的优势,一直占据着国内财经杂志三强的位置。由于发行之初《第一财经周刊》采取赠阅的方式,因此从《第一财经周刊》创刊的第一个半年之内,它的发行量就已经遥遥领先《新世纪周刊》和《理财周刊》。在销量上,《第一财经周刊》只有在北京地区的销量略小于《财经》,在全国财经类杂志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打破了原有的传统三强局势。

虽然近几年《第一财经周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着排名第一的销量,但是传统三强的竞争力也不容轻视。在提高内容质量方面,《财经》杂志加强了与海外专业财经媒体如Financial Times、路透社和《哈佛商业评论》的合作力度,以提高杂志内容质量和分析深度。在内容专业方面,与《第一财经周刊》同样定位于中产阶层的《理财周刊》做得比《第一财经周刊》更好。和《第一财经周刊》面面俱到和内容浅显不同的是,《理财周刊》的内容不仅细分到了中产阶层的个人与家庭理财,而且还广泛邀请理财专家进行执笔分析,其专业程度也更胜于《第一财经周刊》。

3.4.2 新媒体的威胁

比起其他专业媒体,信息传递的效率无疑是最重要的。提供最具时效性的信息和最深度的评论是财经类媒体取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财经类媒体最重视信息量的挖掘。但是,首先,在挖掘信息的时效性上,网络的速度无疑是最快的,信息也是最海量的,因此,《第一财经周刊》在全面性上无法与网络匹敌。其次,在信息分析方面,《第一财经周刊》也无法与一些专业的门户网站相提并论。如专业财经网站基本上都拥有大量业界知名的分析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其签约的分析员对最新的热点经济事件提供深度分析,并及时与读者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财经周刊》必须在做好深度分析的同时还要找到突破传统的分析角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新媒体的夹击中生存下来。笔者认为,《第一财经周刊》在报道角度上的突破传统做的很好,只需要在内容深度上进行加强。

4.《第一财经周刊》的经验与启示

从《第一财经周刊》创刊至现在已有6年时间,他走过的道路为中国传统纸媒提供了一个可供实践和研究的模式。《第一财经周刊》从无到有,再到形成了现在的品牌影响力,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当中涉及了发行、营销、经营等诸多本文没有提到的地方。但是,笔者认为,对于目前国内的财经类杂志来说,人群的精准定位和内容的“接地气”是一本财经类杂志在市场中取得有利地位的重要基础。定位的精准是来自于对受众的密切关注,内容的“接地气”是来自于对自身资源的掌控与分配。现代社会的财经类杂志要想成功,定位准确和懂得如何利用自身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对于财经这一门专业性相对较高的报道领域,记者和编辑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也是必要的。前文《第一财经周刊》的弱势分析中笔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到位才具备了创新思维的条件,才有了内容质量提高的可能。如《新世纪周刊》总编辑胡舒立女士的凭借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财经知识储备获得了财经业界与新闻同行的普遍认可。但是,像胡舒立女士这样的人才在中国财经新闻界少之又少。由此可见,目前的国内财经媒体比任何时间都需要一批有专业财经知识的人才,各大媒体应该完善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岗前系统培训、定期培训等,提高杂志内容的质量。

从对《第一财经周刊》的总结来看,笔者认为,财经新闻业者只要认真研究受众的需求,精准定位读者群体,加强创新,完善内部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财经报道的内容和质量,获得成功的财经媒体必然会增加。我们期待更多优秀和专业的财经媒体出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婷,《第一财经日报》的SWOT分析.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刘怡,严三九,从定位清楚到执行到位――《第一财经周刊》的媒体定位分析.新闻记者.2012

[3] 洪晓燕,由“第一财经”看我国跨媒体财经传媒之品牌构建.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冯露,《第一财经周刊》打造新型商业读本策略分析.长江大学学报.2012

[5] 赵金,财经媒体的发展新趋势――访《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青年记者.2008

第10篇

关键词:日语专业;财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30-03

一、 日语专业(财经方向)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日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日语人才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截止到2011年,设立日语专业的学校已达到671所,占高校总数的59.3%;其中235所院校开设有与商务日语相关的专业方向,在全国高等学校现有日语专业中所占比例为35%。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于2010年正式招生,专业设置定位为日语专业(财经方向),这一专业方向的设立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例,所以,中央财经大学日语专业(财经方向)教学改革研究视域中的教学模式兼具创新和改革两方面功能和双重作用。我校日语专业尽管起步较晚,但定位精准独特,起点层次较高,创新培养模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也适应着社会对专业性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因此,以“日语+财经”创新培养模式为方向的教学改革研究具有客观、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日语+财经”

尽管“日语+?琢”这种培养模式得到日语教育界的广泛认同,但“?琢”具体是什么才能满足社会需求?通过调查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学校是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区位优势、固有的学科布局为依托对新建的日语专业的学科发展方向进行设计和支撑。详细情况可参见下表:

目前,国内其他财经、商务类院校所开设的日语专业大多按照传统模式设置课程,只有少数开设有商务日语的教学内容。具体情况参见图表:

上述院校“日语+商务”的培养方向和教学理念虽与我校的“日语+财经”应用创新培养模式有着质的区别,在重心所在上也不能等量齐观,但其各自的专业设置规制和教学研究经验积累由于同我校日语专业相近、领域相邻故而存在可资借鉴的地方。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充分利用本校的传统学科和教学资源优势将新开设的日语专业设定于财经方向,这一不同于国内其他高校的专业定位决定着我校日语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模式以及教学教研方式等方面均会与其他高校的日语教学存在一定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着我校日语专业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上必须具备自身特点。“日语+财经”创新培养模式从核心概念的解析上又能够表述为“日语+财经”培养模式下的日语教学创新。我校的日语专业以“日语+财经”作为专业设置的方向定位,重要的先决条件是依托我校财经专业所具有的国内领先的学科优势和强辐射力的社会影响,正是这样的坚实基础和前提因素决定了我校日语专业在方向选择上有条件区别于多数学校的“日语+商务”模式。有鉴于“日语+商务”模式的宗旨是在日语专业教学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在商务方面的知识和某些具体技能,这种模式的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教材选择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较为适用,却并不适合我校这样的财经类综合性大学,与我校提出的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的高位要求亦不相适应。“日语+财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内容上的特点是在完成《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2001)所规定的基本专业教学要求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在教学环节中同步增加和延伸财经类的知识内容,培养既具有日本语言文化素养同时兼具财经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国际财经语际交流的高素质日语专门人才。

三、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及阶段性成果

具体教学模式改革需要一个长期探索过程,总体研究思路为:在基础教学阶段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将部分高年级教学内容重心下移,使学生在学制的前两年内夯实基础并同步提高能力,以利其在高年级阶段的学习中将知识和兴趣继续向“日语+财经”方向延伸拓展。也就是说,利用前两年的基础阶段教学,使学生运用日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达到相应的水准,以确保到高年级阶段实现和完成学习角色的转换,熟练掌握并创新性地应用“日语+财经”培养模式覆盖下的学术与实务知识。2001年修订的日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与原有的教学大纲的最大区别是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日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进行跨文化交际须具备以下能力:其一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行为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其二为对两种以上异质文化的理解能力。要想通过日语教学达到上述目标,则需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对日本传统历史文化和社会大众文化进行渐进性介绍,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打造搭建学术与实践平台,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把教学实践纳入“日语+财经”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范畴,为推进我校财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出积极努力。“日语+财经”创新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所提出的创新思路有两个层面的基本构成:一是目标导向型创新。这方面研究具有较明确的目标针对性,目的是有效进行以具体班级抑或学习者个人作为预设目标的完成式提升能力教学。二是兴趣驱动式创新。这方面研究不确定预设的针对性目标,采取设计范式、自愿参加的方式,通过培养兴趣达到尽快提高能力的渐进式互动教学。在现有学时不变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加大融入财经日语、日本传统文化及大众传播方面的内容,扩容同学们的相关知识储备,为“日语+财经”创新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扎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和课余活动中植入财经类日语知识的听、说、读、写以及口、笔译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通过这方面活动推动从目标导向型逐步向兴趣驱动式过渡的创新性尝试。成立专业两年以来,日语专业学生共申请立项7项科研创新、创业校级以上项目,参与率达到70%,目标导向型阶段的成果已逐步凸显,为下一步兴趣驱动式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近两年日语专业学生科研创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另外,在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为实现“日语+财经”创新培养模式做多方面尝试。作为兴趣驱动式创新的一个环节,日语专业尝试在专业学生三年级的时候导入学年论文写作指导,在学生接受两年基础课程之后,在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个学术问题的能力。学年论文既可以作为兴趣驱动式创新训练项目,也可以作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最终可以成为学位论文的前期成果。这一做法,目前在国内语言类高校或者语言类专业尚属首次尝试。日语专业(财经方向)成立两年以来,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今后将不断深入、持久地探索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创新和改革两方面功能和双重作用。

四、今后的课题

尽管商务日语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日趋成熟,但却难以满足日益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刚刚崭露头角的我校日语专业(财经方向)在这方面逐渐显露出优势。“一枝独秀不是春”,我校日语专业(财经方向)计划与国内财经类高校日语专业同仁共同探讨日语专业(财经方向)的教学模式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将不断完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

[2]李爱文.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

[3]王玉.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3).

[4]周林娟,潘幼芳.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2).

[5].商贸日语教学改革的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6]宋金梅,邓烨烨.对商务日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11).

[7]刘绮霞.论日企的人才需求和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22).

[8]刁鹂鹏.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2).

[9]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5).

第11篇

【关键词】财经新闻 大众化 探析

在“全民财经”的时代,人们对财经的关注度,会随着整个中国的市场发育、经济发展,财经新闻越来越吸引受众的目光。目前中国的财经新闻报道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一是浅进浅出,停留在报道财经领域里的一般动态报道上,缺乏深度,多就事论事。二是报道深进深出,把财经新闻写的像学术论文,内容大多较为枯燥,不贴近读者。三是报道浅进深出,一个简单的财经现象,往往演绎成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国际大背景,国内小气候,言必“全球化”,动辄“制度化”。四是提供的财经评论意见较为浅薄,并声明“风险自担”,削弱了财经媒体的公信力和对受众的影响力。五是财经新闻报道元素单一,以文字为主的财经报道占大部分,财经版面显得沉闷有余,缺乏活力。

如何改变当下我国财经新闻报道窘况,是财经新闻媒体和财经新闻人的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理念,选择百姓化路径是提升财经新闻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

一、“利益化”切入

“每个人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终就能达到社会的利益最大化。”因为财经新闻实质是各种利益的变动和消长,每篇报道都可能和千万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结合财经和新闻学的原理,以“利益分析的方法”和“利益”视角就能透过各种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直达事物本质。将各种经济行为、事件、现象“利益化”就能找到报道的落脚点和切入口,理清财经新闻报道的主线:新闻事件如何影响利益的创造?如何影响利益的分配与转移?如何更有效率地创造利益?如何更公平地分配与转移利益等等。对财经新闻来说,其核心内涵就是关注利益的创造与转移,为提升受众利益水平服务。

二、通俗化表达

财经新闻百姓化的前提是大众化,大众化的前提是通俗化。财经新闻领域多有专业术语,且新术语又层出不穷。尼尔・T・加文在《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一书中指出:“经济对大众性报纸来说是一个干巴巴而且困难的领域,需要繁复的解释和阐明相关的环境,必须想方设法把人们普遍认为困难、枯燥并且需要复杂技术解释的事件处理得生动,而且对一般的和漫不经心的读者具有吸引力。”财经新闻报道只有通俗化才能拉近财经新闻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增强其可受性和亲和力。

财经新闻通俗化的方法之二是尽量简洁清晰。简洁清晰的财经报道不仅让人很容易看懂,一目了然,而且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阅读需要,同时还能给读者提供愉悦的阅读感受。

三、故事化演绎

新闻仅提供信息不足以吸引读者,还要考虑提供信息的方式。从某种角度讲,新闻就是“故事”,重大的有趣的故事往往让人过目难忘。财经新闻故事化演绎是指财经新闻报道的情节化、人性化、现场化、具体化,有故事、有人物、有场景。

财经新闻故事化可以改变财经报道过于专业化与枯燥的特点,变单纯的财经信息与财经事件的叙述为人物活动,将人物的活动演绎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新闻报道增添趣味性和人性味。故事化的财经新闻能使人感到妙趣横生,过目不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使高层次的读者能读出财经故事背后的深层次内涵,获得大量未知的信息,而较低层次的读者则将财经故事作为一种消遣。通过讲述财经故事,使各个层次的读者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如《中国经营报》之“与老板对话”专刊,对读者群的控制就呈现跨层次的特点,可以从多个层次去解读文章,专业读者从中见到对投资机会的分析,一般读者从中见到戏剧化的故事。

四、多元素化编排

在21世纪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发挥平面媒体的魅力,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抓住更多受众的“眼球”,将“注意力经济”进行到底,财经新闻以何种方式呈现给读者,如何提高报道的品质和设计等等都是财经新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在文字报道的基础上,让财经新闻报道多元素化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多元素的组合能使财经新闻报道形成气势,增添活力,体现节奏上的变化。

五、个性化定位

第12篇

【摘要】本文从投资者有限关注的角度出发,选取证监会所属各板块子样本,全面考虑刻画投资者有限注意力的因素,对投资者有限关注所导致的注意力驱动行为作出研究和实证解释。

 

【关键词】有限关注;注意力驱动交易;异常收益

一、引言

关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有限关注理论属于行为金融学的新兴研究领域,目前研究文献较少。对于投资者有限关注问题的研究难点之一在于“关注”较难进行衡量。根据有效市场假设,股市涨跌幅排行榜本身并不含有能够影响股价的信息含量,股价不应对此作出反应。然而在现实中,各大媒体的财经频道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在网络平台发达的今天,投资者可以很方便的通过这些媒体的财经频道来了解股市的情况,而通常投资者关注的最多的就是财经频道里的股市涨跌幅排行榜,具有异常收益的股票总是最吸引人眼球的。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考察投资者利用信息进行投资组合决策时,通常会重点研究凸显效应对投资者注意的影响。在面对大量的供参考的信息时,受到有限认知能力的制约,一般投资者通常会较多的关注于一些具有凸显特征的股票(例如有正的较高异常收益的股票),从而形成有限关注的考虑集。虽然并不是在考虑集内的所有股票都会被购买,但是最终购买的股票却一定是来源于投资者的考虑集。虽然投资者在卖出股票时也需要利用注意力对股票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大多数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近局限于不多数量股票构成的组合,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对这些股票做出分析。因此买卖股票时需加工信息量的不对称,以及投资者所需关注的股票考虑集的差异,造成了股票市场上买卖单的失衡。

 

二、样本选择与变量描述

以基本组bas和对照组con的收益差为被解释变量,以和讯财经投资者关注度差、考察期平均换手率、投资者情绪为解释变量;控制行业基本差异,同时控制其他影响收益的因素,包括基期平均关注度,平均换手率,基本组和对照组平均价格差,平均贝塔值差,建立回归方程。为分析各种因素对投资者有限关注的刻画,我们设立了4个模型。

 

因此,投资者的关注度差异和投资者的情绪能够较好的衡量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力。在有限注意驱动交易行为下,具有凸显特征的股票获得正的异常收益。这与有限注意理论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陈浩武,范利民,唐元虎.涨跌幅限制与知情投资者行为:基于中国实证[j].系统工程学报,2006(5).

[2]饶育蕾,彭叠峰,成大超.媒体注意力会引起股票的异常回报吗?——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2):287-297.

第13篇

其实,除了田国强自己为结缘“长江学者”而欢欣鼓舞外,最为高兴的也许莫过于上海财经大学了。因为田国强不仅成为“长江学者”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首批27人之一,而且也是教育部自1998年启动实施该计划以来,上海财经大学拥有的第一名”长江学者”。

无疑, 田国强成了可以在该校历史上留下一笔的标志性人物。其实,此前上海的诸多新闻媒体和该校的出版物都对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但当他获批为”长江学者”的讯息传回该校时,该校校报的一批充满朝气和胸怀向往的大学生记者们还是在第一时间“闻风而动”,在任何可能的场合像追星族一样簇拥着田国强。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田国强的到来既是我校人才工作的一个亮点,也是我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一个范例。”上海财经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马钦荣兴奋地说。

田国强1983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学,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获全美斯隆博士论文奖。后进入美国得州A&M大学经济系任教,并获终身教职。他是去年7月份进入上海财经大学工作的。

上海财经大学历任领导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努力推进教学、科研等领域的体制转变。这一年,上海财经大学在用人体制方面走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拿出6个院长(系主任)岗位面向全球招聘。虽然类似的做法在某些高校已经有过尝试,但出现在上海财经大学时,还是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当时来自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参加了应聘。

因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不凡成就,田国强早在多年前就进入了国内某些知名高校的视野:兼任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其提出的打造一流经济学院的发展思路及构思得到了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谈敏的欣赏和大力支持,并最终”入主”为该校经济学院院长。

上任伊始,他便推出了一项改革措施:调整经济学院当年入学本科生的课程,形成一个强化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的新体系。其中一项就是将“高等数学”改成”数学分析”,请数学系专业教师来上课。这一”颠倒”数年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课程的改革,一开始就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不过,田国强称,”数学分析能训练你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会使你终身受用。”逐渐地,学生们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良苦用心”,一些高年级的研究生也纷纷来到《数学分析》的课堂”蹭课”。

然而这也只是田国强的”小试牛刀”.他的“推行硕博连读・项目”和”组建高等研究院”的两个重大战略思路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浓厚兴趣。

”国外知名大学的博士生,在头两年都要重新学习专业基础课程,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方能成为博士候选人。完成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一般需要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只用3年就出产大量博士,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学科研人才?”田国强力主借鉴欧美做

法,实行”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的学制计划为5年。经过硕博分流考试、博士资格考试以及双向选择,从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中遴选“硕博连读”的培养对象,并为他们重新规划3年的教学课程体系,最后通过论文答辩,方能获得博士学位。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同。不过《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刚一上网,便引发了网民的大讨论,有的甚至对此提出反对,但是田国强对这项改革显然信心十足:”现有・硕博连读・学生只能占到博士招生名额的15%,希望今后这个比例能够提高到50%。”

高等研究院本着“全球视野、服务决策”的原则,从世界角度研究中国的现实决策问题,建设性地参与决策咨询,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据透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田国强的该项提议进行论证,各方对该提议的最终实施都持乐观态度。

田国强的这两个改革发展思路也得到了马钦荣的大力支持。“田院长的这两个思路都跟谈敏校长谈过,在我到任后,也与我谈过,很有见地。”马钦荣告诉记者:马钦荣去年7月从华东师范大学调入上海财经大学,也就是田国强到任经济学院院长之际。对于新到任的学校主要领导,田国强赶紧去”推销”自己的发展构想。这也是该校新到任的两位校、院领导的第――次”对话”。

"最重要的是,田国强在努力实现着外国先进教学、科研理念的本土化”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马钦荣始终对田国强赞不绝口,“田国强能把他在国外所学到的东西,尽可能地结合我国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推广应用.这才是素质。所以虽然他提出的各项改革起初都招来了一些质疑甚至反对声,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

马钦荣是搞逻辑学研究的, 目前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逻辑学会会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关于人才工作的通篇谈话中,不时涌现出哲理性的闪光的观点。“此外,还有统计系主任韩小亮等一批高水平学者,他们的工作业绩和科研成就都是不错的,,”马钦荣一一介绍着他们的情况。

“我们正在积极引进像田国强、韩小亮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据该校人事处处长朱鸣雄介绍,近几年来,上海财经大学每年要引进50人左右,其中从海外归来的就有十几人。朱雄曾在上海财经大学的校际合作伙伴一――美国国际管理研究生院学习半年,也是一名”海归”。

“目前,田国强正在利用自己的关系,在海外为经济学院招聘10多位高层次人才,这:将是我校人才工作中的一次最大规模行动。”朱呜雄透露,在这10多位人员中,有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也有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亚里桑那大学、得州A&M大学等名校获得博士学位的,从现在起到秋季,他们:将会陆续到校工作。这次大规模的海外招聘活动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而这也仅仅是开始”,田国强雄心勃勃,“经济学院打算未来3年引进30位左右的此类优秀人才,以形成一个高层次,具有规模效应、影响效应、带动效应和凝聚效应的”海归,队伍,力争在3至5年内:0将经济学院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现代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并在8到10年内:降该院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经济学院。”

为了拓展本校教师的国际视野,上海财经大学还有计划地派出本校教师,如利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的”青年骨:厂教师培养计划”,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署合作协议.每年派出20人赴国外高校研修。”是否有海外学习经历.今后也许:将作为我校教师晋升职称的一个重要参考。”朱呜雄称。

第14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一、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管理学课程内容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财经院校人才培养已直接面向生产经营企业,而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生源状况,为管理学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结合本校专业实际对管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把不同专业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原理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加强通用基础知识教育,解决不同专业对基础知识的不同要求作为重点。 

课程围绕学生专业思想、专业通用基础知识教育做好管理学课程内容设计。针对各经济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从精简课程内容、突出核心重点和难点、避免内容重复的原则出发,把与专业课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专业课程当中,科学界定管理学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明确分工,使之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紧密衔,构建起管理学课程内容的系统化体系。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理论讲解和案例教学,运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并系统了解和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了解、学好管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以及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统筹安排的方法等,是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基础。提高对管理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通过重点对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技能和方法。 

2.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中要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原理,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管理思维模式,教师就要经常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了解和收集具体的管理案例,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是做好管理学课程优秀教材选用。二是采用数字化更新管理学的课程内容。本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原则, 把更新管理学教学文件与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整合,形成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 

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典型企业的数据和实例。几年来,本专业的教师编写了15万字的《管理学习题案例集》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 

3.适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适时修订教学大纲,使理论课程内容满足能力培养需要。以课程论文形式加大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通过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全院各专业开设专题讲座,把最新的管理学理论与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教学内容改革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二、探索适应管理学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把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出发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案例等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素质教育。 

1.案例教学法 

紧密结合我国企业改革和上市公司实际,将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搜集整理编写了《管理学习题案例集》,辅导学生学习。教师将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指导学生分析案例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同时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启发讨论式教学法 

针对大一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管理学课程刚刚接触,对管理知识陌生的实际,结合专业思想教育,重点启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知和兴趣;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从事管理工作的前景,结合教学内容、案例分析进行启发式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形成师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为培养学生对经济类专业学习兴趣,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知识基础。 

3.er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 

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企业生产运作的全过程,实施ERP沙盘模拟实训模式,师生团队合作,以小组形式完成。学生在灵活运用管理学原理,自选方法与路径完成一套完整的决策方案;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明确规则,并进行沙盘初始化,带领模拟第一年决策,编制报表。通过企业模拟运行,使学生能在模拟实战中愉悦地体验管理者应掌握的技能,强化了实践能力。通过该项目实训,使学生领略了完整的工作流程。了解掌握基础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过程,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具体分析、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学习热情。 

三、建立适应管理学课程改革的考核体系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期末考核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以基本理论与应用够用为度的原则设计考试内容,强化本课程的实践能力的考核,全面提升学生运用管理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民办高校学情分析,本课程的考核体系如下: 

1.课程考核比例 

平时课堂考核占总成绩20%,由书面作业、出勤和课堂讨论发言加权得出;课后考核占10%,包括实训报告、企业管理专题调研报告等方面内容;课程期末理论考核占70%,主要包括知识性考核。 

2.考核内容与题型 

考试课程期末考核方式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70%,卷面实行百分制。考试试题覆盖全课程,其中第1~3部分占30%,第4~7部分占40%,第8~10部分占30%。考试题型原则上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七种类型;其中客观题占40%,主观题占60%。考核为闭卷,笔试,实行教考分离,密封集体评卷,做到公正、客观,学生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这种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方法,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管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适应未来管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加强管理学课程实施的保障条件建设 

加强管理学课程建设,保障条件建设是持续搞好优秀课程建设的需要。对此,我们在进行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同时,加强了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使教材建设、网络资源整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同步进行,从而保证了管理学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收集、归类、整合管理学网络课程资源 

一是收集和整合与管理学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资源, 既有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改论文,又有生动典型的案例,促使学生能在人性化的网络环境中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增加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二是进行管理学课程网站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学课程网站资源库由课程大纲、媒体教学、案例习题、前沿动态、视频课堂等五个模块组成,管理学课程网站设立交互功能,由学习评价、在线答疑、实践教学三个模块组成。 

2.通过局域网(校园网)和互联网等进行教学 

一是通过管理学课程网站,使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内容和各章节的电子讲稿,以及课题组统一制作的PPT讲稿得以在网上呈现。二是录制了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供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三是通过互联网下载企业的基本状况,使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经济与政策发展态势等。 

3.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是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引进当前国际最流行、具有明显实效的“沙盘模拟实战训练”模式。二是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办学,走产学合作道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互利共赢。目前全院已与61家企业签订了教学实践合同,师生在不同的学期到企业进行锻炼。 

4.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核心保障 

几年来一直鼓励教师在职攻读高级学位,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说课、讲课竞赛,参与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实践与基地建设以及科研课题研究;有计划地组织课程组成员到签约企业参加管理实践活动,开展企业咨询服务等项目,提高其学术水平。教学团队中,课程组成员在研究方向、教学经历、学历结构、年龄阶段、职称层次等方面形成互补。通过团队学习和研讨的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升了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强化了教师自身的团队意识,从而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了快速和持续提升,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同时为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五、管理学课程建设的反思 

管理学课程内容和方法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还缺乏创新思维。目前,管理学教学模式仍是传统教学占主导,学生参与性较弱,并且教师过多依赖媒体教学。为了实现管理学教学多层次目标,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深度学习,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结构需要提高和优化。此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还存在不适应;学校与生产经营企业的联系还不广泛,阻碍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教改研究,2008(10). 

[2]武忠远,王成,李兴开.管理学课程改革新思路[J].教育探索, 2008(7). 

[3].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J].教改研究,2013(4). 

[4]贾明清,方林.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5). 

第1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财经专业 教学机制 市场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为国家及各个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型人才,这些人才为社会所急需并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以知识为背景特征的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因此,与之相呼应的传统教学机制与标准也随之落伍。那么如何改变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教学机制以顺应时展呢?笔者作如下总结:

一、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目标

应用型与实践型人才一直是传统中职财经专业培养的目标,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则比较注重法律法规、政策程序及相关凭证的传授,因此,有极强的现实性。然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财经类的相关知识更新频率不断加快,造成财经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突出。针对此,笔者认为,应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的教学目标,即把学生培养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转变为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为目标。

二、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的问题

1、课程设置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更新,中职学校财经专业的相关教材及课程设置却远远没有跟上来。例如财务会计等课程,随着会计制度和准则的更新,教师在没有新的系统教学材料的情况下,普遍的做法是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随意的添加或删减,结果导致学生所掌握财务会计知识的“完整性缺失”。

2、教学手段与效果

现阶段,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手段普遍陈旧,依然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仍然没有普及,致使学生的学习激情下降,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目标。

3、教材

随着校本教材的日益升温,中职学校财经专业教师也加入了自编教材的大军,然而,参编教师的资格与财经类专业课程政策性的特征,使得教材质量无法保障。

4、考试方式

中职学校财经专业的考试方式有待改革一直是师生们所期待的。因为单一的论文或者开卷式考试会受到命题限制,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5、实习环节

出于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用人单位很少让实习生直接接触本单位的账务情况,造成学生实习的“名不符实”。

(二)毕业生自信心缺失

从我们搜集的相关材料及调查中发现:由于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例如要求学历专科以上,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等等。使得中职财经专业毕业生的自信心严重不足。

(三)专业教师素养及经验有待提高

随着中职学校教师学历的提高,现阶段,中职学校所进教师的学历普遍达到了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但其实践经验远远低于老教师。因此,中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教学改革

1、课程设置调整

为适应市场需求,中职学校财经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进一步改革和细化。在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综合职业素养的训练。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基础学科及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此,各中职学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更新教学手段

针对中职财经专业教学知识的程序化与法规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趣味,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

3、精编精选教材

无论是自编还是选购中职财经专业教材,内容的充实、新颖与注重实务训练应为首要考虑点。这与市场对中职人才的培养需求是相一致的。

4、考试方式改革

变传统笔试及论文式测试方式为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将有利于中职财经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评价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5、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来做教学中的主角,变学会为会学,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专业自信心。例如,在案例教学部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分析,尊重学生的分析结果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自信心。

(二)解决实习难问题

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三)注重氛围营造,提高专业教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