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生素质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从音乐审美功能来讲,欣赏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享受,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就产生想象,情感与认识等一些心理活动,出现各种的感情变化,如悲哀,喜悦,恼怒,激昂等。最后也都是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例如,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象征着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了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激起坚强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永不会磨灭。又如《马赛曲》《到敌人后方去》它们都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前进或倒退的关键时刻,使人们爆发出一种为正义和自由而战的热情和献身的精神。再比如《好人一生平安》《爱的奉献》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劝导人们“行善积德”。音乐对人们的道德教化作用不是靠外力强制实现的,而是在人们主动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心甘情愿的,不知不觉地去接受,所谓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正是这个道理。[2]因此,一首好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使人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可以从中受到教育鼓舞,转化为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的趣味。就音乐的性质来讲,音乐是一种具有情感和想象空间的艺术。公孙尼子在《乐记》中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认为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情来自人对现实生活的反应。人们在音乐产生的情感感染下,使内心形成满足感。长期在音乐这种美的熏陶下,不但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喜悦和滋润,而且能在表达真,善,美的音乐下培养出积极健康的心灵,激发人们渴望并追求生命中的真,善,美。学生学习音乐可以从小培养将来走到社会上的时候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与人之间的交流配合的能力,按照社会需要恰当的处理自己的位置的能力。[3]所以孟子也说音乐“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在讨论音乐对人道德的作用时,因为音乐也是有很多类型,不同的音乐也是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例如现今一些内容低俗,情绪消极的靡靡之音的不良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音乐与智慧
爱因斯坦说:“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专家们认为爱因斯坦比别人,别的科学家承受更多的音乐刺激因而产生更多的突触和胶质细胞,因此,也就比别人思维更加敏锐,想象更为丰富,聪明过人,学识超群。[4]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而左脑,是控制右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侧重与抽象,分析,计算和求同,是人脑处理语言数字进行逻辑思维,分析思维,辐合思维等的智力活动控制,被称为“语言优势半球”。而右半球则控制着左侧肌体的感觉活动,着重想象,虚构,感受和求异,是人脑处理表象,知觉,进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被称为“次要半球”或“艺术型半球”。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偏重于阅读,书写,死记硬背,计算,理性思维。这些活动多集中于大脑的左脑,所以造成左脑超负荷运转,而右脑却闲置着,这就造成了人智力发展的缺陷,音乐智力存在右脑,所以,音乐教育通过开发右脑,促使左右脑协调并用,以达到全面发展。这正如引起我对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思考的原因那样,在音乐课上的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同时进行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教育的中心思想从学生的大脑进到学生心灵深处,这效果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远远无法达到的。笔者认为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智慧发展应从以下几点来分析。(1)培养观察力。估计看过《福尔摩斯探案》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场景:在福尔摩斯第一次与华生见面是就立刻辨别出华生是一名去过阿富汗的军医。福尔摩斯为什么能够那么快的辨别出来呢?就是观察力。学生正是处于这种提高的观察力的旺盛时期因而比成年人更易获得知识,而音乐教育正是发展和提高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们在演奏或者演唱音乐作品的时候,必须通过自身的观察去分析,理解其音乐作品的含义。然后通过外在的条件,如声音,动作,表情来诠释其音乐作品的形象。通过音乐形象的刻画,比较,分析,使学生较全面,准确迅速的了解其本质特征,以形成在音乐空间立体感和逼真效果。这样,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5](2)提高记忆力。1769年14岁的莫扎特在罗马的西斯庭教堂听到一首由阿内格所写的九声部《怜悯曲》两遍之后,回到住所就完整的默写了出来。使得这一部绝密的圣曲无密可保。1998年至2002年,中国香港大学临床神经心理学家陈美龄及其同事研究表明,有音乐学习经历的人有很强的词汇记忆能力,那些坚持音乐学习的人,其非文字记忆能力很强,而那些已经停止音乐学习的人的非文字性记忆能力远不及坚持音乐学习的学生。实践证明,音乐教育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尤其是非文字的记忆力的发展。(3)培养想象力。爱因斯坦就曾经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音乐则通过学生的听觉带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中。这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在听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仿佛让人看见中国人不畏,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如滔滔河水一样气势磅礴。听到贝多芬的《田园》是犹如置身乡村的田野上,眼前一片涓涓流水,叽喳鸟儿声的祥和景色。总之,无论学生的理解是自然的美,还是艺术的美,都能触动他们的想象。在原有的固定的事物进行自己的想象无疑有助于他们的智力。(4)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的问题,总要“想一想”的时候,这种“想”就是思维。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这一切智力活动。[6]在音乐的欣赏和创作过程中都需要学生通过,形象思维体会作品的意境,掌握作品的主旨,获得美的享受。而音乐的智力存在右脑,左脑主要是负责逻辑思维,分析思维等。因此,在音乐的教育当中推动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提高大有益处。物理学家海顿因受音乐理论泛音振动频率是基因震动的整倍数的启发,做出了原子跃进的基频与次频的实验。由此可以发现音乐教育在创造性思维中的显著作用。
3音乐与情感教育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说明情感具有动力作用,但实际上,不但是追求真理的认识活动,任何一种活动要持续下去,都需要强烈深厚的感情作为动力。[7]而音乐是美的产物,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人们的思考,认识,喜、怒、哀、乐等,在音乐里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能表达语言所不能的表达的情感。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流方向,而情感教育则是这一方向的重要基础和力量。一个教师如果在生活中能积极乐观,人际关系良好,善于与学生沟通,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相信他的学生也会慢慢受他的影响。相反,如果一个教师生活态度消极,不善于或不主动向学生进行沟通,常向学生发泄自己的脾气,则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厌世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教育对素质教育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现今的教育应该积极发挥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过去我国的教育普遍注重认知,忽略情感教育,而音乐教育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黑格尔曾说:“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音乐是最擅长抒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而笔者认为,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有着以下几点作用。(1)培养学生积极情绪。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带着一种情绪,或兴奋,或伤心,或平静,或忧郁等等。而一个积极的情绪是十分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音乐可以对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积极向上的音乐使人愉悦,鼓舞斗志,如欣赏粤语的经典老歌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虽然已经几乎听不到现在学生们的传唱,但其鼓舞人并与之共鸣的作用依然存在。(2)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音乐以有组织的声音来表现人的情感,一首让学生喜欢的歌曲很容易使学生去主动学习演唱或演奏。而在世界上存在不计其数的音乐,这些音乐既表现着人的情感又带有一些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例如,飙起音乐(即无文字说明的音乐,如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可以感受到各种乐器的音乐和效果。又如民族的歌舞,能领略不一样的民族风情。通过学生对歌曲的兴趣,无形当中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等。(3)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愉快的情绪是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愉快心情的表现有助于人们建立友谊,愉快的情绪有利于人们拥有自由的心理空间;经常处于愉快状态的人善于同他人相处,善于探索,进取。而音乐的善于表现情感的功能完全能使学生在进行音乐实践中拥有愉悦的表情。
4结语
从这一点出发艺术教育可以看做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艺术教育也有其深入发展的专业化领域,这是简单的素质教育难以涵盖的;而素质教育也包括身体、科学知识等方面的素养发展,这是艺术教育难以启及的。
二、艺术教育在初中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艺术教育在审美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艺术教育涵盖了音乐、美术等基础学科教学,它在提升初中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听觉,使他们善于发现跳动音符所展示的美;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视觉,为他们开启进入美术天堂的大门,体会别样的艺术之美。这些艺术教育都开发了学生欣赏美的心智,使他们能够具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拥有两只感知鸟语花香、自然万物之美的耳朵,并且可以丰富他们对美的表达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们发现生活学习中的美,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发现美的能力。
2、艺术教育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教育还是一种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开发学生智力水平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缓解大脑的压力,使学生放松心情;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从其他角度对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能够推动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进程。很多科学家正是在艺术世界的熏陶下,收获了一项项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成果。此外在初中科学文化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轻音乐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充分体现艺术教育对初中素质教育的作用
1、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艺术教育是响应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改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在素质教育中应该发挥的效应。主要的问题包括3个方面:①初中艺术教师自身水平有限;②艺术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内容,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作用;③艺术课程安排不合理,难以实现与其他教育的良好配合。
2、改革艺术教育缺陷的具体措施
以上所述缺陷都是由于艺术教育启迪时间较短、实践不足造成的,为了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主要改革措施如下:①艺术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增强美的鉴赏与启迪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审美水平。学校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艺术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者通过建立艺术论坛来熏陶教师的艺术鉴赏,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②合理分配艺术课堂教学时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欣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之美、声音之美以及万物之美,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美的事物,使学生近距离鉴别美、体验美。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播放音乐的形式来熏陶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美术展览馆进行课外鉴赏教学。这些都克服了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③艺术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小部分,教学的重点仍然要放在科学文化教育中,为此必须合理控制艺术教育时间。此外,对于不同的艺术课程,要保持良好的教学配合,最好能够实现各门艺术教学的良好结合。比如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听觉感应来强化对艺术的熏陶投入程度。
四、结语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党领导下,立足于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依靠教育。因此,我们不仅要优先发展教育,而且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时期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实施素质教育应从这一时期做起,为中学生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这样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中才能更好地做出应有的贡献。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教育文化也加快了一体化进程。各国政治家、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1983年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向教育部长贝尔提交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之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1985年日本提出以“重视个性”为基础的八条教育改革设想。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提出了衡量人才素质结构的七条标准:
①积极进取,有强烈的开拓精神;
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类的责任感;
③在急剧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⑤学习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综合化;
⑥有多种个数和特长;
⑦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因此,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主动与国际教育接轨,是对国际教育大趋势做出的积极反应,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全球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提高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我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以及两年的教学感悟,从转变教育理念方面谈谈对提高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些见解。
(一)教育思想的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应试教育,简言之就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作为一名80后的大学生,我对应试教育的危害感受颇深。有人说,我们80后的学生就是为考试而生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免有些道理。从上学起,我们的人生已经被规划,就是考上大学。平时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考试,严重抹杀了我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结果,教育没能造就一批批人才,反而制造了一台台考试机器,走上社会的我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对于素质教育,有人说是与应试教育对立的。我认为,应试教育其实是一种极端的素质教育,只注重升学考试,而忽略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升华,不仅注重学习成绩,而且也注重学生其他素养,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课本知识,还能培养一些其他的社会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极端的素质教育中走出来,向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
(二)教育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角色向双角色发展以往的教育者往往就扮演教师这一角色,对学生的教育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指导,这样不能够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不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交流以及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单一的教师角色往往对学生会产生误导,只一味注重学习,而忽略了其他素养的培养。我认为教育者应从单一的教师角色向“教师和朋友”双角色转变,在学习上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生活上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一些其他兴趣爱好的培养,这样容易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心态,为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它的真义在于:①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全体性;②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性;③主张合理的个性发展--主体性;④保证人最基本的身心质量--基础性。沙连香教授认为[1],国民的素质结构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国民素质可分为基本素质和深层素质,基本素质由身体素质与智力素质构成,深层素质可进一步划分为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及角色素质等。依照素质教育的实质与社会对国民的素质要求,在体育学科中可解读为:身体素质+深层素质的可能领域=体育素养。如果对素质教育的指令,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仅仅解读为发展身体素质,以为体育课就是锻炼课,那么,就违背了主体性与全面性;如果以人格、道德、角色等深层素质作为体育课追求的主要目标,那么,就背离了基础性。因此,只有用“体育素养”才能包括素质教育思想的真实内涵。
二、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促进了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能使学生通过运动,从而促进他们在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的比拼;提升他们在思想、作风、团队的合作与竞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全局观念;培养其坚忍不拔、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质;同时还能培养其谦虚谨慎的品格,保持谦虚谨慎、循序渐进的求学精神,通过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断进行思考、学习,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为其在今后在进入社会能较快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了学生文化素养
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战术的学习和运用,是一个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在体育活动中,为了提高技能战术水平,学生需要开动脑筋,发挥想像力,这间接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其次还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和原则,提高其运动技能,促进大脑的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为学生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再次,体育运动的战术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可以促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对提高学生神经中枢的灵活性及协调支配各器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均有良好的作用。
(三)增强了身心素质教育
体育运动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学生身体的各个系统得到锻炼,在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内脏器官的机能得以改善,体质得以增强。其次,体育也使学生对自理、自护能力有了一定了解,增强了其保护意识和受伤后的自护能力。再次,体育还对心理健康有一定调节作用,通过运动释放压力,放松情绪,能有效地使学生在压力前保持心理控制的最佳状态,从而不断提高适应能力。
健康,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工作,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没有健康做前提,我想任何工作学习都会折损大部。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健康第一”的思想。十多年前,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主要沿袭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模块,存在诸如活动单调、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问题,不能满足已是成年人的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或者说是需求,基本无法调动大学生上体育课,别说上好体育课,甚至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今天,我们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需求来推荐体育课程改革,使当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符合当代体育的发展大趋势,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大学生体育课程模式,引导大学生明确“健康是成长基石”,“健康是身心发展的基础”,“健康是生活的动力”,才能使大学生从单一的身体锻炼到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2培养运动习惯的养成
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永远都是主体,体育本身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没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很难完成课的基本任务。通过选修课建设,推进“快乐体育”在课堂中的深入,学生大部分从事优势项目或对某一项目的爱好及兴趣,促进学生能动性的提高,随着积极性的提高,体育课就会在简单而快乐的气氛中展开,根据时间的推进,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达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对互利的双赢局面。传统教学中只上不教、只教不学的授课模式阻碍了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体育中学习爱好的体育项目,从中感受和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提高了自我锻炼的意识,培养自我锻炼的兴趣,也掌握了运动中的一项或几项技能,在快乐中运动,在健康中成长。
3课堂促进人格养成
心境是可以调节人的思维、思路、激情的。好的心境使人更有自信,更加乐观,更有能量。激情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创造宽松融洽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乐观、向上、自信中成长。让课堂充满互动情感、互动体验、互动交流,互动鼓励等等。维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魅力,淡化差异化,鼓励和表扬;意见和建议,好奇心和求知欲;平等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课堂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淡化教师主导作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学生互相信任与理解互助的平台。
4课外体育活动的载体作用
(一)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比较模糊
笔者曾连续两年对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的高职毕业生做过一项调查,在对“专业培养目标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非常了解的学生只占15.7%,比较了解的占38.6%,有57.7%的学生不了解;在对“专业核心课程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的学生只占22.9%,比较了解的占32.9%,不了解的占44.3%。由此可见,学生在校三年中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普遍比较模糊,难以激发起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只有明确了职业理想、职业目标,才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然而,相当多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并没有考虑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甚至有两三成的学生到毕业时仍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对有意向从事的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任职条件”都不清楚,往往只看重企业所处地域、工资待遇等。有一部分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频繁地跳槽,除了追求高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
(三)学生对职业自我了解不全面
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过高,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择业观的模糊。另一方面是对自我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的认识。笔者对上述院校的部分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对职业自我的认识”的调查,其中:对“职业兴趣”有25.0%了解,30.7%比较了解,44.3%不了解;对“性格特征”有31.5%了解,33.3%比较了解,35.2%不了解;对“职业目标”有22.9%了解,31.4%比较了解,45.7%不了解。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兴趣、职业目标都缺乏了解的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又怎能去理性思考?又怎能树立起科学的择业观呢?
(四)学生对职业能力的养成认识不足
笔者在对上述院校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的学生只占二成,从未考虑过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的占到四成;在选择辅修专业课程方面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无目的性,绝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挣学分;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占8.1%,偶尔参加的占33.7%,从来未参加过的占58.2%;经常参与社团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占16.3%,偶尔参加的占45.1%,从来未参加过的占38.6%;在是否进行过有关职业调研方面,有过多次的占5.7%,偶尔进行的占38.6%,从未做过的占55.7%;在参与职业活动的方面,较多参与的占14.3%,偶尔参与的占38.6%,从未参与过的占47.1%,这导致很多学生走进职场后缺乏必要的职业情感认同、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精神。
(五)学生对就业与择业问题的考虑滞后
笔者在就业指导课上对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准备”调查时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从入学时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近三成的学生从二年级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而高达65%的学生直到临近毕业顶岗实习时才开始考虑。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就业与择业问题的考虑明显滞后,这也说明了近80%的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内不会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就业与择业做相应的准备。因此,很多学生等到临近毕业时,坐等校内外招聘会,满世界投简历,对自己的就业与择业问题没有必要的心理准备,更谈不上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
(六)学校职业指导严重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所提供的职业指导普遍存在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尤其缺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方面训练的内容,忽视了职业指导的教育培养功能,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指导形式上,知识传授多,技能培养少;在指导信息上,就业信息多,职业信息少;在指导人员的构成上,校内教师多,社会专业人士少;指导内容相对陈旧,方法不够灵活,职业心理测试与辅导及职业生涯系统规划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认知不足,也就不可能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更谈不上职业生涯的系统规划与设计。
二、影响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教育自身缺陷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规模迅速扩张,但软硬件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给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科性过强。从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与形式、评价方式与运作机制,一直难以摆脱本科教育学科性强的烙印。第二,职业性较弱。理论教学与有限的校内实践教学相结合仍是目前高职教育的普遍做法,实践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计划性过强。超前性制定教学计划,执行过程缺乏动态调整,教学过程的过于模式化,教材选用标准化,毕业环节的形式化等。第四,市场适应性较弱。盲目开设专业,导致了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失衡,毕业生择业观念与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矛盾,职业技能水平无法满足岗位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办学机制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政府调控缺失、办学主体单一、产教融合功能低下是目前高职院校运行的普遍状况,因而表现出培养模式单一、办学机制僵化、缺乏应有活力的现状。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调控缺位。高职教育实施工学结合、产教融合,首先要跳出“自我”的圈子,走开放办学、社会化办学的路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有义务按照市场规律界定高职院校以外的各类教育主体的职业教育功能、技术培训功能、就业服务功能及利润收益功能。还应为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优秀企业提供比较宽松的政策(办学许可、收益分配、师资培训及聘任等)支持。第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说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学结合,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才能实现高职教育自身的价值。第三,产教融合依然停留在表面。校企双赢是实施产教融合的基本原则,然而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过分强调设备的无偿援助与先进技术的引进,忽略了对企业文化、企业实境、高素质师资的培养,从而导致硬件过硬、软件过软的局面,无法达到职业熏陶、真境实做、真题实战的应有效果。
(三)教育资源缺乏加大了职业素质教育难度
职业院校本身“双师型”教师队伍十分短缺,实训条件(基地)不足,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材体系亟待完善,职业技术与职业技能考核相对应的考评体系有待健全与完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及管理制度仍需改善。另一方面,社会大量可利用的职业教育资源与环境由于政策层面的原因并未能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特别是相当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先进的职业技能实训条件、大批“双师型”教师(高级技术人才)、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等等,这一切社会可利用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亟待合理配置与利用。
(四)专业教师在教育中的缺位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发展
专业教师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还停留在简单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专业教师作为本专业的业内人士,其言传身教具有很好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他们在自身专业领域内往往掌握着比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帮助学生择业、就业,那么在促进学生成才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这种较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效仿诸多研究型大学的做法,完成教学任务则离开学校,平时学生也很难见到,缺乏应有的交流与引导。因此,学生除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与少有技能外,很难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业界动态、技术前沿等关系职业养成的职业信息。
(五)学生自身的不足影响了职业素质教育的推进速度
当今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基本都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很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家庭、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与以往发生很大的变化。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艰苦朴素作风淡化、政治意识淡漠、缺乏应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缺少奋斗的激情、个人功利主义倾向浓、道德伦理观念淡薄、精神文明素质较低、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注定了在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困难重重。
三、结语
很多时候,尚未步入高校校园的大门,就业问题就已经成为热议的话题。一旦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光靠自身的知识还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工作,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否则,没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必然影响优良职业道德的形成,甚至可能导致职业道德滑坡,不利于工作的稳定。因此,礼仪修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意识到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为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树立优良的职业操守打下了坚实基础。
2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礼仪修养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关乎高校的对外形象,更是关系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养水平。因此,推进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也要为大学生制定一些基本要求,并敦促他们严格遵守。
2.1明确自身身份,不做过格行为高校大学生尽管在年龄、视野、心理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成熟的表现。但是,他们仍然属于学生群体。因此,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不能超越一个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范畴。高校要促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学生身份,严格遵守学生行为规范,不能做出过格的行为。
2.2勤奋学习,满足时展要求大学校园已经或多或少的与社会接轨。因此,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度不是特别低,反而对社会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看法或想法。因此,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面对知识型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满足知识型社会的融入条件,否则,大学生完全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
2.3尊重师长,塑造基本礼仪修养在某种意义上分析,这个基本要求是第一个要求的自然延伸。尊重师长是任何教育阶段都要积极遵守的基本要求。尊重师长才能促使学生更为主动的配合礼仪修养教育的各种要求。这样,大学生才能具备基本的礼貌,并将这些礼貌行为转化为礼仪修养,进而实现自身礼仪修养的全面提升。
3提升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水平的策略
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仿佛一面镜子可以招录大学生的未来。高校必须拿出妥善的策略,及时应对社会发展形势,促使大学生树立优秀的礼仪修养。如此,才能完善自我,适应社会。
3.1高度重视礼仪修养教育,完善教育结构及规划高校领导要率先转变过来思想,不要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要将眼光放长远,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作为根本落脚点。因此,高校领导可以针对大学生礼仪修养开设课程,并与老师实现及时对话,促使老师逐步完善教育结构及教学内容,从而使大学生的“软件设施”也能够实现档次上的有效提升。如此,高校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依托学生,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能够合理借助学生的力量。
3.2从生活中寻找突破口,进行礼仪修养教育在生活中,老师要鼓励大学生自省,要求大学生注重自身的语言行为是否得当、注重自身的衣着是否得体、注重自身的外在打扮是否合适等等。毕竟,大学生如果在语言行为、穿着打扮等基本层面有所失误,必然与大学生的身份特征相违背,将成为礼仪修养教育的败笔。
3.3完善自身性格弱点,彰显优秀气息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大学生的性格缺点要引起自己的重视。否则,不利于健康思想的重塑。因此,大学生要时刻自省,克服性格中的弱点,不能我行我素,而是在学校生活中学会客观的审视自己,时刻自我剖析,摆脱骄傲自大的缺点,学会谦虚待人。
3.4鼓励学生见贤思齐,向典型榜样学学生群体中,必然会涌现出礼仪修养比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将这些学生作为典型,号召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同时,也可以邀请这些礼仪修养较高的学生进行演讲,从而有效强化大学生对礼仪修养的认同感,并学会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时刻反省自己,完善自己。
4结语
1.1计划理解不透彻
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普遍存在理解不到位问题。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时,各班往往采取划分素质拓展小组的方式进行训练。而很多学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认识和理解不当,无法准确掌握其内涵和特点,并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规划,直接影响了其最终的训练结果,不利于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1.2活动组织盲目性
由于学生缺乏系统完整的素质拓展训练计划,其活动组织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训练重点不突出,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难以实现。在组织活动时,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一味增加班级活动数量,而不重视其举办质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没有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产生实质效果。素质拓展计划沦为学生获取学分的一种手段,违背了其计划制定的初衷。
1.3申报项目简单化
在进行素质拓展项目申报时,各类单位、社团、班级等必须要填写项目申报时,确定其项目类型和提升目标。但目前各申报主体的申报项目过于简单化,项目类型填写错误率高。同时,整个项目实施计划过于简单,缺乏统一思想,没有突出项目设计重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活动策划者的策划水平不足、活动组织不到位。
1.4参与活动被动性
对学生而言,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学分,而不是培养和提升其综合素质。在活动参与上,学生对学校、院部、班级等组织的精品活动了解不足,只是从自身特长和喜好出发,随意参加各类素质拓展活动,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划方案。另外,由于素质拓展培训效果的保持时间较短,无法马上产生绩效。因此,很多师生在活动结束后没有看到预期效果,对这类活动失去了信心。
2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1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选择
素质拓展训练也称户外拓展训练,是一种集人格、体能、心理、管理等众多训练类型于一体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训练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目前,素质拓展训练已被广泛地应用至心理素质、领导力、决策力、沟通技巧等的培训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高职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2.2是构建高职院校特色课程的需要
当前,各高职院校均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为突出其办学特色和教学优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并制定相应的素质拓展训练计划,以保证其人才培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2.3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拓展运动作为一种新型培训和教育手段进入我国,并呈现出高速发展状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可。目前,国家机关、外企以及其他一些现代化企业纷纷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其人才培训体系,并制定了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计划。而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其就业能力。对高职院校而言,将专业与素质拓展这二者相结合,对培养社会以及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实际意义。
2.4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
效能感和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为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和联合推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提升其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启发其想象力,对于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科学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计划的有效途径
3.1搞好宣讲培训,重在计划指导
素质教育与拓展是什么与有什么作用应当在学生的思想里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学分或者其他。学生对素质教育与拓展的理解不够透彻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一个发展障碍,老师或者学院应当对学生进行一个素质拓展的介绍和阐释,以保证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3.2大力打造品牌,营造良好环境
学生会、共青团、各类学生社团应该立足当前高职学生的共性特点,积极开展符合本校学生的特征的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和锻炼其综合能力,激发其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搭建平台。
3.3拓展课程多项化,项目创新化
一方面,学校可以围绕职业素质培训这一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素质培训方式和手段,提高其培训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各院部可以通过选拔的方式成立专门的大学生艺术团,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文艺骨干队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艺表演和素质拓展训练当中,并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实践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此外,学校还与有关企业开展多领域合作,联合举办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干部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在专业技能素质培养方面,可举办或参加国家或省级的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苦练专业技能的动力。
3.4抓好素质拓展证书这个载体
一.通过节奏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音乐的骨架,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而节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如时钟的摆动,公鸡的打鸣,火车的开动等,让学生根据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来学习一些较难掌握的节奏,并再进行创作不失为掌握巩固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学习x.x的附点节奏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夏天知了的叫声知.了知.了,然后给定学生一句歌词如“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让学生创作出不同的包含x.x的节奏形式,有的学生创作成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也有的创作成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很容易地掌握了x.x的节奏。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读歌词,按拍号写出各种节奏”的练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编出两种以上节奏,较常见的如“大雨下来哗啦啦啦啦,小雨下来沙沙沙沙”,很多学生会发表不同的看法:“我想把四个沙的节奏写成沙沙沙,把小雨如丝的情景表现更贴切。”“我也改动两个地方——大.雨下.来,这样能突出大雨的大和落下来的猛。”学生尽情发挥,用不同的节奏描摹出大雨小雨落下来的不同形态。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拍手、跺脚、捻指的节奏或打击乐器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只要稍加指点便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学生的创作可能不成熟,不完美,但是,他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通过歌词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歌词包含较多的文学性的东西,在音乐课上进行歌词创作,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水平。老师可以根据原有歌词让学生进行歌词再创作。如学生在学会歌曲《春天里》后,老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春天里除了有太阳、青蛙、燕子、花儿这些景物外,还有哪些可爱的景物呢?你能不能再创作出另外的歌词来呢?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创作出许多不同的歌词来,有的是“春天里鲜花眯眯笑,春天里蜜蜂嗡嗡叫,春天里蝴蝶飞呀飞,春天里歌声多美好。”有的是“春天里小草眯眯笑,春天里布谷布谷叫,春天里小鸟飞呀飞,春天里小朋友多快活。”学生们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调动起来了,在创作中体会到了乐趣。根据简短的旋律进行歌词创作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老师只要引导得法未尝不可以进行尝试,例如5123--|53423--|1345--|53421--||是一段比较抒情的旋律,老师可以给学生多听几遍多哼鸣几遍,让学生感受旋律的情绪特点,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创作出一首完整的歌词。有的同学创作了题为《春天来了》的歌词:
5123--|53423--|1345--|53421--||
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
有的同学创作了题为《校园多美丽》的歌词:
5123--|53423--|1345--|53421--||
校园里,柳树发芽了,花儿开了,我们多快乐。
学生们唱着自己创编的歌词,其乐融融,在创造中提高了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同时在创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通过旋律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旋律创作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是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训练并能在训练中注意利用各种方法,由易到难,学生完全可以创编出简单的旋律。开始时可以利用为乐句添上音的方法,如5()|32--|,有的学生添上了6532,有的学生添上了3235,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做完这样的练习后,老师可以给定学生几个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创作,如给定五个音do、re、mi、sol、la按XXXXX节奏进行接龙游戏,即兴唱出旋律短句,开头的音必须与前一位同学唱的最后一音相同(即鱼咬尾),11123323233566553221
学生在游戏中反映敏捷,临场发挥灵活多样。有了一定的创作基础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简短的旋律创编练习了,如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带进一定的环境中:春天的早晨,鸡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他们唱歌唱得可欢啦,鸡妈妈唱:叽叽叽,我的孩子真可爱。小鸡唱:叽叽叽,我们爱妈妈。学生根据歌词的意思可以创作出很优美的旋律,如鸡妈妈唱:
555|3235|323||
叽叽叽,我的孩子真可爱。
小鸡唱:
111|2123|1--||
叽叽叽,我们爱妈妈。
学生通过简单的旋律创作,可以发展他们的调式感,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四.通过动作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是一门感染力非常强的艺术,是以美育人、以情感人、以声音动人的学科,它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展现的是人类心灵的幽静、气质的高雅和道德情操的高尚。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经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心态不平衡等心理问题,音乐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愉悦作为教育目标的,优美多变的音符、清新悠扬的旋律、活力四射的节奏、极富生命力的曲风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在不同层面强烈的吸引着当代的大学生们。经常欣赏音乐作品和从事与音乐有关活动的人,都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不稳定的心理,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时也显得应对自如,因为音乐能够启动人们情感的闸门,激发人们丰富的情感,旋律轻快的音乐会让人精神焕发、心情放松;节奏鲜明的音乐会让人充满斗志、勇往直前;忧伤凄凉的音乐会让人无比沉静、心如止水;极富特色的音乐更会让人心情舒畅,这样的音乐,不仅培养人们高雅的气质,更是促进人们内心世界的和谐。鉴于此,作为普通高校的教育方,应该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时代特征,投其所好,有计划的引导他们选择一些乐观、向上、积极、阳光的音乐作品,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开设音乐鉴赏课等途径,进行不断地品味和欣赏,为大学生们在面对各方面压力及难题的时候开辟一方心灵的世外桃源,帮助他们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增强自我控制力和心态调节的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音乐教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
“德育和美育均是通过作用于人的心灵,触动人的精神,来达到使受教育者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作为美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感性去感染人、打动人、熏陶人,并将此种情感内化为理性认识,使受教育者产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动力。通过审美教育的熏陶,把学生带入艺术的天地,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理解、鉴赏等能力,在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的同时,也培养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正如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的那样:“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把音乐教育看作是一种道德力量,视作一种对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让广大的学生自觉的按照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荣辱观,主动的调整各种关系,理性的应对各种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这样的美育教育效果是一般德育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必然更加切实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3结语
(一)家长重考试轻德育
教育观的片面性现在的家长大部分都重智力轻德育,重技巧轻能力。家长对于孩子成长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学习成绩问题,简单认为只要孩子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其他方面,例如:是否尊老爱幼、是否明礼诚信等等这些就都已经处于次要地位。学校里都有乱划课桌、污损图书、考试作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有的甚至多次出现了未成年学生暴力事件。家长过分重视智力,除了在课堂的学习之外,还让孩子在课外不断练习,压力增大,片面地教育观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
(二)家长素质和方法落后
1.家长本身行为素质落后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家长们的道德品行和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将自己不好的方面如拜金主义等等全部展现在孩子面前。例如: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管红绿灯,不走人行横道线,不走地下通道,而是采取翻栏杆、横穿马路的简便方式。孩子善于学习,模仿,他们没有分辨事物好坏的能力,在无形之中将这些不好的方面也教授给了孩子,阻碍了孩子高尚的道德的形成。
2.缺乏与子女有效沟通交流许多家长存在“家长制”的作风,不给孩子“说话”的权利。有的家长甚至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采取强制性的办法杜绝孩子从事某些行为,而不是耐心劝诫,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一项针对90后学生的教育的调查,90%以上的孩子在小时候都经历了犯错后家长对自己的“冷战”,不说明错误原因,不纠正错误行为,家长就知道生气不和孩子说话来证明孩子犯错了。家庭中的这种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对孩子过分的专制,容易形成沉闷压抑的氛围,导致许多“问题孩子”的形成。
3.教育方法传统保守现在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家庭教育新的方法的了解不够,因而,家庭教育方法比较简单、陈旧。有的家长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例如网络流行的“狼爸”、“虎妈”,坚持打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影响了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而且容易激化家庭矛盾。这些老方法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道德。
(三)家庭关系不和谐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父母离异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根据民政部统计,预计2013年结婚对数1410万对,离婚对数317万对,结婚率和离婚率将达到4∶1。不健全的家庭让孩子心理承受巨大的伤痛,导致性格有缺陷,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有报道称,中学生犯罪率仍在上升,未来五年总量将增加。家庭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温床”。如果孩子经常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孩子便会感到不安和畏惧,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孩子也会越来越不相信父母,产生隔阂,教育也越来越难进行。
二、探索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1.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素质教育要求人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要充分发挥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家长不能光用书本知识来压孩子,更不能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孩子的优劣。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减少了自己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有的家长还在寒暑假带孩子去旅游而不是报寒暑假班了。国家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有知识的孩子,还要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孩子。家长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争取各方面全面发展。
2.建立全面的教育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家庭教育更要以此为目的。孩子有精神、行为等方面的需求,家长应该注意到这些,除了对知识的重视外,还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家长们对新闻里多次出现的学生跳楼自杀、投毒杀人事件产生恐惧,渐渐地了解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外,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必须要建立全面的教育观,在强调孩子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子女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等给予高度重视。
(二)改变行为方式
1.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家长的为人处事态度和判别是非的标准,都是一本无字教材。家长必须拥有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模式,例如:在教孩子有孝心的时候,家长首先就要孝顺自己的长辈。在CCTV-8的一段公益广告中,家长给自己父母洗脚时被孩子看见,于是孩子也抬水给自己洗脚,这就是家长的素质影响孩子。只有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家长才可根据孩子的实际,对孩子进行积极向上的教育。家长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为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也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2.积极和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家长和孩子的“心近”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很好的办法,所以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对于孩子犯的错误,父母应该耐心地对其进行教育,让孩子渐渐明白人生的道理。平时可以一起看报纸、看电影,与孩子讲讲心得体会等等,这些集体活动有利于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只有经常和孩子沟通才能拉近子女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才可以让子女更加信赖自己。通过一些学校的《家长与孩子沟通情况问卷调查》结论研究发现,善于倾听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发展。
3.创新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教育方法很重要。家长可以多阅读优秀的报刊、杂志,通过网络、电视等等对自己进行系统的教育,然后通过自身感受,来感觉哪种教育方法比较好,再结合孩子实际,将教育灌输到生活的点滴之中。许多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去参加社会实践,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从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活动来教育孩子哪种行为是值得学习的,哪种行为是错误的。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每个家庭的幸福。家长作为家庭的主要经营者,父母应该相亲相爱,用爱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同时给予孩子最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以培养他们坚定的生活意志、健全的精神人格,以求得孩子的最好发展。家长要明确孩子是独立的社会成员,有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父母要调整好心态,树立平等意识,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的错误而大声责备。父母创造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从而构建和谐家庭。
(四)实行家教合作
实施化学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做大量与素质教育联系密切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丰富课外学习生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好化学知识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前途,同时让学生明白化学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学会书本知识,会做考试题就成功地完成了这门功课的学习,必须在思想认识和灵魂深处真正理解和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智力发展水平,结合素质教育和化学教学的重点,配合化学教学改革,把化学教学与有创新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促进化学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
2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习兴趣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它是学习意志、能力、品质的具体体现,教育者认为,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即正确的自我实现动机和成就动机,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效的课堂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在化学课堂上进行趣味性和探索性教学互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兴趣支配下有所收获。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特别拔尖的好学生都能自觉学习,多数是居于中游的学生,也有少数是不愿学习的学困生。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艺术地实施分层教学。只有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至于使个别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一个充满学习激情,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觉学习动机的课堂,需要师生互动,也需要生生互动,这种互动有利于激发新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共同追求联系起来,这方面的诉求在化学课堂上形成一股力量,促进化学知识的有效传授。有了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良好学习动机,通过互动合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和其它因素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
3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情境
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要保障学生和老师愉快的心理状态,抛弃一切情绪化的干扰。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化学教学改革,实施高效率课堂教学,这需要具备一定教学能力和传授知识的艺术性。心理学表明,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听觉等都会大大提高。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兴趣培养,结合化学教材中的趣味性知识点,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情境。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情境,需要教师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入手,需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求知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开始,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针对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倡导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在自主求知探索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在化学课堂,教师在做好基本指导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热烈探讨过程中,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具体教学指导,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热情,调动互助学习的动力,全面提高同学们学习积极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得,必须科学合理地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要让学生和老师始终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学习过程中的种种挑战,调动起每一个同学的求知欲望,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效果。化学课堂上要通过教学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疑惑大胆地说出来,在教师和同学共同参与的探讨中有效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成功的收获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案
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案,做好趣味性课堂教学目标导入,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教学策略,拓展学生思维,做到张弛有节。化学教学课件的设计要融入相关科目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以创新精神运用各种教学设计,充分构建和谐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化学教学效果,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学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课件,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控制在化学课堂之内,并且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要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创新组合,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化学教学课件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化学课程的创新教育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把化学学科本身具有的科学价值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学习兴趣,强化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把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与化学实验教学密切联系,在创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供最佳教学环境和有效途径,从而实现了课本知识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的良好效果。
5结束语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3]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4]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等教育新理念[J].高教探索,2005,(1).
一、国防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致性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和安全,预防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整个社会全体公民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国防政治、思想品德、军事技术战术和体质等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切活动”[1]。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国防教育已经成为一门面对全体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军事理论教育和国防军事训练相互穿插的教学特点使得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纪律养成、心理品质培养以及身体素质锻炼四个方面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国防教育具有促进大学生德 育、智 育、体 育、美 育 全 面 发 展 的 教 育 功能,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四有”新人的教学任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全面提高大学心理素质而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包括心理潜能开发、性格塑造、情绪调节、意志锻炼等。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个核心将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国防教育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相似性和相容性:从教育内容的角度上看,两者虽在知识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涵盖了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两大方面;从教育目的上来说,两者在大方向上完全一致,均落脚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上。
二、“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数字化的普及、家庭的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着“90后”大学生,因此,这群大学生在行为、认知、思维、情感等心理方面也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针对这些特质,“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心理能力教育、心理动力教育以及心理潜能开发三个方面。
(一)心理能力教育心理能力教育,也即智力因素教育。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能力包括有算数、知觉速度、语言理解、空间视知觉、记忆力、归纳推理以及演绎推理,其总量被称之为智力。这七个维度反映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独立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竞争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心理能力直接关系到知识内化的方式方法、过程以及实践效果。初入大学校门,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转变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挑战。相较于高中的学习模式,大学生普遍反映大学老师上课进度快、内容多,难以跟上。若想要掌握好一门知识技术,这要求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理解和记忆。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不仅表现在相关知识的贮存上,而且表现在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上,这考验着学生的记忆、理解、推理能力。现代智育观提倡信息的贮存与提取并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2]。因此,为了学生智力教育的开发,学校教师应避免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启发性教育的途径,关注知识的内化、储存、提取以及应用的条件,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二)心理动力教育心理动力教育,也即非智力因素教育。心理动力系统由除一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构成,对人们的认知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主要包括有动机、意志、情感等方面的教育。“90后”大学生在这几个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就动机方面而言,大学生在经过数年寒窗苦读顺利进入大学之后,家长和老师的管束不如初高中时期严厉,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加之就业动机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容易导致大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因此,近年来,大学生厌学、逃学甚至退学的事件屡见不鲜。就意志方面而言,“90后”大学生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特点:其一,自觉性的提高伴随惰性的存在;其二,理智感的提升但自制力仍显薄弱;其三,勇敢但毅力不足;其四,独立性大幅度提高伴随依赖性、逆反性的存在;其五,果断性增强但仍显冲动。就情感方面而言,少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国家的不关心,缺少爱国主义情感。另外,由于“90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集体观念淡薄,表现为不热爱集体,缺少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了能够满足快节奏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学校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承受失败和挫折的顽强意志、迎接挑战的勇气等。
(三)心理潜能教育心理潜能教育主要包括创造力、观察力、发现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方面的教育。学生的心理弹性对于学生的性格发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80后”而言,“90后”大学生感受到更多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和多重价值观碰撞,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保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拥有独树一帜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练就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都是现代心理素质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
三、国防教育在“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影响
根据上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军事理论教育以及国防军事训练都能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心理潜能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注重对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培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国防教育在心理能力教育中的作用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能力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一,在军事理论课中,通过老师的讲述、资料片段的播放等方式生动地将军事史、军队优良传统以及各革命时期先烈们顽强奋斗、努力拼搏的英勇事迹呈现给学生,能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大学生们以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为榜样更能做好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和评价自我三个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同时,学生可在闲暇时查阅老师提供的拓展阅读材料,这样不仅能使知识储备得到充实,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二,全面的军事化管理,例如按时起床、整理床铺等,对于大部分不擅长做家务的“90后”来说,能够很好地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削弱依赖性。其三,多种多样的军事训练方式,例如团队竞技、小组竞赛等比拼项目也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体会竞争的涵义并学会合理竞争的方式、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竞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国防教育在心理动力教育中的作用军事训练活动是高校新生入学必须经历的一次重要的军事实践锻炼活动。集体的生活与活动、严格的训练、观看与战斗有关的影片以及唱军歌都是军事训练的组成部分。丰富的军事训练内容,能促进“90后”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提升。同时,军事理论教育也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上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因此,国防教育对心理动力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情感方面,爱国主义情感不仅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军事理论教育中的国家安全环境教育和国际战略形势课程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当前形势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地感受到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这类教育可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另外,军事训练对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有着特殊的功效。军事训练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军事训练的团体性和军事对抗的竞争性。教官以团体为单位组织学生学唱革命歌曲、多个团之间的对唱联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能提高学生的士气。同时,军事活动中所设计的对抗环节能促进大学生之间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志,从而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因此,国防教育以其综合性的教育内容,成为提高心理动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意志方面,历史上伟人成长中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够勇敢地直面人生的挫折,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国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优良意志品质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入校新生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亲身体验富有挑战性的艰辛的军事训练,通过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能有效地促使大学生不断磨砺意志,提高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养成沉着冷静、细心大胆的品质。同时,在军事训练期间,教官与大学生们朝夕相处,大学生能切切实实感受到来自现代军人身上的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面对失败和挫折永不退缩、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不少大学生也把教官当作自己的榜样,认可并学习他们优良的精神品质。因此,国防教育的实践性可保证意志品质培养的有效性。在动机方面,动机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国防教育强调的“军令如山倒”在很大程度上可强化大学生的正确行为动机。这种强化作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外部强化指的是教官用命令的方式施加在学生身上的强化;内部强化则是指学生的自我强化。军事训练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环节,所训练的每一项内容都有其严格的标准和检查手段。部分学生由于心理素质薄弱出现怕苦、怕累、怕脏等畏难情绪,导致逃避军训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官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且通过走正步、站军姿、军事越野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以此来不断强化正确的行为动机。
(三)国防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潜能国防军事训练的团体性,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地促进身心潜能发展的平台。国防军事训练一般在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久便会开展,这不但是一个展现个人风貌的机会,也是显现个体差异的舞台。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地域环境、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有的学生从小失去父母;有的学生性格张扬,外向活泼,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因此,在训练中的表现也会各不相同。将他们放在同一团体的情境下,成员们可以相互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例如,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可以学习家庭条件较差学生的坚韧不拔,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可以学习家庭条件优越学生的开朗、活泼。根据观察别人的行为模式,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洞察自己,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发现力和洞察力。军事理论教育包含有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而不断深化、更新的。通过学习前沿的、尖端的军事科学技术,启发大学生探索其中更为新奇的领域,可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军事理论教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要从多角度剖析各种各样复杂的战争现象,从中提炼出战争的性质和规律,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体会和发现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力。由此可见,国防教育从多个角度正面影响着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综上所述,国防教育的作用并不单单是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水平,它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能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以及心理潜能三个方面发挥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国防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既能发挥其育人的综合效益,又能使学校国防教育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和鲜活的影响力。
四、加强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影响力的建议
(一)国防教育应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其记忆力已发展到以逻辑记忆为主的阶段,也就是说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容易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提出质疑。因此,在进行国防理论教育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记忆特点,多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授课 过 程 宜 循 序 渐 进,并 为 学 生 留 出“疑点”,避免过多的机械灌输。这样将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心理潜能教育更好地嵌入国防教育当中,不但能加大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力,还能让学生们加深对国防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保障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在军事训练方面既要训练大学生体格,也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军事训练不宜只采用体育训练(包括体能拓展训练)的基本形式,更应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性。[3]通过形式多样的军事训练,例如军事技能对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方面,要促进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军史、优良传统以及各时期建设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事迹等作为讲述的重点,用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辉煌的历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身负历史使命,增强其接受国防教育的主动性,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国防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国防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国防教育理论课对非智力因素影响的效果,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及毕业后的学习、生活帮助较大。若要更好地发挥这一功效,国防教育改进需有针对性。“90后”大学生群体有自己的年龄、性格、认知结构等心理特征,只有将这些特征与国防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培养意志力方面的独特功效,例如,军事理论课程的授课要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为目标,以生动形象的战役战例为依托,深入浅出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前面提到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工作,笔者从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对于高校安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这能够防止校园事故的发生。做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认识,让其能够理智地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有效地克制自己的请求,认清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其次,能够塑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良好的素质教育能够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他人,使学生彼此之间形成共同的社会认知,以减少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再次,有利于实现校园的有效管理。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应当拥有安宁、和谐的环境。但是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去维护这一环境,必定会出现事故,学校的管理也会出现混乱,各种问题也会随之发生。因此,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够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的管理也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保障高校安全的建议
高校的安全需要大学生的参与,而不应当是保卫部门的工作。学生的参与应当包括思想和行为上两个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改进。
(一)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
高校是密集的场所,学生也是易被感知的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向大学生传输安全知识,并帮助其了解和谐安定校园建设的重要性,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比如通过学校宣传栏,在学习播放校园安全影像及印发一些宣传册等。通过这些宣传形式让大学生能够切实感觉到保障高校校园安全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进而积极加入其中。
(二)通过实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在大学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创新形式,比如通过生动、现实的实例让每个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可以选择一些先进的人物榜样来学校进行演讲,举办一些心理剧等,通过表演的形式感召学生。另外,学校在进行正常教学之中,也应当鼓励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认清高校安全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形成高校安全观。
(三)组织专项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高校安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