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际货币制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及调节机制
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往来过程中,都在寻求各种调节手段以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往往不易达成。针对引发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多样原因,相应的调解国际收支的手段亦是多样的,分为自主性调节机制和法律调节机制。其中自主性调节机制是指当国家间出现外部不平衡时,经济自身所固有的某种内在力量能够推动经济朝着重新恢复外部平衡的方向发展。①自主性调节机制在国际收支失衡时自发地发挥作用,不存在人为选择并取舍的过程,主要包括货币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等。而法律调节机制又分为国内立法调节和国际立法调节。其中国内立法调节主要体现在关税立法、汇率与补贴立法、外汇管制法、进口许可证制度等方面。国际立法在调节主要采用融通资金的措施,一方面国际收支出现失衡的国家可以向跨国商业银行或其他国家贷款,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紧张;另一方面可以由国际经济组织参与,介入成员国的调节过程,例如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收支失衡形成原因多比较复杂,应该在分析国际收支失衡原因的基础上,选不同调节手段组合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及其评价
20世纪6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崩溃瓦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牙买加协定”,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多样,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一)自主性调节机制及评价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自主性调节机制依赖于双边和多边汇率的相对变动、国际储备的增减、相对价格的变化来实现。自主性调节机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收支失衡可能是由大规模资本流动和生产全球化,以及基于专业化生产而兴起的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往往对汇率和物价的弹性比较小,显然不能仅依赖这一调节机制达到平衡。
(二)汇兑安排及评价
为避免成员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制度来妨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和取得对其他成员的不公平竞争优势,基金协定第4条规定:成员国进行汇兑交易和行为时必须遵守三个基本原则②;作出的外汇安排有向基金通知的义务,但通知不是成员国汇兑安排生效的必要条件;成员国可以自主选择本国的汇率制度,但不能将本国货币的价值在法律上与黄金挂钩,除非得到基金的批准任何多种汇率和歧视性汇率安排都不合法;成员国应该向基金组织提供为进行汇兑措施监督所必要的材料并同基金就其有关汇率的政策进行磋商,但得出的结论对成员国在法律上并没有约束力。
汇兑安排条款给予成员国自主选择本国汇率制度的权利,可选择的弹性汇率制度所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以一国国际收支大面积失衡为表现形式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危机。选择汇兑安排的自由绝对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成员国通过本国货币贬值来获得不当的贸易利益,进而陷入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因此必然需要对成员国汇兑予以限制,基金协定规定成员国的一般义务,无疑限制了那些通过货币贬值来转嫁国际收支逆差的成员国的行为。但是本条多处使用了“努力”一词,磋商的结论也并不具法律约束力,可以看出“软法”的性质,削弱了法律规范本身的强制性。另外基金组织对破坏、阻碍汇率制度的国家采取的最终制裁方式是不提供资金援助,威慑力有限。
(三)外汇管制及评价
外汇管制法是针对本国内发生的外汇行为的国内法,但由于外汇管制法的涉外性,基金组织将外汇管制的规定纳入多边基金协定之中。基金协定同时规定了第8条和第14条两套不同的外汇管制制度由成员国自行选择加入。基金协定第8条要求成员国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但如果经基金组织同意,在一成员出现国际收支情况不佳时可以向基金组织提出实施背离第8条义务的措施。第14条规定了过渡办法以供那些暂时无法承担第8条一般义务的成员国家接受。基金协定中的外汇管制条款在要求成员国取消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同时也规定了特殊情况下可以背离这一规定,实施外汇管制措施。这一方面扩大经济交流和发展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增加一国国际储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世界范围内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与净值的明显增加,逐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直至自由化应该是一国市场经济发展成熟乃至繁荣的必经阶段。很多国家已把外汇管制立法的焦点由对经常项目转移到资本项目帐户上。而基金协定中外汇管制条款仅仅涉及到经常帐户项下的支付和转移限制,对资本项目账户并无规定。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外汇管制立法不同,容易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界定不明,而导致逃避法律管制问题。
(四)普通提款权、借款总安排制度、备用制度及评价
基金协定为调整成员国收支平衡创设了普通提款权制度、借款总安排制度、备用安排制度,可以为成员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提供资金援助以缓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在上述制度中基金组织以类似于“贷款人”的身份介入到成员国宏观经济调整中去,明确的将一国的国际收支问题纳入了多边体系的调整之中。基金协定对成员国申请上述资金援助规定了一个较为苛刻的标准“条件性”,强调基金组织贷款必须同削弱或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相结合,旨在鼓励成员国在收支困难出现的初期就采取措施,明确绩效标准的数量和内容避免出现根源性收支问题。但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基金协定中“条件性”标准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五)特别提款权及评价
多数国家发行的货币不是国际通行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外汇或其他货币财产。这种国际清偿力构成了国际储备,其对国际收支有着重要的影响。普通提款权下基金所直接提供给成员国的国际清偿力是有限的,由此基金协定创设特别提款权制度来帮助成员国应对国际收支失衡,实际上是普通提款权功能的延伸。特别提款权是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中心,利用国际金融合作的方式,共同创立的新的国际储备资产、记账单位。
特别提款权是历史上首次超国家机构创造的国际货币, 超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货币不再做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③相比于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没有附有严格的条件,其对国际清偿力的供需调控更为有力,更有效调控成员国国际收支的平衡。近几年随着日元等货币也加入了储备货币行列,国际储备明显不足的问题基本已经不存在。特别提款权自身设计的缺陷妨碍了其作用的发挥,特别提款权只能在官方间使用,无法直接运用到市场交易中,这与其作为国际储备调整国际收支的任务不符。
三、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影响及调节方法
(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影响
近二十年,中国持续出现“双顺差”的格局,其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构性原因,包括我国高储蓄、低收入、低消费的制度文化因素以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和参与全球产业内分工特定发展阶段的结果;货币性原因,包括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的涉外经济政策、资本管制、外贸管制、外汇交易制度的不对称性使得中国的国际储备积累;政策性原因,即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和政府主导下的招商引资直接推动了我国双顺差的快速积累。持续大规模的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国际收支结构在未来还将继续,这样的国际收支结构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上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也正给中国经济金融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扰。
首先,大量顺差会使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增大,造成出口成本增大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必然形成通胀压力,增加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本和难度;其次,长期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所累积的巨额外汇储备蕴涵着较大的金融风险;最后,国际经收支顺差将加剧国际经济摩擦,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近几年我国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中国”愈演愈烈,贸易摩擦从货物贸易、以企业为主的微观经济层面开始逐步走向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和制度层面发展,使我国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
(二)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动态平衡的对策
1.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
一国的经济增长本来就会伴随着本币汇率升值的进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结果。我国应进一步增加汇率弹性,完善汇率的形成机制,放宽意愿结售汇限制,让人民币汇率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到达其均衡水平。这一过程必然影响一部分出口企业的盈利乃至生存,甚至可能给我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造成压力,但是汇率升值的过程也会通过市场机制令技术管理水平更高、利润空间更丰厚的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有利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2.放松外汇管制
加快外汇管制松动的步伐,以金融机制带动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人民币的自由化进程扫清障碍,在取消人民币经常项目兑换限制的基础上,加强对资本项目管理的立法及操作研究,为尽早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3.优化国际储备,保证黄金储备
为维护货币的稳定,一方面应适当增加黄金储备的比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外汇储备的增值;另一方面发强对黄金市场的管理。
注 释:
①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兼论东亚货币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论文摘要:金融创新对金融业及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金融创新也有它的负面作用,但是从整体来看,它的积极的正面的对金融业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三方面探讨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供大家参考。
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金荣等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并提出了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它对金融业及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金融创新也有它的负面作用,但是从整体来看,它的积极的正面的对金融业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三方面探讨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供大家参考。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金融创新提升了金融业发展能力。金融创新不仅仅是在业务发展、机构放大、就业增长和素质提高方面对金融业的发展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由于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增强,把金融机构的资本扩张能力和现代化的设备水平的提高带动起来。也许更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创新还推动了金融产值的快速增长,促使一个国家的第三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迅速上升,为第三产业和GDP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金融创新能力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组织创新促使金融机构纷纷有新的成员加入,促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顾客的吸引力降低,造成利润逐渐下降。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3.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对经营风险的抵御能力。金融创新的这种影响,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对具有风险转移功能金融工具的使用体现出来。例如,浮动利率债券或浮动利率的票据,这种建立在传统金融工具的特点的基础上的金融创新工具,能促使金融机构降低筹资利率风险。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金融工具的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导致金融市场接纳的金融资产的品种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债券陆续出现,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序列已经延长,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技术也越来越强。从衍生产品的组合设计来看,也可以看作是花样翻新,不但有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嫁接,如外汇期货,债券期货、股票期货等;还有衍生工具之间的搭配,例如期货期权,换期权等两种金融衍生品组合而成的“再衍生工具”。此外, 还有对基础衍生工具的参数和性质进行重新设计后产生的创新衍生产品。
2.金融创新促使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证券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证券发行融资方式的重要程度大大超过了银行贷款,具体表现为银行贷款的数量急剧下降、循环国际证券急剧上升。二是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微观金融主体,资产和负债越来越证券化。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有相当多证券资产的形式存在,商业银行成为重要的国际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此外,商业银行贷款资产也实现了证券化。至于负债债务证券化,是指银行更注重通过发行浮动利率债券和长期债券基金,而传统的依靠吸收存款的融资方式的比例下降。三是商业银行不仅作为国际证券市场的发行者,还参与国际证券业务的经营,成为新发证券承销机构。
3.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金融创新国际资本的流动,促进国际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促使一体化程度加深。一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在国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市场问世以后,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快速向全球金融市场发展,而这又在客观上要求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惯例、市场交易价格和投资回报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基本一致,从而促进了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改善。二是金融衍生工具不仅为金融主体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提供了有效手段,因为相同的货币的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之间、不同货币的利率之间存在差异,并对金融主体套利投机收益和套汇收益提供了可能。三是一些创新金融工具或衍生工具的交易, 本身就要以多个金融市场做依托,是一种跨市场的国际性金融交易。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
1.金融创新模糊了融资边界。金融创新使得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而导致融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按照一般的金融学原理,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作为信贷中介的资金融通资行为,而直接融资则是筹资人和投资人没有必要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融资。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融资期限的分类则作为主要的客观标准。融资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期限的市场为货币市场,反之为资本市场。这样来解释这种融资制度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在不同类型的金融文件和金融教科书中似乎已经成为规则得到了一致的认可。然而,金融创新将使这些划分标准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2.金融创新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金融创新促进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欧元的开始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欧元货币制度创新推出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欧元制度是一种不与国家权力相联系的创新的货币制度。在人类的历史上的货币统一,基本都是以统一主权作为前提和条件。而欧元作为一个超国家组织的产物,是在国家主权分立的情况下实现的货币整合,也就是欧元体现的货币的统一,是超越国家主权的限制,与国家主权统一相分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的开始使用不仅推动了货币制度创新,还对传统的金融学的货币制度理论提出了挑战。其次,欧元是符合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和货币形式出现的一种创新。货币制度创新,不仅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演化和货币形式的发展演变,也包括总体货币制度不变下的货币一体化。
四、结论
总之,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金融业的工作人员,只有认真研究、趋利避害,才能极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健.金融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6) .
[2]刘志海,王睿.浅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关系[J].金融经济,2006,(02).
摘 要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元贬值,在各国经济都受到很大损失之时,中国的经济却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这些充分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同时也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人民币自由兑换 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一)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指人民币持有者可以自由将其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政府不对这种兑换做任何限制,包括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目前,我国已完成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推动资本账户开放,但同时要考虑到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
1.抵抗外部危机的能力大大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竞争力得到大大提高,这对我国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我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些都使我国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得到提高。
2.以货币进行对等资本账户开放,不存在外部风险
货币进行对等资本账户开放的含义是两国允许对方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投资,双方银行可开立、接受对方货币的保函、信用证和对外担保,不必使用第三方货币。在国际上,如果允许货币在双方进行贸易结算、投资股票和债券,就可以避免美元的使用,这样就可以推动本币国际化,实现资本账户开放,而且,又没有风险。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视点
(一)创立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又称欧洲货币市场,使非居民在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国内的外汇限制和金融法规的约束,从而进行自由交易的一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可以促进本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从而提高本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间接的推动了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目前,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已具备:
1.我国有明显的地理优势
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海陆空交通便利,融资环境良好,且我国是地处亚太地区的主要经济大国,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2.经济实力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放程度高,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从而抵抗外部市场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降低了遭受风险的可能性。
3.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不断深化,国内聚集越来越多的有经验的金融人才,促使我国国内市场日臻完善
(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
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简单的说,就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发生业务时以人民币结算,而无需采用国际储备货币进行结算。中国顺应这次危机的潮流,把握契机,为人民币国际化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棋子―实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1.以人民币周边化推动人民币区域化
中国首先在东盟邻国推行人民币的举动是很明智的,越南、柬埔寨等国的资本市场都欠发达,无论是美元、欧元还是人民币,对他们来说都很难对冲货币风险,况且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同时中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向来友好,这就使人民币在这些周边国家推广多了一个筹码。当前中国经济态势运行良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完全可以抵消人民币尚未完全自由兑换的劣势。
人民币周边化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基础,我们以同心圆的方式扩大人民币的结算范围,加强同周边地区的金融贸易合作,以人民币周边化推动人民币区域化。
2.以人民币区域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首先,中国虽是经济大国,但还没有成为像美国那样的经济强国,还不能实现一步到位,主观上要求区域化;其次,加强与区域里的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可以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地位和威望,客观上要求区域化;最后,人民币可以通过区域化对最终实现国际化进行探究,避免因盲目国际化而遭受外部冲击。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选择
(一)美元式路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信用货币制度,美国在国际中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使其获得了霸权地位,美元凭借美国这一霸权地位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中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因此说,美元的国际化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二)欧元式路径
欧元是一种几乎与美元相提并论的国际货币,欧元是典型的按照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演进这一过程发展而来的,是当时欧盟在欧共体范围内发行的一种共同货币,之后在国际范围被普遍接受。
(三)日元式路径
日元的国际化是相当曲折的,是通过货币可兑换的若干阶段实现其国际化进程的,是由日本国内的经济基础和地域经济所决定的,大部分新兴国家正在按照这一路径完成其货币的国际化。
以上这些国际货币的演进过程值得我们借鉴,任何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一国经济国际化水平程度,虚拟经济最终还是依赖于实体经济,脱离经济国际化而谈人民币国际化是不切实际的。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是漫长的,我们要不断为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努力缩短这一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长江.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道路.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杨素芳.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3]毕颖娟.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途径选择.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
论文关键词 汇率补贴 汇率操纵 反补贴
一、人民币汇率补贴问题概述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挥之不去且不断蔓延,这使得西方国家的经济萎靡不振。但中国经济却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为了扭转自身的颓势,转移本国民众对本国萧条经济的注意力,不断指责人民币汇率纵,对中国出口商提供补贴,从而获得贸易上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其中,美国试图通过国内和国际法律途径采取措施,认定人民币汇率安排构成其国内法和WTO法律框架内所禁止的补贴行为。由于中美都是WTO成员国,美国若通过其本国法认定人民币汇率构成补贴进而采取反补贴措施,就需要符合WTO法律框架内的SCM协定所认定的构成补贴的法律要件。因此,归根结底,认定WTO某一成员国的贸易措施是否构成补贴,需要在WTO法律框架内加以界定。
由于一国汇率政策的调整除涉及该国主权问题之外,还要受到该国加入的国际条约的约束。其中最主要的即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以下简称IMF协定)。西方国家需要证明中国的汇率政策违背了IMF协定下的相关义务来认定人民币汇率被人为操纵。而IMF协定对汇率操纵进行的明确的界定:汇率操纵是指IMF成员国实施了对汇率水平具有实际影响的政策从而造成汇率低估的严重偏差,以扩大净出口。西方国家指出人民币汇率纵的具体法律依据是IMF协定的第4条第1款第3项。该项指出,IMF成员国不得通过操纵汇率或本国货币制度来妨碍国际收支的调整,获得对其他成员国在贸易上的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汇率补贴分别涉及WTO与IMF这两大国际组织在此问题上各自的管辖权,这一问题既涉及贸易补贴又涉及汇率制度的安排,因此需要进一步协调二者在管辖权上的冲突。对此,WTO与IMF提出了在货币措施与贸易措施有交叉情况出现时二者的协调机制,这包括报告机制和磋商机制。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IMF自成立之初就采取尽量减少救济措施的政策,此外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执行力度要远比IMF强硬,这使得西方国家更偏向于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汇率补贴问题。
二、结合SCM协定分析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合法性
西方国家欲通过国际贸易法途径解决即WTO法律途径解决汇率补贴问题,就需分析人民币汇率安排是否符合WTO法律框架内SCM协定认定补贴需要满足的构成要件。SCM协定对补贴做出了定义,如果政府提供了财政资助或价格支持,并且因此授予了利益,则认定存在补贴。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构成一项补贴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政府提供了财政资助;(2)授予了利益。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要件,才能认定补贴的成立。在满足补贴要件的同时,还需要证明补贴具有专项性,具有专项性的补贴行为才受到SCM协定的约束。那么,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否构成WTO所禁止的补贴,就需要结合SCM协定认定的补贴要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美元;霸权;多元货币体系;欧元
美元作为核心的单边霸权主义货币体系在形成时刻便注定了它的瓦解。美利坚在实行的货币霸权统治过程,同时也是美元走向反面转化的过程。
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二战后一定时期内为其成员国发展营造了较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成员国的战后恢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第一,世界黄金的供应在二战后开始停滞,美元利用其国际储备的地位取代黄金,弥补了国际清偿,同时缓解了国际储备供应的短缺程度。第二,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制度,削减了各国外汇市场的动荡程度。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加强主要成员国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尤其是为成员国提供短期和中期贷款便利,缓解了他们的国际收支问题,从而也增加了世界经济的稳定性。
但是,美元霸权主义下的国际货币合作也存在诸多缺陷。首先,由于美国在同其他国家国际金融合作时,美元依赖于其特权地位,必定会在分配利益和承担责任之间同其他国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内在不稳定性很难克服。比如美国若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币值稳定,则引发国际清偿不足;但若世界其他国家的美元储备不断增长,则会造成美国国际收支长期逆差,从而酿成美元危机。最后,虽说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整,但根本上来说几乎没有弹性,其他各国利用汇率政策调整国际收支和经济活动的行为受到制约,而且在某些经济脆弱结构的国家固定汇率政策引得国际热钱流动造成金融危机,东南亚危机就是例证。所以,以美元霸权主义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具有稳定性的,只是特殊时期相对的且短暂的稳定而已。
满足三个条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才能正常运作:首先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币值稳定:其次,美国黄金储备充足,保证美元对黄金的可兑换性;最后,黄金价格能够稳定在官方价格。显然这三个条件在日益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都能满足是不可能的,不可避免的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从而使美元霸权的基础也开始消失,“美元荒”到“美元灾”,最后变成美元危机。二战后,随着美国对外扩张的脚步加快,资本外流的速度也在加快,美国开始从国际货币收支顺差变成逆差,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国际收支失衡越来越严重。1960年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达215.83亿美元,黄金储备缩减27.5%,跌至178.04亿美元。美国国际收支巨额逆差中伴随着美元的外流,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大量存在,也为美元一轮危机埋下伏笔。
1960年10月,美元的首次危机爆发。美联储为保卫美元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活动,在国内采取经济政策,在国际上积极寻求合作,如创建“十国集团”,“黄金总库”和和相关国家签署“互惠信贷协定”,“贷款总安排”等。但这些活动在严重的美元危机来临时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在1968年爆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时,美国再也无法支撑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兑换的承诺,使自由市场的黄金与官方黄金的交割脱钩,故而黄金产生了两个市场以及两个价格,间接表明了美元的贬值。
五次美元危机爆发于1968-1971年间。尼克松政府由于形势所迫于197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即美元与黄金不再挂钩,且美元兑黄金一次性大幅贬值。这也表明了以美元为核心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已经瓦解。
然而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两年内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并未因为美元的贬值而得到改善。并且由于短期国际外债的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以及国家信用接连受到打击,又爆发了数次危机。1973年3月,一些大国宣布其货币与美元脱钩,实行货币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的汇率制度。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美元和黄金挂钩以及其他国家货币和美元挂钩以均不存在,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海外投入和资本方面的对外支出不断扩大以及国际贸易的顺差转逆差均造成了美国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而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恶化的结果就是美元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美元的持续贬值。由于二战后美国为了侵略和扩张,从1946年到1972年美国军费支出达770亿美元,和此期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累积和880亿美元相差不远。美国对外资本输出在50和60年代中间也不断增长,但其他国家资本的流入远远不能抵消美元流出的数量并且这段时间内美国经常账户由顺差变为逆差,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在德法的领衔下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马赫条约》,在条约中确立了发行统一货币是他们的终极目标。统一货币首先需要使货币在欧盟间完全自由流动,其次是设立能够担任欧洲央行角色的―欧洲货币局。从此欧元的出现经历阶段可以划分为: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投入使用―同年2月28日,欧元区12国货币退出流通。这些标志着从未出现过的区域超货币正式出现并投入使用。可以说,欧元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超越国家的货币,它促进了以美元霸权主义为领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为其他区域内的超区域货币提供了重要参考。
但这一局面正在慢慢被打破,随着欧元的诞生,原来的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国际储备货币逐步转化为欧元。据统计,到2009年在已知分配的外汇储备资产中,欧元占比达27%。欧元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成为最重要的货币。从国际债务市场看,以欧元计值的货币市场工具和债券的规模均最大截至2010年9月,以欧元计值的国际货币市场工具发行规模达4364亿美元,占全部国际市场发行规模的47.9%。在全球外汇交易和全球场外衍生品交易中,欧元作为交易货币的规模均仅次于美元。同时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也占很大比重。50多个国家货币在确定汇率制度时与欧元建立了联系汇率制。此外,欧元在计价货币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占据特别提款权的重要地位。2014年,在特别提款权的4种货币权中,美元为41.9%,欧元37.4%,英镑11.3%,日元9.4%。国际贸易中,欧元区与区外贸易的50%-60%使用欧元结算。上述数据说明了欧元的地位重要性。
但在仍未走出欧元危机以及刚刚过去的英国脱欧风波未平的背景下,有人对欧元前景表示担忧。担心欧盟会不会以英国脱欧为导火索,点燃欧盟国家的脱欧浪潮,促使欧盟解体,从而欧元也随之失去地位。从目前来看,情况没有那么悲观,以德法两国为首的欧盟国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欧盟及欧元稳定。
当下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益高涨,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共识越来越得人心。在目前人民币尚未真正上位,欧元作为美元的一支重要制衡力量更是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人民币国际化也在稳步有序前进中,未来一旦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成立,也将开创人民币、欧元、美元的“三足鼎立”局面,取代以往美元的独霸对维护国际金融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 美元霸权的历史考察,鲁世巍,国际问题研究[J]2004.07
关键词:国际金融;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软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和其它经济类课程相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抽象难懂,最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何探索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学好国际金融学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并且日趋全球一体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日趋多元化,金融交易迅速膨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大大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也增加了市场风险,金融危机频发[1]。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日益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相关知识,不止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须,也是日常理财的必要条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介绍国际范围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外汇与汇率、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的内涵以及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的金融问题;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2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2.1时代性强,内容更新快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最活跃、也是最不稳定的经济领域。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
近年来重大的国际金融事件层出不穷,从拉美债务危机到东亚金融危机和美国IT泡沫破裂,再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更是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重大金融事件的发生也促进了金融理论的发展,如次贷危机引发加强金融监管的讨论。金融领域的瞬息万变、新观点新问题的日新月异要求本课程教授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2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和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国际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非常典型。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如有关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如外汇交易作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进出口企业必须利用外汇交易规避外汇风险,普通百姓也可以利用外汇交易获得投资收益;而一国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等数据的变化直接影响外汇市场的走势和当局的政策意向,这些都和各经济体包括百姓的日常理财息息相关;国内外金融事件、各国金融政策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因此学生在课堂外对此类信息接触得比较多,对本课程的兴趣也普遍较高。
2.3宏观微观并重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宏观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流动理论等;又有微观实务,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宏微观并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掌握宏观理论的同时提高对微观实务的实践能力。不仅从微观层面透彻的认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金融现象,而且能从宏观层面理解一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等。
2.4交叉学科多国际金融学涉及了经济贸易类课程的方方面面,和许多课程的内容存在交叉,如国际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信贷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以及财务会计等学科。这就要求在设置课程时应注意到课程的衔接和延续,各课程之间应加强联系和配合,以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复或断层。
3对高职高专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国际金融学的课程特点和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应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3.1.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首先应做好教材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国际金融的教材有非常多的版本,仅高职高专类就有几十种。在选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比较适合的教材应该是理论与实务结合较好,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突出实践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并有配套的案例和作业[3]。
由于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迅速,国内外重要金融事件不断发生,教师在平时应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动向,及时追踪理论前沿信息,充实知识储备。由于教材可能不能及时跟上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最新的金融信息,可通过教辅资料建设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1.2教学过程增加图示法的使用图示教学法,即通过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箭头)、框图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形成板书、电脑课件等有效施教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图示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展示化、可视化,比一堆文字更能让人一目了然,并印象深刻,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解汇率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时,如果教师用枯燥的文字满堂灌输给学生,学生会感觉晦涩难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图示法能很好地解释汇率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流程图将其作用过程一步一步地展示出来,就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该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学手段的改革
3.2.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尤其是国际金融学的时代性特点要求其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将大量内容以各种形式在短时间内呈现在屏幕上,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非常适宜向学生讲授国际金融的新理论、新动态;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解金融危机的时候,可以将课件连接互联网,这样课题内容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了解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情况。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2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国际金融实践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发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在讲到汇率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正好可以利用大家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课堂讨论掌握我国的汇率政策,并理解其和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考虑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某一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普遍对网络比较熟悉,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论坛、博客等多种互联网工具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也可考虑将作业、案例资料等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录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登录一些财经网站、查阅财经信息,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
3.3重视实践教学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方面相对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更应重视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加以使用。目前,科技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如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一个好的模拟软件能提供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等重要金融市场的实时行情以及相关资讯。学生可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对模拟资金进行运用。尽管是模拟交易,但它反映的交易状况和真实交易无异,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投资状况进行比较排序,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克服了传统教学纸上谈兵的缺点,也充分发挥了国际金融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到银行、外贸企业、证券公司等机构参观、实习,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相关行业和工作,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4]。
3.4优化考核手段传统教学往往在期终使用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形式简便易操作,但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尤其是国际金融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效果。课程的最终成绩应充分考虑平时表现,而考核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相关网站的访问情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情况、模拟软件的使用情况以及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等等,都应进入考察范围。这样的成绩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也反过来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条件;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孙连铮.国际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2]孔立平.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1).
[3]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7.(6).
摘要:当前我国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提高教师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运用微、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因此,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关系教学目的的实现,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1课程理论体系庞大,众多理论派别林立
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主要研究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等。微观部分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诸多理论内容,宏观部分中的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内容更是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流派。
1.2国际经济学对数学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由各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两个特点使得数学在应用到国际经济学中去的时候,能够抽象地表述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国际经济学中大量采用了数学模型的论述方式,这自然要求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高等数学知识。
1.3国际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
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常常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同时开设,这就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财政、金融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暂时并不熟悉,由此也给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当前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2.2学生对数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难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并且大量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经济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标、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是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和其经济学涵义相联系,从而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
2.3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严重目前国内高校通常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助于学生对成熟理论体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现实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即使是被认为完善的理论也需要国际经济现实的验证,因此,过分强调教材建设,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束缚教学双方的思维,导致教师难以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也难以增强学生用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摘要:当前我国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提高教师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运用微、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因此,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关系教学目的的实现,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1课程理论体系庞大,众多理论派别林立
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主要研究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等。微观部分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诸多理论内容,宏观部分中的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内容更是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流派。
1.2国际经济学对数学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由各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两个特点使得数学在应用到国际经济学中去的时候,能够抽象地表述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国际经济学中大量采用了数学模型的论述方式,这自然要求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高等数学知识。
1.3国际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
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常常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同时开设,这就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财政、金融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暂时并不熟悉,由此也给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当前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2.2学生对数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难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并且大量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经济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标、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是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和其经济学涵义相联系,从而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
2.3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严重目前国内高校通常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助于学生对成熟理论体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现实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即使是被认为完善的理论也需要国际经济现实的验证,因此,过分强调教材建设,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束缚教学双方的思维,导致教师难以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也难以增强学生用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21写作秘书网
3.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亚洲货币单位;货币一体化;货币篮子;名义汇率合作
一、引言
1997-199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亚洲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有必要展开经济合作以共同抵御金融风险,这促使区域内货币当局们商议推进一个共同的货币制度安排,以稳定双边汇率、加强货币政策合作。危机后大多数受冲击国家宣布放弃单一盯住美元,考虑到区域内贸易水平的上升以及潜在的竞争性贬值引起的经济溢出效应,在以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为媒介的市场推动下,加强汇率政策的协调对于亚洲国家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亚洲区域内汇率政策的合作与协调。
本文使用ASEAN+3区域内六种货币的月平均名义汇率数据,包括印尼盾(idr)、马来西亚林吉特(myr)、菲律宾比索(php)、新加坡元(sgd)、泰铢(thb)和韩元(krw),使用SVAR模型识别这些国家货币汇率波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AMU、美元和欧元汇率波动解释。文中的分析引入了AMU,突破了Frankel & Wei(1994)仅仅关注主要货币的传统模型。实证结果支持亚洲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盯住AMU稳定其汇率的假说,尤其在2006年10月——2010年7月这一特点更为显著,通过盯住美元实现稳定已经不是这些国家的最优选择。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对于地区货币汇率的考察主要从汇率联动和汇率合作两个方面展开。
汇率联动方面,许多学者沿用Frankel & Wei’s (1994)的方法。刘刚(2013)分阶段实证发现金融危机后东亚仍旧是事实上的美元区,美元的地位仍难以撼动,但人民币对部分东亚货币的影响力已超过了美元。Jyh-Dean Hwang(2013)发现人民币对于东亚汇率变动的影响很有限,除在极短期内外人民币在东亚汇率决定中并未起重要作用。另一些论文在MGARCH框架下运用Engle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模型,来估算时变的条件相关性。如Bong-Han Kim等(2013)发现,21世纪头十年的后半期,五种新兴亚洲货币和日元汇率之间的关联性下降,甚至是负的动态条件相关,并且用DCCX-MGARCH模型识别出国际资本市场驱使新兴亚洲货币和日元汇率之间关联性下降的两个主要因素。
另外一部分学者们关注区域内的汇率合作。Williamson(2005)提出由9个亚洲国家及地区盯住一个共同的篮子货币,该篮子由美元、日元和欧元构成。Ogawa & Shimizu(2006)提议使用亚洲货币单位来监测亚洲的汇率政策,稳定有效汇率。在比较各货币相对AMU的偏离指标后,他们发现其中存在不吻合现象,并将此理解为非协调的汇率政策的表现。Eichengreen(2006)认为与欧洲货币单位(ECU)和欧洲货币体系(EMS)相似,AMU能够起到官方协调作用。
三、模型与方法
(一)交叉汇率模型的构建
Frankel&Wei(1994)开创了识别主要国际货币在隐含篮子货币中权重的方法,评估了日元、德国马克和美元的汇率变动对于亚洲地区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他们的计量模型如下:
eEAt=α0+β1etUSD+β2etEUR+β3etYNE+εt(1)
其中,e为各货币对瑞士法郎汇率的自然对数的一阶差分,β的估计值表明各货币在隐含篮子中所占的权重。然而,采用Frankel-Wei回归进行的研究大多仅关注主要的国际货币,忽视了亚洲货币的影响,本文在Frankel-Wei模型中引入AMU。
当将AMU引入(1)式后,OLS估计结果将不如人意,因此本文使用带约束的SVAR模型解决内生性偏误和共线性问题。SVAR考虑了各内生变量之间的同期相关关系,规避了VAR中Cholesky分解结果对内生变量排序的敏感性。通过对如下的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可以模拟外部货币和AMU的冲击效应,从而发现其变动在各亚洲货币变动中分别所占份额(即隐含权重):
Rt=0+∑Pk=1k(L)Rt-k+εt(2)
其中Rt为向量矩阵(eusd,eeur,eamu,eEAi),Фk(L)是一个4*4矩阵,Ф0是常数矩阵,方差分解可以得出各货币(usd,eur,amu)在各国隐含货币篮子(EAi)中的相对权重。
本文数据使用2000年1月-2014年5月的月平均名义汇率(T=173),并以瑞士法郎(chf)作为计价货币。双边汇率数据来自Pacific Exchange Rate Service,AMU数据来自Ogawa & Shimizu。
(二)多重结构变动检验
本文使用Bai-Perron的多重结构变动模型(Bai&Perron,1998,2003)内生估计亚洲各国汇率制度发生变动的时点。使用完全结构变动模型,考虑如下回归方程:
yt=ztδj+ut
t=Tj-1+1,…,Tj;j=1,…,m+1
其中,yt为因变量,zt(q*1)为协变量矩阵,δj(j=1,…,m+1)是相对应的系数矩阵,ut为误差项,Tj为断点处,得到结构变动检验结果如表1:
注:表中列出了各亚洲国家货币汇率分别在Sequential检验、LWZ检验和BIC检验下存在的断点个数;TiS、TiL,B(i=1,2,3,4,5)分别给出了Sequential检验下和LWZ检验、BIC检验下第i个断点出现的时期。 检测发现大多数国家在2006年和2010年左右分别存在断点。2006年的断点可能与中国政府宣布采取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制度有关,而2010年左右的断点可能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平息后亚洲国家汇率调整有关。根据断点情况,本文将样本期分为三个子区间:2000M01-2006M09;2006M10-2010M07;2010M08-2014M05。
(三)建立SVAR模型
在进行SVAR分析之前,首先对汇率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所以在(2)式中使用一阶差分值建立VAR模型。根据AIC准则选择最优滞后阶数,所有国家在第一期滞后阶数为1,在后两期滞后阶数为3。VAR结果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下面建立SVAR模型。为使货币篮子中各货币结构冲击正规化为1,假设各亚洲货币面临自身冲击时的脉冲响应为0。按照eusd、eeur、eamu、eEAi的顺序反映其外生性水平,并假设美元和欧元不受同时期AMU的冲击。
四、ACU的角色:方差分解
表5给出了SVAR模型得到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表中数据是12个月的预测方差分解结果,反映了usd、eur、amu的外在结构性冲击分别对亚洲各国货币汇率变动的贡献率。
首先观察第一个时期的估计结果。总体而言,amu的贡献率比较低(除印尼和韩国),对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分别为0.076%、7.378%、9.241%、16.988%。除印尼外,美元是所有其他国家内在货币篮子中主要的锚货币。在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多亚洲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危机,其中措施之一是放弃严格盯住美元。然而,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在危机平息之后,这些国家重新对美元实行软盯住。McKinnon&Schnabl(2004)认为亚洲国家回归官方盯住美元或者事实上盯住美元,其原因在于美元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盯住美元既有助于便利国际贸易,又有助于锚定区域内和国内价格水平。
第二时期的估计结果发生很大变化。amu汇率波动对亚洲货币汇率方差的解释能力都高于10%,总体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家,amu冲击的贡献度显著高于第一时期的份额。而在印度尼西亚和韩国,amu的份额较为稳定,仍然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些证据表明亚洲货币正从事实上盯住美元开始转向盯住货币篮子,并且这一篮子中亚洲货币和欧元的比重不断变大。虽然亚洲国家货币汇率波动绝大部分仍然由美元汇率波动造成,2006年起各国逐渐放松了美元盯住制。在第二时期,所有国家(除了印度尼西亚)的美元贡献度都有所降低,菲律宾和韩国约下降了40%,马来西亚约下降了30%,新加坡约下降了20%,泰国约下降了10%。这一阶段货币篮子中三种货币的表现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首先,这一时期前段,正是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官方宣布放弃单一盯住美元、进行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开始发挥实际效力的阶段。区域内各国受到网络外部性的影响,将会总体上呈现出放松美元盯住的格局。其次,这一时期后段,正值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及危机持续影响时期。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元体系的脆弱性,驱使各亚洲国家调整汇率安排,积极处理危机对国内货币体系和对外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最后分析第三时期的估计结果。第三时期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危机的影响已逐渐散去。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美元波动对亚洲货币方差的解释能力上升幅度很大,基本恢复到第一时期水平。这与其他学者关于1997-1998金融危机平息后亚洲国家回归美元软盯住制的研究有相似之处,可能与美元长久以来占据重要地位的惯性作用相关。
五、结论
本文通过方差分解可以发现,与欧元冲击和AMU冲击相比,美元变动在三个时期内对亚洲货币都拥有绝对影响力。然而,结果也显示在2006年10月——2010年7月间,平均而言美元对亚洲国家汇率变动的贡献率由大约76%下降到56%,而AMU的份额均值由13%上升到22%(不考虑印尼)。这些结果都表明这一时期内,亚洲国家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开始尝试在亚洲货币占相当份额的货币篮子体系下进行汇率合作。
根据此实证结果,这些亚洲国家都开始实行事实上的货币篮子体系,并且区域内货币在货币篮子中占据不可忽视的比重。此前很多研究认为一篮子盯住制更适合亚洲国家,并且1997-1998危机后美元权重长期高于其理论值(如Bird&Rajan,2002;Bénassy-Quéré,1999;Ito et al.,1998等)。在上述分析下,这一期间内亚洲汇率的变动情况似乎证实了这些观点。如Owaga&Shimizu(2006)所建议,加强亚洲区域内汇率合作的一个方向可以是使各国货币与AMU保持稳定联系。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努力,推动未来亚洲货币一体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
参考文献:
[1] Bong-Han Kim, Hyeongwoo Kim, Hong-Ghi Min. Reassessing the Link between the Japanese Yen and Emerging Asian Currenc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3(33):306-326.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国际化理念;最大收益者
近些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企业电子商务创造价值的过程产生了高度的关注。探求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创造价值的过程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问题。对这一机制的探究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交易中结算货币的选择
国际经济往来需要货币作为媒介,这种媒介一方面为国际经济提供流动性,另一方面要保持价值的稳定。从流动性来说,充当国际货币的数量必须与国际经济的规模相一致,从而保障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正常开展;从价值稳定来说,则要求货币发行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这两者往往是矛盾的,即有名“特里芬难题”。从金本位制度开始,国际货币制度中充当流动性的货币往往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个难题而出现问题,比如,金本位制中,黄金作为流动性,因为供应不充足而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因为美元贬值而崩溃。解决特里芬难题,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增加本位货币,跨境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从这个角度说,也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运行的贡献。
二、人民币结算的尝试
从2009年7月份启动到2010年3月底,上海的结算金额累计已经超过了70亿元人民币,其中今年以来的结算金额就达到了50亿人民币,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发展势头迅猛。而截至5月中旬,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交易额接近500亿元。
截止到2009年九月底,国务院批准的内地试点区域包含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个城市,而海外试点区域则包含港、澳地区,以及东盟十国。目前就境内而言,只有成为试点企业的公司才能与上述境外区域的贸易伙伴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截止到九月底,全国已有365家企业具有试点企业资质。而对于境外区域的企业则没有门槛限制,只要他们与境内的试点企业有业务往来,均可以采用人民币做结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4月2日的《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支持市场发展创新,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同时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报告指出,将研究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研究推动将试点项目由货物贸易扩大至服务贸易。探索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流动和交易机制,积极拓展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不仅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且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增长,更有甚者在于进一步地开拓相关的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路径。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要经历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三个步骤。如今,通过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可以减少周边国家对美元结算的依赖性,从而为将来人民币在区域内扮演投资和储备货币职能打下基础。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而言,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在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是人民币从本币走向区域化货币,进而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步骤,这样可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使用范围和地位。因此,跨境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开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人民币真正变成国际货币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但任何货币的国际化都必须从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开始。只有当我们的货币成为企业普遍接受的结算货币,国外的企业或者政府机构才有可能拿人民币作为一个投资货币,发展离岸市场、债券市场或其他市场。同时在这些都有相当基础之后,别国才有能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而在汇率风险可控的基础下,有利于贸易双方控制成本及锁定利润,为跨境贸易实现双赢,促进贸易的平稳发展。
宏观经济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受益良多,我们也不应忽视不利之处。宏观经济的影响因素随着更加不确定,风险因素更不确定,如果处理不当,宏观经济将受到冲击。
2.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跨境贸易结算不仅对宏观经济影响深远,对微观经济个体的企业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微观经济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会表现为什么样子?首先应该是避免了外汇汇率波动,尤其是结算货币汇率下跌的风险,从而避免了因为汇率下跌而不盈利,进而放弃国际市场的情况出现;然后还表现为结算的便利,减少结汇售汇成本等等,然后在列举哪些企业会受益。
人民币结算不仅降低了汇率波动给进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也减少了企业的结售汇成本。在外汇不能流通的情况下,通过银行结汇,企业要给银行支付不少的手续费,而如果用人民币直接进行结算,就可以节约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左右的汇费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以人民币与美元的汇兑为例,银行兑换货币多数并未收取手续费,却施行“低买高卖”:即客户要低价卖给银行(以2010年5月7日的中国银行当日牌价,100美元可卖681.2元人民币),却要高价找银行购买美元(需要683.94元人民币才能兑换100美元)。一买一卖,100美元就得被银行赚走2.74元人民币差价,即100万美元的业务相差2.74万元人民币。以厦华在台采购4.3亿美元为例,若台湾的采购对象主要以新台币进行日常运营的,就需要上千万元人民币的汇兑成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此前对媒体表示,如果对台出口用人民币结算,外贸企业可以减少购汇、结汇以及开办信用证的成本。因为用美元结算,银行开信用证需要支付1.5个百分点,结汇又需要支出1个百分点。据估算,出口企业改用人民币结算可以节约的成本为交易额的3%-5%。对于众多处于微利状态的出口企业来说,以前被银行拿走的这几个百分点的利润相当可观。据厦门市长刘赐贵在台湾披露的数据。
此外我国的一些进出口企业对于汇率和利率的风险掌控能力是有限的,采用人民币算就可以不用去分析国际市场上美元或欧元的汇率走势、利率走势等,企业可以将精力完全放在经营上,因此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现金的能力和使用效率。
3.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在新形势下,政府调控经济的政策显得越来越重要好。在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审时度势,加强对经济的调控,尤其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外汇管理和货币政策的制定。
外汇管理以前,对外经济活动只能以境外可兑换货币计价结算,所以外汇管理只是管外汇。现在人民币开始逐步履行国际结算功能,要做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自然也要纳入外汇管理和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范畴。人民币对外计价结算与其在境内履行相同功能显然要有不同的监管标准,如人民币对内计价结算只会区分对公对私业务,而不会区分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项目交易性质。目前部分现行外汇管理原则不完全适用于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但彻底独立于现有外汇管理框架建立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可能因本外币分割造成对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空隙。有迹象显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热钱”似乎又有卷土重来之势。在贸易顺差及FDI(外国直接投资)继续下降的情况下,外汇占款的增量却创出了今年新高。
在做好外汇管理的同时,货币政策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人民币实现跨境结算后,一方面,突发大规模的货币需求和回流,将可能使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陷入被动。另一方面,人民币输出可能会削弱国内货币政策的效力,突发且大规模的货币需求和回流也可能使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陷入被动,并影响汇率、物价和就业。与此同时,作为储备货币的币种将在提供流动性和保持币值稳定两方面处于两难境地。该问题也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所无法回避的难题。而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人民币流动性过剩和升值压力两大问题。
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应对策略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贸易条件,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必须积极思考,努力应对,减小其带来的危害。我们应从构建有效的海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调整跨境资金监管方式,增强央行对本外币市场监管力度,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和统计监测体系四个方面来积极应对。把加强对人民币的监管放到首要的高度,严防国际金融炒家的投机行为。
首先,海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的安排关系到能否有效管理境外人民币市场及交易的问题。首先政府要确定对海外人民币市场的态度。由于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必然出现的人民币海外持有现象,如制度安排和监管设计上未对此有充分的考虑,极有可能出现一时被动和管理滞后的局面。因此建议在人民币走向区域化货币初期,应该适当抑制海外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以便为我国央行逐步熟练地掌控海外人民币市场和交易赢得时间。在起始阶段应当规定,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形成的海外人民币债权债务的处理上遵循以下原则:海外人民币资金可以按照规定的渠道使用和投资国内市场,可用于向中国进口的支付、对中国境内直接投资、就地兑换成其他货币以及委托存款银行开展代客理财业务投资中国境内金融资本市场。
其次,在调整跨境资金监管方式方面,将长期以来以外汇和外汇收支作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转变为以跨境资金流动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从制度安排及监管设计上将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以及境外资产负债纳入监管监测体系并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在银行监管层面上,应强化对法人的一体化管理,包括对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经营状况的管理和强化合并报表后的综合风险管理。从对人民币跨境流动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管理角度来看,要求央行密切关注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情况,加强与相关国家央行的配合和联系。与此同时,要研究如何与此相适应,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加强对进入国内市场的各类主体的监管,而非当前单纯地对外汇资金的监管。
又次,央行对本外币监管应根据海外人民币的规模情况分析研究调控的渠道和效率,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同时要进一步缩短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通常可能存在的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对市场动态做出快速的反应。
最后,科学和合理的清算渠道和统计监测体系至关重要。香港地区开放银行人民币存兑汇业务后,市场人民币兑换活动十分活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要求,这部分资金规模应该进入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同样,人民币在香港、东盟十国和韩国等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形成的海外债权也应及时地通过适当方式反映出来。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个流程来看,没有货币兑换环节的国际结算业务更趋简单,但同币种结算中很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以后。因此在试点阶段,有必要通过规定银行的清算渠道和特别的会计处理来辅助完成这些统计监测要求。
参考文献:
[1]沈继伦.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土地,2004(11):327-331.
[2]朱雄雷.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意义[C].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209-237.
[3]陈红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与港澳人民币业务发展[J].市场论坛,2007(11):30-32.
[4]宴玲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经济分析[N].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5-25(3).
[5]高玲.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华东经济管理,2006(8):89-91.
[6]石海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9):136-137.
[7]程磊.香港跨境贸易人民不结算面面观[J].特区经济,2009,12.
[8]樊晓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外贸企业的影响[J].每月观察,2009(8):34-35.
[9]王宇,姚均芳,余小洁.上海广州等五城市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W].新华网,2009-4-8(16).
[10]高改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挑战中的机遇[N].中国证券报,2009-4-9(A02).
[11]周元元.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区域化研究[J].金融研究,2008(5):163-171.
[12]高晨.中国频签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N].京华时报,2009-4-2
(第034版).
[13]叶檀.人民币结算试点须相关配套[N].广州日报,2009(3).
[14]葛兆强.以“三步走”战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N].上海证券报,2009-7-17(17).
[15]黄燕君,包佳杰.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9(8):
10-12.
[16]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09]第10号)[Z].2009-07-01.
[17]陈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分析[J].当代经济,2009(8):10-12.
[18]Grassman,Sven.(1973)A Fundamental Symmetryin International Payment Pattern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vol.3,105-116.
[19]News Analysis:china’s RMB Clearing Cross-Border Trade Represents A Key Step.[China daily][09-07-06].
[20]More Than 20 Enterprises Starts Cross-Border Trade In RMB Clearing Business Now.[China daily][09-08-10].
致谢:
在本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写毕业论文的时间里,他始终给予我严格的指导和不倦的教诲。导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风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师对事业的执着和敬业精神更是深深地影响了我,这些都使我终身受益。从导师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此期间,我还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指导,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关键词】 国际金融 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专业
《国际金融》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理论学科。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国际金融课程提供了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货币金融现象的一种重要工具,其研究的内容随着国际金融实践广度和深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该课程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而不断改革,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本文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
中国入世已进入了“后过渡期”,所面临的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融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与创业素质训练于一体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而且要把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中。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使学生系统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和政策动态、国际金融理论前沿以及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进程,从而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释、论证那些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甚至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国际金融事件;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安排一定的国际金融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金融经济意识和操作能力,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规则、政策。为此,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要随着经济形势和培养目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1、夯实理论基础
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理论学科,内容上既有宏观理论,又有微观实务。理论的讲授和介绍是每一门学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国际金融学也不例外。应当主要围绕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金流动问题,重点研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储备管理理论、汇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金融危机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从而揭示一国经济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活动的规律。在对国际金融理论分析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金融制度和政策,使得国际金融理论能更好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以利于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2、加大外汇交易实务和外汇风险管理的比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需要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技术,能熟练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今后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必须理论与技能并重,使学生在掌握国际金融基本理论框架的同时,加强对其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学生在企业涉外经营中国际金融实务和技巧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在国际结算、国际融资、国际资本运营、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强化指导,使国际金融的教学更好地与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为学生将来从事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业务、外贸企业的风险防范及投融资安排等提供业务上的指导。
3、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补充新知识
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科书的更新速度已很难跟上这些前沿问题演进的速度。需要我们专业教师密切关注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新的理论和知识,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美国次贷危机已对货币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国际金融教学内容形成冲击。危机后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修正,新的案例要添加至教学内容之中。而且这场危机使得世界上大部分经济体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教学中要吸取此次经济危机的教训,强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紧密性,客观地分析评价那些远远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衍生工具。
二、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国际金融》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兴趣不浓厚,知识掌握不牢固。教学手段是推动教学方法改进的有效途径,应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课程讲义全部制作成powerpoint幻灯片,进行多媒体教学;将教案、习题、案例资料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录学习;鼓励学生登录国内外商业银行网站或财经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四位一体”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四位一体”的理论教学法
所谓“四位一体”方法主要是针对国际金融理论的教学规范,通过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教学具体阐述“四位一体”法的四个方面。一是讲清楚理论的各种假定条件或约束条件,向学生阐明一价定律和两国之间没有贸易障碍是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因此该理论与现实的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理论的逻辑推导或数学推导,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根据一价定律推导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表达式。三是分析理论所隐含的政策含义和启示,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向学生说明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大小与该国通货膨胀率和物价的变动有关,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购买力平价的汇率确定了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现行的市场实际汇率乃是以此均衡汇率为中心而上下波动的,因此,以购买力平价汇率为尺度去与现行实际汇率进行比较,便可发现后者偏离正常均衡汇率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四是运用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对案例“巨无霸”指数的分析,进一步说明各国货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汇率偏离的原因,增强学生对该理论的认识,使学生能融会贯通,运用该理论分析现实的汇率问题。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学习,教师充当导演角色,通过有效控制讨论过程,提示思考线索,提供分析方法;学生充当思考者、决策者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身临其位、身临其境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将国际金融的原理与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能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加深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解“外汇和汇率”一章时,可加入2006―2007年美元贬值的原因分析;在讲解“衍生金融工具”一章时,可加入中海油博弈海外市场和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而在讲解“外汇风险”时,可加入汉莎航空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的实例;在讲解“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时,可加入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案例。好的国际金融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等特征,案例内容应包括题目、背景材料、具体内容、适当的提示分析、相关的思考题等方面。
3、课堂讨论法
除了案例分析外,师生互动的课堂讨论也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当的讨论选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关键。首先,选题应能充分运用《国际金融》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即应涉及国际收支、国际储备、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等基本理论内容。其次,讨论的选题要紧扣现实,将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趋势有机引入课堂,保持教学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例如,在学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及国际储备后,就可以讨论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及特点及可供选择的调节手段,并就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管理及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最后,选题要面广、点多,能分割为多个部分,以便于学生划分相应的专门学习小组,集中针对所分配的选题进行准备达到全面参与讨论的良好效果。
4、模拟和实践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开设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及国际结算模拟等金融交易,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让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国际金融业务的实战氛围,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有效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应多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其形式可多元化,与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及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主管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研,了解当今金融环境和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三、优化考核方式
对于突出实践性的企业管理的教育而言,哈佛商学院无疑是全世界的典范,国际金融课程的考核也应借鉴哈佛商学院的成功经验,优化考核方式,使学生通过考试能在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首先,在学业考核上应改变过去书面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不仅依据试卷和论文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通过课堂参与度来直接评价学生的学业,促使学生非常重视上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发言,以保证学生能力培养过程的扎实性,严防学习上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将学生的出勤情况与所得成绩直接挂钩,以充分体现出按时上课对于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同时也是对学生时间观念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再次,对学业成绩实行强行分级的制度,按一定比例将学生成绩划为优良中差,一方面给学生以压力,激励学生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间接地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成绩考核,能够拿出有说服力的评价标准,将教学工作搞得更加细化。这样,避免一次考核定论的作法,既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体现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自我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于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教学改革必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特点,把具有新意的教学思想应用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金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6).
[2] 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3] 王伟: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12).
【关键词】开放经济;金融创新;风险控制
创新式推动经济社会,尤其是发展中的国家实施市场经济之后的改革发展不断进步的原动力。而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在金融监管的前提之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也能够利用创新元素不断的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说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和国家相关部门极力鼓励和推进的。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创新也打开了金融风险跨国传导的渠道,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在“走出去”和“引进来”这两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议,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利益平衡关系也一直是我们探讨的主题,金融创新也一样,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面临着世界的挑战,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经济商品的贸易和出口上都存在着重要的协调问题,对于金融行业的创新,基金和外汇政策等的创新机制,要让这双鞋子适应那双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采取更多的手段和规范制度去控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风险的评估问题。从宏观来看,金融创新可能对一国金融体系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并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但是任何事物都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风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面临这样的风险,更需要降低这样的风险才能够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并有效控制金融创新的贯彻落实的同时带来的金融风险和造成的负面影响等。
一、金融创新的优势和途径
首先对金融创新的概念要有一个新的认识,金融创新的英文翻译是financial innovation,最先引进这个词是从美国,也就是由市场经济的国家才逐渐推进到我国,它的实行主要是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剔除了原有的传统的金融管制的框架,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情的要求而针对不同的国家而采取的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手段,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同时金融创新主要分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交易创新等形式,它存在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不断的实现自身的经营目的。所以在金融精英上,对于新的产品的生产、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的应用、新的市场开辟、原材料新供应来源的发现和掌握等都要落实到每一个创新的细节,也可以在创新的机制上考虑到可行性的实施。
在金融创新背后的根本经济力量是竞争,竞争永远是一个时代的主题。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是指对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技术等进行创新性的变革。在创新途径上要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避免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任何有优势的获得收益的手段都值得“投资”,将金融创新也是一样的,金融创新的时间跨度长,将整个货币信用的发展史视为金融创新史,金融发展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视为金融创新,这是第一个优势。其次,金融创新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了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金融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是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的“地毯式”的创新形式,在内容和金融服务业结构上的创新也充分体现了金融创新手段的深入和全面。另外,在金融的主体机构,银行的相关方面的创新,也逐渐的被纳入银行的业务日程,另外在资产评估和负债管理的方式上的创新也结合了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结合了改革开放下的大环境,对于银行的经营和资产的流动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金融创新所包含的主要有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制造新产品时,采用新的生产要素或重新组合要素,我们常听到的资产组合就属于一种技术创新,它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过程。而产品创新,就是指产品的供给方生产比传统产品性能更好,质量更优的新产品的过程,比如在贵金属经营公司,所采取的贵金属投资,把金条和银锭或者黄金摆件挂饰等进行推广,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产品形式上的创新。最后要说的是制度创新,则是指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发生了变化,简而言之就是政府或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在金融过程中的内部矛盾运动,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和降低成本,为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而逐步改变的监管制度等。
除了以上讲到的金融创新的形式和内容等,在很多实践中还有很多细节的内容上的创新。在风险和创新平衡的要求下,还有对风险转移的创新,包括能在各经济机构之间相互转移金融工具内在风险的各种新工具,如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在金融资产的资金流动上也可以采取创新的形式,比如利用金融工具提高变现能力等,很多的方式上采取创新。
二、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控制途径
在过去十年间,我国在实行了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内银行的资产规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达到了国际同行业的水平。但是,银行业未来发展仍将面临很多复杂的挑战,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减少金融创新的同时所带来的风险。由于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加剧及浮动汇率的实施,企业及个人面临了巨大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金融期货、期权及互换业务等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客户减少利率与汇率风险,以达到保值或盈利的要求,在金融竞争的环境下,谁能够有效的在创新前提上进行有效的风险规避,谁就拥有了市场的主导权。风险控制主要分为分析和实际操作的风险控制。
分析风险,部分可控。还有很小的部分风险是个人无法回避掉的,然而往往这一点的东西就会成为障碍。不能做到完全回避。想要回避,要有敏锐的反应能力,把握可控的、回避可回避的,尽量做好风险规避这个环节。操作风险控制,主要是在操作环节上认清哪些可控、可回避、客观存在,把握住哪些可控和可回避,尽量控制客观存在的就能够很好的降低操作的风险。在纷繁的资产、权益、利润和现金流量数据中发现公司的投资价值,在很多程度上涉及企业会计、金融数字、商务统计学、公司财务管理等基础课程的知识,所以降低风险的机制中,知识和智慧是并重的。
综上所述,在开放经济市场的前提下,金融创新有其存在的价值,是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的,也是让经济实体能够不被淘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整体的经济不断的发展的重要的方式,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带来的风险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要认识到可控与可回避的风险,把握好客观存在的风险等,这样才能够在不断的接受挑战中越来越强。
参 考 文 献
[1]张亦春,许文彬.金融全球化、金融安全与金融演进——一个基于新兴古典范式的理论分析[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
[2]王元龙.金融全球化有关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3
[3]朱新蓉.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其培养学生素质高低的关健因素。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更加突出其应用性,实践性。但是,当前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结果与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相背离。因此,应针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确定科学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从而找出适应其教学目的的科学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对经贸人才的迫切需要。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为学生构建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与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国际贸易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采用“边改革、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对于满足社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
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性质上来讲,主要具有两个特点:跨学科性和实践性。跨学科性是指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上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综合性较强。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专业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环节中得到锻炼。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实习,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战略联盟等方式,或直接采用案例分析训练等方式都可以实现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目标。
(二)现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现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型”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这两种培养模式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的人才也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理论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注重专业素质教育。若按“理论型”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势必存在三方面偏差:一是在讲课过程中过于细化部分贸易理论。比如说,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把贸易的关税效应、国际技术转移模型、国际货币制度,尤其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贸易理论向学生做详细讲解,这容易使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违背了高职院校教学中实用的原则,又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和用人单位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忽略了国际贸易是一门集应用性知识、新兴知识以及动态发展知识为一体的课程。例如,对于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运作方式、WTO运行规则、反补贴与反倾销对策等内容讲解得不够深人,有的甚至省略不讲。这样不能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陈旧。三是忽略了国际贸易专业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例如,对于满足外贸业务岗位所需要的有关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实务、商品检验检疫、外贸单证、函电等具有操作实务的重要课程,既不进行系统详细讲解,也不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和技能实践,更谈不上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从而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欠缺,毕业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该模式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岗位操作技能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按照该模式进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外贸操作技能,但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和知识面的狭窄,限制了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外贸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支撑作用,因此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二是过分强调单一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难免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过于狭窄,不能适应社会对多种技能的需要。三是过分强调培养外贸业务员单一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忽略了行业岗位所需其他知识技能的培养,势必影响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四是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1、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定位不科学
高校定位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能够从事具体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有些高职院校不切实际过度重视了教师以及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却忽视了在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有些高校非常注重理论教学,认为具体贸易实践操作属于低层次的要求,一般中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就能做,所以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有些高校甚至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来对待,加上师资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根本不具有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经验,只能照本宣科。这些教学方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不含理
过多地设置了理论性的课程,如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但像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外贸函电、报关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相对涉及较少。这种课程设置的状况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首先,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比重上,多数教师由于个人的习惯和兴趣,也可能由于课堂与社会脱节,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尤其是多讲纯理论性的知识,使实际授课的内容与计划不符;其次,由于教学计划制定得不合理,没有从宏观上协调国际贸易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一些知识的重复讲解;再次,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上,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并进行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结果陷人纸上谈兵,无法学以致用。
3、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实习基地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高校有国家配套资金支持,情况要好于一般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国际贸易实验中心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这不符合现代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另外,很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企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建立在部分教师过往人际关系等个人感情基础之上,没有上升到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层次。实习单位与学校和学生属于单向不均衡关系,没有对价支出,因此,缺乏持续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不能保证学生实习实践需求的稳定性要求。
4、外经贸人才现实要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对于外贸公司来说,更多期待的是毕业生成为来了就能发挥作用的人才,也就是说他们期待具备较强实践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现有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离这一要求相去甚远。由于受到较好学术氛围的熏陶,通常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研究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在企业高薪聘请一段时间后,发现毕业生要么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工作和业务,要么不能胜任具体的贸易实际操作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缺人、学生失业的结构性问题。
(二)过分强调老师主导作用.扭视学生主体地位
虽然已有很多人意识到了我国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弊端,但“仓库理论”依然盛行。该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把记忆知识的的量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由于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真正吸收,更谈不上创新。因此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训的锻炼,贸易知识的学习会变成一个乏味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不知所学何用。
(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沂业内部竟争升级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传统思维认识密不可分,高考学生选择专业时,家长和社会的导向都存在不尽合理的倾向:如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国有名校轻民办院校;重热门专业轻自身基础。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是近些年学生热捧专业,综合院校、专业院校、民办院校、职业院校都在宣传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造成竞争升级,对专业和社会不负责任,人才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明确区别:学历教育高校应该承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职业教育则应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然而二者却出现了倒置或混杂的不良倾向。
三、构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路径
(一)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坚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等于废弃理论课教育。因此,我们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课教学必须到位,在教学计划中保证必要的课时。例如,在教学计划中,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概论、货币银行学等基础理论课都保证了其必要的地位,以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
2、突出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求课堂理论教学要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要求突出案例教学并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软件如SIMTRADE教学软件相结合进行教学;电子商务课程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亦就部分内容实行课堂实验模拟教学;会计学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精选实例讲解。二是围绕国际贸易业务的流程专门开设多门实验课,比如单证、通关实务等。
(二)贫沏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1、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加强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理论课时就进人应用环境或背景中加以理解,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也提倡案例教学,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运用案例教学,强化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如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枯燥的理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条件,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强化实验课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加强应用能力训练的最重要的一环。比如,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仿真、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国际贸易模拟实验、金融投资模拟实验。这些实验课程均紧紧围绕让学生进人国际贸易业务环境和提高相关技能而开设。这些实验课,一部分在实验室完成,另一部分必须走向社会,实地训练。如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需要直接与有关单位零距离接触.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以期帮助学生从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其实用性。
2、大力推广双语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特点,外语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就业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影响极大。为此,我们的培养方案强调了本专业对学生外语掌握程度的要求。在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鼓励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促进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推广。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他们在教学上采取工学交替形式,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24周,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12周在企业培训,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实际生产组织,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时还可顶班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选择职业提供机会与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实习制度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实习制度,美国高校采取的实习制,其种类有全职的、兼职的;长期的、短期的;不收酬劳的、收取酬劳的等等。它与今后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通常,学校都设有被称为‘脚acement"的机构(相当于职业介绍所),该机构的职能就是帮助毕业生或实习生联系工作单位。学生可以将简历述于该机构,再由机构提供参考意见并联系企业以安排实习。
2、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其教学活动直接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利用公司的某些资源,如丰富的实践经验、全球化的网络等。特别是通过与一些跨国大企业的合作,使学校在全球化组织管理方面收益匪浅,获得很多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经验。
3、案例分析理论的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其培养学生素质高低的关健因素。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更加突出其应用性,实践性。但是,当前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结果与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相背离。因此,应针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确定科学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从而找出适应其教学目的的科学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对经贸人才的迫切需要。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为学生构建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与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国际贸易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采用“边改革、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对于满足社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
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性质上来讲,主要具有两个特点:跨学科性和实践性。跨学科性是指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上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综合性较强。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专业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环节中得到锻炼。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实习,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战略联盟等方式,或直接采用案例分析训练等方式都可以实现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目标。
(二)现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现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型”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这两种培养模式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的人才也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理论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注重专业素质教育。若按“理论型”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势必存在三方面偏差:一是在讲课过程中过于细化部分贸易理论。比如说,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把贸易的关税效应、国际技术转移模型、国际货币制度,尤其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贸易理论向学生做详细讲解,这容易使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违背了高职院校教学中实用的原则,又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和用人单位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忽略了国际贸易是一门集应用性知识、新兴知识以及动态发展知识为一体的课程。例如,对于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运作方式、WTO运行规则、反补贴与反倾销对策等内容讲解得不够深人,有的甚至省略不讲。这样不能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陈旧。三是忽略了国际贸易专业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例如,对于满足外贸业务岗位所需要的有关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实务、商品检验检疫、外贸单证、函电等具有操作实务的重要课程,既不进行系统详细讲解,也不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和技能实践,更谈不上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从而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欠缺,毕业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该模式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岗位操作技能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按照该模式进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外贸操作技能,但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和知识面的狭窄,限制了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外贸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支撑作用,因此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二是过分强调单一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难免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过于狭窄,不能适应社会对多种技能的需要。三是过分强调培养外贸业务员单一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忽略了行业岗位所需其他知识技能的培养,势必影响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四是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1、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定位不科学
高校定位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能够从事具体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有些高职院校不切实际过度重视了教师以及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却忽视了在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有些高校非常注重理论教学,认为具体贸易实践操作属于低层次的要求,一般中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就能做,所以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有些高校甚至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来对待,加上师资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根本不具有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经验,只能照本宣科。这些教学方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不含理
过多地设置了理论性的课程,如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但像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外贸函电、报关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相对涉及较少。这种课程设置的状况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首先,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比重上,多数教师由于个人的习惯和兴趣,也可能由于课堂与社会脱节,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尤其是多讲纯理论性的知识,使实际授课的内容与计划不符;其次,由于教学计划制定得不合理,没有从宏观上协调国际贸易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一些知识的重复讲解;再次,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上,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并进行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结果陷人纸上谈兵,无法学以致用。
3、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实习基地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高校有国家配套资金支持,情况要好于一般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国际贸易实验中心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这不符合现代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另外,很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企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建立在部分教师过往人际关系等个人感情基础之上,没有上升到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层次。实习单位与学校和学生属于单向不均衡关系,没有对价支出,因此,缺乏持续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不能保证学生实习实践需求的稳定性要求。
4、外经贸人才现实要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对于外贸公司来说,更多期待的是毕业生成为来了就能发挥作用的人才,也就是说他们期待具备较强实践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现有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离这一要求相去甚远。由于受到较好学术氛围的熏陶,通常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研究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在企业高薪聘请一段时间后,发现毕业生要么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工作和业务,要么不能胜任具体的贸易实际操作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缺人、学生失业的结构性问题。
(二)过分强调老师主导作用.扭视学生主体地位
虽然已有很多人意识到了我国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弊端,但“仓库理论”依然盛行。该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把记忆知识的的量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由于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真正吸收,更谈不上创新。因此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训的锻炼,贸易知识的学习会变成一个乏味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不知所学何用。
(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沂业内部竟争升级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传统思维认识密不可分,高考学生选择专业时,家长和社会的导向都存在不尽合理的倾向:如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国有名校轻民办院校;重热门专业轻自身基础。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是近些年学生热捧专业,综合院校、专业院校、民办院校、职业院校都在宣传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造成竞争升级,对专业和社会不负责任,人才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明确区别:学历教育高校应该承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职业教育则应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然而二者却出现了倒置或混杂的不良倾向。
三、构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路径
(一)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坚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等于废弃理论课教育。因此,我们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课教学必须到位,在教学计划中保证必要的课时。例如,在教学计划中,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概论、货币银行学等基础理论课都保证了其必要的地位,以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
2、突出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求课堂理论教学要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要求突出案例教学并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软件如SIMTRADE教学软件相结合进行教学;电子商务课程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亦就部分内容实行课堂实验模拟教学;会计学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精选实例讲解。二是围绕国际贸易业务的流程专门开设多门实验课,比如单证、通关实务等。
(二)贫沏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1、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加强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理论课时就进人应用环境或背景中加以理解,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也提倡案例教学,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运用案例教学,强化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如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枯燥的理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条件,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强化实验课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加强应用能力训练的最重要的一环。比如,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仿真、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国际贸易模拟实验、金融投资模拟实验。这些实验课程均紧紧围绕让学生进人国际贸易业务环境和提高相关技能而开设。这些实验课,一部分在实验室完成,另一部分必须走向社会,实地训练。如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需要直接与有关单位零距离接触.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以期帮助学生从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其实用性。
2、大力推广双语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特点,外语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就业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影响极大。为此,我们的培养方案强调了本专业对学生外语掌握程度的要求。在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鼓励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促进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推广。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他们在教学上采取工学交替形式,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24周,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12周在企业培训,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实际生产组织,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时还可顶班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选择职业提供机会与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实习制度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实习制度,美国高校采取的实习制,其种类有全职的、兼职的;长期的、短期的;不收酬劳的、收取酬劳的等等。它与今后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通常,学校都设有被称为‘脚acement"的机构(相当于职业介绍所),该机构的职能就是帮助毕业生或实习生联系工作单位。学生可以将简历述于该机构,再由机构提供参考意见并联系企业以安排实习。
2、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其教学活动直接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利用公司的某些资源,如丰富的实践经验、全球化的网络等。特别是通过与一些跨国大企业的合作,使学校在全球化组织管理方面收益匪浅,获得很多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经验。
3、案例分析理论的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国际经济学具有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庞大、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诸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数学能力较弱、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仍需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入手。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转贴于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5.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含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