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饲养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就仔猪断奶日龄的选择、断奶方法、如何降低仔猪应激、断奶后饲料的要求、如何搞好环境卫生、疾病防疫治疗等综合措施进行阐述,以指导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1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
由于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若断奶日龄过小,应激反应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抗病力下降、死亡率高;但也不是断奶日龄越大越好,日龄过大不但会降低母猪的利用率,延迟母猪,而且还会抑制仔猪的迅速生长。仔猪到了一定的日龄,其采食量日益加大,光靠母乳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日龄断乳,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充分满足其食量大增的需要。这样不仅提高了饲料报酬率,而且增强了仔猪的免疫力。临床经验表明,选择28~35d断奶较合适,此时,仔猪的消化器官更完善、免疫力稍强,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2断奶方法
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地全窝断奶、分批断奶或逐渐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差异不大,体重相差不大,则可以采取全窝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参差不齐,则可考虑分批断奶;为了减少仔猪断奶后产生的应激,一般选择逐渐断奶法。
3降低仔猪应激
3.1降低环境应激
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环境应激,断奶时可将母猪赶出栏,仔猪不离栏、不并栏,仍留在原圈饲养。在调圈分群前3~5d,使仔猪同槽吃食,一起运动,彼此熟悉。再根据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进行分群,每群多少视猪圈大小而定。应该让断奶仔猪在圈外保持比较充分的运动时间,圈内也应清洁、干燥、冬暖、夏凉,并且进行在固定地点排泄粪尿的调教。科学试验表明,断奶当天转栏的仔猪1周平均增重仅0.02g,而留在原圈饲养1周的仔猪平均增重0.08~0.20g,而且死亡率明显低于当天转栏的仔猪。
3.2降低精神应激
仔猪断奶后最初几天,常表现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降低精神应激,可以采取间断性断奶,让仔猪多采食、少吃奶,慢慢过渡到完全断奶,逐渐适应离开母猪后独立生活。
3.3降低饲料应激
断奶后仔猪由吃母乳改变为独立吃料生活,胃肠不适应,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所以断奶后的2周要精心饲养。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饲料应激,断奶2周内,最好维持原哺乳期饲料饲养,以免影响食欲和引起疾病。而且变换饲料要逐渐进行,不应一次更换,逐渐做好饲料过渡,并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添加酸化剂可降低胃肠pH值,仔猪胃肠在酸性环境下,消化酶活力更强,可促进饲料的消化。
此外,饲养制度的变换也易导致仔猪应激。因此,要做好饲养制度的过渡。哺乳期是定时饲喂的,断奶后1~2周内每日饲喂次数和时间应保持与哺乳期相同,以后逐渐减少。若断奶仔猪实行的是自由采食,则断奶后1周内最好限量饲喂,以防采食过量引起腹泻,1周后实行自由采食。仔猪断奶后2周内,每天饲喂的次数应比哺乳期多1~2次,主要是加喂夜食,免得仔猪因饥饿不安。每次的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饱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
4饲料要求
断奶仔猪正处于身体迅速生长的阶段,要喂给高蛋白质、高能量和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饲粮。应控制含粗纤维素过多的饲料,注意添加剂的补充,降低日粮抗原物质。蛋白质是日粮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减少断奶后腹泻。一般仔猪配合饲料含18%的粗蛋白,适口性好的饲料有利于增进仔猪的食欲。炒熟的黄豆、黑豆、豌豆等具有浓郁的香味,可以将其粉碎后作配料改善饲料的口味;碎米、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经过煮熟和浸烫,可改善适口性;还可利用糖精、甜叶菊等甜味剂改善饲料的口味。此外,采取熟料生料结合饲喂的方式,也能增进仔猪的食欲。
5增加仔猪采食量
仔猪断奶后,采食量逐日增加,日增重也快,饲料报酬高,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的乳猪配合饲料,促进仔猪多采食,是提高仔猪个体体重,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在饲喂上,采用糊状料或湿料饲喂可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在饲喂次数上,实行日喂5~6次,在夜间9~10时增喂1次,同时供给清洁的饮水。
6搞好环境卫生
实行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制度,减少病原微生物。交替使用消毒液将产房和保育舍进行空栏消毒,空栏时间要有10~15d。空栏时先把其彻底洗刷干净,然后用2%~3%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空栏5~7d后再换1种消毒液消毒1次,再空栏2~3d后用净水冲刷干净备用。日常工作中还要实行带猪消毒制度,带猪消毒时应注意圈舍死角及网床下面的彻底消毒。此外,圈舍内要保暖、通风、干燥、卫生,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这样可大大降低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
7抓好疾病防疫及治疗
在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保育猪(断奶到65~70日龄)的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十分敏感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仔猪断奶后即保育期,最易患应激综合征病及腹泻病,因此抓好这2种疾病的防疫及治疗非常重要。
7.1应激综合征的防疫及治疗
目前保育仔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断奶后产生的应激综合征,表现为仔猪精神状态不佳,呼吸不畅,腹泻,食欲不旺或拒食,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甚至负增长),出现僵猪,甚至死亡,使得保育仔猪的育成率降低。因此,在保育猪群的生产管理中,除供给合理的配方饲料,提供适温,做好通风、清洁卫生、疫苗注射等必需工作外,还应在其饲料里添加适当的抗应激综合征的药物。如可添加抗病毒1号粉和水溶性阿莫西林,提高仔猪育成率。在保育猪阶段添加抗应激综合征药物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生长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7.2腹泻病的防疫及治疗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瘦肉型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病因繁杂,要想彻底根除非常困难,但通过综合性技术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还有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是很常见的。主要原因有舍内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栏舍消毒不严、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由外界环境造成的腹泻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如做好保暖措施、消毒工作来解决。母猪产前20~30d注射疫苗,使母乳中达到一定的抗体水平,仔猪吃奶后对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寄生虫感染大多是由母猪垂直感染给仔猪的,可在母猪产前3周进行驱虫,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抗虫药,如虫蝇净2kg/t或肯维灭700g/t;也可肌注血虫净、通灭等药。
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药对症治疗。一般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痢菌净、阿莫西林、磺胺类药、卡那霉素、氟哌酸等药。对腹泻严重的病猪用腹泻药治疗的同时用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等进行辅助治疗,以增强体质;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饲喂补液盐,可降低其脱水程度,从而降低死亡率。
8参考文献
[1]胡军,曹翔,叶春美.加强仔猪早期断奶的保健[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46.
论文摘要就仔猪断奶日龄的选择、断奶方法、如何降低仔猪应激、断奶后饲料的要求、如何搞好环境卫生、疾病防疫治疗等综合措施进行阐述,以指导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1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
由于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若断奶日龄过小,应激反应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抗病力下降、死亡率高;但也不是断奶日龄越大越好,日龄过大不但会降低母猪的利用率,延迟母猪,而且还会抑制仔猪的迅速生长。仔猪到了一定的日龄,其采食量日益加大,光靠母乳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日龄断乳,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充分满足其食量大增的需要。这样不仅提高了饲料报酬率,而且增强了仔猪的免疫力。临床经验表明,选择28~35d断奶较合适,此时,仔猪的消化器官更完善、免疫力稍强,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2断奶方法
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地全窝断奶、分批断奶或逐渐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差异不大,体重相差不大,则可以采取全窝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参差不齐,则可考虑分批断奶;为了减少仔猪断奶后产生的应激,一般选择逐渐断奶法。
3降低仔猪应激
3.1降低环境应激
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环境应激,断奶时可将母猪赶出栏,仔猪不离栏、不并栏,仍留在原圈饲养。在调圈分群前3~5d,使仔猪同槽吃食,一起运动,彼此熟悉。再根据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进行分群,每群多少视猪圈大小而定。应该让断奶仔猪在圈外保持比较充分的运动时间,圈内也应清洁、干燥、冬暖、夏凉,并且进行在固定地点排泄粪尿的调教。科学试验表明,断奶当天转栏的仔猪1周平均增重仅0.02g,而留在原圈饲养1周的仔猪平均增重0.08~0.20g,而且死亡率明显低于当天转栏的仔猪。
3.2降低精神应激
仔猪断奶后最初几天,常表现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降低精神应激,可以采取间断性断奶,让仔猪多采食、少吃奶,慢慢过渡到完全断奶,逐渐适应离开母猪后独立生活。
3.3降低饲料应激
断奶后仔猪由吃母乳改变为独立吃料生活,胃肠不适应,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所以断奶后的2周要精心饲养。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饲料应激,断奶2周内,最好维持原哺乳期饲料饲养,以免影响食欲和引起疾病。而且变换饲料要逐渐进行,不应一次更换,逐渐做好饲料过渡,并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添加酸化剂可降低胃肠pH值,仔猪胃肠在酸性环境下,消化酶活力更强,可促进饲料的消化。
此外,饲养制度的变换也易导致仔猪应激。因此,要做好饲养制度的过渡。哺乳期是定时饲喂的,断奶后1~2周内每日饲喂次数和时间应保持与哺乳期相同,以后逐渐减少。若断奶仔猪实行的是自由采食,则断奶后1周内最好限量饲喂,以防采食过量引起腹泻,1周后实行自由采食。仔猪断奶后2周内,每天饲喂的次数应比哺乳期多1~2次,主要是加喂夜食,免得仔猪因饥饿不安。每次的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饱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
4饲料要求
断奶仔猪正处于身体迅速生长的阶段,要喂给高蛋白质、高能量和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饲粮。应控制含粗纤维素过多的饲料,注意添加剂的补充,降低日粮抗原物质。蛋白质是日粮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减少断奶后腹泻。一般仔猪配合饲料含18%的粗蛋白,适口性好的饲料有利于增进仔猪的食欲。炒熟的黄豆、黑豆、豌豆等具有浓郁的香味,可以将其粉碎后作配料改善饲料的口味;碎米、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经过煮熟和浸烫,可改善适口性;还可利用糖精、甜叶菊等甜味剂改善饲料的口味。此外,采取熟料生料结合饲喂的方式,也能增进仔猪的食欲。
5增加仔猪采食量
仔猪断奶后,采食量逐日增加,日增重也快,饲料报酬高,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的乳猪配合饲料,促进仔猪多采食,是提高仔猪个体体重,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在饲喂上,采用糊状料或湿料饲喂可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在饲喂次数上,实行日喂5~6次,在夜间9~10时增喂1次,同时供给清洁的饮水。
6搞好环境卫生
实行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制度,减少病原微生物。交替使用消毒液将产房和保育舍进行空栏消毒,空栏时间要有10~15d。空栏时先把其彻底洗刷干净,然后用2%~3%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空栏5~7d后再换1种消毒液消毒1次,再空栏2~3d后用净水冲刷干净备用。日常工作中还要实行带猪消毒制度,带猪消毒时应注意圈舍死角及网床下面的彻底消毒。此外,圈舍内要保暖、通风、干燥、卫生,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这样可大大降低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7抓好疾病防疫及治疗
在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保育猪(断奶到65~70日龄)的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十分敏感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仔猪断奶后即保育期,最易患应激综合征病及腹泻病,因此抓好这2种疾病的防疫及治疗非常重要。
7.1应激综合征的防疫及治疗
目前保育仔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断奶后产生的应激综合征,表现为仔猪精神状态不佳,呼吸不畅,腹泻,食欲不旺或拒食,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甚至负增长),出现僵猪,甚至死亡,使得保育仔猪的育成率降低。因此,在保育猪群的生产管理中,除供给合理的配方饲料,提供适温,做好通风、清洁卫生、疫苗注射等必需工作外,还应在其饲料里添加适当的抗应激综合征的药物。如可添加抗病毒1号粉和水溶性阿莫西林,提高仔猪育成率。在保育猪阶段添加抗应激综合征药物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生长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7.2腹泻病的防疫及治疗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瘦肉型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病因繁杂,要想彻底根除非常困难,但通过综合性技术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还有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是很常见的。主要原因有舍内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栏舍消毒不严、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由外界环境造成的腹泻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如做好保暖措施、消毒工作来解决。母猪产前20~30d注射疫苗,使母乳中达到一定的抗体水平,仔猪吃奶后对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寄生虫感染大多是由母猪垂直感染给仔猪的,可在母猪产前3周进行驱虫,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抗虫药,如虫蝇净2kg/t或肯维灭700g/t;也可肌注血虫净、通灭等药。
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药对症治疗。一般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痢菌净、阿莫西林、磺胺类药、卡那霉素、氟哌酸等药。对腹泻严重的病猪用腹泻药治疗的同时用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等进行辅助治疗,以增强体质;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饲喂补液盐,可降低其脱水程度,从而降低死亡率。
8参考文献
[1]胡军,曹翔,叶春美.加强仔猪早期断奶的保健[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46.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密切结合语言训练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既要注意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作了如下的探讨:
激发思维能力,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好奇、渴望、欢快、喜悦等积极情绪进行学习。把“教师要我想”的被动学习方法变为“我要自己想”的主动方法。这样就能使学生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主动地去追求、探索和掌握知识。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感知敏锐,思维活跃。
思维的活跃主动性来自学习的主动性,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激发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会自我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时,要通过预习、审题等环节,让学生提出“我要从中学些什么”、“我准备怎样学”等,“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思维的状态。特别是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学习上不懂或要求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要"打破沙盘问到底”,使求知欲望和积极思维的动力贯穿在学习的始终。对于中下生,即使他们提的问题幼稚,讲的见解粗浅,也要多鼓励,发现其闪光点,应及时表扬。
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还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指导。通过学习实践、总结,让学生逐步明白“学起于思”,懂得养成“边学边思”、“熟读精思”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多鼓励学生相信依靠自己动脑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老师,让我想一想,先不要讲解”的学习气氛。这样,学生自觉思维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并逐渐形成。
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有赖于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接受思维方法的训练。在读写过程中,字、词、句、篇的理解和运用,都关系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因此,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必须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
首先要明确教学不应只停留在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还应注意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否对头,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分析学生的思维方法,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教学不仅只注重总是的答案本身,还要向学生进一步提出:你是怎么想的?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你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你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而具体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是否正确。一些学有创见的学生,往往有独到的地方,教师更要给予肯定,让其他学生从中懂得怎样才是正确的思维方法。
教师在教学上应注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给学生的自学留有余地,也为思维方法的训练提供了条件。学生通过教师所举的例,学一字带几字,学一句带几句,学一段带几段,这就需要运用推理判断的方法,自己去掌握新的知识。这对逻辑推理的训练,也是极为有益的。可见思维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教给思维方法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维质素的培养。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向学生提出几点要求:⑴边思边议。⑵边读边议。⑶边划边议。⑷边提边议。以培养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素质的培养,必须密切结合语言训练。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了解学生思维品质的表现,并引向良好方面发展。比如阅读训练的速度和思维敏捷性的培养是统一的,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在读懂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速度,这就需要提出定时阅读,定时作业。为了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还可以结合语文训练的特点设计一些快速反应练习。如快速听写、快速组词、分组讲成语比赛,在若干分钟内读报,看谁获得信息多等。
一、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用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二、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
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三、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
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四、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它反映了思维的锐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思维定势缘故,思考问题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而极大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我们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以及经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着明显的帮助。
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呢?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l)变化练习,深化双基;
(2)定时练习,训练速度;
(3)一题多解,训练思路;
(4)多题一解,掌握规律;
(5)设计新情景,培养迁移能力;
论文关键词:鸽子饲养与管理
刚离巢的童鸽,正处在从哺育生活转为独立生活的时期,而此时又是身体、骨骼发育的主要阶段,因此饲养管理要十分注意。童鸽的采食量是由少逐渐增多,后期每只每天采食量可达25~35 克。为了保证童鸽的生长发育,防止过肥和早熟,日粮应富于蛋白质,而能量适当减少,还要注意补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离巢后7天内的童鸽,日粮中每只要保证供应5 克蛋白质养分,离巢后20 天内要保证每天能摄入8 ~ 9 克蛋白质,离巢后1 个月内要保证每天能摄人10 克蛋白质。最好做到定时定量喂料。离巢1 周内的童鸽每天采食15 ~20克饲料,可分两次喂。离巢20 天内的童鸽每天喂25 ~ 30 克饲料。
二、育成期
离巢后1 个月的童鸽雌雄分开饲养。这时可根据鸽子每天的运动量给料,每只鸽每天约采食30 克饲料。从营养成分看,应每天每只鸽子供应10 克蛋白质。每天两餐。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补充富含能量的饲料。
三、繁殖期
雌雄鸽配对时,日粮增至35 克,加强飞翔运动和近距离放飞来增进鸽子的食欲农业论文,这时每天摄人的蛋白质应达12 克。雌鸽开产前,日粮饲料量应增至37 克左右。这时日摄人的蛋白质应达巧克。此外,还应供应足够的钙、磷和微量元素。乳鸽出生后,种鸽的采食量急剧上升,达60 克左右。这时的饲料应是高能量、高蛋白质的。保证日采食蛋白质18 克论文格式模板。因为这时的种鸽除要求维持本身生长和消耗的养分外,很大一部分养分用于哺育乳鸽。哺育期可日喂3次。若需要时,晚间增喂一次,对乳鸽发育有好处 。
四、训练期
训练期日喂饲料约30克左右。主要根据训练的运动量、时间和距离多少决定喂料量。这时应注意饲料在能量上的补充。也是日喂2次。
五、换羽期
换羽期采食量约为35 克。羽毛开始脱换时可减少饲料喂量和降低饲料质量,羽毛脱换后新羽迅速生长时,应增加饲料喂量和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也是实行两餐制。培训信鸽的基本条件是使鸽群有规律的生活。所以鸽群的训练、喂食时间最好固定。喂食前将场地打扫干净,用食槽盛饲料喂。饲料要清洁。霉烂的饲料禁止使用。喂食时勤检查,要保证每只鸽子都吃饱,如发现有食欲不振的鸽子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要保证鸽子有干净、充足的饮水,饮水温度最好在18 ℃ 以上。信鸽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每日观察鸽群的精神、采食、饮水、运动、飞翔、排粪等情况,检查饮水、饲料供应情况,发现异常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每天早晚要根据外界气温来调节鸽舍的温度和通风状况。
1青年鸡成本组成
对于青年鸡饲养者来说,优质的青年鸡才能开拓市场。但如何饲养出优质的青年鸡还能把成本降下来这才是双赢。成本控制是青年鸡饲养者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青年鸡饲养者能否生存的关键。那么如何降低青年鸡的饲养成本呢?我们先认识一下青年鸡的饲养成本组成:场房设备折旧的费用;鸡苗成本;饲料成本;煤电水费;药品和疫苗费用;工人工资和管理费用以及其他杂项开支。其中后五项费用是可控制的,是可以通过管理手段来减少的。
2采取措施
2.1确保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的成本
使用高营养优质的颗粒全价饲料缩短雏鸡的采食时间,养好快速采食的良好习惯,确保一周体重和胫骨长超过标准。这样能保证鸡只消化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育,保证以后生产过程中饲料代谢的完全。确保一周的体重超过标准:以确保消化系统快速发育。一周体重达标准之后,才能确保其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快速发育。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做好开水和开食工作,确保第一天雏鸡有两次吃饱料。做好前10个小时的开食工作,保证雏鸡100%随时吃料和喝水。前10个小时每一小时洒料一次。保证最快速度提高雏鸡的饱食率,进而提高雏鸡的自身抵抗力。同时加强一周内管理刺激雏鸡食欲,使用高营养优质饲料增进采食量,确保一周末体重和胫骨长超过标准,以确保消化系统快速发育。一周体重达标准后,以确保其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快速发育。鸡只采食速度的提高有利于腺胃炎疾病的预防。加入的饲料短时间吃完,则饲料在舍内高温情况下就不会发霉变质,则能杜绝腺胃炎的发生,也就能保证和提高鸡只对饲料的利用率,能顺利的解决4周后体重不达标准的现象。鸡只准时安全出栏自然就降低了饲料的成本。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高营养优质饲料缩短采食时间,使8日龄后每天下午净料2~3个小时,加料次数不少于4次。有利于预防腺胃炎的发生。每次加料时一定要让鸡吃完料再加。8日龄后每天关灯前3个小时让鸡把料吃净。延长使用小料桶的时间,确保雏鸡采食方便。尽量增加加料次数。0~4日龄每天加料不少于8次,5~10日龄每天加料不少于6次,11日龄后每天加料次不少于4次。使用优质饲料控制喂料有利于青年鸡的成本控制。笔者的观点是在青年鸡育雏过程中体重达标准即可,但胫骨长要以超过标准为好,不要过分追求大体重,可以采取3周后的控制喂料办法控制好体重以减少饲料的投入,体重控制了但胫骨长还是很好。控料加大了鸡的活动量,也有利于雏鸡均匀度的提高。每个品种都有它的品种标准,达标准是最好的。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高营养优质饲料缩短采食时间,保证体重达标准和胫骨长超过标准,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喂料时间。使雏鸡形成抢料吃的习惯很重要,提前达到体重才能控制喂料时间。
2.2合理控制育雏时的温度减少煤的投入,降低煤电水费
育雏前几天的温度,31℃~33℃足宜。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我们从国外引进的这几个重要品种的育雏温度绝对不超过30℃。为何建议大家设定31℃~33℃,就是因为考虑到我们的国情及鸡舍的硬件设施。其实我们在育雏过程中不是温度高了就好,而是温差小了温度稳定才有利。雏鸡前几天卧在一起是它的习性,要想让他一个一个去卧的话,只有在高温环境下,这样做燃煤费可以节省0.3~0.4元。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低温接雏:27℃~29℃温度接雏;合适温度(31℃~33℃)育雏1~3天温度在31℃~33℃。精细的接鸡育雏温度控制:接鸡前2小时到雏鸡来后一个小时温度应控制在27℃~29℃,鸡入舍1个小时后温度上1℃,以后每增加一个小时上调1℃,分别是:28℃~30℃,29℃~31℃,30℃~32℃,31℃~33℃。这样鸡群就会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然后每2~3天温度下调1℃,等调到22℃~24℃为好不再下调。
2.3减少药品费用的投入
育雏前的整理工作要做到鸡舍冲洗干净,空舍干燥7天以上(病源微生物都离不开水分,干燥是最廉价的消毒剂),外加20%生石灰水处理地面。这样减少了细菌感染的机会,用药自然减少。加强舍内管理工作,给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减少疾病的发生。2周内减少抗生素药品的投入,避免滥用药现象的发生。2周内尽量减少使用抗菌素的次数,因为此阶段各个器官和系统没有完全发育,过度用药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影响到肝肾的正常发育。1周内绝对不能在饲料和饮水中使用灭蝇药品,以防止灭蝇药品对早期的消化吸收系统带来影响,若用量不合理后果会很严重。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高营养优质的颗粒全价饲料,减少饲料带来杂病的发生,杜绝病从口入。做好接鸡前鸡舍的清理、冲洗和消毒工作。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给鸡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干净的环境和良好的管理,3周内的雏鸡不会出现肠道问题和呼吸道的问题。
2.4提高饲养密度减少工人工资和管理费用的投入
现在一些青年鸡场,为了方便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一个(0.5米×0.65米)笼位只养8只,但按合理密度能养到12只,则可以提高1/3的饲养密度。按一个标准化鸡舍(122米×15米),可大约饲养68000只。若按8只/位。则只养45300只。按两个人去饲养,人均工资3000元/月,外加管理费用5000元。按3个月一批去计算,则工资总投入23000元。高密度饲养的栋只鸡工资费用是0.338元/只。现在的饲养密度则是0.508元/只。
2.5采取遮光饲养的思路,确保蛋鸡准
时开产,杜绝因推迟开产造成的损失4周后推行遮光减少光照时间的办法确保开产前的光照刺激以保证蛋鸡的准时开产。同时采取强光开水开食1周,促使1周体重和胫骨长超过标准。2周后开始弱光以顺利吃料为准。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高营养优质饲料缩短采食时间,保证体重达标准和胫骨长超过标准。使4周前能顺利地把光照减少到8~10小时。这样就能确保16周光照刺激时蛋鸡准时开产。
2.6缩短采食时间是培育高产优质青年鸡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养老保险;保险基金;公司治理;形式;资本市场
前言
通常养老保险基金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各统筹地区的统筹帐户资金和个人帐户资金、企业年金。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累计节余达910亿元,已有11个省市逐步做实个人帐户,基金积累规模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是一种储蓄性资金,承担着对受益人的长期支付责任,这决定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策略必须具有长期性和稳健性。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规模巨大,难以继续采用“以脚投票”的方式买卖股票,必须采用积极投资、参与管理的方式参与公司治理活动,形成以参与公司治理为导向的投资战略。本文拟对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及障碍因素作简要分析,以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一、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形式
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大、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决定了养老保险基金属长线投资者,只有参与公司治理才能更好地分享资本市场的发展成果。通常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措施主要有:
1、沟通磋商。养老保险基金就其关注的公司治理问题可以以信函、电话、私人访谈等非公开形式与目标公司管理层碰面,沟通思想,提出建议,尽量避免在年度股东会议上通过提交议案等公开形式发表批评性意见和建议。
2、提出公开批评。养老保险基金往往对公司的不良行为,如冒进扩张计划、管理层不合理的薪酬、不合理的收购行为等予以公开批评,舆论上制造声势,号召社会公众监督,向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压力,迫使公司改善经营。
3、提出议案。股东议案是股东提出的要求管理层采取某些特定行动的简明报告。议案一般只有建议性质,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性,议案是否公开取决于股东与管理层的沟通情况,通常机构投资者会私下将议案提交管理层,然后视议案采纳等情况决定是否公开,公开议案会相应暴光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裂隙,往往会引起股价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4、争取其他股东投票权,获得更大的影响力。目前证券市场允许股东签署投票权授权文件,授权人代替该股东在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替其投票。委托投票程序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等股东有机会通过争取其他股东投票权,大大增加养老保险基金对投票结果的影响力。无论何种方式,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合乎现行公司运行规范,既要有一定程度的介入,又要遵循一定边界。
二、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因素分析
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其面临的障碍因素有:
(1)优化养老基金本身的治理。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帐户基金采用的是信托投资方式,信托投资能有效保障资产的独立性,且能有效的保障投资收益。但是信托投资产生了多层次的委托——关系,而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够成熟,委托方与方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易产生过度的机会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2)资本市场的不够完善。当前受托管理养老基金有部分是证券投资管理基金,但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不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差。可鼓励企业年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投资于资本市场并参与公司治理,它应以开放式的证券投资基金方式直接进入股市,养老保险基金和资本市场的作用是相互的.
(3)养老基金过于分散。目前,养老保险除少数省市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多数实行市县级统筹,统筹帐户的基金积累额由于现收现付,基金的积累额有限,基金的保值增值压力相对较小。但个人帐户基金在做实后,保值增值的压力较大,而过于分散的现状导致各统筹地区的基金规模不太。因此应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在省级成立养老金投资机构,负责基金的投资运营。
此外,养老保险基金更注重投资的流动性和短期收益;基金管理公司缺乏足够的监督力量;监督企业的收益不确定而成本较大,以及存在利益冲突等等因素是也是妨碍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公司治的因素。
总的来看,养老保险基金是我国现有机构投资者中最有可能参与公司治理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目前发展仍有许多障碍,因此这一过程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离不开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需要相应的制度及法律环境相配合。
参考文献:
[1]刘子兰.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方案策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相互关联的若干阶段,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具体工作程序,一般而言,这一过程可分为策划、实施、评估三个阶段,策划是这一过程的灵魂与核心。
一、确定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完成,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要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只有确定准确的目标,才能提出实现目标的教育内容、措施、方法,并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教育的时机、人员。”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一是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备与和谐;二是注重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三是注重教师授课方法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元素。“面对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起着榜样的作用,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与行为的楷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始终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标尺。”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在科研工作中,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的把握更加准确,思想更加深邃,而深邃的思想更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
二、制定方案
目标明确之后,策划者就要根据既定目标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方案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策划的准备阶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的基础。在这一阶段,策划者必须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开展积极、详尽的社会调查。调查过程应分为信息搜集与信息处理两个阶段。
(1)信息搜集。这一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全面。调查应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所有要素,即主体、客体、介体与环境要素。具体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需求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主体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介体要素调查(包括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境要素调查(包括积极因素调查与消极因素调查)。二是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各要素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影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各自又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调查者应建立起信息搜集与监测的日常机制,密切关注调查对象实际状况的各种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信息处理。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策划者应依据科学的程序与方法对其掌握的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得出调查结论,以此作为方案制定的可靠依据。调查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理论研究与实施现状的分析,具体包括关于理论研究现状,培养模式现状,相关各部门、机构、单位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对该问题的认知现状,培养条件现状等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分析中注意对问题的挖掘;二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需求现状的分析,分析中注意从国家发展、高校发展,大学生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加以总结。
2.方案拟定
方案拟定就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资料及确认的目标,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形成创意、制定计划的过程。这是整个策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目标的再次确认。这是在具体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在头脑中再次确认与理清的一个问题。策划者对已确定的目标深刻研究,充分领会,严格以目标为导向,才能保证方案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在策划阶段出现偏差,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的最终效果。
(2)构思轮廓。方案策划是一个思维过程,构思轮廓是这一过程的起点。策划者在经过前期调查与目标确认、细化等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要设计出方案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至少应完成两项工作。首先,设计主题。主题是策划的灵魂、核心,是对整个培养活动的高度概括,主题要独特新颖,但必须服务于目标,并准确反映需求。其次,确定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应体现出以下特色:一是情感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活动不能是一种冷冰冰的、无视客体需要、甚至会使客体产生消极情感的培养模式,而应该是一种关注人性、满足人的爱与被爱的需要、充满情感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中的各个要素都要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关爱,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注重以情感人。二是开放性。一方面,策划者应该思路开放,勇于创新;另一方面,培养工作应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来展开。素质培养应走出灌输。灌输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其有效性已得到验证,而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克服灌输的弊端,素质培养应寻求人际互动。同时,素质培养不能仅仅依托课堂、讲座等教育途径,要放开思路,寻求和探索更为灵活有效的培养方式,建立起全面、立体的培养格局。
(3)设计细节。当方案的基本框架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细化,确定方案的所有细节,并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在这一阶段,应将所有细节工作确定并落实,包括培养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基本步骤、经费预算与落实,这些问题在细节设计阶段都需要周全考虑,并认真落实,确保方案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3.方案确定
在方案拟定阶段,策划者已经设计出了具体而详尽的方案,但方案可能不只一个。基于开放的视角,策划过程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让思路相近的策划人员组成一个创意团队。所有策划人员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尽其所能把一切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为最终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广阔的思考与选择的空间。进入方案确定阶段后,方案的最终策划与决策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根据培养目标拟定出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反复论证,选择出最优方案;如果各种方案均不理想,就应重新拟定,力争制定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一、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项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被肆意破坏与污染等危机中。这些危机的产生会逐步威胁到国家发展与稳定。因此,要求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保持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供给、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性改善,最终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报告中着重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追求的科学目标,是解决我国目前资源环境严峻形势的必要基础,并且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
对于我国高等院校来说,应从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出发,弘扬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从而实现建设美丽中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二、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内容与要求
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成为十会后名副其实的“高频词汇”,深入人心。因此,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为迎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高校大学生们必须凝聚共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文明责任感,形成生态文明意识,汇聚生态文明的思想,从而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在“物质”和“精神”的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社会的良好运行机制以及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的成果总和,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针对生态文明观进行普及和教育。生态文明观是人对其所生存环境的认知,是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生态文明一系列思想和观念的集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指导。因此,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前提是首先做好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尤其是作为培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坚力量的高校大学生来说,其生态文明观意识的普及和培养工作尤为重要,是保持我国经济快速且稳定的基础条件。
2.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大学生需培养生态文明观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需要发展科技与提升意识的双重支撑,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则是强化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所以,帮助大学生构建生态文明观,重视其生态文明观的养成,对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道德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成败。目前一些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淡漠,浪费现象严重,不能认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自然作为人认识、作用、改造,甚至征服的对象。人类中心意识严重,这样很难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并实际应用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中来。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提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和普及工作。
其次,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必须强化其参与意识、提升其参与能力。大学生不仅要提升思想、更新观念,还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来,增强对校园周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力度。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校园风气,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的实际工作中来。
三、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途径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发挥其教书育人主渠道作用。增设生态文明方面的选修课,把生态文明观教育加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作为重要的章节进行讲授;把生态、环保、节约能源等方面的观念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能力素质,使其成为具有生态环保节约意识的一代高级人才,从而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尽早实现。
2.采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式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高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途径。高校通过组织班会、团活、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把十会议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传达给大学生,或通过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利用世界地球日、植树节、世界水资源保护日等纪念日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明宣传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把这些教育融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防止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在校园的蔓延。
3.利用信息技术开辟教育新渠道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高校应抓住网络阵地。高校可以利用QQ群、飞信、人人网、辅导员博客时时有关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最新新闻,并建立有关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专题网站定期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动态。与学生沟通,不断了解学生的相关思想动态,并及时解答学生的有关问题。
4.以大学生为载体激发他们自身的民族精神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高校应以学生为载体激发他们自身的民族精神。高校通过增设国情学以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或有关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等相关课程,加强大学生的善恶感、良知感和正义感。增强其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把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作为自身行动的方向,从而肩负起实现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
5.健全制度为实现科学目标提供保障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高校还应建立、健全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把生态文明意识、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写入学生手册。组织学生、教师认真学习,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使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6.邀请专家、知名环保人士进行讲座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学校团委和大学生社团组织还应定期邀请专家或知明环保人士来校做有关生态、环境等方面最新情况的讲座,使同学们从更加直观、快捷、真实的角度去认识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大学生的保护环境、能源节约的紧迫感,从而强化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