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历史纪录片论文范文

历史纪录片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历史纪录片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历史纪录片论文

第1篇

纪录片的特点谈谈电视纪录片的荧屏“亮点”与“禁忌”。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而电影纪录片是与电影故事片相对立的,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确立了电影纪录片的最初风格。艾伦在《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中给电影纪录片作出如下描述:“纪录片是这样一种电影形式:在这个形式中,电影制作者放弃了对电影制作过程的某些方面的、某种程度的控制,并以此含蓄地像人们昭示影片在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先后经历了声画两张皮的“画面加解说”、“长镜头加同期声”等阶段。形象地说,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现场直播”。“纪录”一词documentary的词根就是档案纪录。概言之,电视纪录片的特点有三:从表现对像看,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为拍摄对像和表现内容。从艺术追求看,视真实性为创作的生命,既要反映出表象的真实,更要揭示出本质的真实。从表现手法看,运用纪实主义的手法,以长镜头和同期声纪录生活的自然形态,反对摆拍和虚构。

纪录片的魅力源于所展示内容的本色自然,因而,如何营造客观真实的氛围是其面临的首要课题。

在此,有一个问题经常被误解,那就是纪录片的客观性,不少人认为,纪录片是客观纪录,因而反对创作者创作个性的表现、否定创作者对内容的解释权利。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也是对客观性最为肤浅的理解。“在纪录影片工作者里面有大力提倡‘客观性’,这像是一个否定解释作用的说法,这种主张也许来自战略需要,但完全是没有意义的。纪录片工作者和使用其他任何手段的传达者一样,可以进行无限制的选择……这种选择不管是有意识的抑或是无意识的,不管他承认还是不承认,都是他的观点的表现。”“通过对自己所发现的东西进行选择和并列而表现他自己。这种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意念表示。作为观察者、年代史编者,或采取其他某种立场,他都不能避免自己的主观。他要对世界提出自己的解释。”①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摘引,就是为了说明那种“纯客观”的想法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生活是极其丰富复杂的,而我们的镜头不可避免地要对所摄对象进行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和取舍,这就在事实上体现了创作者有意无意的诠释角度和立场,当然,这种诠释绝不是所心所欲的,而是要用镜头语言、同期声真实而含蓄地表达创作者的观念。

1、长镜头

长镜头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优秀纪录片《望长城》、《沙与海》、《最后的山神》、《龙脊》、《藏北人家》、《远在北京的家》等片里都有精彩的表现,可以说,长镜头已不单是成熟的表现技法,更是审美视野的开拓与深化。运用长镜头纪录事件过程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特色和根本手段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镜头几乎成了纪录片的代名词,因而长镜头运用的好坏是决定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长镜头的真实在于对物质现实的不间断纪录,这是与“蒙太奇”等镜头组接手法相对立的,因为镜头的组接意味着新的意义的产生,因而,纪录片强调“跟拍、跟拍再跟拍”,反对将现实时空切割得支离破碎。摄像机好比观众的眼睛,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观察、感受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强烈的现场性和参与性使观众在很多时候已经忘记了是在观看电视,这也就是纪录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在使用长镜头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以获取更为真实的内容,《最后的山神》采用隐拍方式从而真实纪录了大兴安岭鄂伦春老人的生存状况;《远在北京的家》采用跟拍手段将五个小保姆去北京打工的生活以真实感人的镜头语言详细记载下来;《最后的马帮》中郝跃骏在恶劣的环境下对翻越高山、穿越峡谷、雪山突围等的跟拍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外,还可采用抓拍、偷拍等方式捕捉细节的真实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最后的山神》中鄂伦春老人捕鱼用“大眼网”、打猎不伤幼兽的生动细节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事实上,一个不间断的长镜头足以使特定的事件或动作能够在真实时空里结构复杂的画面,从而形成镜头语言的多义性。例如,在获奖纪录片《龙脊》中,考试的那一段长镜头,老爷爷从门外走进考场看外孙考试,然后在考场转悠,结果被监考老师劝出,这段长达3分多钟的镜头有力地表现了画面主体复杂的心理变化,起到了较好的表现作用。当然,这个极其自然、本色的镜头的获得并不是一下就可以得到的,陈晓卿为了摄录到真实自然的镜头,他首先在小寨村扛着摄像机拍了一个多星期,见什么拍什么,小寨村的村民慢慢地习惯了,面对镜头不再紧张、手足无措,因而他拍到的画面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真实。试想,如果陈晓卿没有那一个星期的准备,他得到的只能是瞬间的真实,而不会是生活本身的真实。因此,在运用长镜头时,尽量透过平凡的生活表象揭示出深蕴其中的哲理。bbc曾拍摄过一组系列专题片——《童年》,选取了不同国家的几位儿童的成长过程,其中,中国儿童的镜头展示的是整齐划一的广播体操,这个司空见惯的镜头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发人深思。

但是,滥用长镜头的倾向也令人担忧。在某些纪录片里,无休止地大量运用长镜头自然主义地罗列和堆积生活表象,缺少必要的剪裁和选择,完全是一种毫无目的的生活流,是没有中心的流水帐。镜头跟着被摄对像在漫长的马路上走啊走,甚至跟着被摄对像从厨房到厕所,尽管镜头很长、声音完整,但拍摄角度、景别、视域了无变化,始终处于机械的被动运动中,既无起伏,又无变化,任由镜头“流”下去。这种自然主义的镜头语言应该极力避免。“自然”作为一种美学风格与自然主义有着根本区别,美学的“自然”更主要的是指风格的本色、真实,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唯造平淡难”都是指的这个意思;而自然主义则是兴起于欧洲的一个创作流派,后发展为一种美学特点,主要是指事无巨细地展示。纪录片所采用的长镜头应是综合运动长镜头,其特点是:纪录生活流程相对完整,特别是事件的来龙去脉应得到较为清晰地交代。表现在画面效果上,综合运动长镜头的视角、视点、景别、景深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突破纯客观纪录的局限,充分运用构图、光线、色彩等造型元素增强镜头的美感。画面在时空里的转换自然,不矫揉造作,偶尔画面的不规范反倒强化了内容的真实感和现场感。真实清晰的同期声、现场声和画面语言的完美结合使综合运动长镜头有着更强的情节性和可视性。

2、同期声(包括采访)

电视作为声画艺术,其真实性的表现必然也要从声、画两方面来实现,同期声无疑是电视纪录片实现声音记实的最重要手段,这样才真正避免声画两张皮的缺点,不事雕琢、不加粉饰地纪录原汁原味的同期声、现场声,保持生活的原生形态。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为避免镜头组接而造成的同期声效果的中断,在制作前期,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的录制一些连续的环境声等现场声,以便在进行镜头组接时将断离的同期声变为连续的同期声。纪录片《龙脊》的同期声几乎全是连续的,鸟鸣声、流水声、风声、雨声等环境声大大增加了观众的现场感。尽管事实上镜头内容有变化,但持续的同期声、现场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镜头转换带来的断裂感和生硬感。

我们强调同期声的运用,但同样强调意境的创造。《龙脊》中那悠远绵长的民歌既达到了画面转场的效果,更平添了该片的意境,旷远的歌声与偏远的山村小学相互映衬,较好地抒发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运用同期声时需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尽量避免使用背景音乐,尽管有时候背景音乐的使用会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情感,但要记住:纪录片是纪实的,细节的失真会影响到真个内容的可信性。不要让抒情的冲动压过对真实的追求。这也是一些纪录片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要注意声音选择,纪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态,毕竟是要给人看的,如果声音过于杂乱且游离于主题之外,那就失去了意义。

采访是电视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纪录片强化现场感、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纪实性的纪录片由于主持人的参与使采访形式呈现多样化,但由于时间限

制,因而需要作好充分的采访准备,精心选择采访对像,并认真设计问题。对于一般的纪录片而言,采访提问应该是开放式的,如话家常的聊天式采访更易于捕捉到人物的真实想法;当然,采访的“开放”是有限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即使是在谈话类节目中,话题的开放性也是有限的,在纪录片里,更不允许侃谈式的采访。侃谈式采访经常是缺少准备、应付、走过场的表现,表面上轻松自应答如流,实质上是空洞无物,没有信息量,起不到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但在对被批评对像进行采访时,封闭式问题的提问是必要的,如《湛江特大走私案》记者的提问就很精练。

记者:这一次走私分子给你了多少钱?

疑犯:200万吧!

记者:当时,你拿200万的时候,害怕不害怕?

疑犯:当时没想过。

记者:这么一大笔钱你当时觉得多不多?

疑犯:当时没觉得什么,不过是一张卡……现在想来,真是一大笔钱,我……

封闭式提问使被采访者只能在是与不是之间选择,假如采用开放式提问,如,“你对这次受贿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或“谈谈你现在的感想”等。开放式采访往往使被采访者不知从何说起,因而会云山舞罩、滔滔不绝,采访者却不知所云。特别是对被批评的采访对像来讲,会增加狡辩的机会,使采访者达不到采访目的。

此外,采访一定要质朴、平和,纪录片《热血丰碑》中,当记者采访大连造船厂电焊工黄玲华一家时,记者机敏地问其女儿:“我帮你调换一个工作怎样?”女儿说:“好哇。”采访者说:“就是接班,当焊工。”女儿坦率地说:“我不去,吃不了那个苦。”不经意的交谈中,两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别就展露无遗。

此外,为了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采访人一般要出镜。

3、解说

解说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专题片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对解说的忽视,而是对解说的过分重视,或者由于解说先行所致。纪录片解说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观众、补充画面。但是,在纪录片中,解说决不可以取代镜头语言和被采访者,代替观众的审视和思考,事实上,一段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同期声要比空洞的解说词要生动、精彩、深刻、可信得多。因而,解说不应该太满,要尽量使用镜头语言和同期声来交代事情,只在画面转场和必要的地方做出画龙点睛的说明。此外,要充分考虑到电视解说词的特点,既要浅显易懂,又要朗朗上口;既要精练深刻,还要充满感情。尽可能做到口语化、通俗化,不要让修辞的冲动盖过画面语言,产生喧宾夺主的副作用。在电视纪录片里,解说词只是画面的补充交代或画龙点睛地概括,是一种辅助语言。优秀的纪录片绝不靠解说词的华美来取悦观众,甚至可以说,解说词不应该是完整的文章,它只是语言的片段。纪录片《德兴坊》的解说既简练又本色,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随和,是解说的典范之作。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在老一辈人眼里,山林是有魂灵的;而在青年人眼里,山林不过是山林。”简短的一句话,传神地将两代人在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说得通脱透彻,这句近乎白描的语言不是评论,而是陈述语气,巧妙地把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融入平静客观的陈述中。

一些纪录片从头至尾充斥着喋喋不休的解说词,将现成的思想强行灌注给观众,使观众养成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从而失去自己独特的鉴赏能力。甚至有些解说完全没必要,镜头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

纪录片与其它节目在编辑上的最大区别是:不用特技。这几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纪录片一般采用的只有传统的叠化、定格、慢动作、淡出淡入、隐黑等几种手段,而像图像变形、移位、旋转、画面合成、马赛克等数码特技则不被采用。数码特技所制作出的画面只是高科技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摄像机也就不可能拍到,因而,这种画面的出现必然会破坏叙述的完整性,肢解延续的真实时空,形成虚假夸张的画面效果,产生破坏画面真实性、游离主题的副作用。特技画面的出现也就必然产生“穿帮”失真的视觉效果,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使观众产生被欺骗、愚弄的感觉。

任何时候都应谨记: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第2篇

相较于传统艺术门类艺术意象的深度与广度,广播影视艺术带给受众的大多是一次性消费的感官刺激。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包括当代社会的市场观念与媚俗心态在内的各种现实逻辑,也都无情地渗透并制约着广播电视艺术意象世界的营构,而且,这种制约和渗透更不免表现出现代消费社会中商业“零售”性的特点而使得当代广播电视艺术的意象世界依然破碎而零乱。③广播电视媒介为受众营造了这样一种看似矛盾的氛围:一方面削平了权威与受众之间的差距,让受众不再迷信以往的权威,但另一方面,媒介又制造着更多世俗崇拜的偶像。媒介恰恰是这种“镜像”式自恋的精神麻醉剂。广播影视艺术的意象特征对传统艺术门类而言,具有解构性和颠覆性,而以历史人文纪录片为代表的一批时代优秀作品则提供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构范式。

二、文化自觉—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意象构成及特征

笔者认为,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意象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艺术表达层面,即将较为抽象的理念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这不是简单地被理解为“形象化政论”,或者“解说词+画面+访谈”的技术拼凑,而是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表现结构),叙事话语和叙事修辞(表层结构),将深层结构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审美意境、社会核心价值观乃至哲学体系进行影像化的转述和彰显。历史人文纪录片艺术意象的第二个层次是理念诉求层面,即历史唯物主义、审美意境和社会价值观的追求。历史人文纪录片与以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影视作品最深刻的区别即在于,它们不止于让受众浅层次、娱乐化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将影像视听感受升华为生命体验和审美意境的自觉追求。从《舌尖》系列等作品中,我们看到这些作品正试图脱离消费性的视听感官刺激与单纯的趣味迎合,而深入到更为丰富的意境审美阶段,主创者以高度主体性的审美思维主动把握驾驭作品的审美格调和思想品位,力图将个人化的自我情感体验与富有理性思辨的历史反观相勾连,由此,受众不再是媒介的“俘虏”,而开始有了自觉意识。概括起来,这些优秀的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意象具有以下特征:

1.建构性特征。后现代语境下的广播影视艺术体现出碎片化、消费性的意象特征,在大众化叙事的影响下,深沉的历史精神被猎奇式的图解所消融,庄严的英雄主义被嬉笑怒骂、插科打诨所颠覆,充满韵味的艺术内涵被视听奇观所淹没,后现代文化思潮在“解构”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片精神和文化的荒原。但幸运的是,一批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专业创作者,依然通过自己的作品坚守着精神家园,整和起民族精神、历史意识和人类理想。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这种建构所追求的正是“诸如东方文化中的现实情怀,西方文化中的神圣情怀,在人类文化的古典时期通过无数的艺术的经典所展现出来的,某种体现着人类思想、文化、精神的终极灵魂与本质的品格与境界。”④我们在这些作品中似乎能看到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价值所在,能预见到民族优秀传统在未来的发展希望,在对传统味道的品味咀嚼、对传统技艺的追寻和反思、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慨叹中,能让观众带着一份感悟和理性的反思,思考自己在当下的坐标和人生价值,这对于许多年轻观众而言尤其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深度性特征。历史人文纪录片不是浅尝辄止、流于表面的解构、拼贴,它们不满足于带给观众一次性的视听感官消费,而试图追寻更为隽永的审美意蕴和深刻的生命体悟,体现出了更高的文化旨趣和理念追求。这些历史人文纪录片作品没有停留于自然主义的再现,也没有止于通过对细节的呈现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态,而是通过这些真实的再现,还原深埋在民情世故中的历史情怀,试图通过作品中代代相传的家族技艺或民间绝学,通过主人公几代人绵延不息的家族理想,进而彰显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在当下的珍贵价值。主创者在叙述过程中,注重大背景下的个人命运的变迁和精神图景的演变,通过社会基层小人物的个人视角来展现历史叙述的细密的“针脚”,丰满历史大框架中那些能体现珍贵细节的“骨肉”,这样一来,个人情愫与国家民生乃至世界大同的理念水融,形成了观感体验的“叠加”效果,体现出意象的深度性。

第3篇

一、纪录片中的艺术元素

(一)借鉴电影艺术,追求戏剧化。纪录片的戏剧化叙事已经成为当今纪录片的一个重要个性,它抛弃了过去那种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表现一个相对完整和连续的矛盾冲突。

悬念。模糊而流动,如《寻找楼兰王国》中,悬念成为一个茫茫的概念,跟着摄制组走进1500年前吞噬了楼兰王国的大沙漠,我们要寻找的是什么,而将寻找的又是什么?带着一切模糊而又流动的悬念,我们经历了一个过程。“纪录片片题最好要有一个动词,纪录片最好是现在进行时,纪录片必须要有过程。”(司徒兆敦语)

细节。《阴阳》中阴阳与村干部耍无赖吵架的情形,《沙与海》中小女孩在沙坡上嬉戏的场景……这些生动的细节最令人难忘,只有以敏锐的洞察力对纪录片的细节进行抓取,丰满的人物、深沉的意蕴才得以表现。

冲突。纪录片关注人与自我、人与自然或人与社会等深层次的观念冲突、价值冲突,纪录片在表层的事件冲突上一般进行自然化处理,以冷静客观的方式引导观众去体悟深层冲突。在《彼岸》中,掌声、欢呼、聚光灯和溢美之词所编织的世界突然倒塌;牟森筹钱排戏,孩子们留在北京苦苦等待,没有钱也找不到工作,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合租房子要到期;牟森筹不到钱后的破口臭骂……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灵魂与现实的冲突。

(二)技术化的艺术因素

改变自然节奏。通过技术加快或减慢事件的自然节奏,毕业论文这在影视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同时这也是纪录片常用的艺术手法,比如在一部反映动物界追捕镜头的纪录片中,制作者在后期编辑时,把这一段实况做成了快动作,造成了一种非常规、艺术化了的时空感,更具观赏性。

音效,包括配乐和模拟音等。在《神鹿》中专门创作了鄂温克族民歌作为主旋律的乐曲,把声音弄得空旷廖远,如飘在真实与虚幻之间,使片子更加唯美、空灵。

模拟场面。主要运用于历史纪录片中,再现历史场景。

表演镜头。在《龙脊》中,创作者组织小孩唱山歌的镜头,潘能高背书的镜头,就是让主人公表演自己。

字幕的运用。大大小小的字幕除了对事实做以补充说明外,还能在不动声色中流露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非常强烈的艺术效果。

每一部纪录片,无不是创作者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与思考的结果,同时纪录片又是纪实的艺术,它不是呆板、机械的原生态纪录,而是“创造性的利用现实(”格里尔逊语),加之近年出现的困境,执着于纪录片创作的中国纪录片人在不断对“纪实主义”反思的基础上,他们动用越来越多的艺术手段--视觉的,听觉的;文学的,哲学的;音乐的,美术的和种种技术手段——字幕、叠画、翻转、快切等来实现他们对素材的重新塑造,来提高纪录片在真实基础上的艺术欣赏性。

艺术元素、艺术倾向是“非实有的客观事物,它是人们以审美的方式创造出来的‘现实’、‘真实’、‘客观世界实有事物自然形态’的类似物或象征物,是创作者内心意象的物化,在作品中以艺术形态出现的东西。”(1)但它并不会降低纪录片的真实性,因为纪实主义毕竟不等于纯自然主义,如果纪实因素不是艺术审美的创造物,不具有艺术表现功能,纪录片便不具备生命力,它只能是教条主义的附庸。

二、纪录片艺术化倾向的原因

纪录片摆脱技术主义的束缚,走向艺术的殿堂,并呈现艺术化倾向的原因很复杂,我们分析和归纳出以下几点:

首先,同纪录片的发展背景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开始于对“真实”的信仰和捍卫,凡是能破坏事实和镜头原生态的一切手法都是不被采用的。因而中国纪录片的诞生便是用镜头毫无创意的对现实的摹写,或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下的说教,夸张过分地运用长镜头,用“纪实主义”代替“真实”,而如此理念下制作的片子却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于是新纪录运动开启了对“真实”的探索,在“真实”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观念与价值的问题,正是这方面的意识形态决定着我们对“真实”的认同和“批判”,对“真实”的进一步反思势在必行,于是各种艺术元素开始被运用于纪录片的实验,我们用“实验”精神在拓展摄影机于拍摄者之间的美学关系,我们欣喜地发现,艺术元素的加入使我们有表现独立的可能并使我们摆脱了对纪实的顶礼膜拜,我们的独立制片人制作出了更具观赏性、更具市场价值,却并未违背真实性的纪录片,纪录片中艺术元素的增加是我们纪录片运动探索征程中的必经之路和美妙的插曲,艺术并不违背真实,二者的结合才使其具备了双重审美属性。

其次,同影视技术的发展有关(2)。从媒介形态看,电视、电影是光、影、色彩构图、造型、音效等元素组合的结果,即使是最纪实的内容也有艺术的特性。在技术层面上,纪录片一般只使用最基础的视听元素“忠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尽管如此,纪录片制作者也总是努力寻求最好的角度和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如今,数字化技术已全面进入编辑系统,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创作者的操作空间提高了画面的采集、储存、编辑和传播的效率,方便了艺术化的加工。

再次,同纪录片的生存困境有关。纪实主义在形成浪潮并达到一种巅峰状态之后,职称论文 逐步走向反面“任何一种把某种拍摄技法和风格式样提高到根本原则的做法都是危险的,它很可能在不久就会被后来的经验所否定,纪实也是同样”(3),其在电视屏幕上的泛滥,对于各种电视节目形态的无孔不入,必然换来观众目光的游离,在经历了短短几年的奇迹之后,各种电视纪实栏目的收视率开始急遽下降,这使得纪录片人不得不反思,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艺术化聚焦了他们的目光,艺术化使纪录片更具观赏性,冲击着观众的视觉、听觉,并因为艺术的恒久性而使其生命力焕发。同时,市场化的生存运作也使纪录片制作打破传统的抽象、教条模式,而在娱乐化趋势的冲击下,向着更具视觉、听觉欣赏性的方向靠拢。

最后,从哲学角度看,这是纪录片制作中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不断冲突、调和的结果。“理性主义要求一种概念、判断的思维方式,要求根据逻辑形式推导”(4),因而对于纪录片而言,它就要运用电视的物质手段把客观世界实有的某些事物按原来的状貌和存在方式如实地记录下来,在作品中以客观事物的自然形态出现,它作为对事实的反映和纪录,不能脱离它成为纪录片本身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电视纪录片纪录的是人的生命轨迹,是人的一段历史,是对人的尊重”(陈汉元语),人是纪录片的永恒主题,观众渴望看到人在社会生存中的价值,渴望看到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而人又是社会性存在,都存在于一种社会价值之中,因而我们无法摆脱理性的约束,理性主义要求纪录片回到人群中去,而不是站在虚无的空中楼阁观望美景,它要求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揭发现实问题和人的问题,关注现实,关注人。然而,纪录片创作者又正是想通过真实记录的方式对人性、社会、贫穷、不为人知等进行暴露并回归自然来表达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或道德理念,它高扬人的主体性,编织灵魂的神话,“个人是可能性的无限储藏所”(5),“它把理性和艺术节制看作是一种情感束缚,把作家的主观情思提到首要地位,是对异化了的人性的一种复归,追求自由奔放和无拘无束的美,并试图在自然中追求一种永恒的精神”(6),因而在浪漫主义的观照下,纪录片的艺术倾向便不难理解,而从深层次看,纪录片也正是冲动与判断的结合,是理性与浪漫的辩证统一,而正是这样的矛盾,真正反映了人的精神内在矛盾的对立,而它们的每一次和谐皆会产生令人弥久难忘,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优秀纪录片。

在《阴阳》中——黄土、高原、枯井、农民,这是对现代文明人来说多少有些遥远和陌生的自然世界的回归;阴阳先生——“是寄予了创作者理想主义的一种对“父亲”形象的批判,同时他又真实表现了农民在苦难中麻木地求生,人性又如何被苦难压抑和扭曲,对“父亲”形象严厉而又痛苦的批判,对土地和在这之上卑贱地生活着的人们酸楚而痛苦的爱”(7),这正是理性和情感激烈的矛盾的交织,他无可辩驳的理性写实主义却有着浪漫主义的情愫,在纪录片中无可抑制地流露人性、自然理想及主观性。真实与艺术共同构筑人类生存之境的美--纪录片!

参考文献

(1)《第一现实与第二现实——试论电视纪录片的双重审美属性》徐浩然

(2)《好看与真实:电视新闻艺术化的界限》宋苏晨张欢

(3)《再论纪实不是真实》钟大年《现代传播》1995年第2期

(4)(6)《理性的悲哀与欢乐——理性非理性批判》冯玉珍人民出版社1993年

第4篇

关键词 科学记录片;电视;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242-04

科学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纪录片类型,是科学技术与纪录片艺术相融合发展而来的产物。“科学纪录片是指以科学精神为背景,以科学方法和科学视角揭示科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娱乐性、故事性、专业性、商业性,不同于传统科教片和一般纪录片的影片。”[1]科学纪录片对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有着积极作用。中国的科学记录片,从出现起就与电视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电视媒体成为科学记录片的重要传播渠道。但是,目前我国电视媒体中科学纪录片发展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制约了科学记录片的传播。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科学记录片的更广泛传播提供了机遇。

1 科学记录片电视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直以来,电视媒体都是我国科学记录片传播的主要工具。科学记录片借助电视媒体得到了广泛和迅速的传播。科学纪录片对于电视媒体的品质提升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胡智锋教授所认为的那样,“科学纪录片的精英化、个性化、前沿化、先锋化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和思考品格,对于改善当前电视文化构成和提升电视文化格调,都是很有意义的。”[2]

国外很多电视机构都设立了专门的电视纪录频道,以科学探索类纪录片的方式来传播科学精神和科技知识,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以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和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为主要代表,其生产制作的大量科教题材类纪录片,均受到世界很多国家受众的热烈追捧,成为了收视亮点。

目前我国科学记录片在电视媒体上主要是以栏目化的状态存在。我国的电视科技纪录片的栏目主要集中在中央电视台,除去上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几个科学纪录片栏目之外,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人文地理》时段中也有播出很多的科学纪录片,中央科教频道还有讲述环保与生态科技知识的《绿色空间》栏目,以及《走近科学》、《科技之光》等。科学纪录片在电视媒体中的数量少,分布不均。科学纪录片主要都集中在中央电视台,而且这些科学纪录片都是国产自制的;各地方纪录频道或省级电视台播出的科学纪录片栏目或节目不仅数量少,而且多是外购的。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电视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收视率的起伏涨落往往成为决定栏目生存的根本性因素之一。在近年来频道扩张、制作规模扩大、广告市场的推波助澜,以及电视机构加大以收视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考核力度等综合力量的作用下,中国电视领域逐步呈现出以电视剧、综艺娱乐和新闻为三大支柱的节目形态竞争格局,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逐步被边缘化。”[3]科学记录片作为记录片的一种,毫无疑问受到了收视率的强烈冲击。

据《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中国纪录片首播总时长约13219小时,通过电视传播或院线放映的节目总时长约9500小时,其中电视栏目是中国纪录片规模最大的传播平台。”[4]作为我国较早开设纪录片栏目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上海纪实频道在2010年的平均收视率分别为0、15%和0、20%,较2009年均有所下降。

2 新媒体的崛起为科学记录片传播提供新机遇

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新媒体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传播工具,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利用其进行科学记录片传播具有着很强的优势。

2.1具有开放性、随时性、交互性、人性化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接触它们,同时,新媒体又是非常人性化的工具,它可以使受众个性化的表达、多层次的需求、多元化的观念在新媒体中得到充分激发和充分满足,使人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5]相对于电视这一传统媒体来讲,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是个更加自由化、平等化、个人化的传播交流平台。受众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或需求,随时随地进行节目点播,想什么时间看什么,轻轻一点击就可以观看,方便灵活又极具有个性化选择,不再受电视固定播出时段和固定场所的限制;同时,新媒体促使传统电视媒体的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性传播转换。新媒体便于受众在第一时间在讨论社区里发表自己的评论,及时与节目和其他受众之间加强一种无形的互动交流,这种开放式的探讨空间是电视无法第一时间就获得的。

2.2超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

简单来讲,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超文本是新媒体与生俱来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新媒体中的“文本”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众可以任意点击,同时通过文本超链接可以获得更为丰富全面的信息。多媒体化主要体现在各种终端上面,比如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不仅方便随身携带,更便于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立体化地呈现出影片的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等。

总而言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必然和趋势,电视科技纪录片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使电视这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加强充分联动作用,形成以传统电视媒体为主体,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相结合的多媒体传播体系,拓宽电视科学纪录片的多媒体传播平台,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收看需求。

3 科学记录片的新媒体传播路径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等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新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环境,使电视科学纪录片的传播不能再仅仅依托电视媒体,而应该寻找更为广泛的传播平台。

3.1网络纪录频道设置科学纪录片类别

纪录片从诞生之后主要是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介进行传播,在当今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少网站都设置了纪录片频道,专门播放纪录片,拓展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

自2009年以来,搜狐传奇高清纪录片频道、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纪录片频道和2010年奇艺网纪录片频道相继建立,开创了中国纪录片网络传播的新局面。随后,腾讯、优酷、乐视网、新浪、酷六、网易、激动、凤凰、风行等多家视频网站均开设了纪录片频道。

这些拥有专业纪录片频道的网站对于电视栏目化操作的纪录片,提供的不仅仅是纪录片的点播观看或下载,往往还会提供其他相关视频、文字、图片等,以方便受众更好地满足自我需求。相对于电视和电影院线来讲,网络是个更加自由化、平等化、个人化的传播交流平台,网络视频也没有电视节目那些播出的硬性要求,如不限制时长,影片播放时间可长可短,而且中间不会突然跳出“请稍作休息,广告之后节目更加精彩”之类的插播广告时段,即使有网络贴片广告之类的,但网络受众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直接跳过或继续观看,而电视受众则只能被动的接受或者通过遥控器换台来回避这些广告播放的时间。网络上的科技纪录片视频也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你想什么时间看,一点击就可以观看,方便及时。有些网站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互动讨论的空间服务,如央视网专门设定纪录片频道,提供相关纪录片影像的网络交流,受众可以第一时间在讨论社区里发表自己的留言,与其他受众之间加强这种无形的互动交流,这种开放式的探讨空间是电视无法第一时间就获得的。

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纪实台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媒体传播窗口,依靠中央电视台提供的大量正版节目资源,集纳国内地方台、BBC、国家地理频道还有民间制作机构等各具特色的纪录片资源,以打造中国最大的纪录片网络视频互动平台。“截止到2011年年底,CNTV纪实台在片量、片源范围、内容丰富度、覆盖国家范围等四个方面取得了国内‘四最’:片量最大、片源范围最广、内容丰富度最大、覆盖的国家范围最广。”[6]

在CNTV纪实台页面上,可以看到“片库”、“纪录片专题”、“微纪实”、“名人工作坊”、“业内动态”、“CCTV9官网”等板块。其中,“片库”板块里有海量的纪录片,用户可以根据纪录片播出年代、播出机构、类别等多种方式搜索自己喜爱的视频内容,同时还为纪录片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展示平台,鼓励更多的用户参与纪录片的创作。CNTV纪实台还专门设有“科技”一栏,把科技题材的纪录片明确细分出来。

CNTV纪实台提供的不仅仅是各类纪录片的点播,还推行台网联动,跟进重点纪录片的拍摄,从播出前的宣传推广到开播后的访谈解读,再到纪录片电视台播完、映后的视频点播,形成动态过程。

在上述这些网络纪录频道中,专门设置科技纪录片类别的就只有CNTV纪实台、腾讯、优酷、网易(军事科技)这四家,其他网站纪录片频道中也均有或多或少的播放科技题材的纪录影片,主要是体现在探索、军事等类别中。

目前看来,专门设置科技纪录片这一类别的网络纪录频道数量还比较少;同时,这些网络纪录频道的科技纪录片来源仍是国内各电视台播放过的纪录片,虽可达到随时点播、重复传播的效果,但因其分类标准还不够精准,易使受众对“科技”产生误解。比如,CNTV纪实台把 《百年语文》列为科技题材纪录片类别中,笔者认为不够准确,《百年语文》讲述的是关于语文这本教科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整个纪录影片中似乎都跟科技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准确地说,应该把它划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这一类别当中比较适合。目前,很多网络纪录片频道都存有类似这样不清不楚的纪录片类别划分情况,故各网络纪录频道应加强专业化科学纪录片类别的设置。

专业化设置科技纪录片类别是指网络纪录频道应做到以科学、专业理念体现大众的科技信息需求,设置科技纪录片类别时,务必严把好“科技”关。即纪录频道需要聘请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对纪录片进行把关审核,只有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的专业化人员或团队,才能够在众多纪录片中为广大受众准确精选出那些能够体现科技内涵和科学魅力的科技题材纪录片,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科技信息需求和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

另外,《探索发现》、《科技人生》等电视科技纪录片栏目均联合网络平台,设有官网,在其官网页面上可以看到“往期会看”、“精彩推荐”、“微博秀”、“网友热评”等板块。CCTV-9纪录频道也联合网络平台,设立CCTV-9纪录频道官网,除了纪录片的动态资讯、节目查看、点播纪录片等,还特别注重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例如,央视纪录片频道举行的“CCTV9开播一周年网友见面会征集现场观众”活动,即在CCTV-9纪录频道论坛上以网络征集帖的形式向广大受众征集祝福、寄语或建议,评选出的最佳留言祝福的受众将被邀请来《纪录频道开播一周年网友见面会》现场,参与节目录制,并得到神秘礼物。还有“CCTV9纪录频道年末大调查”活动,即以“投票选出您最喜欢的节目时段、题材和影片”、“写下您在2012年希望看到的纪录片题材和节目”、“告诉我们您对CCTV9的想法和建议”的方式邀请受众参与调查。

这些利用网络平台发起的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活动或方式使CCTV-9纪录频道不仅弥补了电视原有的较为单一的传播不足,更能及时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获取更多有助于节目改进的信息等。

3.2微博@电视科学纪录片

现在是一个@的世界,你不微博就落伍的时代,电视纪录片频道可开设官方微博,利用微博有关科学纪录片的最新动态与节目消息,同时可链接其视频地址,便于受众在玩微博的时候,可随时即兴观看一些科技纪录片节目。受众在看节目的同时,可通过评论、@粉丝、转播的形式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扩大传播范围。

在CCTV-10科教频道的官网“节目查看”一栏中,每个栏目均有可链接的微博,比如《探索发现》栏目,一点击即可进入其相应的微博页面,看到最新科学纪录片的播出信息,以及有视频网址的链接,受众可第一时间进行留言评论,并转发信息给自己的粉丝,以便更多人可以及时看到这一节目信息。

此外,还可链接知名纪录片编导的博客、微博等,通过与粉丝受众互动,通过留言等方式实现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受众需求,以根据受众需求进行纪录片创作。受众不仅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关于科技纪录片的最新动态和影片信息,还可跟纪录片编导交流、探讨有关科学纪录片的拍摄创作等问题。微博为科学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自由化的交互式平台。

3.3 移动终端传播微型科学纪录片

移动终端包括手机、ipad、移动电视等,可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进行电视科学纪录片的再次传播或多次传播。手机、ipad等手持终端、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传播不同于传统电视媒体,其节目形态、传播节奏、内容结构和表述方法均应有所改变,传统的电视科学纪录片应当充分结合这些新媒体的特性和优势,将影片进行创新。

随着“微”电影等多种“微”视频内容风靡网络,可以尝试推出可以尝试推出微型电视科学纪录片。目前,凤凰视频已首创推出了“微纪录片”这个新的内容产品,它除了具有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权威和富有艺术张力等特点外,还更符合现代快节奏的受众信息需求习惯。这种新型的“微纪录片”开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说它新,是因为这些作品的篇幅都极短,单集全部是5分钟到10分钟的篇幅,从长度上与以往的纪录片体量大不相同;但是,从内容创作手段、叙事风格上看,又是很精良的纪录片操作手法。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更专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最有价值的信息,而后通过丰富的输出终端渗透传播,信息可以更快速的传播扩散,以满足当前用户需求碎片化的特性。原有传统的电视科技纪录片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微”视频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再传播。可把那些播出时间较长的电视科技纪录片精简为微科技纪录片,以分集连播的形式利用手机等移动终[8]端进行科技传播和科学普及。以《故宫100》为例,它运用每集6分钟时长、共100集的形式来讲述故宫100个空间故事,透过“看得见”的空间,将“看不见”的紫禁城建筑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加以演绎,为故宫创建一座超越时空的影像博物馆。 其中,该纪录片中有首次全方位揭秘一些传统的宫廷建筑工艺,以及如防火、冷库等技术。与之间以同类题材拍摄的但每集四十多分钟时长的纪录片《故宫》相比,《故宫100》这种以单集几分钟时长、多剧集的系列播出形式,更为适合当今现代快节奏的受众信息需求习惯。再如,《科技世博年》这样的纪录片,也可把对每个展馆建筑技术或某项科技成果精简为一个单独的几分钟左右的节目,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载体进行播放、随时随地传播。

参考文献

[1]万彬彬.科学纪录片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47.

[2]万彬彬.科学纪录片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

[3]中国纪录片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2010(10):131.

[4]中国纪录片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2011(5):122.

第5篇

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教学档案是衡量大学的教学质量,学历、学位所管理的重要性。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发扬不起眼的角色。教学材料文件管理,总结报告,通知等文件从归档文件形式归档次年形成多年的时间,本科毕业论文(毕业)手册,比赛获奖证书,成绩单毕业年度学期存档。毕业生论文答辩的材料和答辩人在一年后接受全面和完整的归档文件;学科和实验室建设,招生,学籍管理,教学和实践的学生工作,教学和科研。教科书,教学实践和实验,毕业生论文,论文和其他文件和材料,在第二年形成的时间,根据归档时间安排。全面贯彻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中的地方性、特色性、应用性的基本内涵,厘清办学特色档案资料的采集范围、采集途径及方法;基于中国高等院校的地理布局,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处于中国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地理位置,学校立业的根本是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的发展,办学的基本理路都是沿着特色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校教学档案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凡是在本校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对学校工作有永久或长期保存价值的教学档案,一律移交档案室保存,各院系在教学工作中形成的、仅对各院系工作有保存价值或不需长久保存的教学档案,由各院系负责收集、整理、保存并组织申报。学校教学文件反映学校主要职能的基本历史特点的形成和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研究价值的若干文件和材料。包括学术工作,学校管理,教育的改革和其他方面的工作和教师培训材料。确定教学档案的价值因素,一所学校的教学文件材料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包括其内容,来源,形式,形成时间,完整性,可靠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教学文件,教学业务部门的管理,教学理论,教育和研究活动等方面构成保管文件材料,这是一种间接的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包括教师的教学价值结果的分析,分析的论文,研究项目,教案反思,在教学理论以及其他活动间接声像档案,如教学实践视频等,这些图像表达,并辅以简短的文字澄清历史纪录,纪录片,直观,典型的特点,学校档案馆协助完成,任务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活动,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因为他们是存储,详细,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的教学历史图片,审查后,传送的文件,如教师教学教案,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等,可以快速了解高等教育教学情境的基本使命,而且还作为一种教学管理评估的基础上基本参考。

关于组织申报,申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科学分类,教学档案应进行科学的分类立卷,以便日后的管理利用。院系教学档案采用“保管期限—学年度—问题”的方法分类比较科学,保管期限依据归档材料的价值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而确定,一般分为“永久”、“长期”或明确规定保存多少年;“学年度”是指立卷档案材料的形成时间,由于学校多采用“学年度”计时,因此院系教学档案的形成时间以“学年度”计比较适宜;“问题”即档案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属于同一个问题(或内容)的材料应归在一起,院系教学档案按“问题”可分为教育教学、学籍管理、师资建设三大类,立卷时须对这些大类进行细化,这样才有利于日后的查寻利用。2、装订和编印页码:近年来档案立卷方面有一重大改革,就是由过去的“立卷级”装订改为“文件级”装订。对拟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分类后,要对每“件”文件材料进行装订;一“件”文件(材料)可由单页构成,但更多的是由多页构成,比如课表一般只有一页,它就是单页文件,而学生成绩登记表、教学计划、总结等就由多页构成。一个文件(材料)只要由两页或两页以上页数构成的都需要装订,装订有多种用品及方法可根据实际选择,文件页数较少,一个文件在5页以下时可用胶粘法,把胶水涂在材料左上角宽1cm长4cm左右处,使其粘贴固定;文件页数较多比较厚时可在文件左侧用“三孔一线”的方法装订固定。避免丢失,便于查对,还应给装订好的每件文件(即单件档案材料)编印页码,页码应编在每页左上角或背面的右上角。经过装订和编印页码两道程序,就构成了一件件的单件档案材料。3、装盒并制作目录:档案改革后,“盒”代替了原来的“卷”,单件的档案整理完成后,即可按照“保管期限—学年度——问题”的分类装盒,装盒时还要给每件档案编上“件号”,按照件号顺序依次装盒,“归卷文件目录” 制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这里无须赘述,但“归卷文件目录”是否放置档案盒中,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文件整理规划》中并没有明确要求。笔者认为,在档案盒中放置一份“归卷文件目录”是必要的,尽管档案改革的数字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档案的条目应全部录入档案软件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检索可直接找到文件准确位置,但目前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毕竟还不高,尤其是对院系教学档案室而言,数字化管理甚至还没有起步,纸质目录仍是我们今天查找利用档案资料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档案盒内放置一份“归档文件目录”那是必须的。

学校每年五月底前,院系教学秘书及相关人员将整理好的档案,向学校档案室移交。移交归档时要认真填写移交目录,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履行签字手续,移交目录随档案保存。要积极发挥院系档案在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中的凭证作用和查考作用,编制检索目录,为利用者查阅提供方便。对不宜公开的档案,要注意保密。借用档案应办理登记手续,严防丢失和损坏。

新建本科院校组建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特色档案,是和学院的办学目标定位完全一致的,它对于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合格院校的水平评估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植根于特定区域背景中的地方类高等院校,是以特色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的,特色档案就是保障院校特色的有力证据,它的建立对于彰显学院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具有直接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时霞.对档案鉴定的认识[J].办公室业务,2006,(6).

[2]刘尽.档案工作指南[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第6篇

工作生活两不误

老爸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曾经,我认为公务员都是古板严肃的,每天端坐于电脑前写材料、分析数据,甚是无趣。但老爸完全不是这样,难道他是个例外?

对待工作,老爸认真负责。偶尔有来不及完成的工作,老爸会带回家加班。一杯热茶,一台电脑,在键盘上敲敲打打许久,直到完成他才会舒展眉头。老爸常说:“不为加官晋爵,只要是工作,就要认真完成。你学习也是一样。”

在单位里,不管是新进的毛头小伙儿还是上了年纪的老干部,都能与老爸相处得很好。因为他对待任何人都是那样的热情诚恳。

生活中,老爸是个很high并年轻态的人。他很会烧菜,却总是偷懒,极少下厨。每次吃到老爸烧的菜,哪怕是一盘红烧豆腐,我都觉得是享受。让他多烧烧菜慰劳我和老妈,他却耍赖:“我偶尔烧一顿你们吃起来才有新鲜感。”

文武双全

老爸曾是个军人,现在虽然转业了,但一直保持着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只要有空,老爸就会打打太极拳或是来套军拳,有时还会边看电视边举那个我两只手才能提得起来的哑铃。自从街上有了公共自行车,老爸便常常放弃汽车,隔三差五地骑车上班。正因如此,老爸依旧保持着良好的身材,没有中年男人常有的啤酒肚。

除了“武”,老爸在“文”上也很有一套。老爸不仅擅长书法,文笔也很好,是单位公认的才子。一些写材料写论文的任务,领导总是信任地交给老爸。有一天老爸下班回家,顺手在桌上放了一个信封。我好奇地打开一看,竟然是科研论文一等奖的奖状和奖金。“老爸,你什么时候写的文章?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我不禁大呼。老爸故意双眉一挑,大笑一声:“我可是很有才的!”

每当我在拿手的数学科目上有所斩获,沾沾自喜时,老爸总会一盆冷水泼下:“不能骄傲,你老爸我上学时还得过数学竞赛第一名呢,有本事先超过我。”

“我很fashion!”

同学都很羡慕我有这么一个老爸,因为这绝对是个紧跟潮流、追求时尚的老爸。

别人的老爸每天西装革履,我的老爸却爱穿休闲服。家里的鞋柜里还有双时下流行的北京老布鞋,那是老爸的最爱。别人的老爸每晚锁定新闻联播和民生新闻,我的老爸除了爱看时政新闻和历史纪录片,“非诚勿扰”也是他的最爱!别人的老爸都爱听怀旧金曲,我的老爸紧追陈奕迅和“格莱美”,并常来拷贝我在听的歌拿去研究。别人的老爸爱看战争历史题材的连续剧,我的老爸在这基础上还爱跟我一起看最新的欧美大片,并大呼过瘾。

当下红人和网络流行语老爸也不会陌生。去年hold住姐一夜爆红,老爸居然知道得比我还早,并在之后洋洋得意了很久。饭后聊天,老爸的嘴里总会蹦出很多小青年才会知道和使用的词汇,偶尔也能跟我来点明星八卦,给了我无限的惊喜。

就是这样,我和老爸越来越有默契,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他总说:“我很fashion!”

深沉而细腻的父爱

对我的学习辅导一般都是作为老师的老妈来完成的,老爸则经常通过一个特别的方式教导我——留言。

知道我用QQ,老爸便时不时在QQ上留言给我。一些针对我坏习惯的建议,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道理,一些在我成功时的提醒和在我失意时的安慰,甚至很多充满哲理的小故事,通通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我的眼前。总说父爱是深沉的,难以言表的,很high的老爸也不例外。我从那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和鼓励。

随着我渐渐长大,老爸给我留言的内容也有些变化,原先那些人生大方向的引导逐渐被有关生活小事的琐碎叮咛给取代。“注意安全”,“多吃水果”,“按时睡觉”等,这些都是老爸挂在嘴边的叮嘱。老妈常取笑他:“女儿越来越懂事了,你倒越来越啰嗦,把我要说的都抢了去。”

第7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政治教育,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因为政治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既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科学性很强,又不像历史、地理等遵循事实和规律,也不像语文、英语等语言类、文学类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生活性,符合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征,政治不像其中的任何一门学科。常常听人讲,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笔者认为,政治对于学生来讲,更具有这方面的特征。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多半是照本宣科,根本就不解释其中的理由和奥秘,教师在讲台上辛辛苦苦地写一黑板的字,板书清晰了然,学生也模仿之,整个教学环节,只是一个抄写的过程,课下教师安排一定的背诵任务,甚至连练习题也不用。久而久之,学生们就这样理解政治学科:政治课,其实就是一种强制安排的学科,实际上,它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是几门课程中最没道理的“任务”和“负担”了。

政治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成绩,波动性大;师生热情,淡如冰山。这些都是当代高中政治课堂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和弊端。而且这些现象已经逐渐成了政治教学的顽疾,令教师和学生十分头疼。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犹如一股暖流,渗透在中华大地上,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政治教学改革,使得政治课堂向着更合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呢?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基地。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1.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既形象直观,又声色并茂,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对象,既符合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能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给学生以视觉上的震撼和美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优势,在进行政治教学时,可以有效地搜集有关政治教学的一切资源,比如教学名师的多媒体课件,或者是历史纪录片等,甚至可以让学生观看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电影,使之在拓宽眼界的同时,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因为政治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讲解国家的政体和国体,并非单纯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教学应该始终贯穿着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素质培养,使其更加热爱国家、关心同学、尊师敬长。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往往教师苍白的表达和讲解,抵不过电影中的某个镜头,抵不过歌曲中的某句歌词。比如《哈利·波特与密室》里说:“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堕落天使》中说:“你真正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做所为。”《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提到:“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没信心一定不会成功。”《东邪西毒》曾经说过:“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灵却很干净。”电影中有很多经典具有励志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合理地选择筛选,适时地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其能够有效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之更加丰富多彩、活跃多元。

2.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塑形的阶段。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和“灌输式”方法,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进行背诵、做题,强化记忆,那么,学生不但不能端正自己对政治学习的态度,还会误解政治学科,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对政治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布惑、巧设学习障碍,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阶段,因而政治教学需要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实现认知水平上的更大跨越。所以,教师要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来阐释相关的政治理论,让他们身临其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灵活、创新、多样的教学方法

第8篇

繁重的学业

国人眼中的美国教育多以轻松自由为主,以为美国中学生除了从早晨8点开始上课到下午3点下课以外就再无其他学习时间了,都是自由支配的时间了。但事实上,他们只有在小学生阶段才能享受到轻松自由的学习生活。他们在那个阶段完全没有很繁重的课业压力。

但一旦进入中学之后,他们的生活便不再像小学生活那般简单轻松了。从他们迈进中学大门的第一天起,就要参加分班考试,按照成绩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班级。数学、科学、第二外语等科目都会根据成绩实行分层教学,而光数学就有五个等级的班级。单从分班举措来看,谁都不能否认竞争其实早在孩子上高中前就开始了。而许多家长从小就带着孩子去运动,让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这其实是在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

不只中国的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读书也很辛苦。许多美国高中要求学生必修数学、英语、科学(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历史等。有时候,老师甚至都不上课,直接让学生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写论文。老师的基本观点是,观点无所谓对错,只要论文有自己的逻辑和见地即可。美国教育从小强调批判思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完全不需要“死记硬背”。拿历史课程来举例,尽管老师说只要记时间段就可以了,但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每个选项都很接近。所以,学生们都清楚,要想获得好成绩,乖乖背书也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他们下午3点就放学,但他们下课之后往往也闲不下来,学校会给他们布置与数学、英语、科学(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历史等必修课相关的大量课后作业。学生们的作业形式灵活,作业内容也多,他们每天完成作业就要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是几天。最突出的特点是阅读量大,很多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尤其是文科类作业,老师只出题目,剩下的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发挥,比如写报告、做项目、演讲等。有时候学生很难一个人在家里独立完成作业,需要几个同学共同研究,携手合作。举个历史课课后作业的例子,通常老师会让学生读反映相关题材的小说,看历史纪录片。比如,老师讲完“珍珠港事件”这段历史后,老师先布置读相关小说《广岛》,再安排学生看纪实片《珍珠港》,从多角度加深学生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有人曾测算,美国高中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约104斤重。正常情况下,他们的书包不会太轻,因为除了六七门必修课程以外,他们还须应对大量的选修课,以及相应的必读书和选读书。不过相较国内课堂,美国中学给学生提供选课自由度更大。比如二外,就会开设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个语种。有人就在3年里学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每学期都能拿到好成绩,因为语言入门时往往是最简单的。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吃苦,但这不妨碍少部分人会连续三年选择艰深的拉丁语。事实上,当大学招生官拿到成绩单时,不仅看分数,也会看科目,看学生是否选择了较难的课程,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并获得好成绩。

美国家庭也苦拼教育

美国家长们也深知,凡是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所以,美国家长们也会利用课后和周末的时间给孩子们补充能量。

与中国学生需要应付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的是,美国的考试次数比较频繁,而且每次考试成绩都与“前途”相关。比如,AP课程(指针对AP众多的考试科目进行的授课辅导,AP指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会在高中高年级时陆续开出,由于课程难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课程,通常是“有条件入读”:大部分高中要求学生前两年的平均成绩达到A,甚至A+。而这意味着,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一次考试失误,就可能让平均成绩从A滑到C,从而与AP课程无缘。所以,几乎90%的美国家长都会给孩子请家教。周末或是课后,孩子们通常会流连在各大家教培训班。而家教价格却不菲,有时候一小时的课时费要好几百美金。

“荣誉协会”是美国中学里的一个特殊组织,只有入学两年并且各科平均成绩达到全A的学生才能参加。进入协会后,学生有为同学指导作业的义务,美国人往往把 “服务他人”意识看得比较重。除了义务,他们也享有一定的权利。在许多学校,荣誉协会成员即是“名校候选人”。每当名校招生官到校时,会让校方打印一张平均成绩排名在学校前20%-30%的学生名单,而这往往就是荣誉协会名单。

到了大学申请季,学生之间的竞争变得隐蔽。老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互相交流申请学校的信息;有的家长在超市遇见会装作不认识,以免不小心透露自己孩子申报学校的相关信息,从而引来“同伴竞争”。

在家长圈里,“荣誉协会”是绝对值得一提的谈资。数据显示,由于申请人数增加,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已经连续多年走低。今年,哈佛收到34302份申请,录取2032名,录取率为5.9%;普林斯顿收到26664份申请,录取率7.9%,皆是两校历年最低水平。

许多人说,在美国考大学很容易。的确,全美有3000多所大学,几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学”。但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业依然困难。很多移民家庭都察觉到:为了孩子的前途,美国家庭拼教育的劲头丝毫不输给中国家庭。

疯狂投入课外活动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才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还把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外活动中。

举一个美国高中生田田的例子来说,除了周末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和每天练琴外,她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各种活动填满了:办校报、采访、写稿;参加网球训练,每周1小时;和同学创建社团,去社区为植树筹款;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每周放学后,田田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做各种怪题难题,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田田带领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校报,数学队等。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积分”。

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田田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每周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学生们回家最早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七八点,然后再投入作业。晚上12点睡觉算早的,凌晨一二点睡觉是常态。

很多美国中学生几乎都过着这样的忙碌生活,而这种氛围,又促使着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当然,也夹杂着美式“高考指挥棒”效应。数据显示,今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SAT阅读、数学和写作成绩超过700分的申请人分别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从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当同学们在成绩上难分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特长”栏,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长,表格下有“得奖地区:州、全国、世界”的等级提示。特长栏空白的学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

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活动,为的是发现自己的擅长点,这样一来,他们兴趣爱好就很多。但必须承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专长,并不容易。可在这种教育生态下,也有人坚持不了,几近崩溃,有的学生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大哭,但其实他们的成绩也不算很差。

有人说,正是美国教育的这种特点,让学生发展了许多兴趣,并且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融会贯通”。也有人看到,美国学生对此感觉压力巨大,嗑药、骗心理医生的伎俩愈演愈烈。在美国学习,没有捷径,无法突击“优秀”,这是个常识。

美国教育并没有那么“美”

在有些国人的印象里,仿佛美国就是天堂。当出国留学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时,人们会更加觉得美国的学生应该生活得比较轻松,至少不会像中国孩子这样“压力山大”,从小就奋斗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印象急需纠正。

美国的中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最近,一批早期的中国移民家庭开始在网上抨击那些三流、短期到访者和交换生构建的“美好中学”图景,并斥之为“不负责任,哗众取宠。”

当留学日益低龄化,我们或许真有必要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中学生活。美国记者爱德华 . 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从2001年秋季开始,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他在这所学校听课,采访学生和老师们,还在这个学校教一门论文写作课,甚至也亲自参加考试。一年的体验,他写成了《梦想的学校》,并在2003年出版,全书约400页,分3大章。书的第一章长达188页,其长标题是:“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此长标题生动地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

美国教育从小强调批判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虽然与国内的填鸭式教育不同,但是学生压力也同样很大,他们的考试次数比中国还多。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应对必修课之外的大量选修课。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政治教育,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因为政治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既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那样科学性很强,也不像语文、英语等语言类、文学类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生活性,符合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征,政治不像其中的任何一门学科。常常听人讲,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笔者认为,政治对于学生来讲,更具有这方面的特征。因为,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多半是照本宣科,在讲台上辛辛苦苦地写一黑板的字,板书清晰了然,学生也模仿之,整个教学环节,只是一个抄写的过程;课下教师安排一定的背诵任务,学生甚至连练习题也不做。久而久之,学生就这样理解政治学科:政治课,其实就是一种强制安排的学科,实际上,它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是几门课程中最没道理的“任务”和“负担”了。

政治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成绩,波动性大;师生热情,冷如冰山。这些都是当代高中政治课堂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这些现象已经逐渐成了政治教学的顽疾,令教师和学生十分头疼。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犹如一股暖流,渗透在中华大地上,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政治教学改革,使得政治课堂向着更合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呢?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基地。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1.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既形象直观,又声色并茂,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对象,既符合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能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给学生以视觉上的震撼和美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优势,搜集有关政治教学的一切资源,比如教学名师的多媒体课件,或者是历史纪录片等,甚至可以让学生观看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电影,使之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切身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因为政治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讲解国家的政体和国体,并非单纯地讲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教学应该始终贯穿着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素质培养,使其更加热爱国家、关心同学、尊师敬长。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往往教师苍白的表达和讲解,抵不过电影中的某个镜头,抵不过歌曲中的某句歌词。比如《哈利・波特与密室》里说:“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堕落天使》中说:“你真正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作所为。”《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提到:“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没信心一定不会成功。”《东邪西毒》中曾经说过:“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灵却很干净。”有很多经典电影具有励志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合理地选择,适时地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其能够有效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活跃多元。

2.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阶段。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和“灌输式”方法,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进行背诵、做题,强化记忆,那么,学生不但不能端正自己对政治学习的态度,还会误解政治学科,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对政治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布惑、巧设学习障碍,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使其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阶段,因而政治教学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实现认知水平上的更大跨越。所以,教师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阐释相关的政治理论,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灵活、创新、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的重要因素。新课程要求政治学科的教学方法要灵活、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够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创作漫画激趣法,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创作漫画,使用投影机在课堂上将其投放出来。比如出版“时事政治手抄报”激趣法,指导有兴趣的同学自己找资料,出版“时事政治手抄报”。手抄报的要求:一是材料要新;二是要能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资料加以分析、评论。这种方法不但锻炼了出报人的各种综合能力,还启发了其他同学,起到了互学、互教的作用。另外,教学中还要采用时事新闻报道、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小论文撰写、小报制作、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