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中专语文;写作教学
黄炎培曾说过“知识与技能并重”。总理也曾总结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些都从正面确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地位。
因为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为语文老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质量的评定都有了很大自由。而且学生年龄一般在15到17岁之间,他们的思维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又是我们的母语,对学习语文有很好的帮助。
在中职教学中语文学科不仅要立足于学生水平,立足于学生就业需要,更要立足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所以笔者从以下方法中提出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
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都知道学生有时候对于写作是很排斥的,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让学生有话说,有文写,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东西往往都会很了解,很愿意与他人分享,针对学生这一心理,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喜欢谈论的一些问题提供环境,例如在世界杯期间,我们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先讨论他们对于足球的一些认识和喜爱的球队或是球星,然后让他们有话说,对于足球这个体育项目为什么喜欢,明星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然后对学生潜移默化,让他们将浅显的一个项目作更加深入的探讨,比方从竞争中学习合作、坚持与努力。不仅在内容上鼓励学生自己深入探讨,同时对学生作文完成的时间规定也是比较自由宽松的,只规定一个大概时间。
二、基础写作为本
尽量为学生介绍写作方法,要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容易上手,条理清晰。写作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从主题选取、内容的筛选、语言设计、结构安排到突出文种特色、写作特色等方面都要交代清楚,便于学生操作,避免学生不知从何入手的现象。还要就学生易出现的如跑题、主次不分、选取例子不当、论点不鲜明、语句冗长乏味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训练。在训练中可以选取错误选文片段作为反面例子,进而指出其错误和不当之处。设计写作训练时还可以令学生尝试写短文再以此拓展开来形成全面成熟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降低写作难度。
同时在讲完了理论和例文后,及时让学生自己练习,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参考,渐渐体会到这些例文的语言运用,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写出具有不同语言特色的应用文。
三、掌握统筹文章的技巧
所有的文章都是在选材的基础上经过语言的锤炼,然后设计结构,安排写作顺序。文章的开始当然要一下抓住读者的眼球,可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进而根据事物间的逻辑关系,理清思路。比方议论文,就是提出论点,找到相关论据,然后深化主题;对于记叙文,则是开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任务、地点,然后是事情的经过,最后可以是自己的感想也可以是思想的升华。总之,大体文章的思路都是这样。进而,需要同学注意的是在文章内容转换的时候,过渡的内容要做到承前启后,这在议论文中尤为突出。教师在教给学生作文时,要教会学生从主体内容出发,去想“写什么、为什么写、如何写”,针对这些去构思中心,去安顿材料,去布局谋篇。最后,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写好结尾,实非易事。主要把“展望未来,寄深写远”这样的话语作主要讲解,用抒情或议论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指明方向。在结尾处展望未来,出现光明,指引人们继续前进。除此以外,写好作文还要注意:字迹清楚,文面整洁,标点清晰,标题或行文新颖,段落的布局巧妙。这些看似无关大局的小事,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公共政策类综合分析题型
题型特征:谈对给定公共政策的看法
应答思路:是什么:提出问题、表明态度――支持?反对?辩证?
为什么:分析问题――可以谈政策的优点、不足;可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影响。
怎么办:解决问题――要直击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结尾:总结全文或展望未来。
注意事项:
1、这种答题思路要根据具体试题,分别对待。如果考生觉得自己善于分析试题中的问题,可以把重点放在分析问题阶段,而在解决问题时两三句话带过即可;如果考生善于对试题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在分析问题时则应简明扼要,而着重谈解决问题。总之就是要有所侧重、详略得当。
2、注意逻辑性,善于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是、二是、三是”等关联词,给考官逻辑清晰、思路明了的印象。
3、为避免答题的模版化、套路化,考生切忌空谈道理。可以通过举例子、引名言、列数据、做对比等论证方式来阐述,实在没有思路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或联系当下的现实;所以说,面试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平时要注意积累素材。
真题解析
【2015年3月7日下午国考面试题】某市在车站设立爱心基金,给丢钱包或忘带钱的乘客买车票,帮助旅客回家。但是还款情况少,造成爱心基金入不敷出难以维系,对此你怎么看?
【思考】
这是一道“公共政策+社会现象”的综合分析题。可以从“阐述爱心基金的实质并作出表态分析还款情况少的原因、分析爱心基金入不敷出难以维系的原因提出让爱心基金维系并发扬光大的解决之道”这个思路来答题。
【答题要点】
1、“是什么”――爱心基金是一项惠民便民的公共政策,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是服务型政府的体现;这一项政策对困境中的旅客无异于雪中送炭,因而值得认真实施和推广。(开头部分要有高度,浓缩的是精华,两句话结束,不要讲述太多让考官不知所云)
2、“为什么”――①旅客的诚信意识、道德素质不够高;②还款方式太单一,旅客分布天南地北,实地还款难执行;③旅客信息登记没做好、提醒还款的工作不到位;④爱心基金仅靠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不稳健等等。(分析问题要全面,点到即可,控制篇幅)
3、“怎么办”――①加强对爱心基金的管理:如做好旅客信息登记和及时提醒还款的工作;采用多种便民的还款方式(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支付手段,专用银行账户等);向企业和个人募集资金并公开每月资金使用明细以保证爱心基金的资金来源;②与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将及时还款的旅客塑造成典型做好正面宣传,并将通知多次却拒不还款的旅客登记入失信人员名单③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诚信者光荣、失信者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④将爱心基金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扩大其帮扶范围。(对策部分重点阐述)
4、结尾――展望未来:相信在各方努力下,爱心基金一定会遍地开花、发扬光大,给更多旅客送去政府和人民的关怀;同时也会让诚信之光洒满中华大地。(结尾要短小有力,一句话简括)
【2015年3月8日下午国考商务部面试题】为防止在校学生醉酒、酗酒,某高校出台“禁酒令”,禁止大学生聚餐、聚会时饮酒,并要求学生聚会前要写申请上报,并在聚会时必须有辅导员在场。对此你怎么看?
【思考】
这是一道公共政策的综合分析题;可以从“阐述‘禁酒令’的实质并作出表态分析‘禁酒令’不可取的原因提出解决在校学生醉酒、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具体办法”这个思路来解答。
【答题要点】
1、“是什么”――某高校出台的“禁酒令”,旨在防止在校学生醉酒、酗酒,净化校园风气,维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出发点上是很好的;但方式不可取。(开头部分点名实质,表露自己观点;注意言简意赅)
2、“为什么”――①大部分大学生都已成年,他们有自己的行事自由,不能以一纸禁令限制他们享受青春、追求生活的自由;②“禁酒令”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治标不治本,表面上可以禁止学生饮酒,但学生众多,私下饮酒难以察觉;③聚会要求辅导员在场,不仅会让聚会的学生陷入尴尬境地,也不利于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建立互尊互信的良好师生关系;④校方的政策会激起学生的反叛心理,造成学生和校方关系的紧张,反而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分析问题尽量全面,但也不要强求,在考场的紧张环境下,能想出2―3点即可)
3、“怎么办”――①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②结合网络和线下,在学校BBS、官方微博、微信,校内人流量大的宣传栏,用视频、动画、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酗酒、醉酒的危害,让学生能做到主动拒绝;③学校应结合实际,多组织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愿参与的校园活动,如舞蹈歌唱相声小品主持人比赛、辩论演讲征文摄影比赛、各种体育比赛、口语大赛、创业赛、技能赛、搞笑秀、支教敬老环保等公益活动,既能让大学生摆脱除了聚餐喝酒就没事可做的局面,更能让在校生丰富校园生活,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快速成长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才(对策部分重点阐述)
4、结尾――总结全文:总之,校方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方式、多措并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远离醉酒、酗酒等不当行为;学生家长做出示范和教导,学生自己也要洁身自好,见贤思齐,以优秀者为榜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学习,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总结全文,两句话简括)
【2015年3月9日下午国考海关面试题】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49万,再创历史新高。在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有看来,明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宏观就业压力不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此前已要求,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对于大学生可休学创业的做法,你怎么看?
【思考】
这是一道公共政策的综合分析题;可以从“阐述大学生休学创业的实质并作出表态分析大学生休学创业的利弊提出解决大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又可培养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这个思路来解答。
【答题要点】
1、“是什么”――在目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形下,教育部推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的做法意义重大,可以推行实施。(开头部分阐述政策出台的背景,作出表态;注意言简意赅)
2、“为什么”――
优点:①休学创业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免除他们关于学业的后顾之忧;②大学生创业有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快速成长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才;③休学创业可以缓解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④休学创业体现政府对创业的支持,符合我国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不足:①休学创业不利于学校的管理;②防范部分学生借创业之名,逃避学业;③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如果创业失败,对他们的打击会很大,影响其健康成长。(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政策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足)
3、“怎么办”――①教育部门要研究、完善大学生休学创业的具体实施办法,对休学复学时间、创业成果标准、休学创业学生的管理做好规范;②学校要多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并在落实政策的同时对休学创业学生做好政策、技术和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成功创业;③学生家长要理解、支持学生的创业行为,时刻关心他们的动态;④学生要树立健康的创业、学业观念,不能借创业之名而荒废、逃避学业,要认识到学业对创业的重要促进作用;要具备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不论创业成功或失败,都能以平常心对待。(从四大主体分别阐述对策)
4、结尾――总结全文,展望未来。(总结全文,两句话简括)
答辩会主持词一:毕业答辩会主持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大家辛苦了。经过四年课堂教学的洗礼、社会媒体实习单位的风雨检验,以及四处奔波找工作、谋生活的艰难艰辛,我们终于盼到了今天——毕业论文答辩。大家都知道,毕业论文撰写是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过了今天,就意味着你们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请允许我代表新闻专业全体教师祝贺你们,祝贺你们羽翼丰满、学有所成!
同学们,在多次场合我强调过,咱们新闻专业建设方针是:尊重个性、尊重创造;自我挖潜,借风行船。四年来,你们亲身参与、见证了新闻专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省级新办专业a级达标,凝聚着我们师生共同的心血。优良的学风需要继承,未来的业绩需要你们开创!同学们,你们是继XX级之后最优秀的新闻梯队。今天,就是你们全面展示你们四年所学的一个平台。希望同学们在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张扬个性,大胆发挥。
预祝同学们答辩顺利!
答辩会主持词二:
老师、同学,
大家中午好,今天我们迎着温暖和煦的春风,怀着澎湃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育德育才,规划未来”20**年**班德育开题个人报告及主题PPT展示班会。
德育答辩是我校坚持“以智养德、以德养才、育德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适应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的一项特色工作,历经7年实践,现已形成了由新生入学时的德育开题、三年级的德育中期检查和毕业时的德育答辩组成的完整的大学德育体系。
今天大家迎来了第一个环节——德育开题,在这里我们回味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对大学四年做出规划,理性认识自我并深度剖析自身优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老师莅临指导,欢迎他们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我宣布20**年**班德育开题正式开始。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大家对自己大学的期望,一起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8个月的时光。
岁月不居,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经从丹桂飘香的九月走到了灿烂缤纷的四月,相信大家对大学已经有了几多收获,几许思考,那么就让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思想的落穗吧。不过也许大家还不知道,班会之前,几个班委同学不辞辛苦地给我们每一位家长通了电话,留下了他们对我们殷切的期望。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没事的时候多往家里打打电话,家人挺想你的,也挺关心你的。
下面我们将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展示,每个小组先集体表演一个节目,然后我们会随机播放一段家长给我们的大学寄语,再有请相应的同学做ppt展示。下面有请第一组同学**,**,**,**为我们带来他们的小品和ppt。
下面友情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短短的四个小时的展示,看得出有大家的思想的火花在闪烁,有理性的光芒在熠熠生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情万丈踏上征途,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愿我们在大学里放飞梦想,走向成功!
下面让我们有请**老师为我们做班会总结。
下面我们将进行德育签名活动,请全体同学和指导老师在横幅上签名。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策略和思考
1.大学生人际交往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学生作为完整的社会个体,需要具有丰富的人际交往关系,包括校内与教职员工,同学间的交往关系和校外与社会成员、群体间的交往关系。
人际交往关系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85%靠人际交往和相互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与归属的需要,纳入其需要层次理论并放在重要位置,突显的便是人际交往与和谐的关系。2008年,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做了1500份问卷调查,显示出用人单位最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代亚洲成功学权威陈安之的成功公式“成功=知识(30%)+人脉(70%)”中,人际关系(即人脉)也占了70%。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才观的要求。
2.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现状
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策略和思考,喜欢接触新的事物,孤独,脆弱,竞争,烦恼,奋争,责任似乎成了90后大学生的代言词,他们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经济独立意识差,心理抗挫能力弱;他们运用网络沟通信息,但是内心较为空虚。他们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渴望通过人际交往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身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但一些大学生并不擅长与人交往,甚至因人际关系不良导致心理扭曲,继而引发严重行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正如一些报道指出的那样,近年来大学生因不会人际交往和沟通导致心理问题,进而走向自杀的人数逐年上升,因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犯罪现象也逐年增加。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一项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对找工作有特别的帮助;有高达34.8%的人通过择业,感到人际交往能力是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上述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将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作为90后大学生的必修课势在必行!
3.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策略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自我中心、自我封闭、控制他人的愿望、讨好与敬畏心理,反抗与嫉妒心理、怀有偏见、过分自卑、过分期待、性情孤僻、敌对与猜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心理因素外,还包括社会、家庭、教育观念等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另外,应试教育、家庭教养方式、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以及高校管理上的疏忽等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1)正确认识自己策略和思考,改善不足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的大学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基本的人际交往(基本的社交礼仪等)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等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多处于学生的交际范围之内,与社会上其他人交流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代的他们并没有完全的认识自己,或者说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是并不改正。他们过分自信,总觉得自己想法多,理想大,孤傲、自尊心强,不愿意去理解接受别人。有些人的想法过于偏激,缺乏坦诚,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而且网络化程度的加强也影响着他们,虚拟世界中的交际也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占了相当的比重。这种网络化的交流为大学生现实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竖了一道无形的屏障。网络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规避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过于扩大了自己的优点,缺点却被忽视了。所以,不管作为学校还是家长都应鼓励他们多在现实世界中交流,让其在现实交流中去更多的认识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只有摆正了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积极给予,用真诚、坦诚和赤诚之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适当的人际交往策略去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他们处在信息交通发达的时代,网络、电视等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经济,想法颇多,但是部分与现实差距相当大。作为教育者应该努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抓住现在,更好的把握将来。要在大学阶段策略和思考,自由时间更多的时间里去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人文素养的提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建立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充分的自信,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如果把人际交往比喻为运动的齿轮,那么良好人文素养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剂。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更多的懂得宽容、理解,懂得去付出,另一方面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他们去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散发更多的人格魅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成功率和吸引力!
(3)提高人际关系的重视度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不仅需要学生本人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早已不容忽视,可是现在社会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多数学生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建立人际关系,他们缺乏有力的引导和教育,不能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林林总总的问题。作为高校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要努力培养好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他们事业的成功率,而且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良好心态的建立和压力的舒缓。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并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了解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作为学生要把人际关系作为大学里的必修课,主动去了解、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有目的的去培养自己人际关系素质,敞开心扉,取长补短,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己长,用人格魅力吸引别人策略和思考,从而能更好的建立起牢靠的人际关系网。作为家庭,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也应该担起大学生人及往的重要角色,有目的的去培养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理解、宽容的个性以及懂得牺牲的品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也应该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交往氛围,让真诚、互助、友爱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总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时代性,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展望未来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将从更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采用更先进的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对策[EB/OL].(2008-12-22).百度网.
[2]陈龙图.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策略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
[3]王春玥,李楠.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
[4]安洪鹏.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调查[J]. 法制与社会,2009,3.
[5]莫兴文.浅谈人际关系的建立[J]. 科技信息,2007,11.
[6]钟维悦.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J].中国商界,2010,7.
[7]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
[8]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机械出版社,2004.
[9]黄乾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J].教书育人,2007.
[10]李燕冰,骆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生活素质的影响[J]. 广州大学学报,2004,4.
[11]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 重庆出版社,1989.
[12]卜长莉.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J]. 学习与探索,2005,6.
[13]樊富抿,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4]王宏维.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和谐关系[J]. 广东社会科学,2003,6.
[15]张林英,姜雪丽.论人际和谐与人际关系道德[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16]全国十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一直把学习摆在第一位。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学生身份,不能荒废学业。我想大学的学习和高中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盲目过分的追求考试高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积累,如涉猎有关专业书籍、报纸、杂志等等。大学中的学习是广义上的学习,是围绕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而进行的学习,你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学习各种知识,丰富自己。大学的学习是广泛而自由的,它靠的是自觉。四年来,我牢固地掌握了所学专业课的知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连续三学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获得一次“一等专业奖学金”,两次“三等专业奖学金”,学习成绩名列专业前茅。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还经常阅读一些书籍,多涉猎一些各方面的知识,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向导,努力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课余时间,我还比较注重计算机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有一定的文字处理和档案管理能力,顺利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能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并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我心中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学业上没有能够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我也深知这个机遇是通过自己努力才能获取的。但我相信自己:失败只是暂时的,尽管失败确实是令自己非常痛心的。虽然没有能够考取研究生,但是我曾奋斗过,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在丰富的大学生活中我已经成功地展示了自己,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的存在,也证明了我是一个勤奋、勇于进取的人。现在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今天,展望未来,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
我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曾经先后担任了舍管委员、班级团支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04届学生会副主席兼学习部部长等学生干部职务,还做了一年的学生兼职辅导员。在做学生干部的过程中我体会颇深:首先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干部的职责就是要为同学服务,要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为同学办实事,才能赢得同学们的理解和信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另外,学生干部一定不能忽略同学的作用,没有了同学的支持,一切工作都将无从谈起。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十分有限,积极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合作意识才是各项工作成功的关键。我在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兼学习部部长期间,组织了诸如第五届“信得杯”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全校大学生辩论赛、“时尚校园,我的大学”中英文双语演讲比赛、“交叉点、超新星”辩论邀请赛、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一届学风建设双月活动等许多在学院和学校都有影响的活动,这其中每一个活动的成功举行都凝聚了我们学生会每一位成员的心血和汗水。作为一名好的学生干部,除了要有先进的工作方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向着同一个目标,积极地投身于工作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工作才会获得最大的成功。我也因此得到了肯定,获得过“宿舍管理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
在大学阶段,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不仅使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记得在大一刚入学时参加“推新人、展特长”声乐组比赛,当时我紧张极了,唱歌时拿话筒的手一直在发抖。虽然那次比赛没有得奖,但对我来说真是一次很难得的锻炼机会,同时也使我变得更加自信。人在尝试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最难迈出的就是第一步。但是一旦迈出了这艰难的第一步,才会发现前面的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坎坷。我很庆幸自己争取了这么一次机会,从那以后我胆子大了很多,也越来越应对自如了。我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03年11月参加“太阳雨”杯征文比赛,获得三等奖。2004年5月参加第五届“信得杯”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获得“原汁原味”校园微型小说原创比赛优胜奖,“青春季风”大型文艺晚会节目优胜奖,“青春本色”大学校园短剧竞赛优胜奖,中华经典美文配乐朗诵比赛三等奖,中英文双语演讲比赛优胜奖等。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深入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并尽自己的所能服务社会,不但增加了自己的社会阅历,也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2004年10月,我被校团委评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51-论文-网-欢迎您
【论文关键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女大学生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代表着个体对于职业选择的自信心程度,是社会认知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指在择业过程中,个体对自身选择能力、基本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的自我知觉…,对择业过程有强烈的直接影响。利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的治疗与培训,被广泛地应用于身心健康、教育研究、职业干预等领域,具体的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技能训练以及言语说服等。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是新时期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是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协助来访者将自我概念转变成相应的职业角色,进行职业探索并做出职业决策的过程。本文报道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且即将面临四年级的职业选择,因此采用广告招募方式选择河北师范大学三年级女生,共报名67人,经过面谈,面谈题目为:“你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团体?”“你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对参加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什么?”。筛选标准为:(1)身体健康,无明显言语表达障碍;(2)有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愿望;(3)有时间保证,能够按时参加每次辅导;(4)团体辅导的人数限制之内(8—15人)。有28名女学生人选,均为文科(法学10人,学前教育8人,历史4人,传播6人)。随机抽取14人为干预组,进行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14人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由研究者本人担任团体心理辅导的辅导者。
1.2方法对于预组进行7次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每周一次,每次3.5小时,对照组则处于常态的自然学习,不参加团体辅导,在实验前后分别取得前后测数据。对照组在取得后测数据后也进行一次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讲座讨论会,以期解决干预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1.3工具
1.3.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ficacy,CDMSE)分5个维度: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共39个项目,五点量表计分。本研究中克伦巴赫,系数为0.9157。
1.3.2焦虑自评量表(ZunggSefl—ratingAnxietyScale,SAS)分界值为标准分50分。
1.3.3自编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评估表包括13个项目,分别反馈团体成员对自我改变、活动内容、团体形式等方面的主观体验,在团体辅导结束后由成员做出评价。如:“通过参加这个团体,你对职业选择的信心:1有很大提高;2有一些提高;3一般;4没有提高”。
1.4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职业生涯辅导包括五大要素: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团体心理辅导的阶段理论认为无论什么类型的团体,都经历三个阶段:开始阶段、中间运作阶段、结束阶段,根据这两个理论内容,设计了本研究中的七个单元(主要内容见表1)。目的是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在自我知觉、收集职业信息、目标定向、制定计划、问题解决方面的自信心,激发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地去面对竞争。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采用的是封闭的结构式团体辅导形式,事先做好辅导计划和准备,安排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让成员实施,在团体辅导过程中,成员保持不变。团体活动中,采用团体互动、脑力激荡、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和协助团体成员积极挖掘自身资源,对团体内其他成员的发言给与积极的反馈,分享自己的感受。每次活动结束前布置家庭作业,下次团体活动时先汇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2结果
2.1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焦虑量表得分比较
表2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干预组干预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焦虑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
2.2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评估表评定结果
l4名干预组成员填写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评估表。该表主要调查成员对团体目标达成、活动内容设计、团体过程进展等方面的主观体验。100%的成员认为参加团体活动,对自己面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有信心,85.7%的成员认为完全达到了本次团体活动的目标,92.9%的成员认为活动对自己有非常大或较大帮助;从活动内容的实用性来看,85.7%的成员认为能学到很多或较多的知识和技能,92.9%的成员认为活动方式非常有助于成员的理解,100%的成员认为活动方式有助于成员的思考,有助于自己与他人分享情感和经验;从整个团体过程来看,100%的成员表示喜欢这个团体,希望继续展此类活动。
3讨论
大学的英语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能做到学以致用,特别听和说的能力一定要强,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么学了也是白学。要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和社会交际中、甚至在国际的舞台上能够进行流利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从而获得信息上的交流。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使其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发展需要。要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离不开对大学理念及大学目标的理解。通识教育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学校立足于培养真正的人,是为人的精神生活做准备的。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有四点。
1.培养学生应对日常生活需求的能力通识教育计划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应对日常生活需求的能力,这是一种很实用的能力。然而,需求与实用并不狭隘,它不只是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需求,还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它不仅仅只是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感受,还应包含能够展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面。
2.为学生建立起基本统一的知识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中的第二项,指的是为人类提供知识和体验。学科的划分以及学科下面的分支,还有人类活动所表现的知识通过各个领域和途径彼此联系着,生活本就是一个美好的整体。所以,要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去看待生活、看待大学的英语教育,知识也必须是一种完整的精神体验。
3.为非专业化的学习做准备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中的第三项在于为非专业化的学生学习英语做准备。传统的教育方式比较狭隘,要坚决排除技术的、专业化的教育方式,排除狭隘的知识领域内的专业化教育,排除在特定的知识领域内为高级阶段学习做准备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意义非常广泛,它强调的是技术性,对知识的文化和其内在的价值比较看重,它的包容性更强,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性的教育模式。
4.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中,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语言人才。通过通识教育的课程来促进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国家性、世界性的圈子里来。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并积极地推动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改革,成为改革中的一份坚实力量。
总的来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大学目标和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和大多数的专业教育不同,它并不只是为了培养固定的专业性很强的人才。将以上基本目标运用到大学英语的教育中,学生应充分地理解通识教育的目的,大学的英语教育目标也应相应地做出适当的调整。第一,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外语的学习最重要的以及最更本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够学好英语,将来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在找工作方面也会更加的抢手。第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语言并不是单薄的,它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所有文明历史。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要总是专注于对语法知识的学习,还要去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历史,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所包含的意义。通识教育倡导的是学生内在修养,要学生为更好的生活做准备。通过对英语的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外文化的内涵,这样学生在与人用英语进行交流时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第三,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学习语言为的就是能够有效地、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但是沟通不能是毫无意义的、惨白的,要有内容、有深度,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意义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1.加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通识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上的运用最好的途径就是为其建立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习西方的文化、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并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西方的价值观,掌握中西文化的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然就无法实现用英语高效地进行交流的目的。外语通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高质量的核心课程,比如,中山大学在外语通识课程建设方面就采用的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利用3到6年时间,至少建设12门双语或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有机会选择不低于3个学分的外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同时,应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时,开设几门具有层次性的高级英语选修课程。比如第一类,语言应用类高级英语选修课,就是为了满足高素质的外语学习人才在学习之外的拓展,像翻译名著、论文写作、诗歌朗诵等。第二类,语言文化类高级英语选修课。
[关键词]台湾 高等教育 学生管理
专业培养台湾的高等教育是在1945年后,基于日本人建立的4所大专学校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截止2004年,公立和私立大学已增加到168所。与内地的1396所高等学校相比,台湾高等院校的数目和在校人数量都比较少,但是由于台湾的高等教育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共同影响,存在着其特殊的教育方式和体制。关于两岸高等教育宏观体制、教育改革、教学评鉴等方面的比较,已有学者进行一定的研究。笔者在此以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从高等教育的重心――学生的管理和培养方式着手谈谈台湾的高等教育。
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培养和教育主要包括个人生活,思想道德及专业知识的发展三个领域。在内地的高校中,主要由学生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辅助工作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而在台湾的高等学校中,这些工作主要由教官,辅导人员和专职教师完成。之间既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点。在两岸“三通”开始实施的初期,了解台湾高等教育中学生的管理和培养,从中得出借鉴和互补,有助于对内地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思考和改革。
一、台湾与大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管理主要由学生事务处负责,由学务长统管。相对内地的学生管理比较自主、自由、灵活。学生事务处下面分设生活辅导组,咨询辅导组,毕业辅导组等。其基本功能与内地的学生工作处及下设的学生管理科,学生思想教育科,招生就业科等相似,但功能和职责上还是有比较明确的区别。
(一)生活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生活辅导包含学生的住宿管理,助学贷款申请和兵役申请等事宜。
台湾高校学生的个人生活相对自由。住宿可以选择在学校住宿和租住民房,除军校外学生的出入和作息没有专人管理。相对而言,住宿在学校的宿舍价格比较便宜,尤其是公立大学,每学期的住宿费用为新台币6000~7000元(约合人民币1500元),而住宿在外的费用至少是1倍以上。但由于台湾的大学近来也存在扩大招生的问题,所以学校的宿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通过抽签方式来决定是否可以住宿学校宿舍。
助学贷款是台湾学生解决学费的一个主要途径。生活辅导组主要负责帮助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由于台湾银行的联网系统和信用记录非常健全,所以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能及时还清贷款,已确保自己的信用记录。使得助学贷款的运作比较顺畅。
生活辅导组的事物主要由教官负责。教官是台湾教学体系中保留的传统部分,早期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与早期内地大学中的舍监和现代大学中辅导员的职责有相似之处。但目前教官的职责已逐步由管制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协助学生顺利进行大学生活的角色。除负责学生的军训外,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事物进行指导。
(二)心理辅导
与内地的高校相同,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健康在台湾高等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角色。这些任务由咨询辅导组完成。咨询辅导组的成员包括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兼职的各院系心理辅导老师和专门的精神科医生。咨询辅导内容包括: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感情关系,情绪管理,学习生涯发展,自我探索等方面。
相对国内大学的心理辅导专线和日常辅导员及班主任式的管理方式,台湾大学的咨询辅导团体更大,咨询辅导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其从学校到院系,以及宿舍区,都能找到心理咨询辅导人员的身影。所以,虽然台湾高等学校中的学生宿舍和生活管理相对松散,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较少。这一点是内地高校值得借鉴的地方。
(三)毕业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的毕业辅导涵盖较广,除各类毕业生需求信息外,还包括暑假的培训,公读机会,以及为求职所办的各种讲座和准备。其功能和内地高校的就业科有些类似。毕业辅导组的固定教职员很少,多由校友组成。职业生涯的讲座也是邀请在相关行业从业的校友回校进行,并提供面试和求职简历准备等的指导。内地高校的就业指导多在为学生提供招聘的信息,而关于简历和面试都是学生自己摸索。现在有些高校将这些内容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对于内地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台湾高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压力要小一些。应届毕业生中约有20~30%会继续升学,20%左右会进行相关的商业活动。所以相对于就业机会而言,一般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但起薪较低,一般为2~2.5万新台币/月。
二、台湾与大陆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受美国影响较大,课程大致分为两类: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又分别涵盖选修和必修。台湾高校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比例为4:6,学生除可以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
(一)通识教育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与内地高校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平台相近,课程包含共同课程和通识课程两种,在各校所占比重不同,大约占全部学分的25%。共同课程多包括:国文、英文、历史和宪法四科。而通识课程主要有以下领域选择几门课: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与人文,社会与行为科学。作为专业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台湾的通识课程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课程门类、内容和学时的设置上与专业课程还存在矛盾,目前各校都在与专业课程的资源进一步协调,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内地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近年来在通识平台中也加入语文和人文修养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还处于试点阶段,效果的优劣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教学效果评价。
(二)专业教育
台湾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程门数相对较少,学生有较多的选择权利。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专业必修课程只有57学分,必选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大于12学分。
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化学基础的四大课程所占比例较重,而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都放在选修课程中,更体现出“厚基础,宽专业”的特色;同时四年级没有必修课程,便于学生自由安排考研究生和找工作的时间。
台湾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学的另一个典型特色是全部使用原版教材,所以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训练专业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不需要单设专业英文课程和双语教学。
(三)专题研究
台湾高等教育中与内地高校有较大差别的方面是专题研究。台湾的专题研究与内地大学中的综合训练和毕业论文有相近的功能,目的是针对本学科领域中某一研究课题,运用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与内地高校的综合训练和毕业论文相比,专题研究具有以下的特点:
1.入门早
专题研究在台湾的高校中是一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课的情况选择专题研究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暑假就进入专题研究。目的是在大学三年级结束时已给导师有较强的印象,便于推荐成为本校或其他学校的研究生。
2.时间灵活
台湾高校的专题研究与内地本科教育中的综合训练或毕业论文最大区别在于没有将固定整块的时间用于单一课程的学习,而是每周学生利用课堂学习以外的时间到实验室安排实验和研究工作。这样可以促进实验室资源的最大利用,也能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及时进行巩固和消化。
3.考核方式多样
台湾的专题研究考核方式由教师决定。通常是通过对问题调研,解决和实验全过程的综合评价,并无像内地高校那样要求采用论文和答辩结合的形式完成。学生在专题研究中主要锻炼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对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没有统一的要求。带来的问题是部分高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文字综合能力较差的问题。
三、启示与展望
(一)启示
台湾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存在“制定制度规则,学生主动执行,学校辅助指导”的情况。与内地的专职辅导员管理相比,节省人力资源,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台湾教育与美国教育相似,注重通才教育。但是对于内地需求技能和专业知识较细的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台湾的高等教育并不是非常适合,可能需要从专业选修课程的角度给予加强和指导;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加强,及台湾、内地高等教育的改革,两岸高等教育会朝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方向更好地前进。
(二)展望
台湾与祖国内地同一文化根基,同一教育传统,双方的高等教育(包括面临的问题)具有更多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内地是台湾教育的文化母体,也是台湾教育发展最大的腹地”。两岸的一些知名公立大学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如两岸都有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这些大学秉承共同的校训,甚至在系所设置上也大同小异而互相借鉴,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体现出国家尚未统一时的特征。内地与台湾的某些过去的差异正在缩小,这与两岸相同的传统文化与近20年来的社会和经济互动有关。展望未来,两岸的合作交流必然越来越密切,这是因为台湾的教育市场必然向世界放开,而最便捷的开放是对内地的开放;高等教育国际化,加速了高等教育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合作交流顺乎人情民意;汉语世界要争得发言权,特别是台湾要避免成为“文化殖民地”,必须与内地合作交流,使两岸共兴共荣;内地改革开放成就令世人瞩目,对台湾有巨大的吸引力;内地已经开放了对台湾高等教育的绿灯,台湾赴内地读书的学生日渐增多。我们既要和国际接轨,就必然有其超越民族、国界的通用性;同时,我们需要的是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言荪.台湾高等教育评鉴浅析[J].高教探索,2007,(2):77-79.
[2]王涛.略论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8):68-71.
[3]林慧.两岸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比较与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25-127.
[4]王孙禺,蓝劲松,江丕权.祖国大陆与台湾高等教育体制的宏观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2):27-33.45.
[5]赵慧珠,刘文达.内地、香港和台湾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比较与借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54-160.
[6]金诚.台湾大学院校评鉴及其新趋势[J].大学教育科学,2005,(6):10-12.
论文关键词:电子竞赛;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各类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从参赛历史、学生的收获和对教学科研的促进三个方面出发,对南京林业大学近年来参加各类电子竞赛所收获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一、南京林业大学参加各类电子竞赛情况介绍
南京林业大学自2007年以来积极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各种电子竞赛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后于2007年获得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和江苏赛区一、二等奖各一个。2009年获得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2010年获得ti杯模拟电子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一个,等等。通过这些比赛,极大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力推动了工科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也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多方面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学生参赛的收获
目前各类电子竞赛一般都在每年八月底到九月初举行。南京林业大学的做法是在这之前的一个多月对报名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并通过优胜劣汰选拔出最后的参赛选手。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必要的理论教学和实际设计能力的训练,最后是模拟竞赛试题的考核。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学生得到了充分锻炼的机会,动手能力普遍有了很大提高。这些学生一般都在后来的毕业求职中表现出竞争优势,更多地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倾向于招收在全国电子竞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的学生,这一发展趋势将会成为今后就业招聘的主流。
三、参赛对学校的促进
1.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工科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偏理论传授、轻动手实践。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课时较多,实验动手课时偏少;课堂教学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多;实验环节中验证性实验较多,设计创新性实验很少。目前这些现状阻碍了大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通过连续几年的参赛,发现以往很多课程的教学都存在着上述不合理之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对电子类的骨干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压缩了“模电”、“数电”、“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学时,增加了实验学时。二者在学时分配上的比例从以前的4∶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6∶4左右。
(2)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在一些课程中初步尝试了工程化的教学方式。以“模拟电路基础”这门课程为例,绝大多数电子竞赛的核心是模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学生在模电方面的动手能力往往是决定最终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时特别注意结合工程实例和竞赛试题来讲解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例如仪用放大器电路,其具有高增益、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0等优点,不仅在实际工程测量系统中广泛应用,这几年在电子竞赛中也屡屡得到应用。在授课时,除了以往的电路增益推导外,还注意补充讲解该电路在输入输出阻抗上的特点以及在器件选型时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需要考虑信号带宽)。对于在实践中遇到的故障,例如输出输入非线性、自激等现象,则详细解释了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再比如,比较器电路在传统教材中只属于选学范围,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特别广泛,在电子竞赛中也遇到过因比较器不工作导致比赛失败的惨痛教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大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力度,补充传授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及应对措施等内容。此外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一般安排2~3周的课程设计,从往届电子竞赛试题中精选题目布置给学生,告诉学生大致的分析思路和查找资料的方法,但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方案评价标准并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能不能提出对原理有深入理解的方案、方案的创新性和合理性如何。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鉴于硬件电路的调试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着重告诉学生判断分析电路故障的思路和操作技巧,使学生掌握调试硬件电路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具体问题。
(3)在实验教学环节中,传统的实验安排多属于教材内容的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的实验较少,这不利于学生活学活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现象在“电路原理”、“模拟电路基础”和“数字电路基础”这几门电路骨干课程中尤其明显。为了改变现状,尝试对上述课程的实验环节进行改革,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学时压缩到整个实验学时的60%左右,设计性实验占整个实验学时的比例增至40%左右。其中综合设计性实验按照工程研发的形式组织,老师借鉴以往电子竞赛的题目和实践需求,给学生下达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自己查找参考资料,确立设计方案。经指导老师审阅和修改后领取实验设备和器材,开展设计和调试工作。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科研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现代大学的三大任务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目前各高校从事电子竞赛的老师很多是刚工作的年青教师。因为专业水平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限制,在进入校门的头几年往往欠缺实践动手的能力,在科研上成果寥寥。而电子竞赛的题目往往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都是实际工程中经常面对的问题。通过指导电子竞赛,一方面可以促使老师们发现和反思以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教学相长。另一方面也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3.创新型实验室的建设
通过参赛,学校深深感受到建立创新型实验室的必要性,近年来加大了创新型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投入大量经费建设了一批和电子学科相关的开放创新型实验室,如智能汽车电子创新实验室、大学生电子竞赛实训基地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和数控加工中心创新实验室等,配备了双面电路板快速制板设备、多功能电子综合设计开发实验装置、嵌入式系统实验装置等设备,还购置了大量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可编程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仪器,提高了实验室的装备和管理水平。
4.各种大学生科技协会的发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南京林业大学的各类学生组织文史哲色彩浓厚,科学技术意识严重不足。通过连续几年的参赛,在学生中普及了科技和创新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电子设计制好者的队伍中来。在这一潮流推动下,机电学院团委顺势而为,组建了大学生电学爱好者协会,配备了专门指导教师,每年还拨款5000元作为活动经费。这些措施对提升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动手能力、普及科技创新精神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四、展望
竞赛与教学的良性互动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南京林业大学今后将继续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并在一些领域进行新的尝试。例如,未来可以让研一学生也参与进来,协助培训和指导本科生,从而为研二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这对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展望未来,只有通过“以竞赛促教改”这种方式,及时从参赛中获取经验,应用于平日的教学改革中,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反过来,教学质量切实有效地得到提高后,也会为参赛获得好名次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德育;社会化
一、现代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我讲你听”,“我说你服”单方面的生硬灌输的方法,这种靠枯燥的说教来“包打天下”的做法,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社会实践与传统德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是单纯的就课本谈课本,就理论谈理论,就观点谈观点的教育模式,而是以具体、真实、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为背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激发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现代大学越来越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现代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使得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学生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确立观念将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观、价值观,各种层次的人际关系、大众传播的不同内容,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校无法从根本上把这些影响拒于门外。特别是互联网的运用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强。在互联网上,各种不同的政治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使得学生很难分辨出真善美、假恶丑,这些现象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开放的社会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学校德育如果仍用较为封闭的传统教育模式来运作,将学生置于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之中,脱离社会现实世界,忽视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呼唤,那当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和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发生冲突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无法解决这种深层次的矛盾。社会是一个大熔炉,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中打下深刻烙印。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社会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课堂,优化和完善社会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只有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才能让大学生看到了一个多维的、多姿多彩的社会,才能看到理论与现实的统一。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大量真的、善的、美的人和事;同时又亲眼目睹了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将一些假的、恶的、丑的东西呈现在他们面前,从而使他们置身于一个多元的社会。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我们的祖国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真正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只有全面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又深刻体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终才能使他们对课堂上学来的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具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和立体的把握,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改变纸上谈兵的浮夸作风,积极投身实践,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知晓自身的不足,充分认识到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校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它在适应性、开放性、协同性上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生存要求,使之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强化对生存能力的认识,自觉追求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准社会人”身份使之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要独立完成许多社会工作,这就使得他必须增强合作意识,与团队成员协同作战,具备一定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才能在集体中求生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才能得到体现。[2]由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贴近社会生活,可以让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创业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强化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这样才能更加珍惜短短的大学时光,更加刻苦地学习,更加顺利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进一步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为未来的社会角色做好各种知识储备,并在自身能力和现实需求的差距中寻求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努力方向,努力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为提高综合素质、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社会工作做好各种准备。这种准备越充分,毕业后就会越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周围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尽早地进入工作状态,打开工作局面。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够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成果的,“高分低能”的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在实践中使之领悟到仅仅有大学课堂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这既是知识观的内容,也是个人创新、创业的现实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渐进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在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体会其渐进性、发展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时刻体会着自己发展能力的巨大改变。因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深刻了解到社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这无疑会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推动力,他们会竭尽全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适应日益变化的世界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社会实践活动还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实践中检验出的真理对大学生的发展能力才更具有说服力和导向性。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意志,考验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依赖社会实践,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提高心理素质,应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情景,锻炼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引发大学生的自主行为,以良好的心态自觉接受和吸纳外界信息。特别是让有心理问题和轻度缺陷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投身到社会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受锻炼,接受挑战,可以有效地改善各种心理不健康问题,增强使命感、自豪感、危机感和道德判断力等内在素养。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
每个人要从一个学生走向社会人必须要经过实践这个环节,否则,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在互动当中融合起来的。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是他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一种产物。因此,高校应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扎实地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建立健全机制,畅通育人渠道。要想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就必须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畅通渠道,打通路径,使其在整个育人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
1.健全管理机制体制。使社会实践活动保持良性运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和管理。首先,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此项活动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其次,学校应加强整体设计和规划,设立专门机构,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既有学校层面的统一管理又有教师层面的具体指导,不让学生处于自由参与的松散状态。第三,逐步建立起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四,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注重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2.优化环境育人机制。学校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协调有力,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保证其育人效果的社会基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不能仅仅靠学校,更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还没有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地方有些单位或部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总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把大学生当成单纯的劳动力,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其实,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每个单位都能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德育教育问题视为自己份内的责任,变应付了事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能产生人才效益,那么最终真正受益的除了社会和大学生之外,还有单位或部门本身。因此,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环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引起各单位的高度重视,落实在行动中。
3.完善考评导向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既要有机构、有组织、有思想教育和引导,又要建立起合理的考评制度,制订相关政策,完善导向机制,调动学生和教师踊跃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一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和教学质量管理一样建立起严格的考评制度,将学生成绩记入档案,评定方法参照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同等看待,二是积极制订鼓励政策,将其劳动付出按照一定的工作量计算。三是学校可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智力创收,并主动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岗位实践缓解自身的生活压力。四是可以设立活动基金,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科技发明或已产生效益的合理化建议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与大学生评先选优挂钩,将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实践的动力,增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丰富活动内容,强化育人效果。高校在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教育效果。在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社会实践与传统教育要有机结合。对大学生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回眸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这种实践教育是任何理论教育课堂不可替代的。坚持社会实践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会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时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它赋予活动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大学生德育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要有机结合。书本和课堂给予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只有将之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强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是前提和基础。专业理论不等于专业技能,只有通过实践过程才能转化为实际技能,在实践中检验和创新理论、丰富和发展理论内容是每一个大学生的神圣使命;而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就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是理论源于实践又服务实践的必然要求。
3.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要有机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同时也是检验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只有把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量,才能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要有机结合。高校想方设法为大学生提高勤工助学的机会,这是改善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缓解经济压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前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能够解决其生活问题,使其生存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体会劳动的甘苦,培养其艰苦奋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坚持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相结合,既符合组织者的设计意图,又能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论文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德育;社会化
一、现代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我讲你听”,“我说你服”单方面的生硬灌输的方法,这种靠枯燥的说教来“包打天下”的做法,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社会实践与传统德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是单纯的就课本谈课本,就理论谈理论,就观点谈观点的教育模式,而是以具体、真实、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为背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激发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现代大学越来越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现代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使得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学生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确立观念将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观、价值观,各种层次的人际关系、大众传播的不同内容,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校无法从根本上把这些影响拒于门外。特别是互联网的运用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强。在互联网上,各种不同的政治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使得学生很难分辨出真善美、假恶丑,这些现象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开放的社会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学校德育如果仍用较为封闭的传统教育模式来运作,将学生置于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之中,脱离社会现实世界,忽视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呼唤,那当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和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发生冲突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无法解决这种深层次的矛盾。社会是一个大熔炉,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中打下深刻烙印。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社会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课堂,优化和完善社会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只有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才能让大学生看到了一个多维的、多姿多彩的社会,才能看到理论与现实的统一。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大量真的、善的、美的人和事;同时又亲眼目睹了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将一些假的、恶的、丑的东西呈现在他们面前,从而使他们置身于一个多元的社会。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我们的祖国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真正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只有全面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又深刻体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终才能使他们对课堂上学来的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具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和立体的把握,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改变纸上谈兵的浮夸作风,积极投身实践,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知晓自身的不足,充分认识到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校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它在适应性、开放性、协同性上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生存要求,使之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强化对生存能力的认识,自觉追求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准社会人”身份使之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要独立完成许多社会工作,这就使得他必须增强合作意识,与团队成员协同作战,具备一定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才能在集体中求生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才能得到体现。[2]由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贴近社会生活,可以让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创业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强化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这样才能更加珍惜短短的大学时光,更加刻苦地学习,更加顺利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进一步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为未来的社会角色做好各种知识储备,并在自身能力和现实需求的差距中寻求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努力方向,努力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为提高综合素质、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社会工作做好各种准备。这种准备越充分,毕业后就会越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周围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尽早地进入工作状态,打开工作局面。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够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成果的,“高分低能”的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在实践中使之领悟到仅仅有大学课堂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这既是知识观的内容,也是个人创新、创业的现实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渐进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在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体会其渐进性、发展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时刻体会着自己发展能力的巨大改变。因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深刻了解到社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这无疑会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推动力,他们会竭尽全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适应日益变化的世界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社会实践活动还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实践中检验出的真理对大学生的发展能力才更具有说服力和导向性。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意志,考验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依赖社会实践,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提高心理素质,应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情景,锻炼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引发大学生的自主行为,以良好的心态自觉接受和吸纳外界信息。特别是让有心理问题和轻度缺陷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投身到社会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受锻炼,接受挑战,可以有效地改善各种心理不健康问题,增强使命感、自豪感、危机感和道德判断力等内在素养。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
每个人要从一个学生走向社会人必须要经过实践这个环节,否则,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在互动当中融合起来的。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是他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一种产物。因此,高校应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扎实地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建立健全机制,畅通育人渠道。要想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就必须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畅通渠道,打通路径,使其在整个育人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
1.健全管理机制体制。使社会实践活动保持良性运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和管理。首先,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此项活动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其次,学校应加强整体设计和规划,设立专门机构,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既有学校层面的统一管理又有教师层面的具体指导,不让学生处于自由参与的松散状态。第三,逐步建立起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四,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注重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2.优化环境育人机制。学校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协调有力,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保证其育人效果的社会基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不能仅仅靠学校,更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还没有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地方有些单位或部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总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把大学生当成单纯的劳动力,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其实,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每个单位都能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德育教育问题视为自己份内的责任,变应付了事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能产生人才效益,那么最终真正受益的除了社会和大学生之外,还有单位或部门本身。因此,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环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引起各单位的高度重视,落实在行动中。
3.完善考评导向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既要有机构、有组织、有思想教育和引导,又要建立起合理的考评制度,制订相关政策,完善导向机制,调动学生和教师踊跃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一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和教学质量管理一样建立起严格的考评制度,将学生成绩记入档案,评定方法参照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同等看待,二是积极制订鼓励政策,将其劳动付出按照一定的工作量计算。三是学校可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智力创收,并主动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岗位实践缓解自身的生活压力。四是可以设立活动基金,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科技发明或已产生效益的合理化建议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与大学生评先选优挂钩,将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实践的动力,增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丰富活动内容,强化育人效果。高校在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教育效果。在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社会实践与传统教育要有机结合。对大学生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回眸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这种实践教育是任何理论教育课堂不可替代的。坚持社会实践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会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时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它赋予活动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大学生德育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要有机结合。书本和课堂给予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只有将之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强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是前提和基础。专业理论不等于专业技能,只有通过实践过程才能转化为实际技能,在实践中检验和创新理论、丰富和发展理论内容是每一个大学生的神圣使命;而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就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是理论源于实践又服务实践的必然要求。
3.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要有机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同时也是检验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只有把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量,才能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要有机结合。高校想方设法为大学生提高勤工助学的机会,这是改善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缓解经济压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前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能够解决其生活问题,使其生存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体会劳动的甘苦,培养其艰苦奋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坚持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相结合,既符合组织者的设计意图,又能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艺术类,综合素质,培养,理论
艺术类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正处在青春期,生理迅速发育并达到成熟,随着社会活动、艺术实践范围的日益扩大以及学习生活环境发生的变化,心理上也相应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艺术专业学生的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和紧张性明显偏低(尤以前3项差异更显著),而稳定性、幻想性、有恒性、自律性、怀疑性、忧虑性等则偏高。因此,普遍存在着缄默、喜欢独来独往等个性特征;由于偏重专业课学习,轻视文化课学习,因而知识面比较狭窄;他们往往沉溺于艺术世界而对人情世事的关注、了解和能力较缺乏;其幻想性、有恒性、自律性较高,则可能与专业的学习、培养和熏陶有关。
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如何在追求个体发展与建构社会规范之间,在承续传统与展望未来之间保持固有的均衡;如何让艺术类大学生既在现实生活中脚踏实地,又对未来生活充满激情,从而能够适应现实生活和艺术实践的要求,这是艺术类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
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加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抓好养成素质教育
第一,应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艺术类专业培养的是艺术工作者,它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人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与艺术的统一。艺术专业由于专业教学的活动多以小型、分散方式进行,学生的个体意识较强,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淡化集体观念,忽视集体荣誉甚至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因此,必须加强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克服个人主义,加强组织观念,使学生熟悉并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第二,应加强学生的校纪校规教育和修养教育。这是由艺术类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于其他专业这一特点决定的。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是在自由度较大的画室或者空间很小的琴房中接受教学的,容易造成学生散的错觉,养成学生日常散慢的习惯。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应强化学生纪律意识,使他们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学习纪律。同时也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做到服饰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发长发,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待人有礼,说话和气,男女交往举止得体,尊敬师长等良好文明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其次,抓好综合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包括专业素质教育及文化理论素质教育。
1、专业素质教育包括艺术审美、艺术表现、艺术创造等艺术素质,并且这些艺术素质应该是艺术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其特殊性就在于他们的艺术素质,如果忽略(或者失去)特有的艺术素质修养,那么他们也就不称其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了,这样的艺术教育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特有的涵义。正因如此,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就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入手。
(1)艺术欣赏能力。对于一件艺术品,每个人在接触的第一瞬间,就已经有意无意地对其进行了欣赏,但这种欣赏一般是无意识的,是表象的、直观的。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简单的直观的欣赏能力是不行的,他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艺术欣赏方法,保持爽朗、大度超然和良好的欣赏心态,欣赏作品时,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独有的认识和感觉。也就是说,艺术专业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应该由情感欣赏上升到理性与综合欣赏的高度,然而这种高层次的欣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平时艺术修养的不断积累。
(2)艺术表现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也是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总是以外在的物化形式展现在欣赏者面前。而外在的物化形式,则是表现力的体现。比如说,有些演员唱歌时不注意情感的抒发,不去表现,只是机械的唱旋律,这样就显得呆板、没有投入进去,收不到良好的艺术效果。而很多歌唱家在演唱时,他们在正确发声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内在的情感,做到了声情并茂,给观众展现了一个完美的艺术作品,使观众得到了美好的艺术享受。所以,艺术表现力是艺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表演上还显稚嫩的大学生来说,加强艺术的表现能力和修养显得更为重要。
(3)艺术创造力。艺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继承和学习,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艺术传统,学习人类文明的优秀艺术成果。然而教育的目标并不在于继承和学习,而在于创造。即学生个体学习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独立地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并能生产出一定的艺术作品,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因此,艺术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
2、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人文素质较其他专业学生要差,因此加强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拓展知识面、加深文化功底显得十分必要。
(1)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需要教师的严格约束力。人都是有惰性的,在青年学生身上也不例外,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严格监督、考核,才更容易收到满意的效果,严师出高徒是有道理的。。
(2)文化理论素质教育应该把文化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拿英语学习做例子,在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完全可以以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排练一些英语短剧;节目制作专业在观摩作品时可以涉猎一些原版的外文影像资料;广告、动画、服装设计等专业也不妨引人一些国外的前沿作品、设计思路和行业背景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专业水平,又强化了英语知识,还增强了学习兴趣,开阔了眼界,可谓一举多得。
(3)营造浓厚的文化课学习氛围。一些专业课教师也难免会存在不重视文化课的心态,因此,从教师到学生共同转化思想,提高认识,营造教学相长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文化课学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鉴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和谐、和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成才的热情。因此,应该给学生讲授更多的心理卫生知识,对他们进行心理品德与技能的训练,开展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指导,在教学与专业活动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要想加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就必须把抓好养成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抓好专业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核心,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保障,只有把上述三方面工作都抓好,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艺术类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楼设琴. 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 中国冶金教育,2005,(3).
2. 覃玉荣. 艺术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 广西高教研究,2000,(2).
3. 蔡晔. 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J]. 艺术教育,2005,(3).
4. 吴守良. 艺术专业学生个性特质调查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3),175-177.
【论文关键词】国际服务外包;述评;展望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跨国服务业转移和服务外包构成了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已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重要内容。2010年,投向服务业的跨国投资占到全球总额的三分之一。在全球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又以国际服务外包这种贸易形式的发展最为显著。20世纪90年代之前,跨国公司大多通过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90年代之后,众多跨国公司则转向通过国际服务外包的形式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不断将价值链上的非核心业务以外包方式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其自身则集中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二、江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由于地缘发展因素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同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相比,江苏在国际服务外包领域起步稍晚,但自2000年以来,在软件等外包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被国内各方广为关注。
(一)江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优势分析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世界500强”企业超过三分之一在江苏投资。以金融危机中的2008年为例,尽管受到冲击,但累计仍实有外商投资企业38554户,投资总额为415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首次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一。江苏人才、科教资源优势突出,每年新增大量高校、职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人员,劳动力素质较高,人才成本相对低廉。
2.区位优势和地区需求
服务外包是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重视和鼓励的产业,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环境友好等特点。就与服务外包产业密切相关的城际通讯和海外直航条件看,随着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开通以及数个国际机场建设的推进,江苏交通辐射能力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必然更加凸现。而且,近年来江苏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民办教育发展迅速,2010年,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将带来工作岗位转移,为大学生就业制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
3.政府与机遇
面对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大潮,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这种行业发展态势,努力把握历史机遇,纷纷制定出台各级各类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条例,为国际服务外包在江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江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面临的问题
江苏政府虽然已经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有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对服务外包予以统筹并实施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管。但是,处于发展初期的江苏服务外包业仍然面临各种挑战,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1.企业承接外包能力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
国际发包商在选择东道国的接包企业时十分重视接包企业的规模和能力。令人遗憾的是,江苏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参与国际服务外包的资历尚浅,业务规模普遍较小,承接外包业务的经验能力尚欠,很难拿到大的外包合同。同时,省内的地缘差异、产业结构差异也导致了服务外包承接能力差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5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比重超过80%,全省1586家服务外包企业主要集中于苏南,其中南京171家,无锡552家,苏州863家。这种过于聚集的产业集群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了苏北地区对服务外包业务甚少染指,服务外包的地域差异明显。
2.高端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缺乏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任何行业或企业发展,都离不开该领域的高端人才,服务外包行业概莫能外。当前,高端人才短缺己经成为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以软件产业为例,江苏现有软件人才不足5万人,要成为全球软件外包中心至少需要再培养25万至30万不同等级的软件人才。尽管江苏有自己较为完善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服务外包领域人才培养总量与市场需求仍存一定差距,直接阻碍了江苏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
3.知识产权保护欠缺
国际服务外包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发包商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承接地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近年来,江苏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尚不完善。企业和民众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国际发包企业对此存在忧虑,阻碍了服务外包的转移。
三、江苏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展望
(一)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的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积极吸引国际知名服务型企业在区域内投资兴业,鼓励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来我省服务外包基地或集聚区建立国际服务外包研发中心或服务基地,逐步放宽对某些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为跨国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优良的软、硬件环境,促进江苏省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协调平衡区域发展,形成特色产业群,打造地区品牌
江苏省经济南北发展不平衡,资源和人才分配有一定地域失衡现象。因此,在学习国内外先进模式时,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独特的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实现多元发展,打造特色地区服务品牌。必须重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既要有比较优势,更要突出综合竞争优势,既要树立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地区品牌形象,也应注意避免和减少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市场拓展冲突,力争不同基地城市形成各自特色,避免产业结构同质化。
(三)完善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相对传统的制造业而言,服务外包产业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核心技术的保护在服务外包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备的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建立包括政策、条例以及法律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保障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建立全社会的诚信体系。这就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协调,打消国外投资者和发包商的各种顾虑,从而放心投资,推动江苏省服务外包行业的真正的良性发展。
(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强化企业国际竞争力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障碍是一个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我们做了有益探索,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当前,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卫生问题己成为有关方面关注的焦点。大量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单是政治思想品质问题,相当多的是有关心理障碍问题,这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健康不但是无生理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卫生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如教育专家指出:“学生心理卫生直接关系其将来人格健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人才质量,关系到将来整个民族素质。”因此,寻找和探讨心理辅导的途径与方法,是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本课题对此做了一些尝试,供同仁们参考。
一、心理辅导途径的思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训练,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和谐发展.而《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对发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独到之处,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准
对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利用《体育与健康》理论选修课,系统讲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意义》,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治疗,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展望未来,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与现代人才特征,结合现实生活与实际,讲述竞争与合作意识,开拓、创新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引用体坛上冠军的成材之路教育学生,用“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把个人前途同祖国人民利益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体意识和法制观念,发展良好的个性,磨炼意志,培养进取精神和开拓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稳定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之所以影响健康是因为情绪能通过下丘脑、脑下垂体、植物性神经系统引起身体器官变化。我国古代《内经》一书论述了剧烈情绪变化会影响人体器官正常功能,“暴喜伤阴,暴怒伤肝,穷思伤脾,极忧伤心,过悲伤肺,多恐伤肾,善.惊伤胆。”消极情绪、不健康感情、不良性格往往是致病内因。临床医学表明:过分焦虑导致心理平衡破坏,长期情绪压抑、忧虑、紧张是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急躁、冲动、过分争强好胜往往是高血压、冠心病的温床;孤僻、抑郁、多愁善感常给溃疡病、肺结核大开方便之门;内向、固执、心脚狭隘者则比一般人更易患神经分裂症,扭曲性格还会妨碍智力活动取得成功,胆怯自卑者难产生创意;固执己见独断专行者难以思虑周全;急功近利好高鹜远者往往功亏一笑;墨守陈规但求无过者常常一事无成。
我们在《体育与健康》选修课或课余运用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引导学生合理对待自己的需要,防止情绪波动太大,学会在各种挫折面前选择正确方式去适应。要求喜怒无常者加强自我修养,锤炼人格,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驾驭感情。只有使自己的主观认识与不断发展的客观现实相适应,才有可能保持内心世界相对平衡,达到真正心理健康。
(三)注重快乐体育,提高心理品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卫生措施,对促进心理健康提高体育道德水准具有积极作用。快乐体育教育的目标是给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具内涵的心理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各种体育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体进入运动状态时,大脑主管情感的右半球会立即兴奋起来,参加者会进入一种愉悦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功的。因此,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要注意更新观念,努力挖掘原有教材的欢乐因素,使平淡枯燥的体育教材变得精彩有趣。要精心设计教法,在遵守教学规则,保证合理运动量、运动强度的前提下增加欢乐因素,寓教于乐,把体育课真正变成学生的乐园,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
二、心理咨询的方法
(一)充分了解心理障碍患者个性,心理特征和气质类型是做好心理咨询的重要前提。
“个性心理特征,系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和能力等心理方面稳定的特征总和。这些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言行举止,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意识倾向和行为特点,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是:会谈法、测验法、治疗法、体育运动疗法。
(二)会谈法:是心理咨询人员同求询者为一特定目的进行面对面交谈的一种方法。一般将其分成结构式会谈和自由式会谈两种。
(三)测验法:是凭借标准化测量工具对求询者的心理行为进行比较客观测定的一种方法。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我们基本采用下列量表:
1.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量表。该量表含90个项目,为5级计分,其主要优点是覆盖面大,反映症状丰富,能较准确反映出心理咨询门诊受检者的自觉症状及程度变化,是当前门诊心理咨询应用最广的一种自评量表。
2.80.8神经类型量表。它是我国苏州大学张卿华教授、王文英研究员及全国课题组历经十年抽样十万人研究开发的,适合国人6岁以上不同年龄组的心理测试量表。通过“心一动”心理测验,查找量表中相似不相同的若干符号(不受后天学习的影响),可以了解受试者神经类型,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智力发育水平,以及大脑功能的稳定性等,是目前我国唯一自行研究开发的有效心理量表。
3.气质测验量表.是由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陈会昌编制的.该量表的主要目的是测定人的气质类型,对大学生学习生活,职业指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治疗方法。在国外由于心理抬疗的理论流派很多,因而其治疗法也相当繁杂。在这里,我们根据我国学者的独特研究以及我们自己的咨询实践,主要采用疏导心理治疗、悟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这四种治疗方法。我们对心理障碍患者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每周三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创业孵化公司;创业素养;创业教育;对策
由学校出资注册成立创业孵化公司是一座横架于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创业孵化公司的出现可以为学生尽快的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报告提出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本文以浙江万里学院注册成立的博远创业有限公司为例,研究创业孵化公司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影响,并进行绩效分析,实现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创业实践的良性互动。
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国家扩大就业途径的基本政策和方向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并不高,据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同时,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比例是2%- 3%,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如此低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学生创业实践总体上不理想的现实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和思考。[1]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一些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公司进行实例研究,来探讨创业孵化对大学生创业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博远创业有限公司是由学校注资建设,由学生管理公司日常运作的实体大学生创业公司。我们对宁波博远创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进行访谈,对在校期间参与博远公司运作管理,已经毕业并成功创业的83位校友进行回访调查,这83位校友分别于2002年至2012年之间毕业并成功创业。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书籍;对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网络数据资料库和光盘索引,收集到相关期刊论文及著作。
(2)访谈法: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编写访谈提纲,对博远创业有限公司的管理教职工和在岗学生员工进行访谈,了解和询问创业孵化公司对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
(3)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编写调查问卷,通过登门拜访和电话信函的方式对在校期间参与博远公司运作管理,已经毕业并成功创业的83位校友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3份,回收问卷83份,有效问卷83份。
(4)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相关数据及技术指标进行常规处理,并分析结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创业成功年龄段的调查分析
通过表1可知,成功的创业者年龄段在前三位的分别是26-28岁的占43.4%,29-31岁的占32.5%,23-25岁占21.7%,按正常22岁大学毕业来看,毕业之后的8年内,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黄金时段。2006年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MBA中心和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推出的《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年龄在26-35岁,是创业者的最佳时期,此次调查与其结果相似。之所以26-35岁是创业者的最佳创业期,首先从创业所应该具备的条件来看,创业者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维能力在大学毕业之后的几年内趋于成熟,其次,在大学毕业后的几年内,通过打工等方式的资金积累,创业人具备了创业所应具有的原始资金。在这次的83名创业成功校友回访调查中,20-25岁之间有8位是依靠家庭资助创业。
在对企业驻地的统计中,宁波市占54.2%,浙江省除宁波市占39.8%,浙江省外仅占6%。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期间对于所在城市的深入了解对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选择正确的创业地址是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好的地址等于成功的一半,创业选址可以从环境、交通、设施、人流量、房租等角度去考虑,大学期间,这些创业成功的校友通过创业孵化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各种信息,更好了融入所在城市,了解最新资讯,为他们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可见,创业孵化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为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跳板,一个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平台。
在对创业企业注册资金的调查统计中,注册资金10-50万之间的占44.6%,排第一位,注册资金50-100万之间的有20家,占24.1%,排第二位,注册资金100-500万之间的企业有14家,占16.9%。排第三位。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创业企业的注册资金大多集中在10-50万之间,这些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对100万以上的企业进行访谈中发现,这些企业大都是经过小企业转型发展,进而进行企业整合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2、创业孵化公司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通过对表2的统计可以看出,创业孵化公司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的统计中,非常好和较好的占到统计总人数的68.4%,占绝大部分,而较差和差仅占到8.4%,这说明创业孵化公司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对交际协调能力的调查统计中,非常好和较好的占到统计总人数的79.2%,获得普遍认可,认为效果较差和差的仅占7.6%;在对经营管理能力的调查统计中,非常好和较好的占到统计总人数的64.7%,占绝大部分,较差和差仅占到9.5%,这说明创业孵化公司由学生管理运作,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为他们将来成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在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调查统计中,非常好和较好的占到总人数的49.3%,较前三项相比略有下降,造成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创业孵化公司在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缺乏专业性引导;同样,在对自我反省能力的调查统计中,非常好和较好的占到统计总人数的44.6%,这个数据说明创业孵化公司忽略了大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创业者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每一项素质都很重要,不可偏废,缺少哪一项素质,将来都会影响事业的发展,甚至决定创业的成功与否。[2]有些素质是天生的,缺乏的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加以提升。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公司的对策建议
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已经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不断深化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的研究,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此次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结合博远创业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特色、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展望未来,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公司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3]
1、积极构建创新精神和创业氛围
创业孵化公司应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创办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实训项目,增强学校创新精神和创业氛围,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利用学校校报、网络、广播、专栏、专刊等工具广泛宣传创新创业,构建创业型大学,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有利条件。
2、全面培养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在各种创业成功的现实案例中,从创业者个人素质到创业环境与命运机缘,非共性要多于共性。这就说明,创业者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创业历程是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创业孵化公司在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担当了横架于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为此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出现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条件,积极融入社会并了解最新动态、培养自身能力,掌握创新创业方法,为当代大学生尽快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奠定坚实基础。[4]
3、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
创业最终的目的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校创业教育,应有效利用创业孵化公司举办一系列的创业大赛与讲座,与社会资源有效互动,聘请校内外专家、企业家、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成立校内外专家组,在校内进行关于创业方面的专题讲座,对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定向培训,积极帮助学生确定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技能,并为他们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指导以及跟踪服务,从中选拔优秀者进入校内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创业孵化,这些举措为大学生校外实践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加速学校与社会的资源整合。[5]
【参考文献】
[1] 李旭东. 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建与运作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3.
[2] 谭小燕.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园的实证研究―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高教论坛,2012.8(6)131-133.
[3] 李胜伟. 培养自信,服务成长―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自信培养问题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9(8)158-159.
[4] 王安德,张景安.论创新与企业孵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 骆家烨,李靖.入驻孵化基地共享风险成本.中国吉林网-城市晚报,2007.12.
【作者简介】
巩 毅(1987-),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任职于浙江万里学院学生事务发展中心,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