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对学生影响论文范文

教师对学生影响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对学生影响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对学生影响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修养 文化意识培养 原则 方法

一、英语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紧迫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肩负使命和责任的重大。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是全面的,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而且要有学习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交往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纯粹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英语教学的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养和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这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以相当的文化科学修养为基础。由于英语学科工具性、综合性的特点,英语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外,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修养。教师知识面越宽,视野越开阔,教学时就能内容充实,厚积而薄发,左右逢源。

1然科学知识

英语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英语教材中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很广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英语教师当然不可能通晓各门科学,但是读一点科普读物,关心与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读~点科技发展史,对某一门或某几门科学知识了解稍多一些,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2.社会科学知识

英语教材有广泛的社会内容,教学时要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学有成效。英语教师除须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能力外,还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如学习西方民族习俗、风土人情、人际交往等等。

英语教师“精”于英语语言专业知识,“博”于文化科学知识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学生必能学有所得,受益终生。

三、英语教师通过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对学生发展渗透影响的原则和方法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无疑将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显然历史的重任必将落在所有外语教育工作者身上,而且也势必给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为此,英语教师要完整地把握以下教学原则:通过所教授的语言了解文化;文化活动作为每堂课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学生获得他们认为所需的取得社会地位的能力;使所有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自身文化及日标语文化均有所了解;要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文化教学旨在改变学生的自身文化行为,只是要求学生认识到人们的某些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对那些行为表示理解。

在这几条原则的基础上,笔者运用以下手段对学生渗透文化意识:

1.结合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导入文化内容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习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意味着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英语词句的文化涵义及使用中的文化规约的介绍。

2.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是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阵地,而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丰富的教材内容直接体现着英语这门课的文化内涵。在中学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在文化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课文内容本身就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情况。如在上有关fo0danddirnk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用水果学做水果色拉这一西方特色的菜,学生不仅学会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子,也了解了西方的饮食习惯及西餐厅的基本礼仪。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不仅是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前提,而且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展英语思维的习惯和在特定的语境中得体交际的能力。

3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化氛围

第2篇

课题名称:

试论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在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仍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心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生可以通地艺术这一窗口领略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共同体验对人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动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审美的态度对于自己和他人,以审美的态度对于社会和生活,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互动和团结,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把舞蹈课列入课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面向21世纪的时常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学校不但要重视素质教育,更要从学校的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及观念上加以改革,让舞蹈教育彻底溶入心理素质教育中,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舞蹈、心理素质的含义。

2、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陈文红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选题,写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修改论文阶段;

6、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352-375.

[2] 朱培科,马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必要[J].舞蹈,2019,(3):48-49.

[3] 探索舞蹈艺术教育对少儿素质教育的作用[EB/OL].

,2019-03-22 .

[4] 浅谈儿童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EB/OL].

,2019-11-22.

[5] 安洁.素质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19,05.7-9.

[6] 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C].人民出版社,2019.293-294.

[7] 隆荫培,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C].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03.

[8]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舞蹈,2019,(4):36.

[9] 武霞.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D].2019.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第3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感尊重英语教学批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有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它显而易见地告诉我们师生之间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Rogers,1983)。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教师的期待与厚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师生间出现感情上的隔阂,则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英语新课程标准》建议英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可见,师生关系与英语教学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努力。

一、严格与宽容相结合,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课堂是师生关系得以体现的最佳舞台。这个舞台再也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彩的舞台。英语教师是很好的设计者、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同时还担任着多重角色,她既是严师又是朋友。传授知识时英语教师应以亲切温和的形象面对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走到学生中间与之平等对话,宽容他们在学习上的错误,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以便让学生感受尊重和平等的气氛。譬如,预习Reading这个环节,教师提几个问题,10分钟思考之后请回答,有的学生回答出现了错误,教师微笑着说:“Great!You’vetriedyourbest.”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敢于发表见解,勇于创新,拓展思维。对于违反纪律等不良现象,英语教师应严格要求,就事论事,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人比成功更重要。英语测试会出现偷考现象,教师不能点名批评。要劝阻一件事,永远要躲开正面批评。教师应装作不知道,报成绩时对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中包括偷考的同学。课后找这位同学谈心,仍然不点破,希望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位同学很不好意思,但在以后的课堂上很认真,考试也不作弊了。通过这个事例,我觉得教育学生要讲究策略,对学生正面的批评会毁损了他的自重,剥夺了他的自尊,如果旁敲侧击,对方知道你用心良苦,就不但会欣然接受,而且会对你心存感激。称赞和真诚的欣赏是批评最好的开始。这样,学生更加喜欢你,喜欢你的棵,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英语,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然而我们要摒弃一重见解: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零距离”接触,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与学生越是亲近,学生越是不怕你,课堂上越容易扰乱秩序。老师的出发点与结果往往背道而驰,这就如同父母的溺爱,过分地纵容却害了自己。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需保持一定的“距离”。课堂上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把握好分寸,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学习很关心,学习上有困难时给与帮助,纪律上违反给与严厉教育。这样有助于英语教学顺利进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二、赏识每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广阔的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雄伟的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浩瀚的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作为“园丁”的老师精心地培育着每支“花朵”,“园丁”不论“花朵”美丑,用爱呵护着,使每朵花散发出各自的芳香和魅力。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得到赏识。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可以令他们心情愉悦,积极进取;得到赏识,可以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动力。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器重,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地去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英语教师每次接新班时应努力记住学生的名字,讲课时叫学生的名字而不是学号或用手指。这虽然是件小事,却是对学生的一份尊重、一份关注,学生从内心里会对老师刮目相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后进生,用慈爱这把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后进生之所以对英语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把更多的情感偏向优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感受,课堂上没有他们的天地,他们是被遗忘的群体,老师有时还瞧不起他们,那这些后进生怎能有兴趣学习呢?

牛津英语教材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上经常进行会话表演。英语教应抓住时机,让每位学生参与进来。后进生在表演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知识错误,但老师要赏识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要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也会尊重、相信教师;只要教师向学生投之以桃,学生就会对教师报之以李。

三、利用教学中的情感资源,达到师生间情感共鸣。

教师应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教牛津英语8AUnit5Reading:Zhalong----Aspacialplace这部分时,先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1、Whyaremoreandmorebirdsindanger?

2、Whatshouldwedotoprotecttheseendangeredbirds?

经过讨论学生深深体会到保护鸟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拥有一颗爱护鸟的心,之后插播一首由甘萍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个女孩为了寻找失踪的丹顶鹤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的故事。学生听了非常感动,师生情绪高昂,情感相通,学生听得很认真,教师讲得很投入。这节课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间情感达到了共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津英语8B4、5、6三单元重点围绕Raisingmoneyforcharities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这个话题教育学生有一份爱心来帮助贫困的人们,英语教师结合丛飞以及陈晓旭等人慷慨捐款的事例来启发学生们:学生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弱势群体,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呢?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学生上课更加专注,教师讲课更加流畅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45分钟效率,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四、教师学会反思,敢于自我批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如有些学生上课不听讲,违反课堂纪律,不交作业,甚至做些影响集体荣誉的事,教师就要对其批评、指责。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冲突,而解决师生关系冲突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冷静处理,学会扪心自问,进行“心灵盘点”。这样有益于及时知道近期的得与失,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不妨问一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我是否太冲动?采取的方法是否偏激、粗暴?找出师生冲突的症结和自己思想方法与工作上的不足,并敢于进行自我批评,主动向学生道歉。但是教师不能为了解决师生冲突而放弃原则,屈从于学生的压力。教师应该在检查自身问题的同时,取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如出现误差,要及时在课堂上纠正,不能因顾及面子而固执己见,那样会误人子弟,承认错误才能获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教师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同时学生回感到老师很真诚、很亲近,让学生从心里真正地了解你,走近你,喜欢你,佩服你,从而喜欢你的课。

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很活跃、很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油然而生。反之,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了厌倦和恐惧,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甚至因人废事,讨厌这门课。教师要始终注意和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关心热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只有师爱生,学生才会爱老师,只有学生真正爱老师,才能迸发出高涨的热情,进而进入快乐的学习,才能有成功的保证。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Rogers,C.1983.“Freedomtolearnforthe80s(2nd).Columbus:CharlesMerrill.

2、孟春国“英语课程改革中情感教学的实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年第7期。

第4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21-02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医学生承载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肩负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使命。如何提升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成效成为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校园文化与人文教育的概述

1. 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的物质形态(校园环境、教学设备、设施等)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独特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社团、沙龙、讲座及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治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园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来说,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学校外部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概括。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一所大学的价值体现和精神追求,是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沉积下来的精神成果和意识观念。对大学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工作管理等管理制度,形成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在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和熏陶下,内化为个人素质后在行为上表现出的一种文化形式。

2. 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以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人类文化与阅历经验为教育内容,以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体验和自身修养等为途径,达到提升人性、发展个性、塑造人格和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其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富于创造力的新人,以发展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本我与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人文学科作为载体,以学生拥有崇高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为目的的教育。

二、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与人文教育的缺失

1. 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

(1)学科专业性强,专业课程呈现多样化。医学教育相比其他专业有较强的专业性,因为它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与使命,面对的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技术过硬的医疗卫生人才。一般来说,医学院校学制比较长,从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制也从三年、四年、五年到七年、八年。根据医学的科学规律,要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医学生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填充,每名医学生要学习多达几十门基础课与专业课,还要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专业课程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2)学科知识综合性强,临床实践呈现社会性。医学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医学知识,而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应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多方面的发展对医学的机遇与挑战,要不断完善医学教育系统和医学生的教育结构。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因此,人类健康和疾病除了自身发展的生物学规律外,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社会科学的属性。

2. 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

一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方式缺少创新。传统的人文教育是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的,结构单一,人文教育的形式不够丰富。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将基础教育、临床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校园活动,新媒体等载体,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二是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医学院校的学制基本上是5年~8年,其中人文课程――医学伦理学、医学卫生法、医学心理学、人格培养和沟通技巧、文明礼仪、法律知识等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专业课的门数较多,课时安排不是很合理,教师讲课的进度较快,将专业课的知识与人文教育的知识相融贯通得并不完善。三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缺少连续性。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缺少连续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集中的人文教育在大一与大二年级中展开,而人文教育应贯穿于医学生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关系

1. 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

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着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通过良好文化氛围的创设,于潜移默化中美化人的心灵,完成对人的塑造,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结着全体成员,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促使大学生去遵循校园文化的价值规范。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人文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更具实效性。

2. 医学生人文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人文教育通过将无形的校园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将学校的内在精神理念外化为各种可见的文化符号,从而对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但与时展同步,而且吸收学校人文精神的精髓,将一代又一代所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所以,医学生人文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l展的重要媒介与手段。

四、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1. 校园文化建设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即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总称,包含校园环境、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的内容构成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而进行人文教育又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校园文化的作用尤为重要,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发展的载体。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校园文化也在与时俱进,进而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产生影响。比如,优秀校友展示板等人文景观成为医学校园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规范的校园制度有促进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的作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形成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深入人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校园文化如同氧气一般,滋养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影响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医学生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并在这种精神影响和感召下,不断学习、进取,成长为名医、名师、名家。每一所医学院校的历史发展中都承载着教师和学生所沉淀的校园文化,所蕴含的校园文化展现出“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其中包含着医学生的人文知识,也培养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中,让大学生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肩负光荣的使命,将医者的理想信念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剑.大学校园文建设的内容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2005(03).

[2]吴笑韬,廖云峰.试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01).

[3]丁越.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D].吉林大学,2011.

[4]张萌.论人文教育的内涵、价值及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2008(04).

[5]唐冬生,蒋泓.医学学科的特征及与相近学科的比较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6]金文斌.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第5篇

【关键字】酷儿理论 耽美文学 女权 影响

1、酷儿理论视角下的耽美文学

酷儿理论在人的性取向和方面向一切主流文化挑战,反对二元对立和父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女性的社会地位都远远低于男性,在中国封建社会,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但女性必须重一而终;即便是在一夫一妻已被普遍认同行的现在,男性与多个女性保持性关系,被戏谑为“浪子”、“多情种”,这些词语并不全是贬义词,但反之,女性这会被冠以“”、“”等极具侮辱性质的言辞。耽美文学正好给了她们这样的宣泄渠道,通过幻想并描写男性之间的爱情与,使她们把既可以把自身的情感(纯粹的爱)投入到角色中,又可以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观看男性在中的生理反应来获得感官上的刺激,舒缓自身被压抑的。由此可知,耽美文化是酷儿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一种表现,从酷儿理论的视角来看,耽美文化挑战着社会主流霸权文化,挑战着社会强加于人们的主流价值观,为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呐喊,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实践着“酷儿精神”。

2、耽美文学中女权主义的体现

耽美文学中的男性其实是女性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维模式出发,臆想出来的一种男性符号,其并不是现实中男同性恋者。她们将男性分为“攻”和“受”两种角色,“攻”代表在二者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受”则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虽然生理构造为男性,但其内心却具有强烈的女性色彩。作为“受”的男性,其外表多用“闭月羞花”、“弱柳扶风”等具有强烈女性色彩的词汇来形容,而其性格也显得相对细腻,在当中不再占主动权。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受”方甚至具有生子的功能,使得男男结合也能繁衍后代。这中“受”和“弱攻”的角色代表了在父权当中被、被除去绝对权势的男性,他们被幻化为女性的替代品,成为了被统治、被观看、被压迫的对象。现代的女性,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相对独立,他们希望在事业上都拥有与男性平等的竞争机会,在家庭中,能从对丈夫、孩子的责任以及繁琐的家务事中解脱出来,这些被异化的男性形象,代替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责,代表着腐女们想借由这个角色从女性的身份中解放出来,站在与男性一样的高度来展望这个世界,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3、耽美文学中女权主义对女大学生的影响

3.1追求爱情中的平等关系

耽美文学在角色的设置中有“攻”“受”之分,但并非所有“受”或“弱攻”都具有女性的特质,其中有一类精英恋情,也被称为“互攻”或“强攻强受”,这使得两位男性之间的爱情去除了男女之间扭捏做作的部分,吸引对方的是刚毅的男子气概和霸气的能力,而不是某一方身上所具备的女性特质。这种精英恋情是在男主角关系完全平等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感情,强调通过情商和精神来克服和战争对方,进而逐步发展为灵魂伴侣,他们的爱是独立的、平等的。女大学生中的腐女群体,在耽美文学中表达了追求两性平等的愿望,大部分是“95后”的她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努力、刻苦,成绩优异,在生活中积极活跃,参加各类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女性在表达能力方面的优势,使她们有更多的机会站上广阔的舞台,面对观众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在恋爱中,大多数女大学生不再接受“女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嫁个好男人”这种观念,他们追求平等的恋爱关系,不再是扭捏做作不敢表达感情,反而会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他们清楚的意识到这个阶段的恋爱对象不等同于结婚对象,摒除“从一而终”的固有观念,可以尝试与多位男往,恋爱更多是为了获得成长的经验,在过程中寻找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为了结婚去恋爱。

3.2家庭不再是女性唯一价值所在

从人类诞生以来,怀孕生产就被看做为女性的使命,但伴随怀孕而来的生理反应给女性带来身心的痛苦,在生产时可能会出现大出血、产后身体极度虚弱等情况也为女性产后的生活带来痛苦。一旦有了孩子,女性的生活重心都要回归家庭,做家务、照顾孩子,甚至成了评价女性优秀的标准之一。

女大学生中的腐女群体在耽美文学中幻想“男男生子”,让男性代替自己经历这一切痛苦,表达了想要摆脱自身生理命运的愿望,想要从固有的家庭角色中解放出来。这一诉求使得女大学生并不把照顾好未来的家庭作为唯一的任务,她们在校园生活中,从学习成绩、学科竞赛、践活动到毕业求职,都追求凭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男生竞争;她们自信、勇敢,不想依仗女性柔弱的角色去博取同情,而是站在与男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期待公平的竞争与较量,凭自己的实力获取胜利,争取更高更好的发展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寻求自我的超越和价值的实现。现在不少女大学生对于家务事并不特别擅长,但她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件“不耻之事”;更多的女大学生对于“全职太太”表示不太接受,认为这样的人生不符合她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期待增强学习的能力,获取更多知识,独立思考,并运用自己所学去改变世界、创造世界。

3.3成为新一代的“酷儿”

第6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英语文学阅读课 学生中心论 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mpact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Participatory in English Literature Reading Class

LIU C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Tonghua, Jilin 134000)

Abstract English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trategies focusing on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play, that is, to 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this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develop their English reading skills. This article will b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trategie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implemented, tentatively proposed teaching strategies student body in practice the use of the method.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literature reading; student-centered; participatory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理论基础

据相关文献,学生中心论是由专家学者提出的一种与交际语言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英语中,对于学生中心论有许多相关术语,例如student-dominations,student-centeredness,learner-centeredness,student-oriented等。

据相关分析得知,以下三方面研究的发展促进了学生中心论的发展。第一,语言学的研究是学生中心论的发展根源。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学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激起了一场革命,Chomsky以习者的角度为出发点,进行对语言的研究。第二,学生中心论的发展在心理学的启示与帮助下,尤其在成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帮助下得到长足发展。Brown(1980)提出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提高关于学习的认知情况,在学院情境下有更大的作用。最后,学生中心论的提出离不开教学法研究的启发。在1982年版《语言教学中的新思路》中,R.W.Blair提到,“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并非学习的内容”,在70年代,新的教学法为了创造一种最优的外部和心理环境做了测试,让习得过程变得顺利。

以这些观点中观察视角以及所强调的重点为依据,可以将学生中心论分为三类。其一是以课程设计层面为出发点,假设课程设计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交谈的过程;其二是建立在“学习者自治”和“学生自我指导”的观点基础上,对学生独立学习的设想;其三,教师在课堂学习中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语言内容选择上,由学生自主决定而不是教师决定,这种做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学习能力。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特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英语文学阅读课堂上,要积极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其学习主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民主性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予充分尊重,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完成英语文学阅读任务,给学生在课堂上以引导,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而言是“要我学”的状况,帮助学生建立“我要学”的学习模式。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其能动性不断思考。第二,双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不是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弱化,而是改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被动地位,师生在课堂上都是教学与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完成需要以师生的配合为前提。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时,需要较多地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学习任务为根据进行,通过趣味化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精神与思想双方面集中于英语文学阅读上,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第三,互动性。自我国英语课堂设置以来,在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方面,对于学生的“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忽视,因而在课堂上,学生多是被动接受,教师讲得唾沫横飞,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好,这是在课堂上师生缺乏交流而造成的。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改变了以往的课堂状况,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挥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在对教学知识的选择与获取上,教师以自身的思维判断进行。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师生以平等合作为基础进行互动交流,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面审视,从而提供学生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在英语文学阅读课堂中的运用

3.1 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公平、平等和民主的原则,尤其是在英语文学阅读课这种需要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参与的课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减小施加在学生身上的压力,促进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在英语文学阅读课上,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实施中,应当实现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积极建立师生、学生之间平等的人格关系。需要明确的是在英语文学阅读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并不是像以往一样处于一种较高的地位自上而下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需要走下讲台,走入学生之中,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且大胆地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与讨论,相互之间交换意见。师生之间建立起朋友关系,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在英语文学阅读课堂上的学习参与性。

3.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相关调查资料表明: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学生若对英语文化较为感兴趣则会在英语学习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生学习兴趣,之所以决定学习效果,是由于人对该语言及其相关文化感兴趣,则会对此种语言抱有肯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在英语文学阅读的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下,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等较多学生都感兴趣或者愿意深入了解的领域,教师在英语文学阅读课中能够从学生的兴趣方面入手,如音乐、电影、西方自然地理等,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资料进行介绍,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更深层次的学习与讨论过程中。

3.3 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环境的创设能够有效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语言环境在外语的学习中是一项重要的外在条件。纯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其提高听力、口语水平,同时在听与说的过程中对英语文学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这种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中去,也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讨论留下时间与空间,从而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一种新时代下科学的教学理念,在英语文学阅读课堂中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段成艳.参与性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

[2] 李欣倩.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性[J].语数外学习,2013(8).

第7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毕业论文是本科培养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的综合、巩固和提升。[1]对于理科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培养科研能力的开始,一个好的毕业论文,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如果学生能扎扎实实地完成毕业论文,这将是大学生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他们今后参加工作或进一步深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理科类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对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毕业论文的完成是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按理说应当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毕竟学位对大学生工作或深造影响巨大。但是,近年来由于高校大幅扩招,加上某些理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很多毕业生在修完课程,取得规定学分之后,将就业放在了第一位。[2]有的学校,以就业和考研为导向,迁就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受上届毕业生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毕业论得好坏都能毕业,都能拿学位,久而久之,产生恶性循环,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对待。当然,除学生认识不够外,许多大学本身也对本科论文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结果造成有些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随意没有介意,过程管理也比较松懈,很难给予学生有益的指导。

2.课题陈旧。传统的毕业论文模式首先由指导教师列出几个课题,再由学生选题,这虽然实现了“双向选择”,重视到学生的意愿,然而却带来了许多问题,最显著的问题是教师有时使用多年的陈旧课题,有的课题甚至几年一贯制,缺乏创新。例如,有的教师要学生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可能连续几年换换重金属,换换植物种类,缺乏创新。另外,毕业论文中的综述部分是学生对资料的归纳与总结,如果课题陈旧,重复以前的类似课题,学生很有可能照搬以前毕业生的综述,这对学生文献阅读的培养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3.指导教师科研水平和时间的限制。在高校,本科论文的指导一般是由年轻教师承担,而这些教师科研水平相对薄弱,另外,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造成指导教师资源相对紧缺,很多学校出现了一个指导教师带数十个学生的现象,许多教师缺乏指导学生的经验,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3]此外,理科学生毕业论文大多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完成,这些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宽,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具有创新性,可见毕业论文的工作本质上具有科学研究的特点。有些指导教师,特别是平日不开展科研活动的教师,缺乏课题支撑,没有实践经验,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肤浅,很难担当起指导教师的角色。还有的教师干脆把本科生交给研究生管理,自己不闻不问,研究生包办了论文的选题和方案,结果本科生只起了一个简单实验员的作用,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没有保障。目前,大多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都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学期,大约为3-4个月。[4]这一阶段正是学生面临就业问题的重要阶段,他们要为就业而奔波;有些考研的学生还得准备研究生复试;有些地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考或复试也往往在这个时候进行。所以很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非常短促,不能全身心投入毕业论文工作。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论文大多需要学生认真进行重复性的实验后方能完成,若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毕业论文的工作很容易流于形式。

此外,经费紧缺、条件不足以及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不健全、实施不到位,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本科论文质量的措施

1.认识本科论文的重要性。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前,各教学专业应采取各种形式,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离开校门前的“最后一课”,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同时,学校要制定相关制度,严控本科论文质量,对质量较差的论文进行否决,责令其在一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使学生明白,如果本科论文不认真完成,将无法获得学士学位。学校还可以在研究生的录取过程中考查学生的论文质量,优先录取优秀本科论文获得者,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本科论文的重要性。对教师来说,首先要明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途径。

2.提高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素养。在大多数学校,年轻教师承担了主要的指导本科论文任务,而这一部分教师相对科研较弱,学校应在科研项目的申报上向年轻教师倾斜,同时,组织学术团队,让年轻教师融入到科研团队中去,学术带头人或者资深教授可以让年轻教师协助完成相关课题,创造学术氛围,使年轻教师的科研水平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学校要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制定相关的考核奖惩办法。比如,有的学校把教师职称的评定与是否顺利指导过本科毕业论文联系起来。学校要安排那些具有责任心,平日又一直在开展科研工作、具有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的教师来指导学生。[5]对于带有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可以安排自己的研究生协助其指导本科生完成论文,鼓励本科生与研究生相互交流思想、共同提高。但指导教师要避免本科生成为研究生单纯的“实验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和本科生定期交流,了解论文进展。当然,教师要经常深入实验室,及时纠正论文开展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可以亲自示范操作。

3.注重学生选题。不同于其他如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理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尤为重要,因为理科专业的培养更注重思维的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论文选题必须遵守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立足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应当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同时指导教师给予必要指导。对不能自拟题目的本科毕业生,指导教师应在考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科研项目,给出几个相关题目,明确研究目标,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论文方案,这样,学生的培养目的就达到了。另外,论文选题时,不能单纯求简单易完成,还要考虑选题的意义,所选的题目应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灵活掌握学生论文开展的时间。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把本科论文开展的时间放在最后一个学期,由于时间较紧,加之其他客观原因,使学生本科论文开展的时间难于保证。为避免时间短促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学校可鼓励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有余力或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选择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做教师的科研助手,提前熟悉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和设备,接受科研活动的熏陶,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在适当的时候与教师一道选定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提前进入毕业论文阶段[6]。学校也应制定相关制度,弹性处理学生本科论文开展和结束的时间,比如可以把论文开展的时间提前到三年级下学期,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轻,也没有考研和考公务员等找工作的压力,时间相对充足。

毕业论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结合理科类专业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和进行。另外,毕业论文的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等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原因,这同样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形成一套适应当前形势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赤兵.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2):49-51.

[2] 刘绮,石林.环境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1(2):18-22.

[3] 陈景文.如何提高理工科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9-81.

[4] 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78-79.

第8篇

一、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某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仍然存在以下主要质量问题:

1.选题空、大、泛的现象较突出

学生在选题上过分追求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选题的难度和深度把握不足,难以从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出发,所选的题目偏大、空泛或难度较大。如三农问题、金融自由化、民间金融、风险管理等,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篇幅内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述又如有关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金融产品的投资行为等由于选题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因而很难围绕主题深入展开论述。

2.资料堆砌现象比较严重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与运用。但是不少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研究的切入点对于需要阐述的观点缺乏有针对性的金融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对自己所学的金融知识表现出不知如何应用的现象。因此不少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过分地依赖网络资料,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剪辑、粘贴、堆砌,缺乏自己的观点知识点罗列现象较普遍。

3.论文呈现一定的教材化现象

论文教材化是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理论阐述的多、实证论述的少概念性观点多,实践性观点少;论文的结构体系与教材雷同化等方面。由于多数学生缺乏实践,又难以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论文的论述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字和句缺乏有力的论据支撑导致论文内容空泛,理论性强于实践性、操作性。如对货币政策问题的研究学生只能从简单的概念、特点、意义等方面论述论文出现明显的教材化现象。

4.论文的写作规范性较差

部分学生提交的初稿逻辑混乱语句不通、词不达意、错字连篇甚至大量借鉴、引用他人的观点,不作标注。甚至出现少数学生的论文排版都会出现错误,整篇论文出现多种字体、字号,论文的规范性较差。

二、影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近年某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影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1.学校的教学管理存在漏洞

学校或院(系)的教学管理部门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毕业论文的教学安排上与其他教学任务脱节。毕业论文是全面检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程度也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效果的综合检验。因此,其质量的提高应该是建立在日常教学管理质量提高和学生专业素养提高的基础之上。但目前只是将‘论文指导’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没有将毕业论文与低年级的一些课程相联系或是开设此类的选修课程。而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仅仅靠教师三、四个月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二是毕业论文(设计)的经费投入不足。有些选题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如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调查与分柝某地区银保合作的调查与分析、某村农民理财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等;有些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如住房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运用及效果分析、利率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等。但由于教学经费紧张学校在学生设计毕业论文方面投入过少,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三是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不统一。从2006届和2007届某校金融学毕业论文的成绩看(由于该校2008年5月是本科教学评估时间2008届的毕业论文成绩与评估前两年相比,可比性较差因此,本文选择评估前两年的成绩进行对比),2006届金融学毕业生人数95人其中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占3.2%;良好占56.8%;中等占38.9%;及格占1.1%。而2007届金融学毕业生人数为96人其中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占0%;良好占9.38%;中等占69.79%;及格占20.83%。从这两届毕业论文的成绩比较看,都没有不及格成缋2006届论文成绩明显高于2007届论文成绩,而实际上2007届论文质量要高于2006届。由此可见,学校毕业论文考核制度不规范,考核标准不统一,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2.教师指导论文的有效性缺乏

某大学金融系共有教师13人,近年平均每位教师每届要指导30位学生(其中包括金融学双学位和东方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指导的学生明显过多,再加上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指导的时间又集中在三四个月内,指导教师不堪重负,极大地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部分指导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不够也影响了所指导的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金融学本身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而多数教师缺乏实践,在对应用性和实践性论文的指导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一些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认真也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如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不够密切,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的了解仅限于几次见面辅导,有的还是网上辅导,有的甚至在学生的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只辅导两次,不能真正起到辅导的作用。

3.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充分

学生是毕业论文写作的主体,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第一要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首先,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某大学金融学生源质量也难以保证,学生的写作功底有明显差异。其次,学生缺少学术研究的基础和论文写作的锻炼与培养再次,由于金融机构对学生实习往往是不欢迎、不配合,很少学生真正能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实习,致使实习流于形式。学生缺少对银行、保险等工作的感性认识,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影响到论文的写作。二是学生的写作态度不够认真负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在写作中,有相当多的学生缺乏紧迫感或时间概念,持应付态度。实际上金融系在第七学期就开始布置毕业论文工作,也就是从学生选题到论文定稿有整整一年的时间,但很多学生往往“拖’到第八学期实习结束后回校才开始动笔,造成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上的前松后紧,导致论文质量较低。三是毕业生就业的冲击。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与学生就业有一定冲突,加上近几年就业形势特别严峻,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致使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对毕业论文的投入明显不足。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学校、学院(系)、教师和学生等方方面面质量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论文质量。结合近年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论文质量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充分发挥学校对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保障作用

学校、院(系)的教学管理部门是作为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是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证。首先学校应该明确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和权利。如论文抄袭现象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学校要有明确、合理和操作性强的制度界定抄袭的标准,及指导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学生应受到的处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抄袭现象其次,应将毕业论文的教学安排融合到整个教学环节。论文的写作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研究能力。学校应鼓励教师开设一些有关论文写作方法的公共选修课。针对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安排,目前只有在第七学期开设一门《现代金融理论专题》介绍理论前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在第五学期安排诸如《金融学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的课程和一些前沿理论课程。另外还可面向大三、大四学生在课外多举办一些学术讲座介绍学术前沿,拓展学生视野,创造学术气氛,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通过上述经常性的论文讲授和写作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培养学生在专业上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写作能力。再次,学校应允许论文形式的多样化。根据金融学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其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实习报告、调研报告等只要能够达到培养精神、强化素质、提高能力的作用,都应被认可和采甩实际上言之有物的实习报告、调研报告比较之简单抄袭他人观点的所谓“论文”,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素质、实践能力上更为有效,而且可以借此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最后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学院创办内部刊物或建立专门网页教师将学生的优秀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推荐发表在内部干刊物或网页上,以对学生产生一种激励,在此刊物或网页上还可以定期刊登一些教师的示范论文,从而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每年将优秀毕业论文汇编结集出版既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甩又可以作为以后写作课程的教学参考。此外,学院每年评出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但也要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同时,还要注意,不应完全以所指导学生论文的最终成绩为标准应充分考虑到所指导学生的基础即应从提纲、初稿到最终定稿的改进程度以及导师为此付出的努力来客观地评价指导教师的成绩。

2.切实加强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是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关键。

其一,可以尝试高校与社会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论文。考虑到金融系师资较欠缺,因此,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可以选聘一部分校外金融机构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担任,这样既能减轻金融系指导教师短缺所造成的压力弥补多数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又可以促进指导教师队伍多层次格局和多元化模式的形成,实现高校与社会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论文,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其二,可以尝试低年级导师制。即金融学专业的每位学生在第五学期末选择一位导师,并将学生按照导师分组,每一组学生都有一个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可以有意识地向导师学习如何写学术文章、如何做科研,从而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技巧。学生也可以与导师商讨将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等准备工作提前避免与考研、就业相冲突。另一方面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所指导的学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其三,改变传统的指导方法。指导教师在指导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尽量提供清晰、具体的思路,避免给出模糊的指导。如:不能仅指出学生论文什么地方写得不好,而应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写,并提供一些可参阅的期刊资料或书籍,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论文质量。另外,指导教师在与学生确定选题时,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选题设计。从2007届金融系学生毕业论文来看,一些注重通过社会调查来完成的论文,质量较高。因此在选题上可以考虑设计一些社会调查类论文,以提高论文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各方面的能力。

3.不断增强学生的写作主体性作用

第9篇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既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时期,又是学生为找工作而忙碌的时期。面对就业压力,学生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参加各种交流会、招聘会、面试(包括研究生面试)等。还有一些学生忙于考各种证书、毕业补考等其他事情,很难有时间坐下来专心做毕业论文(设计)。

二、指导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教师投入的精力和责任心不够

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精力的投入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高低影响很大。近年来,由于大量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猛增,一位理科指导教师带4~6名学生、一位文科指导教师带6~8名甚至更多的学生的现象是常见的。由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导致其对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其表现在以下几点。1.有些教师对论文(设计)的选题没有认真把关,在选题上,没有花精力和时间去研究课题,没有对课题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进行充分论证,仓促定题。有的题目缺乏创新性,是一些多年重复的类似课题;有的题目太难,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的题目虽难度不大,但是耗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有的题目太简单,学生1~2周就完成了。这些选题都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的目的。2.指导教师忙于自己的事情,对学生要求不严,责任心不够,不能用足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等待学生来找,学生不来找就不管不问。指导教师对学生科学研究道德、诚信和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不够,甚至对学生弄虚作假睁一眼,闭一眼。3.指导教师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设计)是否符合要求不重视,不能认真修改或提出整改意见。到答辩时,则对自己指导的学生给人情分,无论写得好与不好都让其通过。这种现象挫伤诚实、积极努力的学生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学生整体论文(设计)水平的提高。

(二)指导教师能力有限

教师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责任心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起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的修养、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品德等都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这种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人格感染,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更多、更直接地是与指导教师在一起,接受其教育指导。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指导教师的思想素养和业务水准也折射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风格。俗话说得好:“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6]但是,有的指导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实践的经验、技能等软条件和仪器设备、试剂药品、文献资料等硬条件的积累;有的教师科研费少或没有,能够支配的各种资源很少,只靠学生一二百元的毕业论文(设计)经费,很难选择有一定难度、广度的题目;有些指导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比较狭窄,对课题了解不多,自己本身也基本不做科研、不写论文。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教学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

有些学校在第七学期末由教师出题,学生选题。由于这时已经是期末,学生进入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教师也在忙着出题判卷、算成绩及填表格等,大部分教师与学生只是见个面,没有给他们安排实际性的具体任务。第八学期开学后,学生才开始着手查阅、收集资料,制定实验计划,购买相关药品器材,而后开始做实验。因任务布置时间过迟,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不能及早进入状态。加之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很多学生参加招聘会、培训班、研究生面试以及参加各种考试的时候,诸多因素使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造成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下降。[7]

(二)毕业论文(设计)经费投入不足

一个学生一个学期的毕业论文(设计)经费为100~200元,这包括查阅、复印资料费,购买化学药品和材料费,测试费,论文打印费等其他费用。没有科研经费的教师,要么出与往年类似的题目,要么简化省略实验内容,或选择花钱少的题目以便节省经费。理工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大部分与实验有关。近年来,虽然各校实验条件有所改善,但是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增加,还存在实验场地不够、仪器设备老化、缺药品的现象,这使有些实验无法进行。另外,理工科学生在大型测试仪器的操作训练方面由于实验课训练太少,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既不能亲自动手操作仪器,也没有条件和时间学型仪器的使用操作。这些因素制约着理工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展和进行,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8][9]

(三)实验教学得不到重视

现在要求宽口径培养人才,实验课时压缩较大,为了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要么提前做本应学生要做的很多实验内容,要么简化实验内容,减少测量项目和次数,降低要求,讲解实验也尽量快速从简,这些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降。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与考核监控不完善

第10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本科生 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65-02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考查综合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是衡量总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首要依据。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学生水平、指导教师和学校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到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而要顺利完成论文写作,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指导的不足或过度都会影响学生撰写过程中的收益程度和论文质量。因此,论文指导教师“指导什么”“如何指导”等问题值得摸索和探究。

一 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必要性

毕业论文撰写的实践性很强,从选题到材料搜集,从写作思路的调整到内容提纲的修改,无一不考验和锻炼着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毕业论文理论性强,篇幅长,要求较高的书面写作能力,没有经过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就无法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撰写。而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查阅文献和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有限,论文写作功底薄弱,需要科研功底深厚、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帮助。

二 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常见问题

1.论文选题与学生研究兴趣及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不匹配

学校分配导师的方式会对学生的论文写作产生影响。导师分配通常是基于学生研究的主题而定的,学生的研究主题和导师的研究项目或研究领域相关时能实现师生双赢。然而,在实践中,导师们常发现学生的研究主题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不相关,因此无法提供专业的指导。目前,许多高校在毕业论文选题环节普遍都是先由指导教师选题,再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2.选题偏离专业要求

有些学生所选题目过于宽泛,论题过大,超出了自身论述能力范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论述肤浅;有些学生所选

题目范围过于狭窄,论述拖泥带水,颠三倒四,不利于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达不到论文撰写的目的;有些学生所选题目难易度不适中,难度太大,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出来,可能会前功尽弃。或难度太小,不利于体现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指导过程和进度把握不当

部分教师认为本科生不是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重在体验过程,因此,没有细心引导和启发学生撰写,没有对论文初稿进行严格审阅并反复修改。也有教师认为,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要求学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论文写作上是强人所难,为了加快论文指导进程,应付院系检查,直接让学生从给定的题目中选定题目,提供现成的相关资料,越俎代庖。

4.教师指导水平参差不齐

国家教育部规定,毕业论文必须由“具有相关专业的较高理论和政治素养及文字水平的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研究人员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理论素养、政治水平、文字功底较高的相当于正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指导,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能超过6人,而近年来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论文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大多数指导教师又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任务,其精力投入明显不足,论文指导质量难以保障。

5.进度不均,写作过程两头紧中间松

由于毕业论文开题和答辩时间间隔较长,因此,指导教师在论文开题和答辩之际对学生的督促较多,而开题完毕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督促较少,加之学生忙于求职,论文写作没有计划,写到一定程度后才发现对课题展开容量把握不准,更换课题又来不及,重新写作势必会影响学生正常毕业,只能勉强写下去,草草收尾。更有甚者临近答辩前夕完稿,甚至连熟悉掌握论文内容、准备答辩的时间都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势下,学生仓促参与论文答辩,答辩过程中常出现不知所措、答非所问或有答无辩,最终导致毕业论文完全丧失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

三 对策和建议

1.合理匹配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与学生兴趣

选题之前,各位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讲清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以便学生找到同自己研究兴趣相匹配的指导老师,确保指导老师对所指导的论题有足够的积累和深刻的见解,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现状有清晰的把握,为指导论文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指导过程应粗细结合,宏微观并蓄

毕业论文的指导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忌面面俱到。教师应启发学生自主选题,而不限定学生的选题范围;应引导学生确定题目,而不是让学生从给定的题目中选定;应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而不是直接提供现成数据和资料;应帮助学生梳理研究思路,而不是直接讲明思路;应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研究框架,而不是教师构建框架让学生填内容。对论文写作的认识、实施过程和总体框架进行宏观指导,对内容、结构、语言、格式等方面进行微调、完善及语言加工润色,即进行微观指导。

3.重视论文开题报告指导

开题环节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学生在准备开题过程中会查阅大量与论题相关的理论和文献,借此对论题有初步的整体把握,对论文写作计划和时间安排有一个全局的考虑。通过撰写开题报告,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串联所学知识,并有机会自学补充空缺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质量的论文开题,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教师应把握论文写作进度

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把握进度,而不是放任自流或越俎代庖。确定题目,搜集资料,确定写作提纲后,此时教师应与学生约定交初稿的时间和地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写初稿。并定期使用电子邮件或电话与学生沟通论文的进展情况,以便于早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当约定时间过半时,教师应进行督促。

5.提高教师的论文指导能力,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

达到论文指导硬性指标的青年教师因缺乏指导经验,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对此,各高校应邀请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专门针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论文指导培训,组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其多年的论文指导经验和策略,也可以建立论文指导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带领青年教师一起进行论文指导,扩充论文指导教师队伍,逐渐消除由师资短缺和指导教师能力欠佳引起的论文质量问题。

如今,学生的个性特点日益突出,指导教师要不断调整指导方式以便因材施教;信息资源种类日渐丰富,指导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把握新动向以便获取和辨别有用资源;研究方法日新月异,指导教师要不断掌握新方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研究方法。因此,论文指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多方面能力提高的过程。指导教师需要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学生获取和识别有效资源的能力以及遴选研究方法的能力,与此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和开发自身的科研潜力。

参考文献

[1]赵菊.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的对策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翟崑、王存鹏.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8(1)

[3]包国雄.指导文科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认识[J].广西高教研究,2002(2)

[4]叶云飞.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Z].教高厅〔2004〕14号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本文结合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因素,从多个方面对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论述。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活化程度、学识水平和创新思维的主要标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科学地组织各项工作,形成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单位严密组织、指导教师认真负责、评阅答辩严格标准的教学氛围,做到加强“三个突出”、落实“五项检查”,关注薄弱点,制定激励措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前提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是毕业前的综合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川学校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从制度保障、时间安排、场地设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环节,并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实与加强校内外毕业实习基地,有效保障毕Zi9,:计(论文)的各项需求。各教学单位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成立由院系主管领导牵头的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业特点与自身特色,制定本院系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

二、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影响因素。加强“三个突出”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缺乏吸引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常规、经典、虚拟题目偏多,部分课题仅仅是名称、数据等内容发生变化,研究过程模式化、程序化。题目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内容和学生将要就业的单位实际生产状况脱钩,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师资不足。招生规模连续多年扩大,一线教师绝对数下降,导致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上升,加上教师必须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难以保证,工作负荷较重;同时应对扩招需求,教师队伍扩大较快,年轻的新教师直接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在指导能力、方法和经验方面的欠缺导致指导质量下降。三是质量监控体系难以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环节多、耗时长的教学工作,为加强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多、要求多、可操作性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致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形式。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校在工作中加强“三个突出”。

1.突出毕业设计题目与教师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

根据我校以工科专业为主的特点,强调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注重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2008年,我校工学类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比例为科学研究l5.5%、生产实践64.2%、教师及学生申报的自拟题目20.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教师科研、学生实习及拟就业单位生产’科研等相结合,尽量采用科学、技术、生产等领域能体现专业特点的实际问题,题目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学生参与热情高,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得到训练和大幅度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学科特色,校内指导教师与外聘指导教师相结合

教师比例下降和年轻教师增多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学校以建筑类为主的工科特点,我校采取了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的方式,既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充实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提高了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指导质量。在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时,学校通过与实习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的方式,规定双方的职责与义务,对实习单位资质、指导教师资格严格要求,实行校内校外双师制。外单位指导教师必须是总工或正高工,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名学生,一对一指导;校内配备年轻教师作为助理指导教师,加强沟通与规范管理,弥补校外指导教师在校内规章制度和规范方面的不足;助理指导教师负责最多不超过六名学生,实行全程跟踪负责制,同时向校外指导教师学习实践指导经验。校外指导教师的引入,与校内指导教师的传统指导方式和方法也形成了对比,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几年的毕业设(论文)检查情况表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践能力和设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加强和锻炼。

5.突出检查关键点,由关键点控制实现全过程监控

理想的质量监控是指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详细了解每名学生、每个环节的实施进度,能够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但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学生数量众多,耗费的时间在3个月左右,很难将所有的监控落实到位,从而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应付制度、填写表格的形式。因此,对质量监控不能全盘一手抓,要分环节,重点查找各环节监控的关键点。环节进行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与管理要求能够直接反映到关键点上,因此可以通过集中精力对关键点进行监督、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切实、有效的监控。

三.落实“五项检查”,开展基于监控点的多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监控

我校制定监控体系过程中,将毕业设计(论文)分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初期准备与开题、中期进度监控、后期答辩与归档、学期末专项检查五项检查工作,根据监控的关键点,详细制定了检查要求和检查内容,明确教务处、各院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对学生的要求。各院系根据检查内容和时间安排自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和提交检查记录。学校组织专家组对毕业工作进展进行专项检查和抽查,加强监督和管理。

1.监控选题源头,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更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题目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后续工作的进行,因此是监控的重要环节。选题环节包括两个监控关键点,一是题目的类型,二是指导教师资格。对题目的监控,要求改变目前由指导教师选定题目的状况,按照题目申报、审查公布、学生选题(学生申报题目)、选题确认流程进行,实行双向选择,严格实行一题的原则。各院系按专业对题目进行类型统计,由教务处进行检查,加强工程实践、教师科研等题目的开设。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严格控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最多不超过8人,平均指导学生数小于6人。教师资格、指导人数的监控促使各院系必须吸引校外工程专家,组建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

2.强化初期、中期检查力度,确保设计进程

初期检查主要从组织管理工作、教学文件、师资力量的配备、设计选题、物质条件及学生的开题情况等几个关键点进行检查。重点包括课题符合教学培养目标的情况、课题名称、内容、工作量及要求,课题结合工程或科研的实际情况,任务书下达完成情况等。

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进度、教师工作状况、学生设计状况、教研室组织管理等方面。重点包括指导教师、学生到位情况,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的了解情况,存在的问题;外聘指导教师的管理、质量保证等措施落实情况等;题目展开情况,是否与进度计划相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初期、中期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有效监控,确保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到位情况和设计进度的执行情况,能够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进展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5.后期检查严把教学最后关

后期检点包括课题完成时间、写作规范、论文评阅、答辩安排、成绩评定等情况。严格审查毕业生的答辩资格,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予安排参加答辩。各院系成立由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师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下设若干个答辩小组,各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所有答辩成员于答辩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答辩的有关事项,严格答辩程序和纪律,明确评分标准,统一答辩要求,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严格控制优秀率和优良率。答辩完成后,各院系对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归档、保存工作。

4.强力度专项检查,促进工作不断改进与提高

我校连续几年来,在学期结束后,由主管校长带队,聘请由校内外一线教学和管理的专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专项检查。根据院系数量成立9个检查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由3~5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分别深入各院系,按照文件规范和检查指标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日期设在周末,各院系所有领导、指导教师必须到岗,全程陪同,逐项进行。这有利于及时和专家沟通,听取专家意见,学习经验,改进工作。我校已经聘请了多所高校的主管校长、教务处处长、知名教授作为检查组组长人校检查指导,既加强了学校的工作,也学习到了其他高校的宝贵经验,发现改进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查找薄弱点,解决实际问题

1.开展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数量增多和教师队伍的充实,指导教师中新增教师逐年增多,为使指导教师充分了解与掌握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抓住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培养特色,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学校每年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都组织指导教师集中学习与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管理制度文件、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指导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并要求各院系进一步根据专业特点和规范要求,对指导教师组织多主题的培训和学习。同时,教师通过集中的学习,能够交流经验,群策群力解决指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加强对新专业的指导与管理

新专业开设的逐年增多是许多高校共同的特征。我校将新专业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对新专业的管理和审查,提前与相关院系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编写指导手册、制度规范,制定从选题至最后答辩的工作流程,挑选优秀教师,积极调动优势教学资源,确保新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高质量开展。

五、制定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学生积极性

1.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活动。以专业为单位按当届毕业生数3%~5%的比例,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提出推荐名单,并由学生本人写出3000~5000字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经所在院系审核,报学校评审小组评审。对评审通过的学生颁发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证书。

2.开展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的首要条件就是指导的学生中必须有优秀成绩,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工作量饱满,指导效果优良,、学生评价高。评选活动增强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对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经验的总结、交流与宣传过程,有助于全校教师的学习、借鉴,对提高指导水平,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良陛循环的推动作用。

5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校外竞赛相结合

仅仅是校内的评选,不能认清学校自身教学水平处于何种地位,因此,学校鼓励各专业积极参加全国性质的各类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竞赛。如我校艺术系将毕业设计坚持与“中国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主题年竞赛”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由学生和教师投票筛选出参加竞赛的作品。此项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夔,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毕业设计整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增进了各高校之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及学术交流,找出了与全国同行教学水平的差距,并能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

第12篇

对2010届不同方向和不同教师指导的少数民族学生论文取样8份,通过多种影响因子寻求论文质量及影响其质量提升的原因。选题因素。北方民族大学选题通常做法是教师先拟定题目提交,然后再由学生根据题目选题。好处在于题目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新颖性和学术性较好。但问题在于学生对选题缺乏主动性,往往一个好题目都去选,而不好的题目或非主流学科题目却无人问津。其结果是,有人占据先机选上自己喜欢的题目,其他人却不得已选上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最终影响论文的写作。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程度。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疆地区,尤其是有自己传统文化、语言、宗教的世居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对本民族的了解远高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成为论文写作的一大优势。所选8篇论文中,有4篇论文与作者的背景有联系,4篇论文字数、理论分析方面都明显高于与作者没有背景联系的论文。调研方面。社会科学论文注重假设但不忽略实证。一方面是通过实证使学生更易接触和了解社会,在走向社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认识。另一方面是自己亲身体会或所见所识远比其他方式获得的论证更真实有力。8篇论文都没有进行过社会调查,大多在泛泛空谈,甚至不切实际地远离社会事实。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个别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甚至滥用家乡方言,学生腔调比较突出,用语方面不太成熟。虽然个别学生朦胧地知道一些专业语词的表达方式,但运用到写作中的语感不强,语言组织协调能力不佳。理论水平与写作的关系。本科毕业论文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但需要适当的理论注入才能体现文章的水平。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在理论上对论题自圆其说。典型的三段论方式,缺乏缜密的逻辑性,对问题的理论分析都是事实表达而不是哲学解说。一些分析看出学生的专业知识积淀不足。

二、引致问题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

为发现问题根源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选取2009级设计艺术少数民族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他们主要来自蒙古族、回族和土家族等。涉及20个问题,基本涵盖了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的主要问题。关于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回答资料不好找的有15人,语言困难1人,不知如何表达1人,格式不好处理5人,知识太少1人,创新难1人。大多数人都强调资料不好找,一方面可能是北方民族大学地处西北,信息不发达,学术资料稀少。另一方面,学校指导教师只强调写作本身而对学生如何查找资料、运用资料没有点明和帮助。网络资料作为论文文献,几乎每个学生都当作主要参考资料,这无疑助长了学生的抄袭。可见,外在的情景性、技术性问题的确限制了他们的论文质量。中国大学教学语言是汉语,其他民族语言主要作为专业课程而不是通用语言。因此,从小生活在本民族社区内的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要高于汉语,不管是汉语交流,或是汉语阅读和写作,都会感到吃力。在本民族语言写作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汉语写作难度更大,影响到文章的语法、语义的精确性。对以往是否写过相关论文的回答中,回答写过的有1人,未写过的有23人。这意味着毕业学生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次是毕业论文,未经过学术培训和经历,突然进入状态显然很难适应,从而导致大多数人不知所然。写成的论文总体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质量不高。写作经验性因素的积淀远比陌生的更能熟练地掌握论文的要旨,提高文章水平。最好的选题方式回答中,选择教师选题的有8人,选择教师与自己共同拟定题目的有9人,其他方式的有5人。可见,学生更愿意在论文选题上有更多的主动性。在论文与找工作等的关系方面,认为公务员考试、司考、找工作、考研重要的有8人,认为论文重要的有4人。同等重要的有5人。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大四的主要任务是找工作,压力以及即将走向社会的茫然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无暇顾及论文写作,导致论文质量下降。毕业论文只有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才做,直到临近答辩时匆忙应对。在与论文写作有冲突的情况下,会牺牲论文的写作时间,这样间接地降低了论文的质量。

2.指导方面的原因。

一是指导策略导致缺乏自主性。一些指导教师以教学中所用方式指导毕业论文,“强行”地把自己对论文的选题、观点、方法以及理解输灌给学生,使师生缺少互动,学生出于教师的评定影响,言听计从,导致毕业论文缺乏创新。从选题、开题、写作指导定稿,都渗透着指导教师的个人主见。一些学生本来对文章的某个问题有想法,但被教师的意见所左右,在自卑心理、师道尊严、教师为准的影响下,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和创造力。二是指导方法僵化。指导教师缺乏灵活的指导能力。如文科毕业论文形式中,大部分选题论文范围都是专题研究,缺乏灵活的选题形式。三是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缺乏特殊性认识。由于指导教师大多是汉族,对毕业学生的民族背景认识不足,实行一刀切的指导模式,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学校也实行统一的论文评定标准,没有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出现毕业论文评定结果不佳的局面。四是未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论文写作培训,致使学生缺少经验。指导教师大多只管宏观指导,对论文有关的学界现状、写作技巧、要领、基本技术未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

三、建构一种新型的指导模式

第1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应用性本科,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大学期间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训练,也是学生四年大学获取知识的深化和升华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人协作能力、独立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影响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滑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纵观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环境

首先,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是造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因素.应用性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本科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正好与用人单位招聘时间相矛盾,这种社会大环境必然导致本科毕业学生不得不分心于求职择业.他们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时间用在找工作上,而用在潜心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上较少.其次,考取研究生的过程对毕业设计(论文)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把考取研究生当作是自己的第二次择业,这些致力于考研的大学生,大三、大四正是他们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准备复习、初试和复试的过程中,做毕业设计(论文)自然成了他们的一个重要包袱,很少有精力顾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2学生自身

首先,很多大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不够扎实.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既是一个消化知识、整合知识、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对于初涉科学研究领域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要求毕业生设计(论文)具有创新性是一项重要挑战.因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不是搞科研或学术研究,他们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在考试前一个月搞突击,平时很少去深入探究,所以这些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往往由于专业知识的不精或能力的缺乏造成毕业设计(论文)无深度,或缺少新意,搬运别人的观点居多.其次,在大学生中存在对毕业设计(论文)不重视、态度不端正的现象.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是其人生最重要的大事.许多用人单位在本科毕业学生大四的第一学期进行招聘,这正是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选题、调研等环节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因时间紧迫,觉得毕业设计(论文)做得好坏,不会影响他们的就业,从而对毕业设计(论文)消极对待.

2.3指导教师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除了具备普通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需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引进较多的青年教师是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学生实习的主力,由于大部分青年教师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定深度和高度,致使这部分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其次,一些青年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指导一两次就定稿,指导基本是流于形式.因当前严峻的就业态势所迫,本科毕业生不得不奔波于各种各类的招聘会,指导教师出于学校学生就业考虑,对学生是否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去做而不予理会,毕业设计(论文)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低水平拼凑现象,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每况愈下.最后,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课堂教学,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堂教学相比,教师授课是其首要任务,课堂教学时间相对集中,有学校质量监控做保障,课堂教学得到了足够重视.而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方式比较灵活,时间跨度长且耗时多,需要反复修改与改进,如学校过程管理监控不严,教师本身对自己要求松懈,投入指导的精力不足,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出现.

2.4学校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监管不力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尽管各高校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环节流程均做了相关规定和评定标准,但在实施细则方面还很不完善,职责不明、执行不严,缺乏督促措施.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执行力度不够,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一系列过程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优先监控.有的学校虽然对指导教师所具备的条件有明确要求,但在具体执行时,有学院因指导教师不足或其他等因素,仍存在老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或有不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指导的现象.其次,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在职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与完善,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培训政策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部分青年教师闭门造车,未能得到较好的业务培训.针对以上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3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管理策略

3.1加强过程管理,使过程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3.1.1制度化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集计划性和经常性管理为一体的基础性工作.为使我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有计划、按进度科学规范运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专门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修订)》、《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校外毕业设计(论文)(暂行)》一系列文件,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机构、职责、选题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在此基础上,为使过程管理制度化,学校组织各学院根据其专业实际,按照学校统一标准要求,制定了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和标准要求来指导具体工作.3.1.2程序化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严格有序的进行是提高和实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我校对此项工作的一系列环节均制定了规范、清晰的工作流程和脉络(见图1),使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有序的程序框架下明确自己的职责.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具体执行,做到环环相扣、有章可循,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3.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鼓励校企合作

校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为保证本科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校特制定了《成都大学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暂行)》来规范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我校鼓励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和科研,鼓励指导教师加强和企业合作.具体办法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单位进行现场实习与交流,同时聘请技术辅导老师,学校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学生,这种做法既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质量,同时缓解了学生就业和学习的矛盾.

3.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学生实践科创活动的结合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资助、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实践科创活动.如大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有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等活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按照自然年度申请立项,每个项目学校给予一定资金资助,以帮助学生完成科创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科创活动兴趣小组等各种实践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探索方向,为毕业设计(论文)提前打下良好的思想和专业基础.3.4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密切相关.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责任心等是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我校实施了有效的奖励机制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学校设立不同等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二级学院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选出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在院级评优的基础上,再次评出校级获奖等次,按照校级优秀等级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和优秀指导教师分别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3.5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和交流

为使我校一些新进的年轻指导教师能准确把握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要求,学校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校内外培训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要求各学院分阶段定期组织指导教师交流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经验总结等多种方式互相交流和学习,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总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我校在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学生科创活动和校企合作等思想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建立并完善了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李瑞瑾 单位:成都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治橙.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4):53-54.

〔2〕张依凤等.地方高校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12-13.

〔3〕季民,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5):20-22.

第14篇

【关键词】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 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11-02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全面训练过程,也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整体检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1 当前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1.1论文格式不规范

如有的参考文献在文中没有引用标注,有的英文参考文献的顺序不规范;有的论文中图形缺少编号,或图形与编号分离,有的图形坐标缺少单位;有的表格没有名称;有的中文摘要格式不对;英文摘要的格式不够规范;有的论文排版较乱等。

1.2论文内容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有的论文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实证性研究,论证材料陈旧;有的论文理论支撑不够,缺少理据性,创新点不够;有的论文结构不合理,论文标题层次混乱;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水平欠缺;有的论文存在抄袭现象等。

1.3少数教师对论文的指导力度不够,论文评阅有一定的随意性

如有的教师中期检查的时间偏晚;有的任务书的任务内容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少数指导教师对论文的评议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指导教师意见及评语不是教师本人写的;有的答辩评议表多处涂改,且没有在涂改处签名;有的答辩评议的评分不尽合理,评议等级偏高。

2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原因

2.1学生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与就业时间冲突,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由于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安排在最后整一个学期,多数学生急于就业,对毕业论文(设计)不重视,马虎应付,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够好。

(2)专业知识不扎实,科研锻炼的机会较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综合能力的考查。由于实践条件限制,学生的科研和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科研水平有限。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由于专业知识不精和科研能力缺乏,造成论文缺乏深度和创新,照搬别人的观点。

(3)学生选题不当。有些学生选题过大,超出了本科生研究的范围,有些选题又过窄,难以开展研究,有些选题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有些选题陈旧,缺乏创新等。纯理论性选题过多,实践性选题较少。

2.2教师方面

(1)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少数教师为方便学生找工作,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持放任态度;有些教师认为本科生只要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做要求。

(2)师生资源不平衡。因高校扩招,使师生资源失衡,致使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而指导教师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3)部分教师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少数指导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由于平时参加实践较少,动手能力不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能力有限。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忽略过程管理,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监督力度不够。

2.3管理方面

(1)管理制度不完善。尽管各高校都有自已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但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论文的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与考核指标,造成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

(2)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由于管理不严,使各项规定形同虚设,管理制度的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实施。

3 建立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

3.1提高认识,充分重视

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阅,是对学生查阅文献、科研、独立工作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学校应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师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毕业论文(设计)。

3.2开展科研与论文基本规范普及工作,提高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学校可以邀请教学、科研水平俱佳的教师,为毕业生举办“毕业论文选题、科学研究与资料收集、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座谈和学术报告,系统地讲授毕业论文的构成、写作方法、图表分析、参考文献的应用以及论文的规范性等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可读性和规范性。要给学生打下厚实的专业基础,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作为研究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阅读和检索文献能力、收集和鉴别资料能力、归纳综述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3.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将学生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作为教师的助手或负责项目中的某个子课题,开展科研训练。学校还应大力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立项,组成团队开展科研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拓宽知识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3.4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过程管理

学校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定量化的考核标准,明确导师职责,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学院要经常进行阶段性检查,了解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情况,指导内容、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和论文进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由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学院一级已经完成的毕业论文抽查,通过听取学院汇报、审阅毕业论文、现场考查等形式,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3.5逐步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15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策略;问卷调查

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院校的经管类专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科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全国6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500多所开设了经管类本科专业,形成了“校校办财经”的新格局,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仍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1]。本科毕业论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可以说其实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其获得学位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论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毕业论文质量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2]。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专业的发展始于1979年,业已形成以工商管理学为主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经济学三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近5080人。近年来,我校经管类专业在如何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校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仍存在总体质量不高、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内容空洞、论文过程管理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为此,亟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予以应对。

一、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概念的界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各行各业生死攸关的关键课题。那么质量的含义是什么呢?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认为质量就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根据这一定义,笔者认为所谓本科论文质量其实质就是指毕业论文写作和论文文本所达到某些衡量标准的水平和程度[3]。同时赵英才认为毕业论文质量的衡量标准应包含的评价要素有专业性、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科学性等[4]。毕业论文质量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撰写、教师的指导、培养的目标、学科的科研水平等诸多因素,同时高等院校主管部门的管理绩效对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毕业论文质量就是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教师指导能力、学科科研水平和高校主管部门管理能力等诸多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应以质量为中心,构建全员参与、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对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撰写、答辩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和保障,并借助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使毕业论文质量得以持续改进。基于此,笔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应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论文的静态质量,在此主要关涉到对论文的结果进行质量管理,具体涵盖的内容有形式质量、内在质量和答辩质量。其中形式质量是对论文的结构层次、语言文字以及规范性、标准性、可读性方面所作的具体要求。[5]论文的内在质量则主要是指论文的选题价值及成果价值。而所谓答辩质量则体现在大学生的答辩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同时答辩质量的高低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对于论文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另一个方面,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还应包括论文的动态质量,所谓毕业论文的动态质量在此主要是指对论文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对毕业论文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质量监控,并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从而使得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得到切实的贯彻。

二、影响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

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专业主要包括有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学类,涉及的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及金融工程等若干专业,其中由于投资学是2015年新增的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所以此次未有统计。本次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跟踪调查等方法,其中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访谈法则主要是针对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参加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而跟踪调查则主要对2016届和2017届经管类毕业生的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并将相关信息搜集整理。从质量管理系统的角度并结合本次调研的数据,课题组发现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主体、指导教师、学生、质量保障激励机制及其他外部因素等。

(一)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是承担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责任,决定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方向和进程的有关组织和人员,由相关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所构成。这里主要由学校及学院等毕业论文管理者和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务办及教研室所组成。从此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湖南工业大学从学校层面颁布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对于学校的毕业论文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宏观指导作用,然而由于学校未颁布对该项工作具体的操作规范和实施细则,而学院本身又未出台更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相关管理细则,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在论文选题、教师指导、成绩评定等关键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其后果是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总体水平欠佳,另一方面是导致学校各层级之间职责不清、管理效果欠佳,也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

(二)指导教师

众所周知,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适当的引导、启发对论文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从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整理,还是论文的框架结构,直至论文的定稿,都需要指导教师2017年第11期下旬刊(总第679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1,2017(CumulativetyNO.679)细心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否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调查中发现,有近92%的学生将自己毕业论文通过及取得优异成绩归结于指导教师的严格监督、主动指导,还有73%的学生认为是教师在论文选题上的科学指导,另外还有80%认为是教师在资料收集上的帮助及研究方法上的指导等,然而同时由于学校生师比偏高、本身科研教学压力较大,以及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上的不重视等缘由,仍有约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不太负责任,对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及研究方法的指导等方面倾注精力不够,其结果就是导致其论文成绩不理想甚至未通过。

(三)学生

学生是毕业论文工作的主体,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结构、科研素养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根据这次的调查结果来看,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太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其中有近80%的学生是在4周以内完成其毕业论文,而在两周以内完成的比例也高达51%,由此可见,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同时由于学生缺乏科研的训练,而其自身在自主获取知识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使其根本无法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而只能依靠东拼西凑来完成任务。

(四)质量保障激励机制

近年来,为促进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学校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然而却疏于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保障方法,特别是对于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更是如此,毕业论文的中期管理往往流于形式,而为保障毕业论文质量所制定的诸多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教师的毕业论文工作职责划分不清,使得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再加之,学校、学院等各级部门对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色的教师和毕业论文优秀的学生也缺少物质与精神上的激励,而对于那些不合格的教师和毕业论文不及格的学生也缺乏有力的惩戒措施,以上诸多因素的存在都直接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

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管理的体系,它主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组织内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首先应科学构建从学校、学院到系部的三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界定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工作职责,制定更为具体和详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细则,其次要强化毕业论文质量控制流程的管理,实施全程质量监控。毕业论文的撰写历经始于选题、经过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到最后的成绩评定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与完成质量息息相关,并都会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鉴于此,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对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

(二)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中作用的真正发挥有赖于其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责任意识的强化、指导能力的提高、指导方法的改进与自身修养的加强[7]。由于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因此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一定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同时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还要求有好的选题和创新,而好的选题和创新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学术前沿动态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说,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的质量,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大力提升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指导水平。

(三)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本科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性,有利于学校综合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针对目前湖南工业大学学生现状,学校应该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培养方案中增设社会调研、论文撰写、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企业参观实习等环节,逐步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另外,还可以通过使学生了解和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塑造其严谨的科研态度,使得学生们在思想上、行动上能投入到毕业论文工作中去,继而形成良好毕业论文工作氛围,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是评价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优劣的尺度和标准,对毕业论文质量有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湖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的建设,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适合我校实际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所谓全方位、多层次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不仅涉及参与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而且还涵盖评价的角度与方法,也就是说质量评价既应该有结果评价,还应该有论文撰写过程、相关环节的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内容[6]。同时还要建立毕业论文奖惩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抄袭现象的处罚力度。当然事后的惩处,震慑作用是暂时的,难有长效,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实地调查能力和习惯,让学术诚信内化为学生稳固的信念,逐步培养起求真务实的作风。

参考文献

[1]刘彬让.高等学校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2).

[2]安静,李风娟,兰海鹏.高校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6(26):31-32.

[3]宋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模式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09.

[4]赵英才著.学位论文创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许骏.本科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静态与动态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