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群文阅读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第1篇

一、语文教师要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群文阅读”的落实意味着“教”的改变

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改变全面灌输的教学方法,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小学生,把小学生作为主体,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自主学习,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是符合小学语文的奠基性原则的一种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一些阅读的内容,然后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语文教师不能讲太多,语文教师问的问题也不能太过于琐碎。小学生在阅读完以后,语文教师也不能发起太多的谈论和发表过多的感悟,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握难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舍弃,学会放手,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二)指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

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根据读物的不同的性质,引导小学生去尝试多种多样的方式去阅读。例如,精度、略读、浏览、跳读等方式。群文阅读就意味着不能着重要求小学生“朗读”或者“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小学生学会默读和详略有度地阅读。

(三)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如果遇到了不懂的地方,语文教师不要马上帮助去解答,要牢记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让小学生自己通过查资料或者自己主动去请教他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小学生的知识量和阅读能力会有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主体;群文阅读

一、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学方法的改进

1.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方法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的认识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讲教师毕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细无巨细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并通过严格的要求来保证学生吸收技能,掌握技能。而与此相应的课堂就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也就是采用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教学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是否足够透彻,语言的讲解是否足够清晰,课堂上关注的是知识内容的丰富性和完善性,这就应试教育背景下实施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基此形成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学习方式对学生产生了终身的影响,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变化。

2.新型教学方法走入小学语文课堂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对人才的要求也由知识单一性人才向向多元人才转变,发生在教育界的新课程改革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小学语文课堂开始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改变传统的讲授制教学法,开始建立学生主体课堂,通过导学案、微课视频来引导学生展开课前知识的自主学习,明确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在课堂中借助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动交流等多元方式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交流碰撞,借助同伴公共的知识基础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探究的主体,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由学生互动交流完成,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负责任务的分配和疑难问题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为5-10分钟左右。

3.新型教学方法常规化出现问题

新型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对于学生责任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践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只在公开课、赛讲课和观摩课等课堂中才使用新型教学方法,而在常规课程中教师仍然愿意采用讲授制教学法,掌握课堂内容的进程;或者即使在常规课程中使用了新型教学方法,也出现表面化和形式化的特征,教师给予学生交流和讨论的时间,却不对学生交流讨论的内容进行指导,对学生交流讨论后得出的结果也不予关注,在讨论结束后直接将自己的理解或者指定特定学生进行回答,不注重学生知识的展示,没有组间的互动交流。

二、群文阅读的必要性分析

当今时代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仅仅依靠在课堂上或者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求,学生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随着工作学习的需求和自己能力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学习,这就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具备知识的查找、筛选、辨别、运用的能力,网络上有着丰富的小学语文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是零散的、散乱的,需要学生在网络中不断筛选和提高,这个能力是教师系统的语言教不会的,需要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成长。群文阅读就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兴趣下选择文本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会有过程性解读,学生能力会得到发展。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1.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

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的首要环节是群文阅读主题的确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能力,以教材为核心设计群文阅读主题,原则是既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核心内容,又能够引导学生在自我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更加广泛的学习。例如,在《草原》、《丝绸之路》、《把铁路修道拉萨去》的一单元学习中,核心思想关注的是边疆地区的建设,但是这些文本相对来说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教师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了“建设美丽的边疆”的议题,并推荐文本《新疆高铁的建设》、《川藏公路的修建》以及《边疆旅游区的开发》等,这样就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展开更广泛的学习。群文阅读议题的选择不是选择后就没事了,而是要能够进行延伸,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综合成长。

2.以小组分享为途径,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建构

群文阅读是学生基于学习兴趣的一种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建构,形成对文本的初步认识,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自主阅读文本只能够掌握本文表面的内容,没有对文本结构和文本核心思想的深化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单位展开互动和交流,形成小组共性的认识,解决阅读中的难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文本的分析,促进小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加深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例如,在“建设美丽边疆”的群文阅读课堂分析中,教师以文本为顺序,按照小组的顺序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分享了高铁、公路在边疆、高原地区修建的困难,这些交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便利,这些交通运输过什么东西等等,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化。

3.建立开放性课程,促进课堂内容和课外实践的整合

随着知识的多元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地扩展,学生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知识是无法解决满足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的,需要学生以教材为核心展开更加广泛的阅读和自主学习,形成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的整合。群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群文阅读的主题具有不断地扩展性,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的扩展,在课下展开更加广泛的发展。例如,在“建设美丽的边疆”课堂群文阅读学习后,教师将此扩展为“离不开的边疆”,引导学生选择文本认识边疆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在国家防卫、资源分享、文化多元性等方面的重要性,扩展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视野。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改变,学生在课堂的发言权有所恢复,但是仍然新型教学方式非常规化的问题。在群文阅读的开展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以小组分享为途径,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建构;建立开放性课程,促进课堂内容和课外实践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庆忠. 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94.

第3篇

(一)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论文的始终。教师要把熟读每篇课文作为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达到正确地读、流利地读这一基本要求。通常情况下,阅读课可分为三个步骤:

①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②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③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蒙古草原美景,读来琅琅上口,读后令人兴奋,余味无穷。像这类课文,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评品、欣赏中,情感得以升华。

第4篇

    五年来,我一直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在德、能、勤、绩方面成绩显著。根据职务晋升条件,我符合申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条件。

    我申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理由是:     一、师德高尚健康,教育观念正确先进。

    我有高尚、健康的师德。我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对党无限忠诚,献身教育事业。我在各方面都从严从高要求自己,品德言行堪为学生表率。热爱每个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有在艰苦平凡岗位上甘于奉献和创建不朽功业的追求和志向。我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敢于打破教育陈规,以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讲究工作中的团结协作,服从组织安排,敢挑能挑重担,完成工作成绩显著。

    我有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我认为,教育必须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国民素质服务。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是根本,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发展自我。

    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科学优化的知识结构。

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应具有"专"与"博"的知识结构。从教十年,我一直在继续学习语文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以广博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以传神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的实践。

我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再学习。我自学语文研究生课程,经常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网络资源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教育方式,广采与语文有关的知识,使自己跟上21世纪改革步伐,知识结构常新常进。平时,涉猎赞科夫的"教学的发展"、布鲁诺的"知识结构" 、苏霍姆林斯基的"发展智力",研究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知反也……"我在传授知识汲取知识上进取,做一个充满"文学细胞"的杂家。

    1998年1月到1999年6月,我参加了由广东教科所、华南师大教科所联合开办的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法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培训、英语培训,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已过计算机初级、中级。

    2001年到2002年,利用双休日参加了由广东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办的语文课堂优化研究、中学现代阅读教学研究、汉语词义系统与中学语文教学、汉语和汉文化、中国民俗学、普通话与诵读艺术等六门课程的学习。

    三、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一)教学能力方面:

    我能正确理解、运用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正确传授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讲析透彻,"双基"教学扎实。人们说:"一个好老师,应有一张巧嘴一笔好字能分析、写好文章。"本人个人素质好,普通话动听标准,字端正美观,平时博览群书,阅读面广,写作是特长,所以教学有示范性,能带出一大批语文方面冒尖的学生。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严密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这要求教师教学本领强,自己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我通晓语文教材的体系,钻研教材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通读全套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编排体系,安排出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和作业系统的最佳组合方式及纵横联系。在具体操作中又采用主体式课堂教学方法,讲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这样能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课,充满魅力的语言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设计出声情并茂的课堂用语,力求使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自己的电脑水平高,花时间制作优秀课件,加大课堂容量,扩展学生视野,电脑上课率97%以上。

    我讲究情境教学,经常让学生走出斗室,从生活中掇取素材,多"看";借助音乐、电影、电视录像等好的媒介,营造一种美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上入迷地"听"也入心地写;我收集许多有趣味有延展性的题目,让学生投入思考,利用网络资源辅助作文教学,要求学生摘抄剪贴互评习作,每学期让学生自选题目,写出两篇研究性论文。我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进行五项任务完成达标:①语文知识的传授;②语文能力的培养;③发展学生的智力;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⑤进行道德审美教育。

    总之,在工作上,我认真踏实一丝不苟,讲质量讲效率。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这些检查一向为优秀),每堂课都要求自己达到既定效果,学生语文能力强,所教的学生高考成绩相当优秀。组织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小组,培养学生演讲与口才、辩论能力。能正确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每年承担一次校级公开课,受到好评,是优质课。

    (二)教学经验丰富:

    我原在中师四年,教"文选""语基"两门课程,是学校骨干教师,把关教师,备课组长,教学成绩优异,胜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循环教学,并一直担任班主任,所带班一直是校先进班集体,多次评为校标兵班。

    97年调到南海一中后,我的教学态度仍保持着一贯的认真性,责任感相当强。在一中,我一直是教两个班语文,任一个班班主任。班主任方面讲究"勤",注意言传身教,"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培养学生。重班主任工作艺术,热爱关心学生,有很强的教育管理学生的能力和经验。注意因材施教,对好、中、差学生实行分层管理,分类推进,对学生实行"做人、知识"双方面教育,经常找学生个别谈心,进行良好引导,重视专题班会课教育,采用比赛、文艺活动等各种方法增强学生纪律意识、竞赛意识、集体意识,并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发挥干部作用,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特色是实行分层励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一帮一"活动。所教班一直是校优秀班集体,多次被评为校标兵班,有很好的学风班风,班上同学思想进步,学习勤奋,后进生转变成效好,成绩居年级前列,高考成绩好。

    四、工作勤奋,工作量大,成绩优异。

    1 、工作量大:

    1998年度至1999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二年级,共2个班,周15节课,任班主任。

    1999年度至2000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一年级,共2个班,周13节课,任班主任。

    2000年度至2001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二年级,共2个班,周15-21节课,任副班主任。

    2001年度至2002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二年级,共2个班,周15节课以上,任副班主任。

    2002年度至2003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三年级,共2个班,周22节课以上,任副班主任。

    2、成绩优异:

    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方面专业水平要高,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勤奋。我是一个严格勤快的老师。我对所教的学生一个都不放弃,耐心细心地教导他们。我所教班语文整体水平高,差生转化明显,有一大批高才生。96年度我教的两个毕业班在省中师"文选"统考中,取得平均分85分以上(百分制)的优异成绩,在省名列前茅,获得省教委的高度评价。2003年我教的南海一中两个b班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分别获得平均分521.3分和512.11分的好成绩(2003年专科大专a线为500分),我班参加考试125人,语文上重点线5人(最高分753分,年级第2名),上本科线48人,上大专线112人(总上线90%),两班语文高考成绩在年级7个b班中居第一第二,尖子生人数与几乎a班齐平,总成绩与a班原始分只相差1分左右。这种语文成绩是南海一中b班首例。学生充满了感激之情,好几个学生在南海一中网上留言"春辉老师,您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您是南海一中最勤奋的老师,您用最适合我们的方式教育我们,我们非常感谢您……"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创作,朗诵,诗歌,教学法

 

诗歌教学如何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和强化学员的人文精神,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掌握文学作品鉴赏的步骤和方法,领悟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精髓,自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等培养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创作性朗诵”教学法。该教学法引导学员对诗歌进行口语、态势语技巧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不仅能使学员更深刻地把握诗歌作品的内涵,还能提升美感、涵养语感、培养战斗精神,提高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人文素养。

一、概念诠释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即师生依据自身对诗歌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对诗歌作品进行口语、态势语技巧方面的艺术加工处理之后的朗诵,即再创造式的诵读练习的方法。

二、教学目的

使学员全方位理解把握诗歌的内涵、情感、结构特点,深入体验诗歌作品的语言美、节奏美、情感美、意蕴美,全面提高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达素质的培育和滋养。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学员在初步领会诗歌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悉心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根据自身的认识、理解,对诗歌作品进行口语技巧的处理和标注,即将个人选择的情感基调、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明暗、虚实、连断等标注在诗文当中,然后反复练习,使学员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文教学论文,读出情感。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初级阶段,学员已初步融入了自身的理解、思想和情感。

第二步:对诗文进行态势语技巧方面的处理,即对重点词、句所需要运用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进行设计。比如:朗诵“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句诗时,视线是长、是短、还是中等距离,是虚的,还是实的;面部表情是刚强、坚毅,还是豪爽、豪迈;手势是用掌还是用拳,是用双手还是单手;劈刺的动作是在上区、中区还是下区,是横劈、直劈还是斜劈等,然后反复练习,为下一阶段上台表演做准备。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中级阶段,学员在作品中更深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思想和情感。

第三步:上台表演。即以登台表演的方式,将经过自己二度创作,亦即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后的诗歌朗诵,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向全体学员进行展示。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高级阶段。这时学员对作品的理解感悟、情感抒发和各种口语、态势语表达技巧已浑然一体,学员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已物我合一,从而创造出我“这一个”的诗歌朗诵作品。

四、优势特点

㈠可更深刻地把握诗歌作品内涵。读,是诗歌教学之魂龙源期刊。[1]由于朗读是脑、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脑、化于心,使纸上的诗变为学员心中的诗的过程,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因而作品丰厚的内涵是在朗诵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品味出来的。朗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交流就越深,理解课文的内容就更透彻。[2]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就是通过牵引学员的眼、口、耳、心,在有声语言再造文学语言中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激发学员全部的注意力与创造力,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一次次地建立起情感的互动、沟通和共鸣,让学员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接触中,达成对文学作品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㈡提升美感。文学作品为学员提供了审美对象,而美感的产生还需要学员在实践中获得。创作性朗诵这一实践活动是对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活动,是人文与个性结合的再创造过程。由于诗歌音调和谐,注重押韵,本来就富有音乐感,[3]而“读”使诗歌的精华润物无声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中,使学生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4] 所以正是在这种“创作性朗诵”的过程中,学员不知不觉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体会到作品不同风格的美语文教学论文,进而感受到诗的美,使审美能力得到提高。[5]

㈢涵养语感。培养语感、训练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6] 而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感情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感情的朗读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即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内心感情的共鸣,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古人就是通过诵读培养语感的。“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即很好地传承了这一做法,使培养学员语感之目的得以完成。

㈣培育战斗精神。“创作性朗诵”强调进入、交融、共鸣,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再创造。因而,当学员双眼放射着豪迈的光芒,口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挥手做出抽刀取剑、劈刺的动作时,当他们伴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将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做出由外向内归拢的手势时,当他们双手抱拳,目光炯炯,仰视苍天,高诵“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诗句时,学员与作者已融为一体,“我”就是渴望戍边杀敌、建功立业的李白,“我”就是胸怀大志的曹操,“我”就是气壮山河的岳飞,……学员的战斗精神即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

㈤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陈丹老师说:“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它具有很强的表演性。”[8]正是这样,学员在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情感基调、语音轻重、语速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明暗、虚实、连断等口语表达技巧和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态势语言技巧的过程中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学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思想内涵及情感态度,并将自身认识和情感体验融入作品,在物我交融的过程中进行创造,从而提高解读、建构作品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登台表演的过程中又很好地锻炼了心理素质、形象气质等,从多方面培养了学员的能力素质。

五、注意事项

㈠从理念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员读。学诗当然要从读诗开始,作为语文教员务必要传承这一理念、重视这一环节。其道理在于,“在诗歌教学中,熟读成诵是基于汉语的特点而形成的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数千年一以贯之语文教学论文,自有其独到的价值。宋学家朱熹指出:“学者观书,先须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读,注中训释之意、事物名义、发明经指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透处。”诗歌教学尤其是这样,只有熟读背诵,才能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体悟作者的情感与操行,继而咀嚼其中的语文味道。[9]还在于:“诗歌作品的精华都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不读,这些精华是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缎子上的文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通过读,而且要出声地多读、细读,才能让它在你的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最终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10]

㈡教员须加以指导。教员应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对学员加以教导、提示。“可用体态语进行提示,用目光激发学生诵读的情绪,用面部表情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用手势表示诵读声音的高低、语意的轻重、节奏的快慢……以此来激发学员的诵读情绪,引导学员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11]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龙源期刊。

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在运用“创作性朗诵”教学法时,可穿插采取教员范读、学员领读;按班次、座次,或排、列轮读;单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小声读、大声读、轻声读、喊着读,快速读、缓慢地读;模仿播音、录音、录像朗读;配上音乐、画面朗读,欣赏(录音、录像)性朗读等方法,“让学生观其画、吟其词、入其境、悟其情,教学效果就会事半而功倍。”[12] 这样的训练可使学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兴趣。

㈣大力倡导吟唱古诗词。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更容易让学生进入诗境”。[13]彭士强先生认为,吟唱古诗词对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熏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艺术趣味都是有积极影响的。[14]以曲配词诵读,既符合词的特点,又能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融在其中,乐在其中。彭先生说:“曼吟、轻诵、放歌诗词语文教学论文,有助于充分发挥民族语言的魅力,有助于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古诗词的怀抱,有助于人文底蕴的增厚、精神的升华!何乐而不为?”[15]我们可以选用彭士强先生编著的《古诗词吟诵唱鉴赏》教材,也可选用劳在鸣先生编著的《古典诗词吟唱曲谱》[16],还可选用叶至善先生编撰的《古诗词新唱》增订本(开明出版社1998版)。这本古诗词歌曲集创意极为新奇,是由150首由中外经典名曲与我国经典古诗词配合而成。其经典+经典的配合,使演唱者收获的是双份经典,双份享受。这里热心推荐邵燕祥在文汇报上“跟叶至善一起唱古诗词”的文章,[17]读后,《古诗词新唱》的精妙之处就了然于心了。

㈤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朗读之后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议,而且评价要言之有物,好在哪里教师或学员要进行归纳、提炼、升华,错在何处,教师或学员应针对性指出,并提出订正建议,使学员获得朗读方法的正确导向。[18]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的效果如何?在对本院2006级44名学员的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41份),认为本教学方法不好的无,一般的4人,较好的11人,很好的26人,达63.4%。认为该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达到20%的1人,40%的1人,60%的6人,80%的24人,100%的9人,其中认为效果达到80%以上的学员达到80.5%。

参考文献:

[1]龙泉明.读——诗歌教学之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9):4.

[2]马素娟.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和背诵[J].文学教育,2006,(4,上):48.

[3]魏建主编.文学教育[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30、31.

[4]冯晨辰.古诗阅读教学方法趣谈[J].文学教育,2006,(4,上):44.

[5]江亚平.美读学古诗[J].文学教育,2008,(7,上):45.

[6]李丽萍.通过有效朗读培养学生语感[J].文学教育,2007,(11,下):126.

[7]龙平.语感培养的途径[J].文学教育,2009,(1,下):52.

[8]陈丹.古体诗的朗诵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71.

[9]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诗歌教学需重视“读”》,(粤教版高二必修)2009-06-08

[10]刘荣.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8,(11,上):36.

[11]黄群芳.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9,(3,下):85.

[12]王跃琳.例谈诗歌的诵读教学法[J]文学教育,2006,(4,上):39.

[13]张守敏.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尝试[J]文学教育,2007,(5,上):31.

[14]何郁.且吟且唱学语文——彭士强先生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54.

[15]何郁.且吟且唱学语文——彭士强先生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54.

[16]劳在鸣.古典诗词吟唱曲谱[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7]邵燕祥.跟叶至善一起唱古诗词[N].文汇报,2009-7-6,11.

[18]丁志珍.新课改中的朗读教学[J].文学教育,2008,(9,下):119.

第6篇

关键词:英文报;英语阅读;英语写作 

二语习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想要学好也是不容易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语言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习得者的第二语言思维逻辑。应惠兰,徐慧芳通过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归纳出中国大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有关要求:语言实用性强,难易度适中;话题有趣味性、知识性;增加叙事类文章的比例;标题本身有吸引力,激发好奇心。这为大学英语阅读训练的选材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与其他阅读材料相比,英语报刊具有内容新颖、资料丰富、语言现代、词语实用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英语报刊成为十分理想的英语教学资料,尤其是对于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刊来说。 

一、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刊的特点 

1.内容的广泛性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刊信息丰富,类型多样。报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财经、人文、娱乐等多个领域。文章形式多样化,不仅有新闻报道、评论,还有习作天地、优美选文、四六级专题,等等。 

2.内容的专业性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刊能给学生提供不同体裁的范文。就篇章结构而言,中国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以汉语思维去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报刊中地道的、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范文来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报刊还列举某些单词、短语、句子的妙处,使学生能够学会欣赏语言,逐渐积累语言知识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语言的与时俱进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刊材料鲜活,紧追时政,与时俱进。阅读英文报刊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天下大事,还可以接触大量鲜活的英文表达方式。报刊上的文章总能迅速跟上时代步伐,及时采用新的词汇、语言形式及语法结构。相比之下,单一的阅读教材由于版本更新太慢,往往出现材料滞后的问题。 

4.梯度的适用性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刊难易适中,梯度不同。不同版面有难易程度不同、题材丰富的文章。例如,新闻热点、历史文化、现代科技等。这些文章篇幅长短灵活,语言文字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利用报刊进行阅读教学 

报刊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略读、跳读、细读、精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查找信息,推断生词含义,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作者意图,并将教学方法和策略融入以下课堂形式。 

1.新闻播报 

进行新闻播报时,提前将班级以宿舍为单位分成5~6个小组。每节课由课代表提前安排两个小组进行准备,准备内容及时间不限,分工进行单词以及难句查询。小组可以委派一名学生为播报员汇报学习内容,或组织多名学生进行串讲。每次课由指定小组播报,教师记录播报情况并适当点评。 

2.小组辩论 

小组辩论也以宿舍为单位。每次课由课代表提前指定一个宿舍,该宿舍就以每期报纸第三版的话题为主进行辩论。辩论由小组掌控,分为正反两方,任何一方可以任意邀请班级其他成员参与讨论,争取成为人人参与、自由发言的班级大辩论。 

3.报刊阅读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英语阅读每周一次作业。书写作业时需要记录日期以及版次,每天将阅读中出现的难词难、句积累在作业本中。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一本英语读物,可以自己做一个阅读计划,比如每天读5页,并将难词记在作业本中。 

三、报刊值入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笔者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设计了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报纸植入课堂教学问卷调查表(学生用)。调查对象是2011、2012、2013、2014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共计100名,收集问卷,根据回答情况统计得出: 

1.报纸使用率 

每周学生平均专业英语课有10节,其中6节课植入了报刊教学。每节课报刊教学所占的时间比重为40%~50%。学生课后读报的时间大约每周7~8个小时左右。 

2.报纸难易度 

20%的学生认为词汇、句子偏难,有待提高。35%的学生认为某些版块,比如财经、新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名词太多,理解困难。23%的学生认为优美选文版块文化常识以及历史地理背景深奥难懂。22%的学生觉得阅读速度过慢,阅读不流畅。 

参考文献: 

[1]应惠兰,徐慧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3):206-209. 

[2]Schmitt.R$R.Carter.The lexical advantages of narrow reading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J].TESOL Journa,20009(1). 

[3]端木义万.报刊教学与外语教改[J].外语研究,2005(1):36-39.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职高专第二期重点课题“英文报刊植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4016)及院级课题“‘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精品课程群中的实践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2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7篇

承载着名师工程建设的期望,承载着学校领导的关怀,小学语文名教师工作室如同一株破土而出的嫩芽,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在呵护与关爱中,实现着生命的拔节与成长。回眸工作室的历程,我们充实着、实践着、思考着。

一、工作室基本情况介绍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现有成员8人。这其中包括平山第一小学副校长林静,德育处副主任周特瞻;白花第二小学副校长李敏妮;实验小学林佛珊;平山中心小学语文科科长戴巧英、宋芳芳;黄埠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温月云;大岭中心小学谢静雅。8名成员都是所在区域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最为重要的是,每位成员都非常勤奋上进,对于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都能做到积极参与,勇于承担,热情高涨。

二、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6月5日举行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郭党组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我们要自主工作,打造名副其实、效果显著的名师工作室。教研室张伟元老师和曹燕玲老师对我们提出了期望,期望我们专心钻研教学,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素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6月28日,工作室成员受邀担任“惠东县第六届小学生艺术展演”诗歌朗诵组别评委工作,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负责赛后点评。

10月16日,惠东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2018-2019学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语文学科中心教研组教研员培训,在惠州市一中双语国际学校举行。本次活动,张伟元老师和曹燕玲老师分别作了题为“试题研究及分析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分层培训工作思路和指导意见”的重要讲话,并布置了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学科工作要点。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就本学期工作室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

10月24-26日,工作室成员分成三组,配合教研室的工作,圆满组织了山区片、沿海片、沿江片的语文科优质课评比活动。

三、工作成效与收获

1.开展教学专著阅读,扎实推进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理论素养。

工作室要求成员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教学专著。在专著阅读中,以研究教学名师为主。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刻了解名师教育教学思想,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学艺术。特别是通过微信流,老师们对于永正、贾志敏、王崧舟、窦桂梅等许多名师的教学思想及风格,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从研究学起,从模仿学起,这已经成为加速专业成长的一个捷径。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的第一要务。本学期我们工作室每位成员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县级课题《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开展了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目前,这些课题研究工作正稳步推进。

3.以专题报告及案例评析为引导,积极引领学科教学新发展。

2018年10月16日,惠州一中双语国际学校李燕娜老师执教了观摩课《鲸》,工作室成员带领中心教研员分组评课议课,并由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总结点评。同时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及成员林静校长分别作了题为《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及《“领”你进入书的海洋》主题讲座。这次活动收到了中心教研组教研员的一致好评。

4.以课堂教学研磨为平台,不断提升成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艺术水平

2018年5月28日举行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评课磨课活动。本次活动首先由平山第一小学语文科科长严伟霞老师和平山中心小学刘文芳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然后由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议课、磨课。精品课例的研磨,让成员们在理解与处理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方法、驾驭课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启发。而由工作室指导的这两节课分别获得了2018年惠州市录像课评比活动的一、二等奖。

四、努力的方向

根据《惠东县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接下来我工作室计划开展如下工作:

(一)“提升自己,影响他人”,打造“名优群体”。

1.聚焦课堂教学,塑造个性特质。

工作室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提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打造每一位成员的“精品课”。通过工作室成员内部开课、开设讲座等形式,相互学习,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力争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和特色,确保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

2.继续开展教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开展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

3.做好帮扶引领,追求辐射效应。

工作室成员一方面在导师的引领下,实现各方面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还要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和青年教师成长的帮扶者。本学期,要求各工作室成员结对1~2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案例分析,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11月底和12月初,工作室将到大岭中心小学及增光小学“送课下乡”并开设学术专题讲座,展示工作室实践成果,追求辐射效应。

4.搭建交流平台,共享教育智慧。

完善名师工作室博客建设,让工作室博客成为工作室成员与外界同行进行交流的窗口,实现教育智慧共享。

5.用读书丰盈自我。

通过专业阅读,正确把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努力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质。本学期推荐阅读的书籍是《李吉林于情境教学》、《窦桂梅于主题教学》。

6.以“观课、听课、评课”来提升自己。

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探索教学工作新思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勤于思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坚持写教学反思,积极撰写论文。

(二)分层培训,整合、盘活资源。

除了工作室成员的自我成长外,我们还会积极配合教研室,开展对各镇中心教研员的培训工作,并分片区协助各镇做好分层培训工作。具体培训思路如下:教研员、名师工作室各镇中心教研员学校教研组(辖区内)1.语文主管领导;2.科组长;3.备课组长;4.骨干教师。

第8篇

研讨会的第二天,是中学阶段的教学演示,共四场。第二场就轮到代表澳门的教业中学贺诚校长展示了。从大会印刷的材料中可以看到他的教学经历:从事教育三十余年,先后任教过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曾在全国25个省(市)、10多家高等院校及港澳台地区,讲课示范500多场次,发表教学论文100余篇、教学专著5部;他的“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法”在教育界影响广泛;他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曾获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语文阅读教学观摩大赛一等奖。

在这次教学演示的设计理念一栏,这样写着:“以读为本,突出语言实践;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翻看他提供的教案,是8位老师中最简洁的,只有6个提纲挈要的点,时间上也笼统地写为“第一课时”。这与大多数教师具体到几分钟的写法大不同。于是,我对他的这堂教学充满了好奇,他将如何展示他深厚的教学功力呢?

贺校长巧妙地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向这群素未谋面的学生介绍了自己的姓氏、藉贯,引导同学们猜测他与贺知章的关系,原来他是贺知章的第32代后人!他儒雅地与学生寒暄,还问道:“你们喜欢我吗?”学生们被他的风趣逗笑了,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距离。

他使用的教材是《万里长城》。他先要求学生默读开篇第一句:“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认为最重要的词上加以重音来读。对于学生各不相同的表现,他逐一评点:“你认为‘伟大’很重要”“你强调了‘最’字”“你中气很足、气沉丹田”……气氛轻松搞笑。找出所有的关键词后,全班齐读,抑扬顿挫,富于情感。

接着,他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伟大?怎么伟大了?要求学生在字里行间标出与伟大有关的关键词,并允许他们走到相熟的同学那儿,分享各自找到的词。“我找到了!是‘气魄雄伟’!”每当孩子们找到一个词,贺校长就会用惊喜的语调将词语重复一次,认真地逐一写在白板上。很快,“气魄雄伟”“年代久远”“工程浩大”“施工艰难”4个词全被学生找了出来。

在板书的过程中,贺校长巧妙地把4个特点镶嵌在开篇第一句之中。全班齐声诵读这个“新”句子:“万里长城,气魄雄伟、年代久远、工程伟大、施工艰难,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辅以图片、短片的播放,学生们进一步感悟万里长城的气魄雄伟。在引导抒发站在长城上的情感时,前面几个学生对答如流,唯独到了最后一个的时候,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贺校长马上在台上摇头晃脑,说:“景色实在太壮美了,陶醉到……啧啧……”台上台下不禁大笑起来。

最后,贺校长要求学生们站起来,一起诵读白板上的句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啊,确实了不起!”学生的情感达到整节课的最。“那万里长城的伟大,难道仅因为如此吗?关于这问题,下一节才讨论,大家回去再思考一下!”交代了40分钟的示范课后的后续工作,巧妙地避开了示范课不可能全面呈现所有教学过程的尴尬。

回看教学目的,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时间控制得刚刚好。

整节课,摆脱了传统教学以老师为本的方式,创新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他没有直接对文本进行解读,而是靠驾驭词藻的深厚功力,导引学生一步步去挖掘文本背后蕴藏的深意,不知不觉中完成解读。像高明的导演,牵动学生的情绪,达至!看得出,他追求的是阅读的过程,用“读”推动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感受。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心理感知不一,所领略的亦有所不同,对于学生的每一种反应,贺校长的用词几乎没有一个是重复的,体现了他对每一种感受所给予的充分尊重!表面上看来,教案很笼统、很简单,但通过演示可以看出,老师预设的方案绝不止一套,应是根据现场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方案,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反而更显老师的功力。还有他那富感染力的语调,表现了他斯文儒雅中带着风趣,幽默中透着深邃的教风。课堂上的突况,则足见他的自信与睿智。这下子,贺校长成了中学组的名人,连中午吃便当时也被很多老师围住,与他探讨!

会后,即兴写下一首并不讲究平仄、格律对仗的打油诗,以表此次研讨会之所得:

观课有感

四月芳菲台中聚,研讨学习迎初夏。

澳门来个贺校长,幽默风趣谁及他?

启发引导显真功,儒雅睿智人人夸!

第9篇

随着我国对外各交往规模的日益扩大,提高国民的外语素质,已经不是一般的教育问题、人才培养规格的问题,而是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速度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作为基础阶段教育的小学英语教学入手,从娃娃抓起,运用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及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能力。目前使用的新课标英语教材词汇量大,信息获取量多,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素质要求比较高,而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单词遗忘得快,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差,在没有外部语言环境下要将一门外语学扎实,必须依赖除上课、教材外的大量信息输入,一定量的课外语言信息资源的补充就有了必要性与现实性了。由于小学英语教学阶段的语言知识相对简单,且基本都处于一种原始的积累和巩固上,我们不妨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出发从兴趣,语感入手进行一定的阅读训练,既巩固和学会运用了所学过的语言知识,又拓展了一定的词汇量,开阔了视野。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校发展的眼光对待英语教学。语言学习中阅读时所有其他技能的基础,较强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掌握,阅读能力与其他技能交互作用,能带动其他几项语言技能的发展,同时也为更高的语言成就铺平道路。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能力,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进步,就能进行自主学习,达到授人以渔的成效。柯鲁克先生也一再主张,中国的英语教学应采用大量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英语阅读教学在复习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研究的认识及实施原则

1.对小学英语阅读的认识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分层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让学生爱动脑筋、会动脑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动作用,积极投入到学校活动中去,进行探究与发现,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发展寻求新知识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巩固和扩大学生的阅读词汇量,增强语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逐渐形成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异国文化,拓展实践空间,不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应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以年段划分,分别开展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理解方面的训练。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阅读材料的形式和内容,采用分层次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阅读学习策略,在阅读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怎样才能掌握、内化这些策略。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分层次阅读教学学习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的过程中,与教学过程是同样的道理,要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调动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允许学生有个体差异,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还应当努力做好教学中的引导、启发和辅导等工作,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归纳和总结,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趣味性原则。阅读课的形式、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切合实际。学生在阅读时,老师也要同步阅读,让学生感到老师与他们在一起,在合作学习,在共同进步。

(3)实践性原则。阅读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滚雪球似的增加输入量,为学生创设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拓展实践空间, “以读带说”、“以读促写”,听说读写多方结合。

(4)整体性原则。阅读时注意将课堂教材与课外阅读材料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连接,拓宽学习道路,尽可能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发挥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研究的实施情况

1.三年级“阳光英语天天唱”

三年级学生是学习英语的起始之年,首要目标是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其阅读打下基础。根据“课标”一级要求,让学生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课题组教师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精心创编了校本教材三年级“阳光英语天天唱”。通过实践,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大多数同学对英语这门语言兴趣比较浓。但是要让每一个同学的兴趣能坚持下去,还得探究和挖掘语言魅力,吸引孩子们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以后提升语言的综合能力打下基础,当然包括阅读能力的提高。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就阅读层面而言,首先要求孩子们能把握一些语言的基本要素,如音,形,意等词汇的积累,同时,要求同学们要大量投资时间在实践中运用,因为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还得要求我们多营造语言环境。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摆在首位。具体做法:

(1)在学生能读、会唱,了解一些基本生活及学习用语,词的前提下,寻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2)建立班或是班级里成立英语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举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分享所学成果。

(3)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课内外活动,具体体现在小学生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因此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形式多变的活动,如:让学生收集材料;模仿影视片段;学唱英语歌曲。

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把所有的现行PEP课本以及外研社新标准英语教材词汇重组汇编成和同学们学习与生活有关的可行的读本,创新而实事求是去寻求践行生活与学习之中。结合我校特色教学而形成特色阅读氛围,自主研发校本读物,挖掘具有新思想而积极健康的读物(如:外研社《丽声分级读物》),为孩子最终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四年级“阳光英语天天念”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到小学毕业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新课标》在语言技能目标描述和基本学习策略描述中,都对小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课题英语阅读教学对在现英语新单词,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获取信息,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针对四年级学生特点,有计划地把阅读资源引入课堂,结合教学需要及学生的现有水平,开展阅读资料与常规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课题组教师合理汇编了四年级“阳光英语天天念”,结合课堂教学合理使用校本汇编教材,同时把课堂的阅读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按各自的阅读计划进行学习。

两年来通过对四年级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了巩固和扩大,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形成了一定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学生善于学习并且英语的兴趣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最主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3.五年级“阳光英语天天读”

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对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开展阅读教学更加成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课题组结合我校特点进行了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并结合PEP教材汇编了五年级“阳光英语天天读”校本教材,在日常教学中遵循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尝试绘本阅读教学的原则,通过阅读技能的培养,阅读策略的应用,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语感增强了,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了,训练发展了英语思维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六年级“阳光英语天天讲”

(1)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了迅速的巩固与扩大。

(2)学生对绘本故事、报刊内容更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现场评比,鼓励了优生,激励了后进学生。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也养成了自我学习的习惯。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及思路的拓宽,在应试中提高了答题的正确率,获得更好的成绩。英文阅读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利用各种英语学习资源,提高了对单词的记忆能力,提高了对短语、短文的认知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了阅读速度和语言感受能力。学生不但阅读速度有大幅提高,阅读能力也大有提高。

四、开展校本研究从而改变教师行为:

1.改变研究方式,形成研究制度

英语阅读教学虽然是学科实验,但是实验的推进却要求人人是行动者,是研究者。这就迫切的需要实验教师改变以往的研究方式,形成研究制度。实验教师课前课后一起研讨,随时对话,一起反思。共同分享成果,共同感受困惑问题。教师个体的研究能力提高了,团队精神也增强了。

在校级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片区教研活动。我校实验教师与我区小学英语学会成员教师共同质疑、释疑,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定期开展研讨课,让老师们再一次根据直观的案例进行研讨。这种方式主要解决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怎样通过课堂教学这个载体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材、教师、学生产生良性互动,为平等对话提供示范,使教师先模仿经验,再创造经验。

2.教师合作对话,形成群研氛围

实验教师互相听课,作案例分析,集体反思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运用典型经验,为课题开展更好服务。

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对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基于此,在分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中,实验教师更注重阅读策略的探究,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探知、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语言感知世界。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各实验教师,力争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开展了“英语书法比赛及展示”、“英语手抄报”、“英语诗词朗诵会”、“英语短剧”等比赛,通过参与活动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和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得全国小学英语竞赛一等奖的学生代表阚秀佶同学参加了在吉林举办的全国小学生英语夏令营。这些活动既从一个侧面评价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再创佳绩的愿望,为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有效的学习策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交流互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验教师通过钻研课标和教材,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展开阅读教学学习策略的集体备课,通过个体备课-集体备课-上公开课-说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展现出各具特色的课例。此外,我校黄劲松、张娟、瞿媛媛、官兴燕老师还有幸成为贵州省樊厚义名师工作室学员,多次参加送课和同课异构活动。另外,我校实验还与汇川区北关小学、绥阳县城南小学的老师们进行同课异构活动。课题组韦丽老师多次在遵义师院对全市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及课例分析培训;对凤冈县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暑期培训;对我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新教材培训。谭少娟老师、黄劲松老师、瞿媛媛老师、黄梅老师也对全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及培训。我们在和老师们分享我们课题成果的同时,我们课题组的教师也得到提高和成长。

五、实验研究取得的成效

三年来,就实验教学的客观效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调控实验教学的健康发展,在组织领导、理论探索、教学研究方面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各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学习策略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验教学的开展开辟了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

这项实验的开辟,为建设适合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特点的特色教育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提供了先进经验。

2.形成了我校阅读教学策略

低、中年级段:师生互动阅读策略

师生共同参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中、高年级段:自主阅读策略

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读本,学生自主阅读、小组交流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高年级段:课外开放性阅读策略

以课外读物为主,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兴趣爱好的读物进行课外阅读,这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

3.形成了我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模式:“听―说―读―讲―演―写”开心阅读六步曲

a.听录音、看文本,大体了解文本内容。

b.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本,解决文本中的生词和短语,进一步理解认识文本。

c.分小组、分角色朗诵文本。

d.复述、表演故事。

e.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后续写或改写文本。

4.优化了我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5.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年来,实验教师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不断优化自身教学实践,撰写了20多篇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分别在国家、省市级等刊物上发表并获奖,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形成了较为浓郁的研讨氛围,也增强了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实验教师集集体智慧编写了贵州本土教辅《名校学案》(四年级上册),公开出版发行。

阅读教学学习策略的研究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共有8名专职英语教师,有4名英语教师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6名为区级骨干教师。其中韦丽老师成为我市首批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劲松老师参加了全国优秀英语教师出国留学活动,被授予首届全国名师称号;实验教师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及教学大赛和教学研讨会上做交流,并取得好成绩。有100余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剑桥少儿英语口语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实验老师们,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有声有色,并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同时,借助研究平台和英语校级社团活动的开展,辅导学生编排活泼有趣,形式多样的英语小品、课本剧,并成功开展了英语书法竞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故事赛、英语朗诵及英语课本剧演出等活动,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六、困惑与反思

第10篇

一、扎扎实实识字、解词

新课标对初中生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但我们的教师不管是在公开课还是在常态课中,往往会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在整体感知课文或检查预习时,会出示一些字词,问学生是否认识,认识了,好,读一遍,就算完成一个教学环节了。也许这样的教法对初一学生来说是可行的,但对初二、初三学生来说,是不是有点浅显,只认识了字形,对词意却仍然不知,教师也没有往这方面去引导,那么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不重视,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学生对有些字词的深层含义就不能够理解了。

在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深刻体会了解词的重要性。在一个班级上课时,我也是按以前的老方法,把生字词罗列到PPT上,让学生识字朗读,许多学生都认识了“庇”这个字形。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我也出示了这些字,但在出示“庇”的时候,我问了一句,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立马翻书,找到了答案,是“遮蔽、保护”的意思,我再问,作者要保护的是谁?“天下寒士。”学生立马抢答。“那作者自己已经很富有了吗?”我继续问。“没有”。经过预习,学生们很快就能回答出来。这时,我又抛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自己生活贫寒,还要大庇天下寒士呢?”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议论开来了,这个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而不是死气沉沉的读完字就等老师的下一个教学环节了。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一直往纵深发展,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该是有效的,因为他们不仅在听在记,更是在思考,有自己的思考在,活动就一定有效。通过这堂课,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识字、解词的重要性,这个过程能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所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让他们扎扎实实的识字解词这个过程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走过场,而是应该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理解词语,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朴朴实实教读书

曾经去听过一节市级公开课,那位教师的教法很独特,一开始就让学生默读《阿里山纪行》(当时开课篇目)这篇课文,当时我就诧异,这篇课文这么长,让学生默读,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少啊。事实果然如此,W生默读这篇课文都花15分钟,整堂课只剩下了30分钟,这堂课的效率大打折扣了。那么,我们教师平时是如何处理朗读的呢?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仅限于让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听读而已。高明的老师会贴一张文雅的标签:初读、品读、精读、赏读。但是,到底怎么品读,品读要达到什么程度;到底要怎么精读,精读要精到什么程度;到底怎样赏读,用什么方式才算有效阅读………也许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们只是把这几个漂亮的标签贴上去,便不再问效果。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觉得只要自己的课堂设计有这样的名词,就算精美了。但我们忽略了如果不贴这样的标签,谁能听出来这个环节是品读、精读、还是赏读?老师们只知道这个环节大概要品五分钟或六分钟,具体学生说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把五分钟、六分钟的时间说完了,这个环节就结束了。虽然新课改一再强调要让学生成为“主体”,但教师的指导功能不能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是读的主体,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怎么读,而不是纯粹的展示几个阅读环节就结束了。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呢。我觉得教师必须做到用阅读教阅读。教师必须先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思考及发现。用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感受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体验,用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的发现。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篇课文我讲过无数遍了,不需要再阅读就能讲解,但我想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得到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吧。

曾看过黄厚江老师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的教学视频,他在教阅读时,并没有采取什么“先进的教学模式”,也没有采用各种“时髦”的组织活动,就是引领学生一遍遍地读出文中小男孩的心境、感情,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感知了语言,一堂看似平常的课堂,却教给了学生实实在在的东西,我想,这样的教学模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

三、老老实实练写作

上一些教学网站浏览,我们不难发现经常会有“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作文结尾写作方法”等等类似的教学论文或课件。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类教学方法不好,这个很适用于应试考试。但是,我们学生在初中三年学习写作并不应该这么简单了事。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来左右他们的作文。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阅读课只是用来分析课文,作文课才用来写作,阅读和写作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殊不知,课文本身就是写作的范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多练练笔。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金色年华”,这一单元后面的写作要求是“说真话,抒真情”,那么我们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从语言、修辞等角度来讲解课文,也可以让学生来修改、润色文中的一些语句,同时围绕“说真话,抒真情”这个中心来展开教学工作。我想,如果做到这两点,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也能在写作上有所收获,至少学会了作文中如何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果在整个初中阶段六册书的每个单元主题我们都能这么好好利用的话,还怕学生写不出作文吗?

作文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是需要学生经常练笔,脑子里有料才能进行的。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老老实实教写作,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的写作本领。

尽管一堂语文课才四十五分钟,但如果每一堂课我们都能做到扎扎实实识字解词、朴朴实实教阅读、老老实实练作文,那么我想这堂课的效率绝对是高的。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也尽量做到这三点,争取在四十五分中内得到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第11篇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强调学生在阅读方面应注意 “要有较丰富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教学目标首先从阅读的数量着手的,一是要提倡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每个学段的阅读量都有一定的数量。因此,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重要途径,只重视课内阅读教学是无法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的。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课内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情感体验,而且在课外之余还加强读书积累,不断培养语感。我们怎样让学生如饥似渴地进行课外读书呢?主要还是我们老师怎样去影响和指导他们了。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阐明多读书的道理,让学生多读书

我们经常谈到:书籍不仅能使人目视千里,通晓古今;也能使人接过前人棒传至后人,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还能使人晓知明理,化解面临各种矛盾和焦虑。从某个角度讲,书籍与人生可以说是同一个概念,要想有丰富人生就要爱好阅读,善于阅读,不断的阅读。王蒙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的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英国的培根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性,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诸如以上这些道理,学生听多了,听明白了,会因读书对自己一生的重要性而促使自己去多读书。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讲读书的好处,更重要的时时处处做出榜样,抓紧业余时间博览群书,以便在课堂上个经典名著随口道来,如数家珍;时常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学生看。这样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才有博学多才、有本领让学生崇拜的好老师,学生才能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共同突破难点,共同奋进。几年来,我在各种刊物、教学网站、报纸等发表的教学论文或文章,每次都在班上让学生读读看看,同时也增强他们的信心,介绍平时应该多注意积累。这样学生就会因为你的博学多才而配合你;因为你有恒心,善于积累而效仿,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如果老师光耍嘴皮功夫,自己是个花架子,知识缺乏,或者不善于读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太好的。

三、加强辅导,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当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起来后,老师就要辅导学生如何去书山文海里寻找自己合适的书籍读,如何合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这是关键的。人生有限,时间宝贵,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去找书,怎样去读文章,我们应该正确辅导。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古罗马的塞涅卡也说过,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因此,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有关目标给学生推荐好阅读的书刊。

在向学生建议读什么样的书时,教师要研究他们的兴趣、志向和才能,应以学生的年龄、心理接受程度为前提。苏霍姆林斯基将帕夫雷什中学的十个年级分为三个学段:低年级(一至四年级)、中年级(五至七年级)、高年级(八至十年级)。他为低年级提供的大多是故事、童话、诗歌、寓言、神话,为中年级提供的大多数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为高年级推荐的则主要是文化格调较高的书籍。我们语文老师要做到有目的利用班级借书时间,带领学生进图书室,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挑选读物。

语文老师还要授予学生阅读方法,首先,快速而用心地阅读。这种阅读,要求学生“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的整个句子,眼光离得开书本,口头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容,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其次,做读书笔记。提纲式——写提纲能训练思考的能力,即阅读科学著作时把主要的、关键的、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罗列出来,建立起所学内容的逻辑“骨架”;摘抄式——把书籍、报纸、杂志中与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抄下来,把有意思的词汇或不懂的词、喜欢的短语和各种句子等摘抄下来;心得式——在书的页边上写下一些有关的批语,好像在跟作者进行争论。这些方法可根据读物的特点和学生的喜好单一或者综合地使用,目的是用来记录那些一闪即逝的思想。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当鼓励学生文学爱好者由赏读作品向自由创作发展,教学生写读后感,积极向校园广播、报纸、刊物投稿,让他们有成功感,从而激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第12篇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强调学生在阅读方面应注意“要有较丰富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教学目标首先从阅读的数量着手的,一是要提倡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每个学段的阅读量都有一定的数量。因此,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重要途径,只重视课内阅读教学是无法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课内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情感体验,而且在课外之余还加强读书积累,不断培养语感。我们怎样让学生如饥似渴地进行课外读书呢?主要还是我们老师怎样去影响和指导他们了。我在教学中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1 让学生懂得多读书的好处

我们经常谈到:书籍不仅能使人目视千里,通晓古今的;也能使人接过前人棒传至后人,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还能使人晓知明理,化解面临各种矛盾而焦虑。从某个角度讲,书籍与人生可以说是同一个概念,要想有丰富人生就的爱好阅读。善于阅读,不断的阅读。王蒙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的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英国的培根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性,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诸如以上这些道理,学生听多了,听明白了,会因读书对自己一生的重要性而促使自己去多读书的。

2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讲读书的好处,更重要的时时处处做出榜样,抓紧业余时间博览群书,以便在课堂上个经典名著随口道来,如数家珍;时常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学生看。这样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才有博学多才、有本领让学生崇拜的好老师,学生才能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共同突破难点,共同奋进。几年来,我在各种刊物、教学网站、报纸等发表的教学论文或文章,每次都在班上让学生读读看看,同时也增强他们的信心,介绍平时应该多注意积累。这样学生就会因为你的博学多才而配合你;因为你有恒心,善于积累而效仿,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嘛。如果老师光耍嘴皮功夫,自己是个花架子,知识缺乏,或者不善于读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太好的。

3 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当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起来后,老师就要辅导学生如何去书山文海里寻找自己合适的书籍读,如何合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这是关键的。人生有限,时间宝贵,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去找书,怎样去读文章,我们是应该正确辅导的。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古罗马的塞涅卡也说过,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因此,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有关目标给学生推荐好书刊。

在向学生建议读什么样的书时,教师要研究他们的兴趣、志向和才能,应以学生的年龄、心理接受程度为前提。苏霍姆林斯基将帕夫雷什中学的十个年级分为三个学段:低年级(一至四年级)、中年级(五至七年级)、高年级(八至十年级)。他为低年级提供的大多是故事、童话、诗歌、寓言、神话,为中年级提供的大多数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为高年级推荐的则主要是文化格调较高的书籍。我们语文老师要做到有目的利用班级借书时间,带领学生进图书室,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挑选读物。

语文老师还要授予学生阅读方法,首先,快速而用心地阅读。这种阅读,要求学生“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的整个句子,眼光离得开书本,口头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容,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其次,做读书笔记。提纲式——写提纲能训练思考的能力,即阅读科学著作时把主要的、关键的、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罗列出来,建立起所学内容的逻辑“骨架”;摘抄式——把书籍、报纸、杂志中与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抄下来,把有意思的词汇或不懂的词、喜欢的短语和各种句子等摘抄下来;心得式——在书的页边上写下一些有关的批语,好像在跟作者进行争论。这些方法可根据读物的特点和学生的喜好单一或者综合地使用,目的是用来记录那些一闪即逝的思想。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当鼓励学生文学爱好者由赏读作品向自由创作发展,教学生写读后感,积极向校园广播、报纸、刊物投稿,让他们有成功感,从而激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第13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将继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主要工作

l、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课改意识。

  措施:

    ①认真参加学校语文大组的各项活动,做好记录,并及时写下反思或随笔。

    ②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

形象,为学生示范;为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

组织教师订阅各级各类语文刊物,引导全体语文老师读好理论书刊和文学经典,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做好教育反思。

    ③加强学习,落实好四个基本点:

    a、坚持语文课改的正确方向,要切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努力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

    b、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育中实现工具性、人文性的动

态统一;

    c、继承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注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提倡吃

透两头、精讲多练、一课一得、咬文嚼字等优良传统;

    d、积极倡导本色语文。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服务于教学

  目的:以减负增效为目的,提高教学水平,树立精品意识。

  措施:

    ①教研组将广泛收集课改信息,及时印发,组织教师学习。每一个语文教师

也将发挥群体教育智慧、挖掘潜力,可以不断丰富它的内涵,也可以利用它的资

源,得以不断地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②加强校本培训。教研活动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做到专题化、系列化、经常

化。学习内容精心选择,符合学校以科研促教研的要求,形成人人发言的氛围。

    ③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开展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在钻

研教材及新课程标准,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在各阶段必须达

到的双基要求,与同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抓好三环节即

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要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精

心设计,认真实施每一堂课教学任务。

    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六认真”管理。及时上传教案,加强网络备课管理。作业要落实“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在辅导方面,

要建立班组后进生辅导记录、落实转差目标、责任,尽最大努力转化学有困难的

学生。

    ④努力提升公开课质量。每人每学期的公开课,必须围绕学校当前的研究主

题、经过自身精心准备,学科组认真讨论修改后,才可以实施。严格公开课执教时间,非重大工作冲突不得随意变动。积极、主动配合上“自报课”的老师,共同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经常开展正常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提倡一课多上,加强评课、切磋环节,提高研究含量。努力探究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其评价过程,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

    ⑤继续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

学就是服务,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自己识字、自己阅读、自我体验和

感悟,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充分 共3页,当前第1页1

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的提升和发展构建一个恰当的平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

当充满魅力,不仅有情趣,更要有品味,不仅有得益,更要有文化的内涵,要有

情感的熏陶,有美的欣赏,要让学生长期受益,终生难忘。我们欣赏并提倡“简

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3、抓好课题研究。只有科研才能兴教,只有科研才能兴校。要抓紧课题研究的

落实,强化过程管理,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力求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目的: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同时为组内教师创造展示

自己才华的机会。

  措施:

    ①进一步重视写字教学,不仅是低年级要重视,中、高年级更要重视。每周

集中安排两次不少于20分钟的写字时间,老师作认真指导,努力使学生的字写

得“入规、入轨、入体”  。

    ②要继续加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关于

口语交际的要求,鼓励教师对现行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大胆实践。要为学生创

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的环境,重视平时语言交际的练习,教研活动中要组织研究课,

进行专题研讨。

    ③进一步重视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要在重体验、重感悟的基

础上提高整体阅读水平。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班级建立图书角,并定期举

行读书交流会。同时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着力营造书香校园。

    ④作文教学要加大研究力度,要重视作文与学生活动及社会的关系的研究,

重视想象作文的研究,加强作文教学的开放性,追求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

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⑤优化小学尘语文课程评价。

5、各项常规工作

    ①认真听课,听课次数不少于10节。

②认真备课,重视二次备课、分层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后练习的设计。

③重视补缺补差工作。

④做好推普工作。

⑤做好常规检查。

三、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学科教学计划。

2、教研组长会议。(期初,时间另行通知。)

3、各教研组制定学期备课方案,并落实相关人员及注意事项。

4、随堂听课。

5、教学六认真检查。

6、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参评(市级)。

7、落实校际研究课题。

8、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进修自考。

9、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10、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相关培训。

三月份:

1、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2、教学六认真检查。

3、校一年级识字检测。(下旬)

4、低段写字检测(坐姿、握笔姿势等常规检查,无固定日期。)

5、随堂听课。

6、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3月15日)

7、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研讨活动。

8、校本培训。

四月份:

1、校三年级看图写话检测。(上旬)

2、镇语文学科教师说课比赛。(中旬)

3、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4、镇二年级情境会话能力检测。(中旬)

5、教学质量期中调研。(下旬)

6、随堂听课。

7、校本培训。

8、区语文名优教师教学展示。

9、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师德与职业道德》考试。(闭卷、4月底)

10、镇学科骨干教师示教活动。(第十周)

五月份:

1、校四年级作文能力检测。(上旬)

2、镇语文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中旬)

3、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4、校读书读报比赛。(团体平均分;个人10%)(中旬)

5、镇五年级句式达标。(下旬)

6、教学六认真检查。

7、随堂听课。

8、校本培训。

9、区语文论文、案例评比。(5月8日止)

10、心育上岗资格报名。

六月份:

1、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共3页,当前第2页2

2、随堂听课。

3、校本培训。

4、试用期新教师业务考核。

5、教学六认真检查。

6、六年级毕业考试。

7、心育上岗资格面试。

8、镇各学科案例(教学叙事)评比。(下旬)

9、期末复习与教学质量调研。

10、部署暑假工作。

 

 

九龙湖镇中心学校教导处(语文)

第14篇

论文摘 要:我校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对课题《如何开发和建设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库》的系统研究,通过多个实验班级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相对于传统模式的教学而言,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更快、更大程度地提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素质。  

 

一、什么是校园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其核心内容及功能包括并达到如下要求: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备课、资料查询、参与教师培训等工作,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规范性;资源内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资源更新及时、形式丰富、容量大。资源库中设置学科素材、教参中心、课件资源、试题库、教学拓展、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等栏目。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念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念为校园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门课程所提供的知识点,而且还拓宽了原有的知识面。 

2.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体验、实践、探究和合作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库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这一理论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人为本,以导为核心,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这一理论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是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的全体性、过程的合作性、资源方法理念策略的开放性、知识习得的实践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是建构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网络资源,以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它在如下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起辅助作用:(1)提供一个支持师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效环境,包括备课、授课、复习、答疑、讨论、完成和提交作业、批改作业等。(2)为课程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支持师生通过网络共享有关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讲稿、课件、模拟考题、参考资料等。 

三、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利用现代的计算机以及在其支持下的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计算机,尤其是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不仅以其声画并茂、形象直观吸引着学习者,而且它所能达到的师生交流、及时反馈功能也吸引了广大的教师。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系统突出多媒体和网络两项功能: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使外语教学突破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人们原本不能在此时此地听到看到的知识信息不仅听到了,看到了,而且信息传递的范围广了,速度更快了,地域更远了,人的各种感官都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又由于是网络,它可以完成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所无法完成的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师生交流的任务。 

四、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媒体与网络在听力教学活动中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老师说,学生听;磁带读,学生听。学生所动用的感官只有耳朵和手。枯燥的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进行这项教学就要生动得多。例如:我把一学期的课文及单词的录音整理为mp3放在校园网与班级电脑上,学生可以自行下载,每天早读,值日学生可以打开电脑,播放给同学听与跟读。利用《空中英语教室》进行听力训练。因为它配有相应的图像材料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对话语言所适宜的环境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电影或有声读物,如:titanic,gone with the wind,fair lady,brave heart等,培养学生语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听力水平。网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远程听力训练及更为有趣的活动形式。另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两个非常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 listeningexpress.com,从中学生可以收听voa special english, bbc world news等英语节目; 4english.cn,从中学生可以收听收看非常有趣的英语节目,如:经典电影片段、电影配音、新闻听力等等。 

2.媒体与网络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利用网络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声响及图像材料。仅仅是教材中的那么一点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能达到高考所要求的阅读水平的需要的。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如在学习澳大利亚一单元时,我们可以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跟随英语导游,游历广袤的澳洲,观赏澳洲特有的动物;在学习处理废物一单元时,我们在教室里便可看到英语解说的回收利用废纸和易拉罐生产过程的影片和利用风能的科幻影片。学习cloning一文时,可以利用flash,把晦涩难懂的克隆技术变的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尤其是文科的同学。 

3.媒体与网络在写作教学活动中 

现实生活中学生使用英语的环境有限,网络中的师生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使用英语的环境。在学习选修8第2单元cloning时,本单元的作文任务为表达正反观点的作文,我进行拓展协作训练,将“手机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在我班的qq群里,让学生发表看法,互动性很强。经过一定时间的探讨之后,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以习作的形式利用e-mail发给老师,老师阅读后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好的,漂亮的句子与不够到位或表达错误的句子分别摘录出来,再在屏幕上点评,从而在互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比单靠一根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省时,但高效多了。 

五、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结果 

1.课程资源库的网络资源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材料,校园网对网络报刊、杂志和论坛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链接和引用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带入适合自己需要的泛读天地。 

2.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利用资源库网络教学资源,教师不再是主要的知识源,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师“独霸讲台,垄断黑板”模式,寓教于乐,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去展示、去开发,打破课堂教学封闭性、单调性。 

3.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正如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所指出的,“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外语学习的环境。”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课余时间学生可以点击校园课程资源库的网络,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查询所需的课件资源、试题库等获取信息,自主学习。 

当然,要真正使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广泛地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课堂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也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如:怎样提高教学密度,合理安排课四十分钟时间;如何使多感官的学习更好地符合认识规律,加速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等;如何使资源库为人所有,而不是使用者被资源库的内容所牵制,未经筛选拿来就用等等,这些都是新的课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张明敏.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第15篇

论文摘 要:我校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对课题《如何开发和建设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库》的系统研究,通过多个实验班级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相对于传统模式的教学而言,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更快、更大程度地提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素质。

一、什么是校园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其核心内容及功能包括并达到如下要求: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备课、资料查询、参与教师培训等工作,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规范性;资源内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资源更新及时、形式丰富、容量大。资源库中设置学科素材、教参中心、课件资源、试题库、教学拓展、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等栏目。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念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念为校园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门课程所提供的知识点,而且还拓宽了原有的知识面。

2.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体验、实践、探究和合作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库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这一理论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人为本,以导为核心,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这一理论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是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的全体性、过程的合作性、资源方法理念策略的开放性、知识习得的实践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是建构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网络资源,以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它在如下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起辅助作用:(1)提供一个支持师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效环境,包括备课、授课、复习、答疑、讨论、完成和提交作业、批改作业等。(2)为课程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支持师生通过网络共享有关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讲稿、课件、模拟考题、参考资料等。

三、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利用现代的计算机以及在其支持下的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计算机,尤其是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不仅以其声画并茂、形象直观吸引着学习者,而且它所能达到的师生交流、及时反馈功能也吸引了广大的教师。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系统突出多媒体和网络两项功能: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使外语教学突破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人们原本不能在此时此地听到看到的知识信息不仅听到了,看到了,而且信息传递的范围广了,速度更快了,地域更远了,人的各种感官都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又由于是网络,它可以完成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所无法完成的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师生交流的任务。

四、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媒体与网络在听力教学活动中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老师说,学生听;磁带读,学生听。学生所动用的感官只有耳朵和手。枯燥的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进行这项教学就要生动得多。例如:我把一学期的课文及单词的录音整理为mp3放在校园网与班级电脑上,学生可以自行下载,每天早读,值日学生可以打开电脑,播放给同学听与跟读。利用《空中英语教室》进行听力训练。因为它配有相应的图像材料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对话语言所适宜的环境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电影或有声读物,如:Titanic,Gone with the wind,Fair lady,Brave heart等,培养学生语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听力水平。网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远程听力训练及更为有趣的活动形式。另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两个非常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 listeningexpress.com,从中学生可以收听VOA Special English, BBC World News等英语节目; 4english.cn,从中学生可以收听收看非常有趣的英语节目,如:经典电影片段、电影配音、新闻听力等等。

2.媒体与网络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利用网络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声响及图像材料。仅仅是教材中的那么一点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能达到高考所要求的阅读水平的需要的。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如在学习澳大利亚一单元时,我们可以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跟随英语导游,游历广袤的澳洲,观赏澳洲特有的动物;在学习处理废物一单元时,我们在教室里便可看到英语解说的回收利用废纸和易拉罐生产过程的影片和利用风能的科幻影片。学习cloning一文时,可以利用Flash,把晦涩难懂的克隆技术变的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尤其是文科的同学。

3.媒体与网络在写作教学活动中

现实生活中学生使用英语的环境有限,网络中的师生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使用英语的环境。在学习选修8第2单元cloning时,本单元的作文任务为表达正反观点的作文,我进行拓展协作训练,将“手机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在我班的QQ群里,让学生发表看法,互动性很强。经过一定时间的探讨之后,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以习作的形式利用E-mail发给老师,老师阅读后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好的,漂亮的句子与不够到位或表达错误的句子分别摘录出来,再在屏幕上点评,从而在互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比单靠一根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省时,但高效多了。

五、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结果

1.课程资源库的网络资源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材料,校园网对网络报刊、杂志和论坛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链接和引用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带入适合自己需要的泛读天地。

2.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利用资源库网络教学资源,教师不再是主要的知识源,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师“独霸讲台,垄断黑板”模式,寓教于乐,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去展示、去开发,打破课堂教学封闭性、单调性。

3.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正如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所指出的,“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外语学习的环境。”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课余时间学生可以点击校园课程资源库的网络,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查询所需的课件资源、试题库等获取信息,自主学习。

当然,要真正使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广泛地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课堂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也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如:怎样提高教学密度,合理安排课四十分钟时间;如何使多感官的学习更好地符合认识规律,加速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等;如何使资源库为人所有,而不是使用者被资源库的内容所牵制,未经筛选拿来就用等等,这些都是新的课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张明敏.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