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历史本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史学论文写作 改革 创新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在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创新“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一堂理论课程,对历史学本科学生继续开设史学论文写作理论课程,要通过调整使学年论文能够和毕业论文更好地衔接,学年论文总结和毕业论文启动同时进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论文,即两个写作实践,包括历史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环节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具体环节,包括研读式环节、探求式环节、思辨式环节。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在理论学习中,首先结合理论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读;其次,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质;第三,指导学生对具体选题进行思辨,然后再进行写作实践。
一、由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的主要活动就是讲述、板书和布置练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看成了接受器,课堂中的问答多半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师充当了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者的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
如在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时,课前预习1、你知道多少岳飞的故事?你知道岳飞《满江红》吗?2、南宋有岳飞、韩世忠等历史名将,为何北伐不能胜利呢?这两道预习题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启发他们分析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仅仅靠教师灌输的学习的被动局面。上课时在沉郁激越的《满江红》背景下,学生的情绪异常激昂,他们急于要把自己知道的岳飞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学生还拿来了在将军山拍摄的岳飞“还我河山”的图片。教学中师生互动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有的提出:“老师,不是说落后就要挨打吗?可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均落后于北宋的金为什么竞能灭宋呢?”学生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这样的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要求。
二、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课程(包括教材)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过问,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这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很容易使教师走上“照本宣科”的教学老路。新课程给了教师发挥的空间,倡导教师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的开发利用者转变,为基础教育改革又提供一条探索之路。如在上唐朝历史时,我们给学生布置的分析讨论题:观点一:“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杨贵妃足以败之”。观点二:说:“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学生必须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史实归类,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问题做出分析评价。经过深思熟虑,学生纷纷发言,说了很多,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令我很受触动。
三、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过去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教材、“教参”、试卷的“标准答案”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绝大多数的教师没有深入地思考,因为学校的评价体系就是教学升学率的多少。可见,教师成了完全游离于教学研究之外的旁观者,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作为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研究意识。研究重点和方向是:1、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得到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张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历史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开放式教学,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历史教学为基础,不拘泥于历史教材本身,打破学科界限,借鉴不同学科的教学成果,重新去体会历史、感悟历史。
如我们为了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历史”,布置了探究性课题“走进沙县小吃”,“中国古钱币”等。由于这种学习活动,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他们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与生活空间之中,通过迁移各种所学知识,把学习过程变成了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历史进行调查、收集、分析、研究、处理有效信息,从而形成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在展示成果时,学生做了课件并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成果展现出来,对学生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和培养。从收集到的学习成果来看,学生们涉猎面非常广泛,学生表述历史事实、整理历史事实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这种新型的学习活动,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感知力和思维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何优化教学档案的管理,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笔者就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谈些看法。
一、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档案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载体,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档案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参考依据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业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育研究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档资料,它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直接的原始记录,如教师的业务材料包括学生各科成绩分析、试卷分析、科研课题、教案检查、以及其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声像档案材料,如教学实习录像等,这些以影像为表现形式并辅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具有纪实性、直观性、典型性等特点,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力的辅助手段,在学校档案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是知识和信息储存的一种形式,详细、真实地反映了高校的教学历史全貌[1]。通过抽调审阅教学档案如教师教案、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能很快了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作为教学管理考核的基本参照依据。
(二)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可以客观地反映学校每个院系的实际教学水平。对历年学生的测试成绩及教师教学检查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对历年试题的检查,学生违纪情况分析,能直观地反映出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或下降,从而为今后的教改指明方向。因此,我们应增强教学工作中的档案意识,引起教师和教辅人员的高度重视,以此来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学档案有助于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进行,教师业务档案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在个体上,反映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业绩;在整体上,体现了学校的师资素质、队伍结构和办学水平。因此,认真搞好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保管和利用工作,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业务档案中客观真实地记载着学历、考核成绩、业务水平,使校领导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有了可信的参考依据,这样就能公正有序地进行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人事调整等相关事宜,进而对教师的切身利益进行决策,并有效激励每位教师的事业心、进取心,提高教师群体的稳定性,激发教师队伍的创造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虽然已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管理,但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不全、不实,漏洞甚多,即便是档案整理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档案规章制度滞后,管理体制陈旧
一般高校的档案馆已基本形成自成体系且成熟的档案管理系统,本身已有准确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学校级别提升了,但档案工作的层次却没有随之提升,人员的配置仅能应付日常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工作,基本无暇顾及高层次方面工作的开展,有少数新建本科院校甚至还没配置专职的档案人员,仍由文书人员兼任。虽然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制定了教学档案规章制度,但有些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和补充,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档案室又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需执行本科院校的新规定,档案工作的开展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二)档案管理不规范,多缺漏、遗失现象
教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学档案的产生、收集、整理、利用等运转过程,应当依据档案法规和标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由于高校教学档案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加之人们的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致使相当部分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大量的档案缺漏、遗失现象。而已有的档案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归档不及时、分类不规范或者收集不完整等,其共性特征表现为:重收存,轻整理;重共性材料,轻个性材料;多头归档,重复设档。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效用的发挥,并给日后档案的鉴定、保管及库房的承载空间带来压力,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三)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资源开发利用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