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动画创作论文范文

动画创作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动画创作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动画创作论文

第1篇

内容摘要:独特快乐元素是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创作思路,在具体的含义上并不只是对应人的心理思维.独特快乐元素的具体内容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倡切身体验的原则,勤于积累,深入生活.在创作的过程中坚持本色演绎的原则,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学习,各尽所长.

关键词:独特快乐元素自然心源本色演绎团队之星<<老鼠嫁女>><<旱地行船>>

(一)绪论动画创作的过程本身是非常枯燥的,这就要求创作者去捕捉自己的快乐元素,只有寻找到合适的快乐源泉(即题材),才能够在创作中始终保持一种自如的心态,从而出色的完成影片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创作中享受快乐.独特,既动画创作者本身所具备的新颖特殊性(即本土化的创作).从艺术创作本身来看,每一位艺术家的特点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动画师应当将自己的本色艺术特征,通过动画创作的形式展现出来.独特快乐元素是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创作思路,在具体的含义上并不只是对应人的心理思维.而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方法."独特快乐"元素将被引申到动画创作的具体实践当中去.独特快乐元素的具体内容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倡切身体验的原则,勤于积累,深入生活.在创作的过程中坚持本色演绎的原则,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学习,各尽所长.它简单的体现在创作过程中的三个方面:培养创作理念--自然心源选择创作题材--本色演绎完成创作过程--团队之星其中第一个方面是创作的基础,第二个方面是创作的具体内容,第三方面为完成创作的基本保障.我们知道有了好的题材和优秀的制作力量,而没有良好的团队凝聚力也是无济于事的.在学习和创作动画的过程中要培养在这三个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首先还是先回到动画这一概念上来.动画师总是被比做上帝,这是经由动画师的手才能诞生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动画带给大家的是无比的快乐,而这份快乐是由无数人的辛勤劳动与汗水换来的.我们往往习惯看事物美好的一面,然而动画真正的魅力恰恰就是它漫长枯燥的制作过程.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相信就会找到始终鼓励我们克服困难的动力.如同马拉松比赛一样,一张张原画就是迈出的每一个步伐,在最后冲刺到终点的那一瞬间是无比美好的..这也是"独特快乐"元素在动画中的广泛含义.在这里将着重阐述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中独特快乐元素的重要意义.

(二)本论

独特快乐的自然心源创作的过程是艺术家解开心结的过程,艺术创作始终要坚持深入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切身体会.在我们准备创作之前,或者在考虑创作题材之前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积累生活当中的素材.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因为在学校我们更多的是在学习专业技术和专业方面的文化知识.这样下去的后果是逐渐使我们丧失观察生活的实际能力,而最终使自身的艺术洞察力渐渐退化.最多也只是成为匠人.所谓匠人,就是只有技法,而无思想,更谈不上创造性.这种人注定永远沿着别人的路走,或永远在某种外力的牵引下行动1.中国画论中有这样的古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创作时不仅描写对象的外貌特征,而且重视感情注入,心灵的引渡,把从对象所激发的感悟、思考和想象同时表现出来,这源于自然的心源或心象,才是艺术创作的依托.

2在这个章节要探讨的是如何从学习中创作,再从创作当中学习.学习到感悟再到实践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往往我们在学习时是被动的去接受一些思想或方法.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掌握灌输到大脑中的理论.动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科目,也就是说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动画理论中的原理.下乡写生、采风,积累素材是我们在创作之前必须打好的基础.要以它为依托从中受益.通过长期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完善,才能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在这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创作的一些独到思想也会应运而生.

当一位音乐家通过优美的旋律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时;当雕塑师挥舞着粗糙的手啄刻一位心灵的舞者时;当一位动画艺术家通过屏幕上翻动的一张张闪光画面来诠释人生哲理时,他们寻找到了艺术创作的依托轻人当中最可贵的是激情四射,然而最匮乏的却是对人生的阅读能力.

在具体的创作中我要求自己首先要先收集大量的资料与素材,在对所要创作的题材有较深入的了解之后才可以开始具体的设计与构思.如执导并参与创作的联合作业<<老鼠嫁女>>.起初是在美术家张德禄老师的画案上无意发现的一张民间木板年画.在被深深吸引后,开始寻找更多的关于木版年画的资料,以及相关的民间艺术素材.其中有关于<<老鼠娶亲>>的资料有很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如民间剪纸,纸塑,木版年画等等,就剪纸就有许多种美术风格.在之后我又有幸拜访了平阳木版年画的民间艺术家赵大勇老先生,也从中了解到许多关于木版年画的知识,从它的历史到具体的制作方法.包括民间艺术在木版年画中的渗透以及发展.之后也从浮山剪纸艺术家郑洪峨老先生那里了解到民间区域风格的炯异.看到了纸塑的<<老鼠嫁女>>虽然在许多方面自己对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理解还有不到之处,但是在半年的准备和不断的学习中感到受益非浅.在假期当中也经常进行黄河流域的文化采风和学习.如在<<老鼠嫁女>>短片中的云的形象是在运城扁鹊庙的采风中,从栓马石的石雕上演变而来的.而风的造型是从汉代画像砖人物中汲取了营养.不是一味的借鉴,而是在有所保留同时也有所改变.而稷山青龙寺的壁画也为我提供了一些保贵的素材.还有许多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文化气息将会为以后的创作打好深厚的基础,学无止境,许多古人留传的珍贵文化艺术宝卷即便耗尽毕生精力也无法读完,读懂.

在接下来的毕业创作<<旱地行船>>中,实地采风显的更为重要.这部短片记录了一个发生在五十年前不为人普遍知晓的黄河船夫的事迹.她可以被认为是我心中的中华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就象拍摄记录片一样,先后三次前往坐落在深山峭谷的实景地,进行一步步的采集和更深一层的了解.我发现每一次采风完回去的路上都有不同于之前很大的变化,就像调整焦距一样,在不断的收集过程中物象逐渐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在起初查阅<<吉县志>>的资料时,关于<<旱地行船>>记载的文字少的可怜,只有一些水流量的数字统计,以及像传说一样的简短描述.就连地名也与其他资料有所出入.(有的地理名称也因为是方言的音译而不准确)在关于运输货物的黄河大船的记录也无法从资料上得知.另外在拖运木船的细节方面如船底部所垫的木头的形状,有的资料为滚木,而有的则为木板.而具体拉纤的过程就更找不到依据.通过三次实地的考察,这些问题都得到一一解决,同时还获得了更多更有价值的艺术素材.在采风时我结识了一位当地的老者,他向我讲述了从前拉船的故事,回忆并唱起当时的拉船号子.许多资料中的空白也随之被一一填补上.

在创作上我们须要坚持不懈的深入到生活里面去,在生活中去挖掘捕捉灵感,真诚的与所要捕捉的对象交流、对话.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从而更有力的投入到创作当中去.体会自然心源所带给你的独特快乐.

独特快乐的本色演绎

在这一节中主要阐述独特快乐元素在动画创作中所起到的具体作用.从事艺术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更好的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而不让无感情的技术和机器掌握自己.1而本色演绎的要求就是要追求原创,独特快乐在这里特指题材内容的新颖和差异.要求在构思和设计上敢于创新.如动画的表现形式,制作手法等等.

在已经完成的联合作业中也尝试了运用一些新的制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影片本身来讲有许多方面还并不成熟,但就一些大胆的实验还是值得去保留.<<老鼠嫁女>>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摸索了几种制作手法,在经过不断的实验筛选后选择了工序比较复杂但很出效果的一种.

在中期的制作过程中原动画依然按照传统的方法用铅笔在动画纸上绘制.为了使动作更加准确,动画人物的边缘线也要求完全闭合.而动作的时间掌握要与分镜头设计稿和摄影表上的完全一致.加动画的环节也比较严格,从而使动作更为流畅,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原动画的制作完成之后同样进行动作检查,将不到位的画进行修改.达到要求的原动画将要进行描线的艺术加工.真正的绘制工作从这里开始.为了达到一定的美术效果,描线和上色都将在宣纸上完成.首先将宣纸打好定位孔.然后进行描线拷贝.这时的线条就是影片中大家看到的边缘线,它不是完全闭合的.这样就加强了画面的绘画感.描线完成后将进行手工上色,,每一张色稿都由手工绘制完成,这个环节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每一张画稿的颜色偏差不能过大,要保持视觉的流畅性.到这里中期的制作基本就完成了.中期的制作过程相对于普遍的手绘制作手法有很大的区别,完全由手工独立完成,电脑上色的方法被排除,这也是由影片的风格所决定的.不同类型题材的影片也应当选择适合它的制作流程.

后期的工作量就相对来说大了一些,将手工制作的画面扫描进电脑进行合成.在这个环节主要工作是抠象.为了尽量不破坏画面的表现力,所有的电子图片也由手动抠象来完成.最终将合成好的图象与音乐相对接.

除了在画面的创作上有所突破,在音乐上也极力与之配合,在学生的短片作业中往往将创作仅仅局限在视频的制作上,对音乐的要求却是非常随意.配乐的重要性在短片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在这部民间题材的短片当中,音乐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选用地方特色的民乐,配器也以唢呐为主,包括笙,鼓,镲,锣等.作曲家根据短片的情节创作音乐,同时也借鉴和容入了一些民间音乐的一些特色韵律.如民间的迎亲音乐,还有新绛花鼓中的<<滚核桃>>等.在音效方面运用唢呐的音色特点模仿老鼠的声音,用吊镲来模拟风的声音,小鼓和小锣模拟云的声音.其中最具创造性的是老鼠凿墙时的音效,是由鼓槌滑动鼓边的效果来完成的.在录音方面都是有演奏家在录音棚根据画面配合来完成的.

目前正在制作当中的<<旱地行船>>也力图追求原创,在题材的选择上独树一帜,在创意上争取有新的突破.这是一部较写实的动画短片在对基本功的要求上会更加严格,从而在制作上也带来很大的难度.之所以考虑做这样类型的作品,主要也是由影片本身的类型决定.在人物设计上尽量追求写实,场景设计也应当与人物风格相统一,目前已经基本敲定了影片的美术风格.在制作手法上会适当的采用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最终的目的是让影片的每一个镜头更加紧凑的联系在一起,使叙事的能力更为突出.

短片中的音乐将选择地方特色的鼓乐,将"威风锣鼓"这一种鼓乐种类作为影片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采风中收集到的拉船号子重新进行创作,录制,为影片锦上天花.争取在视听效果上有更新的突破.

本色演绎动画的独特快乐是一个需要不断追求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是要一味的宣扬个性,而是要结合更多的时代气息,更要考虑到影片的观众群体.做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固然很好,若能够使作品得到广大群体的认同和共鸣才是最终的目的.毕竟从事艺术创作的义务就是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本色演绎在选材上也不仅仅局限在民族特色这个范围之内,现实主义,童话故事和其他各种形式都可以去探索挖掘.

在学习与创作中坚持本色演绎的思路,并不是摈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范例.模仿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要讲究方法.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动画风格在我个人看来是应该被大力赞扬的,中国有句古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中有利于我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动画创作中的不断探索.就象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中国动画片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模仿痕迹.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就是从模仿美国动画开始的.不过从那时起,中国动画的创作者就一直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努力走探索民族化的道路.1

独特快乐的创作思路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明确创作的目的性,将那些盲目崇拜和被动情绪剔除掉,带着轻松的心态和蓬勃的生机加入到影片的创作当中去.为不断的探索和不断的创新打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新空间.

独特快乐的团队之星

一提到团队之星,热爱足球的人们都很熟悉,它是2006年世界杯专用球的名字.独特快乐元素的第三个方面也是它最为关键的含义就是在团队中寻找快乐.确切的来说是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培养树立"团队精神".团队合作将是决定动画创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序论中将这部分内容定义为动画创作的基本保障.从工作内容来看应当划分为动画创作中的策划与管理方面.

将动画创作的过程比作为足球比赛是最恰当不过了,动画创作本身也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在普遍情况下)一部耗资巨大的动画片需要成百乃至上千的动画工作者共同来完成,我们在这里不就美国或日本的商业片做详细研究,而只是从规模很小的学生短片创作来做分析.也是从具体的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想法.谈及到这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创作中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对于这方面因素的探讨直接关系到作为动画创作人的最基本的专业道德修养.

在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许多人习惯了在孤独的环境中生活,这是有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相对其他国家的同龄人较差.加强团队意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人们所高度重视,它也在其他行业中被受关注.

将合作精神贯穿在创作的始终是应当一直被大家尝试和训练的.从二年级开始的专业设计课程中,就应当有意识的将作业作为实验的对象.比如从简单的小品式的创作,要人为的将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如最粗略的分为视频和音频两大方面,例如自己制作的第一部完整的实验小品<<小羊的故事>>到后来的<<一个和四个>>都是与录音系的同学一起完成.由于制作周期和相对要求不是很高.在制作中参与的人员数量也很少.但是通过这样的训练,除了制作方面外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对于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度的培养也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来进行磨合.在不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创作管理方面的经验.也为之后的联合创作顺利完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之后的<<老鼠嫁女>>剧组中,也将之前学习的组织经验加以更多的实际操作.从前期到中期再到后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积极的调动和合理的规划.

在前期阶段主要组织主创人员对选择的题材进行讨论,内容包括剧本,分镜头,以及具体的创作手法.在得出初步的结论后进行简短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初步了解每一个组员的特点,也可以作为起初的磨合期.为之后的合理分配奠定了基础.

在中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考察创作成员的制作能力和工作素养.繁重的绘制工作会影响到一些意志力不坚定的人.在这时应当及时发现并想尽办法调整心态.如在原画的绘制中马马乎乎,不求准确.在学生作业的完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习惯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被显露出来后果是很严重的.

在短片<<老鼠嫁女>>的制作中就是由于合作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影片本身.在片中有一段风的画面,人物造型和前面的镜头都有明显的区别.这是由于在造型统一的方面出现了失误.完全可以发现是由两个人绘制的痕迹.还有墙的造型,绘制时忘记画其中的一个耳环,然而在中期的审查时也没有发现.最终只能在后期进行补救.幸运的是修改的比较完善,观众也没有发现穿帮的地方.类似这样的错误联合创作中往往是可以避免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创作者之间的良好沟通会使制作影片的失误率大大降低.在相对成功的一方面,制作人员的合理分工是值得今后创作中继续保持的.与其他类型的作品不同,<<老鼠嫁女>>在制作流程上的分工较为烦琐,在上色这个环节的把握就比较领人满意.上色组由三人组成,在协调和统一方面比较到位.颜色指定的要求也基本落实到每个组员.

在足球比赛中讲究传接配合,讲究整体如一.在动画创作上也要遵循这个原理,只有大大提高团队的合作协调能力,树立团队荣誉感才能将真正有才华的每一个创作个体融入成一支生力军.只有在高度凝聚力的前提下才能各尽所长,优劣互补.团队合作才发挥其真正意义上的作用.

米卢曾经在中国奉行"快乐足球",而我们也应当在创作中努力追寻独特快乐的"团队之星"在集体的创作中享受动画带给你的快乐!

第2篇

关键词:动画剧本创作

引言

剧本是一剧之本。它能够向以导演为首的再创作者们提供拍摄影片的基础——包括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的基础。电影艺术离不开这个基础,离开它,就意味着背离了原著的思想和主旨。制作一部动画电影,首先就是从创作动画剧本开始的。当以运用影像的手段创作的动画剧本确定下来以后,创作者就可以画出分镜头画面——相当于未来影片的预览,它将成为后续每项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同时又是原画设计、背景绘制的指导蓝图。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曾经说过:“……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阶段加以克服,否则,将给电影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根,这是绝对的。……总之,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因此,动画剧本的质量是决定一部动画影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题材的选取

如何提高动画剧本的质量,从而提高动画电影的质量呢?首先在题材的选取上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感。电影是一门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艺术,因此,题材的时代感便成了剧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一部有时代感的动画电影,观众通过影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引起发自内心的共鸣。如日本的《灌篮高手》,它是一部以校园故事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为表现题材的动画片。影片成功展现了一个活跃在观众眼前的热气腾腾的赛场,一群追逐理想、充满热情的青春少年,同时还穿插着少年们朦胧羞涩的爱恋,散发着活跃、轻松、健康的青春气息。这类题材的影片无论从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都贴近同龄人,因此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

反映现实是剧本时代感的一种层次,而剧作者本身的时代意识或超时代意识则更能使动画电影深入到哲学层面,展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系列作品,如《风之谷》、《幽灵公主》等影片,改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动画片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观念,跨越了观众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获得了成人世界的认可。他充分发挥动画电影独特表现形式的优势,创造出神奇的魔幻世界,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对人类、自然、文明、冲突、生命及其存续等主题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讨,不仅具有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还展示了创作者契合时代脉搏的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具备时代感的同时,动画剧本的创作者还应该具备市场意识,使影片具有商业娱乐效果。优秀的剧作者会将观众的审美特点和观赏习惯作为创作剧本的参考要素,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进行针对性的侧重。日本动画系列片《蜡笔小新》运用了观众喜爱的现代动画语汇,将日常生活用夸张、独特的搞笑手法展现出来,主角小新与同龄孩子格格不入的大人口吻和成人笑料使全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这使得该片在推出后受到不同国家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喜爱,蜡笔小新的形象也由此深入人心。

主题的表达

主题在电影剧本中占有主宰地位,它将未来电影剧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细节、对话、结构乃至电影中的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起来,使之服从于主题的体现,并以电影剧作艺术上的完整和谐和统一,呈现给读者和观众。因此,动画剧本的创作,必须始终围绕表达主题这一重要目标。

表达主题首先必须突出主题。由于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取材范围相当广泛,因此动画电影所能表达的主题也空前丰富。如《攻壳机动队》中人类对自身的质疑和反思,《幽灵公主》中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和融合,又如《千与千寻》中人对自我本性的追溯和《最臭武器》中对残酷战争的控诉。虽然动画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是如此的多样化,但在一部动画片中,剧本的主题必须突出。多个主题的并行阐述最终会使一部动画片失去主题。当然,突出主题并不是说要反复强调主题,对有些动画电影来说,主题的表达可能仅仅是提供了某种情调。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影片在表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天姿韵趣,把观众带进一个美丽而温馨的童话世界,人们可以从这个情境中感受到深刻的生活哲理和创作者的审美情趣。

其次,在主题的表达技巧上应讲究含而不露。主题必须鲜明,但是鲜明不等于直露。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往往是表达作品主题的最佳之处。日本动画《萤火虫之墓》就是一部以写实手法和旁观者的视角铺陈而出的战争悲剧,除去开头真实地展现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绘战争场景,而是通过单纯柔弱的孩子们的视角,使战争的残酷性深刻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在糖果罐、萤火虫等感性道具的运用下,全剧弥漫着震撼人心的悲剧氛围。

剧本的主题在表达时还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民族文化中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深深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们,进而影响到动画剧本的主题上。我国早期优秀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就是这样的一部杰作。影片从中国古代铜漆器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具有中华民族浓重华美的艺术风格。同样,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文明的毁灭和重建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等深刻话题,大友克洋的作品表露出创作者对科技既崇拜又恐惧的矛盾心理,对信仰文化的隐约幻灭感,和月伸宏的作品揭示了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这些动画作品深刻反映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危机意识和对人文自然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岛国文化的扩张意识和摆脱渺小的渴望。相比之下,美国文化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没有浓重的悲剧情结,在它影响下的动画作品,具有戏剧化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轻松幽默的特点,如迪斯尼出品的《阿拉丁》、《花木兰》等影片就具有鲜明的美国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是动画片最耀眼的商标,塑造人物形象是动画剧本的第一任务。在动画片中,动物植物、神怪妖魔、甚至瓶瓶罐罐都可以作为人物进行塑造,都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好的剧本要想超脱平庸而获得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果,必须把人物性格的刻画放在艺术描绘的核心位置上。性格鲜明的人物会对故事起着非同一般的推动作用,而真挚感人的故事对于树立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个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人物是故事的人物,故事是人物的故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剧本创作中,为了塑造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就要考虑人物符合其性格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独特的语言行动、风度气质、爱好习惯以及外貌神情等。通过对人物行为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等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展现人物性格的真正魅力,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动画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是丰富多彩、手法多样的。有的一出场就轮廓分明、特征毕露,如《猫和老鼠》中聪明又爱恶作剧的杰瑞;有的深藏不露、古怪偏狭,如《灌篮高手》中性格阴郁却球技高超的流川枫。不仅如此,剧作者还应该把自身对生活的审美思索和炽热深情渗透于人物性格的艺术创造中,赋予人物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动画角色。

叙事结构的设置

动画剧作的内容固然是首要的、决定性的,但它必须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得到最好的表现。因此与题材、主题、人物等内容要素一样,结构也是动画剧作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为了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为了体现深刻的主题思想,剧作者必须对所掌握的创作素材进行精细的组织和安排。

动画剧作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的剧作结构和非传统的剧作结构。

传统的剧作结构如《哪咤闹海》、《美女与野兽》《埃及王子》等。这一类型的动画电影主要以矛盾冲突为剧作基础,以戏剧冲突的规律为结构的原则,由此导致其展开冲突的必然动作历程。即按开端、发展、、结局的进程,依次而又有因果逻辑地展现完整的冲突。它不仅要求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的描写紧紧扣住中心冲突的动作线,还要求造成紧张的声势,以步步相逼、场场推进的形式去发展剧情,使冲突逐场逐段递进加剧,愈演愈烈。因此,这一结构的影片富有戏剧性、紧张感、悬念感,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非传统的剧作结构包括散文式结构、心理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等。散文式结构的影片如《山水情》、《梦幻街少女》、《龙猫》等。这一类型的影片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因果关系,没有明显的开端、发展、、结局等结构要素,也没有显露完整的矛盾冲突线索。它比较强调细节的运用和对日常生活图景的自然展示,灵活多变,取材自由,在近似散乱之中蕴含着真挚深沉的情感,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心理式结构的影片如《回忆三部曲》。它主要以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情况、心理状态进行叙事,不太注重故事的结果,主要反映的是创作者的心理过程。时空交错式结构如《萤火虫之墓》。这一类型的影片主要是打破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将不同时空的场面,按照一定艺术构思的逻辑交叉衔接组合,以此组织情节,推动剧情的发展。它在时空程序上将过去、未来,将回忆、联想、梦境、幻觉等和现实组接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叙述格式,获得艺术效果。由于这种方式一般采取主观形式的叙述格局,用视觉形象直接描绘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内心世界,因而使剧作整体呈现出主观的心理色彩,具有情绪感染力。

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剧作结构始终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这样,剧作的内容才可能得到充分、恰当而又充满内在联系的展示,剧作的思想意义才可能得到准确而又深刻的表达,观众的审美心理才可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第3篇

(一)合理性

虽然动画创作中角色的塑造比较随意,但也不能恣意而为,必须遵循合理的思维方式,以保证角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即动画角色的造型要符合特定的时间、环境与心理状况,并且要根据条件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设计调整。以《海绵宝宝》为例,动画片中海绵宝宝的造型设计就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海绵,如黄色的运用以及缺水后的枯萎、干裂等,其十分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既合理又风趣。

(二)时代性

动画片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角色造型的时候要与时俱进,遵循时展规律,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追求、社会风貌、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动画形象才可以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如我国第一部吐槽动画片《十万个冷笑话》就加入了很多现代性的元素和创作主题,迎合了时代的潮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从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四)个性化与普通的影片相比,动画的创作主题更加鲜明,其动画角色也通常会呈现出简单、明确、易于区分记忆的个性化特点,这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动画角色造型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德国著名的动画短片《RingofFire》中的动画角色造型就充满了个性、诡异的特征,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和线条特征体现出了社会中一部分群体个性鲜明的性格特点,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也易于记忆。

二、动画角色造型的分类

(一)写实风格的动画角色造型

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写实风格的动画角色造型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其主要是相对于拟人化和卡通化的角色而言的。写实风格的动画角色,无论是在形态、结构、比例还是设色等方面,其角色的造型都比较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比较贴近于客观自然,从而弱化了受众和动画角色之间的距离,更容易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在为写实风格动画角色进行造型的时候要拿捏好真实和想象之间的“度”,既要保证动画角色的真实可信度,贴近受众的欣赏习惯,又要能准确传达出动画所蕴含的情感,符合整体的风格特征和主题特色。以2003年美国梦工厂出品的经典二维动画《辛巴达七海传奇》为例,故事中的主人公辛巴达是一位航海家,在航海的过程中,他和海上破坏女神进行了7次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英雄故事,创作者在辛巴达的造型上也颇下苦功,其整体造型严谨、鲜明,个人形象十分有特色,如拥有古铜色的皮肤、高高的个头、倒三角的身型、强健有力的臂膀等,可以说,其无论是在外在形象还是人物动作、表情,都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有着极大的相似点。总之,从角色造型角度来讲,写实风格的角色造型代表着商业动画创作的主流方向,其对于动画角色造型的表现技巧的要求程度也比较高。

(二)夸张性的动画角色造型

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之中,为了创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动画角色,动画创作者常借助夸张和变形的造型语言,降低对“形”的追求,注重“神”的表达,从而突出了动画角色在某一方面的显著特征。一般来讲,夸张性的动画角色造型主要分为形态的夸张和情态的夸张两种,具体如下:

1.形态的夸张形态的夸张是指在进行动画角色塑造的时候,设计师在遵循均衡对称、变化统一、协调有序等造型法则的基础之上,将一些突出表现角色性格的元素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以突出表现角色的表情和性格特点。以动画片《TheTomatoTwins》的角色设计稿为例,创作者对主人公进行设计的时候就采用了形态夸张的造型手法,寥寥几笔线条就将人物造型刻画了出来,动画中TheTomatoTwins都拥有着大头、小身子、三角形的鼻子和豆子般大小的眼睛,整体形态造型极为简单夸张,却充满了童真,深受大众喜爱。又如,美国动画《怪物公司》中的所有角色造型同样采用了形态夸张的手法,在创作者想象和夸张的结果之下,动画中的苏利文是一只身披蓝紫色皮毛和长着触角的硕大怪物,从而带给人无限的幻想,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但是动画角色造型中的形态的夸张并不是毫无底限和现实依据的,它是建立在创作者长期的创作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客观现实的高度集中和抽象变形。

2.情态的夸张情态的夸张主要是指动画角色在表情上的夸张塑造,其突出了角色内在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力,使之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动画造型中的情态的夸张一般是根据角色的表情对面部五官进行夸张、变形,或者对五官进行重新的安排和设定,尤其注重对角色的眼睛和嘴巴的夸张变形。例如,在2010年美国出品的动画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柴郡猫的造型就采用了情态的夸张的表现手法。柴郡猫在影片中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它经常咧嘴大笑,且嘴巴非常大,几乎占到整个面部的二分之一,再加上它那双囧囧有神的超级大眼睛,将柴郡猫邪恶滑稽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成为了整部动画影片情绪变化的晴雨表。总之,夸张的情态丰富了角色的表情,动画中的角色造型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三)拟人化的动画角色造型

拟人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由于拟人化的运用,动画中的动物、植物等其它没有生命特征的一切事物都被赋予了人类的外表、个性或是思想特征。实际上,拟人化的动画角色造型是人类本性表达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创作者通过赋予动植物以人类的特征来直观地表现人性的真善美或是假恶丑。动画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大到已不复存在的恐龙,小到无处不在的微观生物,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存在于任何事物中,这些对象在拟人化的作用之下,不仅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还透漏着浓浓的人情味。例如,我国热播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对羊和狼的造型就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小羊机智、勇敢、善良,不怕困难,敢于和恶势力斗智斗勇的崇高品质;狼则被赋予了懒惰、凶残、爱幻想的性格特点。正是拟人化的动画角色造型的应用才使得这部动画片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很好地展现了生活中不同人的性格特征。又如,《哆啦A梦》采用拟人化的造型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一只害怕老鼠、喜欢整齐并略带洁癖的少女性格特点的猫的形象,从而使动画角色造型更加可爱、鲜明。可见,无论是对外在形象造型的塑造还是内在精神世界的表达,拟人化的表现手法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动画电影;创作素材;再挖掘;整合;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05年科研立项项目《玩具设计理论及其应用》,项目编号05C653

原文发表于电影评介2007.14期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自古以来,流传许多优美的故事和历史典故,加之现代涌现出的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应该说有着非常丰富的题材可供选择,可是国产动画除了早期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和《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能成功引用历史名著和文学作品外,目前的动画好像无题可选,导致部分动画企业进行创作时居然要将已经拍过的传统题材重新翻拍和续拍。当然根据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市场需求将作品改观是无可厚非的,但题材选择的局限性问题在当今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和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中国文化丰富的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都是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的源泉。

中国的动画艺术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自从1935年万氏兄弟创作的我国首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诞生后,继而在1957年上海电影美术电影厂长特伟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就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此后诞生了《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鹬蚌之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等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这些动画在表现上分别借鉴和采用了传统戏曲、水墨画技法,民间剪纸、皮影和木偶等艺术形式,体现出了强烈的东方文化气息并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批动画形象。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形象和表情便借鉴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使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大闹天宫》主角的造型设计更是成功地融合了庙宇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塑造出了英姿飒爽的主角,甚至可以说奠定了孙悟空在文化领域和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基础。这些优秀的动画片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从此,中国动画文化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并奠定其在世界动画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当代动画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动画电影事业的兴旺发达,也为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民歌、民间故事和英雄,都有津津乐道的人和事,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为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中国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将成为动画题材的最大滋生土壤。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回族的伊斯兰宗教故事,云南的阿诗玛,广西的刘三姐,历史上传诵的四大美女……;从艺术技巧上,汉代的砖刻、北魏的石雕、敦煌、永乐宫的壁画和民间版画……;从艺术形象上,各地的戏曲中造型多变的人物,如:京剧中的小丑、花脸,川剧中的变脸,宁夏作唱、江西的傩戏、湖南的花鼓戏,其戏剧形式和戏剧人物对动画电影创作和发展都是诱发创作、令创造者感动的思路。

中国动画前辈创作的水墨、剪纸、皮影、木偶等最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制作技术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动画艺术的创作。直到现在还有国外的动画作品沿用这些特殊技术。而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作品,我们这些传统技术却少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电脑制作二维、三维动画和动画电视片。虽然产能提高了许多,但是比起精美的传统工艺画则在显得粗糙和低劣。我们在拾取京剧、刺绣、印染等艺术精华,并将这些艺术品成功地推向世界时,为什么不能将同为国粹的中国动画艺术结合高科技和新理念的同时,将传统的生产技术保留、发展和深化呢?

剧本的创作和改编是制约我们动漫发展的一大弱项,动画电影设计人员就需要不断地挖掘设计新素材,创作新题材,才能吸引观众。要将中国的文化宝库认真地整理研究,规划利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科幻作品、历史名著以及现代的优秀作品,哪些适合拍成动画片?哪些适合拍成短篇、中篇、长篇动画片?哪些更适合鸿篇巨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整体规划,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既不浪费,又不会流失,在经过动画艺术工作者的精心加工后,焕发出璀璨的民族之光,创作出世界公认的动画电影精品。

有很多人都很喜欢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峻。因为他所设想出来的世界是近乎完美的。他的触觉是敏锐而纤细的。他总是在向你讲述一个遥远的、不可思议的、但却“真实”的故事。而这一切都应该是与他本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积极的思考所分不开的。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来源于他对现实世界的耐心观察,善于把高度的理性化解为丰满的形象和强调的情绪,其作品蕴涵着突出的表现力与创造精神。宫崎峻曾说“中日韩三国的动画人只要将自己的艺术传统表露出很少的一部分,就能让世界惊叹不已”。但是如何为这些民族特色披上具有时代特征的外衣才是当务之急。

二.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搜集要紧密关切、融合流行艺术形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动画片在故事题材和角色设计方面紧追时尚热点,力图融入主流文化圈。美国2004年的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就是在“超人热”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角色——神经兮兮的超人服装设计师又诡异又时尚,正符合时装界的流行趋势,放映之后,立即成为炙手可热的动画明星,甚至被邀为奥斯卡的颁奖嘉宾。日美动画还善于利用明星体制,造成时尚聚焦效果,比如《鲨鱼黑帮》请到黑帮片著名导演马丁.西斯科塞以及罗伯特·德尼罗和安吉丽娜·朱丽等著名影星为片中的角色配音,连影片的造型也仿照这些大明星的外形,仅此一点,就大大提升这部影片的流行指数。另外,宫崎峻去年的新片《哈尔的移动城堡》请日本第一美男子木村拓栽为片中男主角配音,为影片带来无数木村迷。成人动画中的常青树《辛普森一家》充分挖掘流行与名人效应,英国首相布莱尔、好莱坞玉婆伊丽莎白.泰勒、甚至姚明都曾经为那部影片担任过配音与造型。相比之下,我国的动画从业者在对流行文化的把握和演绎上还很不成熟。

把握流行趋势,是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的重要方面。流行源头可有以下形式:影视片、畅销书籍、时尚杂志、卡通形象和故事、网络内容、重大的事件和社会热点、流行思潮和色彩、电视节目、时装、流行领导者所在地的新动向等等。

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在对待流行文化上,漫画先行的做法应当给我们很好的成功启示。事实上,无论日美还是欧洲,很多动画作品都是由漫画改编过来的。特别是日本动画,几乎无一例外以连环漫画作为开路先锋和试金石。由于漫画的制作和发行成本很低,非常有利于自由原创创作,而漫画的人气基础又是动画成功的试金石。反观我们由于动漫脱节,多数动画作品从历史故事直接进入动画市场,甚至是迎合领导意识的盲目投资,市场风险可想而知。

美国是动画电影的流行领导所在地。美国动画电影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夸张的动作、奇妙的构思、幽默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观众。相比中国动画一味的强调教育性和寓意性,美国动画电影具有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而这和美国动画电影注重流行文化分不开的。在电影制造前针对观众群落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始终把观众放在第一位,而且,在影片开始运作时就运用媒体来炒作,以提高其知名度,以保证其收视率和投资的回收。同时开发动画片的周边产品,如:娱乐,玩具,文具、服装、餐饮等各行业的产品,拓宽动画电影的外延,使动画电影成为一种话题,成为一种时尚,使动画在市场上树立品牌。

事实上,动画电影除了传统的音像、玩具、服饰、食品、饰品等传统周边产品之外,有实力的动画企业还应该立足内容资源,大力开发新业务、新市场,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业务,以增加盈利来源。

这就要求动画艺术创作者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到生活中去发现创作灵感,确立创作思路。没有生活,便没有艺术,这一真理永远具有意义。

三.动画电影的文化沟通性是我们要下大力气去研究开发的。

动画电影也要处理好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让传统和现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日益网络化、高科技化、交通日益便利化、以及文化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一地所拥有的资本、科技、知识、文明会迅速传遍全球,一国所制造的动画片,不仅属于该国所有,而且会借助其他的传播媒介迅速传播,为全人类共享。跨国资本的相互渗透,跨国动画公司的相互协作,动画人才的相互流动,各国动画片及其附属产品在异域的销售发行。国际动画节如火如荼的举办,动画文化交流的增多,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各国动画的魅力。动画的形象化、通俗化、大众化也易于被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理解,它所蕴涵的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对真爱的渴望、对亲情的珍惜、对人类命运的探求、对童趣的留恋、对生命价值的叩问……,都是普遍存在的。可以相互沟通的,冲破了语言的隔阂、种族的偏见,最易和人产生共鸣。

与此同时,不同的国家之间也是在不断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美国迪斯尼大兴“拿来主意”,许多动画片都取材于他国的文学名著、文化和历史,进而商业化改造。一方面为主流的美国电影文化带来异域情调,注入文化营养。另一方面,也为美国动画进入外国市场带来文化亲同感和共鸣。1990年以来,埃及王子、金字塔中的木乃伊、中国的花木兰、阿拉伯的阿拉丁、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圣经里的摩西出埃及的故事等题材纷纷出现在美式动画电影中,由此可知,动画艺术创作的素材选择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融通。

中国动画电影走国际化道路势在必然。具体体现在学习国外动画先进的制作、营销、发行方式和各种科学制度的同时,充分通过动画电影这一载体展现中国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展现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同时,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融通时代特征,吸收异域人才,引入海外资金,消化国外题材,海纳百川,迅速提高自己的动画电影水平。高科技的实现,仅仅是购买技术和高水平训练的问题,是花钱可以实现的,以我们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甚至可以少花钱实现。但关键所在并不是动画的高科技含量,也不是巨额投资,更不是塑造“中国迪斯尼”的豪言壮语,而是对动画电影产业的高度理解。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由美而求真的生命感悟过程,是将真理置入艺术作品的同时赋予世界和人生全新意义的创作活动”,动画电影中自然也包含了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表现了他们对美和丑的审视和审美价值观念的表达。其中,文化传承与社会现实都对创作过程施加了影响。综观世界动画强国的优秀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本民族的、社会的精神面貌,从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动画强势,归根到底都有一个强大的民族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民族精神弥漫在动画作品之中。如:美国式大工业支持下的开放与自由的精神,日本式的对生命和人生的盛之如樱花般的凄婉之美的理解和感悟……。动画的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异有趣的特质,当然,这一切都深深根植于这个民族的社会基础于经济生活之中。

《天书奇谭》中蛋生和狐狸精的斗法,还有《金猴降妖》里孙悟空和白骨精的周旋,构图、形式与节奏都表现出生命内部最深的动。“一切的艺术都是趋向音乐的状态。”可以说,中国动画就艺术性来说,是远远胜过美国动画的。但是曲高和寡,需要欣赏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感受到这份美。而且,文化的差异也妨碍了全球观众的欣赏能力。

虽说动画是信息时代文化语境中新兴的优势种群,虽说中国当代动画是“全球化”的季风吹撒下孳长的,但关键问题还是它在中国本土能否扎下深根。中国动画电影能否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崛起而崛起。国际参展、获好评、乃至获奖其实还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标志在于它是否能创作出正确调动和充分满足中国人,以及有冲击世界的精神文化需要的作品。因此,广泛吸收世界各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必需探索出这个时期所需要的“中国模式”,充分消化和发展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利用各种有效的经济管理途径,展现与培育一种新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应是中国现代动画电影发展的一条主轴,国内大学生毕业作品中显得过多私人化或偏重形式与技术的小格局倾向、以及表现粗野、暴力、恶作剧、极端自私和娇柔造作,以及一些媒体关于国外动画赛事及奖项的炒作都应引起我们反思。我们应积极探索中国本土文化中的智慧、幽默、隽永与深厚。在认真研究经济、技术、风格的同时,必须精心研究人本、文化、内容和精神。关注和占据中国动画文化的上游高地,寻求和把握那种能总合艺术与商业、人文与科技、教养与娱乐、理论与试验的发展契机。

在动画电影这个假定的空间世界里,表现手法可以不受缚于现实世界的规则。而这种悖离产生的张力则比任何一种影视形式更具视觉冲击力,是一种极为风格化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美国动画是讲究动作捕捉的,也就是完全的仿真动作,中国动画反其道行之,从再现的一端走向表现的一端。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首要特点,也是中国美术片人物动作的要决。动画艺术承担着与影视作品同样的功能,它可以表现影视剧可以表现的一切主题内容。因此,动画片的创作题材也应该与影视剧一样,甚至比之更包罗万象。

动画和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提供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制作成本,而且为动画市场提供了如互联网,移动媒体(如手机)等新传播媒体平台。中国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既有巨大的创作基础,又有巨大的市场消费空间,再加上有逐步科学完善的政策机制,相信中国动画的腾飞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朱和平,世界现代设计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8:36页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10:38页

[3]王宁宇.从文化生态看中国现代动画的发展契机.美术观察,2004,(6):10页

ExcavationandIntegrationofMaterialinCartoonFilm

PENGJian-xiang(Hu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uzhouHunan421008,China)

第5篇

关键词:动画剧本创作

引言

剧本是一剧之本。它能够向以导演为首的再创作者们提供拍摄影片的基础——包括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的基础。电影艺术离不开这个基础,离开它,就意味着背离了原著的思想和主旨。制作一部动画电影,首先就是从创作动画剧本开始的。当以运用影像的手段创作的动画剧本确定下来以后,创作者就可以画出分镜头画面——相当于未来影片的预览,它将成为后续每项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同时又是原画设计、背景绘制的指导蓝图。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曾经说过:“……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阶段加以克服,否则,将给电影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根,这是绝对的。……总之,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因此,动画剧本的质量是决定一部动画影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题材的选取

如何提高动画剧本的质量,从而提高动画电影的质量呢?首先在题材的选取上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感。电影是一门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艺术,因此,题材的时代感便成了剧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一部有时代感的动画电影,观众通过影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引起发自内心的共鸣。如日本的《灌篮高手》,它是一部以校园故事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为表现题材的动画片。影片成功展现了一个活跃在观众眼前的热气腾腾的赛场,一群追逐理想、充满热情的青春少年,同时还穿插着少年们朦胧羞涩的爱恋,散发着活跃、轻松、健康的青春气息。这类题材的影片无论从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都贴近同龄人,因此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

反映现实是剧本时代感的一种层次,而剧作者本身的时代意识或超时代意识则更能使动画电影深入到哲学层面,展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系列作品,如《风之谷》、《幽灵公主》等影片,改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动画片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观念,跨越了观众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获得了成人世界的认可。他充分发挥动画电影独特表现形式的优势,创造出神奇的魔幻世界,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对人类、自然、文明、冲突、生命及其存续等主题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讨,不仅具有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还展示了创作者契合时代脉搏的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具备时代感的同时,动画剧本的创作者还应该具备市场意识,使影片具有商业娱乐效果。优秀的剧作者会将观众的审美特点和观赏习惯作为创作剧本的参考要素,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进行针对性的侧重。日本动画系列片《蜡笔小新》运用了观众喜爱的现代动画语汇,将日常生活用夸张、独特的搞笑手法展现出来,主角小新与同龄孩子格格不入的大人口吻和成人笑料使全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这使得该片在推出后受到不同国家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喜爱,蜡笔小新的形象也由此深入人心。

二、主题的表达

主题在电影剧本中占有主宰地位,它将未来电影剧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细节、对话、结构乃至电影中的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起来,使之服从于主题的体现,并以电影剧作艺术上的完整和谐和统一,呈现给读者和观众。因此,动画剧本的创作,必须始终围绕表达主题这一重要目标。

表达主题首先必须突出主题。由于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取材范围相当广泛,因此动画电影所能表达的主题也空前丰富。如《攻壳机动队》中人类对自身的质疑和反思,《幽灵公主》中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和融合,又如《千与千寻》中人对自我本性的追溯和《最臭武器》中对残酷战争的控诉。虽然动画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是如此的多样化,但在一部动画片中,剧本的主题必须突出。多个主题的并行阐述最终会使一部动画片失去主题。当然,突出主题并不是说要反复强调主题,对有些动画电影来说,主题的表达可能仅仅是提供了某种情调。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影片在表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天姿韵趣,把观众带进一个美丽而温馨的童话世界,人们可以从这个情境中感受到深刻的生活哲理和创作者的审美情趣。

其次,在主题的表达技巧上应讲究含而不露。主题必须鲜明,但是鲜明不等于直露。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往往是表达作品主题的最佳之处。日本动画《萤火虫之墓》就是一部以写实手法和旁观者的视角铺陈而出的战争悲剧,除去开头真实地展现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绘战争场景,而是通过单纯柔弱的孩子们的视角,使战争的残酷性深刻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在糖果罐、萤火虫等感性道具的运用下,全剧弥漫着震撼人心的悲剧氛围。

剧本的主题在表达时还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民族文化中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深深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们,进而影响到动画剧本的主题上。我国早期优秀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就是这样的一部杰作。影片从中国古代铜漆器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具有中华民族浓重华美的艺术风格。同样,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文明的毁灭和重建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等深刻话题,大友克洋的作品表露出创作者对科技既崇拜又恐惧的矛盾心理,对信仰文化的隐约幻灭感,和月伸宏的作品揭示了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这些动画作品深刻反映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危机意识和对人文自然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岛国文化的扩张意识和摆脱渺小的渴望。相比之下,美国文化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没有浓重的悲剧情结,在它影响下的动画作品,具有戏剧化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轻松幽默的特点,如迪斯尼出品的《阿拉丁》、《花木兰》等影片就具有鲜明的美国风格。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是动画片最耀眼的商标,塑造人物形象是动画剧本的第一任务。在动画片中,动物植物、神怪妖魔、甚至瓶瓶罐罐都可以作为人物进行塑造,都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好的剧本要想超脱平庸而获得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果,必须把人物性格的刻画放在艺术描绘的核心位置上。性格鲜明的人物会对故事起着非同一般的推动作用,而真挚感人的故事对于树立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个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人物是故事的人物,故事是人物的故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剧本创作中,为了塑造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就要考虑人物符合其性格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独特的语言行动、风度气质、爱好习惯以及外貌神情等。通过对人物行为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等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展现人物性格的真正魅力,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动画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是丰富多彩、手法多样的。有的一出场就轮廓分明、特征毕露,如《猫和老鼠》中聪明又爱恶作剧的杰瑞;有的深藏不露、古怪偏狭,如《灌篮高手》中性格阴郁却球技高超的流川枫。不仅如此,剧作者还应该把自身对生活的审美思索和炽热深情渗透于人物性格的艺术创造中,赋予人物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动画角色。

五、叙事结构的设置

动画剧作的内容固然是首要的、决定性的,但它必须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得到最好的表现。因此与题材、主题、人物等内容要素一样,结构也是动画剧作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为了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为了体现深刻的主题思想,剧作者必须对所掌握的创作素材进行精细的组织和安排。

动画剧作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的剧作结构和非传统的剧作结构。

传统的剧作结构如《哪咤闹海》、《美女与野兽》《埃及王子》等。这一类型的动画电影主要以矛盾冲突为剧作基础,以戏剧冲突的规律为结构的原则,由此导致其展开冲突的必然动作历程。即按开端、发展、、结局的进程,依次而又有因果逻辑地展现完整的冲突。它不仅要求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的描写紧紧扣住中心冲突的动作线,还要求造成紧张的声势,以步步相逼、场场推进的形式去发展剧情,使冲突逐场逐段递进加剧,愈演愈烈。因此,这一结构的影片富有戏剧性、紧张感、悬念感,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非传统的剧作结构包括散文式结构、心理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等。散文式结构的影片如《山水情》、《梦幻街少女》、《龙猫》等。这一类型的影片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因果关系,没有明显的开端、发展、、结局等结构要素,也没有显露完整的矛盾冲突线索。它比较强调细节的运用和对日常生活图景的自然展示,灵活多变,取材自由,在近似散乱之中蕴含着真挚深沉的情感,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心理式结构的影片如《回忆三部曲》。它主要以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情况、心理状态进行叙事,不太注重故事的结果,主要反映的是创作者的心理过程。时空交错式结构如《萤火虫之墓》。这一类型的影片主要是打破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将不同时空的场面,按照一定艺术构思的逻辑交叉衔接组合,以此组织情节,推动剧情的发展。它在时空程序上将过去、未来,将回忆、联想、梦境、幻觉等和现实组接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叙述格式,获得艺术效果。由于这种方式一般采取主观形式的叙述格局,用视觉形象直接描绘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内心世界,因而使剧作整体呈现出主观的心理色彩,具有情绪感染力。

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剧作结构始终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这样,剧作的内容才可能得到充分、恰当而又充满内在联系的展示,剧作的思想意义才可能得到准确而又深刻的表达,观众的审美心理才可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第6篇

配乐包含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场景音乐。而歌曲主要指主题歌和插曲。但如果按照音乐和画面的关系来分,分为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有源音乐即音乐是来自画面中的音源,如主人公演唱或演奏的,录音机里播放的等等。无源音乐指音乐的音源来自画面以外的,具有强烈的主观创作色彩。我们这里谈到的影视剧中的歌曲可能是有源的,但大多数以无源音乐居多。影视剧歌曲不但旋律上口,而且歌词通常也能被大众接受,它表达的意义更加直接,可以快速地引起观众的注意力。主题歌是对整个电影、电视剧内容的高度概括,它根据片中反映的时代用特定的风格刻画剧中人物和抒发某种情怀,而它的旋律又可以作为主题音乐的素材,根据画面、节奏、情绪的变化使其在配器上、调式上、节奏上、风格上、速度上加以变化。分为片头曲、片尾曲、首尾呼应式、主题歌群等几种类型。如果作品只有一个主题曲,多数选择在片头出现。如雷蕾作曲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片头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作为电视剧的开篇给人们以警醒的提示,她用传统的京韵大鼓和交响乐队的编制引起了具有非常规的艺术效果,是很好的创新尝试。另外一种就是把主题歌放在片尾,它是对作品全面的总结、概括或是延续。如电影《泰坦尼克》的片尾主题曲《我心永恒》,在诠释了一个爱情的悲剧后似乎还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如果片中是双主题歌的话,可能存在片头和片尾都有主题歌的形式,同时,这两个主题歌在风格、速度、情绪等很多方面都可能不同,但他们有相同的主题,构建的是同一个故事基调。如王黎光先生作曲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片头曲《清官谣》和片尾曲《故事就是故事》。前者气氛活跃,喜剧气氛浓郁,京味儿十足,配器传统,由男歌手演唱,后者气氛抒情,引发思考,配器现代而浪漫,由女歌手演唱。两者头尾呼应,各具功能又都为作品服务,相得益彰。最后一种形式比较少见,如83版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就是安排了几个主题歌在一起构成一个群,《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这种模式大多是影视剧作品题材较大,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确定一个主题歌,他们既是一个整体又分别讲述各自的重点,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主题歌群体。插曲是在电影、电视剧剧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歌曲。它往往针对某一个剧情、某一个画面、某一个局部的情绪,在关键的地方出现,起到烘托气氛、表达感情、推动剧情或专场的作用。电影《红高粱》的插曲《妹妹你大胆的往前奏》红极一时,很多明星都翻唱过,甚至是郭达也把它搬到小品的舞台上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再现了它当时的影响。作曲家赵季平深深的了解西北人的性格,体会着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把获得了爱情后的一种释放和愉悦表达地淋漓尽致。

二、动画电影《终极大冒险》中的歌曲创作

2013年暑期档推出的3D动画电影《终极大冒险》被誉为中国动画电影的转折点,我想这主要指的是它的收视人群,中国动画电影因为没有分级,所以这次面向成人的动画电影就显得非常的特殊。其影片风格也是时尚、新奇、城市风兼具轻喜剧和悬疑探险性质,所以在众多国产动画片中脱颖而出。《终极大冒险》的配乐可圈可点,它的音乐制作团队是以田亮、龙龙、谈丽君为首的一群奋战在大都市的年轻人,这和影片的基调很符合,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本片的配乐制作量是较大的,音乐基本上铺满了全片,而且音乐的旋律线条起伏较大,给作曲增加了难度。同时还请来了英国的混音师,对声音的效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配乐部分外其歌曲创作风格非常多样、旋律上口、歌词语言夸张,极具感染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一)主题曲《我要打老板》主要出现在开场时男主人公糯米的手机铃声中和片尾上,属于说唱类型。浓重的电子配器,以“李小龙”招牌动作的叫声作为引子让听众感受到“我要打老板”的“架势”和“决心”。歌曲第一个部分使用了“说”的方式来叙述“我要打老板”的源起,第二个部分用低沉的男声,旋律线条在三个音之间反复摇摆。副歌部分给人印象最深,“我要打老板”的主题出现,把作者的感情宣泄到最大化。前两个部分是八句段,副歌部分是四句段,典型的单三部曲式,让听众感觉到熟悉、简单、上口,而且歌词生活化,道出了上班一族在都市中打拼的心声,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作品。

(二)插曲《海的房间》出现在剧情转折处,苏打和糯米确定恋爱关系后的一段幸福、快乐的生活,起到了压缩时空的作用。该作品的创作起初并非是为《终极大冒险》量身定做,作者谈丽君还在四川音乐学院读大学本科二年级,她和她的乐队一起根据生活的感受,迫切地想把自己在海里建造房子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于是《海的房间》诞生了。后来经过田亮、龙龙等人的重新编曲以后,这个作品变成了既有摇滚的乐风又不失清新的感觉。作品还使用吉他的效果器,营造了一种阵阵海风吹来的南国风情,电吉他的华彩又让人感觉到在海上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冲浪,使观众沉浸在主人公快乐的生活中,所以非常适合本片的情景。

(三)主题曲《只为你歌唱》出现在影片的处,女主人公苏打在众欢呼声的拥簇下演唱出这一首清新、浪漫的歌曲。作品开始用简单的几个音符营造出非洲热带地区草裙舞摇摆的风格,沙锤和吉他的简单搭配让观众感受到清晨的无忧无虑,两段陈述下来,主人公的烦恼、惆怅瞬间被坚强与自信替代,一个属七和弦的低音下行,音乐转到副歌部分,来临,只为你歌唱,为坚强的信仰自豪的歌唱,配以“啦啦啦”的衬词,显示出骄傲、坚强、善良、自信的女主人公的性格,带着梦想和追求自由的奔向远方。

(四)片尾曲《老腔-我和你做动画》,这是本片最具特色的一首作品,由陕西华阴老腔艺术团创作并演唱,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也是该片的总导演孙立军作词。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原本是用在皮影戏中,其声腔非常高亢有力、气势磅礴,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常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拖腔,伴奏常用一种叫檀板的拍板来打节奏,另外还有钟铃、六角月琴、胡琴等,形成了融唱、和、敲、弹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有特点。音乐导演田亮特意回到老家陕西收录了这首作品,孙立军团队的动画制作人员还为此制作了MV,作品以幽默的方式对动画人进行了一番自嘲,在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为本片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五)片头曲《堵车歌》,伴随着主人公糯米的出现,在繁华的大都市,不管是交通还是职场都让人窒息的透不过气,所有的汽车喇叭声汇成交响,编制着城市中的无奈。作品反映了当下年轻人想逃离这样的紧张而闭塞的环境,渴求寻找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乌托邦,和影片的整体基调非常吻合,同时也可以引起观众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共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品的配器也别具风格,以戏曲开场的锣鼓家伙为引子,再用电声乐队装扮城市的喧闹,用小锣贯穿作品的始终充当句读,诙谐、讽刺地批判社会生活,间奏中再次出现戏曲的锣鼓镲以及结尾的大锣和开场做了呼应,使作品更加完成,风格更加统一,另外该作品的歌词通俗、上口,副歌一个“堵”字的诠释,让这个作品迅速在观众中流行开来。

三、结语

第7篇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fusi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imation industry, which is a hot point of culture industry, also shows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many China elements in foreign animation, or seeing in the picture and the plot, or hearing from the sound and music, or showing in the style of scenarios and modeling. From the China elements reflected in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two film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spiration of foreign animation to China's animation from mining and creation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动画;中国元素;挖掘;创作视角

Key words: animation;China elements;mining;creation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309-02

0 引言

在国外动画中有许多角色、场景和故事采用的是中国元素,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较为典型的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这些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大片,从剧本、人物构造到视觉效果处处弥漫着东方气息,形成一股别具一格的“中国风”。本文通过对两部影片创作当中中国元素比较,分析国外动画对于中国文化的挖掘与创作特点,同时阐述给我国动画的启示。

1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的挖掘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都出自美国好莱坞,但都取材于中国文化,并用动画的形式演绎着生动的故事,但两者对中国文化的挖掘深度是不同的,抛开从二维动画到三维动画的技术上表现差异的演变之外,我们发现对中国文化的内涵理解是有差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1 由外到内 《花木兰》可以说是一部激动人心、有趣、惊险且饱含幽默和真情的影片。它的背后蕴涵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及文化全球化的鲜明特点,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表现集中在外在的表面,它弘扬更多的还是美国精神、西方的价值理念。原著中,木兰被动地替父从军,但是在剧本中却变成了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行为主动替父从军,她这样说:“也许我入伍不是为了父亲,也许这是为了我自己,希望在里面看到一个巾帼英雄……”可见,影片的主题已经从一个“忠孝两全”中国的孝女故事,成为了一个充满现代意识的少女追寻自我价值的传奇经历。在人物性格设定上,花木兰早已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忍辱负重的女英雄形象,而是被塑造得像一个活泼独立的现代邻家女孩。

相反,我们看到在《功夫熊猫》中对中国元素的处理却体现出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新变化,它在形式的表达试图深入到对传统文化、思想、精神的把握。有涉及中国哲学思想的片段,如画现之一就是乌龟仙人与浣熊师傅诀别,乌龟仙子悠然地伴着漫天飞舞的桃花“羽化而逝”,画面所呈现的乌龟的生死与美丽花朵的凋零完美融合,在风中一起消散,表现了道家哲学中最富诗意的人生至高境界――天人合一。

1.2 由局部到整体 影片《花木兰》从水墨开始,叠化成长城之后,逐步展开了一个发生在中国的传奇故事,作为一部美国动画,在中国元素使用上充分体现了“中为西用”的特点。在造型上有中国的服饰,铠甲等方面,而在场景上有长城、宫殿、街景、桂林、军营、雪山、烟花等方面,但在中国元素的使用上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一方面,中国元素的使用是在情节的建置和发展过程中插入的,主要呈现的是以一个个具体的局部性的点,集中体现在木兰家、军营、阵地以及皇家等设计方面。而木兰等造型虽然采用的是中国元素,但从整体上来看明显带有强烈的美国风格。

在《功夫熊猫》当中,中国元素的使用可以说已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主创者能够将涉及面如此广、类别如此庞大的中国元素通过自然生动、恰到好处的方式呈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创显得特别的尽心尽力,才能达到如此水到渠成的效果。与《花木兰》相比,呈现出从局部到整体的根本性进步。

1.3 由浅入深 《花木兰》是一部优秀的迪士尼动画,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性善良、机敏好动、勇敢又活泼的女英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影片塑造的木兰与迪士尼传统中的女性一脉相承。创作上突出了迪士尼全球化的视野,更加注重迪士尼传统,中国元素只是一个美丽的外壳,创作者对中国元素的挖掘相对较少,主要是以此来吸引观众。《功夫熊猫》并不满足于借用中国元素的壳,而是对中国功夫文化有着深入的挖掘,中国武侠元素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局限在华人范围当中,但在影片中却出现了气功和点穴功夫,因为在崇尚力量、速度的好莱坞的功夫电影中,我们很少看到气功和点穴这样比较“玄学”的功夫,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中国功夫文化包容之广、挖掘之深。

2 好莱坞动画的创作特色

无论是迪士尼动画,还是梦工厂动画,都一样是扎根于美国电影文化这块土壤而茁壮成长起来的。美国动画在传承优秀传统上的优势可以说一直有着极其深厚的基础,就像迪士尼动画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中,每一次革新和进步都是在充分继承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

2.1 创作的全球化视角 动画作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样成为非常国际化的媒介产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重要地位也已经被人们所公认。从历史上看,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好莱坞电影很早就具有国际视野。美国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多元化特点,这也是美国文化的生命力所在。迪士尼动画最初从改编《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开始就与当时作为娱乐调剂功能的动画划清了界限,确立了迪士尼动画长片的传统,表现具有商业性的国际视野。随后的一部接一部取材于世界各国文化的动画影片更是将迪士尼动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带有东方神秘气息中国题材的《花木兰》只是其中一部,影片用迪士尼动画的制作传统包装东方故事的内核,并通过迪士尼动画电影媒介推向国际。

2.2 创作的平民化视角 美国电影和动画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着英雄,弘扬个人英雄主义。不过在美国动漫当中,英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赋神力的超级英雄,比如“超人”、“蜘蛛侠”、“钢铁侠”等具备着特殊超能力,无时无刻不在保卫地球的超级英雄;另一种则是“灰姑娘”式的平民英雄,讲述平凡小人物最终成长为英雄的故事。在《花木兰》、《功夫熊猫》动画片中展现的角色都是平民英雄。而平民化的视角也与影片的功夫喜剧风格一脉相承、浑然

天成。

2.3 创作注重娱乐性 动画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又是商业,动画电影是当代一种文化、艺术与商业奇妙组合的载体,它既传承着文化和传统,又满足着观众最大众化的娱乐消费需求。作为全世界最好商品的美国动画,其商业机制下的动画创作强调的是作品的商业属性,而商业属性被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就是其对娱乐性的注重,在美国动画当中,都被毫无例外地添加了娱乐性,或是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或满足观众的寻求刺激、感动等消费心里。《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当中,创作者对于娱乐性重要性的理解毋庸置疑,他们恰如其分地把握着观众在观赏娱乐性强、故事性强、动作性强的影片时产生的快乐。

2.4 传统影片创作模式 在美国动画电影的创作传统中,关于人物成长、英雄冒险等故事有着特别清晰的模式。《花木兰》的剧情以替父从军为线索,但是在改编中强调了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在情节模式上则侧重于木兰如何成为一个巾帼英雄;《功夫熊猫》的剧情可以简单的总结为香港传统功夫片新翻版:一个误打误撞却有无限潜力的新徒弟在师傅的培养下,战胜一个背叛师门走向邪路的忤逆之徒。从情节上来讲,主人公临危受命、学艺成长、决战强敌几个段落简单清晰可见,而英雄的成长则强调在学艺、结交朋友、惊奇冒险的故事轨迹上,最终完成了灰姑娘变成公主,傻小子变成神奇大侠、丑小鸭变成金凤凰的华丽

转身。

3 给中国动画的启示

好莱坞动画大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对于中国动画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反思中国动作的创作,感受它们给我们的启示。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拥用着无数深厚的艺术瑰宝资源,但中国动画创作难得有影响力的大作来挖掘这个传统文化宝库。面对传统文化,泱泱五千年的文化,我们总在提继承中国的悠久文化,可是自己却深陷其中,既缺乏真正的辨别,也缺乏真正的理解。很多中国动画所展现的中国元素也大量存在着一知半解,甚至误解和曲解,暴露出的是中国动画创作的视野狭窄,缺乏发现力、创造力、想象力,而究其实质则是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用古人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形容我们这种堪忧的现状,可以说再贴切不过。

中国动画不能真正挖掘中国文化传统,把握中国动画的内在核心,无法形成自己的体系。于是我们走了很多弯路,无法继承和传承优秀传统,而在朝令夕改、邯郸学步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己对创作、判断以及文化创新的信心。因此,我需要反思,只有反思我们才能进步,才能开创中国动画的明天,这就是好莱坞动画大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华.动画影片分析[M].京华出版社,2010.

第8篇

[关键词] 分镜图;原画;画面感;规律

动画分镜图及原画设计是体现动画片叙事风格、构架故事结构、控制节奏的重要环节。分镜图简单来说是以图像呈现的脚本,不仅是对全片所有镜头分切和组接,同时也是对每一个镜头的画面、声音、时间等所有构成要素的精确设定,而原画创作却是决定动画片动作质量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也可说是对分镜图的最终完善。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电影工业中,分镜图包含了电影、动画、电视剧等各种影像媒体在实际拍摄之前以图表的方式来说明影像的构成,将故事和剧本视觉化、形象化。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图解,而是用连续画面以一次运镜为单位作分解图,并且标注运镜方式、时间长度、对白、特效等。是影片最初的视觉形象,也是影片计划实施的蓝图。这是一种具体的再创作,在动画电影中它是一部动画制作的最主要依据,[1]这个确定的风格就是怎样运用镜头,镜头间以怎样的节奏进行切换。所以,一般来说,动画分镜头制作又叫做动画分镜头台本设计,是系统化的视听设计,动画分镜头台本是集导演处理、美术设计、动作设计、音乐提示等一体的工作蓝本,是后续所有工作的依据,由此可见,分镜图是动画制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接下来,就是由原画来继续进一步的工作。原画是指动画创作中一个场景动作之起始与终点的画面,以线稿的形式呈现,换句话来说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关键动作,原画是角色的动作设计者,负责运动过程中的关键动作设计,根据分镜图将镜头影像绘制成精细的线稿,由分镜图上的指示,把画面中活动主体的动作起点与终点画面以线条稿的形式画在纸上,这一步骤是动画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又被称为“关键动画”[1]。原画的作用是控制动作轨迹特征和动态幅度,其动作设计直接关系到动画作品的叙事质量和审美功能。其实,原画是在大规模的动画片制作生产中应运而生的,只是为了便于量产,从而独立出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影片质量并加快生产周期。现在看来,原画在动画制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姿势、动作、绘画到色彩等元素被制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串联在一起,这一切其实就是通过人,这个人通过他以为的合适姿势和动作让角色活起来,赋予动画形象性格、意志和情感。[2]由此可见原画创作是决定动画片质量好坏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同时,原画在设计制作时把角色动作与场景等综合因素合并考虑,因此,如何理解原画及掌握原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是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说明和强调了动画分镜图及原画设计的重要性之后,那么怎么才可以更好地把握分镜图及原画的设计制作呢,在分析和总结历来的优秀动画电影中,也许可以得出以下这个观点――画面感是动画分镜图及原画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

画面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直觉,对于专业从事视觉艺术的人来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也不是很困难的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这个画面感并不仅仅是指绘画领域里的艺术直觉,而是包含了一种镜头审美的总体感觉。也就是说,当面对处理一个分镜时,精美的画面和技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并独特操控电影语言:运动、场景、场面及剪辑等,因为分镜图不是漫画,虽然视觉冲击力的要素不可或缺,但这个冲击力不是看单独的画面,而是看它所包含的运动元素以及它在整个影片剪辑中所处的位置。所以,此处的画面感至少包含两重含义,同时兼顾图像美及运动美。故在为一部动画电影做分镜图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及把握定位影片的整体风格,而且随时要以一颗运动的心来操作。也就是分镜图并不只是简单画出剧本,而是要在剧本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创意,尽最大的可能丰富原作的想法和细节, 换句话说,分镜图最注重的是镜头美感或者说运动构图。而在原画创作中,情形就开始有所变化,此处的画面感则更注重图画性的视觉美学,由于原画的作用是控制动作轨迹特征和动态幅度,其动作设计直接关系到未来动画作品的叙事质量和审美功能。故此,对于任意一张原画作品来说,都是相对于前一张和后一张的继往开来,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由分镜图开始制作的原画的首个视觉形态奠定了以后将会出现的若干原画的基调,于是在一定程度上讲:在分镜图阶段并不太重视的视觉形象或形态设计在原画创作一开始就起关键作用,它可能不会像要求一幅绘画作品那样尽善尽美,但是,却一定要有最基本的构图要求以及形式美感。

在欣赏宫崎骏吉卜工作室的分镜或原画作品时,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这些作品并不太注重平面的绘画性,但确实对视觉样式及画面构成十分讲究。吉卜工作室的这种绘制形式毫无疑义是区别于他人的视觉样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选择呢。其实这其中包含了一个朴素的原理――视觉样式的选择是心灵图像的表现。现在试分析一下:每一个人都有一张面孔。面孔是通常人们相互识别的最普通的标志。从理论上讲,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张面孔,即使最相像的双胞胎也会有仔细观察下的种种差别。故此,作为一种标识性的面孔及其上的器官形状、位置分布、长短大小等都是在辨识过程中的依据。在此种意义上讲,各器官的功能是无意义的。但作为形态来说,其意义则非常重大。这个重大的重要之处至少体现在视知觉领域,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鼻子,就如同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虽然从表面上看,各鼻子大同小异,都差不多。但就形状而言,如此简单的形状稍有差异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差别,并且,从微观角度讲,鼻子的构造其实并不简单,但很遗憾,这些并不能作为平常意义上的判断依据,我们所能依据的,正是表面的形状,即使它看起来很难区别。

作为一种判断的标识来说,面孔既然能被作为识别的依据,就说明它在视觉认知方面不具备复杂性,很直观。但是,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这个标识只能作为一个是否的基础判断;而不能作为是什么的性质判断。因为,在这个标识下面隐藏了一个庞大的并不能被人类视知觉器官轻易辨识的抽象系统,俗话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就是类似的道理。如果抛开阶级阶层或社会道德等方面的约束,虽然这些因素很难逃脱超越,但也不是不可能。在对待一幅具体的画面时,这些因素会不时干扰观者的直觉判断,进而将观感或思绪引向另外的地方,使这个偏离的结果更加难以捉摸。事实上,当人们在注视或欣赏某一个特殊的面孔时,往往是在第一时间的一个刹那间就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判断,此后的欣赏或审视其实已经是掺杂更多的经验或阅历的核对过程,这个过程性的视觉体验会因人而异产生不尽相同的结果。对着任意关照对象,这个眼前的惟一的存在会幻化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出于任何一种缘由都可能导致这种结果。

每一张面孔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仔细观察,每一面孔都会是一个十分奇妙的组合物象。至于为什么会如此这般,那将是一个深奥且牵扯广泛的复杂问题,也许至今还没有令人确信的解释,但任谁也不能否认这个问题的存在。对于一位严肃的科学家来说,这个问题也许会稍显无聊或根本就是无聊,但对一个相面师或化妆师来说,都或多或少地要不时面对这一问题,职业使这个问题有了意思。对于任何一幅画面来说,也有类似一张面孔的这般性质。为什么要如此组织画面?为什么要在画面的这个或那个部位安置一个这样或那样的形状或一块色彩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一个创作者或欣赏者而言,这始终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更甚者,这个问题会困扰其中一些人的终生实践。宫崎骏吉卜工作室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找到并建立了一个合适且明显的辨识系统,而体现这一系统的视觉样式就是那些数不清的“宫崎模式”原画,也许在人们的眼中这些原画和普通的速写看起来很接近,但是,它确实就是属于“宫崎模式”的画,你可以学习,甚至可以超越,但永远不会一样。深究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明显的一点就是:这些画儿不是绘画,也不是卡通形象设计,而是一个人的全部反映。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如按照正常的逻辑演绎,则可说图画是物质的反映。如果真的是这样子的,那么绘画想起来不知会是多么无趣的事。幸好,事实并非如此,人的意识能动使得同一物事有着不尽相同的形容,有多少人就有着多少产物,个体的独一性决定了相关产物――画面的不可重复的性质。不幸的是,这一点只能停留在理论上实现,世界的丰富恰是因为贫瘠。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说法:反映着大脑视觉区域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的视觉经验,与自然界的物体一样,都服从着同一个基本的组织规律。换言之,知觉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一致,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神经系统对周围环境的逐步适应造成的;人类的意识结构以及其反映原则也必定符合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且不得不符合更不能不符合,这是一基本的合理反映原则,是人类之为之人类的与生俱来的使然。格式塔学派的研究证明:“在心灵为获得一个有秩序的现实概念的斗争中,总是以一种法定的合乎逻辑的方式,从把握最简单的知觉式样开始,逐渐过渡到把握最复杂的式样。”[3]在上面的引述中,一方面说明了图画与人类自身的心理经验关系紧密并且相互反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探索关于画面感的影像实践其实质就是在探索人本身。换言之,具有画面感的影像作品或单个画面的潜层结构正是人类自身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

对任何一件事来说,都会存在一个始终;即使有所谓半途而废的事,这个废点也是这件事的终点。一件事就是一件事,一件事不是规律,但一件事中必有规律存在,这是这件事被认知的前提;换一句话说,没有规律的事是不能被认知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有规律的事;有规律不是这件事的一个点,而是一根线,一根贯穿这件事始终的线;也就是说,规律性始终充满在这件事物的任何一处。既然只有规律的东西才可能被认知,那么可以说,一切所谓的形式都是规律的存在。按照培根的说法,把握了形式即就是掌握了规律。是故,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于人为的世界,在空间中或平面上则此形式就代表了一种精神,对一件艺术品或艺术的行为甚至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也必定如此,这其中也肯定包括动画原画、分镜图及一切视觉影像形式。

[参考文献]

[1] 姚光华.动画分镜头台本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5-23.

[2] [日]手冢治虫.原画的秘密[M].李彦桦,译.台北:台湾东贩股份有限公司,2008.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原创动漫;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61-01

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2004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多个省市把动漫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了若干规模较大的动漫产业基地,推出了众多成功的作品。虽然中国动漫产业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动漫大国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相比之下,国产原创动漫作品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困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国产原创动漫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难以吸引国内受众的关注。文化是动漫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国产动漫应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吸取经验,寻求帮助。

客观地说,一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动漫作品之所以没有获得受众的认可,在于作品流于形式,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借鉴。然而,当下西方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全面的,不但主导着国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还制约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单纯模仿甚至照搬美、日动漫风格创作的中国动漫作品,与国人的文化特征实不相宜,也无法真正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二、我国原创动漫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在文化传播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动漫艺术,从出现起就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参与推动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必然会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原创动漫应当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价值取向。文化是原创动漫的根基,动漫作品则为文化的发展及传播提供了媒介,原创动漫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共生共赢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是原创动漫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原创动漫曾经并不逊色于欧、美、日等动漫强国,并有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除了文学作品以外,服装、器物、饮食、礼俗、民乐等各种文化形态,都能很好地运用于原创动漫作品中。早期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为中国赢得了广大声誉的作品,就借鉴过水墨画、木偶剧、剪纸、皮影、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并能成为原创动漫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原创动漫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动漫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动漫产业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动漫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的延伸。融会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原创动漫,必将成为新时期文化传播的有力助推。动漫作品的观众群普遍为青少年,作品中宣扬的文化立场与精神内涵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原创动漫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三)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借鉴

民族传统文化决定了国人的行为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借鉴以及创新的表现方式,观众对传统文化会有更形象的了解,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作品的成功也就显而易见了。原创动漫应该创造性地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加强互动。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从文化的更深层面进行分析,并从表现形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只有创造性地借鉴传统文化,原创动漫才会赢得观众的认同,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并带动中国动漫持续发展。

三、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创作的影响

创意性是当今动漫艺术的显著特征,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则是创意产生的源泉。成熟的动漫创作应该运用本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创新。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有机结合,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本地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才可能使当今动漫艺术实现产业化与人文特色之间的相融共生,并在动漫形象塑造、动漫产品研发、动漫品牌树立、动漫企业崛起中展现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动漫产业走上生生不息的创新之路。

(一)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美术风格的影响

优秀的民间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呈现出极其鲜明的个性化和地域性特征,从创作手法到美术风格都是如此。有朴素的、华丽的、含蓄的、豪放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此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为当今动漫在形象塑造、表现手法等艺术创作上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从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民间艺术丰富的表现形式已经在早期动漫创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哪叱闹海》借鉴了民间年画的风格,《猪八戒吃西瓜》运用了民间剪纸的形式,《九色鹿》则取自于敦煌壁画的造型,《小蝌蚪找妈妈》更是开创了中国动画水墨淡彩绘画风格的先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除此之外,诸如刺绣、陶瓷、木刻、石雕等表现形式多样,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和可塑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空间。如果能将优秀民间艺术中的传统元素融入到当今动漫的形象设计上,一定会使观众在获得新颖视觉体验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民间传统文化在动漫艺术创作中呈现出的形式多样的美术风格之魅力所在。

(二)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审美价值的影响

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培育了原创动漫的美学风格,形成了意境美、道德美的审美风格和寓教于乐、内敛含蓄的中和之美与朴素之美的审美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艺术思维,崇尚神似、神韵和意会的艺术形象。

经典动画作品《大闹天官》就集中体现了中国早期原创动漫的美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人物造型古雅神奇,艺术风格灵动飘逸、超凡脱俗,综合运用了戏曲表演、脸谱艺术、壁画年画、民间彩塑等艺术元素,广泛汲取了先秦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以及皮影、木刻等多方面艺术形式。虚实简练而富于变化,有着很强的写意性和装饰性,表现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在民间传统文化与动漫创作形式的结合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

(三)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创作思维的影响

丰富的民间艺术题材,浓厚的地域民族色彩是当今动漫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获取灵感、发掘原型,用现代艺术手法创作出具有民间传统风格气质与时代精神的动漫形象,是当今原创动漫创新的必经之路,也是专业动漫创作者应承担的责任。

当今动漫艺术和民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早期动漫作品的取材就直接来源于民间,多是在采集整理民歌、故事、野史、传说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新而成的,如《渔童》、《人参娃娃》、《阿凡提的故事》等。然而,由于民间文化具有传承性、娱乐性、民俗化和程式化等特征,这种渊源关系还表现为对民间叙事的借鉴与升华上,同一类型、同一主题的故事会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里流传,构成故事的各种元素在保持原有基本形态的同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当今动漫创作中,来源于民间传统故事的情节、人物在对原有元素进行整合演绎的基础上,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民间文化的永恒魅力,引起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心理共鸣。

(四)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发展方向的影响

动漫是一种把复杂的内容、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洁概括、准确深刻地表达其文化本质的艺术媒介。动漫文化是通过动漫形象来表现的,动漫形象以各种传播形式,使观众在感官上获得体验的同时,心理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一系列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其间,并通过动漫艺术完美地呈现出来,成为当今动漫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结合当今动漫艺术发展的特点,对优秀民间文化进行创新,使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中的经典保存与流传,无疑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动漫传播的大众性也使动漫艺术具有了平民化的民间文化特色。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今后传播技术的成熟和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原创动漫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将更为显著。在这样背景下,找准民族文化特色,保留并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便成为当今动漫创作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原创动漫也必定会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获得蓬勃而长久的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在我们自己的原创动漫作品中,保留我们的民族价值观和文化思维,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巧,李少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J].电影文学,2009(04).

第10篇

关键词:抗衡,情感模式,名侦探柯南

 

不管动画、漫画还是电影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能不能吸引观众,能不能引起观众的观看或阅读兴奋,动画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情感线索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怎样才能在作品与受众之间建立合理的情感沟通模式,以符合受众的情感所需是动画或漫画制作之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名侦探柯南》为例研究“抗衡”这种情感模式在动漫作品中的有效运用。科技论文,名侦探柯南。。

所谓情感模式实际上是建立在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动漫作为重要的文化艺术形态在市场条件下必然有其特殊的情感表达倾向,建立好的情感模式可以有利的增强观众与作品的情感共鸣。科技论文,名侦探柯南。。情感,指的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科技论文,名侦探柯南。。人情具有共通性。“情感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现实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情感交流与沟通,逐渐形成的被大家共同总结和认同的表达方式。情感模式的类型有很多种,一部作品中通常会设置多条情感线索,运用多种情感模式,情感模式可通过伦理、爱情、抗衡、复仇、苦难、救赎、忏悔等多种母题进行表达。“抗衡”的情感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种,一般都与其它模式共同运用。“抗衡”的意思是彼此对抗,不相上下,出自于西晋张华《游侠篇》“龙虎相交争,七国并抗衡”,动画中所运用的这种“抗衡”的情感模式就是以实力相当、难分轩轾的两方的交流碰撞作为情感线索的设置。

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是日本一部以侦探推理情节为主题的漫画与动画作品,始创作于1994年,目前仍在日本小学馆的漫画杂志《少年SUNDAY》连载。动画TV版1996年在日本上映,自1994年柯南问世后到今天已经连载了16年并且依然未出结局,青山刚昌十几年的努力创作使这部动漫成为了连载时间最长的漫画,被称为动漫常青树,目前剧场版动画电影已经上映14部,第15部正在制作中。故事的起因是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无意中目击了黑衣组织的犯罪现场,被强迫服下毒药,醒来之后发现身体变小了,为了寻找黑衣组织的线索化名江户川柯南寄住在青梅竹马的同学小兰家中,借助邻居阿笠博士的各种古怪发明,新一在变成柯南之后仍然能继续进行侦探工作,并加入了小学一年级的“少年侦探团”。故事就围绕柯南和他的朋友们追踪黑衣组织的踪迹,并且不断解决遇到的形形的案件来进行。作为一部拥有十几年生命的动漫作品,《名侦探柯南》在这十几年中建立了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种情感线索,几乎运用了我们所能想象的所有情感模式,仅“抗衡”的情感模式就可以分成几个类别进行分析,“抗衡”的情感模式并非《名侦探柯南》最重要的情感模式,但是却为这部动漫作品增添了很多紧张、活力与人情味。

一、同伦理与复仇相结合的抗衡模式

这种模式对“抗衡”的运用同伦理与复仇结合在一起,是动漫作品经常使用的典型模式。伦理母题的应用通常有很强社会功能,它主要讲述的是伦理道德范畴内社会历史现实中的人物命运。创作者和观众都会站在遵循伦理的这一方,与复仇模式结合起来应用,为复仇这个线索提供伦理的依据。《名侦探柯南》中柯南所在的团体与黑衣组织之间的抗衡关系式贯穿始终的,这种团体之间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在这里,柯南代表的是正义,与之相对的,黑衣组织则是邪恶的化身。这种情感模式在动漫作品中的设置是非常普遍,也是比较简单的情感模式,是建立在不同的价值观不同信仰基础上的,也是能为动漫作品提供的最主要的矛盾的抗衡模式。

二、与友情相结合的抗衡模式

与友情相结合的抗衡模式,比较前者就要复杂得多,这取决于友情是什么程度的友情,通常用于相抗衡的两者有一定的共同点,并且在抗衡的过程中产生惺惺相惜的友情,两者既是对抗的,又是统一的,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两者运用自身的优点互争短长,一旦有了外来压力,两者又是相互协作与扶持的关系,这种抗衡的本质还是友情。科技论文,名侦探柯南。。《名侦探柯南》重要角色很多,人际关系复杂,这种与友情相结合的抗衡模式运用非常多,为这部动漫作品提供了很多精彩的喜剧桥段,最受观众喜爱的是工藤新一与怪盗基德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每有两人同时出现的镜头必然喜剧不断。工藤新一的身份是“侦探”,基德的身份是“大盗”,两人身份的对立形成了对抗,同时,两者对对方都很欣赏,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关系是友情。2004年剧场版《银翼的魔术师》中,柯南先是追踪偷盗蓝宝石的基德,后来在飞机将要出现问题强迫降落的过程中,两人相互协作是飞机安全降落。科技论文,名侦探柯南。。几乎每一次新一或柯南与基德同时出现都会运用这种先对抗后协作的模式。这种模式也运用于其他角色关系,新一与平次、工藤优作与黑羽盗一、基德与铃木次郎、基德与白马探、基德与中森警官、毛利小五郎与中森警官、妃英理与工藤有希子,这些角色关系大致还是在友情的抗衡这一范畴内,每条关系线索都有些差别,这种设置丰富了《名侦探柯南》这部作品的情感,使观众观看了十几年之后还能保持观看的兴奋。

三、与爱情相结合的抗衡模式

这种模式在动漫作品中也经常运用,如果作为主要情感线索大多用于表现爱情母题的作品中。《名侦探柯南》里并非把该模式作为主要线索。主要应用在妃英理与毛利小五郎之间,这对夫妇分居若干年,每见面必吵架,但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都能及时出现,站在对方一边。这种模式的运用同样增加了作品的喜剧效果。科技论文,名侦探柯南。。

四、与救赎相结合的抗衡模式

救赎模式一般表现为一个人的情感因为曾经的错误、苦难甚至邪恶陷入毁灭与失败后,面对悲剧而进行的拯救,它常常被赋予涅磐的力量。救赎的过程不仅仅包括自我灵魂的净化与升华,还有对自身行为的反省以及在自我行动过程中的解救,对社会观念、伦理道德、价值观等的重新认识。与救赎相结合的抗衡模式是《名侦探柯南》里比较精彩的运用,黑衣组织的苦艾酒贝尔摩德在纽约歌剧院女演员暗杀事件中遇见小兰和新一,在与小兰打斗过程中,从楼梯栏杆处跌落,小兰和新一以德报怨救下乔装成银发杀人魔的贝尔摩德,从此贝尔摩就称呼小兰为“天使”,对两人抱有特别的感激之情,在后来新一和小兰同黑衣组织交手过程中都分别得到贝尔摩德的帮助。在《名侦探柯南》中,贝尔摩德是一个神秘的角色,青山刚昌没有用过多笔墨来描述贝尔摩德是一个什么性格背景的人,但是观众都对这个角色有清楚的认识,作为一个相对的反派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贝尔摩德没有因为小兰和新一挽救过她而改变立场,他们之间还是邪恶和正义的对抗关系,但是贝尔摩德的确是在小兰和新一的挽救行为中得到救赎,《名侦探柯南》的故事还在进行中,这个情感模式最终的去向还无从得知,这个矛盾而微妙的情感模式为《名侦探柯南》增加了人性的深度。

五、结语

对于动漫作品来说,情感线索是吸引观众注意,引起观众阅读兴趣的重要部分。“抗衡”的情感模式是众多情感模式中的一种,在《名侦探柯南》中对“抗衡”这种情感模式有多方面巧妙的运用,为这部动漫作品增加了戏剧性、戏剧效果与人性的深度,使观众在观看的时候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为这部作品增加了生命力。《名侦探柯南》还有其它复杂的情感线索,在我们的动漫创作中可资借鉴。

参考文献:

武龄人:《情感模式、叙事母题与世界性观照》,《电影艺术》2004年03期

第11篇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时代要求;趣味性;可行性

一、动画角色造型的意义和作用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在各种类型的动画片创作环节中,角色造型设计是整个影片的前提和基础,主导着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趋势等。动画片中角色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动画影片本身,类似于电影明星的广泛社会影响,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同样有着独立于影片之外的意义和价值。通常在常规的商业动画创作流程中,角色造型设计是在完成商业策划、创意和剧本创作之后重要的创作环节,是动画前期创作阶段的起点和美术设计工作中最先开始的、最重要的部分。角色造型设计不仅是后面创作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决定了影片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质量,进而影响影片的制作成本与周期。

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常用技法

1.夸张

在动画创作过程中,为了塑造生动有趣的动画角色,动画创作人员经常采用夸张的造型技巧。这种技巧可使丰富的想象思维具体化和形象化,紧紧抓住形象的某些特征,从而使造型新奇有趣,突显形象的个性特质,从而强化艺术的感染力。

2.拟人

在动画的世界中,无论是有生命的动物、无生命的物体、想象中的神怪,大到史前恐龙,小到微观生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思维,从而表现得活灵活现,这就是拟人动画造型技巧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时,无论是对外在形象的修饰,还是对内在情感的丰富,都要把拟人作为非常重要的手段。

三、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

1.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要符合时代要求

在动画的创作中,我们选取的题材可以是无拘无束的。但是考虑到作为动画形象最本质的特征是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使观众产生心灵共鸣。这也是动画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在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都有了更高的追求的特点。选取一些切合当今实际的动画题材,力争使得人们在观看过动画片之后,一方面放松身心,充分喻悦自己;另一方面使人们在动画片中看到时代文化、社会现象、流行元素的渗透,这就对动画角色的造型提出了更高的时代性要求。

2.动画角色造型要有较强的趣味性

趣味是动漫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一部动漫作品成功与否是首先在于动漫角色形象趣味性的设计。因此动漫创作人员在设计角色形象时候必须牢牢抓住角色造型的趣味性,才能更好的表现形象,体现出角色的趣味的生命力和幽默性。但是在角色造型设计中如何体现和更好的塑造出角色的生动趣味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研究。

(1)理解和塑造动漫角色来来体现趣味性

(2)针对不同观众设计的角色造型来体现角色的趣味性

(3)动漫角色造型中细节刻画和表现来体现趣味性

(4)动漫角色造型中表现手段来体现趣味性

3.动画角色造型必须具有可行性

动画角色造型的可行性是指角色成立要与动画片整体风格和谐统一的设计要素。动画角色造型的可行性具体表现为其合理性和实用性。一个动画角色可以设计的天马行空、千奇百怪,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在动画的整体风格之内,否则就是“跑题”,是不可取的。比如我们在三维动画中设计了一个非常夸张可爱的角色,为了突出可爱的特性,我们可以把头和身体画的大大的,而腿脚弄得短或胖些,这在二维的空间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在三维空间上由于其形态的夸张很多动作的设计无法实现,这样的角色造型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要尽量避免这种设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角色造型设计对动画片的角色性格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色造型设计。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并不是无章可循的,作为动画造型设计人员要结合时代和生活的要求,把握动画角色的趣味性,发挥自己创意和风格,同时注重动画角色造型的可行性;并借助动画角色造型的技巧,在生活中取材,创新应用,提炼风格,用鲜活的方式实现与动画片的和谐统一,就能够设计出成功的动画角色。

参考文献:

[1]李素明.关于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J].硅谷:2009年21期

[2]石虹.动画角色造型表现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008,(07)

[3]朱晨鑫.浅谈动画中角色形象塑造[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8)

[4]郝华.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新元素[D].中国优秀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7)

第12篇

影视动画艺术作为融电影、戏剧、美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新兴综合艺术,其艺术创作深深的打上了其他艺术的烙印,在它身上也能找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子。如今,影视动画艺术在世界各国都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而表现民族文化的内涵,成为各国追求的艺术目标。无论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还是兼收东西方文化的日本,亦或是博采众长、开放兼容的美国,都将民族文化元素灌注到动画作品中。

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民族文化题材的选择、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化的造型元素及特有的民族艺术元素等。现在仅就这几个常见方面做一个浅析。

一、民族文化题材的选择

纵观市场上的中外动画,有相当比例都是取材于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或寓言故事。创作者们从这些题材中吸取精华,加以改编,成为我们看到的影视动画作品的文本。如《宝莲灯》是中国民间神话“劈山救母”的改编版,《神笔》《孔雀公主》《过猴山》《阿凡提的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都是取材于民间文学,《龙猫》是宫崎骏小时候听到大人们讲的传说……就连美国的迪斯尼出品的《花木兰》也是从中国的《木兰辞》、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中提炼的。

二、民族精神的体现

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者作为实在的个人或群体,成长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中,其创作习性、个性不免受到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的熏陶,并映射于作品之中。作为受众,自然也比较能够接受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作品。所以,影视动画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精神:民族价值体系、民族审美习惯、民族道德伦理等。

中国人受儒家、道家、佛家哲学影响比较深厚,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大闹天宫》就体现了很鲜明的儒家“中和”观――孙悟空可谓是受尽磨难,但创作者在结尾还是让他大闹天宫,好好的反叛了一把,让观众都长出了一口气。这种对悲剧的中和符合中国人和谐为贵的儒家思想,“哀而不伤”的创作也符合观众的审美习惯。而在水墨动画《牧笛》中,我们又可以在浅淡的叙事与轻柔的节奏中找到道家文化“简洁、恬淡”的意境之美――甚至所有的水墨动画片,另如《小蝌蚪找妈妈》,都可以感受道家的“无为、虚无”的思想。

日本大和民族受中华文明影响颇深,其传统的民族精神和中华精神一脉同宗。日本人也崇尚禅宗、重视儒道文化。而且大和民族深切的危机意识与奋斗意识也无一不反映在影视动画作品中,成为其独有的特色。看日本动画的代表――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就可见一斑。“《千与千寻》中的女孩千寻,在宫崎骏创作之初,她在剧中都还只是一个平凡不起眼的日本女孩,扎着一个马尾辫,普通的服饰衣着。她长相普通,也没有特别之处,但随着剧情的演进,千寻为了拯救双亲,在神灵的世界中经历友爱、成长、修行的冒险,她终于在寻找‘回归’的途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困境中学会了生存,并且变得独立、坚强、勇敢,成为人性美的浓缩。其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日本人所崇尚的拼搏精神及追求的价值观。

美国人天生不爱被束缚,其乐观和崇尚自由的个性在影片中得以彰显,对于传统和权威的置疑和反叛也是美国动画影片精神特质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也反映了美国动画所具有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小马王》中的小马王,似乎就是美国精神的代表。他不屈服于强势,自信、坚定,敢于拼搏奋斗,乐于展现自己。另外,美国的动画片常以幽默的动作及语言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因为美国人天性幽默乐观的缘故。

三、有民族感的造型元素

首先,具有民族特色的角色形象。看中国以前动画中的角色形象,大家很容易找到中国式的面容。如《牧笛》中的牧童,《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微吊的杏核眼,东方人扁平的面孔,穿的衣服更是有鲜明的民族及时代特色;日本动画角色因为有日本浮世绘的唯美传统,追求一种唯美的形象,大大的眼睛,长腿细腰,尽管过于不合比例,但却不失美感;美国动画中的形象则是比较“杂”的,也和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有关,但是他们做出来的形象还是带有很明显的美国标签。美国动画在角色造型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和样式,这些形象讲究体块感,注重整体效果,肢体和表情动作。他们的“动画造型简洁、活泼,突出大手大脚,大大的脑袋,细细的胳膊,形象十分有趣。另外美国英雄主义卡通也是美式卡通的一大特色。角色形象强悍刺激,雄健有力,动作与速度充分体现强者为王的美国精神。”

其次,具有民族特色的动作设计。中国戏剧的程式化与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动画的造型。《金色的海螺》里,海螺姑娘的动作简直就是戏剧中花旦的动作,特别明显。再有就是,“关于造型‘美人要修长、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在线条表现上:‘流水褶子要活套,钱线褶子要挺拔。’”日本动画中的动作设计比较简单,但是生动有趣。美国动画动作设计大胆夸张,有自己已经形成格式的运动规律。

再次,色彩的设计。中国的动画色彩传统上讲求:“要想俏,带点孝。黑配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日本动画的色彩以宫崎骏动画作品为代表就是色彩恬淡,充满田园风情。美国动画在用色上比日本动画更加夸张和抢眼,“色彩饱和度高,欲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用色上多运用油画般深沉厚重的颜色来表现对象,色彩对比度高,有时候如版画般强烈。这样刺激的视觉对比,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反差,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美国动画在色彩的运用上,有意识的运用了补色的对比,使色彩有了节奏的变化,满足和丰富了我们视觉上的要求,而不是单一的统一”。

另外,特有的民族元素点缀其中。如《真功夫之奥运在我家》中的四合院、京腔京调;《千与千寻》中独特的日本“沐浴文化”,假面人则是运用了日本艺妓的化妆;《料理鼠王》里厨师大做法国大餐……

除上述以外,动画作品中能体现出的民族文化元素还有很多。这也充分表明,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民族文化上充分挖掘题材,吸取营养,创作出弘扬民族文化的动画作品。而对于我国动画人来说,这一要求更是极其迫切。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了。

参考文献:

[1]余孟洁.《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硕士论文.2007.11

[2]余孟洁.《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硕士论文.2007.11

[3]杨学芹.《民间美术概论》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

第13篇

关键词 动画电影 色彩匹配 数字电影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数字影视特效”本身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原理和方法,将多种源素材(包括实拍的画面和计算机生成的画面)混合成单一复合图像的处理过程。多种源素材能否在色彩、运动、透视、素材锐度等方面达到真实统一将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的可信性,尤其对于影视艺术的最重要表现元素――色彩――的处理,更加直接关乎影视艺术表现的艺术性。因此对于任何一位数字影视特效制作者,无不深知色彩在整个影视特效制作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1动画电影与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匹配与校正

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调整主要分为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制作中有时又是相互叠合。因此对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的探究,不仅对数字影视特效制作具有指导作用,还将对影视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创作可能。

数字影视制作中,相当多的问题需要数据化、需要量化,需要有明确的制作目的性,如果仍旧单纯套用经验进行制作,不仅很难达到作品的预期艺术性,同时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数字影像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数字动画电影的色彩匹配与校正与数字影视特效又有很大的不同,动画电影的色彩处理更为突出色彩夸张及色彩造型。因此,本文在进行数字色彩匹配和校正方法研究的同时,更是想激发影视色彩处理的更多可能。

2计算机中的色彩处理原理及色彩检测

人们对色彩是如此地敏感,计算机的色彩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并早已实现了千万色的色彩再现,那么在影视创作中,如何在人眼的色彩感知范围内使计算机处理的色彩得到最大程度的艺术表现,对数字色彩处理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探讨数字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眼识别色彩的基本规律,以及计算机对色彩处理及检验的基本原理。

2.1人眼对色彩识别的一般规律

从原理上讲,单一波长的电磁辐射所发出的可见光称为谱色光或单色光。人眼对此感觉到的是一种单纯、鲜艳的颜色,可称为谱色或单色。但在自然界中,人眼所看到的各种光源发射出的可见光都不是谱色光,他们是由连续光谱或是线状光谱构成的,它们所发出的光线称为复合光。

无论谱色光(单色光)或复合光,都基于亮度、色调、饱和度三个参量得以描述。

亮度表示彩色光对人眼刺激的强弱,与进入人眼的色光所包含的能量有关。光源的发光强度越高和彩色物体表面的光谱反射率越高,物体的亮度越高。

色调是彩色之间相互差异的重要特征所在。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谱色光有不同的色调。人眼大体能分辨出200多种不同的的色调。

2.2计算机中的色彩处理原理与监测

前面谈论了人眼对色彩识别规律,接下来我们探讨计算机中的色彩处理和监测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这将加深我们对数字色彩的认识。

计算机是通过数学的方式,经过程序计算形成图像。任何图像,不管它如何复杂,在计算机中都是像素的集合。

每一个像素的颜色都能单独设定。现行通用的PC对图像的设定是通过24位真彩色或更高位数来进行描述的。在表达彩色图像或黑白图像时,采用的是颜色通道(channel)的管理方式。

3数字色彩处理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无论是电影之前的美术,舞台美术,还是现代的影视美术,造型、色彩、质感都是众多导演和艺术家孜孜以求,期望完美的。本系列论文分别从各个角度对现代数字工业下的动画电影和数字影视所苛求的各方面元素进行了详细阐述。

色彩匹配与校正是基于宏观几何模型造型基础上的艺术性表达。色彩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起到了跨时空进行空间色彩再创作的作用。

所谓电影的色彩基调,是指为影视片的整体风格、类型建构,而在色彩造型与表现方面所作的基本调子配置的色彩。它是导演前期创意构思和后期视听语言合成时总体把握的产物。影视色彩创建应使影视色彩造形既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意蕴,又有鲜明的视觉语言特征。

现代数字技术背景下,色彩再创作已经成为众多导演的必然选择。后期数字色彩匹配和校正不但降低了对传统诸如色片控制,色温控制的依赖,更是赋予导演更宽泛的创作空间。

4结语

本文限于篇幅,仅就动画电影与数字电影中的色彩匹配与校正一项环节的基础知识,制作要素,评价要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作为《数字影视特效中的综合匹配系列论文》中的第二篇,本文上承造型与模型匹配,下接后期流程中的材质灯光匹配,以及更后续的色彩管理,灯光渲染匹配等内容,以介绍基础知识细节和制作要点,以数字影视特效中的综合匹配为线索,穿起整条综合匹配的大龙,为中国的后期特效制作行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第14篇

>> “功夫熊猫”“出口转内销”的启示 《功夫熊猫》对中国动画创作思维的启示 《功夫熊猫》对当代国产动画创作的启示 《功夫熊猫》对中国动画电影创意的启示 《功夫熊猫》在教育方面的启示 从电影营销角度看《功夫熊猫》的国际传播 《功夫熊猫》所承载的美国跨文化交际策略 《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的应用 电影《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功夫熊猫》的叙事策略与视觉传达解读 从关联理论看《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策略 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显功夫 功夫熊猫吉利熊猫CROSS 玩具熊猫与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1》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 论《功夫熊猫》中的幽默对动画创作的启示 《功夫熊猫》的真功夫 《功夫熊猫》:PK之战 功夫熊猫2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from=search.

[5]江曼.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出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4.4.

[6]王鑫鑫,段元萍.中国电影贸易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优领域,2014.12.24.

[7]《功夫熊猫3》将做“中国定制版”票房要超《捉妖记》.Mtime时光网,2015.12.14.

[8]陈谊.中国电影国际营销中面临的挑战及策略[J].企业经济,2011.7.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影视动画;风格研究;现代化发展;艺术种类

引言:

我国具有很多影视作品,其中影视动画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因为影视动画作品往往需要设计者站在造型设计的角度去观看艺术,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将影视动画作品与艺术风格两者之间进行联系。影视动画的发展离不开动态美术风格,而一般情况下,美术风格都会根据不同的影视动画作品而推出不同的艺术象征性。在众多的动画作品中,还具有着很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画作品,这些美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只有在设计影视动画作品的时候,加强对于艺术表现力的追求和创造,才会在未来的实际发展中更好地将影视动画与美术相联系[1]。

1、视动画美术设计的造型性

在影视动画作品中,造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动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白雪公主》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动画,其造型的设计方式对于我国的动画设计具有着开拓性的创新意义。早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我国人们对于动画艺术就有着较高的追求,人们在创作影视作品的时候,通常会通过观察影视作品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对动画构图及色彩的运用进行合理的搭配。影视动画在美术设计的同时非常注重对造型的设计,因为在动画作品中,人物造型的设计关系到动画的具体情节,是至关重要的。要想令影视动画不断地发展和进步,首先就应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造型设计,例如有关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造型的设计来彰显其内在的造型结构,运用现代化的三维技术来实现影视动画的制作,这也是为了我国艺术界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视动画美术设计的艺术性

影视动画美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通常情况下影视动画美术在设计的时候都会着重的侧重艺术魅力的展现,实际上对于不同的动画美术作品而言,艺术作品的风格是不同的,很多时候创作者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对影视动画作品进行创作,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具有一定的张力,更不存在雷同的问题。每一部影视动画作品都将会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性和表现性。影视动画美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根据艺术的自身特点进行创造,社科论文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推出影视动画设计的艺术价值。在影视动画的创作中,只有具有个性化特征和美术风格的作品才会受到人们的喜欢,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中,人们对于影视动画作品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对其艺术性的自身价值体系也有着新的判断。而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影视动画作品也加强了重视程度程度,只有这样才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个性化的美术风格[2]。

3、视动画美术设计的视觉心理性

在影视动画美术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所设计的影视动画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视觉性,因为影视动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的。实际上影视动画作品在美术设计中会有着与心理有关的因素,只有抓住欣赏者的内心想法,才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如果不注重色彩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影视作品的失真性。所以由此可见在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创作影视动画美术作品的时候注重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只有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内涵,才会获得更多的主动权来吸引观众的眼球[3]。

4、视动画美术风格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影视动画作品的未来发展中,必将会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人将热衷于将新的事物和新的理念投入到实际的影视动画创作中,这样才会更好的实现影视动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影视动画不仅仅要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创新,还会争取做到世界领先水平,只有抓住动画美术的风格特点,才会为后期的制作和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影视动画美术的风格,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实际上我国现如今的影视动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影视动画的美术风格与观众的心理要求有着一定的联系,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现如今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3D动画,这种动画设计就是运用了现代化对影视动画作品进行创作,进而实现我国影视动画美术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军.浅谈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美术风格[J].艺术设计,2012(06):13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