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美术色彩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生活中加入色彩
中学生一般都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来开展教学。美术是一种标新形式比较强的课程,通过画作可以直接观察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可以更直接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心情绪。通过作画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容易提升思维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拿出自己画的一幅“课间十分钟”的图画,向学生传达一种愉悦的状态,画中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穿红色衣服是活动比较积极的学生晓丽,穿绿色衣服是大家的开心果萌萌,另外一个穿黄色衣服的是比较文静的明敏。教师让学生观察整幅画作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老师用色彩将大家都区分开了呢?学生就会想因为大家喜欢的颜色不一样,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大家喜欢的颜色不一样呢?和大家的性格有关系吗?这样学生就逐渐明白原来色彩不但能代表树木、房子这些能看见的物体,还能表现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创作自己心目中的同学、教师,每个学生的想法都不一样,这样即使画的是同一个人选用的颜色也有区别。在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请几位学生对自己的画作进行讲解,为什么要选用这个颜色呢?你心目中的他是什么性格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渐引导学生走出传统对色彩认知的禁锢,对色彩的认识更深一步,拓宽了学生色彩领域,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
2.为想象涂抹色彩
中学生与成人相比思维更活跃,也更天马行空,这对于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必须要保护好学生具有这些财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既定的教学思想,并不是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也不是所有的水都是蓝色的,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对色彩认知观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其对色彩的认识。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开展“彩色天空”的活动,鼓励学生去积极创作,让其随意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将天空画成自己的喜欢的样子,但是在最后必须要说出自己的理由。例如,有的学生将天空画成彩色的,理由是因为土地上有绿树红花把天空都映成彩色的了,这一理由不得不说精妙绝伦。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引领学生去开拓色彩领域的疆土,在色彩的大地上插上属于自己的旗帜。
3.色彩激发兴趣
中学生对周围事物往往都充满兴趣,而兴趣正式促进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在中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利用身边各种资源来激发学生色彩的兴趣。例如,教师了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大红色的月亮,因为在晚上大家都睡觉没人理它,所以它生气脸红了;或者是向学生展示绿色的电脑网络,因为我们应该绿色上网,建立绿色网络世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的吸引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在应用色彩作画时,也改变传统红色苹果的固定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为评价涂抹色彩
在中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是主要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开拓色彩世界里更大领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色彩创作,可能是中规中矩也可能是天马行空,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多样化的点评,在学生创作的画中寻找亮点对其进行表扬,以此来推动学生对色彩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我眼中的世界”为主题的绘画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创作,这样学生就会跟随自己的想法去选色、着色,画出黄色的天、红色的土地、黑色的空气、白色的大楼等。教师在进行评价前认真聆听学生的选色理由以及创作灵感,并且要对作品表示肯定和赞扬。教师还可以发动生生间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教师,在讲述、聆听的过程中获取对色彩新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审美情趣。
二、结束语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采用美术写生课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心理感应能力。比如,在学习“色彩静物写生”的相关内容时,在展示出一个作品后,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记住对色彩的第一眼感受,从中找出各色块,并且明确色彩的明暗关系,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色调倾向。同时,应引导学生们自己用色彩来塑造形体,让学生们能够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掌握色彩应用的基本技巧,学会用眼睛观察色彩,用手表现色彩的张力和能量,从而形成自己的色彩心理倾向,这样也会使学生以后创作的作品更具艺术魅力,更加打动观众。
2指导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
通过学习关于色彩心理的相关知识,观察色彩心理,可以发现学生的情绪性格变化。教师可以通过美术色彩心理课训练,帮助学生学会调整心理情绪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在美术色彩心理课堂,有的学生对色彩非常敏感,自己的情感较为丰富,在绘画中对色彩运用自如。而有的学生在创作时常常会采用一些不平衡颜色或者刺激性的颜色乱涂乱画,这说明这些学生的性格非常不稳定。了解、掌握学生的色彩心理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心理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色彩心理调整教学方案。若学生的情绪、性格不稳定,可以先控制学生使用色彩的数量,然后再慢慢增加用色,使学生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调和出相对稳重的色彩,平复学生冲动、浮躁的性格。通过美术色彩心理教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色彩,有利于学生发泄自己心中的压抑情绪,缓解学习中的疲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3通过美术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心理感应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美术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色彩,亲身感受色彩心理的艺术魅力。学生在学习色彩心理知识后,对色彩心理感应会更加敏感,当他们重新回到自己生活的街道和场所时,会以另一种眼光来观察街道上商场、高楼大厦的色彩设计,这样会使学生重新认识色彩心理效应。比如,在道路上的安全标志、交通信号往往会比较醒目,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标志采用了强烈的配色设计(如黑白、黄蓝、红绿等),这样的色彩设计可以达到一种警醒作用,有特别强调的意味。
4通过电脑软件网络手段使学生体会到色彩传播的心理感应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学生已经越来越依赖电脑,很多学生在创作中喜欢用电脑创作,也不喜欢用画笔。教师可以投其所好,让学生们利用CorelPainter、Adobephotoshop、光影魔术手电脑绘画软件进行色彩创作。通过电脑上简单的操作,可以在瞬间完成色彩的明度变化、纯度变化、色相变化,使整个色彩画面呈现出素描、靛蓝、菲林、油画等多种绘画风格,这种视觉效果、速度效果是现实手工绘画无法实现的,这样会使创作作品更加符合学生自己的审美情趣。其次,教师在可以在网络上举办自己的艺术展,让学生们参与在其中,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评价、修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色彩心理。
5总结
色彩,是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色彩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表现色彩的能力。
色彩考试内容多为我们常见的陶瓷品、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瓜果蔬菜以及鲜花和各式衬布等。近几年考试的形式基本是在静物写生与默写中交替进行。写生比较容易,可直接观察静物,找出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素描关系、色彩关系、冷暖关系、虚实关系等。而默写就难多了,它完全脱离了具体的物象,要求考生根据平时写生的经验,将所要考的内容组织好。 在考试中,首先得考虑构图完整,饱满。其次,要考虑物体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如果规定了色调,还要注意画面的定调问题,当在,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当然,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画面的构图和色调确定之后,要考虑如何进行塑造的问题。用色彩塑造形体往往会出现只有色彩关系而忽视素描关系,或只有素描关系而忽视色彩关系的现象。因为没有具体物体作参照,很容易把握不好,容易概念化。这就要求考生在作画时,须一边考虑色彩关系一边把握素描关系,根据以往的作画经验和对物体形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抓住大的明暗关系。 无论是写生还是默写,在作画过程中,还须注意物体所具有的个性因素,如色相、纯度、明度、冷暖等,把物体画得丰富而有变化。将自己对物体的感受表现出来,不要单纯去追求客观色彩的真实和相似,这样很容易被局限在固有色里,色彩也难免单调。
深入塑造具体物体时,力求用笔、用色准确,色彩层次要衔接自然,质感的表现也要充分。高光是表现物体质感的重要因素,不能过于简单和随便,以免破坏结构。衬布在画面中主要起陪衬和调剂色彩的作用,表现时可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处理,有的地方可表现得充分一些,有的地方只需一笔带过,画面中次要的物体简单的交待出形和色就可以了,切不可面面俱到, 到处都刻画得很仔细,造成主次不分、呆板、没有层次和空间感的现象,也容易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
在画面基本完成的时候,要注意从色彩、素描、冷暖、空间等几个方面去检查。如果画面色彩单调了,可能是色彩关系设处理好;如果画面太灰了,可能是素描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火了,可能是色彩的冷暖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平了,可能是虚实与空间关系没处理好。所说的这些“如果”和“可能”,都是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最容易出现和易被忽视的问题,假如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色彩考试也就有希望过关了。
张艺谋对于红色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感,可以说,红色代表了鲜艳、热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另一种喜庆的感觉,会给人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能够给人带来正能量。这部电影的片名叫做《红高粱》,虽然高粱的主体颜色并不是红色,但是导演还是采用了红色作为整部电影的主色调,给人营造一种十分热情的氛围,红色在美术绘画方面也是彰显人之个性以及烘托活跃气氛的重要手段。在这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整片的红色,这种火红的色彩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电影中的女主人公“九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她穿的是一身大红的衣服,有红色的盖头,有红色的花轿,有红色的鞋子,在丰收的时候,高粱也有红色的穗头,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就内心会产生激荡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张艺谋对红色是情有独钟的,因此,他甚至让影片中的高粱酒也变成了鲜红的颜色,这部电影中,从一开始到结尾,红色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色彩基调,在一开始的视觉冲击造成的视觉冲击下,观众自然而然就认为高粱酒原本就是红色的。张艺谋精心设计了整个画面的颜色,用一场红色的视觉盛宴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给观众留下了很完美的视觉冲击。另外,电影《红高粱》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狂野以及奔放也在这种红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在电影结束的时候,“九儿”以及众多弟兄们全部死了以后,叙述者的“爷爷”与“爹”还静静地站在那里,这时候的阳光是血红色的,在这样的阳光下,他们的影子变得很长很长,然后天渐渐暗下来,出现的是一种暗红的色彩,但无论如何,红色都是一种重要的色彩基调。张艺谋将红色运用得很到位。
二、《红高粱》中影视道具的色彩以及周围环境色彩
《红高粱》中的主色调是红色,从一开始的时候,这种基调就已经十分明显,在红色中还夹杂了一些黄色,黄色与红色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得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可以产生一种极度兴奋的感觉,给人带来激昂的感觉。在《红高粱》中,拍摄的地点是在一片黄土高坡上,那里的土地很贫瘠,寸草不生,与周围的黄色相对比,红色的花轿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花轿在黄土高坡的尘土飞扬中左右摇摆,上下颠簸,使得影片的艺术感觉得到了很大的升华。《红高粱》这部作品中,“颠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出彩的地方,正是因为“颠轿”,使得红色的花轿与周围的黄色之间产生了很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一种很强烈的视觉反差。然后又对屋内的色彩进行描绘,屋子内的装饰也是红色的,有红色的布匹,有红色的染缸,这些装饰品之间的色彩也都是十分和谐的额,在屋子里面的装饰给人带来一种色彩斑斓的感觉,同时与黄色的沙漠之间产生了一种对应,对于电影的主题是一种很好的体现,使得人好像就存在于一种五彩斑斓的色彩中,让人流连忘返。在整体的红调中,电影中的一些细节的地方都在不经意之间体现出来,对于整个电影的色彩对比有很大的作用,表现出导演对于色彩的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构想。
三、美术色彩、色调的大量应用
色彩能够对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行很好的体现,能够将人物的复杂的心情烘托出来,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在一个限制的场所中,想要细致入微地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展示,则需要能够使用一种比较恰当的视觉感受,美术色彩在电影中的就能给人这样的视觉感受。在电影作品中,巧妙地使用各种美术色彩,可以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良好的展示。电影《红高粱》中的美术色彩是一种火红的颜色,但其中也穿插了其他的颜色,比如蓝色。当女主人公“九儿”再一次返回到烧酒炉子所在的屋子的时候,老头早已被杀身亡,这个时候她一个人静坐在院子中,天上有一轮月亮,在这样的场景中,导演恰到好处地使用了蓝色,蓝色在这样的场景中代表了一种冷清,一种孤寂,一种落寞,与当时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完全相符的,给人一种比较幽冷的感觉,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好像自己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也能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想法。
四、《红高粱》中的美术色彩运用
美术色彩的运用表现出的就是各种美术色调,在这部电影中所运用的美术色彩,很明显地反映出导演的艺术表现方式,将他的艺术风格表现得十分明显。美术色彩本身也有很多种含义。首先,这部作品中的美术色彩,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艺术家有国界,但是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张艺谋在对这部影片进行创作时采用了比较浓厚的民族风,对电影的主题进行展示。这部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莫言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出十分明显的民族精神、故乡情结,所以张艺谋在进行电影创作时,也将原著中的民族情感体现得很透彻,而导演所运用的方式就是色彩艺术。色彩色调的民族化艺术表现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事实情况的尊重,通过将美术色彩进行民族化处理,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得到更多的认可。美术色彩本身就是可以感染人的一种视觉语言,美术色彩是电影艺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觉元素,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而且可以将电影的情节一点点透露出来。美术色彩可以像绘画艺术那样对所描绘的目标的原本的颜色进行还原,同时,还可以对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展现,通过对电影中的各个角色的外在形象进行展示,可以对时空的变换进行详细的展现,可以创设出符合电影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发展趋势的情绪意境,对电影故事中的情节进行烘托。但是不同的观众对于各种美术色彩的反映是不同的,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表现出差别,一般说来,会由生理上的差别引起心理上的差别,比如对于一些色彩而言,有可能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不适。在《红高粱》中,虽然只是采用了比较普通的美术色彩,但是美术色彩中所表现出来的寓意却是十分深刻的,美术色彩表现出来的是比较直观的效果,对各种寓意进行直观地展示。美术色彩对观众的审美情感的展示,是通过生理影响到心理的。在电影《红高粱》中,红色的主色调与十八里坡的激情野性的场景之间有十分巧妙的结合,使得整部电影中的红色中又生出其他的含义,除了电影情节带给人一些兴奋的感觉之外,电影中的颜色也会带给人一些重要的视觉感受。张艺谋的电影创作使用了这种开拓性的创作手法,使得整部电影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使得影片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一开始,这部电影电影中的红色就十分强烈,但是在最后的时候,这种红色渐渐减弱了。就像火苗一样,渐渐熄灭,但是观众仍然还是沉浸在这样的红色中,依旧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受,这就是电影中的美术色彩带来的重要作用,使得观众的内心一直都没有办法平复下来,尽管电影结束了,人们还可以继续想象,脑补其他的画面和情节。与此同时,电影中的红色也代表了生命的成长,是一种敢爱敢恨、无所畏惧的人生,也是一种尽情挥洒的人生,总之,适当的美术色彩的应用,可以使得观众的视觉感受以及心理感受更为强烈。
五、结语
1.水溶性彩色铅笔的独特性
从字面上看,水溶性彩色铅笔就是一种能溶于水的彩色铅笔。水溶性彩色铅笔是一种铅笔,这就意味着它具有铅笔的一般特性,而水溶性又意味着它可溶于水,不同于一般的铅笔。从绘画上理解,水溶性彩色铅笔中的“铅笔”意味着可以利用这种工具人为地在画面上展现线条的粗细和形态。可以通过改变笔尖的粗细程度,从而改变笔与画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改变画面上线条的粗细。在绘画过程中,随着笔尖的不断消耗,笔尖与纸的接触面积也会不断改变,从而形成画面上各种不同粗细形态的线条,当然也可以是人为地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绘画技巧,让铅笔线条在画面上呈现各种美妙奇特的粗细变化。“水溶性彩色”意味着用这种铅笔画的画面会在铅笔与水的融合下呈现丰富的色彩效果。从物理上说,水溶性彩色铅笔的色彩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半透明的液体。在不加水时,用水溶性彩色铅笔绘画的色彩是呈颗粒状附着在画面上的,而在加水的情况下,水溶性彩色铅笔的颗粒是可溶于水的,在不考虑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加水量决定了色彩颗粒的融化程度,在画面上因为加水量的不同会展现不同层次的色彩效果。简单来说,水溶性彩色铅笔可以通过线条、色彩叠加,用水晕染展现各种绘画效果。
2.水溶性彩色铅笔与其他绘画材料的不同之处
水溶性彩色铅笔因为其独特的特性,与其他绘画工具有所不同。水溶性彩色铅笔用可溶于水的材料制成,但也有一定的硬度,用起来只是比一般的铅笔柔软一些,不容易折断,也可以削得比较尖,方便刻画细节。水溶性彩色铅笔用起来比较流畅,它的色彩虽然没有油画棒的色彩鲜艳,但比较淡雅,清新自然,十分适合画插画、课堂写生,以及小学和学前教学。水溶性彩色铅笔的颗粒也比较小,用它画画没有用蜡笔画画那么粗糙,只是稍微有些“沙沙”声。在用水溶性彩色铅笔画画时,一般不选过于光滑的纸张,而不同粗糙程度的纸会呈现不同的效果,这一点与一般的铅笔绘画的选纸相同,但对纸的吸水性也有一定的要求,水溶性彩色铅笔绘画用纸虽然没有水彩绘画对画纸要求那么严格,但是应该尽量选择吸水性较好的纸张,一般课堂上所用的图画纸应该可以满足要求。
二、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水溶性彩色铅笔美术教学原则
1.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对小学水溶性彩色铅笔美术教学原则的影响
水溶性彩色铅笔美术教学原则要符合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水平及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所以,小学水溶性彩色铅笔美术教学原则的制订要符合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小学儿童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中年级以下的儿童,抽象思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这个时期内仍然是具象思维占据着主要地位,到小学中年级以上则逐渐由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在小学时期,不仅儿童的思维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概括能力也逐步增强,其能逐渐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其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和本质抽象水平都得到了发展。因此,教师在确立水溶性彩色铅笔美术教学原则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及接受能力制订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对于小学中年级以下的儿童,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引导他们认识事物为主。他们的作品更倾向于表达自己所认识事物的外部形象和轮廓,但他们对于事物的颜色和本质属性没有非常科学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会逐渐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会把鱼儿和蝴蝶一同画在空中,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不会,因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能认识到鱼的本质属性,知道鱼是生活在水中的,会把鱼画在河里或池塘里。
2.水溶性彩色铅笔美术教学原则
在色彩教学中,要先从简简单单的训练内容抓起,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使其一开始就能够学会将色彩条理化。例如,在色彩训练时应当注重与把握色彩变化所具有的内在规律,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们懂得色彩原理以及现象,积极引导学习者们应用色彩原理来阐述相关现象,应用色彩变化之规律来认识到色彩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学生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分析与表现色彩。高校美术教师在进行色彩写生训练的过程中,应当从三原色切入,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色彩中的红、黄、蓝三种原色相互之间的关系,其后再运用三原色形成色彩间色、复色关系,并且让学生们掌握明度变化之规律、色彩纯度变化之规律。如此一来,不仅学生们觉得形象直观,而且还能帮助帮助其很好地提升色彩表现力。
二、辨证处理好再现和表现之间的关系
在色彩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们掌握造型中的最基本规律以及具体表现方法。比如,色彩中冷、暖关系的处理、补色关系的处理、色彩对比以及调和、色彩写生变化之规律等。然而,假如将基础教学单一理解成对实物进行再现,完全以逼真为唯一标准,那么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就被有所忽略。色彩是创作者表现自身情感与思想的重要内容,而模拟对象的光、色效果时要全面融合作者自身之感情与意志,所以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相互统一。人的认识以及情感具有的丰富性造成色彩语言一定要力求多样化,这就需要应用再现性、表现性以及抽象性的色彩语言加以概括。再现性色彩语言运用准确而合理地模拟客观物象之光、色以表达自身情感,这就要求作者能够正确而合理地掌握物象光色总体关系而且进行合理而准确的区分、控制各种相近色彩所出现的细微变化,属于外在与客观化的方法。表现性色彩语言的每一色块均凝结着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因素,是内在和主观性的把握策略。当前我国高校色彩教学往往会割裂开再现和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前者的人士觉得色彩教学应用客观世界之光色规律以及各类模拟的技巧,导致教学常常会滞留在再现色彩训练上。为防止出现问题,一定要对学习者实施全方位的色彩语言训练,并且积极探索具备强烈主观色彩的意象呈现形式。
三、高度重视色彩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养
要实现大学生气质、心理特点以及表现方式之联系,是色彩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色彩教学中大学生主体实施个性化打造与培养,究其实质就是指引学生们运用自身敏感性实施色彩表现出语言的感染力,并且在艺术风格上加以创新。高校美术教师要对各种表现手法加以包容,从而让学生们得以全面发挥,引导其掌握某些具体的色彩表现方式,应用多元化表现方式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质以及艺术修养。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鼓励大学生们学习各类知识,从而引导其涉足更加广泛的学科之中。要能够发现每一名大学生的自身条件,并且向其指出适合于他们进行表现的具体方法,从而让大学生们更加自由自在地去发挥出艺术上的个性,进而体现出非常独特之气质,这才是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能否成功的原因之所在。与此同时,在色彩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及时发现大学生们的优势,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考虑到教学过程之中的合理性。依据大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以调整其内容以及难易的程度,进而发掘其鲜明的个性。
四、提升色彩教学的整体表现能力
要让大学生们以理解色、光为前提,在确定轮廓的基础上,在短时间中快速抓住某个物体或景物的色彩关系以及特点,完全放弃细节上的描画,把对象复杂的色彩以及形态纳入到色块之中,并且以不同的色块明度、冷暖和面积对比来构成相应的色调。要妥善处理好色彩中心与别的颜色之间的关系,构成统一化色调,表达出相应的内容以及主题。其后是进行对比与调和。对比作为绘画当中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缺乏对比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表现力。在色彩教学中要应用对比以强化形象,展示出画面主题的强烈效果。当然,还可应用各类色彩的对比以突出画面之色彩,展示出空间、距离以及体积等相应的画面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的主题与内容,让画面的效果能够突出重点。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于对比与调和。由于色彩在空间之中具有相应的倾向性,因而单纯中间状态并无可能。运用该矛盾能够让画面形成更加生动、真实之变化,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
五、结束语
中国幅员辽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顷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因各自的生活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只能适应自然条件,选择性地进行种族遗传,所以千百年以后便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间艺术。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拥有无数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如豫西剪纸、淮阳“泥泥狗”和朱仙镇木版年画等,无一不是祖先遗留下来的瑰宝,堪称民间美术色彩的代名词。目前,设计师们十分看重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它能够极大地丰富包装设计的视觉传播效果。
1色彩的主观性在历史的长河中,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道德观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民间色彩观念的形成,其代表了民众们的普遍欣赏眼光,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河南淮阳的“泥泥狗”为例,黑色是其主打颜色,代表着浓郁、热烈、瑰丽与古拙。所以,几乎各式各样的“泥泥狗”都是以浓郁的黑色做底,身体则采用红、黄、白、粉、绿和黑色作为绘制图案的基础,给人感觉放荡不羁却又十分古朴真实。很多“泥泥狗”的外形十分夸张,现实生活中的奇禽怪兽根本无法做到。这就是包装设计中民间美术色彩的重要运用,通过人眼对色彩本能的反映来达到宣传的效果。映射到当今的包装设计上,为了能够保护“泥泥狗”最原始的朴实与文化底蕴,可以深入地研究图案上线条与色彩的搭配,找到一套能够刺激视觉审美的方式方法,而人们对色彩产生的本能反应必然将成为激发包装设计的潜能有利武器,使其能够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基于民间美术色彩的包装设计,需要更准确地吸收民间美术色彩的精华,为后期的产品塑造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2色彩的装饰性个人的审美会受到生活环境、受教育水平以及特殊喜好的影响。那么色彩审美更是一个复杂并且无系统化的发散性问题,它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并且与地域分布、风俗习惯和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天生就有感知色彩的本能,与生活的所有活动息息相关,而且可能因某种阅历的增加而有所改变。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它的确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画面色彩鲜明,人物布局精巧,整体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中国民间美术品中的佼佼者。在朱仙镇木板年画中,为了体现浓郁的民族特色,主要采用最为清澈的原色,使其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对于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品,其在色彩的运用上面十分讲究,并不在乎颜色的“多”,而是在使用上讲究一个“妙”字。现代包装设计要想在色彩上所有成就,就必须认真地体会其中的含义,然后学以致用,将这种色彩运用之道植入设计理念当中,缔造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另外,朱仙镇木板年画在平衡色彩的组合上面颇有成就,既能确保整个画面的完整性,又能够提高其感染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如此纯粹并且自然的色彩搭配,为年画增添了一种和谐的美,十分容易打动观赏者的心,这一点也是包装设计所需要学习的重要地方。
3色彩的象征性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运用上,一直都存在着象征手法和五色观。在数千年前,我国的农耕文明时代就在黄河流域开启了,从此开创了中国深远、朴实的民俗和民风,后来经过儒家思想磨砺和地理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影响,造就出了封闭、保守、厚道、宽容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正是这种独特的民族观念创造和发扬了独具特色的一系列民间美术色彩。以民间剪纸为例,其和年画的区别在于剪纸的符号性极具冲击感,而内容相对来说被弱化了。在色彩的选择上面,红色是剪纸的首选色彩,其原因还是为了保证视觉上给人的冲击力。在中国的文化艺术里面,具有浓厚地域传统文化和群众基础的就是剪纸艺术,民间美术色彩在其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果设计师想要让包装设计契合人们的心理审美和情感,同时又能在艺术上达到写意的目的,那么其就需要充分地运用好民间美术色彩及其象征性符号。在现代设计中,许多的设计元素都源自于剪纸,在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元素的包装设计才是其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对于商品的包装设计来说,应该引起重视的设计语言之一是色彩。商品的包装设计能够在民间美术色彩中寻找到丰富的创意和灵感,将这些色彩作为设计元素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融入其中,再通过现代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继承和延续了民间美术的价值,而且将现代感与民族特色都赋予了商品的包装,增强了商品品牌宣传力度,推进了商品的销售速度。民间美术色彩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地域性的色彩文化以及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可以说,地域性的社会文化都凝聚在了民间美术色彩之中。对于企业来说,形象和品牌非常重要,而能够突显这些特征的就是其商品的包装设计,而色彩通常决定着现代包装设计能够给予消费者足够的视觉冲击。对于现代包装设计来说,运用地域性民间美术色彩能够将当地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包装设计中去,进而构建地域性商品的品牌,通过商品流通,完成不同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1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创意对于设计而言,其成功的基础是创意,其灵魂也是创意。色彩对于现代包装设计来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在生理和心理双层面能够给予人们最为直接和冲击的就是色彩,可以说,商品就是通过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来与消费者交流和沟通的,色彩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购买。在吉尔•莫顿的眼中,来自于潜意识中的说服力总是能与色彩挂钩的。人类视觉机能决定了不同的色彩可以对人的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视觉也是受色彩影响最大的,所以说,产品的包装设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色彩的运用。每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充分地了解民间的传统文化与地方消费者对于色彩的需求,以此为前提的包装设计才能获得成功。在运用民间美术色彩的时候,设计师通常会首先选择大红和大绿的颜色,其原因是这些颜色非常醒目,对于人们的视觉具有足够的冲击力,是将来包装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发展方向。土特产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其包装设计中融入民间美术色彩,商品的亲和力和乡土气息都得到了提升,而且运用民间美术色彩进行商品包装的设计,可以摄取各种各样的设计元素。就拿比较著名的“泥泥狗”为例,设计师在进行该商品的包装设计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为了将地方的乡土人情充分表达出来,运用了商品本身的吉祥色彩和图形。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主流,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更加是不遗余力来挖掘民俗文化,对于大众而言,最能够代表他们情感与审美以及文化观念的就是民间美术色彩。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民族文明史和传统文化,而每一位民众都会对养育自己的土地产生情感,那么这份情感与民族文化如何体现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呢?那就是融入地域性色彩。因为只有民间美术色彩才能将地域性的民俗神韵体现得自然、充分。
2民间美术色彩与民俗文化的复古潮在21世纪初期,消费者们比较青睐的价值观中有一种是奢侈享受,为了体现高贵、典雅的艺术品质,设计行业也被推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伴随着设计品质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们也逐渐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水平,事实充分证明,让他们下定决心购买商品的恰恰是具有诱惑力的包装设计。以设计师陈幼坚为例,虽然他的许多包装设计都选取了欧式,而且西方线条比较明显,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渲染着他的所有作品。可以说,陈幼坚非常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引以为傲。但是他既不是一个墨守陈规的人,也不是一个迂腐的学者,他巧妙地将东西方文化结合到一起,融入其设计理念之中。陈幼坚的包装设计既有中国民间的美术色彩,又能见到西方的现代美学,可谓是品位与文化底蕴并存。当今社会,文化艺术可谓是百花齐放,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对于中国人而言,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似乎都充斥这西方思想和文化,而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与艺术却似乎在慢慢地遗忘。中国通过2008年召开的北京奥运会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推向了世界,经历了这些,民族文化也得到了设计师的尊重和重视,中国特色设计走向了世界,也惊醒了设计师。将民间美术色彩融入到现代的包装设计中去,展示了设计师回归复古思想的状态,同时也直接体现了世界包装设计的多元化现状。具有民间特色的包装设计在“国际风格”的现代主义潮流中可谓是一枝独秀,而且它的存在还充分说明了当今世界的艺术设计潮流是非常追捧本土传统文化的。
三结语
[关键词] 色彩 室内 设计
一、色彩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室内的色彩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这包括有空间、形式、结构、光线、材料以及色彩。然而设计因素中往往被忽视就是色彩。这种方式往往会使色彩的效果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应该把色彩选择纳入建筑整体设计的内容,而不应事后应付般地处理。成功的色彩设计是把所有的色彩和其他材料作为一个色彩组合来处理。最为成功的室内色彩设计与整体设计的目标一致。
二、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有很多因素对色彩设计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室内本身固有因素。例如:不同的空间的使用目的,像工作室、病房,显然在考虑色彩的要求、性格的体现、气氛的形成各不相同。再如:室内设计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间大小、形式来进一步强调或削弱。当然也是室内色彩设计的参考因素,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线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别,我们可利用色彩来进行调整。
影响因素还包括“居住者”的因素。例如:使用空间的人的类别。男女老幼对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色彩应满足居住者的喜好,再如: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及使用时间的长短。学习的教室,工业生产车间,不同的活动与工作内容,要求不同的视线条件,才能提高效率、安全和达到舒适的目的。Www.133229.cOm
最后,影响因素里还应包括该空间所处的周围环境因素。色彩和环境有密切联系,尤其在室内,色彩的反射可以影响其他颜色。而且不同的环境,通过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内来,色彩还应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
三、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
1.色彩的协调问题。室内色彩设计的根本问题是配色问题,梵高说:“没有不好的颜色,只有不好的搭配。”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一颜色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呈现的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视觉器官按照自然的生理条件,对色彩会有不同搭配要求。会有很多的视觉色彩现象。视觉器官对色彩的刺激本能地进行调剂,以保持视觉上的生理平衡,并且只有在色彩的互补关系建立时,视觉才得到满足而趋于平衡。
2.室内色彩构图。色彩在室内构图中常可以发挥特别的作用。(1)可以引起人注意或隐藏的目的。(2)可以物体产生收缩膨胀的感觉。(3)色彩可以虚构室内空间形式,打破原有空间格局。(4)色彩可使室内物件的品种、材料、质地、形式彼此间形成内在联系。
在室内色彩中要有主次关系:主要是背景色决定主体色,主体色决定强调色。色彩的统一与变化,是色彩构图的基本原则。为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可以运用重复、呼应、节奏、对比等方法来进行具体的设计。总之,解决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色彩构图的中心。室内色彩可以统一划分成许多层次,色彩关系随着层次的增加而复杂,随着层次的减少而简化,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别考虑为背景色和重点色。使室内色彩达到多样统一,统一中有变化,不单调、不杂乱,色彩之间有主有从有中心,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四、家庭室内色彩分析
1.卧室的色彩。卧室是人们睡眠休息的地方,对于色彩不同年龄要求差异较大。儿童卧室,色彩以明快的浅黄、淡蓝等为主。男青少年宜以淡蓝色的冷色调为主,女青少年的卧室最好以淡粉色等暖色调为主.新婚夫妇的卧室大都采用激情、热烈的暖色调.中老年的卧室,宜以白、淡灰等色调为主。有调查表明人的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卧室是休息的场所,其色彩不宜过重,对比不要太强烈,宜选择优雅、宁静的色彩。
2.客厅的色彩。客厅是最能展示主人的审美情调,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在设计时往往要下大力量。客厅一般面积较其他的房间大,色彩运用也最为丰富,客厅的色彩要以反映热情好客的暖色调为基调,并可有较大的色彩跳跃和强烈的对比,突出各个重点装饰部位。色彩浓重,可以显出高贵典雅的气派。如选用深红、黑等重颜色。墙面宜根据家具的色彩和风格,一般以选用红、紫、黄等颜色为主,调配时,不同的色彩纯度上可以有所区别。顶部的色彩则选用金黄色的装饰灯及其光线构造出富丽堂皇的色彩效果。在一些装饰画或墙角也可以用灯光烘托华丽的气氛。使整个房间的整体感更强。
3.餐厅的色彩。餐厅是进餐的专用场所, 也是全家人汇聚的空间,它的空间一般会和客厅连在一起。在色彩搭配上要和客厅相协调。具体色彩可根据家庭成员的爱好而定,一般应选择暖色调,如深红、橘红、橙色等。这样的色彩设计不但能从心理上提高人的食欲,同时突出了温馨、祥和的气氛。在局部的色彩选择上可以选择白色或淡黄色,这是便于保持卫生的颜色。
4.厨房的色彩。厨房是制作食品的场所,是一个家庭中卫生最难打扫的地方。颜色的选择以清洁、卫生为主。因此,应以白、淡灰、淡青色为主。地面不宜过浅,可采用深灰等耐污性好的颜色,墙面宜以白色为主,便于清洁整理,顶部宜采用浅灰、浅黄等颜色。
5.书房的色彩。书房是学习、思考的空间,需要冷静理性的色彩。一般应以蓝、绿等冷色调的设计为主,以利于创造安静、清爽的学习气氛。书房的色彩绝不能过重,对比反差也不应强烈,光线一定要充足,色彩的明度要高于其他房间。局部的色彩建议选择成熟稳重的色彩。有传统色彩和风格的饰物很适合在书房使用。
6.卫生间的色彩。卫生间是洗浴、洗涤的场所,也是一个清洁卫生要求较高的空间。传统色彩设计是以白色为主的浅色调,地面及墙面均以白色、浅灰或淡蓝等颜色做表面装饰,但是现在也有较为时尚的色彩设计。以深色为主调,地面、墙面以黑色,金色、银色做小面积的装饰色彩。两种效果各有特点,第一种简明、轻松,一般家庭选择的较多,第二种具有个性强,促进思考的特性。
五、结束语
室内色彩设计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涉及到建筑学、色彩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色彩设计的具体过程中还有很多要考虑的因素,如材质等。成功的设计是既能满足大家的审美要求又能体现居住者的个性表达,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收集最新的流行资讯,才能设计出最好的室内色彩案例。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术;教学:设想
这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中等美术教学,上素描和色彩课时,往往被一种现象困扰着: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连素描色彩最基本的东西没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是美术教材中欠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基础方法。我们知道,艺术是能“教”的,而技术是可教会的。但是,我们的课本很少谈到技法问题,因而上课老师也不能很好地把这些技法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在美术领域里向前走,都是过而忘之。
我毕业实习前,老师给我们放一组幻灯片,感触很深的是:片中有一组上课时的学生习作,约十几张。第一张是副非常写实的水粉风景,然后逐渐过渡到色彩和形的分离,到最后一张已经面目全非,成为其它的系列作业。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其教学的科学性,他们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材,把笼统的、复杂的、虚的艺术问题分解为一连串较简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课程,每个单元都有具体明确的目的要求,学生在学校学完这些课程以后,能较好地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没有明确地把素描这门复杂的课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单元,把构成素描的各种因素单抽出来,并设计相应的作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教师和学生能逐一解决。我们现在的素描教学,虽然也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的,但课程基本上是按所画对象的简与繁、易与难进行设置。
当然,现在有不少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学中采用了分解难题的办法。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学生都是在教室里照着书画,让学生照着画时去“悟”。Www.133229.COm悟性高的学生,遇到了好老师,可能也没有能掌握最基本的要领。再不就是只讲哪儿长、哪儿短、哪儿亮、哪儿暗,弄得学生不知所措。从一开始就用全因素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没让他们象学徒那样从每一具基本的技法性问题入手,从每一个最简单的要求做起。
有一句老话“先学会走,再学跑”。但我们的教材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永远只会“走”,只会跟着老师画,被动临摹;而学生又性急,一开始就想“跑”。我们的教学技法,应该让学生“走”的时候想到“跑”,为了“跑”得更快而学会一步一步的“走”。要目的明确,分阶段逐步达到。
另外,在绘画色彩教学教材的相当范围内,还继续着师傅带徒弟的作风。这有好的一面,就是说老师的风范及对艺术探索之精神会无形中传给学生。也有不好的一面,由于教师的知识量及艺术趣味的限度,容易使学生思路狭隘,不利于学生发展。
所以,我们的色彩教学,应该怎样教,才能更有利于教学,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为他们走向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的确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我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时常反思以往的学习,并认真学习了当今色彩教学的动向,待静下来后,却感到一片茫然。现在的教学与几年前的老师教学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当然,我认为并非变就好,不变就不好。只是觉得,目前,在中师色彩教材中存在随意谈谈形象、明暗、冷暖等,仅从词义上简单讲讲,却不去研究色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现象。而在我国艺术蓬勃发展,众多思潮循环往复的今天,就更难得有谁系统谈谈色彩规律及教学问题了。
省师范科成立了美术课改中心组,以写实或抽象等面貌特点相互区别,但是不管做什么,在对色彩的认识与处理原则上,却都是有共同规律的。而我们是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现在,一些教师对学生色彩教学做了一些改革,比如,上学生参与课题布置,专门学习色彩构成等等,但这还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构成规律是从规律当中提出的规律,普遍性过强,个性不足,未免有些远离自然,略有生硬之感。如果放任学生自己安排课题,只重个性,又觉得有些草率。参与本身虽然可以刺激学生作画的主动性,但学生仅仅是画了一张自己认为有趣的画,并没有在课题中发现,理解和系统地解决什么。这又过于自由,失去了教学的严谨性。
我们不能仅仅把学生培养成照虎画虎,照猫画猫,或是东抹西抹,似乎就是前卫,别的什么也不学不管的人。这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只会助长学生的惰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对各种风格与表现方法的探求精神。我想,如果让学生的才华得到真正的自由发展,真正地把他们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就必须引导他们走一条科学、严谨的治学之路。为今后走上美术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暂时抛开学校教学不谈,回顾一下以往的大师们没有哪一个不是认真研究自然,从自然中发现规律,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充分体现的。文艺复兴盛期时大师达,芬奇就是认真研究了15世纪大师的色彩与构图之后,一改以往的线性透视中所追求的用平面来排列,而用以中心点出发的透视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焦点透视法。在色彩上也改变了以往平板、单纯的色相对比,而把明暗对比的全部色域引入他的作品中。如在《岩洞圣母》与《施洗者约翰》等作品中,都是从明暗处理的角度抑制了色彩的对比效果,突出了明暗效果,从而扩展了明度领域。这个巧妙变异的技巧,成了今天的明暗对比法。由此可见,历代的大师没有哪一个不认真研究前辈大师及艺术规律的。正是由于他们的苦心经营,人类的文化艺术史才有了今天的背景,给艺术研究与发展创造了各种可能性。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加以研究,加以继承与发展的东西。
色彩教育,应该从学习那天起,就让受教育者认识艺术规律及自然规律,并在科学、系统的指导下,对色彩学的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练习。教师的责任则是系统、明晰地引导学生研究训练这些课题。从而使他们通过对色彩的学习,领悟色彩艺术的真谛。可是在中师的色彩教材中,欠缺系统的理论,教师多凭自身的经验(有的是不合格的经验)来教学,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那么理想。
色彩教学,应该着重训练色彩自身的艺术规律,把色彩系列对比及美学理论等课题逐个加以解决,在色彩对比的课题中,我们是否可以从色相对比与绘画的角度开始研究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色相的明度上开始学习。色相在改变了明度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力?是否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性质?黑白在色相对比中的意义是什么?黑白是否能改变色彩的明度?它们在色彩构图中有什么特殊地位?类似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在教室中,经过大量的色彩训练与分析之后才能解决。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过分提示学生注重形状、画线、填色,很少研究色域及每块色彩的特色及力度,这对学生是十分有害的。
【关键词】色彩静物写生能力
美术高考一般以素描和色彩为主要内容,其中色彩考试主要
考察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对画面布局的掌控能力,即构图能力
一幅优秀的色彩画,首先进入观看者眼睛的就是画面的整个构图和空间上的布局。如何布局才能使色彩画面效果更优美,视觉上更愉悦,就显得尤其重要,准确地说,构图布局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合理美观的构图是一幅艺术作品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有的学生却往往忽视这一点,觉得构图好坏似乎不重要,只要画得好就行了。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美术高校的色彩专业考试,在评分标准中第一条往往都是提出构图的具体要求,而且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静物色彩写生首先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画面整体布局的掌握和控制能力,这是学习绘画者的一种基本的能力。wWW.133229.COm
二对画面整体色调和气氛的把握能力
色调就是整个画面给人的一种色彩倾向。一幅优秀的色彩静物写生作品必然有其独特的色调倾向,那种杂乱无章、各自为政、无色调性的色彩作品不会引起人们的美感。有时我们注视对象,感到色调的倾向不是很明显,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整体观察和归类定位的方法,“同时比较”观察一组静物的物体色彩,这样就能抓住这组物体的基本色调。例如:我们首先感受一下静物的背景、衬布与物体之间哪种色彩占的比例大,衬布的色彩倾向与主要静物的色彩是协调的还是对比关系。如果衬布与主要静物的色彩属于同类色系的范围,那么它们就基本决定了这组静物的色调倾向,占据画面主要位置大面积的衬布颜色就构成了该画面的主要色调。静物的摆布与组织,通常是在以大面积的具有某一色彩倾向的衬布或物体占据主控位置的基础上,配以具有其他色彩的一些小面积的衬布,以此与物体产生对比关系,从而活跃画面。由此可见,物体色彩面积的分布和比例可以决定整组静物的色调。
那么,还有哪些因素制约着一组静物的色彩基调呢?为了明确色调的具体定位,我们应当学会从以下几方面来辨别其特点:从明度上可分为高调、中调、低调;从纯度上可分为鲜调、中间调、灰色调;从色性上可分为冷调、中性调、暖调以及不同色相组成的同类色、邻近调和对比调等。学生在写生作业过程中,针对各种复杂的色彩因素,要做到思维清晰、条理分明,既要把握住画面中大的色彩关系,包括冷暖关系、纯灰关系、空间关系,还要注重物体之间的颜色对比与统一性。
三以色彩为主要造型语言塑造画面形体的能力
色彩写生作业,虽然和素描写生就造型方面有共同之处,但是,从根本上而言,又具有其独特的地方,就是必须要以色彩作为造型要素,且主要是以色彩关系兼顾素描关系来进行造型训练。因此,色彩静物写生考试以及平时的长期练习,必须首先明确这样的目标。学生在色彩静物的学习中,其运用色彩要素进行造型,这种能力的强与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素描水平的高低,如果学生的素描水平不高,那么他们塑造形体的能力也就不会太高,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某学生造型能力不强,但是他的色彩感觉很好,色彩画面很有美感,色调非常优美,表现手法也非常有特点,那么,他的造型就是稍微弱一点,也可以用其长处,来弥补其造型偏弱的短处,从艺术评价全面化的标准来看,这似乎也不是不可以的。在美术高校招生考试的色彩评分系统中,对这种形式的作品,往往会网开一面,有时候甚至还会给出一个高分以表示对其的肯定。
关键词:居室色彩影响
中图分类号:j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自牛顿开创了对色彩的理性研究后,对色彩的研究兴起了一阵热潮。我们了解到色彩体系的庞大。就我们平时常用的“黄色”、“紫色”、“红色”、“蓝色”等这样的名词来形容色彩也有30来种。如果专门将这些色名收集、分类、汇总起来,就可以区分出300~500个色彩名称。如果在家居空间中,色彩搭配不当,就会破坏家居设计给人们家居带来的视觉美感,会出现拼凑的效果。因此,现今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居室色彩与人的关系。
一、居室色彩给人的感官影响
进行家居设计,色彩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设计效果。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色彩运用和搭配,可以让家居呈现出不同的美感。例如:黄色+橙色给人一种阳光暖意的感觉,色彩鲜明程度最高的要数黄色。黄色可以给人温暖的感觉,能使视觉开阔,让人感觉房间变得宽敞。WWw.133229.cOm作为其相近色橙色,色彩也比较鲜明,两种搭配会更有暖意。蓝色+白色给人一种清爽冷静的感觉。蓝色已经属于冷色调,能使房间变得宽广,给房间增贴不少清爽的滋味。而白色它不吸收阳光、反光强,也能使房间显得清洁、宽敞、明亮。两者都有着扩张空间的色彩结合在一起,在增加蓝色的冷色调。最适合夏天的温度。黑+白的结合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富有现代科技氛围。而近年来流行的灰色融入其中,缓和黑与白的视觉冲突感觉,从而营造出另外一种不同的风味。三种颜色搭配出来的空间中,充满冷调的现代与未来感。在这种色彩情境中,会由简单而产生出理性、秩序与专业感。
二、居室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
居室是人们的居住空间,是最常接触的环境。对居室的设计,不得不考虑色彩对所处这个居室的人们的心理影响。色彩的心理功能是由生理反应引起思维反应后才形成的,主要是通过联想或想象。人们的心理往往受到年龄、经历、性格、情绪、民族、风俗、地区、环境、修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色彩的心理反应亦不例外,这些因素亦是对色彩心理功能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年龄与经历。据统计,儿童大半喜欢极鲜明的颜色。对知觉度、兴奋度强的色彩首先发生兴趣,红、黄两色就是一般婴儿的偏好。女青年比男青年更爱白色,是因洁白容易与清洁联想有关。而生活在农村的人对绿色特有感情,是因为大部分植物都是绿色的,禾苗的绿色预示着收获的希望。这类联想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增多和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也会逐渐成熟,由于生活经验的丰富,色彩的偏爱来自于联想的就更多。
第二,性格与情绪。感情型的人对色彩的反应和喜爱一般会强一些,通常会对不同的色彩明确地做出各种反应。而理智型的人就不同,缺乏明确的好恶感,反应较含蓄,有的甚至对色彩无动于衷。一般地说,性格开朗的人会喜好明快艳丽的色或暖色,沉静的人会偏爱中性色、灰色或冷色。
第三,民族与风俗。不同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对色彩的反应与态度也各不相同。同是丧事,欧洲人多用黑色表示哀悼,而我国自古以来都习惯用白色来祭奠亡人。白与黑正好是两个极色,东西方风俗正好取了其极端。
三、居室色彩对人的健康影响
比如绿色是一种令人感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具有镇静神经、降低眼压、解除眼疲劳、改善肌肉运动能力等作用,自然的绿色还对晕跃、疲劳、恶心与消极情绪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时间在绿色的环境中,易使人感到冷清,影响胃液的分泌,食欲减退。而粉红色容易使人心情暴躁,易发生口角,争是非、吵架之事频繁;尤其新婚夫妇,为了调节闺中气氛,在凡夫人眼中看来是极有罗曼蒂克的,但是,随着色调的不调和,过一段时间后,两人心情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心火,容易为芝麻小事吵不完。
尽管有些装修很豪华,甚至花了很多钱,可给人视觉上的感受总觉得不舒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室内装饰色彩不统一。即室内各部位如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的色彩与装饰物搭配不协调,破坏了居室装饰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美感,出现了一种拼凑的效果。色彩的设计统一在室内装饰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会给人们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单一的居室色彩会对视觉有不良影响。比如白色虽然明快、简洁,但有数据表明,一般白粉墙的光反射系数为69%至80%,而特别光滑的粉墙光反射系数竟高达90%,大大超过了人眼的生理适应范围。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伤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的发挥,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可想而知,居室色彩对我们人们健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我们知道,生活离不开色彩,居室生活离不开色彩。于是对居室中色彩的设计要被重视。“家居设计”过程中,与各个设计要素联系,都需要考虑“色彩设计”问题。大胆的说句:“家居设计需要色彩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宪荣、张萱.设计色彩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关 键 词:色彩构成 教学实践 改进
色彩构成是用相对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归纳、还原为基本要素,再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各种色彩秩序的组合与重构,进而形成一种理想色彩关系的训练系统。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近几年,有些艺术教育工作者认为,传统的“三大构成”不合时宜,应彻底取消。这种观点,不论其理由如何充分,都显得有些偏激和不够理性。从某些艺术院校在绘画专业中增设“三大构成”作为基础必修课的事实来看,不但没有取消,反而得以强化。因此,在当前艺术设计或相关专业的设计色彩教学体系中,色彩构成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但是,任何问题都应当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对于色彩构成,有必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进研究。
一、一般性色彩构成教学实践的优劣
色彩构成教学,是通过对色彩物理、生理、心理、视觉、联想、象征等方面的研究,来培养学生对色彩表现力的把握和创造性思维。在传统的色彩写生训练中,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是相对模糊、感性的,通过色彩构成的教与学,使其逐步走向相对清晰、理性的认知,从而达到对色彩语言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控,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学习作好铺垫。wwW.133229.COm
一般性色彩构成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模式。教师课堂讲授理论之后,学生以手绘形式完成作业,由教师评判成绩。这种方式的优点,使学生锻炼了手绘表现技能,掌握了基础绘图工具,尤其针对没有美术基础的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比较有利;但是,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趋势,单一的传统模式显得相对机械和枯燥,如“色环”“明度九调”“色彩推移”“空间混合”等教学内容的手绘训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投入过多精力,不利于对色彩创造性的深入思索。另外,教学中的理论讲授过于追求系统和完整,减少了实践环节;而表面上看似系统的课程内容,实际与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脱节,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基于以上原因,色彩构成应明确教学目的,抓住课程自身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实践的改进,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设计素质能力方面下工夫。
二、色彩构成教学实践的改进与探索
色彩构成教学,是从科学和审美两个方面来研究色彩,科学认识规律,审美强调感觉。科学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加强感觉判断和感性直觉能力的必要手段,目的是为审美服务。因此,色彩研究的科学性与直觉体验分不开,不能靠纸上谈兵来进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分析、综合才能逐渐深入,从而得到检验、总结和完善。
普通人看到的色彩只是一般的感性认识,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能够“感觉”色彩,这个感觉其实是一种“理性”意识。因而,色彩构成教学的改进,重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加强“理性”方面的“感觉”。
(一) 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色彩基础教学实践
色彩基础知识,主要以色彩的物理、生理方面的内容为主。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只会用“颜料”模仿自然物象和别人的作品,理论知识比较匮乏,更谈不上对色彩规律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因而,此部分内容必须深入讲解详细阐述。除保持一般性色彩理论的严谨外,充分利用电脑图像形式来辅助教学,尤其对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四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形成的色彩关系和色彩对比与调和进行重点剖析。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限于口头表述,学生只能靠想象体验色彩。现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原本复杂的光色原理得以再现,进而使学生对色彩基础知识产生直观认识,同时有利于感受到色彩美所带来的视觉效应,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色彩规律。
基础部分的作业,要求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在短期内完成,达到对色彩原理中基础概念和基本定义的掌握即可;同时,对基础作业质与量的要求增大,教学实践得以加强。但应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是万能的,电脑只是工具,代替不了人脑的创意,传统教学中的精髓必须保留,对色彩美感的研究永远重于对电脑特效的追求。
(二) 增加课题范围和文字表述,改进主观心理色彩教学实践
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在教学改进中,对作业形式不加限制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用色彩表现“自我”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主观色彩构成的画面来分析认识自己、表现属于自己的色彩。
“色彩联想”作业,一般要求学生按命题完成,强调表现色彩的主观心理感受,如“春夏秋冬”“男女老幼”等。然而此类题目已沿用多年,学生可模仿和照搬的作品很多,不利于开发创造性。因此,在教学实践改进中,教师先自行设计了30套题目供学生选择,要求每个同学的选题不能重复。这些题目涵盖范围广泛、难易程度相当,比较有特点的如:金庸小说人物“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和强调速度表现的“火箭、飞机、汽车、马车” 等。对“采集重构”作业的改进,体现在拓展采集内容、扩充选题范围,进一步引申到由自然景观、音乐韵律、诗词歌赋、数理逻辑、绘画名作的意境带来的主观色彩启示。
作品的色彩会体现作者的思想,同时观者看到色彩时,也会产生心理活动。但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环境、民族地域、文化修养、经验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在对待同样一种物象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俄国画家列宾,在大雪之后和朋友一起散步。突然,这位朋友看到路边雪地上有一片黄色的狗尿,就用靴子翻起雪地上的泥土将其掩盖,列宾却勃然大怒说:“这几天我总是到这里来欣赏这片美丽的琥珀色!”
所以,对于主观心理色彩构成作业,有必要提出两点基本要求:一是尽量不采用具象图形,着重体现色彩构成关系带来的心理感受;二是每个作业都要有400字以上的分析说明,文字内容要与画面色彩紧密联系,至少要能自圆其说。提出这种要求的目的,首先在于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突破“形”的约束而去描绘“神”;其次,拉近了作者与观者的距离,使别人容易看懂抽象的主观色彩,同时让学生明白所谓的“主观”并不是信马由缰,而是有限度、有条件的“自由”表现;再者,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将来的设计工作做准备。
(三) 综合设计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教学实践
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都需要团结协作,而绝大多数在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合作意识,急需引导和培养。同时,具有社会化商业性特点的艺术设计,本身就是“设计生活”的艺术,其特色体现在与社会、市场的密切联系。因此,综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既是对色彩构成教学实践的一种全新尝试和大胆改进,又符合时展对教育的要求,同时避免了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对创造能力的制约。
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进行之前,先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按色相命名为红色组、黄色组、绿色组等,之后推选出正、副组长各一名,并由教师明确提出组长的以下职责权限:1.负责组织成员共同研究讨论课题并做好研讨记录;2.负责汇集整理演示文稿和图片资料,代表小组上讲台做汇报发言并演示集体作业成果;3.负责本组其他事务,发现问题直接与教师沟通;4.有权评判其他小组的集体作业成绩。
分组结束后,根据教学时间安排作业,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个主题。主题内容的范围可以相对广泛,但针对不同主题,教师应提出具体的基本要求。例如以“改进生活中的不合理用色” 为题的作业,要求学生以本组色相为目标,先深入生活去发现和寻找自己认为的不合理用色,每人至少找到两种以上;然后由组长组织大家一起研讨并形成书面文字,详细说明不合理的依据,最后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各组将完成的作业在多媒体教室向全体同学演示,由大家提问并参与讨论,教师点评并与组长共同评判成绩。
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的重点,在于明确主题内容,把握色彩创意原则。对于主题的确定,应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来进行,例如“色彩推销”“色彩与时事”等。而创意原则要求学生必须重视某些功能性的色彩常识和色彩禁忌,优先考虑色彩应用对象的性质和目的,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环境、时间、地点的不同要求下,尽量正确选择与合理配置色彩,否则创意就会毫无意义。
主题性色彩集体创意的目的在于:其一,通过集体工作方式,强调“团队精神”,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其二,通过主题性色彩研讨与互动性演示环节,增强学生应用色彩为设计服务的能力;其三,通过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改进后的教学效果反馈
从改进后的教学效果来看,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变,学生作业质量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和色彩设计应用能力得以增强。由于改进后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使抽象的色彩教学更加具体,效果明显。
色彩构成不应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同时也要在教学方式上为今后更加复杂的实用设计做好准备,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是必然和必要的,只有融综合设计素质训练于色彩构成教学中,才能使其和整个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结合得更紧密,更好地发挥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含蓄;山水;意境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18-02
一、山水画的宁静
中国山水画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而不缺乏活力,淡雅而不缺乏张力。中国画追求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国人从心灵深处渴望心灵的安静。我们希望在山水画中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心灵的驿站。
(一)山水画是文人陶冶性情的途径
1、画家修身养性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安静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艺术的功用,就在于以审美的感化力量使社会性的礼教规范在个体心灵中得以建立,通过艺术内容(质)与形式(文)的“尽善尽美”,培养出“文质彬彬”的理想人格。也就是说,中国人理想的性格中有安静的一面,只有学习了艺术、文学,才能有礼、有道德。有静的一面才能在“记忆规则”中体现理性价值,体现社会伦理意义的彰显。而不是西方的“技艺性生产”需要把握事物规律的那种理性知识。
2、山水画中的善
山水画是以山、水、院落、石头、树木、人物为主要题材的画,追求的是尽善尽美。山、水、院、亭都体现出一种自然地和谐的美,可游、可居、可观。
西方风景画画论的“规则知识”是求真的工具,规则需要不断修订完善以利于把握客观本质。所以,西方画论崇发现、创造;中国画论尚修养、继承。①
(二)山水画的诗意追求
中国山水画题材除了山水以外,植物多以梅、竹、松、枯木为多,寒石、雪景都有它们自己人格色彩,体现出画家对诗意的追求。
西方画家多以写实的风景为主,不会特意强调诗情画意。
(三)中国山水画强调“意境”
中国称西方为风景画的画为山水画。山水寄托了中国人的情感、哲学及民族意识,中国的山水画已成为一种国家的民族的灵魂象征。
中国山水画强调的是“师自然,源心境”。 中国文人习惯在画中表达内心的情感——喜、怒、哀、乐,并将它上升到哲学高度,把对客观事物在主观印象中的感觉,加以提炼、概括,以“写实”的笔刻画出来,这个“写实”是讲究内心的“实”,而表现在画面中是一种“虚”,是一种“心境”。也就是把客观之境和主观之情结合在一起。客观之境表现的是画家的情绪、情感。
而西方画家重科学、讲理性,在画中突出的是比例、个性、色彩、光线的明暗等。
(四)山水画的墨与色
在中国山水画中,据载,文人作画占据主导地位。魏晋南北朝文人士大夫笔墨丹青,隋唐以后,论画作画则成了文人必不可少的修养。他们的山水画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和民间画家大胆的鲜艳色彩不同,有一种深沉哲学趣味及知识分子细腻视觉感觉和情感体验,是溶文学、书法、山水画于一体的水墨样式的山水画。
虽然中国的山水画也有色彩比较丰富的青绿山水,但文人画还是以水墨山水为主,色彩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五色令人目盲”,虽然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清代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色墨交融”,如王原祁的色彩论。但在色彩的运用上依然追求朴素、淡雅、柔和的色调。即使有色彩之处、也是以宁静、淡雅的色调为主。而西方风景画家在色彩的运用上要大胆的多。色彩丰富是西画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人的审美特点
(一)中国人欣赏的“味”、“逸”
在某一幅作品中我们很难明显看到画家自己情绪的影子。中国人以含蓄、内敛、感性、情感不外露为代表,追寻一种“似花非花,似梦非梦”的境界。
元代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创作的高峰时期,也是文人画的成熟的代表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是为了逃避现实,隐藏在山水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自己的情感以山水画形式表现出来只能是含蓄的。有没有“味”成为山水画有没有“意境”的重要衡量标准。
“味”。就是画面里那种渗透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旷达、超脱、飘逸的诗化人生体验。
孔新苗在《中西美术比较》一书中提出古典山水画品评的主要标准是: 1、将画家的人品修养与作品的艺术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作品,有高尚人品的文人才能画出有好的优秀作品。
2、把不拘形似但又不失“形似”的“得之自然”、“出于法度之外”(苏辙《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作为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形神要统一。在艺术上苏辙反对空的形似,主张画时既要写形又传神,形神兼备,而又自然天成。
3、最高格调的逸品之画同次之的神品之画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味”。也就是画面里那种渗透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旷达、洒脱、飘逸的诗化人生体验。 就是画既要耐人寻味,还要有自己的感觉和风格,而这种风格就是表现出画家人生体验的一种笔触、情怀,或清高或洒脱或飘逸。
而“逸”,“作为中国画论对审美心态、创作趣味和画面手法的重要品评概念,集中代表了中国古典画论的运思空间比较于西方美术理论的迥异之维。”②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说:“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逸”就是强调创作自由,无法而法,任由性情自然充分表现。有自己的个性。
(二)中国人喜欢的“雅趣”
中国山水画的风格不仅讲究独特,还强调“雅趣”,也就是无“俗趣”。而“雅”就是不俗。
随着全球化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行业间隔阂的减弱,媒体的激增以及互联网络的发达,使得艺术设计中诸种资讯的梳理与传递,色彩设计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复杂、良莠不齐的色彩资讯同现代化传递方式之间的矛盾B显突出,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领域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色彩语言的优化组合和系统管理,从自然、人文、意念等色彩的组合中来启发创意灵感,并从中提取有效的色彩元素,用数字色彩模拟实效,构成可遵循的配色惯例,从而使色彩设计达到科学、准确、快捷、有效的目的。
一、色彩意象与灵感来源
色彩,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元素,其重要价值不言而喻,任何色彩现象经过大脑一次以上的体验,它的意义就可能有一次以上的不同变化,心理学上称:“记忆所残留的痕迹,因机能作用之顺序,能逐渐作用于下次的经验。”可见色彩的直接体验的印象对人的清楚程度,其积累后的作用更是别具影响,色彩过了这个阶段,一般情形是开始倾向主观。个人差别大小不易固定。所以真正色彩的心象,因为有各种复杂的因素,众说纷纭,变化无穷,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因此,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一些知识和感受,而色彩视觉正是视觉中感知客观的重要因素。色彩能产生“视沉”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与“愉悦”又是当代图像文化或视觉文化的重要特征,并以通过淡雅、自然、古典、温馨、强烈、动感、宁静等意象语言和形态、材质、色相、肌理等元素来表达人们丰富而多彩的内心感受。
在色彩设计实践中,如何观察、感受、理解和应用色彩,并赋予色彩新的语意是设计者必须苦心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呢?首先我冷冻要弄清色彩的灵感来源及设计动机。
色彩灵感来源主要是从自然色彩、人文色彩、意念色彩中获取。设计动机即是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
1.自然色彩
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能感觉到的色彩现象,是纯粹的天然色彩,它不仅使色彩学家们建立了指民艺术实践的科学体系,而且给现代设计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色彩启迪。自然色彩从宏观世界的自然景象,蔚蓝的天空,美丽的彩虹,奏的嫩绿,夏日的浓荫,秋天的金黄,冬日蝗灰白等到微观世界各种物质微观粒子等丰富的色彩结构,已成为我们色彩设计的主要源泉。
2.人文色彩
是指人对自然一切物旬的感受,以客观的物象或品貌为基础进行创造或改造的原本色彩,它体现着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进程中所呈现的各种艺术风貌,诸如衣、食、住、行、用以及文化、艺术、生活、人情风俗等方面。这些经过人为的造物色彩连同纯粹的自然色彩构成了一个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成为我们以绘画、设计、生产等形式去表现和借鉴的永恒对象,是色彩灵感来源和表现生活意象的重要部分。
3.意念色彩
是指主体意念的色彩,即主观意念的色彩,亦称意象色彩。它是设计者通过自然色彩,人文色彩的联想及生活体验后所存储的色彩心象,恰巧与表现的内容(即作品的内在本质与外部形态)形成交融、同构,从而创造出一种“有意味的色彩形式。”“意念色彩”,它不拘泥于客观色彩模式,而专注于主观的色彩表现,是色彩设计的最高形式,而且最能体现原创意味。因此,它非同寻常并充满个性。
二、数字色彩与表现模式
数字色彩,即是用计算机通过光学色彩原理,将色度学、计算机图形学、艺术色彩学等综合于一体产生的色彩表达模式。数字色彩涵盖了传统经典色彩(美术、艺术设计沿用的基于色科介质的色彩)的主要内容和所能表达的全部色彩范围,是对传统经典色彩的继承和发展。
1.RGB颜色模式
RGB颜色模式是计算机荧光屏及其他常见数字设备显示颜色的色彩方式,它们所有的颜色都是由R(红)、G(绿)、B(蓝)三种发光介质通过加光混合产生的。由于R、G、B三种颜色各能产生2的8次幂,即0~255级不等亮度的颜色,它们叠加在一起就可形成2的24次幂,即16777216种颜色。R、G、B颜色数值越大,颜色越明亮数值越小,颜色就越暗。如:R、G、B值都为0则该颜色为黑色,若R、G、B值分别为255则为白色。RGB颜色涵盖了CMYK硬拷贝色域和所有颜料、涂料的色域。RGB的颜色由于是光色显像,它的艳度比较高,颜色效果大大优于印刷界面的色彩效果。
2.CMYK印刷颜色模式和CMYK打印颜色模式
C(蓝)、M(红)、Y(黄)、K(黑)是印刷四原色,它采用高艳度的油墨以不同色度的网屏叠印形成复杂的色彩图片。由于制作层面上的变化,使四色)由墨的网点相互错开,各种颜色之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艳度,形成中性空间混合,不会出现困手工调色或其他色彩调和时导致的颜色之间降低艳度所形成的减色混合。
CMYK印刷模式的颜色是油墨所能表现的色域模式,它与计算机上的CMYK色彩模式所表达的色彩不同。当色彩设计采用计算机中的CMYK色彩模式超出了CMYK印刷颜色的色域时,计算机就会自动指令一个接近它的颜色去替代。因此,印刷颜色的色域小于计算机屏幕上的色域。印刷采用CMYK颜色数值分别为0-100%,颜色数值越大,色彩艳度就越高。在色彩配色惯例实践中,将收集的素材通过计算机屏幕上的CMYK色彩模式或RGB色彩模式提取色彩,必须通过打印校正,才能获取准确的色相。
3.RGB、CMYK打印颜色模式
RGB打印颜色模式优于CMYK打印颜色模式。因为RGB颜色为三色混合,少于CMYK四色混合,所以它色域宽,并且能够减少色料的减色混合,因此打印出的颜色鲜艳。相反,用CMYK打印模式颜色混合多,色彩艳度必然就差。由于两种打印模式均采用彩色喷墨打印形式,加上打印机彩墨的色彩艳度低于印刷油墨色彩艳度,它必然会出现色料减色混合现象。因此,它们的色域小于CMYK印刷颜色的色域,打印出来的效果都逊色于印刷效果。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与打印机打出的颜色和印刷的颜色还没有达到致的效果,这是设计上存在的缺憾。因此,数字色彩效果(除RGB屏幕效果外)只能通过模拟实效(校对打印机色彩)找到相对准确的颜色系统来替代印刷颜色。
三、配色惯例与实施方法
1 主观抽象意念色彩构成惯例
以自身的感悟(直接感受或间接感受),通过命题的形式,假设一种抽象意念,用联想、想像等思维方式,进行配色惯例构成。
如季节方面:春、夏、秋、冬不同时节、不同物象所带来的色彩感受,
音乐方面: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民音、声乐等具有时空意念的抽象感受:表情方面:喜、怒、哀、乐,百味人生的色彩表情:气质方面:潇洒、
优雅、温馨、忧郁等:地域印象方面:南国、北国、美洲、非洲、印第安、大洋洲等,来自异国情调的感受:时尚流行方面:城市元素、田园风光、自然回归、简约、休闲、变幻等具有时尚另类的色彩感受:太空方面:亘古宇宙、星球链条、神秘、奥妙等来自天体的感受等等,不同的意象可以带来不同的变化和感受。
2 客观色彩设计主题构成惯例
这种方法是结合实际的各类专业设计的特点,根据设计意象主题、图形语意,如标志、招贴、图表、图形、图案、版式、网页等通过自然色彩、人文色彩、意念色彩找出具有针对生的配色惯例进行设色。这种色彩设计实际上是在限制、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色彩实践活动。因此,要求提取色彩元素准确、精练。
如用红色系表现食品业、交通业、药品业、金融业、百货业等 用橙色系表现食品业、百货业、建筑业等:用黄色系表现电气业、食品业、照明业等,用绿色系表现林业、蔬果业、邮政业、百货业等:用蓝色系表现交通业、体育用品业、药品业、化工业、电子业等,用紫色系表现化妆品业、服装业、美容业及各类饰品等。
3 色彩提取方法与配色惯例
自然色彩、人文色彩,它们蕴藏着最佳的配色关系,是激发和寻找色彩配色方案的创造性灵感的源泉,也是具有实用意义色彩设计方案产生的基础。
提取色彩元素,对物象色彩分析,一是用二维的色谱化方式,分析对象的固有色彩的色度、色数和色谱的配色关系,二是用三维的色谱化方式(主要是借写生或间接媒体如彩色摄影、影视录像等手段)分析研究对象色彩间互为依存的对比关系。
这种三维的形态主要是由色光投影和反射之间形成的色彩关系。色谱,作为颜色系统,具有高度纯化的特点。它是将客观物质世界的色彩还原,概括成单独的、平面化的、具有三属性特点的颜色整合成一定的序列,具有色性稳定而清晰等特点,色谱化是研究色彩现象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通过色谱化的方法构成色彩配色惯例,去组织图案的色调关系,从而确定配色意象。
色彩提取方法与配色惯例:
首先,确定设计目标,找出与此相应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如古典绘画、现代绘画作品、艺术影像作品等,通过“读图法”在计算机屏幕上对其色彩进行解读分析,从整体到局部或宏观到微观进行观察、梳理,对画面构成的色彩现象的主要色相、色度等关系找出有效的色谱成份。
其次,将其色谱进行分类排列(按照色环的顺序排列序号),分析出该组色标的色调性质以及在色调构成中所起作用的基础因素。
最后,对该物象提取的色标及其组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如色彩组合形式,对同类色、对比色、主色、陪衬色的构成关系等进行梳理排列或用打散重构的形式组合配色惯例,从而了解这种特定色谱构成的多变性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如设计一幅运动题材的图形或标志,可以从体育竞技场上、汽车拉力赛上找到与此寓意相关的主题色彩元素,通过电脑按照色相、明度、艳度等关系,并以色环的形式排列或者按照几套颜色组合,用CMYK或RGB颜色模式标上数值,排上序号,构建一组配色惯例系统。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色彩构成,如图案的主色、陪衬色(辅助色)、点缀色及组织关系如何,并根据此效果再做适当的调整,对个别不理想的地方,可重新选择色彩进行组台。惯例配色,会因主色、陪衬色与点缀色面积颠倒或打散重构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这也正是惯例配色的魅力所在。因此,在电脑屏幕上实施惯例配色设计必须经过反复调整,最后才能达到理想的配色效果。
关键词:民族服装设计;服饰造型;服饰色彩;服饰纹样;服饰工艺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趋向对服装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成为企业界比较关注的话题。但目前很少有文献深入而具体的探讨现代民族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大部分都是纯粹的阐述服装设计的现状,或是笼统地从特定角度分析服装设计的发展等[1-6]。本文针对现代服装设计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服饰造型、色彩、面料、纹样和工艺五个方面探讨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趋向。
一、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理论
现代民族服装设计是指为满足社会对服装的审美需求,在充分地吸收民族元素的基础上,设计师遵循特定设计原理对传统服装进行优化设计和构思,绘制出服装效果图和平面图并进行服装制作的整个过程。民族服装设计不仅需要民族服装设计和民族美学等知识,还要求精通服装的质材、裁剪和制作工艺等,其涉及到服装学、民族学、美学、色彩学、心理学等很多领域。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统一平衡性原则、特色突出原则和比例协调原则等。服装设计要保证各部分要素与服装整体主题之间要一致,要有重点地突出民族特色,服饰各部分比例要与服装整体相适宜等。
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大体涵盖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整体感知层面,包括民族服装的整体风格、服装主题、服装造型、色彩选择、服装材质和面料等;第二个层面是细节设计层面,包括服装具体结构的设计、尺寸大小的确定、裁剪缝制等制作工艺过程的确定等。具体说来,民族服装设计的过程大体上包括构思创造环节、图纸绘制环节、样品制作环节等三大环节。构思创造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创造性地吸收和融合各种设计元素与题材,经过不断地构思与创作,在设计师脑海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服装形象;图纸绘制环节是设计师借助于美术绘画技巧将头脑中的服装形象以服装图纸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服装效果图和平面图等;样品制作环节主要是制作服装的样品。在选择合适的材质和服饰品的基础上,制定裁剪加工工艺,由工作人员完成样品的制作等。服装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是持续改进的过程,特别是构思创作环节需要设计者不断地修改和补充。
二、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现状
民族服装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特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不同民族的服装在造型、材料、款式、色彩和服饰配件等方面都会存在着差异,传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现代民族服装设计就是通过个性化的民族服装来展现不同的民族服装文化。目前在民族服装设计领域出现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趋势,形成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民族服装作品。但是就整个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现代民族服装设计过分注重外在美而忽视文化和艺术等内涵美。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服装外在形式上的奇特和新鲜等视觉冲击感,对民族服装包含的文化艺术价值的内在美表现不够。部分设计师在浮躁的大环境下,不能够静心地专注于民族服装的内涵挖掘,缺乏对民族服装文化深刻理解与把握,难以在民族服装内在美的展现与艺术创作方面进行创新。另一方面,现代民族服装设计不能在传承传统与追求时尚之间达到平衡。现代民族服装设计是按照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民族服装的再设计,其需要在吸收时尚元素的同时传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服装文化。然而现在的民族服装设计要么过于追求时尚而导致创作出的作品缺乏对传统民族服装内涵的延续与传承;要么过分拘泥于传承传统而不能有效吸收国际流行元素,创作出的作品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除此以外,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出现同质化倾向,缺乏设计的原创性。原创性是服装设计最重要的准则,现在的服装设计却存在抄袭与重复现象,细节创作和风格设计存在雷同。民族服装的创作设计应该重点强化民族特色,而部分设计师简单的借用其他服装的设计风格和主题,造成民族服装的特色不明显,出现同质化倾向。
三、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趋向
1.基于民族传统服饰造型的现代服装设计
服装造型是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一般来说,服装造型要素包括款式、色彩、面料、工艺等四大类。服装款式是服装形状和外在式样,主要由服装结构框架、流行元素以及面料质地等组成。传统民族服装的造型往往受各民族文化的熏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民族服装普遍透漏出矜持与严谨,突出对肌体的包裹与隐藏,很少有显露形体的设计。服装造型的变化也比较平稳,更多的是在色彩和装饰等方面进行创作发展。同时,传统民族服装的造型非常注重平面裁剪,其通过多样化的裁剪方式使得服装整体上具有凸显大众身材的空间效果的同时隐约展现人体曲线美。
基于传统服饰造型的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要善于传承传统民族服装造型的精华,同时积极地吸收和引进国际流行元素,在充分理解民族服装文化内涵地大胆地进行创新,通过点、面、线等元素的个性化运用,实现民族服装在款式、面料和配色等多方面的新发展。民族服装的造型设计要特别注意既要把握好人体的个体特征又要考虑到对象的共性特征。一方面,不同个体的形体特征具有差异化,造型的设计要突出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具有共同性,人的体形及服装偏好具有共同性,民族服装的设计也要考虑对象的共同特征。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是服装品牌璞玉,其创新性将国际时尚元素引入到传统民族服装旗袍的再设计中,将紧身旗袍的下摆设计为飘逸的开放式,将西式礼服的领口造型移植到旗袍的领口设计中等,成为中式民族服装造型设计的经典。
2.基于民族传统服饰色彩的现代服装设计
传统民族服装的色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族服装的色彩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服装色彩文化的变化大体上分为自然色彩、封建色彩和现代色彩等三个形态。自然色彩为最初的民族服装形态,其直接采用源自于自然界的天然色彩。自然色彩在很多现代的少数民族的服装中还或多或少的反映出来。封建色彩以等级制度为主要特征,不同色彩的服装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等级,将青、赤、黄、白和黑为主体的颜色赋予特定的伦理涵义,使得服装色彩具有社会政治等非物质属性。现代色彩主要以吉祥如意为特征,融合多种色彩展现大众审美观念,重点突出福、禄、寿、喜等主题文化。
基于民族传统服饰色彩的现代服装设计要善于采用各种色彩表现方式,尽可能地突出现代民族服装的色彩文化。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可以创造性的使用色彩的各种表现形式,创造出热烈明快的色彩风格,同时又要保持色彩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现代民族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原色表现为主、纯色对比为主、组合中求和谐等三种方式。以原色表现为主就是在民族服装的设计中将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两极色中的某种颜色作为主色调,重点突出服装色彩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纯色对比为主的方式则是以具有鲜明对比性或是互补性的原色配合使用,通过高纯度色彩的强烈对比烘托服装整体效果;组合中求和谐的方式则是将不同色彩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比例进行组合,使得服装色彩整体上呈现调和统一的氛围。在传统服饰的色彩表现方面做的较为成功的是五色天马,其创造性地将多种色彩表现方式融合在一起,在设计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现代服装的同时提升了五色天马的服装的品牌价值。
3.基于民族传统服饰面料的现代服装设计
服装面料体现着服装的整体风格和特性,直接影响着服装的整体效果。高档次的面料一般来说都具有舒适透气、触觉柔美和视觉高贵等特征。传统服装面料是支撑民族服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服装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传统民族服装的面料主要包括靛蓝花布、扎染面料、蜡染面料和壮锦等。每种传统面料都具有独特的品质。不同的面料在色泽和纹理等特质方面具有差异性,在不同的使用方式下每种面料所呈现出的服装效果是不同的,因此种类丰富且风格不同的传统服装面料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财富。
基于民族传统服饰面料的现代服装设计必须充分的挖掘传统服装面料的特质,在了解不同面料的质地和色泽差异等基础上,创造性地对传统面料进行再设计和再创造,使得其在肌理和质感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形成多样化的面料库,最终在色彩和造型的配合下形成具有冲击力的服装视觉效果。服装面料的再创造的方法主要有再次印染设计、添加装饰性设计、反思维设计和多元组合设计等。再次印染设计是通过扎染或手绘等方式对传统面料进行平面图案设计处理,使得面料呈现不同的色彩效果;添加装饰性设计则是在传统面料上以绣缝或热压等特殊方式添加其他质材,形成具有对比效应的立体化效果;反思维设计是采用与传统设计方式相反的思路对传统面料进行创新性使用,如将服装拼缝或其他内部设计用于服装正面等;多元组合设计主要是通过对不同面料进行组合和搭配,创造出自由的想象和创作空间,在不同色泽和肌理及质感等的面料的自由组合过程中,形成一种超越原有单个面料的崭新的服装视觉形象。在传统服装面料的深度开发方面做的较为成功的是服装品牌天意,其将中国独有的丝绸原料进行深度研发和再设计,赋予其国际时尚气息和流行元素,创造出具有较高价值的莨绸面料,其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也树立了较好的服装品牌。
4.基于民族传统服饰纹样的现代服装设计
纹样是传统民族服装的重要特征,在很多的民族服装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纹样,有的优美简洁而明快,有的古典朴素而无华。高质量的服装纹样和图案不仅满足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带来积极健康的社会风貌,还体现各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传统服装纹样大体上分为写实纹样、抽象纹样和不定型纹样等三大类别。写实纹样多数直接来源于大自然,结合各种工艺和面料以各种图案纹样的形式将自然界动植物形体展现在传统服装上,体现自然之美和生态之美。抽象纹样是将某类对象的特征进行抽象化处理,形成具有某些共性既夸张又个性鲜明的纹样图案。不定型纹样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意性和不可重复性,以反常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各种纹样图案进行混合搭配,形成看似杂乱无章而又和谐统一的画面感。
对于现代民族服装设计而言,丰富而翔实的传统民族服装纹样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充分利用传统服装纹样按图,不仅可以增加现代服装的整体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弥补面料或色彩方面的不足。基于民族传统服饰纹样的现代服装设计总体上可以采用简约概括法、主次有法和混杂搭配法等三种表现手法。简约概括法强调以简约的设计手法将纹样图案概括性地表现出来,重点关注设计元素的单纯化和精准化;主次有法则是通过纹样的色泽、形体、疏密、繁简等的对比来突出主题,使得服装整体上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混杂搭配法则在创作灵感的驱动下将各种传统纹样图案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混合搭配,使得单个纹样图案元素模糊化,同时服装整体上却是有序的和谐统一。以外,结合面料原有纹样对服装纹样图案进行再造也是现代服装设计的重要方法。服装品牌东北虎在服装纹样图案设计与创造方面特色鲜明,其将抽象注意的暗花纹样和几何解构的图案进行有机结合,将动物纹路和黑白大地色系创造性的使用,完美地展现东北虎独一无二的服装特性。
5.基于民族传统服饰工艺的现代服装设计
传统服装工艺产生于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下,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体现,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传统服装工艺主要有印染工艺和传统刺绣工艺等。传统印染工艺包括蜡染、蓝印花布、扎染和夹缬等工艺。不同的印染工艺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史和体现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如苗族蜡染生动的地反映苗族的图腾崇拜文化以及对蝴蝶的喜爱等,传递着苗族历尽磨砺的发展历程。民间传统刺绣工艺最初来源于服饰上的绣饰,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创新和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步形成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成熟的刺绣工艺。包括印染工艺和传统刺绣工艺在内的民族传统服饰工艺展现了各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成为现代民族服装设计的重要创作源泉。
基于民族传统服饰工艺的现代服装设计必须深刻领悟传统服饰工艺的内涵,在对传统服饰工艺的历史传承和工艺特性充分掌握的基础上,从多方面着手对传统服饰工艺进行创新,以工艺的再创造促进现代服装设计的新发展。一方面,可以破传统服饰工艺的题材,以后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将传统图案或字画等进行糅合和演绎,实现传统民间服饰艺术与现代流行艺术实现有机的结合,促进传统服饰工艺内涵上的再创造。另一方面,从传统服饰工艺的表现形式的再创造出发,将传统服饰工艺与现代纺织技术或现代压褶工艺技术等进行融合,结合艺术印染和压褶等后整理技术,可以实现现代服装设计的新发展。蛮一格在传统服饰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方面独树一帜,其创造性的将苗族蜡染工艺用于现代服装设计,设计出的中式多扣小棉袄以及纯棉补花棉袄等蜡染棉袄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也成为蛮一格品牌的独特之处。
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是服装行业的热点。文章在阐述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民族传统服饰造型、民族传统服饰色彩、民族传统服饰面料、民族传统服饰纹样和服饰工艺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趋向,为民族服装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思路。如何更好地结合企业实际分析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谭晶.呼唤原创性设计——中国服装设计现状分析[J].美术大观, 2009,(06):116-117.
[2]吴慧捷.个性化趋势下的服装设计现状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 2009,(12):139.
[3]宋湲.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传递特征[A].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4.113-117.
[4]徐强.基于传统服饰图案的服装设计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