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绿化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绿化管理论文

第1篇

1.1绿化施工规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比如庭院的园林绿化工程,绝大多数都属于中小型的绿化施工工程。对于此类工程,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开工前没有详尽的规划设计方案,对现场存在的一些限制因素不能很好地把握,大部分规划设计仅有效果图。简单的设计图不可避免地使绿化工程中的元素材质、单元规格等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规划设计师和具体的施工人员在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交流,没有对园林景观思维及整体效果统一理念。恰恰因为这种随意性和不统一性造成园林工程监理员缺乏管理上的依据,只能临场应变,从而导致绿化施工体现出来的效果与规划设计所想表达的景观理念产生较大差异,严重的会导致返工,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浪费。

1.2大多数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多数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和业务操作上缺乏经验,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绿化施工,导致规划设计图成为摆设,由于工程施工人员看不懂设计图纸,或者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最后使园林绿化施工的效率降低。此外,由于园林绿化工程较多,施工季节集中在春季,园林工程施工队伍又多为临时组建,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并缺乏相互配合的经验,很难保证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保持一致。因此由非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的施工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导致多数的绿化工程植物成活率较低,或者生长态势不好,达不到规划设计要求的标准。

1.3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人员水平低下

由于对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不高,只是为了丰厚的行业利润,对员工专业技能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使得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造成很高的返工现象。返工又会拖累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影响工期,造成了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1.4没有严格按照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人员水平不高、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不严格按照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造成了绿化施工的整体效果不符合要求。例如,在施工时忽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的地理位置都有自己的小气候特点,而不同植物栽培时所要求的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差异,栽培不考虑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不能使二者相互进行统一,导致绿化植物生长过程中长势不好,生命力较弱,产生一些病害和虫害,严重的会逐渐死亡。其原因也可能是由于设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不了解植物生长的习性,盲目追求美观效果,达不到适地适树的要求。此外,在绿化施工时对地形不加以处理,对土壤质地不进行改良,也影响绿化工程的质量。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土地要进行整理,在实际的施工中为降低施工成本,加速施工进度,不按照要求来施工,同样会使植物生长状态不佳。特别是对局部换土和全面换土的地方,没有进行换土,或换土不到位使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尤其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存在大量的石渣或混凝土残渣,造成土壤透水能力差,根本不具备植物生长基本要求,最后导致绿地内植物生长状况不良。

1.5绿化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管理不到位

园林绿化施工的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也是常见的现象。例如:对于树冠较大、树木较高的植物不设支撑或支撑不合理,极易造成树木的倾斜倒伏;后期管理中不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导致绿化地带的杂草丛生;不按时进行浇水、施肥,造成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不足;管理不当也会使土壤发生板结现象,绿化植物产生各种缺素症状,植物抗性降低,病虫害严重,影响绿化景观的效果。

2解决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高现场施工管理能力

充分掌握规划设计图纸的意图并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绿化栽培植物的生态习性,对于设计中不具备植物生长条件的区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尽早提出,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复核,并提出修改建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期的确定,清理好施工现场中的垃圾,平整土地,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注重植物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对不适宜栽培的土壤进行换土,建设垃圾较多的往往碱性较强,必须要调节好土壤的pH值,使土壤pH值在6.5—7.5之间。采集各方数据来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做好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现场施工管理首先是对施工队伍管理,绿化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和施工队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管理上要安排施工期间必需的生活设施,如食堂、宿舍、厕所等。对工人的管理要做到有松有弛、赏罚有度,提高与施工工人的亲和力。管理人员多去施工现场,认真了解、听取工人们的建议和方案。施工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减少或避免由技术原因而产生的错误。如发现施工中的违规、违章事件要及时纠正,避免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2.2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规划设计的要求艺术地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的搭配展现其独具特色的生态美。因此,设计是园林绿化工程的灵魂,离开了设计,绿化工程的施工将随意种植,不严格按图施工,不能体现出整个规划设计的理念,最终影响绿化、美化的效果。因此要求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共同了解掌握和沟通绿化设计的意图,并严格按图施工,保证施工后达到设计的理念要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效果好坏,决定于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目前,大部分园林绿化工程多以承包的形式进行,施工队伍基本是临时组建。他们在苗木栽培方面的技术较低,不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栽培,致使许多种植苗木不合理,达不到技术上的要求,最后造成许多苗木的死亡。作为绿化工程的施工方,要求施工队伍必须具备扎实的园林绿化专业功底、基本的职业操守,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在园林绿化行业中,有“三分设计、七分施工”的说法,不言而喻说明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在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并掌握园林树木的种植技术,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其次,加强施工管理,明确生产岗位责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有效分工,各司其职,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科学、合理、实效,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完成。

2.3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严把采购苗木的质量关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投入材料的质量,也是决定绿化施工质量的关键,如栽培土壤质量、种植苗木规格、需要的各种管线、铺装材料等,如不能严格控制绿化材料的质量,就不能保证整个绿化施工的工程质量,因此,严格控制绿化施工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绿化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苗木的栽植工程最为重要。苗木的规格、质量和生态适应性将直接影响着绿化施工的质量。绿化工程所需要的苗木种类较多,品种和规格比较繁杂,栽植时间相对集中。施工时本地区苗木有时供应不及时或无法满足需求,必须从外地调运补充,这就要求所调运的苗木不能存在病苗、弱苗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以免造成苗木的质量下降,影响苗木的成活率,使绿化工程的成本大大提高。

2.4加强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园林绿化公司从工程竣工到工程移交需要2年的时间,因此在2年期间内必须保证栽植绿化苗木的成活率,生长状况较好。后期养护管理最重要的是水分管理、苗木的施肥管理、苗木的病虫害防治以及进行苗木的修剪等。植物的水分管理除了在苗木定植时浇透水外,在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及时补充水分。在植物枝叶萌动、生长旺盛和干旱的季节要适量、适时地进行灌溉,保证种植的树木随时都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另外,夏季炎热,灌溉时要注意避开正午时段,一般选择在上午9—10点和下午4—6点左右时进行灌溉;也可配合叶面施肥进行叶面喷水,通过植物的茎叶吸收养分和水分。在降雨量较大的雨季要适当排涝,避免因积水过久而使植物死亡。苗木在定植前、定植时和定植后期,要适当施用一定的肥料。施肥的方式有基肥、种肥和追肥。基肥的施用一般在定植前使用,原则上以长效的有机肥料为主,能满足苗木一年内营养需求,施肥量占整个施肥量的50%左右;种肥的施用结合栽植时进行,主要满足前期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施肥量在10%左右;后期施肥为追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满足植物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施肥量占整个施肥总量的40%左右。由于苗木本身的原因,特别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园林植物不可避免还会发生病虫害,因此,在后期养护期间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发生要及早治疗。绿化苗木容易发生的虫害有天牛、介壳虫、木虱等;易发生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一旦发现有病虫害产生,又不能够确定其病因,要及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和防治。在整个防治过程中除了用药物防治外,还要经常清理染病的枯枝枯叶,并注意保持清洁和通风透光。

3结语

第2篇

1校园绿化建设中管理的重要性

1.1绿化校园管理工作有利于净化师生心灵和缓解精神压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校园学习的优质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搞好校园绿化建设管理工作,提高校园绿化效果,可以进一步帮助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亲近自然,愉悦心情,缓解学习所带来的思想精神压力,有益于师生们的身体健康。

1.2绿化校园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校园的绿化功能

众所周知,合理科学的校园绿化具有保护和改善学校环境的作用,而校园环境具有净化广大师生心灵、陶冶师生情操的特殊功能,同时,还具有促进学校文明建设等特殊意义。学校在充分发挥这些特殊功能和作用的同时,离不开学校后勤绿化工作者的科学管理和精心养护。相反,如绿化校园管理缺乏科学性,一味坚持传统的养护管理方式,学校绿化建设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反而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学校形象。

1.3绿化校园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动校园低碳建设的发展

节能减排、低碳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绿化校园管理工作应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在校园绿化工作中大力开发低碳型空间、种植低碳植物、建设低碳景观、灌输低碳理念,打造具有创新型、低碳型的特色学校园林,体现低碳校园的人文性和自然性。

2绿化校园管理的特点

2.1绿化校园管理具有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绿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使草木生长旺盛,除了消除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为破坏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外,还必须经过长期的精心养护和科学的管理,做到“三分种,七分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绿地的特殊功能和作用,达到校园绿化建设的最佳效果。因此,校园绿化工作具有长期性。

2.2绿化校园管理具有技术性

绿化校园管理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就是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立地条件、生长时期、季节气候等多种因素,采取科学的、专业的技术管理,不是简单的浇水、施肥就能做好绿化工作的。

2.3绿化校园管理具有时滞性

绿化校园管理的时滞性与长期性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植物的生长是一段长时间的过程,所以,绿化管理和护养工作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绿化管理的失误,比如对植物的护理不到位,或是对绿地的破坏,也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具有隐蔽性和时滞性。

2.4绿化校园管理具有不确定性

绿化校园管理的不确定性体现在影响绿化效果的因素较多,如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另外,一些植物的生长和环境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别。因此,在这种不确定的因素下,更要求绿化校园管理者们要充分发挥管理工作中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因地制宜地做好预防措施,量体裁衣地做好护理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抵御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损失。

3绿化校园管理存在的问题

最近,笔者在对部分高校的走访和调研中发现,各高校老校区的植物缺少专业的护理,绿化管理人员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要求缺乏相应的科学认识。虽然植物生长在老校区中已基本成型,但失于管理,无法有效地发挥出特殊的功能。在物种选配上单一,导致绿化效果不明显。总之,校园生态系统脆弱,绿地零散,面积大小失衡,造成绿化管理工作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3.1绿化规划设计与绿化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

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学校在绿化规划上缺少专业设计,在管理上缺乏标准,在技术上缺乏科学指导,在实施上缺乏制度标准,导致学校绿化管理效果不佳。

3.2绿化校园管理“先天”条件不足

在老校区校园绿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绿地比较零散、分散,绿地分布遍及校园各处,面积大小不一,植物种类单一。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又没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把校园绿化仅仅看成是修枝除草、浇水施肥等简单低级的工作,从而造成了绿化校园管理的“先天”不足。

“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已经成为绿化校园管理的标准。然而,在学校绿化建设的过程中,有的学校对设计看得比较重,对管理方面却只字不提;有的学校在设计和施工上舍得投入资金,而在养护管理上却显得小气,没有设置固定的专业队伍来养护和管理绿地,仅依靠传统的种植方法进行简单的护养管理,致使学校绿化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4提升绿化校园管理的具体措施

4.1提升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提高绿化校园管理工作的水平,学校应当提高相关人员对绿化管理的认识水平,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学习相关文件,不定期外出参观、交流学习,吸取其他单位绿化管理的好经验和作法。同时,要加强对绿化管理工作的领导,选派有责任心的干部来负责绿化管理。

4.2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高校应适度招聘一些有绿化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绿化校园管理和建设工作。同时,还要不定期地聘请专家来校传授绿化管理、设计、护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指导绿化建设和管理队伍的业务工作,打造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队伍。要广泛动员学校师生,定期组织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环保意识,使广大师生也成为学校绿化管理队伍中的一分子,做到校园环境维护人人有责,从而保护好校园绿地。

4.3实施目标管理,科学管理

管理是一门科学,绿化护养管理也是一门科学。为了做到科学管理,绿化管理部门要制定好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岗位实际操作规范,使绿化管理更加科学,绿化护养工作更加合理,更加有章可循。

4.4强化管理机制,责任到人

众所周知,栽一些树,种一片草很容易,但是要使栽下的树成林,种下的草能成活,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为此,学校应制定绿化校园管理条例,实行专业化的、科学性的团队管理。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加强监督管理,实施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奖罚分明,对学校绿化管理贡献突出者应予以物质奖励,特别要鼓励养护中的高技术含量作业,以促进学校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

5结束语

第3篇

1.规划管理不科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决定一个城市园林建设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但吉林市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长远性、科学性、系统性。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往往出现脱节,各相关利益方在利益的驱动下,在建设过程中随意改变绿地系统规划,调整建设用地性质,从而使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滞后于城市现代化进程。

2.生态意识不够强

仍停留在表面美化阶段,有些着重强调草坪,忽视了高大乔木植被,或是乔木种植过于集中,违反了树木的生长习性。但是理论认识上众多的不足和有限的实力之间的差距致使城市优化及改造难以深层次化,必须要提高生态意识,认真分析城市水文、地质、格局和气候,按照景观生态格局的分析方法统计计算,结合整体的绿化用地性质来确定。还需要大量进行相关技术和科研分析手段的运用,例如生态过程分析方法、物种搭配选择等。

二、强化园林绿化管理的对策

1.规范管理园林绿化执法,依法管理绿化

城市绿化园林管理工作必须向着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制绿、依法制绿,有关部门要加快立法,出台切合园林绿化行业特点,利于园林绿化行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便于操作的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使园林绿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地方政府需要及时制定同城市环境法律相配套的地方性园林绿化条例,保证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以法律形式克服人为因素或权力干扰方面的非法律法规影响,抵制非法侵吞或者占用绿化用地。

2.强化建设园林绿化管理,完善管理体制

强化建设园林绿化管理,将当前以突击整治和应急管理为主的管理手段转变成长效跟踪管理方法,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充分掌握全市土地和水源等生态环境现状,协调统一绿化规划建设的管理体制建设,以适应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同城市发展的内在互需关系。管理体制需要创新,首先,要完成管理重心的下移和管理权利的下放,通过各个职能配置的科学调整,实现职、权、利三者挂钩。其次,还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机制。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涉及的领域广,任务多,操作复杂,是必须在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与相互协作下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管理体制更为重要的是形成政府多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统一的体系,应对高强任务量且宽广涉及面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制定完善高效统一的管理机制。

3.从实际出发保证生态平衡,科学合理规划

城市绿化规划日趋向生态性、区域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方向发展,规范城市绿化规划,是提升园林绿化管理的关键一步。部门政府要以当地经济发展为依据,因地制宜,科学组织城市园林规划,既要与城市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又要对广大民众以及社团、法人等各方面的利益给予充分考虑,使园林绿化规划整体更趋于生态化、合理化和具体化。园林绿化管理规划要想做到科学合理必须严抓四大要素:第一,实事求是,把握当地实际的土质、水文、气候及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第二,全面考虑,综合统筹,相关规划要协调相关部门和相关产业;第三,平稳发展,均衡分布,以点带动面;第四,严格依据城市规划设计的程序完成工作。在规划设计时,要遵照有关规范原则,并且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利用规划出的绿化面积,合理安排布局,提升管理者管理园林的规范意识,同时,还必须考虑对原生态进行充分保护。

4.提高园林绿化管理者水平,推行人本思想

作为直接参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实施者,管理者的水平高低与园林绿化公共服务能力、质量的体现有着直接关系、要加强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方法与手段的学习与利用,可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对于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要积极借鉴,并通过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转化为适应本地园林绿化发展的有效的管理手段。同时,广大园林工作者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刻意模仿,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而是应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更新规划设计理念,坚持探索与实践。

5.提升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多用乡土植物,合理搭配乔、草和灌木

城市园林绿化需要重点把握园林植物多样化种类建设,形成季相的目标,此外依靠不同植物不同的习性和形态更能形成多层次、立体且多彩色景观,提供人们多姿多彩的自然空间。只有多样化的园林绿化才能够引来多样化的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继而形成彩蝶飞舞、鸟语花香的意境,整个生态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6.全民化实现园林绿化管理,广泛发动群众

第4篇

1.1在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宝洁措施不到位

我国的园林养护安全管理中一直对自身的宝洁缺乏正确的理解和端正的态度,这致使园林养护安全的宝洁力度还有待提高。

1.2对于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的关注度不高

在我国的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最容易被察觉和发现的表层上,并不对深层次的东西进行研究和分析,一般只是用眼观,目测一下园林绿化的外观状况,以此来判断其是否需要养护。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养护也是最表层和最基本的,如修剪、灌溉、施肥,而并不注重对杂草、土壤硬化和土壤流失等情况的观察。

1.3缺乏先进、科学的园林养护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

目前,我们的园林养护安全管理仍旧采用传统的方法,没有先进的技术,这使得园林养护安全管理工作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难以满足时下社会对园林养护的总体要求,致使我国的园林养护工作进度缓慢,时效性和成果性很差。

1.4欠缺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的意识

在进行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园林绿化人员没有正确的园林养护意识,也没有专业的园林养护知识,往往认为只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浇水、施肥即是对其进行了养护,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园林绿化的效果,使园林绿化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进而使我国的园林绿化管理陷入困境。

2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园林绿化安全管理中的保洁力度

在园林养护安全管理中应提高对宝洁工作的重视,加强宝洁力度,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在实际中从自身做起,清除生活中的白色垃圾、清除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污染物,对园林绿化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从而发挥园林绿化改善环境的基本作用;另外,摒弃传统只注重园林绿化整体效果的观念,大胆实行一体化管理,注重环境卫生的保护,保持园林绿化的原有本色。

2.2提高园林绿化安全管理的关注度

在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不应只将目光或注意力集中在表面现象上,而应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关注和挖掘,以此来及时掌握土壤硬化、土壤流失等情况,从而避免因上述情况而引发的更加严重问题的产生。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在对园林绿化进行简单的灌溉、修剪、施肥的基础上,还应对其进行及时的除草、松土和培土等方面的养护安全管理,这样才能为生态园林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以此来确保绿化植被更好的生长,从而实现绿化园林养护安全管理工作的升华,使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工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更加深入、科学、合理和规范。

2.3改变观念,更新传统的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改变传统观念,对我国的园林绿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首先,可以将科学技术应用与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中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科学技术思想的指导下对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进行改革,从而使之能够体现科技的魅力,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可以进行大型机械化作业,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园林绿化的养护范围,使得越来越多的园林养护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的落实,从而使园林绿化养护的整体效果得以提升;最后,利用科学信息化技术对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可靠的监督、控制和协调,这样即使是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对园林绿化的长势情况和养护情况了如指掌,从而便于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和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2.4增强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意识

要想提高园林绿化植被的成活率,使园林绿化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将园林绿化的养护理念贯穿于整个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之中。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做好在起挖、运输、移植过程中树木的养护工作,防止对树木的根系造成的人为损害;在运输的途中还应适时、适度的对树木进行养分和水分的补给,避免因水分或养分流失太快而造成的树冠失水或树木枯死的现象等。以上种种养护措施实施的首要条件是,园林绿化施工人必须具备较强的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对园林植被进行科学、正规的养护,以此来增加园林苗木的成活率,使得园林绿化的发挥应有的效能。另外,增强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意识,也可以使园林绿化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得以充分的体现和理解,从而淋漓尽致地体现园林养护对园林绿化作品的促进作用。

3结束语

第5篇

1精心策划,制定完整配套移栽方案

大树移栽一般是指胸径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因移栽树种、年龄、季节、距离、地点等不同而移栽难易不同,必须制定完整配套的移栽方案。

1.1树种及规格选择

根据园林绿化施工的要求,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确定好树种、品种规格。规格包括胸径、树高、冠幅、树形、树相、树势等。树种不同移栽难易不同。一般易于成活的树种有银杏、柳、杨、梧桐、臭椿、槐、李、榆、梅、桃、海棠、雪松、合欢、榕树、枫树、罗汉松、五针松、木槿、暴马丁香、梓树、忍冬等;较难成活的树种有柏类、油松、华山松、金钱松、云杉、冷杉、紫杉、泡桐、落叶松、核桃、白桦等。一般选用乡土树种,经过移栽和人工培育比异地树种、野生树种容易成活,树龄越大成活越难,选择时不要盲目追新追大。根据确定好的树种、品种和规格,通过多渠道联系和实地考察及成本分析确定好树种的来源,并落实到具体树木。同时作好移栽前各项准备工作,如:大树处理、修路、设备工具、人员,办好准运证和检疫证等。

1.2施工区域的树种规划及定植穴

根据绿化工程要求做出详细的树种规划图确定好定植点,并根据移栽大树的规格挖好定植穴,准备好栽植时必须的设备、工具及材料,如吊车、铁锹、支撑柱、肥料、水源及浇水设备、地膜等。

1.3运输线路勘测及设备准备

根据运输要求,提早考察运输线路,如路面宽度、质量、横空线路、桥梁及负荷、人流量等做好应对计划,准备好运输相关的设备如:汽车、吊车、绑缚及包装材料等。

1.4大树移栽技术及相关人员培训

根据大树移栽要求,制定好相关移栽技术规程并进行人员培训,明确分工和责任,协调联动,确保移栽工作准确有序地进行。

2大树移栽技术

2.1大树移栽的时期

北方最佳移栽时期是早春,大树带土球移栽及较易成活的落叶乔木裸根栽,加重修剪,均可成活。需带大土球移栽较难成活的大树可在冬季土壤封冻时带冻土移栽,但要避开严寒期并做好土面保护和防风防寒。春季以后尤其是盛夏季节,由于树木蒸腾量大,移栽大树不易成活,如果移栽必须加大土球,加强修剪、遮荫、保湿也可成活,但费用加大。雨季可带土移栽一些针叶树种,由于空气湿度大也可成活。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的深秋,树体地上部处于休眠状态,也可进行大树移栽。南方地区尤其是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移栽,落叶树还可裸根移栽。

2.2大树处理

移栽大树必须做好树体的处理,对落叶乔木应对树冠根据树形的要求进行重修剪,一般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树冠越大,伤根越多,移栽季节越不适宜,越应加重修剪,尽量减少树冠的蒸腾面积。对生长快、树冠恢复容易的槐、枫、榆、柳等可进行去冠重剪。需带土球移栽的不用进行根部修剪,裸根移栽的应尽量多保留根系,并对根系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栏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并加大树冠的修剪量。对常绿乔木树冠应尽量保持完整,只对一些枯死枝、过密枝和树干上的裙枝进行适当处理,根部大多带土球移栽不用修剪。为了保证大树成活,促进树木的须根生长,常采用多次移栽法、预先断根法、根部环剥法,提早对根部进行处理。起树前还应把树干周围2—3m以内的碎石、瓦砾、灌木丛等清除干净,对大树要用三根支柱进行支撑以防倒伏引起工伤事故及损坏树木。成批移栽大树时,还要对树木进行编号和定向,在树干标定南北方向,使其移栽后仍能保持原方位,以满足对避荫及阳光的需求。

2.3大树挖掘和包装

国内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挖掘软材包装移栽法,适用于挖掘圆形土球,树木胸径为10—15cm或稍大的常绿乔木,用蒲包、草片或塑编材料加草绳包装。也可采用木箱包装移栽法,适用于挖掘方形土台,树木的胸径为15—25cm的常绿乔木。北方寒冷地区可用冻土移栽法。落叶乔木一般采用休眠期树冠重剪,尽量保留较大较多根系的裸根移栽法,挖掘包装相对容易。大树移栽时,必须尽量加大土球,一般按树木胸径的6—8倍挖掘土球或方形土台进行包装,以尽量多保留根系。

2.4大树的吊运

大树吊运是大树移植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树的成活、施工质量及树形的美观等。一般采用起重机吊装或滑车吊装,汽车运输的办法完成。树木装进汽车时,要使树冠向着汽车尾部,根部土块靠近司机室。树干包上柔软材料放在木架上,用软绳扎紧,树冠也要用软绳适当缠拢,土块下垫木板,然后用木板将土块夹住或用绳子将土块缚紧在车厢两侧。一般一辆汽车只吊运1株树,若需装多株时要尽量减少互相影响。无论是装、运、卸时都要保证不损伤树干和树冠以及根部土块。非适宜季节吊运时还应注意遮荫、补水保湿,减少树体水分蒸发。

2.5大树定植

大树运到后必须尽快定植。首先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按树种分别将大树轻轻斜吊于定植穴内,撤除缠扎树冠的绳子,配合吊车,将树冠立起扶正,仔细审视树形和环境,移动和调整树冠方位,将最美的一面向空间最宽最深的一方,要尽量符合原来的朝向,并保证定植深度适宜,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或箱板(草片等易烂软包装可不撤除,以防土球散开),分层夯实,把土球全埋于地下。做好拦水树盘,灌足透水。

3大树移栽后的养护

大树移栽后的精心养护,是确保移栽成活和树木健壮生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决不可忽视。

3.1支撑树干

大树移栽后必须进行树体固定,以防风吹树冠歪斜,同时固定根系利于根系生长。一般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将树牢固支撑,确保大树稳固。一般一年之后大树根系恢复好方可撤除。

3.2水肥管理

大树移栽后立即灌一次透水,保证树根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根系发育,然后连续灌3次水,灌水后及时用细土封树盘或覆盖地膜保墒和防止表土开裂透风,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变化注意浇水。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在夏季还要多对地面和树冠喷水,增加环境湿度,降低蒸腾。移栽后第一年秋季,应追施一次速效肥,第2年早春和秋季也至少施2—3次,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树体健壮。

3.3生长素处理

为了促发新根,可结合浇水加入200mg/I的萘乙酸或ABT生根粉,促进根系提早快速发育。

3.4包裹树干

为了保持树干湿度,减少树皮水分蒸发,可用浸湿的草绳从树干基部密密缠绕至主干顶部,再将调制的粘土泥浆糊满草绳,以后还可经常向树干喷水保湿。盛夏也可在树干周围搭荫棚或挂草帘。北方冬季用草绳或塑料条缠绕树干还可以防风防冻。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果树在城市绿化中树种的选择原则,我国北方一些常见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绿化应用及主要栽培品种,并对果树在绿化栽培中的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建设也日益兴盛,园林绿化自然少不了千姿百态的树木。我国有丰富的果树资源,有的花香、有的果奇、有的叶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果实营养丰富,有的还具有药用价值。充分利用这些果树资源,既可以丰富园林景观,又可为市场提供大量果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因此,果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现将城市绿化中果树树种的选择要求,我国北方一些常见果树及其养护管理进行简要介绍。

1城市绿化果树树种的选择

果树种类繁多,不同的果树树体高低、生活习性以及绿化应用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绿化的时候进行适当的选择。

1.1地域性

选择植物的时候要把环境条件与植物的生态习性结合起来,以便选择合适的品种,提高成活率。如建筑物的南面和孤植树宜选用喜光树种,而北面宜选用耐阴树种;在湖岸溪流两侧或土壤水分含量较多的低湿地可栽植喜湿耐涝树种,在灌溉条件较差的干旱地区可栽植耐旱树种。温度对果树的生长、开花、结实影响很大,选择时要注意树种的温度习性,南方宜植喜温、耐热树种,而北方要求树种能耐寒;不同的果树对土壤适应性也不同,有的耐盐碱,有的喜偏酸土壤。所以,首先要了解绿化地的环境条件,再进行果树的选择。

1.2可行性

城市绿化地带与果园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一般不及果园。因此绿化区栽培的果树要求是适应强的树种,或是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条件。另外,污染较重的地段最好不要栽植果树,一方面环境条件差,对果树的生长发育不利,另一方面在污染环境中生产的果品质量不佳,食用后还可能对人体有害。

1.3观赏性

用果树做绿化树在实现绿化美化功能的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必须注意,绿化美化功能应该放在首要位置,不能本末倒置。所以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它的根本功能。因此,在选择果树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它本身的生态习性外,还要考虑与绿化地段的配置情况。如行道树以提供绿荫为主,要选择冠大荫浓、生长快的树种,风景区可选择冠、叶、花或果实部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等。

1.4多样性

用于绿化的果树不同于一般果树,树种选择时应尽可能多一些,使景观富于变化,不单调,以提高观赏价值。同时,不同的果树可以在不同时期向人们提供不同种类的水果产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一举两得。

2北方常见的城市绿化果树

适宜于城市绿化的北方果树树种很多,功能较全的主要有10种作绿化果树,对其绿化应用简要介绍如下:

2.1苹果

苹果春天开白色略带红色的花,秋有红果,为观花观果树种,也可做盆景,用“平”之谐音,寓意平安。喜光,较耐寒,喜干冷的温带气候,忌湿热。可作为庭荫树孤植,也可用作行道树,还可以成片种植在郊区,组成绿化带。目前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红星、金冠、国光、富士、粉红佳人、华夏等。

2.2梨

梨花淡白色,冰姿玉骨。身临梨园有种“花山花海花世界,玉地玉天玉乾坤”的感觉。观花观果,可作蜜源树种。梨喜光,较耐荫、耐寒,喜湿润,耐干旱、瘠薄和碱土。适宜于在大型园林或风景区内以及郊区成片种植,也可以作为庭院绿化树种。目前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秋子梨系统的南果梨、京白梨等;白梨系统的鸭梨、雪花梨、秋白梨、苹果梨等;沙梨系统的丰水、黄冠、中梨1号、二十世纪等。

2.3杏

杏是春天景色的代表。早春花先叶开放,“杏花枝头著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蔚为壮观。夏日果熟,满枝珍珠玛瑙,美丽耀眼。杏喜光,适应性强,耐寒与耐旱力强,抗盐性较强,但不耐涝。适宜配置水边、湖畔、庭前、墙隅,在大型园林或风景区内可群植。目前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凯特、金太阳、李光杏、曹杏、崂山红杏、大红杏、山黄杏等。

2.4石榴

石榴、桃、佛手是中国的三大吉祥果,人们常把这三种果放在一起送人表示祝福多子多孙、多福多寿。石榴花期长、花色艳丽、花果繁多,为花果俱美的著名园林绿化树种。石榴喜光和温暖气候,适宜于石灰质碱性至黄红壤酸性土壤中生长,有一定耐寒能力。宜植于庭院、道路、附属绿地及其园林景观中起配景作用,可孤植、亦可丛植。目前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醉美人、墨石榴、一串铃、晚霞红、大红甜、峰红号等。

2.5桃

桃花烂漫芳菲、色彩艳丽,与柳树配在一起,桃红柳绿相映成趣、春色明媚。桃为阳性树,不耐荫,耐旱忌涝,耐高温,较耐寒,不耐碱和黏土。可植于庭院一角,也可成片种植,构成桃花园景观。它是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之一,在湖滨、溪流、道路两边以及公园草地、庭院等处都宜栽培。目前我国栽培的有普通桃、油桃和蟠桃3大类。

2.6山楂

山楂枝叶繁茂,树冠整齐,花艳果红,是观花观果树种。对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喜光,稍耐荫,耐寒、耐旱。可作庭荫树和园路树,亦可作绿篱。目前我国栽培主要品种有:西丰红、秋金星、大金星、艳果红、泽州红、金星、京短1号等。

2.7樱桃

樱桃早春先花后叶,花如彩霞,新叶娇艳,果若珊瑚,秋叶丹红,是观花观果树种。喜光,喜肥,耐寒、耐旱。宜作孤植、丛植,配置在山坡、建筑物前及园路旁。目前我国栽培主要品种有:早红宝石、极佳、大紫、龙冠、红灯、胜利、宇宙、相约、玛瑙等。

2.8枣

枣树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强,适用于工矿区绿化。老根枯干可作树桩盆景。喜干冷气候,耐干旱瘠薄及寒冷,也耐湿热。宜作庭荫树及行道树,或丛植、群植于庭院、路边,是绿化结合生产的良好树种之一。目前我国栽培的观赏品种主要有:龙枣、茶壶枣、胎里红、葫芦枣、磨盘枣、鸣山大枣、冬枣、临泽小枣等。

2.9葡萄

葡萄是一种藤本蔓生植物,通过搭架人工引蔓可做到“占天不占地”。绿叶成荫、硕果晶莹,适应性强,寿命长,是叶果俱佳、遮阴、观赏、经济效益并重的优良垂直绿化材料。喜光,喜干燥及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冬季需一定低温,但要注意防寒。耐干旱,怕涝。常应用于门庭、跨路长廊、花廊等处绿化。目前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巨峰、克瑞森、金星无核、京早晶、希姆劳特、蜜汁、红地球、圣诞玫瑰等。

2.10柿

柿树枝繁叶大,冠幅如盖,荫质优良,秋时叶红,丹实似火,是观叶观果俱佳的树种。用于制作盆景,寓意“事事如意”。属强阳性树种,耐寒,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可作庭荫树、独赏树和行道树。园林中孤植、群植于草坪周围、湖边、池畔、园路两旁及建筑物附近,无不相宜。目前我国栽培的柿有两大类分别为涩柿类和甜柿类。涩柿类主要有:磨盘柿、镜面柿、鸡心黄、桔蜜柿等;甜柿类有:富有、次郎、新秋、骏河等。

还有很多果树亦适宜用作城市绿化,它们功能各异,有的可用作观花,有的可观果,有的可观叶,有的可观形,还有的既可观花又可观果还可观叶,在此不一一列举,值得强调的是,在园林配置中要根据实际进行合理搭配。

3城市绿化果树的养护管理

3.1土、肥、水的管理

果树对土、肥、水的要求很高,如果把果树同其他园林植物一样养护,则果树生长衰弱,花少果落,失去观赏价值。但也不能仅按照常规的果树栽培方法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会降低观赏价值。果树作为园林树木结合生产时,应注意防护和美化作用是主导的、基本的,园林生产是次要的、派生的。进行土肥水等管理时,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分清主次,充分发挥果树在园林树木中的作用。另外绿化地带的土壤等条件经常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困扰和限制,不能像果园那样能进行随机选择。

3.2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园林和果树管理中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绿化果树不能单纯按常规的果树栽培管理要求进行整形修剪。除遵循果树的生长特性外,还要求与它的绿化功能相适应。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绿化功能。其修剪方法也不一样。如作为行道树的乔木类,功能主要是遮阴和改善环境,要求树形高大、大小合适的树冠,一般不宜采用果树当前最流行的栽培管理方法即矮化栽培管理。同样庭荫树集休闲、娱乐于一体,应有庞大的树冠,为休闲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同时要求树形优美,以便观赏。而作为盆景的果树,它们的修剪更要具艺术性,盆景一般是小型艺术,它要求植株根、干、枝叶、花果和整体的姿态美,并且还要表现出它的意境外美等,整形修剪既要整出优美的树形,又要花繁果硕,从多方面提高其观赏价值。

第7篇

1园林绿化种植的含义

园林绿化种植,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出现的一个概念。它是由“园林绿化”和“园林种植”这两个基本概念组成的。所谓的园林种植就是指人类通过叠石、理水等方式,将该地区原有的地形和地貌进行改变。将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改变以后,在新的地形地貌环境下种植花草,并且适当建造一些凉亭等,使该地区变成一个适合人类游玩和休闲的场所。园林绿化就是在园林种植的基础上,通过移栽以及种植绿色植物等方式,使原有的环境得到改善。园林绿化工作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即公路两旁的绿化,四旁绿化,以及城市中的绿化,乃至国土上的绿化等。而园林绿化种植,则包括园林种植和园林绿化中的全部内容,是将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2园林绿化种植相关技术的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在对园林绿化种植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地形改造方面的问题,以及对土壤复原工作的管理。我国的园林绿化种植技术与很多西方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土壤的改进技术还不够成熟。一方面,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为广阔,南北方土壤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所跨的纬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气候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园林绿化种植的相关施工人员,要对我国南北方之间的土壤差距有一个较为基本的了解,同时也要对不同气候对植物的要求,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

3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策略

3.1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为使我国园林施工策略变得更加合理化,首先要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作为园林绿化种植施工的重要基础,在园林绿化种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施工材料质量的高低与园林绿化质量之间成正比关系。因此,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园林施工策略中的中重中之重。施工单位在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取一些信誉较高,以及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供应商。除了要选取原材料较高的供应商,施工单位还要选择较为专业的施工人员,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比如,在对大型树木进行移植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但要对树木的大小进行检查,还要对树木的病虫害以及根系,甚至是土球的大小进行检查。3.2保证施工工艺的品质。在园林绿化种植施工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品质。由于园林绿化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土壤环境均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为了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品质,要在施工之前对所有绿化地点进行考察,并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况进行估计,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3.3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施工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作为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招聘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较为专业的施工人员。对于一些对施工品质要求较高的单位,施工单位要选择专业素养较高的施工人员进行作业。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培养,还要培养施工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品质。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园林绿化种植相关技术进行管理,以及制定合理化的施工策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为了使我国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更长期的发展,以及使我国的施工策略变得更加合理化,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革。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对园林绿化种植的相关管理措施进行改革,既需要园林的设计者以及建设者的努力,也需要每一个相关公民的认真配合。只有这样,我国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田兴军 单位:贵州省林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炜.园林景观草坪的种植施工及养护管理.现代园艺,2015,(24):197~197

第8篇

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发生树木低温危害的部位和原理,并就此提出了北方地区绿化树木冬季越冬防寒的主要技术措施,为防治冬季绿化树木冻害、确保绿化效果提供了依据。

北方地区冬季至早春苗木容易遭受冻害或“生理干旱”(又叫冻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会全株死亡。银川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长、干燥多风、气温变化剧烈,对苗木的危害很大,尤其是一些常绿树种、新引进的树种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为确保“创园”成果,使树木安全越冬,防止其在冬季发生冻害,在了解低温危害原因的基础上,要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使树木安全越冬。

1发生树木低温危害的部位和原理

1.1根系冻害

因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1.2根颈冻害

由于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

1.3主干冻害

一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因初冬和早春期间,昼夜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二是冻裂(又称纵裂、裂干)。由于初冬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细胞间隙结冰,也可造成裂缝。

1.4枝杈冻害

主要发生在分杈处向内的一面。症状为皮层变色、坏死凹陷,或顺主干垂直下裂。因分杈处年轮窄、导管不发达、供养不良、营养积存少、抗寒能力差等原因导致导管破裂,致使树木来年春季发生流胶。同时,因分杈处易积雪,化雪后浸润树皮使组织柔软,气温突降即会受害。可用主干包草、树杈挂草等方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

2越冬防寒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加强肥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藏。春季加强肥水,还可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能,保证树体健壮。秋季控制灌水,及时排涝,适量施用磷钾肥,锄草深耕,可促进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从而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

2.2适时冬灌,保证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

合理的冬灌既能保证植物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延长来年开花植物的花期。一般地温高于5℃时,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低于5℃植物根系不能吸水。所以,要在地温低于5℃前浇1次透水。地温低于0℃,土壤会因含水而结冰,这时也要浇1次水以保持根系不被风抽干。当温度更低时,根部冻水可放出潜热,提高温度。所以,冬灌应进行2次,时间为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对油松、樟子松、侧柏等针叶树幼苗可以采取冬灌防寒法。

2.3加强防冻保温措施

2.3.1根颈培土

冬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50~80cm、高30~50cm的土堆,可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2.3.2覆土

早春土壤尚未化冻时,树木根系难以吸收水分。而这时空气干燥、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造成植物生理干旱而枯梢。针对这一现象,在立冬前后可将苗木整个冬季埋在土中,使苗木及苗床土壤保持一定温度,不受气温急剧变化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可减少苗木水分的蒸腾和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于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分平衡,可以有效地防止冻害和苗木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云杉、侧柏、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幼苗和部分落叶的花灌木,如蔷薇、月季以及常绿的小叶黄杨等。易霉烂的树种不宜采用此法。覆土防寒应在苗木已停止生长、土壤结冻前3-5d(立冬前后),气温稳定在0℃左右时进行。覆土防寒具体方法:用犁将步道(或垄沟)犁起,碎土后向床(垄)面一个方向覆土,使苗梢向一边倒,不要从苗上头向下盖土。覆土要均匀,埋严实,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一般床面南侧迎风面适当加厚覆土。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补盖。翌年春天起苗前1~2周,气温稳定在5℃左右时开始分两次撤土,不要在大风天撤土,这样有利于缓苗,使其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撤土不宜过迟,否则覆土化冻下沉,黏附苗木,影响生长,且不便作业。撤土后要及时灌溉,以防春旱。

2.3.3架风障

为减轻寒冷干燥的大风吹袭造成树木冻旱的伤害,可以在树木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风障材料常为高梁杆、玉米秆或芦苇捆编成篱,其高度要超过树高。常用杉木、竹杆等支牢或钉以木桩绑住,以防大风吹倒,漏风处再用稻草在外披覆好,绑以细棍夹住,或在席外抹泥填缝。此法用于常绿针叶树幼苗或一些珍贵树种和新引进树种阔叶树幼苗的防寒中。

2.3.4涂白与喷白

用石灰加石硫合剂对枝干涂白,可以减小向阳面皮部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到的伤害,并能杀死一些越冬的病虫害。涂白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之间,不能拖延涂白时间,温度过低会造成涂白材料成片脱落。树干涂白后,减少了早春树体对太阳热能的吸收,降低了树温提升的速度,可使树体萌动推迟2-3d,从而有效防止树体遭遇早春回寒的霜冻。对花芽萌动早的树种,进行树身喷白,还可延迟开花,以避免晚霜的危害。

2.3.5塑料薄膜防寒法

该防寒法近年来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如苗床幼苗云杉、侧柏、桧柏等床作播种苗采用铁筋、竹片在苗床上支撑成拱形,上覆盖塑料薄膜作成小拱棚,四周用土埋严,简便易行。也适用于道路分车带内各类灌木和草、花的越冬防寒。另外覆膜前要灌透底水。此法保温保湿,温湿度适宜,管理方便。若遇冬季寒冷,可在塑料拱棚上面再覆盖厚草帘起防寒保温作用。

2.3.6药剂防治法

用防冻剂进行结冻前的防冻喷雾,一般喷施3~5次。

2.4春季养护管理

2.4.1春季,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地过早拆除,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防止苗木的不适应。保温棚拆除可根据天气状况,一般本地区防风障拆除时间在3月底、清明过后。为避免树体遭受风害,可提前在保温棚东南侧打孔放风,待树木适应后方可全部拆除。

2.4.2浇水、施肥

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温为主,因此可适时浇足春水和增施有机肥。通过给树木浇水、施肥,使树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且有利于生根。

第9篇

【关键字】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空间。人们在其中学习和居住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生态学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生态型校园之路。

第1章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发展方向。

1.1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它们对青少年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生态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生态型校园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

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

1.3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基础与条件

校区基地环境、土壤、气象、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第2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规划设计的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似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规划设计的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2)体现生态环境艺术式学校的原则

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以人为本的原则

生态景观规划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这要求:A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B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C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感情;D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比如,园路的设计走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出入方便,大乔木的位置要考虑到是否影响师生日常生活的采光、通风及安全问题。

(5)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第3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

3.1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总面积约80公顷。东临邰城路,南接陕西省饲料厂,北靠渭汇渠,西面为大片的绿地。整个规划地被城市主干道划分为三部分。

3.2规划的指导思想

运用生态学原理,力图在有限的环境空间中解决功能与形式美的矛盾,通过规划设计改善生态条件,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宜人的校园生存环境。

3.3布局手法

规划布局手法是条带加组团的布局方式。

道路交通

设东北两主入口,并有60M的景观道通入校园;连接两次入口的自然环路为车行道(14M),引导车流;教学实验区道路采用规则式棋盘式布局(7M);学生生活区道路自成体系,各组团均有或纵或横主路(20M)引向自然式环路;体育运动区道路将各场地整齐分割成各功能小区,相互联接,并有道路引向主环路。

建筑楼群

教学实验楼建筑群成条带状布置,为东西走向;宿舍楼为组团式布局。

3.4布局结构

总体布局可用“一心三带四区”来概括。

一心:为核心生态区。其内绿地连片布置,形成整个校区的中心绿岛,并与其它各功能区的条带状、环状、团片状绿地共同组成纵横交错的校园绿色网络系统。它由树木园、植物园、苗圃三部分组成。树木园、植物园内树种繁多,内置花架、铺装步道、坐凳;苗圃内设一大型温室。此区不仅满足了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而且方便学生课余休息和晨读。

三带:全院三条主干道构成一横一纵一斜三带。一横一纵为东、北主入口各宽60m的景观带,其两侧配置高大乔木,构成林荫道,中间为宽20m的绿地,两景观带交汇处为一圆形广场,其内设置有升旗台、雕塑以及一圆形礼堂,产生对景的效果。此种设计使入院者视野开阔,心情不受压抑,并且高大乔木与绿地的规则式条带状布局充分体现了高等学府的严谨、有序、端庄、优雅的高品位、高质量。斜向景观带采用节点呼应手法,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信息交流中心分别位于其起点、中点和端点处,遥相呼应。大学生活动中心有建筑组合成麦克风型,内设影剧院、咖啡厅等活动场所,意寓此为大学生文化传播地,提高了学生文化生活质量。在信息交流中心旁边,为园林园艺和校园特色(植物标本馆、昆虫博物馆、校史馆等)两大展示大厅,供人参观欣赏并可由此加深对本校的了解。斜向景观带为步行道,植物配置采用渐变式,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使校园景色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水平。

四区:按用地功能不同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

教学区

由条带状的公共实验区、公共教学区、各院系楼群和图书信息中心组成。其中以教学楼、办公楼为主体,并配置雪松和彩色植物图案。植物配置丰富,装饰性较强,其目的在于为全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体育活动区

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对内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校园西面,连片集中布局,通过其间道路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小区。以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类运动场为主体,适当配置耐践踏的草坪、生命力强的植物,供活动后短暂休息。对外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规划地的东北角,由于此地濒临城市主干道,交通方便而设在此处。

学生生活区

采用组团式布局,各个组团镶嵌于大片绿地之间,通过道路、公共绿地,运用艺术手法将其内的建筑和大大小小的空地有机的组合,达到和谐的境界。从建筑的通风、采光、用材,植物的遮荫、减噪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型设计规划理念。组团内又分别包括商业服务中心、食堂、浴室和休息运动广场,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教师生活区

第10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现代城市高速的发展,使得城市建设对园林绿化要求越来越高。和西方一些发达的城市相对比,我国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还是较为落后的,无论是城市绿化了还是人均绿地面积以及绿化的覆盖率都较之国外低了很多,甚至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在质量上始终不尽如人意。随着城市的建设不断的发展,一直到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园林的绿化逐渐的被人们认知,而现阶段广场以及道路还有居住绿化等等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

1园林绿化施工中技术管理的现状

园林绿化工程也就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工程。绿化工程当中包含了例如园林的筑山、土方、铺地、理水以及建筑工程等;其是应用工程技术来表现园林艺术,使得工程的建筑物以及园林当中的景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园林绿化不单单为人提高了良好的休息环境,还提高了文化娱乐,并且能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最大程度的在城市中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并且这也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使得城市生活的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园林施工的过程中,相应的技术管理对于工程来讲可以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管理就是园林公司承包工程之后是否可以获得利润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说没有一流的技术以及管理的水平,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园林工程对苗木以及土壤的要求

园林工程对于苗木的选择,首先要充分的利用苗木供应的渠道,网络的信息还有相应的苗源基地,对于苗木较为优良的品种还有规模比较大的铲地进行全面的勘察。确保其不单单要符合招标文件对苗木的要求以及规格等,还要保障苗木处在青壮年期,保证其外形较为美观并且没有病虫害的存在。与此同时还必须要确定种植材料的基本要求,以及苗木的规格形态符合设计要求等。想要保障苗木的品种优良并且生长茂盛等,那么就近原则是必须要选择的。苗木的挖掘以及包装必须符合一般土球的大小,并且保持其为胸径的八倍左右,在包装的过程中,必须要适用草绳对根部的土球进行包扎,以免发生土球松散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对苗木的叶片进行观察,要选择叶簇丰满并且颜色鲜艳的苗木。对于铺栽的草坪,其草卷以及草块在规格上必须保持一致,草快的边缘要平直,而且杂草不能超过5%,草快的土层厚度应该在五厘米迪,草卷的土层厚度要保持在三厘米左右。对于园林工程土壤有着很多的要求,首先必须是经过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相应的化验分析,并且要对土壤中的速效钾还有碱解氮和PH值等进行检测。根据最后检测的结果,有针对的选择解决措施,合理的对土壤的性质以及之地进行改良,进而使得苗木可以良好的生长。如果土壤显出低肥力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将种植土壤过筛三十厘米后没一百米掺加五米左右的草炭土,并且要充分的均匀搅拌后覆盖在土壤的表面,而如果需要大批量的栽植乔灌木,那么美五株乔灌木可以掺入一米的草炭土,进而增加土壤的肥力。

3园林工程苗木栽植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苗木进场的时间,坚决不能选择在白天的高温环境下进场,这会使得苗木自身水分大量的蒸发,所以大多数的苗木都会选择在夜间进场,之后在凌晨或者是清晨进行栽植,虽然说这样对工作的难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却可以避免白天的高温环境。对于苗木的栽植,在栽植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呈散陀及苗木的损伤。而在苗木进行起吊的过程中,也必须要适用专用的尼龙吊装带,利用树干以及土球双负重的吊装方式,尤其需要注意的事,捆吊带的地方一定要进行相关的保护,避免出现树皮掉落的情况。由于苗木的规格比较大,如果反季节施工,苗木栽植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种植穴还有土球的大小都会有所扩张。夏季或是雨季苗木栽植时,苗木进场之后不可以立刻就栽植,需要先行做好支撑,还需要用塑料膜将土坨包好避免被雨水淋湿。

4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

首先园林的施工放样人员对施工意图必须要有所了解。加强施工放样的技术,保障施工放样的准确性,例如土方放样所包含的自然地形放线以及平整场地的放线。对于种植穴进行挖掘之前,应该对相关的单位进行沟通,对于底下掩埋的管线等进行了解,除此之外种植穴也必须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位置要准确并且有着明显的标记,在树穴挖掘之前就要进行种植放样定位,如果有大规格的乔灌木就需要使用插杆来定点,小灌木则可以使用白粉来进行划线确认。行道树的定点如果遇到了障碍物对株距有影响时,就必须和设计单位联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5园林工程的养护管理技术

5.1苗木浇水以及修剪

苗木搞个进行栽植后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苗木的水分非常重要。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苗木的浇水,浇水的水压不能太大,进而利用水分下渗的过程,使得根部可以及时的吸收到水分并且回复生长,在过了一周之后就可以选用见湿见干的方法,对于围堰一定要即使的修补,有利于节水的同时还会减少用工。在浇水后如果发生土层下沉或者是李峰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处理,有效的防止根部发生风化伤害。

5.2苗木施肥以及遮阴

当持续高温的夏季来临时,就需要对例如玉兰以及银杏进行遮阴防护,通常都是使用钢管搭设一个井字架,然后使用遮阴网覆盖在井字架上,而遮阴度必须控制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因为在遮阴的同时还要避免苗木无法正常光合作用,除此之外遮阴网和苗木之间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树叶打蔫的情况发生。当天气逐渐转凉之后,便可以将这些措施拆除掉。苗木的施肥,通常都是在整地以及穴底回填种植土时进行,之后根据生长的季节还有生长的速度确定使用化肥的量以及次数等。

5.3苗木病虫妨害

苗木栽植之后就需要防治病虫害,随时发现即使用药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有针对性的使用农药。最佳的防治时期,可以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好的效果。七十最好的病虫害防治就是生物防治的方法,因为其不会污染环境,对于生态的平衡影响最小,所以积极的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利用天敌,或是使用绿色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如保幼剂或者是拒食剂等,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保护天敌,并且消除害虫,最大程度避免污染的发生。

6结束语

园林工程的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园林工程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施工技术,那么将很难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以及绿化的效果。综合本文所述,园林施工攻城技术规范是全行业所面临的共同的任务以及目标,其发展更是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以及支持,并且随着现社会的不断发展越加的完善。

作者:李琦 单位:银川市海宝公园

参考文献

[1]杜金康.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

[2]王浙人,杨伯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

第11篇

(一)重眼前轻长远,急功近利

目前,有许多城市为了追求片面的靓丽效果,就从边远山区或者是农村移植一些大树,因此,在短时间内城市里绿树成荫,大树参天,颇具绿色城市的品味。但这种绿化方式有几个重要弊端:

1、成本高昂

据调查,从山区或农村移植的树木大多数都是乔木或亚乔木,其生长周期比较长。移植的树木直径越大、数量越多、距离越远、品种越好,其所需的花费就越高。

2、破坏环境

虽然,移植树木能够使城市快速达到绿化的效果,但这要破坏山区或农村的原生态,其代价是极为重大的。同时,将大树连根移植,会对周围的其他植物造成消极影响,甚至还会导致水土流失,从而引发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沙尘暴等。

3、不易成活

树木是有生命的,具备自己生长所特需的自然规律,但是在移植时,需要将树连根拔起,或者要锯掉大部分树冠,这使树木遭受严重的损坏,即使移植成功,树木的元气也难以复原。移植后由于生长环境的变化,树木需要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在两三年内基本处于假活状态,直到三五年后才能确定是否成活。如果移植的水平不够高,树木就极易死亡。

(二)重栽植轻管理,应付差事

城市园林绿化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管理问题,即绿化时不重视种植树木的质量,不管是否能够成活,却过于追求种植的数量。

1、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到位

从对5个北方中等城市的园林绿化情况的调查来看,我们发现这几个城市的绿地、林木每年都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虽然每一年都采取了预防病虫害的措施,但其常规性、反复性不容忽视。

2、对人为损坏行为的防范不到位

在城市里的公共场所、绿化区域,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马路中间的绿化带常被行人踩踏,甚至形成了小路;机动车辆违反规章制度乱停乱放,损坏草坪;临街的商店乱倒垃圾,导致绿化带里的苗木干枯、死亡……

二、北方城市园林科学绿化的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化观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持久的工程。我们在绿化城市的过程当中,要积极克服搞大广场、人工喷泉以及大树进城等极不科学的绿化方式,要致力于通过科学的规划、种植、管理等手段,经过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树立起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化观,以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园林绿化。

(二)健全管理机构编制和行政管理职能

1、加强管理、规划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机构,应当注重保证其人员应有的稳定编制,同时要健全机构、明确行政管理职能,保证园林养护人员的收入,并加大对养护装备的资金投入。

2、加大宣传爱绿、护绿

多组织一些受群众欢迎的宣传活动,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条例以及绿化城市的意义进行详细的讲解、宣传,提高人们的自觉性、文明意识,促进人们爱绿、护绿。

3、保证财政投入

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建设之一,具备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且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因此,要找准财政投入的方向,把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搞好园林绿化,在带动城市苗圃种植业发展的同时,还能使周边的房地产、旅游等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据统计,建在公园等绿地周围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售价至少能够上涨10%-20%。

(三)加强对城市花草树木的管理和养护

1、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据粗略的调查,北方城市存在有400余种病虫害种类,而常年性的病虫害就有十多种。它们具备各不相同的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等,因此其所需的防治方法也是不同的。在种植时,应防止单一树种成片连线的情况出现,对病虫害的情况实施严密的监测和预报,采取积极主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

2、严厉处罚毁绿行为

破坏公共绿地、损害园林植物等现象在城市里是常见的,应当加强处罚。以新加坡为例:在公共绿地攀枝折花将以破坏公物罪处罚款5000新元以上,同时还要处以当事人一定时限的人身强制;偷砍1棵树,不但会处以天额的罚款,还会要求其必需种植上百棵原树种的树木,严重者还会被处以刑罚。我国可以适当借鉴新加坡对毁绿行为的严厉处罚制度,建立与我国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建立起城市园林绿化的长效管理机制,严肃对待毁绿现象并给予一定程度的惩处,以此来规范公民的行为,促进公民爱绿、惜绿。

第12篇

1.1绿化施工规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比如庭院的园林绿化工程,绝大多数都属于中小型的绿化施工工程。对于此类工程,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开工前没有详尽的规划设计方案,对现场存在的一些限制因素不能很好地把握,大部分规划设计仅有效果图。简单的设计图不可避免地使绿化工程中的元素材质、单元规格等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规划设计师和具体的施工人员在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交流,没有对园林景观思维及整体效果统一理念。恰恰因为这种随意性和不统一性造成园林工程监理员缺乏管理上的依据,只能临场应变,从而导致绿化施工体现出来的效果与规划设计所想表达的景观理念产生较大差异,严重的会导致返工,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浪费。

1.2大多数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多数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和业务操作上缺乏经验,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绿化施工,导致规划设计图成为摆设,由于工程施工人员看不懂设计图纸,或者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最后使园林绿化施工的效率降低。此外,由于园林绿化工程较多,施工季节集中在春季,园林工程施工队伍又多为临时组建,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并缺乏相互配合的经验,很难保证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保持一致。因此由非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的施工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导致多数的绿化工程植物成活率较低,或者生长态势不好,达不到规划设计要求的标准。

1.3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人员水平低下

由于对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不高,只是为了丰厚的行业利润,对员工专业技能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使得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造成很高的返工现象。返工又会拖累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影响工期,造成了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1.4没有严格按照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人员水平不高、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不严格按照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造成了绿化施工的整体效果不符合要求。例如,在施工时忽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的地理位置都有自己的小气候特点,而不同植物栽培时所要求的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差异,栽培不考虑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不能使二者相互进行统一,导致绿化植物生长过程中长势不好,生命力较弱,产生一些病害和虫害,严重的会逐渐死亡。其原因也可能是由于设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不了解植物生长的习性,盲目追求美观效果,达不到适地适树的要求。此外,在绿化施工时对地形不加以处理,对土壤质地不进行改良,也影响绿化工程的质量。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土地要进行整理,在实际的施工中为降低施工成本,加速施工进度,不按照要求来施工,同样会使植物生长状态不佳。特别是对局部换土和全面换土的地方,没有进行换土,或换土不到位使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尤其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存在大量的石渣或混凝土残渣,造成土壤透水能力差,根本不具备植物生长基本要求,最后导致绿地内植物生长状况不良。

1.5绿化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管理不到位

园林绿化施工的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也是常见的现象。例如:对于树冠较大、树木较高的植物不设支撑或支撑不合理,极易造成树木的倾斜倒伏;后期管理中不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导致绿化地带的杂草丛生;不按时进行浇水、施肥,造成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不足;管理不当也会使土壤发生板结现象,绿化植物产生各种缺素症状,植物抗性降低,病虫害严重,影响绿化景观的效果。

2解决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高现场施工管理能力

充分掌握规划设计图纸的意图并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绿化栽培植物的生态习性,对于设计中不具备植物生长条件的区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尽早提出,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复核,并提出修改建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期的确定,清理好施工现场中的垃圾,平整土地,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注重植物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对不适宜栽培的土壤进行换土,建设垃圾较多的往往碱性较强,必须要调节好土壤的pH值,使土壤pH值在6.5—7.5之间。采集各方数据来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做好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现场施工管理首先是对施工队伍管理,绿化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和施工队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管理上要安排施工期间必需的生活设施,如食堂、宿舍、厕所等。对工人的管理要做到有松有弛、赏罚有度,提高与施工工人的亲和力。管理人员多去施工现场,认真了解、听取工人们的建议和方案。施工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减少或避免由技术原因而产生的错误。如发现施工中的违规、违章事件要及时纠正,避免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2.2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规划设计的要求艺术地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的搭配展现其独具特色的生态美。因此,设计是园林绿化工程的灵魂,离开了设计,绿化工程的施工将随意种植,不严格按图施工,不能体现出整个规划设计的理念,最终影响绿化、美化的效果。因此要求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共同了解掌握和沟通绿化设计的意图,并严格按图施工,保证施工后达到设计的理念要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效果好坏,决定于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目前,大部分园林绿化工程多以承包的形式进行,施工队伍基本是临时组建。他们在苗木栽培方面的技术较低,不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栽培,致使许多种植苗木不合理,达不到技术上的要求,最后造成许多苗木的死亡。作为绿化工程的施工方,要求施工队伍必须具备扎实的园林绿化专业功底、基本的职业操守,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在园林绿化行业中,有“三分设计、七分施工”的说法,不言而喻说明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在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并掌握园林树木的种植技术,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其次,加强施工管理,明确生产岗位责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有效分工,各司其职,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科学、合理、实效,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完成。

2.3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严把采购苗木的质量关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投入材料的质量,也是决定绿化施工质量的关键,如栽培土壤质量、种植苗木规格、需要的各种管线、铺装材料等,如不能严格控制绿化材料的质量,就不能保证整个绿化施工的工程质量,因此,严格控制绿化施工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绿化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苗木的栽植工程最为重要。苗木的规格、质量和生态适应性将直接影响着绿化施工的质量。绿化工程所需要的苗木种类较多,品种和规格比较繁杂,栽植时间相对集中。施工时本地区苗木有时供应不及时或无法满足需求,必须从外地调运补充,这就要求所调运的苗木不能存在病苗、弱苗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以免造成苗木的质量下降,影响苗木的成活率,使绿化工程的成本大大提高。

2.4加强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园林绿化公司从工程竣工到工程移交需要2年的时间,因此在2年期间内必须保证栽植绿化苗木的成活率,生长状况较好。后期养护管理最重要的是水分管理、苗木的施肥管理、苗木的病虫害防治以及进行苗木的修剪等。植物的水分管理除了在苗木定植时浇透水外,在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及时补充水分。在植物枝叶萌动、生长旺盛和干旱的季节要适量、适时地进行灌溉,保证种植的树木随时都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另外,夏季炎热,灌溉时要注意避开正午时段,一般选择在上午9—10点和下午4—6点左右时进行灌溉;也可配合叶面施肥进行叶面喷水,通过植物的茎叶吸收养分和水分。在降雨量较大的雨季要适当排涝,避免因积水过久而使植物死亡。苗木在定植前、定植时和定植后期,要适当施用一定的肥料。施肥的方式有基肥、种肥和追肥。基肥的施用一般在定植前使用,原则上以长效的有机肥料为主,能满足苗木一年内营养需求,施肥量占整个施肥量的50%左右;种肥的施用结合栽植时进行,主要满足前期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施肥量在10%左右;后期施肥为追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满足植物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施肥量占整个施肥总量的40%左右。由于苗木本身的原因,特别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园林植物不可避免还会发生病虫害,因此,在后期养护期间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发生要及早治疗。绿化苗木容易发生的虫害有天牛、介壳虫、木虱等;易发生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一旦发现有病虫害产生,又不能够确定其病因,要及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和防治。在整个防治过程中除了用药物防治外,还要经常清理染病的枯枝枯叶,并注意保持清洁和通风透光。

3结语

第13篇

关键字:碧水茗居;规划设计;生态景观

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随市民们对自己居住生活环境的注重而乘风破浪、飞速向前。高度重视居住区绿色环境,全面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碧水茗居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突出陕西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以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住宅小区设计在坚持以绿为主的前提下,为满足居民健身、运动、休息、闲聊等需求,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艺术处理及技术加工,通过石料不同的色彩、体量及质感结合丰富的植物造型及色彩美化景观。

1、概况

碧水茗居住宅小区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南临世纪大道,东接丰华路。建筑总面积约1.6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铺装及道路面积约1万平方米。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降霖明显。年平均气温13.0~13.4℃,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0.4~0.9℃,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5~26.6℃,年极端最低气温-20.6℃,年极端最高气温43.4℃。年降水量558~750毫米,由北向南递增。年日照时数1983~2267小时,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

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2.1坚持以人为本、使用为本原则

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营造能够满足人舒适、亲切、愉悦、安全、轻松、自由及充满活力等体验和感觉的空间。在空间景观规划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最符合人们需求的,充满人情味的空间[1]。对低耗、节能、高效原则认真把握,对环境景观服务的终极目标——健康与舒适性进行全面把握。

2.2坚持生态学原理

2.2.1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为前提。

2.2.2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竞争、生态位、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进行空间艺术处理,合理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2]。

2.3努力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从而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2.3.1在该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如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的情况下。设计时,合理分配园林诸要素,充分发挥植物造景对空间处理的作用。

2.3.2合理安排植物、道路、建筑、广场、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2.4努力提高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中,采用多种类的植物,不同深浅的地下根,形成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能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在群落中多种女贞、槐树等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对危害性大的害虫的控制,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3、设计原则

碧水茗居景观设计方案在布局上全力满足使用、卫生、美观、安全、经济等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前提;以满足居民的休憩娱乐和日常活动为根本,符合居民游憩心理和行为规律要求[3];以住户的精神生活需求为设计重点,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3.1强调人性化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在绿色土地中健身、博弈、陶冶情操;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在成长中感受童年美好的环境;老人们散步时能有个歇脚的地方,空闲时谈笑风生、回味往事当年、与自然同在。因此从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3.2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

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该住宅小区绿化的着眼点。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占用过多的空间建造园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线条、形貌、体量、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该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只是平面化,而是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3.3强调创新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它设计一样,要求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该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以自然道路为主线,自然环线型主干道打破了整齐建筑群的僵化布置。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及构筑物形体要素创造优美环境。水景设计在手法上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作用有机结合,使水体环绕主干道带壮分布,形成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既改善城市小气候,丰富了城市环境,又可供观赏,鼓励人们参与[4]。使得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4、设计内容

4.1设计要点

4.1.1碧水茗居属新建居住区绿地,其景观绿地率大于40%。

4.1.2在设计风格上,绿地内部协调统一,尽可能与城市绿地规划协调统一。同时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因地制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布置特点。

4.1.3居住区绿地设计在内容设置上比较健全,同时充分考虑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除中心绿地,其他绿地尽可能的均衡布置,点、线、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还注意方便居民前往,并尽可能和公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结合。

4.1.4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①平面布局:该居住区采用均衡自由式布局,平面设计中注重色彩的处理,规划设计中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檗、金叶女贞、丰华月季、牡丹、鸢尾、凤尾兰等地被植物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②立面设计:立面设计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利用微地形、建筑小品、乔灌木高低及色彩有机结合、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同时立面设计也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换景的良好效果[5]。

4.2设计内容

该居住区内绿地根据居住区不同的结构类型进行合理规划,设置相应的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及道路广场绿地[6]。

4.2.1区内公共绿地

园内布局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和清晰的浏览路线,主要设置花木、草坪、水面、花架、凉亭、雕塑、健身休憩设施和铺装地面等[7]。区内公共绿地由雕塑广场、健身广场、人口广场、休息广场四大部分组成,并由环型主干道相连接,贯穿全区,使达到协调统一的景象。(1)人口广场:以音乐喷泉为主景,用不同色彩、质感的铺装石材、植物棕榈及优美音乐的陪衬下富有别致。(2)雕塑广场:水上跑马雕塑布置于宽大的圆形广场中心,刚健、奔跑的动感景致象征积极、勇敢、拼搏的精神,预示居民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3)健身广场:为满足居民健康身需要,该区合理布设健身器材,坚持了全面、实用的原则。(4)休息广场:以居民休息、闲聊为主,主要设置一些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及功能的坐凳、博弈设施等,结合孤植树、花架、凉亭做到景为人用,苑自天开。

4.2.2宅旁绿地

园内布局有一定的功能划分,主要设置花木、草坪、健身休憩设施和铺装地面等。(1)为合理利用绿色资源,宅旁行列式绿地在设计思想上以居民参与其中为目的,布置大量的游步道。(2)设置适当的健身器材,使的人们停留于绿色,即健身又赏景,淘冶情操。(3)以铺装地的色彩、质感来渲染气氛,设置休息坐凳于其中,尽收使用功能。

4.2.3道路绿地

主要设置花灌木、高大乔木、草坪等。(1)在布局上采用乔灌木想结合的手法,富有变化而又整齐统一。(2)主干道树种以国槐、银杏、金丝垂柳为主,结合绿带、花灌木合理配置。

5、植物选择及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该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8]。

5.1意境创造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丽的芳名[9]。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该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园林植物意境创造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5.1.1利用优美的姿态

苍劲古松——坚强不屈;青翠竹兰——气节虚心;傲霜寒梅——不畏、无所畏惧。

5.1.2利用丰富的色彩

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

5.1.3利用沁馨的芳香

毛刺槐——甜香;玉兰——幽香;丁香——浓香;梅花——暗香;樱花——清香。

5.1.4利用美的芳名

合欢——合家欢乐;桃花、李花——桃李满天下;法青、腊梅、甜竹、马褂木——青梅竹马;紫叶李、紫玉兰、紫丁香、紫荆——紫气东来。

5.1.5利用颜色特性

红色——具有艳丽、热情、富贵、兴奋之情

橙色——是丰收之色,表示明朗、甜美、成熟和丰收

黄色——富丽堂皇,象征光辉、高贵和尊严、至高无上

绿色——富有生机,春天气息,象征健康、安详、宁静

蓝色——有安静深远和清新的感觉,心胸豁达

紫色——有华丽富贵的感觉,淡紫色还能使人觉得柔和娴静

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具有朴素、高雅的本质

黑色——具有坚实、含蓄、庄严、肃静的感觉

5.2植物选择

在居住区绿化中,为了更好地创造出适宜、卫生、宁静、优美的生活、休息、游憩的环境,要注意植物的配置和树种的选择,该居住区绿化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5.2.1适地适树,采用西安当地树种,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区域自然规律[10]。

5.2.2充分考虑绿化功能的需求,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以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5.2.3充分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速生树与慢生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丰富美化居住环境。

5.3空间处理

该居住区除了中心共公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可分为:

5.3.1上层栽植的植物

银杏、栾树、国槐、白皮松、雪松、刺柏、大叶女贞、棕榈、合欢、金丝垂柳、白玉兰、紫玉兰、广玉兰、垂枝樱花、重瓣樱花、五角枫、紫叶李、龙爪槐。

5.3.2中层栽植的植物

连翘、紫荆、红叶小檗、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紫穗槐、黄栌、海棠、紫薇、丰花月季、牡丹、棣棠、玫瑰、黄刺玫、榆叶梅、海桐、石楠、南天竹、法国冬青、木槿、丁香、石榴、红叶桃、红枫、马褂木、腊梅。

5.3.3下层栽植的植物

白三叶、鸢尾、凤尾兰、草坪草、铺地柏。

5.4线形变化

由于该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该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在植物线形变化艺术处理方面所采用突出林缘曲线变化及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有:

5.4.1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丁香、法国冬青、木瓜海棠、贴梗海棠、樱花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5.4.2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利用曲线型植物造型如火棘球、大叶黄杨球、小叶女贞球、石楠、法青等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

5.4.3利用条形植物如雪松、刺柏等,构成节奏感较强烈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4.4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构成节奏感较柔和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4.5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节奏感适中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5季相变化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该区植物季相变化主要从以下二方面入手:

5.5.1注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如樱花园以中心略起的微地形最高处建亭以及四季花木,形成中轴夹景效果。梅香园内以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表现四季植物景观。春以马褂木为主附以玉兰;夏以红枫为主附以棣棠;秋以法青为主,并配以红枫;冬腊梅。整体梅香园内以相互连接,既满足了景观要求,四季皆有景,景景有不同,又紧扣了四季主题。

5.5.2以突出某种植物特点为主,如竹园中,以甜竹为主。樱花园以樱花为主。枫园以红枫为主。或者以突出某个季节景色为主,或春、或夏、或秋、或冬。如以展现秋景为主的植物群落采用:上层:银杏、火炬树、白皮松;中层:红枫、南天竹、石楠、法青;下层:铺地柏、月季、林缘栽植草坪。其中群落上层乔木银杏、五角枫、以金黄、红叶色渲染秋景,连翘、红枫、石楠、法青、红叶小檗、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南天竹、大叶黄杨、丰花月季、牡丹、棣棠、玫瑰、黄刺玫、榆叶梅、木槿、丁香、鸢尾、凤尾兰疏植于上层乔木稀疏光影之下,充实春、夏、秋景观,火棘、石榴果实秋季之亮丽红艳,冬季和翠绿的白皮松、刺柏又构成层次丰富的冬景。

6、结语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园林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是我们设计者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春林.小尺度外部空间的饿人性化设计[J].中国园林,2004,(3):64-66

[2]宋永昌.田文辉.王祥荣.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磬岩.谢小英.林鹰.倚林佳园居住环境设计[J].中国园林,2005,(2):63-65

[4]任梦非.现代环境设计浅谈[J].中国园林,2004,(3):60-63

[5]段渊古.王宗侠.曹宁.园林小品与环境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

[6]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6-7

[7]杜汝俭.刘管平.园林建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8]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03-236

第14篇

一、绿色化学的现代内涵

绿色化学(GreenChemistry)概念从一提出来,就明确了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在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它的过程为零排放和零污染,具体内涵体现在五“R”上。

1、减量一Raduction“减量”是从省资源、少污染角度提出的,包括二层意思:(1)减少资源用量,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用量,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转化率,减少损失率;(2)减少“三废”排放量,主要是减少废气、废水及废渣(副产物)排放量,特别是排放废水量必须降低到一定标准以下。在我国的台湾,连实验室废水排放都制定有严格的标准。

2、重复使用一Reuse重复使用不仅是降低成本的需要,也是减废的需要。诸如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从一开始就应考虑有重复使用的设计。

3、回收一Recycling回收可以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要求,回收包括: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回收副产物(含“三废”),回收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化学工业产生中的循环操作程序就是一种常见的回收方式。

4、再生一Regeneration再生是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化工产品生产在它设计的开始,就应考虑到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特别高分子材料的再生显得尤为重要。

5、拒用一Rejection拒绝使用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办法,它是指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药品原料,拒绝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使用。在学术界日益重视的绿色化学现代内涵已得到理解,绿色化学概念在工业上也已日渐得到认可,但它的概念与内涵在教学中也应得到贯彻,它的应用在实验中也应得到推广。特别是中学化学教育教学,面对的是接受启蒙化学教育的中学生,贯彻绿色化学内涵,推广绿色化学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绿色化学观绿色化学,对我国广大化学工作者、化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或许还是一个新概念,但他们所从事的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工作,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和用品开发工作,都做到了与绿色化学要求的高度一致,甚至在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也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观。

1.建立了与绿色化学相一致的概念现行初高中化学教材从不同角度建立了与绿色化学内涵相一致的基本概念。从环境保护角度介绍了环境污染、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选学)等概念,在介绍概念的同时还分析了有关污染的成因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危害。从减量、减废的角度介绍了循环操作、交换剂再生、催化剂中毒等概念。

2.工业化学渗透了绿色化学观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工业化学内容虽然较为分散也不系统,但都不例外地合理渗透了绿色化学观点,这些观点主要体现在:(1)为了省资源、提高转化率和原料利用率,在工业合成氨、氨氧化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侯氏制碱法等工艺流程中都采取了循环操作(氧化);(2)为了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氨氧化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都设立了尾气处理装置,并介绍了尾气回收的方法及回收物的利用;(3)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重复使用,合成氨、氨氧化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都要求对原料气、炉气进行净化。另外,教材还介绍了电镀工业中采取无氰电镀,乙炔制乙醛中使用非汞催化剂的原因。

3.实验内容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原理在中学化学课本的编制和修订过程中,有关实验内容安排也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原理:(1)对常见实验的固液试剂的取用给出了限量要求;(2)在教材修订时删除了有一定危险或危害的硫化氢和苯磺酸制备实验;(3)介绍了闻气体的方法;(4)强调了实验中常见的事故避免、应急处理等;(4)介绍了特殊试剂的保存和使用原则及方法;(6)在新编初中化学课本中引入了减量、减废的微型化学实验;(7)NO、NO2等有危害的制备实验只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8)在氯化氢、氯气等制备实验中强调了尾气的处理办法。

4.有关物质的内容编排中,考虑到了绿色化学因素课本在有关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内容编排中从绿色化学角度有重点地介绍了有毒物质的性质、使用、保存等:(1)介绍了氯气、硫化氢、氟气、氟化氢、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基苯、白磷、偏磷酸等有毒、剧毒物质的毒性及使用方法,甚至用黑体字写出加以强调;(2)在选学内容中安排了臭氧空洞的形成、合成洗涤剂的功与过介绍等。三、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现代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呼唤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新观点、新思想也需要及时向社会传播,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理当承担起这个义务与责任。

如何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观点的教育呢?

1.在素质教育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中学化学教育也应是围绕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进行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既是传播绿色化学观点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将来的责任感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1)绿色化学与环境教育化工产品生产和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容忽视的污染,这就需要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而绿色化学要求与环境教育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向学生阐明绿色化学的观点、要求,使他们树立起防治污染、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结合绿色化学要求,教给学生防治污染的重要方法——减量、减废、回收、再生和拒用等。(2)绿色化学与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绿色化学对化工生产,化学实验提出的新要求,无疑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减量、减废”的实验要求,可激发学生传统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其次,“省资源、零污染”的化工生产要求,可鼓励学生对化学课本中的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观点,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最为重要。因此,为了适应绿色化学新要求,中学化学实验必须进行改革。笔者认为:

(1)要大力推行微型实验,即要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要给出限量,实验中除了可使用已研制成功的井穴板等微型仪器,还可以把容量瓶、烧瓶、启普发生器等微型化。在微型化带来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借助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放大。

第15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城市绿化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进展

1城市绿地系统

1.1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泛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体、水体及具有绿色潜毕业论文能的空间,它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组成,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1],为城市内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因国家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包括城市范围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绿地[3,4]。根据2002年《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我国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它绿地5类[5]。

1.2特征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6,7]:(1)多要素。它是人工干扰较强的生态系统,也是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包含大气、地文、水圈、生物因素,这些决定着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地域特征。(2)多类型。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各种保护区和国家公园、风景区、游憩区、休养保健区、公园、花园、游园、专类园、苗圃以及以绿化配植为主的各种绿地。(3)多功能。城市绿地功能随时代的变迁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始终兼容着景观、社会、生态三大基本功能。(4)动态性。绿地系统因时代、年代不同以及季节更替,其内容、重点与形式都发生着变化。(5)空间尺度性。城市绿地系统因空间尺度的不同(主要指城区、市区及区域),其数量、布局、结构、功能等都有所变化。(6)多因素协同调控性。绿地系统的多元性、动态性及它同城市的交织特征,决定着其持续发展需有多因素协同调控。

1.3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经历了自然萌生、人工创意、公共绿地及生态绿地系统阶段[1]。自然萌生阶段主要指以狩猎围牧为目的的园圃。人工创意阶段指以满足达官贵人及宗教需求为目的的宫苑、寺院,主要是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19世纪中下半叶,工业化导致城市环境恶化,促使城市进入公共绿地阶段。欧洲、北美掀起第一次**,即“公园运动”;20世纪初,尤其是二战后,欧亚各国开始大力拓建绿地和创建新城,城市绿地迈入第二次**[1,8]。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学作为设计理论引入绿地规划,城市绿地开始了以改善城市环境及满足景观审美为目的的生态绿地阶段[1]。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绿地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1]。国际社会也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以期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市建设[8]。生态城市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城市建设以不使环境遭到破坏为标准,使行为主体的活动有利于维护周围环境并融于自然的类天然群落[9]。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社会文化、生态意识达到一定水平下渴望实现的目标境界[8,10]。城市绿化建设中提出的“花园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田园城市”等都是城市发展的中阶段目标,而城市运转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才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1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生态城市的实践与探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8,9]。

2城市绿地规划现状

2.1国外城市绿地规划

国外园林绿化最大特点是简洁朴实大方,处处体现大自然的风格特色[12]。如美国城市绿化率相当高,公路、街道两侧和居民社区除去建筑,职称论文草坪和树木覆盖所有空地,草坪常绿,修剪平整,没有杂草,绿化品位较高[10]。根据对世界49个城市的统计,人均公共绿地10m2ö人以上的占70%[1]。新加坡土地面积648km2,人口386万,人口密度5965人ökm2,现有绿地7500hm2,人均25m2ö人,进入世界城市绿化先进行列[13~15]。就人均公园面积而言,2000年,美国华盛顿为50m2ö人,澳大利亚堪培拉为70m2ö人,瑞典斯德哥尔摩超过68.3m2ö人[16]。国外成功的规划范例有:(1)美国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很少有大体量的园林建筑、小品等设施,植物自然式种植,简朴大方。设计手法多是大手笔、大色调疏林草地。常绿与落叶树结合,乔灌草花结合,林相丰富,林冠线变化多端,园林景观野趣盎然,处处体现自然美[17]。(2)二战后德国政府把城市周围地带低价售给居民,修建永久性“私人田园”。田园一切设施取于自然,禁止用砖瓦、水泥和金属材料。田园周围是低矮篱笆、灌丛和野花,小路两边草地布置许多木凳供入歇脚[18]。(3)新加坡为建设“热带优秀城市”,在概念性规划、发展指导规划中对每寸土地使用性质、强度进行了严格限制,建筑成片和集中密集建设,向空中发展,留出地面空间进行美化绿化[14]。(4)维也纳、巴黎、科隆、莱比锡等城市拆墙建设花园环路,维也纳的花园环路同教堂、大学、音乐厅等公共建筑为一体。(5)罗马、塔拉戈纳等环城绿地将城墙、花园、露天博物馆等作为整体布置,罗马在开辟道路和绿地的同时保护城墙残段,在其周围开辟道路和绿化带,形成环城公园。其共同点是绿化圈、文化圈、水系风景圈等共融和谐[11]。

2.2我国城市绿地规划

2.2.1绿化及科研进展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城市绿地规划工作者提出“连片成团,点线面相结合”的方针后,城市绿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后,提出了北方以天津为代表的“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的“生态园林绿化”[19]。八五其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由

3.9m2增加到4.6m2,绿化覆盖率由19.2%增加到22.l%。1999年底,全国667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591000hm2,绿地率达23%,绿化覆盖率已达到27.44%,人均公共绿地6.5m2,公园动物园数达4219个,面积77137hm2。目前,已经涌现出北京、南京、上海、秦皇岛、青岛、大连、烟台、威海、合肥、杭州、厦门、深圳、中山、珠海、佛山、南宁等30多个“园林绿化先进城市”[19]。

从80年代初开始,建设部开展了多项园林绿化科研课题[19]。近年来完成的课题有《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研究》、《城市绿地在生态上的价值定量化》、《园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城市绿化树种区域规划研究》、《2000年小康型城乡科技产业工程——居住区环境质量保障体系》、《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九五’和‘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预测研究之风景园林部分》等[20]。到目前为止,我国有甲、乙级园林规划设计单位40余家,园林科研院(所)60余家,大专院校10余家[20]。

2.2.2传统规划及其缺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在总体规划完成后,可编制城市绿地专项规划,其主要内容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指标、用地布局、各类绿地位置、范围、性质、功能及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划定需要保护、保留和建设的城郊绿地;提出实施建议[21]。可见,传统绿地规划对城市绿地市场运作、生态及景观要求很少考虑,具体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0,21]:(1)未充分从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角度构筑城市绿地总体结构和布局;(2)绿地植物配置重美观轻生态;(3)城市绿地是城市形象设计和景观规划的重要载体,传统绿地规划未充分从整体上考虑塑造城市形象;(4)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绿地建设模式、资金渠道已发生变化,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在实施过程中难以一成不变。因此,传统绿地规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要求[21]。

2.2.3现代绿地规划原则

现代城市绿地规划流行应用控制性规划理念,越来越重视根据各城市特有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城市风貌、工业用地、居民用地、道路系统,做出各具特色、结合河湖山川自然环境,体现地区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2]:(1)重视内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形成本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与特色;(2)按照国家城市绿地指标的规定,合理确定各类绿地类型与规模;(3)均衡布置各类公园绿地,有机结合形成完整体系;(4)合理确定近期和远期规划;(5)正确鉴别和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小局与大局、保护与开发、理想与现实、近期与远期等关系[23];(6)树种规划重视使用地带性植被,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兼顾植物群落的观赏、生态和经济价值。

2.2.4绿地系统规划对策

针对我国国情和绿地建设的不足,今后绿地规划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2,21,24,25]:(1)加强政策扶持,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城市绿地是先投资后受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并存的产业。硕士论文绿地规划要常抓不懈,制定长远战略与具体政策。(2)制定切实可行、理念超前的总体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城改前制定可行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绿地详细规划,严禁绿地改变用途,确保绿化指标和绿化用地落实[25]。(3)提高绿地生态效益。植物生态功能基本靠叶完成,故增加生态效益就要增加叶面积。乔木叶面积可达其树冠正投影面积的20倍左右,灌木5~10倍,草更小。

所以,园林植物要以乔木为主,重视乡土树种,常绿与落叶搭配,灌草藤花结合,形成多样、复层、立体、生态的多功能自然群落[19,26]。(4)重视大环境生态建设,加强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大环境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以城市林业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边缘带物种多样性增大原理,营造各种防护林、风景林及经济林,建立城市生境与自然环境联系的生物廊道,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和栖息地[19]。

(5)多方筹措资金。城市绿化是社会公益事业,除从城市维护费中列支和有关部门筹集资金外,还要调动全社会力量。(6)引进参与式管理。城市居民参与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可增进居民与政府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3绿地规划发展趋势

3.1规划模式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模式趋于以下方面[27]:

(1)都市圈绿色廊道网络规划。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中发展,绿地系统与城市呈现环状围绕、核心方式、嵌合方式、带形相接方式等形态,使绿地系统发挥较大效能,并有良好的连续性与可达性[28]。英国“大伦敦规划”,把从市中心48km内,约6700km2的地区划分为城市内环、郊区环带、一条约16km的绿化带、农村环带等4个同心圆,成为世界发展新城的规划模式[27]。丹麦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莫斯科的楔形绿地,按照“有机疏散理论”而定的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都是典型的绿地嵌合模式[27]。

荷兰兰斯培德地区(包括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等城市)的绿心(绿地核心式)与建成区之间建设绿色缓冲地带以保护绿心。而巴黎沿塞纳河两侧建了8个新城,在塞纳河两岸形成了2条平行轴线,是绿地系统带形相接方式的代表[27]。

(2)森林城市模式。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恢复人类与森林的本来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优化城市绿色规划的总趋势[12]。“人在城中,城在林中”将成为21世纪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模式[29,30]。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强调以人为核心,创造“天人合一”的城市与森林融合的人居环境空间。城市森林建设主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空间”构筑“绿色城市”空间网络[31]。城市森林的布局模式主要有放射式、圈层式、跳跃式、因地制宜式及综合式5种[32]。完整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将为彻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的保障。城市森林景观建设要具有亲和性、文化教育性、舒适性和富有人情味,使之能激起人们亲近的愿望[27]。同时,城市森林建设要以自然为宗旨,以城市文化底蕴为基础,依托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城市风貌、结构特征和空间属性等科学布局和规划,体现自然植被景观和群落结构特征,实现城市森林的自我维持及协调发展,发挥其综合效益。

3.2规划特征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如下特征:(1)空间开放化[22]。首先表现在从“园林绿化”走向“大地景观规划”,着眼于大环境绿化规划,从区域出发,把森林、农田、草地、景区作为生态改善的积极因素纳入城市绿地规划,使城市拥有良好的整体生态背景。其次是开放公园,引入园外的自然风光与环境中的河道、溪流、绿地、建筑等相融合,成为大环境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开放空间更有利于发挥绿地景观功能及美化和改善环境的作用,便于各类绿地相连,是人性化的要求和人本主义的体现。(2)绿化森林化。绿化森林化指城市绿化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提高绿地效益[22]。(3)景观人文化。指绿地规划尊重文化,把握园林绿地性质、风格和主题,重视植物景观文化性,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及历史文脉[22]。(4)水景生态化。水体和水系是城市与外部生态系统交流的主要通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廊道景观。城市绿化建设应重视沿河道的绿地建设,应用生态学原理处理水体造景,使水体洁净,富于情趣,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共生[22,27]。(5)设施人性化。城市绿地的服务对象是人,绿地设计必须满足人类生存、享乐与发展的要求,各种设施要符合人体尺寸比例、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满足人类生理与心理需求[12]。(6)目标多样化。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符合生态性、生物多样性、郊野休闲性、文化性、自然性、区域性、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可居性和可持续利用性等特点[33]。

3.3规划新方法

3.3.1新理念

城市绿地规划经历了以游乐、观赏为主的实践后,现在发展到以生态学观念为出发点,融观赏、游憩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园林阶段。生态园林就是依靠植物来形成环境、保护环境、利用环境和美化环境,建立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生态系统[34]。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少生态环境灾害为主导思想,具有公共性、广泛性、无界性、长期性、高效性、不可取代性、永恒性、连续性等特点[35],是当代城市绿地设计的发展趋势[36]。生态园林具有3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景观,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娱乐环境;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适应性;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即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37]。生态园林注重从宏观管理、生态保护角度来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其基本理念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保护和修复区域性生态系统,遵循生态学原理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37]。

3.3.2新手段

为了最大限地度提高绿地生态效益,增加城市绿量,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采用了新绿化方式:(1)垂直绿化。也称攀缘绿化,就是绿化那些与地面垂直的线或面,即利用攀缘植物使其沿墙或其它设施上升形成垂直的绿化面。工作总结墙面、廊栏、立杆、灯柱、棚架、凉厅、拱门等建筑物均可采用攀缘植物进行绿化,其形式有附壁式、篱栏式、棚架式、拱门式、立柱式及悬蔓式[38]。(2)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运用现代建筑和园林科技的各种手段,对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所形成的再生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绿化美化,其基本内容包括:地面绿化的乔灌草复层群落;建筑再生空间的绿化美化(墙面绿化、屋顶与天台绿化、室内与阳台绿化等)[39]。立体绿化源于屋顶花园,最早是由德国人在一些阶梯式和单元楼式建筑群上试验成功的。现已发展为地面、窗口、凉台、室内与屋顶、盆栽与池栽相结合的各种绿化方式。它能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使平板单调的建筑单体、硬质构筑、门窗栅栏等,变成具有自然风格、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并起到良好的降温消音作用[40]。

参考文献

1千庆兰.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初探.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4):45~49

2徐波.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城市规划,2002,26(11):20~22

3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中国园林,2002,18(1):23~26

4徐波等.关于城市绿地及其分类若干思考.中国园林,2000,16(5):35~39

5CJJöT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23

6张国强,金中泉.风景园林绿地系统(上).中国园林,2001,(4):22~25

7苏俏云.以“人”为本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论中国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6(11):90~94

8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4):349~354

9朱庆华.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林业调查规划,2002,22(6):93~97

10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5~78

11吴承照.风景园林研究进展.中国园林,2000,16(3):88~93

12曹鉴燎,苏启林,刘一明.城市绿地规划分析与评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97~100

13谢华.新加坡城市美化绿化之研究.城市规划,2000,24(11):35~38

14谢华.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之研究.中国园林,2002,18(6):33~35

15BelindaYuen.GreeningtheCityStateofSingapore.ForestryStudiesinChina,1999,(Supp.):31~36

16E.Howard.GardenCitiesoftomorrow.FaberandFaner.London,1946:213~230

17振海.从得梅因市的生态环境看美国的园林绿化.中国园林,1997,13(2):30~32

18常玉生.绿化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驻德归来随想.中国园林,2001,17(6):60~66

19冯彩云.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科技建议,2002,(2):15~18

20王磐岩,李金路,白伟岚.风景园林科技“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中国园林,2000,16(68):39~40

21吴效军.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1,(6):24~26

22徐雁南,王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潮流初探.2003,19(10):63~66

23张国强,金中泉,风景园林绿地系统(下).中国园林,2001,(5):19~23

24刘滨谊,姜允芳.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城市规划,2002,26(2):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