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检修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保证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
课时比例分配适度(1)保证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至少达到1∶1,提高实践课时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2)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间安排在同一时段,不相对孤立,如:把上午4节课或下午4节课都安排成《花卉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其中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可进行1节理论课和相关内容3节实践操作课的讲授,或者2节理论课和2节实验课相继进行,达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紧密有机结合和知识点教授的流畅性。
1.2实践课中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盆花的生产规模有大有小,小则几十盆,大则上万盆,甚至百万盆。在温室花卉栽培养护中,由于空气流动性差,湿度偏高或偏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盆花生长不良或生病,这就需要栽培养护者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及时挽救损失。我们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竭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比如在上花卉的分株、扦插繁殖实验课时,待实验课结束后,我们将剩下的花卉材料(如广东万年青、一叶兰、朱顶红等)和用旧的花盆发给学生,并安排学生2~3人1组,然后各组将剩余花材或插穗搬回寝室,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操作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并做好操作流程及养护记录,特别是对出现的问题(如病害问题)记录其发生的时间、表现症状,初步拟定解决方案,然后到理论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
1.3实践课摆脱“课堂”形式的束缚
让学生真正融入花卉市场《花卉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这门课程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其生产第一线的教学就尤为重要。我们经常让学生参与学校会场的摆花图案设计及摆花操作、节日校园的摆花图案设计及摆花操作、校园花坛的花卉种植及养护管理,以及参与衡阳市的摆花业务、衡阳市花鸟市场花卉价格调查等。同时,教研室有很多教师在校外花卉企业兼技术顾问,经常带领学生到花卉生产企业现场,对花卉栽培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然后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向他人学习的能力
所谓“千人千品,万人万象”。比如在1次草坪修剪实验课中,当笔者把草坪修剪机的发动规范动作示范3次后,其中有部分学生很快就能熟练操作,而有部分学生却始终不能掌握规范动作,未能启动草坪修剪机,无论怎么鼓励他们重试,他们却红着脸不想再试。于是,笔者让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没有信心的学生,最终他们都能按规范动作启动草坪修剪机。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的能力,苗圃基地为学生全天开放,课余时间,都会有3~5人去基地进行嫁接、扦插和换盆等技术方面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熟练掌握了操作手法,又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弥补自己操作方面的不足。2.5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温室草花生产少则几万盆,多则上百万盆,当全部草花感病以后,就需喷药治病,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在初步确定病害后盲目地大面积施用药,其结果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还浪费药物,甚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比如在初步确定病害后,可先进行点实验,效果表现好后再进行面治理。先选几十盆草花作点实验,然后再逐渐扩大面积喷药,做到心里有数。
2改革后的成效《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后
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花卉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灵活,同时明确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高效性。学生在没有辅导员做思想工作的情况下,到课率达100%,且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花卉技能竞赛和花协活动。5年来国家农业部花卉园艺师考证通过率99.5%,省高职院校技能抽查等级为优秀,全国高职院校插花竞赛获二等奖、三等奖。且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独挡一面,98%以上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大多数毕业生2年后就当上部门技术主管,一部分毕业生在广东、湖南、云南等地成立园艺园林公司。
3今后《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1保证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
课时比例分配适度(1)保证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至少达到1∶1,提高实践课时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2)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间安排在同一时段,不相对孤立,如:把上午4节课或下午4节课都安排成《花卉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其中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可进行1节理论课和相关内容3节实践操作课的讲授,或者2节理论课和2节实验课相继进行,达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紧密有机结合和知识点教授的流畅性。
1.2实践课中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盆花的生产规模有大有小,小则几十盆,大则上万盆,甚至百万盆。在温室花卉栽培养护中,由于空气流动性差,湿度偏高或偏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盆花生长不良或生病,这就需要栽培养护者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及时挽救损失。我们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竭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比如在上花卉的分株、扦插繁殖实验课时,待实验课结束后,我们将剩下的花卉材料(如广东万年青、一叶兰、朱顶红等)和用旧的花盆发给学生,并安排学生2~3人1组,然后各组将剩余花材或插穗搬回寝室,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操作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并做好操作流程及养护记录,特别是对出现的问题(如病害问题)记录其发生的时间、表现症状,初步拟定解决方案,然后到理论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
1.3实践课摆脱“课堂”形式的束缚
让学生真正融入花卉市场《花卉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这门课程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其生产第一线的教学就尤为重要。我们经常让学生参与学校会场的摆花图案设计及摆花操作、节日校园的摆花图案设计及摆花操作、校园花坛的花卉种植及养护管理,以及参与衡阳市的摆花业务、衡阳市花鸟市场花卉价格调查等。同时,教研室有很多教师在校外花卉企业兼技术顾问,经常带领学生到花卉生产企业现场,对花卉栽培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然后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向他人学习的能力
所谓“千人千品,万人万象”。比如在1次草坪修剪实验课中,当笔者把草坪修剪机的发动规范动作示范3次后,其中有部分学生很快就能熟练操作,而有部分学生却始终不能掌握规范动作,未能启动草坪修剪机,无论怎么鼓励他们重试,他们却红着脸不想再试。于是,笔者让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没有信心的学生,最终他们都能按规范动作启动草坪修剪机。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的能力,苗圃基地为学生全天开放,课余时间,都会有3~5人去基地进行嫁接、扦插和换盆等技术方面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熟练掌握了操作手法,又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弥补自己操作方面的不足。2.5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温室草花生产少则几万盆,多则上百万盆,当全部草花感病以后,就需喷药治病,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在初步确定病害后盲目地大面积施用药,其结果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还浪费药物,甚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比如在初步确定病害后,可先进行点实验,效果表现好后再进行面治理。先选几十盆草花作点实验,然后再逐渐扩大面积喷药,做到心里有数。
2改革后的成效《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后
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花卉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灵活,同时明确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高效性。学生在没有辅导员做思想工作的情况下,到课率达100%,且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花卉技能竞赛和花协活动。5年来国家农业部花卉园艺师考证通过率99.5%,省高职院校技能抽查等级为优秀,全国高职院校插花竞赛获二等奖、三等奖。且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独挡一面,98%以上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大多数毕业生2年后就当上部门技术主管,一部分毕业生在广东、湖南、云南等地成立园艺园林公司。
职业素质培养的实施
1.加大投资,增强教学硬件建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大力增强电子信息专业的硬件建设,优先进行了巨大投资。学校在近三年的时间内投资了100多万元,新建了4间机房、4间多媒体教室、2间电子电工及计算机原理实验室、1间微机组装室、1间主板维修实验操作室,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学之需,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准确定位,重组人才培养模式。
(1)面向市场,确定方向。学校把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作为重点发展专业,开设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及外设维修、电子技术应用等三个专业和计算机主板维修,基础管理专业短训班,为计算机、家用电器生产厂家培养和输送具有一定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干部。
(2)校企“联姻”,订单培养。经过多方努力,学校与多家制造企业的合作步入了实质性发展轨道,并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使毕业生搭上了由学校到企业(或用人单位)的直通车。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教育应该怎么办,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学了以后干什么等一系列困扰学校发展的重大难题。
(3)立足就业,无缝对接。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不外乎是拥有一技之长的企业“灰领”或能自主择业的社会实用型人才。一技之长和顺利就业是关键,这就必须达到学生与企业、社会之间的“零适应期”效应,才能真正实现无缝对接。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①调整计划。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学校从2003年下学期开始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除增设必备的操作技能训练课程外,还把5S、IS09000系列、QC新旧七大手法等企业管理的基本常识与原理列入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②“1+1+1”模式。从培养目标来看,实行“一个文凭”+“一个资格证”+“一种熟练的专业技能”;从培养方式来看,展开“一年文化基础”+“一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一年企业实践学习”。为了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学业思想准备及有足够验证自身专业技能的机会,利用寒暑假鼓励和组织学生到就近的工厂、企业或其它场所(如网吧、文印店、影楼、广告公司、电脑城等)进行实践;③学分管理。学分制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及学分制的指导思想,经过几年实践和验证,逐步出台并修订了《学生基本功与专业技能测训方案》,提出了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学分管理新思路;④双证化。与专业发展趋势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拓展职业素质的横向发展,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行业培训和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资格证书。
3.强化师资,培养“双师型”职教队伍。
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根据需要安排专业教师外出学习、深造,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概括地说,就是上、中、下三路并进的策略。
(1)上。学校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去北京、上海参加专业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促使他们很快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应用软件,使之适合“双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2)中。一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实际操作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主动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二是重视内部学习,练好“内功”。经常开办专业讲座,相互交流,各显所长,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3)下。主要是安排相关教师下到企业,亲临生产第一线参加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及时深入地探索专业教学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改革课程设置,构建科学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