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教师课改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属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可以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期间依然具有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模式相对滞后、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首先,表现在主观因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上。在新课改中,明确的溢出了教学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的角色为引导者。但是实际的教学期间,教师依然处在主导地位上,?n堂属于“灌输式”的形式,通常是“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跟学生的互动较少。所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沉闷,教学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而且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会对于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部分教师不愿接受并实施新型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所以会阻碍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切实落实。其次,表现在客观因素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上。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小学生学习以及成长环境出现新的变化。一些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导致对于孩子的学习相对疏于管理。而且在教师中缺少重要的培训,也会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一)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需要将学生作为中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及空间自主的学习。若想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围绕着学生这一群体展开教学工作。为学生构建起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合理安排教学工作和针对性的教学,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点,实施教学目标的分层设定和教学任务的适当安排,让每位学生都备受关怀,进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坚持创新教学的模式
教师可以将课堂进行一分为二,一部分时间进行讲解课文和进行课堂总结,另一部分时间指导学生自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的方式,让其在外界深刻的感受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教师可以领导学生到校园内进行寻找爬山虎,让学生亲眼见到爬山虎这一植物,并且让学生讲出其外形,深化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可以显著的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且培养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三)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于课堂学习期间对于学到的知识进行共享,一同进步,也让学生可以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进行大胆的发表。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对课文知识点列出提纲,并且向学生详细的讲解。之后提出跟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认真的阅读课文。在小组内,把自己答案同其他的成员答案实施比较分析,最后得出最佳答案。
(四)指导学生活动性学习
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施动手实践和活动探究。不断的激发出学生学习思维,让其对于课文的知识具有充分的认知和掌握,并且悟出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活动性学习主要的目标即为实现学生采取科学的学习方式对教师传授知识进行消化,并且强调学习的思路、方法和态度,重视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围绕课文中心思想进行考虑问题。例如学习《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期间,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古诗的背景知识以及诗人的情感同时,指导学生顺着教师给出思路对课文深入理解,于自主的学习期间要提出问题给自己,解决问题以后向教师寻求正确答案。此种学习举措可以推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期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教学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让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立体化。例如,在学习《赵州桥》一课时,多数学生并没有见过这座桥,那么教师就要通过多媒体渠道,搜集各种赵州桥图片、短片等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推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实施多媒体教学,能够以清晰直观和音画结合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利于掌握知识重点,进而提升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要求教师不但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训练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和人生发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不懂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只能成为“教书匠”,最终也将被淘汰。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仅自身无法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体系。
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的体系,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而且与他们要从事的教育工作关系不大。另外,师范生将来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他们应该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这就与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师心理学教材应全面改革教材体系,删减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压缩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生理基础等内容,以摆脱普通心理学体系的限制;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心理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健康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存在的理论知识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知识是高师生必须具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帮助高师生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解决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关调查都显示出中小学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长,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应对高师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教学,使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适当、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有效对抗由于职业倦怠给教师带来的巨大损耗。
三、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时便难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学生最后只记住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心理现象的名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让高师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为其以后的教学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范式。也就是说,除了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心理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对认知过程的各章内容的学习,应在理论学习后利用心理学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如记忆广度、注意的分配、错觉等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个性心理的内容,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师搜集整理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从心理学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如何解释隐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现象,如何利用所学的心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3.教育见习。通过在实习基地的教育见习,不仅是让学生真实体验教学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察每个教师的教学技巧。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语和肢体语言对教学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非言语信息影响学生等。利用课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行总结,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模拟教学法。这是根据角色扮演的方法,围绕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如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等,设计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再现。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其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总结。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使高师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
5.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可适当观看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电影,如《爱德华大》、《第六感》、《美丽心灵》等,通过撰写观后感引起学生思考。超级秘书网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悦纳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的措施。
总之,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如何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规范下,进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英。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100—101.
[2]钟贞,谢龙华。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18(2):96—99.
一、从新课程理念分析
“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境中,认识到学习对象的特征,从而获得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体验式的亲历,不但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拓展思维,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其能够逐步理解并熟练掌握数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实践是认识之源,在实践中体验知识,探索知识,获取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将体验转化为认知的亲历实践过程。正是基于此视角,我们不难知道“体验”在新课程理念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在实施上最具特点的变化即在体验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数学的抽象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数学置于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对知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书本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开展数学兴趣实验活动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课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体验式学习来进行教学:先让每个学生自制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小组进行合作,运用自制的学具摆长方形、正方形。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时,要求:①拿出每人自制的小正方形;②摆出长和宽不同的长方形;③一边摆图形一边完成下面表格;④小组合作后,观察表格的数据,思考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之间存在的关系。学生经过操作后,得出了规律: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且在操作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从数学学科的本质看“体验”
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思维的学科,对其的学习需要将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相结合,通过逐步地抽象概括形成一套方法和理论,并在实践中进行广泛应用。如此时有三个人,身高一个比一个高,怎样用数学表示出来?先由实物表现为图示,又由图示简化为符号。如果是四个人呢?需要将符号进一步抽象为数字,比如1231、1232、1233、1234从数学学科的本质看,这类数学演化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个演变的内涵,就需要让学生参与体验。再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平年和闰年”时,因为这是历法知识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数学知识。为了让学生去体验历法知识的规律,掌握其中的知识,教师在课前应收集到2004年2月~2012年2月的月历表。在教学时,分小组进行统计平年和闰年2月的天数。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后,发现每隔3年就有一个闰年,非整百的年份用除以4的方法找出闰年,了解了每4年一闰的规律,加深了对历法知识的理解。最后再播放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动画,明白了闰年的来历。这种体验式的教学,融入了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在里面,体现出数学知识的科学化。通过体验式学习,体验人类怎样运用数学来理解自然界。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对数学知识就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去感悟,亦能运用数学理解自然界。
三、从优化学习效果重“体验”
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学习不同,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过程中,调动起各种感知器官去思考去理解,形成在脑中的印象就很难磨灭。这就说明,只有通过体验才能真正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圆锥的体积”学习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种教学方法:直接告诉学生圆锥的体积公式为V锥=1/3V柱,学生在收到信息后套用公式解决数学问题,但这种方法由于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与理解,很难形成认知,公式的运用仅仅在短时间内奏效。第二种教学方法: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体的装水过程,从而得出公式V锥=1/3V柱。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形成认知,并且解决部分问题,但由于学生没有参与活动并且进行互动体验,只指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不能进行知识的整合与灵活运用。第三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每组准备底和高相等或不等的圆柱和圆锥各4个以及水。活动开始之前,首先由小组自由讨论明确实验的目的、做法、工具的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人员的分工等等问题。紧接着开始实验,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记录,如不同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是怎样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从中能发现什么问题?得到什么启发?最后达成共识,得出规律:V锥=1/3V柱。这样的安排由于学生都亲身参与体验并且积极探究,得到的知识很容易形成内化,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从而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由此可见,数学思维的拥有与灵活运用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另外,数学不关是理性学科,它同样注重生活与情感的结合。因此,教师的数学教学还必须在互动体验中熏陶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对数学体验与研究产生巨大的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其中,这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有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