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理想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当代大学生未经过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的洗礼,意识不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往往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居安思危的意识,自身承受力与意志力薄弱。不少学生习惯于“两耳与不闻窗外事”,诸事由家长“包办”“代办”,忽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环境适应能力训练,甚或出现家长到学校“陪读”的现象。大学生在碰到困难挫折后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无所适从,出现诸如失眠多梦、情绪低迷、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极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强化,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学习处事态度与坚强不屈、不畏艰难的生存勇气。当代大学生德育观上的种种不良表现,不仅影响我国的人才质量,而且影响国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就不仅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了。
二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应用的路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
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以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中的有关延安精神的素材资源,将伟人故事、英烈事迹、红色经典歌曲、宣传影片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衔接到系列教学内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课本、进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并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吸收精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以榜样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内涵
张力高校教师承担着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校须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抓师德师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时,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学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求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达到榜样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老师的个人修为对德育水平影响直接,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这要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结构完善、论证严密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著作等,从而为延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大学生民族复兴使命感我们党革命历程走的就是基层群众路线并靠艰苦奋斗取胜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艰苦奋斗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身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需摒弃“眼高手低”思想,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奋斗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背景下,大学生须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服务乡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奋斗之路。在进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在践行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不仅可以保持大学生干部和党员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够最大范围、最广程度地影响更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通过大学生的基层群众路线教育使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根植与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4开拓德育教育新载体
(一)有助于更新传统教育观念,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通过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能够动态的突出教学知识重点,实现对感官的延伸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消化吸收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可以在内容的知识性与发展性上下功夫,能够增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整合研究将使教学内容摆脱封闭,实现开放,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上与课下的统一,在社会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教育,鼓励大学生更多更好地接触社会现实。将古老的历史成果,辅助以网络及信息技术,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大学生了解国情、党情和民情,以此树立他们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二)有助于大学生向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激发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创造性
使大学生实现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协作式学习氛围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开阔的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实现教师教和大学生学的实际效果。这不仅可以适当缓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繁重强度,还能够确保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业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也有助于教师的自身能力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发挥情境教学的可设计性,延伸情景教学的空间与时间,使课程更生动有趣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丰富,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要求明显增加,但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有些探究验证活动无法实施,这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素材,将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变他人要我学为我要自己学的实践的能力。教学环境也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实现与课下的网络学习实践的相结合,完成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教学过程,增强了大学生学习以及同教师交流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丰富多样的信息素材,再配备以图文并茂,音频和视频的有机结合,规避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学额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政治课程与网络“信息素养”整合的主要途径
(一)制定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权威标准
2003年,教育部就曾指出,信息素养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社会成员信息技术人文修养的表现;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基础掌握程度;社会成员能否自行利用信息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持有客观公正的信息技术价值观;社会成员广泛拥有良好规范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特别是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标准可以借鉴国外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标准,例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就曾经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提出的学生信息素养九大标准。我们将其概括为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有效性、个体性,信息处理的批判性、及时性、道德性,信息使用的精确性、创造性、效益性。
(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等学校开展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讲授和社会调查等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依托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实现信息技术的电子化应用,丰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为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开拓新的思路。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课堂网络信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和普遍认同感。因此高等学校应围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这一目标,形成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首先,从授课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入手,使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合理地把课程安排在合适的时段,开设的方式应服从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并把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规划。
(四)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信息素养辩证批判性思维教育
网络信息素养需要通过哲学思辨性为依托,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重视等发散思维。使大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选择、利用,自觉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网络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吸收有效的网络信息。
(五)开展高等学校网络制度建设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需要有成熟的制度
建设为保障,以规范和强化文明的网络行为管理机制,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如制定有关上网行为规章和制度、成立网络教育管理领导小组、成立网络信息教育宣传联络队伍、网络文明协会等大学生社团组织,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
(六)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咨询选择功能
(一)有助于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能够动态的突出教学知识重点,实现对感官的延伸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消化吸收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可以在内容的知识性与发展性上下功夫,能够增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整合研究将使教学内容摆脱封闭,实现开放,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上与课下的统一,在社会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教育,鼓励大学生更多更好地接触社会现实。将古老的历史成果,辅助以网络及信息技术,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大学生了解国情、党情和民情,以此树立他们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二)有助于大学生向探究性、合作性学习
激发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创造性使大学生实现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协作式学习氛围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开阔的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实现教师教和大学生学的实际效果。这不仅可以适当缓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繁重强度,还能够确保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业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也有助于教师的自身能力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发挥情境教学的可设计性
延伸情景教学的空间与时间,使课程更生动有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丰富,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要求明显增加,但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有些探究验证活动无法实施,这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素材,将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变他人要我学为我要自己学的实践的能力。教学环境也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实现与课下的网络学习实践的相结合,完成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教学过程,增强了大学生学习以及同教师交流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丰富多样的信息素材,再配备以图文并茂,音频和视频的有机结合,规避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学额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政治课程与网络“信息素养”整合的主要途径
(一)制定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权威标准
2003年,教育部就曾指出,信息素养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社会成员信息技术人文修养的表现;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基础掌握程度;社会成员能否自行利用信息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持有客观公正的信息技术价值观;社会成员广泛拥有良好规范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特别是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标准可以借鉴国外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标准,例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就曾经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提出的学生信息素养九大标准。我们将其概括为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有效性、个体性,信息处理的批判性、及时性、道德性,信息使用的精确性、创造性、效益性。
(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信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等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讲授和社会调查等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依托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实现信息技术的电子化应用,丰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为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开拓新的思路。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中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课堂网络信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和普遍认同感。因此高等学校应围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这一目标,形成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首先,从授课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入手,使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合理地把课程安排在合适的时段,开设的方式应服从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并把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规划。
(四)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网络信息素养辩证批判性思维教育网络信息素养需要通过哲学思辨性为依托,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重视等发散思维。使大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选择、利用,自觉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网络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吸收有效的网络信息。
(五)开展高等学校网络制度
建设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需要有成熟的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规范和强化文明的网络行为管理机制,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如制定有关上网行为规章和制度、成立网络教育管理领导小组、成立网络信息教育宣传联络队伍、网络文明协会等大学生社团组织,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
(六)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咨询
1.善于表现自我,个性独立鲜明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对外交流的不断频繁,大多数90后的年轻人接受了太多外来的开放性知识,因此,许多90后大学生在很多时候都喜欢凸显出个人特色,喜欢与众不同和新颖有奇特的事物。不管是衣着打扮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喜欢标新立异,与我国其他各种年代的年轻人相比,90后更喜欢表现自己,加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和有效施行,90后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和独生子女的原因,使得许多90后大学生产生了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责任感弱,团队协作意识较差等各类表现。
2.知识丰富,文化水平较高却对于网络过于依赖迷恋
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因为网络的便捷性培养了大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而且常常在网络中获得问题的答案。但是,在互联网中掺杂着不同的文化、知识、价值观等,良莠不齐,而这就容易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当前90后对于网络的过分依赖应该辩证的来看。
3.思想独立,但是心理脆弱
很多人认为,90后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焦点,但是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内心却十分脆弱。很多人内心较为空虚,追求独立、自由、渴望有成人感。“90后”大学生大多数都是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当中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和核心,长辈的一味溺爱造就了90后大部分青年人目中无人、较为冲动的性格。依赖心理严重,缺乏独立性、社会经验的和生活阅历。面对多元社会的巨变和冲击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自我调解能力,心灵脆弱,容易走向极端,缺乏安全感,难以轻易对人敞开心扉。
4.实践能力较为突出
90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为突出,因为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众多,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积极参加各项课外实践活动,亲自实践动手,才能够吸收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到处都能看到90后大学生活跃在课堂外的身影。因此,大多数90后大学生对实践性课程的学习热情较高,实践动手能力也较为突出。
二、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
1.思想教育管理途径的网络媒体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而在当前,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会具有信息意识。但是大学生们的网络信息行为并不完全令人赞许,有些学生过分依赖于网络,而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料的来源出处以及可信程度都有待进一步了解。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巨大意义,同时,要利用好网络这一便捷的交流渠道,利用网络加强与90后大学生的交流沟通,在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的基础上,对其网络信息交流行为加以引导,使得大学生们能够独立分析当前网络信息大潮下资料资源的好坏,合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来生活,学习。
2.思想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
90后大学生主张个性张扬,不喜欢受管教约束,这一普遍特性对于传统的古板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旧的说教方式可能不能够很好地使90后大学生自觉的接受教育。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教育内容要求无声无息的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达到使得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接受,还能够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不仅如此,还可以减少学生对思想教育的反感。隐性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由于受到环境影响而自主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当大学生对于思想教育产生反感心理时,运用隐形教学方法得到的效果很好。一般来说,可以利用组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使学生处于文化熏陶中,从而能够达到教育目的。
3.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制度更加规范有序
90后大学生一般都是叛逆心理很重的一类人群,需要思想教育的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严密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并定期巩固教育成果。所以,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相应的规章制度,组织大学生们学习规章制度的主要细则,以此来作为判别是非的依据。同时,还要辅以各种道德规范的教育,逐步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4.思想教育管理的侧重点逐渐发生转变
人类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由需求引起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人们的行为,需求激励是所有管理激励的起始点。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在学校里的各类实践,包括课程考试、社团参与、恋爱、入党、考研、找工作等等都是他们作为需求的主体(激励客体)在这一时期需要得到满足的,当诸如此类的诉求愈来愈强烈,他们就会努力使之成为现实。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激励主体如果可以予以他们恰如其分的关心,了解其内心真正的合情合理的需求,并努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能够有效地起到激励的作用。只有当管理者充分了解人们的真实需要的基础上,施发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那么,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主要就是以满足学生某种需求而构建的,它相对于其他组织的激励构成更为单一、直接,主要包括两方面: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1.1物质激励
管理学中对物质激励的定义为:管理者对为组织做出显著或重大贡献的个体(或群体)给予的物质上的奖励。奖赏,主要包括物质奖励等在内的经济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物质激励,通常体现在譬如奖学金制度或类似的物资鼓励制度,通过物质奖励的方法来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1.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即内在鼓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有时,精神激励比物质激励更重要,效果也更明显。它包括对被管理者的信任、部分放权、公平的晋升制度或是自我提升的机会等等。精神激励在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思想的外化于行对自身道德修养、政治素养的提升,为他们带来的来自小团体乃至社会的尊重,会更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1鼓励与惩罚的不平衡
这里主要是指不同的激励手段间的平衡。激励制度中的平衡,并不是折中的意思,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激励一词实际上是个多义词,其在管理学中的解释与我们日常用语中的词义是不同的。许多人长期以来对管理学中激励一词容易望文生义,与词语中的“激励”混淆,认为激励仅仅限于正面的奖励或表扬,并没有对激励的范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事实上,批评与惩罚是另一种激励的手段。在以往的高校管理中亦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更多地注重使用正面奖励的手段,而忽视了惩罚的作用。据一些调查发现,连同高校中的一些老师与学生都不认为惩罚也是激励手段的一种,他们也认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是依靠奖赏的方式得以实现的,而惩罚学生只会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认识到惩罚同样也具有激励的一面。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对于激励理论的实践还不够深入。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环境,一定存在着与组织主体的目标期望不相符的个体行为,激励机制对这一集合也应有着负强化或惩罚措施。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而言,应具备能找准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中各个体的真实所需之能,辅以激励助长,将满足他们所需要的与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2.2偏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
当今社会,对物质享受的强调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由此衍生出的一些观念,比如金钱万能论已经影响着这个时代的一大批人,而这种影响也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主要体现在凡事过分强调物质化和功利性。正如,我们常常谈论到,高校如同一个个小社会一般,象牙塔的宁静正在被一点一点打破,社会上的许多风气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如果高校在管理过程中过多强调物质利益,片面地强调物质激励,容易让学生走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那么本应宣传、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的净地则会变为大家追名逐利的名利场,甚至成为培养一代善于伪装的高智商功利主义者的地方,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不仅不利于调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消解了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还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2.3激励的对象缺乏针对性
激励对象的针对性较弱,是指在面对各个激励客体时,激励主体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套用旧的管理方式与理念,空泛的对激励对象采用相似的甚至统一的激励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他们在需求上的差异性,不仅使管理流于形式,还会导致激励效果的弱化。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施者对当代大学生的个体特征缺乏了解和把握,已然以过去对待大学生的方式对待当代大学生,循规蹈矩地对他们使用过去类似于空喊口号的方法进行广泛宣传,缺乏针对性,这样会大大减弱激励的效能。虽然大学生群体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经验累积,但由于个体的性格特征、家庭情况、思想观念等的差异,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和需求也就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激励主体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授奖面过窄也是影响激励效果的原因之一。激励主体总是关注表现突出的学生,忽视了其他学生的进步,容易打消其他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激励机制也就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3.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平衡
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中,对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平衡的把握,是激励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实施就需要同时兼顾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若二种手段既可达到优势互补,又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那么激励效果则是显而易见的了。
3.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针对性
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针对性,就要加强激励的广度与深度。以激励的广度而言,要求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激励主体要确保激励客体和各种激励因素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且要兼顾、有重点地对个体进行激励,使每个参与在内的激励客体都能感受到被激励。但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面”的范围。如强化理论中将激励分为两类:积极激励与消极激励。可以将这两类具体地表述为:在一个班集体中,以每个学年为单位对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分子给予奖励,那么此时的奖励便是正强化物;但如果广泛地对所有参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个体进行鼓励,但对每次评估不合格的学生,其所得到的奖励会被扣除,彼时的“被拿走的奖励”就是一种负强化物。所以,如何把握激励的“度”,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激励机制在内的所有激励机制中均需把握好的要素。若激励的面过窄,则容易使大部分人觉得激励目标过高,并且关注点都在少数人身上,容易打击到人们的信心;若激励的面过于宽泛,则会消解了激励的差异性,使个体们感觉不到自己的特殊性从而也会打消了积极性,所以这要求管理者根据现实情况灵活把握。以激励的深度(即强度)而言,也要求适度地把握激励的强度。如果激励的强度过低,不但不容易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反而容易使其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诚然,激励的强度也不是越大越好,把握其中的平衡,不仅是对管理者能力水平的衡量,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成效。
3.3重视大学生个体需求差异性
大学生,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他们朝气蓬勃,是社会进步的希望。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实际上他们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依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2007年在对23所高校的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中,发现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北京16所大学的联合报告,因心理、精神方面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中国人民大学因患精神分裂症死亡的学生占死亡学生总数的33.3%,清华大学在死亡和退学的学生中,精神分裂症占60%。这些大学生,刚刚经历过成人礼,他们就奔赴到千里之外的校园,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虽然经历了残酷的高考,但是他们的心智却未必和他们的成绩一样成熟。以往单纯的社会关系和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考研,就业,恋爱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象牙塔中的知识绝对不够适应这个繁复的社会。以往习惯成功的他们,如何应对挫折和失败呢?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表达自我,这是他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要处理好这样的问题,他们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态。而这一切,都需要教书育人的老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有很好的把握和理解。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是教育工作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心理、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其要求起身体健康,而且还需要有健康的心理。
二、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能力的一种体现。大学生和同龄人相比,外部条件更优越,但是心理素质却未必更好。因为学校和社会能给的只是外部力量,学生自己内心愿意进步才是内因,是学生进步的原动力。大学时代,学生不再有家长,课业老师和升学直接的压力。而更多压力来自就业,考研等需要长期规划和努力的目标,这就对学生自身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没有短期压力和直接目标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感觉时间充裕,进入混日子的怪圈,而失去努力的动力。最后结果就是失败接踵而至。而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挫折感和失落感很容易占据上风,很可能引起学生反感学习、犹豫不绝和对失败的恐惧。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抗负面情绪有力武器。而什么是合格的心理素质?首先学生需要有良好的求知欲,努力学习,对于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这是推动其进步的重要手段。一个爱好学习,而不沉迷于外物,充满自制力的学生的心理素质一定强于一个整日浑浑噩噩,游戏人生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常识,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学生应该有乐观开放的态度面对生活。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如果只是躲在宿舍吃泡面打游戏,只能说这个大学白上了。通过与人交往,通过学生会活动,通过实习,可以大大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才可以有自信在未来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并为之努力。学会面对挫折,对于学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不可能一直成功,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区别有人可以坚强地面对。而有些人会选择妥协。学会面对,学会转化,就是可以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垫脚石。积极面对挫折,是成功人的标识。爱迪生经历了99次失败,才发现了灯丝材料。如果不能面对挫折,他如何成功,如何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行动手段如何训练学生,使得他们拥有成功者的心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加强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因为新生处于一个中学生转为大学生的重要转型期,是大学生发展关键的一步。进入大学的新生如果在较长的时间不能适应学校新的环境,可能产生心理的波动,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现不自信,对自己的目标表现不明确,对生活方式感觉失望。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他们的心理压力变得很大。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很重要,因为这不仅对他们拥抱新生活很重要,而且对他们今后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发展有很大影响。应当尽快帮助他们适应环境,让他们了解自我,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有的学校会有“一帮一”活动。让每一个新生和一个高年级优秀学生组成联谊二人组,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将会是新生的榜样,使得他有榜样可以学习。
而二年级学生因为经历过新生,可以帮新生少走很多弯路,从而让他迅速转变心态,进入状态。而二年级学生也可以很快了解新生的动向,及时向老师反映。而新生通过老生可以很快扩大自己社交圈,摆脱孤独感。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普查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新生。通过心理健康问卷,可以筛选出其中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通过个别谈话和其他学生了解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根据实际,采取有效的应对手段,及时将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其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校园文化活动使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愉悦的情绪特征,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才能和天赋。通过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心健康的心理,为未来的社会竞争大好打好基础。学生通过参与学生社团,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而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开展的活动,无不都未来社会活动的反映。而开展的各种活动,就是社会活动的演练。通过这些,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增强自信心,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这对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学习是极其有益的。而学生通过社团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学校正面的宣传,提供良好的氛围,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很重要的一环。通过各种公开的渠道进行宣传活动,可以使大部分学生了解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而无微不至的宣传,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正面的宣传分为三块。
第一,就是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灌输心理健康的理论和知识。很多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缺少自我调节的技能。通过相关学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水平,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时解决其中的问题。而通过基础教育,可以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较早发现学生的异动。
第二,就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课堂教育是很重要,但是范围比较宽泛,没有针对性。而实际情况,大学生的问题由于时期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有可能有各种各种心理问题出现。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橱窗和板报,可以随时更新,有针对性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和干预。学生通过电子公布栏和QQ群等方式,还可以和相关老师进行互动,这样就可以走到学生中去,一对一地进行教授和帮助,效率提高而且针对性明显。通过案例学习,学生们通过对比,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第三,是爱心咨询室(心理干预)的建立。学生心理咨询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
要想令思想教育达到理想效果学校就应该对教育的空间区域进行开拓,引导大学生到更为宽广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体验与磨砺.在大学内每个年级的负责人或不同院系的管理者都可以设置一些历练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体验,令学生的心智在体验活动中得到锻造与磨砺,从而形成更深刻的思想认识.目前,学生经过拼搏升入大学之后,学习方面的课业增加,使学生很少有深入社会的机会,致使大学生对外界的变化欠缺认知,对于社会上的竞争不够了解,因此有些学生毕业后无法担负起来自岗位和职业的压力.要想使大学生日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迅速融入城市工作的快速节奏,老师应该为学生争取一些实践机会或者实习岗位,使其尽早体验社会的压力.学生参加完体验活动或实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呈交一份工作笔记或者心得体会,通过这些资料来探知学生对于工作的看法以及对问题的态度,从而开展适度的指导.在实际体验中,学生直接面对社会,从社会获取校园中无法得到的体验与感悟,同时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情智与内心,令学生提前完成角色转变,形成一种对本职工作、对社会以及对自身负责的意识.此外,实践不仅是检验学生的学识和专业能力,同时也是对个人的思维、价值观念进行考验,令学生懂得三省吾身,反思自己对待工作、对待他人的态度,对自己存在的缺陷进行反省并改正.
2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益气氛
大学的环境以及气氛对学生能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管理松散、老师态度冷漠、学生片面重视成绩,就会形成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如果内部管理严谨、师生以及学生群体内部的关系十分融洽,学生注重综合性发展,那么就能形成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氛.这种氛围的营建需要从思想教育层面入手,将大学的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格培育融合起来,利用文化建设优化思想教育,同时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引导校内文化向积极和谐的方向发展.对此,大学需要增加校内活动,多开设一些平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使学生有展现才能的机会.比如建设网络论坛,使学生发表诗词文章,或者在交流区表述自己对时事的观点.此外,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张贴一些名言警句,令大学生时时得到文化熏陶,并创办多种学生社团,令有不同爱好的学生融入团体,懂得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爱好[3].
3通过家庭及社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1父母要通过思想教育给家中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在居家环境中,父母双方除了是学生的家人,也是学生品格修养以及谈吐习惯的模仿样板.所以父母双方应该树立给子女开展心理引导以及修养培育的意识,在居家活动中给子女做好榜样.当代社会健康概念,不但是指生理方面的健康,同时还有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以及良好的内心状态.从绝大多数的当代家庭看,父母一般会对学生的分数非常关心,同时还会注意子女的体质是否健壮,却极少关注他们内心的想法,以及真正的诉求.家长这样的态度难以在心理层面给予子女正确的引导,甚至会使某些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想法和叛逆情绪.所以要想令当代的大学生达到内外兼修的程度,并且心智、课业以及体魄都能协调发展,父母双方就需要通过思想教育给家中上大学的子女开展心理引导,协助教师完成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具体而言,父母一定要具备端正的言行和人生态度,令子女在居家生活中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在和子女相处时,父母应该多给予子女尊重,多倾听子女的观点和想法,让子女愿意对父母说出自己内心的诉求以及心理上的问题.当子女在感情方面或者课业学习方面遭遇窘困时,父母一定要先给予子女宽慰,而不能恶语相向更不能打骂子女伤害他们的自尊,而要倾听他们的倾诉,再从自身的工作生活经历出发给予他们一些有用的建议,帮助子女度过难关.
3.2利用社会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了使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疏导,大学中负责进行思想教育的人员要探索大学生某些关键心理障碍的形成根源,并针对这些根源问题,从社会层面争取心理引导工作的支持.首先,大学可以和城市中的大型传媒组织取得联系,比如本地的广播频道、电视台、电子媒介以及大型报刊等,对思想教育进行宣传.比如,可以在电视上播放一些宣传影片,同时报纸以及杂志书刊可以刊载一些具有心理引导作用的文章,使大学生通过阅读自行调整心理状态.同时,广播频道可以专门给大学生设计一个能够宣泄情感并得到心理辅导的节目,使大学生通过写信、传送邮件或者拨打热线的方法,对主持人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从专家或主持人那里得到宽慰和有用的建议.在政府方面,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可以在城区、街道中设立一些心理咨询室或者小型诊所,让有心理舒解需要的大学生在城市中的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专业的帮助.此外,市政部门可以和大学取得联系,和大学的思想教育人员一起编制具有积极意义的宣传语或者设计一些心理教育海报、公益广告等,通过张贴宣传语和海报、播放心理教育短片,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氛围,使大学生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关怀,渐渐消除消极的情绪或者心理障碍.
4结束语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问题;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2
引言
当前,逃课现象在大学高校里已经是司空见惯,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逃课现象,不仅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的现状及问题
据网上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统计,在回帖的近两千名学生中,曾经存在逃课现象的就占96%以上,仅有不到4%的学生未逃过课,可见,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大学里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常逃的一门课程。为此,笔者对武汉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堪忧。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5%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纯粹是为了拿到学分;有16%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未来发展没有用;仅有不到10%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感兴趣。目前,大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显性逃课普遍、隐性逃课严重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大学生逃课已经迫在眉睫。
二、预防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的措施
1.完善学校管理,优化思政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学风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要场所,完善其各项管理,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而良好的学风对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减少学生逃课现象就必须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优化思政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学风,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环境。
一是广大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各门课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二是要多利用校园网、学生QQ群等新媒介,传播主流价值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一个活泼、生动的环境。三是学校要积极构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三位一体”、“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大思政平台,营造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政治觉悟。只有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得以提高,才会对思想政治学习产生兴趣,自然也就不存在思政理论课逃课的现象。
2.推进思政理论课课程改革,增强课程吸引力
推进思政理论课课程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才能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及方法论变得富有时代感和新鲜感,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受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思政理论课的教师,要走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将其融入到理论教学内容当中,使得思想政治理论变得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大学生关注的、事件等社会热点话题来作为课堂的开始,通过现实中的实际事例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自己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其效果要比强硬灌输好得多,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水平和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得政治理论课变得严谨却不失活泼,富有感染力,自然可以有效遏制学生逃课。作为政治理论教师,首先要保持敬业奉献的精神,如果一名思政老师不热爱自身的工作,上课敷衍了事,学生也不可能喜欢上该老师的课。其次,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要保持学科知识的与时俱进。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作为政治理论教师,要不断摸索和创新教学技巧,灵活地运用教学力法和教学手段,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变得形式多样、富有活力。首先,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思考、激发其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借助计算机等新媒介,用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学习热情,使抽象的、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4.完善思政理论课评价体系,实现课堂教学、考勤管理、课外实践三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对思政理论课的考评不能只注重理论成绩,而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的培养。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改变当前逃课日益严重的现状,实现课堂教学、考勤管理、课外实践的三结合。
一是要完善课堂教学的评价。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要求教师的授课质量;引入竞争机制的职称评价方式,让每一个教师增强责任感,充分发挥其长处。二是要完善学生考勤管理。注重平时考察所占比例,实行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从而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评成绩。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情况、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同时,要将学生的课外实践纳入考评项目,从多方面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进行考评,多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中的整体状况,在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的同时,又可以考察其平时的表现情况。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现象屡禁不止的背后,既有学校管理的缺失、教师工作的失职,也有学生自身纪律观念淡薄等多重原因。预防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加强管理、教师提高素质、学生加强自律等多方努力。本文提出了诸多预防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现象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在实践中如何具体落实,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戴云.高校本科学生逃课现象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生:就业力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往往强调更为广博、具有创意、会持续学习,强调与他人共同合作与相处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人文素养对于大学生就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人文素养”中的“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意即“人文科学”,如文学、历史、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而“素养”则是“能力要素”与“精神要素”的组合。综合而言,“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人的内在品质,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其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与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体现于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之中。而“就业力”,简而言之就是就业的能力,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经过在校学习后所具备的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人文素养对于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探讨:
一、从就业力的词义和内涵来看
就业力的英文表达是“Employability or Employability skills”。Employability的英文原意是受雇者的就业能力,指经过就业技能或技巧训练之后,受雇者所具备或所拥有的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而Employability skills的英文原意为受雇者的就业技能(技巧),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属于“方法”的范畴,主要是指对一种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练和灵活运用。
employability skills是促成Employability体系构建的方法和方式,在国内表述和实际运用中,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一般就统称为“就业力”。与就业率不同,就业率是数量概念,注重的是通过引导就业意向和拓宽求职渠道来提高大学生就业数量,而就业力则是质量概念,它并非只注重短期的就业数量,而是重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竞争力,主要是指其核心竞争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自己与其他大学生所不同的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在现实中,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起来使用。因为,如同具有“达标”的自然科学能力却不见得具备“达标”的“科学精神”一样,具有“达标”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也不见得同时具备“达标”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它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国内经常将就业力等同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技能和技巧。一般而言,就业技能基本包括:communication沟通能力;planning andorganising计划和组织能力;teamwork团队工作能力(团队精神);self-management自我管理能力;problem-solving问题处理能力;learning学习能力;initiative and enterprise主动性与事业心(进取心);technology科技。这些就业技能中,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进取心都与个体的人文素养相关,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到这些就业技能的发挥。
二、从大学生就业力匮乏的种种表现来看
据国内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力总体水平低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并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很明显。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就业力满足用人单位实际工作要求的程度差距不同,差距最大的是经济学,其后依次为医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和文史哲类专业。
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前10项就业力分别为: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承受压力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而这10项就业力基本上都属于承担较高层次工作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正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这10项就业力几乎都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关。可见,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据报载,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在招博士生之前,首先要弟子开出的是三张读过的书单:专业书单、相关书单、无关的书单。专业书单审视的是学科知识,相关书单映衬的是基础深浅,而无关的书单则考察着人文视野。社会学和经济学离不开人文素养,那么,理工类大学生是否就不需要具备多少人文素养呢?其实,单纯专业教育的结果往往会使受教育者的技能单一,容易囿于狭小利益视野,由于行动范围的狭小,其心智与思维习惯同样会变得萎缩。而受到过良好人文教育的人则恰恰相反,这样的人不仅有思想有超越意识,而且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知识的功能。因此,基于大学生就业力匮乏的种种表现来看,高校培育高等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培育,大学生个体也应当意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利用在校期间的图书馆藏、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各类资源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就业力。
三、从企业要求的基本工作就业力来看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社会上一些人开始归结为高校扩招,实际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大学生数量过多,而是在于没有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一方面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创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也无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要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寻求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的突破口。
许多企业表示,新进员工刚进入企业时,并不能切实承担什么大的重要的工作任务,但是必须具备基本就业力,如:Appropri-ate rapport is established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Listen and understand倾听和理解、Handle complaints处理抱怨、投诉、Treat people with imtegrity,respect对人诚信,尊重他人,等等,诸如以上条目的基础工作就业力。而以上所列出的基本就业力,均属于人文素养的范畴。也就是说,新人职的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基本就业力,在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时候做到诚实、公开、有信心,表现出尊重自己、尊重同事、尊重上司的态 度,无论别人性格具有怎样的多样性和如何存在个体差异,他们都应当把自己看成是团队中的一部分,并且要愿意融入一个团队的文化中。要始终怀着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们能够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并非是在出了问题的时候就一味地指责他人来推卸责任,能够正确地处理抱怨与投诉。他们总是能够为自己的工作、个人生活制定目标并确定目标实现进程的优先顺序,使时间、金钱和其他资源变得可控制和管理。因为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四、对策:通过人文素养的培育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大学生的就业力可以通过人文素养的提升达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在现实社会中,要求完全的公平合理是不可能的,一个区域、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尽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栋梁之才。将来走出“象牙塔”,就业之初,甚至是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有可能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惑,如何使自己从职场“菜鸟”尽快成长为职场“达人”?需要一定的机遇,更需要职场智慧,才能在职场中顺风航行,追波逐浪。
(一)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首先要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强化职业角色意识,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从大学生到社会人、职业人的转换,从一个熟悉的相对单纯的环境进入到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中。虽然不强求像林黛玉刚进贾府一样,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但是言行举止都应当尽量做到得体。大学生初入职场,一般都会有一个见习期,见习期考察的往往不是大学生担当大任的能力,而是其适应环境、与人相处以及学习的能力、为人处事的态度。
其次,要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入与高校全然不同的职业环境,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非常重要的。穿着要与职场环境相协调,眼要活、嘴要甜、手要勤、心要宽,要注意细节,不能因小失大。在现代社会里,人际关系是否密切,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忧乐和事业的成败。在社会生活及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是互动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环境中就很有可能立足不稳,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事业计划。在适应期内,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上司会指点你如何处理难题,委以重任;周围的同事会乐于帮助你尽快熟悉业务;当陷入困境时,大家会伸出友谊之手助你一臂之力。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又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建立良好行为模式
(1)谦虚随和,平等待人。这样容易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大家都乐于与其交往,会觉得彼此之间愉快舒畅,大学生要切忌孤陋寡闻而又自命不凡。
(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即要做到对自己严格要求,用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来约束自己,对他人尽可能做到宽容体谅。总之,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与同事之间有了矛盾要及时处理,开诚布公,要避免无谓的争辩,更不能因出言不逊而伤害感情,影响和谐相处。要做到不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不挑拨是非,狭隘嫉妒。
(3)诚实守信,不惟利是图。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与人交往时相互了解,做到肝胆相照,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要恪守信用,言行一致,不能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4)服从领导,不无理犯上。领导分配的任务,要勇挑重担,努力完成。难以完成的最好单独向领导陈述理由,不要当众拒绝,要维护领导的权威。服从领导不仅要尊重领导的权威,还要尊重领导的工作业绩,要理解领导工作的难处,善于向领导学习。在工作上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力求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三)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智商
职业智商(Career quotient)简称职商(CQ),是职业素养的量化,包括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是一种包含了判断能力、精神气质、积极态度的综合智慧,它关乎自我与工作、现状与发展的契合度,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关键。
为什么雄心万丈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有些人满腹经纶却不受上司重视?为什么精心经营每个环节却由于某个小疏忽而毁了一世英名?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由于不重视“职商”所致。有专家指出:很多低“职商”的人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搞清楚自己是谁,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自己能为这个公司,能为单位做些什么,自己能为上司提供什么,自己处于职业生涯的什么阶段,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如何规划和管理,等等,这几个问题是“职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智商,首先要了解职业智商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敬业精神、发展眼光、勇于担当、主观能动、执行能力、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协作精神、智慧头脑、形象意识这“十大要素”。其次,要注重提升个体工作的有效性。一般说来,管理者都具有较高的智力和相当的知识水准,但是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却未必与他的智力和知识对等,可见,才能本身并非成就,而是一种人们用以取得成就的资源。而有效l生和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却能将这种资源转化为成果。最后,是要注重提升团队工作的协调性。团队合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效的管理者应该让其有发挥特长的平台,要“各尽所能、人尽其才”,让整个团队处于一种最优化的运转当中。团队协调能力能引导产生集体合作效应,追求和实现集体目标的能力。与人共事要培养一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团队合作素养,这样才能促使群体产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使团队成员凝聚一起,共同努力工作,共同维护集体荣誉,共享成功喜悦。
[参考文献]
[1]张发钦,黄厚南著《人文素质教育对理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09.23.
校园阵地文化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校园媒体文化,包括校报、学报、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是校园文化存在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随着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切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校园文化传播载体的各类传媒,正是高校主流声音的舆论宣传阵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包括共同理想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和引领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把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融入校园阵地文化建设中,一是可依托校园舆论宣传载体为阵地,切实加强对大学精神、优良校风和学校名师的宣传。积极开展对具有各校办学特色、作为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的校训、校歌、学校精神和办学的优良校风以及学校师生公认的名师的学术成就、崇高品德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精神,了解学校的优良校风,了解学生引以为豪、视为楷模的名师风采,促进大学生在深厚的大学精神的熏陶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传统的感染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坚定共同理想打下基础。二是可依托校园舆论宣传载体为阵地,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师生,引领校园阵地文化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共同理想的思想共识。在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各种先进典型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对在大学生中涌现出来的、经评选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人物,加大正面宣传和报道力度,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育人氛围,培育大学生从思想和情感上对共同理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着力使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与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活动文化是指在校园精神文化的指导和校园制度文化的规范下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各类“活动”形态表现出来的彰显学校办学精神和办学特色以及师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校园活动文化包括校园一切文化活动,它是校园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方式最灵活、表达最直接的校园文化形态。校园活动文化按其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宣传教育活动、文娱体育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拓展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文化,不仅对于培育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团结合作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由思想上认同外化为自觉践行的有效切入点。把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可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富有特色的以“活动”为载体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诸如通过开展大量体现校园日常生活的各类活动,包括文体竞赛活动、专题报告或演讲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公益服务活动、文明班级创建活动等,通过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各类大学生社团活动,以及通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切实把包括共同理想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项校园活动文化中,发挥校园“活动”文化的熏陶、凝聚和激励作用,引领大学生对共同理想形成思想共识和情感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加强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校园活动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应注重提高校园活动文化的品味和水平,增强校园活动文化的品牌意识,确立校园活动文化品牌战略。为此,应注重采取以下相应对策:(1)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应重视和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活动文化健康开展的管理体制机制,校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和学生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强化科学管理和指导,促进校园活动文化的规范化。(2)积极加强引导,注重活动实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邀请校内知名专家、教授做专题教育报告、担任相关活动的评委或颁奖嘉宾;根据各社团的特点,聘请有关教师和社会知名人士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成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团活动的水平和感召力。(3)强化激励措施,吸引学生参加。积极发挥大学生在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把参加校园活动文化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评先评优等奖励的条件之一,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校园活动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总之,通过开展各项寓教于乐的校园活动文化,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确立和不断巩固共同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着力使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与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创业文化是伴随着高校开设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形态。校园创业文化的形成,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创新色彩,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关于“校园创业文化”的概念,目前在我国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校园创业文化是高校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难看出,这一概念是由“文化”一词的概念导引而来,仍觉过于笼统。笔者认为,校园创业文化是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在推进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创业行为的总和。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进行创业实践、提高创业素质,为毕业后继续创业奠定一定基础、提供可能,而且可以把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共同理想教育的平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确立并不断强化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把为实现个人的理想与实现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基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切实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创业技能大赛、创业成果表彰和展览、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或社会人士做创业报告、举办创业论坛等活动,用成功的创业经验激励和鼓舞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积极开展创业政策、创业理念和创业精神等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支持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文化氛围。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建全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可将创业教育课程与创新、就业指导等课程以及相关学科紧密结合起来,设施“通识教育加专业教育加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和加强对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与创业实践辅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再次,要加大校园创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力度。适当增加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建立大学生创业实验基地或实践场所,或进行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场所。
关键词:注意;心理活动;自我心理;教学效果
针对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效果应表现在其显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叠加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当注重心理情感因素,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思想教育应吸取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注重学生思想状况和个性特征,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效,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二0一三级大学新生的入学前教育过程中,我们对我院刚入学不同院系的169名新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通过对话、谈话,发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感兴趣的29人,占17、2%;表示没有兴趣的61人,占36、1%;其余占46、7%的79人表示既无浓厚兴趣,又不是完全没有兴趣,就是感到一般,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同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冷漠(如图所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学生对思想教育缺乏兴趣呢?从客观上讲,我们政治教育的的整个系统应该进行深刻的改革,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新变革,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主观上讲,我们不少同志忽视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方法严重脱离大学新生的思想认识发展规律,致使一部分大学生产生厌恶、对抗的心理偏见,出于考试压力,不得已而死记硬背,但事实上,更加重了学生对政治教育的厌恶、反抗心理,现实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现有条件,采用符合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规律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指向和集中人才能够清晰的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注意是心理活动中一种积极状态,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方向性从其发生来说是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由于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了优势兴奋中心,以及由此产生机体各种反射活动。它具有选择功能和保持功能,使人们把经历投入到自己有关的需要中,对进行有效活动有意义的信息上去。避开意志或排除其他非本质的、附加的或其干扰信息的影响,既把心理活动的内容(映像、计划、目标)保持在意识中,一直到完成认识活动,达到目的时为止。现在的大学新生一般在18-20岁之间,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在这期间,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发生着一系列的剧变。从生理上看,大学生各种器官的功能日趋成熟,新陈代谢增快,能量储备丰富,精力充沛;脑发育进入第二个加速期,大脑机能和思维发展迅速;这一时期也是性发育、性成熟阶段,由于大学新生生理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要求自我实现,主观地认为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自主要求,独立意向剧增,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要求自理自治;争强好胜,感情冲动,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注重实际,不爱听大道理、空理论等。现代大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不能一成不变,不能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而应以灵活多变的启发式为主,调动学生的上进心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注意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创造能力。使我们的教学法充分体现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重点从几个方面谈一些体会:
一、满足大学生的求新好奇心理,增强思想人文社会科学课的吸引力。
青年时期是大学生生理、心理继续发展和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一个新鲜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激起强烈的兴趣。在思想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若能不断从内容和形式上使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就能具有一种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搞一些时事讲座、信息交流、集体活动等,就会很受学生欢迎。有些思想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学之所以效果不佳,除了教材陈旧、脱离实际外,教学形式的呆板、单调、程序化、模式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使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学上具有吸引力,不仅要内容新鲜、生动,教学方法也要适应大学生好奇的心理,改变陈旧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应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二、把握大学生的现实求真心理,讲究教学内容的真实性,提高思想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学的说服力。
真实性是思想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要求。要提高思想人文社会科学课的威信,首要的是坚持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充斥着许多“假、大、空”形式主义的东西,因而人们对思想教育抱有怀疑和敌视的心理。对不真实的教学内容特别敏感,反感那些虚假的、空洞的说教,这样的话不仅不能使学生接受、信服,还会使学生产生厌恶、不愿接触的情绪,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比如: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产力、生产关系比较落后的现实避而不谈,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种种蔽端,只字不提;而讲资本主义制度,又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把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绝对化,学生听了不仅不服,反而更增添了对政治课地真实性的怀疑。所以教师的讲解一定要真实,假、大、空形式主义是思想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大敌。
[关键词]体育文化活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聂锴(1979- ),男,辽宁丹东人,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陕西 西安 71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陕西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JG68)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91-02
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教学,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影响和效果。国家教委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体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并积极地行动起来。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1.健康的定义。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的章程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1989年,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学校的医务监督、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卫生保健措施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解决。体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为方式,进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效果是任何其他方法和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具有的文化层次决定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会不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教育部近年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表明,50%以上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自我为中心。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一帆风顺、父母溺爱的独生子女生活,形成了他们或多或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观,遇事总想着自己,推卸责任,不懂得反省,这种认知结构往往会造成与他人的矛盾与交往障碍。
2.社交能力弱。很多高校学生面对新环境,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舍友关系等。曾有调查显示,相对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扰和压力,更容易存在性格内向、心理自卑、缺乏自信、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社会适应能力差。大多数大学生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的疼爱和庇护,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帮助完成,以致他们进入校园后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对校园生活中各种突况的应对和处理不能很好地完成,有时甚至找各种理由逃避责任,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积极面对各种压力,不能很快恢复心理平衡,处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
4.自我意识不健全。曾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与自我意识有关。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活动的察觉,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地自我认知,客观地自我评价,才能积极地提升自我,健康地发展自我。
三、体育文化活动活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体育文化活动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大学生身心发展处于由个体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来自学习、择业、感情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会造成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疾病。近年来,国内不少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师进行了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预防和消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如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慢跑等各种锻炼形式均能改善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学生。而拔河、踢毽子、跳绳、轮滑等体育文化活动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宣泄、减轻或迁移来自于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情绪振奋,起到有效的健心作用。
2.体育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是影响青年成才的一种智能要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以补充和延伸学生缺失的一部分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励学生顽强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协作交流的能力素质。如学校间的友谊比赛和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良好的集体责任感。
3.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适应能力指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很多体育文化活动都具有集体性、协作性的特点,参与者无疑要进行有效的交往,在健身的同时,这种带有娱乐性的体育活动能够发展学生之间的友谊,消除不良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对社会交往活动的适应性,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情商,对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四、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从运动心理学看,体育教学包含多方面心理因素,既有对学生进行运动训练及技术动作学习的心理因素,也有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意志及情感教育的心理因素等。这要求体育教师不光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还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塑造,通过运动促进大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
1.加强高校体育文化课程建设。笔者所在高校体育课设有球拍类项目(网球、乒乓球、羽毛球),集体球类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类项目(武术、太极、拳击、跆拳道),休闲类项目(健美操、形体、游泳、轮滑、腰鼓),以必修和选修的形式按一定比例分班对全校大一、大二学生开设。一些娱乐功能较强的运动项目(如轮滑、台球、体育舞蹈、游泳等)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又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起到调节和改善情绪状态的作用。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心理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相互呼应,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善于从心理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一览无余,而这些表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因材施教,在教学每一个环节中要注意学生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的有机结合,发现每个可能引起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现象,调整教学,减轻学生心理负荷,达到机体和心理的平衡。
3.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形式。除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外,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文化活动,注重活动健身的同时,也要注意娱乐性,例如花样跳绳、舞龙舞狮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既可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还可以丰富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学校还可以大胆引进特色体育课程,包括街舞、瑜伽、轮滑、国际象棋等课程,在运动健身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建设中,学校应当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开展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运动项目。大学体育工作者应当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努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刘相林.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6.
[3]周伟大,马菲菲,高幕峰.重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J].体育科研,2002(6).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的提法揭示了我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彰显人性的光辉。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注释曰:“人文”是人的文采,指“文章”,“礼仪”等。“文明以止,人文也。”是“用此文明之道裁止於人是人之文德之教”。“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1]。“人文”一词是用于有关人的人性、人情、礼仪教化等方面的词语。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和塑造,使人得到发展,成为有知识、有教养、有道德之人,文明之人,简言之就是教人怎样成人。这里的人文是指关于人的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人文既是一个认知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人文关怀是指基于成人过程中对人的权利、人格、价值、生命的维护、追求和关照,对人的情感、个性、利益等的关注,更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
二、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秉持人文关怀理念,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面关怀学生,其别要关怀学生的情感诉求,关怀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怀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关怀学生的品德养成和身心健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秉持人文关怀理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秉持人文关怀理念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而忽略了其中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关注大学生个体价值追求的人文关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一种异于受教育者内在需求的外在硬性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定位必然导致强调学生共性的培养,从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培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知识内容的传授中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枯燥无味,必然导致教学实效不高。以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本身应该集中体现理论所内蕴的人文关怀思想。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怀学生,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要维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缺乏感染力的状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秉持人文关怀理念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善于创新,初步掌握了较为丰富而系统的科技文化知识,他们能够较敏感地感知、认识新事物和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进而通过思维和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作出判断与选择。他们的生理机能已经基本成熟,但由于经验、阅历的匮乏,认知、思考能力薄弱,挫折承受能力不强,自我调控能力欠缺,特别是近年来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现状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失衡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当前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让很多大学生都无所适从,他们的心理矛盾冲突加剧,因此有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产生诸如厌学、自暴自弃甚至轻生等行为。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急需秉持人文关怀理念,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三、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当作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理应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秉持人文关怀的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秉持人文关怀理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要注重教育对象个体价值的张扬。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功能的社会本位定位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核心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价值理想,其实质是使人爱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以达到自我实现。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体现人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自由的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的。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个人尺度、人文关怀,压抑了教育对象个性的张扬及对个体价值的诉求。随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多元化选择,人们被压抑的对个价值的诉求逐渐得到认同而形成共识,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依据时代需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个体价值,在教育过程中秉持人文关怀理念,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回归。
(二)要注重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高扬。
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人的主体性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立、自觉、自为的能动的特性。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是相对于施教者而言的。人的主体性所强调的是自我的存在,是现实的自我追求,也就是说人的思想、人的追求都是人的权利,都应该受到尊重。而现实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现代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表现为独立性,选择性和自由性的觉醒。人通过对自我追求的实现,将自我从依附中解脱出来,从而令自我走向独立和自由。当人意识到自我需要走向独立和自由时也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彰显之际,现代社会正逐渐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型,其结果必然是公民人性的解放和主体个性的张扬,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想接受不再只依据权威的灌输,而是依据人的自主性的价值判断,人们威权意识的逐渐形成和人主体意识的凸显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机遇。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结合。
道德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2]。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践,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口号,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3]他们的教育理念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只有接近生活,融入生活,才能焕发光彩和活力。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两者的结合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1.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闲暇
闲暇不是无事可做的一段时间,而是人脱离繁忙的一种悠闲、自由、宁静、从容不迫的状态。闲暇教育不是在人的空闲时间对人进行教育,也不是为填补个人空虚、丰富个人业余生活的教育,而是以关注培养能拥有和操持闲暇的个人为目标的教育。大学生的生活有相当丰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闲暇生活给大学生提供了涵养个人情操、锻炼道德实践的舞台,在闲暇生活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合作,学会退让和妥协,学会诚实和守信,学会宽容与信任、坚持与放弃,在闲暇中他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在学校生活的状态下,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极小的,而在闲暇生活中,他们的生存状态才会表现出极大差异。但是,闲暇不会自动地完全趋向积极的方面,闲暇生活如果发生结构失调,例如某种爱好的畸形发展,就有可能使原本健康的个人生活逐渐产生病态,甚至走向崩溃。因此,闲暇生活是需要引导和自律的。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引导他们科学合理的选择自己的闲暇生活方式,在闲暇中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凸现人文关怀的内涵,在愉悦他们身心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要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在通过不断地确立信念,锻炼意志,规范行为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和体验,才能最终形成。亚里士多德说过:“正如其他技术一样,我们必须先进行实践活动,我们必须制作才能学会。……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人。”[4]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在现实中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增强自我调控、自我修正的能力,才能增强压力承受,环境适应的能力。大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只有放到实践中检验,才能够显示理论的意义。而在目前的高校中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社会实践的需求而不能得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满足人文关怀大学生的需求,创造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把更多的大学生放到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去磨练,以培养出更多思想道德品质过硬、人格健全的学生。
(四)要注重对幸福的全面关照。
幸福是个体的主观体验。秉持人文关怀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人的幸福给予全面关照和提升。幸福感源自人内心对欲望实现的愉悦感受。个人在满足欲望,寻求生存意义与价值的现实生活中,会面临许多矛盾,诸如人应当追求什么样的欲望?怎样取舍产生冲突的欲望?等等。在现实中人需要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追求以实现自己的欲望,人的欲望也只有经过理性的作用,才能升华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目标。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不断超越,人在不断地超越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法比拟的愉悦,正是在这种理性的不断反思中,人们会对各种选择不断整合,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生理想,并朝着这个理想不懈奋斗。注重幸福关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人性的。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88―189.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178―184.
关键字:传统文化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耸逗捅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在文化相互激荡的21世纪浪潮中站稳阵脚的根底,其所透射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所特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无法脱离学校教育,因而作为培养素质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渠道,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鉴于此,就我国美术专业院校来说,相关教育者应结合美术专业大学生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偏低的实际,积极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夯实思想教育基础,以确保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在全民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应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事实上,在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这是由于传统文化与美术史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根据我国在2008所进行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报告所得,在普通高校,学生对问卷的正确率只有62.27,而在美术类高校中,正确率只有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相对较低。此外,我国还进行了美术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占了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教学的则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然观念、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社会理想和人生取向等,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1.1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年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重点,“天人合一”更是被视为了人生的理想境界。老子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强加妄为。在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今天,美术院校的学生思想也开始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生态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其实作用。倘若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以引用,那么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兼备道德、尊重、顺其自然规律的素质型艺术人才。
1.2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爱国主义一直贯穿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历年来也有无数的诗词作者对爱国主义进行了歌颂和阐释。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向他们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应深入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善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资源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1.3传统文化中的人际观和社会观
随着社会经济消费水平的上涨,学生的生活方式、利益需求日趋多元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因此受到冲击,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对待人际和社会的态度。基于这种形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能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毒害。而我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和为贵”,倡导“仁者爱人”、“有容乃大”的博怀,追求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当代高校大学生当中道德素质弱化的现象不断滋生。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美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立足时展实际,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资源,并把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
(三)有利于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工作贯穿了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美术院校传播和贯彻党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途径。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教育,将有助于贯彻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进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涯 生涯规划理论 大学生 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23-02
生涯(career)一词源于罗马字via- carraria和拉丁文carrus,意指古代的战车,进一步发展为驾驭和驰骋的技术和能力,含有未知和冒险的意思。《辞海》对“生涯”的定义是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具体指职业发展历程。1976年,美国著名生涯专家舒伯(Super)对“生涯”下了如下定义:生涯是指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这也是目前被西方学者广泛认可的观点。1976年至1979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4年的跨文化研究,将角色理论和原有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有机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同时涵盖生活广度和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即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纵贯此图我们发现,在合理考量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生涯的发展态势(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实质上由人本身的力量左右。这个力量是广义的,包括人的兴趣所在、性格导向、能力和执行力以及价值观的追求和自我需要的实现。进一步细化到生活和工作中的事例,即科学实现自我定位之后,明确合理目标,采取切实行动以帮助实现并达成内心的满足和平衡。生涯规划包含的相关理论众多,其中霍兰德兴趣理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仅适用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于更普遍的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具有不可小觑的指导作用。
1 霍兰德兴趣理论与寝室关系的调节
著名的生涯辅导理论家霍兰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想。他将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归为六种类型:实用型(realistic type,简称R)、研究型(invest- igative type,简称I)、艺术型(artistic type,简称A)、社会型(social type,简称S)、企业型(enterprising type,简称E)和事务型(conve- ntional type,简称C),并且人会因为本身的兴趣走近相匹配的职业范围,即归属于不同的兴趣岛屿。同时,兴趣与性格相辅相成,兴趣和性格的外化是行为方式,而来自不同岛屿的人的日常行为方式既有不同又相互关联。
寝室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最小单元,寝室和谐与否直接影响个人成绩及团队建设。同学们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具有不同的兴趣取向,形成不同的行事风格,排列组合到一起,自然存在摩擦和矛盾。以寝室卫生检查为例,细心的辅导员一定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接到任务后,寝室中张同学总是由于受不了寝室的卫生情况而第一个拿起扫把开始干活;王同学总是先给室友作好分工和进度要求,再加入劳动,不论室友是否已经开始进行;赵同学总是在耐心听完王同学的安排之后再开始做清洁,过程中非常注重配合和互助;而李同学总是一边参与一边抱怨“寝室挺干净的,为什么要做如此彻底的清洁?”将这四位同学的霍兰德兴趣代码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表1中所示的内容。
这终究是一场由于学生本身兴趣、性格差异导演的生活细节的小分歧。对寝室卫生情况认知截然相反的是张同学和李同学。假设当垃圾筒里仅有三张纸的时候,生活在C岛的张同学就已经无法忍耐而不得不将其倒掉,而生活在A岛的李同学可能只有在垃圾筒里的纸漫出来之后才引起注意并思考是否开始付诸行动。在这次劳动中,明显处于领导和被领导关系的是王同学和赵同学。因为来自E岛的王同学在面临一项工作时会本能地扮演领导、组织和监督角色,恰好遇上生活在S岛的赵同学,注重服从、团结和互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人的行动自觉服务于心理需要。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和期望的寝室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增进彼此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包容,营造和谐寝室氛围。
2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与自卑情绪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