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施工论文范文

施工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施工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施工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等。因而防止楼板开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试从施工的角度出发,探讨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一、楼板裂缝的开展大多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裂缝在板面沿楼板支座边300mm范围内平行于支座开展,甚至板的四周都出现裂缝并且连续;

(二)在板角处裂缝与相邻两支座成45度角展开;

(三)与施工井架位置相接的楼板常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大多在工程竣工后一段时间才被发现,往往这时楼板还几乎没有使用荷载。有时裂缝宽度在水泥沙浆找平层表面被放大了,实际上在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宽度大多在0.3mm以下,裂缝的深度在15mm左右。

二、楼板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骨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硬化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干缩是楼板产生裂缝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干缩。此外,楼板混凝土的收缩也受到结构的另一部分(如混凝土梁、柱)的约束而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二)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三)支撑沉陷裂缝

新浇混凝土楼板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的情况下产生裂缝。由于支撑的刚度不足或梁板支撑刚度差异较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沉陷,施工期间的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多次瞬间相对位移以及过早拆模等等都可能使混凝土在发展足够强度以支撑其自身重量之前产生裂缝。沉陷变形也是混凝土楼板裂缝开展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四)温度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五)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就施工因素来说,楼板的模板、支撑变形或沉陷,混凝土的制作和捣实工艺等许多方面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缺乏养护都会增加产生裂缝或引致裂缝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裂缝的发生和延伸开展与混凝土内在的特性和多种施工因素可能同时存在某种关系。也就是说,同一条裂缝的开展往往由多个原因所造成。

三、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施工因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楼板裂缝的产生。为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在工序和工艺方面应当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混凝土应使用设计允许的最小水泥用量和能满足和易性要求的最小用水量,设备允许情况下,不要用过大的塌落度。使用各种外加剂时要注意,尽量不要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使混凝土收缩减少,凝固时间合适;混凝土内砂石水泥的级配力求最优。(二)浇筑混凝土之前,将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三)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使楼板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至于相差太大。在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或施工运输频繁经过的楼板模板中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

(四)了解预拌混凝土的级配情况,对某些级配的混凝土,不要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过度的振捣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使混凝土楼板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沙浆层和水泥浆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由于一般楼板的厚度不大,使用平板振动器匀速拖过一次就可使楼板的混凝土成型密实。要在混凝土沉淀收缩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楼板的最终抹面。

(五)在楼板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等楼板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终凝初期应避免施工荷载对楼板产生较大的震动。特别是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楼板,其混凝土施工完成是最后的,而上施工荷载受震动是最早和最频繁的。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在楼板混凝土捣制完成后第二天就上人上材料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往往导致这位置的楼板多处产生裂缝。

(六)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一块楼板上,避免造成较大的荷载使还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七)了解预拌混凝土的收缩曲线,加强混凝土养护,保持混凝土楼板表面湿润。在常温下养护不少于两周,特别是在混凝土终凝初期,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期后,在施工期间特别干燥的时候也应进行浇水养护。

四、裂缝的处理

修补前需要对楼板裂缝进行检测与研究以确定裂缝部位、开裂程度和裂缝产生的原因等。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等。

五、结束语

楼板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

[2]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混凝土,2002.5.

[3]郭仕万,肖欣,赵和平.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山西水利科技,2000.11.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就综合布线设计和施工过程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大厦的硬件基础,工程的组织施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论文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

0引言

综合布线系统是伴随着智能大厦而崛起的,作为智能大厦的中枢神经,综合布线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满足传送语音、数据、文字和图像及自动控制信号等各种信息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场合、应用范围、服务对象和通信内容都会逐步扩大和增加。笔者结合近年来在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碰到的相关问题,对综合布线系统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

1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1线缆的选择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线缆使用双胶线是比较普遍的,按照电气性能的不同,双绞线可分为三类、五类、超五类、六类和七类双绞线。不同类别的双绞线价格相差较大,应用范围也大不相同。

在结构化综合布线中,语音和数据的互换已广泛应用,所以目前市场上综合布线的线缆以超五类和六类线为主。六类线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与超五类布线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且能够非常好地支持1000Base-T,所以正逐步取代超五类线。七类线由于是一种全新的布线系统,虽然性能优异,但由于价格昂贵且施工复杂,可选择的产品较少,因此很少在布线工程中采用。根据综合布线国际标准ISO11801,综合布线系统的使用寿命至少为10年,作为一种长期的基础投资,同时减少日后网络升级带来的问题,综合布线应当充分考虑网络的潜在需求和布线系统的发展,因此,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建议选择六类产品构建布线系统。

在室外线缆的选择中应尽可能使用单模光缆,因为单模光缆只能以一种模态传输,避免了模态的色散,使得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是未来光纤通信和光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目前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水平系统布线时,传统的双胶线受到有效距离的限制,则也可考虑使用光缆来解决。

1.2信息插座的设置

信息插座的设置看似很简单,其余很重要。信息插座的位置及数量对于今后的使用,以及办公区域的美观影响很大。

对于信息插座的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确定,并保留一定的余量。如果暂不能确定今后使用的数量,亦可根据建筑的实际空间来估算信息插座的数量,可分为基本型和增强型。基本型是按实际使用面积每9㎡~10㎡安装1个双孔信息插座;增强型是每9㎡~10㎡安装2个双孔信息插座。

其次是信息插座安装的位置,办公室桌椅的摆放通常是避门放置,信息插座的放置应跟随桌椅就近设置。如果办公室使用实木地板,那么在综合布线设计时,就考虑将信息插座设置为地插,放置在办公桌下面,避免办公室到处是线,显得较为整洁。信息插座安装的高度正常是离地面30㎝,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改变。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综合布线是属于弱电项目的一部分,通常是由土建设计单位进行了设计后再由弱电设计单位进行深化设计,在深化设计设置新的信息点位置时,需注意信息点旁是否有强电插座,如果没有还需要增加强电插座。

1.3预埋线管的管径

预埋线管的管径可参考如下的标准:1~2根双绞线穿管15mm~20mm线管;3~4根双绞线穿管20mm~25mm线管;5~8根双绞线穿管25mm~32mm线管;8根以上双绞线最好走线槽;单根32mm线管可由2根20mm线管代替。

在线管预埋时应注意尽可能少走S弯,否则会增加现场穿线的难度。

2系统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2.1水平线缆敷设的相关问题

(1)需考虑线缆的余量

为了便于今后的维护,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线缆端接时,应预留一定的冗余长度,以满足上述的需要,正常的端接冗余为5m~10m。

(2)线缆避免束得过紧

在有束缚和捆绑线缆时,位于的线缆受到的压力比线束里面的大。压力过大,会使线缆内的双绞线对变形,从而影响线缆的性能。如有多处的束缚和捆绑,就会将回损的影响积累起来,最后都表现在总损耗上。在配线柜里也要特别注意这点,因为配线柜里面的线缆较多,为了保持线缆整齐,有可能会把线缆束得太紧。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使用理线环,这样就不会压迫线缆。

(3)水平线缆用量的估算

布线前要估算一下线缆的用量,可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平均电缆长度=(L+S)/2

总电缆长度=平均电缆长度/2+备用部分(平均电缆长度的10%)+端接冗余(5m~10m)

L为配线架连接最远信息点的距离;S为配线架连接最近信息点的距离;

这个公式只算出一个点的总线缆的长度,还后乘上此楼层的信息点数再除以305(有余数进1),即可得到此楼层所需线缆的箱数。

(4)制作布线标记[1]

线缆的标记系统要遵循TIA-606标准,标记要有十年以上的保用期。传统的标记是采用普通标签纸,然后由施工人员用圆珠笔或钢笔书写。普通标签使用期很短,粘性消失后即会脱落。此外,施工人员书写习惯等原因会造成书写的字体不正规,字迹潦草,甚至无法辨认,不利于后期维护工作的开展。所以,施工单位应采用正规的标签机打印标签纸,保证标签的寿命,便于今后对布线系统维护工作的进行。

3电气保护

综合布线系统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综合布线系统与干扰源的间距应符合表1的要求。[2]

表1综合布线与干扰源的间距表

其他干扰源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最小间距(mm)

380V以下电力电缆<2kV·A与缆线平行敷设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线槽中70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10

380V以下电力电缆<2kV·A~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300

有一方在接地的线槽中150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80

380V以下电力电缆>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线槽中300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150

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如表2所示的规定。

表2墙上铺设的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其他管线最小平行净距(mm)最小交叉净距(mm)

电缆、光缆或管线电缆、光缆或管线

避雷引下线1000300

保护地线5020

给水管15020

压缩空气管15020

热力管(不包封)500500

热力管(包封)300300

煤气管30020

4.系统测试[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要对各信息点进行测试。目前比较多的是采用FLUKE专用仪器进行测试。根据各信息点的标记图进行一一测试,若发现问题则可先做记录,等全部测完之后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再检查。测试的同时做好标号的检查工作,检查各点标号在信息点及配线架处是否一致,以便今后对系统进行管理及维护。进行测试时一般是两头发现问题,这可能是配线架没做好,也可能是模块没打好。全部测试完成之后把平面图进行调整,最后做出完全正确的标号图和竣工验收图,以备查用。

5结束语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门技术要求很高的学科,不仅要求施工人员自身业务水平高,而且需要与土建、装潢等各方相互配合,只有通过紧密的配合、严谨的施工,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宋超.浅谈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2):68-69

第3篇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中,《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重要主干课程,课程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给水和排水的输送、废水利用等环节中涉及的计量理论及工程设计等内容,包含工程优化计算理论、优化计算方法、管道布置原理及管道功能、水量和水力计算方法和理论等管理理论和实践课程。部分高校的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中主要讲授基本理论、初步认识、设计和生产等环节。在课程考试时,普遍采用闭卷考试,通过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学效果。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采取平时考核和定期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在严格的考试制度和严明的考试纪律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准确评价。为确保学生对课程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一般采用平时考核、专题答辩和设计成果考核等综合方式来评定成绩。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开始教学前,为确保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课程学习中,要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和实验室进行参观,大概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讲述过程中,立足于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多媒体媒介进行教学,针对理论性较强、课程难度较大的部分,诸如管网水力计算等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于课程信息量较大、难度相对较低的知识点,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便于学生较为直观的掌握课程内容。教学内容讲述完成后,安排学习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和资料室等教学资源对课程相关知识点进行检索,确保课程知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能够真正融入实际工程中。“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一般选择的教材为给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推荐的教材。一般选择《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等教材作为主要教材,选择《水污染控制工程》、《给排水设计手册》等作为辅助材料。

二、“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学习领域开发

2.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结合市场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授和设计相结合、讲授和施工相结合,确保教学内容和实际项目建设及行业职业资格考核项目保持一致。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理论和实践部分课时,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比例控制在1:1.5左右。通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能体现教学特色,同时又能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2.2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逐渐进入课程教学中。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三种模式进行教学:静态的板书教学、动态的课件教学和互动网络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有效利用各类教学资源,通过采取板书教学、模拟动画、录像演示;课程文字、施工实物或图片;课程内容、网上数据库、网络虚拟仿真、网络互动等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确保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3注重教材建设,选择高品质教材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教材选择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选用教材时,要坚持“一精多专”基本原则,以一项内容为核心知识点,以相关知识面共同促进核心知识的精通和深化,确保学生能够学到实用、有用、可用的课程内容。选择主要教材后,要注意完善配套资料和辅助教材的选择,尽量多选用有侧重方向、有特色的教材作为配套资料和辅助教材,依据课程实际需要,取长补短,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2.4教学专业设计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主要是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计算,并绘制多张图纸,可以让一个班级设计1~2个题目。这一做法虽然能够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但由于内容和形式单一,学生容易有抄袭现象,很难保证教学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可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布置一个设计题目,题目总的设计方案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每个学生负责完成其中一部分的设计计算和绘图,整个题目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这样的课程设计避免了题目单一的弊端,较好地杜绝了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改善。毕业设计是职业技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能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但目前许多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都存在同学之间雷同、本届与往届雷同、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就要解决选题问题。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要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当前社会需求,贴近工程实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由教师从教学、社会实践或科研中提炼,并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分配选题时可以实行网上双向多重选择,体现个性化特点,一人一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网络毕业设计(论文)阶段任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指导教师和校、院两级教务部门也可以随时在网上抽查学生提交的材料,并在网上批阅。最后还要完善考核机制,把过程考核纳入学生的毕业成绩,建立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合理的考核细则。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整体规划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坚持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职业技术教学阶段。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引导、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实验及设计训练为主,突出对其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