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绩效审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成果。这一成果的具体形式就是审计判断绩效。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还是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审计判断绩效也是衡量审计判断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基础。因此,研究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审计判断绩效及绩效函数
(一)审计判断绩效的涵义
什么是审计判断绩效(AuditJudgmentPerformance)?最为典型的当属Libby(1995)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他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显然,此定义是对一个好的判断绩效的定义,并不是对审计判断绩效的一般定义,因为审计判断绩效可能好,也可能差。笔者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结果与一定的标准的相符程度。这里所说的标准包括效果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一个绩效好的审计判断要同时满足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成本,又不能过高。修正后的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是符合一般的业绩定义的精神的,是以审计判断的效果性或效率性作为指标或标准来界定审计判断绩效的。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效果性和效率性是比较难于确定的,从而也就导致了审计判断绩效的计量是比较困难的。
(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
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是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inhorn和Hogarth(1981a)以及Libby(1983)提出的等式(1)表示的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函数:
绩效=f(能力,知识,激励,环境)(1)
从等式(1)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审计判断绩效受审计人员的能力、知识、激励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后,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关系。Bonner(1990)研究了经验和审计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Frederick(1991)研究了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关系,Bonner和Lewis(1990)研究了知识和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Libby(1995)指出,由于知识被其他三个因素及经验决定,因而绩效与四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知识=g(能力,经验,激励,环境)(2)
以此公式为基础,Libby(1995)构建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模型,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被认为是比较完善的模型。大量的研究都是以此模型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为基础的。在上述两个公式中的环境因素都包括了任务的因素。
笔者认为,等式(1)和知识的前因和后果模型基本上勾勒出了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框架,也与Campbell(1990,1993,1996)提出的绩效行为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我们也认为Einhorn和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绩效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和脉络,比较零散;二是有些绩效影响因素不恰当;三是对环境因素理解得太窄。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个因素,对后三个因素,尤其是环境因素研究比较少。
二、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审计判断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因此,审计人员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最为直接的因素。任何一个审计判断的都是针对一定的任务(客体)的判断,因此,审计判断任务就构成了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又一个因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审计人员判断看作一个由审计人员和审计判断任务系统构成的系统。由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审计判断环境同样会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的函数。审计人员因素也称为审计主体因素,是指由审计人员拥有的并带到工作中去的因素;审计任务因素是指需要审计人员作出审计判断的项目;审计环境因素也称系统因素,是指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所有的审计判断主体、审计判断项目之外的因素,它们不受审计判断主体的影响。据此,审计判断绩效函数可以表示如图。(图见11期杂志)
根据以上我们对主体因素的界定,影响审计判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Einhorn与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中的前两个因素知识和能力属于主体因素。但用这两个因素概括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是不全面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认为,审计判断主体因素应包括:性格、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经验、努力程度。
(一)性格
性格是个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心理特征,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影响的反应而形成的一定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性格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此,它同样能够表征个体判断绩效方面的差异。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性格进行了分类。如A·培因和T·查理按照理智、意志和情绪哪一种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来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三种。H·A·威特金按照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把人分为依从型和独立型。
在经济学中,根据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把人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厌恶型三种。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判断错误的风险,但承担的风险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如果一个风险偏好者进行审计判断,其判断结果往往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从而进一步把其本身、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置于高风险的境地。风险厌恶者在进行审计判断过程中往往会设法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导致审计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应该说以上两者的审计判断绩效都不好,但就两者比较而言,后者的审计判断绩效强于前者。因此,我们认为风险中立者,或者考虑审计效率的风险厌恶者,具有取得良好审计判断绩效的基本素质。
(二)知识、技能、经验、记忆
一般来说,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但对个体来说,知识是指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显然,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个体已经获得的知识。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由人们所知道的事实组成,这些知识一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它可以采取抽象和意象的形式;程序性知识是指人们所知道的如何去作的技能,此类知识很难用语言表达。比如,许多人都会骑自行车,但却讲不清这种知识;许多人能流利地说本族的语言,但却说不清语法规则。在审计判断过程也是如此,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虽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却说不清审计判断是如何做出的。因此,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智力技能,即完成各种智力程序的能力。显然,程序性知识是长期实践逐步积累形成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判断,这两方面的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审计判断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审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无论在哪个国家,要成为胜任的审计人员,就必须首先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因此,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既是对要成为从事审计业务的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是否具备从事此项业务的基本知识的检验。同时,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还需要具有程序性知识,也正是这些程序性知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审计人员的个体的判断绩效的差异。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但后者影响更大。
在Einhorn与Hogarth以及Libby绩效函数中,把能力(Ability)作为审计判断绩效的变量。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指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而是指完成信息编码、检索和分析任务的能力。这一定义是从信息加上角度出发的。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能力相当于技能。技能是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定的、复杂的动作方式系统,这里的动作是广义的既包括外显的实际操作,也包括了内隐的智力动作。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动作的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因此,Einhorn,Hogarth和Libby绩效函数中的能力应属于智力技能范畴,而智力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
一些研究审计判断的西方学者(比如,Libby,1995等)把经验作了更加广泛的定义,认为经验是包括第一手和第二手与任务相关的能够提供在审计环境中学习的机会的广泛的境况。根据此定义,经验不仅包括亲自参与完成实际审计的境况,也包括复核其他人的工作、收到上级人员的复核评论、收到结果的反馈、与同事讨论其他审计、阅读审计指南和培训。此定义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把经验界定为可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是不恰当的,各种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只能是为增加经验提供了条件,或者说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但不等于是经验本身,经验应该是这一过程形成的结果;二是过于宽泛,包括了学习间接知识和获取直接经验的境况,很难划清知识和经验的界限,也不能体现经验的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审计人员的经验应界定为:直接通过实践形成的技能,或者说是技能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技能的形式影响审计判断绩效。Marchant(1990)也指出,间接经验形成一般知识,直接经验形成具体知识。依此就可以比较好的解释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因为它们具有比较高的技能,而这些知识又需要长期的审计实践的积累。
被认为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事物的反映。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心理学家Hogarth(1985)指出,一个好的记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判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些研究人员(Pumlee,1985;Moeckel和Plumlee,1989;Frederick,1991)研究了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并指出:在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期间,在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中,记忆对决策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记忆与经验、技能等要素是什么关系?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它们是把记忆作为导致不同经验差别的原因来看待的。大量有关记忆的研究是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新手之间进行对比。有的研究(Frederick,1991)表明,经验的审计人员存在着一个图表式的记忆结构,对内部控制优先回应,而新手只能根据线索回应;也有的研究(Choo和Trotman,1991)表明,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回忆起更多的与持续经营假设不一致的信息。我们认为,记忆既是形成经验的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在形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审计人员的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程序性知识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智力技能是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记忆既是经验的形成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容。当然,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雇员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个体内部因素(能力和性格等)、个体的外部因素(所受的教育、培训、经历等)的函数。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动机和努力程度
动机是激发个体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因此,审计人员的判断绩效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动机的影响。正因如此,一些绩效评价的研究者(Campbelletal,1993)把动机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原因。我们并不否认动机在绩效中的作用,但把它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值得商榷的。
在影响审计判断的绩效的诸多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程度,努力程度是一个主观性最强的因素。在一项审计判断中,审计人员努力和不努力、努力程度大小都会导致审计判断绩效的不同。努力应该是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来自于审计人员的动机,动机越强努力程度也就越高。一个特别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比一个不太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绩效要好。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努力程度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动机通过影响努力程度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审计人员的动机受需要和激励两个因素的影响。努力程度除直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以外,还影响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与其陈述性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成正向关系。努力程度、动机、需要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审计判断绩效的任务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任务因素
我们认为,任务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任务的特点不同,对审计判断绩效影响是不一样的。Hogarth(1985)指出,审计判断的正确性是个体特点和任务环境结构的函数。任务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任务的复杂性、任务的重复性、任务的规范化程度、任务的类型和任务质量等,其中前两项受到了广泛关注。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如表。(表见11期杂志)
从上表可以看出,任务越复杂,其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需要的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比较而言,复杂程度越低,或者说任务的结构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取得好的判断绩效。审计人员不断重复的参与同类审计项目有利于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
(二)环境因素
Libby和Lufut(1993)指出,审计判断的环境因素包括:判断指南和技术辅助工具、多层组织的背景、责任关系、连续的多期的判断任务以及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绩效的相当程度的货币激励、时间压力等。无疑上述环境因素都会对审计判断绩效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基本上局限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范围比较窄。事实上,审计人员做出审计判断不仅要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事务所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行业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因素应包括影响审计判断主体和客体的各种环境因素,既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环境因素,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之外的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多层组织背景、责任关系、激励和时间压力、组织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由于有关环境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多,这里不再具体展开分析。
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成果。这一成果的具体形式就是审计判断绩效。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还是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审计判断绩效也是衡量审计判断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基础。因此,研究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审计判断绩效及绩效函数
(一)审计判断绩效的涵义
什么是审计判断绩效(AuditJudgmentPerformance)?最为典型的当属Libby(1995)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他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显然,此定义是对一个好的判断绩效的定义,并不是对审计判断绩效的一般定义,因为审计判断绩效可能好,也可能差。笔者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结果与一定的标准的相符程度。这里所说的标准包括效果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一个绩效好的审计判断要同时满足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成本,又不能过高。修正后的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是符合一般的业绩定义的精神的,是以审计判断的效果性或效率性作为指标或标准来界定审计判断绩效的。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效果性和效率性是比较难于确定的,从而也就导致了审计判断绩效的计量是比较困难的。
(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
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是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inhorn和Hogarth(1981a)以及Libby(1983)提出的等式(1)表示的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函数:
绩效=f(能力,知识,激励,环境)(1)
从等式(1)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审计判断绩效受审计人员的能力、知识、激励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后,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关系。Bonner(1990)研究了经验和审计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Frederick(1991)研究了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关系,Bonner和Lewis(1990)研究了知识和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Libby(1995)指出,由于知识被其他三个因素及经验决定,因而绩效与四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知识=g(能力,经验,激励,环境)(2)
以此公式为基础,Libby(1995)构建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模型,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被认为是比较完善的模型。大量的研究都是以此模型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为基础的。在上述两个公式中的环境因素都包括了任务的因素。
笔者认为,等式(1)和知识的前因和后果模型基本上勾勒出了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框架,也与Campbell(1990,1993,1996)提出的绩效行为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我们也认为Einhorn和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绩效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和脉络,比较零散;二是有些绩效影响因素不恰当;三是对环境因素理解得太窄。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个因素,对后三个因素,尤其是环境因素研究比较少。
二、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审计判断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因此,审计人员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最为直接的因素。任何一个审计判断的都是针对一定的任务(客体)的判断,因此,审计判断任务就构成了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又一个因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审计人员判断看作一个由审计人员和审计判断任务系统构成的系统。由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审计判断环境同样会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的函数。审计人员因素也称为审计主体因素,是指由审计人员拥有的并带到工作中去的因素;审计任务因素是指需要审计人员作出审计判断的项目;审计环境因素也称系统因素,是指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所有的审计判断主体、审计判断项目之外的因素,它们不受审计判断主体的影响。据此,审计判断绩效函数可以表示如图。(图见11期杂志)
根据以上我们对主体因素的界定,影响审计判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Einhorn与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中的前两个因素知识和能力属于主体因素。但用这两个因素概括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是不全面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认为,审计判断主体因素应包括:性格、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经验、努力程度。
(一)性格
性格是个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心理特征,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影响的反应而形成的一定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性格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此,它同样能够表征个体判断绩效方面的差异。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性格进行了分类。如A·培因和T·查理按照理智、意志和情绪哪一种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来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三种。H·A·威特金按照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把人分为依从型和独立型。
在经济学中,根据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把人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厌恶型三种。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判断错误的风险,但承担的风险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如果一个风险偏好者进行审计判断,其判断结果往往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从而进一步把其本身、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置于高风险的境地。风险厌恶者在进行审计判断过程中往往会设法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导致审计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应该说以上两者的审计判断绩效都不好,但就两者比较而言,后者的审计判断绩效强于前者。因此,我们认为风险中立者,或者考虑审计效率的风险厌恶者,具有取得良好审计判断绩效的基本素质。
(二)知识、技能、经验、记忆
一般来说,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但对个体来说,知识是指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显然,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个体已经获得的知识。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由人们所知道的事实组成,这些知识一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它可以采取抽象和意象的形式;程序性知识是指人们所知道的如何去作的技能,此类知识很难用语言表达。比如,许多人都会骑自行车,但却讲不清这种知识;许多人能流利地说本族的语言,但却说不清语法规则。在审计判断过程也是如此,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虽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却说不清审计判断是如何做出的。因此,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智力技能,即完成各种智力程序的能力。显然,程序性知识是长期实践逐步积累形成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判断,这两方面的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审计判断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审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无论在哪个国家,要成为胜任的审计人员,就必须首先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因此,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既是对要成为从事审计业务的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是否具备从事此项业务的基本知识的检验。同时,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还需要具有程序性知识,也正是这些程序性知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审计人员的个体的判断绩效的差异。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但后者影响更大。
在Einhorn与Hogarth以及Libby绩效函数中,把能力(Ability)作为审计判断绩效的变量。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指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而是指完成信息编码、检索和分析任务的能力。这一定义是从信息加上角度出发的。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能力相当于技能。技能是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定的、复杂的动作方式系统,这里的动作是广义的既包括外显的实际操作,也包括了内隐的智力动作。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动作的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因此,Einhorn,Hogarth和Libby绩效函数中的能力应属于智力技能范畴,而智力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
一些研究审计判断的西方学者(比如,Libby,1995等)把经验作了更加广泛的定义,认为经验是包括第一手和第二手与任务相关的能够提供在审计环境中学习的机会的广泛的境况。根据此定义,经验不仅包括亲自参与完成实际审计的境况,也包括复核其他人的工作、收到上级人员的复核评论、收到结果的反馈、与同事讨论其他审计、阅读审计指南和培训。此定义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把经验界定为可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是不恰当的,各种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只能是为增加经验提供了条件,或者说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但不等于是经验本身,经验应该是这一过程形成的结果;二是过于宽泛,包括了学习间接知识和获取直接经验的境况,很难划清知识和经验的界限,也不能体现经验的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审计人员的经验应界定为:直接通过实践形成的技能,或者说是技能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技能的形式影响审计判断绩效。Marchant(1990)也指出,间接经验形成一般知识,直接经验形成具体知识。依此就可以比较好的解释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因为它们具有比较高的技能,而这些知识又需要长期的审计实践的积累。
被认为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事物的反映。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心理学家Hogarth(1985)指出,一个好的记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判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些研究人员(Pumlee,1985;Moeckel和Plumlee,1989;Frederick,1991)研究了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并指出:在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期间,在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中,记忆对决策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记忆与经验、技能等要素是什么关系?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它们是把记忆作为导致不同经验差别的原因来看待的。大量有关记忆的研究是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新手之间进行对比。有的研究(Frederick,1991)表明,经验的审计人员存在着一个图表式的记忆结构,对内部控制优先回应,而新手只能根据线索回应;也有的研究(Choo和Trotman,1991)表明,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回忆起更多的与持续经营假设不一致的信息。我们认为,记忆既是形成经验的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在形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审计人员的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程序性知识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智力技能是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记忆既是经验的形成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容。当然,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雇员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个体内部因素(能力和性格等)、个体的外部因素(所受的教育、培训、经历等)的函数。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动机和努力程度
动机是激发个体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因此,审计人员的判断绩效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动机的影响。正因如此,一些绩效评价的研究者(Campbelletal,1993)把动机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原因。我们并不否认动机在绩效中的作用,但把它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值得商榷的。
在影响审计判断的绩效的诸多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程度,努力程度是一个主观性最强的因素。在一项审计判断中,审计人员努力和不努力、努力程度大小都会导致审计判断绩效的不同。努力应该是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来自于审计人员的动机,动机越强努力程度也就越高。一个特别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比一个不太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绩效要好。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努力程度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动机通过影响努力程度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审计人员的动机受需要和激励两个因素的影响。努力程度除直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以外,还影响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与其陈述性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成正向关系。努力程度、动机、需要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审计判断绩效的任务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任务因素
我们认为,任务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任务的特点不同,对审计判断绩效影响是不一样的。Hogarth(1985)指出,审计判断的正确性是个体特点和任务环境结构的函数。任务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任务的复杂性、任务的重复性、任务的规范化程度、任务的类型和任务质量等,其中前两项受到了广泛关注。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如表。(表见11期杂志)
从上表可以看出,任务越复杂,其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需要的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比较而言,复杂程度越低,或者说任务的结构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取得好的判断绩效。审计人员不断重复的参与同类审计项目有利于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
(二)环境因素
Libby和Lufut(1993)指出,审计判断的环境因素包括:判断指南和技术辅助工具、多层组织的背景、责任关系、连续的多期的判断任务以及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绩效的相当程度的货币激励、时间压力等。无疑上述环境因素都会对审计判断绩效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基本上局限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范围比较窄。事实上,审计人员做出审计判断不仅要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事务所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行业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因素应包括影响审计判断主体和客体的各种环境因素,既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环境因素,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之外的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多层组织背景、责任关系、激励和时间压力、组织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由于有关环境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多,这里不再具体展开分析。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问题
政府绩效审计是最近几十年世界各国政府审计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最早将绩效审计引入到政府审计的是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长,人民不仅要求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用之于民,而且要求必须经济有效地用之于民,否则政府仍要负责。同时为了促成世界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公共开支成倍增加、公营部门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随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旨在监督政府公共资源使用绩效的审计。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国际会议上将其统一称为“绩效审计”。
一、绩效审计的基本涵义和相关问题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审计”。绩效审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依靠有效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是否高效、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内容:一是根据健全的管理原则和实务以及管理政策对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进行审计;二是对使用人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的效率进行审计,包括对信息系统、效益衡量指标和监测安排以及被审计单位为纠正已发现缺陷而采取的程序的检查;三是联系被审计单位目标的实现情况对被审计单位业绩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联系期望效果对被审计单位活动的实际影响进行审计。
(一)绩效审计的特点
与财务审计比较起来,绩效审计具有灵活性、主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绩效审计基本上不受制于具体的要求和期望,在审计选题、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和审计意见等方面都相对比较灵活。绩效审计范围比较广泛,允许并非常欢迎审计师做出判断和解释。绩效审计的报告类别较多,这些报告一般包括更多的讨论、分析和合理的论证,由此又决定了绩效审计必须有广泛的调查和评价方法可供选择应用。在法定权限中,绩效审计有权检查所有政府活动,并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披露,但是绩效审计并不拥有已经在社会审计部门通用的公认的审计形式,它既不是发表正式审计意见的常规审计,也不是对责任问题的检查,它是由于不同需要、出于不同目的而产生的审计,它的根源在于公众要求对政府事业单位和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独立分析。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之间的联系,有时绩效审计可能会包含传统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正当性审计的概念。
(二)绩效审计的权限和目标
在一个国家中,审计的权限一般由法律规定。审计权限确定了最高审计机关审计公共部门项目和机构的程度。绩效审计的权限一般具体说明最低的审计和报告要求,具体说明对审计师的要求,并为审计师提供开展审计工作和报告审计发现所需要的权力,相应地,审计师在开展审计时以审计权限为指导。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绩效审计的权限写入宪法或其他法律中。但各国的绩效审计的权限又有着很大的差别,有些国家绩效审计权限很大,审计机关可以检查非常复杂的政府事业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有些国家绩效审计的权限尚未涉及对政府项目政策依据的审查,因此在这些国家中绩效审计并不质询政策目标的优点,而是检查这些政策的设计、执行或效果。但有一点已经被证实了,就是在宪法和法律中没有规定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目前也具有将绩效审计作为财务审计或合规审计一部分的倾向。
由于世界各国的法律不同,因此绩效审计的目标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目前得到世界各国认可的绩效审计目标大体有如下几个:一是为立法机构提供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执行有关政策进行独立检查服务;二是确定并分析政府项目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帮助被审计单位或者政府部门整体改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是对项目有意的、无意的、直接的、间接的影响进行报告,并对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没有实现的原因进行报告。另外,绩效审计也为立法机构提供对行政部门所公布的业绩指数或自我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独立分析的服务。
(2)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将企业核心的目标提升到资产的报酬率层面,稳定企业的投资收入和投资项目的收入问题。同时,进一步注重对于财务问题上的绩效审计评价问题以及资产质量问题的改善,进一步引入全员管理的管理理念。(3)公司实行数量以及质量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将规模和效益之间有效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扭转粗放式的经营战略,注重企业绩效审计和质量的提升。(4)公司注重财务管理方面,进一步分析在投资项目中的客户方面以及运营方面和员工角度下的因素,设定出若干具体的目标,并且要进行层次上的分析,形成一整套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2A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前文中,我们针对绩效管理的问题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A企业来讲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如下所示:
2.1A企业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首先,A企业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呈现出了一种相对单一性并且相对平面化的局面,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缺乏相对比较严谨的数据分析模式,缺乏科学而又严谨的指标体系系统,不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以及不同的行业上进行专门性的综合评价,更谈不上立体式的评价模式。其次,针对投入环节的评价工作的重视,比较注重财政资金的投入情况以及资金的到位情况,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比较容易忽视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外部影响的评价。这主要包括忽视了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以及公众的满意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等等。最后,针对绩效审计评价的结果而言,现在的绩效审计评价结果缺乏一定的处理,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价结果对于很多单位和部门来讲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目的性,他们在接受了项目绩效的评价报告之后仅仅作为项目的相关档案或者是对项目管理的一个借鉴来处理,对于项目所表现出来的责任以及成绩和问题都没有做具体的约束和思考。
2.2在引入第三方的评价工作中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首先,针对第三方评价的专家的选择存在很大的问题,实际的工作中,专家的资质以及专家的相关的身体素质、工作经验、年龄以及态度等等甚至专家与考评单位的沟通和专家的构成比例结构等的问题都是比较难以掌控的问题。专家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投资项目整体情况以及相关的专业资质和技术水平进行选择,所以,审计专家既要懂得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要对相关部门进行公证客观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审计专家库,是有很大难度的。其次是审计专家发挥作用的问题,如何发挥审计专家的实际作用,如何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使其独立、公证并且客观的展开绩效的评价工作,逐步减少项目单位以及项目的主管单位进行自我评价的项目,加强第三方的审计专家进行独立审计评价的比例,最终成为一种完全由第三方的审计专家进行独立审计评价的局面,引导第三方恪守这项工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提高其绩效评价的业务水平,这对于第三方的评价方和现在的主管部门以及被评价的客体来讲,都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3A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
3.1财务角度下的指标
针对财务角度下的指标的选择,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投资项目资产报酬率的选择,进一步稳定企业的营业收入,降低资产的负债,所以,从财务角度下设定了以下的三个指标:(1)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其中的息税前利润就是净利润和所得税以及利息的支出总和。(2)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度营业收入-上年度的收入)\上年度的营业收入(%)从上述的公式上可见,营业收入的增长率的高低将取决于本年度的营业收入以及上年度的营业收入。(3)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主要的就是受到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金融决策的影响。
3.2顾客角度下的指标
A企业的顾客角度下的指标就是在买方市场的角度下,针对市场中顾客的角度下企业投资的角度进行审计分析。在此指标下,投资项目的顾客保持率以及投资项目的顾客满意程度将直接决定顾客角度下的审计评价指标。
3.3学习与成长角度下的指标
关键词:评价标准;原则;设计
一、建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难点
(一)评价标准的非绝对性。在对审计事项进行判别时,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所使用的评价标准往往具有惟一性。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结论通常“非对即错”。而绩效审计是以合规性审计为基础,重点对审计事项实现的绩效程度做出评价。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被审计事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并提出改善管理、增强绩效的建议。由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涵盖范围和内容的复杂和广泛等特点,绩效审计不能简单用一个标准来全面评价一个绩效审计事项,往往需要将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评价。定性标准一般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等。定量标准的计算往往表现为各种指标,主要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绝对量指标以及反映工作效率、效果的相对量指标。
(二)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评价一个审计事项的标准常常是以违纪违规金额的多少来衡量。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除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外,还需要大量的非货币计量指标。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主要原因是政府绩效目标的多样性。除关注政府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外,还必须综合考虑政府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确立还应包含对政府社会责任的评价,包括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充分就业,医疗住房,退休金等的保障程度等等。因此,绩效状况仅靠财务数据无法全面涵盖,除评价公共资金经济效益外,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内容。
(三)评价标准时间的过程性。绩效审计项目往往涉及大额投资。这些项目不仅投资金额大,而且建设期很长,要分几个阶段才能完成。要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就涉及到如何看待长远绩效和当期绩效标准的问题。长远绩效是指在较长时间里可能持续实现的绩效,当期绩效是指在当前实现的绩效。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绩效管理的实务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常常会出现矛盾。如,某项目完成的周期较长,当期可能收益不好,但项目可能在今后取得很好的效益。同理,一些项目当期可能收益很好,但并不能说明今后效益一定很好。许多管理者常常为追求一时的绩效而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因此,在评价时,既要重视反映短期绩效,又要重视反映长期绩效;既要注重经济发展,还要关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将长远的发展战略与短期绩效指标有机结合成为绩效评价标准确立的难点。
二、建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原则
(一)相关性。指审计评价标准应与被审计对象的核心效用紧密相关。审计评价标准要能对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且保证绩效审计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随着审计的深入,审计目标会层层细化。审计人员应针对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必须为每一项审计项目量体裁衣,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审计目标,形成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二)可操作性。指审计评价标准必须简明、具体、易懂,便于审计人员进行分析,易于判断被审计对象绩效的好坏,也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审计评价标准应充分考虑客观条件的影响,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反映现实的方法、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发展潜力,对可控制因素进行评价。
(三)科学性。指审计评价标准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主观意志左右,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评价人可使用该审计评价标准得出相同的结论。审计评价标准应当涵盖特定条件下绩效的所有重要事项和方面。即注意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预算和实际业绩相结合,能全面、辩证地考虑分析问题。此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还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对绩效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
从审计评价的角度,政府绩效的评价标准应该划分为政府总体绩效、政府公共部门绩效和项目绩效评价标准三个层次。
(一)总体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一是公共资源耗费审计评价指标。公共资源耗费类指标主要考察政府行为成本,包括政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占用。具体指标有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和社会综合发展支出等指标。二是政府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包括政府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政策制定水平与实施效果、政府管理效益、政府管理社会效果等。三是政府行政潜能审计指标。它包括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包括:政府战略规划能力、政府应付突发事件能力、领导者基本素质、政府服务环境与条件、机关工作作风等。定量指标主要包括:行政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机关服务单位信息化程度、公务员处理事务速度、政府行政透明度、年行政复议次数、公众支持率以及服务满意度、廉政建设程度等。
(二)政府公共部门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一是总体评价类指标。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被审计单位制定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社会评议结果、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职能的政策符合度、部门职能服务成本收益比较等。二是人力资源类指标。包括机构设置、个人岗位分析、职责说明、人力资源结构、人均完成工作量、个人绩效考核制度、工作人员学历、年龄结构状况等。通过对这类指标的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定岗定编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人员配备是否科学、合理,最终实现评价人力资源的绩效。三是资源投入类指标。包括部门财政支出、人均财政负担、部门财政支出与同级财政支出比、工资费用占总支出比例、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比等指标。四是资源管理类指标。主要考核评价政府行政效率和政府机关效能。即制度是否完善、是否依法行政、是否政务公开、是否办事高效、是否优质服务等。它们属于定性指标的范畴。定性指标的资料一般只能通过问卷调查取得,将问卷调查的资料经过量化处理作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五是机关管理指标。包括决策水平、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实施过程中能否根据已变化了的主客观情况适时修订决策;机关是否以人为本,注意提高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否有健康的行政文化,是否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机关内部各部门内部协调状况,控制能力的强弱等。六是产出类指标。由于政府部门的产出多为无形产品,其效果难以量化评价;部门承担职能的不同使建立通用的效果评价指标显得十分困难。因此,可在结合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尽量形成可量化的指标,同时辅之以定性指标和社会满意度、责任目标实现情况等加以评价。
(三)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
1、一般类指标。利用这一类指标可完成对不同项目的对比评价。主要包括:项目所能提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否为社会所需要,或能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有没有更优先层次的项目考虑;主要评价项目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从立项到最终完成是否做到有效运用资源,项目的成本效益比如何,项目的最终效益质量如何,包括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项目评价个体指标。对项目的前期建设主要评价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立项程序的合法性、建设项目的机会成本的评价。项目的效果性评价应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评价。经济效益的特点是一般均可直接运用价值量指标、实物量指标或劳动量指标反映其效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其表现是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净现金流量等指标;社会效益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对生态环境、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公共政策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增长率、社会满意度、群众上访率等指标。同时,项目的效果性评价还应当包括项目自身建设的效果性评价。
第一,在单个环境治理项目中,既要反映环境治理的效果,又要反映投入产出关系。首先,从环境治理的目的来看,政府投入多种资源进行公共环境治理,其最直接、最密切的结果便是环境质量改善的情况如何,是否完成预期设定的目标。通过比较治理前后反映环境状况指标的变化,可以明显地看出环境治理的效果。因此,在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中,反映环境状况的指标是不可缺少的。其次,仅仅依靠环境指标无法反映出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在绩效审计中,投入是政府行为及其绩效所耗费的一切支出,包括政府管理内部运行成本和政府公共项目投资,投入的社会价值可以通过使用的财力物力成本加以计量;产出通常被定义为所生产出的商品和服务,其社会价值可以用相同或相似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衡量。在公共环境治理项目中,投入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动用的环保资金、使用的环保设备、投入的人工成本及机会成本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额进行计算得出;而产出包括经济产出、社会产出及环境产出,除经济产出外,后两者并不容易通过一定的价值来进行衡量。缺少对产出的价值衡量,对绩效的评价就显得比较困难。因此,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中应当包括对产出的价值衡量,以有效地评价环境项目的投入产出关系。第二,在众多环境治理项目中,评价指标既要服务于受托环境责任,又要为环保资金的分配提供依据。首先,社会公众是受托环境责任的最终委托人,使用各种环境资源的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是受托人,他们承担合理管理和利用环境资源并向委托人报告的义务。由于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对受托人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作为审计结果之一的绩效评价指标应当反映出受托人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再者,在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利用环保资金、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价众多环保项目绩效情况,探索出其中的规律,为环保资金的分配提供有益的借鉴,也是环境绩效评价指标自身所应承担的职责。
二、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国外专门针对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不多,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多包含在环境绩效审计、政府公共工程项目绩效审计之中。根据环境绩效评估标准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组织内部的环境绩效指标和组织周边的环境状态指标;组织内部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又可再细分为管理绩效指标及操作绩效指标。国内学者对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较多,房巧玲等(2010)将环境保护支出分为环保部门财政支出和环保项目财政支出两大类,围绕合规性、环保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提出的环保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包括较为概括的通用指标,又涵盖了较为细化的具体指标;胡晋湘(2011)指出在面对特定的评价对象时,评价指标应该既有反映专项资金共性方面的通用指标,又有针对具体评价对象的专项指标,且评价指标应当涵盖项目立项、运作、完成的全过程。何芹(2009)认为单独使用经济指标或环境指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建议采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来衡量真实的绩效。张芳丽(2007)认为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设计了相对系统的、涉及资金使用过程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程亮等(2013)运用逻辑框架法从投入、产出、效果和影响四个方面构建了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指标、评估信息来源、评估方法在内的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评估模型。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在分析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中,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多围绕3E进行展开,但其主要是针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及使用过程,而对治理后环境效果的评价关注不足,所构建的指标也多围绕环保资金进行;第二,项目绩效通常单纯的反映环境领域内的结果,如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指数等,并将治理后环境状况指标与项目期初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来进行衡量,而后者在设定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个较低的目标来较容易的达到,目标设定的主观性会影响环境绩效审计的结果;第三,由于环境经济学中的边际治理成本递增效应,即当污染物排放量减少时,削减单位排放量的治理成本是递增的,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在不同的环境质量状况下,投入数额相同的资源进行环境治理取得的环境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仅通过衡量环保资金投入与环境状况指标的改善已经不能完全反应环境治理的绩效。
三、环保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拓展
鉴于原有评价指标的不足,本文拟借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引入环境改善价值指标作为环境绩效审计的辅指标,来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衡量。政府环境治理项目属于非盈利性质的投资项目,不能直接使用传统的投资收益率等方法衡量其绩效,比较广泛的用于政府投资决策的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而该方法在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中也应得到推广和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价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计算出量化的成本和效益,以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里所说的环境改善价值,指的是对环境治理项目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及环境绩效按照一定的方法统一折算为经济数值,作为环境项目的总产出,并以此来衡量项目绩效的方法。对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的量化,是使用该方法的最重要步骤,尽管方法并没有完全成熟,可以参考环境价值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方法,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边际机会成本法等。本文在此只介绍环境费用分析法在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中的应用。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是一种评估项目或政策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方法,已被大多数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采用,它通过多种方法对环境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根据环境所提供的价值类型的不同,该方法可以分为三类。(1)直接市场评价法,利用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的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的变化,其根据是环境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引起可观察和可测量的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变化。常用的方法包括市场价值法、剂量-反应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等。(2)间接市场评价法,通过考察人们对与环境紧密联系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取得的利益的变化来推断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从而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如内涵资产定价法、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等。(3)陈述偏好法,当缺乏真实的直接和间接市场数据时,可以通过直接向有关人群询问的方式来进行环境变化估值。如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等。需要注意的是,各种价值评估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在实践中应结合特定的项目审慎选择,合理运用。总的来说,直接市场法的可信程度最高,间接市场法次之;当前两种方法都无法使用时,采用陈述偏好法。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在使用时,通常是根据环境功能将环境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分成若干的种类,针对某一环境功能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在评估环境治理的改善价值评价时,通过比较环境治理前后各项环境功能的变化情况,将损失的减少作为环境质量的提高,依此来衡量环保资金使用的绩效。比如说,在城市大气污染质量项目后,使用剂量-反应法或人力资本法评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测量大气污染对其他生物的危害,通过防护支出法剂量社会对空气污染采取的预防成本等,比较质量前后相关项目的变化,可大致计算出环境改善的社会经济价值。再比较该价值与环境治理资源投入量的关系,比较投入与产出的数额,计算单位投入可取的环境效益等,将为环境项目的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将环境改善价值指标纳入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除更有效的衡量环境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积极意义。第一,将环境绩效审计置于社会整体视角下,有利于更好的投资决策。对于单个环境治理项目,其绩效评价不在仅仅局限于森林覆盖率、空气污染指数等单纯的环境状况指标,同时关注由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所带来的健康状况提升、环境产值增加等社会及环境绩效,扩大了环境审计的关注幅度,从而更有效的从社会整体出发去关注审计问题,突出了审计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更高的社会责任也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及其他部门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环境治理当中。环境改善价值指标衡量出环境项目的价值产出,将引导环保部门从产出的角度去审视环境项目,有利于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第二,有利于衡量不同项目的投入产出关系,优化资源配置。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2%,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投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环境质量才会得到改善。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项目的选择主要依靠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在环保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分析不同环境治理项目的投入产出关系,优先选择具有较高环境产出效率的项目,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的环保资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环境状况。
四、结语
(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平衡计分卡”是美国人在1990年创建的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将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维度,包括财务维度、客户维度、经营过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这套体系把战略放在了公司管理过程的核心地位并将战略目标逐步分解,最后形成各种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在不同时段对该类指标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最后建立起一套完整可靠的绩效管理体系。分析平衡计分卡的构成可以发现,这一指标体系中的四个维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首先,这四个方面都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中心的;其次,分别来看这四个维度,财务维度是企业战略的最终目标,顾客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学习与成长维度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二)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组织有关专家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思想,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提出了地方的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三个层级,其中一级指标3个,包括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二级指标11个,包括社会与经济、人口与环境、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国有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状况、廉洁状况、行政效率等;三级指标33个,包括人均GDP、平均预期寿命、GDP增长率、环境与生态、法规的完善程度、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基础设施建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行政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腐败案件涉案人数占行政人员比例、行政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分别是对前11个指标的细化。分析该指标体系,笔者概括出以下几大特点。
1.该体系立足于中国正在推行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现实基础之上。
2.侧重服务,严格把握住了“政府”这一评价对象。
3.强化客观评价。强调公众判定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政府的自我评价要依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4.将当前的现实发展状况与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
二、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政府公共工程种类繁多,缺乏系统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都积极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正是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难点之一。笔者在总结了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评价指标不完整,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我国公共投资部门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政府公共工程投资项目从立项审批、启动兴建、竣工验收到运营后的综合效益进行系统测评。但笔者认为,公共工程作为一项生命周期很长的一项工程,必须还要关注其项目自身的可持续性,整个管理团队的管理协作能力等。待各项评价指标初步确定之后,还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指标进行各种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指标的有效性,而我国众多评价指标体系却没有这一步,致使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二)评价指标缺乏同行业的横向比较
公共工程涵盖面相当大,涉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水利、交通工程及农业工程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具体评价不同类别项目时,评价指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导致同行业不具可比性。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极为不健全,目前欠缺一套权威统一的指标体系,在开展绩效审计时,所有单位没有一套统一的参考标准,只能以各自设计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进行审计。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审计人员对同类、同行业的绩效评价口径就有差别,结果也就千差万别。因此,政府公共工程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应该按行业、类别分别设置,最终也应当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而为各个项目的横向比较提供参考。
(三)评价体系缺乏配套的审计标准
一套完整的公共工程绩效评价体系除了要包含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外,还要包含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评判的依据,是分析评判结果的一个参照。有了评价标准,整个评价才有意义可言。而对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分类别、分行业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再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而我国在绩效指标方面的数据比较缺乏,因此制定出有价值的评价标准还是很有难度的。目前一些试点采用的评价指标多是评价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从相关项目的国家和省级标准中整理出来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四)定性指标较多,定量指标较少
由于政府公共工程项目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在对其进行审计时,对社会效益的关注程度多过于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一般采用的都是定性的描述性指标。因此,大多数审计人员在对政府公共工程进行绩效评价时,多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少有定量指标的运用。这样就导致分析得出的结果具有笼统性,可比性较差。综上所述,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构建一个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审计标准,在指标设计时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参照政府公共工程的特征,按照行业和类别制定评价指标。
三、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是社会对公共财产进行监督需要的产物
国家财政性资金是政府公共工程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实质是社会公众委托政府对公共财产进行管理和使用,向自己提供市场机制不能有效供给的公共物品和服务,这是其主要管理方式之一。社会公众作为公共财产的所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会采取一种方式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也同时满足了公众的一种需求。因此,向社会公众提供客观公正的绩效审计报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众对公共投资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有利于深化我国的预算改革
公共工程支出是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估的数据是我国预算改革的重要依据。一项新的公共工程在确定实施前,必定会对其计划执行情况做一个评估,这个评估影响着当前国家整个的财政预算,称其为事前控制;对公共工程的绩效审计则是对国家财政预算的一种信息的反馈,称其为事后控制,而这种事后控制对国家的以后的预算改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需不断增强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因此,将公共工程绩效审计与我国预算结合起来是我国预算改革的一条必经之路,它必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预算管理水平。
(三)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政绩观的有力保障
目前对于绩效审计的改善主要由以下各方面,主要是发现绩效审计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和解决,对绩效审计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还有就是对审计的方法进一步的改善,这样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在对绩效审计进行改善的时候还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个人主义对绩效审计的影响,通过这些方面的改善加强对绩效审计的控制,从而提高收益。在满足投资项目的要求和规定的同时还要实施投资节约和高效投资,使投资项目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还要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处理和及时控制。国内目前对于绩效审计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并且适用的领域还在进一步的扩大,目前对于绩效审计大多是对资金的运转和对项目的管理进行绩效的审计,对于绩效审计这一部分国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对于绩效审计必须要做的就是要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个对于绩效审计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构建,分别就是对项目投资时需要进行绩效审计,还有就是对于项目的管理也必须进行审计,以及项目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的运转等等都需要绩效审计,所以对于制定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还能够提高效率。其次,对于绩效审计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来实施,通过计分卡可以有效地对审计项目进行评价,并且平衡计分卡对于项目的审计更加有效,对于审计评价的结果更加具有真实性。对于不同的项目设计需要制定不同的平衡计分卡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对项目进行绩效审计,使审计结果更加有效,因为平衡计分卡对绩效审计非常有作用,所以国内有许多对平衡计分卡的构建也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平衡计分卡还可以找准评价的核心,并对审计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解释说明。然后,国内的投资绩效审计有很多是围绕5E进行构建的,经研究发现对于投资绩效审计评价管理与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也有一定联系,同时还要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的许多影响,除此之外对投资资金的运转也要进行审计和评价,并确定投资后的结果和效益。本文对于绩效的审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主要内容是对投资的项目进行审计,评价投资的项目是否具有高的利润和实施起来是否高效,同时对于投资的项目还要满足成本较低的条件。最后,目前国内对于绩效审计还没有一定体系,对于绩效审计没有具体的标准,同时对于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也没进行具体的量化和管理,在对项目的绩效审计还依然是对项目的进行定性分析和通过传统的非货币的形式进行评价。
二、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择
绩效评价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若想进行系统的绩效审计评价,那么就需要构建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这一个指标,可以对投资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严格的绩效评价。但是目前的绩效审计评价还不是很完善,还只是停留在对项目的资金的投入和利润进行绩效审计评价,还有就是对项目的管理阶层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并且单个指标的构建不能对整个项目进行说明,为了能够更好地反应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建立一个好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对于一般的绩效审计都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分别是前期和中期以及后期的绩效审计。在这三个阶段对于审计的要求也不一样。前期的绩效审计就是对项目的资金的投入进行预算的审计,以及对招投标的项目进行详细的绩效审计。对于中期主要就是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完成的质量进行审计,以及对资金的运转情况进行审计。后期的绩效审计侧重于对项目对于未来的影响。
三、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项目进行绩效审计的时候,如果想要达标那么就需要按照评价体系来完成,并且审计人员要了解这些评价的标准,还有就是审计人员本身也要有较高的审计能力,通过这个评价体系来对环境的效益和社会的效益进行评价。对于体系的构建主要分为三点:首先该体系结构是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结构,其特征是内容完整、形式比较特殊以及定义更加的详细和具体,还有具有协调性和比例行以及完整性,其次对项目的前期和中期的项目管理和项目的投资进行很好的控制,控制的好坏决定了项目的好坏。最后,对项目的后期的绩效审计评价,主要就是通过对项目的完成的质量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1.财政预算规范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管理模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这些改革改变了财政资金的流动和管理,如果政府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对财政预算执行常规审计,是很难达到实质性效果的。而且,政府不能仅仅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而忽视了使用效率,这与审计方法息息相关。目前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倾向于重视财政资金的运行状况,没有将资源配置与广为职能相关联,而且传统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理念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导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中效率底下,效果不明显。
2.财政支出管理的需要如今我国形成的财政政策对于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我国的财政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建立了一套相对规范稳定的增长机制,我国的财政预算规模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逐渐扩大。传统的财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从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资金被挪用、占有、滞留的情况,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缺乏监管等,有损于国民经济和人民利益,不利于政府工作的执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加强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在当前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而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中引入绩效审计,能够及时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和预算资金运行情况,从而调整预算结构,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支出管理中的问题。
3.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明确了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财政预算资金作为国家公共基础建设的重要保障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审计工作要加大对预算资金的监督控制,积极有效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实际发挥其在预算资金执行工作中的效用,提升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而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社会领域的难点也反映到了预算执行上,审计部门也要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重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对预算资金执行过程中重点项目和领域的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制衡作用,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提高财政预算绩效审计水平的策略
1.加强对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目前,我国对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这方面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绩效审计的原则、标准、方法,绩效审计的评价和反馈以及结果和跟踪等,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只有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才能使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吸收他国优秀理论,提高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水平。
2.完善绩效审计法律法规完备的法律法规对于绩效审计的执行具有基本的保障作用。我国在财政预算执行中实行绩效预算仍处于初级阶段,还缺少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绩效预算的重要性不断突显,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应该在《审计法》中明确对绩效审计含义、内容、对象的规定;其次,借鉴发达国家相对较为成熟的准则制度,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标准和程序。
3.规范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和绩效审计体系财政预算执行工作中的绩效审计是适应财政管理需要的,对于财政支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一系列不规范问题加强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进行工作,规范预算执行程序和调整审批程序,完善预算执行的激励措施和监督机制,以保证预算执行的规范化。同时,也要完善绩效审计体系,强化绩效审计准则,加强内部监督控制,推动绩效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更大的财政预算规模。
4.明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建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在财政预算的绩效审计中,评价标准的确立十分关键,每一项财政支出都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因此,政府需要在审计准备阶段就开始明确评价标准。为此,审计机关要搜集财政预算资金相关标准,针对不同的审计机构,分析不同审计目标,建立相应的合理的科学指标。同时,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重点考察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效果和经济效益,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指标,优化绩效审计效果。
5.建设高素质财政预算资金绩效审计队伍开展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拥有完备的知识理论和相应的应用技能,还应具备法律意识和管理意识。因此,在绩效审计的队伍建设方面,必须优化人员结构,更新审计观念,引入更多专业人才。同时,要定期对在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在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此外,还应吸纳其他相关专业人才,促进审计人员构成多元化和审计队伍的发展壮大。
三、总结
一般来说,对被审计部门自身的评价标准具有内部性,不考虑项目的外部影响,而社会的公共评价标准则具有宏观性和长期性,关注其对社会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会逐步制定并更详细的绩效评估规则和评估标准,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审计目的的差异,永远都不可能有一套完全适合某一审计事项的绩效审计标准。绩效审计标准具有项目依存性。审计人员必须为每一项审计任务“量体裁衣”,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具体审计目标,形成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标准。当然每一项具体审计项目审计标准的制定也并非都从原始准则出发,可用已有的多元的规范性绩效审计标准作为基础来源,根据绩效审计的客观性、可比性、可获得和可计量性等一般绩效审计标准制定规则有针对性地来重新建立审计标准。
绩效审计标准具有幅度性或区间性特点
在对审计事项进行判别时,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所使用的标准往往具有惟一性。审计标准的判断一般是“非对即错”,它是对许多审计事项做出对错判断之后形成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结论。而绩效审计是以传统的合规性审计为基础,对审计事项实现的绩效程度做出评价。绩效审计虽然也关注合规性,也用对与错来评价审计事项,但它不是绩效审计的主要方面。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被审计事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借以披露信息并提出改善管理的建议。
由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复杂性,绩效审计就不能简单用一个“好或坏”、“高或低”、“对与错”来完整地评价一个绩效审计事项。因此,绩效审计对审计事项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高度”。衡量一个审计事项的绩效实现程度的标准往往有一定幅度,是一个区间变量。绩效审计是使用一定可量化的表示程度的各类指标来表达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若干绩效审计事项绩效状况不同程度的综合描述,来全面反映出审计事项的绩效状况。绩效审计可以用不同的绩效档次标准来评价审计事项的绩效程度,可能有些是达到“基本”绩效目标而有些则是达到了“优秀”的绩效目标。
绩效审计标准具有以货币计量外的尺度衡量绩效程度的特点
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评价一个审计事项的标准常常是以货币计量的违纪违规金额。而绩效审计标准除了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外,还需要大量的非货币计量尺度指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绩效审计应用的领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涉及的绩效目标是多样的,其绩效状况仅靠财务数据是无法涵盖的。二是作为一个新型的审计方法,绩效审计所评价的绩效目标也不单纯的仅是资金效益,还包括许多其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和绩效目标。它是以审计“资源”为目标导向,而不是仅以“资金”为目标导向的审计方式。如资源的投入既包括货币资金投入,又包括材料等实物资源、人力资源、时间资源等。而且绩效审计之所以成一种新型的、有特色的审计方法,其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审计方式涉及了对审计项目资金以外的诸多审计项目绩效要素状况发表评价意见并提出优化绩效水平的管理建议。因此必然涉及非财务数据的绩效标准内容。除货币表示的涉及资金的绩效标准内容外,还应包括空间维、时间维、“公共产品”质量维、技术维等多维内容。
空间维的绩效标准。如企业的库容面积使用情况是否节约有效、港口物资吞吐是否合理等,对这些内容的评价都涉及空间绩效评价标准。再如,当我们对投资项目审计时,为了审计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就需要对工程概算进行审查,而施工单位往往采用增加工程项目、加大工程量以便加大取费等方法增加概算赚取利益。因为工程量是施工取费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审计项目的经济性就需要对项目工程量进行审查鉴证。
时间维的绩效标准。绩效审计会涉及审计事项的工作进度的评价。时间利用不充分或违背时间技术标准,不仅影响项目的绩效,有时还会带来负面的外部效应;同时,时间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时间配置效率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面。例如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中涉及的工程进度安排就是投资审计最基本的绩效审计的评价内容。通过对进度情况的审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绩效审计建议。因此绩效审计必然涉及时间维的绩效标准。
“公共产品”质量维的绩效标准。审计机关通过对占有公共资源的部门开展绩效审计,对公共资源配置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为公共政策的执行和结果提供相关信息,加强责任感,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必然涉及衡量“公共产品”质量的绩效标准。如对公共卫生部门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的效果评价指标就会涉及医院病床拥有数量、医生拥有数量等反映其提供“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情况的绩效标准。
专业技术维的绩效标准。随着绩效审计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必然会涉及技术指标问题。许多项目和活动都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标准要求,只有按照专业技术标准的要求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才能确保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专业技术绩效标准一般作为绩效审计的中间标准,但在有些绩效审计项目中也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
绩效审计标准中具有统计数据作为标准基础的特点
传统审计运用的是会计数据,除非审计调查,审计一般是不能依据统计数据作为审计评价标准而形成审计结论。而绩效审计本身就是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管理者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过程。因而涉及大量统计的数据。这些统计数据既是绩效分析的基础,有些又是审计的标准。如企业的销售量、产量数据及建筑工程的土方量等由统计形成的数据,其标准只能是统计上形成的标准。因此评价的审计事项有一定量的数据是需要由统计数据做支撑的。如将审计项目计划指标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判断其绩效时,历史的或类似情况下的统计标准成为判断绩效的审计标准。此外,计划指标往往也根据以前的统计指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程序而制定。
绩效审计标准具有过程性的特点
固体废弃物管理政策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发展规划。管理政策审计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有权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审计应重点关注相关部门是否从法律层面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固体废弃物管理上的关系,检查是否通过立法明确固体废弃物管理模式,即是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散化管理模式还是战略层次上的一体化操作层次上的分散化模式;关注是否从法律源头明确各种固体废弃物管理责任人,检查各级政府、企业和公民有关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是否明确;关注是否在制度上明确各部门对各种固体废弃物管理的职能职责,以及职责设定是否缓解了参与部门多、职责分散导致的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关注是否制定固体废弃物管理战略和一体化规划,检查一体化规划是否涵盖废弃物特征分析、填埋与焚烧设施选址,运用何种激励机制对企业、研究机构和个人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行激励,对环境受害者的补偿机制以及固体废弃物管理的重大决策如何体现社会公平等内容。
二、回收系统审计
关注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和资源化水平,检查是否建立城市垃圾处理厂与其他企业间的生态产业链,形成城市固体废弃物在企业间的循环,实现固体废弃物的价值增值;关注固体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的服务供给能力,检查焚烧和填埋处理能力是否落后于垃圾的生成数量,在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城市及农村郊区的垃圾处理是否能达到无害化要求;关注固体废弃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特别是新型机械生物处理技术对填埋场的温室气体和渗沥液处理的效果。
三、资金和项目审计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资金和项目审计包括:一是环卫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二是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涉及到的审计对象主要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环卫资金审计应重点关注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入库和拨付以及环卫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检查资金筹集不到位、分配不合理、拨付不及时、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环卫资金足额筹集、合理分配、及时拨付、合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工程项目审计应重点关注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及其效益情况,检查工程项目建设是否存在规划不合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促进工程项目质量达标和满足无害化处理要求,实现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监管职责审计
我国固体废弃物监管涉及城管、环保、财政、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各自履行着相应的监督和管理职责。审计应重点关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环境管理、服务、监督责任的履行情况,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对达不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新建垃圾处理设施是否不予审批,环保部门是否不予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部门是否制订符合国情的污染控制标准,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运行的监督管理。城建城管部门是否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监管,制定建设项目监管、验收管理办法;是否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是否利用合理的政策和经济技术手段加强管理;是否开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投资、建设、运营和作业市场,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通过监管职责审计促进相关管理部门全面、科学、有效地履行固体废弃物监管职责。
五、管理信息系统审计
目前的供热企业一般以电联产、锅炉产热生产的热能作为供热的主要热源,将生产的蒸汽、高温水接入供热管网,连接到热量使用的终端,最后将热量消耗殆尽的低温水通过管网收回再次加热至成品,重新进入系统,如此循环作业,完成封闭式供热。供热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取暖用户收取取暖费,收费计量标准不一,新型建筑物大多以热耗计量结果收费,大部分按照供热面积缴纳取暖费。另外,各地政府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对供热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也成为供热企业的收入来源。
二、关于供暖价格
供热作为社会影响面较大的公共产品,通常实行政府定价。当物价上涨,供热成本上升,供热企业可以申请实行政府成本监审调整供暖价格;当物价回落,供热成本下降,如果不及时进行成本监审,采暖用户将面临承担过多的供暖负担,严重影响供暖作为公益产品的根本。对供热企业成本的跟踪监督检查存在十分的必要性。
三、供热成本的几个关键审核点
(一)关于资产的折旧和摊销
供热企业的资产主要包括厂区内供热设备以及相关环保设施等。通常供热管网属于政府投资建设由供热企业进行日常的维修维护,重点关注这部分资产的折旧是否计入供热成本,以及日常维修维护是否必要、真实和价格的公允性。审核与供热生产经营无关项目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出租、转让或闲置的固定资产、折旧期满的固定资产,应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核减,相应核减折旧费用。超标准配备的公务车应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核减,并相应核减折旧费用和维修维护费等其他费用。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以及折旧方法审核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列入供热成本。
(二)关于原辅材料费用
原辅材料费用是指供热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煤、燃气、燃油、水、电、维护材料等支出。关于主要材料即煤炭消耗为供热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首先用量,很多供热企业通过虚增消耗量达到虚增供热成本的目的,重点关注产供热量与煤炭消耗的配比关系,可依据《山东省供热能耗统计监测办法》规定测算的结果进行配比核算;其次单价,关注煤炭耗量与单价的关系,明显存在单价高耗量多的不合理现象,因同一地区内供热企业煤炭单价差异较大,可参考地区内加权平均单价作为价格的统一计量标准重新核算。其它材料费用重点审核其发生的真实性、相关性,应扣除无关供热的材料费用支出,对于同一地区内配比严重失衡的企业,可进行重点审核。
(三)关于人工费用
供热属于季节性生产,年内人员变动较大。按照岗位职责主要分为生产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对于职工人数地方有核定办法的可以按照规定,如果没有核定办法可以参照同一地区内同类可比企业的平均水平确定。计入成本的职工工资,最高不能超过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平均工资。相关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2%和2.5%据实核算,未上交工会组织的工会经费不予计入成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比例和水平据实核算。
(四)关于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主要包括后勤管理部门为维持正常供热生产经营发生的相关办公费用等。应扣除与供热生产经营不相关的费用;相关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应作为审核重点,重点关注是否参照行政事业单位相关标准,以及相关费用的报销标准。财务费用主要指供热经营者为筹措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应按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支付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扣除利息支出中高于以上标准的部分。
(五)关于供热面积
供热面积作为成本计量的主要权数,应重点核对计量面积的准确可靠性。供热面积收费应按照建筑面积,关注供热企业在收费过程中是否将部分用户收费面积标准替换为使用面积;对经营用热和生活用热划分是否正确;关于收费是否做到应收尽收,对于不能及时收费的片区是否采取积极措施;老旧小区收费中对于按照供热面积收费和按照热量消耗量收费的,如何对二者进行换算或者单独核算,《山东省供热能耗统计监测办法》中规定了关于单位面积耗煤量以及单位热量耗煤量,可以结合地方自身特点,调整适当的换算比例,并且按照规定标准加计热量损耗。
(六)关于增值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71号)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供热企业所需主要原料煤炭,增值税税率由13%调高至17%,而销售暖气的增值税税率为13%。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8号)文件规定,供热企业向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免征增值税,由于企业的销项税和进项税税率的不同,部分企业出现享受免税反而使进行税转出大于免缴的销项税,导致企业多缴纳税款。所以很多企业会根据企业运行情况自行选择享受还是放弃增值税免税政策,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进一步成本审核。
四、结束语
对供热企业成本的审核要坚持以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准确的核算,依据相关成本列支要求进一步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到真实反映出企业的运营情况的,更加准确和合理的核定供热成本,确保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公益性。
作者:邢俊娥 单位:青州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郭向明,荆学亮.中小型企业供热成本核算刍议[J].北京:消费导刊,2007(13).
[2]罗丽娜.供热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彭涛,姜海波.浅谈供热企业成本管理[J].黑龙江:林业科技情报.2007(01).
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审计通常在单纯的财务审计基础上,通过查错防弊来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受托责任理论和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西方一些企业开始注重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审计工作的重心从传统的查账转到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由此相继产生各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形式,如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效益审计、综合审计等,这些审计各有侧重,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绩效审计,可定义为: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审计署2007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未来将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财务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逐年加大绩效审计份量,争取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并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一)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数据(包括财务资料数据和非财务资料数据),以此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任何经济效益评价都离不开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支持,否则一切评价都将失去意义。基础数据和资料只有真实、合法,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否则会使绩效审计评价失去意义。当前,由于我国各行各业经济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必然会影响到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
(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指标评价标准。
我国的《审计法》及其它相关的审计制度仅仅指出审计要达到效益性的目的,而对如何具体开展绩效审计并没有定论,即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虽然2007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了关于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第25、26、2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在此三项具体准则中对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作出了一般规定,但具体准则同时说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效率性审计评价标准,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因此审计机构和人员如何选择适当的指标评价标准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
由于评价的对象不同,审计职业界不能为绩效审计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不统一,给审计人员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也使审计的风险加大,给审计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绩效审计收集证据比较困难。
当分析同类企业效益差距时,企业本身的资产质量、技术水平和销售量容易取得,但如果需要取得其他同类企业的对比数据,则比较困难。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会导致结论的有失公正,同时造成严重后果。
1.1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发展低迷,政府所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承担的经济、社会责任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社会公众对政府支出的效率、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1945年,《联邦公司控制法案》出台,该法案指出审计总署应每年对公营企业的年度经营预算进行审计。审计总署需要对公营企业的合法性以及管理、内控系统的效率进行评价。20世纪60年代,政府公共支出及服务在数量及规模上都有所增长,社会公众对政府支出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美国已开始将审计的重点转至审计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美国审计总署于1972年的《政府组织、计划项目、活动与职责的审计评价标准》首次明确将绩效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政府审计应审查政府的各项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其活动组织是否经济、有效。在此期间,美国各州大多陆续制定了相关法律,明确了绩效审计的地位,规定各州应执行绩效审计并对绩效审计的范围做出了详尽规定。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欧美等国兴起,各国开始进行广泛的政府改革,在公共管理领域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注重商业技术的应用,强调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效率与质量。新公共管理运动为绩效审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美国绩效审计在此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绩效审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审计范围扩展至国防安全、军费开支、公共政策、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美国审计总署每年向社会公布上千份审计报告,为决策者提供了大量的决策信息,帮助决策层更好地制定国家经济政策,同时也为社会公众实现对政府的监督提供了良好的渠道。此时美国的绩效审计目标,定位宽广,审计方法多样,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已处于成熟阶段。
1.2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特点美国作为世界上实行政府绩效审计最早的国家之一,特点鲜明,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立法模式的绩效审计制度。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行政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美国的审计机关独立于政府行政部门,直接对国会负责,向国会报告其工作。美国的这种审计体制保证了审计机关经费及人员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审计机关在对政府投资进行绩效审计时,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保证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评价,出具审计结果。此外,在美国的立法模式绩效审计制度下,美国审计总署针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审计建议虽然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但是由于被审计单位如若不接受审计总署提出的审计建议便不能够得到由国会拨款委员会所向其下拨的款项,从而导致被审计单位最终不得不接受审计建议,审计建议的执行力度较高,使审计机关与政府投资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2)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自开始对政府财政支出实施审计以来便注重建设与之配套的法律。美国国会、各州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如1993年美国公布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2005年华盛顿州通过的《政府部门绩效审计》,这些法律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政府绩效审计在美国各个时期的发展。相关法律明确了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中的地位,绩效审计工作由审计总署负责主导,审计机关在绩效审计中的职责也被加以明确。美国是最早制定相关绩效审计准则的国家之一。其在1972年便制定了准则性指导性文件———《政府组织、计划项目、活动与职责的审计评价标准》,该准则明确了绩效审计的定义,对如何确定绩效审计范围、如何进行政府投资现场绩效审计工作以及绩效审计报告的出具均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有效地规范并指导了审计人员具体绩效审计工作。其后历经数次修订、完善,沿用至今,为美国审计理论界和审计机关所公认,为美国的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开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审计人员的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绩效审计所涉及的领域比传统财务审计更加宽广,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要胜任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工作,必须优化审计人员结构,提升审计人员素质。美国审计总署下设14个团队,包括收购及采购管理、应用研究与方法、防御能力和管理、教育、劳动力和收入保障、财务管理和保险、金融市场和社会投资、国际事务与贸易、信息技术、战略事务、自然环境与资源、国土安全与司法等。在执行较为特殊的绩效审计业务时,为保证审计质量,美国审计总署还会聘请外部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参与审计工作。美国审计总署每年向国会提交上千份审计报告,深入剖析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项问题,利用其专业知识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为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具有明确的战略规划。美国审计总署的战略规划服务于国会,并有助于塑造他们的工作。美国审计总署为支持其战略承诺,每三年会对其战略规划进行更新。当美国经历一段充满未知变化、严峻挑战及良好机遇的时期时,美国审计总署提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能够为国会和国家提供有力支持。美国审计总署公布的2010—2015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应对时代趋势及可能影响美国未来的其他发展变化的深度应对措施。该战略规划包含四个战略目标:①帮助国会解决当前和新出现的挑战,应对金融安全,切实提高美国民众福祉;②帮助国会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和对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的挑战;③帮助变革联邦政府职能以应对国家挑战;④通过向国会提供优质、及时的服务,保证实践工作的前瞻性,以实现审计总署的价值最大化。宏观战略思维的确立,拓宽了审计人员的视野,有效地维护了国家、民众的相关利益。
2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的启示
2.1公众的参与能够推动绩效审计的发展从美国的绩效审计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美国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外界及自身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在美国经济持续萧条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浪潮下,立法机构、美国民众对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效果的期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所形成的压力极大地推动了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推动主要依靠的是自上而下的自主调整,审计署、审计署署长积极推动是主因,社会需求所产生的动力并不足。我国社会公众的主人翁意识普遍薄弱,缺乏公民意识,对社会公共管理的参与程度较低,对政府的监督不力。为改善绩效审计环境,首先需要强化国民的公民意识、民主监督意识,将公民意识的培育纳入意识形态构建工程。公众的公民意识加强,理清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公共受托关系,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将会加强,政府迫于公众的压力将会对社会公众的需求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及快速反应,促成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型,提高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率、效果性,最终营造出良好的审计环境。
2.2完善的法规制度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依据美国的立法机关非常重视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确立了绩效审计的地位、明确了审计总署的职责,为审计机关有效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创造了前提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我国仅在审计法中规定审计机关需对财政收支的效益性进行审计,并未明确绩效审计的地位及审计机关的职责,法律依据不强,审计机关执行投资绩效审计业务时面临重重困难。有了完善的法律支撑,美国还制定了政府绩效准则及指南,美国审计总署制定的《政府审计准则》对如何进行现场绩效审计工作进行了详尽指导。而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出统一的绩效审计准则指导性文件,加之我国审计人员执行绩效审计的经验不足、素质较差,影响了政府资绩效审计的质量。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强化法律依据,同时加紧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审计工作段特点的绩效审计准则,用于指导审计人员高质量地开展政府绩效审计。
2.3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及公开性可强化其监督职能美国的审计总署隶属于国会,直接向国会负责,独立于政府部门。这种超然的独立性,增强了审计机关对政府的权力制衡,实现了对政府部门的强有力监督。同时政府部门惧怕因不接受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建议便不能得到国会的拨款,会选择执行审计建议,进一步强化了审计结果执行力度。在我国,审计机关接受同级政府与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人员组织、经费受制于同级政府,与发改委、财政部门等其他部门属于同级的平行关系,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容易受到来自政府的重重压力,影响审计人员的客观公正性,最终影响审计结果的权威性。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变行政型审计体制为立法型审计体制,审计机关直接向人大负责,由人大机关直接领导,直接向人大提交其审计报告,并适时向社会公布,增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及公开性,强化其监督职能。
2.4审计人员素质和结构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美国审计总署的审计人员拥有法律、金融、工程、环境、医疗等多个专业背景,广泛地利用各种分析技术方法,深入剖析审计发现的各种问题,保证了其提出的审计建议的深度及前瞻性。我国审计人员构成略显单一,主要由财务审计人员构成,审计人员素质也不能较好地适应投资绩效审计的要求,而且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开展时间较短,无论是审计理论亦或是实践经验都有所欠缺。我国应尽快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建立高素质的审计队伍,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方法,以适应政府绩效审计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现有政府绩效审计人员加强工程、环境、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并同时注意招录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1.1重财务审计,轻绩效审计近年来,绩效审计在水利系统逐步应用,但审计的内容仍多以财务审计为主,审计工作未能够将决策、评估、环境和社会影响等问题纳入工作重点,而是将其焦点放在了项目实施的合规性、合法性上。因而,名义上是绩效审计,但对水利工程项效率性和效果性等绩效评估方面评审较少。由于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同时水利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具有外部性,不易客观公正评价,信息时间跨度长、信息量大,很难短时间内量化,导致相关绩效评价流于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1.2重工程决算审计,轻过程审计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审计通常重视资金的管理及控制,关注概预算执行的合法合规性,重视竣工审计,介入时间一般均在项目完工之后。由于事后审计对工程建设中大量的隐蔽工程以及众多的变更施工无法准确掌握,造成审计漏洞;同时,基于既成事实审计,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进行事先预防和控制,很难挽回造成的损失,直接影响审计效果。国外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审计是从项目启动就开始介入,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为此,国家审计署提出跟踪审计,从建设过程中的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监理等方面进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服务,使得工程建设投资在事前和事中得到控制,实现由被动审计向主动控制的转变。
1.3重财务型审计能力,缺复合型审计能力绩效审计覆盖项目建设的各单位和各过程,专业性强,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审计工作量大且事项复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除财务知识外,还要具备建筑、电气、项目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但是现阶段审计人员一般为财务或会计专业,限于自身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局限性,无法深入审计对象运作过程;同时由于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等环节众多,要求审计人员除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具备准确的判断力以及较强的综合分析沟通与协调能力。因此,绩效审计对审计机构资源配置与管理、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与技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二、对策和建议
2.1加大水利工程绩效审计研究力度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理论已经成熟,制定了与之对应的制度,并在实践中得到大量运用、优化。例如,加拿大政府1977年开展绩效审计,1995年颁布《绩效审计指南》,在2002年进行修订和完善。而我国的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相关实践处于试点阶段,与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公共投资的绩效审计相差甚远。为此,需要加大绩效审计科研力度。研究绩效审计理论框架体,把绩效审计、财务审计、项目审计有机的结合起来;绩效审计科研要与工程实务相结合,既要研究投资体制,又要研究投资项目管理;审计研究的内容要深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和框架上,要把将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真实、合法、效益等目标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整体性、宏观性、建设性和效益性,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理论与实践,同时使研究成果更贴近我国的实务。
2.2建立科学全面的水利工程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科学可行的水利工程绩效评价体系,不仅便于实际操作,而且是绩效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例如,为推进绩效审计在工程项目领域的实施,美国营建研究院于1994年提出了一套建设项目绩效评估制度,其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由顾客焦点、领导、执行、员工能力四类衡量工程品质的指标构成,第二层次按工程建设程序划分为七个阶段,并分别给出各个阶段相应的指标与衡量方法。但是,目前我国政府或有关机构没有政府投资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水利项目行业、项目类别、地区经济差异等因素,水利工程绩效审计相关标准、指南、实施细则,指导审计人员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性和科学性的评价。从工程阶段看,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应涵盖水利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以及运营阶段全过程的指标;从审计目标的角度,应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及环境性指标。一种可行的方式是通过时间维度与目标维度,分析各区间的审计内容,构建完整、科学、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例如,基于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和围绕“5E”构建就分别体现了时间维和目标维的绩效审计脉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提供绩效审计基本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细化,这样可使指标体系相对统一又能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