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实践美学论文范文

实践美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践美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实践美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美术学;毕业论文;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26-01

美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美术学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本科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也是综合培养学生在本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表达能力、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的一个实践过程。本文通过对已毕业的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研及考察,总结出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指导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方法,为美术学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一、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常见问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不当。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完成,如《浅析油画前景》、《试论中国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的区别与联系》、《浅析现当代中国风景油画》,这些选题范围学生很难驾驭,此类选题写成一本专著也不为过,本科生当然难以就此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来。如果论文题目过小,论文得不到展开,则内容空泛乏味,缺少研究的目的性。也有些毕业论文内容过于陈旧,只是对以往的论文观点进行简单的重复。所以论文选题要大小适中,难易得当,这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前提条件。

(二)不能结合专业特点。对于美术学学生来说,理论研究没有相应的基础,实际工作经验不丰富,写作基础较差,如果不结合自身专业实际选题,势必只有到处拼凑,达不到能力培养和素质训练的教学目标。美术学毕业论文考察学生通过四年本科教育所取得的理论知识、美学素养、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的能力,论文就是一个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课题,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讨创作实践者的理论水平。研究的内容要从自身的创作出发,阐明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水平。

(三)毕业论文格式不规范。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学院或所在系部都会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忽略格式要求,随意设置标题和文章的字体、字号,尤其是引用部分的问题最为常见。有的学生引用的文章内容并没有标明出处,没有注明期刊或书籍的出版社、页码,乱用标点,错别字出现频繁。主要原因是美术学专业的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到了毕业创作中,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四)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毕业论文有创新性才有灵魂和价值。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直接重复论述其他人现有的观点与结论,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有些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够重视,认为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应当以毕业创作为主,毕业论文只是应付了事,所以态度不端正,东拼西凑,这样很难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有价值的毕业论文。不论是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还是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研究,都应当是本人经过独立思考的成果,绝对不能直接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二、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生对选题的认识。要获得一个好的选题,需要作者在对文章的整体脉络和框架有大致的估量后,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分析提出的问题,确定自己研究的主要方向,然后才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选题。这是一个思维不断运动的过程,需要主观的思想与所要选择的事物发生共鸣,这种灵感是非常重要的。确定好选题的范围,再根据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展开查阅,扬长避短地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因此,论文要以所学专业为主,按照选题的任务、计划和完成期限有目的、有方法地充实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培养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同时为专业的继续深造和从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结合专业特长兼顾兴趣开展选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各有所长,要选择有利于自身特长的选题来展开论文写作,能更深入地研究主攻的专业,扬长避短,易于开展。如果对某一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研究起来会产生强烈的探索精神。比如自己对中外美术史的山水画和风景画比较感兴趣,就可以以中西山水和风景作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如果对国画中的仕女人物感兴趣,就可以以研究中国唐代的人物绘画作为选题。

第2篇

关键词:苏轼;文艺美学;主体间性;自我主体;对象主体

中国古典美学具有朴素的主体间性特征,儒家有“天人感应”学说、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观点,道家直接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其思想内涵与西方现代主体间性理论遥相呼应。苏轼是宋代学者型文人的代表,在思想上,融贯儒释道三家精华,形成独特的文学观点和美学思想,在诗书文画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对于他的美学思想,虽然没有专门著述,但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却时时可见,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突出代表。在对传统主客对立的二元论哲学的反思下,现代西方哲学、美学逐渐向主体间性过渡。主体间性打破了二元论哲学的桎梏,主张将世界纳入主体范畴。在主体间的存在中,世界不再是被主体征服的客体,而是另一个自我,两者是平等和谐的关系。审美主体间性理论则强调审美活动中自我与世界的平等,反对传统的主体与客体割裂的二元论,通过了审美体验、审美同情和审美理解等现象学的阐释表达了对物我合一的本体论境界的诉求。主体间性理论由西方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入我国,金元浦先生在《文学解释学》中较早地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文学理论中,此书可称得上是我国介绍主体间性理论的开山之作。当代学者杨春时教授则创造性地针对主体间性所针对的三个领域进行了划分以及阐释。

近年有陈士部先生撰写了《论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一文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阐释中国古典艺术的特质,很具有启发性。以上是针对主体间性较为宏观的研究。而从微观上看,许多研究者也开始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具体的文艺理论著作或者理论家,如孙琳的《论文心雕龙的主体间性》,洪世林的《苏轼文艺美学的主体间性》,后者对笔者有较大的启发。苏轼文艺美学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典型特征,本文试图从本体论层面上的主体间性美学出发,对苏轼的文艺美学进行阐释与反思。对于审美活动中的主体,苏轼没有直接提出过相关表述。但是其丰富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却使他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并通过其文学创作表现出来。他曾写过有关道教丹诀的《大还丹诀》一文,苏轼写作此文虽在于讲述道教炼丹之秘诀,但道教内丹理论与两宋道学有着密切联系,苏轼的哲学美学思想受其影响很大,甚至许多观点都根源于此。其本意是在构想一种内丹生成的过程,即“性灵”与“六华”生成人,再不断汲取天地“六华”养成内丹。但以美学的视角来看,这段话可以说是苏轼对于审美思想的总括,包含着苏轼对于美的感悟。首先苏轼提到形器之外的“英华”即其概括为“六华”者,实际上就是世界万物“美”的具体表现。在苏轼《赤壁赋》中曾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造物者之美,赋文中之略举“声”、“色”,而在《大还丹诀》中更加丰富,演变为“声”、“色”、“光”、“味”、“力”、“膏”等六华。在苏轼的美学观念中,他不只把世界局限为个人审美的对象和客体,而是强调世界在与个人的交流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下文中,苏轼进一步提出审美过程的另一主体即“我”的存在,所谓“此了然常知者与是六华者盖合而生我矣”。从主体间性理论来看,“六华”无疑是世界万物美的表现,而“了然常知者”可视作审美判断力,只有在世界与个人的审美交流即“与吾接”的过程中,审美主体性与美的表现相融合,审美主体才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在后文中,苏轼进一步说道:“此了然常知者存乎中,则必与是六华者皆处于此矣”,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交流,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实现了超越个体与社会的本真存在。这也是现代主体间性哲学的核心观点。可见在苏轼的文艺美学中,在文学活动中的我与世界是平等的两个主体,主体间的交流是审美成为可能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看,苏轼文艺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的本质论遥相呼应。那么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个人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苏轼的文艺美学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平等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也不是单方面的认识,而是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产生审美同情,从而相互融合,达到一种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苏轼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很多,如“人之所以信者,手足耳目也,目知多寡,手知轻重,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度量与权衡,岂不自信而信物?蓋以为无意无我,然后得万物之情。”“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以人之耳目和度量权衡设喻,苏轼提出只有自我主体深入艺术对象中,摆脱外界干扰,摈弃个人的主观判断,即“无意无我”,去认知体会,才能获得对艺术对象的审美理解,将其表现得真实可信。

在评论文与可等人的艺术实践时,苏轼将其成功归因于“与物化”、“与物交”,亦是其物化主张的表现。苏轼虽然强调了物我合一、以物观物的审美境界,但同时也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个人的主体性。以物观物表现了一种物化的倾向,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个人对万物的体验与同情,这种审美同情在老庄哲学中发挥到极致。然而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教育使得苏轼难以彻底成为老庄的信徒。他十分关注现实世界,有着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也有着不俗的政绩。然而坎坷多舛的征途令他不得不回到了独善其身的精神世界中。因此在审美过程中,他强调“寓意于物”的非功利态度,以获得审美愉悦和自由,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这个观点出自苏轼《宝绘堂记》:“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在《超然台记》中他也有进一步的阐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对比了自我主体的两种态度,并指出只有“寓意于物”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微物”、“尤物”在这方面没有差别,而“留意于物”则让人难以得到审美愉悦和自由,而是为物奴役。这种论述与现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美学著作《美学》中关于“非功利性关系”与“功利性关系”的论述有相似之处,黑格尔强调非功利性是审美活动是否成立的标志,苏轼虽没有上升到本体论高度,但谈到非功利性对于审美愉悦的决定性意义。苏轼的文艺美学中既有身与物化的倾向,亦有寓意于物的追求,表面上二者似乎是矛盾的,而事实上二者却是对立统一的。身与物化从对象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对象主体对自我主体的影响;而寓意于物则从自我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自我主体的审美修养和判断,尤其是非功利性的态度。两者出发点不一,但却互相补充,有利于审美主体间的和谐交流。这种和谐的交流在创作论上演绎为“与造物者游”,在创作实践中表现为“随物赋形”。陈士部先生在《论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时曾谈到三个方面的内涵,“艺类融合的文本互渗性”是其中之一。孙根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研究中》进一步阐释为“注重艺类渗透的文本融合性”。两者都指出在抽象思维处于潜隐状态的农耕文化语境中,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许多范畴具有超越艺类的概括力,古代文人常强调“得意忘言”,而不甚介意文本的艺类归属。不同艺类间的融合是中国古典美学主体间性的表现。苏轼文艺美学中也表现出了这一点,他主张打破艺术形式的束缚,进入一种时空一体的审美境界。

针对诗词,他在《祭张子野》一文中说道:“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婉转,盖诗之裔”,将词视为诗之苗裔,以致时人“以诗为词”的批评。针对诗画,他最早提出“诗画一律”的观点———“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强调了形似之外的神韵作为诗画的共同追求,从而提出“诗画一律”的观点。此外在艺术创作中,他也常常打破艺术门类的限制,如以古文句法入诗,以致南宋严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再如在绘画理论中首次提出“士人画”(后称为“文人画”),师法王维的写意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书画艺术的融合。可见,苏轼自觉地将各种艺术门类相互联系,创造性地推动了我国古典艺术门类的交流与进步。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具有主体间性特征,但是总体来说是一种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因此具有历史局限性,是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特征的古典性的体现。从根本上看,其局限性表现在苏轼文艺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在主体性没有获得独立和充分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西方的主体间性理论则是在已有的主体性理论确立后的修正。因此这种主体间性美学在明代逐渐被,被陆王心学等更强调主体性的哲学美学思想代替。但是苏轼在审美体验和理解方面的许多论述仍然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如在《答谢民师书》中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其中谈到审美过程中对象主体的复杂性以及进入审美理解的艰难。此外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苏轼运用了中国古典美学惯用了“体验———理解”的方法,同时由于他又是一位杰出的文人,在文艺创作方面有着独到的审美体验,因此他的文艺美学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避免理论研究的形而上学缺陷。但是,苏轼的主体间性美学毕竟属于古典的美学思想,从根本上看,其主体间性是不充分的,没有进入一种哲学思辨的思维层面,其侧重点在于生命体验。苏轼是一位学者型的文人,贯通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正如中国古代许多士大夫一样,他在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之间徘徊,在出仕与归去之间摇摆不定。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其文艺理论还是艺术创作,都是随着其仕途的逐渐衰落而走向成熟的。一定程度上,文艺创作只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弥补,苏轼曾自述:“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别整理了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要素的基拙上,找出二者之间内在贯通的接桦点,然后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高度上,论证了美学中国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作为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美学主要是指马克思在其相关著述中,对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及其趋势进行整体性批判与反思的学说。当代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与核心,是美学,其“中国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包括中国哲学和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新过程。中国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外来文化要真正化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成为其内在组成部分,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站在本民族立场上,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涵化、吸收与创新的过程,这是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创新的必由之途,也是美学中国化的必由之途。而要跨上这一不可规避的途径,首先必须找到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接桦之处。

一、美学的主要框架和线索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与价值,使这一活动的“内在尺度”在把握、整合与超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的历史过程中,愈来愈具有“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尺度,就是一个不断地向“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为旨归的“真正的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过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一个不断摆脱和超越传统农业社会的神圣性,现代工业文明的交换价值等等外在尺度的束缚,逐渐向人本身回归和提升的自然历史过程。其间有三个主要相关美学的论点:

(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自身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基础上也不断得到改造,“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一个“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能在精神上反思自身,而且能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生产实践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将自身内在尺度运用到实践对象之上,使之符合自身需求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的过程,亦即各种不同因素和谐共存的社会实践过程,其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和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互为表里的互为前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美学含义。

(2)美是一种人以自身的“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曾经对“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及其与“自由”的关系作过论述。他认为“自由王国”以“必然王国”为基础,后者属于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领域,“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而在“必然王国”的“彼岸”,“自由王国”则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为“目的本身”,这是一个以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领域,人自身“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类特性”在其中获得淋漓尽致的体现。马克思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活动过程,人自身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在物质和生理层面肯定自身的存在,而且在理论和思维层面反思自身的存在,“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图。在马克思看来,艺术和美学既是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类用以直观自身天性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角度和能力。

(3)“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活动的方式,审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中的一个个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性和精神自觉的历史环节,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亦即“那些能够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同时,所谓的审美能力,是人类实践过程的产物:“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性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美和艺术是人类衡量自身文明程度的基本尺度。

二、强调人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中国传统美学

在《尚书·洪范》篇中,“五行”(水、火、木、金、土)是当时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始基”,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因而是五种与人自身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基本元素。站在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层面上描述原初物质与人内在关联的基本属性,说明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人们理解其自身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其视野集中在二者之间的和谐并存而非主客二分这一焦点之上。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文中指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开始只能是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生存关系,人们首先在其头脑中“铭记”的,不是自然物的某种抽象的“理论”属性,而是对相对于人自身生存的能够“满足需要”的属性,“他们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尚书·洪范》中的五种味觉,就是一种先于理论认识的关于事物能够满足生存需要的属性的原初意识。其中关键在于,世界的属性是一种在满足自身需要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的把握,不在于理论的分析,而在于味觉的品尝。这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是包括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的史伯论“和”与“同”范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种强调生命自身的生存意义在于多样性要素之间的相互容忍、并存和融合的传统生存智慧,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一种人与自然在矛盾中和谐共存不相分离的天人关系视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自然与人都来自共同的本体,遵循着共同的发展道路,因而“致中和”是万事万物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魏晋以降的山水情趣就是以此为基础生发出来的。南朝宗炳追求一种“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仁智之乐”,刘腮则强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意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平等的情感交往关系;而辛弃疾则吟诵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宗白华先生从中国美学的“散点透视”和西方美学的“定点透视”这样两种不同的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的区别角度人手,强调前者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这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基本出发点。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过程中进一步推进美学中国化

“和谐”是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接桦点。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试图以消除事物自身内部对立面来解决现实矛盾的形而上学方法时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这里的“辩证运动”就是指事物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的“共存、斗争和融合”,是宇宙间新陈代谢一般过程的基本方式。这恰恰与中国美学中“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实生物”的思想相吻合,中国人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和谐文化,其理论基础、哲学根据就是“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即包含着“不同”、差异、矛盾在内的多样性的统一。在当前,这种统一的社会基础,就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所说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命题,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根本利益,故而能够将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各种相互矛盾的要素凝聚成一个和而不同的有机整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将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和谐的思想资源结合在一起而产生出来的崭新理论。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建构过程,较多保留了以身度物地体味世界的“生命一体化”原初意识要素,在思维方式上能够比较自觉地抵制对象化的看待世界的本质论分析方法,从而一开始就与西方自古希腊时期已经成形、在近代认识论美学中成为基本框架的理性本质论的思维方式相区别,走的是一条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的具有明显生存论特征的审美之途。现代中国美学基本按照西方美学的思路构建自身的理论框架。在这种“照着(西方)讲”的逻辑中,自身固有的问题意识和思路贝组被遮蔽掉了。这种遮蔽使得当代中国美学一直跳不出在模仿西方中试图超越西方的逻辑怪圈。个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对于自身传统中的生存论资源理解不够,对其价值领会不深。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致思之途中,审美主体是与其周围的生存环境内在关联的原始的交互主体。它不同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中的“此在”,因为作为“主体”,后者经过了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近代欧洲哲学中“本我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的严格的自我反思。与之相比较,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审美主体,作为一种保留了更多的“生命一体化”的原初意识内涵的“源主体”,它与西方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互主体”的区别,在于其原始的平等观保留了更多的“让对方生存我才能生存”的生存论智慧,而这,正是中国化的美学得以建构的最基本的传统资源。扬弃当代美学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本质论美学”、“斗争论美学”、“生产论美学”的工具属性及其狭隘眼界,切实将人本身亦即人的历史的现实的整体的生存状态作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必须在回归“源主体”中进行资源梳理,发掘其中固有的“和谐化辩证法”属性,使其在美学转型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4篇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学法改变传统而固定的教学模式,根据健美操的教学任务、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的“重学”“轻教”的教育理念。值得注意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自学、自练并不等于教师的角色形同虚设,反而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该教学法是自学与主导的统一,教师要按照健美操教学大纲,有计划、层次分明地安排学生进行训练。(1)学导式教学重在“学”,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课前要对健美操教程有初步的了解和预习,还可以观看教材配套的视频材料,仔细观察整套操的动作特点,对基本的构成和顺序做到心里有数。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跟着视频进行动作模仿,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以便课上作为重点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会自觉地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带着问题去上课,自然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成绩;(2)学导式教学少不了教师的科学指导,即教师要按照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演示。学导式教学法中的“学”和“导”并无主次之分,没有健美操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的自学也会变得毫无章法,甚至练习不当会伤及筋骨。所以,该教学法最关键的是健美操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热爱健美操,并培养其创新精神,使其自觉地学习和训练;(3)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授课时,要脱离应试教育留下的误区,要使学生完全的从填塞式教学法中脱离出来,也要逐渐脱离教师的束缚,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自学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形成主动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2学导式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主要优势

当今时代是各项知识、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健美操教学也不能固步自封,否则培养出的学生也都跟不上时代节奏,学导式教学为健美操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由以前的“逼我学”变为现在的“我要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欲望,使健美操教学的综合水平显著提高。

2.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健美操这样对身心有益的课程,不仅能强健筋骨,还能陶冶情操,深受青年学生的普遍喜爱。况且,学生处于好奇心较重的年纪,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着强烈的挑战欲望,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利用音乐、多媒体和趣味理论等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顺应了当今的教育趋势,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是大势所趋。当今是科技经济高速发达和开放的时代,学生思维活跃,具备了一定的表现欲,学导式教学恰恰满足了学生展示独立认识能力的需求,在其原有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其积极主动地了解健美操的各项技能。与此同时,经过与之前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进行健美操教学后,学生主动进行训练的时间和次数逐渐增多,使听、看、思、练融为一体,为全面掌握健美操技能提供时间和技术保障。这不仅能让学生加强刻苦钻研精神,提高专业技能,还能刺激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储备,在授课与练习中不断完善教学成果。由此可见,让学生产生学习健美操的热情,提升其学习的能动性,主动解决问题才是当今健美操教育的成功所在。

2.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学导式教学法虽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职责有所弱化。学生在自学和练习健美操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疑问,只有带着问题上课,听课的效率才会提高,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启发性引导,答疑解惑,并鼓励学生勤于思考的行为。因此,健美操教师需要精心的备课,将整套健美操流程烂熟于心,对于新颖的理论见解也要积极学习。反之,若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充分,甚至自己对整个健美操都还不太熟悉,那么教学的效果更会差强人意,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提问也很难应对,学导式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学导式教学法为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课题,无论是新入职的教师还是从业多年的老教师,都要积极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认真了解每一个动作要领,从而使整个教师队伍的职业技能有所提高。究其根源,学导式教学是学生自学和教师导学相配合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改变了枯燥乏味的机械模仿式教学法,由教师讲得多变为学生练得多,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2.3有利于教师针对性教学

通过学导式教学法,教师能够直接迅速地找到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疑惑和不足,能比较全面有计划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水平。此外,教师还要总结学生出错的原因和特点,到底是集体性的普遍错误还是个人疏忽导致的错误,找出学生犯错的症结所在,并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类型的指导。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因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成绩差异造成对待他们产生教学态度的差异,对待优等生,要重在引导其追求更高的层面,提高其领悟艺术的能力;对待学困生,要重在提高其自信心和自控力,当其取得进步时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怀。这种鼓励与指导相结合的因材施教法,能够使学生自我突破、自我创新,在训练中激励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进行针对性训练时,教学方式应以面授为主,进行定时定点的传播式学习,一次性训练健美操的时间不宜过长,先使学生达到对训练内容和场地环境的适应为主,再循序渐进地进行力度和进程的培养。其次,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学导式教学的主体,要充分维护其主体地位的价值,对于理论授课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更加注重课题性引导,使学生通过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带动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学导式教学在培养优秀的健美操人才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3结语

第5篇

(一)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提供新导向

目前,实现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全面接轨,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其目的在于彰显出高校体育教学重要的社会职能,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优质的大众体育人才。相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而言,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贻害至深,致使“唯成绩论”的教学观念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普遍存在,追求达标率成为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的核心取向,使其实用价值较为低下。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取向的重新确定提供了必要的导向,并成为修正教学思想偏差、改善教学发展现状的重要依据。这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能够有效打破“唯成绩论”教学观念的束缚,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二)引领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全面创新与重组

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体系提出了全面优化与整合的发展诉求。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陈旧,即无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以获取理想的达标率、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的,这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创新发展将产生严重的阻碍。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的创新与重组提供了导向,并搭构起有效平台,使其打破“固步自封”的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接触与交流,坚持“适应、服务、参与以及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与整合,使之在发展取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实现全面变革,进而有效适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需要,为促进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社会健美操运动的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全民健身运动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价值定位

首先,健美操运动的“亲民性”特征使之成为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首选内容。健美操运动具有简单易学、老少咸宜的特征,是一项“亲民性”的体育健身项目。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参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人数迅猛增加,全社会性的大众健美操运动热潮已经形成。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因此,高校学生在学校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就成为其能否充分融入社会体育、提高其实践价值的重要基础。相比于其他体育教学科目,健美操具有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便于运用的巨大优势。由此可见,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强对高校健美操教学自身优势的开发,是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实用价值的关键环节。其次,高校健美操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健美操运动具有强体魄、健心理、修体态、舒心绪等重要功能,对于参与者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健康素质占有基础地位,对于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保障作用。因此,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以健康素质的培养为先决条件的。健美操运动在提升人的健康素质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功效,能够确保高校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提高其健康水平,进而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由此可见,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来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学重要价值的充分体现。再次,高校健美操教学是大众健美操运动所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现阶段,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引导下,大众健美操运动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是,大众健美操运动具有参与的自主性以及组织的随意性等特征,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管理,这严重影响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健美操运动相关人才的匮乏。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相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而言,针对我国大众健美操运动人才匮乏的现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与教育职能,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与技能的培养,使之具备较高的健美操素质与能力,为其参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组织管理、动作编排以及项目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健美操融合了舞蹈、体操等基本动作,伴以韵律十足的音乐,能够营造出健康活泼的律动氛围。当前,推动文明校园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主流。健美操运动在营造氛围、构建环境方面所凸显出的巨大功效,使之能够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建立起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教学发展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健美操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校园掀起健美操活动的开展热潮,丰富与活跃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出积极健康、青春律动的大好氛围,进而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三、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满足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发展需求

实现与社会大众健美操运动的融合发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学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而制定的新型发展目标。其核心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推动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大众健美操更是广大民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这一全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高校健美操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狭隘与保守的教学理念,确定“以人为本”、自主开放的发展原则,树立起“以满足大众健美操运动发展需求”为核心目标的发展观念,充分发挥健美操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助推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大众元素的植入与融合

第6篇

(一)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提供新导向

目前,实现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全面接轨,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其目的在于彰显出高校体育教学重要的社会职能,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优质的大众体育人才。相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而言,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贻害至深,致使“唯成绩论”的教学观念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普遍存在,追求达标率成为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的核心取向,使其实用价值较为低下。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取向的重新确定提供了必要的导向,并成为修正教学思想偏差、改善教学发展现状的重要依据。这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能够有效打破“唯成绩论”教学观念的束缚,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二)引领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全面创新与重组

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体系提出了全面优化与整合的发展诉求。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陈旧,即无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以获取理想的达标率、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的,这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创新发展将产生严重的阻碍。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的创新与重组提供了导向,并搭构起有效平台,使其打破“固步自封”的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接触与交流,坚持“适应、服务、参与以及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与整合,使之在发展取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实现全面变革,进而有效适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需要,为促进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社会健美操运动的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全民健身运动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价值定位

首先,健美操运动的“亲民性”特征使之成为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首选内容。健美操运动具有简单易学、老少咸宜的特征,是一项“亲民性”的体育健身项目。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参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人数迅猛增加,全社会性的大众健美操运动热潮已经形成。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因此,高校学生在学校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就成为其能否充分融入社会体育、提高其实践价值的重要基础。相比于其他体育教学科目,健美操具有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便于运用的巨大优势。由此可见,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强对高校健美操教学自身优势的开发,是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实用价值的关键环节。其次,高校健美操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健美操运动具有强体魄、健心理、修体态、舒心绪等重要功能,对于参与者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健康素质占有基础地位,对于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保障作用。因此,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以健康素质的培养为先决条件的。健美操运动在提升人的健康素质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功效,能够确保高校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提高其健康水平,进而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由此可见,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来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学重要价值的充分体现。再次,高校健美操教学是大众健美操运动所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现阶段,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引导下,大众健美操运动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是,大众健美操运动具有参与的自主性以及组织的随意性等特征,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管理,这严重影响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健美操运动相关人才的匮乏。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相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而言,针对我国大众健美操运动人才匮乏的现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与教育职能,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与技能的培养,使之具备较高的健美操素质与能力,为其参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组织管理、动作编排以及项目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健美操融合了舞蹈、体操等基本动作,伴以韵律十足的音乐,能够营造出健康活泼的律动氛围。当前,推动文明校园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主流。健美操运动在营造氛围、构建环境方面所凸显出的巨大功效,使之能够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建立起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教学发展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健美操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校园掀起健美操活动的开展热潮,丰富与活跃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出积极健康、青春律动的大好氛围,进而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三、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满足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发展需求

实现与社会大众健美操运动的融合发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学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而制定的新型发展目标。其核心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推动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大众健美操更是广大民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这一全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高校健美操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狭隘与保守的教学理念,确定“以人为本”、自主开放的发展原则,树立起“以满足大众健美操运动发展需求”为核心目标的发展观念,充分发挥健美操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助推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大众元素的植入与融合

第7篇

关键词 英美文学课程 研究性教学 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目前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要课程之一,它不仅是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中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中,它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英美文学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师主讲”方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从而影响其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更是不可能得到提高。因此,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成为现在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我们有必要创建一个将学习者与研究者相结合的研究型学习体系。

2 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的研究过程

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将研究性教学作为重要内容的是在2001年和2005年我国分别颁布的两个文件中所提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关于大学研究性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逐渐开始。

张人红指出,在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处理问题的能力,研究性教学并不是只在这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更会使学生在研究性教学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陈新仁指出,在语言学导论教学中将研究性教学穿插于其中,使研究性教学可以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将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性、好奇心激发出来。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所设置的一种情境中穿插一些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的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完善也会有所实现。这种教学理念主要就是以学生的内在变化、情感的激发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进行关注,以及提高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研究性教学与英美文学教学

3.1 英美文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掌握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确地了解英美两国每个历史阶段的背景、文学流派以及对比较重要作家的分析和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了解才能更为深入,才能了解英美文学课程的一些特点并找到英美文学课程中的重点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更能清楚地把握英美文学的发展方向。

(2)大量地阅读和讨论。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感性认识会更为直接,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和感受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最终学生对于语言的美感和敏感度也会有所改进。埃兹拉·庞德认为,在文学的语言中思想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大量的阅读和讨论过程中,学生能互相学习最终获得不断的进步。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在文学文本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中得以提高。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3)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转变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方式,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入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英语的戏剧表演,小说演绎或诗歌朗诵,这样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进行文学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英语文学作品,为他们的创新思维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2 英美文学课程研究性教学实施

(1)确定教与学的内容。在教学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教学要求,列出阅读书目,并在教学中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及时对书目进行删补。书目包括经典英美文学原版、简易版或者国内英美文学教材,甚至包括相关的文学、哲学、文学理论等中外学者论著和研究型文章。在所列书目中设定必选,限选。学生在完成了必选书目的阅读后,可依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阅读。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等著作介绍给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阅读。

(2)坚持课堂内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相结合。在涉及到文学的发展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及文学流派、代表作家的创作思想、文学鉴赏理论等内容时,教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着手学习复杂繁琐的文学知识。针对文学理论,教师应以穿插20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理论为主,使学生掌握前沿文学批评理论。针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参与,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法。随着学生文学见解的加深,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发挥其学习自主性。

(3)坚持学生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将适合学生的名篇名著选出,学生在课后将教师指定作品进行认真的剖析和解读。为达到真正交流提升的目的,对每一组学生指定同一部作品。例如,在进行小说阅读时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情节、语言风格,作者采用的写作技巧等进行深入地剖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后期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在任务结束后递交英文的读书报告,这无疑为学生创设了互相沟通和互相学习的机会。

3.3 英美文学课程的研究性数字资源库的建设

数字化资源包含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互助、虚拟仿真等特点,它主要就是要将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和传递速度在更大的范围中得到发展和应用。资料收集和整理是一个持续过程,只有对数据不断更新,英美文学数字资源库才能够真正建立。丰富的英美文学数字资源库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符合学生兴趣的资源和多种研究方向。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尤其是分类归档相关英美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的权威性学术期刊,尽管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会比较困难和复杂,但对于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4 结语

研究性教学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美文学教师教学的传统模式,使英美文学教学向重点培养学生素质技能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学生在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发挥自主能力。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研究性教学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限制,最终得出的结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制约因素之一是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问题,除此之外,研究性学习是否能够成功,学生的态度、能力和性格也至关重要。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文章为2010年度江西省教学改革省级课题《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创新教学研究——以萍乡高专为个案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JXJG-10-24-8

参考文献

[1] 石平,孙卫华,陶红.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互助学习探究[J].才智,2009(30).

第8篇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还能够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启迪,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教学“函数的概念”的相关内容时,就是设计的问题情境,先问学生,函数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哪几种?制造问题悬念,让学生进行质疑,等学生回答后,再从多媒体课件中调出函数的图像式、图表式以及解析式等,一一地罗列在学生的面前,这时,很多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就能够豁然开朗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也随之高涨起来,思路开阔。极大地增强了数学教学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通过各种图像、视频和声音的演示等,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学效率的高效显得非常重要。在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教师仅凭口头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耗时多且效率低,如果能够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授知识的话,则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教师传授相关的内容和知识,学生也能在有效的时间接触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既节约时间,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弊端

(一)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交流,减少了双方间的互动,从过去的“满堂灌”变“机灌”课堂这个大舞台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与学生间良好互动的过程,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很容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件的演示和解说上,学生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大屏幕上,学生上课就象看电影一样,只看屏幕,不看教师,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逐渐减少了,长此以往,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完全依靠它。

第9篇

1.1有利于掌握健美操技术,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可以是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学习、掌握健美操的技术。并且,在健美操教学课程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和自己对健美操音乐、动作风格的理解,在教师和同的帮助下,挑选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学习方法。另一很重要的方面是,一些自身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合作教学模式营造的和谐氛围中得到很好的适应,在同伴的帮助下,学习成绩也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1.2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心理环境

通常情况下,健美操课堂上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健美操课程安排、设计时需要考虑课上学生们的接受水平和体质情况,注意运用不同的合作教学方式以便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兴趣需要。在这方面来说,合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健美操的练习,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合作学习模式下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确保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有助于学生产生努力进取的意识。

1.3利于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健美操课程采取合作教学模式,加大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间能够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学生在这种关系中不但能够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依靠、一起完成任务的合作意识,还可以使得学生养成听取不同意见的能力。学生拥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会提升他们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集体关系的能力,最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2.1教学组织策略。

(1)分组策略。

健美操课程对学生分组是应秉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分组。具体来说就是,第一让学生自由结组,教师在分组时也应尽可能地尊准学生自己的选择意愿。第二,教师在分组时需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性格、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性别问题等重要元素。

(2)组织策略。

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借鉴分组———反馈———改正的模式,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尽可能地发挥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作用。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课堂划分为四个环节:

教师授课、小组学习、测评评定以及成绩评定。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指导,要经常组织校正课程项目,控制学生想预订的设计目标发展。(4)课堂教学可以尝试小组角色分配功能,即是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当教师的角色。每个教学阶段选出小组长在小组中起到示范的作用,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交流、讨论以及组间的评价,并根据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

2.2教学评价。

(1)诊断性评价的运用。

在合作教学模式开展之初,开展的诊断性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健美操基础评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有些编制的舞步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段来诊断问题,并且改进舞曲或是舞步。诊断性的评价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它提供给教师的资料使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与不同的任务,加强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简而言之,就是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环节。

(2)形成性评价及其运用。

健美操课程合作教学模式中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两部分———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要求学生在一节课结束时,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具体的健美操内容提出要求,例如:舞步更有节奏、音乐更加舒缓。教师评价是指课上发现学生问题以及了解到的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可通过电脑课件、动作指导以及语言讲述等手段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健美操学习的意义。

(3)终结性评价的运用。

终结性评价的意义在于确定不同学生各自所达到不同水准的能力。终结性评价常常与区分优劣、分出等级联系到一起,教师在运用终结性评价时应注意避免引起评价对象的过多焦虑情绪。但是适当的让学生感到学习健美操的课程的紧迫,可以提高课上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因此,终结性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

2.3健美操合作教学模式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舞步的创新,采纳学生提出的新音乐。合作教学模式在推广健美操运动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结论

第10篇

    建构主义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它认为:教学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中起重要的作用;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此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文学课教学应从学习者个体出发。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充分把阅读、欣赏、评论等自主权教给学习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训练其思维能力及研究能力:教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从而使他们构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认为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头脑中已形成丰富的经验,能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文学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应把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自己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构建来完成,以他们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分析、检验和批判新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先有经验及知识对作品理解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激活先前的知识,引导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先前经验对其意义构建的影响,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培养他们多样化思维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传统的文学课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设计理论几乎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此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搭建支架,培养能力。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断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文学课内容庞杂。课时量有限,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尚不足以真正欣赏英美文学原作,要求他们系统全面地掌握文学史及文学作品是不可能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及文学鉴赏能力,力求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并逐渐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首先,搭建支架:围绕当前学习的问题,建立概念框架。以讲授文艺复兴为例。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图片等)激活学生中学时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及对莎翁、培根等人作品的了解情况,帮助搭建基本的知识框架:该运动兴起的缘由、过程、实质、意义、代表人物、作品等。其次,进人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信息的工具,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学习资料,以启发讨论式教学为主。学习Hamlet的节选时,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Howdo you understand “to be or not to be”in the context of thesoliloquy and of the play as a whole?/What’s your opinion aboutHamlet?/From Hamlet,could you learn Shakespeare’s humanisticideas and his literary ideas?etc.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或研读原着,或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最后,探索研究:学生自愿组成小组(3至5人)进行分析、思考、探索、研究作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最终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逐步攀登。由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独立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协作学习,共同提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该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观点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辩论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协作学习环境,整个学习群体将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文学作品,经常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交流或编排所学过的作品是非常有益的;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便于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学习Hamlet,每个学生对王子的理解都不一样,通过展开对该人物性格和人性的讨论、分析,将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和赏析。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成立文学爱好协会,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借助协作学习,学生能发现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完成对自己知识的建构。

第11篇

1.1合作企业方稳定性差

企业方对短期的课程实践兴趣低。这是由于课程实践时间短,学生不熟悉岗位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往往要对学生做产品、服务、市场特点等方面的培训,当学生初步熟悉了企业市场的基本运作时,实习计划时间已经接近尾声,实习生在工作中给企业带来的更多的是负担而不是效益,这导致企业逐渐不太欢迎这种实习的合作。

1.2指导教师管理幅度大

辅导学生学习的质量难保证。由于课程实践的合作企业处于不同行业,即使是双师型教师数量有保证,教师对于不同行业认识也是有限的,这导致对于学生的指导工作出现难度,学生有问题找老师不像上理论课那样容易得到较完美的解决。

1.3学生工作主动性不够,难以融入企业

由于学生长期在学校里生活,突然一下来到一个制度环境不一样的地方,由于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容易把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等同看待,部分学生时刻等着企业管理人员来“上课”,而不是主动地去寻找问题,主动地学习。

2案例分析的实践模式出现的问题

2.1学生容易走入过往经验的怪圈

而过往的经验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关于企业目标市场的分析总结,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目标市场的实践课中,学生由于对于市场认识不够全面,往往得出操作性并不是很强的结论。

2.2参考案例的时效性影响教学效果

有的案例由于编写的时间差出现案例描述很美好,案例中的企业项目在现实中的发展已经失败,部分案例甚至在部分正式教材中出现,里面不乏有像健力宝、宝洁这样的大型企业的项目。

3多媒体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1在实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容易出现实践小组成员搭便车的状况

比如小组成员有一个对市场数据分析软件熟悉的成员,有的学生就有依赖思想,在一旁旁观,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考核出现难度;一旦把学生分为单人上机,解决一些模拟的市场问题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对综合性问题的认识欠缺而去抄袭别人的现象。

3.2部分学生对于虚拟的环境有置身事外,难以进入角色的状态

由于电脑的普及化,学生对于人机对话、视频信息等不再陌生,有时甚至产生枯燥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部分学生认为未来的工作真实情景不是这样的,所以影响积极性。

4计算机沙盘模拟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沙盘模拟实践教学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模拟真实情境实践教学模式之一。目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高校不多,浙江嘉兴学院可以说是一个典型。通过对自己学校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体会以及对嘉兴学院师生的访谈,我们发现一些问题。

(1)对沙盘模拟模式的操作学习时间长,作为课程实践的一部分运行难度较大。

(2)学生在对抗训练中面对的顾客是虚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对方的反应信息显得机械呆板,距离实际市场状况有一定距离。

(3)部分学生对于沙盘操作流程有如电脑上玩游戏的感受,一台电脑配合大量的道具,容易让他们怀疑甚至提出“这就是实际工作么?”。

(4)指导教师本身也有惰性,由于激励措施的滞后,部分指导老师习惯于过去的工作内容,因为新的实践项目对于指导教师来说自身也需要学习,而这种付出对于自己的现实利益没有改变。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专业培养目标的修订中就明确了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是能在企事业单位单位从事市场相关管理工作或在科研单位进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不足需要在各个环节不断的变革。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一些典型的形式的不足,在实践中我们也逐步地探索出一些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区分,突出重点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工作我们发现,最有效果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实习基地和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模式,案例学习次之。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突出实习基地实践和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把一些效果不明显的实践教学弱化或者取消。这样的变革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师生对之有更好的准备,学习能更好地聚焦,相应的学习效率也会更好;二是指导老师应该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手段提升相关实践教学的质量。

(2)改革培养计划,延长实践教学时间《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去的教学安排重理论而轻实践。①我们认为理论讲授应该与实践时间对半开,把一部分理论学习移植到实践中同步进行,做到“干中学”的目的。②企业实习的时间应该尽量安排在学期末尾,有利于学生假期自由选择在企业的去留。当企业给与一些长时间实习的学生一定的待遇补助时,学生还可以达到勤工俭学的目的,企业用人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出现双赢局面。

(3)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学习质量教研室应该针对每种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弱点,不断地调整优化。①企业实习基地应该理清思路,建立合作档案,校企定期沟通,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和全年工作计划。②案例分析实践应该采取案例精选方式首先对案例把关,指导老师应该通过网络信息对案例进行分析采纳,有条件的应该实地考察采集信息,甚至是自编案例。③多媒体实践课应该把信息资料提前发送给学生,设置一些奖励项目,调动学生积极性。④沙盘模拟实践教学应该独立出来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来安排,《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可以作为其中一部分植入其中。

第12篇

关键词:美术 单元教学 地方资源 展览

当同学们伫立在一幅幅美术作品前,面对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我们在尽可能讲授一些基本知识以外,更需要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引导并带领同学们积极拓展美术实践活动的有效空间。

实践一:以“主题性单元教学”的方式促进某一教学项目的整体开发、设计,充

分体现区域特色课程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思考、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发挥教学的整体优势

早在193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就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得到迅速推广,并发展成为多种不同的单元教学法。

我国目前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积极建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强调发展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强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采用“主题性单元教学”的方式,可以通过几个课时共同完成一个教学主题。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够适用地方主题性课程的开发,又便于体现灵活多样的技能训练过程。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地方特有的资源来组织教学,如乡村的麦秆、黏土、谷类、果壳、竹木等,海边的贝壳、卵石等,城市里的易拉罐、各种包装盒、装饰材料的边角料等等。WWW.133229.coM

学生作业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美化和装饰,提高作业的品位。某一日本学者说:“学生的作业不是垃圾!”说的是要珍视学生的作业,美术教育就应该设法让学生的作业更美,有更高的品位,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充满自信,而这一切都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各地学校纷纷研究开发综合课程,而美术作为一种表达语言是最能与各学科有机结合的。我们的做法是将寓言、童话、历史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设计、制作木偶或面具,以及相应的服装、道具、舞台进行表演;将物理、数学知识制作有创意的文体造型或运用于室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之中……

结合团队活动组织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调查,然后组织教学。比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剪纸、刺绣、蜡染等教学内容让学生调查身边擅长此类艺术的艺人,请他们讲述这一艺术的传说、历史、特点、方法,收集相应的资料,然后回来创作;我们还组织学生调查社区(乡村)的历史和变化,让学生结合社区(乡村)的地形规划设计未来的社区(乡村),并分头设计制作各种建筑模型,然后将全班的建筑模型结合绿化、休闲、文化、服务等功能的需求,以及地方文化特色组合成一个社区(乡村)整体的模型,最后可以此举办主题班会,届时可以请家长、社区里的人们一起参加,听学生们的想法,也听听大家的意见。

无论是乡村的麦秸秆、谷类、果壳,还是城市的易拉罐、包装盒、装饰材料的边角料,或者是民间传统的剪纸、刺绣、蜡染等,我们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其中的响应内容,采用“主题性单元教学”的方式,实现地方特色的课程开发,从而摸索出美术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平时的作业展览时,展出的每一件美术作业旁都配上一本活页夹,其中存放着学生在完成这一作业时所做的文案。比如,中职学生服装设计的作业(在一个等人大的服装模特儿架上制作的以创意为目的的作业),在其文案中包括:服装设计知识,不同风格服装资料的收集(电脑打印、画报剪贴、手绘或复印)与说明,自己的服装设计稿(手绘、电脑绘画或实物拼贴)与设计意图,计划采用的材料(包括布料、线绳、纽扣、敷料以及废光盘、瓶盖等杂物),在制作时是否遇到困难,如何解决了这一问题,最终的作业效果(照片),作业的体会或小结等。可见,我们不仅要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业,更要看重学习过程——学习、计划、研究和思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我们是通过“主题性单元教学”的方式去实现的。

实践二: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展使学生视野开阔、激情倍增,同时也让校园文化更添风采

与教学结合紧密针对性较强的各种展览,可以使美术教学出奇制胜、别开生面。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并且能给学生创造学习美术的浓厚气氛,使其在自觉、主动和热情中学习。同时也为实现美术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学生阶段性作品(作业)汇报展。这种展览可不间断地举行,因为美术教学中阶段课是我们惯用的设课方法,也称强化训练。只要完成一个阶段课,接着就来一个学生作品(作业)汇报展,这样既可以鼓励先进的学生,也可促进后进的学生,也让所有来“读画”的观众评出优秀的作品编入画册,从而又提高了展览的品位,扩大了美术教学的影响面。

教师作品示范展。这种展览适宜安排在新学年之初,此时正值新生入校,豪情满怀。新的一天带给他们美好的开端,预示着今后的路将是什么样的一幅图画。教师的示范作品能够带给同学们美的享受,美的追求。同时,在技法表现上也能给以同学们一定的启发教育,为同学们在今后的美术绘画之路上注入新的活力。

分门别类专题展。这种展览一般适用于单元展、年级展、不同美术专业展、非美术专业兴趣特长展。比如:现代招贴画展、标志设计展、民间剪纸展、蜡染、扎染作品展、挂壁制作展等等。这种类型的展览,具有很好的可欣赏性,人人喜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成就感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激发更好的学习热情。

全校学年大型展。这种展览是指举行学期展、学年展、分届展等等,一般选择上述方法之一种。比如分届展,可以把某专业班级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通过毕业设计的形式作个总结,并评选出更优秀的作品。学校不仅要发给学生美术作品收藏证,还将被藏的优秀习作推荐参加全国、省、市级举办的学生技能制作、美术作品比赛,或推荐到有关报纸、杂志发表。

美术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实践才能完成。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因此每一个美术教师都要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问题上下一番功夫,花一番脑筋,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空间。

第13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研究

从美学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审美对象,其美学行为的研究是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为背景,以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个美学元素为载体的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上,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运用专业知识和审美设计学、城市景观学、美育功能和美学取向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定位;二是社会群体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发展成就及其美学功能进行审美评价,并通过自身行为规范来充分体验审美愉悦和美育效果。

1.从城市的功能分区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格局

由城市政府主导创建、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公共的非赢利性场所,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注重美学元素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科学发展与有序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往往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繁华的街市、洁净的步道、别致的建筑、精美的广场、常青的绿地、文雅的市民……等等,它能使人终生铭记,并由此生发出对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注重公共空间系统布局。良好的城市应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它们在形态上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点是指城市的微型公园、街头绿地、道路交叉口、区域性小广场等节点空间;线指的是商业街、步行街、主次干道、绿化长廊等线性空间;面指的是城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大型公共设施集中区等。城市规划在对以上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要从定位、定量、定形、定调四个方面来把握,分析城市的布局特点和性质,研究居民分布的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交通组织等制约因素,对各种规模的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在短期内形成,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盲目建设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创造公共空间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地貌、环境、习俗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彩、光影、材质、背景等综合手段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特色的创造包括特定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现状及交通等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标志物或纪念物的主题、铺地材料及图案的特征以及植物的地方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的需求,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同时,要推行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开放性,建筑总体应打破那种“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还空间于公众。

1.2城市规划对建筑的整体要求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依赖各种建筑的成形和各种设施的配置而构成其功能价值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城市和建筑,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激发想象与创意;重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还城市和建筑以本来意义。换言之,将建筑物赋予美学行为能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功能,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更成为人们心理、情感的“价值凹地”,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社会教化和社会控制的审美教育功能。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譬如,现阶段盛行的广场、公园、景区建设和广场文化,从社会层面来看,虽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已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审美教育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对陶冶情操、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没有改变。通过公共空间扩大人际空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平台。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的素质的审美教育目标,不单单是满足精神需求,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过程中实现对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个人的发展,必须通过社会来实现;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城市公共空间如公园、绿地、雕塑、小品、广场等审美个体,最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决定了审美教育要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净化性情和心灵,塑造美好人格,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培养审美能力、创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城市公共空间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的匠心独运,通过艺术家和社会学家的专业构思,应更多地溶入社会责任感、伦理关怀、处世哲理等审美内涵,以提高人们的文化、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达到净化心灵、塑造理想人格的目的。

2.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凝神于景、心入于景,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合为一体,内心中永存公共空间的绚烂美丽和景色如画,在欣赏中得到启迪、珍惜,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总体色彩烘托美的氛围。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具有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建筑色彩时,设计师应根据规划要求通盘考虑建筑的环境及地理、气候等带来的影响和色彩的相长相消因素。色彩的择取和运用,必须适应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地说,在温暖地区,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对寒冷地区,则宜采用厚重的暖色调,或在中性色系中点设暖色,增强温和感。广场、园林建筑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公园、景区建筑色调应令人感受宁静安逸,使色彩的心理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这样,区别对待各地区、各种不同建筑对象的色差,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氛围。

2.3城市建筑应具美的个性。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建筑,构成城市内涵的精华也是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性质。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不可移动这一特性,对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特点、城市文化、城市文脉及公共心理要求,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自然景观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财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该用的绿地不得放弃;该蓄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的山体不得挖掘;该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对自然景观资源要运用“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显示美的境界。

2.5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建筑造型与城市环境的联结或整合,既反映在表层形式各要素,如光色、形象、形体、材质、尺寸、方位等方面,又体现在性格、情调、主题、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从规划设计实践中突出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

有着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肯定是最让人喜欢的城市,也是最让人难忘的。城市人性化公共空间设计的美学行为包括:

第14篇

一、中国传统美学

1.起源与内涵

儒家、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对中国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起源于儒道美学,大多来自艺术创造过程中的欣赏与总结,注重内在的表现形式。几千年来,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建筑学家、艺术家在这一领域进行持续深刻的研究,由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美学体系,其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使国民从思想到行为都受到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2.表现形式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方面表现得庄重典雅、震撼人心;另一方面突出的是潇洒飘逸、清新脱俗的韵味。传统美学追求视觉上的震撼与心灵上的慰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回归自然、回归淳朴,注重内在生命的自由和大彻大悟的体验,因此对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精神高度重视。

二、传统美学中“和”的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影响国民最深远的便是“和”。西方美学中突出的重点是“个体”,强调具象化,以实为主。而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更强调整体意识,追求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和谐,追求的是意境美。“和”的思想使得在室内设计时人们偏爱淳朴、自然的色彩,如青砖黑瓦、白墙褐窗。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取材也大多来自天然,因此古代室内设计以木材为主,高级木料素有属于自己的香味,且气味不温不火,沁人心脾,故有“古色古香”之称。中庸思想用“适度”一词来概括恰到好处。如室内设计,若无任何装饰便会觉得寒酸,没有气质;若装饰太多又会显得俗气。恰到好处的装饰不仅使人身心愉悦,又能衬托出屋主的内在精神追求。

三、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

1.前期发展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各国文化开始交汇,其中也包含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与国外相比较,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起步较晚,且20世纪90年代的室内设计在当时只能算是装修和建筑上的概念,还未跟上人们生活发展的步伐。

2.近期发展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室内设计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购置房屋时更加重视室内装修设计,一般会请专业的室内设计师为自己的房屋进行室内设计。而室内设计也不再局限于满足居住,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观赏性的艺术作品。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也演变为前景光明、人才辈出的热门行业。在这期间,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迅猛发展并独树一帜,设计师在各种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3.未来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设计所用材料越来越注重绿色、健康和环保。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国文化互相交融,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也不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显得越发重要,凭借这一特征才能在国外文化的影响下保持自我、独树一帜。

四、室内设计蓬勃发展的原因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物质需求,更加注重精神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人们不再只要求能够御风防雨,而是更多地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对房屋舒适度的要求也日益上升。同时,不同的室内设计风格可以显示出房主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审美格调。室内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还能让人们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留有一块净土。在一天劳累的工作结束之后,谁都想回到一个温馨、美观的家中。此时,室内设计甚至已经超越装饰本身,可以提供给人别样的审美乐趣和心灵寄托。房屋不再只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人们内心的归属,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

五、中国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美学的借鉴

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大量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我们需要取其精华,继承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内容,摒弃与时代脱节的思想。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思想精华对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对道家思想的借鉴

道家文化是中国主流文化之一。老子认为“道法自然”,一切要顺其自然,提倡不留痕迹,化有形为无形,凭借有形的修饰达到无形的效果,营造独特的意境。就空间而言,老子倡导空间的实体和虚无、设计与功能之间辩证而又统一的关系,认为建筑之内的空间中重要的是人们能有效利用的空间,而墙壁、门窗、装饰等都是次要的,是为了便于人们居住,因为人们使用的只是没有任何实物摆放的那部分空间。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对建筑的艺术设计、人性化设计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当代中国设计师、艺术家甚至西方艺术家都对他们的哲学思想充满崇敬之情。

2.对儒家思想的借鉴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可见儒家学说的影响极为深远。儒家思想强调天、地、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统一,有“天人合一”之说。与大自然的协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设计思想如今仍影响着现代室内设计,是其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国建筑中的木质结构就和这种理念相契合,创造了大量与大自然融合无间的居住环境。

3.对禅宗思想的借鉴

禅宗的设计风格在众多室内设计风格中是别具一格的。禅宗提倡个人的知觉感受和处处留白的思维方式,以通过思考实现心理上的洒脱与自由。在禅宗看来,规模小反而更能扩展人们的想象力。其构成元素以沉静的色彩为主,也以接近自然材质的色彩为主。禅宗喜静,设计风格也如此,以简约为主;家具设计上提倡干净利落,不使用繁琐的线条,让空间显得简洁大方。

六、借鉴传统美学的方法借鉴

传统美学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简述为对传统类型的积累与传承、传统风格的简化与变化、传统元素的整合与修正、传统形式的创新与分离以及传统意境的创造,逐渐将传统美学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室内设计的审美意境也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但主要集中体现为自然美、形式美两个方面,其中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诗情画意是其着重描绘的内在表现形式之一。

七、借鉴传统美学的意义

第15篇

在传统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教学中,通常使用黑板板书与挂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与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相似,内容有交叉之处,学生容易对示教课教学产生厌烦,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同时,由于挂图与板书均为静态内容展示,无法动态、直观地表现妇产科学抽象的知识内容[1],使学生难以理解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节内容,由于内容包含女性生殖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卵巢及靶器官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知识点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在理论课之外,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意安排了这部分内容的病例讨论。但是,由于学生在理论课上对这部分内容没有真正地掌握,在示教课中通过病例讨论也仍然似懂非懂,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深刻、直观、正确地理解并掌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知识点。再如妇科病史与检查这一节内容,是医学生进入妇产科临床实习前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在妇产科学示教课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要学会进行妇科病史采集,掌握妇科常见临床症状,尝试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三合诊等并掌握基本要领。但是通过传统的挂图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直观地了解妇科检查的要领,对病史采集也无法真正地掌握。当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由于在示教课中并没有掌握应掌握的临床实践技能,造成了学生对实习的不适应,无法迅速地融入下一阶段学习生活中去,从而最终影响医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因此,在传统的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无法对妇产科学知识有进一步深刻的掌握,严重影响了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亟待新的教学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与传统黑板板书+挂图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的素材更加多种多样,包括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影片等等,因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2.1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画、声音、影片等,能够非常形象生动、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因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比如学习子宫肌瘤这一节内容时,传统的挂图只能向学生展示子宫肌瘤的静态图片,没有真实感,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兴趣。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真实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子宫肌瘤患者那凹凸不平的子宫体,看到子宫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的真实影像,并且观摩到如何将子宫浆膜下肌瘤自蒂部完整切除、如何将肌壁间肌瘤表面包膜切开后完整剥除肌瘤瘤体以及如何用宫腔镜环形电极将子宫粘膜下肌瘤完整切除的手术全过程,就像在手术室亲身观摩手术一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知识点

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的素材是动态的,直观的,因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从而牢固掌握知识点。比如在学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节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仅能通过挂图+讲解的形式来进行讲授,非常枯燥、抽象,学生普遍反映这一知识点难懂、难记,无法掌握。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就可以采用3D动画+手术视频的模式,让学生亲眼看到真实的卵巢排卵过程,并且观察到栩栩如生的女性生殖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卵巢及靶器官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过程,观察到每个器官分泌的激素是如何对靶器官产生影响,而靶器官分泌的激素又是如何产生负反馈作用,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作用下是如何从月经期变化为增生期而后又进入分泌期的全过程,通过精美壮观的3D动画+手术视频展示,学生们对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有了非常直观、深刻的印象,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也非常易于理解,再辅以老师的课堂讲解及学生再次学习课本理论内容,从而最终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点的教学效果。

2.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在妇产科示教课的教学中,包含妇产科的专科检查内容,如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直肠-腹部诊、四步触诊等,这些内容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如果掌握得不好,就会影响到学生进入临床后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方式是通过挂图向学生展示操作的手法、步骤等,形式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则可以通过临床上真实的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直肠-腹部诊、四步触诊等的录像视频,使学生直观地亲眼看到以上操作的过程,再加上老师的示范及讲解,学生们就可以更好地在模型上进行练习,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即使在课后,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自行反复观看操作技能的录像视频来进一步复习操作手法及步骤等,起到了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在妇产科学示教课程中的应用能够起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作用。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1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多媒体课件目录

我校妇产科学示教课的教学大纲涵盖女性内外生殖器解剖、女性生殖生理、流产、异位妊娠、妇科病史与检查、妇科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分娩机转等内容,多媒体课件目录的制定是严格按照我校妇产科学示教课的教学大纲内容来进行的,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妇产科学》为依据,进行妇产科示教课多媒体课件库的制作。

3.2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

由具有课件制作经验的教师团队负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及难点,采用Photoshop8.0、Flash以及Authorwar等软件,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在妇产科手术视频库中挑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高清晰度的手术视频,在妇产科资料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妇产科专科检查录像视频,精心制作完成适于示教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完成后经过授课教师在示教课堂上使用后反馈使用感受及学生的听课意见,根据反馈的内容由课件制作团队再次修改多媒体课件,从而最终制作完成妇产科示教课程多媒体课件。

3.3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效果与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