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综合音乐欣赏论文范文

综合音乐欣赏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综合音乐欣赏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综合音乐欣赏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第2篇

论文摘要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

1、由声乐曲过渡到器乐曲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第3篇

论文摘要 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 转贴于

1、由声乐曲过渡到器乐曲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第4篇

Abstract: Take the technical discipline as the leading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usually is equipped with the certain student extra-curricular art group society, but regarding the majority ordinary students, usually contacts the humanities art the opportunity relatively to be still few compared with other schools. Therefore, lets the student feel art subsequently to enter art, close music, experience music, thus deeply loves music, appears very essential, music history and music appreciation lesson are serve this purpose the important way.

关键词:音乐史欣赏音乐审美非音乐专业

Key words:Music history appreciate music esthetic non-music specialized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是综合大学非音乐专业的一门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与近代音乐文化的基本知识,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和音乐的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热爱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热爱者、和继承者。一个在艺术上落后的国家,一个在音乐上蒙昧的民族,很可能造成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停滞不前,从而导致整个民族的萎靡衰弱。可以说,音乐教育无论对人类进步还是对个人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道出了音乐对塑造国民性的重要作用。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对该课程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与思考。

一、教学内容

1.音乐历史文化与音乐作品欣赏并举互重

音乐历史绵延数千年,音乐作品浩如烟海,其间所涉音乐理论何其深也!但综合大学学生大多缺乏基本的音乐背景,若直接讲解音乐理论,或单纯讲解音乐知识,不仅内容显得枯燥,而且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以历史、文化的结合来给学生讲解音乐,不仅会使学生了解旋律、节奏等音乐的形态要素,也会使学生通过文化去感受音乐,去理解艺术,使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艺术的构成方式。况且,随着听感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诉求也会相应增长,他们并不想仅仅停留在感性的音乐欣赏的层面上。结合音乐讲授音乐史和音乐理论知识,或者说更多地讲授一些学术化的内容,会使很多同学都对音乐更感兴趣,也会使他们在较高和较深的层次上欣赏音乐。

2、教学内容的安排做到理性和感性相结合

音乐史属理论课程,相对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还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活泼性,并穿插一些历史名家的成才佳话和趣闻,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受到激励,让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变得生动活泼。正所谓,严肃中不乏乐趣,活泼中渗透思考。还需注意的是,要经常将当前最新学术信息尽快传达给学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多进行独立思考。

3、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并重

目前在各高校进行的音乐史课上多注重传统音乐的讲述所用教材也多围绕汉族传统音乐展开,这对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音乐是极不利的。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们辽阔富饶的国土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开拓疆土,发展经济,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我国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音乐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结果。如果在教学时忽略了少数民族音乐,对于我们灿烂的文化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同时也不利学生在中华大家庭中的认同感。因此要各种音乐文化并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史。

二、教学方法

1、充分运用情景教学互内互外相结合

有条件的可以去一些名胜古迹进行实地考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深刻理解“以实物为主,典籍次之,推理再次之”的研究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种方式有很多局限性,具体实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2、加强与大学生艺术团的横向联合

中音史与声乐和器乐的结合。只要学校有大学生艺术团或音乐专业的都可以开展。我主要是通过开演唱会和演奏会来实施的。由于中国古代音乐史音响资料比较缺乏,同时,由于欣赏作品时间有限,学生对有些作品印象不深,理解不够。针对这种状况,我就选择一些有代表胜的古代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和器乐)布置给艺术团学生演奏或演唱,并取得各专业老师的支持与配合,由他们帮助作技术上的指导,先举办一些小型的音乐会。这样,既补充了音响不足的困难;又使学生近距离的参与,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而且,这种方法对普及中国传统音乐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让音乐专业的学生担任音乐会的伴奏任务,通过自己亲自配器、排练和演出,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无论是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还是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的机会。对于教学的效果是双赢的。

3、老师应该是位优秀的“导游”启迪学生自己去发现欣赏对象的美之所在

课程的讲授应该是双向和多向性的,加强师生间以及欣赏者之间的沟通。实际上,学生们在听了众多感人的音乐后,是非常渴望和别人及老师交流的。因为对于同一部作品来说,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相互间的交流有助于让欣赏者更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义性和欣赏者的再创造。对此,可以留一些开放型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思考。

音乐是感性而抽象的艺术,人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以及不同的心境时,对音乐的感受是有差异的,不能用一种评价来下定论。对作品的讲解,最好在学生听后进行,否则可能会缩减学生们的想象空间和对作品的新鲜感。可将几个不同音乐家的风格、作品做一比较,使学生们明白各自的特点所在,既增强了印象,也有利于记忆。如果条件允许,可尽量挑选由作曲家本土的乐团和指挥演奏的作品,以保证作曲家本土文化的原汁原味,有助于学生更加

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内涵。

为增强师生的课堂互动,听乐后,可在课堂上或网络课堂上展开一些讨论,鼓励同学参与,激发对音乐的热情。在课堂上,可增加一些情景式的想象时间,比如说,在放乐曲时让学生们按照所听的音乐的感觉想象一些场景,然后大家讨论听过乐曲后的感觉并描绘一下想象的内容。

在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中,老师应该是位优秀的“导游”,不是给学生灌输一些自古以来似乎已成规定的评价,而是启迪学生依靠他们自己去发现欣赏对象的美之所在。本课应该以音乐史为线索,结合文化发展与音乐发展规律相互间的联系,通过伟大作曲家们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作的不朽名曲,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然而,实现这一过程并非易事。讲解少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但讲解多了却又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在真正听音乐的时候容易被那些已经成型的评价所束缚,难以真正去体会、去寻找自己的感受。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言,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活动的中心动力和真正目的”。这种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为了使学生们建立起欣赏音乐的爱好,在欣赏音乐时充分享受艺术审美的愉悦和。对于音乐,没有必要赋予它太多沉重的内容,更不必以雅俗来定是非。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学孕育而生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实现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并立体同步地全面输导,在各类层次的课堂教学中产生良好的效果和作用。对于高校开设的音乐史理论课程,多媒体同样存在着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的可能性。

多媒体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而且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像、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因此,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1、创作相关内容的动漫作品

根据古代音乐典故和传说创作相关内容的动漫作品。例如根据伯牙和钟子期典故创作的动漫作品《高山流水》。画面简洁,音效结合,情景交融,篇幅短小,适合课堂播放和使用。在课堂上真实演绎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方鼓琴,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若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千百年来流传的“知音”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现代考古资料,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例如1978年对位于湖北随县城郊雷鼓墩曾侯乙墓发掘的影像资料。在课程教学讲授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切换到该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灿烂夺目的众多乐器构成的一座巨大的地下乐宫,同时,也认识到它也是一次轰动世界的音乐考古大发现。

2、制作课件时要考虑到整体版面的视觉效果

中国音乐史课件设计应根据中国视觉艺术的风格特点,版面宜典雅古朴,强调色彩柔和度。在整体设计风格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文字、乐谱、声音等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强调特定内容,设计各具特色的版式。例如课件中版而的背景色调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展示乐器图片时背景色宜浅淡,而为了突出中国画作品的写意和古典建筑作品的静谧,背景色宜厚重。课件中介绍的每一位音乐家都应有各自的生平介绍,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和记忆。乐谱在版面所占的比例宜适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教室不同方位的视觉清晰度。总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因版面的复杂而分散学牛的注意力,也不能因一成不变而令学生产生视觉和审关的疲劳,把握好设计的尺度才能使课件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四、结语

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因为,在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尤其会占用许多业余时间,如平时作业和论文的批改、音乐会的指导与排练,课件制作以及和学生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等,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摸索。对此,我们应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刘欣欣.文化与历史并举感性与理性并重中国音乐,2006⑴

第5篇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尾声三部分片断音乐的教学论文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蒙■、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有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自然地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化深为浅,攻克难点

音乐课以其特有的载体和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视觉、听觉等因素在激发人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综合驾驭各种现代化的信息媒体,从而能够较好地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小学生的理想、信念尚未成熟,他们对学习的选择性,多靠已形成的兴趣左右,特别是由具体形象事物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如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它涉及到乐曲欣赏、器乐欣赏等内容,在乐共欣赏中,又包括了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吹打乐、丝竹乐、民乐重奏和民族管弦乐等五种。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最好是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图片等现代教学媒体。因为通过录像,学生不但能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乐特点、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利用录音、录像的暂停、重放、快放功能,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辩、鉴赏,还可以达到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目的。对于以具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这样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多手段、多形式的教学,教师可以灵活地将语言讲解、电脑演示、实际操作、影音播放等综合起来,根据小学生情绪的变化,科学搭配,合理运用,化深为浅。

三、发挥网络优势,整合音乐教学

第6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成绩 评定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中音乐教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教育改革步伐的问题,如教学理念、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其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定。多年来,高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无论是观念还是方式方法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与教育发展的步伐很难实现合拍。在新课程标准逐渐推进和教育改革日渐深化的今天,如何改进和完善高中学生音乐成绩的评定标准,推进高中音乐教育建设和音乐课程体系的完善,促进美育的发展,已成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挑战。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高中音乐课程定位不符合义务教育要求

目前高中开设的音乐课程名称为“艺术欣赏课”,课程内容仅局限于“欣赏”,而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内容包括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可见现行的高中音乐课程定位与义务教育的实际要求相距甚远。这种形式的音乐课程开设使得高中与中小学阶段音乐教育不能实现正常的衔接,导致基础音乐教育无法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相对应的,音乐教学中关于学生成绩的评定自然不是完善音乐教学体系下的合格评定。

(二)高中音乐课程学时少,开课率低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大部分人对高中音乐课的开设持不赞同态度,认为音乐不作为普考生的高考内容,音乐课在高中可有可无,甚至部分教师和学生会担心音乐课的开设会占用高考科目的学习时间。这种思想使得高中音乐课时偏少,甚至有些高中学校不开音乐课,直接导致学生音乐成绩评定无从谈起。

(三)高中音乐课程呈现应试化倾向

传统应试教育使得许多高中学校的音乐艺术欣赏课堂失去了开设的初衷,逐渐不再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听鉴赏课,而变成了少数音乐特长生的准专业音乐课,成了实际形式上的高考音乐专业预备班。音乐教学内容也逐渐随着高考要求被调整或变更,欣赏内容也被专业的高考音乐加试内容所取代。这不但不符合国家开设艺术欣赏课的初衷,更不符合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更阻碍了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高中音乐课程依旧采用传承式教学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采用一贯的讲解和分析音乐的传承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不利于音乐课程自身魅力的展示和体现,难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高中音乐教师的传统音乐教育理念也影响着高中学生音乐成绩的评价。

二、高中学生音乐成绩评定的弊端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只是通过一首固定歌曲的演唱而对学生做出成绩评定,有的音乐教师甚至仅凭自己的感觉和学生的基本演唱情况对学生做评定。这种做法是既不科学又不全面的:首先,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不好的印象,让学生认为音乐学习只是局限于演唱几首歌曲,而没有音乐文化的涉猎。其次,这种做法使得音乐教学效果不能够得到有效反馈,音乐教师对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做到有效评价,不利于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再次,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的音乐特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让那些平时课堂表现不佳的学生有了侥幸过关的机会,体现不出成绩评定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三、高中学生音乐成绩评定的正确方式与方法

音乐教学中成绩的评定欠缺绝对尺度,学生音乐的成绩评定决不能取决于书面测试的统计。对学生音乐成绩评定手段运用不当,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欲望,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学音乐教育目标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而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音乐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搜集学生的建议,通过经验累积和探讨,总结出适合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开放的音乐成绩评价方法和标准。音乐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应给结合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对应的选择,不能一味地采用一种固定不变的评定模式和评定标准。学生一段时间的音乐学习绝不是靠一首歌的演唱或者一张试卷的答辩就能评定出真正的学习效果的,音乐教师要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成绩评定相结合,更科学合理地评定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7篇

内容摘要: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对旧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基础知识教学、识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学科本位等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弊端进行审视和思考。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音乐教育价值观教学模式基础知识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出台了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搞好课程改革实验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观念根本转变,又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再反思,这样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推进课程改革。

一、中外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和一些音乐教育发展迅速并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如德国、匈牙利、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在音乐教育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

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其教育理念突出的一点就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音乐将伴随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他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

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不仅反映了一个教育家特有的洞察力和使命感,更是揭示了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阐明了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最具人本主义的色彩。他表达这样的理念:“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等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丽的心。”

上述这些国家,虽然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但对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上却比较一致,都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然而,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造成了普通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与需要。音乐教育的重点放在以识谱为中心的技术操练上,音乐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成了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造成了一些学生喜爱音乐,但害怕上音乐课的不正常现象。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国家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在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二、认识与思考。

笔者有幸参加国家级音乐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在转变观念,吸收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学习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同时,再来重新审视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体会更深,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弊端也有了以下新的认识。

1.教学模式。

多年来,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些音乐课只能与极少数音乐尖子产生共鸣,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越来越感到恐惧。唱歌教学几乎是一个模式:练声——节奏训练——视唱(识谱)——唱歌。这样安排,没有给学生持久的审美体验,没有给他们带来愉悦感,音乐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些目标要通过精心设计,把孩子们对音乐的一种理解,把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性发展起来。音乐教育的重点不能再放在技术操作上,而要放在艺术表现上,要特别强调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性。

奥尔夫讲过:“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让每一颗种子发芽。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大众教育,不是为学生提供未来从事某门专业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具有音乐审美能力的普通公民,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美国与中国在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要求孩子能当众自信地歌唱”,着眼人的发展,其音乐的作用远远大于音乐知识传授的本身。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在这里笔者要特别强调:

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唱得好、唱得不好是一回事,敢不敢唱是另外一回事,培养孩子敢于当众歌唱,是培养他的一种自信心,一种做人的勇气,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音乐教育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人格教育,这样的音乐教育可达到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单纯掌握咬字、吐字等歌唱技巧。

2.音乐基础知识教学。

一些传统的音乐教学法违背了音乐的本质。比如,学音程,教师让学生把要领背得滚瓜烂熟,但在琴上却并不能听出和声、旋律音程,这说明学生形成的音程概念只是数学概念不是音乐概念,这也说明只记概念是不行的,是没有价值的。再如,学习3/4拍的含义,学生从概念上会回答,但仅是简单记忆,与音乐没有关系,这在认知过程中属最低的简单记忆。按新课程的理念,如果换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听音响来判断曲子中哪一首是三拍子(通过强弱来判断),同样,还可以放几段音乐,让学生来思考哪一首曲子不能作为队列行进的音乐,学生一定会通过身体感觉来正确地指出哪些是三拍子乐曲。这样把音响与概念结合起来,既发展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又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这样的教学符合音乐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同时,又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部活动中。”因此,必须强调,概念必须与音响结合,离开了音响就没有意义了。

3.识谱教学。

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直以识谱作为重点,但大部分学生的识谱问题仍没有解决。笔者从事中学音乐教学10年,在识谱教学中可说用尽了脑筋。记得1980年,无锡市首次五线谱教学试点就是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进行的。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识谱能力也有所体现,但实际真正的价值却不大。在笔者执教的锡师“弘毅”

艺校手风琴班,一些小学员的家长曾是笔者当时的得意学生,后来他们又进入了大学,具备了较高的学历层次。多年过去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连最简单的乐谱也认不得了。据他们讲,平时他们喜欢唱歌,但没有一首是通过识谱(认谱)学会的,而是听会的。笔者所在师范学校每年都举行音乐面试,这些考生都是来自无锡地区较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但真正识谱的廖廖无几,有的学生连《国歌》都唱不完整。这说明九年的识谱教学非但没有解决学生的识谱问题,而是让大多数学生离音乐越来越远了。笔者曾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如下提问和测试:①问:除了初中教材上的歌曲,你是否还能唱出另外10首歌曲?在这10首歌曲中,有多少是你通过识谱来学会的?回答:全是通过听而学会的,不是通过识谱学会的。②在两个平行班中,选择同一首歌曲,甲班通过识谱来学习、熟悉,乙班是反复播放音响,通过听来熟悉,30分钟后两个班学生全学会了。但两周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通过识谱学会的甲班已基本全忘,而通过听唱学会的乙班却还能唱出而且较熟悉。上述两点说明:音响的记忆比识谱的记忆效果要好些。

那么,识谱教学还需不需要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第一,必须给识谱教学重新定位。长期以来,大家都以识谱能力来衡量音乐教育的质量,这是错误的。

识谱不是中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标准,只是技能领域中的一种能力(如乐器学习中掌握乐谱是必须的)。第二,如何进行识谱教学。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认为:识谱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中学会的,就如刚出生的小孩先会喊“妈妈”,到后来再来认识“妈妈”二字一样。先说后认,先唱后认,道理是一样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阐述识谱教学时明确指出:“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识谱教学可分五个过程:①唱名模唱;②唱名背唱(条件反射);③认识唱名;④按节奏因素读谱;⑤识谱视唱。在识谱教学中强调趣味性,要激发学生兴趣,切忌走入技术操练的误区。

4.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了解、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悟力是十分必要的。但传统的欣赏教学法脱离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整堂课都是教师讲,教师放音乐,学生只是听众而已。

欣赏课的一言堂,一定程度上抹煞了学生创造力和探究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抒发感情的艺术。音乐的欣赏过程就是感情的投入与体验的过程,它既包括欣赏者对于音乐内涵的感情进行体验的过程,也包括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奥尔夫教学法”把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作为一个教学基本原则,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教学,学生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演奏者去参与“元素性”

音乐教育。从视听演奏入手,让学生聆听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及演奏简单易学的乐器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由于身体的表现使音乐要素成为可以看得见的身体活动,这些音乐要素的作用就先后或轮流地显现出来了。这样人体就变成一个能理解音乐的要求、解释音乐的部分和整体的一种乐器。通过“人体乐器”展示音乐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觉和动觉的反馈表现出音乐的艺术性质。“元素性”

音乐教育,即把动作、舞蹈、演奏、语言融合在一起,使学习产生各种体验,这种体验接近生活,十分自然,能被每个学习者体会与理解。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元素性”音乐教学法,能使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嗓音条件差,音乐基础差或对音乐没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亲身实践音乐,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达到健全和发展全体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

5.学科综合。

传统的音乐教育强调“学科本位”,与横向学科联系甚少。新的课程标准把“提倡学科综合”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新的音乐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十分强调这一点,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听乐、吟诗、赏画等)。

在音乐教育中提倡学科综合,能有效地让学生处于多元、综合的思维中,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2010年全国音乐美学会高层论坛暨专题笔会” 音乐美学研究 新维度

一、前言

音乐美学的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自19世纪20年代萧友梅开创音乐教育事业及对音乐的大力推广,中国有了专门的音乐院校、音乐教科书和音乐论著。青主的两本音乐美学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的问世,开创了音乐美学专业研究的先河。近年来,音乐美学的研究论域涉及许多方面,诸如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音乐的存在方式、自律论与他律论、音心对映论、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等,为创建中国音乐美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成长,音乐美学的研究在我国正向更广阔、更深入、更全面的维度和视野发展。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全国音乐美学会议,更是有力地推动了音乐美学研究的发展进程,而与此相关的音乐美学会高层论坛,对于音乐美学的研究和音乐美学年会的举办,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11月19―20日,由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举办,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2010年全国音乐美学会高层论坛暨专题笔会”在金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台州学院艺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各兄弟院校音乐美学专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们。

2010年11月19日上午,开幕式在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会议由宋瑾主持,张前、韩锺恩、罗艺峰、邢维凯、冯长春、刘承华、杨和平分别向大会致辞,并就各自提交的论文进行了概括性发言。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会议在分会场就音乐美学课程教学相关问题进行研讨。20日下午,会议在分会场进行“自由论坛”研讨活动,由杨和平主持,罗艺峰、邢维凯、韩锺恩等各与会代表就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将研讨推向了。研讨结束后,会长韩锺恩做了总结性发言,对学科建设问题提出了设想,并对2011年在西安召开的全国音乐美学年会提出了会议论题和任务。在热烈的学术争鸣,以对下一次音乐美学会议和音乐美学发展的期待中,大会胜利闭幕。

二、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

对于高等音乐院校和综合大学相关院系的音乐美学学科的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问题的探讨,是这次会议论题的重中之重。张前教授对于目前音乐美学教材提出了十五个需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包含在几个大的框架之内:关于音乐本体的问题、音乐的功能和价值问题、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概念和关系问题、对现有概论性的音乐美学教材的讨论。韩锺恩教授在19日上午开幕式上,对其向大会提交的《音乐美学课程建设与教学问题讨论》论文纲要做了解释性发言,分别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案、个案分析、学科关切等七个焦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上海音乐学院的杨婧博士代为宣读其导师杨燕迪教授提交的论文《中国音乐美学教学问题讨论之我见》,其中针对普通的音乐系科学生、音乐学专业本科生、音乐美学专业的研究生的教学,以及音乐美学研究生的培养与选题提出了一些颇具参考价值的意见和看法。罗艺峰教授就“音乐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来自于学科性质”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冯长春教授关于高师音乐美学教学提出了几点感想,认为音乐美学教学中师范性的突出,重点在于对音乐美育理论的讲解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实施从具体问题开始到一般原理结束这个基本策略;避免把音乐美学课开设成音乐欣赏课;希望编纂更富针对性的教材。刘承华教授认为,音乐美学课的教学应以理论思维和阐释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从知识性陈述转向学理性呈现,在授课时应注意强化问题意识、展示逻辑张力,以及个性化的语言表述。杨和平教授针对目前音乐美学教材与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及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认为音乐美学教学必须基于经验而超于经验又最终回到经验,必须以强化学科特性为己任,必须建立在人的音响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并强调主次轻重难易的层次。宋瑾教授以音乐美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音乐的美学”为出发点阐述自己的观点,认为音乐美学学科建设需要的人才,应具有相关领域的学理的知和亲历的知,音乐美学的发展,应朝着多元并置的方向,依靠集体的力量,鼓励学生开拓音乐美学的领域,将视野扩展到世界音乐的广大领域。罗小平教授认为音乐美学课程应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系统,有自己编写的教材,能够因材施教,并将其作为这一课程的特色及最终追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彭永启教授以音乐美学课的实际教学及历史意义为出发点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音乐美学的教学应该从观念上升到史论,从史论角度出发会更加切合实际。马卫星教授认为音乐美学课推进了教育消费;应进一步探索针对大专、本科及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音乐美学应加入哲学关切。

杨易禾教授就课程教学及音乐美学的一些基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对于音乐美学课来说,教学对象是很重要的;音乐美学抽象思辨的属性,应该充分运用到表演美学中去;音乐美学课要保持贵族风格吗?临响是体验还是直观?音乐美学一定要形而下还是形而上?这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参与研讨的代表们更深的思索与更热烈的反应。黄汉华教授认为目前的音乐美学教材种类繁多,编写杂乱,不能适应音乐美学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于音乐美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建议编写出一本更加实用的教材。叶明春教授主张音乐美学应回到感性学;音乐美学课程在教学理念问题上某些题例表述不够简明。云南艺术学院申波教授立足本土,谈音乐美学学科如何与少数民族特色结合起来,在其独特的文化生态视野下认知与解构音乐美学教学的“方言”。

中央音乐学院何宽钊在其发言中讲道,法国是从初中就开设哲学课的,建议国内的音乐美学课也可以开始得更早些,且应从其他学科吸收资源;并提出问题:音乐美学究竟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音乐美学的任务是什么?等等。四川音乐学院陈思关于本科《音乐欣赏》教学中主体性建构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学生主体性建构中,首先要树立敏感意识;培养合理联想的能力对于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增强审美主体的再创造能力,等等。武汉音乐学院汪申申关于开设音乐表演美学课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作曲专业应开设音乐美学基础课,并在其研究生招生时加入中西方音乐史的基础知识考核。陈新坤教授认为音乐美学课应结合音乐作品的听赏,且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听不同的版本。周雪丰教授就音乐美学本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建议编写音乐美学科目的词条,以方便教学与研究。

四川音乐学院何弦则从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谈其课程所涉及的音乐美学的教学,认为音乐美学的教学对于学生是一种引导,而不是规定;并对音乐美学的生存方式提出质疑。西安音乐学院苏小龙结合课程目标,就如何使音乐美学课生动起来侃侃而谈,并对涉及音乐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音乐美学即美的音乐的学问和音乐的美的学问。

三、研究生的培养

关于研究生的培养,是各与会代表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讨论的热点。张前教授在会议发言及其向会议提交的论文《关于音乐美学教材编写与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的一些回顾与反思》中,重点谈到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指导问题。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其关键问题在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和熟悉,且有一定积累并具有创新意义的题目,同时还要考虑与选题相关的文献的条件。通过学位论文的写作,既要使研究生学会如何写学术论文,又要锻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为论文确定题目后,进一步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对材料的比较鉴别、辨别真伪及确定重点,最好编排出与题目相关的文献目录,并在头脑中时时构思写作提纲。进入论文写作时,应集中思想、精力、时间,进入写作状态,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将搜集到的资料上升为理论,并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与琢磨。最后谈到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应注意写好论文摘要、确定关键词、列好论文目次、注释及参考文献。张前教授所谈到的上述方法和意见,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邢维凯教授在会议发言及其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提纲《学术共同体在研究生论文选题与指导中的作用》中,总结了几点目前研究生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诸如导师研究领域对学生选题范围的限制、导师指导经验的不足、师生配比不均所导致的问题等,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与当前的人才选拔机制与学术思维定式有关。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思路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刘鸿模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了音乐美学方向研究生的入门教育问题,从分析近年来研究生新生的特点入手,进而指出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应明确学科性质、特点,以及能力培养的目标,摒弃学生考研的功利目的,引导学生读书,通过读书培养对本学科的兴趣,并在读书的同时,安排写作与学术研究的任务,在此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刘鸿模教授还指出要注重对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教育,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抄袭现象,凡是引用别人的文章内容,必须加以注释。罗艺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在研究生教学中应注意三个问题,即问题意识、材料功夫、写作技巧,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对研究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吉林艺术学院的孙佳宾教授在其向会议提交的论文《培养研究生的几点体会》中指出,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围绕专业方向,建立合理的结构化知识,拓宽知识结构体系;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并开展问题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形成对相关问题的重新认识。

四、相关问题之“自由论坛”

在11月20日下午的自由论坛研讨活动中,各与会代表就音乐美学学科的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及研究生的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踊跃的发言。罗艺峰教授就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与学生用书应分开;主张在韩锺恩会长主持下编写音乐美学关键词辞典,等等。韩锺恩教授就课程设置问题提出了一些大胆的设想,诸如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不同的情况,考虑本科取消音乐美学基础课。此话题一出,犹如在平静的湖中投进一颗石子,激起了阵阵涟漪,众多不同的声音纷至沓来,其中反对者居多。马卫星教授认为,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中不应取消音乐美学基础课,这一课程设置有利于提高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拓宽就业渠道。黄汉华教授认为应该让本科生接受音乐美学基础教育,而不应使之成为贵族专业。刘鸿模教授认为,本科音乐美学基础课的设置是有必要的,同意杨燕迪教授提出的“音乐学专业的本科,《音乐美学概论》应是必修课”的意见。叶明春教授支持马卫星教授的看法,认为在本科生的教育中应保留音乐美学基础课,并且最好豪华版的与简明的通史性质的教材各一套,适应不同层级的学生。何宽钊则就音乐美学研究方向的学生为何读书或者如何读书展开话题,认为这是比如何教学更重要的一个问题,主张学生带着问题意识读书,要有一种探索追问的欲望。罗小平教授针对这个话题作出回应:认为要使学生有问题,必须老师先有问题。张前教授深感此次研讨交流的激烈与各参会代表的热情,以及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于是提出:下一届音乐美学年会仍旧以此为中心议题,希望各参会代表根据各自学校不同的情况编写讲义,并做汇报;研究生表演类专业可以考虑开设音乐表演美学。

第9篇

一、巧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恰恰会满足他们的这种兴趣,并且能适应他们理性思维不强、学习的持久力弱的特点,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听觉、视觉乃至感觉全部都调动起来,根据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能将歌词、旋律、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尾声三部分片断音乐的教学论文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蒙、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有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自然地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二、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整节课就是播放乐曲,偶尔简单讲解。这就使得每到上音乐课,学生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就想到音乐课就是听听乐曲而已,简直就是催眠曲。对于乐曲表达的情感、乐器种类与配合等等,学生不甚了了。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效果则不一样,不仅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能很快就调动起来,而且教师的劳动量减轻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通过多媒体辅助,再现乐队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服装道具、演员的动作表情等,有了音乐再现,视听俱佳,一切都变得通俗易懂,学生自然能够静下心来,投入到课堂氛围中去。此时此刻,学生会对乐曲每一乐段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内容有较深的理解,真正实现“心赏”,用心来体会。

三、 巧用多媒体辅助,升华教学难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除了VCD 课件的运用外,“小学音乐空中课堂”是把课堂资源电教化了,并利用光盘上课的一种特殊模式,它也是多媒体资源的一种。它通过游戏、歌曲、讲故事等活动寓教于乐,学生很容易接受。每节音乐课,在多媒体的陪伴下,让学生参于到听、说、唱、跳等各个方面来,特别是补充教材中的音乐、游戏、老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学生对枯燥音乐知识的练习,又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率,学生在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中学会了乏味的音乐小知识。比如在教学《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时,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段铁道游击队员们英勇抗日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与画面:一道夕阳斜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小船行驶在水上。一位年经的小战士怀里抱着土琵琶深情地唱着:“两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面上静悄悄……”这时,学生就融入了歌曲所描述的情境中。

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照片、VCR、音乐、语言、录像等多种媒体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图文并茂,给学生提供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刺激,把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大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推向,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四、评价导向,促进高效学习的发展

第10篇

论文摘要:大学音乐鉴赏课是大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如何使音乐鉴赏课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以求使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普通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音乐鉴赏课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一门素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提升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音乐鉴赏是指鉴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活动。正像一位作曲家说的“许多人都在听,却没有听见音乐”。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大容量的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鉴赏者根据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其音乐基础知识相对缺乏,课程的讲授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全面地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并科学有效地指导其进行音乐鉴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面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音乐鉴赏课程,不能沿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授课方式及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审美发展规律以及音乐素养水平,分析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通过对学生现状的调查,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从被动地“听”音乐,到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联想,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艺术深邃的内涵和充溢的美感,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从而养成优雅的品性,高尚的气质,获得至善至真的音乐美的教育。开好音乐鉴赏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授课前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进行调查

大学生进入高校,通常以文化课作为录取的标准,而学生的音乐素质,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和学生自身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大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异性较大,有些学生具有识谱视唱、甚至演唱、演奏水平,但还有一些甚至是乐盲。面对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音乐鉴赏课授课前必须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水平进行调查摸底,搞清楚有多少学生具有识谱能力,有多少学生具有演唱能力,有多少学生有音乐兴趣爱好,有多少学生不懂乐谱、不会唱歌、甚至不喜爱唱歌,有多少学生喜欢乐器,喜欢什么乐器,演奏水平有多高,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等等。根据对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并制定对应措施。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的调查,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内容。将教学与实践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音乐作品的高低、雅俗、难易、中外、古今、类别等,在教学中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中到外的原则,让学生听懂理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视频、音响和史料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如中、外音乐比较,同一作品不同演奏乐队、不同指挥的比较,同一体裁不同地区或不同音乐风格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具备从多侧面、多视角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并以此进一步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此外,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某一音乐作品,通过想象、创造,并结合音响、歌唱、舞蹈、排练、表演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进行了音乐审美感受和音乐审美体验,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需要。

其次,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浩瀚如海,水平再高的演唱家和演奏家,也不可能演唱、演奏完所有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鉴赏教学不可能对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进行逐一鉴赏。只能根据教学课时的多少及学生的鉴赏能力,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教学。但是,对选准的作品就不能泛泛而谈,应当精雕细刻,讲透讲深,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特点及风格。对鉴赏过的每一个作品,都有不同的收获体会,真正听出作品的滋味,得到艺术的享受及美的熏陶。音乐鉴赏课程重点是教会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起到典型示范、举一反三的作用,贪多求全是教学中的大忌。

另外,教师的个人素养和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教学内容往往按照教师个人研究的深浅而准备,研究深的多讲,研究少的少讲,甚至不讲,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教师应该按照学科规律的要求、学生的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自身的学习钻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自己不懂的相关领域,还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请几个教师一起研究和探讨课程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教学计划必须明确教学的指导原则、基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效果的考核办法,贯彻计划的措施等。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工作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三、采用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课是一门艺术课,不能采用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等死板的教学方法,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既缺乏教学形式上的灵活性和教学风格上的多样性,更缺乏教学互动及情感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形中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预发式方法

欣赏前,不管音乐作品是声乐曲或器乐曲,也不论作品的规模有多大,授课教师一定要把所要介绍作品中的主要旋律(哪怕仅仅是片断)写出来,弹或唱给学生听,当然如果可能也可组织学生唱一唱。当他们熟悉了作品中的主题或旋律之后,再介绍这些优秀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个性及风络、作品的形式、内容等。通过学生反复聆听,教师的引导、提问以及细致的讲解,指导学生进想和感情体验。例如,在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把《梁祝》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要把贯穿作品始终的爱情主题弹或唱给学生听,还可以让学生一起唱,当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开始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及作品的结构,以及协奏曲的形成及特点,这部协奏曲与其它协奏曲的区别等,然后再把每一乐章的结构、手法、标题及内容作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才是逐乐章的欣赏。当学生了解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明确了作品的主题及各种乐器和作曲手法在作品中的应用后,再聆听作品,那音响仿佛把他们带到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乡村,感受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感人的爱情,以及双双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形影不离的动人画面。

2.采用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在课堂上讲授的音乐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尽量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内容充满丰富的感彩,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关系。例如在欣赏相对简单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先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的曲式结构简单地讲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把学生分成小组,把音乐分成几个乐章,每组学生讨论分析一个乐章,最后再由各组选派的代表将分析的内容阐述出来。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在课堂上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思维积极起来,学得主动起来。

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常与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一起使用。即教师要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或者学生质疑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对音乐作品各抒己见。如学生聆听教师指定音乐作品,对作品的重点或难点的乐章,教师引导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发言。

4.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

这是音乐鉴赏课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效果最好、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即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如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等,将言、行、情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以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良好习惯,从而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例如欣赏作品《伏尔加河船夫曲》,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风情的图片以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拉纤的过程。一群衣服褴褛、骨瘦嶙峋的纤夫,胸前套着纤索拖着沉重的货船前行,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这一场景的播放,当时会使鉴赏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5.采用快乐教学方法

所谓快乐教学方法,是因乐施教的教育方法,课堂上始终充满欢乐愉快、轻松舒畅、和谐融洽、幽默喜悦的气氛,让学生感到音乐鉴赏过程是美的享受过程,以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乐器的特性时,可以带一些乐器让学生参与演奏,还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用品,自制一些打击乐器,像沙锤、锣、碰铃、木鱼等乐器,让学生用自制的乐器演奏,在演奏和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6.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音乐理论是音乐审美的基础,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是学生提高审美层次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对非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才能走入音乐世界,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应在音乐鉴赏课中适当增加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如音乐的基本特征、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音响要素、音乐作品的结构、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人声的分类与组合、中西乐器的种类组合、聆听音乐的方法,等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奏音乐的实践,深入地理解音乐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7.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人们音乐知识的丰富和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音乐的推广工作也在不断出新,音乐书籍、音像制品、大大小小的音乐会、经典音乐系列片、电视台的戏曲频道、音乐频道、网络等资源,这些现代化的手段都为上好音乐鉴赏课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学开设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在大学校园网络中建立多媒体音乐教学平台,以幻灯、VCD、DVD、电脑、校园网络、宽带网、视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为媒体,制作音乐鉴赏多媒体网络课件,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需要及音乐水平,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即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克服了音乐鉴赏课程课时少的困难,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以上介绍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存在和使用的,应根据作品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灵活使用,往往在一堂课中需要使用几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钻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以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需要。

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关键是要多听、多接触与多欣赏,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才能充分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因此,音乐鉴赏课还需要不断丰富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鉴赏音乐,分析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的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2]胡君英.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0,(1).

[3]庞琳琳.初探我省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J].黄河之声,2009,(6).

[4]白陆平.音乐鉴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11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教育;审美;表演;欣赏;音乐课程;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国民基础音乐教育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基本理念,并由此引发了关于音乐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杜亚雄先生对此改革理念提出了质疑,他在《国民音乐教育应与审美为核心吗?》一文中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不仅不符合音乐艺术的根本性质,不符合音乐教育多元化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要求被审美的心理,且还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倾向,应当加以改正。并提出,根据音乐艺术的本质,在创作、表演和审美三个环节中,表演是核心,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应重新回到“以表演为核心”的道路上来[1](P.84)。杜先生的这篇文章,应该说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和富有启示的观点,尤其是文章对表演在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中重要地位的强调是我们十分认同的,但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音乐教育是否应以审美为核心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何为“审美”与“审美教育”

关于音乐教育中“审美”问题的探讨,大多都是基于雷默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可以被看作是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体系化的集大成之作,陆续出版的三个版本都始终坚持“审美”哲学不动摇,在世界音乐教育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雷默说:“如果可以用一个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的为当代音乐教育的特征,那就只能说这个领域正力图成为‘审美教育’”、“如果音乐教育要成为音乐教育,并同时成为审美教育,他的起点必须是清楚地理解音乐的审美本质和审美价值。”[2](P.44)他的“审美”思想与我国很多音乐教育界美学界的专家们的观点一致,我们也认为:“尽管艺术除了审美价值以外,还可以有道德价值、政治价值、认识价值等等,但是,审美价值却始终是艺术的最更本、最重要的因素,是艺术称其为艺术的决定因素。”[2](P.7)可见,音乐的本质价值是审美这一点是为大家所认同的,是被广泛接受与推崇的。

“审美”一词来自美学,第一次正式用“Aesthetics”(今译美学、审美)这个名称来称呼一门新的学科和这方面的研究,由此使美学成为一门具有独立意义学科的人,是德国启蒙运动美学奠基人亚历山大・戈特布・鲍姆加通。鲍姆加通在1735年发表的学位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中,首次提出建立美学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将审美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直到1750年,他用拉丁文出版了专著《美学》,才正式用“Aesthetics”这个名词来称呼自己这本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这个名词源出于希腊文,意即感觉、知觉,其中包含的意思是,“属于或关于能感觉到的事物:物质的,而不是思维的、非物质的事物”。鲍姆加通就是根据其语源学的意义,将此定义为“感性认识学”,用来区别逻辑学与伦理学。在他看来,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美学即感性认识的科学。由于鲍姆加通在《美学》中用相当的篇幅讨论了审美的问题,“Aesthetics”才逐步在使用中被确认为美学这一学科的名称。[3]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审美”一词的解释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4](P.1214),对“欣赏”解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4](P.1515)根据上述界定,我们认为:“审美即主体通过感官对美的对象的体验和感受,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虽然艺术不等同于审美,但艺术必定是审美的,没有审美就不称其为艺术,审美是艺术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审美先于艺术,艺术是人类审美需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P.8-9)

第一次明确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把审美教育概括为“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音乐教学就是通过音乐艺术的各种特定的表现手段(节奏、旋律、力度、速度、音色、和声、曲式等)将美的特质诉诸于学生的感情、心灵、思想,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5]席勒在这个意义上提倡审美教育,意在使人在偏重理性的工业文明时代也得到感性、情感的解放与教养,从而获得人性的完整。目前在我国,审美教育被当做成一种“美的教育”,也就是我们所惯用的通常意义上的“美育”。

雷默认为,音乐是一种基本的认知形式,是大脑的复杂功能,具有非概念、非语义性质,是情感的主观表现,在音乐中我们获得的是一种情感体验而并非有关情感的信息。他主张关注音乐内在价值,重视音乐体验,将音乐教育视为情感教育,认为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以音乐的本质和价值为前提,即审美教育。曹理先生曾经这样定义美育:“概括地说,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就是美感教育”[6]。而“‘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7]“可以名正言顺地说,音乐审美教育通过音乐审美使生命创造活动能形象体现,在融进生命本质的音乐中,触动人的生命意识,展示人的生命本质和心态。”[8]这之后对审美一词的讨论仍然多集中在美学范畴,对审美教育的认识也借助音乐美学中审美概念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美的审视和判断。

总的来说,普通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是从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课程本质上提出来的,它是贯穿整个音乐教育得以进行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普通音乐课若没有一个全面的、以哲学为基础的终点或目的,就无法具有方向性。如果放弃审美的核心理念,就会如雷默所说的:“当要成为有效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花费的大量精力没有从一个集中的内心力量源泉获得支持时,它就开始衰竭了,自己喂养自己,在无穷无尽但是没有协调的活动中消耗殆尽。”[9](P.19)

二、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1.审美与表演对立吗?

杜先生在文中提出:“根据音乐艺术的本质,在创作、表演和审美三个环节中,表演是核心,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应重新回到‘以表演为核心’的道路上来。”[1](P.84)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把“审美”与“表演”放在同一层面上来作比较,我们认为这样有些欠妥。“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表明音乐教育的价值追求是美育,它与德育、智育处在同一个层面,它包含着创作、表演、欣赏,因此把审美等同于欣赏、审美对立于表演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目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即提高审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全面发展。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则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提高审美感受力或鉴赏力,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对审美对象所蕴藏的内在情感因素的领悟;二是提高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包括借助审美媒介表现自身和创造物化审美对象;三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标准等。[2](P.48)由此可见,创作音乐、表演(表现)音乐、聆听音乐都属于审美,三者是实现音乐审美的途径与手段,通过创作、表现、欣赏等一切音乐活动所获得的体验都是审美体验。反过来,对于表演来说,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则有利于学生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首先,音乐审美是音乐表演的方向与目的。

音乐教育在育人价值上是多方面的:它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辅德、益智、健体,但它们无一不是通过“审美”这一环节来实现的,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主要是通过“审美”来育人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既是音乐的本质特征,也是音乐教育的目标追求,那么把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也并不为过。根据雷默所阐述的审美哲学,普通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或目的是,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体验和创造音响的内在表现性的能力,这也可以表述为,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这个目标同样也是表演教学的目标。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音乐教育的过程包括“输入”与“输出”两个方面,“输入”是通过音乐审美获得感觉与体验,“输出”则是审美创作与表演。音乐的“输入”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再由“输出”将自身对美的感悟进行外在的表达或者表现,正是通过这两方面的合力充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实现普通音乐课程的目的。

其次,音乐表演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雷默指出:“在普通音乐课中,表演是与音乐相互作用的必要但又是客串性模式。它是强化音乐理解力和音乐体验的有力途径之一。”[9](P.238)表演直接维系于音乐从而获取审美体验,简单来说,这种审美体验就是在表演阶段卷入了音乐创作行为的价值。音乐的创作要求将技巧、感受力、想象力和真确性带入有待于表现的作品内部,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参与者不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中,还需要让作品的表现具有打动观众情感的品质,这也就需要表演者调动自身内在的素养与体验,作用于音乐作品。音乐表演者是要对他们行将完成的作品做出表现性或审美性决定的艺术家,而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在做出音乐性的决定方面还是在被引导理解为什么会做出那些决定方面,表演者都需要有切身的、艺术性的投入,而这种投入的同时也就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获得。

一切音乐,无论创作于何时,其表现力至少有一部分取决于音调给人的感受,而音乐教育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对这个方面的音乐影响力更加敏感,帮助人们洞察有表现力的音响条件,并鼓励对所洞察的结果做出感应。无论用什么类型的音乐,无论是什么年龄的学生,也无论是什么活动,唱歌、演奏、作曲、听赏等等,音乐学习必须包括对感性水平的审美反应力的某种关注。这也可以看出,审美既不只是欣赏,也不与表演对立,审美是属于欣赏、表演、创作的上位概念,它渗透于所有的音乐活动中。音乐教育者必须意识到,音乐的主观体验具有多样性,感性反应也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应该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通过表演、作曲、欣赏和讨论这类音乐的表现类型来分享这样的审美意义。

2.欣赏等于聆听吗?

音乐作为人类用声音为媒介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创作、表演、欣赏(简称为“创、演、听”)三个环节。杜先生认为:“其中第一个环节‘创’的专业性很强,是专业音乐教育的任务,国民音乐教育一般不包括此环节。某些教学法虽然提倡有能力的中、小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因而包括了‘创’的某些因素,但不以‘创’为核心。最后一个环节‘听’是人的本能,凡耳朵正常的人都可以‘听’”[1](P.84),并提出:“‘创’和‘演’都不是人的本能,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后天的训练才能学会‘创’和‘演’的能力。在这三个环节中,只有‘听’是人的本能,有耳朵就能听。‘本能’之所以叫做‘本能’,就因为它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能力,根本不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培养。”[1](P.84)在这里,著者把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欣赏”直接等同于了“听”,这显然是犯了一个文字学层面的小错,因为,“欣赏”与“听”两者并不等同。

首先,此“听”非彼“听”。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受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知的满足。人们一般习惯于把“欣赏”俗称为“听”,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说“去听音乐会”、“请听我唱支歌”,很少有人说“去欣赏音乐会”、“请欣赏我唱支歌”,这样的表达会让人感觉文绉绉,不符合我们正常的语言表达习惯,这里的“听”是通俗的口头表达用词,其潜意思就是“欣赏”。而著者却把“欣赏”浅化为“听”,这有些把问题简单化了。著者所理解的“欣赏”就是“听”,是一种本能,在拥有健全的耳部器官基础上,物体振动发声,通过介质传播声波刺激耳膜,从而产生“听觉”的生理过程,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不需要教育的。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欣赏”是主体对客体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并领略其中的趣味,一般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开始,经过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自身的想象与思考,在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由此不难看出,“欣赏”能力是通过后天培养的,绝不可能与生俱来。埃里奥特在他的《关注音乐实践》中也谈到音乐聆听,他首先就抛出一个问题:“聆听,毫无思想还是富有思想?”[10](P.75)他认为,音乐聆听需要我们根据个人的理解和信念去诠释和构建听觉信息,毫无思想的聆听这一概念是站不住脚的,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尽管在任何给定时间,聆听者所获得的信息是无限的,我们并不明白我们能听到的所有东西,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高度选择性的。注意力需要挑选、整理、回忆、组织和评估隐性的和显性的所有行为。第二,试想去看或去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必须具备对对象的有关知识。可见,埃里奥特所谓的“音乐聆听”也是指有思维的“音乐欣赏”,而不同于单纯的生理上的听觉。我们或许不需要培养听觉,但一定需要培养听力,“如果聆听只是一种声音的复制,那么任何一个有着健全听觉的儿童将和指挥大师杰姆斯・里维恩一样能够领悟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了”。[10](P.77)

其次,“欣赏”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审美判断,一种主观的意识定向和情感作用,而音乐的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对于欣赏主体来说是否能成为现实的存在,这还要取决于欣赏主体的主观因素。音乐艺术本身就是音乐审美意识的物化,是音乐审美创造的结晶,音乐的审美来自人的主观情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作用于音乐客体的产物,可见音乐欣赏也就不可能等于被动的、生理层面的听,而是一种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主体的作用,音乐审美客体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就难以呈现出来,其审美本质和价值就不能够真正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从而,它只能想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而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说来存在着,因为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可能感知的程度为限。”[11]欣赏音乐固然要听,但听仅仅只是现象,审美才是本质,审美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也是“能动的创造”,音乐作品也是作者与赏者共同完成创作的,也就是说,审美是一种“生产过程”,是作品与赏者“互动作用”而产生的[12],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个人喜好、心态、素质、情感经历、受教育程度等等因素也都能影响这个过程。我国古代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也是强调欣赏者的主观作用,他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其本身无所谓情感,无所谓内容,只有被欣赏者感知后才会产生哀乐的情感,当然这样的观点偏向于唯心主义的极端,政治服务性较强,但也能从某些方面看出音乐欣赏是一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只有被人主观欣赏之后,本身只是客观存在的音乐才会富有生命力。

3.欣赏就是享乐主义吗?

杜先生在文中提出:“如果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的三个环节和物质生产相比较,创作相当于‘设计’,表演相当于‘生产’,而欣赏相当于‘消费’。……在音乐艺术的创、演、听这三个环节中,欣赏是一种消费行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出现其实是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宣传音乐上的‘消费主义’,不鼓励学生创造音乐,只消费音乐,成为‘音乐消费者’而不是‘音乐创造者’,客观上会助长贪图享乐的奢靡之风……。”[1](P.89)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实在有些牵强,给“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如此上纲上线,有点小题大做了。

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的三个环节和物质生产相比较而得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倾向的观点,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来对此加以澄清。马克思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艺术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艺术鉴赏则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样,对整个艺术系统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支配作用,消费作为需要,又直接规定着生产。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是为了供人们阅读或欣赏,如果没人欣赏,它就还只是潜在的作品。因而,艺术生产适应着欣赏者的消费需要来进行艺术创作。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发展。可以说,这三者之间既有它们自身的独特规律也存在着辩证关系,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艺术生产理论同样适用于音乐,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通过演奏、演唱、动作等形式表现出来供观众欣赏,如果没有人欣赏,那这个音乐也就还只是一部潜在的作品,只有通过欣赏,作品的创作与表现才得以有意义,可见音乐创作、表演、欣赏是一个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整体。杜先生认为:“音乐作品必须通过表演,才能把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其作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因此在创作、演出和欣赏三个环节中,但其中第二个环节‘表演’最为重要,是音乐的生命所在。”[1](P.86)这话是有道理的,确实只有“表演”出了音乐才能“欣赏”到音乐,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欣赏”,那“表演”又何处容身?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国民基础音乐教育来说,表演的确非常重要,但不能够为了强调表演的重要而刻意地贬低了欣赏。

欣赏音乐是人的精神需求,并不是只有“享乐”时才能欣赏音乐,欣赏音乐也并非是一项如何奢侈的“消费”,音乐的创作与表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欣赏,欣赏是音乐活动中最自然、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雷默之所以对音乐的听赏比较看重,是因为他认为在音乐中,理解和反应(审美体验)都是通过听赏发生的,所有人,包括以任何认真的方式从事作曲或表演的极少数人,无一不是以最基础的行为――听(这里的听就是指欣赏),来同音乐相互作用,来体验并欣赏音乐。除听赏之外,对音乐进行高度审美的体验还有四种基本的手段:创作、概念化、分析、评估,通过这五个基本的手段,普通音乐教育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鼓励对音乐的反应能力,通过专业和更有感受力的表演、作曲和即兴创作、演奏,加强音乐创造力,提高对音乐艺术及其如何运行的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分析能力,促进对音乐进行更精细的评估。哲学家康德曾在《判断力批评》中认为:“审美中的判断是审美的‘品味’,即品味的判断、美的判断――以审美的方式来听音乐,强调以审美为要旨、以听为主要形式,就构成了最具音乐性的对音乐的反映形式。”[13]可见,听赏是创作与表演的推动力,鼓励学生在听赏中提高自身审美修养,才能在创作与表演中更具创造力。

除了上述三个问题,文章中还有一些观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比如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和实行多元化音乐教育是互相违背、互相矛盾吗?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要实现多元化就不能“以审美为核心”吗?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也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以审美为核心?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所引发的,《课程标准》在对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要求中把音乐的审美价值列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为了强调音乐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审美的过程,是为了强调音乐课程价值必须通过审美来实现,是为了强调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审美过程来实现音乐教育的育人目标,这是从音乐课程的本质和价值取向上而言的。

而杜先生提出的“以表演为核心”则是就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言的,两者不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或者说不是在同一个层面探讨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强调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本质问题与价值方向,退而求其次地纠结于课程教学内容,将会导致音乐教育目标、价值的不明确,导致对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育问题不科学,从而偏离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期望方向。(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杜亚雄.国民音乐教育应与审美为核心吗?[J].艺术百家,2011,(4):84-89.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14.

[5]彭霆.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04,(4):94.

[6]曹理.曹理音乐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39.

[7]徐希茅等.音乐美育[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1.1.

[8]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25.

[9][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10][美]戴维・埃里奥特著,齐雪、赖达富译.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9-80.

[12]修金堂.音乐美学引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205.

[13]詹燕君.“PraxiS”,音乐教育哲学的另一种阐述方式[J].人民音乐,2007,(6):72.

Shouldn't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Dedicate Itself to Aesthetics?:

A Discussion with Mr. Du Yaxiong

RUAN Xiao-jing, GUO Sheng-jian

(School of Music,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第12篇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课程改革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1](P5)创新教育是关系到教育的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一轮的国民基础教育改革中,音乐教育改革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摆在重要而显著的位置。“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创造、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1](P20)然而,虽然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以音乐创造作为课程基本理念引进了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方法,并由此建立起音乐教育新的学科框架和学科理论,但创新教育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却难以推广,使得现有音乐课程改革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无法取得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成效不大是不争的事实。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为了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求得实效,我们试图重新审视创新教育现状,探求创新教育原则,使音乐课程改革得到延续和发展。

一、明确角色定位的个性化原则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实施,所以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往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是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达到使学生“听懂”和“学会”的目的。这样的教改往往把教师当作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把学生当为被动的施教对象。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没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音乐教育的误区。音乐教育有极富个性的专业特点。曲作者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就赋予作品以个人风格特征,演奏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其中,在表演时进行二度创造,而听赏者则由于生理、心理、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在欣赏音乐时又有不同感受。不论在音乐活动的哪个层面,都充满了个性化特点。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体现音乐文化的审美价值和情感意义,将学生定位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将教师定位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导”,把培养各具特色个性的音乐人才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研究表明,对于不同音乐要素的反映和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先天差异,有的人的音高听觉敏锐,有的人则有较强的节奏感。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知识经验、不同的情感体验经历,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个性。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思维,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正如马斯洛指出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2](P59)培养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人才,尊重、保护和承认人的个体差异,是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它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特点,但这并不能构成教师对音乐教育责任放弃的理由。“当代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务的意义”[3]。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有创新精神的、富有教育智慧的教育者。精心设计、提出探究性课题,组织活动,将课堂教学的单纯音乐技能训练,转变为激发学生内部求知欲的创新教育行为,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音乐学习态度。从音乐学习苦与乐的体验中,形成健康的音乐情感、高尚的音乐审美态度和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艺术,启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创新教育的全过程。例如,视唱练耳课中的“旋律听写”,是一项培养音高感、节奏感、调性感、结构感、读谱、写谱及音乐记忆力等多项音乐感知力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编创适合学生程度的旋律,弹奏3~5遍后请学生背唱或默写出教师所弹奏的旋律。而在创新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自主性原则中,鼓励学生对简单的或熟悉的旋律进行部分改编的尝试,进而学习即兴的旋律短句创编。如:运用重复、模进等乐句发展形式做即兴问答句的创编,对音乐片断进行变奏式改写;运用乐句、乐段的多种终止式的乐理知识对音乐进行改写等等。学生在创编的同时,自主地深入学习和研究音乐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对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选择学生习作中的上乘之作做为“旋律听写”的习题,不但有助于更准确的背唱和默写,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鼓励和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自主与创新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提高处理创作意愿与想象、分析、理解、运用音乐要素关系的能力。自主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可以展示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音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它通过教师的自主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一起创新的目的。“强调教师的教学自主并不构成对学生学习自的漠视,学生的学习自主并不构成对教师专业责任的放弃。教学自主是学习自主之基础,学习自主是教学自主之检验”[4]。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是使教师和学生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上树立“自主创新性教学”与“自主创新性学习”观念。教师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应用音乐教育学的前沿学科理论,学生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运用其所学知识,师生都能做到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

三、营造创新情景的探索性原则只有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创新。为了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为学生创设探索情景,提出探索性问题的教学思路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要想培养勇于探索精神,形成乐于探索态度,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创新的欲望。视唱练耳课做为音乐学习者必修的一门综合音乐素质训练课,具有理论性强、技

术性高的特点。做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获得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教育活动所必需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必须掌握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旋律听写”训练时,学生常常不能把握正确的方法,死记硬背以致音乐综合能力无法得到较快的提高。我们对此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对听写的旋律进行曲式分析,能更好地发展旋律记忆力?听写旋律需要那些技能?如何才能获得听写旋律所需的技能?在听写旋律活动中,需要运用那些理性知识,才能做到完整地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等等。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探索与“旋律听写”活动相关的音乐心理、音乐生理及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问题。以往的视唱练耳课的课堂练习存在练习样式单一、无效重复的通病,因而对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过程不能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必须将单一的教师出题学生应试的考试型的视唱练耳课练习变成有坡度、有层次的开放性、实践性练习,创设探索情景使之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例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将其创编的音乐旋律弹奏出来,请其余的学生听辨、背唱。为了让同学听得清楚、唱得正确,弹奏旋律的同学就必须掌握好节拍、节奏、调性、旋律等综合音乐要素的正确表达。开始时,弹奏旋律的同学有时忘了弹出标准音,有时给出的速度与弹奏的旋律速度不符等等,闹出不少笑话。但是,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发现了自己在音乐要素感受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标准音在旋律听辨中起什么作用?忘了弹出标准音说明什么问题?速度在旋律进行中的作用?速度与节拍、节奏的关系如何?如何根据节拍、节奏的关系选择正确的速度?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性思维,许多学生创造了适合个人的学习方式。因此,创设探索情景的探索性原则不但能巩固已有知识,还可利用其探索的兴奋点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四、营造平等氛围的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民主作风是营造平等氛围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它与创新教育能否实施,创新能力能否切实提高息息相关。“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P22)音乐感知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面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差异,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教育必须创造让全体学生亲身参与、充分表现的机会。例如,在视唱时,有的学生会唱得很准确,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由于音乐感觉能力是借助于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细微差别能力,有的人对某一种音乐要素感觉迟钝,但对其他音乐要素的感觉却很灵敏。对于音乐表现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达到音乐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音乐教育只有达及人的感官,才能影响人的精神,在教学中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民主性原则是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是一种有次序、有目标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艺术概论》等高师音乐文化理论课的教学中,要鼓励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争论。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在灵活变化地运用课堂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巩固、扩大、加深了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习惯。所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允许学生保留继续探讨研究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传授人类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责任;尊重学生对音乐感知力的个体差异,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五音不全听之任之。“美国的学校音乐课程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对音乐学科本身的重视程度没有丝毫的削弱,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概念、技能是音乐教育者追求的基本要点。”[5]音乐教育最终要靠音乐作为载体来实现,要做到“放”而不“乱”才能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和传承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五、面向学科综合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原则创新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首先体现于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如:在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培养问题上,以往的教学是封闭式的单纯音乐技能训练,先练音高、再练节奏;先练音程、再练和弦;先学单声部、后学多声部。在演奏方面,先弹大量的练习曲为演奏一个作品做好技术上的准备,而后才能学习弹奏相应程度的音乐作品。为音乐艺术活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必要的,但当我们过于强调这一点,将原本具有综合特征的音乐活动变成孤立的、支离破碎的机械活动,势必弱化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扼杀了学生的音乐灵感。开放式原则要求在综合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从音乐作品中去寻找调性、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要素,在音乐文化艺术视野中进行视唱练耳、乐理等基本乐科的素质训练,在演唱、演奏的音乐作品中听辨和体验音乐要素,做到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水平的共同提高与发展。在器乐或声乐教学中,应侧重于音乐文化的学习,以音乐作品演奏、演唱的需要选择配合学习相应的技能、技巧。用音乐作品的正确演绎与表达带动演奏、演唱技能技巧的提高。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开始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教儿童演奏《小小星星亮晶晶》这首著名的音乐作品,使其在快乐的乐曲演奏中体验音乐的美妙意境,从而自觉地追求技能技巧的不断完善,最终实现使儿童具备优越的演奏技巧和完美的人格塑造的教学理念,是很值得音乐教育界的同行深思的。高师音乐教育应面向社会,使创新教育拥有更为广阔的天空。“要变孤立的、封闭的、静止的状态为联系的、开放的、动态的教育,立足于学校,又超越校园,使学校、社会、家庭密切结合,形成有力的教育链。”[2](P64)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相对闭塞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其创造性思维形成有一定的局限,而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则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内涵。有的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毕业后却不能很快适应社会,业务上毫无创造性;而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成绩平平,但一旦投入社会就能很快打开局面,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业务骨干。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一些学生将思维习惯停留在课堂所能给予的有限范围内,而不习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换个角度去思考。因此,没有社会实践的激励,就很难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靠课堂知识的积累是很难成才的。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尽早参与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实践,就使其进入了无限宽广的空间,他们会有不同于课堂里的全新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此外,创新教育还必须具有前瞻性,尽可能广泛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有益的成功经验。使之应用于日常音乐教学和音乐教育活动中。超级秘书网

六、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原则同志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知行观统一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于实际的音乐活动,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创造性地学以致用才能学有所成,也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培养。如:要求学生组织不同主题的综合性音乐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音乐会的主题要求来创意一场音乐会。在组织音乐会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在音乐课堂中没有遇到的问题。象独立地组织各种节目排练需要的音乐知识,担任演唱演奏一些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所需的技能技巧,以及恰当选择音乐作品、处理音乐作品的综合能力等等。因此,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不但对于一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也是极为有益的。音乐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按照传统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安排,教育实习往往是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也就是在临毕业前,让学生到中小学经历一次音乐教育工作的初步锻炼。这样的课程安排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绝大部分时间脱离了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方向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如果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不能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高师音乐教学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我们必须在整个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学科的不同性质,适时地选择合理有效的“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达到消化、巩固、验证所学的音乐理论、音乐技能,提高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当基本乐理课结业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先听课,后备课、试讲,最后评课(象音乐欣赏、视唱练耳等课程结业时,都可以这样做)。当演奏或演唱课程结业时,则可以要求学生到中小学去组织排练一些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声乐、器乐节目。而“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的业绩,将作为每一门课学业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来激励创新活动的开展。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原则的探讨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树立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上的生搬硬套,而是要树立与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有本质区别的、对培养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创新教育模式,只能依靠教师的正确教育理念去把握、去运用、去创造方法。这首先对音乐教师的个人音乐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对音乐文化了解得越透彻,就越有助于教师运用音乐文化的特殊艺术规律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其次还要求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戏剧、文学、美术等相关艺术修养,这能使教师在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时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此外,教师还应掌握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和整体音乐发展水平,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运用创新教育原则切实做到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蒋洪波.学习潜能开发导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卢红,王爱玲,王爱芬.关于课堂教学价值地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 音乐选修课 改革策略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成立专门的音乐教研室或艺术教研室,引进音乐教育师资,开设音乐选修课,将音乐教育课程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但仍有多数高校没能引起重视。普通高校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原因在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中小学音乐教育过于薄弱。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音乐选修课成为一个普通高校所面临的不可逃避的问题,亟须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研究与探讨。

一、开设音乐选修课的目的

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要求,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在各级师范学校、学院,普通高校普遍设艺术选修课,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体系打好基础。”普通高校以实施美育为目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设置音乐选修课面向非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这一途径,落实到具体的音乐教育形式。

(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强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美好、和谐、完美的心灵,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这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设置音乐选修课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传播和推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还能激励人们去创造、去奋进,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我国的音乐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开展和传播先进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优秀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健康向上的音乐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更能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能够坚守民族的优良作品,就是掌握立足于世界的武器。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的艺术集中和凝练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与精华,体现了创造者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常常被人们誉为是“社会生活的镜子”。艺术教育和智育、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又各自有自己的特点。艺术教育在构建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同时,又在陶冶人的性情,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完整的个性,完善健康的人格,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二、开设音乐选修课的任务

(一)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音乐教育通过广泛的音乐活动,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能够明确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摒弃消极腐化的情感,使情感、品格、情操都受到陶冶。通过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培养大学生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众所周知,大学生们从高中校园步入大学学堂,他们将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起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作为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而音乐能将人和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情操,塑造人格。

(二)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不仅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在教学实践中编排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亲自感知和体验,以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逐步由课内走向社会,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组织集体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激发参与学生的热情,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配合的精神,增强个性与特长发展以及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朗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质,为其将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及参与社会竞争奠定基础。

(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脑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可塑体,音乐教育的许多技巧注重左右手协调完成从而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另外音乐欣赏也是从右脑的想象、感知出发,从而与左脑协调,活化思维诱发灵感的一个过程。音乐是积聚灵感、催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即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生产技术和经济腾飞,由此社会的发展也向高等教育提出了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众多事实证明,接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普遍体现出成绩卓著、贡献突出的特点。

三、音乐选修课中的实践问题

(一)音乐选修课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是目前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重要理论,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学习摸索的过程是认知不断发展的过程,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认知提高的同时,困难也会伴随左右,这时认知的个体需要不断地适应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和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来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即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变化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循环中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结构将会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学生在新的知识学习摸索过程中,有些问题也许过于复杂烦琐,如果学习兴趣不浓厚,没有一定的主动性,可能就会放弃学习。因此,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主动地、坚定地不断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断摸索,才能顺应新的平衡过程,与新的知识环境相适应,自身的认识才会提高。一些学者强调:在教学中,教学课题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学习者认知过程也发挥着重要的推进、指引作用。可以说,建构主义理论在当前教学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音乐选修课的学习观

如何通过学习建构获得知识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也就是说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自身积累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在摸索过程中,将不成熟的思考理论或问题,通过小组或其他方式协作交流,来深化确定新知识概念的理解,完成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以及新知识的建构。在不断丰富经验后,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用于后续新知识的学习,可以说这是建构主义学习观。 转贴于

四、音乐选修课未来的发展战略

(一)音乐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改革策略

1 音乐理论知识渗透于作品中。音乐理论知识与具体作品之间的关系永远存在,音乐分析所要努力的也许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学习音乐知识并不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所得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音乐选修课的教学,通过音乐作品的解析、鉴赏逐步引导学生热爱音乐、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音乐理论渗透在音乐作品中更加容易为学生所掌握,教学效果也更加突出。

2 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3 多种音乐形式的学习。音乐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利用音乐选修课这样一个平台向学生传授多种音乐形式的音乐知识。在传授学生相关专业技术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及艺术创作的多方合作能力。选修课中多种音乐形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接触古今中外风格各异的经典之作。我们坚持中国风对高山流水心悦诚服,同时也对天鹅湖大加赞赏,因为所演奏的音乐作品是美的,因此学生们会在欢悦的音乐体验中,受到美的熏陶。的确,懂得音乐欣赏后,听音乐时就不会听听就算了,就会回味每个韵律和每首曲子背后感人的故事,这样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4 实用性学习。实用性学习主要指合唱指挥、作曲、现代舞、街舞、韵律操等课程的学习,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节奏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训练身体协调性,塑造良好的形体形象,使学生的整体音乐修养得到有效提高。而且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具备了更多的表演、表现形式,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存在以下特点: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1 演示法。教师展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演示手段日益繁多。根据演示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图片、照片、图画、图表、地图的演示;实验演示:幻灯、录像、录音、教学电影的演示等。

2 辅导鼓励法。辅导鼓励法是以学生自学教材或课外材料为主、教师鼓励为辅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以自学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在训练中掌握,能力在训练中提高。辅导鼓励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在教师辅导鼓励下的自练、自检能力。所谓自练,就是自己依据教学目标去做练习,不依赖教师与他人督促。而自检,则是自己进行自测并核对答案,找出存在的毛病及出现毛病的原因,从而加以改正,使之正确、规范。

第14篇

当时对这一问题的研讨则大多停留在“加强高师音乐专业的师范性”这一理论认识的层面,其立论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在“师范性”的阐述上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某些论证还将培养学生“上讲台”和“上舞台”俨然对立起来。由于我在中师长期工作过,后又到高师任教。因此,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各种技能要求和高师音乐专业教学的现状都比较了解,有一定的发言权。于是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理论思考。当我从人才学的文献资料中发现了关于“专才”和“通才”的论述和讨论后,深受启发。我认为就高师音乐专业的性质而言,其目标就是培养音乐方面的“通才”,简言之,就是需要造就出既能够唱歌,又能够弹琴;既懂音乐理论,又懂教学方法;既能够上好音乐课,又能够组织和指导课外音乐活动……的全面发展型的音乐人才。诚然,就单项音乐技艺而言,高师音乐专业不能够和音乐院校的各专业比技能和水平,但是就综合音乐能力而言,音乐院校则远远落后于高师音乐专业。我将这些论据融入“通才”论点,撰写了《通才教育─高师音乐专业改革的目标》一文。

1988年11月,第三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在广东肇庆召开。我在会上宣读了刚刚修改完成的《通才教育──高师音乐专业改革的目标》,结果引起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响。一方面,与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教研员和行政领导,认为我的发言切中时弊,意见中肯,参加会议的教育部领导还找工作人员要去了我的发言稿。而另一方面,多数高师音乐专业的老师则感到通才教育影响学生专长的发挥,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针对这一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于1989年第3期开辟了“争鸣”专栏,同时发表了我的《通才教育──高师音乐专业改革的目标》和李博文老师的《我的观点》两文,以期展开讨论。

关于通才音乐教育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多能”与“一专”的关系,即二者是以哪个为主导的问题。我的文章明确地提出了“多能一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否定了当时流行的“一专多能”的观点。因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音乐师资,而中学音乐课程的内容是通过歌唱、欣赏、器乐等综合性质的音乐审美教育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如果将“一专”放在首位,那势必影响多种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具体地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声乐、钢琴、指挥、作曲等方面的艺术表现技能技巧,要掌握乐理、和声、曲式和作品分析、配器、民族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应该会演奏一至两种乐器、熟悉各种常用乐器的性能和演奏知识等。这些必须掌握的多方面的才能,正是通才教育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是高师音乐专业必须坚持的办学方向。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主修”渠道,根据学生个人的爱好,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特长。这种在“多能”基础上的“一专”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又有利于学生个人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发展,可以说具有“锦上添花”之功效。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提出“多能一专”的论点,还有一个潜在的动力因素,就是体现了我个人几十年成长经验的理性总结。在漫长的中师执教期间,由于工作需要,我必须弥补在大学学习期间留下的知识技能缺陷,坚持边学边教,边教边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较全面地掌握了声乐、钢琴、伴奏、作曲指挥等方面的教学技能,在理论方面也胜任了乐理与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内容的教学,此外,我还给学生排练过合唱,排演过话剧,举办过二胡讲座,给学校修理过风琴……这实际上就走的是“多能”道路。但是,这些技能大都掌握得很浅薄,很多方面都是“半瓶醋”。因为从事这些课内外的技能活动,都是为了工作需要,边干边学,自然谈不上“专”,但是通过“多能”的实践,扩大了我的知识面,扩展了我思考问题的视野,对于我音乐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专”,无疑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在音乐艺术领域,虽然有技术与理论两大系统,但是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这样才能够构建起枝繁叶茂的音乐百花园。就我个人来说,如果没有二三十年的“万金油”式的音乐教学实践,就不可能写出《音乐审美教育》一书中指导实践的章节。因此,我的亲身体验是高师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多能”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再确立“一专”的发展方向,既符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有利于个人专长的更好培育和发挥。

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我反复地思索了对通才音乐教育的反面意见,仔细考量了“一专多能”的合理内核及其局限性,感到我们的争论还是停留在“专”与“能”的浅表层次,缺乏以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来审视高师音乐人才培养的智能结构,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以推动讨论的深入。因此,我又以《再论音乐通才教育》为题撰文,从高师音乐人才培养的本体因素、外部因素和他山之石三个方面论证了音乐通才教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不久,这篇文章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1992年第3期得以发表。

第15篇

做任何工作都应有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音乐老师工作计划如何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音乐老师优秀工作计划2022最新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音乐老师优秀工作计划2022最新1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较差,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相应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2.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3.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4)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老师优秀工作计划2022最新2一、具体情况

本学期本人主要负责高一1、2、3、4、5、6班的《音乐鉴赏》教学和高三年级音乐特长生教学工作。高一学生新入学,音乐鉴赏的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但可塑性大。高三音乐特长生的专业知识提升较大,但巩固的还不够,声乐演唱水平提高教大,但依然有提升的较大空间。特别是临近高考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畏难和怕输的思想很重,需要加强辅导。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逐步提高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构建互动式教学课堂。

二、教学任务及其目标

1、切实执行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常规的要求,依据课改要求,认真完成所任教音乐模块各单元、各章节的内容。

2、在教学中依据我校“全面育人,彰显个性,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

3、启发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4、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知道,课堂教学体现合作互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通过教学提高学生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5、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集体意识、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6、加强音乐特长生专业的辅导与教学,逐步提高专业素养和水平,争取使高三专业考生取得良好成绩。

三、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在所有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以培养学生的特长为主,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3、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搞好本学科的教研教改工作。

4、完成教学任务,搞好常规教学

5、通过聆听与鉴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6、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7、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8、收集与整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主要通过收集整理,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养成收集信息的习惯,学会处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同时,学会对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保护的方法。

9、活动与创编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主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体验音乐、学习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学生音乐的表演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同学相互鉴赏与评价时间、空间。

音乐老师优秀工作计划2022最新3一、重视高中音乐教研,提高我省教师《音乐鉴赏》之外的五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能力。

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在经历数年之后,《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已经基本成熟,并已形成以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但《音乐与戏剧》、《音乐与舞蹈》、《演奏》、《创作》、《歌唱》等五个模块开设极少。为提高高中教学模块的开课率,__年我学科将把教研的重点转向了这五个模块的教学研究。

为巩固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开拓音乐课程改革的领域,以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困惑为研究对象,努力帮助基层音乐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__年音乐学科将深入教学一线,开展“送教上门”、“送培到门”等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探讨、研究和解答新课程实施至今依然存在的疑惑,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做到在实践中收获,校正中前行。

二、深入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新一轮音乐课改中,教师们比较困惑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唱歌课教学、如何使学生通过课堂乐器的学习、演奏,有效参与音乐活动等此类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老师们的困惑,计划由我学科牵头组织部分市进行此类课题研究,申报省级课题。

三、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的音乐教研员队伍。

教研员是音乐教师的专业“引领人”,为提高各级音乐教研员的教科研能力,使他们更好服务一线教师,__年我学科计划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计划培训到县、区及音乐专职音乐教研员。

四、建立省级“音乐工作室”,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立5-10个“音乐工作室”,通过帮、带、扶等措施、通过公开课、论文撰写、网络教研等活动,培养、打造一批,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音乐老师优秀工作计划2022最新4本学期担任高一音乐教学工作,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由单向方式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以新的阐述和定位。因此新的高中音乐课程中课程目标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来进行表述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同时也突出了课程的整合。

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突出艺术学科特点,把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三、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把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教学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强调人的智力因素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作用,而忽略了个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人的成长经历中的地位。新的课程观将情感、意志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理解,是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情感,不仅仅体现为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态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决定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音乐欣赏教学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鉴赏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性的音乐教具与学具,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教学措施:《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体现的就是其教育价值。对于音乐学科来说,过程与方法更是重要,因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必须是在长期的、反复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完成的,具有教育的潜效应。《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中把“过程与方法”细化为四个具体目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比较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探究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合作是指在小队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体,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强化治理,突出重点,抓住高考生命线、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水平、注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教学内容:任何课程都必然有知识和技能体系,音乐学科也是如此,音乐知识不仅仅体现为乐理知识、还包括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知识。音乐技能不是仅仅体现在视唱、练耳、识谱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把乐谱的学习与运用或唱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放在整体音乐实践中进行。因此,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完成。

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舞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织体、曲式等及其表现作用。

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发展变化。

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功能及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教学内容要求。

欣赏内容是中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原则。

欣赏曲目的选择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弘扬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注重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老师优秀工作计划2022最新5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教材体系内容分析说明

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高中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改革背景下进行的。湘教版的教材中知识体系较全面,本学期主要进行欧洲音乐和华夏音乐的鉴赏,重点是各民族的音乐精华,让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能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三、学生学习情况总体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修满18课时可以获得1个学分,我们高一下学期开设“音乐鉴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欣赏音乐的鉴赏知识,能够独立的完成作品的欣赏和鉴别,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要求学生能按时上课,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和欣赏活动中来,掌握必要的音乐鉴赏知识和技巧,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视觉享受、听觉享受并进,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体现音乐学科的丰富性和欣赏性。

2、加强音乐作品的选择,有目的的选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反复欣赏,让学生学会鉴赏技巧通过欣赏音乐了解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