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保护环境地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

第1篇

1)地质环境背景。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部,地层自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上第三系(N)、第四系(Q)地层。井田地质构造简单,褶皱、断层、裂隙构造均不发育。主要充水水源为奥灰水及采空区积水,充水通道主要为导水裂隙带、构造及封孔质量不佳的钻孔等。该煤矿主采4号煤层,其直接顶板泥岩为软弱岩石,稳定性差。

2)井田土地类型及植被。根据中阳县国土资源局2011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井田内土地类型为:旱地、其他园地、有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铁路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田坎、裸地、采矿用地、村庄。植被类型为:乔木以油松、侧柏、杨树、刺槐等为主,灌木以荆条、酸枣、胡枝子、蔷薇、刺梅等落叶阔叶灌木为主,草类以白羊草、黄背草、苜蓿等蒿类为主。阴坡植被覆盖率高于阳坡,自然植被覆盖率45%,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区域植被类型属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区,群落结构为:林地植被、草地植被、农田植被、路际植被四种类型。当地乡土树(草)种主要以油松和刺槐等人工林为主;适生草本植物:白羊草、沙打旺、羊胡子、荆条;适生灌木植物:柠条、胡枝子、连翘、紫穗槐等。

2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1)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及滑坡等,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地面塌陷并不明显,这与开采规模较小、开采方式落后、回采率低有关;荒坡上的地面蹋陷,因形成时间长、受雨水冲刷和自然风化、加之自然植被覆盖,也不易辨认。调查中发现4个较典型的滑坡,均为土质滑坡。随着矿山大面积的开采,区内会形成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及滑坡,因此生产中应加强对地面塌陷及滑坡的监测和防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该矿目前建设项目主要有:矿井主副井工业场地、行政办公建筑、生活福利建筑、排矸场地等。场地修建时分台阶整平,有较大量的挖填方工程,排矸场目前有少量煤矸石,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较重不良影。

3)土地资源的破坏。该矿目前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林地、草地、村庄、采矿用地等,土地面积共581.99hm2。该矿主副井工业场地占用土地类型为采矿用地,排矸场占用土地类型为林地和草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较轻。

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法对策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这是该矿主要的对策之一,规划应重视地面塌陷及滑坡等的恢复治理,要充填塌陷裂缝及治理已有滑坡,使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地质环境得到很好的恢复。淤地面塌陷治理工程:首先沿着地表塌陷裂缝剥离表土,剥离宽度为裂缝两侧各0.3耀0.5m,剥离土层就近堆放在裂缝两侧;然后充填裂缝、平整土地,当充填高度距地表1m左右时,应开始用木杆做第一次捣实,然后每充填40cm左右捣实一次,直到略低于原地表,再将之前剥离的表土赋予其上。塌陷坑、裂缝较小时,就近取土填埋、整平,保证其自然排水通畅。于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方法主要是对滑坡体上部进行减荷卸载,在滑坡体后缘修建排水沟,并进行防渗处理。

2)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治理工程。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对排矸场内矸石进行清运,对风井工业场地进行拆除、并覆土恢复土地功能。据粗略估算,种植杨树按1500株/hm2,覆土约8000m3,补种杨树约2000株。

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主要是对地面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破坏等进行监测。监测方法为对地形地貌景观进行人工现场调查,现场测量监测;对采矿引发的地面沉降观测,采取布置地面沉降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

4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即中央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相对中央管理机构来说,各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国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它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严重超编,大多数人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又没有较好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设备配置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不能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排污现象进行监测,有些甚至还需要将监测项目送到市一级部门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执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工作经验,这样及时取证就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信工具,一旦发生违法排污现象很难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做出快速应急反应[1]。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为差异。

中央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把保护环境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由地区间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都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该地区对环境问题加大投入进行治理,可能得到收益的并不是该地区而是邻近的其他地区,这样就使得一些地区忽视环境保护而片面地只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与环境的目标选择上,地方的目标函数与中央存在差异。中央政府强调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而地方政府的目标则明显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着“讨价还价”和“对抗”的倾向。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时,会与中央政府的要求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地方政府则会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信息优势,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自身利益的损失[2]。所以,在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有学者认为,从环境保护的纵向管理上来看,我国是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在环境保护机构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只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上级对下级缺乏应有的制约力,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3]。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也不相同,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地区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而有些地区则投入较少。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地区之间环境管理力度上的不均衡,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原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向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看齐,减少资金投入。即使某些地方政府一些有远见的官员真的下大力气治理本地区的环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我们也很难全面衡量其治理环境的业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全国有不少环境保护部门,特别是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仍挂靠在城市建设系统上,仅属于城市建设系统的一个部门,这种现象给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城市建设往往引发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作为城市建设系统内的机构自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管难免会流于形式。因为没有独立的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也都难以保障。有些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内的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而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在机构的设置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都应该进行强化,不能侧重于任何一方。有些自然保护任务非常繁重的资源或农业大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有的省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但力量薄弱。在一些县和农村,环境和自然保护工作仍然很繁重,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编制则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甚至还有些地方出现了没有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三)行政区划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跨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

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区域性,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地区,往往会超越行政区划的边界,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都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虽然在几个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资源保护委员会,但从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来看,该类机构并非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4]。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5]。在经济增长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级政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考核干部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体系。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GDP的增长,把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情况等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性指标,而对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硬性要求。这种考核体制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挫伤了地方提供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将完成经济指标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不顾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6]。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从个人和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政绩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干扰环境执法行为,明目张胆地保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一些企业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环境执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对于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权限都应该集中到中央,将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的处理权限放到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问题其处理权限应该放到中央,而环境保护合作项目则可以放到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导或指导的作用。

(二)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建设。

精简机构主要针对的是非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对其他国家机构进行精简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欠账较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环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现有的生态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不断恶化,在将来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仍然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

(三)健全环境保护跨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

环境保护政策离不开部门发展政策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职能。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国民经济绿色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而且也要有环境指标、人文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地区、单位和干部的业绩。要改变不平衡的管理体制,形成综合权力机构,就需要顺应政府机构改革的潮流,通过计划、预测,综合考虑潜在影响因素,协调各部门间综合处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加强跨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健全环境保护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

参考文献:

[1]胡双发,王国平。政府环境管理模式与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5):91-96.

[2]邓志强,罗新星。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管理探索,2007,(5):19-21.

[3]游霞。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58-59.

[4]孙志燕,高世楫。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与调整思路[N].学习时报,2007,(11).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地下水节能汲取,废水循环利用系统,设计

 

1 研制背景

根据联合国关于一个国家如果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是众所周知的贫水国家。

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便是一些国家的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0亿人喝不上淡水,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死于因饮用脏水或污染水引起的疾病。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世界许多地区,隐伏着国与国之间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的危机。

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目前山东省正在遭受500年一遇的大旱环境保护论文,不能水浇的麦苗

没有水,一切生命都将枯萎。为了生存,有人往返远方艰难背水,为了生存,有人向地下执着地掘进,……就让你我从眼前的节水开始吧。千万别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颗水滴!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开始面临能源短缺的严峻考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加油站经常人满为患,车主苦等几个小时仍加不上油的例子经常见诸报端;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的拉闸限电措施每每使人们不得不沉浸在滚滚热浪之中;煤、电、油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已刻不容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为此,我们设计了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及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以节约能源,节省水源。

2 设计方案

本方案包括地下水节能汲取和废水循环利用两个部分、系统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水节能汲取及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示意图

2.1 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

地下水节能汲取装置主要有潜水泵、变频器、控制器、管网中的压力传感器、止回阀等组成。系统根据管网中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由控制器控制变频器改变潜水泵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水泵流量,保持管网中水压的恒定。

2.2 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改变传统的废水直接进入下水道模式,增设废水接收装置,废水接收装置设计成两个出水口,将洗澡、洗手、洗菜、洗衣服等的污染较轻用水储存,利用这些废水冲刷厕所等。而污染较重或者不适宜再利用的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后直接进入下水道。

3 理论设计计算

水泵是按工频运行设计的环境保护论文,同步转速为,其中磁极对数P在厂家制造出来时已经是固定的,只有通过改变频率f来改变转速n。通过变频技术来改变补水泵的流量。水泵的特点是其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其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

(1)

(2)

(3)

式中n0为基准(额定)转速;n为运行转速;Q0为n0时的流量;H0为n0时的扬程;H为n时的扬程;P0为n0时的功率;P为n时的功率。

但是对于实际的泵负载,通常存在一个与高低差有关的实际扬程,在进行变频调速运行时必须注意。

(1)使用变频器以后,水泵电机工作电流从30A下降到15―25A,电机温升明显下降,同时减少了机械磨损,维修量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2)保护功能可靠,可实现循环变频电机软启动,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功能,工作稳定可靠,大大延长了水泵电机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安全生产。

(3)节能效果明显,节能效益可观。以一台10KW 的电机为例,一年可节电2.5万Kwh,节省电费(以0.6元/Kwh计)可达1.5万元。

(4)按照每人每月生活用水3立方米,其中50%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利用计算,每人每年可以节约用水18立方米,数以亿计的城市人口可以节约的水资源将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数字。

4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管网上装设压力传感器随时检测压力的变化,并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送入汲水系统与给定压力比较、处理。当管网中用水量大环境保护论文,管网压力降低时,水压信号传给控制器,变频器立即将频率提高,潜水泵电机转速加快,水泵流量增大,管网中压力随即升高;用水量较小时电机低速运转,水泵流量较小;当管网中没有用水时或者用水量很小,管网中水的压力没有变换或者变化较小时,变频电机停止运转。也就是说本系统能根据管网中用水量的大小,变频电机自动调节转速高低,控制水泵流量大小,以节约电能。

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主要增加了一个废水接收装置,废水接受装置剖视图如图4所示。

第4篇

关键词:常州 产业生态化 经济发展 路径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概述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逐步建立了以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并因此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跃升到2007年的21737.3亿美元,国际贸易地位(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也从1978年的第26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世界第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2004―2007年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度分别高达30.7%,34.2%,36.8%,37.5%,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占中国经济中的份额从1995年的40%上升到70%,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超过了以贸易立国的日本和韩国,也超过了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当的其他经济体。但在刚刚过去的起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猛烈撞击下,2008年11月我国的出口开始首次出现负增长,11月份当月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外贸单月进出口亦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进出口总值1833.3亿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18%;进口721.8亿美元,下降21.3%。可见,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使我国企业在面对外部不可抗力的干扰时表现出令人担忧的发展减缓、效益下滑,受此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国家经济发展减速,2009年中国出口对GDP贡献率仅为负3.9%,出口负增长甚至是两位数的下滑,为近几十年来首次,且这一成绩是在近乎穷尽政策扶持手段的情况下取得的。在影响我国出口的诸因素中,外需的作用约占八成,2010年下半年出口新订单呈下降趋势,意味着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减速。已有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以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和布局失衡、劳动力成本低廉,尤其是资源环境代价高昂等,如不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外向型经济发展借鉴

尽管以出口导向为重要支撑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举世瞩目的腾飞,但从现实情况看,在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因为环境的复杂化和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存在的缺陷和自身发展中陆续出现的问题,其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内外阻力,国民经济也正在为这种发展战略付出越来越高昂的代价。金融危机之后,更是表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迎来经济持久稳定的高速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几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值得借鉴。

1、巴西教训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风起云涌,巴西经济发展战略也由进口替代转为出口导向。转轨后,巴西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开始大幅度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由原来居资本主义世界第15位上升到第8位;而且还部分实现了经济结构方面质的转化,工业、农业产值之比例关系由1960年的0.9∶1发展为1975年的2.69∶1,1974年重工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比1960年提高了26%。但在经济一派向好之中,巴西的注意力过度被国际市场的需求所吸引,没有及时跟进本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平衡,导致在国际市场动荡中招架无力、手足无措。以巴西“中国谷”的鞋类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在过去的许多年中,巴西女鞋因其同等质量下的成本优势而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于是,“中国谷”的鞋类生产商纷纷把自己的企业定位成女鞋生产商,出口量大约占到全球同类出口的12%。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期间,巴西“中国谷”的女鞋销售及出口增长非常迅速,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市场,中国鞋因其更大的成本和价格优势,迅速吸引了国际市场,国际大买家随即把其供应链管理移向了中国大陆,甩开了巴西生产商。结果,在整个80年代期间,巴西“中国谷”的鞋类制造产业集群发生了巨大的衰退,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下降了将近40%,严重影响了国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2、英美启示

16世纪上半叶,英国制定有利于出口的税收政策,奖励和保护生产出口产品的手工业,实行单边外向型倾向的自由贸易政策,给英国经济带来短暂的繁荣,但随之而来的严重后果是:英国经济受制于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以德国、意大利为首的外国商人分享了伦敦50%以上的出口额;从16世纪中期起,一系列频发的经济与社会危机也很难摆脱与当时经贸政策的干系。最终,英国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发展高端产业为核心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代替了含义简单的外向型自由贸易政策,才迎来了以工业革命为开端的发展。

美国在独立后的最初几十年,经济严重依附于英国,是一种实质上的“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1807年,英国炮轰美国战舰,激起了强烈的反英情绪,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案》,禁止一切船只离开美国前往外国港口,意图通过中断对英国的农产品供应来教训英国。然而,由于英国不仅本土产粮,世界其他产粮国家也乐于向英国出口粮食,此举不仅没能给英国造成伤害,反而使美国经济全面瘫痪。1807-1808年,美国出口从1.834亿美元下降到2243万美元,下降幅度达88%,进口从1.385亿美元降至5699万美元,下降59%。航海业濒临破产,大批海员失业,北部的大小商人损失惨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小农场主和小业主纷纷破产,工业消费品供应发生严重困难,关税收入急剧减少,财政出现巨额亏空。禁运充分暴露了美国经济的殖民性和依附性。四年后的美英战争所引发的严重经济危机,更使美国深切感受到争取外援、注重国外市场与独立自主、发展国内市场是国家发展不可偏废的两手,而争取外援必须立足于独立自主,国外市场必须以国内市场为靠山。从此美国走上了技术创新、资本生产率立国、工农业协同发展、内部改善和向外延伸的以内向型为核心、外向型为扩张的发展道路。

可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完善发展内部市场与高效利用外部市场,双管齐下才是成功的根本,否则只能是仰人鼻息、拾人牙慧,繁荣和发展都难以持续。要做到这一点,在世界日益注重环保和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中国必须尽早摆脱“世界制造工厂”的低效、高成本和高污染身份标签,借助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产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负面影响,以环境优化辅助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达到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为目标的产业生态化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产业生态化的现实需求

持续的经济低迷和生态恶化事件使人们意识到世界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调整,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切要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依赖于人类社会之间、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建立和谐互促的良性互动关系,而不是人类社会无止境地向自然进行毁灭性的攫取,自断未来发展之路。传统经济学都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和分配后果,其客观结果是使利益各方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己方利益,不断伤害现实索取成本最小的自然界。至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以及工业生态学等学科,虽然不仅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也研究了自然对人类活动的支撑,但共同的缺陷是都没有进行人类与自然和谐互动的有机联系研究。在此情况下,产业生态化将人类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学科发展使命,形成了对上述学科扬长避短的综合利用。

(一)产业生态化的核心内容和目标

产业生态化发展是现代产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问题的组织新模式,是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在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应用。随着人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经济发展能否为公众接受和认可不再仅仅局限于是否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而是涵盖了对一切生命体的关爱和尊重,工业经济时代以高昂的资源环境和有损人类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已经逐渐被摒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正在成为普世的价值观。以综合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产业,使产业活动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大系统,并在其中实现产业系统改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产业生态化观念迅速得到各国政府与公众的推崇,并于上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如今,产业生态化不仅贯穿于发达国家宏观层次的产业发展战略,而且正高速向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和公众层面辐射,日益影响着产业与经济发展。

产业生态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够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内高效运用和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这种高效基于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的高度尊重和对活动对象的高度了解,源自各项活动的“精密”、“精准”的分工与功能协同,从而使得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在于:在人类经济活动高速发展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伤害人类未来,如果任由其无节制地发展下去,终会导致资源枯竭、人类发展面临绝境的严重后果的境况下,通过人类有意识的制约与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减少产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又以环境优化辅助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达到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

(二)产业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产业政策导向直接决定着国家或地区资源禀赋与现实经济实力,科学而有远见的产业政策不仅能够缓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压力,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功效,而且因为顺应了自然和社会规律,能够使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使经济具有较强的应变力。生态化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各大产业生态化通过对其多样性的不断提高来促进稳定发展,试图找到一条物质永续循环利用,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生态化要求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生态思想不是考虑单一部门与一个过程的物质循环与资源利用效率,而是借鉴生态系统中的一体化模式,力求系统地解决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关系,使经济立足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使产业结构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状态得到尽可能完美的衔接,基于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二维目标,实现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调整,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最终形成生态产业的一体化和复合化,在国际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不仅能够动态强健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节约要素成本,消除环境破坏,通过促进持续的产业创新活动建立比较优势,而且能够使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凭借其完善的产业、经济结构有效抵御外来风险于不倒。

三、实施产业生态化的路径构想

(一)以“阿尔法狗群”奠定产业生态化现实基础

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占据我国企业总数1%的大企业一直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绝对主角,吸引着公众的眼球,而占据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虽然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与个体生存和公众接触密切相反,个体发展却往往游走于公众视线之外,特别是难以得到宏观政策的持续关注和青睐。实际上,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2008年为例,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利税中分别占到60%和40%左右,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因此,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既直接决定我们今后是不是能好过一点,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的关键所在,中小企业将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高成本、低利润的经营特点,其中高能耗是造成中小企业成本高的重要因素。而高能耗、低产出与产业生态化寻求物质永续循环利用,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背道而驰。常州中小企业众多,如果其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常州推行产业生态化就只能是一纸空谈。

阿尔法狗是狗群中资格最老、最具眼光的狗,阿尔法狗公司不一定是大企业,但却嗅觉灵敏,具有在别人眼光局限之处发现机会的能力,最终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小企业必须在政府必须引导和自身努力双管齐下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及时在市场上寻找服务尚未成熟、有“获取利益的基础”基地,即“利基”,找准自身定位,在夹缝中生存并壮大,提高经济效益,彻底改变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局面。另一方面,阿尔法狗公司在面临外部因素的变化时,由于盘子较小、体型轻捷、自身素质较高、眼光独到,可以较快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措施,适应新形势,这也是阿尔法狗公司明显优于航空母舰型大公司的一个长处,而对于对区域经济来说,这个优点不仅能有效降低经济动荡程度,而且还能起到稳定市场和民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广大的中小企业群里重点扶持成长性好的企业,使之成为阿尔法狗公司,不仅对产业生态化至关重要,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同样重要。而一只、两只阿尔法狗显然成不了气候,因此,培育区域“阿尔法狗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相互呼应、配合,是实行产业生态化、壮大区域经济优势的现实需求。

(二)以配套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

由于传统产业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现代产业集群由于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和能耗不仅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更使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交流机会大大增加,有利于先进经验和技术的传播,特别是有利于意会的、隐含经验类的知识快速传播,从而促进创新。而产业之间的创新会牵一发带动全身,不断向利益相关者辐射,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向好局面。基于配套协作目标的产业集群,往往能以产品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强,物流成本低,材料来源与产品去向有底等优势赢得市场青睐,容易形成“家族兴旺”的共荣局面。

以“集聚产业、专业分工、区域配套、循环利用、留有余地”为指导原则,在目前产业集群基础上,构建集群生态化产业链,不仅沿袭产业集群的优势,更着力全面统筹、科学地构建和完善配套产业链,目光从采购、生产、销售环节向前延伸到个体企业功能设计对区域产业链的影响及共享,把投资和启动成本控制到最低;向后延伸到生产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关注生产废弃物排放及产品弃置去向和成本,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有意识的引导和促进生产要素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将废弃物减少到最低,最终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产业集群。

(三)以绿色服务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会碰到方方面面的周折和难题,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缺少可替代选择的产业,显得更加困难,而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人力、财力和机遇的支撑。相比之下,技术含量低、劳动密度大的传统服务业一方面转型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一次性用具的广泛使用、废弃物、下脚料毫无规划的排放都曾经并正在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以服务业为生态化的突破口,广泛在区域内中心商业区、宾馆、饭店甚至早、夜市摊点和娱乐场所推行节能、节水和节材的一系列措施,进行烟污染、声污染、光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的综合治理,强化责任区内环境管理的责任,有效降低服务业的地域污染度、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量,达到节约资源、改良和完善产业、城市环境的目的。因此,以绿色服务业带动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既起到了转型成功的示范作用,又因点多面广、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增加其他产业生态化的紧迫感。

(四)以基础设施共享促进产业生态化实施

产业的生态化建设,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给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综合性、前瞻性的要求。如果企业依然各自为政展开一系列生产经营和生活活动,是无法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循环利用的,如果把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企业联合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网,在这张网上有计划、有组织地设置一些基础设施共享的关键节点,无疑既可以大幅度降低单个企业运作的人力、财力成本,又可以大大降低资源消耗总量,并减少污染排放,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集约化运行,还起到提高区域管理水平和区域内相关企业的效率,优化城市宜居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涛.城市产业生态化的经济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郎咸平.谁在拯救中国经济.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3]茂.循环经济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理论研究.商业研究.2010

第5篇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实践智慧”是这种品格教育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实施途径多样,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凸显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的德育工作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对20世纪20年代传统品格教育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回归,成为今日美国公共学校最具前瞻性和最流行的道德教育形式。它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品格教育理念和思路,给美国的品格教育带来了较多的进步。这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实践,也给我国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我国应努力研究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吸取其有益之处,改进德育工作。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含义

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在思想方面,新品格教育更强调对当时各种流派思想精华的吸收,不再只强调教师在品格培养中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主体性有了更多的考虑,给予学生更多的道德自由;在培养方法上,除了延续传统的示范、实践、文学等方法外,还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有利于自己品格发展的各种其他方式;在道德功能上,它已不再像传统品格教育那样去维持传统社会的功能,而是力图实现在陌生人社会道德的变革,改变社会道德分歧和混乱的情况,整合碎片化社会,培养现代人更多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稳定。

在这些不同中,实践智慧(phronesis)这一特征开始慢慢凸显。实践智慧是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是关于选择的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智慧不同于技术,它不制造东西,以行为自身为目的。实践智慧就是善于策划对自身有益的“善”以及有益之事,是对人的善,是根据理性进行实践的品性。这与新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美德伦理相互呼应,互为依存。美德伦理为实践智慧提供了行为的目的,实践智慧为美德伦理提供了实现“善”这一目的的手段。

“实践智慧”也是美国品格定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Cortland )校区教育系教授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道德价值所构成”,即“它是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好的品格“包括认知善、趋向善和为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布贝尔也认为,品格不是“成品”,品格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塑造。他认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则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真正的教育者不仅向学生传授某些知识和技能,而且关心着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无论是里克纳还是布贝尔的定义,他们都认为品格需要包括道德行为这一部分,而且需要通过教育和塑造才能形成,即德育实践在品格教育中是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思想渊源

1.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其理论渊源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可教”思想,并将其大大推进了一步。他把学习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知识;另一类是学技能和学美德。教育方式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授式教育,一类是训练式教育。知识可以通过口授获得,但技能和美德必须通过训练才可以掌握。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实践的关注。“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通过实践才能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习惯促使人的德性更加完满,最终成为个体稳定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德性一方面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成为稳定的德性,真正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对西方影响很大,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发展。品格教育一直到20世纪初都是美国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传人、个人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扩大、美国社会快速出现的多元化倾向、二战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等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向衰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兴起,当时这一思潮比较流行的道德教育理论是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拉斯思、哈明的价值澄清理论。“在6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当中,培育学生道德的善意的努力是在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怀疑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大气候下进行的。对于道德教育有强烈使命感的教育工作必须在‘价值中立’的课堂氛围的约束下设法实行道德教育。”这些学说虽然比较注重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但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陷入个人相对主义的案臼。其道德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学生无法判断日常的道德行为的对错,也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导致美国在70年代末道德开始严重滑坡,美国青少年的品格教育陷人了非常糟糕的境地。在政府、公众、企业等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回归,并迅速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上走向深化。

2.杜威的实用主义对美国新品格教育“实践智慧”的贡献

在品格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对美国的传统品格教育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不应在学校教授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理论,比较推崇在学校这个品格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进行较多的品格情境模拟,而不是脱离现实进行品格教育。他认为:“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会感到高兴和有趣的经验—儿童参与觉悟操作,从而养成勤勉、遵守秩序以及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意义的习惯,养成他们获得应服从于整体利益的基本习惯。参与家务也成为获得知识的机会。……(因此,)……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就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生活是主要的。学习是通过并联系这种生活进行的。”

杜威还在品格教育的实践操作方式上引人了比较新颖的心理学解释。在他看来,品格不是一种传统的僵化的训练,而是一种心理认同和体验;品格更准确地讲是一种习惯的渗透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杜威的这些思想为美国从传统的品格教育走向现代的品格教育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此后美国的品格教育在80年代末复兴时有了较多的反思,不是简单地接受过去传统品格教育理念,更注重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多理性化的内容和方法。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表现

1.美国新品格教育实施途径多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

针对美国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道德教育目标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末复兴的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提出了一些核心的价值理念,这为美国品格教育运动的深人提供了具体的标准,避免了美国各个地区标准的混乱。美国品格教育联合会还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用以评价学校品格教育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口〕。这些措施为美国品格教育指明了正确的道德教育方向。

但美国没有拘泥于一种单一的品格教育模式,而是实行课堂教学、非正式课程、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等各种方式。这使品格教育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首先,美国较少实行统一的正式课程,更偏重于多学科的整合,适应了当前社会多元化的趋势,培养了学生对于道德教育多角度审视的能力。比如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公民课、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其次,除了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课程,美国学校还提倡教师在教授一些其他课程时渗透品格教育,采取合作学习、档案袋替代性评价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尊重他人等品格。最后,美国还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

这些方式显示美国把品格教育渗透进学校课程教学、校园生活和社会舆论、环境渲染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品格教育,有效地克服了“被迫灌输”产生的逆反心理,在各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把品格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心信念,进而转变成具体的行为习惯。

2.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凸显了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提倡“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摒弃了过去忽视品格教育主体学生的错误做法,真正把学生的价值当做品格教育的基础,在要求学生对品格教育的标准有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感受,丰富他们的品格教育情感与行为,并引导他们努力超越社会生活的束缚,培养形成正确的品格。

在实践模式上,改变只注重教师主导地位的片面做法,提倡师生关系平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想和品格实践能力。在课内,允许学生对各种问题大胆讨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品格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这一方式倡导下,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可以看到师生讨论的热烈场景。在课外,美国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达600多个。此外,美国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一类是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另一类是服务性活动,包括扶贫救困、公益性义务服务等。美国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美国品格教育这种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育方式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品格教育运动的一种“否定之否定”,既看到过去教育方式的规范性,又在此基础上摆脱了死板的教条,把品格教育渗人生活世界,这符合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观点,即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和尺度,无须借助其他的尺度来衡量。这种模式克服了学生在品格教育中被枯燥的教条“物化”、处于单纯的客体的缺陷,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动的“交互主体式”模式,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品格方面的要求,还满足了学生这一实践主体的自身需求。

3.美国新品格教育得到家庭、社区的支持,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品格构建了良好的实戏环境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继承了社群主义的传统,认为“城邦之外无道德”,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道德社群,而良好的品格只能在这一社群中培养和发展。这种思想其本质是打破现代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碎片化倾向,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善、利益、价值的实体组织或社会关系。在这一社群中,“人们有归属感,具有一定社会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美国在品格教育实践中贯彻着这一理念,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协作。为了保证学校能成为家庭和社区之间的重要桥梁,小校化和小班化改革是当前美国中小学改革的热点。为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建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定期把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沟通。在社区则实行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回收废物、为无家可归者和不能承担手术费用的人捐款等各种具体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尊、对他人关心爱护等品格。这些方式都体现了品格教育社群化的最大价值—营造一个道德实践的环境。没有这种道德社群的建构作为前提,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品格总是伴随着相同的实践”这一品格教育的精髓就无从实现。

四、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1.我国应改变德育模式单调化的现状,为青年学生创造更多良好的道德实践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仍然以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要的道德培养方法。虽然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理想的德育应该是行动的德育和生活的德育”的观点,又倡议研究性学习、多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但在现实实践层面还远远不够。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在开设政治课的同时,应注重多学科的合力,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传播和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在评价标准上也不能仅仅依赖卷面的成绩,可以把开展社区服务、写论文、问卷调查、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作为评判标准的一部分,给予学生更多自觉自愿的道德参与机会,促使他们在道德心理和行为上更加成熟。

除了多学科道德渗透的方式之外,在德育环境上也要下些工夫,这包括学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我国学校各个等级参差不齐,其校园环境有较大差别,而学生的最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这就要求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风格、学习研究风气、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方面要加强,尤其是教师的表率作用要突出。此外,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宿舍、食堂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也要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宣传核心的价值和美德。在社会环境上,我国政府应加大投资,对学校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氛围、道德风貌、法律规则、交往和沟通习惯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治理,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中接受无形的道德教育。

2.我国应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给予青年学生更多接受教育的自主权

我国较好地吸取了美国品格教育的优点,并结合我国实际,在2001年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改变学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德育中开始贯彻主体性原则—道德的主体本质决定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和自律道德的达成。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对过去的德育方法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开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在不同年龄阶段开设不同的课程。此外,在课堂教学时,很多政治课开始尝试讨论法、角色模拟法、演讲法等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除了课堂教学,在其他很多地方我们也要给学生一些自主权。比如我国的选修课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只是让学生选修一些有利于提高应试成绩的科目;在学习进度上也没能做到按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基本上是按学生的年龄而不是能力分班;中小学的课余时间也很少,使得课外活动的开展缺乏条件,不利于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要求我们给予道德实践的主体—青年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条件。

3.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主义传统启示我国的德育也要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的整合力量才能实现突破

第6篇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实践智慧”是这种品格教育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实施途径多样,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凸显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的德育工作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对20世纪20年代传统品格教育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回归,成为今日美国公共学校最具前瞻性和最流行的道德教育形式。它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品格教育理念和思路,给美国的品格教育带来了较多的进步。这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实践,也给我国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我国应努力研究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吸取其有益之处,改进德育工作。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含义

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在思想方面,新品格教育更强调对当时各种流派思想精华的吸收,不再只强调教师在品格培养中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主体性有了更多的考虑,给予学生更多的道德自由;在培养方法上,除了延续传统的示范、实践、文学等方法外,还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有利于自己品格发展的各种其他方式;在道德功能上,它已不再像传统品格教育那样去维持传统社会的功能,而是力图实现在陌生人社会道德的变革,改变社会道德分歧和混乱的情况,整合碎片化社会,培养现代人更多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稳定。Www.133229.COm

在这些不同中,实践智慧(phronesis)这一特征开始慢慢凸显。实践智慧是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是关于选择的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智慧不同于技术,它不制造东西,以行为自身为目的。实践智慧就是善于策划对自身有益的“善”以及有益之事,是对人的善,是根据理性进行实践的品性。这与新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美德伦理相互呼应,互为依存。美德伦理为实践智慧提供了行为的目的,实践智慧为美德伦理提供了实现“善”这一目的的手段。

“实践智慧”也是美国品格定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cortland)校区教育系教授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道德价值所构成”,即“它是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好的品格“包括认知善、趋向善和为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布贝尔也认为,品格不是“成品”,品格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塑造。他认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则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真正的教育者不仅向学生传授某些知识和技能,而且关心着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无论是里克纳还是布贝尔的定义,他们都认为品格需要包括道德行为这一部分,而且需要通过教育和塑造才能形成,即德育实践在品格教育中是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思想渊源

1.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其理论渊源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可教”思想,并将其大大推进了一步。他把学习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知识;另一类是学技能和学美德。教育方式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授式教育,一类是训练式教育。知识可以通过口授获得,但技能和美德必须通过训练才可以掌握。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实践的关注。“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通过实践才能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习惯促使人的德性更加完满,最终成为个体稳定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德性一方面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成为稳定的德性,真正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对西方影响很大,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发展。品格教育一直到20世纪初都是美国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传人、个人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扩大、美国社会快速出现的多元化倾向、二战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等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向衰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兴起,当时这一思潮比较流行的道德教育理论是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拉斯思、哈明的价值澄清理论。“在6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当中,培育学生道德的善意的努力是在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怀疑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大气候下进行的。对于道德教育有强烈使命感的教育工作必须在‘价值中立’的课堂氛围的约束下设法实行道德教育。”这些学说虽然比较注重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但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陷入个人相对主义的案臼。其道德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学生无法判断日常的道德行为的对错,也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导致美国在70年代末道德开始严重滑坡,美国青少年的品格教育陷人了非常糟糕的境地。在政府、公众、企业等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回归,并迅速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上走向深化。

2.杜威的实用主义对美国新品格教育“实践智慧”的贡献

在品格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对美国的传统品格教育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不应在学校教授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理论,比较推崇在学校这个品格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进行较多的品格情境模拟,而不是脱离现实进行品格教育。他认为:“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会感到高兴和有趣的经验—儿童参与觉悟操作,从而养成勤勉、遵守秩序以及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意义的习惯,养成他们获得应服从于整体利益的基本习惯。参与家务也成为获得知识的机会。……(因此,)……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就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生活是主要的。学习是通过并联系这种生活进行的。”

杜威还在品格教育的实践操作方式上引人了比较新颖的心理学解释。在他看来,品格不是一种传统的僵化的训练,而是一种心理认同和体验;品格更准确地讲是一种习惯的渗透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杜威的这些思想为美国从传统的品格教育走向现代的品格教育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此后美国的品格教育在80年代末复兴时有了较多的反思,不是简单地接受过去传统品格教育理念,更注重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多理性化的内容和方法。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表现

1.美国新品格教育实施途径多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

针对美国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道德教育目标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末复兴的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提出了一些核心的价值理念,这为美国品格教育运动的深人提供了具体的标准,避免了美国各个地区标准的混乱。美国品格教育联合会还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用以评价学校品格教育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口〕。这些措施为美国品格教育指明了正确的道德教育方向。

但美国没有拘泥于一种单一的品格教育模式,而是实行课堂教学、非正式课程、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等各种方式。这使品格教育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首先,美国较少实行统一的正式课程,更偏重于多学科的整合,适应了当前社会多元化的趋势,培养了学生对于道德教育多角度审视的能力。比如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公民课、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其次,除了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课程,美国学校还提倡教师在教授一些其他课程时渗透品格教育,采取合作学习、档案袋替代性评价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尊重他人等品格。最后,美国还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

这些方式显示美国把品格教育渗透进学校课程教学、校园生活和社会舆论、环境渲染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品格教育,有效地克服了“被迫灌输”产生的逆反心理,在各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把品格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心信念,进而转变成具体的行为习惯。

2.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凸显了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提倡“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摒弃了过去忽视品格教育主体学生的错误做法,真正把学生的价值当做品格教育的基础,在要求学生对品格教育的标准有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感受,丰富他们的品格教育情感与行为,并引导他们努力超越社会生活的束缚,培养形成正确的品格。

在实践模式上,改变只注重教师主导地位的片面做法,提倡师生关系平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想和品格实践能力。在课内,允许学生对各种问题大胆讨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品格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这一方式倡导下,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可以看到师生讨论的热烈场景。在课外,美国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达600多个。此外,美国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一类是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另一类是服务性活动,包括扶贫救困、公益性义务服务等。美国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美国品格教育这种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育方式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品格教育运动的一种“否定之否定”,既看到过去教育方式的规范性,又在此基础上摆脱了死板的教条,把品格教育渗人生活世界,这符合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观点,即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和尺度,无须借助其他的尺度来衡量。这种模式克服了学生在品格教育中被枯燥的教条“物化”、处于单纯的客体的缺陷,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动的“交互主体式”模式,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品格方面的要求,还满足了学生这一实践主体的自身需求。

3.美国新品格教育得到家庭、社区的支持,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品格构建了良好的实戏环境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继承了社群主义的传统,认为“城邦之外无道德”,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道德社群,而良好的品格只能在这一社群中培养和发展。这种思想其本质是打破现代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碎片化倾向,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善、利益、价值的实体组织或社会关系。在这一社群中,“人们有归属感,具有一定社会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美国在品格教育实践中贯彻着这一理念,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协作。为了保证学校能成为家庭和社区之间的重要桥梁,小校化和小班化改革是当前美国中小学改革的热点。为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建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定期把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沟通。在社区则实行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回收废物、为无家可归者和不能承担手术费用的人捐款等各种具体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尊、对他人关心爱护等品格。这些方式都体现了品格教育社群化的最大价值—营造一个道德实践的环境。没有这种道德社群的建构作为前提,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品格总是伴随着相同的实践”这一品格教育的精髓就无从实现。

四、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1.我国应改变德育模式单调化的现状,为青年学生创造更多良好的道德实践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仍然以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要的道德培养方法。虽然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理想的德育应该是行动的德育和生活的德育”的观点,又倡议研究性学习、多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但在现实实践层面还远远不够。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在开设政治课的同时,应注重多学科的合力,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传播和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在评价标准上也不能仅仅依赖卷面的成绩,可以把开展社区服务、写论文、问卷调查、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作为评判标准的一部分,给予学生更多自觉自愿的道德参与机会,促使他们在道德心理和行为上更加成熟。

除了多学科道德渗透的方式之外,在德育环境上也要下些工夫,这包括学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我国学校各个等级参差不齐,其校园环境有较大差别,而学生的最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这就要求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风格、学习研究风气、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方面要加强,尤其是教师的表率作用要突出。此外,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宿舍、食堂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也要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宣传核心的价值和美德。在社会环境上,我国政府应加大投资,对学校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氛围、道德风貌、法律规则、交往和沟通习惯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治理,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中接受无形的道德教育。

2.我国应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给予青年学生更多接受教育的自主权

我国较好地吸取了美国品格教育的优点,并结合我国实际,在2001年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改变学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德育中开始贯彻主体性原则—道德的主体本质决定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和自律道德的达成。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对过去的德育方法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开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在不同年龄阶段开设不同的课程。此外,在课堂教学时,很多政治课开始尝试讨论法、角色模拟法、演讲法等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除了课堂教学,在其他很多地方我们也要给学生一些自主权。比如我国的选修课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只是让学生选修一些有利于提高应试成绩的科目;在学习进度上也没能做到按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基本上是按学生的年龄而不是能力分班;中小学的课余时间也很少,使得课外活动的开展缺乏条件,不利于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要求我们给予道德实践的主体—青年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条件。

3.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主义传统启示我国的德育也要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的整合力量才能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