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饲养管理论文范文

饲养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饲养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饲养管理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就仔猪断奶日龄的选择、断奶方法、如何降低仔猪应激、断奶后饲料的要求、如何搞好环境卫生、疾病防疫治疗等综合措施进行阐述,以指导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1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

由于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若断奶日龄过小,应激反应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抗病力下降、死亡率高;但也不是断奶日龄越大越好,日龄过大不但会降低母猪的利用率,延迟母猪,而且还会抑制仔猪的迅速生长。仔猪到了一定的日龄,其采食量日益加大,光靠母乳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日龄断乳,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充分满足其食量大增的需要。这样不仅提高了饲料报酬率,而且增强了仔猪的免疫力。临床经验表明,选择28~35d断奶较合适,此时,仔猪的消化器官更完善、免疫力稍强,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2断奶方法

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地全窝断奶、分批断奶或逐渐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差异不大,体重相差不大,则可以采取全窝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参差不齐,则可考虑分批断奶;为了减少仔猪断奶后产生的应激,一般选择逐渐断奶法。

3降低仔猪应激

3.1降低环境应激

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环境应激,断奶时可将母猪赶出栏,仔猪不离栏、不并栏,仍留在原圈饲养。在调圈分群前3~5d,使仔猪同槽吃食,一起运动,彼此熟悉。再根据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进行分群,每群多少视猪圈大小而定。应该让断奶仔猪在圈外保持比较充分的运动时间,圈内也应清洁、干燥、冬暖、夏凉,并且进行在固定地点排泄粪尿的调教。科学试验表明,断奶当天转栏的仔猪1周平均增重仅0.02g,而留在原圈饲养1周的仔猪平均增重0.08~0.20g,而且死亡率明显低于当天转栏的仔猪。

3.2降低精神应激

仔猪断奶后最初几天,常表现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降低精神应激,可以采取间断性断奶,让仔猪多采食、少吃奶,慢慢过渡到完全断奶,逐渐适应离开母猪后独立生活。

3.3降低饲料应激

断奶后仔猪由吃母乳改变为独立吃料生活,胃肠不适应,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所以断奶后的2周要精心饲养。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饲料应激,断奶2周内,最好维持原哺乳期饲料饲养,以免影响食欲和引起疾病。而且变换饲料要逐渐进行,不应一次更换,逐渐做好饲料过渡,并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添加酸化剂可降低胃肠pH值,仔猪胃肠在酸性环境下,消化酶活力更强,可促进饲料的消化。

此外,饲养制度的变换也易导致仔猪应激。因此,要做好饲养制度的过渡。哺乳期是定时饲喂的,断奶后1~2周内每日饲喂次数和时间应保持与哺乳期相同,以后逐渐减少。若断奶仔猪实行的是自由采食,则断奶后1周内最好限量饲喂,以防采食过量引起腹泻,1周后实行自由采食。仔猪断奶后2周内,每天饲喂的次数应比哺乳期多1~2次,主要是加喂夜食,免得仔猪因饥饿不安。每次的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饱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

4饲料要求

断奶仔猪正处于身体迅速生长的阶段,要喂给高蛋白质、高能量和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饲粮。应控制含粗纤维素过多的饲料,注意添加剂的补充,降低日粮抗原物质。蛋白质是日粮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减少断奶后腹泻。一般仔猪配合饲料含18%的粗蛋白,适口性好的饲料有利于增进仔猪的食欲。炒熟的黄豆、黑豆、豌豆等具有浓郁的香味,可以将其粉碎后作配料改善饲料的口味;碎米、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经过煮熟和浸烫,可改善适口性;还可利用糖精、甜叶菊等甜味剂改善饲料的口味。此外,采取熟料生料结合饲喂的方式,也能增进仔猪的食欲。

5增加仔猪采食量

仔猪断奶后,采食量逐日增加,日增重也快,饲料报酬高,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的乳猪配合饲料,促进仔猪多采食,是提高仔猪个体体重,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在饲喂上,采用糊状料或湿料饲喂可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在饲喂次数上,实行日喂5~6次,在夜间9~10时增喂1次,同时供给清洁的饮水。

6搞好环境卫生

实行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制度,减少病原微生物。交替使用消毒液将产房和保育舍进行空栏消毒,空栏时间要有10~15d。空栏时先把其彻底洗刷干净,然后用2%~3%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空栏5~7d后再换1种消毒液消毒1次,再空栏2~3d后用净水冲刷干净备用。日常工作中还要实行带猪消毒制度,带猪消毒时应注意圈舍死角及网床下面的彻底消毒。此外,圈舍内要保暖、通风、干燥、卫生,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这样可大大降低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

7抓好疾病防疫及治疗

在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保育猪(断奶到65~70日龄)的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十分敏感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仔猪断奶后即保育期,最易患应激综合征病及腹泻病,因此抓好这2种疾病的防疫及治疗非常重要。

7.1应激综合征的防疫及治疗

目前保育仔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断奶后产生的应激综合征,表现为仔猪精神状态不佳,呼吸不畅,腹泻,食欲不旺或拒食,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甚至负增长),出现僵猪,甚至死亡,使得保育仔猪的育成率降低。因此,在保育猪群的生产管理中,除供给合理的配方饲料,提供适温,做好通风、清洁卫生、疫苗注射等必需工作外,还应在其饲料里添加适当的抗应激综合征的药物。如可添加抗病毒1号粉和水溶性阿莫西林,提高仔猪育成率。在保育猪阶段添加抗应激综合征药物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生长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7.2腹泻病的防疫及治疗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瘦肉型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病因繁杂,要想彻底根除非常困难,但通过综合性技术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还有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是很常见的。主要原因有舍内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栏舍消毒不严、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由外界环境造成的腹泻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如做好保暖措施、消毒工作来解决。母猪产前20~30d注射疫苗,使母乳中达到一定的抗体水平,仔猪吃奶后对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寄生虫感染大多是由母猪垂直感染给仔猪的,可在母猪产前3周进行驱虫,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抗虫药,如虫蝇净2kg/t或肯维灭700g/t;也可肌注血虫净、通灭等药。

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药对症治疗。一般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痢菌净、阿莫西林、磺胺类药、卡那霉素、氟哌酸等药。对腹泻严重的病猪用腹泻药治疗的同时用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等进行辅助治疗,以增强体质;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饲喂补液盐,可降低其脱水程度,从而降低死亡率。

8参考文献

[1]胡军,曹翔,叶春美.加强仔猪早期断奶的保健[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46.

第2篇

论文摘要就仔猪断奶日龄的选择、断奶方法、如何降低仔猪应激、断奶后饲料的要求、如何搞好环境卫生、疾病防疫治疗等综合措施进行阐述,以指导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1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

由于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若断奶日龄过小,应激反应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抗病力下降、死亡率高;但也不是断奶日龄越大越好,日龄过大不但会降低母猪的利用率,延迟母猪,而且还会抑制仔猪的迅速生长。仔猪到了一定的日龄,其采食量日益加大,光靠母乳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日龄断乳,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充分满足其食量大增的需要。这样不仅提高了饲料报酬率,而且增强了仔猪的免疫力。临床经验表明,选择28~35d断奶较合适,此时,仔猪的消化器官更完善、免疫力稍强,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2断奶方法

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地全窝断奶、分批断奶或逐渐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差异不大,体重相差不大,则可以采取全窝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参差不齐,则可考虑分批断奶;为了减少仔猪断奶后产生的应激,一般选择逐渐断奶法。

3降低仔猪应激

3.1降低环境应激

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环境应激,断奶时可将母猪赶出栏,仔猪不离栏、不并栏,仍留在原圈饲养。在调圈分群前3~5d,使仔猪同槽吃食,一起运动,彼此熟悉。再根据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进行分群,每群多少视猪圈大小而定。应该让断奶仔猪在圈外保持比较充分的运动时间,圈内也应清洁、干燥、冬暖、夏凉,并且进行在固定地点排泄粪尿的调教。科学试验表明,断奶当天转栏的仔猪1周平均增重仅0.02g,而留在原圈饲养1周的仔猪平均增重0.08~0.20g,而且死亡率明显低于当天转栏的仔猪。

3.2降低精神应激

仔猪断奶后最初几天,常表现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降低精神应激,可以采取间断性断奶,让仔猪多采食、少吃奶,慢慢过渡到完全断奶,逐渐适应离开母猪后独立生活。

3.3降低饲料应激

断奶后仔猪由吃母乳改变为独立吃料生活,胃肠不适应,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所以断奶后的2周要精心饲养。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饲料应激,断奶2周内,最好维持原哺乳期饲料饲养,以免影响食欲和引起疾病。而且变换饲料要逐渐进行,不应一次更换,逐渐做好饲料过渡,并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添加酸化剂可降低胃肠pH值,仔猪胃肠在酸性环境下,消化酶活力更强,可促进饲料的消化。

此外,饲养制度的变换也易导致仔猪应激。因此,要做好饲养制度的过渡。哺乳期是定时饲喂的,断奶后1~2周内每日饲喂次数和时间应保持与哺乳期相同,以后逐渐减少。若断奶仔猪实行的是自由采食,则断奶后1周内最好限量饲喂,以防采食过量引起腹泻,1周后实行自由采食。仔猪断奶后2周内,每天饲喂的次数应比哺乳期多1~2次,主要是加喂夜食,免得仔猪因饥饿不安。每次的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饱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

4饲料要求

断奶仔猪正处于身体迅速生长的阶段,要喂给高蛋白质、高能量和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饲粮。应控制含粗纤维素过多的饲料,注意添加剂的补充,降低日粮抗原物质。蛋白质是日粮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减少断奶后腹泻。一般仔猪配合饲料含18%的粗蛋白,适口性好的饲料有利于增进仔猪的食欲。炒熟的黄豆、黑豆、豌豆等具有浓郁的香味,可以将其粉碎后作配料改善饲料的口味;碎米、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经过煮熟和浸烫,可改善适口性;还可利用糖精、甜叶菊等甜味剂改善饲料的口味。此外,采取熟料生料结合饲喂的方式,也能增进仔猪的食欲。

5增加仔猪采食量

仔猪断奶后,采食量逐日增加,日增重也快,饲料报酬高,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的乳猪配合饲料,促进仔猪多采食,是提高仔猪个体体重,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在饲喂上,采用糊状料或湿料饲喂可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在饲喂次数上,实行日喂5~6次,在夜间9~10时增喂1次,同时供给清洁的饮水。

6搞好环境卫生

实行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制度,减少病原微生物。交替使用消毒液将产房和保育舍进行空栏消毒,空栏时间要有10~15d。空栏时先把其彻底洗刷干净,然后用2%~3%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空栏5~7d后再换1种消毒液消毒1次,再空栏2~3d后用净水冲刷干净备用。日常工作中还要实行带猪消毒制度,带猪消毒时应注意圈舍死角及网床下面的彻底消毒。此外,圈舍内要保暖、通风、干燥、卫生,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这样可大大降低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7抓好疾病防疫及治疗

在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保育猪(断奶到65~70日龄)的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十分敏感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仔猪断奶后即保育期,最易患应激综合征病及腹泻病,因此抓好这2种疾病的防疫及治疗非常重要。

7.1应激综合征的防疫及治疗

目前保育仔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断奶后产生的应激综合征,表现为仔猪精神状态不佳,呼吸不畅,腹泻,食欲不旺或拒食,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甚至负增长),出现僵猪,甚至死亡,使得保育仔猪的育成率降低。因此,在保育猪群的生产管理中,除供给合理的配方饲料,提供适温,做好通风、清洁卫生、疫苗注射等必需工作外,还应在其饲料里添加适当的抗应激综合征的药物。如可添加抗病毒1号粉和水溶性阿莫西林,提高仔猪育成率。在保育猪阶段添加抗应激综合征药物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生长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7.2腹泻病的防疫及治疗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瘦肉型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病因繁杂,要想彻底根除非常困难,但通过综合性技术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还有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是很常见的。主要原因有舍内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栏舍消毒不严、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由外界环境造成的腹泻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如做好保暖措施、消毒工作来解决。母猪产前20~30d注射疫苗,使母乳中达到一定的抗体水平,仔猪吃奶后对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寄生虫感染大多是由母猪垂直感染给仔猪的,可在母猪产前3周进行驱虫,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抗虫药,如虫蝇净2kg/t或肯维灭700g/t;也可肌注血虫净、通灭等药。

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药对症治疗。一般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痢菌净、阿莫西林、磺胺类药、卡那霉素、氟哌酸等药。对腹泻严重的病猪用腹泻药治疗的同时用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等进行辅助治疗,以增强体质;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饲喂补液盐,可降低其脱水程度,从而降低死亡率。

8参考文献

[1]胡军,曹翔,叶春美.加强仔猪早期断奶的保健[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46.

第3篇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密切结合语言训练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既要注意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作了如下的探讨:

激发思维能力,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好奇、渴望、欢快、喜悦等积极情绪进行学习。把“教师要我想”的被动学习方法变为“我要自己想”的主动方法。这样就能使学生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主动地去追求、探索和掌握知识。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感知敏锐,思维活跃。

思维的活跃主动性来自学习的主动性,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激发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会自我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时,要通过预习、审题等环节,让学生提出“我要从中学些什么”、“我准备怎样学”等,“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思维的状态。特别是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学习上不懂或要求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要"打破沙盘问到底”,使求知欲望和积极思维的动力贯穿在学习的始终。对于中下生,即使他们提的问题幼稚,讲的见解粗浅,也要多鼓励,发现其闪光点,应及时表扬。

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还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指导。通过学习实践、总结,让学生逐步明白“学起于思”,懂得养成“边学边思”、“熟读精思”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多鼓励学生相信依靠自己动脑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老师,让我想一想,先不要讲解”的学习气氛。这样,学生自觉思维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并逐渐形成。

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有赖于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接受思维方法的训练。在读写过程中,字、词、句、篇的理解和运用,都关系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因此,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必须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

首先要明确教学不应只停留在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还应注意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否对头,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分析学生的思维方法,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教学不仅只注重总是的答案本身,还要向学生进一步提出:你是怎么想的?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你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你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而具体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是否正确。一些学有创见的学生,往往有独到的地方,教师更要给予肯定,让其他学生从中懂得怎样才是正确的思维方法。

教师在教学上应注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给学生的自学留有余地,也为思维方法的训练提供了条件。学生通过教师所举的例,学一字带几字,学一句带几句,学一段带几段,这就需要运用推理判断的方法,自己去掌握新的知识。这对逻辑推理的训练,也是极为有益的。可见思维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教给思维方法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维质素的培养。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向学生提出几点要求:⑴边思边议。⑵边读边议。⑶边划边议。⑷边提边议。以培养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素质的培养,必须密切结合语言训练。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了解学生思维品质的表现,并引向良好方面发展。比如阅读训练的速度和思维敏捷性的培养是统一的,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在读懂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速度,这就需要提出定时阅读,定时作业。为了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还可以结合语文训练的特点设计一些快速反应练习。如快速听写、快速组词、分组讲成语比赛,在若干分钟内读报,看谁获得信息多等。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