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国教育不平等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 要]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然而,多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如:城乡间教育条件的差别巨大,农村教育困难重重;重点学校制度及其引起的高额“择校费”;大学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不同地区间进入大学的机会差别极大,等等。这些不平等现象使得教育正在成为阶层和阶级分化的加速器。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教育不平等现状出发,试图透过现象寻求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实质,从而发现导致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最后提出对于解决教育不平等的一些举措.
1.1教育不平等的涵义
教育权利平等的理念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是指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1] 反之,“教育不平等”即人们在教育方面受到了一定的歧视或不公平待遇。
1.2中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的投入与发展也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是,教育的不平等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教育水平地区差异大,学生间受教育机会差距大,重点校与普通校之间差距大.尤其是近期的甘肃校车出的事故,血的教训,更让我们意识到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平等.
2.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
影响教育不平等的因素是多样的,但我们要从最根本的因素入手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能够更准确和更好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不平等是由区域性经济差异、教育资源配置差异、阶层差异以及其他因素等造成,归根结底中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是制度不公平所致,如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应试教育制度、考试与选拔制度等。
2.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呈梯度推移格局,地区差异己成为社会差异的一个重要范畴,成为我国教育无法躲避的一个社会背景,它的存在导致我国不同地区间教育机会严重失衡。
地区的经济实力影响教育投入。诚然,教育投入差异未必能完全归因于经济实力差异,但一般来说,它常常是导致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原因;现在的问题是,中央政府不想给教育多投资吗?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基础教育的投资由地方政府负责。2008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中央只占了20.14%,地方占79.86%。而且,中央政府的教育投资中用于高等教育的占95.45%。[3]这是中国目前的教育管理和投资体制所决定的。中国教育不但每年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在有限的资金分配上也非常不科学。具体表现在对小学、中学、高等教育的资金分配比例上,严重失调到几乎荒唐的地步。根据2002年出版的刚先生编著的《中国义务教育》一书中的介绍,中国的教育资金分配状况与发达国家的分配状况比较如下:
国名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日本 42 45 13
英国 43 32 25
美国 50 38 10
法国 53 39 8
中国 31 30 33
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
2.2应试教育制度
教育,是按照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完善人的活动。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这应该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4 ] 然而,在目前社会中,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为了进入“好”学校,选拔学生的标准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因此教育被深深烙上“应试”的痕迹,就是“应付”教育与社会生活中各种必要的考试。教育就变为一切为了应付考试的不正常状态,此时“应试教育”的说法产生.
2.3考试与选拔制度
再来看一下另一个极端不合理的城市歧视状况。根据《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 》的介绍:“在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生产着‘精英中的精英’的北大和清华,更加令人惊叹。以200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有902人,仅为17.8%,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两校在北京招生的情况则显示,在全中国8-9亿农民中,能够进入北大和清华的人数不及一个北京市。 [5] 大家都知道,形成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公平竞争的结果.考试制度是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各种考试中,高考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然而高考制度同样导致了教育不平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考加分制度。二是地区保护制度.
3.缓解教育不平等的措施
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正常流动,保证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社会制度必须给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其朝着均等的方向发展。这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教育的不平等:
3.1全面开放社会办学
中国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可能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就算今后解决了,也不应该限制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但是有一个绝对前提,那就是政府必须保证公民的九年义务教育所需的经费,而不能指望依靠社会办学来分担政府义务教育的责任. 因此,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社会办学起着补充的作用。尤其是面对目前教育资源短缺,满足不了很多人需要有的条件下,民间办学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现象。例如,近年来,孩子入托难这一问题,很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私立幼儿园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社会矛盾,使很多孩子有了公平入托的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私立幼儿园,由于资金短缺,教育设施不完善,幼教的频繁更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民间资本的流入,以便解决这一问题。
3.2加快财政改革的进度,为增加教育投资创造体制条件。
建立分税制,建立出专门为教育设立的税收制度,加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是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资不足及不平衡的治本之策。
3.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在农村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这种规定是非常符合很多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上重点大学的人还是少数,正在投身于学术研究的还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后都面临着走向社会,寻找出路的状态。并且现在的市场需要的人才就是那些能够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的人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便增加他们以后就业的机会。
4.小结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和很高的成绩,但不平等现象仍是普遍和广泛存在的。对于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我们不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任其发展那样不利于公民平等地接受公共教育和提高素质,不利于社会公正的提高和教育公正的实现。可是完全消除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只能通过努力,努力能够减缓教育不平等现象。 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个保障每一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永坤《教育平等权利问题及解决之道》,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二期,总第45期.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第173页.
[3]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提供的分省的农村、县镇、城市学生数量计算出的结果.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 现状 全球影响
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所发生的变化在文献中少有记录,但是这些巨大的变化对中国和全球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经济体。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变化
1. 高等教育接受者数量的巨大增长
中国现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数量在过去六年里翻了两倍。在1999年以前,每年的从学校毕业的人数和新入学学生人数持平。1988年,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人数大约为83万人;而到了2005年,毕业生的人数是306.8万人,增加了3.7倍。在1998年到2005年间,新入学的人数增长更快,近似为5倍。在2000年到2005年间,学士(及以上)学位获得者以平均每年7.5%的增长率上升。这些巨快的增长都发生在教育改革以后。
2. 中国将比美国拥有更多的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在工科领域与科学领域这一变化更为明显。与美国相比,现在中国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是美国的三倍,所以广泛认为到2015年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将超过美国。在2001年,获得科学和艺术学士学位的24岁年轻人中,在美国只有5%的工程师,而中国有39%。国际科学基金会(NSF)最近的资料也表明,与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亚洲相比,美国现在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最少。诺贝尔奖获得者R.E.斯莫利总结说,到2015年90%获得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将会在亚洲,而大多数亚裔的博士工程师和科学家将会诞生于中国。
3. 农村和城市改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改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的特点是提高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缩小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城市(包括县和城镇)中高中毕业生中能上进入大学的比例只占30%,而到了2005年比例上升为50%。在1998年城市和农村的招生率分别是42%和32%,到了2005年,招生率分别上升到了68%和63%。与城市招生率相比,在过去的十年里,农村地区的招生率上升的非常迅速。高等教育的准入主要限于城市地区,但是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社会和谐问题,教育成就的经济数据更多的现实为农村参与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
4. 中国精英大学的晋升和其他大学的整合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巩固其他大学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推动精英大学的发展,控制精英大学的数量。精英大学就是在中国综合排名前十名的大学,它们有优先选择通过国家入学考试的学生及其他研究资源。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扶持少量的高等教育学府,使其进入世界级地位。近两年,受中央部委指令,几乎所有大学都在以每年增加30%的速度扩招本科生,使得很多高校的基础设施与所能培养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调。
在中国许多城市,很多大学为了提高排名将四五个小型德尔高校合并,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方政府激励当地高校合并,为了获得更多的中央资金。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60%的高校合并都发生在1999年到2006年间。这种合并甚至也包括不少的精英大学。这响应了中国教育部在90年代中期发起的“211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对中国高校的重新定位。例如北京医学院于2000年并入北京大学,并更名为北京大学健康与科学院。
5. 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改变
中国高等教育这几年的变化也表现为1990年的时期注重数量的增加调整为现在注重质量的培养。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现在不仅以学生的数量作为唯一依据,高等教育学府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客观综合排名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帮助。国际期刊上论文的发表、论文引用、以及国际合作都变成判定个高等学府排名及资金投入多少的标准。而的数量也变成了评判中国学者任命、职称维护及提升的依据。高校也每年给自己设定关于教学活动及世界排名的目标。这些都即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能有效提高高校的培养质量。这些变化很明显,例如,1998年中国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论文产出只占亚洲总产出的14.54%,而到了2003年提高到了22.43%。在社会学和商学也有较快的发展。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国内的影响
1.评估中国教育改革回报收益
评估中国教育改革有效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计算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根据赫克曼和李在2004年做的一个评估报告中显示,中国关于教育投资方面有十分可观的回报。他们初步估计,对于一个接受四年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比没有接受教育的年轻人一生将多赚46%。另一方面,教育的社会回馈也有助于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2.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进一步评估中国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在于考察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教育大幅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收入的不平等。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农村到城市中国的基尼系数比为1.8;但是根据2007年的评估,基尼系数已上升为3.3或者3.4。这一变化似乎与中国前几年关注初等和中等教育有很很大关系。现在中国通过对高等教育改革来维持经济的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加剧收入的不平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在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研究。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提高中国教育研究水平,14所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部)负责人、32家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于2017年1月14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联席会议,共商加快教育研究发展、提高教育研究质量之策。大家一致认为,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必须加强教育实证研究,促进研究范式转型。
实证研究是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赞扬“像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的情况以及居住和营养条件等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他们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报告,提供了用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宝贵材料。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就是实证研究的光辉范例。
实证研究是思想观念、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的有机统一。纵观教育研究的发展历史,实证研究是教育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转折点,其重要成果是教育研究学术深化的里程碑,为国家重大教育决策和国际教育理念更新提供了可靠支撑,也为鉴别学术观点和教育理论的正误提供了根本保证。实证研究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学风,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强调的正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独立思考,强调第一手资料、强调学术规范的良好学风。
实证研究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接受科学的检验。实证研究具有多种类型和不同层次,采用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访谈研究、考古研究、文本分析、案例研究、观察记录、经验筛选、计算机模拟等方法,都可以做出高水平的实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新的方法。
实证研究是当今国际教育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实证研究明显落后,长期以来教育研究杂志发表的实证性研究论文,不足论文总数的十分之一。不少人对实证研究的认识片面,把实证研究与思想性、理论性对立起来,把实证研究与低水平、碎片化联系起来,把实证研究与统计研究画等号;不少人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重视不足,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不系统;不少人研究态度不严谨,对学术基本规范不能严格遵守,甚至存在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同时,从支持实证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来看,也存在很多制约,特别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数据统计和公布不足,支持实证研究的经费不足,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也未能反映实证研究的地位和重要性。由于缺乏实证研究,导致我国教育研究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应对重大教育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为此,大家一致同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教育实证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教育实证研究课程建设与青年教师培训
组织具有丰富教育实证研究经验的优秀教师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加强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大力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证研究方法素养。
提高教育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32家教育杂志和光明日报等学术媒体,为优秀教育实证研究论文提供发表平台,不断加大刊登教育实证研究成果的分量与力度。
办好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
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自2015年创设以来已成功举办两届,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依托教育实证研究联席会议单位,办好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努力打造全国知名、世界有影响的教育实证研究成果交流与展示平台。
编译出版国际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
自科学的教育学诞生以来,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教育实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系统规划翻译出版这些作品,为教育学人提供学习范本。
集辑出版我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筚路蓝缕,也产出了很多优秀的教育实证研究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国问题。系统整理和集辑出版这些作品,丰富教育实证研究资源。
改进教育研究成果评价标准
在教育研究成果评价、教育研究项目评审、教育优秀成果评选等相关环节,把是否进行了实证研究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
加大教育实证研究项目比重
建议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逐步扩大教育实证研究的立比例和资助力度,鼓励广大学者开展教育实证研究。
设立“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
设立教育实证研究专项基金,每年颁发“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表彰在教育实证研究中取得显著成就的研究者。
“中国教育实证研究年度报告”
以实证研究作为评判尺度,教育实证研究年度报告,探索建立教育实证研究发展指数,反映中国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激励教育实证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加大教育数据公布力度
[论文关键词]平等;教育平等;社会平等
教育平等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概念,教育平等的实现受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的制约,离开社会发展的现实抽象地谈论教育平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平等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
一、教育平等的内涵
关于教育平等的含义,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认为,包含四个要点:第一,人是目的又是手段。人受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它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在发展社会的同时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里所谓的教育权利,指的是“受教育”权利,是相对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讲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第三,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乃是使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均等的待遇、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体的天赋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所以要实现教育平等必然需对每一个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待遇。差别性原则的基本前提是,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者获得最大利益。
当代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中的“平等”作了界定,指出了三个条件:首先,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其次,平等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在对待上。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各种不同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来对待每个人——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身情况。再次,在制定和施行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促使入学机会更加平等,进而使学习成就的机会更加平等。在这一意义上,平等被视为一个目标而追求。
那么,何谓教育平等?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教育平等的看法有诸多不同的视角,但对其基本内涵有了较一致的认同。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即教育的平等与平等的教育。教育权利平等(教育的平等)是教育平等在法律上的体现,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平等是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言的平等,是“平等”的外延向教育领域的延伸,其基础在于社会政治制度。它从“质”上规定了人们受教育的可能性,是教育平等在形式上的体现。因此就教育的平等这一形式来说人们基本上都已享有了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即平等的教育,是相对于不平等的教育而言的,是“教育”内涵的深化。教育机会是指对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诸种条件的总和,其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有注重均等的特殊意义。“教育机会均等”这个概念的含义是:“社会的责任是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使合适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均等地得到质量均等的教育条件。”它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量上规定了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充分,是教育平等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内容。
二、教育平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所探讨的问题。从法学视角来看,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它主要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从教育学视角来说,它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待每个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教育平等主要是指社会制度如何合理分配每个人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即每个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权利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是合理的,就是指每个人在教育中合理的平等表现在哪里。这些界定都是立足于本学科的立场来认识教育平等的,在2000年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上对教育平等达成的共识:教育公平要受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制约,教育公平只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社会阶层、人口发展等外部因素制约着教育公平。而所谓的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教育公平并不等于绝对的平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不平均,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变化,所以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因而会议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平等;教育平等;社会平等
教育平等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概念,教育平等的实现受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的制约,离开社会发展的现实抽象地谈论教育平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平等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
一、教育平等的内涵
关于教育平等的含义,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认为,包含四个要点:第一,人是目的又是手段。人受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它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在发展社会的同时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里所谓的教育权利,指的是“受教育”权利,是相对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讲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第三,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乃是使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均等的待遇、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体的天赋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所以要实现教育平等必然需对每一个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待遇。差别性原则的基本前提是,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者获得最大利益。
当代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中的“平等”作了界定,指出了三个条件:首先,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其次,平等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在对待上。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各种不同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来对待每个人——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身情况。再次,在制定和施行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促使入学机会更加平等,进而使学习成就的机会更加平等。在这一意义上,平等被视为一个目标而追求。
那么,何谓教育平等?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教育平等的看法有诸多不同的视角,但对其基本内涵有了较一致的认同。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即教育的平等与平等的教育。教育权利平等(教育的平等)是教育平等在法律上的体现,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平等是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言的平等,是“平等”的外延向教育领域的延伸,其基础在于社会政治制度。它从“质”上规定了人们受教育的可能性,是教育平等在形式上的体现。因此就教育的平等这一形式来说人们基本上都已享有了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即平等的教育,是相对于不平等的教育而言的,是“教育”内涵的深化。教育机会是指对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诸种条件的总和,其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有注重均等的特殊意义。“教育机会均等”这个概念的含义是:“社会的责任是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使合适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均等地得到质量均等的教育条件。”它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量上规定了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充分,是教育平等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内容。
二、教育平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所探讨的问题。从法学视角来看,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它主要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从教育学视角来说,它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待每个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教育平等主要是指社会制度如何合理分配每个人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即每个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权利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是合理的,就是指每个人在教育中合理的平等表现在哪里。
这些界定都是立足于本学科的立场来认识教育平等的,在2000年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上对教育平等达成的共识:教育公平要受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制约,教育公平只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社会阶层、人口发展等外部因素制约着教育公平。而所谓的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教育公平并不等于绝对的平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不平均,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变化,所以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因而会议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平等;教育平等;社会平等
教育平等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概念,教育平等的实现受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的制约,离开社会发展的现实抽象地谈论教育平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平等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
一、教育平等的内涵
关于教育平等的含义,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认为,包含四个要点:第一,人是目的又是手段。人受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它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在发展社会的同时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里所谓的教育权利,指的是“受教育”权利,是相对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讲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第三,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乃是使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均等的待遇、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体的天赋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所以要实现教育平等必然需对每一个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待遇。差别性原则的基本前提是,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者获得最大利益。
当代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中的“平等”作了界定,指出了三个条件:首先,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其次,平等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在对待上。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各种不同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来对待每个人——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身情况。再次,在制定和施行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促使入学机会更加平等,进而使学习成就的机会更加平等。在这一意义上,平等被视为一个目标而追求。
那么,何谓教育平等?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教育平等的看法有诸多不同的视角,但对其基本内涵有了较一致的认同。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即教育的平等与平等的教育。教育权利平等(教育的平等)是教育平等在法律上的体现,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平等是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言的平等,是“平等”的外延向教育领域的延伸,其基础在于社会政治制度。它从“质”上规定了人们受教育的可能性,是教育平等在形式上的体现。因此就教育的平等这一形式来说人们基本上都已享有了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即平等的教育,是相对于不平等的教育而言的,是“教育”内涵的深化。教育机会是指对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诸种条件的总和,其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有注重均等的特殊意义。“教育机会均等”这个概念的含义是:“社会的责任是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使合适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均等地得到质量均等的教育条件。”它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量上规定了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充分,是教育平等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内容。
二、教育平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所探讨的问题。从法学视角来看,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它主要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从教育学视角来说,它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待每个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教育平等主要是指社会制度如何合理分配每个人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即每个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权利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是合理的,就是指每个人在教育中合理的平等表现在哪里。
这些界定都是立足于本学科的立场来认识教育平等的,在2000年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上对教育平等达成的共识:教育公平要受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制约,教育公平只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社会阶层、人口发展等外部因素制约着教育公平。而所谓的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教育公平并不等于绝对的平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不平均,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变化,所以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因而会议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
三、结语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人在社会财富占有量和占有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定差异,社会分层现象日益明显,从而影响了教育公平。本文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阶层分化尤为明显,各阶层在资源占有和生活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显著,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形成。在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的背景下,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在家庭收入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对子女的教育需求和看法也就不同,造成子女在教育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并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公平,这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的内涵
社会分层理论是西方社会学家用来描述社会结构或社会不平等的一种理论。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属性,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次的过程与现象,是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1]。最早提出社会分层观点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三重标准的分层方法,即财富、威望、权力“三位一体”学说,并把它们分别作为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政治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不论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社会分层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有了分层也就意味着社会是存在不平等的,而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分层就是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体系。[2]
教育公平是与社会公平的观念相联系的一种社会理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应包括以下内涵:(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基本要素,这里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指能力相同的人,不论其种族、性别等都有相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2)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紧密联系,它是指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不论其家庭背景、个人出身,都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3)教育公平与国家制度、政策安排相关,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原则。(4)教育公平与特定的时代相关,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追求低层次的机会公平向追求高层次的结果公平演进的历史进程。具体到本文研究的高等教育公平,应是指高等教育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所调整的是社会成员在获取高等教育产品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利益关系,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二、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一)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影响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主要指的是起点公平。高等教育起点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最基本、最明显的标志。目前我国在任何人都拥有上大学权利的同时,因为各个阶层间巨大的差异,造成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并不均等,这可从不同阶层在升学自我期望方面的差异与升学报考率、录取率等方面得到佐证。经济、知识、信息方面的差异,反映在高考分数估计和志愿填报上,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的家庭子女和农村家庭子女趋于保守、盲目,在选择学校类型时,他们重点考虑的是费用便宜、对学生有优惠政策的高校。而富有阶层的兴趣已不在其子女所享有的教育机会本身,他们在争取教育机会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他们追求的是教育的“品位”及其学校的声望、师资、设施,更多地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综合类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
(二)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
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专业选择上及校园学习、生活中。但是,来自前一阶段的影响,还会直接延及下一个阶段。农村贫困考生受到经济、文化、社会资源上的缺乏,往往倾向于报考一所录取机会大的学校,所谓的院校、专业选择反而是其次的,在他们看来,无所谓兴趣爱好,只要有学上就行。有调查显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专业实际录取是不均等的,农村考生人读排名在前的专业只为一般专业,城镇考生人读的前五名专业均为社会热门专业,而且入读这些热门专业的城镇学生平均分数要低于农村考生,各个专业城镇学生录取人数、百分比均高于农村考生。[3]
(三)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学业成就公平的影响
起点的不公平影响到过程的不公平,进而是结果(学业成就)的不公平。毕业时用人单位的关注点已转移到重点大学文凭,转移到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管理、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上面。农村学生正是由于先天缺乏培育,大学期间缺乏锻炼,再加上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关系社会”找工作,又受到社会资本因素的影响,择业时自然处于劣势。高社会地位的家庭可以更为成功地把子女所受的高等教育转换为高的职业地位。学生学业成就的不同,反映的正是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在当前社会中的地位差异。
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实现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的对策
一是建立以教育公平为导向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建立健全一种以公平为导向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细化高等教育公平的内容,增强高等教育公平的可操作性。二是均衡配置初、中等教育阶段的资源。贯彻教育均衡化的方针,对中小学实行公平的财政政策,制订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在资源配置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努力缩小学校差距,以帮助落后学校尽快改善教育条件。三是对弱势群体探索进行“中学后教育的早期干预”项目。美国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施这一项目。[4]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在学生儿童、少年时就培养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理想和抱负,使家庭尽力为孩子进入大学作好学业、心理等方面的准备;高等学校为学生和家长全面提供有关大学专业、课程、资助、就业等等的咨询,强化目标学生的升学力。 转贴于
(二)实现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对策
一是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我国教育财政投入长期在3%左右徘徊,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也没有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规定的4%的目标。[5]政府作为教育发展的首要责任者,应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并建立教育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二是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为提出资助需求的学生建立其家庭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把有限的资助真正给予最困难的学生;加大学生资助的力度,使“奖、助、贷、勤、补、减”满足大多数贫困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延长贷款还款年限,畅通贷款渠道。三是采取宽松的学籍管理制度。高校学籍管理应该增强灵活性,弹性管理,给学生跨系、跨校选课的自由和转专业、转系、转校以及延期入学、中途休学打工挣钱的机会,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和帮助。
(三)实现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对策
一是积极提供就业帮助。政府应该积极制定促进贫困生就业和劳动权益保障的法规和优惠政策,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学生降低求职成本,做好就业推荐。二是完善就业保障的法律制度。政府应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全社会营造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就业环境,避免和杜绝就业歧视。三是构建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政府和高校可以积极探索不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阶段、系统间的衔接和沟通,构建开放式、富有弹性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教育的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把子女的成才、家庭的幸福、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那些贫困的家庭,更是竭尽全力,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贫穷的命运、困苦的境遇。目前我国的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只有正视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公正,才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6.
[2]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60-161.
[3]余小波.当代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5):44-47.
论文摘 要:基础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国民基本素质和社会公平的基本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从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表现上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结合我国现实的国情条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
国家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基础教育摆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使得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保障水平还较低,存在问题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体制存在差异性
首先,由于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导致了中央政府关于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与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教育、满足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学校自身利益的矛盾。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财力资源配置现状方面,全国各省区市中小学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着差异。在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面,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均是城镇高于农村,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教育环境存在差异性
不论是从客观的地理环境来看,还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基础教育设施环境来看,城镇和农村的教育环境都存在着悬殊很大的差异。城镇的交通条件便利,但是农村却很差,上学路途遥远且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很多学生上学非常不方便。教学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校教学楼与教育相应配套设施上都是农村远远落后于城镇。
(四)人才培养不当
课本知识只是一点共性知识,共性知识是不能使人成才的,使人成才的是个性知识,共性知识学的越好,占用的时间就越多,学习个性知识的时间就越少,成才的希望就越渺茫。但是我们的教育要求学生好好学习,鼓励学生考高分,实际上是要求和鼓励学生浪费过多发展个性的时间,使学生不易成才。
二、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和制度不合理
城乡分割制度造成城乡之间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教师分配体制扩大了城乡教师资源之间的差异。现行的校长负责制造成了教师管理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间接地限制了教师的流动。
(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财政体制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地方负责筹措与分配,实际上等于默许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差异对发展教育的不利影响和制约。农村教育经费中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城乡之间教育基本建设和维修经费、公用经费投入差异巨大。
(三)主管基础教育的政府级次、职能部门过多
我国五级政府都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负有一定的责任,而且基础教育的管理还涉及教育、人事、财政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这样一来,如此多头的管理,一方面会造成政府间交易成本的增大,浪费宝贵的基础教育财政资源,另一方面又容易助长政府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四)教育师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
城乡教师整体水平与素质存在巨大的差异:就城乡教师的学历结构而言,一些城市地区已开始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甚至本科化,而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合格率仍主要维持在中师学历水平。在一些落后农村地区,代课教师的比例仍高居不下,合格教师的严重匮乏更凸现了城乡师资水平的差异。
三、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品对社会经济发展日趋重要。因而,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公共财政和民主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责任。为了更好地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晰政府角色,强化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夯实均等化的政治基础
1.政府应承担起基础教育投资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其应由政府来提供,并努力使均等化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2.明确界定基础教育服务在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多级政府分担经费,既是为了保证基础教育的资金需要,也是为了促进各级政府支持教育。
3.履行基础教育服务职能的政府级次不能放置太低。基础教育应由相当于县级的地方政府办学,这样有助于避免因末级基层政府缺乏财力保障而使基础教育不能充分发展的现象。
4.把政府间财政的转移支付视为最重要的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基础教育服务的财政供给水平,同时也可以强化中央政府对全国基础教育服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并以此消除或缩小地区之间的不均等。
5.实施城市和农村一体化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应借鉴国外经验,在教育体制的设计上不应有城乡之分,在财政分配上不应过多地向城市倾斜。
(二)公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1.统筹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从教育投入层次来说,教育资源应该更多地向基础教育倾斜;从教育投入的区域分布来说,应该更多地向西部地区倾斜;从城乡教育投入来说,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统筹城乡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小地区及城乡差异。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城乡统一筹划。只有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人们的教育支付差距减小,促进城乡的教育协调发展
3.建立矫正的补偿平等措施,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国家应该补偿纠正教育资源及机会在配置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建立体现实现城乡间甚至是每个公民间基础教育公共产品均等化服务的公共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财政制度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三)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基础教育服务的过程公平
1.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国家应该在全面统筹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在具体措施上采取差异策略,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要求。在政策、经费和师资等方面对落后地区进行倾斜和补偿。
2.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国家通过公平的政策与制度设计来消除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不当干预。加强对弱势群体阶层家庭和弱势群体阶层子女的扶持。
3.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首先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为女童接受教育提供一个安全的学校环境;其次要改革学校教育,调整教科书中性别不平等的内容;再次要引导社会观念,加强性别平等的宣传教育,树立性别平等的教育榜样。
(四)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结果公平
1.实现最基本的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应根据对基础教育运行的实际调研情况,公布最低的国家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各地的基础教育只允许高于国家标准,而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2.允许基础教育服务地区性差异存在。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全国的基础教育完全一致,相反,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应允许在全国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3.教育部门要大力肯定并宣传分数并不具有唯一性。教育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肯定分数不具有唯一性的观念并宣传推广,促使不同特长个性的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重视与积极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美]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m].何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陈东生.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政府教育经营理论创建与实践机制选择[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7.
[3]陈敬朴.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翟博.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 均等化 问题 对策
论文摘 要:基础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国民基本素质和社会公平的基本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从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表现上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结合我国现实的国情条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
国家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基础教育摆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使得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保障水平还较低,存在问题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体制存在差异性
首先,由于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导致了中央政府关于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与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教育、满足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学校自身利益的矛盾。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财力资源配置现状方面,全国各省区市中小学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着差异。在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面,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均是城镇高于农村,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教育环境存在差异性
不论是从客观的地理环境来看,还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基础教育设施环境来看,城镇和农村的教育环境都存在着悬殊很大的差异。城镇的交通条件便利,但是农村却很差,上学路途遥远且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很多学生上学非常不方便。教学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校教学楼与教育相应配套设施上都是农村远远落后于城镇。
(四)人才培养不当
课本知识只是一点共性知识,共性知识是不能使人成才的,使人成才的是个性知识,共性知识学的越好,占用的时间就越多,学习个性知识的时间就越少,成才的希望就越渺茫。但是我们的教育要求学生好好学习,鼓励学生考高分,实际上是要求和鼓励学生浪费过多发展个性的时间,使学生不易成才。
二、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和制度不合理
城乡分割制度造成城乡之间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教师分配体制扩大了城乡教师资源之间的差异。现行的校长负责制造成了教师管理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间接地限制了教师的流动。
(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财政体制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地方负责筹措与分配,实际上等于默许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差异对发展教育的不利影响和制约。农村教育经费中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城乡之间教育基本建设和维修经费、公用经费投入差异巨大。
(三)主管基础教育的政府级次、职能部门过多
我国五级政府都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负有一定的责任,而且基础教育的管理还涉及教育、人事、财政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这样一来,如此多头的管理,一方面会造成政府间交易成本的增大,浪费宝贵的基础教育财政资源,另一方面又容易助长政府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四)教育师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
城乡教师整体水平与素质存在巨大的差异:就城乡教师的学历结构而言,一些城市地区已开始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甚至本科化,而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合格率仍主要维持在中师学历水平。在一些落后农村地区,代课教师的比例仍高居不下,合格教师的严重匮乏更凸现了城乡师资水平的差异。
三、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品对社会经济发展日趋重要。因而,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公共财政和民主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责任。为了更好地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晰政府角色,强化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夯实均等化的政治基础
1.政府应承担起基础教育投资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其应由政府来提供,并努力使均等化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2.明确界定基础教育服务在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多级政府分担经费,既是为了保证基础教育的资金需要,也是为了促进各级政府支持教育。
3.履行基础教育服务职能的政府级次不能放置太低。基础教育应由相当于县级的地方政府办学,这样有助于避免因末级基层政府缺乏财力保障而使基础教育不能充分发展的现象。 4.把政府间财政的转移支付视为最重要的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基础教育服务的财政供给水平,同时也可以强化中央政府对全国基础教育服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并以此消除或缩小地区之间的不均等。
5.实施城市和农村一体化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应借鉴国外经验,在教育体制的设计上不应有城乡之分,在财政分配上不应过多地向城市倾斜。
(二)公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1.统筹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从教育投入层次来说,教育资源应该更多地向基础教育倾斜;从教育投入的区域分布来说,应该更多地向西部地区倾斜;从城乡教育投入来说,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统筹城乡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小地区及城乡差异。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城乡统一筹划。只有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人们的教育支付差距减小,促进城乡的教育协调发展
3.建立矫正的补偿平等措施,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国家应该补偿纠正教育资源及机会在配置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建立体现实现城乡间甚至是每个公民间基础教育公共产品均等化服务的公共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财政制度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三)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基础教育服务的过程公平
1.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国家应该在全面统筹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在具体措施上采取差异策略,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要求。在政策、经费和师资等方面对落后地区进行倾斜和补偿。
2.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国家通过公平的政策与制度设计来消除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不当干预。加强对弱势群体阶层家庭和弱势群体阶层子女的扶持。
3.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首先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为女童接受教育提供一个安全的学校环境;其次要改革学校教育,调整教科书中性别不平等的内容;再次要引导社会观念,加强性别平等的宣传教育,树立性别平等的教育榜样。
(四)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结果公平
1.实现最基本的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应根据对基础教育运行的实际调研情况,公布最低的国家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各地的基础教育只允许高于国家标准,而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2.允许基础教育服务地区性差异存在。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全国的基础教育完全一致,相反,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应允许在全国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3.教育部门要大力肯定并宣传分数并不具有唯一性。教育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肯定分数不具有唯一性的观念并宣传推广,促使不同特长个性的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重视与积极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美]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M].何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陈东生.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政府教育经营理论创建与实践机制选择[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7.
[3]陈敬朴.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翟博.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论文摘要】从1997 年起, 我国高校统一实行收费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告别了免费教育的历史。实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从长远来看, 是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回顾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 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消极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高等教育收费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从90 年代高等教育适当收费到今天的全面自费, 高等 教育受益者应该付费已经成为大家认可的事实。它不仅有 理论上的依据, 也有现实的客观要求。
(一) 个人回报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 接受教育的成果体现为一种能力的增量, 接受高等教育者在未来工作中, 能获得较未接受高等教育 者更多的收益 [1] 。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按照“谁 受益谁付费” 的市场经济原则, 谁从教育中获得的好处越 多, 谁就应当支付更多的教育经费。
(二) 成本分担理论
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约翰斯顿于1986 年提出 了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成本分担” 中的成本是指教育 成本, 一般包括公共教育的人员费用、学校设施、物资费 用、设备费用等, 以及父母和学生的教育费用, 其中直接 的个人费用包括学费、其他教育费用和书籍、服装、交通 费用等 [2] 。成本分担主要是指教育成本由各个方面共同来承 担, 一般认为学生的家长、学生本人、纳税人(政府)、慈善 机构以及工商企业为各承担方。从此以后, 成本分担理论逐 渐成为世界各国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 公共产品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1954 年创立的公共产品理论, 该理论将社会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 品。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 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 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 能够带来社会效益, 提高综合国力, 使受教育的个人能够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工作岗位和更多的经济收入。这种准公共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国家、社会和个人要共同承担高等教育成本。
从现实情况看, 高校全面扩招后, 国家的财政投入增长有限, 教育资源的有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受教育者必须 承担一部分学费, 学费分担可以缓解教育资金紧张, 改善教学条件, 扩大教学规模。在目前国情下, 受教育者要接 受高等教育, 必须付费, 公众是能接受的。关键是现在的 高额学费已经成为公众有点难以接受的经济负担, 从而引 发教育公平问题。
二、高校收费对教育公平的消极影响
(一) 导致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自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以来, 学费呈现逐年大 幅上升的趋势。据统计, 全国高校生均学费已经从1995 年 的800 元上涨到了2005 年的5000 元。2005 年教育部出台 了规范高校收费的规定, 普通专业每年不能超过6000 元。 在短短的10 年间, 大学的学费飞涨750%。住宿费从1995 年的270 元左右, 上涨到了2005 年的1000—1200 元。再 加上伙食费、生活、学习用品的费用, 平均每个大学生每 年的费用在1 万元左右 [3] 。高校学费总体水平不断上涨的 速度远远超出了许多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 有些很优秀的 学生由于考虑到学费问题, 放弃大城市的重点院校, 改选 一些位于中小城市的, 收费较低的学校和专业, 还有一部 分学生被迫放弃升学机会, 而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导致了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二) 忽视学生上学的机会成本
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 除要支付个人直接成本之外, 还要支付机会成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对20 世 纪后半期美国大学生放弃的收入进行估算发现: 其总额约 占他们教育全部要素费用的3/5[4]。学费仅是学生个人直 接成本的一部分, 实际影响许多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是机 会成本, 许多贫困家庭子女正是因为承担不了机会成本才 放弃入学的。目前, 政府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仅是从学 费——学生个人直接成本角度考虑的。所以, 即使贫困生 资助制度再完善, 也还会产生贫困生上不起学这一不公平 的现象。
(三) 乱收费更不利于贫困群体入学
我国高等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现象, 具体表现在:
(1) 入学杂费参差不齐。向学生强制收取杂费的现象在许多高校都很普遍, 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在许多大学里已见怪不怪。
(2) 统招扩招收费悬殊。自2000 年开始, 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连续3 年发出通知, 明令禁止“双轨” 收费现 象, 强调不得对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且同一年级的学生实 行不同的收费标准。2002 年, 教育部还曾发出通知, 强调 禁止高校收取所谓“扩招、扩容费”, 亦不得以招收预科生 为名高收费。但同一所高校、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学生, 每年的学费有的却相差几千元。
三、收费制度下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 制定规范、合理的收费标准
我国目前在生均培养成本的计算方法上还没有统一的 核算口径, 对于生均培养成本的计算内容不尽相同, 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费逐年高涨, 以至相当一部分家庭无力承担。我们应该在计算方法和计算内容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加大对生均培养成本的研究力度, 努力把学费标准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争取学费标准的制定有章可循, 并根据居民的承受能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知名度、专业回报率、毕业生市场供求等实际情况, 确定一个合理的收费基准,并在该标准范围内制定适当灵活的政策。
(二) 实行弹性学分制
目前, 我国许多高校都在采用学分制, 但这种学分制多是学年学分制, 对于许多高校的学生而言, 即使提前修满了学分, 也得学够4 年才能拿到毕业文凭, 还是不能节约学生的机会成本。我们应使学分制名副其实, 只要修满学分并符合要求的学生都可以提前毕业。这可使那些成绩优异、潜力很大的学生从4 年制限制和束缚中解放出来,创造条件使他们更快地成长。
(三) 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免政策
我国自2002 年9 月1 日起正式实行国家奖学金制度。 国家每年出资2 亿元, 定额资助约45000 名贫困生。新的 资助政策自2007 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实施, 国家励志奖学 金由过去每生每年4000 元, 增加到5000 元。每年将奖励 资助约51 万名学生, 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6]。目前, 我 国高校逐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 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的政策体系。
当然, 教育公平是相对的, 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 认个体差异的同时, 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 源方面的不公平的存在。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变化, 所以教育公平同时又是 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内教育公平的范畴也是不容混淆的[7]。因此, 高等教育收 费制度的完全公平, 只能是理论上的理想状态, 在现实中 很难做到。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改进现有的不平等, 使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 使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不 断发展、完善, 使它不断地更接近公平。
【参考文献】
[1] 唐昭霞. 论高校收费与教育公平[j]. 乐山师范学院 学报, 2004(1): 93-95.
[2] 靳希斌. 教育资本:规范与运作[m]. 成都: 四川教 育出版社, 2003: 90.
[3] 王勤奋.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1): 29-31.
[4] (美)西奥多•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49.
[5] 施永红.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结构分析与援助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 2002(2): 87-89.
〔论文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有着自己一系列的教育伦理观点。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他的女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女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中国女子长期受“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七岁不同席、叔嫂不通问”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不但没有发展自己身体的自由,更失去了接受教育以求精神自由的权利。
正是由于女子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女子教育同样没有地位。历史发展至近代,随着反封建斗争的兴起以及近代资产阶级民权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逐渐重视女子解放问题,开始提出男女平等的口号,并把女子受教育视为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先决条件。作为中国民主教育的先驱,很早就关注中国女子教育,并为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的女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的女子教育思想继承了前辈的卓越见解,其中得益最大的是清代中期思想家俞正燮。俞正燮是清代中期一位思想较进步的儒者,尤其对女权的看法。他所著的《癸巳类稿》及《癸巳存稿》,批评男尊女卑的陈规陋习,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初步思想。在的《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中写道:“自《易经》时代以至于清儒朴学时代,都守着男尊女卑的成见,即偶有一二文人,稍稍为女子鸣不平,总也含有玩弄的意味……”。唯有俞先生所著的《癸巳类稿》及《癸巳存稿》中《女子称谓贵重)((姬姨)((娣拟义》《妒非女人恶德论》《女》等篇,其中涉及至中国传统的婚嫁、贞节及缠足等问题。如《贞女说》谓“男儿以忠义自责则可耳,妇女贞烈,岂是男子荣耀也!”这些都证明男女平等的理想。1934年先生为《俞理初先生年谱》作跋时指出他崇拜俞先生最重要的二点其一便是“认识人权”。“男女皆人也。而我国习惯,寝床、寝地之诗,从夫、从子之礼,男子不禁再娶,而寡妇以再酸为耻,种种不平,从未有出而纠正。俞先生从各方面为下公平之判断。”
无可否认,俞氏的《癸巳类稿》及《癸巳存稿》是女权思想的重要理论根源。俞正燮思想中的一些初步反映男女平等的思想,给了以最初的民主启蒙教育。后来更是把“男女平权”的概念推到“教育”上,发展成为“男女教育平权”这一重要教育思想。
二、女子教育的重要性
指出“我国女学之不讲久矣”。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一直把女子排斥于学校教育之外,这不仅使女子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之中,而且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在他看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女子不受教育,直接受害的是女子自身。指出:“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而一切倚男子以生存,至乃不惜矫揉涂泽,以求容于男子。”于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子没有地位,成为男子的附属品。还说,由于女子“无可自恃”,“于是不自主而有妾滕之制,于是不自重而有女阁之业”。在看来,“女子不学”,就无从获得自谋独立生活的知识技能,“则无以自立”。而要想获得自身的解放,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女子不受教育,也会使家庭受害。女子在家中,既为人妻,又为人母,女子自身素养高低,与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睦关系很大。认为,女子由于没受过教育,不仅不能成为男子的左膀右臂,还牵制了男子很大的精力,使他们无法专心事业。故“妇女不学,其以掣男子之肘,败男子之业者多矣”。不仅如此,认为每个人接受母亲的教育都最早、最深,影响也是最大。如果做母亲的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又注重言传身教,那么,许多人会在儿童时代便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他今后为人处事、立志修身都有所帮助。的这种观点,有他亲身体验为依据。他认为自己具有“不苟取,nu不妄言”的品德,是“得诸母教”的。所以,的结论是:女子不学,“而害于人种尤巨,遗传也,胎教也,蒙养也”。
再次,女子不学,最终受害的是整个国家。这是因为女子的愚昧无知必将给下一代带来不良后果,形成整个民族素质不高,这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很大的,造成“种性所以靡茶,而政俗所以腐败也”。另外,我国女子长期得不到教育,自我意识泯灭,更缺乏社会意识、国家意识。她们终生被家庭所束缚,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任随世事无常而无从去掌握或改变自己的命运。
总之,女子不学,不仅使个人及家庭受害,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消极后果。因此,大声疾呼:“正本清源,自女学堂始。”
三、女子教育伦理思想的内容
1.提倡“男女教育平等”
男女为什么不能平等?依的解释,是由于男女对社会所尽的义务不同。“人类初时,男、女权力不能相同者,因男子身体较强也,战争则男子任之,跋涉道途,亦男子任之。他如出外经商,政治上活动,亦均男子任之,因此等事较为劳苦也。女子任家中各事,似较安逸。然因此男子权利较多,由此可见,劳苦多者权利多,劳苦少者权利少,权利由劳苦生,非可舍劳苦而求权利。”也就是说,男女不平等的产生在于男女自然分工的不同,男子体力强,女子体力弱,所以男子经常主外,女子则经常主内。主外则劳苦,主内则比较轻闲,故此产生男女权利之不同。用自然分工来解释男女不平等的起源,主要是说明在男女自然分工不存在的现实社会中,应实行男女平权。“今之世界,女子职业,可与男子相同,故权利亦可相同。”也就是说,今后社会上各种职业,妇女与男子同样参加,所尽义务既然相同,那么所享受权利也应相同。
认为如果占有半数的女子获得平等地位以后,国力将能增加一倍。而女子要获得在社会中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则首先要解决的是男女教育的平等问题。在决绝仕途从事教育救国的实践起,首先把教育普及与实行男女平等联系起来,强调“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当然这种让女子享有受教育的资格的主张也只是迈出了男女教育平等的第一步。多次赴欧美考察,亲眼看到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的先进性和男女教育平等的优越性,回国以后极力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经验,改革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实行男女教育平等。他主张男女同校和女子享受高等教育,认为这是争取男女教育平等的进一步要求。1913年3月在天津青年会讲演中,他就指出:“言女子教育,则高等学校既不许男女同校,又不为女子特设,视各国战前之教育尚远不逮。然则既受此次大战之教训,鉴于各国教育之革新,宜如何奋勉耶?”十分痛心这种落后的状态,力求革新。1919年3月15日,他又做题为《贫民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的讲演,其中:“近来女权发展,又经历了欧洲的大战争,从前男子的职业,一大半都靠女子来担任。此后男女间互助的关系,无论在何等方面,必与单纯男子方面或单纯女子方面一样。”表明中国应顺应历史潮流,打破男女界限,实行男女同校。1920年11月,在《对于师范生的希望》一文中再次谈到了女子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思想,指出“无论中外,男女都要受教育,并且所受的教育都要一样”。在看来,现在的世界凡是男子所能做的,女子也都能胜任,那么男女所受的教育也应该平等。
2.反对单纯的“贤母良妻”式的教育
在中国传统的女子教育中,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贤妻良母”教育,一直是女子教育的宗旨。教育内容主要是进行伦理生计教育,如缝纫烹调、抚养子女、侍奉公婆等知识和礼仪教育,指导思想没有超出“三从四德”的伦理范畴。即使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康有为、梁启超,虽提出了男女平等教育观,但他们的教育目的依旧是培养“贤妻良母”型的女性。而则对近代“贤妻良母”教育思想进行了扬弃和改造。一方面汲取了改良派的女子教育思想的合理部分,另一方面借鉴并引进了近代西方进步的女子教育思想,提出女子教育要打破“贤妻良母”的格局。他认为,女子教育仅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是不合理的,其结果是把女子仍旧束缚在家庭之内。女子教育不在于养成“贤妻良母”,而在于养成比“贤妻良母”更具有独立性的社会人,能与男子一样,能够担负起社会改革的责任。
创办的爱国女校,正是为了实现这种女子教育思想。它的办学宗旨是不取贤妻良母的教育,而以培养从事革命的女性为目的。他向学生们灌输爱国思想,提倡民权、女权。他认为:“革命精神所在,无论其为男为女,均应提倡,而以教育为根本”。,他要求女学生也懂得制造炸弹的技术,预备从事革命活动。后来她们当中有不少人成了的女会员。时,她们与男子一样,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 还主张,女子应该成为通晓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如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等。在他看来,女子的活动力只局限在家里,只会耗费多而成功少,倘若“贤母”能教好自己的三个孩子,不妨将他人的孩子共同教好。所以女子在求学时,应专心致志地学习有关专门知识,如“专诚学教育,专诚学科学、美术、实业均可.吾苟专精一事,自有他人专精他事,吾可与之交换也。”他说,按照世界发展趋势看来,智力劳动必将逐渐代替体力劳动,女子从事何种事业,不必限定,只要朝着认定的方向努力,将来取得的成就,必然能与男子相媲美。也只有这样,女子才能摆脱“贤妻良母”型家庭主妇的局限性,真正成为具有独立职业和人格,自立于人类社会之林的人。
3.倡导“健全人格”亦包括女子在内
看来,女子不应只单纯地尽贤妻良母的职责,还应有余力致力于学问,服务于社会。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充分展示女子的聪明才智.同时,充分考虑到女子的报酬和身体条件,提出男女工资同等,而女子受特别的保护。在当时,“男女平权”不但被妇女所称道,就是开明一点的男子也是赞同的.既然女子教育不能取“贤妻良母主义”,那么它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站在男女平权的立场上,明确提出女子教育与男子一样,其目标是在于“养成完全之人格”。1912年5月,在参议院演说时指出:“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1917年1月,在爱国女校演说时明确提出:“完全人格,男女一也”,主张女子教育应培养有“完全人格”的新女性。他还主张男女都要受教育,并且所受的教育都要一样的,也都要受德、智、体、美等教育。这就为女子今后有与男子同样的参政权打下了基础,能从根本上为妇女的解放扫除思想障碍。
首先,把发展体育放在女子教育的首位,“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第一,认为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才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为了发展女子的智力、精神不得不注重体育。第二,从人类繁衍生息、遗传的角度看,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女子也应重视体育,以养成健康的体魄.他说:“斑弱的父母,那能生产康强的儿女!”第三,体育还是女子形体解放,增强自卫能力,获得身体自由的重要手段。坚决反对缠足、禁锢深闺等种种摧残女子身心健康的陋规恶习。他说:“旧俗每为女子缠足,不许搜自出门行走,终日幽居,不使运动,久之性质自变儒弱。光阴日销磨于装饰中,且养成依赖性,凡事非依赖男子不可.苟无男子可依赖,虽小事亦望而生畏.”极力提倡女子“天足”,并要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毅力和意志。这样女子具备自卫能力,即使遇上坏人也不会惧怕;碰上战争,还可以从军抗敌。所以“健全人格”的女子教育必须重视体育。
其次,重视女子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他指出,女子只有重视和运用精神,才能使精神发达,脑筋灵敏.“而习练此心思使之细密,则有赖于科学.”这里所说的科学,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认为,女子通过智力教育,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才有可能从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的落后状态下解救出来。在学校中男女所学的科目应该是一致的,从前的人以为男女所学科目不必相同,分为有女子应学而男子不应学的科目,有男子应学而女子不应学的科目。这是跟不上社会形势的。所以,主张:男女都要受教育,并且所受教育都要是一样的。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本文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三个阶段,即入学机会均等阶段、受教育过程均等阶段和受教育结果均等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与措施以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目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世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常常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的现实的实现水平也会不一样。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教育公平理论和我国的教育现状,探讨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策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因此,正视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教育理论本身还是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平等”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给每个人所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都该是同样的,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涵义,因此,其内涵一直颇具争议。
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个体起点,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第二,平等也可以是指在中介性的阶段,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即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的人种、民族和社会出生的人。第三,“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目标,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
美国的科尔曼提出了代表现代观念的教育机会均等的等式: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业成就产生的效应均等=教育产出的均等,并同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
罗尔斯认为,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社会的公正,不仅是对于一般或聪明的儿童来说的,而且也应该是对于不聪明的儿童来说的。教育机会均等也要使这些不聪明的儿童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他们同聪明的儿童至少稳定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以维持他们与聪明儿童之间的差别。
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逐渐取得了共识,基本认为, 教育机会均等分为三个阶段:
(1)起点上的平等
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其入学机会平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设立法律保障儿童的平等入学权,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规定了这种权利,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就能真正享有,不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种族歧视、性别差异等原因,适龄儿童并不是都能入学,有的地方儿童辍学率还很高。如果儿童从起点上便开始受到极不相同的对待,连机会都没有,就谈不上平等。可见,起点上的平等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2)教育过程中的平等
指每个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平等,它强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儿童,让每个儿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它表现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等方面,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入,它包括人和物两方面。人的因素主要指师资力量,物的因素,既包括学校外部的各种因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开支总额、学校地理位置和上学交通工具,又包括学校内的各种物质设施——学校建筑物总的质量、实验室、教学仪器、图书馆以及课程设置的软件设施等条件的完全一致。主观因素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
(3)教育结果中的平等
每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仅在入学方面有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机会,以追求结果的均等,使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能得到补偿教育。
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中的现实问题
(一)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
在我国,一方面适龄学生入学率还没有达到100%,另一方面学生辍学率还很高,尤其是女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甚至是下一代素质的提高。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公平性还存在争议。由于各地区划定的高考分数线的不一致,不同地区的学生虽然面对同一张考卷,但跨入高等学校的门槛却不同。如2004年,山东省高考分数线,文科重点线600分,理科重点线606分;而吉林省的文科重点线为501分,理科重点线为为492分,两地高考分数线相差百余分。另外,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也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丧失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再次,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不是公平的。偏远地区尚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了女童失学率远高于同龄男童,而那些残疾儿童的教育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二)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讨论:
客观方面主要指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这里存在“两个不均衡”的问题,即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重城市,轻农村,最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流向城市;而同一个地区又有重点校和薄弱校之分,同一学校又分“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这样造成少数重点学校与大多数非重点学校之间严重不平衡,择校风越刮越厉害。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师资质量差,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低,教育发展的速度远远低于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人为倾斜,实际上侵犯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落后地区和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和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平等的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不同学生发言机会的不公,对学生的关注了解程度的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受教育的效果。还有一些教师喜欢与有权、有势、有钱家庭的子女交往,对一些家庭则不交往。这使得一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环境中,影响其健全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很难想象,一个受过十几年不公平教育的孩子,当他踏上社会之后怎么去公平地对待社会。 转贴于
(三)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
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最终都将体现在教育结果的公平方面。教育结果不公现象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资源投入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同。这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女性学业成功率低于男性,尤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女性入学率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再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功机会不同。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是影响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来自干部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他们学业成功的机会要比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高得多。
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一)争取实现入学机会完全平等
首先,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就制定了计划,在20世纪末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直到现在,这个目标也没有达到。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弱势群体专项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其次,完善教育法规,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益的法律尚不完善,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时代性,并且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最后,由于目前我国国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学费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制度,使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去教育的机会,以保证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二)实现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目前,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制,缩小区域差距。具体做法有: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来鼓励教师流动,争取优质师资共享等。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及条件,保障他们的学习权与发展权的实现。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
体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个体潜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个体能力差异,从能力本位出发,发展特色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机会获得相应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开放的、动态的评估,以取代目前单一的考试测试模式。最后,建构终身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入学、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不公平对待,能在以后生活中得到补偿。同时,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使最终的教育结果公平化。
参考文献
[1]陈尚生,陶能祥.试论教育机会均等[J].现代教育论丛,2001(5)
[2]力.教育机会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5)
[3]范丽娟.浅谈教育机会均等[J].理论研究,1999(5)
[4]许凤琴.论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结构及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2000(1)
[5]马和民,许小平.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师生关系 新特点
网络是新型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是具备知识性、娱乐性、交互性等特征的信息空间。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变淡,不仅是由于课堂气氛疲软,师生交流减少,学生价值多元化,兴趣被网络分流也是一个重要方面。[1]当下,各种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及网上交互在高校盛行,一方面使面对面的师生交往活动减少,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一、在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播时更倾向于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学习。
在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理念影响下,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在不平等的单向交流上,人际关系呈现疏远性的趋势。
与其它环境相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更能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在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理念影响下,大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仍是主流,教师更多地倾向于传授知识。其弊端是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特点。“在课堂上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作为理论知识的传声筒,只按自己的思路讲解,很少顾及学生的反映,知识成为连接师生的唯一纽带。这种片面注重教而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显得沉闷和程式化。在这种师生关系的框架中,师生关系的丰富内涵就被消解为一种单一的认知关系,教学目标也被消解为单一的认知目标,亦即知识的掌握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几乎成了教学的全部目的,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传授充满定论与绝对化的真理。”[2]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基础上的师生之间的交往,其信息主要是从教师流向学生,学生的信息不能反馈给教师。
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信息沟通和了解,师生之间就不能形成真诚的信任。教师在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后,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终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忽视情感的投入,使课堂仅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场所,师生缺乏情感交流。此外,很多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师念教案、学生记笔记、考试划重点、考后都忘记”的现象,学生处于一种被禁锢被压抑的状态。
人本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罗杰斯从完善师生关系入手,强调建立以信任、真诚、接受和理解为基本要素的良好师生关系,主张对人的潜能开发。这为认识师生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要一味地训斥、埋怨、指责,而应讲求“因势利导,顺性而为”。“顺性”意味着对学生信任、理解与接受。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先从一切可能的方面去理解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势利导,顺性而为。”此外,在师生人际关系中,很多教育家主张教师最主要的品质是热爱学生。爱默生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赞可夫说:“教师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真挚,热爱学生。”在以上理念的主导下,在课堂知识的传授上,“我们师生首先应该围绕它平等地坐在一起,这对学生而言问题不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以和学生平等的姿态参与其中。我这里说的平等是指尊严和权利的平等。尊严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它是要通过权利来体现的。所以尊重一个人就必须给予他一定的权利,如若剥夺了一个人的权利,那也就意味着使他丧失了尊严,使他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平等对话和思想的权利,它包括思考的权力、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及与其他人包括教师展开对话甚至争论的权利,给予每位学生权利就是尊重他们每个人。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做不仅不会使教师掉架子,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更亲切,更欣赏教师,更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3]
随着校园网站各版块的积极建设及各高校精品课程、网络学堂等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更新,网络环境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单向性知识传播模式。大学生们除了从教师的课堂讲授或谈话中获取知识,更能自主上网,主动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而且以信息的者、传播者、评价者及反馈者的身份,不受限制地参与到网络的信息交流中去。在网络交流时可以用电子邮件方式、即时聊天方式在在线讨论版中相互留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在网络中找寻自己需要和满意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不再能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源及其传输,其信息的优势地位必然丧失,教育对象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迫切需要重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变灌输―接受关系为交流―共享、交流―引导关系”。[4]
二、课堂教学关系中教师角色由灌输式教学的控制者走向协同式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权威来自教育权威,教师依据教育领域里确立的学习目标与规范对学生进行控制与管理,使学生对教师表现出信赖、认同和服从。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权威有滥用的倾向。例如:课堂上当师生关系紧张时,教师会本能地用旧想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批评、训斥学生,以高姿态看人,很难以平等、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这种教师主体地位的随意扩张,其根本在于忽视了学生。“伴随个体的发育成熟,像身体上的平视一样,学生对教师的目光,不仅有平等的要求,还有了更多的挑剔和审视,如果这时一个教师还只会眼望着天花板或只能‘依葫芦画瓢’,自顾自地念着自己的‘经’,那么可以想见,学生投来不屑甚至鄙视的目光,也实属交往常态。也许更多的学生会选择把交流的目光投向其他知识的渠道,因为信息时代“经师”早已不唯教师”。[5]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这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相符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重视情境创设及资源共享。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由网络获得知识,基于此环境的高校教育学基础应采用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知识不是教师直接传授而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此过程中教师不是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者、权威的信息所有者、忠实的大纲和教材执行者、模范的道德监督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协作者。
三、教育者―受教育者关系趋向平等。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完全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大家可以自由访问论坛、建立个人的网站网页、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作品等。这种网民之间相互平等的精神有了网络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它将提升和强化人们承认个体权利、尊重个体尊严的文化意识。因此,面对大学生这个网络群体,高校教师决不能以教育者自居,而应以网民的身份、平等的心态、交互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处于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高校可以更快速、更及时地把国内外、上级主管部门的有用信息和具体政策措施提供给学生。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观察和思考网上所提供的信息,以天下之长,补己方之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不再是教育过程的主宰者。教育者相对受教育者,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由“主导者”转为“对话者”。教师要对网络这一平等平台给予充分关注。“新一代学生与网络的亲近程度似乎已远胜于现实的交流,时间的投入,心理的投入,让身边的说教者无力相争。网络的吸引力何在?无非它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自我展示和探索的平台,可以自由倾诉,尽情发挥与创造,并总能获得或多或少的互动与回应。教育者如能走进这个平台,或在自己育人的舞台上也能搭建这样的平台,那么,‘真人秀’的魅力一定会更值得学生的期待”。[6]
在网络环境下,要按照大学生需要情况进行阵地建设,通过丰富多样的服务类信息内容在满足大学生各种需要的同时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沟通和有效交流。学校“在建设和使用网络上具有主动权,可以把现实中的资源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网上的信息优势”,[7]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需要。
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资料库和信息源,各高校应积极开发校园网各种信息服务功能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需求。例如在校园网上开发运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图书馆系统、就业信息化系统、学生工作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及科研等方面的信息子系统,使大学生可以到自己想去的站点找到各种信息,如学术文章、课程资源、教学课件等,通过学术讨论、学习答疑、学术活动、科技竞赛让学生们到学术思想网站去浏览文章、查找资料、参与交流、展开辩论,进而提高文化素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在网上开辟专家讨论、师生交流、名人讲座等园地。还可以链接一些优秀的远程教育网,如中国教育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高校心理在线等,让更多的网络媒体进入校园网,形成更完善、更系统的立体化的学术思想教育阵营。
校园网络是大学生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已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教育者要熟悉各网络群体并进入网络中引导网络上人际交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学生群体,如班级、学生会及各类学生社团协会组织都在网上建立自己的活动空间,以凭借网络快捷的信息传播和强大的交互特性增强组织内的交流和沟通,加大组织的凝聚力和成员关系的紧密度。各种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的学生群体广泛存在,聚集了一大批正在准备出国、考研、找工作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网上建立联系、收集信息、交流讨论,还不定期地组织版聚活动。网络使得大学生可以在聊天室、QQ群、飞信校内网或讨论组内建立广泛的在线关系和网络人际交往,在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面发挥了较大的影响作用,如恋爱中的情感问题、人际冲突造成的思想困扰、学习或者经济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等。这种人际关系和传统的以面对面互动为基础的友谊一样,能够提供社会支持、信息和帮助,增加个体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2007-11-16.
[2]秦蓓.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建构――后现代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与充实.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P20.
[3]戴红燕.平等对话,和谐共享―也谈课堂师生关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02).
[4]王娟,涂爱荣.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理念的时代凸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5][6]胡江霞.在倾听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书育人,2010,(05).
论文摘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在我国己经发展到重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平的今天,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重视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大问题,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拉大成了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细致的调查研究,重点剖析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1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平衡发展,是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全面发展和均等发展的一种义务教育质量观。
义务教育均衡主要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包括办学条件的均衡,即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和仪器设备值等的均衡;师资力量的均衡,主要包括教师数量的均衡和教师素质的相对均衡;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政府应针对我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及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需求较高的现状,运用各级政府的力量,从教育经费投入上确保均衡,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应获得相同水平的义务教育服务。
2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既有来自经济、制度等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人们心理的价值取向主观因素的影响。
2.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制度性障碍。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在经济发展策略上采取的是以农补工,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城市对农村的全面领导,国家的重要资源也相继集中在城市,城市逐渐成为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但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教育的投入能力依然偏低,城市和农村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教育上,差距不断拉大,为现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乡差异奠定了基础。
2.1.2 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较大,由于核编机制不够完善,核编不及时,确定的城乡中小学编制标准不够合理,造成了学校发展实际与教师人员编制的不相匹配的现象,导致有的学校严重缺编,但由于没有新的核编政策,为了学校正常运转只得聘用编外教师或扩大班额。在农村中由于历史形成的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无法解决,不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2.1.3 教育经费分担主体重心偏低。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地方政府是教育投资的主体,地方义务教育的发展几乎完全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地区间财力差异直接造成了教育资源优劣差异。我国目前农村教育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县级政府,而城市教育主要由省市级政府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主体重心偏低。这种财政体制实际上等于承认了区域经济不平衡所造成的教育不平衡现状,必然会导致义务教育投入不均衡的格局。
2.2 社会教育观念的偏差。
2.2.1 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不完善。近几年,我国教育督导评估主要停留在学校鉴定、分等级的问题上,这种分等级式的评估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误导,使大家都纷纷涌向等级较高的学校,这种评估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导致学校发展的两极分化。教育绩效评估制度也出现偏差,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评估要求低于城市,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
2.2.2 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我国城乡之间从物质到精神方面存在的巨大反差,长期以来就使人们形成了一种默认城乡差别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指引下,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先城市后农村、先示范学校后普通学校的现象。即使在招生考试制度中,实行的也是城乡有别的差别政策,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要进入城市学校就读,也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如建校费),使城乡受教育机会的差距越拉越大。
2.2.3 教育者的错误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之下,教育者一方面疲于应付、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却己经习惯了这种简单、机械的“唯分”的模式。教育先进区和示范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硬件配备和软件管理、师资配置上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教育落后地区学校,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的教职工们多已在先天不足的环境中、无希望的心理屈从下丧失了职业理想和激情,出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现象,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3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本文就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认为要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加强政策引导。
3.1.1 提高民众的思想认识。政府要将义务教育发展当成一项公共事业来发展,要本着保障全体人民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宗旨,为全体人民着想。国家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各地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引导各地区研究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政府应大力宣传教育公平,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尊重和保证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家长、教师、学校、社会都参与到维护教育公平事业中来,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3.1.2 制定并严格执行办学标准。办学条件是否公平是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前提条件,能否充分享有该享有的办学资源是判断每个孩子接受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在这一点上,国家应该出台政策,通过法律规定学校建设标准,科学合理地制定中小学基础设施标准,设定标准办学的上线和下线,约束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每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这样才能真正能够体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无论在人事、物事上都必须建立基本标准,并在经费上予以一定的扶持,来保证平等的义务教育环境。
3.2 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
3.2.1 完善高素质教师的补充机制。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教师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稀缺。国家要实施倾斜政策和专项计划,建立高素质教师补充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合理的人事制度,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教师质量,在数量上保证农村学校对教师的需求。要实行待遇倾斜政策,通过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和补贴,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前往任教。针对当前农村教师素质不高的状况,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体系。例如健全农村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挂钩,以促进农村教师自觉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实行校本培训,鼓励和支持当地高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深入农村学校,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2.2 建立教师流动制度。虽然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的来看还与城市教师在文化素质、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不能适应今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一些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师资的薄弱和义务教育水平的下降。因此要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同时,可由教育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统一招聘和集中管理,在一定区域内对教师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安排,形成教师在校际间和城乡间的定期流动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评定中的重要因素。例如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
3.3 保障充足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3.3.1 采用农村和城市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而经济基础和财政能力的差异使得我国城乡儿童不仅在获得义务教育的机会方面不平等,而且所获得的义务教育服务质量也相差甚远。继续沿用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将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非常不利,应正视城乡差异问题,在现阶段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城市,由于其教育经费相对充足,可由地方承担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在农村,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财政能力极其有限,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区义务教育的保障主体责任上移,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应该担负更多的责任,给予更多的财力的支持,尤其是对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更要加大力度加以扶持,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3.3.2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例如通过政策鼓励私人资本进入义务教育领域,或者通过对投资各级教育的机构提供优惠条件,吸引资金投入到义务教育领域,而拓宽整个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也可以尝试运用国债、彩票等金融手段,为发展义务教育筹集资金。在现有办学条件的改善方面,应优先保障农村学校的达标工作,侧重校际间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以此作为促进校际间教育资源共享与推进教育质量均衡的手段,提高不同学校的学生平等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于非等.公平视角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
2 朱永新等.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2(6)
自然界的竞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途径。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自然界呈现出生机与和谐。竞争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发展规律。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优胜劣汰,促进着事物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优胜劣汰产生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学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机构,无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一、学校竞争的表现形式
在经济学中,竞争是商品生产者和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为获得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的角逐。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原因有:其一,知识经济时代,学校作为创新知识、传播知识的机构,伴随着知识的迅速更新而变化,学校之间的竞争也随之不断变化。其二,中国加入WTO后,逐步开放了教育服务市场。国外的学校、培训机构、教育公司大量涌入我国。其三,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在校学生人数不断下降。其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有限。最后,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家长的“择校”意识越来越强。学校之间的竞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第一,从竞争的主体关系和竞争主体的所在领域角度分析,学校竞争分三个层次。一是同一领域不同办学类型、层次学校的竞争。譬如,同一地区的普通高中之间,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国内学校与国外学校之间的竞争等。二是同一领域同一层次的竞争。例如,某个省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之间的竞争。三是不同办学领域的学校在资源(如教师、办学经费)、学术(教师竞赛、科研)等方面的竞争。
第二,根据竞争的手段,可把竞争区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学校通过降低教育服务价格而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是价格竞争,它是竞争的基本和主要手段。例如,有些学校为争夺优秀生源,或开出高额奖学金或降低学费。在这种竞争中,争夺市场的最有效手段是降低价格。如果学校不降低教育服务的价格,而是通过价格以外的其他方法和途径去争夺市场份额,就是非价格竞争。如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校园文化、改善校园环境、加强营销策划等。
第三,根据竞争的内容,可把竞争区分为资源之争和地位之争。学校的资源之争主要是生源、师资、投资之争。生源的竞争包括生源的数量、质量的竞争。生源是学校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学生既是学校的被教育者,又是学校的“客户”,是教育成本的重要负担者。没有生源或生源不足将使学校无法获取收入或使教育成本难以得到补偿;生源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又将直接危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较多较好的生源就成为学校竞争的首要对象和目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师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校发展的规模、水平和态势。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对师资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此外,国内公办学校占绝大多数,公办学校的教育投入主要由政府承担。由于政府教育投资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其投资方向、地区布局、投资重点、投资定额、投资基数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因此,学校对政府投资的竞争不可避免。
当然,随着市场机制的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将在金融投资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学校地位的竞争包括学校硬件设施、学术地位、教学质量、市场占有份额、声誉等各方面的竞争。地位竞争的背后,是质量、实力、效益的竞争,是学校综合竞争能力的最高体现。学校地位分三种类型:一是政府认可的学校地位。例如政府评议的国家“211”大学;政府主评的省级重点中学、示范学校等。二是民间机构对学校的排名。例如高校科研排名、综合实力排名等。三是市场认可的学校地位。这种类型的学校是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价值判断所形成的。由于消费者的知识背景、阅历各不相同,对学校的认识各不相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消费者对学校地位排序的标准会深深影响学校的办学行为。最明显的当属高考升学率的排名竞争。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稀缺,而且高中升学率成为家长、学生对学校排名的唯一标准。而且高中升学率的竞争一直延伸到初中学校“重点高中升学率”的竞争,以至小学、幼儿园的竞争。
二、学校竞争与和谐发展
按照中国文化的释义,“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谐”即为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力避相互抵触和冲突。因此,“和谐”亦是和睦协调之意,即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竞争与和谐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竞争过度,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和谐过多,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学校竞争与和谐
计划经济条件下学校也存在着竞争。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对资源进行配置,所以,学校竞争是不完善的。学校的竞争目标主要是政府的政策、资金、教师等。对于生源,由政府统一规定。例如,政府规定学生按照户籍关系就近入学,限制了学生的流动。学校竞争的典型形式是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评奖、评估等活动。例如,一些省份在各县市区限制省级重点中学名额。县市区政府对创建重点学校的学校进行政策扶持,实行资金、师资的倾斜等,因此造成许多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创重点的名额”。此外还有创省级、地市级文明学校的名额之争、绿色学校的名额之争等等。学校的管理者认为,只有乐此不疲,才能体现出自己的能力。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学校的竞争最终是“政绩之争”,是政府主导的竞争。学校之间的竞争最终会走向和谐———一种缺乏创造力的和谐。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竞争与和谐
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间的竞争受到国际国内政策、法律、规则的约束,并不是完全的自由竞争,而是一种良性的竞争。由于学校间的竞争在更大的空间展开,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从竞争结果看,学校竞争形成了更好的教育服务,产生了更多的创造型产品,出现了“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和谐局面。
1.学校竞争推动学校内部和谐发展
“家和万事兴”———在竞争压力的推动下,学校内部向“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转变。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学校的和谐发展依赖于竞争。竞争打破了学校间的平衡。如果一所学校率先开展“合格+特长”的教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马上会有其他的学校模仿。竞争促使学校办出特色,竞争加速了新理念、新技术的传播,推动了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学校在这个平衡———打破平衡———平衡的过程中,或获得发展或被淘汰。“竞争所引起的创造性破坏”的结果是学校间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竞争与和谐并不是作为对立的两极而存在。相反,它们看上去像是一个连续体的边界。这种和谐,可以称之为“创造性和谐”。超级秘书网
2.学校竞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所有的社会都是竞争与和谐并存,否则就无法长久存在。纯粹强调竞争的结果就是西方哲学家所谓的“自然状态(stateofnature)”———一种异常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彼此合作,偷窃财产、掠夺他人自由乃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杜绝最后仅存的一点点合作的话,这样的社会就不会存在。纯粹强调和谐则会导致社会无法适应外界环境,无法自我保护,终将走向灭亡。[2]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教育公平为主题,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以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新的生长点以及以维护安全稳定为“硬指标”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美国智囊机构兰德(Rand)公司1999年教育研究报告(ClosingtheEdu2cationGap:BenefitsandCosts)的主要结论是:教育公平,能够给政府创造巨额的财政收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直接影响到将来经济收入的不平等,进而埋下城乡、区域、阶层矛盾的隐患,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最近,一份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4]于是,许多人面对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这一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感到困惑: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如何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竞争给出了答案:学校竞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竞争能在整个教育范围内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市场竞争能使学校个体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如杭州市政府为破解“上好学难”的难题,充分释放现有教育资源的潜能,多渠道调动社会办学资源,积极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后,名校这一公共资源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名校通过兼并、改造弱校等方式进行扩张,在与其他学校的竞争过程中“做大作强”。总之,学校竞争激发了学校的和谐发展。通过良性竞争,教育资源达到了合理的配置,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学校竞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石。让每一个学生接受相对平等的教育,这种起点的公平是实现广泛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李.龙与牛仔———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商人[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
[2]李耀臻.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思考[EB/OL]./content/200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