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道德经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老子感叹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道德经》70章)。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如果仔细品味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我们会发现其经文的内涵,前提是“修”,由信到学,由学到悟,由悟到得,由得到成,由成到久,这是对“道”由信到久的内修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当中去“参悟”。那么,具体该如何去内修呢?
(一)少私寡欲,抵制贪欲。“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这种无穷的欲望是腐败产生的原动力。“罪莫于可欲”,一切的罪孽起源于不知羞耻的欲望。当有些官员为自己所塑造的“形象工程”而欢呼,为自己所获得的“利益”而沾沾自喜之时,严肃的道德也正濒临消失的危险。故谓“咎莫大于欲得”。正因为如此,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12章)。老子告诫人们要要从自己的内在实际出发产生欲求,而不能一味的去追求无限的身外之物。老子的这段话在现今的廉政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公职人员要“把发展作为硬道理,着眼于发展,这是为整体的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而服务;而从个人角度来说,财富与地位的发展就绝对不是硬道理,不是唯一的,我们更应该关心消费的适可而止,学问与精神境界的精进,道德与人格的完美,对于群体的奉献,对于真理——大道的追求。”对于过多的欲望要善制其欲,凡视听言动,皆要做到自我节制,而不能贪婪失度。要克制自我,去其贪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二)知足常足,宠辱不惊。老子曰:“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46章)。意思是说,能够懂得知足的人,必然会感到心满意足,进而经常处于满足的状态。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永远感觉自己无法满足,另一部分人则意识到自己一直都处于一种动态的满足之中,处于“常足”的状态。马克思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由此可以看出,需要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能把握的是个人的心态问题。因此,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就首先要有知足常足的心态。一方面,要知足。老子从透视人生、审查万物的制高点出发,指出了一个人怎样才能从自己“小算盘”出发平安快乐过一生,那就是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作为公职人员要做到知足常足,就要对自己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心机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澄清,分清欲望当中的“可欲”与“不可欲”,面对“不可欲”的一切诱惑,比如金钱、美色、权力、名声等,要坚守住静,做到知足常足。另一方面,又要不断进取,要有为人民谋取更多幸福的心态,不断的努力,不断地为人民创造更多物质、精神财富,造福人类。老子又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46章)。即受宠受辱都有惊恐之感,是因为荣辱观念太重。把名利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样贵重。如果我不顾自身,我会有什么灾患?因此,人能重视用尽自身的力量以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交付他;喜欢用尽自身的力量以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委托他。老子的这段话,告诫公职人员,要宠辱不惊,要谦虚低调,不好大喜功,争名夺利,要以人民利益为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宽厚仁慈,重德修身。老子认为,天慈万物,“道”是“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8章)。他认为,人应该效法天道。“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道德经》79章)。他倡导宽厚仁慈是安身立命之本。“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道德经》27章)。善于行事者,顺应物性,遵循规律,无主观妄为之迹;善于言辞者,正心诚意,言事中节,无有疵漏偏差;善于筹谋者,秉本执要,以一持万,无须筹码算具;善于关闭者,澹泊寡欲,不设不施,无须栓梢却不可开;善于束结者,正己正人,民心浑朴,无须绳索却不可解。他告诫公职人员要为而不争,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生发而不加伤害;顺应客观规律而不与之竞争。要顺应自然,虚静谦让,冲气为和;不贪施妄为,不妄生是非。老子的“德”是符合“道”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产物,它滋养和充实着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德经》51章)。老子认为,“道”是自然产生的,“德”是人类积蓄的,万物形成各自的发展规律,人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万物的发展没有不遵道守德的。由此可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德”是后天形成,并且是由人类积蓄的。而怎样蓄德呢?老子说“上善若水”。意思就是最上等的善就象水,最上等的德行莫过水的德行。他告诉人们要重德修身,要学习水谦下自处的风格、大度能容的胸怀、仁慈柔和的美德、诚信无伪的准则,约束自已的品质和方圆有致的修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二、以百姓心为心,执政为民
老子《道德经》中执政为民的廉政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顺天为民,使社会趋于公平。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77章)。他认为自然法则就象张弓开弦一样,那里弦位高了就往下压一压,低了就抬高些,弦位过满就减损些,不足就补充些。老子通过强调张弓的平衡、均匀、稳定、准确为例,来说明自然运化之机。老子要求执政者要使自己的行为附合于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今天就是要做到,一方面,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贫富分化问题,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形式,对过高收入者,进行调节,给各种低收入群体进行补给,以保证弱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趋于公平。
(二)顺应民心,执政为民。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49章)。即圣人治天下,常无先入之见,一切听百姓的听民意的。要随时按照百姓的意愿调整充实自己的执政目标和执政理念。让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长”,使百姓各安其居,各乐其业。老子还说:“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66章)。即圣人要比人民站的高看的远,那就要处于人民之下,用谦卑礼让低调的语言说话,圣人想走在人民的前面,想带头做事情,必须先把自己摆在人民的后边,做到跟随人民的愿望说话办事。老子的思想要求执政者要谦虚低调,主动深入基层听民之苦,民之意,尊重百姓意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爱国治民,无为而治。老子曰:“爱国治民,能无为乎?”(《道德经》10章)。意思是说,要爱家国又要治理好百姓,就要无为而治,听其自然。这里所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说一点作为也不允许有,而只是说要尊重自然法则、要尊重百姓愿望,不要与其相争,不去做那些不符合自然现实、不利于百姓生产生活的事情。“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57章)。老子认为,为官干净少苛捐杂税,百姓自然丰盈,为官不喧嚣,百姓自然安宁,为官不没事找事,百姓自然富足,为官者没有贪欲野心,百姓自然淳朴淳厚。他告诫执政者不要用贪为妄施来干涉、搅扰人民平静的生活。要想办法营建一个和谐宽松的社会大环境,让人民公正自由地自作自息,悄悄地享受润泽,而不怨声载道,为非作歹。
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
按照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时代,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研究,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当时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大增,开发和破坏相伴前进,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在前工业社会及工业社会早期,资源对于人类来说还不是那样稀缺,当时的道德并未危害人类对自然的规范,或者说并未将破坏环境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如果说已出现了保护环境观点,也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建立在感性认识上的观点,其影响范围也是小规模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问题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道德进化的结果。
“环境道德”的内涵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代内公平
代内公平系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由于大自然是人类共同栖居的家园,因而,在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应公平地享有地球,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社会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总是利用不平等手段和方式,廉价地过多地利用地球资源,掠夺不发达地区资源,因此,富裕地区的人们应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实行自律,并且履行扶持贫困的责任和义务,已成为人类真正平等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责任。
2.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系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持续性。工业时代那种浪费式、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强调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可以因当代人的自私和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使人类发展的链条中断,而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
3.人地公平
人地公平系指人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公正的关系。这一全新的观念要求尊重、实现和维护自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尊重自然,摈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
1.更新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尽管如此,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1.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和呼唤。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国人大开了眼界,扩大了视野;另一方面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的碰撞给人们的道德观念带来的困惑与行为矛盾,逐步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中表现出来。面对这种挑战,如果我们一味地抵制外来文化,那只会造成封闭自守,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失之交臂,继续推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应从正面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传统的教育,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道德偏差。我国提倡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正是从这一时代前瞻出发,使学生能够以优良的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
2.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党的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实施,我国目前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产生的特殊群体,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爱护与保护。越来越多的长辈把孩子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过多地讲究孩子的营养、打扮、排常这些“过度”的爱,使大部分孩子变得骄奢任性,缺乏自理能力,缺少理解心、孝敬心和责任心,他们不知父母工作之艰辛,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时父母行为稍不合孩子之意,就遭到孩子的斥责,甚至是漫骂。一些孩子还认为父母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顺理成章的孩子的这些言行。使我们惊呼:现在该是猛醒的时候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如果还不摆到议事日程,那么,我们现在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在素质方面大打折扣,难以接受21世纪的挑战。
3.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建设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倡导的“孝”是摒弃了封建主义糟粕之后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道德观念相适应的“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它具有传统美德的健康内核。我们提倡的孝敬父母强调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心,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行。
这些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相符的,也是目前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搞好孝敬父母教育,父母本身应是其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学校开展孝敬父母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在家庭,如果家长对子女过分宠爱、关心,必将导致其忽视或放松对子女摆脱依赖、自理生活、学会关心、帮助父母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倘若纵容孩子任性、专横而不以为憾,任何时候对孩子都百依百顺,必将导致学校的孝敬父母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灌输,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这种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使之成为家教中经常和长久的内容。
4.对转变目前家教中的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一般来说,现在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也知道必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纵观现代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同,教育观与方法自然也不相同。目前,对于教育孩子有两种类型的家长,一是放纵型的。这类家长,平时整天忙于挣钱或搓麻将、跳舞等,对孩子弃而不管,认为“树大自然直”。
二是严管型的。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虽抓的很紧,不过他们的目的却很狭隘,只不过是为了孩子将来念大学。能“出人头地”。于是家长们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请家庭教师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这往往导致孩子在学业上不堪重负而对父母不满,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父母顶撞起来,使父母感到自己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这些家长在培养孩子某些技能时,忽视了对其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道德行为的培养,尤其是孝敬父母的教育与培养。
二、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的特征以及实施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道德观念萌生与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的情感性强,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而中学生正处生理上的青春期,个体的道德心理发展虽然情感性强,但道德意志已开始在成长发展中,随年龄的增加,正逐步走向坚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水平要超过小学生。但是总的来说,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现状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其年龄特点、理、生理特征基本相适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苗头,许多父母的溺爱并没能赢得孩子的敬重。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各种道德品质(包括孝敬父母品质)均处于萌生和发展阶段,虽然父母子女间的亲缘情感是学生发展孝敬父母品德的天然基础与内驱力,但仍需要通过中小学长期系统的教育培养与实践以及家庭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稳定形成。影响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与家庭陶冶,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小。
2.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认识和情感水平总的来说优于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经常出现道德行为偏差。小学生的这种行为偏差主要有:不听从父母教导,常惹父母生气;在家庭生活、娱乐活动中喜欢独享独占,不会礼让父母;不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中学生这种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有:时常顶撞父母,父母的言行稍有不随意之处,就撒娇顶撞、毫无礼让约束;对自己的事过分地“保密”,不愿让父母过问;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我行我素,父母的话入耳则听,不入耳则不予理睬。
中小学生由于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情感色彩浓厚,其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
因此,认知的一些道德,不一定就会去实施,而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由于意志薄弱而难以维系,这就导致孩子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3.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方面的差异与其孝敬父母道德水平差异不尽一致。
在平时,一般学习较好的学生,有时常发生对父母不孝敬的行为,而有的差生,却在孝敬父母方面常常有闪光之处,令人刮目相看。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发展的特征,为科学制定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和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笔者认为,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道德认知教育;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教育;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辛劳等的道德行为教育。但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同,其孝敬父母的要求也应区别,其具体要求如下:小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学会从小礼让父母;②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⑤出门和回家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待,以免父母挂念;⑥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中学生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教诲;②听取父母的意见,不要事事任性,尽量避免与父母有任何的隔阂,重要的事,要请父母发表意见;③帮助父母做家务,注意在家接人待物,为父母分忧;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充实自己,争取学习不断有进步;⑥随时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有事在外必须向父母做好交待。
三、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实施这种教育时,应采取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这种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现状,适时适度,防止成人化。二是实践性原则。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要重在导行,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三是渗透性原则。教育的方式重在渗透,除课堂讲授和专项训练活动外,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学校教学、家庭活动中进行渗透。四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原则。这项活动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须开展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校孤军作战。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具有多重属性,它属于青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家庭教育、劳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将中小学生孝敬父母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主要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主渠道开展。在学校开展这种教育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通过开设专门讲座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通过上专门课,可以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通俗道德,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使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有序化。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孝敬父母教育内容,这是德育的共性。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强化渗透意识,特别是在中学,由于学科较多,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该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内容,运用具体联想、展开想象、观察比较和系统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并力戒牵强附会,做到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真挚而强烈的爱心。
2.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的教育。将中小学孝敬父母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活动中去,既是这项教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的德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针对性,有意识地在各种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教育,能使德育活动收到综合性的效益。因为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故只要我们选准目标,选择有利的时机,针对学生实际,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就一定能使这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和支持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时,家长的行动往往滞后,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算是孝敬父母了,更有的父母不懂得自己应如何与学校配合。因此,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应加强家长工作,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目前,家庭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迅速改变家教观念,杜绝家长随意打骂训斥孩子和宠得过分、爱得过浓的行为。笔者认为,首先应使孩子消除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优越感,把孩子放在与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要教育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家庭的其他成员,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起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添负担。父母要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机会与环境,培养他们自强、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父母应树立和气待人、文明礼貌、努力向上的好榜样。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这样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但至于道德的定和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诠释,可道德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时代改变了,道德的观念重点迁移了,这决不会意味着好会变成坏,善会变成恶,正会变成邪,美会变成丑,精华会成为糟粕。道德的变迁,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符合人的思想的。
追忆古时,传统的道德观念中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不道德,同时被认为是大罪。可时至今日,无后不会在被和不孝挂在一起。现在的无后只会让人感到可惜,已经和道德毫无联系。这是一例。从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时代道德观念会有明显的差异。
但这些没有触及到道德的本质,同样一种事情,不同的时代观念有土同的评价。但当一些事触及到人们心中最根本的道德观念时,制造事件的“英雄们”会留下千古罪名。不论人们的道德观念怎样转变,千古罪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淡化。如秦会者,骂浪千年不朽。
同时违背道德和触犯法律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相互补充而同时又相互排斥。法律的缺漏可由道德来填充,同时法律的缺漏会受到道德的冲击。法律是对人有形的惩罚,而道德是对人们思想上的约束。对于一个良心为抿的人来说,道德的攻击似狂风暴雨,沉痛之后却是灵魂的惊醒。可对于丧失良知的人来说道德已经似有实无,对于作恶的人来说已经象蜘蛛丝一样无力。
在道德失去作用的地方,法律会表现出惊人的懦弱。那些无视法律的存在,严重冲撞道德的“英雄”,无耻,卑鄙,下流。他们置尊严和人格不顾,金钱的充足和肉体的享乐早是他们的全部。已经毫无灵魂可言。他们的无知恶很很的冲击道德的底线。在这些“英雄”的面前道德竟不堪一击,败的一塌糊涂。八万万炎黄子孙被打的一败涂地,毫无生气可言。
那些严重冲击道德的“英雄”竟高高的站在历史的浪尖上,得意的倾听大家对他的称赞: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勇敢。傲慢的看着在一边气的咬牙,气的要死的“不和潮流的小人”。
而当道德站起来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又装出一脸虔诚的样子,哭哭啼啼的象道德忏悔,象大众谢罪。可他们那有忏悔之意。在背后,他们依旧会大言不惭的称他们的行为是“上帝的杰作”,并且沾沾自喜。这样的人没有灵魂,只是一具肉体。自然不会有盛装道德的地方。他们没有道德的观念,他们的行为却吓的道德啊啊大叫,连连后退。文明道德演讲稿范文节选!
没有灵魂的肉体,何必存在与世界上。他们永远不会进入地狱,更不会进入天堂。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肉体的消逝,永远的消逝。在浩瀚的宇宙中不会留下他们的足迹,人生百年,却什么都没留下,可惜啊,悲哀。
可怜的肉体,你们快快行乐吧,你们千万不要忏悔,千万不要回顾,更不要相信灵魂的存在,只需享乐一生,最后化为虚无。
(一)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道德丧失问题在体育产业发展中,道德资本的核心是个体的道德素质。缺乏道德资本的运作,也必然会导致职业体育道德的丧失。在健康的体育市场中,体育法律法规等正式规则对人们体育行为的约束很小,大部分行为是通过道德、习俗等非正式规则来约束的。道德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可以辅助体育法律法规发挥作用,降低执行成本[5]。随着我国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体育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危机。在经济利益诱使下,会有一部分运动员或教练员曲解“利益最大化”原则,见利忘义,忽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导致体育产业发展背离其本质,不仅会置他人于高风险的位置,同时也会把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目前,体育市场中出现了商业欺诈、假冒伪劣体育用品、拖欠运动员工资、罢赛、假球、黑哨等道德丧失的恶劣现象。道德资本作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经济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道德资本可以减少和遏制赛场暴力、贪污受贿、假球、黑哨、等现象发生,减少管理成本;可以激发体育主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组织凝聚力,提高企业效率;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体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6]。
(二)我国体育产业中引入道德资本的作用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引入道德资本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精神资本及知识资本,道德资本介入体育产业对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本要素。1.重构体育企业的经营理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资本主义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市场经济无道德、伦理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常态。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资产阶级的社会里,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金钱存在的,他们本身也是为了金钱活着的,好像全世界只有赚钱能让他们快乐,他们完全忘记了世界上除了金钱还有其他的幸福。”在当时的社会,商人因此被人认为是自私、冰冷、毫无道德感的机器。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道德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伦理道德在经济中的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伦理道德在经济中的这一作用也更加凸显,因此,让道德资本介入体育产业对体育产业的经营理念的重构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体育产业是一种“为人”的产业,基于消费者需要进行生产,“以人为本”是其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显然,体育产业是一种具有道德感的行业,经济最大化的做法与真正的企业精神是相悖的,并不符合社会的期望[7]。所以,道德资本的介入,能够更好地重构和规范其经营理念,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使体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2.使体育企业生产向人性化靠近,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产品人性化”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本质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离不开其“人气指数”,而“人气指数”则与企业“道德指数”和人性化产品分不开。在《伦理经济学原理》中,德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科斯洛夫斯基曾指出“商品中的非物质性价值成分所占比重正在不断增长”,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文化道德“软实力”,对道德资本加以重视。商海如战场,谁能称霸成为领跑者,最主要的还是其产品及服务,相对体育产品而言,主要看其产品是否人性化、是否具有道德理念。体育企业的道德资本意识,可以促使其始终立足于人性化,打造出一流的人性化产品,如耐克、特步等,其企业理念都与道德资本有密切关联。体育产业要受到消费者的认同,必须转变文化价值观念,向文化和道德营销转型,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道德信任感。道德资本的介入能有效促进其转型,使其更受消费者喜爱,从而促进其市场占有率的提高。3.减少体育企业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成本贯穿在任何管理和交易中,减少成本是经济交易中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学的流行观点认为,保证对下属的严密控制能尽可能地缩减管理跨度,进而减少管理成本。道德资本的介入能够将有形资本激活,加快有形资本的运转[8]。在管理上,道德资本通过对组织制度人性化的设计,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成员的潜能,将员工这种有形资产盘活,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宁波智丹体育公司提出如下道德资本理念:诚信、认真、精益求精;安踏对道德理念的恪守存在于每一个员工的心中,企业员工在这种道德规则之下自然会履行各自职责,为其减少了不少管理成本。道德资本对交易费用的节省也有重要作用,交易费用的问题主要在于失信这种道德问题。不信任和猜忌会增加交易费用,“信任”这种道德资本若介入其中,必定能赢得人们的信任感,使交易成本有所降低。
二、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培育道德资本的策略
中国体育产业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在1998年,中国已经被世界评为世界体育用品生产大本营,2000年世界体育用品产量中仅我国就占据65%,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总值增长规模每年更是高达493亿元以上,但道德资本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介入却并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一是因为道德环境恶劣,二是企业经营理念的扭曲。因此,培育体育产业道德资本要成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完善体育法规,为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提供制度保障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是约束体育产业的两大规则,只是法律法规更具有直接约束力。对体育产业法规进行构建和完善除了可以规范体育市场外,还能提高道德资本的介入和运用,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立法工作1994年才开始,起步较晚,总体看来体育产业法规的数量十分有限,仍然需要完善。道德环境的好坏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说古已有之,可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完善体育法规之外,必须培育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体育企业作为道德主体必须积极地培育道德环境,从自身做起,绝不做违背道德之事,坚持美德、正义、勇敢与诚实,在道德的依托下转变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道德权利意识,满足消费者和公众对体育企业的道德要求。体育法规的完善与培育良好“道德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法规的完善能够为“道德环境”提供制度保障,良好“道德环境”则能促使体育法规更好地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体育领域的道德资本介入状况。
(二)体育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做讲道德、讲良心的体育企业要改善道德资本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介入现状,体育企业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为此,体育企业应该不断学习、创新,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对体育企业家们来说,更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时刻谨记自己心中流淌着“道德血液”。领导的带头作用能很好地激发企业其他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热情,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给企业发展注入更大的精神动力。2007年对超过4000名企业家的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优秀的领导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更多消费者的调查也显示,具有强烈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更受他们信任。所以,在道德资本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评价企业准绳的今天,体育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做讲道德、讲良心的体育企业。
(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塑造优秀的现代体育企业文化道德资本除了与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有关外,对社会关系中的道德关系更加关注。在社会关系中,人们要培育道德资本,就需要在人与人之间培育道德关系,这种道德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本。作为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企业工作作风、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各种因素。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大潮中,现代体育企业也必须以人为本。只有重视自身企业文化建设,加强道德资本培育,才能使现代体育企业在整个体育市场中脱颖而出。体育企业首先应该明确文化建设的目的,在兼顾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以及经济利益,这样才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孟子曰:“人不可以。之耻,矣。”他很明确地指出:人不可以没有耻,对可耻的事不感到羞耻,便是了。可见廉耻历来都是我们古今文化人际交往圈中分辨是非的心理标准。对于涉世未深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廉耻教育同样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廉耻是当代青少年优良节操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廉耻的理解,让青少年学会分辨真、善、美、假、丑、恶。这样的校园才是一个良风美俗的校园。同样,通过跆拳道练习也可以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廉耻之心,让他们学会正确估量自己,如此,才不会发生越雷池的事。如在竞技实战比赛中,双方都不能以卑鄙的手段来取得搏击的胜利。
“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这是一句很有现实意义的歌词。一个人的成熟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的忍耐程度。忍即是德。“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诸(唐•白居易)。”白居易视忍为处遇不顺之事,甚至遇万事万物的法宝,此话可能有些极端,但足见忍耐在诗人心目中的份量。跆拳道中的忍耐可以解释为,当遇到困难时不要意气用事,不要以不良的心理状态去解决困难和问题,应不断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以持久的忍耐力不断地向目标迈进。“90后”的青少年,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思维活跃、思想独立,但依赖性强,心理承受力弱,加之面对的现实困境多,比如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困惑等等,难免思想上会出现波动或不安,表现在遇事不冷静、易冲动好斗、不计后果等。将跆拳道忍耐精神运用到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不乏为一种很好的思想教育方法。让他们懂得,忍耐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忍耐并克服它,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跆拳道倡导的克己精神完全适用于当前青少年思想工作实际。克己就是要从思想和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做到三思而后行。老子说:强者不是战胜对方的人,而是战胜自己的人,即“自胜者强”。“克己”也是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克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先决条件,也是爱人的先决条件。生活在学校这个集体的新时代青少年,由于性格、爱好、消费理念、成长环境不同,难免学习生活中会出现摩擦、竞争、争吵、压抑等,如果缺乏克己的心理素质,对人对事感情用事,将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甚至灾难。要运用克己的思想教育他们,开导他们。但克己并不是教育学生一味的逆来顺受、忍让退避。要引导他们明白一切道德修养的积极行为都要克服自身的弱点。例如见义勇为要克服怯懦之心,坚持原则要克服患得患失之心,做学问、创事业要克服怠惰之心等等。
[关键词]政府经济职能;宏观调控;道德规约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同时,还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的主体,在通过其职能的发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时候,本身也存在着一个规则问题,以及如何遵守规则的问题。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突出矛盾,如市场秩序混乱、地方保护主义、政府办事效率低下等,除了市场化程度低、市场机制不健全外,政府调节也存在一些有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更需要从经济伦理学的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政府调节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除了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之外(即使是这方面的问题,同样也离不开道德的作用)。还必须强化道德的规范和约束。这是我国经济伦理学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同其他市场主体一样,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也是有章可循的。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政府的调节才能真正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才有可能完成市场留给政府的任务。当然,政府也是有缺陷的。有不完善的市场,也有不完善的政府,其原因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这就说明政府行为也不能不受制度的约束。加入WTO后,政府管理市场必须是依法办事,以保证政府力量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而非破坏性力量。这里仅就伦理的规约作一概述。
一、以尊重市场运作规律为政府基本的伦理理念探索、遵循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的任务,也是经济伦理的应有之义。政府调节的道德约束,首先必须强调这一点。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第一性的,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是流通领域本身的总表现”①,它是一切经济关系的总结合部。这些关系集中在表现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及供需双方结构关系,而供需中的诸类关系又以价格的变动反映出来,并进行自发地调节,成为一种波动中的自然制衡机制。这种“无形的手”,表现了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合力,是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基本调节功能。市场调节虽然是自发的,但它是自然进行的基础性的调节,任何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假如离开市场调节、另搞一套,就必然脱离实际,犹如神经系统脱离有机整体,自然没有存在的依托和载体。我们搞了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现在加入WTO,其实质是市场经济的泛化,市场机制的强化,市场规则的普遍化。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行为提出的问题首先是必须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增强社会经济理性。任何凭借“拍脑袋”、不计后果的决策,必须彻底改革,这就要求政府要从无端“管制”转向更好地“服务”,而要服务好,就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来操作。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政府的公共政策水平问题,同时也是政府需要树立的一个新的经济伦理理念。据学者估计,前20多年,重大决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5000亿元。按照全社会投资决策成功率70%计,每年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⑦因此,这种决策体制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适应加WTO后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从目前看,有三点比较突出:一是政府职能的“越位”现象比较突出,过多的干预正常的经营活动,管了自己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二是对市场尚缺乏科学的、理性的分析,决策上的随意性较大;三是资任意识淡漠。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行为后果,很少去追究决策者的行政责任。从政府行为分析,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的计划调控才会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管好自己应该管的,切实履行其职能,承担其责任。同时,要求政府必须精简、高效、廉洁、公正,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中国市场化进程的迫切要求,是政府调控经济必备的伦理理念。
二、以弥补市场缺陷为政府的伦理责任市场不是主管道德的组织
政府的弥补职能,同时又是一种伦理责任。当然,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和程度与市场发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就中国目前来说,由于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市场运作还有待规范的情况下,政府可能干预的事情就相对多一些,甚至原本就应该由市场去他的事,有时也不得不由政府来暂时承担,待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转交市场去承担。因此,就是在加入wTo的今天,政府在遵守其国际规则的前提下,还不得不根据中国的国情,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它通过提供社会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则致力于弥补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具体来说,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活动的五大领域,即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通过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缓照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利用赋税、补贴等办法,消除市场的外部经济负效果。恢复市场的效率和活力;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就我国而言,政府还承担有搞好国有企业、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政府还负有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保卫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能。至于这两种功能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有效地发挥,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这些客观上要求的职能,都要承担职能的人去认识它,自觉地创造性地执行它,并使之不断完善。
从目前看,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方面,或说服务方面,应该特别强调,政府要通过制定法律、执行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企业和中介组织的行为,引导消费者。例如,市场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限制和制止恶性竞争及垄断行为;再如,利用质量法、合同法保护名优产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非法经营;当务之急是要引导国内各地区、各经济主体不要再各自为政、相互残杀。要尽快打破地区、部门和市场分割的局面,遏制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使全国尽快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再者,政府要着力解决公正与效率的关系,调节分配领域中的利益悬殊问题、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的问题,特别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就业问题、医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因为单靠市场很难使经营者顾及全局利益,特别是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平衡、公共卫生的维护以及治安环境的维持等。为克服和弥补市场的盲目性和短期性,政府必须从整个社会发展出发,根据科学技术的要求,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作为整个经济的导向。
这些职能和责任,都是政府应该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如果政府职能“缺位”,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命运和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亟待解决,如就业问题、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市场秩序问题等,尽管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已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市场运作中仍有一些本该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好。原因是,一些政府官员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是由于缺乏责任意识所致。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决策科学的政府来规导和调控,需要一个具有强烈的伦理责任意识的政府来引导。
三、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作为权力的主体,它是代表公共利益和意志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政府的首要道德要求。由于我国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期,一些政府职能出现了扭曲,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混乱,也直接危害了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与人民利益、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紧张或矛盾。地方保护主义、由部门利益带来的“三乱”现象,就是近年来一直试图解决但并没有根治的突出问题。
地方保护主义是转型时期的地方政府职能畸形化的表现。出于地方的眼前利益(主要与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有关),加上某些地方官员为创造“政绩”的需要,特别是与腐败现象直接联系(权钱交易),一些地方政府不执行国家的统一的法规,不维护统一市场的秩序,却致力于保护地方上违法经营。如或明或暗地袒护制造假冒伪劣的产品,甚至对国家明令禁止、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药品、食品也加以支持保护;对于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经营不但不制止,反而百般袒护,以至水污染、空气污染屡禁不止,许多应该关闭的小工厂转入地下;破坏信誉,不遵守法规,本地的经营者受到司法部门的处罚,地方却拒不执行,有的司法机关有意错判,使得合同法难以贯彻,甚至设法包庇当地人对外地人的诈骗行为;为保护当地新产品划地为牢,不准外地商品进人,或强行销售当地的新产品,更有甚者,官员、执法人员同黑势力勾结,保护、贩毒、走私、虚开税票等违法经济活动。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是当前我国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它严重破坏了市场的环境,阻碍了公平、开放、统一、竞争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大公害。对此,有些地方官不但不去追究查办,反贩子倒以为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措施。这里既有认识问题,更有利益问题。
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得以存在并发展,其实质是它与一些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有关,或者是经济利益,或者是谋取所谓的“政绩”。他们作为公共利益和意志的代表,其要求是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整体利益,但他们的行为却背道而驰。
除了地方保护主义之外,还有部门类利益作祟。一些行政机关靠行政性垄断,谋求本行业、本部门、本集团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人民福利的最大化。这正是“三乱”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三乱”首先造成企业和消费者负担加重,成本提高,效益下降。有的企业设法再转嫁给消费者,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扭曲经济关系。其次,导致执法不严、秩序混乱、经济杠杆失灵、信用意识下降。为了“创收”不该管的乱管,该管的却有意不管,其结果是合格新产品可能销售不畅,不合格的劣质产品则横行无阻,行业不正之风难以克服。这种群体腐败,正是官员腐败的土壤,致使政府职能严重扭曲,不仅难以履行其职责,而且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以构筑信用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伦理体系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法制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但目前的情况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在我国刚刚出现,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制度更为落后,政府信用也受到挑战,信用问题已日益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瓶颈”,成为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信用是一种经济关系。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和货币借贷的形式所体现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借贷资本运动形式,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信用主要包括三种,一是以延期付款和预收货款的方式买卖商品的商业信用;二是银行将集中起来的闲散货币资本和社会游资,贷放给工商业资本家的银行信用;三是公司、商店及银行对个人消费者提供的分期付款售货及消费贷款的消贺信用。信用不是一个特有的经济范畴,而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并有一定的发展,信用就随之产生。由于我国几十年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资源主要由政府来配置,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企业间隔就无法建立真正的信用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经济关系和体系建立的程度,是我国体制是否彻底转型的重要参照。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信用经济建立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信用经济的发展,而信用经济也必然地要求相适应的伦理理念和准则为这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维系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才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由此可见,我们通常讲的信用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经济方面的意义,另一种是伦理的内涵。经济意义上的信用,反映的是事实层面的客观必然性,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经济学所必须探索的。伦理从价值的层面来分析来评价,解决的是“应当”的问题。“应当‘作为一些规范、准则,它既是经济生活的必然性要求,又对经济生活发挥着规导、调节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强大的人文力,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动力,一种不可缺少的资源。
如上所述,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之中,作为一种经济关系的国民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加之政府、企业、个人行为方面存在着的一定程度上的信用缺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信用伦理危机。由于经济活动主体缺乏这一伦理理念和心理保证,缺乏经济活动的“自律”,因此,直接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比如,厂家之间由于拖欠债务而形成的不信任感;呆坏账的大量存在导致投资方出现“借贷”现象;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使消费者不敢放开手脚消费;不少部门统计数字严重失真造成不同范围的经济信息失真,政府无法调控经济等问题。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是道德经济。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信用制度和体系,也包括与信用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伦理,成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在这一问题上,政府仍居于核心位置。因此,政府首先应该成为讲信用、守信用的表率,特别表现在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方面,反映出政府的形象如何。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民信用体系。最近公布的全国52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就是把企业作为切入点,旨在整肃市场信用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这标志着我国企业信用工程正式启动。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良的网络风气给会计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不能抵制较高网络诱惑力的物质条件,不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财务会计活动。他们不顾会计行业的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职务之便,利用网络条件,坚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
国家网络法律建设的不健全,使得个人的道德修养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因为社会生活不但要受市场规律调节,还要受法律调节,所以需要用强有力的法律条款去规范人们的市场经济行为。我国在93年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此法对电算化形势下的犯罪鲜有涉及,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制约缺乏强制性和操作性,不利于遏制违法的会计行为,当会计人员在抵制违法会计行为得时候,缺乏法律保障。
在非网络互连经济中很少会有公共决策的机会,作假行为的客观基础也相对较小。但是在电算化开发经济时代就有不同,因为除个人消费之外的一切经济决策,包括生产、投资、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产品销售等等,这些都普遍含有公共决策的性质,这些都可能导致滋生腐败和作假。由此可见网络经济比非网络经济有着更容易产生腐败和作假的客观基础,使作假市场供求更为广泛。
加强电算化形势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强电算化形势下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公德在会计职业的具体化,它既反映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的一般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会计工作特点,同时还体现了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结合会计电算化工作实际,把会计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会计道德行为,从自觉地履行会计职业义务,实现电算化会计管理的目的,使会计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会计人员只有遵循职业道德要求,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2健全电算化形势下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健全的法制法规是制止和防范会计人员利用会计职业之便,主观臆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保证[1]。在进行法制建设的时候,我们不仅应该完善立法,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还应对电算化形势下违法行为规定明确的惩治措施。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使会计诚信信息的采集、整理、评价及后续的激励约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国家的相关法律部门也要加大了执法力度,加强互联网建设,对违法犯罪分子加大打击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人文;人史医学精神;医患沟通;医师职业精神
1人文医学精神
医学酶壤秘连接着人的生禽,医学的本曩是一门“人”学,它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因悉医学被认为是最应具有入文糖耪的学科,医生应该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诚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嫩指出的那样:趿学在本质上具蠢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入学,需爱人文精神的滋养。
1.1关于人文
人文,通常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指人类的精棒文纯。人文是主体是人,就是以人为本,关心入,爱护人,尊重人,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菔。英语中意为人类,亦为人性、入道、慈爱、慈善行为等。如果说,肉然科学主要研究客观的物质世界,回答“是什么”、“求真”,社会秘学主要研究入与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规律,回答“要怎样”;那么,人文科学生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升华人生,回答:“应怎样”、“求善”、“求美”。
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核心,是指人类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积淀,凝集而成的精神,是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格。入文糟季申可分为三层内涵:第一是人,解决入的人格埋造和人性发展;第二是文,解决社会应当培育什么样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第三是精神,是网答一个社会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首先,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的价值、对人类和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对人的独立穗主和遗求完美的肯定,相对予科学精神,入文精神以求善求美为主要特点;其次,人文精神是以人的思想素缓为载俸,包括入文愚想和久文素质;最麓,入文精神包含价值观、道德观、思想境界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瞧裁是}莞,人文旗裤辑内涵的对垒会侩魏鞫生活意义的追求与关怀,囊括了以对生命和对人的基本权剥的敬畏与尊重为主题的人文思想,体现为谣言、思维、情感、仪态、意志、文化技能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富含着对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理性认识,富含着对国家、社会、他人以及自然的关切。
1.2医学与人文
医学中的人文内涵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文医学的提出,人文作为医学的灵魂,已经成为医学的精神支柱和职业医师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人文医学与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共同组成现代医学。《西氏内科学》中写道: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19世纪欧洲革命年代,一些试图改革医学保险的人,如纽曼在1847年写道:“医学科学就其内在的固有本性来说,乃是一门社会科学,只要对这一点还没有在实践中被认识到,我们就不能充分享有他的益处,就会是虚渺的空壳”。
人文医学是对医学中的人文内涵的概括和抽象,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同医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群。它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方法学、医学人类学、医学美学、医学社会学、医学逻辑学等。人文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群是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2为什么要重视人文精神
罗伊·伯特(Royporter)在他的《剑桥医学史》中感叹:如果不坚持正确的医学目的,“重技轻人”,那“医学的成功可能正导致一个自己创造但又无法控制的怪物”。30年前,美国精神医学教授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以还原论为主导的生物医学模式进行了批判性反思;20年前,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视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但时至今日,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已使医学界处于被动,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
2.1医学模式与人文
21世纪医学走向的轮廓已现:从“疾病医学”到“健康医学”、从重治疗到重预防、从对抗病原治疗到整体治疗、从对病灶的改善到重生态环境改善、从群体治疗到个体治疗、从生物治疗到身心综合治疗、从强调医生作用到重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这些转向都在提示新医学模式呼唤医师从“只懂病,不懂人”向“既懂病,又懂人”转变,现代医学需要有更高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例如,2006年全美医院排名第二的梅奥医学中心(MAYOCUNIC)提出的PLEASECARE的医学模式,是艺术和科学结合的理念,其核心价值就是将医学从对“病”的关注转向到对“人”的关照——“患者的需要第一”。
2.2医学目的与人文
现代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医治疾病,它包含着以下的内容:①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②解除由病灾引起的疼痛和疾苦;③照料和治愈有病者,照料那些不能治愈者;④重视生命质量,避免早衰、早死,追求安详死亡。医学涉及人的生、老、病、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
2.3医学法制与人文
目前有很多直接或间接涉及医生职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这些文件的学习贯彻都需要医务人员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就拿目前困扰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来说,它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有《医师法》、《刑法》、《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与原来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以下不同:①扩大了医疗事故责任人的内涵(包括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等);②增加了医学会鉴定、民事赔偿项目和标准;③加大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④赋予患者更多的权力(如复印病例等);⑤取消了医疗差错这一界定,凡诊疗过失均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另外,“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更增加了医疗责任风险。
2.4医学教育与人文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忽视了人文医学,医学目的出现走样,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批评:1930年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说:“许多医学院都努力热切的教生理学和化学到几年级,但是全世界可能没有一所医学院会认真地开一门课或探讨一个好医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或者我们当今理想的医生应该是什么样?”还有学者批评说:“科学主义技术崇拜与商业化像沙尘暴一样风干医学科学的肌体,使它失去丰满与弹性。”“20世纪的医学前一只脚刚迈出半巫半医的丛林,另一只脚又陷入了科学主义与技术的迷误。”
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人文医学教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普遍提高了人文医学在医学院校总课程中的比重,美国20%、法国26%、英国13%。在我国,“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似乎可以作为我们继往开来的精神支点和逻辑起点。裘法祖教授常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才,把医学生培养成“关爱人”的好医生,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尖子或业务尖子。
2.5医学实践与人文
据估计,一名医生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要接诊12万到16万名病人,也就是说,医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病人接触沟通。大约有60%到80%的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都是基于与病人谈话的结果来确定的。“没有医术治不好病人,没有人文会治死病人。”病人不是病,是人。因此,一个医生的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病人的诊疗水平。国外学者指出医生对病人应做到“五知”,即知主诉、知不适、知苦恼、知生活不便、知社会问题。对从医者而言,医学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
2.6医疗市场与人文
一段时期,医疗市场化的倾向淡化了医学人文精神,削弱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国的公立医院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运转中普遍存在着补偿严重不足。部分医学医疗单位为生存和发展,借助着自己的一些优势,过分追逐利润,过度使用诊疗技术和手段,降低了对人文的要求,淡化了医生的人文思想。近年来,诸多医改报告及学者的研究表明:医疗服务不能市场化,但它必须适应市场。
2.7高新技术与人文
先进诊疗技术的广泛运用加深了重物轻人、重技轻德的思想倾向。诚如罗伊·伯特(Royporter)指出:“医学有时似乎由主要对发展它的技术能力感兴趣的精英来领导,而他们很少考虑它的社会目的和价值,更不用说病人个体的痛苦。”既往医生为诊治病人通常采取聆听病史、仔细问诊和望、触、叩、听(中医叫望闻问切)的查体方法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过分依赖各种仪器设备和检查,导致当下人们对医学进步的回答是“做得越好越多,感觉越坏”。我们能治疗疾病,却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2.8医患关系与人文
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调查,从2000年一2003年,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医院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偿金额为10.81万元;2006年10月对北京、湖南等省市350家医院进行调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15.31起、受伤332人次、经济损失1448万元;农工调查某大城市医疗执业环境显示,每年发生纠纷多达6000-7000件,86.5%的医院遭到过聚众围攻。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还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导致。
医患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体系,它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它们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或是法律的手段来处理,还应该用人文精神来调适和改善。要建立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医患关系。
2.9医疗风险与人文
随着医疗科学事业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新疗法逐年增多。这些高新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医疗质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医疗风险,特别是对病人安全提出了挑战。
我国当前病人安全问题面临6大挑战:①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继续教育和培训相对滞后,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忽视病人安全,导致医疗事故时有发生;②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有些医疗机构不规范执业,过度服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③对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缺乏规范化管理,加之医疗技术本身的风险性,给患者造成伤害;④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隐私权和参与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证;⑤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缺乏有效的信息、检测和评价系统;⑥不合理用药,尤其是滥用抗生素以及注射安全、血液安全等存在着隐患。这六大挑战均需要医生有良好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素质。
3如何提高人文素质
“人文医学”这一重要的思想应该充分体现在医学教学、医生的执业技能培训和执业实践中。
3.1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意识
诚如韩启德院士所言:“现代医学发展到了必须充分重视医学人文的时刻,医患关系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医学人文建设。”华益慰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名利、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忠诚服务,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继承了我国医务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传统美德,弘扬了彪炳千秋的白求恩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要发扬榜样的力量,迸一步呼唤社会的良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履行自己神圣职责的使命感,激励自己全心投入到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神圣事业中,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立新功,为共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加大人文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增添人文医学教育的内容: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语言学、临床交流技巧、美学、艺术欣赏等课程。
3.2树立新医学伦理概念
当前,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方案即将出台,卫生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医患关系还比较紧张,部分社会公众对医务工作者理解不够,存在着一些偏见,极少数医生也在职业操守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医师要树立新医学伦理概念:改医生与病人是恩赐者和受惠者的关系,建医生与病人是对等和诚信的关系;改以医生为顶点的塔形结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环形服务结构。超级秘书网
3.3加强人文素质培训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护士,除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有职业使命感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具有善于与患者沟通的本领、具有团队合作和管理的能力等职业技能。
医患沟通是人际交流的一部分,包括:人际吸引、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动态无声、静态无声、副语言等。医患沟通是诊疗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通过技术和非技术两种水平上的交流得以实现。正确认识,重视处理医患沟通、交流是直接关系到保证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防范和降低医患纠纷和构建、维护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学习,认真研究医患交流中的问题,学习医患沟通技术与技巧,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努力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开展不同级别、多种形式的人文医学培训,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全国医师在科学价值观、职业化的服务态度、与人沟通能力、医疗工作管理及心理适应能力和医疗团队合作精神等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等方面有较快和较全面的提高。
3.4医院管理年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突出“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作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大医院院长管理责任。
医院院长要减少临床专业技术服务,以主要精力加强和改善医院管理,维护公益性质。要坚持以患者利益为先,大力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3.5医院文化
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特别提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强调忠诚的服务精神和人道的服务文化。英国管理学家哈梅尔提出:现代管理无非是对两种东西的追求——让管理更科学;让管理更富人性色彩。人文管理一方面强调对人的尊重、尊重人的情感、人格和自我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强调文化的教化作用,重视环境和氛围的建设,倡导高尚的价值追求,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高品位的文化对被管理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设医院文化,要让医务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使命感。让人文知识不断的积累,人文情感日益丰富,人文品质逐渐形成。一是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需求,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关爱,医院的员工同样需要关爱;二是强调以人化人。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文化的教化作用,作为医院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引导和影响文化的能力,注重倡导高尚的文化理念,创设良好的人文氛围,能对医院员工起到熏陶和教化的作用,对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和家属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6医师宣言
大力宣扬推广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广大医务人员要加强职业操守,以医师职业精神作为医师的行为准则,更好地为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医师宣言有三条基本原则和十条职业责任——原则: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患者自主的原则,社会公平的原则;责任:提高业务能力,对患者诚实,对患者保密,和患者保持适当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享有医疗,对有限资源公平分配,促进科学知识完整和合理应用,解决利益冲突、维护患者信任,维护医师的职业责任。
人文精神是“用世界观和历史观审视人的历史主体性的产物,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认识,以及由此而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理想、信念、情感和道德”,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对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第一次作出了具有完全科学意义的阐释”,在“注重实践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推动力的同时,强调指出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人的发展”,在生产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关怀“作为处在生产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及问题
今天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是在过去长期基础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本质上科学认识、从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德育突破口,是开展高职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当前高职学生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典型特征具有以下四点:
(一)学习乃至人生动力不足
人生动力是人格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推动学生追求梦想、履行人生责任的驱动力。但由于以往成长环境对人生动力的激励缺失,以及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对于青春精力的透支,造成高职学生入学后学习以及人生动力普遍不足。高职德育工作必须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以理性教育为导向,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良好的外部动力激励机制,进而带动并激活学生内部的动力机制。
(二)对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缺乏科学认识
科学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由于以往家庭教育、应试教育的局限性,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把复杂的人生问题仅仅看成是简单的几个指标、几个时期或者几件事情,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知识储备等等都普遍缺乏必要的准备。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职业的关系,通过企业的顶岗实习及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认识个人、企业与社会三者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分层次分类别的,所以问题的解决也不能一概而论和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高职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开动脑筋,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职业角色人格特征不突出
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仅仅将职业单纯看作是简单的谋生手段。思想的局限性和解决问题方式的教条性使得学生难以形成优秀、全面而且独具特色的职业角色人格。这一问题非常复杂,主要涉及到学生人格的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责任感,二是学生对于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科学认识,三是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顶岗经历。高职院校只有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四)是非观、价值观普遍模糊
当前社会上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外来等多种文化交错,高职学生过去的知识水平又不高,所以他们在思想、行动上普遍体现出盲目、教条和得过且过的现象。但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非观、价值观实际就是对生存发展实际的分析判断能力,所以问题的解决要同自身的定位思考和个性的培养紧密结合。我们将这一问题分解为三部分:一是博闻强记,二是科学思维,三是实践交流。通过德育第一、第二课堂、学校社团及活动、校园内外文化等各种显性、隐性德育资源的培养与熏陶,使学生能够在科学分析实际情况后,真正勇于、擅于做出科学的判断,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高职学生上述特点的形成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原因。其一,他们过去接受的基础教育与当前大众教育下的高职教育是相脱节的;其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总体成绩水平不高甚至趋向于后进;其三,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学生及其家庭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环境氛围等等都同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所以当前高职德育工作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按照人文精神的要求,科学发展、从长计议、循序渐进,努力形成良性的高职德育工作体系,真正做到环境育人和机制育人。
三、高职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根据社会需要开展工作,立足于新时期的伟大实践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深入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真正抓住国内外形势发展的主流趋势,调查研究,科学思考,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战略性和预见性,使当前的教育培养能真正同未来的社会需求、学生的未来成长相适应。
要高度重视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导向作用。在市场化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组织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职院校要真正以在社会组织中的生存发展作为主要背景,以社会组织成员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学生科学分析处理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高职院校要真正选择那些经济效益好、企业文化好、运行机制好、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够科学发展的优质企业作为合作伙伴,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搭建良好的高职德育平台。同时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充分体现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社会功能,将企业的文化需求、自身的教育需求、学生的成长需求三方面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个主体作用,实现三方的长期合作和科学发展。
(二)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文化
当前高职院校的先进文化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国内战略文化,即高职院校对所处环境的科学认识和自身发展战略和价值取向的战略思考;二是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它是高职院校对市场、企业的独特的分析视角和科学的理论体系;三是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德育工作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院校和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同时也是提升高职学生人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四是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它是指高职院校为职业教育目标服务的各种文化积淀的综合,以及相关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的总和;五是和谐的校园文化,它作为一种精神,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都产生深刻影响。
上述五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各个环节。作为专门的文化教育机构,高职德育工作的实质就是将先进的教育文化内化到学生的人格系统中去。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必须深刻把握先进文化和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三)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是指学生要真正情感和理智均衡发展,人格完全;和谐是指“动态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化中的统一”。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强化教育服务理念和“三贴近”原则,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理念,深入学习有关理论,主动提升人生修养和人生境界,切实将德育活动贯穿于在以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始终,以过程教育塑造学生实践性和职业性的人格特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诉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时效性;强化德育全局观念,认真研究教育规律;按照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掘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德育体制
人格是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下形成的。高职学生未来是要生活在以职业为中心、以家庭为依托的综合社会关系之中。高职院校的育人模式必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一要更突出职业化和实践化的特征;二要高度重视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三要整合家庭、社会、企业等等各方资源,在模拟职业环境的教育过程中育人,同时创设学生健康人格成长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
详尽完备的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学生目前及未来复杂社会关系的缩影。高职院校要形成良性科学的教育资源信息管理机制,横向包括学生个体信息、家庭信息、社会组织的信息等,纵向包括在校生信息、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供求关系变化等;同时要开动脑筋,使相关的教育资源形成良性的育人机制,如组建家长学校,以弥合家庭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距离;搭建为学生个体服务的自由交流平台、企业――学校交流热线等等;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和交流网站,延伸高职教育,将在校期间教育同就业后再发展、岗位再培训、技能进修等进一步结合,这既关注了学生的未来成长,又能为在校生提供现实的榜样。
(五)因地因时制宜,结合内涵建设打造精良的教育品牌
内涵建设的实质就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都形成科学又独具特色的运行模式。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科学把握,二是学院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育人模式,三是培养出的学生完整而有差异化的人格特征。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外界环境科学思考,对自身科学定位,将德育工作同内涵建设、品牌建设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特色的育人模式。科学发展的实质就是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好关系与和谐运动来促进事物的发展。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初期,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良好的德育工作框架,各德育工作者各司其职,各种德育资源各得其所,诸要素形成一个和谐融洽而且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要千方百计发挥学生和学校的两个主体性,学校促进学生发展,学生为学校赢得声誉、扩大影响。二者要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类型,其德育工作的本质和层次同高等教育仍然是一致的,核心仍然是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出发,科学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工作体系,高职德育工作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为社会的科学发展负责。
参考文献:
[1]王尔勃.人文精神的本质――从马克思哲学人类学出发的三重思考[J].齐齐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96(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首先企业投资者的目的很显然是获得利润,没有利润谁会去投资。
于是企业在建立、宣传企业文化过程中无处不体现对利润的追求。这样的宣传,员工短时间内是受鼓舞的,可时间一长就懈怠了。由于员工的素质参次不齐,素质低的员工就会认为创造利润和他本人没什么关系。素质高的员工也因为创造利润所得薪酬之间巨大差异而感到不公平。这样的结果企业是不想看到的。追求利润本身并没有错,因为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利润的持续提升。企业道德文化要为利润的产生而服务也是必须的。问题就在企业把自身的层次定位太低,只是定在创造利润上。这时候企业管理者就要发挥正确的团队引导,引导企业的终极目标朝创造价值发展。同时让企业的各个成员可以体会到创造价值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成员对企业道德文化的认同感。这才是现代企业经营建设的沧桑正道。
(2)其次是团队协作精神。
企业成员必须具有团队精神,才能创造更高的效能。企业团队凝聚精神是由整体构成,不是单一谁服从谁,而强调整个团队的协作,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不仅要彼此平等,各尽其力,而且要相互配合。它是整个团队的敬业态度和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强调的是全局意识和精神面貌,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地肩负其自己额责任并愿意为此目标共同努力。团队凝聚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形成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首先,敬业是团队精神的核心要素之首。做好自己的事首先要求敬业,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将工作看作自己的事业,。敬业是企业成员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是取得最佳绩效的最有力的保障,是每个企业职场人士成长和成功的根本。其次,团队合作是凝聚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现代企业经营是一种分工协作的工作形式,不懂得合作的企业成员无疑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制造障碍甚至产生破坏作用。企业整个团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都离不开与其他成员的协作。团队个人的成就和企业的发展是彼此依赖的,个人成就团队,团队造就个人。此外,团队合作还是一种锻炼团队成员的交际能力,关键是强调尊重人,与人和谐相处,对营造相互尊重、帮助、宽容、礼让、信任、欣赏的企业文化,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3)再次诚实守信是职业操守。
孔子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诚实守信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立足点。企业成员都应在各自的岗位上,培养诚实守信的观念,忠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信守自己的承诺。以小看大,企业成员企业管理者做好了诚信的职业操守,同时保证了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中也是诚实可信的。并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企业确认价值观,建设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塑造和坚持企业管理者和企业的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形成支撑企业健康发展的独特文化特征,推动企业从优秀迈向卓越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是促进企业内外有效沟通的桥梁,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4)最后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了企业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
每个企业成员都应该对国家和社会肩负一种责任感。而身为引导企业发展的企业管理者,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才能赋予企业更具竞争和影响的能力。企业管理者所应付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其对待社会的一种责任态度,以及他所要面临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的存在,赚钱绝对不能成为其唯一的目标,还应着重于服务整个社会,创造有价值的文化,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扶助贫困地区和灾区。纵观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许多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暴露出来,企业不讲道德,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事件频频曝光。社会责任心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如果企业管理者缺失社会责任的德性,企业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企业的经营效益跟管理道德的关系最重要还是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德性的养成及其对什么对象讲究德性和管理道德,即讲究社会责任的对象。
(1)企业对股东承担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
公司的股东是投资于企业的人,因此企业与股东是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收益的,因此股东是企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企业只有执行了对股东的责任,确保了股东资金的安全和相应的收益,才能使公司的投资人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绩效,最后获得长远的发展。这样看来,企业的管理道德与经营效益是正相关的。
(2)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
企业想要让他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满意,首先先要对他的内部利益相关者负责。内部利益相关者就是企业的员工,企业对他们执行责任的,将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若企业很好执行了对员工的相关责任,满足员工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那么这必然会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帮助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这方面看,管理道德跟经营效益也是成正相关。
(3)企业对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市场占有了主导地位,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越发强烈明朗化,他们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其次,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随着需求的不同我们选择的产品也不同,购买之后消费者又会将这些产品带到社会各个地方,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不同效应的影响。因此,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消费者负责的同时就是对社会负责。企业和消费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企业想要获利,需要依赖消费者购买他的产品来实现,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越多,企业所获得的利益就会越好。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分配方式改变、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从大一统逐渐走向信仰的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既导致人们价值选择的迷惘,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当代中国道德问题复杂化、多变化。首先,从个体道德而言,在转型过程中,随着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其所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随之扩大,而主体能力和道德自觉性的缺失与乏力,必然导致各种道德困境的产生。其次,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原有文化中道德中心地位的挑战等问题,也必然会导致各种道德困境。最后,社会教育的乏力、家庭教育的失控、校园“小社会”的熏染、网络空间的虚拟化交往、后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泛滥等,都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困境产生的现实土壤。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角色随其社会身份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社会角色构塑的成长期,对大学生人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其中,道德品质养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形成,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与法制精神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基本的表现是在新旧道德之间,新旧道德在理念上的矛盾、传统道德中精华与糟粕的混淆、新道德中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的相互交织等;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生价值观倾向上的多元化、利益化,在面临社会与个人、利己与利他等选择时容易陷入迷惘;最本质的表现是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公德意识、理想信念意识不强,道德意志脆弱,道德人格分裂化,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此外,在多重社会道德困境的重压下,大学生的道德困境还表现为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
二、道德困境的本质特征
道德困境本质上指社会群体和个体所面临的道德方面的迷失和困惑,它涉及道德领域的思想、行为、选择、评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如果一个人为履行某项道德义务就会导致他对另一项或多项其他道德义务的背弃,而且他不能逃避选择,则说明他陷入了道德困境。”人们在认识某种道德现象,或面对两种以上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时,由于认识能力、水平不同,所处的角度和立场不同,难以对是与非做出明确的判断而陷入困惑、迷茫之中。道德困境包括人们偏离以往既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个人偏离群体道德规范,因此,它既包括群体性倾向,又包括个体性倾向。美国著名哲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认为,当代人类道德上的困境与危机的根源在于道德本身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危机,传统道德从人们生活中心向边缘退位,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失去了客观依据,从而依赖于人们的主观选择,最终导致道德困境的发生。[3]在新旧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困境更加突出和复杂。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都伴随着社会道德的转型。新旧社会的转型是个过程,人们道德意识、道德理念的转化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道德与旧道德之间必然相互渗透、相互排斥,表现为新道德与旧道德在观念、行为上的冲突,以及新道德对旧道德的扬弃等。在这一过程中,新旧道德不仅在思想意识领域而且在实践中影响人们的选择、评价,从而使人们面临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心灵上的煎熬、经济上的损失、社会地位的动摇等。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在道德价值领域最突出的体现是价值选择从一元向多元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观的挑战。面对多元价值观,人们的认知、判断、评价及选择如果缺失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会导致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道德悖论、道德困境由此产生。同时,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道德修养也从自律性的“人格修养”和人“自我完善”的境界中退出来,不断他律化,道德的约束力从根本上开始松动。“道德危机在其实质上是道德信念危机,是道德权威性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自律或道德约束力的不断弱化。”因此,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道德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道德困境,必然会深刻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如何有效针对社会实际道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解决道德困境,是德育教学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三、道德困境的突围策略
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应从多重维度求解道德困境。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明确道德困境与非道德困境,关键要将“理”论清楚。由于大学生个性心理还处于成长过程中,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方面容易出现矛盾与冲突,从开始不关心道德真谛,到产生人云亦云、无所适从的道德困惑,进而陷入功利与冷漠的道德困境,最后导致不恰当道德行为的发生,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道德状况,必须进行合理疏导,解析其面临的道德困境,强化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养成,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评价及实践能力。
(一)提高德育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重点在于理清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道德的层次性,这是走出道德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理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繁杂难辨的“道德困境”之所以困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理清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往往无形中将“道德困境”扩大化,模糊和混淆了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之间的差异性。法律的明确规定性以及它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软约束具有鲜明的区别。合乎道德的事情不一定合法,反之亦然。守法是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而具有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是良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法律离不开道德,无论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如何无足轻重,法律总是蕴含着道德的关切,是道德的支持力量。其中,道德的法律化使道德的社会影响力更为强烈。同时,法律不能替换道德,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即使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模糊性,但二者之间仍然具有明确的界限。目前,我国社会生活领域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根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因此,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才能有效走出社会面临的诸多道德困境。
2.明确道德的层次性要解决道德规则之间的冲突,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规则排列成一定的等级次序,明确道德价值的基本排序。建立一般的道德法则是伦理道德发展的时代任务,具有一定层次和体系的道德法则,有助于人们在道德困境中做出合乎一般伦理道德法则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譬如,伦理学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强调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是对动物本能的超越,社会义务高于个人义务;在社会利益正当的前提下,如果社会义务与个人义务发生冲突,应当优先履行社会义务等。这些基本原则成为人们评价其行为、活动的基本价值尺度。另外,应当注意英雄道德、圣人道德与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区分,防止英雄道德、圣人道德的空泛化,积极倡导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常态化,切实促进道德的社会实践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达到儒家的圣人境界只是一种理想与崇高,应当更加肯定普通人的生活道德规范。作为普通民众,即使达不到圣人境界,亦可通过努力达到“由明至通”的境界。“好人一生平安”对普通民众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因此,把人生意义和道德理解透彻,就能从思想上正确面对道德困境。
(二)切实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将相关案例和事件情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能提升学生对道德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行为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其在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案例教学和讨论法。坚持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调控教学气氛。案例与讨论教学方法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开放式的道德困境素材的课前预习,不仅能让教师充分收集到问题的基础数据,也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为课堂讨论打好基础。在选取素材或案例时,教师要坚持针对性、典型性、结果的可预测性、由浅入深等原则。在有限的教学中,教师既要解决学生当下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又要使其从中学会思考与判断,由此达彼,由浅入深,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情境教学法。《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弗莱彻认为:“一切事物正当与否完全取决于境遇。”这里的“境遇”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景”。约瑟夫•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将“境遇”作为伦理学价值判断的基本出发点,虽然不免有失偏颇,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寻找可以双赢、多赢、共赢的解决途径,使多元价值之间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合理的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上得到改善和加强。道德困境教育本身是一些价值、品格传递的过程,在道德困境叙事课堂中,通过平等交流,教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想法,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并尽可能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与美好的品质。
(三)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引导道德困境是一种道德难题,但并非所有道德难题都是道德困境,在引导学生认识、走出道德困境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是基础,而科学的道德评价则是理解道德困境、选择道德行为的前提,只有科学正确的道德评价,才能产生客观正确的道德选择。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引导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评价要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当下发生的重大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甄别、讨论与评价,避免各类负面社会舆论先入为主,影响、干扰学生的判断和评论,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降低教学地实效。第二,科学合理地制订评价标准。由于道德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在实践中,我们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如儒家关于“经”与“权”等思想,充分借鉴西方伦理思想中的义务论、责任与目的论、功利论等理论,实现价值观的整合。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我们要立足本土文化,融通中西价值观的合理成分,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第三,评价要具有动态性。任何具体道德困境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过程,要以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进行道德评价,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方法。第四,教学考核和评价要具有长效性与实效性。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应该合力作用,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人,最终使学生不但成为合格公民,而且成为良善的公民。
四、道德困境的未尽意蕴
关键词:经济学导论;问题导向;能力主导;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61-02
经济学导论既是经济学科的入门课程,同时又是一门针对非经管大类开设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我们从分析W生学习状况出发,针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计上进行了课程改革尝试,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有用性。
一、学情诊断
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前期积累,甚至学习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满足不同梯度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课程内容有益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个人成长,就需要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诊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学习目标模糊,甚至学习目标功利化。经济学是一门显学,其研究范畴已涉及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甚至有“经济学帝国主义”之说。有的学生认为,因为其他同学都在学经济学,所以自己也跟风来选。加之目前经济、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普遍较高,在部分学生中甚至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就业,学了经济学能够找一个好工作甚至可以挣大钱。学习目标存在偏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学生对通识教育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一方面,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部分学生的学期平均修读学分在25学分左右,个别学生的学期平均修读学分甚至超过了28学分,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另一方面,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学好专业课,通识课程的内容仅需要了解即可。由于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上不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导致了学生在通识课程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
3.修读专业不同,知识背景多元化。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经济学导论的学生专业构成丰富,知识积累水平不同。从初次接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经济学学习的担忧不同。人文社科背景的学生往往担心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涉及大量数学与计算的内容,担心自己的工具学科知识不够扎实;而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则担心经济学的内容是否需要大量识记与背诵。从另一角度看,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也更能产生新思维。例如,学物理的学生会提出如何从实验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而学法律的学生会思考经济学与法学的联系。
学情分析表明,为了解决选课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有效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进度。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设定
为了解决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甚至功利化的问题,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仅仅围绕课程的时代性和有用性展开,力图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的设定充分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以及今后的工作需要展开,分为三个维度:(1)学习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理论,以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2)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使得学生能够理解“稀缺性”,进行权衡取舍。(3)掌握正确的经济学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各种信息中去伪存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精神。在第一堂课对课程的介绍中,将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概括为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当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修身齐家的能力,明辨是非的专业态度。
三、以内容广度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安排
围绕经济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投入时间、精力有限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综合考虑知识点的重要性、章节之间的关联性、学习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案例的趣味性。
从教学内容的板块上看,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两大板块。在微观经济学板块中,安排了供求理论、弹性分析、消费理论、企业行为、市场与福利共5章内容。其中,供求理论是本课程的基础性理论,要求学生理解供求规律、价格机制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弹性分析重在要求学生运用弹性的知识分析、解释经济现象;消费理论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重要理论;企业行为的内容较为抽象,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与特点,掌握企业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的区别;市场与福利则帮助学生认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宏观经济学板块中,安排了宏观经济运行概览、国际贸易基础、货币银行基础三章的内容。在宏观经济运行概览中,要求学生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掌握GDP、GNI、CPI、失业率等核心概念,纠正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培养学生从经济史、社会发展史的大视角来理解经济发展问题,尤其是要学生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密切联系,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国际贸易基础中,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以及汇率的基本知识。在货币银行中,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货币的特点,流动性与货币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与货币乘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经济中各部门的联系。
从教学内容的类型上看主要分为知识点、图形、案例、热点问题四大类。在知识点的教学中,强调学生掌握内容的准确性,通过课程的学习,重点厘清容易被误解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强调GDP指标的地域概念、流量概念、生产概念,区分失业者与非劳动力等。在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定量分析的工具作用,例如要求学生作图分析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条件下,价格管制带来的不同影响。在案例教学中,强调教学案例的生活化,例如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价格歧视的现象。在热点问题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根据一周内发生的大事件,或者颁布的最新经济政策,又或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及时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择基础性、工具性、代表性的问题讲解。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对通识教育课程投入时间不够的问题,因此需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从这两点出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了大量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1)比较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为了区分相近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两个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避免记忆混淆,如:GDP平减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有何不同?(2)“反常”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甄别人们在学习经济学以前容易误解的问题,例如:充分就业水平下是否仍会有失业存在?(3)实践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将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生活实践中,例如:全职太太算不算失业人口?(4)拓展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深入思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以案例为特色的教学环节设计
在教学环节上,充分开展了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案例教学。
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人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增强人文教育。
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是息息相关的。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文化的产物。世上没有不反映一定社会生活和一定文化内容的语言,也没有和语言毫无关系的文化。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思、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外语教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不管是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还是转换生成语言学,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上。
3、英语教材一直受到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当时学生所用教材大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有时也有一些散文和诗歌。虽然教材的题材多样,但内容单一:学生所接触的并不是丰富多彩的、深入社会的语言材料,教材讲述的主要是工人、农民中的英雄任务,所以尽管学生学的是英语,但是思想内涵却还是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化被人为地隔离了。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1、什么叫文化英语传播学家R.Williams作了这样的结论,文化定义可概括为三种类别:第一种是理想性的,在这种类别的定义之中,文化被解释为一种具有世界性价值的人类完美状态与过程。第二种是记录性的,文化被解释为人类智慧与创造的主体。详尽地记录了人类过去的思想与经验。第三种是社会性的,文化被描述为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代表了在习俗日常行为定的意思和价值观,
2、文化的功能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可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词语的褒贬不同会给解释和交际带来很大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词语用法时,要向学生说明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词的语言意义,而且要知道它的褒贬意义,避免在使用上犯错误。这就是结合词语丰富文化内涵。
3、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经历了由古典人文主义、自然人文主义、存在人文主义到激进人文主义的演变,虽然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和不同时代的要求呈现出不同的立场观点,但都指向人类的健康发展。人文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进步以及终身学习提供应有的基础。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以实现身体和心灵、知识和道德、立志和情感、智慧和能力等的和谐发展为特征。人文教育强调的是价值教育,重视道德、弘扬价值理性。人文教育的实施以价值加工为基础,人文教育就是价值教育。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既然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文化导人应侧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等。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
五、人文教育对英语课程系统的要求
人文教育的开展需要全方位的系统改革,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评价、教学资源以及课程教学。就英语课程自身建设而言,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英语教学种文化教育的导入。
一是课堂教学。虽然人文教育的实施涉及课程、大纲、评价等各个方面,但其主要教学和学习活动仍旧发生在课堂。尽管目前的课程、大纲以及评估都不能满足人文教育的要求,但课堂教学中仍可以实施文化导入的教育。我们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尝试也为交际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行的参考,如互惠合作学习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等。
二是课程评估和学习评价。当课程评估和学习评价所依据的只是考试成绩时就不可能有人文教育,也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目前的学习评价依旧是四、六级考试,而标准化测试无论如何都无法测试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评价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无法评价人文教育的实施效果。尽管基础英语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注重过程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理念,但要改变目前的教学局面,就必须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原因到评价评价手段,使评价真实反映学生多元智力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个性差别,使评价真实以语言教育目标为评价依据,体现对人文教育的评估,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学发展的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只有在被普遍接受、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转化为群体意识,从而被广大干警自觉遵循和奉行。为提升干警对检察职业道德的理性认同,红桥区检察院将以研读传统道德经典为内容的读书活动纳入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的制度构建范围。一是明确范围,保障阅读内容。一方面提倡干警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阅读《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另一方面由政治处从近千余种传统道德相关图书中,甄选主题鲜明、内容精炼、语言通俗易懂的书籍进行推荐,经过广泛征求干警意见和多次试读,最终确定将《党员干部活学活用的国学经典》和《中国传统道德》作为传统道德读书活动的必读书目。二是完善制度,保障读书时间。为确保读书活动落到实处,红桥区检察院专门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提出“五有”读书要求,即:学习有计划,读书有笔记,研讨有考勤,集体交流有情况通报,经验体会有文章;修订了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将“每年读一本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要求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完善了部门“学习日”制度,要求各部门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年度学习计划,全年学习不少于6次。三是改善环境,保障读书条件。在将图书馆、阅览室、文化大厅纳入新办公楼建设规划的同时,对旧办公大楼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集图书、报刊、杂志、网络为一体的资料阅览室,以现有办公格局为基础打造文化走廊,充分利用院局域网开辟读书栏目,定期为干警统一购买学习资料,统一下发读书笔记本,并发动全院干警为图书室捐书赠书,为干警打造了便利的读书环境。
二、写文章,将道德感悟升华为检察干警规范化行为模式的理论指导
传统道德教育一定要贴近工作实际、贴近生活感受进行,在交流感悟和理论升华中促进理念的形成,从道德感知上升到理论认同,并最终对行为模式产生影响。红桥区检察院紧扣“三个环节”,督促干警将读书感悟转化为理论成果,为检察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智力保障。一是紧扣活动环节。要求干警在研读传统道德书籍后,撰写读书体会、心得感悟,并鼓励干警运用多类型文体,结合多种主题,在文章立意和形式上尽量做到不拘一格。在道德体会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干警结合“天津检察精神”“读书最美”等主题参与征文活动,让干警带着主题读书,带着思路写作,极大增强了检察干警读道德、写感悟的自觉性。今年以来,全院干警共上交心得体会文章80余篇,30多篇文章随笔被区级、市级以上报刊、网络刊发。其中,由我院干警撰写的《检察人也需要温情》一文被登载在《天津检察》上,引起广大干警的共鸣。二是紧扣交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在院局域网开辟读书专栏,专门刊登干警的读书心得体会,为干警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分享平台。通过撰写和交流读书体会,使干警充分感受到到传统美德在强素质、砺品质方面的突出作用,从而加深对检察官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文化认同。三是紧扣激励环节。为调动广大干警的创作积极性,区检察院制定出台了调研、宣传奖励办法和职级晋升加分制度,不但对多写、能写的干警给与物质奖励,更将文字成果转化为职级晋升时的重要加分条件,鼓励干警多思考,勤动笔,实现了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根本转变。
三、比奉献,以道德熏陶为动力带动全院创先争优的整体氛围
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践行传统道德的先进典型,可以带动广大干警自觉践行检察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风貌。红桥区检察院注重强化典型示范的效果,牢牢把握“三个契机”,将传统道德转化为促进全院工作的“柔性动力”。一是牢牢把握争创契机。将忠诚爱民、敬业爱岗、公平正义、清正廉洁等传统道德内涵分解到各类先进评选活动中,鼓励干警在日常工作中比奉献,在争创活动中看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道德模范和文明岗位。红桥区检察院先后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精神文明单位、连续14年被评为天津市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先进单位,控申科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窗口,未检科被授予天津市青年文明岗、天津市新突击队称号,侦查监督科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1名干警被评选为“天津好人”,作为道德模范代表接受表彰,53名干警在全国、市、区级各类比赛、评选中获得荣誉称号。二是牢牢把握宣传契机。对道德高尚、事迹突出的检察人员和集体,及时宣传、优先宣传、重点宣传,用“看得见的鼓励”带动示范效应。在全市检察机关首批教育培训精品课程评选中,我院报送的两门课程均入选了首批精品课程。为此,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春明专门作出批示,号召广大干警向获奖干警学习,批示刊载在院局域网显著位置,极大地鼓励了干警,特别是青年干警的工作热情,在全院营造了“弘扬道德做好人,比追赶超学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牢牢把握选人用人契机。将道德考核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严格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理念。将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列入领导班子、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这些规定涉及到干警的政治思想、工作纪律、业绩考核、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按照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定岗定责,结合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的要求,细化量化职责,层层分解目标,将责任落实到人。考核结果列入个人档案,与年度奖励挂钩,并作为职务聘任、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
四、创举措,用弘扬践行传统道德带动检察工作整体上水平
一抓对接机制,搭建道德实践平台。将传统道德教育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接,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院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兼为传统道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活动进度、检查督促、组织经验交流,以点带面,统筹规划,发挥合力。各部门将弘扬传统美德与深挖“”问题相结合,以美德为引导,以“”问题为警戒,制定制度措施。侦查监督部门制作案件审查逮捕流程图,用直观方式评查跟踪案件审查期限,确保程序公正;公诉部门开展“案件百日评查回头看”活动,对已办结的案件进行复查、再查,增强办案人员“公心办铁案”的责任意识;自侦部门重新修订了严守工作机密和托情通报制度等13项制度规范,严格办案纪律,确保秉公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