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竞争力论文范文

企业竞争力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竞争力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竞争力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

迈克尔·波特主要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研究。定义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波特认为企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渠道的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Posenfeld则侧重于强调社会关系网络及企业间的合作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决定性作用,他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中小企业集群是相似的、相关联的或互补的众多中小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聚集,有着畅通的销售渠道,积极的交流及对话,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

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在这一特定关系中隐含着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现象,其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为中小企业间的交换与适应;交换行为的功能是为了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而适应则是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而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中小企业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无须用契约来维持,而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特点

企业集群比处于孤立分散状态的单个企业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绩效;企业集群能够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创新网络,有利于技术创新与新技术的扩散;企业集群是培养企业家的孵化器;企业集群是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扩大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途径;企业集群能有效地吸引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加入跨国公司全球商品链的重要形式。

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具有共同特征:

1.关联性与共生性。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是围绕某个特定领域和产业所形成的企业集群,区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够共享诸多产业要素以及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集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

2.互动性。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

3.柔韧性。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与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集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为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从而达到效益的极大化。

4.社会根植性。集群内的企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企业经济行为深深植根于共同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此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易于产生交往默契并交流行内秘诀,能够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又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扩散。这样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整体凝聚力,使企业深深扎根于当地。

三、广东的集群发展现状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趋于集中,个别快速成长的区域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亮点,吸引着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向区域聚集。从改革开发至今,我国沿海到内陆发展了不少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如福建晋江的鞋业集群、河北清河的羊绒业集群、河北辛集的皮草业集群、湖北彭场的无纺步产业集。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这种企业集群取得了经济的极大成功。目前在广东已经形成了有规模的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有:澄海的玩具、东莞的鞋业、恩平的“咪霸”、丰顺的喇叭、潮阳庵阜的食品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服装业,目前广东是全国服装产量最大的省份,年产量达22亿件,销售额近1000亿元,出口到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近100亿元。近十年,广东服装产量、销量和出口创汇在全国服装市场中几乎占1/3。在广东的服装业中小企业群中,出现了细分的现象,如深圳的女装、汕尾西服、佛山童装、普宁衬衣、中山沙溪休闲服、潮州婚纱晚礼服、汕头抽纱、南海盐步内衣、增城新塘牛仔、顺德均安牛仔、东莞大朗毛衣、新会针织等。发达的服装业集群,造就了广东开发、兼容、宽松、务实的时尚形象,更令广东服装成为全国服装业的晴雨表。正是靠这种集群的优势,在广东省的1500个市辖镇中,经济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300多个,超过20亿元的镇有120多个,最大的已达100亿元~150亿元。

激烈的市场竞争,孤立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为了生存,利用中小企业聚集形成的企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成为中小企业增强竞争力、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小企业空间上的聚集形成的企业集群成为中小企业克服规模劣势,获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一,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助于降低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竞争性的配套体系与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体系日趋完善,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中小企业可以利用集群庞大的销售网络进入市场,依赖集群整体的知名度来开拓市场,节省了营销交易成本。在集群内,由于企业间距离的靠近,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内生交易费用;由于有专业人才库与人才流动机制,减少了人才交易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偷懒的道德风险和谎报自身能力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社区联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知识(信息)流动加速,减少了知识或信息费用;由于许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可以就近获得,节约了运输与库存成本;由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供销网络和批量通道的形成,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第二,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地理上的集中性和文化背景的共同性,集群中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以及研发机构、中介服务部门等聚集在一起,更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积累、沟通、学习和交流,因而创新技术的成果扩散得更快、更方便,从而使产业集群获得进一步的技术垄断和竞争优势。研究表明,创新首先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努力,一种合作进程,其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要依赖于广大社会群体(包括员工、供应商、顾客、技术协会、培训团体等)的知识交流与碰撞,而不是主要依靠个别人的想象。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发展的空间模式,它在以下方面有助于企业创新。企业集群化发展,方便了“集体学习过程”,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在集群区域内快速传播,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创造能力。并且,企业集群实际上又是一个区域化的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大大增加“公共参与”,弥补中小企业学习能力的不足,获得集群外部企业无法得到的成功与失败经验。随着集群区域创新氛围的培育,会有更多企业愿意从事创新活动,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第三,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应变能力。在企业集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与此同时,企业集群也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相应增加。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盛行,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而且还使它们实现了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由于地理邻近与相互信任,有关产品、技术、竞争等市场信息可以在集群内企业间迅速集中和传播,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有利于集群内部企业洞察市场需求变化,捕捉市场机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第四,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发挥品牌效应与拓宽市场。在企业集群区,由于众多厂商聚集在一起,促进中小企业之间建立相互交流和学习机制,而且可以将外部的信息和知识内部化,活化企业的内部资源,提高知识构建和组织竞争能力。由于企业聚集发展,市场规模较大,也便于企业形成和扩大营销网络,降低单位营销成本,并逐步形成区域品牌。如果政府重视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就会主动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不符合企业集群发展的环节和因素,致力于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奠定组织、环境和制度基础。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核心产品不断走向市场,为打造区域品牌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集群中那些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又能以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来增强区域品牌的效应。与单个品牌相比,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聚集和提炼,区域品牌形象更广泛、更持久,影响力更大。

综上,企业集群能够保持中小企业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的特点,并形成群体规模,使中小企业在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伟.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市场,2006,13(6):52-53.

2.王蓉梅.中小企业集群化的意义分析.企业经济,2006,26(2):92-93.

第2篇

1)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正确的愿景、科学的目标和明确的价值,能够使企业更具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转化一切消极因素,使企业变成员工的企业,进而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文化有利于推动企业变革性提升。企业文化融会于企业的道德规范、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管理方式、经营理念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无处不在。企业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文化教育、引导、服务、凝聚、创新、指引等功能不断得到发挥,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的变革,特别是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因而企业文化能够更多地考虑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同时也能够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使企业不仅能够用经济的纽带来协调利益关系,而且还能够用文化的纽带来调整员工的思想观念,为企业改革、创新与发展扫清障碍。

3)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科学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立法”。如果说“企业文化”来源于国外,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可谓具有相通之处,因而企业文化更容易引入到我国企业当中。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的重要组成部份,其更有利于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智慧,发挥全体员工主人翁作用,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战略性,对于改进和提升企业整体决策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还能够形成资金、技术、人才的洼地,提升企业的吸引力,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有利条件。

2提升企业文化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创新策略

1)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国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应当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来提高执行力和感召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建设凝聚人、激励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企业文化,始终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三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内聚力”,为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2)提升企业文化综合功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升凝聚力、形成战略力、强化和谐力,最终体现在竞争力上。为此,企业必须把提升企业文化的综合功能作为重中之重,改变过去将企业文化作为概念和口号提出来,而是不断延伸企业文化触角、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拓展企业文化功能。比如,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开始向前推进,必然会触及到各个层面员工的利益,这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化解各类矛盾、提升员工素质、强化企业管理、推动企业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智慧。

3)完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企业文化能否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除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共同目标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企业文化管理。这就需要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建设,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规划、企业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价值引导、制度规范、思想教育的“叠加”作用,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管理职能。比如,要将教育培训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着眼于培养和造就一批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深入开展“素质提升”工程,使广大员工在企业能够不断成长进步、不断升华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使广大员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状态、心理健康更加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进而增强广大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奉献企业、共同发展、荣辱与共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竞争力必然大大提升。

4)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弘扬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更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如垦区国有农场企业的军垦文化、知青文化、归国华侨文化及建场创业文化等等,给企业留下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所以要不断总结、扬弃、提炼和升华,以企业产业为支撑,文化先行,延伸企业文化产业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宣传组织机构,优化宣传队伍建设,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结合企业实际,采取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大力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企业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经验、做法,表彰和发扬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明确企业奋斗目标,形成充满生机又符合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化生活工作环境,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3结语

第3篇

资源环境约束下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解析

1、资源控制能力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基础

资源环境约束下钢铁企业竞争力高度依赖资源控制能力,谁能以最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多的稳定资源,谁就能够获得发展的主动权。从历史经验看,钢铁企业的空间布局在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和低成本性,因为资源控制能力是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在世界范围内,钢铁产业的空间布局存在着三种布局因素:一种是资源依托型,即靠近资源产地的布局;一种是市场邻近型,即靠近消费市场的布局;一种是临海港口型,即临近运输港口特别是大型海港的布局。在早期,钢铁工业一般是在靠近铁矿石和煤炭产地的区域布局,以节约运输成本。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家的钢铁工业开始向大型海港附近布局,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钢铁生产需要的水源,还可以通过海运获取煤炭、铁矿资源以及进行产品的出口,适应了当时钢铁工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不论是哪一种布局方式,都显示出资源控制能力对于钢铁企业的重要意义。

2、环境保护能力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保障

环境保护能力决定了钢铁企业能否在政府环境规制的加强下存续,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钢铁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是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污染大户。以中国为例,钢铁企业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大约占中国全国工业粉尘总排放量的13%。中国有74家重点钢铁企业,其中34家设在百万人口的大城市,18家设在省会城市,钢铁企业在给城市发展带来大量税收和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压力,包括节能减排,减少工业“三废”等等。当前,政府对钢铁企业的环保问题日益关注,而社会也同样开始关注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钢铁企业应对政府环保规制的压力越来越大,肩负环保社会责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旦钢铁企业没有能够认真履行环保义务,没有按照政府的环境要求组织生产,就面临着重整、甚至破产的威胁。

3、技术创新能力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不论是资源控制能力还是环境保护能力都离不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通过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改善生产手段,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增强盈利能力,并最终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并且,如果没有创新能力,企业的资源控制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一方面,创新能力可以发掘新的替代资源,减轻对现有稀缺资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资源供给,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此外,技术创新可减轻污染排放,降低环境使用成本。一是技术创新能改善生产工艺,减少排放。二是技术创新能够变废为宝,将原本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经过处理后返回使用或者用来生产其他副产品。一方面节省了环境污染成本,赢得社会的赞赏,另一方面发展了副产品,增加了利润来源。同时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使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流程。

资源环境约束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

1、资源控制力提升战略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内钢铁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稳定发展,必须向上游延伸,与上游企业合作,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更大程度地取得上游行业的原材料等资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做到“长期、稳定、优质、及时”,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世界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能够保持粗钢产量世界第一的策略之一就是采取积极的原材料控制战略,一方面,通过在非洲、加拿大等地区对铁矿石企业直接参股等形式获得生产所需的铁矿石供应;另一方面,又在印度、南美等地收购煤矿,保证煤炭等燃料供应,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铁矿石自给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控制能力的关键是围绕“做精做强,成本领先”的经营目标,按照“两条腿走路”的资源战略,构建钢铁原料保障体系。要进一步优化原料采购渠道,建立及强化与原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原料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增强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中国钢铁行业所需的铁矿石大部分来自于国外,近年来,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处于逆境中的中国钢铁企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开采技术,提高铁矿石开采的质量;另一方面,需要与国外铁矿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协议,避免由于价格波动等带来的成本上升,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海外铁矿石开采企业的兼并重组中,达到直接控制铁矿石的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通过多种形式向纵向一体化拓展,实现原料供应渠道多元化,化解原料涨价的压力。同时,在参与国际铁矿石协议价格谈判等国际化经营的实务中,应总结经验教训,与各方买家有效沟通,寻找利益共同点,提高集体议价力量。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第一,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力求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实行资源进口与产品出口一体化、国外与国内贸易一体化的全球化经营管理战略。积极探索多种贸易方式带动国内钢铁茶农的出口,努力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优化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结构。第二,培养国际化人才。不断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企业高素质人才比例,为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服务。第三,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对国外市场进行充分考察,根据比较原理,结合企业自身竞争优势,选择重点投资区域。通过对该地区加大投资力度,提高钢铁产品市场份额,以此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环境保护力提升战略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方针,将能源综合利用作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充分回收利用企业的二次能源及余压、余热资源,优化能源结构,搞好高炉和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在进行能源介质平衡的基础上,搞好各种能源介质的综合利用。通过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快推广先进环保技术,实行绿色制造,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统筹安排实现水的循环,通过综合利用实现固体废弃物循环,通过清洁生产实现铁元素资源循环,认真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为重点,建设工业生态循环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能源的回收利用率,通过自主集成开发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实现钢铁的绿色制造。关键是要把握好“三个控制”:源头控制,贯彻精料方针,在原燃料采购、生产工艺确定时,选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料燃料及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把好原料投放和设计准入关口;过程控制,用规范的工艺操作制度指导日常工作,尽可能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终端控制,采用高于国家及省、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防治技术,对生产过程中遗留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循环利用。

第4篇

人力资本是指为了实现未来更高的收益,企业对员工进行主动的投资或者员工个人主动投资而获得的承载于员工身上的一种无形资本,涵盖了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智力情况、精神状态、知识存量、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等诸多方面。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凝结了企业长期的投资和员工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员工获得的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但这种人力资本依赖于员工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业务范围、生产方式等。专用性人力资本在流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脱离了特定企业和岗位而大大贬值。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方式主要包括,在职、脱产培训,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前提下,企业组织员工参加短期的岗位培训班、讲座加强专业知识。脱产培训是员工离开工作,专门腾出一定时间接受行业内专家进行的集中培训,培训过程一般涉及案例研究、情景模拟和专家示范等环节。学校学习,一些高等院校是为满足某些特定企业的需求而开办的,学员的课程内容也是针对特定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和企业业务范围专门设定的,学员毕业后直接被输送到企业的各个岗位,是一种定向培养方式。

边干边学,员工在工作或参与生产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进行自我总结,提高个人生产率,对工作不断熟悉和得心应手,甚至进行创新,达到干中学的效果,增强企业生产力。学徒培训,需要招工的企业招收新学徒,由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学徒,学习和掌握生产技艺,培养他们成为新的工人。这种方式一般在手工艺行业被广泛采用,比如理发、机械制造、汽车修理等。可见,通用性人力资本依赖于基础性的教育和科研,体现在一个人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存量上,与学历有重要关系,其价值基本不会随工作变动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即转移的成本几乎为零。而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价值依附于特定的企业和岗位,一旦脱离原来的环境,其价值就会大幅下降。因此,专用性人力资本具有稀缺和难以被复制的特性,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

2人力资本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基本认知

在一个企业中,无论是担任文化、技术还是管理岗位,都需要员工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即比较高的通用性人力资本水平。深厚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内部产生很大的凝聚力,为企业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有较高的精神层次、正确的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水平。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样很关键,很多情况下是企业优势的主要来源。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协调和匹配,对经营活动的实施进行规划,一个企业的良好前景依赖于企业决策者的每一次正确判断和决定。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理解和学习能力会更强,生活中有很多好习惯也来自基础教育的积累。企业的通用性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员工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越强,企业凝聚力越强,在需要群策群力的时候力量也会越大,企业的管理也会越规范。由此可以认识到,通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正相关。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中,整体上都赞同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美国的韦斯伯特格在1996年研究发现不管是通用性人力资本,还是专用性人力资本,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Hitt和彼尔曼在2001年的研究中得出了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企业的绩效均呈U型的关系。劳尔森和GeoMahnkeReisinger在2005年的研究中得出了“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绩效呈倒U关系”的结论。得出不同结论很可能是选取的样本不同所致。工作和学习中,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特定的环境有关,是员工接受长期的教育和学习后,形成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专用性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具体的行业、企业和岗位,具有稀缺的特性。由于特定的环境和形成渠道,以及劳动者资质的不同,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竞争对手们无法模仿、为企业所占有的特殊能力。在企业和员工对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初,企业给员工支付的工资超过了员工实际生产力,此时企业对员工付出的投资是小于回报的。但是当员工身上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到某一程度时,其生产能力就会大幅提升,这时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就会迅速上升,此时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又超过了员工的所得。也可以说,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呈U型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员工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前期,需要企业和员工的大量投入,即各种培训和边干边学的成本以及其他相关成本等。前期员工获得的报酬高于其实际生产率。一旦形成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经营绩效显著增加,企业竞争力的增幅又快于员工报酬。

3人力资本对企业影响维度及对策分析

第5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

一、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多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从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新生事物,其一产生就面向市场,接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考验。市场越来越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由起初的成本竞争转向质量和服务的竞争。中小建筑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和大型企业相比,不足之处在于规模较小而散,技术装备较差,管理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等等。

施工企业的特点是: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大,中小型施工企业一般均以临时组建的项目班子为单位,相互间的配合不易协调,不像大型的企业一般有相对固定的项目班子,使得管理难度加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大多数中小企业危机意识不强,在经营理念和技术革新上还相对保守,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在竞争中显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力不从心。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提高持续创新和不断进步的能力,通过不断创新来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二、提高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创造良好社会信誉。质量是生命永远是建筑业流行的主题,但不能只建立在口号上,必须在行动中去落实。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因为良好的社会信誉是慢慢积累而成,一旦生产出不合格产品,造成负面影响,信誉是很难挽救回来的。

在建筑工程中,每一个分部分项的工程质量都将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最终质量,因此要保证建筑物的最终质量,必须控制每个分部和分项的工程质量,即施工过程的控制。在该阶段,主要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质量控制有质量管理人员来主控,质检员应采取两种方法来对过程进行控制:一是工序过程中的监控,这种监控是不定向的。在施工过程中,质量人员随时随地进行抽查,抽查操作者是否按照有求操作、机具设备是否完好、所完成的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等等。发现了问题,及时通知操作人员整改,对一些特殊的工序,如钢筋的焊接、屋面及卫生间的防水等分项工程要重点检查,保证产品的合格;另一种方法是对工序成品的检查,当一道工序完成以后,质量人员应根据标准要求去检查工序成品是否合格、存在何种缺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保证每个工序都是合格品。

2.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另一种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成为项目管理成本。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可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将核算结果和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对于任何一个施工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没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进行钢筋加工作业,工人工作效率、钢材加工损耗及钢材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等。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中,要求每位管理人员都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即使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又是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管理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前应保证1个小时的内部作业时间,其中成本核算工作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将核算结果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指定成本控制措施的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加工过程中,也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3.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人是施工过程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精良的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工程质量的保证。提高操作者的素质,调动操作者的积极性,将对工程质量有很大提高,现代企业都本着“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原则,不断地去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施工操作前,要对操作者进行本工种作业的有关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质量通病的纺织、操作中的基本技能、操作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培训,也可以用技术交底的形式进行传达,使操作者对所操作的工序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全面地认识,然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操作。除了对操作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以外,还要积极地去调动操作者的积极性,发挥操作者的主观能动性。项目管理质量检查员必须对工序如何操作、达到何种水平,有一个具体而充分的了解,这就需要各位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认真的学习国家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理解并掌握,指导操作者的工作,企业应提供员工学习、培训和不断提高的机会。

第6篇

(一)管理因素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管理水平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由创业经历发展而来,没有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企业管理学。二是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工作职责和程序类制度非常缺乏,规章制度中的大部分为纪律性要求,监控不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三是管理投入不足。受企业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足。

(二)核心能力因素对每一个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来说,由于自身条件不同,核心能力的内涵不尽相同。现阶段,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资源优势。具体包括供货来源、客户群、设备、信誉、形象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二是服务能力。包括基础性和增殖能力;个性化服务和差异等创新服务能力。三是营销能力。包括市场开拓、销售渠道、营销方式创新等。四是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企业精神、团队建设等。

(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处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源泉的最外层,近几年政府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扶持政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力争建立长效机制建设。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正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高度,把握当前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增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提升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对策

提升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及环境因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1)依据企业资源优势发挥企业的某种竞争优势;2)结合企业的资源和管理优势构建企业独特竞争力;3)通过管理及核心能力因素的相互作用提高企业持续竞争力。如图1所示为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关系。

(一)发挥资源竞争优势1.拓展融资渠道,形成资金优势。目前,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融资现状依然很严峻,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要注重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变动和行业动态,关注以下几种融资方式。一是依托地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吸纳资金。广州、重庆、长沙、郑州、吉林、青岛等各个地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完善之中。积极了解并参与到公共服务平台,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融资渠道。二是利用信用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各类合法的信用担保机构,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企业。三是突破资金“瓶颈”,联合众多商贸企业利用商贸业集群形式增信以获得贷款,较为成熟的集群融资模式主要有:商圈担保融资、供应链融资、商铺经营权质押融资。2.培养企业人才,形成人才优势。人才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关注员工个人成长,肯定员工的工作,调查员工自我成长的满意情况、员工工作氛围、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等,并进行工作环境改良,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主要是指员工的学历结构、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的比例结构、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人数结构等;通过培训培养企业人才,适当加强对企业员工成长的关注。高层领导者做好培训推动工作,自上而下重视培训工作。

(二)构建独特的服务竞争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作为服务企业,服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针对公司的业务和供应商的特点及顾客的消费需求,提供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和顾客需求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响应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需求;保障优质服务。不断适应客户、消费者的需要,增加服务品种,扩张服务领域,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为顾客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加强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如物流仓储业企业在做好基础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流通加工、货物拆拼箱、重新包装等增值服务。

(三)提高持续竞争力1.提高企业抱负水平。企业抱负水平即企业经营者的抱负渗透于企业以后企业组织所具有的抱负水平。需要以不断进步与创新为前提,在不断变换的市场竞争中,由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继而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变消费者的抱怨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为企业竞争力。从企业发展的历史出发,分析自己对各种资源利用的整个过程,找出对企业生存最为关键的资源,通过比较、分析自身各种资源的优势与劣势,确定企业最具实力的资源,综合自身的核心能力和管理优势,认识自己,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企业经营者的抱负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和产品战略的定位水平。2.重视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来说,企业间的竞争焦点越来越集中于渠道竞争优势的获取上,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合作营销,加强双方的互信合作。针对自身的经营状况,充分考虑和企业客户及上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积极参与到供应链管理的规划中。依托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分销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语

第7篇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近几年的外贸出口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德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2003年有12种商品的竞争力名列各国之首,美国和日本分别只有6种商品占世界第一。在化学产品中,德国占据垄断地位,特别在染料、医疗和医药用品、合成原料、有机化学等产品的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优势。原因何在?

外国经济专家认为,除了德国政府大力扶持出口产业以及其它种种经济技术原因以外,很重要的经验是全国上下都极其重视对职工的培训,始终将职工的素质视为推动外贸出口的重要保证。

培训从学徒开始良好的职工素质来源于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德国企业管理的一个特点,是其独一无二的学徒制度。大多数16岁的青少年必须在自己所选择的行业中当3年学徒。一周内有4天留在工厂里,第5天则返回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训练。德国法律没有强制各工厂接受学徒,但到目前为止,已有45万家工厂实行这种制度,工会在约450个行业中强制规定,必须有学徒经历才能被聘为正式员工。学徒制度的普及,不仅减少了青少年犯罪与失业率,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新一代员工的职业道德,让年轻人拥有专业技能,使技术扎根于基层员工。

另一个特点是以产品为基础的顾客导向战略。美式管理的顾客至上原则,着重积极的行销研究和策划,同时注意有效地处理顾客的抱怨。对德国人来说,产品品质无懈可击,耐用、如期交货、加强售后服务等,才是吸引顾客的秘诀。

目前,德国全国有近52万个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中心,职业培训已经商品化和大众化。2003年,德国企业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费用高达1200亿马克。巴伐利亚汽车公司2003年花费了约1亿马克对青年职工进行培训,花费6000万马克对工龄5年以上的职工进行再培训。迄今该公司累计已有5.8万名职工接受了培训,训练课目达25一35项。该公司领导相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该公司营业额能持续增长,主要应归功于职工素质的提高。

第8篇

(一)注重市场营销观念创新

市场营销理念时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指导,对于提升企业市场营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应当注重市场营销理念创新。市场营销观念会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树立以产品、服务质量竞争为主,价格竞争为辅的营销理念。企业应当将竞争转向非价格的竞争,包括通过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专利、品牌、款式、特色以及包装等各种促销活动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同时,企业也应当注重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适合顾客各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市场产品销量。

(二)落实营销策略优

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过程中,产品营销策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对此,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应当落实营销战略的优化。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当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产品类型进行更新,以满足消费者和客户的多种需求。同时,企业也应当利用网络经济环境,了解消费者的更多个性化消费需要,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此外,企业还应当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高实效性,合理制定产品价格,以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看到最佳价格,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实施。

(三)创新市场营销管理

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管理时,应当注重维护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市场营销体制中融入新的管理理念,确保客户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同时注重产品的策划和设计,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提升企业营销效率,扩展企业业务,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提升企业市场产品销量,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二、结束语

第9篇

一、企业竞争力层次透视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的占有率以及在用户中的信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低或信誉好坏都是产品或服务竞争力的充分体现,而企业的竞争力,则有不同层次的显现。

1、从市场的层次看,优胜劣汰是企业竞争力作用的结果。这可以从企业外部观察到。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都具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全世界5万多个跨国公司掌握全世界1/3的生产、2/3的投资、2/3的贸易、2/3的技术转让,控制着全球性的市场活动。如果这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所经营的产品或服务价格调整,就会引起整个产业的波动。企业竞争力在市场占有率和信誉之间不能划等号,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企业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信誉覆盖面大;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信誉覆盖面小。

2、从科技层次看,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知识创新是产品或服务创新的前奏。企业要在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适应用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在品种、性能、质量方面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要有新工艺、新技术来启动产品或服务的创新,不断健全销售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链条式的科技创新机制。

3、从企业行为层次来看,增强企业竞争力依赖战略经营做保障。企业战略经营是否合理,有不同的判断角度。从企业竞争力这个角度看:一是有一个适应企业自身优势的长期战略规划;二是有经营战略持续的机制作保证。随着加入WTO在即,国内供求关系根本改观,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应该准确把握现在已进入战略经营阶段这一基本态势。战略型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在于:企业由过去依靠具体生产经营占市场空间取胜而转入依靠战略设计取胜,这是经济全球化驱动的结果,也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因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产业集中程度低、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目前,我国除了个别行业产业的集中度较高以外,其它行业产业集中度普遍较低。重要产业的企业生产专业水平低、协作化程度不高,很难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同时,已经事实上形成的全国区域性的产业趋同格局,也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企业制度未健全,企业低成本扩张受约束。综观发达国家大企业或集团公司无一不是通过兼并联合逐步壮大起来,并通过扩大协作而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的;仅靠自身的积累实现扩张,其进程必然缓慢而又步履艰难。目前,我国企业多元化投资主体不普及、公司制未完全建立起来,也未完全达到产权明晰、自主经营的要求,即使是改制的企业内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导致企业兼并的低成本扩张行为受阻。

3、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乏力。企业是现实生产力的载体,也是科技创新得以实现的基地。目前,科技创新制约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一是对市场反应不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二是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不紧密。三是企业内部科技创新机制乏力。4、企业的竞争策略缺乏创新。一是依靠资金投入提高竞争力的经费不足。世界500强前十名的大公司,投资额占销售收入的比率最低是12%,最高达22%,而我国企业的一般不到3%。企业的投资创新原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二是竞争的手段少,非价格竞争乏力。三是缺乏一个长期的企业战略规划。靠价格策略来拓展市场空间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消费者的选择心理要求,不了解用户、竞争对手、竞争格局及市场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在一些浅面层次上竞争,这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现实。无战略经营意识,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忙于应付其他社会责任,沉浸在具体的经营事务,不能从长期的角度来驾驭企业、捕捉企业发展的增长点,这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由于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历史不长,而培育企业的竞争力是迎接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最重要的切入点,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强化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建立健全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一是构筑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法律制度框架。

要形成包括契约法、侵权行为法、不动产法、劳动法、商法、税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会计法等等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同时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及时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调控措施以稳定市场竞争环境。二是政府职能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要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管理手段由行政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间接管理转变,管理范围从侧重微观向加强宏观调控转变。其三是健全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这种环境主要包括法制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

2、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一是发展中小企业及其相互间的专业分工,提高协作化程度。现代企业经营是协作化的活动,要摒弃摯蠖⑿《珨的发展思路,发挥中小企业自身优势,把产品做精,把规模做大,形成专业化的系列分工格局,不断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深等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大企业的依托基地。二是铸造各行业的摵娇漳附。要通过重组、联合、兼并等方式形成一批在各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主业突出的大公司或企业集团,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科技开发能力;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通过资本渗股控股,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重组,做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避免自身过度竞争。三是建立和健全产业集中的服务体系。围绕产业结构性调整,公布相应的产业集中项目,提供信息传播或咨询、筹资融资方式和贷款担保方面的相关政策导向与支持,同时还要加强高精尖的技术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向拟集中的产业投资。

第10篇

1.政策法规性进入壁垒。指国家通过立法和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对保险业的进入设定的法律约束和政策规定,这种壁垒可归结为法律或政府规制壁垒。

2.资源性进入壁垒。保险业的资源包括客户资料、营销网络资源、保险人才(包括精算、理赔、展业、,经纪、公估、保险资金投资等各类人才)资源、保险信用资源、本土文化资源等。

3.技术、信息等经营性壁垒。保险经营中的技术壁垒包括网络信息应用技术、承保技术、保险营销技术、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保险资金的运用水平等。

4.成本性壁垒。指在位保险企业与新进入者相比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也就是使潜在进入者增加进入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因素。

5.消费者偏好形成的壁垒。在保险领域,保险企业的信誉、保险产品的内在品质、消费文化、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等都会形成消费者偏好。

6.规模经济形成的壁垒。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由于大数定律的要求,保险业存在最低经济规模要求。_般地说,最低经济规模越高,新进入者的初始规模如果太小就不能进入,而要达到最低经济规模就面临资金筹集、人才储备以及因规模增大、产品增加而带来的产品降价的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7.市场容量壁垒。保险市场容量大,在位保险企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对新进入者的排斥性就小,因为新进入者未必会使在位者的市场份额减少;市场容量小,在位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高,在位企业就会担心新进入者夺走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在位者对进入者有较强的抵制倾向。

8.策略性壁垒。指在位保险企业为了抵制潜在进入和现实的进入而采取的不利进入者的措施,这种壁垒产生于在位保险企业的行为,在位保险企业通过可置信性的威胁如降低费率等可抵制进入。

9.必要资本量壁垒。由于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所以各国一般都对保险公司的必要资本量有较高的规定。

10.产品差别壁垒。产品差别是形成市场壁垒的﹁个重要因素,保险产品差异化可以为保险公司争夺和巩固市场、维持既有的市场地位提供优势,并防止潜在的进入者同在位保险公司争夺利润,保持和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加保险市场结构调整的难度。

二、进入壁垒与中国保险业竞争力

构成保险业进入壁垒的因素有:规模经济、资本准备金、行业特点、监管情况、法律障碍、沉淀成本、市场容量以及消费者偏好等方面的障碍。

从各国保险业监管的实践看,保险市场准入控制通常采用如下办法:一是规定准入条件,如一定数量的资本金、高级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从业人员从业资格、业务规划和再保险安排的合理性等;二是限制准入数量,一般来说,限制的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保险市场的潜在规模,已营业保险公司的数量以及保险业发展水平等;三是限制准入组织形式;四是限制经营区域范围,这往往取决于拟进入地区市场竞争程度、是否符合政府制定的地区发展规划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的其他考虑五是限制经营业务范围;六是控制分支机构扩张。

一般地说,保险业的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进入壁垒越高,市场的垄断程度越大,保险产品的价格越是偏离自由均衡价格,保险公司获得的超额垄断利润也越多。反之,进入壁垒越低,市场的垄断程度也越低。因此,保险公司产品的价格扭曲率和超额利润率间接地反映出了进入壁垒的高度。

保险业的进入壁垒具有正面和负面作用的双重性质,一方面进入壁垒引起价格扭曲,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另一方面进入壁垒又具有正面作用,具有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产品效用,而无进入壁垒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是它却是以资源配置效率的牺牲和产品效用的损失为其代价的。保险业的进入壁垒的正面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完全竞争保险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保险产品具有同质性,这种同质的保险产品显然不能满足投保人多样化的需求,势必造成社会产品总效用的损失。在通常情况下,保险产品差别壁垒越高,保险产品越具有多样化的异质性,其社会效用就越多。

第二,无进入壁垒的完全竞争保险市场的另一个前提是其市场结构以众多的中小保险公司为主体,而中小型企业是与规模经济相;中突的。特别是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保险业来说,受大数定律的要求,如果相互竞争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充斥市场,其结果只会降低行业效率。因此保险业进入壁垒的存在,可以阻止低效率的小企业进入保险市场,提高保险业集中度,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第三,企业进入或退出保险市场,其实质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形式。通常资源配置成本与资源转移频率呈正相关关系。保险业进入壁垒的提高,使潜在企业进入市场难度随之增大,只有实力强大、承保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超越障碍进入保险市场。这些企业进入保险市场后,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资源重新配置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

保险业的进入壁垒的直接效应就是限制进入,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竞争,由此推知的间接效应有:

1.影响保险企业数目的增加,直至影响保险供给能力的增加。如果保险需求不变,则会使保险价格(费率)提高。

2.如果保险业的边际成本不变,或边际成本增加速度小于保险价格上升速度,则行业利润率提高。

3.由于进入壁垒限制了潜在竞争者进入,减少了保险市场中保险企业的数目,这就提高了保险业的集中度,并且增加了行业中大企业强化市场势力的可能,从而易于形成垄断性的保险市场结构。而垄断的结果会减少社会福利,因而帕累托效率无法实现。

4.进入的威胁会使在位者的X非效率状况得到一定改善,进入还有助于保险企业的创新和新的营销技术的扩散。但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会助长在位保险企业的X非效率,不利于创新和技术扩散。

中国由于对保险市场实行严格市场准入控制的政策,导致了保险市场的高进入壁垒和高度垄断,因此,为提升中资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降低进入壁垒,进一步对外资和民营资本开放保险市场。

三、建立良好的保险市场准人机制

1.把握好保险业进入的“度”。

保险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对从业机构的资质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实行严格的登记注册制度,以阻止不具资质的保险机构进入保险市场。我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如果对保险机构登记注册把关不严,则资金不足、管理不力的保险机构就会进入保险市场,难免日后出现问题。因此,要对保险机构的市场准入严格控制,认真审查申请者的业务规划、资本金来源的性质和充足性,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合适,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等。

考察世界保险市场的现状不难发现,真正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保险只有两类:一类是实力雄厚、多角经营的大型保险公司和保险集团;另一类就是专业化的小保险公司,它们专业性强、经营灵活。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保险市场的需求多种多样,不仅需要发展大型保险公司,更需要培育众多的中小型专业化保险公司。为此应鼓励专业化的中小型保险公司进入保险市场。

我国多年来对保险业实行高进入壁垒的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体现保险业进入政策上内外资国民待遇的平等性,在对外资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同时,保险监管部门也逐渐降低了中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壁垒。但在降低保险业对中外资进入壁垒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进入的“度”。如果进入不足,会使保险市场缺乏竞争性,在位保险企业的经营效率也难以提高;如果进入过度,则会导致恶性竞争,减少或消除保险公司的合理利润空间,整个保险业会由于偿付能力不足而陷入经营危机。因此,应该维持保险业适度的进入速度。

2.在我国保险业中引进民营资本。我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向外资开放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保险公司在某些方面享有“超国民待遇”,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保护期的结束,外资在其他方面也逐渐享有“国民待遇”。然而,我国对民营资本进入某些行业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所有制歧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资本相对于国有资本进入保险业的门槛过高,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政策仍然存在;二是保护民间投资的法律规章不健全,民营资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加入世贸组织后,在保险业中民营资本应享有“国民待遇”,保险业在向外资开放的同时,也应向内资中的民营资本开放。在我国保险业引进民营资本有以下意义:

(1)民营资本能够优化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引入民营资本是我国保险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民营资本在产权制度上的优势及我国保险业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都为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提供了较大空间。通过股本私募形成的民营资本参与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具有激励相容和自我约束等特点,这必将有利于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2)民营资本进入有利于完善市场体系。国有保险公司目前在中国保险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分别占财产险和寿险市场份额的70%和56%,中国再保险公司仍然独占国内再保险市场。尽管新成立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以其较快的发展速度和灵活的运营机制对保险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市场结构上看这种影响还不明显。近几年中国保费收入增长较快,这正是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主要动因。目前民营成分较重的平安保险、新华人寿和华安保险占有23.4%的保险市场份额。按民营资本所拥有的公司相应权益计算,民营资本已占保费收入的7.4%,如果加上民营控股的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和东方人寿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这一比重应大大提高。

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将进一步推动保险业产权制度、保险技术、保险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促进竞争并增强保险公司活力,有利于保险市场体系的完善。

(3)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有利于提高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通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中国保险业的效率。民营资本对风险控制非常关注,有利于降低保险业风险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促进健全的保险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保险业应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的原则,为民营资本进入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要从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上彻底消除对民营资本的歧视,改革以往试点、组建、审批的做法,坚持市场化的进入原则。对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可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参与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受让保险公司国有股权、增资扩股时参股保险公司以及直接组建民营保险公司等等。

参考文献

第11篇

企业上网后不管是达到了电子商务应用的哪一个级别,都将有力地改变企业的发展空间,会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改变企业竞争方式:1、企业上网应用电子商务改变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成本结构﹐使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改变供销合同的机会成本提高﹐从而进一步密切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

2、企业上网不仅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销售市场的机会﹐而且也提供了更加密切的信息交流场所,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

3、企业上网促进了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新型服务的能力。电子商务使企业可以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习惯﹐同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从而促进了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4、企业上网扩大了企业的竞争领域﹐使企业从常规的广告竞争、促销手段、产品设计与包装等领域的竞争扩大到无形的虚拟竞争空间。

5、企业上网构成企业竞争的无形壁垒﹐这主要表现在大幅度提高了新企业进入竞争市场的初始成本。

二、改变企业竞争基础

企业上网应用电子商务改变企业竞争基础的最显着作用在于改变了交易成本。电子商务具有一次性投入﹙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低的特征,使那些年交易量特别大、批发数量大或用户多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比年交易数量少﹑批量小的企业更易于获得收益。因此﹐那些交易量庞大、财力雄厚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将比交易量少﹑财力不足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电子商务也使企业规模影响竞争力的基础发生改变。例如在传统的销售渠道中﹐大书商与小书商之间的竞争差别很大。电子商务使大书商与小书商之间规模差距的竞争变得几乎微不足道。美国西雅图亚马逊公司在网电子商务资料库0#1$$5654!))7;+上开办了一家大型书店﹐提供250万册图书供在线购买。只有两个人管理的网上书店提供的书目和服务﹐几乎可以与200人管理的传统书店提供的书目和服务一样。

三、改变企业形象的竞争模式

在线购物的经验表明﹐如果网上公司可以为顾客提供品种齐全的商品﹑折扣以及灵活的条件、可靠的安全性和友好的界面﹐那幺在线购物者一般不会强求一定要购买某种名牌商品。电子商务为公司或企业提供了一种可以全面展示其产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数量的虚拟空间﹐起到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商业信誉的作用。电子商务使企业在网络上的长期广告成本低于其他媒体﹐对于在顾客的影响力逐步赶超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随着电子商务活动范围的扩大﹐电子商务的广告效应将不断增强。

第12篇

关键词:非经济因素;企业素质;竞争能力;作用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市场竞争越来越趋于激烈。企业面对这样的环境格局,提高企业素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企业素质是一个内容丰富、外延宽泛的综合性概念,它是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的各个要素的质的评价。包括经济、技术、管理、道德、文化、人才等各方面的因素。企业素质是通过企业的各种能力表现出来的。因此,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就是全面培植、增强企业的各种能力,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强化核心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性、不可交易性、资源的互补性、资源的企业归属性及资源的延续性特点,它可以是有形的企业资源,也可以是无形的资源形式。无论是经济的、技术的、生产的、管理的,还是道德的、文化的、人才的等资源都有可能形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而一般企业更重视技术上的、物质上的、可以直接物化的或者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各种经济因素,忽视一些非经济因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推动作用。

道德诚信、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建设是近年来凸显出来的企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市场秩序和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了。入世过渡期为企业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时空条件,这可以说是企业的“最后的晚餐”。

一、树立高尚的企业道德,步入诚信经济的轨道

企业应当具有独立的道德人格,恪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在经济转型期,国内企业更多地关注企业利润,关注经济因素、经济责任,关注技术装备和科技发展,淡化了道德标准在市场经济运作及企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及至企业对公众都严重缺乏信用,从而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失信经营必然导致经济萧条,诚信经营则对经济发展、企业壮大具有巨大的力量。中国温州的经济发展历程是最好的例证。

加入WTO后,诚信经济、企业信用建设的必要性日益突出。世贸组织的规则无不包含诚信的精神,无歧视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等的有效执行,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要想赢得公众的支持,首先要证明的是自己的良好信用。信用是企业创立“企业品牌”的最基本的条件,“企业品牌”则是名牌产品的发源地,是宝贵的企业资源。诚实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国内市场的诚信度与国外市场的诚信度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利用入世初期的有利条件,步入诚信经济的轨道,用诚信与世界接轨,为过渡期之后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积蓄力量。

二、弘扬健康的人文精神,培植广泛的人文关爱

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果忽视文明的建设,那么它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以经济手段促使企业的成长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利益的驱动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利益条件均等的情况下,人文环境的优劣就可以决定企业的成败。如果在入世后,在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中惟经济手段来实施企业管理与运作,那诸如忠诚危机、信用危机乃至人才危机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文精神、人文关爱应成为在入世过渡期中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弘扬人文精神就是对高尚、健康的人生意义、目标、道德、价值等的追求。良好的人文精神,可以使企业员工在对待名利得失、挫折恩怨、机会风险时有一个科学通达的态度,使企业成为高效率的整体,增强企业战胜危难的能力。人文关爱则是对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所给予的充分尊重和关心。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就指出人有互爱、成长和发展的积极动机,主张尊重人的权益,关心人的价值。只有为员工提供一个合适的心理环境,使员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才能在创造的热情中开发出更大的工作潜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使命感,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平等、自由、自主的人文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基本保证,也是员工创新意识的源泉;人文精神、人文关爱还是一种形象,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信誉度的提高;人文精神、人文关爱犹如企业的基因,可以不断的延续,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增强企业的法律力量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一个法律框架之上的,它的有序健康必须依靠法律制度的保障。入世后,我国的企业已被置于同国外企业同一市场规则的法律环境。因此,具备与竞争者同等的法律力量,已成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首先,企业应树立法治意识,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改变企业依经验、依个人意志管理,没有规范,无法可依的状态。这不仅是针对决策层、领导层,更应该让企业的所有员工具有这样的意识和知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执行力,才能实现依法经营的目标。

其次,企业要把握世贸组织的规则及国内外的相关法律制度。我国政府对国内的各种法律法规作了清理、废止、修定,为企业依法进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法律环境。规避各种世界市场的风险,高效地解决各种贸易争端和纠纷,充分利用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利益,都必须以正确理解把握WTO规则及国内外法律法规为基础。

另外,企业在入世后,必然会涉及到许多与法律有关的事项,比如,企业的设立、兼并、承包、参股、技术,外资引进、招标投标的决策等错综复杂的法律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学会寻求法律服务,在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体系下,通过完善企业内部诸如合同管理、商务谈判、知识产权、改制重组、诉讼仲裁等法律实务管理,增强企业的法律力量。

四、树立“全员人才”观念,建设企业学习机制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近公布了对4695位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多数企业的关注。但是对于人才的理解绝大多数企业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重视管理、科技研发人员。确实,企业的管理、科技研发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然而,企业是个有序而严密的系统,其成功的运作依赖于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环节的协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更是依赖于全体员工的努力和贡献。所以,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必须树立“全员人才”的观念。

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人才,对企业、部门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有全面的责任。他们不仅要履行自己的专门职责,而且应该为企业的各种发展贡献力量。按照正在日、美、欧一流企业中流行应用的“超越管理”理论,只有超越被授权、超越职员结构等,才能使公司员工真正具有使命感,才能发挥出所有员工的全部潜能。

此外,重视全员培训与学习,建立企业学习机制对企业一样重要。未来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企业的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人才竞争转向团队学习力和创造力的竞争!应对入世,人才的素质更强调能不断自觉、按需、及时地学习,能从容面对变化,善于在集体中发挥自己并能否定、突破现状。因此,饱读诗书,一劳永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代之以按需学习、即时学习和终身学习,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社会生产能力与商品过剩的时代,信息、知识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增值中起决定性作用。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处于优势的基本条件就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能适时、充分地获得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因此,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十分重要,以提高企业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快速识别、捕捉、加工、传递和利用的能力。

然而,由于企业信息化产品市场概念纷杂,使企业对怎样建立信息系统、选择信息化产品感到迷惑。所以,入世过渡期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对建立信息系统的认识问题和相关知识的普及问题,物质及技术层面的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解决。

首先,明确建立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效能。简单地说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落后的信息管理水平带来的结果就是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率高。建立信息系统就是要保证企业内外信息流通反馈顺畅,决策管理正确、及时,企业运转经济高效。

其次,了解信息系统的内容结构。企业信息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消费群体信息系统、渠道信息系统、竞争对手信息系统、公众政策信息系统、国际市场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每个系统独立完成本系统的任务,并及时地按照确定的路径将有效信息或知识传递出去,为企业决策、沟通、学习、更新观念、了解全球市场以及应对各种市场变化和突发事件发挥作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管理由管理信息系统完成。

另外,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企业信息系统运作之间的关系。建立有序的信息系统,借助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支持,是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但是,如果没有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系统,最好的信息技术也不能解决企业问题。企业只有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地引入先进的技术,由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在实践中逐步地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培养企业信息化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信息系统的完善高效。从而建立企业预警机制,做好处理突发事件、解决贸易争端的准备。

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全球竞争,企业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应当是全面的,远不止以上所论述的。对企业竞争力同样重要的各种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没有提及,正是为了突出以上所述问题是容易被企业忽视,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的特质。

参考文献:

1.方鸣.用诚信与世界接轨.中国对外贸易,2003,(2).

第13篇

(一)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1、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电信从传统的固话业务、网络业务,逐步发展到小灵通业务、3G移动业务、服务器托管与租用业务等等,这些业务范围的扩大,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但是另一方面,业务的种类繁多也给电信公司的管理及服务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每一项业务都面临着竞争,每一项业务在竞争中如果败北,都会给电信的形象造成伤害,每一个客户都需要得到精心的维护,其中一个客户的离开都会带来一系列业务的损失。

2、信息化管理步伐加快

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作为信息专业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我们??电信公司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管理水平,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并初显了成效。信息化建设既强化了管理,又降低了成本和扩大了销售。信息化发展有利于公司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得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3、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

当前由于铁通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都开展了很多与电信重复的业务,竞争入去白热化,使得中国电信正面临话音业务走向低值化和微利化,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已经开始显露。同时,随着移动通讯、网络通讯等的快速发展,移动传统的固话业务规模在逐步萎缩。失去了用户规模增长原动力、面对着传统业务萎缩危机的中国电信企业,面临着一个关系到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刻,如何加强服务文化建设,推动服务创新,提升服务品位,达到留住客户、发展客户,保持各项电信业务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企业和员工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员工竞争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电信公司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长期的垄断性经营在公司文化上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时代的竞争中,在企业的改制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我们员工的身上,传统的东西很难一下子消失殆尽。一些员工缺乏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混日子等待退休的现象仍然存在。员工的这种心态直接影响了电信公司的服务水平。同时,在市场推销中,电信公司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的经验与意识,很多新的业务都是靠员工的个人“人脉”,走“官方”道路。这样的意识适应不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

2、品牌服务意识需要加强

当前,经调查,服务业重点行业企业中有八成以上的企业有树立品牌意识,近五成企业认为其服务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六成的企业认为顾客对其服务产品具有较高的满意度。但是,当前电信行业的部分业务与移动、联通等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第二只有第一,这种劣势严重影响了电信公司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给品牌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总体来讲:电信公司的经营范围的扩大过程中,重视了规模的发展,没有保证每一个业务的高质量服务,打造精品,宁缺勿滥的意识不强。

3、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电信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以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是增强国际竞争力、跻身世界经济的需要。由于人才的缺乏,企业管理中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组织形式和营销手段,造成服务质量、层次不高和竞争乏力。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高是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企业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企业文化是一笔未存银行却拥有巨大利息的财富,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企业文化整体性差、人性化管理没有落实、团队合作精神薄弱。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文化意识还有待提高,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不强。二是强化员工素质培训的投入力度不够,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和风尚。企业尚未建立的人才培育机制。

二.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措施

(一)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优良服务群体

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才是科技的载体。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电信行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紧抓人,也就是紧抓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紧抓员工和顾客的心理这样才能在经营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1、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步伐

我们要取得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与政策优势。一是要建立好战略型人力资源制度。二是充分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育步伐,特别是要通过市场加快对创业型、综合型、高级管理型、高层次科研等人才开发和引进,对高级人才实施优厚政策。三是要完善各行业的用人、留人机制,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

个人素质的差异会导致服务的差异。因此首先要做好员工选拔工作,这就要把好员工招聘关。我们需要的是有一定社会关系和交际能力,聪明、灵活、乐观、诚实、有文化、有气质、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给公司带来一种朝气,给服务注入一股活力。

2、加强职工人员培训

对员工进行有目的的培训,这表面看是一种投资成本,而实际却是一种投资。对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战略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对职工的服务意识及理念的培训,增强职工的客户意识;另一方面,进行仪表言语的培训,因为这些影响着公司的外在形象。同时,还要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国有大型公司,电信行业员工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优势,应该发扬而不是放弃。

在新员工加入公司用后,我们便要做好其培训工作。让他们了解协和、融入协和的企业文化、岗位说明、公司的服务规范及其它制度等。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给他们竖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其在优秀的员工指导下进行操作,最后理论和实践考核全部通过后方能上岗。

(二)提高职工服务意识,建立良好客户关系

1、树立人本理念

要求员工在服务实践中必须做到:①在为客户服务中,应该想客户之所想,体察客户心理,当好客户参谋,解决好客户的各种难题。“客户永远是对的”。把客户视为企业的主宰。企业把客户作为企业的主宰,既是由企业的经济属性,即企业谋求更高盈利的原始经营动机决定的,也是企业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是奉献与获取经济利益相统一的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②关爱社会,树立形象。电信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处理。如:号户结对、扶贫助教等。

2、重视、关心员工心理与生活

做为管理人员,不可能整天与顾客打交道,而只有一线员工才是真正与顾客面对面。所以,我们首先要真心为员工着想,比如说安排好员工食宿,科学排班,使员工劳逸结合,并及时解决员工的各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认识到公司是重视他们的,从而会更加努力的工作,而服务意识也会不断提高。

3、树立竞争意识

职工要有同其他公司的整体竞争意识,同时要有内部的竞争意识。这些竞争意识的培养一方面要靠企业的培训与指导,另一方面更要靠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引导。良好合理的竞争机制是激发良好服务意识的基础。

4、提倡用心服务

用心服务是实现用户至上的手段与作为,最终是公司的立足点。要求全体员工日常的服务中与用户心心相印,积极与用户沟通,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凡是用户想得到的服务,公司和全体员工都应该做到,凡是用户尚未想到的服务,公司和全体员工都要超前谋略和设计,主动想到并向他们提供服务。

(三)打造企业服务文化,促进长远发展

服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它是企业在长期的对客户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是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客户满意、赢得客户忠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

1、建立用户至上文化

“用户至上"规定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是公司向客户提供电信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经营活动的主导信条和最高宗旨,是成为全体员工行为的基本准则和公司经营成效检验的最终标准。这是培育企业服务文化的最高理念。

2、培育与熏陶服务文化

具有能动性的员工是用心服务和成功服务的关键,而培育服务文化,树立员工用户至上的宗旨,增强员工用心服务的意识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电信公司要紧紧围绕对员工服务文化的培育,通过服务文化熏陶,让企业文化转化为日常的、即时的、自觉的电信服务行为。

3、建立企业共同价值观

企业要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激发员工的情感,陶冶员工的情操,使广大员工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得到升华,作为企业员工共同接受、长期培养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企业独特的文化内涵。作为国家企业的电信企业,其价值观要追一种社会责任感,追求公平竞争、平等交易、诚实守信,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带头人,这种形象如果被观众认可,将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1、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电信企业走过了计划经济的历史年代,面临着新的市场经济的大潮,需要的是彻底的转变,转变成为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的企业制度就要以出效益与效率作为最根本出发点,以市场和消费为导向,建立长远的战略目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同时,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步伐,让职工熟悉信息化服务手段,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来转变经营管理模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2、注重形象日常管理

电信公司要在公众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提高服务的质量,一个良好的日常形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如:注重营业大厅环境的建设,建立便民服务台等,免费为客户查询通话费和打印话费清单,不间断在进行业务介绍和新技术、新业务的介绍,公布服务项目、服务承诺及电信资费标准等。

同时,员工的服务语言与行为要逐步规范。“您好”“再见”无不体现着我们的服务水平。员工在平时服务过程中,往往因为生意较忙或自己忽略,而暴露出很多问题,要利用交接班或另外通过谈话对其加以指正。另外,还要树立服务模范,让其他员工会把自己和他对比,从而形成一种比学习、比服务的氛围。

(五)建立高效率的服务评价系统

做好服务工作,首先要健全、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为此他们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班组的实际,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加强考核。

1、推行首问负责制

这样可以避免问题被推脱,顾客被踢皮球。有利于建立一步到位的服务,让顾客满意。属于本部门范围能立即答复的当场答复并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客观原因不能当场答复或不属于本人职责范围的问题做到:向用户说明原因取得用户谅解,可用电话解决的当场与相关部门联系解决或将用户带到相关人员处办理。

2、建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体系

可以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客户服务中心工作进行背靠背的服务监督检查,客观真实地反映客户服务中心服务现状,并将其明查暗访情况作为考核班组组员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组员绩效挂钩,有力地促进服务工作的改善。同时,要认真解决用户反映电信的热点、难点问题。每月根据各位营业人员在工作量、通信质量、业务考核、社会监督评分、用户现场评价五方面综合评比出服务之星。在监督栏上公布并给予表彰。

第14篇

1、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

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工程总承包方式为未来建筑施工工程的发展方向,它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策略及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和赢利能力。所谓工程总承包,顾名思义,就是把工程的设计、发包、施工的工作委托给一个公司全权负责。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是对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进步,由“施工”越升为工程,“工程”二字扩大了“施工”的范围,这个扩大的范围就是设计与施工紧密相连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这是一个关节点。过去建筑施工的传统作业情况通常为: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无法与专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充分沟通,所做出的设计通常没有从施工的角度来加以考虑,往往发生所做出的设计不容易施工的情形;但是如果能够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来做规划与设计,在设计阶段除了能将建筑、结构、机电、景观、灯光等设计做水平整合的外,更可让规划、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原本需要垂直作业的工项在设计阶段即能事先做好垂直整合,使工程能够规划的更完善,设计和施工准备得以同步进行。由于总承包公司有施工经验及技术,提早介入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设计,并减少不同阶段衔接的时间,有助于大幅节省工期,工程质量与建筑施工成本也因施工单位的提早介入而能更加改善。工程总承包模式反映了市场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和业主规避风险的客观要求、必将得到业主和市场的认同,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一种重要的承包模式。

1.1需要加强咨询服务、设计和融资功能建设

(1)咨询服务。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回收期长、涉及面广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增加咨询功能对施工企业打造总承包企业是非常必要的,它为承包商尽早参与项目提供了机会。

(2)设计。如果没有相应的设计能力,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是不可能的。施工企业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功能可以通过修改其组织结构,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部门来实现。

(3)融资功能。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特别是承揽国际工程,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如何建立宽泛的融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建立健全适应工程总承包的管理体制

我国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在服务功能、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的要求。所以,施工企业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工程总承包组织结构形态,形成对接市场的运行机制,二是要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等方面都要健全并形成体系。

1.3完善基础工作,提高标准化程度

工程总承包更为重视的是总包协调和整合能力,对市场资源的掌握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是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很高的标准化水平,才能保证企业高层能够对很大的管理幅度进行有效监控。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编码体系和定额体系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基础竞争力的体现,这是施工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必然选择。

1.4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工程总承包要求企业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采用先进、实用和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总包管理是一项基本举措。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总承包企业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吸引和招聘社会上优秀人才的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培养制度,并形成长期性、根本性的解决人才的制度。培育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2、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过去建筑施工行业的工作环境给人脏乱的印象,而脏乱不仅会遮盖质量且会制造危险,因此,提供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地现场发生事故的风险外,对提高施工质量与工作者的劳动条件,有显著的作用;再者,产品质量的优劣,与企业整体形象有极大的关系,尤其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劣更是会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保障,只有坚持“安全文明施工”与“质量”,才是建筑施工业基本的生存法则。

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有两大要求:一是提供安全的环境。二是严禁不安全的动作。要拥有一个安全的建筑施工工作环境,首先需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规章制度与设施并落实要求,而要避免不安全的动作则要严格要求,对违反者予以严厉处罚,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宁可多流一点汗、少流一点血”的道理。另外,加强工地现场文明施工,除了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和良好操作环境外,还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实践证明,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对施工效率提高可达15%.因此,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不仅无须额外花费成本,还可对降低成本支出。

要确保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方能保持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持续改善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并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使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达到适时沟通、迅速应变的目的。另外安全文明施工的教育,应通过公司文化传达到每一个职工,使全体职工都具有安全文明施工的知识与意识,并赋予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绝对权力与责任,使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政策认真彻底落实。

3、不断创新与研发

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从创新与研发着手,才能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不断的创新,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创新与研发关系到企业的根本竞争力,良好的管理可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但要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则只有加强创新与研发。过去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投入创新与研发者较少,但在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对创新与研发较为重视的企业,就可显示出其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技术管理领先的经济价值。目前创新与研发的方向可朝自动化的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工法创新着手。同时重视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主要是加强与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建立有效的科研转化体系,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在施工及设计项目上加大应用"四新"的力度,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将现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用技术保持成本上的优势。为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应加快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将技术服务、合作承包等作为国际引进的重点。

创新与研发最终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

4、加强信息科技的应用

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日,各行业无不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以达到有效管理、快速沟通的目的。信息科技的运用可将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可以即时有效沟通,大幅缩短以往文件传递所需要的冗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系统可将人员和各类其它资源作最有效率的调度,充分的运用企业资源,进而大幅度提高自身竞争力与获利能力。

4.1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管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使用了计算机进行办公管理,包括日常文件管理、财务管理、投标报价和标书的制作等,有的企业还建立有人员、材料等数据库,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统计。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但这里仅仅是将计算机作为工具在使用,并没有体现出管理的功能。

4.2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

随着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出现了以下的趋势:

(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应用,主要包括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4个子系统,这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基础的应用。

(2)基于局域网(LAN)的工程项目管理。利用局域网和计算机,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局域网进行信息交换,使项目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工程进度,调配资源和人力,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可以自动流动,效率得以提高。

4.3三维施工布置图的应用

所谓三维施工布置图,就是利用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将施工的构件和工序顺序立体的呈现出来,形成直观的图像,便于复杂工程的施工安排和配合。

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可视为一个大型的现场生产及组装工厂,在任何时刻都有数十、甚至数百个工程项目同时进行。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是串联式的想法,将工程井然有序的一项一项完成,工期的快慢与否决定在单一项目的施工速度,以及前后工作的衔接。这种过时的建筑施工观念应予以改进,新一代的工序安排是平行化处理,或是重叠化、并联化,可大幅度节省施工时间。若要发挥同步工程的效益,就必须在施工组织时,经过严密的事先计划和周密安排,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土建、安装、装饰等工作的三维空间组织安排变得相当的重要,利用三维施工布置图,使得施工效果完全以图像展现,各工种与班组在施工时能有所依循,可同步作业。对水电配管而言,更可以通过三维施工布置图,布置出最佳配管线路,对管线质量提高与成本的降低,有显著效益。

4.4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

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普遍采用定单生产与全球化运作模式,此时企业需将资源予以整合,其中包括公司的人事、财务、物料、技术、信息、生产,并结合上下游企业成为完整的供应链模式,于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应运而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使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与绩效,提供及时性的整合及最佳企业流程来拟定策略并提出整合解决方案。ERP系统的使用除了与其它领域接轨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提供给管理者作资源应用的参考,而整合资源形成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它进行的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信息依靠管理系统实现收集、分析、应用、共享;只有集中统一化,才能成为企业的可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只是工具、是硬件,关键是靠各类管理软件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也不是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它是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是每个企业都不能没有的分析决策系统,其重要职能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和现代化。

5、提高服务水平

任何产品都需有顾客消费,产品才会有市场需求,而任何企业想要达到持续发展,就必须研究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满足顾客(业主)的需求,而提高服务水平就是使产品达到顾客满意的最佳手段。良好的服务必须以诚恳方式解决顾客投诉的问题,对于客户的反映,要承担责任,要及时处理。同时,检查自己让客户不满意的产品或流程,找出自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以后的生产中,改进工作,以长期让用户满意为依据与准则。提高服务水平还在于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以用户目标为施工管理方向,做到维护用户利益的同时实现施工企业的长远利益。

对于建筑施工产品而言,质量可分为看得见的质量与看不见的质量,如何让顾客对看不见的质量有充分认知,是取得顾客认同的重要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向业主进行汇报,包括例会、书面报告报表等,就属于服务的重要工作。工程汇报可满足顾客的四大权力:安全、被告知、选择和表达意见。通过汇报向业主说明施工情况可满足顾客被告知的权利,使业主了解其并认可所购买的产品(工程)的真实质量,及其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绝对可以符合安全的要求,而在工地会议中与业主交流,可使业主充分地表达意见,对建筑施工工作有进一步认知与认同,对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很大帮助。

6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面对严峻的挑战,提高产品质量是必经之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首先,需培养工程总承包能力,建立水平与垂直整合的模式与架构。再次,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环境提高施工环境安全性与效率。再次,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与研发,从设计到施工,从工法到材料,从技术到管理,从空间到时间,都要进行研发创新,以提高竞争力。最后,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业主的提出问题,并将相关问题的解决反馈到工作中去。以上是未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所需努力的方向,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华夏,王宁。“入世”后中国建筑业国际工程承包中的信息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2):4-5。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政策

 

竞争力研究先驱波特教授认为存在四种范围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或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联系企业、产业和国家经济的桥梁,在提升各种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如今,集群竞争开始代替企业竞争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世界范围内各种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及其在资源和市场上开展的争夺,使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

随着人们对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认识的深入和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竞争实力的展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逐渐明朗起来。到目前为止,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解释可归纳为三种观点。

1.因素观点

波特对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钻石模型。波特(1998)认为,如果将一个集群看作一个整体,其竞争力取决于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包括气候条件、劳动力供给和技术供应、薪资水平及生活费用、税收、研究机构、政府支持等方面。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李勇等(2004)对波特的解释进行了补充,认为产业集群的机构稠密性、根植性、创新能力、战略定位、文化和制度特征等六个方面才是构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朱方伟等(2004)提出了从传统产业集群到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围绕生产要素而演进的规律,传统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要素是低层次的、基于资源禀赋的基本生产要素,只具有静态比较优势;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要素是高层次的、基于知识集聚的高级生产要素企业管理论文,具有强劲的动态竞争优势。“因素观”认为,各因素的质量水平决定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因而强调的是质量导向。

2.结构观点

横向结构观点认为,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生产、市场、技术、采购、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同时又存在基于声誉、友谊、相互依存和利他行为的竞合关系,因此产业集群是拥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学习属性的网络组织(Ahuja,2000),功能差异化程度和网络密度以及网络凝聚力、网络集中化、网络基础设施质量等构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Kr-tke和Stefan,2002;Tracey等,2003)。而纵向结构观点(如Manuel,2001)则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集群内三个层面竞争力的综合:企业层面的竞争力来源于所有企业及其之间的关系作用;集群层面源自于集群的组织管理、联合行动、相互信任、经济外部性等的作用;国家层面来自于集群所能利用的宏观经济、政府支持行为、政策体系等的作用。Stamer(2003)将产业集群竞争力扩展为四个层次: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宏观层次和兆观层次。前三个层次的竞争力与Manuel的划分类似,而兆观层次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集群面对全球竞争的区域品牌、应对外部竞争等方面的竞争力。集群纵向结构的层次性为横向结构提供了整体演进路径。结构观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关系导向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由内到外、由低级到高级变化的动态过程。

3.能力观点

Lynn和Fulvia(2000)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集群的能力,主要体现为集群的创新能力论文怎么写。张辉(2003)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两种能力:一是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另一是对不利于集群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经济规避能力。Pekka(2004)强调从集群提高生产率和创新绩效、发挥正的专业化效应、推动正的外部性和知识溢出、增强企业间协同作用、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等五个方面的能力来理解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观强调产业集群的功能导向,即强化集群与环境的关系能力,引导内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励参与市场竞争,优化集群的整体绩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综合上述三种理论观点,产业集群竞争力概念可以定义为:是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把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义落脚到竞争优势,是因为竞争优势能概括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结构”和“能力”三个属性,而且最根本的是产业集群较强的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政策与竞争力

产业集群政策是政府外加给集群的,集群政策的行为主体是集群所在地的各级政府。产业集群因其拥有突出的竞争优势而一直被政府作为繁荣区域经济的政策工具,但如何发挥集群政策的作用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却成为政府所面临的难题。产业集群的传统政策倒不少,归纳起来有表1所列的几种,但大部分产业集群政策都是在集群危机发生后作为补救措施实施的企业管理论文,或者与传统产业政策毫无区别,没考虑到集群政策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联系,也没有顾及集群政策的系统性和连续性(Gorman和Kautonen,2001)。

表1 传统的产业集群政策

 

政策种类

政策内容

以企业为导向

为企业提供融资、发展咨询服务和培训人才等

以增强集群吸引力为导向

鼓励集群内部投资,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经济资源向产业集群集中

以服务设施建设为导向

物质设施、知识设施、特殊服务和技术中心的建设

以信息为导向

技术、市场、出口、业务等信息的收集、存储、流通和交换

以培训和研发为导向

支持教育、培训和研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