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物理学课程论文范文

物理学课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物理学课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物理学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物理学主干课程;课程资源;网络平台;网络课程

校园网络的建立,为教学现代化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同时网络教育的软件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网络教育资源库和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前者提供教学内容,它包括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网上教学所需的各种材料。后者提供教学环境,它包括网络教学支持、网络教育资源库管理、教学管理与评价、系统管理等。校园网物理学主干课程教学系统平台的资源具有Internet上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它的建成能适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以广大师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和科研为目的,为物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一、平台的设计原则

校园网物理学主干课程教学系统平台以课程学习的网络支持系统为目的,在各种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提供灵活的、适合于多种层面的交互式教学支撑环境。它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一)服务教和学的原则

课程资源与教学管理平台的功能主要是为教师的课程教学和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教学支撑环境,所以要服从服务教和学的原则。

(二)可扩充性原则

系统必须优化体系结构,可扩充性强。因此,软件功能上应有进一步开发的计划,硬件环境的选型要考虑扩充方案的成本。

(三)简洁明了原则

版面结构设计、颜色、字体简洁明了;网站导航清晰明确;指示性图形含义前后保持一致;整体页面风格一致。

(四)易操作的原则

操作要简单,不需要进行系统应用培训;运行快捷:提示信息详尽、准确、恰当。

(五)易维护性原则

当系统上出现小的变动或出现新的需要时,要能够方便快速地进行维护。

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资源与教学管理平台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进行网上课程学习的基础,所以对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组织也至关重要。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分为两部分:资源内容的建设和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课程资源内容的建设

按照课程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资源,课程资源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在课程资源模块中分为:课程简介、任课教师信息、教学大纲、三基方案、教学进度安排、实验安排、PPT课件、教学录像、学习资源、学生作业、试卷试题等。

(二)课程资源内容的组织管理

课程资源具有数量大、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教育性强等诸多特点,必须按标准规范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使用户能够方便、高效的将其利用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1.资源组织管理:(1)成立专门的课程开发机构,由教育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制作质量高、效果佳的网络课程。(2)按课程组织所有资源。组织开课的教师按资源建设规范,提交课程建设的电子稿件,多媒体素材课件等数字材料。根据教学需要,从互联网上收集整理相关的素材、与专业有关的网站或网页录入到资源库中。(3)提供资源的详细资料说明;(4)资源下载。

2.资源上传管理:普通用户上传的资源在入库前,必须进行审核。资源的审核者通常是一些学科专家,学科专家按照网络资源的评价标准对资源数据进行评价,将合格的资源提供给终端用户使用。目前,还没有一套实用或可操作的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恰当评价的量表。资源的审核主要依靠资源审核专家从资源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技术性及规范性几个方面对资源进行审核,以主观评价为主。在本课题中资源的审核授权给创建课程的教师,即课程管理员,以及系统管理员。资源上传管理实现:资源上传功能;对上传资源的审核;对上传资源的信息修改。

(三)课程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是以课程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资源,所以资源的组织和建设是以课程为单位的。系统的部分资源是系统创建的时候提供的,但是,建设阶段添加的资源毕竟有限,要使平台不断壮大,资源不断增加,后期平台运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资源的不断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系统中,用户可以使用所有的相关资源,也可以把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其他用户浏览和使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一般用户四类,每类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根据用户权限不同,用户进入系统后,所呈现的课程资源相关页面内容也不一样:(1)系统管理员:浏览课程资源或信息;修改和删除课程简介、任课教师信息、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实验安排;添加和删除PPT课件、学习资源、试卷试题;管理学生作业、课程公告和课程留言。(2)教师:浏览课程资源或信息。课程管理员还可以修改和删除课程简介、任课教师信息、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实验安排;添加和删除PPT课件、学习资源、试卷试题;查看学生作业,对学生作业给出反馈信息;删除学生作业;管理课程公告和课程留言。(3)学生:浏览课程资源或信息;上传学生作业;查看教师对作业的反馈信息;上传自己积累和搜集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或自己的作品;签写课程留言。(4)一般用户:浏览课程资源或信息;上传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或自己的作品;签写课程留言。

(四)系统的技术实施

网络教学资源系统在客户与资源库之间采用B/S结构模式,管理员与资源库之间采用的是B/S和C/S相结合的混合结构模式。B/S结构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并尽可能减少用户操作的复杂性,而对系统管理员采用B/S和C/S相结合,增强了系统管理的灵活性、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保证系统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系统采用的编程语言为XML,数据库为SQLsever7.0,网页平面设计工具为DreamweaverMX,图形、图像平面设计工具Photoshop7.0,操作系统为WindowsXP,Web和FTP服务器为IIS5.0。

三、物理学主干课程网络的开发

物理学专业主干课程网络的开发是台州学院于2005年立项的校级科研项目,它包括了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实验等基础主干课程的学习内容。系列网络课程由物理与电子电子学院组织力量进行开发工作,由教育技术专业课教师编写脚本,集中了所有专业课的任课教师或专家。

网络课程以面向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为依托,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物理学专业主干课程”网络课程的知识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全面,信息量巨大,带有数量极大的文本、图形、动画等媒体素材及教学模块等,同时在教学内容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知识内容,上传最新学科动态,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和教师辅助教学的功能。课程在功能模块之间、学科之间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跳转,同时能较方便地浏览相应的学科网站和文件检索功能,具有良好交互性及可控性。

四、结语

物理学主干课程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建设,正是适应当前国家大力推广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在网络教学上的优势,为师生之间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交互平台,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岳辉麟.关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2]赵海兰.高职高专院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1).

第2篇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件”向“积件”思路发展,探讨物理学科整合新方法

在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这个领域里面,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教学软件可供购买,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却不多,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高,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此阶段上,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路应运而生。其指导思想是:“课件”向“积件”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教师稍加培训就能够自如的运用它们来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所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例如在物理学科平台方面:《CSC电子备课系统》初中物理版、天翼全景多媒体教学软件高中物理版都是面向教师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集众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教学手段;又如《青鸟师友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是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集声音、图形、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再如几何教学平台的“几何画板”不仅适用于几何教学,而且也适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力学课程,它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因此这样的软件很受老师的欢迎。以上四个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就很好的体现了“积件”思想。

在多媒体资源处理方面,物理作为一门信息技术邻近学科,物理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先行者。如今许多物理教师都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专门的网站,并把以网页浏览的形式制作的CAI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可以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Internet的超级链接功能揉合到自己的CAI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反之,其它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CAI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物理学科资料库,形成网上物理学科联盟,实行资源共享。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物理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因此,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割裂的局面,使CAI在课堂上的运用走出低谷,朝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这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二、电脑模拟,发挥物理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如本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2、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笔者在上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须知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如本人曾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在线版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

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质。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教育资源库物理学科、广东教育资源网()资源中心物理学科、中国物理教育网()等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数字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来。

本人在进行初二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我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所以我通过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物理学科课件库网站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超级链接浮力大小的推导公式录相。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与物理学科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学科教学、加大了学科信息容量,而且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四、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学水平

1、了解物理学科发展时事形势、把握教学动态:

我们通过Internet在官方权威网站上查看有关物理发展动态,可以做到在时事政策上紧跟形势,在物理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调整。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习题更新、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的物理试题中心、中国园丁网()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网络的交互性给物理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参与一系列教育门户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我们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物理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中国物理教育网()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很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能鞭策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教学整合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应看到,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但我们确信信息技术在和学科教学中整合中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第3篇

1、抓住机遇,迎接新课程改革。

地处川西北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嘉绒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和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地。这里有走过的历史足迹----雪山草地,令世人神往的人间仙境----九寨黄龙,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四姑娘山,全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卧龙特区。

而今,与世界一道,阿坝各族人民也昂首迈进新世纪。建州五十年来,阿坝教育从无到有,已形成从幼教、小学、中学到职教、大学、成教的一系列完整体制。我们感谢党和国家以及内地人民给予的大力支援,教育的发展使阿坝从封建农奴制走向社会主义,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我们的教育发展正在完成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转轨。

新课程对各学科教育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程向生活的回归,教育向经验的联结。我们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在这一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阿坝地区有岷江、大渡河两大河流,大片原始森林,日照充沛,水利资源富集,动植物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就课程综合化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体制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可以充分体现地方、民族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民族地区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面对机遇,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并以历史和民族的责任感,以社会和时代的紧迫感,抓住机遇,用科学的态度,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重新组合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的知识新体系,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大量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为家乡、为民族培养和塑造更多适应时代竞争,拥有应用知识的新人。

2、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几十年来,我们民族地区的教育一直在国家一个大纲的指导下,与全国各地一样,学习同一套教材,面对同一种考试制度。而教育基础设施的不足,师资力量的缺欠,导致教育水平与沿海和内地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今,阿坝各族人民对基础教育改革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各级领导也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阿坝教育的发展要为阿坝建设服务。正值全州创建全国“模范自治州”之机,教育界要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切实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严格遵照“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目前,我校正积极开展这一工作,全体教师认真参与新课改,改进教学行为。学校物理教研组还把从本地藏羌民俗、历史、建筑中,人文、自然、生态中,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便为将来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作为一项长期的教研计划。我们认为,“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民族地区的高中物理教学应反映当地人民生活,从而使学生终身掌握物理知识,也使物理教学有了创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明白读完高中并非为了“上一所好大学”,还应有高中毕业后为家乡、为民族贡献力量,同时也为了自己“适应社会,胜任工作”。

因此,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增强课改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为学生服务,努力投入到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中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3.适应形势,促进教育改革。

3.1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高中教育是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鉴赏情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对高中物理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保持我国物理教学传统优势的同时,主要针对某些“繁、难、偏、旧”问题进行了合理的修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案编写不能再沿用以前的陈旧模式,对已经删减的内容,因有其科学的道理,不可把学生已经放下的包袱又重新背上,甚至背得更重。物理高中教材知识点和编排顺序的调整,增加了许多现代物理和生活物理知识,更主要体现在增加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上,给出了众多的课题研究,让学生能在创造中完成。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新”上下功夫,适应新形势,面对新要求,突出新意识,训练新思维,掌握新教法,正视新课改。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方式上要体现创新,切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机械的生灌硬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启发为主,教师给予组织、引导,由学生自己“修桥、铺路”,自己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发掘生活物理,寻找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认真设计教案教法,创设探研式课堂情景。

3.2新课改对民族地区的要求。

3.2.1新课程的一些课程与教学理念对我们民族地区来说是全新的,而且教育发展的巨大经济投入和条件课程资源的相对不足,使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大的挑战。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内地人民的援助,以及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藏羌民族多元文化,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潜在优势。可以说,新课程改革全国一盘棋,我们将责无旁贷。

3.2.2阿坝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地广人稀,高中教育十分薄弱,国家的经济投入和内地的教育支援毕竟有限,因而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课程资源是缩小与沿海和内地教育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独特的川西高原风光,迷人的九寨黄龙仙境,奇异的嘉绒藏族民风,古老的羌族传统文化等等,都是我们可资开发和利用的丰富课程资源。

3.2.3教师对课程的“深加工”在新课改中尤显关键。我们地区高中物理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积极加强新课程自我培训,认识新课改要求。首先,要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其次,在当地发现有价值的特色课程资源,自觉进行筛选、积累、开发和利用。另外,还必须具备课程开发的素质和技能,积极发掘具有阿坝地区特色的课程资源,补充国家物理课程。

3.3民族地区高中物理的新课改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阿坝地区的教育现状与沿海内地还在不断加大差距,在与全国一道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大好机遇之下,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我们更要针对物理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根据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面对少数民族学生,重点认真贯彻和采取以下几点目标和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自然;

(3)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4)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5)让学生关心家乡、关心民族;

(6)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

4.1开展物理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1.1组织物理学史教育,结合本地嘉绒藏族的寺庙构架、碉楼形式,羌族村寨的历史沿革、修建艺术,告诉学生物理学史是无数物理学家用毕生心血甚至是生命写出的历史,藏、羌先人的建筑工艺、优良传统令人钦佩,值得发扬,以引起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创新的精神。

4.1.2继续组织我校多年来的物理“四小”(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论文)活动,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亲自动手,做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模型,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热情,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1.3充分利用课程中的探索性研究课题,根据我们阿坝地区的生活物理问题,比如,水利发电、穿山隧道、冬季冰雪路、灶具改革、太阳能利用等等;设计探索情境,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也创造性地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

4.2进行物理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2.1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不宜照本宣科,少数民族学生都勤学好问,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活泼的课堂情景,让其自己看书,寻找资料,讨论问题,还可以写论文。作为教师所需要的就是鼓励他们认真钻研、积极提问,以利于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2.2阿坝地区从封建农奴制一跃跨进社会主义,如今,雪山草地信息网络迅速发展,藏山羌寨现代教育正在兴起。少数民族学生与电子产品也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意思,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话题。我们物理教师应该有创新的讲课艺术,当然也不可忘了藏羌民族与生俱来的幽默和能歌善舞。使物理课堂充满乐趣,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

4.2.3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可以这样说,搞好物理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素质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要积极争取上级和内地的支持,加强物理实验室建设,改进物理实验室管理,搞好物理实验室开放,把物理实验室变成优质的物理第二课堂,切实地提高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水平,把弱势学科搞上去。

再过两三年,阿坝州将分段在小学、初中、高中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一名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藏族青年物理教师,我将和全体同仁一道,面对新课改,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为雪山草地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的前进而努力,为把雪域高原的孩子培养成为爱国家、爱民族、爱家乡,有知识、能创新、会做人的新一代藏羌儿女而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学物理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阿坝州概况》四川民族出版社

《阿坝州民族教育研究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