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古建筑保护论文范文

古建筑保护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古建筑保护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古建筑保护论文

第1篇

1.1缺乏对古城保护的整体规划无论是由于旅游业的价值增值,还是对明清文化的历史传承,兴城政府及当地百姓都已经认识到古城保护的重要性。但长久以来,都只是对城墙、鼓楼等国家重点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处于一种单一的保护方式,对古城内部大片的街坊、一般的传统建筑关注不够,建筑风貌与质量都不能很好的延续明清建筑的特点。缺乏对古城整体保护的规划,固有的传统建筑形式随着发展不断减少,不具有动态持续性。实际上,从长远规划的角度,只有将古城及古城内部一般的传统建筑或建筑群协同保护,古城整体风貌才能有根本性的改观,以延续古城的景观作用和文化价值。

1.2新旧建筑不协调,城区过度开发破坏了古城原有的空间肌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城原有的建筑格局与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了将原有建筑拆除建设大尺度的现代建筑或者新建仿古建筑的现象,如学校、医院、商业区等。目前,兴城古城的南部建有大型商业街,修建了很多商业楼盘以满足整个城市的需求。热闹嘈杂的商业氛围、大尺度的商业建筑都与古城整体的氛围相背离。在古城中西部修建了学校、医院、诊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往往是占用古城内原有的庙宇、府衙或宅院所形成,较大的破坏了原有建筑。兴城古城建筑主要以青砖灰瓦为主,城市的整体色彩朴素庄重。而城中一些新建仿古建筑也并未较好表达出明清古建筑的风韵,在细节处理上现代化的痕迹过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固有的空间肌理,影响了整体景观的和谐性、统一性和美学特征。

1.3旅游市场的发展,过度消费兴城古城资源兴城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境内的奇特自然风光及独特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以古城、温泉、首山、海滨等景区为一体,构成兴城海滨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古城景区和海滨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温泉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首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兴城文物古迹繁多,全市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兴城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但游客数量的增加给古城的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例如:1011年已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兴城古城城墙历来是游客的必到之地。游客踩踏城墙,使城墙海墁、台阶、城楼内的砖铺地面受到磨损。

1.4古城内绿地少,基础设施不健全由于古城承载商业功能,古城内建筑密集,导致绿化空间有限,主要集中在城东。古城内卫生基础设施不健全,垃圾点、公共卫生间不能有效利用,卫生条件低下,造成整体卫生环境不佳。居民的垃圾基本堆放在街巷的路边或公共厕所旁,废水的排放很多都是倾倒于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里,造成街巷内的气味和景象都很差,影响了景观的和谐,也给古城保护带来负面影响。

2兴城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1)充分考虑古城空间肌理,对古城保护进行整体规划。对于古城保护,要在对古建筑进行普查和价值评估后,设计整体保护方案。将古建筑周围环境与古建筑共同纳入到保护规划中。对于传承历史特色的古建筑,要本着立地保护、修旧为旧的原则,不破坏建筑的原有特征。对于在不断的修复过程中,历史风貌渐失的古建筑,对建筑细部缺失的部分用传统工艺的手段加以修复,逐渐使其恢复原有的建筑面貌。对于大尺度的商业建筑或者其他的基础设施建筑要逐步拆除,更新为适合保护的传统建筑形式。

2)加强管理古城内新建筑布局,维护古城特色。兴城古城至今仍保持着十字形大街的原始布局,高耸的城墙、铺路的青石条、巍峨的祖氏石坊、曲径通幽的文庙等等无一不彰显了古城的城貌与历史价值。在当前古城的保护工作中,更多倾向于古建筑物质形体的保护,而忽视了古建筑周围环境与古建筑协调性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古建筑的原初风貌。只有将古建筑保护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共同保护,才能将古建筑所负载的原真与完整的历史信息传承下去。对于那些私拆、乱拆以及肆意改变古城风貌完整性的行为,应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而对于滥用古城传统元素或者将古建筑改变用途的“破坏性建设”行为也加以避免。

3)引导适度旅游开发,确保古城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古建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历史上,古建筑设计并不会考虑如今众多游客的需求,使游客体会不到当年的空间与尺度感受,甚至对古建筑造成隐性破坏。因此,对于旅游规划要科学持续进行,充分考虑古城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以保护为前提,合理设定旅游开发区。确定合理的旅游容量,针对节假日、季节性特征,合理预测旅游者规模,在旅游旺季适时疏导,在旅游淡季积极吸引。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让游客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积极意义,也要让当地居民理解古建筑原初风貌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供需双方共同促进古建筑保护与旅游事业的共生发展。

第2篇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保护;理论实践

文物古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是现代人们研究和瞻仰历史文化艺术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非常重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因此中国的文物古建筑数量非常的众多和庞大,因此,我国的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1、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

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物古建筑的变化,因此,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保护部门要想很好地开展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首先,应当从文物古建筑的作为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的保护入手。好的环境能够帮助历史文物古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而坏的环境则可能影响到文物古建筑在时间的流逝中被人淡忘,变成残垣断壁,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以北京的“故宫”和历史上的“洛阳古城”这两个文物古建筑为例,北京的故宫由于周围环境的优越和人们保护意识的传承,历代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而历史上的洛阳古城由于周围环境的恶劣,比如说战争、偷盗等,在很久之前就被人所淡忘、烧毁,因此,文物古建筑的周围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历史文化氛围是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外在表现之一,也是增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气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保护非常重要。相关文物古建筑保护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相关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文物古建筑管理等方法来有效地保护和留存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达到有效地保护历史文物古建筑的目的。比如说对于一些历史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千年古镇一类的文物古建筑,如安徽的“宏村”,宏村是徽派建筑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相关文物古建筑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其管理和保护,保留其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氛围。

2、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原状与历史信息保护

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原状和历史信息是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综合体现,因此,相关历史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历史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原状和历史信息的保护,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和增强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效果。历史原状是文物古建筑所代表和传承的历史文化和文明的最为直接外在表现,是现代人们研究和瞻仰相关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的最为有效地方式之一。如果历史文物古建筑失去其本来面貌和原状,那么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将无法传承下去,后人也将无法很好地保护和记忆,最终可能会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而为人所淡忘,失去其传承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比如说以现存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一历史文物古建筑为例,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在进行相关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时,切不可因为发掘过程中有相关的兵马俑有破损的现象而使用现代的沾和工具或者其他的现代工具对其进行粘贴、重塑一类的工序,因此这种手段很有可能使其失去其原有的历史原状。另一方面,相关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保护。文物古建筑中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现代文物古建筑研究人员研究和考察相关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的重要信息来源,对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意义。因此,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保护。比如说以苏州的“留园”为例,苏州的留园在历史上原本是私人的园林,园中收藏有很多的古代历史文献和字画,这些历史文献和字画中承载和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为相关文物研究人员提供非常有利的帮助。因此,相关历史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保护。

3、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与日常保护工作

我国的文物古建筑很多都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和时光的洗礼,许多文物古建筑在岁月的长河中被风吹日晒、地壳运动、历史变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变得破旧、残缺不全,为了保护相关文物古建筑的长期存留下去,不会因为破损而出现坍塌、毁坏,相关文物古建筑的管理保护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和日常管理工作。首先,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工作管理:第一,对于损坏程度较为严重的古建筑结构需要对其进行大修,尤其是承重的房梁、关节等结构,需要对其重点进行加固,增强古建筑的稳定性。第二,对于损坏程度较轻的文物古建筑进行逐个修缮。比如说产生位移、弯曲、小部件破损的文物古建筑结构,在充分保留其原来文化设计理念和本来面貌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修复、规整。然后就是加强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日常管理保护工作:第一,文物古建筑的日常安全管理。我国许多文物古建筑都是木质结构,这些木质结构的建筑很容易受到水、潮湿的侵蚀而产生松化和腐烂,或者由于过度干燥而容易产生火灾等安全隐患,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其日常的安全管理,比如说通风顺畅、保持适度的干燥等措施。第二,文物古建筑的定期的清洁非常重要。文物古建筑很多时候如果经历了长期的不清洁容易产生虫害、破损等危险现象,文物古建筑中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物品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日常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相关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的保护以及历史原状与历史信息保护,同时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与日常保护工作,从而促进我国文物古建筑的历史长存。

参考文献:

[1]侯跃.关于梁思成文物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以蓟县独乐寺保护为例[J].科技风,2015,(13):13-14;

[2]安丹丹.改善文物古建筑保护区划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步研究[J].城市规划与设计,2014,(20):20-21;

第3篇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策略

文物古建筑是我国建筑文化和精神的承载体,其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建筑文化最为直观的反映形式。纵观世界建筑发展史,我国古建筑可谓别具特色、独树一帜,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所以确保我国古建筑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人为或者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迫在眉睫。

1、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内容

1.1 保护“本体”

文物古建筑本体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是保护的重点内容。而就文物古建筑本体保护的具体内容而言,其主要包括文物古建筑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风格和艺术特征等等。通常而言,历代朝代均有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其不仅是建筑制度的反映,也是区域和民族信仰与地区特点等的反映,所以保护文物古建筑本体的原状是保护的重点。针对当前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原则而言,其只需要遵循不改变原则来对这些建筑进行保养、修缮和迁移,确保文物古建筑的“原状”。另外,当前的文物古建筑已经历经时间的变迁而与现代文物建筑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大多数的保护修缮工作已经对古建筑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极大的影响了其艺术和技术价值,所以必须要恢复建筑本体的原状,再现繁荣历史的精华。

1.2 保存古建筑物的材料和结构

在保护文物古建筑的时候,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古建筑需要选取对应的建筑材料。相应的古建筑形式和风格需要采取对应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形式。通常而言,材料、结构和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文物古建筑的材料主要有木、石、砖、瓦和灰等五种材料形式,其中的木石为天然建筑材料,砖、瓦等建筑材料则需要经历加工环节才可以得到,而灰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材料形式。木料缺乏是当前古建筑修缮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大体积的干木料材料更是严重缺乏,但是湿木材却无法确保古建筑修缮的质量。

另外,文物古建筑的结构形式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反映。木结构作为古建筑中运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其物理和力学性质直接关乎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古代工匠的工艺和技术水平。随着当前社会发展速率的加快,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日益增多,同时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也日益增多,这直接决定了建筑类型,而一旦在修缮的过程中改变了原有古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那么就会降低古建筑物的科研价值。

1.3 保留原有建筑工艺

为了更好地保存文物古建筑的完整性,除了在建筑材料、结构与行制等方面进行保存外,还要切实确保传统建筑工艺与技术的质量。通常而言,确保原建筑的材料、技术和工艺等是文物古建筑修缮的重要原则,其是确保文物古建筑修缮质量的重要原则。如果传统修缮技术无法解决当前的修缮问题时,可以借助当前的保护和修缮技术来加固文物古建筑,所以新建筑材料和工艺均需要经历前期试验,以确保保护修缮措施的正确性。另外,借助现代科技数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技术所无法解决的古建筑保护修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技术手段的一种创新,具有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代替传统技术,而应该各有侧重、各展所长,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来提升文物建筑保护的质量。

2、文物古建筑修缮原则

2.1 坚持原样性

“修旧如旧,延年益寿”是当前所有文物建筑物必须要坚持的一个重要修缮原则,同时也是古建筑保护修复的根本宗旨以及一切保护修缮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大凡是文物古建筑均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所以只需要通过观察即可了解这些建筑精髓,所以古建筑物的修缮工作就必须要确保其原有的历史文物和信息,使其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而不应达到“返老还童”的效果,从而不可大片重建或者拆迁。文物建筑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建筑资源,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代表着当前社会生产和风俗习惯的发展状况,一旦出现破坏就会产生无法挽回。因此,文物古建筑的修缮工作要本着坚持原样性的原则,切实按照建筑原有的构造特点以及损害情况来进行全面修缮。另外,古建筑是我国灿烂建筑文化的真实反映,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力去维护和保证它的真实性,确保其原状。

2.2 保持文化性、思想性

文物古建筑非常重视格局的布设,尤其是体现着风水学思想。风水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是对建筑经验和地理环境认识的总结和概括,同时也包含着易学的哲学理念和观念,其在我国建筑中处处存在,故其可以在古建筑构造中来加以运用。但是,当前的修缮技术却逐渐淡化了风水思想,甚至被成为迷信而遭到摒弃。在了解风水学的基础上,必须要确保其文化性和思想性,切不可全盘否定修缮过程中运用那些前人的建筑思想和理念,否则无法达到原样修缮的效果。因此,在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更好运用前人的风水等思想和观念,尊重古人修缮的原则,以实现原样修复的效果。

2.3 尊重民族性、地域性

无论是古建筑、还是现代建筑,他们均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所以文物古建筑的修缮必须要注重尊重当地的民族区域特色和手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汉族本身就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所以我国建筑的地域性特别强。因此,在文物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学习当地建筑的地方和地域特色,以提高文物古建筑修缮的质量。

总之,文物古建筑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建筑艺术和文化的直接承载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饱经岁月的侵袭而逐渐出现破坏,部分甚至出现了毁灭性的破坏。因此,为了可以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切实体验我国古建筑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就必须做好其保护修缮工作,以确保文物古建筑永放璀璨文化光芒。

参考文献:

[1]祁伟成.中国古代建筑的修缮原则及技术传承[J].建筑,2011,15(11):27-28.

[2]姜丛梅.结合古建筑修缮工程实例浅谈古建筑保护修缮方法[J].江苏建筑,2015,23(3):57-61.

第4篇

本体理论的概念最初是从哲学的层面转化而来的,档案学主动吸纳了本体理论的精华部分并将其应用到档案学的研究中来,接下来笔者将具体论述一下本体理论的相关概念。 

1.本体理论的含义。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本体构建的方法,早就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就奠定了基础,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发展到宋明理学时期,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融合,达到了成熟阶段,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中国传统哲学本体理念是在生存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哲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体论[1]5,但是在伦理规范建立的时候,由于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的理解就产生了本体论,而且本体观念与认识论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互相渗透、相互影响。 

其实,我们在政治课上通过对实践论和认识论的学习,就已经对本体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像是我们知道的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本体理论的基石。也就是说在哲学的范畴之中,所谓的本体理论就是回答何者为世界的本原,也就是关于世界本性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本”这个字的概念。本和末是相对的两个字。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这里所说的“本”就是事物的根源、根基,所以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喜欢追本溯源,反对“本末倒置、舍本求末”等等。这也就引申出了本的重要含义,像是“本部、本题”这两个词中的“本”就是重要的、中心的意思;像是“本人、本国、本乡、本土”这四个词中“本”就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方面的意思;再像是“本质、本意”这两个词中的“本”就是本来的、原来的意思[2]104。所以说,本体的概念总是追求最根本的东西,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最终的根据。 

2.国内关于本体论的研究。为了深入地认识本体理论,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国内关于本体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本体理论的深入发展,这一理论不断成熟,而且运用到很多领域。 

国内在本体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晚的,最多也就是十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最近这几年才开始重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方向。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国内的研究都赶不上国外,只是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知网”,在中国知网中的文献检索记录就可以很好地反映我国国内本体论的研究方向。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本体的文献篇数在急剧上升,在2005年以后的这个时间段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多的,而且也比较集中,从图一来看更为直观一些。一方面,国内对于本体的研究和应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理论研究和技术都比较少,这跟国外本体领域是截然相反的。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有相关的研究团队,但也只是初具规模,数量还是很少。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档案学领域专业的研究人员很少。虽然国内有众多的关于本体理论的研究,但也只是停留在论文或者是一些小型的本体构建上,那些被广泛使用的本体系统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国的国内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对本体本身的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人员只是简单地进行相关的讨论,未能形成系统全面的本体领域。所以说,我们国家的本体研究还是落后于其他国家的。 

二、档案学本体论的研究 

1.档案学的学科性质。作为档案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档案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性质是什么。在研究档案学的内涵的同时,要知道档案学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基础理论,包括档案学理论的相关利用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我们要突出档案作为第一手资料的原始记录性[3]39。 

2.确定档案学的学科特点。档案学的学科特点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日渐完善,真实性、原始记录性等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容更加详尽,与档案学本体论中的“完美”相呼应。同时,档案学也在时代的变化之中不断发展其新的学科特点,积极与时代相结合,成为一门独具先进性与创新性的学科。

     3.确定档案学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主要是指某个学科中研究的类型以及互相之间构成的有机的联系。档案学也是如此,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档案学应用技术的研究、档案学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4]9。这些类型依次相连,缺少其中的一项,档案学的学科体系就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促进了档案学系统的高效运作。 

4.确定档案学的研究方法。档案学的研究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同其他学科相一致的研究方法,由于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就不详细地进行介绍了。主要介绍的是档案学特有的研究方法: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国际化与中国化的研究方法、现象与本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些都是由档案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而决定的[5]256。 

三、档案学本体理论的应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理论指导实践这一方法论说明了我们研究一个学说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服务于实践的需要,这一理论在档案学本体论中也有了充分的体现,下面就具体阐述档案学本体论在保护古建筑和口述档案方面的作用。 

1.对于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应用。 

(1)对古建筑的本体领域进行检索。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其实就是将有关古建筑方面的知识进行重组与继承发展的过程。而这些知识大多记载在此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所发表的著作、依据工作实践所形成的经验中。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保存一直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们的古建筑保护部门在对信息进行整理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模式,检索速度很低,甚至影响了整个档案工作的发展。 

(2)利用案件推理的方法进行古建筑保护。在对古建筑的保护过程中,有些古建筑具有相似的特征,這就使得它们的保护方法同样具有相似性。所以,工作人员要利用之前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相关案例所得到的经验与知识来进行类似保护工作[6]175。但是,如果单凭记忆来查找在文档系统中录入的相关案例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时也不能准确地想起与之相似的古建筑保护的文件及内容。为了更好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我们可以采取案件推理的研究方法,将古建筑所蕴含的所有的文化和价值通过案件的推理进行充分的显示,尤其是档案内容的真实性。 

2.对口述档案保护方面的应用。 

口述档案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特殊的价值,包括文化价值、民族感情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等,而这些价值实现的前提是对口述档案加以重点保护,使其流传下来,为社会公众所利用。 

(1)从档案本体论出发建立口述档案数据库。传统的口述档案传承形式是以“传承人”为传播渠道来进行的,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容易使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受损,可能造成部分档案的失传。因此,我们要运用计算机本体技术来建立专门的口述档案数据库[7]427。目前,建立口述档案的数据库迫在眉睫,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重要措施,要用文字、声像、图表、多媒体等形式对口述档案进行全面记录,建立口述档案数据库,利用此类数据库能确保口述档案的长期保存,使其能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传统的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其长久的流传,便于社会公众的利用。 

(2)从本体论的本质出发——保护口述档案传承人。“口述档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一个方面,口述档案的传承人如今越来越少了,如果这些群体全部消失的话,可想而知,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成为历史。因此,从档案学的本体论角度出发,我们要从事物的本质中进行研究,如何保护这些口述档案的传承人至关重要。我认为首先国家应将口述档案的重要性认识起来,派专人记录老一辈传承人所掌握的一些口述档案,将其集中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我们要培养新一代的口述档案传承人,国家加强对此项事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让广大人民积极地参与到其中,确保这项技艺能代代相传。 

近年以来,本体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本文从档案学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档案学本体理论及其相关的应用,具体地阐述了什么是档案学本体论。同时也从理论层次的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从如何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对口述档案进行保护的事例中,阐述了档案学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利用本体所提供的语义查询相关的信息,而且非常准确、快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档案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对本体的研究进行展望我们就会发现,对本体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本体的构建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我们都希望在未来,档案学能与日益先进的、各种在计算机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本体论进行结合,从而促进档案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正聿.本体的反思与表征——追问和理解哲学的一种思路[J].哲学动态,2001(3). 

[2]赵巾帼,徐德智,罗庆云.本体论及其应用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科版),2007,20(6). 

[3]丁海斌,肖哲.从实体与事物的角度论档案形成规律(下)[J].中国档案,2010(4). 

[4]潘连根.要重视档案学基础理论——文件、档案本体的研究[J].浙江档案,2007(4). 

[5]鲁嵘,毛峥嵘.档案学本体论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 

第5篇

关键词:浙江省古建筑;管理软件;软件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ancient buildings,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of management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anagement need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and explore the detailed management software module design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made ​​the final Discussionthe lack of prospects of this software is designed to play a guiding role for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in Zhejiang management.Keywords: Zhejiang Province, the anci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oftware; softwa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浙江省分布着相当多历史悠久,造型别致独特的古建筑,他们的分类有很多,宫廷府第建筑,如皇宫、殿堂;防御守卫建筑,如城墙、城楼;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如钟楼、鼓楼;陵墓建筑,如帝王陵;园囿建筑,如御园、宫囿;祭祀性建筑,如文庙、武庙;桥梁及水利建筑,如廊桥、码头;民居建筑,如窑洞、民宅;宗教建筑,如寺、庵、庙、观;娱乐性建筑,如舞楼、戏台等。其中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近6000座,其余待保护的古建筑更是数量庞大。但是由于这些古建筑数量种类多、分布广、数据资料不全、给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来消极的影响。作为古建筑的管理者,我们应该认识到管理的数字化应用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软件的应用所提供的数据处理功能不仅可以记录古建筑的基本信息(如建造年代、分布地点、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等),还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文字档案的易散失性,为定期的古建维护管理提供极大的方便。

2、国内外古建筑管理现状

在古代,人们对建筑的保护行为大多数是出于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但是在当代,古建筑不仅能够为我们在研究历史文化的时候提供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还可以对社会以及文化的变迁起到见证的作用。不过古建筑作为古代的文化遗存以及物质文化的遗产它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受到破坏将会给我们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我国针对古建筑的保护有很多的研究如:利用现代化技术三维激光扫描对古建筑进行扫描绘制cad图纸的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更好地查找和消除古建筑火灾隐患,提出古建筑保护的防火措施、制定应急计划、分析火灾报告等。在国外,很多国家如德国、美国等也秉持着“原真、整体、再生”的理念,在古建筑保护与现代技术和谐统一的课题上做了很多的功夫。但真正能实现古建筑数据管理、指导人员修缮维护等多功能合一的古建筑管理软件却未见成型。

3、浙江省古建筑管理的需求分析

浙江省古建筑管理中面临的困难中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浙江古建筑数量种类多,数据资料不全;文字档案的易散失性;无法获取古建筑的空间数据;数据的查阅及更新工作繁复;古建筑维护管理困难重重。

基于以上问题,本软件设计目标为:实现浙江古建筑的地理信息管理;管理古建筑的文字、图纸、图片档案;针对浙江省的古建筑的修缮信息的更新、查阅、修改,能够指导人员进行修缮与维护;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如古建筑的保护与申遗等。

根据软件管理的困难及需要达成的目标,该管理软件需求分析具体如下:

(1)需求分析中的角色分析与权限分析

在软件设计中,设定三种角色,即:系统管理员、普通用户、行业专家。

其中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负责具体信息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具有信息系统的最高管理权限。

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相较其拥有最低权限。普通用户只能按属性,对浙江古建筑的信息进行查询,没有权限修改显示数据。当普通用户需要上传数据时需要管理员进行审核。

行业专家这一角色包括:浙江省古建筑的文档数据管理员、古建筑测绘员、古建筑维修养护员、政府的规划部门、古建筑的评估专家等等。其中古建筑的文档数据管理员负责上传文字、图片等数据;古建筑测绘员负责对古建筑测绘的CAD图纸以及测绘报告进行上传;古建筑修复方案设计师负责对测绘报告审计并提出维修方案和预算;古建筑评估专家负责对维修方案进行评估;古建筑管理中心负责依据评估结果提出维修申请;政府部门负责审批;古建筑维修养护员则接受维修申请并维修。

(2)需求分析中的功能分析

需求分析中的功能分析包括:建立详细的管理数据、图层管理功能、编辑功能、查询功能、统计报表功能。

其中对浙江古建筑建立详细管理数据包括对古建筑的编码、位置、建成时间、结构类型、材质、历史传说、附近道路等以供查阅。

对图层的管理功能指的是建设空间数据库,包括古建筑地理的分布图以及古建筑相关道路分布图、分管单位管辖范围图、浙江省地形图等。

编辑功能指的是能够对数据、图形进行编辑。

查询功能是指可查询古建筑动、静态属性。

统计报表功能指的是将查询数据使用柱状、饼状、报表等形式显示。

4、古建筑管理软件模块设计

在浙江古建筑管理软件模块设计中以数据库为核心、以J2EE架构为平台、以信息流为依据、网络数据共享附以模块化组件等技术手段,进而形成可编程的多层体系结构的程序模块(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最终的结果是使本系统具有简洁美观、易操作、异步传输、使用灵活、快速可靠等特性。下图为浙江古建筑管理软件模块设计。

图1浙江古建筑管理软件模块设计

图2浙江古建筑文档管理过程

5、古建筑管理软件的优化及展望

在浙江古建筑管理软件的设计中,因为技术能力上的缺陷,加之技术条件的局限,使得本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只实现了对文档、图像、数据等信息的维护与管理,而缺乏对于古建筑管理与保护的自动评估系统。未来软件的设计中将会对这一系统进行拓展以完善古建筑的管理系统,使其能够浙江古建筑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结语

古建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应该对其特别珍惜。但是在其管理中有着较多的问题,而对古建筑的数字化管理为这一困境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做好这一工作意义重大。另外由于在我们的软件设计中目前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与不足,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努力与学习。我相信随着我们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软件不断地完善,浙江省古建筑的管理水平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这也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居阅时.保护城市的历史美[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C],2000年.

[2]陈保建,汤桦,肖进如.景德镇市的文化底蕴和发展优势初探[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黄俊杰.顺应自然的文化生态环境 名城镇远古建筑的启示[A].2009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钱福培,欧立雄.国际项目管理的发展特点及我们的对策[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5]欧立雄,郜晓奇.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0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2009年.

第6篇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

第7篇

展览开幕式由中国国际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主持。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秋俭,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树立铜像组委会主任罗哲文,日本奈良县副知事田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原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副会长许金平,两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理事长村冈久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道增等200余人出席了揭幕式。

2010年是日本奈良迁都1300周年纪念,梁思成铜像被列入其主要庆典活动之一。此次赠送给日本奈良的梁思成铜像取材于梁思成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形象,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家王青春创作,由“梁思成铜像评审委员会”从候选的三件作品中综合评定后选出。据悉,参加评审的另两尊铜像分别由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家李象群和铜雕工艺大师朱炳仁创作,展览结束后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除三尊梁思成铜像外,本次展览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梁思成的人生历程和重要贡献。展览由六个部分组成“出生日本:少年记忆;求学美国:中西融贯:探索中国:古建研究;创立体系:独树一帜;现代探索:建筑创作;古都保护:人类情怀”。内容囊括梁思成各时期生活和工作照片、古建筑照片、测绘和设计图纸等200余张,是有关梁思成先生最为系统、全面的回顾和追忆,尤其以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中国营造学社同仁进行古建筑考察、保护的内容令人感念至深。展览还以古今对照的方式,沿着梁思成先生考察的足迹,对西安、扬州、大同等古城保护进行展示。

6月12日下午,由《建筑创作》杂志社精心策划并作为学术支持媒体的“梁思成学术思想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树立铜像组委会主任罗哲文担任论坛主席,并在论坛上向日本奈良县颁发了”梁思成铜像赠送证书”。并向大同市人民政府、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颁发誉奖。《建筑创作》杂志社金磊出任论坛主持人并谈到:“梁思成先生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者和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者,更是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倡导者,今天所举行的活动,使尘封半个多世纪的那段历史重新面世,必将拉近中日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情意,促进中日友好事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秋俭,两院院士周干峙,日本奈良县副知事田修,梁思成先生之女梁再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建筑师张锦秋,原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所长铃木嘉吉,檀原考古学研究所所长官谷文则,日本文学博士安田顺惠,原正仓院事务所长米田雄介,大同市人民政府市长耿彦波,扬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扬,扬州市文物局局长顾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宇,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吕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刘临安,《建筑创作》杂志社特约研究员殷力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副所长刘畅,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翔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葛艳华等300余人出席论坛。

第8篇

关键词:赣州历史城区,保护,文化旅游产业

赣州简称虔,是中国江西省下辖的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江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赣州老城区面积大、传统建筑多、文化积淀深厚,集中了众多宋代、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古迹,保留下来的一大批传统民居建筑,至今保存着原本的建筑结构、装饰特征和传统的街巷风貌,并且仍被居住和使用。这些传统民居建筑和其所在的赣州历史城区具有鲜明的资源特色、紧凑的资源组合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其开发利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建筑结构老化、生活条件落后等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如何保护和延续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使其不但不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负担,反而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值得深入思索。

笔者认为,可以在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资源并与现代旅游产业充分结合,将赣州传统民居建筑较为集中的核心区域进行一体化规划,打造特色鲜明、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赣州历史文化旅游综合体,营造一座"城中之城", 从而为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的不竭活力,使之可以成为赣州传承历史、立足现代、拥抱未来的文化窗口和经济引擎。

一、区域范围

依据2010年8月25日公布实施的《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述,赣州历史城区范围为北至章江和贡江,南至红旗大道,西至环城路,东至东河大桥,面积约3.22平方公里,包含"一城、一带、四区、六街、三十二点"。赣州历史城区具有相对完整的赣南传统古城风貌特征,并集中体现了赣州宋至明清商业和居住的历史风貌1。

在整个规划中的赣州历史城区中,又以姚前里和灶儿巷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在区域聚合度、古民居建筑和古街巷景观方面最适合进行一体化规划。首先,不同于单个的文化古迹景点,该区域具有较大的地理范围,是一大批民居古建、历史遗迹的集合体,民俗文化和客家文化特色鲜明;其次,该区域与现当代城市结构互相渗透,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界定,与国内知名的丽江、大理和凤凰等古城在区域类型上具有差异性,因此,笔者将这种位于城市内部、边界模糊、但历史文化内容又高度集中的区域,在与现代旅游产业结合的方式上,界定为"历史文化旅游综合体",并根据区域特点提出了"城中城"的概念。

二、指导原则

将赣州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其根本原则是以保护为基础、以发展为方向,保护与发展并重。

1、"保护"是前提、是根本出发点

一个城市的历史城区是完整的生命体系,她有文化内涵,她懂人情世故,既是传统文化的"根",又是民族情感的魂2。同样的,赣州的历史城区也承载了赣州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无比厚重的家乡情节,赣州人对家乡的认知与认同,是与这些纵横交错的街巷和斑驳厚重的宅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发展"是方向、是不竭生命力

既然一个城市的历史城区值得保护,那么该以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方法呢?首先要注意的是,必须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要避免单纯强调保护的极端,二是要避免过度开发的极端。针对全国普遍存在的情况,原建设部仇宝兴副部长就曾撰文指出:"不幸的是......城市发展之源、文脉之根的旧城区或历史文化街区纷纷被推到、拆平,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毫无特色的现代楼宇,彻底破坏了上千年历史形成的独特风貌,成为失去记忆的城市。3"

对于像赣州这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区而言,唯有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赣州历史城区注入可持续的内在活力,才能真正在时代的洪流中获得不竭的生命力。保护重在传承,而传承的根本在于能否为其注入可持续的不竭活力。赣州老街区的古建筑、文化景观不应该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或是变成毫无生气的标本,而应该充分研究保护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整体设计,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合理规划,才能真正实现赣州历史城区的"科学保护"和"有机更新"。

三、规划思考

作为一种行为和体验,历史文化旅游活动古已有之,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随着近年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旅游产业结合的实践蓬勃开展,人民大众也热情参与其中。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考虑将赣州历史城区保护与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不失为赣州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的有益探索。具体来说,是从宏观的角度,将赣州解放路社区及周边区域这样的古建筑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一体化规划,从古建筑保护,到历史街区景观重塑,到功能规划(如民俗街、小吃街、酒吧街、创意街等),再到与周边景观的融合(如郁孤台景区、八境路古玩街区、古城墙景区等),逐渐形成集古建保护、特色文化展示、现代时尚旅游于一身的赣州文化旅游综合体,即"城中城",特点是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内涵深厚,可以成为赣州传承历史、立足现代、拥抱未来的文化窗口和经济引擎。

四、前景展望

赣州历史城区中的古建筑和古街巷景观不应该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或是变成毫无生气的标本,而是可以在对各方面因素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与旅游产业充分结合,从而从根本上把保护和发展相统一。这样可以改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资金投入,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区域生活条件改善、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多重目的,从而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综合实力的持续发展,真正为历史城区注入不竭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1.

[2] 周岚,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M].科学出版社,2011-1,P71.

[3] 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4]朱燕芳,历史文化名城赣州旧城保护和可持续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基金:本论文为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保护城区古建筑群的新思路--营造文化旅游城中城"(YG2014281)研究成果

作者信息

第9篇

【关键词】文物建筑;外墙;修缮

一、项目实施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建设活动迭起,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飞速推进。文物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越来越被广泛的发掘。1930年产生了中国关于古建筑保护最初的法律《古物保存法》。1980年专门了《关于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并批转了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的报告》。我国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某高校体育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35米,宽21.3米,高15.1米,建筑面积2748平方米,建筑层数两层,上层为球类馆,下层是健身房。屋顶采用三绞拱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大跨度空间和别具一格的山墙、屋顶造型、孔雀蓝琉璃瓦屋顶随三绞拱的弧线轮廓而转折,形成轮舵式的山墙和三重檐歇山顶,四隅设亭。二层内有看台,外有观景台,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整个体育馆融使用功能、建筑艺术和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为一体,堪称我国20世纪30年代体育馆建筑经典佳作。

体育馆自建设至今已逾七十年。建筑物已至高寿。由于该建筑当时的设计、施工水平很高,建筑的基础、结构依然十分稳健。主要问题在于:屋面瓦破损严重,普遍性渗漏;内外墙粉刷层酥碱、残损,局部窗鼓、脱落,局部机械性外伤;混凝土及砂浆自然老化,收缩裂缝普遍;墙体受雨水和地下水浸害盐化严重;楼地面部分老化或使用不当引起的开裂、破损;木门窗自然碳化、受潮糟朽、开裂或变形;铁构件腐蚀生锈、机械性受伤变形;长期使用过程中对建筑物的不当干扰和功能性增删;历次修缮中的不科学干预和损害;建筑物供排水系统局部滩痪,供配电、供水系统老旧等等。外墙粉刷层酥碱、残损;混凝土及砂浆自然老化,收缩裂缝普遍;墙体受雨水和地下水浸害盐化严重。基于文物本身的特殊重要性和其面临的生存危机,抢救和保护工程不容懈怠。

二、外墙保护方式

修缮前场馆外墙体因长期受自然环境影响,出现粉刷层酥碱、空鼓;灰尘、大气污染物腐朽锈斑;局部砌体已经开裂;外墙憎水功能衰减。

实施墙体清洗分有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几类方法,在不损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的这一前提之下,选用了高压水枪清洗此物理方法来清除原有外墙涂装的乳胶漆、真石漆等当代漆料和日积月累下来的灰尘及大气污染物的腐朽锈斑。施工中采用高压水枪先进行清洗,而不是采用锐器凿铲方式,几乎没有引起墙体的修缮性伤害。

清洗后,针对现已发黑起霉、酥碱、鼓涨、裂缝等墙体,根据其损坏程度,采取择砌、剔凿挖补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局部鼓涨部位。先将其剔除干净,掸净杂物,后用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填补,后用水泥砂浆抹面,批平。对于墙体裂缝部位,实际施工当中沿着裂缝走向两边切割,凿除裂缝部位,清理碎杂物,后用改性环氧树脂填补凿除部位,后用水泥砂浆抹面批平。为了取得较好的修复感官和功能效果,反复进行了不同材料和工艺的小样实验,最后选择高分子聚合物混合砂浆,突出砂面粗糙质感,最后用无色透明氟碳漆罩面防水憎水处理,前后用九道工序,既还原了墙面历史时代,又彻底修复墙体病害,增强了今后墙体表面的防水憎水功能。

三、工程小结

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了体育馆的历史信息和艺术、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能保则保,最小干预;文物建筑的最大价值在于传递历史信息。尽管在修缮中我们难以避免对建筑的干预,但要尽最大努力去保存其真实的历史信息;

(二)谨慎处理文物建筑的修复后可能造成的“失真”问题,工艺方法、表面质感、色彩力求与原物一致;

(三)不得不“干预”的部分尽最大努力减少其影响;历史建筑不仅仅是供人们观赏的收藏品,其本身是为人类提供使用价值的。同时,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和需求水平的提高,老式的场馆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今天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提升功能也是合符时代要求的。

但是,任何增加的设施,都不可避免会对历史建筑产生“干扰”。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法则来展开,把影响减小到最低

(四)注重真实历史信息的“辨识”;妥然处理历史建筑审美价值趋向,再现民国时期建筑物的历史风貌。

(五)现代材料和技术运用于文物保护取得较好效果。对实施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工艺产生的结果,从而决定不能实施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胡明星、董卫,《基于Gls的古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

第10篇

近5年学校获得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目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奥运工程、故宫古建筑大修等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开展了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提出了快速精密“按需建网”的控制测量理论与技术,研制了基于经纬仪、全站仪以及数码相机为传感器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精密三维重构技术,发明了专用测量装置,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金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7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68篇(其中EI 9篇),出版专著3部,制定行业标准3项。

本项目已在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机场新航站楼、CCTV新址、探月工程50米天线、北京国贸大厦、武广客运专线、故宫古建筑大修、全国地铁建设等大中型工程中得到应用,经济效益达到7亿多元,为北京奥运会、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该项目属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针对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解决了道路建设中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橡胶轮胎、钢渣、建筑垃圾等代表性固体废弃物在公路中高掺配率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生产线与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本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受理发明专利申请7项,编制国标4部、行业规范4部,相关技术已在全国18个省市的32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中成功应用。近3年来,本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累计经济效益33亿元,引领了交通运输、建筑、钢铁等行业的技术进步。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迅速发展,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里程就达150公里以上,市政基础设施等大型穿越工程显著增加。确保开挖、运营以及相邻构筑物的安全是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核心,本项目针对大型地下工程开挖领域的超近结构物隔离保护、风险辨识与控制、灾后结构恢复等重大技术难题,展开了长达15年的科技攻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本项目通过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项,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6篇,形成地方标准2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经在“首都机场滑行道穿越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依托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工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等学科,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

工程中心围绕我国代表性建筑和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迫切需求,发挥与国内古建筑数据库生产企业联合的产学研优势,通过研究开发与工程化的环境建设,构筑起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的工程能力平台;建立并完善工程化产业化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研发与工程化产业基地。

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建筑三维空间数据获取系统与技术: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研制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扫描系统为代表的数据采集设备,形成一个能够以多种手段获取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各种空间几何、影像纹理、点云等多源数据的系统。

面向古建筑等大型复杂对象的逆向三维建模软件与技术: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逆向,包括数据处理构建点云模型、根据点云模型提取构成建筑构件的结构实体几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模型、基于点云模型构建建筑表面的三维不规则三角网(3D-TIN)模型、在CSG模型或者3D-TIN模型上加载影像纹理构成建筑的仿真模型4个步骤。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技术:数据库中要包含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还有文学数据、历史数据、影像数据等。要设计一种能够管理、查询、显示和利用这些数据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构成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数据库系统。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将数据库应用于建筑遗产生命过程分析、建筑遗产备灾数据库、数字化建筑遗产复原研究、推动建筑学的实境化教学、国际化的建筑数据交换平台等5个方面。

基于文献的历史建筑复原研究数据库:将中国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资料与文献数据重建为历史建筑的代用数据,并使用现代信息获取、存储与可视化技术,提取各个朝代特色建筑的丰富资料成为数字化信息,进而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可共享的历史建筑档案数据库。

建筑信息存储与交换数据标准:建立富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据库,以及国内首个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字档案信息交换及应用平台。

近几年,该中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建设,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实验室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紧紧围绕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水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中的突出共性问题,以城市雨水系统为切入点,以可持续水循环为引领,以建立健康的城市水环境为目标,以揭示城市水环境水量水质保障各环节的科学机理为支撑,在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水质净化与环境风险评价、水资源再生利用与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领域,通过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重点开展跨学科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与水环境生态修复:城市雨水系统发展战略与规划设计评估模型工具研发;城市雨水产汇流特征及其对水环境响应机理研究;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理论与生态处置技术研究;城市雨水管理政策与制度设计研究;城市雨水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

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数学模拟优化与数字化智能决策控制系统 ;可持续污水生物营养物去除回收反应过程和机理;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处理新工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内源过程机理研究;污水资源化回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

城市节水与水系统优化管理:城市生活公共建筑节水技术研究;城市工业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城市规划对城市节水影响机理研究;城市工业节水潜力分析和技术集成;城市工业和公共建筑节水相关定额研究。

目前,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子课题6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企业合作与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包括:北京市东方太阳城水环境系统与雨水利用工程、数字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研究方案、龙潭湖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的研究与示范等。

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与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建设。实验室凭借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和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建设行业优势,面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需求,通过产学研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研究构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城市运行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特色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运营提供技术服务。实验室将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通过营造一个创新、开放、和谐的实验室学术环境,培养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形成高层次学术交流、成果培育转化和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

现代城市测绘技术体系与标准化:基础测绘方面:研究大地基准现代化、城市三维测量与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主要研究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高可靠高精度处理、高效能网络分布式光学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倾斜摄影与面阵摄影测量技术、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及其与摄影测量数据融合、遥感数据智能解译等;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主要研究地图智能综合与质量控制、地理信息自动化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时空数据通用模型与一体化管理、地图数据级联更新、地理信息智能服务等。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测绘生产技术装备建设,建设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测绘基准框架,通用和专用标准。

城市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及应用:重点研究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城市运行保障的策略、模型、方法和技术;研究构建城市历史多源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平台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城市空间信息应用与共享服务模式,发展面向网格化、精细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空间信息支撑技术,探索基于空间信息的城市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新方法。

建筑精细测量与重构重点研究城市建(构)筑物精细测量技术:为建筑施工进行精密放样、建筑运营进行质量监控和安全监测服务;文化遗产精细三维重构技术,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服务。

近年来,学校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获得2009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体育场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获得2008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和认定的首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6月成立,2009年12月通过第二期建设项目验收,2010年9月进入第三期建设。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包括研究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天然气梯级高效利用技术、集中供热和区域供冷技术、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所应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相关技术。

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包括研究供热系统量化管理节能技术、空调用冰蓄冷技术、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系统监测和优化技术、浅层地热和水源热泵技术等。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包括研究室内空气品质的检测方法、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手段相关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技术。

建筑节能综合应用技术研究:包括研究降低建筑用能系统、能源输配系统能耗并提高能效技术、监测和优化管理建筑用能技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或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和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相关技术。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25项,科研经费2,22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十一五”子课题7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实验室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中,许多已直接应用于北京市场,内容涉及旋流式烟气除尘器、低污染催化燃烧炉、烟气热能回收器、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同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实验室是2010年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主要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提供科技支持。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服务方向,将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结合北京的城乡建设需求,致力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

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建筑规划评估理论与应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理论、方法与模式;新型围护结构研究;建筑风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

节能墙体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和玻璃幕墙的设计、生产和施工的系统理论;研究混凝土、砌体外墙及玻璃幕墙节能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及节能玻璃幕墙的系统设计理论。

可持续性建筑材料研究: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研究再生结构材料与再生功能材料的形成机理;研究节能环保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研究工业废弃物在可持续性结构材料中的性能机理及应用技术。

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研究: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研究;新型高效制冷、热泵机组及系统研究;建筑能耗及环境控制系统特性评价指标研究;建筑用能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理论及技术研究;蓄能机理及建筑应用研究;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混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研究。

绿色建筑水循环系统:雨水收集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成套化研究;非传统水源循环途径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建筑节水与场地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绿色建筑水环境生态调蓄净化技术与集成技术。

该实验室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1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项;编制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数十项。

实验室自组建以来,在绿色医院设计研究、采光遮阳一体化建筑构件研究、高层建筑风噪机理及对策研究、节能材料制造研究等多个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了示范项目的成果转化实践。同时,实验室针对绿色建筑重点方向,面向北京及全国进行开放性课题资助。典型的研究课题及成果有:中国驻厄立特里亚使馆经商参处绿色建筑设计、北京腾达大厦绿色建筑优化对策研究、北京宣武医院绿色医院评价及设计研究、佛山东平新城项目绿色建筑星级认定技术咨询等。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10年1月成立。该中心具有北京市高校唯一的“工程结构与建筑材料”工程检测资质,拥有国家设计甲级资质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全国行业领先的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市建设领域龙头企业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政路桥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北京的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旨在提升北京在工程结构节能、抗震、耐久性、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结构工程材料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

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节能抗震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工程结构相关的抗震新技术和国外先进抗震技术的国产化研究,节能新型墙体的研发和应用研究。

现代大型复杂结构施工监控技术与标准化施工技术:开展大型复杂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和施工监控技术研究,高效预应力成套技术标准化施工研究。

既有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与维修加固:开展工程结构的材料检测、结构检测、检测鉴定和加固新技术的研究。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结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结构材料关键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

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工程材料:开展环保型城市道路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热再生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成果转化。

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共计80余项,研究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1项;申请专利10余项,获批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4月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中心结合学校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学科优势,致力于该领域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享性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为北京乃至全国建筑安全监测提供所需高新技术和装备。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声学技术的建筑安全监测。

大型建筑运行环境状态监测。

建筑安全物联网系统工程。

特种机器人的研究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估及可靠性技术。

建筑装备安全监测规范与服务。

目前,中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2项。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该中心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依托,并联合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集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大型交通枢纽设计、交通基础设施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省部级科研及成果转化平台。中心整合了北京交通基础设施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协同开展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为北京建立高效、安全、环保的世界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并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中心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方向:

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理论、功能设计方法及行人交通特征,解决高效交通换乘、优化枢纽内部流线等交通运行效率及紧急情况下行人疏散等安全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防灾减灾,解决地下道路及空间火灾烟气控制、内涝防治、安全疏散、结构抗震设计及安全评价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相关技术难题,着重开展混凝土耐久性及工程应用技术、交通基础设施使用性能预测、评价技术与应用和交通基础设施抗震设计新技术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解决施工的空间制约、资源制约、无障碍施工等问题。

该中心近3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6项;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5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75项;国家级工法5项,省部级工法10项。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工程约60余项,其中包括:奥林匹克公园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地铁4号线的防灾减灾设计、长安街大修改造的全寿命设计、北京市四元桥立交工程的施工新技术等。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于2010年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

基地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开展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研究、空间哲学研究、建筑伦理研究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5次,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人次。出版著作20余部,150余篇。有2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有100余篇论文被CSSCI收录。基地重视人才培养和建筑文化科普工作,2012年开始招收“设计伦理学与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建设了建筑物文化特色资源库,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地主要研究领域:

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特色与功能研究:北京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及功能;北京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建筑文化特色;北京城市公共建筑物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北京城市建筑形态的文化功能等。

建筑伦理研究: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价值取向;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公共参与;西方建筑思潮的伦理分析。

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类型与特征;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文化功能评价;北京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于2012年3月,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共建。

基地的基本定位: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智库;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服务中心;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研究和技术交流平台;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储备中心。

基地建设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汇聚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精英人才和技术,集成利用北京市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各类资源,开展气候变化对本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研究,培养储备本市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努力将该基地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性基地。

基地将组建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交通、建筑、环境、生态、经济与金融、规划与管理等跨学科研究力量,紧密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系统全面地分析气候变化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本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应对机制与技术、应对计划与方案。

基地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开展相关发展战略和政策标准的研究;搭建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交流和研发网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包括基础研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研究、提升温室气体减排水平的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及相关低碳政策在短期内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等。

北京建筑大学——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建筑工程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由北京建筑大学和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勤业集团”)共同组成并申报建设。中心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批复(浙经信技术[2009]311号)。

研究中心的建立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切实发挥产学研联合作用为目标,以实现提高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

中心自建立以来围绕工程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主要包括:围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重点在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建筑四新技术”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与开发,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并大力做好应用与推广工作。

中心的科研项目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浙江勤业集团设立或拟定的项目,包括工程建设的行业标准、发明专利、国家级工法等;二是学校根据具体土木工程热点、难点技术而设立或拟定的项目;三是国家及地区科研主管部门的相关科研课题。浙江勤业集团与学校拟定的项目由各单位分别提交到研发中心,并由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列为正式选题并由中心负责编制项目申报指南。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的优势学科及科技创新资源,面向首都城乡建设,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扩散高新技术,建设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心;是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是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是首都城乡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

科技园以建筑科技为主导,围绕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开展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建筑监理、智能建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设计、实验、应用、信息等产业化基地。

第11篇

近年在一些出版物中得知陇南广严院尚存南宋遗构,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但可惜的是公布的资料有限,尚不足以做深入的研究。因此,赴实地调查以获取更多的相关研究材料,尤其是实物材料就成为当务之急。于是,我院师生先后于2005年初,2005年夏以及2008年初,先后三次前往陇南,到广严院作现场的调查和测绘(详见调研日程表)。特别是今年早春的调查最为详尽在此前两次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又针对南宋创建的前殿,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了大量实物的信息,并以此为重要的数据源对广严院建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撰写了题为《甘肃武都广严院建筑调查与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就在论文的写作当中 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位于陇南重灾区的广严院继1879年在8.0级地震幸存之后又一次经历了大震的考验。无疑,上述调查和研究的成果不仅对继续研究广严院的特点和价值,而且对震后的文物保护工作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此,将本年初春第三次调查的经过略作介绍,并对广严院及其他陇东南的一些古建筑特点稍加评论如下。

秦安兴国寺、秦安文庙、甘谷文庙、天水伏羲庙(2008年2月16日,第一日)

晨起由兰州出发,驱车东行三个半小时后到达秦安县城。秦安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古称成纪,为女娲出生地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且占据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位置,实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1、秦安兴国寺

兴国寺位于秦安县新华街、毗邻广场的醒目位置,入口处为一座单檐歇山顶木构牌坊,面阔三间,心间悬挂“秦安县博物馆”的牌匾。无论其檐下典型的“檐上全”做法,抑或是屋面脊饰砖雕,都属典型的秦州工艺做法。向博物馆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得到热情接待,遂顺利进入寺内调查。

兴国寺俗称官寺据载创建于元代,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院落两进,建筑以东西方向为主轴 中线上由西向东依次布置金刚殿。天王殿,般若殿,般若殿前南北两侧设钟楼,鼓楼。除般若殿为元代原构外,其他建筑经后世重修,改建,已失原貌。因此,此行重点关注般若殿单体建筑,对其形制做法作了充分细致的考察。

般若殿坐东朝西单檐歇山屋面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带前廊。相对院内其他建筑,其外观显示出古拙雄浑的早期建筑风貌。粗壮的檐柱将正立面分为三间,当心间广大于檐柱高且远大于梢间广。当心间两平柱上施硕大的檐额,长至梢间,用材直径与柱相当。梢间柱身间施绰幕方,方首雕刻龙头。当心间平柱内例两檐柱用材明显较小,应是后世添加以稳定檐额之做法。前檐拱为六铺作出三下昂,补间铺作出斜昂,昂嘴向外翻卷刻作两瓣。而两山与后檐科棋仅五铺作,补间铺作未出斜昂,昂嘴也未全部加以雕饰,华丽繁复程度远不及前檐。细察发现与前檐角柱相邻的山面檐柱正是造就一繁一简两类抖形式的分水岭。其柱头一分为二,西侧与前檐角柱柱头等高,东侧与山面檐柱柱头等高。东西两侧普拍方端部也分置于高低不等的1/2柱头之上,高者端头略有出挑以放置其上补间铺作栌。因此山面铺作栌高出前檐一跳,造成前后铺作相差一跳。类似的情况还有:后檐转角处角梁腹底平直,不似前檐角梁那般雕琢为曲线样式。如此看来,这种重视正立面形象效果的处理方式应是该地区建筑设计的传统手法,甘肃地区至今仍传用一种“具有歇山形象的悬山屋面”的做法且应用广泛。如此处理既满足了正面视觉效果,又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般若殿内部梁架的结构形式十分独特。同外檐相似,殿内后槽亦有粗大通长内额,两端由殿身后部的双层抹角袱及其上45°方向驼峰承托,腹底施龙首桔头。抹角袱两端搭于攒当处伸至室外替代栌。额下支撑的两根内柱较细,且木材崭新,极有可能为后世添加。这种采用双抹角袱承托内额的结构方式能够获得充分完备的内部空间。内额承平梁,上置蜀柱两侧叉手相交于脊下襻间之后又出头抵椽,显示出早期建筑的结构特点。前廊于梢间柱头置大额托平梁,额明显倾斜约有元代遗风。

其余几例建筑形制,规模皆逊,为明清时重修,无有特别之处,故不再赘述。

2、秦安文庙

秦安文庙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与兴国寺毗邻,格局已不完整。现存主要建筑有前殿、大殿。前殿之前设泮池,以白玉栏杆维护。院内古柏苍翠,透着朴素庄重之气。前殿面阔三间,悬山屋面。其大木结构、彩画及门窗做法均与明清官式相近,而山面施悬鱼惹草,木料已显颓败,可见该殿受后世干预程度较大。大殿坐落在一宽阔平台上,前设月台。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此建筑有三处与兴国寺般若殿颇为相似,如出一辙:一是补间铺作出斜昂,昂头翻卷两瓣;二是前檐与两山、后檐檐柱不等高造成前檐铺作多出一跳,三是前檐角梁尾部作出曲线修饰。由此看来,其势必与般若殿存在渊源关系。从建造时间来看,文庙大殿北中平樽下襻间下表皮留有明嘉靖朝重修题记,或说明此地方建筑文化由元至明的传承关系?尤须注意的是,山面外檐七朵铺作中,前四朵出跳为昂,后三朵出跳为华,后檐铺作皆出华拱,将这种“重前轻后”的设计思想体现至极。另一提请关注之处为:大殿普拍方至角柱后出头呈罕见的“凸”字抹圆角形,与南宋《中兴瑞应图》中建筑做法极为相似。文

庙前殿亦采用相同形式。此种普拍方出头形式还出现于甘肃连城鲁土司衙门、显教寺以及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建筑中。其间的源流线路尚可深入探讨。文庙大殿未使用檐额,室内梁架规矩齐整,各樽下皆施用襻间,脊部无叉手,平梁下驼峰刻为复杂的植物样式,与甘肃地区晚期多数建筑装饰手法相同。

3、甘谷文庙

离开秦安文庙,已过晌午。午饭后未及稍事休整,遂即驱车1小时多至甘谷县城。甘谷文庙位于县城广场,适逢广场举办小型秦腔演出,高亢激昂的表演和大气粗犷的声音极具;中击力,令人深感震撼。

甘谷文庙建于明代,现仅存大成殿孤立于广场中央。大成殿重檐歇山琉璃屋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周围设廊。建筑外观规整,乃深受明代官式做法影响之产物。但普拍方出头为前述“凸”字抹圆角形。因殿门紧锁,仅从门缝隐约窥见内部梁架脊樽下施丁华抹颏棋,平梁以驼峰托垫,上立叉手,殿内似无内柱。

4、天水伏羲庙

于甘谷文庙大成殿停留不多时,遂赶往50km外的天水。途间翻越积雪山岭,坎坷之余领略无尽冬日风光。天水是伏羲的出生地,伏羲庙的创建历史可上溯至元朝的三皇庙。明弘治年间,为祭礼伏羲便利,将三皇庙扩建并改名伏羲庙。现今的伏羲庙经过历代屡次修补,形成了以中路五进院落为主的格局。目前遗存的主要历史建筑有先天殿与太极殿。

先天殿为伏羲庙的核心建筑亦是供奉伏羲塑像的主殿。其坐落于宽敞台基之上,前设月台。建筑为重檐歇山屋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正面当心间明显宽于其他,其上高悬“一画开天”的匾额。檐柱粗矮敦实,嵌于其内的门窗雕饰精美,刀工道劲。下檐科棋为五铺作出双下昂,上檐为五铺作出华棋。殿内供奉的伏羲塑像是全国现存最大的伏羲造像,高2m有余,居中威坐。粱袱上施天花,其底面绘有精美的八卦图案应是由伏羲所创先天八卦而来。南下平樽下表皮有清嘉庆十年重修题记。樽下纵向构件已简化,仅在顺身串上坐单托樽。转角处亦不见抹角袱做法,而取代以递角梁,穿插枋等明清官式建筑构件。

太极殿位于先天殿之后,单檐歇山屋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面各间面阔相当,均不及柱高。外檐为五铺作出双下昂。屋内樽下仍保留襻间形式。梁枋下表皮有光绪十三年重修题记。转角处施用抹角袱,两端插于外檐铺作内,中部落于丁袱、驼峰之上。

先天殿与太极殿于当心间南中平樽下皆设一木枋人立于门前时视线恰被木枋遮挡。木枋用料细长,亦无法发挥结构功用,令人倍感困惑。另一奇特之处是,伏羲庙内建筑檐部均无飞椽,与其规模、等级似不相配。

夜宿天水市区。

天水玉泉观、天水城隍庙(2008年2月17日,第二日)

1、天水玉泉观

前夜起雪,清晨踏雪玉泉观。玉泉观位于天水市北的中梁山南麓,组群庞大,地势复杂。现存建筑为明代修建,中轴建筑群自下而上共有五层,主要建筑玉皇阁、玉皇殿位于第四层。玉皇殿单檐歇山屋顶,面阔三间,周围设廊,其当心间大于两梢间。檐柱柱础为覆莲状,檐下拱为五铺作出双昂并沿45°方向出斜昂。其前玉皇阁乃重檐歇山屋顶,面阔三间,周围设廊。建筑构架规整,装饰工艺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廊柱间饰有全圈口“花牙子”,为甘肃地区传统工艺。要特别提出的是,阑额置于檐柱柱头上,断面为圆形,远大于其上普拍方断面,至角柱出头垂直斫截,《营造法式》卷五阑额条中记有此种构架方式。另一种檐额不通长、梢间两柱间施术枋托垫于额下的做法亦见于玉皇观内其他建筑。这种做法可上溯至麦积山北魏石窟窟廊,在木结构建筑技术发展历程中属于以纵架为主的做法。这说明,陇东南地区建筑某些做法仍沿袭古制。

2、天水城隍庙

调查玉泉观毕,遂即前往城隍庙。城隍庙又称纪信祠,始建于明,后经屡次修缮扩增,现为三门四进的建筑组群。隍庙正院最南端为重门乐楼,北接直廊五间,卷棚屋顶,其后又接前殿三间,抱厦屋顶。最北端为正殿,殿内奉纪将军造像。建筑为单檐歇山屋顶,面阔三间,当心间显著宽于梢间。所用木料颜色陈旧彩画残损难辨。正面檐柱上置粗大檐额,梢间施木枋托垫于额下,为上文提到的纵架体系。檐柱为覆莲柱础,已遭侵蚀、磨损。外檐料棋为五铺作出双昂并出45°斜昂,昂嘴向外翻卷刻作两瓣,与兴国寺般若殿及秦安文庙大殿相同,应为地域性工艺做法。屋内梁架规整,转角部位施抹角袱,两端与外檐铺作结合。转角施用抹角袱大约是陇东南地区习用的构架方式。

午饭后即刻赶往此行的终点陇南市,至市区已傍晚时分。夜宿陇南市区。陇南市旧称武都,位于陇山以南。甘肃南部地区的白龙江流域,处于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处,东接陕西,南邻四川,素有“秦陇锁匙”、“巴蜀咽喉”之称,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和经济往来要道。

武都广严院(2008年2月18日~19日,第三日,第四日)

晨起,以路边小馆内各式武都小吃作为丰盛早餐,餐毕即驱车赶赴广严院现场。车沿白龙江河谷左岸的212国道行进,一路江景美不胜收,严冬腊月仍有水流潺潺。相对于天水,秦安陇南的自然景致更具南国气象。行至一片干涸的河床,经询间得知此处已是福津河谷,蜿蜒向上的盘山路便是通往柏林寺村的主路。广严院所在的武都区三河乡柏林寺村虽然距离陇南市区仅22km,但因道路曲折、路况恶劣,至村口时竟已花费近1小时。在窄涩的村道上盘旋颠簸数分钟,忽然豁然开朗,挂有“广严院”牌匾的山门矗立眼前。山门单檐硬山屋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檩。信步走入寺院,院内3株古柏树姿挺拔秀丽两侧厢房现为广严院管理所用房。在柏树的掩映下广严院前殿宛如画卷中之所在,展现于面前。

与广严院管理所负责人李洪荣先生会面后,受到其热情接待,并亲自带领余等一行人考察周围环境。沿村中小路向上行至一处栽有古柏的台地,回首向下俯瞰,广严院及整个村落尽收眼底。此地属南秦岭山系,山体黄土质地,呈多级平台状。村舍聚落多建于较平整的台地之上,以避水患(据文献记载,武都历来水灾频繁,常与泥石流并发)。柏林寺村所在山麓称龙拽山,邻福津河北岸,村落建置于中段的开阔台地上。河南岸与之相对的山麓呈前后两重的形态,海拔约2000m,当地人称之为“重山子”。福津河流经此地呈现向南微凸的形态。观其风水格局寺院及村落的选址颇为得宜,为典型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金带环抱之理想模式,必是经过了缜密的考虑和精心的规划。近千年来历经多次地震仍有原构存留至今,首先要归功于这样高明的选址。观其景观形势基址后方山体如天然屏障从后方围合,前方形成远景,尤其是面朝两重山峦更增加了层次和景深。

返回寺院后,即刻开展本次调查

记录工作。两日内,除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重点针对前殿进行记录外,亦攀上梁架深入拍摄,进而发现几处细节,或能对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我们的工作引得村民颇为好奇,全村老少相继至寺内观探,如节日一般热闹。陇南人淳朴好客,两日午饭均有村内妇媳至寺内烹制,不胜感谢。此次细致考察了寺院的方方面面,但回来整理资料发现仍有细节遗漏,可见调查如研究一样,需不断深入,探无止境。下面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1、寺院概况

广严院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院落一进,单体建筑有山门,前殿及两厢,其中前殿为主体建筑。此外,院内还保存有笏首碑两块,分别创立于北宋和南宋时期。前殿北邻三河粮油管理所,广严院中轴线北端延伸至粮库,其所在位置据称是原广严院正殿基址。

2、历史沿革

寺院的初创年代有传说与唐,前身为红岑寺。早至唐代的传说毕竟是人怀疑其杜撰成分较多,且无从考证。能够确凿说明寺院历史的是两块碑碣的碑文。北宋碑正面为嘉祜七年朝廷敕赐碑文:“……旧阶州福津镇弥陀院……敕宜赐广严院为额”,按碑文,广严院之前身名作弥陀院。而反面碑文《阶州福津广严院记》映证了赐额与更名的历程,更提到广严院由僧人智光创建于乾德元年(963年),并记述了当时的寺院规模:“大佛殿,三间。文殊殿,三间。音殿(缺字疑为“观”),三间。斋厅、三间。僧堂,两间。三门楼,三间。”另一块南宋碑刻有《新修广严院记》。碑文作者魏鲸为当时阶州刺史吕候的门客,受广严院主持普兴之托,将其向吕候介绍广严院的过程记载成文。普兴称 院故名弥陀……至嘉祜中改赐今名。绍兴中为涨潦啮坏,无尺椽寸瓦留者。普兴与师道思始相今址,裒一方施金,迁而新之。起于绍兴三十一年,落于乾道九年,凡十有二年。为屋八十,为一,为堂二,为寮十,庖滔浴无不成具。而又以余力为大钟楼而悬之……。根据普兴的口述,广严院在南宋绍兴(1131―1163年)中被洪水毁坏,迁移新建于绍兴三十一年(1162年),乾道九年(1173年)建成,历经十二年。对当时的寺院规模亦有说明,从“为堂二”,“为屋八十”来看,与北宋时期相比应不及。

此后元,明二代是否进行过修缮活动尚未有考证。清雍正年间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复,并在山门脊檩留有题记:“大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季春月吉日一会……”。并据当地百姓告知雍正朝重修时曾立碑记述,后埋碑于院内地下。除山门外,现存两厢也是此次修缮的产物。清光绪年间叶恩沛修纂的《阶州直隶州续志》在“祠祀”一卷中对广严院有如下记录:“广严院……殿壁用紫泥粉,色如紫朱(《陈志》即今柏林寺),州守叶公重修”。说明至晚于清光绪年间广严院已改称柏林寺。“州守叶公”即为叶恩沛,于光绪九年至十二年任阶州知州。因此,此次修缮应缘于光绪五年破坏性的地震。据史书记载,此次地震乃“非常之灾”,《中国地震目录》记载此次地震为八级,其强度与破坏程度应极大。

20世纪60~70年代,广严院曾改作粮库使用,并于梁架上涂抹白灰。之后曾作学校使用。1981年,广严院被列为武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恢复其寺院属性。1993年,广严院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由甘肃省古建筑保护所组织,永靖县古建筑施工队完成了对广严院前殿的维修,墩接了若干柱子,更换了三根樽,重新制作了屋面和门窗,并被甘肃省文物局评为优良工程。2007年,于院内设广严院文物管理所。

3、前殿建筑

前殿为单檐歇山屋顶,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山面三间四柱,整个建筑置于砖石垒砌的台基上。正面每间面阔相当,间广远小于柱高。当心间,次间门板为后换。当心间门楣上施两枚八瓣门簪,形似南瓜,与此前所见玉泉观山门门簪类似。梢间设版根窗似为原构。北、西,东三侧檐墙为当地黄土砌筑,有明显收分。

檐柱柱身为梭柱,生起、侧脚不明显。梭柱自五代起主要在南方应用,北方唐辽建筑中不多见。柱础掩没于台基内,依稀可辨为覆莲状。柱脚间施用地袱。广严院地处南北交界处是否为棱柱做法在南北方流传的见证呢?除正面当心间与次间四根全部露明外,其余檐柱皆包于墙身之内,仅柱首可见。柱首间施阑额,上置普拍方。普拍方至角柱出头垂直斫截,阑额不出头。外檐铺作形制为口跳,各间设补间铺作一朵。口跳算得铺作中最简单的组合形式唐代即出现《营造法式》中也有记载但实例较少。

屋盖部分高度占立面总高度的1/2。檐椽断面方形,椽头垂直斫截,飞子端头略有收分。天水一带的建筑未见方形檐椽,广严院前殿的方形檐椽为1995年维修时更换,当时施工方永靖古建队秉承河州工艺,而在同属河州工艺体系的连城雷坛、显教寺部分建筑中亦有使用方形椽子者。同样,屋面脊饰也采用河州工艺常用题材。山面华废之下,出三列厦头下架椽,其外无搏风版,下置搏脊。

前殿的内部梁架为厅堂式,彻上明造。殿内供奉三世佛塑像,乃是1949年后所造,已非原物。屋内梁袱表面残留充当粮库时涂抹的白灰,略显破败,但仍有部分位置遗存彩画痕迹。横向梁架可从上而下分为三层,当心间与次间的构成方式不同。当心间梁袱最下层为四椽袱对乳袱,中间层为三椽袱对牵 最上层为平梁,其上立蜀柱,无叉手。次间梁袱上。下层与当心间相同,中间层为两端牵连以长两椽的顺袱串。细节也略有不同当心闻三层梁袱间施木块托垫而次间无,次间蜀柱脚施合桔而当心间无。须特别提到的是,次间两缝梁架的平梁北端上表面有一矩形开口槽孔,使人联想到这有可能是为安放叉手所设。山面平梁下施下平,上立南北对称两根夹际柱子,下设棋枋。枋与夹际柱子结合处做连身对隐。纵向梁架除脊槽外,皆设单材襻间与顺身串。脊樽为两根木料上下叠构,与蜀柱顶结合处施雀替。脊樽部分的形制与其他各槽不同,而与山门相似,应为雍正朝重修时改换。梢间纵向设丁袱两道以联系横梁与山面檐墙。屋内四转角处沿45°方向施抹角,两端插入铺作之间的空当。其上施垫块托垫角昂后尾与下平相交结点。

屋内柱共四根,柱首抵北中平樽下襻间栌之下。西端屋内柱柱础为覆莲状,磨损较重。中间两根屋内柱柱础为四棱台上置磉墩形,材质崭新应为后换构件。东端屋内柱柱础不存。另有四根较细的柱子,支于四椽袱腹底中部,柱础方形。这四根细柱应是后世添加,以避免四椽袱跨中弯矩过大而致坍塌。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各类铺作虽然形制、构造方式相同,但同类构件存在些许细节上的差别。一是棋头形式有卷杀和抹斜两类,以卷杀为多。二是昂嘴有薄厚两种,昂身侧面刻纹也分外凸、内凹,先凸再凹以及无刻纹几种。同一建筑中铺作形式如此不统一,是因年代不同,抑或是工艺差别,尚待进一步探讨。另外,棋眼处居中部分木料表面呈深褐色,明显不同于周边浅土黄色部分,且交界处边缘齐整,也许是原有棋眼壁被拆除而致。

前殿虽屡经修缮,但主体大木形制接近于唐宋做法,主体构架仍为南宋初建遗物,与碑文内容契合。现存南宋时期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仅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和广东广州光孝寺大殿两例,且都处于南方地区。广严院位于西北与西南交接地区,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第12篇

关 键 词:老弄堂 传统文化 景德镇 城市发展 融合

引言

老弄堂见证了千年瓷都的变迁,是景德镇传统文化和城市魅力的精华。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和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加之人们对老弄堂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关注程度不够,老弄堂逐渐失去原来的味道,产生了诸多问题。目前,延续传统文脉与保持地域特色,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共识。如何保护、更新老弄堂历史街区,让其重现生机而又不丧失自身的文化魅力,是当今景德镇城市更新设计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景德镇老弄堂概况

景德镇老弄堂形成于五代、宋,成熟于明清,曾有“九街十八巷、一百零八弄”之说,其建筑类型主要有民居、店铺、会馆、制瓷作坊、窑房等。这里不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而且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更是千年古镇风貌变迁和陶瓷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舞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时至今日,景德镇老城区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古民居、瓷作坊,和以它们为元素而串联起来的老弄堂。主要集中在南起小港嘴,北至观音阁,东起马鞍山,西至十八渡、三闾庙的范围。尽管我们很难再看到建国以前完整的老弄堂,但是,能够在今天见到分布之广、数量之多的老弄堂的城市已经为数不多了。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人口增加和旧城区改造,部分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老弄堂受到破坏,公共基础设施逐渐陈旧,交通变得拥堵,空间环境日益局促,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老弄堂更新改造刻不容缓。

2.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

老弄堂是景德镇城市发展的基础,承载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正是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内容。按其存在形式主要包括两部分:有形遗产(也称物质文化遗产,如古民居、古作坊、古窑房为代表的老弄堂建筑、古窑址、陶瓷文物甚至弄堂格局、空间秩序、环境风貌等)和无形遗产(也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制瓷工艺、传统民俗等)。两者是皮与毛的关系,有形遗产是无形遗产的载体,无形遗产在有形遗产上累积、发展。它们是景德镇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

3.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的关系

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目的相同:保护是为了留下丰厚的文化资源,提高人们的精神享受水平;城市发展是为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充实便捷。

保护老弄堂传统文化是景德镇城市发展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保护就是最大限度地延长老弄堂历史街区的寿命,挖掘、发扬瓷都的历史文化内涵,吸收和综合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并赋予现代意义,使保护与发展结合,确保景德镇城市的特征与个性的延续,使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和谐统一。同时,景德镇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城市的进步就必须承扬地域传统文化,促进景德镇城市发展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创造出富有个性、延续传统的地域性特色城市景观。

4.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互融的研究意义

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相融合对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意义重大:有利于保护老弄堂格局,传承景德镇特色建筑文化,展示城市魅力;有利于继承千年制瓷及历史民俗文化,宣扬瓷都地域特色,使城市的发展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合经济、文化、旅游资源,创造瓷都新气象;有利于创新城市形象及亲和力,连接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促进景德镇再现古镇风貌并缔造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江南名城。

5.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互融的原则

5.1以人为本原则

居民是老弄堂的主人,传统文化保护和城市发展以保护老弄堂传统文化、服务居民、促进景德镇城市发展为主。首先关注老弄堂居民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借助原有的民居、商铺等场所适当统筹,合理规划,保留并强化其生活氛围,让老弄堂环境具有亲切、宜栖、多样等特性,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具场所魅力,突出居民的主体地位。

5.2安全性原则

老弄堂建筑大部分是砖木结构,由于长期风雨侵袭,缺乏维护,有些已成危房。为真实反映历史,老弄堂建筑结构一般是不允许改变的,在工艺上使用原技术与材料本身就是古建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部分不妨碍建筑原真性表现的地方,如建筑内已破旧不堪的木楼板,可采用混凝土现浇楼板等现代建筑材料来替代。保证建筑结构上的安全,使古建筑满足现代防腐、消防安全的要求。

5.3时代性原则

任何历史建筑都不可能完全保持它建成之初的状态,因而对老弄堂传统文化的保护是指在适应时代需要的同时保护它自身的特色,不是禁止改变,而是对发展要加以控制。不应过分强调保护传统文化而牺牲城市环境的舒适性和创造性,要使城市有机生长、协调发展。

5.4可持续发展原则

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互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与周边城市环境如何融合、如何可持续科学发展等问题的探索。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是作为历史产物和未来改造者对当代的一种理解,不只是为了过去而尊重历史,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历史。既对老弄堂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又能确保传统物质空间形态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形成和谐的关系。

6.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互融的方式

景德镇既要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参与到现代文明中去;又要传承历史文脉,使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现代语境下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再拘泥于形式的延续,而必须通过传统与现代的交流和互补,创造具有个性的城市景观特色空间。

6.1借鉴、更新保护理念

景德镇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生的城市,只有更新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理念,才能使传统永不褪色,创造出景德镇独具个性的城市魅力。通过现代语言和设计手段呈现传统要素,借用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形式和技术,营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特色环境空间,使景德镇城市能够依托特有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魅力,如将老烟囱做成广告景观塔之类的设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的完美结合,似乎可以感受到在现代文明笼罩下的历史回音。

6.2老弄堂格局保存与完善

老弄堂街巷多、分布广、面积大,在传统文化保护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首先要保存、保留老弄堂传统街区的独特布局。整体遵循原有的网状式格局,集中整合、全力打造老弄堂。通过整体布局和详细分析,将南起珠山路北至观音阁,东起莲社北路西至昌江及三闾庙划定为重点保护区。以已具备基础条件的前街(中山北路)和改造后的斗富弄为依托,以纵横交错的老弄堂为经纬,以古窑房、古作坊、老店铺等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统一为特点,在整体上形成一个代表景德镇传统文化的历史风貌区。在保护好相应的历史遗产的同时,可考虑在老弄堂与新城区交接处局部打破传统构型的限制,作为与现代城市的过渡性区域,形成适宜人居、休闲的开放空间,以适应现代城市生活。

6.3老弄堂传统文脉的传承

城市不更新就会衰落,但城市发展不能摒弃历史,从理论上讲,城市最深刻的特征在于它的文化,而文化又常常深植于传统中。任何一座现代城市要想获得独特的精神内涵,对传统文脉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老弄堂是景德镇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传统文脉是景德镇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所在,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沉淀、遗迹和风貌。尊重历史、保护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是城市文脉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使这些沉淀着悠久岁月的老弄堂传统文化与现代景德镇城市空间有机互融。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城市新的内涵和形式,使老弄堂文化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成为景德镇永恒的精神依托和文化象征。

6.4老弄堂陶瓷特色的突显与延续

现今“特色城市”的城建理念逐渐被大家所重视。老弄堂拥有悠久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资源,是打造景德镇不可多得的特色要素。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和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中,需要把陶瓷文化的特质巧妙地体现出来,在陶瓷文化内涵的挖掘、利用上下功夫。通过各种手段,弘扬陶瓷文化,培养民族精神,营造人文氛围,将陶瓷文化特色显现和传承下去。

老弄堂中对原有制瓷作坊、窑房的恢复,传统民居、会所的开放,陶瓷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传统制瓷工艺的展示,陶瓷世家、当代名人陶艺工作室及各式陶瓷店面的设立,无一不根植于陶瓷文化的传承。同时,陶瓷作为现代环境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已很成熟。选取代表性的点和独特视角对陶瓷文化进行再现和重构,以雕塑、壁画、墙地砖、公共设施等可感的艺术形式介入弄堂环境空间,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有助于彰显和延续城市文化特色。

6.5老弄堂建筑保护及创新

建筑本身就是老弄堂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多为二、三层,以线性布局为主,整体统一,呈现丰富的徽派建筑风格,多用以维修窑炉而废弃的窑砖修成,兼顾明显的地域特色。要正确认识老弄堂传统建筑形式的精神和内涵,使景德镇城市建筑植根于传统文化。在保护老弄堂建筑文化的前提下,对老弄堂建筑进行保护、修复、更新、扩展。不仅要注重历史文化性,还需融合时代特征,发挥创造性设计思维,让老弄堂建筑能够融入现代城市发展当中,同时又影响新建筑,使现代景德镇城市建筑能够吸收传统中的优势元素,形成一种互相融合的局面。例如用简化、变异等手法对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形体(如马头墙、牌坊、窗格等)进行设计,创造出地域化、人文化的建筑符号,使之升华为大家认同的标志兼具时代特色。这些设计保留了传统特征的同时,体现出文脉的延续和时代特征结合的创新精神。只有立足城市环境特点与要求之上的合理保留与改造,才能满足人们对新时代审美情趣和功能的需要,创造和谐有序又富于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样式,并达到空间情调的协和感。这样才能加深时代性在老弄堂传统精神上的延续,让老弄堂传统文化在现代景德镇城市格局中充分发挥适应时展的作用。

6.6老弄堂民俗风情的承扬与再现

老弄堂是人们解读当地文化、民俗民风最快捷的窗口。现今,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制瓷业的发展,源发于老弄堂的民俗民风,有的延续至今,有的已发生演变。作为老弄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联系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文化纽带。

在景德镇城市发展中应从深层次去把握当地独特的传统民俗风情,为民俗活动提供适宜的环境空间。首先,结合每年一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把一些传统的行业庆祝如烧灯窑、唱堂会、拜风火神、暖窑神等作为展示传统文化的纪念活动举行。其次,择重点恢复部分老弄堂原有的会馆建筑。会馆是老弄堂制瓷行业同乡联络聚会,同时又是祭祖、举行春秋大祭、行业执事的场所。会馆是老弄堂民俗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恢复其场所特征,有较高的纪念价值。另外,结合当下出现的“陶艺热”现象,根据城市空间布局,设置一定数量的陶瓷艺术家工作室、陶吧等,作为对新出现的民俗活动的回应,必将形成一道独特风景线。

6.7老弄堂旅游的挖掘与开发

老弄堂是在千百年制瓷发展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建筑景观、自然景观相互交融,共为一体,是景德镇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努力发掘老弄堂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景德镇城市文化新名片。围绕传统文化旅游为主题,依托老弄堂的历史风貌,融入当下生活元素,将老弄堂打造成特有的陶瓷文化氛围旅游休闲景区。区内设有古建筑文化展示、陶瓷文化旅游、瓷器购物街、陶瓷名人作坊、民俗文化展示、特色地方餐饮等具有历史性和代表性的景点项目,融入参观旅游、陶瓷购物、考古研究、古建筑开发、休闲娱乐的文化产业链之中。先要加强老弄堂旅游资源保护,改善环境面貌。重点建设入口景观、重要古建筑、陶瓷购物街、老弄堂会馆文化区等核心景区,完善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除了老弄堂旅游景区特有的优势外,借助与其相邻的已开放的御窑厂、龙珠阁、昌南阁文化旅游区,最大限度的开发、整合旅游资源,必将对瓷都文化产业和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结语

老弄堂作为景德镇千年历史的见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担着融古纳今的作用。要使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当代城市发展文化理念。在尊重老弄堂现有条件和传统文脉的同时,也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自觉地吸收先进文化。以现代文明的最新成果来诠释和再现古老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味,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使老弄堂在景德镇城市建设中进一步焕发出青春和活力,并与现代城市相契合,共同烘托出千年瓷都的深厚韵味。

本文为2011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历史?延续——关于景德镇老弄堂的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互融的设计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G2011095)

参考文献

[1] 陈雨前,江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0月

[2] 江华.景德镇老城区陶瓷历史文化及陶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讨[J].南方文物.2003年第1期

[3] 傅筱,高庆辉,马骏华.探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景德镇老城区的保护与改造规划设计[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10月

第13篇

关键词:Smart 3D;实景三维建模;无人机;风景园林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不仅可以通过无人机技术进行简单的影像制作和数据采集的传统二维mile,还能进行实景三维建模。Smart 3D就是针对无人机航拍影像的实景三维建模软件。传统的三维建模周期时间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时效性滞后的缺点无疑成为了传统三维建模的最大阻力,而通过航空影像进行的实景三维建模不仅克服了这些缺点,而且还更加具有真实性。

1 Smart 3D技术简介

Smart 3D是基于图形运算单元GPU的快速三维场景运算软件,它能无需人工干预地从简单连续影像中快速、简单、全自动地生成最逼真的实景真三维场景模型。Smart 3D可运算生成基于真实影像的超高密度点云,并以此生成基于真实影像位纹理的高分辨率实景真三维模型,对真实场景在原始影像分辨率下的全要素级别的还原达到了无限接近真实的极致。

在对照片的要求上,现在的国内无人机航拍,基本上是正射和倾斜角度集成在一起,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增加精确性。在对同一事物的同一个点的拍摄时,要求至少要3张以上70%,旁向重叠度>50%,效果最佳。

2 Smart 3D在风景园林测绘的应用方法

Smart 3D实景三维建模主要包括工程准备、空三加密、加入控制点和模型建立贴图四个步骤。

工程准备主要是把无人机拍摄的数据按照拍摄相机的不同放入不同的文件夹(一般拍摄时采用的都是一种相机),并且要把文件夹的路径改成非中文路径,最后创建一个新的工程jobs,再创建一个Block,把图片分组加载到里面。

空三加密就是对导入的照片进行大量的特征点计算和分析,同个特征点不同角度的匹配,最终确定照片之间的关系,生成点云图。空三完成后,就可以在图中看出各个航带的飞行情况,照片的位置、密度和覆盖的范围等信息。但是空三生成的过程并不一定能一次成功,有时可能因为照片的拍摄问题,包括清晰度,重叠度和角度等问题,或者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空三出来的点云有漂移和沉浮的问题,根据问题出现的严重程度,有时必须重新进行一次空三运行。课题来源:本论文由北方工业大学学生科技活动项目资助。

然后就是加入控制点,控制点加入后还要再进行一次空三的运行,控制点的加入能让生成的模型具有精确性。这样2次进行空三的运行要比直接加入控制点进行空三要节省时间,而且还能检测出更多的问题。

最后模型建立贴图,对生成的白膜进行纹理的贴合,处理模型中有空洞的地方,特别是水域,因为水域的纹理不明显,所以生成模型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必须进行切块,然后把每块修复好再整合在一起。

3 Smart 3D在风景园林测绘中的优缺点

Smart 3D在风景园林测绘中有很多的优越性。

一是Smart 3D技术能同时处理大量的数据,这要比以前更方便,更省时。特别是在风景园林行业,往往需要大量的照片处理,这要比传统的三维建模更加简单。

二是此技术生成的成果更加精确,因为不管是前期数据的收集还是后期的处理都不需要人为的干涉,减少了中间的误差,使得生成的模型更具有准确性和价值性。

三是Smart 3D技g具有兼容性,它可以结合其它建模软件,使模型处理和修改更具方便性,也更适合于风景园林测绘。

但是Smart 3D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缺点,如对于图像有一定的要求,图像必须具有很好地纹理性才能被很好地识别,对于水面、镜子、光滑的墙面等都不能很好地处理,必须经过后期的处理与修复。还有就是采集的图像比较多,导致在处理中可能会因为一些图像影响到生成的成果,要求在生成点云的过程中需要几次的修改和检查。

第14篇

关键词:心理学;旅游;文化;古村;保护性开发

2015年11月20日,以“保护与活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古村大会在乌镇召开,古村保护与发展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古村落的保护是人们继承和发扬前人历史文化的需要,而古村落的发展则是人们追求现代生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热潮下,由于保护制度的不健全、保护观念意识的淡薄、盲目开发以及保护措施的落后,以及开发中没有做到立足于游客的需求,也没有深挖当地文化资源等原因,导致出现了“空村”、“千村一面”、环境污染、过度商业化等问题,使得一些古村落的原始风貌遭受破坏,甚至逐渐消亡。因此,古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利用问题值得深思。

一、宁夏镇北堡的旅游开发

镇北堡西部影城地处雄浑的贺兰山东麓,是贺兰山东麓旅游景区的亮点。镇北堡西部影城自成立以来,张贤亮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通过智力策划,设计、创意,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将一片荒凉、两座废墟打造成银川首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务院和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被游客评为“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旅游景区”,并被宁夏回汉乡亲誉为“宁夏之宝”。

(一)宁夏镇北堡的发展背景

1、历史背景

镇北堡位于贺兰山东麓、银川市西北郊空旷的荒野上,这里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这就是闻名国内的镇北堡古城。两座城堡是明清时期为防御贺兰山以北南侵势力入侵府城(银川城)而设置的驻军要塞,镇北堡也因此得名,当地称之为“老堡”和“新堡”。据方志记载,老堡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新堡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两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东,紧邻沿山公路东侧的老堡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60米,虽风蚀殆尽,但形制尚存。由此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所在地,新堡城池完整,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高10余米,墙体用黄土夯筑而成。新堡东面辟有半圆形瓮城,城门南侧有一斜坡可登上城墙,城墙宽5米,墙上筑砌有1.8米高的谍墙垛口,城墙四角原建有角楼,现角楼基址仍依稀可见。

2、文化背景

最先发现古堡具潜在价值的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张贤亮六七十年代在那附近农场接受劳动改造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座荒凉的古堡,在他获得后把镇北堡写进了他的文学作品――《绿化树》中,并在书中提到这里很适合拍电影。于20世纪80年代张贤亮将古堡介绍给了影视界,随着市场经济和大众旅游的兴起,镇北堡西部影视城逐渐成为了一个影视拍摄兼旅游的基地,以其独特的古朴、荒凉、粗犷、黄土味、原始化和民间化等特色成为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影视剧的拍摄基地。集中了大量中华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再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战争方式和娱乐方式,体现了影视文化、历史文化、民间饮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特色。

(二)宁夏镇北堡的保护性开发――影视城+旅游

从荒废了的羊圈到如今的5A级景区,镇北堡通过三步战略变换,既“影视开发――影视文化旅游――‘复活’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实现了其华丽转身。

1、影视城的兴起――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张贤亮先是把当地农户用来圈养牛羊的镇北堡写进了他的文学作品,其后有把这荒凉的村落介绍给了影视界,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著名导演在此拍摄了《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等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及《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锦衣卫》、《刺陵》等200部脍炙人口的影视片,许多蜚声国际影坛的中国导演、影星由此一举成名,故而镇北堡西部影城被赋予了“中国一绝,西北大观”和“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等称号。

2、影视城旅游的初步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这两座古城堡,以及继承的发扬西北地区的特色文化,镇北堡西部影城依托两座古城堡,进行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引进了民间艺人现场操作“绝活”;借用电影传播镇北堡的文化元素;利用旅游景点不断地吸纳、充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让传统文化得以保存;旅游者通过游览和体验,认识和了解到镇北堡反映出的影视文化以及西北风俗。

3、旅游“复活”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

为了增加镇北堡的文化意蕴,避免影视旅游的单一模式,镇北堡提出了“复活”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构想。一方面,镇北堡人从全国各地收集、收购了大量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物件,比如古家具、古代兵器、家庭灯具、房屋构件、生活生产用具等等。镇北堡将这些收购来的“古董”充实到古堡内相应的景点中,使这些古物件与古城堡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现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镇北堡引进大量民间“非遗”项目,刺绣、揩毡、捏泥人、皮影戏、京剧、秦腔、木偶戏、抛彩招亲、耍猴、斗鸡等近20种民间传统手艺和30多种非物质文化项目在镇北堡落户。传统手工艺人们现场为游客制作自己拿手的工艺品,让游客也可以自己参与体验,感受过去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娱乐方式,实现了对传统“非遗”的保护性开发。

镇北堡西部影城“借影视艺术之体,还民俗文化之魂”,以“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主线,逐步实现了从“出卖荒凉”向“出卖文化及历史”的跨越,成为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缩影,如今游客走进镇北堡西部影城就如同进入了当年的北方小城镇。

(三)宁夏镇北堡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途径

1、传统民俗的再现

扫房祭、打年糕、吃团圆饭、贴春联、猜灯谜、点灯盏、古典婚俗、跳火龙等传统民俗在镇北堡不是生硬的展示,而是采取真人真场景真材料来展现给游客,游客也可以参与到贴春联、猜灯谜等活动中来,让游客亲身经历、体验这些传统民俗。

2、传统工艺的展示与体验

捏面人、织布、打铁、刺绣、剪纸、画糖人、拉洋皮、蛋雕艺术、草编艺术、陶陶居、牛角梳制作、蓝印花布制作、皮影制作等这些传统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镇北堡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景区专门开设数十个展馆、工场和作坊,老艺人现场制作、展示这些工艺,游客置身延续百年传统的老作坊,亲自参与古老的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仿佛自己也已回到那遥远而古老的年代。

3、传统娱乐艺术的表演

京剧、秦腔、术偶戏、皮影戏、石琴表演、抛彩招亲、耍猴、斗鸡等各种传统艺术展演,传扬了传统艺术。游客可以驻足观看,也可以参与体验,使游客了解了传统艺术,也体验了过去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方式。

4、民间生活用具融入“真实”生活场景

明清家具、铁犁、术车、油灯、战车、马车、栓马槽、石磨、门框门嵋 ,房屋构件等老物件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不是博物馆式的展示给游客,而是将它们融入到镇北堡的古色古香的环境中去,让它们完全融入真实的生活场景。

5、节日庆典活化民事活动

镇北堡不断完善和充实景区品牌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民间传统文化,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进行节事活化。在七夕节、传统年文化、剪纸艺术节举办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和小型的民俗体验活动,全面展示当地的传统风情。

6、制作与品尝突显民间饮食文化

豆腐坊、酒作坊、茶楼品茶、烤红薯、豆瓣糖、糖葫芦等镇北堡一大特色是其景区内的商业模式,引入传统美食店铺,游客观看美食制作过程、品尝美食,从而了解饮食文化,购物就是在观看文化内涵丰富的景点,游走中长见识。

7、古建筑保护

镇北堡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明朝古城遗址、清朝古城、瓮城、月城、角楼、古旧建筑石材术料、四合院民居,最大程度复原其古风古貌,很好地恢复和保持了镇北堡的原真风貌,游客仿佛是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

8、游客参与演戏传承影视服饰道具文化

游客可以扮演周星驰、周杰伦、巩俐等在相应影视作品中的角色,从而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了影视拍摄过程中留下的各朝各代的服装、战袍、钻甲、饰品等服饰,刀、抢、棍、棒、人炮、战车、旗帜、古代兵器等各种历史道具。

二、宁夏镇北堡旅游开发的启示

宁夏镇北堡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西部影视城的成功打造,更是它切住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游客的旅游需求,在深挖其自身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镇北堡成功的文化旅游开发,既完成了对古村落的保护,又实现了其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已经成为了文化创意旅游的典范,给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旅游“复活”古村

传统文化依附于久远的历史文化空间,是古村最宝贵的财富,而挖掘、恢复、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是古村开发的灵魂。镇北堡通过多种形式对传统民俗、传统工艺、传统娱乐艺术、民间生活用具、民间饮食文化、节日庆典文化、建筑文化艺术、影视服饰道具文化等文化进行了实体活化,增强了镇北堡景区的可体验性。所以通过借用旅游,保护性开发“复活”古村资源,不仅是挖掘和展示古村价值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方式,也是保护古镇环境、展示古镇价值、促进古镇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古村旅游开发要满足游客的需求

镇北堡影视文化旅游的开发,游客可以参与体验著名电影拍摄来圆明星梦,真正感受到“来时是游客,走时成明星”;触摸传统手工艺、观看地方特色表演,感悟文化的魅力;镇北堡西部影城着力打造的老银川一条街,让游客在对过往的追忆中感受时代变迁;同时推出旅游新概念――“养生休闲游”,在古色古香的环境里享受现代服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倒“8”字的游览线路设计更是切合了“8――发”谐音的中国人传统心理诉求。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张贤亮的立体文学作品,可谓是“步步呈胜景,处处有文化”,让游客可在移步换景中深刻体会到“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的奥妙,满足了我国游客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明的渴求。游客在镇北堡游览与体验过程中与传统手艺人的接触互动,尽情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实现了深度体验。镇北堡的保护性开发满足了游客对“新、奇、特”的追求,对“美”的享受,在游览中获得参与社会交往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游客在身心的共同愉悦中寻求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

三、古村旅游开发的建议

(一)古村旅游开发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

古村应该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深度挖掘内涵丰富而又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旅游文化中,把历史和现实结合了起来,从而提升古村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挖掘既满足了千万游客的需求,同时也是对古村的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在古村旅游开发中,必须将传统历史文化传承弘扬作为当前重要内容。目前,古村旅游文化传承主要从以下4种方面进行:

1、古建保护:通过古建筑修葺,文化遗址保护,进行历史文化传承;

2、民俗体验:通过演艺、展览、节事体验等方式,进行民俗活化;

3、工艺传承:通过古作坊及相关产品的开发,进行民间工艺传承;

4、纪念品开发:将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实体化。

(二)古村旅游开发要注重文化创意,做到历史与时代的融合

在古村落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中,大家关注得更多的还是古村的历史性,但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复古,忽略了古村资源的现代性。实际上在古村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上,应该注意适度地、有选择性和创新性地利用古村的历史文化,并且应该注意与现代社区生活方式相融合,不断注入创意元素。一方面,应该以现代化的设施来支撑古村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如此,就可以让人们置身古村去体验和品味现代生活;另一方面,古村旅游开发可以引入影视、文艺等现代文化因子,如长岐古村借《十二道锋味》发展旅游。这样就可以让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所产生的独特的生活体验成为古村的核心吸引力,从而使古村的生命力在历史与时代的碰撞中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王觅.云水谣古村保护与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华侨大学,2014年.

第15篇

关键词:公地悲剧;徽州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4.3;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0803

一、“公地悲剧”及其成因

(一)“公地悲剧”理论

1968年勒特・哈丁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公地的悲剧》一文,正式提出了“公地悲剧”理论。他以在公共草场放牧为例,多增加一头动物所得的收益归牧民个人所有,而因牧民不断多养一头动物所造成的草场退化后果则由全体牧民分摊,即每个牧民只需承担由过度放牧造成的损失的一部分,因此理性的牧民会选择扩大自己的畜群。由于畜群不断扩大导致的直接后果――牧场过度使用、草地状况恶化,最终导致牧民无法在公共草场继续放牧并获得利益,发展成为“公地悲剧”。哈丁认为,在一个信奉公地自由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会追求本人的最大利益,而整体正在走向毁灭的终点,公地自由会带来整体的毁灭[1]。

哈丁在提出“公地悲剧”理论后,列举了海洋、广告、国家公园、市区免费停车位等实例,他的论述主要在于有限的资源由于自由进入和不受限制的使用最终导致过度剥削。针对“公地悲剧”,哈丁提出了管理上的解决办法,如出售为私人产业、污染者付费、管制与规范等。

(二)“公地”的特性

“公地”的所有权掌握在多人(组织)或社会全体成员手中,它能为人们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条件,每一个成员都拥有使用权且不能阻止他人使用,从而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乃至枯竭。亚里士多德在数千年前就曾指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2]“公地”也正因为其特性,才会产生被过度使用的结果。

首先,由于“公地”本身不具有排他性,人们在使用时付出的成本极低,而约束自己使用所得到的益处却被分散到了所有共同使用者身上,因此社会成本不会成为个体在做决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公地悲剧”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人们在使用公共资源时缺乏自我约束。其次,“公地”的维护与改进会令所有使用者受益,但并不是每个“公地”使用者都会为此承担相应的成本,有一部分使用者规避了责任,因此“公地”具有责任规避性。最后,“公地”的使用存在集体性,因为个人选择的公共资源利用活动所取得的利益要低于集体行动所取得的利益,个人决策会在公共资源系统中收到结果,并对未来资源利用的收益和成本产生影响。在最坏的情况下,独立决策进行的资源使用活动可能摧毁公共资源本身[3]。

二、徽州古村落开发过程中“公地悲剧”的表现

徽州古村落历史悠久,是徽文化的载体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黟县西递、宏村,徽州区呈坎村等,这些古村落在历史、建筑、美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往观光游览,这使得徽州古村落不再闭塞,成为了可供人们选择的“公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村落昔日的资源基础与现代文明之间产生了碰撞,其原有的生活O施跟不上居民的现代生活方式,旅游开发不当使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直接导致了“公地悲剧”的产生。

(一)现代生活方式与古村落物质文化载体间的矛盾

从文化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村落及其所属的人类文化产物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文化区,它反映了特定人群(或曰小社会)的技术水平、生计方式、社会结构、社会控制、思想信仰以及文化人格等方方面面[4]。古村落之“古”反应了其物质文化载体的历史性,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而如今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却已经突破了传统社会的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古村落做出改变,矛盾也因此而起。一方面,古村落要保留古风,就必须保持其原有的建筑以及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现代徽州人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因此,现代生活方式必然会对古村落产生一定的破坏。

首先,古村落遭到了生活性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村落原有的居住条件已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要,面临着功能的改善与更新。古村落中的居民有权享受现代化生活,但这也意味着原有的建筑结构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尤其是电路和水管的铺设,会对古村落原貌产生影响。此外,一些村民对古民居的保护认识不足,毁旧建新,古民居中开始充斥着一些风格迥异的建筑,还有的在沿街住宅的墙面上开门凿窗,售卖商品,这些都极大地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近年,徽州地区很多年轻人都在异乡生活,有些把家中长辈也接到工作城市共同生活,造成了一批古民居人去楼空,疏于管理导致古民居遭到破坏。

其次,古村落商业化气息过浓,影响古韵。由于旅游开发等原因,古村落的主要功能不再限于满足主人居住舒适的需要,其在居住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今部分开发完善的徽州古村落已然变成了旅游产品,整个村落都成为了商品交易市场,沿街旅社、餐馆、古玩商店随处可见,农业经济退居其次,商业经济已经成为了主导,掩盖了古村落原有的静谧而祥和的居住空间。同时,利益的刺激使得古村落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形象错位,“古”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环境,居民的精神世界和整个村落的文化氛围不再纯朴,居民不再像先辈那样积极自觉地维护村落生态环境,尤其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降低,这也成为了古村落潜在的“公地悲剧”。

(二)资源利用方式与古村落原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古时的徽州村落是徽商返乡、文人退隐的乐土,而今日的徽州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成为了旅游胜地。徽州古村落旅游的开发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了部分古村落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旅游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对古村落的原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首先,文物的破坏。部分古村落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和保护,使得一些文物,如砖雕木雕等遭到了盗窃并以高价倒卖。此外,还有一些文物商贩经常走家串户,村民们受到利益的驱使以低价将家中古董卖出,甚至会通过卸、锯等方式将建筑构件拆卖,破坏了古民居的完整性。古村落私人住宅的保护,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私人住宅是居民从祖辈继承下来的,所有权在村民,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古民居的使用权会归开发商所有,即古民居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存在着各自独立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村民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村民作为古民居的继承者,每年所得的旅游收入甚至不足以用于老房子的修缮,一些不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古村落中古民居只能任其倒塌。

第二,环境的污染。由于徽州古村落在近二十年打响了知名度,很多在当地拍摄的影片、纪录片以及真人秀节目播出后也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随着古村落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前来游览的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打破了古村落原有的宁静,旺季景区内游客过于饱和,据新浪安徽网报道,仅2015年10月5日一天黟县西递古村就接待了1.234 2万人次,宏村2.2万人次,古徽州文化旅游区5.327万人次,龙川0.68万人次,同比2014年增长了8%,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不当会造成生活垃圾堆积如山、水源遭到污染、噪声不绝于耳、古街路面磨损等问题也会日趋严重。以宏村为例,环村流淌的水圳水质不再清澈,水面偶尔会漂浮着废弃的矿泉水瓶和塑料袋,古村落的微观生态遭到了破坏。此外,为了旅游业更好地发展而更新的基础设施,很多也未经过生态方面的评估,开山采石、伐木造园、填河筑路等现象使古村落的宏观生态遭到了全面的破坏。

三、“公地悲剧”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保护

古村落独有的资源优势是徽文化的载体,开发利用是必然的选择,但为了避免“公地悲剧”的产生和严重化,必须要对公共资源进行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旅游开发是建立在旅游资源上的,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如果徽州古村落的原有风貌消失了,那么旅游开发将无从谈起,所以保护徽州古村落就是发展当地旅游业[5]。哈丁针对国家公园的“公地悲剧”提出了出售为私人产业,或仍保留为公共财产但要分配人们进入的权利,以财富为基础或以拍卖的方式。根据徽州古村落“公地悲剧”的表现,保护可以从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人口与社会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自然生态保护

徽州古村落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示出了高度的和谐,黟县西递、宏村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人与自认结合的光辉典范”。徽州古村落在最初设计之时都注重与自然相得益彰,比如徽州区所辖呈坎村就是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6]。由此可见,自然生态是徽州古村落保护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自然生态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在某些区域建立保护区,比如宏村的南湖与月沼,限时限人数进入。政府和旅游开发商平时应加强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对于游客某些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可招募志愿者进行制止,情节严重者可借鉴“污染者付费”的解决办法,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

(二)人文景观保护

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儒商”在外经商所得大量财富除了修缮家宅,还被用来捐建家乡学堂、祠堂、牌坊等,因此徽州古村落的文士气息与其他古村落相比显得更加浓厚。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设施的建设要应该要注重保持古村落的原貌,为游客营造最真实最本质的旅游环境。在外部设施建设更新时,应使用与当地建筑风格相符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减小与总体环境的差异,而在内部设计上可以尽量考虑舒适度,尽可能地为游客和住户的居住以及生活方便着想。总之,在古村落旅游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新”、“旧”之间的关系,使居民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要让游客体会到古村落的本真。对于盗卖文物、破坏古民居等违法行为也要依法进行打簦而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必须首先明确责任主体,确定保护机制,政府、开发商和居民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清晰。

古建筑以外,古村落的历史沿革、风俗传统、神话传说等也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的保护也需要引起重视。首先,对于能够以书面化形式呈现出来的部分可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并整合梳理,对于濒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徽州戏剧和雕刻,应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升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同时可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打好基础。

(三)人口与社会保护

旅游旺季人流量超负荷,给承载力有限的古村落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和社会压力,古村落在开发过程中被迅速商业化,失去了原本淳朴、宁静的古风,昔日礼让有序的古村落处处充斥着议价声的嘈杂,古村落像是只保留了驱壳而丢失了真正的内涵。因此,古村落的旅游开发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合理规划旅游项目,旅游旺季要采取相应措施分流游客,对商业化倾向要进行遏制,积极营造真实的古风古貌。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降低和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差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组织学习徽文化,让居民充分了解自身所处地区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性;其次,政府要积极争取投资,多形式筹集资金并给予居民合理的补贴,一方面有利于古民居的修缮,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减少居民商业。

总之,徽州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成为“公地”并出现“公地悲剧”现象有其特定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负面现象就必须深刻意识到其根源所在,并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古村落原貌的保护,这样才能实现徽州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243-1248.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8.

[3]郭守前.资源特性与制度安排――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2 .

[4]吴宗友.论徽州古村落的文化及学术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 : 43- 47.

[5]邹林芳.有关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31):203-204.

[6]丁俊杰.基于建筑类型学下的“徽质空间”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