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孩心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孩心理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发展现状;二语学习;教学

1.现状及研究主题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人类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不但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本族语和外族语的教学、诊断和治疗言语障碍等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心理语言学诞生的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已经问世的有关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专著和论文达600多种。在这些专著和论文中,除了回顾乔姆斯基、里奇、布隆菲尔德和韩礼德语言学理论及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他语言学家有关语音学、语言符号学、语法、语义学、语言逻辑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回顾巴南洛夫、桑代克、斯金纳、埃里克森、皮亚杰、托尔曼、奥苏贝尔等心理学家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之外,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和探索心理语言学有关“言语感知”、“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言习得”、“言语错误”、“语言记忆”、“话语分析”、“语言本质”以及“语言的生物和心理基础”和、“语言信息”方面的专著和论文。

纵观各国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尽管德国、前苏联和我国的心理语言学者均从各自的母语(德语、俄语、汉语)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心理语言学中的相关问题。但目前的研究大都仍是基于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以英语为研究客体所做的工作,超出美国心理语言学研究框架的研究尚不明显,特别是在“心智本质”和“语言理解”关系的深层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探索。目前心理语言学以“言语产生”、“语言习得”、“语言理解”为研究主题。

2.实践意义

首先,心理语言学告诉人们,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教师、学习者、教学法、教材、教具、学习方法和手段等诸多因素,但关键是学习者,因此外语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学习者身上,最重要的因素是动力和才能。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小孩学习语言有强烈的动力:懂话与否决定他们能否与周围人发生接触,并成为其一员。因此小孩学话是一种生活需要,丝毫不是负担,反而以此为乐。这种“动力”比那种把外语当成工具而掌握的动力往往收效更大。因此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掘这种动力是一个重大问题。此外,学习语言的才能也是心理语言学家的另一个研究课题:为什么学习者存在差异?能否根据这些差异来预测外语学习的成败?如何提高学习者的才能?

心理语言学认为,对教学法不可持绝对主义的态度,但也不是说不存在客观标准。教学法必须与第二语言的学习模式相一致。第一语言的学习模式是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而第二语言的学习模式则是从表层到深层结构。它们都需要靠掌握规则,并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规则创造新的句子。心理语言学启示人们研究一些与教学法相关的基本问题:学习者采取什么学习手段?练习、模仿、巩固、传递、转移、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起作用?在外语教学中要不要解释?用归纳法好还是演绎法好?除了这些问题以外,心理语言学的一个中心观点是学习必需是有意思的。教学时必须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考虑他们的培养目标、学习要求、学习才能和学习方式。

不同语言的使用者的信息加工和语言理解的过程和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使用者脑中产生的“概念连接”或“意念联想”有很大程度不同。同样是学英语,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却大相径庭。要解释这些现象,心理语言学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总结

心理语言学要发展成为一门既能把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融为一体又有别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独立学科,还需要深化人的思维和心智方面的研究。诚然,心理语言学所研究的“客体”是语言,但研究的实质不仅仅是心理学所关心的心理机制或语言学所关注的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而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机制的运作过程和运作规律以及包括哲学在内的一切同语言相关的思维现象。在近百年的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基础之上,在上千年人类对“心”的研究启发之下,心理语言学一定能发展成为一个造福人类,具有雄厚理论基础又有很高实践指导意义的新科学。

【参考文献】

[1] [英]伽曼.心理语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美] D.W.卡罗尔.语言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初名.应用心理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5] 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5年,

[6] 朱曼殊.心理语言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 许高渝,赵秋野,贾旭杰,等.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和外语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胡晓研.语言学概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认知特点;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37-02

儿童在语言学习方面具有生理、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很大优势,如何利用儿童的记忆、思维、认知特点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使得学习达到最佳效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的光荣使命。研究发现,儿童语言教育必须抓紧7-9岁这个关键时期,从8岁开始进行第二语言的教育才是最为合理的,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

一、儿童在记忆、思维、认知方面的优势是进行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儿童的大脑特点

新生儿的脑重为成人脑重的25%左右,6、7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90%,12岁时达到成人的平均脑重量。在儿童期,大脑体积增大最为明显的皮层部分是额叶。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额叶与人类的记忆、抑制、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儿童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神经纤维,在6岁末时几乎都已经髓鞘化,这时的神经传导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在小学阶段,神经纤维还从不同的方向越来越多的深入到皮层各层,在长度上也有较大的增长。除了神经纤维的发展,小学儿童脑皮层神经细胞的体积也在增大,突触的数量日益增多,它们的发展共同决定了小学儿童大脑机能的完善(百度百科 2011)。平均脑重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智力指标,这个指标在儿童7-8岁的时候已经接近成年人,说明儿童在这个时期思维能力开始向复杂方面发展。

2.儿童的认知阶段

皮亚杰在经过大量试验后认为7岁是逻辑思维的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小学儿童具有的是具体运算思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守恒性和群集运算。中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性的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具体过渡时间也是在儿童7岁以后。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是质变。在这个过渡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这个转折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对于这个关键年龄在什么时候出现,心理学上没有定论,大致在四年级前后(7-9岁),确切的说应该在三年级至五年级(孙云晓 董文文,2011)。

对小学儿童语言能力的研究发现,到5、6岁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小孩已经掌握了他们母语的基本语法和发音,但是离成人的熟练程度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学龄儿童期,小学儿童开始学习如何保持一个谈话主题,如何生成有准确含义的句子,如何表达的有礼貌或有说服力。6-12岁,小学儿童的生词学习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根据美国的研究,6-12岁的儿童平均每年掌握5000-10000个新单词。在8、9岁的时候,儿童对语言结构的理解进入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们开始掌握比如形容词和副词(happy vs. happily),形容词和名词(happy vs. happieness)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组全新的词汇。中国对小学儿童字词概念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四年级上学期是小学儿童掌握字词概念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孙云晓 董文,2011)。

3.儿童的记忆特点

1984年,上海师范大学的洪德厚教授在全国15个心理学专家的配合下对全国1187个3-6岁儿童和2324个7-14岁儿童进行了记忆广度、识记速度、图片再认、长时记忆四个项目的测试。结果表明:第一:记忆广度在3岁就已经接近最大,在3岁到8岁都维持在高水平(80左右),8岁以后开始下降,到了14岁下降到49,只有8岁儿童的40%。第二,记忆速度三岁已经比较高,达到了77,从3岁到8岁呈现增长趋势,7-8岁达到110,8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4岁下降到59,下降幅度接近峰值一半。第三,图片再认能力3岁的时候较低(67),但是迅速增高,到了7岁时图片再认能力已经达到110,8岁以后逐渐下降,到了14岁只有59。第四,长时记忆能力在3岁的时候为67,到了8岁时长时记忆能力达到91,9岁以后逐渐下降,到了14岁只有29。第五,记忆总成绩是从3岁的57分,到7岁时增加到70,然后逐渐下降,到了14岁记忆总成绩只有29分。这个结论由于参与的人多,测试的项目合理,所以我们认为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儿童的记忆能力从开始认知的2岁起迅速提高,7――8岁的时候综合记忆能力达到顶峰,然后记忆能力逐渐下降,到了14岁记忆能力已经不再具有优势。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儿童学习第二外语的最佳起始年龄应该是7-8岁。

二、根据以上规律,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步骤应该是:

1.把英语教学的开始阶段定在小学三年级

这个时期正好是儿童7-9岁的时候,这个时期大脑脑容量基本接近成人,认知阶段也到了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已经基本学会了形象思维,这个时期记忆能力也最为强大,尤其是机械记忆力很强。还有一个很好的方面就是孩子的母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巩固,母语学习经历了听、说、写三个阶段,孩子能够使用母语思维和表达。所以从此时开始第二语言学习恰逢时期。

70年代出生的孩子基本都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据我们调查,这批学生最后熟练掌握英语的很少,就是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读写能力也很差。而80后和90后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间提早,他们的水平普遍较高。

2.单词记忆的重点放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

小学生在7-9岁综合记忆能力最好,那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阶段来提高记忆能力。我们发现中国人记忆一个生字的时间只有几秒钟,但是记忆一个英语单词的时间往往要好几分钟。我们认为是大脑记忆区域没有英语区的原因,所以记忆不仅是能够记住的问题,而且是记忆能力的问题。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有利于大脑中英语语言区的形成,也就为将来熟练掌握英语提高功能区域的能力。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英语词汇量应该达到5000-6000个。

3.在小学阶段大量使用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材,在中学大量使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分量,在大学里逐步加进议论文分量

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是从具体开始的,然后才逐步引申到引申意,最后才引申到抽象概念。所以学习记叙文非常有利于对单词原意的理解,只有对原意的深入理解才能进一步学习。记叙文的另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它能帮助学习者更好更准确的掌握单词单数复数、介词,连词和各种语态,时态的用法,这种优势是议论文所不及的,而这恰恰是写作翻译的难点。第三个好处是记叙文中有浓浓的感情,所以非常有助于调动读者的七情六欲,理解单词的感彩,进而有助于理解单词的引申义,加深记忆和理解。这和直接学习议论文的效果截然不同。那么议论文有什么缺点和特点呢?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议论文中的单词许多是抽象概念,中国人用汉语去理解也有一定困难,何况是用英语。第二,议论文的思维跳跃性太强。这也与民族特点和个人思维特点有关系。第三,议论文往往有比较强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员对它的理解难度就很大。第四,议论文的文化差异是不能以议论文为教学基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文化差异集中地体现在宗教理念、生产组织方式、家庭婚姻观念、政治体制等方面。第五,作者的思维高度和深度不同,写作作风不同,以及它们与读者在以上内容的差异也是造成议论文不好理解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开这些产生歧义和难于理解的东西,否则只能是没有学习效果,甚至反效果。

4.英语学习的内容迅速展开,难度逐渐加大,学习强度在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稳定在较高水平,时间把握好

学习强度就是相同或者相近内容的东西不断练习的次数,简单说就是重复练习。大的学习强度在学习中起了什么作用呢?孩子们重复的练习写字、听说,手、脑、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联合运动,实际上在强化潜意识文字反映能力,是把感觉神经、中央神经和运动神经三种神经兴奋集约整合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后就可以做到手脑耳眼同时反应,使同学们能够做到“望文生意,听音遂心,书写自由”。简单说实际上是“形成和扩展大脑中汉语语言区的过程”。实际上这项工作在学习任何技能的时候都必须做,包括学习英语。把英语学习的内容迅速展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日常生活开始,到非常熟悉的事物,再到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这样展现给孩子们丰富的世界。

5.要善用“题海”战术,用大量的篇幅、大量的词汇来刺激学习,但是用更低的及格标准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为语言是天天用,时时用的一种工具,所以实际上语言是不断学习、不断使用、不断熟悉,不断体会的过程,既然是这样,就完全有必要一开始就把英语的全貌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而展现全貌的最好最彻底的办法就是从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掌握全部的常用单词。我们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掌握大量单词,并不是说在短时间内掌握,可以分阶段要求深度。比如初中一年级要求记忆2000个单词,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是“认识”,考察方法是单词和汉语意思连线,“连线”题大量出现,初二我们用“单词翻译”,看见英语单词写汉语,初三我们要求他们“听写”,听见就能写出单词,高中阶段我们要求他们能“汉译英”,这样四步走,到高一阶段学生完全记住了初一要求得2000个单词,同样他们在高二完全记住初二要求的2000单词,高三完全掌握初三要求的2000单词。到高三,学生就基本能熟练阅读一般的英语文章了。加大题量会考察得更全面,起到全面督促的作用。

6.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学习特点设置课程及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不适合少年儿童,但是特别适合于成年人。所以一定要设计出符合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特点和个人天赋特点的对应的教学方式来教学,这些方法对儿童而言简单讲就是“命令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兴趣教学法”“非翻译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等,叫孩子演话剧,做讲演,读课文,用英语描述图画等。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 洪德厚.3-14岁儿童记忆发展的某些特点[J].心理科学,1984(2).

第3篇

[论文摘要]当今信息时代,公众的注意力越来越成为稀有资源,注意力经济因而被广泛地关注,影视媒体处在当今注意力极度稀缺的时代,其广告设计需依据心理学的法則,关注观众注意心理,研究影视广告设计的心理策略,从而实现注意力经济下的影视广告目标。

在信息时代,注意力越来越不够用,注意力经济被广泛地关注。信息的广泛传播,公众的注意力已成为接受和筛选各种信息的关键,注意力已成为稀缺资源,具有经济学价值。因此,如何研究注意力的属性和特点,在众多泛滥的信息中赢得人们的注意力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影视广告处在当今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不再是影视选择观众,而是观众选择影视。所以,我国影视广告业应重视注意力经济的研究,针对性地做好影视广告的设计。

一、精选语言,恰如其分

影视语言不仅是电视广告的信息传达手段,也是电视广告形象得以形成、体现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而它是电视广告的基础和生命。

影视广告策划和设计中,要首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明确广告定位,确定广告主题。在主题的统帅下,构思广告形象,确定表现形式和技巧;另外,运用蒙太奇思维,用镜头进行叙事,语言要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容易化为视觉形象:按镜头段落为序,运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个个广告画面,必须时时考虑时间的限制。镜头不能太多,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出所要传达的内容;影视广告是以视觉形象为主,通过视听结合来传播信息内容的。因此影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必须做到声音与画面的和谐,即广告解说词与电视画面的“声画对位”。

如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广告作品的“100年润发,重庆奥妮”就是通过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情节,讲述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从而升华了“百年润发”的品位。同样,孔府家酒以其主题曲“千万里,千万里,我回到了家……”和《北京人在纽约》主演王姬的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广告语深深打动了的观众。

二、出奇不意,巧妙构思

“科学的广告术是遵循心理学法则的”。现代广告心理学认为广告活动最终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所以打动和征服消费者是广告成功的关键。遵循心理学法则,加强广告创意,力求构思巧妙,从而做到出奇不意,是影视广告设计的心理策略之一。

广告创意是指广告为达到广告目的创造性的主意。广告活动中的“创意”其实质是根据产品的情况、市场情况、目标消费者的情况,来制订广告策略,寻找一个说服目标消费者的理由,并根据这个理由,通过媒介传达产品的信息,来影响目标消费者。因此,广告创意的核心是提出理由,然后说服大众。

香港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则汉堡包的广告:一个小孩胖胖的两条小腿在沙滩上走,留下两行脚印,连续15天,都是同一画面,没任何文字和声音,到了16天仍是这个小孩的两条腿在沙滩上走,所不同的是,每留下一个脚印,便从脚印中跳出一只汉堡包。这则广告,利用悬念,可谓巧妙构思,出奇不意。

三、重点突出,简明易记

从广告心理学中的“过滤器的注意理论”的角度看,影视广告“重点突出”符合消费者的注意习惯和记忆心理。消费者的注意过程是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进行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

所以诉求点往往要单一,传达对消费者最有用的信息。如德国的设计家伯哈特为伯拉斯特火柴公司设计的广告,他的第一个方案是一张圓桌上有方格桌布,上面的烟灰缸里有一支点燃的雪茄,还有一盒火柴。伯哈特感到形象太孤单,在背景上画了一些跳舞的女孩,但其后他发现形象太复杂,把女孩们盖了。但一位朋友问是不是为雪茄做的广告时,伯哈特涂掉了雪茄,考虑到台布和烟灰缸太突出,又把它们盖住,只剩下了一对火柴,结果伯哈特的这个广告非常成功。尽量减少广告记忆材料数量也是增强广告记忆的策略。在同样的时间内,需要记忆的材料越少,记住材料就越容易。比如“妈妈,请洗脚!”充分利用广告有限的时间,做到了广告标题、文稿的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在突出产品特性的同时,让人们记住最重要的内容。

四、以情动人,投其所好

影视广告可把单调的抽象产品认知成分变为多彩的画面和动人语言,以求得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改变消费者的态度:影视广告还能充分展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意图,用各种表现手法突出消费者形象,反映消费者的生活,使消费者深深体会“自己人效应”。

第4篇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5篇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6篇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7篇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 教学过程 应用途径

1.暗示教学法的原理

暗示教学法一词,又称启发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也叫格奥尔基•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于60年代未70年代初首创的,因而亦称“洛扎诺夫教学法”。 以后由东欧各国传到苏联、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近年,被介绍到我国。 洛扎诺夫给暗示教学法下的定义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实验证明,此教学法在发掘人的学习潜力方面有着异常功效。

2.暗示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几条有效的应用途径

2.1环境暗示法。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之中,许多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暗示所作出的反应。教学中的环境暗示,就是指通过营造某种场景、氛围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参与活动。广而言之,社会习俗、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都可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暗示。

洛托诺夫指出:“即使最强烈的观念,除非和个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结合,和他的态度动机结合,并且和他个人的情绪、智能、意志以及需要等特性协调,否则是不可能产生暗示的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全部信息总是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进行传递的,而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通过教学情境的创立,可以排除学生因教学信息高容量而产生的困难感,又能激发学生掌握教材的动机,能引起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调动认知潜能,形成课堂知识传递的有效心理空间,从而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心理动力。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大多借助于课前的预习、教师的导入语、课前学生的听说读写短时训练等手段来完成。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手段,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多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更为直观可感,具体可闻的影象、图片等资料来完成,利用实物、图画、音乐、影像、表演、环境布置等学习环境因素,实现“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情境的创设。与传统的情境创设相比,具有更直观、生动、信息量更大、吸引力更强等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的课型的出现,教学情境的创设必将有更多更新的手段,但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完成学习前生活场景的设置,都必须努力做到:①与课时内容吻合;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③适度而不喧宾夺主;④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⑤情境富于变化。

2.2体态暗示法。所谓体态暗示,就是教师用体态语言(即眼神、表情、姿势、动作和距离等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加以暗示。体态暗示手段在以语言文字为主的课堂言语交际中具有特殊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能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 等多方面的作用,往往教师的一束目光、一个手势,就能使某个学生或者整个班集体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形成某种心理状态,因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言语交际的效果。

2.2.1教师的教态是教师品格修养、学识水平、风度气质的外在综合表现,每时每刻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凡是优秀的教师,没有一个不是十分注重“身教”的。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老师就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的教态亲切自然,极富吸引力。他们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眼中总是饱含激励的目光,他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无声地向学生传递着师爱的信息,使学生如坐春风,心旷神怡,因而课堂气氛总是那么愉悦和谐,学生对他们的课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2.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体态暗示的艺术手段,可以巧妙地表达出“弦外之音”,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样,学生可以把言语信号和具体形式结合起来。

2.2.3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应该注意蕴涵性、针对性、示范性。教师的体态言语具有丰富的蕴涵性,它通过表情、动作、姿势等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具有隐蔽性。因此,在体态言语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知识背景,选择最佳手段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库,促进文内联系和文外联系的生成,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

2.3语言暗示法。所谓语言暗示法,就是在课堂上,恰当、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语言暗示,激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例如,胆小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老师就有意识地对他说:“老师知道这个问题你会回答。”“你一定会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大家的。”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胆小的学生加强与教师、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另外,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之后,老师用一些恰当的表扬和激励的语言,如“你表现得很好,再接再厉!”“你是积极动脑的好学生!”“你的回答总会给大家带来惊喜!”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调动学生在学习中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很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含蓄、幽默的语言能起到较好的暗示作用。再如:有一位教师在讲如何写议论文时,对学生说:议论文其实并不神秘,我三岁的小孩儿也会作文。有一次,小孩儿说:“爸爸我喜欢你!”(论点)“爸爸喜欢我,不骂我,买豆奶给我喝,还讲故事给听,教我写字,数数。”(5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爸爸。”(结论与开头呼应),这个例子一举,整个教室充满一片笑声,在笑声中,学生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情况选择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掌握知识。

语言暗示是一种特殊语言表现形式,掌握了它们特点,对引导学生更积极融入课堂,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义,丰富自己的语言信息量,发挥语言艺术品的特点,加强想象能力培养,对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其分析理解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4人格暗示法。这种暗示,也可称为从教威信暗示。教师的从教威信主要来自于社会成员对他们的模糊评价,这个评价是教师本人的师德修养、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综合反馈。威信高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往往在课后落实得好,其原因主要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敬仰,教师的威信越高,给学生的暗示也就越强烈。人格暗示的强弱与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关。同一教师,由于与学生相处的关系不同,暗示效果也会出现明显差别。坐在教室前面的学生接受暗示较强,坐在后面的学生接受暗示较弱。因此,不少班主任常把在后位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调到前排,以增强其接受暗示的强度,使纪律意识得到强化。再有,教师在和不在,其人格暗示的强度也有很大区别。教师身在教室时,暗示较强,教室很安静;教师离开教室后,暗示会减弱。当教师再度出现时,其暗示又会油然而生。由此可见,教师的近体距离暗示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必须在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大功夫,只有做学者型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才能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以你为师,从而把更多的健康暗示带给学生。

2.5自我暗示法。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形象就像一部电脑,要由自己来编排数据和输入程序。你的生活环境,你的经历,别人对你的评价和反应,你从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得的经验都会为你提供有关的数据信息。你通过反复编排把自己的形象输入“电脑”,于是,在你心灵深处就出现了一个能够指引你思维方式的自我意向。是谁在为你控制操作?就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方式主要有:写名言警句提醒自己、自我形象设计、经验总结、教训启迪、自我激励等。成功教育表明: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而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挖掘他们的潜力,善于运用暗示手段,给予激励和引导,激发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会认识自己、欣赏自己。例如面对考试,我们也不妨采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是最棒的!”“只要我保持冷静,我肯定能做好这份答卷。”

总之,教师要及时地、不断地暗示学生坚持与放松,用良性语言激励自己奋进。通过一次次反复地自我暗示,同一思想的不断敲击就会使它铭刻在潜意识中,学生的大脑和行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从开始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到后来的自觉行动,学生将会沿着良性的轨道不断奋进。

3.结语

暗示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沟通的桥梁,暗示能使人意识中最有力量的意念转化为潜意识,从而产生有所为或有所不为的行动力。暗示教学中的那种积极暗示,没有命令和强制,因而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潜力,使他们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反之,对学生讥讽、挖苦、侮辱、漠视,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暗示。我们的学生很需要别人的认同,尤其是教师和家长。家长、教师如果对学生失去信心,给学生于消极暗示,学生在经历数次失败之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自我否定的后果是严重的,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警惕和注意。总之,课堂教学中的暗示作用主要体现在暗示时机的选择、对象的选择、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傅荣.暗示心理学研究在中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 年

[2](美)唐纳德.H.舒斯特等.《暗示速学法》,新华出版社,1989 年

[3](美)珍妮特.沃斯等.《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4]沈开木著.《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出版

[5]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526页

第8篇

我的大学第一志愿是日语,第二志愿是心理学。选择日语是因为我当时正沉迷于日本动漫无法自拔,选择心理学则是因为我很喜欢阅读与推理相关的书籍,对在推理过程中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侦探们很是热爱。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因为我一时的兴趣爱好,但是对于把它们作为未来我可能为之奋斗一生的专业,我却没有很深的认识。高中的时候,我还曾因为看了一本叫做《我是法医》的书,而打算要当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法医,年轻的我真是无知无畏。

在小小的期待和不甘的心情中,我正式成为了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上专业课,写论文,参加学校的策划大赛,暑假和同学去湖南省的14个州、市进行社会调查,去长沙市第一福利院实习……在这过程中,我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我曾顶着烈日去街头采访行人,也有过在公交车上睡过站的迨拢还因为看到福利院孤独无依的小孩而偷偷抹眼泪。这一切,都让我觉得来对了学校。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大学生涯中,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社会工作,最终选择报考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决定要为自己选择未来的道路。

大学时光让我逐渐认识到,简单的一个选择决定不了所有的事情,我们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路。当我们真正尝试着融入一个环境的时候,就一定能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从高中毕业开始,我们就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新世界,一个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的大学世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纠结我们的某一个选择或决定是否万全,而是做好准备去迎接挑战和惊喜。

当然,读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校为我们实现目标提供了很多的资源,图书馆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它就像一位母亲一样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学子。大学的学习不像初中那样有过多的硬性要求和规定,相对轻松的课程安排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看自己喜欢的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们都像一群从笼子里面放飞出来的小鸟一样,向往着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觉得去图书馆就是浪费青春,应该去自由地玩闹。一开始,甚至有人会因为去图书馆的次数少而骄傲,觉得努力就是因为不聪明。如果认真思考一下,现在之所以会有所谓的“学霸”“学渣”等词汇出现,就是因为人的努力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当我慢慢意识到图书馆的魅力的时候,我庆幸自己还没有毕业。之后,就是疯狂地泡在图书馆里面,像一个待哺的婴儿一样,汲取着图书馆的养分。就这样,我从图书馆地下室的小说馆看到了自然科学馆、社会科学馆。图书馆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有学习的足迹,也有去图书馆楼顶的花园和同学聊天的足迹。或许在图书馆泡着,会错过一些“轰轰烈烈”的吃喝玩乐,但我乐得这一份悠闲与充实。

第9篇

马志国,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习科学学会研究员,中华医学保健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创新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校心理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青年研究》等多家报刊心理专栏作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专家。著有心理论文及心理散文2000余篇,《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等心理学著作30余部,计1000万字。多项成果获奖,多部著作再版,反响强烈。从事心理咨询与研究20余年,接待心理求询者无以计数,享誉全国。入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典籍。

当我源源不断地将母亲无私的爱给予儿子时,却惊异地发现,其实儿子并不是我想象中那般快乐,不知何时,母爱附加了条件,导致了爱的扭曲变形……

爱的故事

这是一位母亲讲述的关于爱的故事。

没有阳光,万物无法生长,没有爱,孩子的精神人格无法发育。爱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也是孩子成长的原因。孩子在渐渐长大,不经意间已从母亲眼中的“可爱的小孩”变成了“有主见的半大人”。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真的感到很欣慰。我太爱我儿子了,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然而,当我源源不断地将母亲无私的爱给予儿子时,却惊异地发现,其实儿子并不是我想象中那般快乐,不知何时,母爱附加了条件,导致了爱的扭曲变形。

自从儿子上初中那天起,我每天便早早起床,精心为儿子准备营养早餐。宁愿自己忙点累点,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以便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可是,事与愿违,越是精心呵护,儿子越是不理解。终于有一天,我和儿子之间出现了情感危机:面对着餐桌上可口的饭菜,儿子竟然满脸漠然,食欲不振。看着状态不佳的儿子,一股无名火便冒了出来,“快吃,多吃点!”我厉声道。孩子一脸的无奈:“吃不下。”“不行,吃不下也得吃!我辛辛苦苦地侍侯你,为啥?还不就是想让你精力充沛地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不吃好,能学好吗?”看得出,孩子一肚子委屈,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声恐吓:“不吃,别想上学!”

儿子含着眼泪吃了半碗饭,无精打采地上学去了。看着孩子的背影,我既生气又心疼,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心里不断埋怨:我这么疼爱儿子,儿子为什么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随着儿子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的情绪也越来越焦虑。孩子的成绩似乎成了我的阴晴表。每天放学回家,我都期待从孩子的脸上得到我所希望得到的信息。看着儿子满脸的喜悦,一定是考试了,而且成绩比较理想。这时的我会情不自禁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甚至紧紧拥抱儿子,嘴里还不住地夸赞:“儿子真行,下次成绩如果再有提高,就给你买个音乐播放器(儿子非常想得到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会陶醉在满足与自豪的情绪里,我为儿子感到骄傲。孩子的成绩实在不稳定,忽上忽下,我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这不,儿子回来了,满脸的沮丧,不用问,肯定是考“砸”了。顿时,我的情绪也会一落千丈,满脸乌云,不住地唠叨:“你差哪儿呀?为什么别人能考好,你却不行?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呀?”埋怨、抱怨一股脑泼向儿子。看着孩子无助的眼神,我真是很心疼。可是,孩子,你应该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啊,妈妈正是因为爱你才这样说你呀!

就这样,我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意愿为出发点,用自己认为是“爱”的方式对儿子施以所谓的“爱”,武断地为孩子做这做那,根本不问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爱的结果并没有使儿子感到学习、成长的快乐,也没有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而使孩子感到这种爱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如意的现实使我渐渐醒悟:我给予儿子的爱是苛刻的、有条件的,我总是先给孩子设定行为标准,达到了这个标准,我就爱你;达不到标准就不爱你。孩子成绩提高了,又亲又抱,成绩下降了,就唠叨抱怨。我不是在爱孩子这个人,而是在爱自己的虚荣。正是这种“爱的合同”在孩子的内心装上了恐惧和自卑,无形中抹杀了孩子的主体人格。

我终于明白了爱的真谛,爱是生命的阳光,爱是生命的养分。我爱我的孩子,就因为他是我的儿子,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理由了。我必须百分之百地接纳他,把他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来对待,当作手心里的宝贝来珍爱。通过施以无条件的爱,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珍贵的。就因为他是我的儿子,我为他感到自豪……

平常心待孩子

这位母亲走过爱的误区的故事,给我们深刻的警醒!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这位母亲的爱却变成了对孩子的“折磨”?因为这种爱附加了一个条件:你要拿高分。由此说,这都是对孩子盲目的过高期望惹得祸!

在我们的国度里,家教中的盲目高期望值的热潮,正在一浪高过一浪,热潮汇聚的狂涛巨浪,正残酷地吞噬着孩子们弱小的心灵乃至生命:我们可爱的孩子,有的禁不住家长高期望值的威压而小小年纪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有的在高期望值的重压下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这是一个爱的误区。

如果您的孩子对您说:“不要只爱我的高分,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您是不是很失望?为了孩子,我要再泼点冷水:大海之中有百鱼,不能都成龙,大林之中有百鸟,不能都成凤。绝大多数孩子的确都是平凡的孩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并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就智力因素方面说,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在总人口中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智力很高或很低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中等水平。再就非智力因素方面说,如意志是否坚强、性格是否坚毅,也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非智力因素很好或很差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一般水平。这样,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也是服从常态分布的,必然是很好或很差的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一般情况。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是平凡的人。

第10篇

如果认为佛教是近来才被引进西方的宗教那就大错特错了。Fields认为,西方与佛教关系的历史要远远长于我们的想象。②由亚历山大所领导的希腊人在公元前323年来到印度,在经历威胁和死亡后剩余的人留在那里并成为了西方的第一批佛教徒。公元前3世纪印度国王Ashoka派传教士前往西方传道佛法。荣格同时也提到公元前2世纪在波斯有一些佛教徒,他认为正是通过波斯人才使得佛教的思想慢慢渗透到基督教的基础之中。③

荣格是作为新教牧师的儿子出生的,因此他同时经历着基督教群体的疏远和隔离,他的一切被父亲和母亲斯维克家庭所代表。在《记忆、梦和反思》这本书中,荣格写到,作为一个小孩,他是如何在惊人的梦境中被带进一个一样的神的神秘之中,接下来他悄悄的发展了自己的仪式和神学。

荣格接触到东方精神世界的第一个记忆是在母亲大声对着他读一本书,这本书很旧并带有印度教诸神插画,这激起他后来的兴趣。④因为父亲没有教他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教义,他对父亲很失望。然而这种失望并未驱使他放弃基督教,而是期望有一个替代者,或者一个看起来能带给他更好解释的基督教的观点。荣格不能也不会完全的从他的宗教中脱离出来。

青春期的荣格深感精神受挫、知识获取不足,母亲建议他看歌德的《浮士德》,这大大减轻了他的这种感受。虽然这本书和佛教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却为他提供了另一种精神性。后来在给铃木大拙的书《佛教禅宗的介绍》写序言时,荣格提到《浮士德》是极少数和西方禅宗相对应的著作之一,并且正是这本著作荣格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曾多次引述。

“浮士德和佛教”这个题目太大,我们在这儿不做讨论。仅简单的指出二者之间同时也是和荣格学派心理学之间的某些相似点:首先,二者都关心人类自我欲望的无限和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其次,二者都承认人类不要相信神对人的干预,相反,要尽可能的信任人类的行为;最后,都认为尘世所有的东西是短暂的,是表象的。

青少年时期,荣格被阅读所吸引,叔本华的书《作为意志和表象而存在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治愈了他遭受折磨的心灵,时至今天,我们仍然会为叔本华和荣格对于无意识、原型以及梦的观点的相似性所触动。叔本华是第一位集中研究佛教的西方哲学家,并把它融合进自己的哲学体系中,荣格通过叔本华获得一些佛教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大乘佛教方面。

荣格尤其赞同叔本华的悲观言论即神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对他而言,叔本华是第一位开诚布公的说人在这个世界上遭受苦难,困惑,有欲望和邪恶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佛教的苦圣谛。

叔本华认为思维给盲目的意志提供了一面镜子,是为了引起它的自我否认,但是荣格并不认同这种思想,他想知道这种意志如何能看到自身的状态,即使能看到,又是如何发生转换的呢?后来,荣格吸取了康德的哲学,这使他意识到叔本华没能把握康德的自在之物的概念。然而,对叔本华的这种失望在荣格的思想中保留着张力,并给他后期发展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和积极想象技术带来动力。叔本华在了解荣格和佛教的关系中是个关键人物。

叔本华的镜子理论并不是现代西方知识形式的一个标志,为了解释镜子的意义,叔本华引用奥义书中的话“这就是你”,因此镜子所显示的只是意志的反思:镜子指的是意志的自我知觉。

荣格对叔本华的失望说明他陷入西方思维和意志二分法的困境中,相反的,在佛教中来说他们是相同的东西。荣格对叔本华的思维概念和大乘佛教的般若经的理解有所不同。Epstein是一个精神病学家,他曾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一个佛教徒的观点:地狱道是佛教六道轮回中最痛苦的一关,在此关,菩萨出现时手中拿着一面镜子,说只有通过感情的自我知觉才会治愈。⑤这和叔本华镜子的概念非常一致,即意志反省自己以达到它的自我否认,从而才能到达天堂。

叔本华并不认为意志的自我否认等同于自杀,相反的,他觉得自杀就是意志的自我确认。从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这里的意志应被理解为把我们引向个性化原则的一些东西,意志的自我否认只是出自于个性化原则作为自我主义而存在的自由。另一方面,荣格为了表达他的治疗的目标,他借用叔本华的术语“个性化”,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叔本华和荣格的个性化的意思却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叔本华的理论,意志的自我否认只是对另一种磨难的领悟而已,他说:“纯粹的爱只存在于同情之中”。⑥同情是从大乘佛教的梵文“karuna”翻译成德语而来的,类似的,通过同情所显示出的erkenntnis也是般若经的德语翻译。在大乘佛教中,karuna和般若经二者彼此不可分割。

在学生时代,荣格因神秘学的博士论文而曾向康德和叔本华求助,他想从心理学视角来处理包括唯灵论在内的宗教现象,他把宗教视为心理学的内容。心理学似乎让他跨越了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以及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界线,但是1910年2月11日在给弗洛伊德的信中,他的话又说的很清楚:“宗教一定只能被宗教所取代”。荣格期望心理分析能变成基督教的替代物,这让弗洛依德感到很难堪。换句话说,他想寻找一个兼具宗教和心理学的东西,并且正是这个原因,更加明确了他之后对佛教的欣赏。对他而言,佛教就是“纯粹合理的宗教”和“去往极限意识的最系统的教育”。

荣格的著作《的转化和表象》使得他和弗洛伊德彻底决裂,这本书变成荣格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揭示他的进步和对叔本华思想步步深入的理解。他指出并不只局限于性,而是通过很多方式展现,就像叔本华的意志。在牺牲这种思想中,盲目的意志是如何被转换成自我否认的。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被表象化,而是通过自身的自我牺牲积极主动的变成表象。的转换难道不就是叔本华的意志自我否认的重复吗?

《向死者七次布道》使我们怀疑荣格对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到底是否熟悉。就巴西里德而言,他一般是这样开始他的布道的:“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世界是虚无的,虚无就是充满,在无穷的宇宙内,充满并不一定好过虚无,虚无就是空虚和充满,你可以就虚无再说些别的什么。比如,说它是白色的或者是黑色的,你也可再说一句,说它是或者不是,无穷和永恒的事物是没有质料的,因为它本身已包含了所有质料,我们就把这种虚无性和充满性称之为普累若麻。”⑦

实际上,Moacanin已指出《向死者七次布道》模仿《心经》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还有《楞伽经》中“空即为形,随着空融入形,形即为空”。这样看来,荣格的普累若麻似乎和佛教的空性很相近。Moacanin强调说,对立及其综合把藏传佛教的密宗和荣格的超越功能概念连在一起。然而,即使普累若麻看起来与空性类似,荣格并不认为普累若麻就是人生的最终目标。⑧

荣格把创造之物的自然趋势命名为个性化原则,这在后来作为荣格学派心理分析的目标作了详细阐述。该术语起初是一个哲学学术概念,它指物质原则,荣格是通过叔本华的主要工作得知它的。但是,与荣格不一样,叔本华使用它用来指一些需要被克服和解决的事。个性化就是盲目意志的一种自我确认,依赖于必须通过意志的自我否认而被放弃的自我。

对荣格而言,创造之物的个性化不应该被归为普累若麻,相反,它是人类发展的非常合适的原则。对比来说,叔本华是从个性化原则来看自我主义的哲学功能的,因此荣格必须说明在个性化原则这个问题上他与叔本华的区别,这就是荣格在后期发展形成不同与自我的“自身概念”的原因。

[参考文献]

① Coward, H.(1985) Jung and Easter Thought, Albany: SUNY Press.

② Fields, R.(1986) How the Swans Came to the Lake: A Narrativ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America,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Boston and London: Shambhala.

③ Jarrett, J.L.(ed.)(1989) Nietzsche’s ‘Zarathustra’: Notes of the Seminar given in 1934-1939, given by C. G. Jung , London: Routledge.

④ Jaffe, A(1965)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⑤ Epstein, M(1995) 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 Psychotherapy from a Buddhist Perspective, New York: Basic Books.

⑥ Schopenhauer,A (1987)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Band 1 and Band 2, Stuttgart: Reclam.

⑦ Jaffe, A(1965)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第11篇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基础和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2

1 产后抑郁症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它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等。它的病史特点是它的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特别是妊娠期的抑郁焦虑情绪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产后2星期内发病,产后4~6周逐渐加重,有25~50%患者可以持续产后六个月甚至更长通常有失眠,焦虑,烦躁,情绪低落,不明原因的哭泣,易怒,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我评价下降,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等心理社会功能下降的表现。还可伴有恶心,头晕头痛,胃部烧灼,呼吸心率加快,泌乳减少等躯体症状,严重者甚至伤害婴儿及有自杀倾向。

2 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内分泌的变化在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剧烈变化。分娩后雌孕激素含量迅速下降或比例失调,或因胎盘类固醇分泌量突然减少是抑郁发生的生理基础。

缺乏产前指导和孕期保健导致对待身体变化的不适应行为以及相应的心理情绪矛盾的激化,最后导致胎儿的不正常发育。由于妊娠,孕妇的生理发生变化,出现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她们情绪开始紧张害怕,不节制的性生活,造成早期阴道流血,孕囊剥脱等不良后果,加上孕妇对周围环境事物感知敏锐,反应强烈,情绪不稳定,对妊娠又惊又喜,既有做母亲的喜悦,又有对体态的变化、胎儿是否发育正常、是否健康聪明的忧虑,少数孕妇还有重男轻女的偏见,甚至还有难产的恐惧感,如此复杂的心理相互夹杂,通过彼此相关的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中介机制来制约全身系统,各器官的功能,直接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甚至表现为胎儿内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严重干扰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新生儿的畸形。

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医护人员太过激动的行为或不文明的言语会刺激到产妇,会延长产程或导致难产。进入分娩期的妇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有时甚至有行为的变态。与平时的意识不大一致。比如(1)期待性心理:在分娩前心情紧张,难以平静,失眠,烦躁,注意力减退,直到分娩结束才消失。(2)恐惧性心理:有些初产妇提心吊胆,一方面来到人地两生的待产室,对环境不熟悉,医护人员都是陌生的面孔,往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看到其它产妇宫缩阵痛,担心自己过不了这关,对疼痛不能忍受,担心难产。(3)忧虑性心理:面对重男轻女的观念,害怕生下女婴受到歧视,家庭不和睦,或因孕期患病用药,担心生下畸形对能否顺利分娩新生儿,是否健康考虑甚多。这些情绪夹杂在一起,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认知功能,加速了产妇的身心负担,能量消耗,当医务人员指导其动作时,亦不能很好完成其要求,医护矛盾产生。医务人员的大声指令又会加重产妇的紧张,由此恶性循环产生,延长了产程或最后导致难产。

身心的疲惫,角色转换不良,婴儿的身体状况等都会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经历过阵痛分娩,体力消耗大,不能胜任母亲的角色,比如喂奶,不能正确看待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变化等都是消极信号不断刺激孕妇,加重其情绪的不稳定。

性格特征:性格外向者易于心理平衡,抑郁程度轻,或时间短暂,性格内向者遇到不良刺激容易发生精神抑郁。

经济状况的不稳定:经济状况良好不会为新生儿出生后的一系列费用担心,而经济状况相对较弱的就会担忧婴儿出生后一系列的开销,担心因为经济的原因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教育问题等。

家庭支持系统的不完善,婚姻生活的不如意是产后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产妇在孕期和产后均会有暂时的心理退化,即她们的行为变得更原始或更孩子气,情感脆弱,依赖性强。如果父母对产妇态度冷淡,对小孩不冷不热,丈夫对产妇不能体贴对待,不能分忧小孩带来的生活节奏变化,不能从心灵上给予产妇支持,相反有些时候还责骂产妇的依赖心理,这些会极大刺激产妇,把她推向抑郁的深渊。

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不能及时识别产妇的抑郁情绪,没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导致产妇走向抑郁症。对于产妇所表现的与郁郁寡欢,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失眠,焦虑,烦躁易怒等不重视就会影响到抑郁症的识别,导致抑郁的发生。

其它因素的影响:高龄产妇,学历低下,单亲家庭,遗传因素,身体形象改变、职业因素等都会影响产妇情绪,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

3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措施

3.1 产前健康教育和孕期的定时检查

妊娠期阶段,产科的护理重点是在于提供教育和咨询服务,为孕妇讲解临床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母乳喂养等知识,并针对病情进行个体化教育。如对妊高征的患者讲解左侧卧位、间歇吸氧,降低血压、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让孕妇了解宫缩规律阵痛的性质及规律,增加自然分娩的积极主动性,为迎接宝宝的出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成员要为孕妇创造一个舒适清静的休息环境和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满足孕妇的合理要求,讲解身边亲戚朋友的成功例子,不断鼓舞孕妇,让孕妇对自己充满信心。

3.2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孕妇入院后,由护士安排好床位,稳定孕妇的情绪,介绍医院环境,、陪伴制度、作息制度、床位的医生和主管护士,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

3.3 分娩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和积极暗示

产程进展过程中,为消除产妇紧张情绪,护士可以通过抚摸产妇额头或者握住产妇的双手等肢体语言,以及和产妇谈论即将出生的婴儿,使产妇得到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分散其对阵痛的注意力。有些产妇待产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护士应陪伴左右,利用宫缩间歇时间,鼓励产妇进食或休息,以保证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迎接即将来临的分娩,顺利渡过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妇要求放一些音乐。现在比较推崇导乐陪伴分娩,可以减轻产痛,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分娩,有利于母亲产后康复,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3.4 产后患者的整体护理

(1)当胎儿娩出断脐后,应尽快告知产妇胎儿性别,让其抚摸胎儿,享受做母亲的喜悦。

(2)产妇回病房后,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会阴且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伤口的疼痛及子宫收缩痛等,都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过度的疲劳会直接影响到产妇的情绪。家人尽量给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产后是产妇情绪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都易于激怒,尤其是敏感话题,如:产妇的身材恢复,婴儿的性别及经济问题等,都应该被避免。作为护士,我们应加强护理工作效率,治疗和护理时间要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3)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使产妇不感到孤独,每个家庭成员都在支持鼓励她,使产妇处于一个温暖的家庭中。家庭成员除了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还要倾听产妇的倾诉。帮助产妇从心理上树立信心,及时调整好孕妇的一些不良心态,消除心里的烦闷。不能对生男生女有任何的抱怨。让产妇觉得自己和孩子在家人心目中占有同样的地位。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产妇正确认识社会并提高生活处理难处的信心,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4)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指导:主动与产妇交流,关心她们,倾听他们的想法与感受,并指导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介绍有关母乳喂养和育婴的常识,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帮助照料新生儿。宣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有关新生儿发生理现象知识,如新生儿黄疸等。同时让产妇得到休息的同时对其自我能力的训练指导,内容包括生活调、会阴护理、及产后自我护理。如有哺乳障碍的产妇,要进行心理分析,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根据其症状逐步解决。指导产妇饮食和营养搭配,保证产妇的营养和能量。

(5)鼓励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比如参加产后瘦身协会或者是育儿协会。多与人群进行交流,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愉快。现在有一种产后抑郁症患者团体人际心理疗法,在某种程度上有帮助患者走出内心的阴影。

3.5 及时识别产妇在濒临抑郁症边缘的抑郁焦虑症状,以便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

可能由于上述各种措施没能尽善尽美,最终孕妇抑郁症的前驱症状产生:失眠,头痛,对孩子不理不睬等,尤以睡眠形态紊乱最为严重。作为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业务水平,了解更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观察到患者的心理动态。

可以利用中国传统的民风民俗来关心产妇的各种身心变化。中国传统的“做月子”就可以以亲戚聚会的形式把大家的关心聚集在一起来温暖产妇的心灵。

对于担心自己身材的产妇可以鼓励其循序渐进的进行一些锻炼;对于产妇担心自己生完小孩后不能胜任工作的可以在休息期间自我充电,同事也可以适当提供讯息,帮助其在业务上的提高,同时家人要给与百分百的肯定和支持。

4 小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特别是对育龄知识女性尤为明显。近年来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生理内分泌的改变、心理的恐惧、孤独、忧虑、挫败感等消极因素的刺激和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不健全等造成的。多数产后抑郁患者通过心理治疗,家庭支持或药物治疗可能完全康复,但少数病人可变成慢性状态或再次分娩时可复发。这要求家庭要做好孕育孩子的准备(包括身体的健康准备、心理状态的准备、经济状况的准备和家庭支持系统的完善)这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熟悉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能及时的识别产后抑郁的情绪,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从生理、心理上多关心和体贴产妇,使产妇顺利的渡过从怀孕、分娩到成为合格母亲的生理、心理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

[1] 李荣萍,闫琦,鲁扬.产后抑郁与婴儿气质的关系.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

[2] 许世琴,朱邦莉.产褥期抑郁症发心理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6.

[3] 颜秀英.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06.

[4] 刘文颖.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调查及护理.当代护士,2006.

[5] 王桂兰.心理护理对孕产妇早期及分娩期的影响.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

[6] 荆秀英.围产期的心理护理.中国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4.

[7] 杜艳鸿,袁秀珍.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及护理措施.现代护理,2006.

[8] 马琳,郭丽.产后抑郁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

[9] 罗巧星.女性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

第12篇

论文摘要:从管理者实施管理所使用的手段上,研究其管理的方法,并抽取目前其方法的内核,将管理的方法概括为交换、惩罚、激励、沟通与说服四种方法。自愿的交换能为双方都带来利益,并可促进多方利益的有效合理分配,且有效调节多社会方利益关系和社会多方关系;惩罚是抑制人们不良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激励可激发人们的潜能,它是人们工作时激情与活力的源泉;而及时沟通,了解组织内人们内心的价值取向,改变他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化解矛盾,排除工作障碍,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管理的方法从处理的对象来说可以分管理事务的方法和管理人员的方法两大方面。因为所有事务也是人去做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管理的方法其实是管理人员的方法。尽管众多管理学者在介绍这一内容时,所使用的词语不尽相同,有人称为“管理的方法”,有人称为“管理的手段”,但其实质内容都指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所用的管理工具,虽作者倾向“手段”一词,但仍以“方法”称之,在此不再进行解释与争论。

管理的基本方法究竟有哪些?目前对此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管理的方法有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四种方法。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周三多教授此基础上还提出了管理的技术方法1。就管理理论提供的这些方法而言在现实中尽管实用,但实用主义者总嫌不足。有人说,管理就这么简单2,其实我们认真读完了其中的文字,但仍感难以实际操作,管理者在实务中可以使用的管理方法究竟有哪些,目前未有一个权威的界定。作者从管理者实施管理所使用的手段上,研究其管理的方法,并抽取目前其各种方法的内核后,将管理的方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交换

交换是指一方与另一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利益互换而进行的交易。在组织管理中,个人与组织之间其实是一种交易行为。任何一个组织要完成本组织的职能或目标任务,都需要通过一定的人来完成,此时,就需要组织向社会聘用人员。个人这所以愿意进入组织,是个人在权衡各种可供选择的利益后,值得进入该组织,个人与组织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组织聘用人员的利益是为了使聘用者拥有一定技能,并能完成组织的某些功能,以使组织实现自身的职能或目标任务,以保持组织的生命力,组织为之也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薪酬);个人之所以受聘,是因为组织能提供给个人相应的利益,包括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个人也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个人的劳动,包括体力与脑力劳动。反之,组织不可能聘用一个不能完成组织功能,不向组织提供劳动能力的人;个人也不可能到一个不向个人提供任何利益或避所的组织中。这种交换应是平等的,互利双赢的。

交换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组织应倡导的公平的管理方法。自愿的交换能为双方都带来利益,它可促进社会利益的有效合理分配,有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并随着自由交易人数的增加,交易者个人对此整个交易行为的影响而减少。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强权方法在组织中管理运用时会给个人、组织、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

人们之所以能接受组织管理,是因为组织能为个人提供所需要的利益;组织之所以能够容纳职员,也是因为职员个人才能或劳动的付出正是实现组织职能所需要的。个人付出与组织提供两者之间形成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当这一交换关系有一方不存在的时候,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就会很快丧失。更谈不上其他管理方法的运用问题。

自愿的公平交换是组织留住人员,并有效完成组织目标任务的前提,是倡导人们价值取向的主要手段。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个组织做工作,而不在别的地方去做,人为什么要服从组织安排,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如此等问题的回答应从组织是否能提供人们的需要开始,应从自愿的公平交换开始。当这一平行的交换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管理者使用任何方法去管理组织中的人都是难以进行或难以想象的。在具有人性的社会中,管理者不能要求员工自愿或无偿为组织卖力,员工也不能要求组织无条件为自己提供居所、薪酬或个人价值的发展平台或空间。同时当组织需要倡导什么,需要褒扬什么时,可以设定一定的交换条件,使人们与组织在自愿平行基础上进行“交易”,以达到组织管理的目的。

二、惩罚

几岁的小孩出于天性,母亲刚给他倒了一碗热开水,生怕烫着他,不断地忠告他让他不要去动它,以免烫坏他的手。但天生好奇的小孩,不听母亲的忠告,在母亲没有注意时,小孩就把手伸进了开水碗里,开水烫得他本能快速地收回了手,疼痛使他哇哇直哭,无论母亲如何去哄他,都无济于事。他的确很疼,因为他的手的确烫伤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孩一看见冒汽的热水就变得十分谨慎,不用母亲忠告,他已知道应该先去试探一下,然后再去动它。这样的情景几乎所有人都有阅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抑制一个人错误行为发生的最有效方式是让行为主体人尝试到了为自己错误而付出的代价。如果我们做出假设,当还不太懂事的小孩将手伸进了不烫手的水里时,这个小孩还会有第二次这样的行为吗?第二次的行为会变得如此谨慎吗?答案不言而喻。

惩罚会使人们在发生不良行为时产生畏惧感,从而抑制人们不良行为的发生。但惩罚不能起到激发其潜能的激励作用。这是抑制人们不良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但这种惩罚必须有一定的额度。当惩罚的额度太小时,惩罚就起不到拟制其行为的目的,这种惩罚便是无效的惩罚,如果这开水不是很烫,对小孩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就不大,正因为,开水烫伤了他的手,所以他会永远记住开水是不敢轻易去动的。而且他由此自己便学会了如何去接近开水的方法。

人们行为的选择其实是在各种利益之间的博弈,当惩罚和额度使其不值进行此项行为选择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其他方式,从而也就实现了惩罚应起到的功能。因此,要拟制人们的不期望行为,其惩罚的力度应达到一定的额度。因为人们总是从各项利益的损益中权衡如何获得更大的收益。

需要说明的是对同一额度的惩罚不同的组织及不同的人员对其体验的额度是不相同的。正如同样处罚一元钱,而在富人和穷人心目中的分量和价值是有较大差异的一样。

惩罚可以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两大类。物质惩罚主要是剥夺或限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享用权。其惩罚的额度应视其管理对象人群的收入水平及其人们的承受能力来确定。精神惩罚主要是降低个人自身或在社会群体中的评价。精神惩罚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此惩罚的荣辱感。如果当事人十分在意这种惩罚,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很有效力的;如果当事人不在乎这种荣辱感,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无效力的。在现实中,有些具体的惩罚形式可能具有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的双重属性。 惩罚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有: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方式等。

(1)法律的方式有拘留、劳动改造、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其主要功能是部分或全部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权,并全部或部分剥夺对物质利益的享用。这种惩罚是一个国家中的对人员管理的最高惩罚方式。为此在企业的管理中设置了很多职务犯罪的罪名,如玩忽职守罪、挪用公款罪等,拟制或防止职务犯罪。

(2)经济的方式有罚款、价格(主要有定价、限价等)、税收(如增加税收、提高税收标准等)等。其主要功能是剥夺被处理当事人的物质利益。

(3)行政的方式有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记过、记大过、留职查看、开除等;除此这外,还有停职、降级、限制、降低物质待遇等。单位内部的很多行政处理方式往往带有双重属性,如降级,对当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惩罚,同时也可能由于职务的降低,也带来了工资及福利的物质利益上降低。管理者如果批评下属后,要注意给予适当的安抚。无论任何团队,当员工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时,身为管理者无可避免地要对其加以斥责。真正善于管理的人,在痛斥下属之后,一定不忘立即补上一句安慰或鼓励的话语。以减轻他的压力,赢得他的信任。对犯了错误的人进行惩罚应让被罚者明白其道理,目的是避免今后再犯错误,如果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管理者就应及时与其沟通,以解其心头之痛。

三、激励

管理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影响他人的能力,激发人们为组织提供有益贡献的工作热情,去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的功能是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渴望赞美。如果看到小孩拖地时,你去表扬、去激励一下他,也许在第二天,你会看到他会自觉又会拿起拖把去拖地,这就是激励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导向行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诱发出不同的行为。因此,要有效地进行激励,就必须了解每个员工的内在需求。人们在组织中的需要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包括薪酬),另一个是组织为个人提供的发展平台或发展空间。

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经济性的,也可以是行政性的,甚至只是口头上的一个肯定或赞美。但组织或管理者得到的收益可能是无限的。

四、沟通与说服

心理学理论表明,人们的行为归因于动机。在管理的实践中,依靠交换、惩罚或激励手段有时也是难以改变人们某些行为,其主要原因归因于人们对组织某种管理行为的认知状况。此时,及时进行沟通,了解他内心的价值取向,改变他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化解矛盾,排除工作障碍,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说服主要是通过沟通改变一个人对待事物、对待他人的观念或态度,从而达到改变他为人或处事的行为方式。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亲情教育,高校,沟通,体验

 

亲情是亲人之间的情感。亲情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性情感,它在一个人的成长、学习、工作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大学生对亲情的认识不足,更多地去关注友情和爱情,而忽略了亲情,而同时学校和社会对亲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造成了现在高校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存在亲情缺失现象。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增强大学生亲情观念和亲情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一个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的亲情困境

当今大学生的亲情现状不容乐观,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了解父母艰辛,缺乏感恩之情。当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尽管他们从小享受父母的精心呵护、百般关爱,但是当中的许多人对父母抚养儿女的艰辛缺乏相应的体验,以为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感激之情。有些人把父母当作银行,把家庭当作旅馆,动辄张口要钱要物,稍不满足就跟父母发火、怄气;有些人花父母的钱大手大脚,丝毫不体谅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挣钱之不易,甚至经常提出与父母实际能力不相符的要求;还有些人上了大学以后,嫌弃自己那在农村勤苦劳作的父母,认为他们土气,不仅不愿回家看望父母,而且反对父母来校探望,怕给自己丢面子。

第二,理论上知道“孝敬”,行动上缺乏关爱。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孝敬父母的意识,但是他们中许多人对孝敬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赡养层面,认为将来多挣钱给父母用就是孝敬,既然现在还没有挣大钱给父母的能力,也就没有办法表达对父母的亲情关爱了。据一项对12000名大学生进行的有关亲情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6%的大学生母亲节问候过妈妈,7%的大学生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8%的大学生还保留了与父母通信的习惯,9%的大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21%的学生会在节假日经常给父母送礼物,28%的大学生把父母列为自己的倾诉对象,45%的学生很长时间才和父母联系一次[1]。另据调查显示,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76%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沟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2]这一现状凸显了大学生尽管理论上知道孝敬父母,但是在现实的行动上对父母普遍缺乏关爱。其实,孝敬父母不仅仅指在物质生活上赡养父母,更多地涉及精神上的关爱,如体贴父母、过节问候父母、遇事与父母商量、多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常回家看看”等。

第三,沟通方式错位,亲情联系锐减。处于信息爆炸时期的一代大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大的资讯空间,加上年轻人思维活跃,感受力敏锐,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使他们的沟通方式种类日益繁多。手机短信、QQ、BBS、E-mail、博客等等充斥了了他们的生活,电话的拨打频率越来越低,通信这种更“原始”的沟通方式更是早早地退出了他们的交际舞台。而大学生家长所属的40岁以上中年群体,感知和掌握新资讯手段的能力有限,还是比较倾情于书信和电话这两种传统的交流方式。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90%以上的30岁以下年轻人已经摒弃了手书信函,只有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习惯于手书信函[3]。两代人之间交流、沟通方式的错位,使得他们亲情联系的机会愈益减少,相互的不理解、不信任也在无形之中增多。

二、高校开展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尽管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上取得了一系列今人称道的成绩,但是由于对亲情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该方面的教育在多数高校至今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尚存在薄弱环节,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明确亲情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亲情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成分。亲情是家庭成员间感情的总称,包括父母子女情、兄弟姊妹情等,其中父母子女情在亲情中占有主要位置。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孟子在其教育思想中明确指出:“任之实,事亲事也”又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强调了特殊性血缘亲情构成了个体性自主自强和普遍性仁爱理想的根本基础,并明确主张其在人的整体性存在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终极地位。[4]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为亲情是人类一切感情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用爱心来爱父母的人,才会珍惜朋友、爱学校、祖国乃至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只有在爱父母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学会适应社会能力的关键阶段,如果不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在大学中开展亲情教育,夯实亲情这一人类情绪发展的基础十分必要。

其次,亲情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全发展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导致个体成功的因素中情商占80%,智商只占20%,即决定一个人社会生活质量和工作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情商而非智商杂志网。情绪心理学研究又进一步表明,亲情关系在大学生情绪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其友情和爱情的发展状况与水平,从而制约其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而且会影响其认知与情绪的协调发展与身心的健康,从而直接制约其生活心态、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的发展。总之,以亲情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情绪发展,进而促进大学生情绪与认知的协调发展和身心的健全发展,既关系到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健康与幸福。

同时,亲情教育符合“优生优育”的社会要求。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分子”,承载着社会的“优生优育”期望,但是大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好父母,胜任“优育”下一代的社会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他们以往的亲情关系。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心理学家哈洛就通过动物实验向人类提出了这样的警告:一个亲情经历淡漠的父亲或母亲,很难对自己的子女表现出应有的关怀和照料。在哈洛的实验中,那些早年缺乏亲情体验的母猴,在生下小猴子后根本不会照顾小孩,不仅缺乏母爱,有的甚至粗暴地对待小猴,致其死伤[5]。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亲情教育,为其抚养下一代做好必要的情感准备,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否则,“祖国的未来”命运堪忧。

三、高校开展亲情教育的方法探讨

亲情作为一种积极、正向的情感,虽然带有自然发生的一面,但更主要的需要靠积极的引导力量促使其得到养成且不断丰富提升。[6]

第一,加强体验教育,切实感悟亲情。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做人道理和道德知识的掌握,一个从情绪体验上的“认同”向行为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情绪体验能使认知对象具有主观意义,使认知内容与个人心理产生“共鸣”,从而使人切实感悟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含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7]。在重庆工商大学,每年的新生到校后,都要算一笔账。首先算出家长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投资成本,然后计算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回报父母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投资;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封信告诉父母亲。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懂得了珍惜亲情沟通,理解父母、关爱父母,连一些原本与父母有很深隔阂的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的不成熟,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这一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激发了学生的亲情体验,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多么的巨大而无私,这种恩情是自己一生的巨大精神财富。以此为借鉴,高校还可以组织开展亲情体验大讨论、亲情小品大赛、歌曲大赛、有奖征文、组织学生观看展现亲情的电影。以此为契机触发大学生的亲情体验和感恩意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父母,珍惜亲情。

第二,针对父母精神需求,引导学生加强关爱。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当子女读大学离开家后,许多父母感受到“空巢”的落寞。少了朝夕相伴的活泼身影,多了对远方子女的牵挂。他们希望能时常听到孩子的声音,希望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希望孩子时常能惦记自己。针对父母的这些精神需求,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加强对父母的关爱。例如,及时将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分享成长的快乐;遇到生活、交往方面的问题多与父母商量,别以为父母观念已经“落伍”了,其实长辈的一些经验往往可以使孩子少走许多弯路;“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天,别嫌父母“唠叨”,须知能对孩子“唠叨”常是父母的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

第三,改善交流方式,促进有效沟通。针对目前大学生与父母间亲子沟通方式错位的情况,高校开展亲情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改善与父母的交流方式,特别是让学生了解交流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运用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固然有快速和简便的优势,但容易让交流越来越平面化、简单化。而沟通不仅仅是交流信息,它还包含情感的需求。信函等传统的交流方式,比起现代交流方式更能表达亲情这种温婉、细腻的感情。因此应倡导学生在掌握高效的联络方式的同时不要忽视写信,抽点时间给的家人写封信,会带给父母更多的惊喜和心灵慰藉。与之相应,针对大学生交流方式的现代性、多样性,学校应鼓励家长跟上孩子的“前进步伐”,让大学生教父母学习运用电脑和手机,以便他们有可能用手机短信、E-mail或QQ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样以来,交流的空间扩大了,频率提高了,两者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关爱也会越来越多。

另外,高校还应注重亲情教育的系统性,把亲情教育当成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始终,而不仅仅是一次主题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亲情观念和亲情表达能力,使他们成为智商、情商俱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跃年.论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必要性[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唐海珍,李国强.当代大学生亲情观调查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3]陈鹏.中国私人手书信函江河日下[EB/OL].凤凰网,phoenixtv.com/home/news/Inland/200312/08/168814.html.

[4]何迎春,吴新颖,田道法.亲情教育高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J].中医教育,2008,9.

[5][美]Roger R.Hock.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白学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6]李业才.情感教育问题及其化解[J].衡水学院学报,2009,10.

[7]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14篇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曾经有一道高考作文题,题目是以一幅漫画为背景材料展开议论,一个人拿着铁锹挖井,在不同地点挖了许多无水井,且自言自语地说:“这里也没有水。”其实再往下挖几锹就会有清澈的井水溢出,就其原因――因缺少专注而徒劳无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阿基米德在远古时候是不知道比重的,国王怀疑金匠偷黄金,命令阿基米德追查。他怎么知道金匠偷没偷黄金?他只是靠经验推论,得不到结果。他不断地思索、集中注意力地参究,苦想黄金的纯度到底用什么来测量?到底是什么?天天想、时时想,他洗澡的时候还在想,突然看到水溢出了,一下子,他找到答案了!他发现了比重!他疯狂地光着身子就冲了出来,那个混沌状况下的答案,就是由于专注而顿开的智慧。

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专注如一,才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上(即教书育人之伟业),才能焕发出每个人的潜在的智慧,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成就一番伟业。教育事业是培养人、塑造人、成就人的事业。它需要每位从教者有一种淡泊和宁静之态,不被浮华的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耐得住寂寞;不朝三暮四、不好高骛远,有“把每件细微事情都做到最好”的信念;不蜻蜓点水、不浅尝辄止,有一种“发奋探究格物致知”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对象,使他们不断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登攀!如我们的物理特级教师鲁东升,从教30余载,始终专注如一,如今在中学物理这块天地里,在省内知名、在国内也有位置的学术大家

“智慧统率知识,人生观照科学” ,而作为知识的传授的教师,不应该是传统上的教书匠,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成为智慧型的教师。要取得成功,就要专注。年轻的台湾围棋高手林海峰,十二三岁时,父亲送他去日本拜棋坛名将吴清源为师,恳请赐教秘招。吴清源笑笑说:“现在下棋都公开比赛,已没有什么秘招可言,我送你一句话好了:追二兔不得一兔。”林海峰瞄准“一兔”,锲而不舍地“追”了十年,终于成为棋坛高手。一个人要想在多个方面有一定的创建谈何容易?只有专注,才可能成功。20多年前,陈百年初当教师时,就曾立志做一个专家型教师。为这一目标他不断探索,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力以赴进行新课程改革、努力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不懈的实践和科学的总结。如果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以他20多年教学生涯为横坐标,以20多部数学专著和一大堆发表过的论文为纵坐标,陈百年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具有丰富内涵,无限递增的函数图像。

在喧闹的尘世中生活久了,我们会忘记曾经有过的简单的日子。心灵不再像从前一样纯净,而是充斥了很多自寻烦恼的细胞。有人把这种变化解释为成熟,然而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成熟,使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人为地设置了很多不必要的路障。把这个寻找表的孩子的故事结合起来,也就是等于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法则,那就是专注与单纯。其实,它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重要的是你要循着你内心正面的引导,真正地去寻找它,并且不要被复杂的能力所带来的困惑,而要专注、单纯地思考,那么,你将会听到清晰的滴答声,你也终将获得人生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冯波.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探索.2007(02)

[2]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85

第15篇

话说:大道至简。“道不远人,远人非道”。简单就是统一,简单就是和谐,简单就是力量,简单就是高效。雕塑形式中单纯这一元素高度概括了复杂的雕塑形式。

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像其他艺术一样经历了一场迅速变化的动荡历程。传统的艺术观念、审美标准和技法以至材料都被不断改变。其结果是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20世纪的艺术活动。不可否认,固守传统的艺术也还存在。但研究者如果只看到传统艺术的余脉而将新兴的艺术排斥在外,就不足取了。我们必须将新兴艺术的观念方法和材料纳入考察范围,找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因为正是这些新的艺术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特征。艺术就是在这种新变之中发展演变的。实际上,只要把具体的形体与抽象的观念位置倒过来,即将抽象的形体与具体的观念建立起联系,那么,现代雕塑就出现了。

关键词:单纯;高效;西方雕塑;演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公共环境、居住环境的品位和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城市雕塑、室内装饰、环境雕塑等提高城市品位和和居住品位的艺术品需求量很大,装饰雕塑专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装饰雕塑专业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目前国内开设装饰雕塑专业的院校为数不多,人才缺口较大。雕塑和建筑艺术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在城市的显眼处,一般都有几座标志性的雕塑,代表这个城市的主流文化。在空间模型制作方面,学雕塑的人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房地产开发商和汽车等大型机械加工厂等都离不开模型制作。

1.单纯化与复杂化二者关系

2.1.1论文研究对象

雕塑作品的独特价值就在它与其他作品的视觉差异上,高度概括的思想内容,作品基于完美之后的升华表现逐渐转变成我内心最渴望达到的境界,这也正是我自身对作品一直期盼的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当今社会和谐发展趋势的向往:“简约而不简单”“单纯而又富含哲理”,以此作品推崇个人思想理念。

孩子是天使化身,思想单纯却又丰富绚丽,采用儿童的形象完成我的研究课题再合适不过。作品外观形式是五个生动活泼的小孩以哈哈镜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形态各异,夸张的表现手法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加以颜色的运用更能活灵活现的体现出儿童皮肤的质感与特征。并列的五个小孩呈弧形让整个作品趋向平面化,而披风的加入让整个雕塑立体化,也正是雕塑的本质所在,呈现出全方位观看视角。

雕塑从各个方面反映着历史和时代的潮流和思想,更是一个凝聚人们视觉焦点的球体,在现代雕塑思想中,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作品既不同于传统雕塑的写实主义雕塑,也不同于西方的抽象主义雕塑,而是通过稚拙古朴的艺术形成,达到了美术史上罕见的简洁而完美的程度,使西方现代雕塑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们都可以体会得到。

1.2论文课题的主要意义

我认为雕塑的价值就在于它的视觉的愉悦性、内容的深刻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体验的丰富性与持续性。艺术创作是有感而发的,也是理性的,没有触动、没有充分的酝酿,没有对雕塑本身规律深入的理解和探索就失去具有创造力的可能,这种探索包含感知各种直接与间接的相关事物,整理由此形成的感受。它服务于雕塑作品的情感主题同时又在作品中得到体现。它可以使作品的精神内涵发挥到极至并满足于人们的审美需求,使作者易于表达观者易于接受。

2. 雕塑由单纯至复杂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谈到艺术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绘画。殊不知在人类的艺术史上,无论哪个民族,雕塑的创造都要早于绘画。原始雕塑是生命的直接体现,是人类对自己生命的关注和探求。他们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是为了满足繁衍生息、延续生命的需要而创作的,那些丰乳、肥臀、鼓腹的女性雕像,无不体现了原始人对生命的崇拜和渴望。这些原始雕塑和后来的西方雕塑史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两者在精神上是相同的,即从原始时代起,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雕塑就始终都早把人的形象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

2.1抽象雕塑的研究理解

20世纪现代雕塑的发展变化快,差异大。然而,画家们在传统的雕塑语言向现代雕塑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真正学雕塑出身的人却显得有点缩手缩脚。雕塑的变化是从形体的变异开始的。由于形体的变异在绘画中不需要过多的技术支持,所以,当画家们制作雕塑时,就很自然地把在绘画中已然存在的变异的形体带进了雕塑领域。在绘画中,马蒂斯已经抛弃了体积与光影的描写,以及细微的色彩关系的表达,而是经过提炼的抽象形、色、点、线的整体组合,以表现音乐的节奏感和抒情意味。因此,当他客串到雕塑领域时,也毫无顾忌地放弃了体积与光影效果,放弃了细腻的肌肉起伏的塑造,而只强调造型本身的形与线的视觉效果,以及由此构成的整体的节奏与韵律。

3.1 现代雕塑的极简主义

作为现代主义的发展与总结,伴随着现代主义的开始,极简主义的艺术因素就包含在了前卫艺术当中。极简主义的特征就是尽量减少或简化艺术语言,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极简主义的探索有时在某个时代、某种流派、某个国家,显得很强烈和很突出。极简主义艺术是对极度物质化的社会审美意义上的纯理性批判,强调作品的真实存在,作品更纯粹、更单纯、更本体。

3.2现代雕塑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联系

现代雕塑更能体现出现代社会的色彩和发展,表达一种世界的味道,雕塑作品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人类对于艺术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潜力,艺术的氛围有着不同泯灭的思路,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一种想法,让更多的雕塑作品为城市的装饰做出应有的贡献。城市雕塑是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和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空间的同时又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体现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运用着雕塑形成着自己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以致力于精神的表达和环境的改造,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所处时代、所处地域的文化内容。

3.3雕塑的人性化及其感染力

本文期望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大量调研国内各个城市地区的园林雕塑设计,根据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园林雕塑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对策,充分体现其现实意义。本课题主要运用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美学理论等作为支撑,对人性化设计进行阐述,总结出园林雕塑人性化设计的原则,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空间环境中园林雕塑人性化设计方法,阐述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下,园林雕塑的设计既要遵循生态学规律,更要从它的使用者―人的角度出发,从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出发,满足人的使用需求及审美需求,充分体现园林雕塑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提升整个城市园林环境的文化内涵。

上色前对作品进行试渲染,颜色尽量贴近肉色,作品最终要以写实的风格呈现在我们前。

参考文献

[ 1]陈望衡著.艺术创作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 2]朱福临.关于中国当代雕塑现状的思考[J].艺海,2009,(1):62-63.

[3].试论中国当代雕塑本土化发展的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河

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