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品设计论文范文

产品设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品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品设计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对精神上满足感的需求也变的愈加紧迫。情感作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各种艺术和文学形式中都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同时,也引发了对产品设计的再度思考:现代产品设计应当是一种关乎情感的活动,而不是发展初期简单的物质造型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物质情感化的过程。当代的设计师们应当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把握情感定位,关注设计沟通环节。

引言

人所属的社会群体是富有情感的,这样的特性决定了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就必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情感影响。在面对选择产品的问题上,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人们往往对一件物品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有的人可以表明各种理由,有的人却无法具体说出喜爱的原因,不论是哪种状态,却都能说明一个问题:人与物品之间已经产生了情感上的某种共鸣,这才是人们对之一见钟情的根本原因。而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表层,情感上的深层诉求更显得至关重要。

1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因素

产品设计是一种由多重相关的要素构成的系统过程。从产品的诞生到消亡即从成品到废品的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产品设计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在实践中,往往是通过调整各个环节要素来达到最终目的的。这其中的要素就包括功能、结构要素、人因要素、形态要素、色彩要素、环境要素等等,而其中人因要素则是我们要加以强调和重视的部分。人因要素的目的就是在于实现产品与人的身心之间的最好的匹配关系。所以,情感因素作为人与产品心灵上的沟通桥梁尤其应该加强重视和研究。

生活中我们所认识的情感指的是人的各种感情及情趣,更多强调的是人的感受,是一种表层的现象。而实际上,就产品设计而言,一件在情感上打动人的成功作品,往往是设计师自觉地将优良的审美情趣及真实感受融入设计的过程,最终追求的是设计师注入的和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在情感上得到的共鸣,即价值观上的认同。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关联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如此复杂多样,但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价值,所以情感的判别其实与价值观的树立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我们这里谈及到的情感绝不仅仅是感情信息的表达,更重要的则是深层意义上的认知,是遵从设计价值观而进行的活动,这种设计观的认同必须贴近现实社会,应该是一种责任,体现的是为客户负责,为市场经济行为负责。

由此可见,在产品设计中,情感定位的环节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发于根基,伴随整个设计过程,之后体现在成品中,将在与用户的交流中产生某种心灵上的冲击,直到购买行为的发生,最终形成市场的运作。

2产品设计中的情感体现

纵观整个产品设计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不论在哪个阶段,产品的设计中都不缺乏情感的表达,同样不缺乏对各个时期风格喜好的拥戴者。但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知的进步,人们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脚步,却发现,在某些时期,人们对产品的情感需求是缺乏理性约束的,然而,庆幸的是,理性的思考方式及设计态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设计中的深层情感问题的探究也渐渐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2.1产品设计观念的演进

产品设计中情感因素被愈加关注,首先就可以从观念上的完善得以体现。理论思想是具有结论性及指导性的,因此,每一个微小概念的提出都能反映出一个阶段对事物的理解程度,我们也试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情感设计融入产品设计的渗透过程。

2.1.1“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对现代的产品设计而言,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指的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协调产品-社会-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目的就是为了给人类自身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曾一再被模糊和曲解。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各种行为活动都是尊循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在试图征服自然的同时,往往成为了被自然惩罚的对象。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工业产品就是个极典型的例子,他们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可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失落和生活环境的重创。一再被自然警告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真谛在于对人性的真正关怀,人们开始挖掘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产品设计中对产品情感化的追求以及对产品人性化的强调在以人为本的宗旨下顺理成章。而人-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在产品设计中也可以被理解为人-产品-情感的和谐关系。材料环保,工艺简捷,形态美观,制作精良的产品才是人们真正从心理上接受的。2.1.2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其次,价值观的强调也推动了人们对于情感的认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设计过程被看作是一个艺术过程,艺术家的审美代替了更多人的选择,往往用户只能是被动接受。这样的结果,使得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越加疏远,人们甚至感受不到产品带来的任何功能以外的享受。人们内心的感受也因此变得麻木起来。随着市场运作方式的改变,用户的思想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了设计过程,设计者不再是艺术家,专业的设计师应当调和各种设计因素的影响。好的设计追求的是价值观的认同,思想的共鸣,情感的触动。设计有关情感的思考也就孕育在价值观树立的沃土里。

2.1.3地域性民族文化的重视

另外,设计中对地域性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同样体现了人们对于情感的关注。设计不再追求批量化、标准化所带来的单一审美,而是趋于多元化的考虑。设计中的情感需求渐渐被意识到是多向的。地域性差别,名族文化的沉积以及习俗、惯例都在设计中得以讨论和探究。最终,能体现名族特性和个性的产品才是设计的成功范例。这都是对设计中情感注重的佐证。现代的产品设计,让人们意识到产品与人之间的交流关系,设计的重点也放在如何定位用户对象的情感需求以及如何表达这种情感上,设计中对于情感因素各种形式的考虑也变的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周全。

2.2现代产品设计新思想的探究

如果说设计理论的完善意味着人们对于设计的重新思考,那么新的设计类型的诞生则是从实践出发的最实际需求及最直接反应的体现。越来越多有关于情感的问题被提到设计的过程中来,于是人因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无障碍设计等等一系列关乎交流和情感的设计思考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加以重视和研究,并最终应用到设计生产过程中。产品设计与各类心理学、社会学等关乎人性特点研究的学科之间的协作研究也成为了指导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

无论是从纵向的产品设计发展概况来看,还是从横向的现代产品设计的现状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来看,情感设计无疑已经成为了当下设计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渐渐意识到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产品灵魂的赋予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灵魂指的就是产品所表达出的,能与用户产生交流的情感。换句话说,现代产品设计应当是一种关乎情感的规划活动,不再是发展初期简单的物质造型的过程。它的整个设计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物质情感化的过程。当代的设计师们也应当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把握情感定位,设计出真正能与人沟通的产品。在现代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信息更迭迅速的时代里,由于情感上的严重缺失感,人们对于情感上满足感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急迫。设计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责任,设计在很好的满足功能,为人服务的基础上,更加被期待的就是情感的回归。

参考文献

[1]DONALDA.NORMAN.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体验经济及其产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体验经济时代产品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并对新经济时代下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了探讨.对其设计思维的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一产品—环境—-社会一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导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社会中,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方式,也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渴望生活中的多种体验。经济形态的转变必将会引导设计思维的变化。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造物能力的不断强大,给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这一重要内容和规律将会有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认识和研究。

二、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1.体验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阶段。体验经济是自2O世纪9o年代继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前三种经济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消费者之外,而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2.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体验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设计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产品品牌建立、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预测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个性化设计。表达出人们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主张、多样化的选择和全新的空间感受。

(2)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在世界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竞争当中,凡是民族的长处,都应该发扬。

(3)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4)产品内部复杂化和产品外部简单化是产品形态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使得大量的技术创新被简单化的产品界面所隐藏,人们努力追求极限。

(5)产品语意学的运用。是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让使用者一看即知。.

(6)体验设计的应用,是将产品设计紧紧地同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连,从他们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为使用者和消费者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它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思维方式。

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应用如此重要,作者将其与大家进行一下讨论和研究。

三、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与观念

1.思维定势的破除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l】思维转换是形成设计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凭借原有的思维活动的路径进行思维的。要想提高设计思维能力,就要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优化原来的思维模式。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自己身边的人。在心理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大多数,认为大多数人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更多、更可靠。在个人与大多数人的判断发生矛盾时,往往跟从大多数而怀疑和修正自己的判断。产品设计以求异为基本特征,新设计必然与众不同。而且设计者的经验存在个体差异。因设计者的经历、感受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定势,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上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但设计者的经验只能在一定的实践水平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定的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而且,即使在适当的范围内,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产品的设计一旦拘泥于狭隘的经验,势必限制设计者的眼界,从而阻碍设计思维创新。

产品设计也要基于必要的书本知识。它虽然是产品设计思维的基础,但设计思维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而非单纯的积累。书本知识也是设计思维的起点,我们不能只拘泥于设计这个领域的知识,设计本来就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在很多设计作品中,并不是设计本专业的人员做出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开阔的视野远比单纯局限于某个知识领域重要。

人的思维活动必然有思维主体,也就是自我为中心的一面。然而,一旦把这种现象绝对化并一味排斥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阻碍设计思维的创新。设计要跳出自我,多参考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想法。过去单纯靠设计者个人意识进行设计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设计者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设计现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能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

2.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中事与物的新关系

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时,我们总会将意识定位在“物”的层面上。的确,产品是以可触及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不管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会不自觉地关注产品的物质属性。然而,产品不过是功能的载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在购买产品的功能。当然,这里包含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实现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而功能的承载者是产品的实体结构。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依附于产品实体的功能而进行的。因此,作为消费者物质化地看待产品及其设计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作为设计者却不可单纯地、物质地看待产品的存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就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和态度,就是设计的意义不仅是物质的产品本身,而且还包含隐含在产品背后的体验。

3.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体验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和消费的时代,是不是新产品,只有消费者才有判决权。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切都打上了顾客导向的烙印,从需求导向来说,只要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就是新产品。消费者购买新产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产品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注重通过消费来得到个性上的满足和体验。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说:“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消费者也能设计产品。大多数产品的设计创新都是对消费者需求深刻理解的结果,只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做出新的定义,也就是由消费者通过自己对产品的体验来描述该产品的缺陷和新的设计构思。也许消费者没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来设计创新产品,但这并不重要,把体验后的事交给技术人员就行了。消费者也能参与产品设计,甚至进一步承认消费者是产品设计流程的一个前端环节,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的变化,将带来产品设计新模式的重大变化。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这种新的产出一“体验”就出现了。【2】消费者的体验,是产品设计的新途径。现在的手机给大家提供的是什么?从核心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通讯工具,从形式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MP3、数码相机、收音机、游戏机等的整合体,从外延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体验。产品体验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一开始就要了解消费者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实验室里的冥思苦想。产品的附加价值是靠差异化来实现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渐趋成熟,靠技术产生差异化的空间日益变小,这就迫使企业只能在设计上寻求突破,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寻求差异化。每次我们使用一件产品时,我们本质上消费的是一种它所带来的体验。

从使用者和消费者心理出发,产品应通过科学、适当的心理体验研究改进产品的可用性,使其能更好的实现其目的性。从设计者的角度看,设计的目的还应归结为促使消费者注意到产品,或者激发出一定的购买需求:或者将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尽可能快速、准确地传递给目标等;其次,使用户在使用中能体验到满意、愉悦等情绪。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基础仍旧是传统的产品与服务,只不过是这些产品与服务中已经凝聚了体验价值。比如娱乐因素、文化因素等。体验是与消费者在情感上结合的关键。正如青蛙设计公司设计师哈特穆斯所说:“我相信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他们购买的是令人愉悦的形式、体验和自我认同”。

第3篇

“层次”主要指事物及组成部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及等级系列关系。关于“层次性”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此基础上,学者对其进行扩展延伸,提出“企业管理层次论”、“审美层次论”、“城市规划控制层次论”、“可持续发展层次论”等多种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层次性”研究。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学者们对旅游体验的研究逐步展开。克里斯•瑞安等在1997年出版《旅游体验》一书,这是最早从旅游角度对“体验”进行研究的著作,之后国内外学者从旅游体验的概念与特点、基于体验视角的景区旅游产品设计和区域旅游产品设计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逐层深入。旅游产品设计多围绕旅游者需求展开,不同体验主体需求层次不同,旅游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的不对称,直接导致旅游体验层次的产生。而目前学者对旅游体验层次性的研究仅限于“旅游体验层次性及影响因素”、“基于体验层次的温泉度假地设计”等少数文献,理论研究较少,深度亦有待加强。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审美层次论”、“和谐层次论”等理论为基础,将层次论研究与旅游体验研究相结合,提出“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核心”的旅游体验层次性模型,并以沙漠旅游为例,进行沙漠体验旅游产品设计,使理论服务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2理论基础

2.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1943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首次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主要有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马斯洛在晚年又修订和补充了他的需求层次论,增加审美需求和超越需求两个层次,形成需求七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逐级进行满足的,只有低层次需求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变得迫切起来,需求层次的满足既要考虑单一层级,又要考虑整体层级的系统性。

2.2审美体验的层次性

现代学者对审美体验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宗白华把审美体验分为直观感像层、活跃生命层、最高灵境层三个层次。李泽厚提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三境界说。叶嘉莹提出“兴发感动”的三层次论,第一层次是“美感感知”,即对所叙景物情事的“客观描摹”,属于“官能的触引”;第二层次是“情意之感动”,“盖多属于主观之感情”,即所谓“情感的触动”;第三层次是“感发之意趣”,即“在官能的感知及情意的感动之外,更别具一种属于心灵上的触引感发的力量”。第三层次乃“终极层次”,它是人类审美体验中所能达到的一种与生命、历史和宇宙相关的最高感悟,可以称其为高峰体验。

2.3和谐层次论

当今世界,和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谐是指各要素内、各要素间、各部分间、各层次间、各系统间的组成符合比例、对称、节奏、均衡等原则,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以社会各要素、各系统间的和谐统一为核心。和谐的表现具有层次性。包括单因素的和谐、诸要素间的和谐、整体的和谐和巨大系统的和谐。和谐层次论是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旅游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遵循和谐统一的观点。基于以上研究,旅游体验具有需求层次论、审美层次论、和谐层次论的共同特点。首先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旅游体验作为一种旅游需求,是人的高层次需求,亦具有层次性特点;其次旅游体验是一种审美体验,由于体验主体自身背景和外在因素影响,获得的体验结果不尽相同,具有审美体验层次性分布特点;第三,旅游体验是针对不同要素、不同客体的体验,体验要素内部、要素之间具有和谐性、统一性特点。

3旅游体验的层次性模型

该模型首先遵循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具有从低级到高级逐层递升的特点,初级体验是基础层,越往高级,体验的难度越大,对主、客体要求越高,体验者人数越少。其次,旅游体验一种审美体验活动,受旅游者主体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模型的构建从旅游者感官、情感、内心三方面综合考虑,以“旅游者感受”为主线。第三,旅游体验的三方面包括不同要素,且要素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构建完整的旅游体验层次模型。

3.1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处于体验层次的最低层,指仅通过感官获得旅游体验,这是旅游体验的主要的形式。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活动参与等身体体验性活动。感官体验的特点是:客观性程度较高,体验主体注意力主要集中于体验客体本身,享受客体带来的外在感受。某种程度上说,该层次旅游体验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

3.2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处于中间层,加入了文化及情感因素,是在感官体验基础上获得的精神体验。主要包括传统民俗体验、现代人文景观体验、环保教育体验等触动旅游者情感的活动。情感体验层次的特点是:主观性程度提升,体验主体更关注客体的引申意义,文化意义,带给主体更多精神享受。该层次体验既与旅游资源质量有关,又与旅游者本身知识背景、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3.3心灵体验

心灵体验是体验的最高层次,是旅游者在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基础上,结合内心感受而升华的体验。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极限挑战等升华心灵的活动。心灵体验的特点是:主观性程度较高,体验主体更关注客体带来的内心感受。该层体验更多来自旅游者内心,只有平静的心情才能将以往的情感加以再度体验,因此对景观的原生性、纯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该体验层次模型中,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心灵体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体验过程,体验的层次越高,来自主体的内在感受越强,体验的持续时间越长。但是受知识背景、收入水平、体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达到高层体验的难度很大。多数旅游者的体验集中于初级和中级阶段,因此,相应旅游产品的设计应以感官体验类、情感体验类为主,心灵体验类为辅。

4 沙漠旅游产品设计

4.1沙漠旅游

关于沙漠旅游,国外较一致的观点是“沙漠旅游”是指产品、体验和环境的多样化。概念较为概括、抽象。国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猎奇、探险、环保、科考、求知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富有很高情趣和刺激性的旅游活动。沙漠旅游不是单一的休闲观光旅游,而是包括沙漠观光旅游、沙漠探险旅游、沙漠体育旅游、沙漠生态旅游在内的综合性新型旅游产品。相比国外的观点而言,国内的观点更加详细、具体。

4.2产品设计

4.2.1总体思路

沙漠体验旅游产品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产品设计应在对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并应注意产品设计要符合旅游者日益个性化的要求,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沙漠体验旅游产品设计应根据旅游地资源优势、旅游市场特点,在满足旅游者感官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向情感体验类旅游产品转换,有条件的地方,可有针对性地开发心灵类深层体验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体验需求。

4.2.2内容框架

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分析是产品设计的基础。根据不同体验层次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体验环节和体验项目,将对沙漠旅游景区科学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2.3市场需求

(1)感官体验层次旅游产品设计注重满足需求。该层次旅游产品主要针对大众旅游者,对旅游者文化层次和收入水平要求不高,适合进行短期旅游,以传统的观光旅游、初级体验游为主。由于沙漠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此层次的旅游者数量一直不断增长,主要以全国各地区大众旅游者为主。产品设计中应加强对原生态景观的保护,注重产品的审美性;对于参与性的活动,应突出沙漠地区特色,注意产品的安全性及与自然景观的融合。(2)情感体验层次旅游产品设计强调引导需求。该层次旅游产品主要针对大众旅游者和专业旅游者,旅游者收入水平和文化层次都有一定提升,对旅游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处于此阶段旅游者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却是上升数量最快的,主要以中、东部地区大众和专业旅游者为主。旅游产品设计应注重产品的知识性、参与性,尤其是环境教育的日益普及,使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沙漠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及沙漠植树等项目将更吸引旅游者。(3)心灵体验层次旅游产品设计突出创造需求。该层次旅游产品主要针对专业旅游者,旅游者收入水平和文化层次较高,对旅游产品原生性要求较高。处于此阶段旅游者数量较少,但专业性强,时间充裕,旅游深度大,以国内外专业旅游者为主。旅游产品设计要注重特定氛围的营造,如文化氛围、艺术氛围等,将大尺度环境景观融入其中。对于沙漠极限运动,应注意产品的安全性、景观的原生性和全方位营救系统设计。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