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走进美国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访学期待;访学准备;访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50-02

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与内蒙古赤峰学院洽谈合作的TESOL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始于2014年7月,在双方不断努力与诚挚合作下现已圆满完成两年度访学计划,收获颇多。两校访学项目不仅给我校英语教师们提供了专业强化平台,学术及思想方面的交流得到增强,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作者就个人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经历进行回顾介绍,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个人留学所思所想。

一、访学期待

对于一名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此次美国访学之行无疑是作者人生中宝贵的机会和难得的社会体验。根据院系教师技能大赛优异表现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以及领导同事们的认可,作者被选为2015年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人员。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作者心中充满着各种期待与憧憬,同时也立志不负学校及领导的期望及同事们的支持,充分利用此次访学机会提高自己,尤其在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等方面。

1.走进美国大学课堂。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蓬勃发展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习设施及环境,现有2万多在校本科及研究生攻读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3个月的访学使作者可以真正走进美国大学课堂,体验美国大学老师与学生构建的课堂模式,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思维模式,感受美国教育带来的学生成长与进步。从而总结归纳出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积极有效的一面,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教育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应用于今后教学中,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与跨文化知识掌握方面有更大的进步与成长。

2.融入英语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缺乏语言环境,都会陷入无可奈何的困惑与艰难。对于学生,最关键的影响是没有语言应用与交流的真实环境,学习语言的兴趣将会逐渐淡化甚至会产生排斥、反感情绪,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将是致命的。教学的成功来自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及共同努力。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前进的渴望,课堂教学将无法进行,教育的意义也不复存在。没有语言环境,语言学习将会变得枯燥、艰难,也失去了语言习得过程中流畅、地道、优美的语言特性。对于教师来说,虽然积累了许多语言经验与知识,但毕竟没有语言环境中所学到,也会出现以上烦恼。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环境匮乏的情况下形成的,比起在在英语国家成长学习的人来说还有一定差距,并且人文知识的切身体验也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成效,毕竟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此次美国一行将会是作者融入纯正英语语言环境,提高语言能力,尤其在口语与听力方面,这对于语言教学者来说无疑是最可贵的机会,是所有出国留学期望中最期待的。

3.体验异国风土人情。除了走进美国大学课堂及融入英语语言环境,体验异国风土人情也是作者留学一大期待。这会对作者英语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除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阅历,有助于作者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培养与发展方面要重新思考与定位,课程也要进行调整。大学英语作为大学课程必选课及语言能力培养课程,在学生今后发展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尤其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现在,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已经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元素。所以大学英语承担的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是包括语言人文知识在内的综合语言应用课程。除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更应关注学生跨文化知识灌输,使语言与文化学习更好地融合,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及综合素质。因此留学期间能够体验异国风土人情,了解当地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将有助于充实现有语言文化知识,使学生受益良多。

二、访学准备

为了确保此次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计划平安、顺利、圆满进行,作者认真做了诸多行前准备工作,包括参加教育部2015“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赤峰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部教师出国留学手续办理详解会,个人结合其他留学人的经验,做涉及海外学习生活的必要准备,尤其英语方面进行了两个月的强化练习,确保留学期间语言沟通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使得留美学习顺利进行。

1.教育部“平安留学”行前培训会。2015年6月3日,教育部“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报告厅隆重举行。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留学工作处副处长鄢智勇、留学服务中心出国处项目主管浦润楠、自治区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朱广元等出席培训会开幕式,全区24所高校的506名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参加了该培训会。此次培训为期两天,培训内容包括中西方文化差异、安保技能演练、心理讲座、健康与养生、中西医日常保健知识、中国公民领事保护、涉外礼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有关公派留学派出手续办理流程及有关规定等。此外,培训会还开展了欧洲及独联体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相关留学知识讲座。讲座人员均结合自身海外留学经历与大家分享了留学经验和体会,比如遇到的问题及给留学人员带来的学业和心理上的压力,并分析了问题原因;在国外要有安全意识,学会处理安全事故的方式方法,避免意外发生,做到“平安留学”。教育部的“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是确保留学计划如期顺利进行必要环节。

2.学院留学手续办理指南。此次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项目是赤峰学院与美国该校合作开启的第二年。2014年双方签署了访学项目并派出了第一批访学人员,非常成功。今年,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此次访学项目,由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全程选派工作,包括学院教师出国留学手续办理及相关要求。学校在访学人员办理出国手续做了许多工作,并与对方院校多次沟通联系,确保访学人员基本材料准确无误送达对方,美方的入学批准材料如期到达访学人员手中,以便准时办理签证。这些,为访学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2.强化语言知识练习。对于海外留学人员来说,出国后所面临的最大烦恼莫过于语言沟通障碍。由于国内英语语言环境资源匮乏的制约,访学人员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准备往往不足,导致留学期间无法用英语准确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影响了他们主动学习、积极交流的积极性。此外,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惑及纯正英语环境的冲击也会导致语言沟通难以进行,这也是导致英语专业人员遭受语言沟通障碍的最大原因。因此语言对于出国人员来说再怎么准备也不为过。此次美国访学任务之一便是强化语言能力,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很难在3个月期间有明显的进步。因此行前有扎实的语言方面的准备才能迅速适应真正语言环境,才会最大限度地消除语言不通的困惑,积极自主学习与他人交流。

三、访学过程

1.TESOL项目课程。7月5日至7月31日在美国中田纳西大学进行了对外英语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学习课程可分为教育教学和文化教育两大内容,其中教育教学课为主干课。课程涉及广泛,包括英语先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培养以及英语听、说、读、写模块教学等。其中教学能力培养课程从翻转课堂到批判性思维,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到小班个性化培养等方面讲解都十分详细,课堂上设置了许多讨论环节,对不同性质的英语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可行性的讨论,还涉及个人职业上发展方面。在文化教育课方面,主要讲解了美国文化教育、中西文化比较多元文化发展等。教育教学及文化教育课程的交替式的安排让老师们在紧张学习中体验到了轻松愉悦,同时又不失学习的凝重性及广泛性。

2.文化考察活动。8月1日至8月23日正值美国高校暑假时间,访学学校没有特别学习安排,让学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及爱好选择自主选择,如文献研究、撰写论文或社会文化考察等。此期间,笔者对美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文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当地教堂礼拜活动、印第安原始部落考察、乡村音乐博物馆参观、西部牛仔文化赏析及美国内战遗址参观等。这些文化考察给作者的访学增加了更为鲜活更为立体的内容,让作者走出书本知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走进实践,真实地体验并感悟作为外来者在美国本土的衣食住行、所见所闻,让此次美国之行有了更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3.英语课堂观摩。8月24日至10月2日是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最后一个阶段,主要以听观摩课的形式走入美国大学课堂,收获很多。作者根据个人学业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选听了以下几种课程:文学影视欣赏、英国文学、文献检索、语言学、二外法语课、高级写作、阅读及语法课。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授风格,从中学到了诸多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教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的融洽配合、积极交流。听选的课程类型及性质都有所不同,从类型方面来说部分是笔者目前教授的,部分是未来规划中所要开设的,还有一部分是笔者专业方向的延伸部分;部分是本科阶段课程,部分是研究生课程。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规律,本科生课程如语言学、文学等主要以学生听为主,教师鼓励学生勇于提问,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师按时检查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研究生类课程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后研读任务。鼓励创新,课堂上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与批评。课堂观摩活动让笔者真实体验到了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其精华,应用于我,乃是此次访学真正意义所在。

此次访学是作者职业生涯中最为宝贵的历程之一,使笔者进一步开拓了眼界,教学理念得到了深化,对我院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更有了信心。

参考文献:

〔1〕高靓.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目的论;翻译策略  

    一、文化负载词与美剧 

    “文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词汇往往构成了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中的难点,甚至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 

    美剧是中国人对美国电视剧集的简称。从最早拍摄于1970年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到《加里森敢死队》和《成长的烦恼》再到热播的《越狱》、《别对我说谎》等,所有这些让我们走进美国,走进美国家庭,淋漓尽致的全方位的体验美国文化。现在收看美剧的观众大多数是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人,这些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能够较为积极的接受西方文化,加上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网上在线观看更是观看美剧的主要方式。因此字幕译文对欣赏美剧至关重要,观众通过字幕译文就可以真实了解和感受剧中原汁原味的内容和情调。 

    本文根据《绝望主妇》第一季的字幕译文,分析剧中蕴含的独特美式文化内涵,探讨美剧字幕译文是否有效的把这类文化负载词传递给目的语观众,并归纳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二、目的论 

    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盛行的功能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费米尔创立的翻译目的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有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而《绝望主妇》这部系列剧的播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要达到较高收视率,进而赢得巨大的商业利润,就必须借助精彩的字幕译文。由此,目的论的观点与字幕翻译的关系就十分紧密。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一种具体形式的行动。凡行动皆有目的,一次翻译亦由目的支配。在任何一项翻译行动开始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它的目的是什么,否则无法进行翻译。 

    在目的理论的支配下,翻译的立足点在目标读者和翻译任务委托者身上,特别是放在目标文本他们所属文化中的功能上,译者必须根据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所要承担的功能来决定在翻译中应当采用何种方法和策略。 

    从译者的特定目的来说,源文本是翻译委托的一个组成因素,也是影响最终译品形成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但源文本在翻译中占据何种地位,它必须由译者这个专家决定,而译者做出决定时的关键因素则是特定情境中的交际目的,而不是源文本本身的地位。 

    三、字幕文化负载词的具体翻译方法(以《绝望主妇》中文字幕为例) 

    (一)直译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采用这种方法,原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就会原封不动的移入到目的语中,原语的文化内涵便得以保持。 

    例1:Lynette: I know someone who knows someone who knows an elf,and if any of you acts up, so help me, I will call Santa, and I will tell him you want socks for Christmas.You willing to risk that? 

    译文:我认识个朋友,她的朋友里有人认识一个小恶魔。所以,今天如果你们谁捣蛋,我马上打电话给圣诞老人,我会告诉他,你们圣诞节只要短袜就可以了! 

    这句活出现在第一季第一集中,Lynette带着自己调皮的儿子参加Mary的葬礼,为了能让儿子表现好一点,以至于不让她在众人面前丢脸,她利用圣诞老人来吓唬她儿子。Santa这里是指圣诞老人的意思,现在中国人对这个词已经不陌生了,所以直译为“圣诞老人”不会给观众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例2:Lynette:Yes, Renee was always the one with the fashion sense. Before I met her, I’d never even heard of Gucci or Prada…Or Chlamydia. 

    译文:雷尼是非常有时尚感的,认识她之前,我都没听说过古琦和普拉达这些奢侈品牌…哦,还有整容后的衣原体感染我也没听过。 

    Renee和Lynette是大学的好朋友,她嫁给了棒球运动员,她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在Lynette面前炫耀自己,而Lynette也不甘示弱,总是挖苦她。这句话是Lynette向自己的朋友介绍Renee时说的,“古琦”和“普拉达”这些都是时尚的奢侈品牌,现在中国人也都比较熟悉这些品牌,所以这里直译就可以了。 

    (二)意译 

    当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不同或者有冲突的时候,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就出现了困难。这时译者必须要优先选择文化意义,优先完成文化意义的传递。意译能够完成功能对等。在美剧中,大量的口头俚语和文化负载词都可以通过意译产生预期效果,并符合口语表达习惯。 

    例3:Bree:Change in behavior is a warning sign and you have been as fresh as paint for the last six months. 

    译文: 怪异的行为是一种信号,之前半年都还正常。 

    在这个句子中,译者对as fresh as paint这个短语进行了意译。如果直译为“之前半年像油漆一样新鲜”就会让观众莫名其妙了,这样的意译比较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让人一目了然。 

    例4:She didn’t cook much while moving up the corporate ladder. She didn’t have time. 

    译文:然而在她事业蒸蒸日上的那段时间,她很少下厨,因为她没有时间。 

    这个句子中出现了move up the corporate ladder,译为“事业蒸蒸日上”。能够形象的说明Lynette的职业生涯情况。如果直译为“爬上……梯子”,那效果全无。 

    例5:Guess we found the skeleton in her closet. 

    译文:看看我们能不能在她的衣橱里发现什么? 

    这句中,“skeleton in one’s closet”就表示一个人要“极力掩盖的丑事、秘密”。Susan等四位主妇按照当地习俗在好朋友Mary Alice的葬礼之后为其整理衣物,无意中发现了一封信。她们四个与Mary的关系非常亲密,“丑事”这个词带有贬义,不能用在好朋友之间。但是在译文中的“发现什么”无法表达“skeleton in one’s closet”这个短语想要表达的含义。建议译为: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秘密不?

    (三)替换 

    如果原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太大,直译与意译都不能充分或者有效的达到预期效果,影响观众欣赏作品,译者可以选用目的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来代替原语。 

    例6:Bree:This is half the reason I joined the NRA. Well, when Rex started going to those medical conferences, I want it in the back of his mind that he had a loving wife at home with a loaded Smith & Wesson. 

    译文:所以我才加入全国枪支协会, 每次Rex出差,我都让他记住,他是有老婆的,老婆爱着他,而且还有只上了子弹的制式手枪。 

第3篇

论文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软实力成为大国竞相角逐的对象,国家文化利益成为各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宗旨和目标。作为中国软实力核心的文化外交发挥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难以达到的独特作用。孔子学院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对加强各国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2003年作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宣布了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的计划。中国国家汉办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北京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可以说,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积极推动的项目,也是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一个战略。“孔子学院“的英文名称是”Confucious Institute”,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此,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办以来,从尼罗河畔到乞力马扎罗山,从富士山下到伊洛瓦底江边,从五大湖区到西伯利亚田野……在世界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短短4年,孔子学院花开全球,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孔子学院的迅猛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势头对中国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国家形象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文化外交指的是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一国的国际形象。

建构主义认为,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放射,国家将产生文化影响力,从而建构其广泛受到国际认同的一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而言,建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国家形象设计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中国以国家自身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积极推动世界的和谐化进程,积极发挥文化外交在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从而逐渐塑造起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孔子学院具有文化外交乃至公共外交的属性,其目标就是要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让外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同时,增进友谊,共创和谐世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是语言,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的同时推广中国文化,成了既便于操作也很有需求的文化外交行为。陈至立在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演讲时说,孔子学院要成为“海外汉语推广的基地,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2.铸就强势文化,提升一国的文化竞争力及综合国力。

一国的文化交流状况基本与国家综合国力成正比,经济水平高、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文化外交的水平相对就高,也就容易成功实现对外战略目标。

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言,“较之军事、经济等因素,文化如果运用得当,将能征服人们的头脑,产生持久、稳定的战略效果”。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当今世界,能否占据文化主角地位,即是否具有强势文化,将对一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强势文化的拥有者而言,在政治上、经济上对受众在吸引力方面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强势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其它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依然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中国外交在国际机制和国际事务中的实际参与度和话语权依然有待加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孔子学院正是以传播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孔子学院在海外迅速走俏并加速了“中国热”的升温,为中国的文化外交带来不少福音。

三、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1.加快中国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有了汉语作载体,中国的书刊、杂志、影视、网络信息等流传于国门之外将不再举步维艰。

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使中国文化成为吸引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同时这也将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促进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国语言的国际化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象征。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出去传播汉语言文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仅限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领域。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是海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同时也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传播学视角看,“孔子学院”的文化国际传播应该是搭建双向的桥梁:一方向是中国输出其语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向是从与国外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吸取其优秀成分,以服务于中国文化及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的事业。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理查德?鲍姆所说,“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8〕孔子学院正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项创新举措,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转贴于  3. 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

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塑造的,其向世界散布的“中国“,使中国国际形象极大受损。美前日本防卫所言旧俗史部长星岛九夫发表文章指出:“最近,‘中国’的论调甚嚣尘上,我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美国战略、美国国防和战略安全保障问题的专门研究人员,对中国进行观察,得不出这种结论。成为威胁的该是别国,而不是中国。”韩国学者李映周也系统批驳了“中国”,他指出“ 认为中国在21世纪强大起来必然构成对外扩张 ,威胁别国的观点是荒谬的” 。但是 ,化解“中国” ,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澄清。“ 孔子学院 ” 的发展正是向世界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向世界说明中国 ,辩解是非曲直。

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中的名句,通过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巨大画卷中凹凸起伏的方块汉字展示给全球几十亿人面前,我们看到的是受儒家影响的大国风范和礼仪;奥运会开幕式正是颂扬了中国的儒学价值观。中国用活字印刷版不断变换的“和”字,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怀,和要与世界人们共同缔造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各地孔子学院正赶上了这个好时机,做到了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对“和文化”价值观的尊敬、理解和赞同。孔子学院通过平和、 吸引、 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理解 ,释放善意,以此打破隔阂、误解,使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加深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华文明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有助于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无穷魅力;有助于展示中国文化外交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尤其是在经济崛起、国力大增之时,更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的潜力,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外交当中一项创新的举措,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最鲜亮品牌。孔子学院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虽然它在兴建中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但从长远来看,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的促进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实现了“让中国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搭建了文化国际传播的双向桥梁,在这种双向文化传播中,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不断走向成长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汉办: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特刊〔J〕, 北京,2008.29.

〔2〕 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外研社,2010.475-476.

〔3〕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4〕 王宁宁: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全面认识,科教文汇〔J〕,2009(6):134.

〔5〕 【美】肯尼迪?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M〕.胡少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2.152.

〔6〕 刘乃京:文化外交—国家意志的柔性传播,新视野〔J〕,2002(3):66-68.

〔7〕 宗焕平: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瞭望〔J〕,2007(11):96-97.

〔8〕 李智.《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软权力的运用》,《太平洋学报》〔J〕,2004年第2期.

第4篇

【关 键 词】 美国;肯尼迪高中;语文阅读教材;协调性研究

【作者简介】 陈霞,广东省深圳市深大附中教师。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读”是其中最占分量的一部分,我国《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阅读技能,阅读需求应该往精深方向发展。如何选择语文阅读材料?如何科学安排阅读材料的先后顺序?如何指导学生把阅读纵深化?如何让语文阅读发挥“大用”?语文老师一直在思索这一系列问题。

借着参加深圳市教育局海外培训24期美国班的机会,笔者赴纽约培训两个月,走进美国纽约州的十三所中小学,近距离考察纽约的中小学课堂,感受中、美基础教育的不同之处,收获良多,尤其是长岛肯尼迪高中语文部的阅读课。

美国不实行全国材,甚至不实行全校材,每位老师都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教学材料,这种自由度体现了教育部门对一线老师的信任,同时又可展示教育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虔诚度。长岛肯尼迪高中语文部制定了这份《肯尼迪高中9~12年级语文阅读指引》,该校语文教师就在这份指引下选择材料,不过,教师也可以不按指引选择,笔者在一个班听课时,发现该班老师所选用的霍桑的《红字》就不在此指引中。

当笔者把肯尼迪高中这份指引里罗列的作品一一翻译出中文名称时,心底不禁涌起敬畏:这是一份有智慧、有重量、负责任的阅读指引。这份指引,可以用几个协调来概括:

一、基础阅读与附加阅读的协调

纽约州的高中语文以阅读为重,语文课不讲字词句法之类的语法常识,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阅读全本著作,并撰写论文。肯尼迪高中也不例外,该校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阅读指引最清晰的特点就是把阅读分为基础阅读与附加阅读,二者比例约为1:2。基础阅读多为古典文学,尤其是大师作品,例如莎士比亚戏剧、古希腊戏剧和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离学生的生活稍远,有较多的背景知识障碍,所以老师把它们作为基础阅读。附加阅读多为当代通俗作品,年代较近,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不会给中学生带来过多的阅读障碍。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基础阅读就是要阅读经典,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基础阅读文本偏于艰深,阅读障碍过大,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设置丰富且稍微浅易的附加阅读书目,这是对基本阅读的有效补充与延伸。

我国越来越注重全民阅读,但从每年阅读调查统计数字来看,畅销书多为一些成功学、保健养生类的,中小学生热衷阅读的书籍也多为比较浅显的流行读物,甚或只读韩日漫画。我们的中小学阅读课程设置可以借鉴肯尼迪高中的思路,注意基础阅读与拓展阅读协调,让阅读真正发挥功用,使之成为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协调

与我国高中的阅读书目比较相似,肯尼迪高中的阅读指引侧重古典的经典文本,莎士比亚的作品有6部之多,占基本阅读的五分之一。除此以外,基本阅读还涵盖了古希腊经典戏剧和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厚重,在阅读和解读方面都颇有难度,在我国通常是大学中文系的阅读资料,而在肯尼迪高中是必读书目。附加阅读书目绝大多数是美国当代文学作品,主要体裁是小说,另外还有一些剧本和非虚构文学。笔者对美国电影特别感兴趣,看到附加阅读的作品目录时,忍不住会心一笑: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已搬上银幕或获得金球奖、奥斯卡奖等,如《十二怒汉》《抉择》《街头日记》《弱点》《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搏击俱乐部》《冷山》《末日危途》《德库拉》……其中,震撼人心的《十二怒汉》更是在影坛举足轻重的作品。这样选择的原因估计有二:一是难度适中,易于被学生接受;二是可借助影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品,拓宽了阅读的渠道。古典文本的厚重和现当代文本的鲜活协调,这就使得阅读资源获得了平衡。

三、本土文学与外来文学的协调

阅读指引一共列出83部作品,基本阅读部分莎士比亚占较重分量,除此以外,多为美国作家的经典作品。作为基本阅读,这样的安排比较稳重,促使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保障了经典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美国是个文化大熔炉,这个特点表现在美国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学阅读也不例外。细看肯尼迪高中语文的附加阅读书目,会发现该校颇为关注少数族裔和女性作家的作品,犹太裔、非洲裔、亚裔和美国裔黑人作家作品占了一定比重。例如《抉择》是犹太裔作家哈伊姆・波图克1967年的作品,《大披巾》是犹太裔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描写犹太人二战创伤及战后生活的作品,《自然》是犹太裔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作品,《同名人》是印度裔作家拉赫瑞的作品,《灿烂千阳》《追风筝的人》是伊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是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的作品,《长路漫漫――一个童军的回忆》是塞拉利昂籍作家伊斯梅尔・比亚的作品,《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又译《我不是拉登》)是巴基斯坦裔作家莫欣・哈米德的作品,《喜福会》是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

除了谭恩美的《喜福会》和在我国曾经畅销过的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其他少数族裔作家在我国还属于不太被关注的,但他们在美国却走进了中学课堂。这些少数族裔作家的作品多为纪实作品,少数族裔作家在异质文化中思考少数族裔的生活现状,用文学传达少数族裔的生活挣扎和心理感受,这些精神追求和文化诉求获得了美国读者和社会的认可。立足本土,关注全球,这恰是印证美国社会的共识:在平等理念下融合各族裔,保持文化多元,促进文化融合,加速文明交汇,这正是美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来源。

我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侧重选择汉族作家的作品,而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有不少杰出的文学作品,如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伟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作品《嘎达梅林》、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维吾尔族英雄史诗《乌古斯传》等,如果我们增加对本土的少数民族文学的关注,对培养学生的兼容并包的素养应该是有所裨益的。

四、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的协调

奥巴马政府2011年提出“州共同核心标准”(“CCSS”,即“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在阅读标准方面,要求美国从小学到12年级,要逐渐用“信息性文本(Informational Texts)”代替“虚构文学(Fiction)”,帮助学生提升接受复杂的非虚构性信息(包括研究、报告、原始文献)的能力,要求小学的非虚构文学(Nonfiction)阅读要占学生阅读总量的一半,到12年级(即高中毕业班)时,非虚构文学阅读必须占据阅读的70%。CCSS推荐了托克维尔的名著《美国的民主》、旧金山联储2009年的《联邦意见》 (Fed Views)、美国总务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的《13423号行政命令:强化联邦环境、能源、和交通管理》等这些政治经济类的信息性文本。

何为非虚构文学?在我国,目前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参考西方文学界的释义,以及综合中国作家莫言和评论家李敬泽的观点,非虚构文学的特点是基于事实(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的创作,但仍属于文学的范畴,只是较虚构的文学作品而言,非虚构文学更强调真实性、独立性、亲历感和现场感。

美国“州共同核心标准”对学生阅读非虚构文学的比例要求高达70%,这个要求引发了来自一线语文教师的质疑。针对质疑,“州共同核心标准”研究团队作出阐释性的强调:70%的非虚构文学阅读并非指语文课的比重,而是包括所有课程,如社会研究、科学等学科的阅读。尽管有其他学科分担非虚构文学阅读的教学比重,语文课必须承担一定分量的任务,这也是毋庸置疑的。长岛肯尼迪高中显然已经响应了“州共同核心标准”的要求,阅读指引里出现了为数不少的非虚构文学,如:《天使的灰烬》《奇迹创造者》《布鲁克林有棵树》《冷血》 (美国著名作家楚曼・卡波提的被视为“非虚构文学”的最经典作品)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狼踪》《长路漫漫――一个童军的回忆》《美国大厨》《玻璃城堡》《永恒美丽的背后――孟买地下城的生命、死亡与希望》。

这些作品,或自传体风格的小说,或回忆录,或学者笔记,或日记,或基于真实人物故事的创作,它们的共同点是强调素材的真实性,文本传达出亲历感和现场感,容易让中学生在这些非虚构文学中真正关注他人的世界,学会换位思考,体验多元文化,指导青少年培养志士情怀,形成普世价值观。这些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内容是“非虚构”,但手法风格还是“虚构”文学的特点,文艺性比较明显,离“州共同核心标准”强调的纯粹的“信息性文本”有一定的差距。笔者推测,那些倾向于信息性文本的非虚构文学阅读应该是社会和历史学科的责任了,而语文的阅读,从肯尼迪高中的阅读指引推荐的作品来看,还是关注了文学性,注意到了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的协调性。

五、语文的文学性与工具性的协调

学语文到底有什么用?经常有人批评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甚至有“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批评。所以,语文教学界应该明确“语文的用处”,勇于直面并解答公众的疑问。目前国内高中语文教材已经比较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单元训练题里设置了大量社会实用类的训练题,但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多注重基本篇目,易忽略附录里的实用训练题。这不能怪中小学老师,因为目前语文教学质量考核手段单一,考试模式古板机械,不外乎在字、词、句、篇、主旨、手法分析的圈圈里打转,扼杀了语文的文学性。工具性容易被忽视,文学性被应试制度冲淡,怎样平衡语文的文学性与工具性?

肯尼迪高中语文阅读指引里有提供大量的各种体裁的文本,却不见生活应用文,更不见语法知识方面的材料。观摩该校语文教师的课堂,发现他们不注重语法讲解。肯尼迪高中的语文老师说他们的课外作业就是定时定量读书,写读后感或者论文,也有画图、写报告、做食谱、海报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作业。而课堂上,教师就是一个主持人,调动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听课时,我注意到老师几乎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任由学生表述各种千奇百怪的观点,强调他们要自圆其说,然后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教师张贴在教室的学生作业,没有用红笔修改,没有用“√”“×”符号作的批注,只有赞同或中肯的建议。难怪学生们敢于表达、勇于表达,因为无论他们怎么表达,都不用顾虑对与错,只需要让自己的观点建立在论据之上即可。

第5篇

关键词:能力视域;外国文学;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73-02 收稿日期:2016-05-06

作者简介:张冰洁(1980―),女,西安翻译学院讲师,西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对于教育来说,其关键在于教育质量的发生,而教育质量发生情况的好坏则在于考核的结果,因而教育考核的办法事实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人文社科教育来说,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外国文学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来说,外国文学则注入了另一股血液,那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在新世纪的今天,中国也进入了全球化的范畴之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因而必须对西方的文化也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而外国文学则成为了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自然外国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无论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而目前开设的外国文学课程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考核方式的陈旧与落后,导致了教育质量得不到最终的提高,有鉴于此,笔者立足外国文学教学,从中文专业的角度,来谈谈外国文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以能力培育为目标的改革理论基础

考核方式的改革,从实际上来说,并不是对一次考核的改革,而是对外国文学教育的改革,因为从考核方式的改革来说,这是不合时宜的,教育质量的发生,是一个连续而持久的过程,如果单就考核方式这个内容来改革,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故要从考核的基础来先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也就是对外国文学教育的过程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探讨考核方式的改革。

1.文本细读与文本阐释综合

对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来说,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走进外国文学的文艺作品,而不仅仅是一个走马观花地对课本的传输,但目前存在着极为广泛的现象即没有文学作品的细读环节。不可否认,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学成为一门边缘的艺术,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其文学作品的阅读数量与教师这代人来说,有着较大的差距,众多的大学生其外国文学作品的读量都是极为缺乏的,而这种阅读量的缺乏导致如果仅仅是从课本的解读和文学理论的直面宣讲来说,对他们无异于天方夜谭,因而这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审美特质的把握,就更是一种揠苗助长了,故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新的环节,那就是文本细读。

从文学教育来说,文本细读本来就是对文艺理论的要求,它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新批评理论的一种文学主张,其主旨在于对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进行挖掘,要求批评家对于文本中的每一个词进行批评注释,然后从词句的搭配等多个方面,找出隐含于文学作品之内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每一个细节信息量,从而真正地达到对其作品的解读,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自然这对文学批评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从而笔者认为这对外国文学教学来说,在当下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事实上笔者所认为的文本细读对外国文学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它可以带领学生走向文学作品,亲身研读文本,当然这也不是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切合实际的,但是可以采取分组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从而在一定的基础上增强其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二是可以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学有全新的理解,尽管这样的文本细读或许也只能增加其一小部分的阅读量,但是却能使他们对外国文学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还可能带动一部分人的兴趣,从而培养其阅读和学习的兴趣;三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部分,即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能够更好地深入作品,挖掘异域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而不至于使得学生产生过于盲目的感觉。

但是对文本的细读只是教学的一个方面,相对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对文本的阐释,因为文本的阐释有助于其理论的深化,从而达到对课程的深度和意义的多层次的解读,使得多种可能性和多种解释出现,这才是外国文学的教学目的,对于外国文学的教学来说,不仅是一种文学的教学,而且也是对文艺理论的一种深入与阐释,如果失去了这个高度,自然也就失去了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从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不能实现质的提升。

2.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其文化理解的能力

外国文学的教学,实际上是文学史的教学,而对于外国文学的本质来说,也就是文本来说,却在一个极为次要的位置,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且身处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学艺术边缘化的加剧,使得这个现象更为严重,因而笔者才在上文中重视起文本的细读,但是这个细读的过程以及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依旧不能解决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故必须更加深入地对文化进行理解,从而找出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脉络,真正地完成对现代西方文学走向的理解,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文学作品入手,理解和深化对外国文学的理解,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对于学生能力的形成来说,外国文学教学不仅仅在于其对外国文学的文本理解的能力,故要真正地了解外国文化,仅仅从文学文本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了解其相关的阐释,这也就是文艺理论家对相关文本的阐释,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理论知识是学生能力实践的基础,又是其转化成为自己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这便是外国文学课程开设的根本意义,因而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实践过程,而这个过程综合外国文学的特性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外国文学的文本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内,阅读十到十五部外国文学作品,然后在这其中选择学生自认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即可以表现为读书笔记,也可以表现为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如戏剧、评书等表现形式,从而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然后组织相关的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中,将学生们的成果展现出来,或者是鼓励理论掌握比较深入的同学进行论文的写作,从而对其向理论性研究转变的学术培养。

另一方面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专业的设置转型,对于大多数中文教育教学来说,其最为普遍的职业选择也在于教师的培养,因而在外国文学的教育教学中,可以进行相关的解读和讲课,也就是在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组织对相关的文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解读,然后再进行教育教学的比赛。

二、以能力为核心视域的外国文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以能力为核心视域的外国文学课程考核,不能再与传统方式一样,而应是一个信息过程的传递和一个能力过程的传递,因而应注意考核思路的制订与考核的过程性理念的加入。

1.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对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来说,则应该注重几个方面的多样化,首先是目标的多元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目标。知识的目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传统考核方式的主要部分,不论怎样都是不应该缺乏的。这对于外国文学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对于传统的来说,却成为了全部,故显得不够科学。

(2)能力的目标。能力的目标对于外国文学来说,则是最为主要的,即是一个鉴赏力的培B,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外国文学文本独立分析的能力,而这主要包含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准确地把握文本处理的能力。

2.过程化的考核思路与理念的制订

对于教学质量的生成来说,诚如上文所言,这是一个过程化的东西,因而这也是一个多元化思路的过程。对于外国文学的考核方式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革:(1)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不再是考核的主体,而只是一个内容的提供者,而具体的考核内容与方式的制订,则可以是多样化的、全面化的,例如对于内容来说,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制订,也可以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说。(2)鉴赏力与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的程度上,既是一个知识信息的考核,又是上文所说的知识的考核。而鉴赏力的考核,则是一个能力的考核,对这种内容的考核来说,可以通过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教育教学设计以讲课或者是说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思考,是一个过程化的改革,因为从主体来说,对考核方式的思考,如果没有在学习中进行思考,是呈现不了东西的,而鉴赏力的考核则更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尤其是对外国文学,这更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双重结合,如果这两者之间缺少了一种文化的理解,就不能有水平地表现出来,因而对于外国文学教育来说,就必须进行一个过程化的考核与过程化考核理念的加入。

参考文献:

赵世举.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时间.中国大学教育,2011,(11).

袁文平.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李蓝玉.英美文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

第6篇

论文摘要: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亮点在国外凸现,为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和研究武术在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认为:武术以孔子学院为依托在国外推广渐成趋势,但其传播途径和方法尚未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武术文化在孔子学院蓬勃发展,在海外发扬光大。

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世界造成了巨大冲击,我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时采取了及时、果断、有力的措施。其中包括积极参与国际货币组织及各种国际峰会的活动,并对许多组织和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以负责的大国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模式”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思考和学习中国人的长远计划和理财方式。在这一特殊背景下,使得世界更加关注和看好中国,学习中文、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已逐渐成为西方有为一代的追求,“汉语热”也成为世界语言文化中的一大亮点。而作为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代表的孔子学院,近年来正以惊人般的速度在海外落地生根。乘孔子学院之风,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代表,理应乘势发展。

1武术文化依托孔子学院传播的依据

1. 1孔子学院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并发表大会宣言。宣言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创始者,其“仁”、“礼”的思想核心是中国厚重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中国以孔子命名在各国建立孔子学院,正是汲取孔子智慧、传播中国文化的正确选择。诚然,中外合作创办孔子学院,是海外朋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和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中国向国外汲取文化精华的窗口。

1.2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长期融汇而形成的一个巨大复合体,包含了中国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文化要素。虽然其主体结构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又不断地在形式和内容上吸收、融合了其他要素,以适应其演化过程中各时代的需要。它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武术源于战争、生活实践和社会活动,其发展变化受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有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等的影响与渗透,具有内倾性、和谐性、艺术审美等特性。”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哺育下,武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历代华夏民族不断创造、提炼的结晶和生活智慧的凝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1.3武术文化走向世界是一种使命

“中国文化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滋补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另一方面,在与民族文化系统的交流中,也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川’〕武术自发源之始就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融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精神和价值,武术的民族性正是其自立于世界文化、体育之林的关键。当今世界,是多元竞争的时代,文化是国家间竞争的最有力武器,伴随着孔子学院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中国国家软实力也随之逐步提升。借助孔子学院将中国武术文化推向海外,可谓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世界文化共享,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光荣使命。

2武术文化在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

“孔子学院担当着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实行中外文化互动的重任。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曾说,目前海外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估计2010年全球将有1亿外国人学汉语。从2004年中国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开始,目前有8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旨在传播中国文化。”各国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在汉语教学的基础上,书法、国画、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代表,武术也在孔子学院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现着,而且国内相关机构也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在努力付出。

2. 1武术在孔子学院的表现形式

2.1.1以表演形式出现

不同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自然武术在孔子学院的呈现形式也不一样。中华武术将中国人的智慧与武术技击融为一体,尤其是李小龙等人的传承与发扬,由于大多数外国人对真正的中华武术还比较陌生,因此,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武术表演是他们了解武术的最好方式。例如:中国政府派武术表演团到国外进行的巡回表演,其中就包括在孔子学院的表演,表演呈现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不同拳种和门派的精华内容,为孔子学院的学生和广大民众带来了异彩纷呈的视觉享受,极大地激发了国外人们对中国武术的兴趣。另外,大多数孔子学院在节日庆典和特术活动时都有不同形式的武术表演项目出现。更可喜的是有些孔子学院的学生将自己学来的武术动作拿上表演台,他们穿上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服装,饶有兴致的展现着武术文化。

2. 1. 2以课程及宣传等形式出现

挪威卑尔根孔子学院把中国武术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长年驻有两名专业武术教师,开设了太极拳、少年拳以及中医养生等课程,致力于汉语和中国文化在挪威的推广;喀麦隆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为学生开设了太极拳班,孔子学院很多同学都争相报名,热切期望学习太极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非洲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通过图片展示、影片播放、文字宣传等方式大力推广中国功夫及传统文化。在孔子学院,身着中式服装练习中国武术的非洲人也越来越多,赞比亚政府和中国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里就已包括了中国武术交流。可见,中华武术在孔子学院的热度极高。

2. 2国内为武术在孔子学院发展做出的努力

为进一步实施中华武术文化在孔子学院的推广,国内相关机构也正在做出努力。如孔子学院总部在河南篙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建立的唯一一个以武术为特色的“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承担着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武术教学与巡演任务。基地已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并组成专业的表演队伍,以期为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开展汉语教学和武术巡演活动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

3武术文化在孔子学院的传播对策

“出于文化猎奇,也基于文化认识,世界性学习中华武术成为潮流,中国不失时机的通过境外武术表演、派出专业教练、实施武术培训、举行武术比赛等形式积极推广中华武术,从全球192个国家拥有武术协会的数字上看,国家之多,数字喜人,但值得深思的是每个武术协会所拥有的武术人口十分可怜,而与此同时,西方竞技体育却占领中国市场。”因而,寻求一种更为实际的武术推广方法是当务之急。目前,孔子学院在各国分布广泛,发展迅速,中华武术可以孔子学院作为众多传播“点”,以“点”到“面”的进行辐射性传播,进而覆盖各个国家,这样,武术推向世界的步伐岂不更快?面临的问题是,该怎样借此契机传播武术文化。

3. 1注重表演传播的视觉效应

武术套路的动静缓急、定式与飞动之美;散打的躲闪腾挪、激烈对抗之美,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激发观赏者的习武欲望。“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句‘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也曾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著名诗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皆体现出了武术的观赏价值。外国人通过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了解中国功夫,通过《少林寺》、《霍元甲》、《卧虎藏龙》、《功夫之王》等神往中华武术。武术除了具有非常时效的技击作用,而且其表演功能对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也起了很大作用。“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曾派表演团在东南亚进行过表演,并促使了东南亚武术馆、武术会、武术学校的成立。后来,又参加了第11届德国奥运会的武术表演,十分成功。”因此,可在孔子学院推行武术文化巡回表演活动,选择代表性强且具有独特文化辐射性的武术项目,演练与技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将武术与中国元素巧妙结合,编排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节目到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进行巡回演出。

3. 2让武术走进孔子学院课堂

“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仁SJ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亚洲大趋势》一书中说,“整个世界舞台正上演着一出大融合的戏剧,‘西方人正在从东方进口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他在书别举例说美国公园里80岁的东方人和30岁的西方人一起打太极拳,有些人还研究中国道家的打坐和内功修炼方法—气功。”武术健身和武术文化修养正在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据回国汉语教师反馈,外国学生最喜欢的中国文化项目中,武术名列前茅。世界人们如此关注和热衷于中华武术,如果让武术广泛走进孔子学院课堂,每天为学生们上一堂武术课,既可以调节学生学习汉语的单调和乏味,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增强其体质,同时还会保障武术在该国具有长期、稳定的传播对象。孔子学院学生是具有不同年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人,如果让每一个进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都能了解并接触武术,从他们的言传甚至身授来扩大中国武术在该国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武术知识和技能得以广泛传播,而且中华文化也可以借此机会发扬光大。

3. 3注重武术师资的培养和利用

中华武术以其健体防身、医疗保健、竞技观赏等特点,极受中外人民的青睐。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武术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各国的体育文化市场及孔子学院对武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大量道德高尚、文武兼备的高素质武术人才到孔子学院担任武术教师是可选之举,具体做法是:

(1)为适应学生的需要,可通过培养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武术文化知识,以武术文化知识作为讲授内容贯穿于孔子学院课堂,学生对武术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会产生学习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更有利于专业武术老师的技能传播。

(2)定期派出专业武术教练到国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巡回执教。要想让国外朋友了解到传统武术的精华,就需要配备专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武术教练。韩国人在此方面堪称表率,为了加快技术的国际化传播,他们曾花费重金向国外派遣大量教练员,以惊人的速度将贻拳道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不仅如此,巡回教练还可以避免师资的匾乏,可使各孔子学院所安排的不同时期的武术课得以顺利开展。

第7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钢琴人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73-02

任何艺术交流的深度都是文化内涵的交流,钢琴艺术的交流不是单一技术层面的交流。钢琴艺术在中国扎根、推广是文化交流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加强,不断促进我国钢琴艺术人才向着专业化、体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文化交流

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在各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如阅读国内外的相关书籍、观摩艺术交流活动、练量的国内外教学体系专业教材等等,通过交流掌握技术手段、开阔艺术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来理解音乐作品,达到完善和提高艺术水平的目的。而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中外相关专业文献中,由于中西方不同文化为各国的专业文献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在对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专业文献学习中,除在技术和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之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其作品呈现的风格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迥异。文化交流就是为钢琴专业人才提供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渠道。钢琴专业人才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为了能够理解不同国度的不同文化,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文化涵养,才能理解和感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钢琴人才发展初期,重视阅读作曲家的传记,看作品的简要介绍,听作品的录音,通过读、看、听可以直接了解弹奏作品的创作理念、意图以及音乐表现的内容和形象,进而可以加强对技巧的掌握。这个时期的文化交流是初步的和萌芽的,重点放在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上。目的在于明确作品风格、接近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完善弹奏技术,能具备刻画音乐形象的基本能力。不同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介绍的文化内容之间会有异同,因此,越全面了解文献资料,形成自己艺术观念的时间就越快,激发二次创作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所以初期的文化交流,是钢琴人才具备发展能力的奠基石。钢琴人才发展的高度,也是由这一时期涉猎文化交流的宽泛度决定。

在钢琴人才发展的中级阶段,钢琴人才对文化交流活动常常处于主动参与状态。这个时期,有些人才已经走向国外,有机会直接接触当地文化,开始融入当地的教育和演奏氛围中,处于不断探索的发展状态中。依然在国内学习的钢琴人才,在地方举办的音乐节、学校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一些观摩活动中,也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国内外演奏大师的演奏和教学,通过更多的途径认识国外文化,开始中西方钢琴文化的全面了解。这个时候,钢琴人才得到发展的是文化精粹提炼能力,在了解中不断接受,在思考中不断研究,在演奏活动中不断体验。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有了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主动性,基本具备了向深度研究和探索的认识能力。

当钢琴专业人才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其热衷的活动。其中各种专业比赛,成为钢琴专业人才参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参与比赛,使钢琴专业人才有机会接触各国的大师和同行,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观摩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培育出的,带有不同文化印记的同行和老师的专业演奏、大师班的学习等,都会对钢琴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使其不断提升新认识,以达到对文化艺术层面的理解和提高,可以说,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研究内容和视野更加深入全面。

综上所述,文化交流活动在钢琴专业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钢琴专业的人才,应该重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文化交流在钢琴人才发展中具有推动性作用

(一)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文化交流对于钢琴人才而言是一种由理念和实践共同组成的活动形式,能够激发钢琴人才在学术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步扩展和完善钢琴艺术的新路径,在钢琴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发展策略。

从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来看,无论在演奏方面,还是在教学方面,都给钢琴专业人才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提供了新的学术研究视角。如:我国的一些高等专业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师,在留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有机会到意大利的专业音乐学院进行访学活动。在此期间,访学者通过观摩音乐会、参加大师班学习、举办和参与音乐会、参加艺术节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钢琴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这种直接的参与和交流,极大地增长了对异国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同,达到了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再如:我国开创“协作钢琴”学科建设系统发展规划的新策略,也是借鉴于国外的学科建设思路。“协作钢琴”(CollaborativePiano)学科作为独立专业,于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创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协作钢琴”专业在美国已经非常普遍,意大利大部分学校也都拥有了协作钢琴系。“协作钢琴”作为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包括钢琴与器乐、钢琴与声乐伴奏(PianoAccompainment),钢琴与室内乐(PianoChamberMusic)等与他人协同合作表演的艺术形式。在意大利“协作钢琴”学科专业中,我们能看到钢琴人才的发展,不再是以钢琴独奏这一单一的表演形式为主导存在,而是以钢琴声乐伴奏、钢琴器乐伴奏和钢琴室内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发展,使钢琴艺术呈现出日益丰富的表演形式,有效的推动了钢琴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复合型钢琴人才的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文化交流所达到的目的不仅是专业人才水平的提高,还能拉动钢琴专业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

(二)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文化交流因为地区和内容的多样化,而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各国文化通过交流,才能在世界传播。音乐作品风格、作品中的创作元素,都折射出了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开放的文化交流态势与开放的人才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和的。从中意两国钢琴人才的学术交流来看,首先,双方都需要开放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才能使钢琴人才有机会和平台展示专业技能、学术理论研究等全方面的能力。其次,意大利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性,要求钢琴人才对“意国文化”具备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交流理念。对于意大利钢琴艺术文化的多样性,钢琴人才应本着“”的艺术发展理念来与其进行文化交流,用开放性的思维与心理来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鉴赏和感受“意国风情”带来的多元化的文化魅力。所以,文化交流恰恰推动了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

(三)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文化交流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传播是世界通用的方式,它可以冲破不同国家语言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各国文化不仅深受本国人民喜爱,更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只有借助文化传播才能够扩大其影响。钢琴人才通过文化交流才有机会聆听各国的作品,才有机会进行巡回演出,才有机会让西方的文化、音乐、钢琴演奏大师来到中国,让我们中国的文化、音乐、钢琴作品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对此,我国的对外交流项目,给予了很大力度的资金投入,将文化单位、教育单位都纳入在资助计划之中,使钢琴专业人才的发展有了专属领域。正是在这种文化交流备受重视的政策实施中,才会出现中、外钢琴专家的走出去和请进来,这种讲学交流从另外一个角度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如:意大利钢琴家来京、津两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为双方了解中意文化、音乐作品、钢琴家演奏风格创造了良机。其中大师班的讲座,更是在钢琴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极佳作用,通过文化交流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在实践和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再如:曾在意大利留学的学者以及项目组成员,在学习钢琴声乐伴奏艺术回国后,共同进行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力求集体攻关,拓宽研究层面,丰富研究内容,以达到在教学和实践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只是与世界文化沟通的一个缩影,只有将文化交流和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才能为钢琴音乐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没有文化的音乐作品,没有文化的钢琴演奏人才,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精神的支柱和心灵的归宿,只有文化交流才能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

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推动钢琴人才发展的重要策略,而日益受到关注。无论是各个层面的讲学活动,举办国内外的专业比赛,还是演出交流等各项活动,都能达到不同文化理念的交流,从而促进钢琴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文化理念的提升。此外,在文化交流活动中,明确研究和学习方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能够迅速使钢琴人才的能力得到提升。钢琴专业人才通过交流能直观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风格,不同演奏学派的特点,在学习和研究内容中有意识地选用其它国家演奏学派的经典曲目,在演奏中融入这一学派的文化要素,在不同文化的浸润中,深刻理解演奏学派的风格和文化理念。

由此可知,没有文化的交流,就不能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就难以归纳、总结、分析、提炼不同文化的精粹;没有文化的交流,就缺乏作品演奏中音乐层面上的丰富、演奏作品的内涵和音乐文献研究的持续发展。作为融汇文化和音乐的钢琴演奏专业,其发展也就难以保持勃勃生机。所以,钢琴专业人才就要在文化交流中,学习、展示、思考和研究不同的文化艺术作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钢琴艺术人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于颖.论音乐欣赏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M].时代文学,2009.

[2]宋文里.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M].民族教育研究,2010.

[3]李小诺.音乐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

[4]论文化传承视阈下的高师传统音乐教育[M].大舞台,2012.

作者简介:

郝蓉蓉(1981-),女,汉族,内蒙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键盘系讲师,获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艺术教育钢琴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和艺术指导教学。

第8篇

关键词:傅恩;《花间集》;英译;传播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27-05

早在词成为宋代的繁盛文学体裁之前,晚唐五代时期即出现了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该集收录18位词人的500首词作,是早期经典古词的集中刊刻。“《花间集》规范了词体的文学特质与审美基础,在中国文学史(词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素有‘倚声填词之祖’的美誉。”①

在西方世界,首先对《花间集》(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进行全本英译尝试的是美国汉学家傅恩。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花间集》全译本。纵观海外众多中国古词的翻译,“傅恩的《花间集》翻译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地方”②。富有开创性且独具特色的傅恩《花间集》英译本,它的体例如何,翻译究竟有哪些特点,出版30余年来在全世界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笔者拟做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与归纳。

一、译者傅恩与《花间集》译本

译者傅恩,英文名Lois Fusek(罗伊斯・福瑟柯),系美国当代著名女汉学家,毕生以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研究为志业。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探究,她遵循当代海外汉学家的一贯做法,取汉语名字“傅恩”,晓谕汉学界。傅恩早年求学于耶鲁大学,1975年在著名汉学家傅汉思(Hans H. Frankel)的指导下,以论文《曹丕诗歌研究》[The Poetry of Ts′ao P′i (187-226)]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傅恩入职芝加哥大学,任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傅氏的代表性著述有《〈高唐赋〉论》(The "Kao-t′ang fu", 1972-1973),《评〈钟与鼓:口语传统中的经典诗学〈诗经〉〉》(Review on 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 by C. H. Wang ,1974),《评〈辛弃疾〉》(Review on Hsin Ch′i-chi by Irving Yu-cheng Lo, 1974),《三遂平妖鳎郝薰嶂械耐ㄋ仔∷怠罚The Three Sui Quash the Demon′s Revolt: A Comic Novel Attributed to Luo Guanzhong,2010)等。

1982年,傅恩翻译的《花间集》在纽约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系该社“东方经典译丛”(Translations from the Oriental Classics)丛书之一,其底本是1960年中国台北出版的《宋本〈花间集〉》。为了进行准确的译介,傅恩综合参考了各种《花间

收稿日期:2017-01-09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409)。

作者简介:葛文峰,男,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博士生(淮北235000)。

集》笺注,涉及中国的多种刊本:华连圃的《花间集注》(上海,1935)、李冰若的《花间集评注》(香港,1960)、萧继宗校注的《花间集》(台湾,1977)。其中,“华、萧二人的评注与诠释影响了傅恩对《花间集》的解读,对其翻译助益颇大”③。

傅恩《花间集》译本除却500首花间词的译文(共160页)之外,其中的副文本极为丰富。“引言”(共32页)是译者解读、翻译、研究《花间集》的总结性论述,分为“翻译方法”与“《花间集》简介”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译者着重介绍了自己翻译花间词的方法,意在将花间词的体词特征传递给英语读者;第二部分简述了《花间集》的成书背景、主题特色,重点论述了温庭筠、韦庄的花间词文体,并从跨文化、比较文学的角度,将温、韦与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Baudelaire)进行对比分析。傅恩认为,《花间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第一种矛盾是花间词崭露头角于唐代璀璨文学的黯淡之时,却又得益于唐诗的滋养,逐步形成了新的语言与审美;第二种矛盾是《花间集》反映的诗性是男性、女性杂合的两性对立统一;第三种矛盾是花间词逐渐脱离了音乐传统的束缚,其创作脱胎于严格规约的曲调和旋律④。《花间集》的“序”由欧阳迥撰写,尽管译者对其中的观点不完全赞同,但是仍旧忠实地译出“序言”全文(共4页)。“花间词人小注”(共6页)含有译者所撰18位词人的简介,含生卒年、出生地、人生概说与词作略论。“词注”(共4页)主要是译者对花间词中的地名、典故、文化专有名词进行的阐释性解说。“词牌索引”(共8页)将《花间集》中所有词牌列举出来,词牌是意译的,辅以威妥玛拼音,并将其关涉的花间词人与页码分别列出,便于读者检索、查找。“总体索引”(共4页)以专有名词字首字母为序,关联译集中所在的页码,极大方便了读者阅读。译者在译本体例上作出的种种努力,是为了向英语读者引介“词这一文类的特色和其中所体现出的独特文化内涵及《花间集》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意义”⑤。

二、傅恩《花间集》英译的策略与特点

身为汉学家兼翻译家,傅恩《花间集》译本翻译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传译“词”的文体特征,尤其是古词作为区别于古诗的“长短句”形式特征。词体外在形式结构的灵活多样,与词作的内容密切相关,其自身具备一种意蕴表达,更直接影响着词作的叙述与审美生成。因此,傅恩首创了一种针对词体形式特点的翻译方法――“结构对译法”。她论述道:

我在翻译《花间集》的过程中,竭力赋予不同词作结构以独有的意义表征。花间词的翻译不仅在于文字意义的传达,更在于其特定的诗学形式书写。诚然,英汉语言的差异,决定了结构层面的转译极为困难。但是,对于《花间集》而言,各类不同词体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进行全集翻译的时候。……如果采用(最为流行的)自由诗体翻译《花间集》,那么,词体形式的重要意义则无法显现⑥。

由此可见,傅恩英译《花间集》的主要目的之一即从本质上向异域读者传达词与诗的美学内涵差异,不同词牌下的词作,字数、行数、平仄、韵律等“长短句”结构形式的语言外在之美,是一种全新的文学阅读体验。为了达到在翻译中体现词体结构的目的,傅恩以译文的长短映射原词中汉字字数的多寡。在同一首词作中,原词每行的字数越多,与之对应的译文长度越长;原词每行的字数越少,与之对应的译文长度越短。如果原词出现字数相等的两个或数个词行,译者则尽量使得它们的译文长度保持一致。傅恩坦言:“明知以英语体现词体的形式特点极其困难,但我还是尽力而为,将其展现在译文中。”譬如她翻译的韦庄词《荷叶杯》。

荷叶杯"Lotus Leaf Cup"(Ho-yeh pei)

绝代佳人难得,It is difficult to meet with so exquisite a beauty,(6)

倾国,A ruin of states.(2)

花下见无期。We may not rendezvous among the flowers.(5)

一双愁黛远山眉,Her darkened brows are like the far distant mountains.(7)

不忍更思惟。No longer can I bear the thought of her.(5)

闲掩翠屏金凤,Idly I close an azure screen golden with phoenixes,(6)

残梦,My dream ending.(2)

罗幕画堂空。I am very alone within the painted hall.(5)

碧天无路信难通,The sky has no road by which I cold send on a letter.(7)

惆怅旧房拢。My heart grows heavy in these old rooms.(5)

原词共有上下两阕,计8行,译文相应地分为两个诗节(stanzas)。在每行译文的右端,译者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原词每行的汉字字数。尽管译文的未适与原词的字数无法做到一一对应,但是,就译文的整体性而言,已然彰显了原词结构“长短句”形式的参差之美。即使对于不谙中国古典文学的外国读者而言,通过阅读这种形式新颖的译文,也能对《荷叶杯》词牌的形式有较多认知,直观地领会到古词为何又称之为“长短句”,感受古词独有的结构之美,将中国古词与古诗区别开来。毋庸置疑,这对西方读者了解和探求古词的文体特质有极大的意义。傅恩的这种“结构对译法”重点将形式结构对于古词的重要性译介给西方读者。不仅如此,花间词紧凑的结构形式所具备的决定性张力,契合了词作主题的表达。无论是原词还是译文,其中流露出的典雅、矜重而不过分悲悯的情感,正得益于花间词这种结构形式的平衡与支配。

在诗歌翻译中,形式与意义的传达始终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形式的保真传译,必然影响意义的忠实翻译,是为“因形害义”;意义的贴切翻译,又必然影响到形式的完整再现,是为“因义害形”。傅恩的“结构对译法”为了达到原词与译文在形式上的对称与呼应,她必须调整译文的内容,增添、删除某些字词,进行灵活的改译。比如另一首韦庄词《浣溪沙》的翻译。

浣溪沙"Sand of Silk-washing Stream" (Huan-ch′i sha)

清晓妆成寒食天,A clear dawn graces the morning of the Cold Food Festival,

柳球斜袅间花钿,A cluster of willow blossoms sets off her golden hairpins,

卷帘直出画堂前。She rolls up the curtain and goes out of the painted hall.

指点牡丹初绽朵,The tiny peony buds are just starting to burst into bloom,

日高犹自凭朱栏,The sun is high, and yet she stands by the red railing,

含颦不语恨春残。She quietly frowns, hating the spring that will fade away.

《浣溪沙》共6行,每行7个汉字,行行字数相同。在译文中,为了保持结构的对等,译者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译。第一行的译文里,虽然舍弃了女主人公“她”的“妆成”,但是添加了动词“grace”,衔接了“清晓”与“寒食天”两个意象,拟人化地传译客观景物;同样,第二行省略了柳球“斜插在鬓发、袅娜多姿”的动态;第三行删减了“直出”中“径直地、直接地”(directly, straightly)的含义,没有描述原词中女子率性的性格;在第四行中,原词的逻辑主语是“她”,如果直译为“She points at the newly-bloomed peony”,其长度明显短于傅恩的译文,破坏了译文的整体结构。故而,译者以“牡丹”作为句子的叙事主语,辅以“burst into bloom”短语,做到了与其他每行译文的“等长”。末尾两行,译者分别以并列句与状语从句的句法形式,实现了译文在长度方面的整齐划一。傅恩发挥了译者的主体作用创造性地进行改译,但是并未改变原词的抒情基调,原词与译文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形式与内容,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⑦。

傅恩对花间词形式结构的执着并不意味着她无意传递原作的文学意境与文化内涵。为避免过多脚注影响读者的流畅阅读,译者将大部分注释移作尾注,仅保留少量至关重要的核心词解释,作为页下注。如译者对《花间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姹女”“王昭君”“长门宫”“屈原”“西施”“唐玄宗”“玉兔”“鸳鸯”等名词进行了释义。如前文韦庄词《荷叶杯》中的“倾国”一词,译者解释道:“此为描写中国古代美人的惯用语,出自汉代李延年的《佳人歌》,他的妹妹李夫人为汉武帝刘彻宠妃。《佳人歌》云‘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⑧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的交代,更有利于读者对上一行“绝代佳人难得”译文的理解。

三、傅恩《花间集》译本的传播与影响

傅恩《花间集》译本1982年初次出版发行,1985年再版。35年来,该译本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傅恩《花间集》译本传播地域广泛,遍及四大洲。目前,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馆藏检索系统,可以查阅全球25000余家公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收藏情况。笔者借助该系统检索发现(2016年7月3日),在遍布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17个国家和地区中,共有312家图书馆藏有《花间集》译本。美国有261家,英国有11家,澳大利亚有9家,德国有5家,荷兰有4家,加拿大有3家,中国大陆与香港各有3家,意大利、瑞士、丹麦、瑞典各有2家,新加坡、墨西哥、新西兰、法国、土耳其各有1家。其中,美国馆藏的傅恩《花间集》译本占全球馆藏量的83.7%,遍及美国48个州,几乎实现美国全国性的覆盖。其次,傅恩《花间集》译本引起了学界的密切关注。一部文学翻译作品能否引起目的语国家的学界关注,是否出现相当数量的译评,是衡量该译著影响力大小的核心标准之一。而且,“有影响的国际译评主导着欧美文化语境中跟阅读翻译作品相关的舆论,影响并形塑着读者的阅读选择、阐释策略及价值判断”⑨。关于中国文学译著正面评论有利于扩大它的影响,引导着海外读者的阅读选择。

傅恩《花间集》译本出版之后,旋即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高度关注,著名汉学家迅速撰文,对其进行积极的评析。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华裔中国文学教授张振翱(Dominic Cheung)在《当代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杂志上的专题评论,不吝赞誉之词:“傅恩的花间词翻译的极好,意象也以最近似的英文译出。她的翻译捕捉到了花间词既通俗又文雅的妙处。”⑩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华裔汉学家魏世德(John Timothy Wixted)在《亚洲研究》(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杂志上的译评认为,“傅恩英译的《花间集》是一部罕见的、成绩卓然的译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B11。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伊维德(Wilt Idema)在具有120余年历史的汉学名刊《通报》(T′oung Pao)上撰文指出:“傅恩英译的《花间集》为西方读者提供了一部重要的、充满吸引力的古词选集,对美国汉学界的中国词学研究颇有帮助。”B12美国卡莱罗纳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杰姆斯・哈格特(James Hargett)在国际权威刊物《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上高度评价道:“傅恩以一人之力译完500首花间词,实属不易。《花间集》华丽、优美的辞藻极难译为顺畅、可读的英文,但傅恩做到了!这对于(英语世界)中国词学研究极为有利。”B13再次,傅恩《花间集》译本被引率高,并入选经典中国文学外译丛书。在国际汉学界,傅恩的《花间集》译本被作为代表性的中国文学译著而受到广泛的阅读,进而被其他汉学著作、汉诗译集所援引,被汉学界视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必备书目,并在诸多代表性著作、译作中加以参阅,列为参考文献,如表1所示。

表1以傅恩《花间集》译本作为重要参考文献的外文图书信息统计表

编著者外文图书名称时间(年)

Burton Watson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 Poetry1984

Greg WhincupThe Heart of Chinese Poetry1987

Patricia Ebrey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1993

Julie LandauBeyond Spring: Tz′u Poems of the Sung Dynasty1994

Huaichuan Mou Rediscovering Wen Tingyun: A Historical Key to a Poetic Labyrinth2003

Wilt IdemaChinese letterkunde: Een inleiding2006

Ronald C. Egan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 (1007-72)2009

Xiaorong LiWomen′s Poetry of Late Imperial China: Transforming the Inner Chambers2012

显而易见,傅恩《花间集》译本得到了学界持久的关注。表1中的八部诗选、著作均出自国际汉学巨擘之手,在学界影响巨大。例如华兹生(Burton Watson),他以研究、翻译中国文学闻名于世,曾荣获哥伦比亚大学翻译中心的金牌奖章(1979),两度获得“美国笔会翻译奖”(America PEN Translation Prize,1981、1995),并于2015年获得“拉夫・曼海姆翻译终身成就奖”(The Ralph Manheim Medal for Translation)。又如汉学家朱丽叶・兰道(Julie Landau),是华兹生的高足,专注于中国古词研究。她在Ω刀鳌痘间集》译本细致研读的基础上,翻译出英语世界第一部宋词选集《春之外》(Beyond Spring),该集列入美国“亚洲经典译丛”(Translations From the Asian Classics),影响颇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伊维德(Wilt Idema)在其荷兰语著作《中国文学导论》(Chinese letterkunde: Een inleiding)中仍旧对《花间集》译本多加赞誉、参考,在荷兰汉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足以说明傅恩《花间集》译本在专业学者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普遍接受的程度。另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汉学家梅维恒(Victor H. Mair)编著的《哥伦比亚中国传统文学简编》(The Shorter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2001),直接从傅恩《花间集》译本中选取韦庄的《菩萨蛮》与李煜的《乌夜啼》译文。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华裔汉学家蔡宗齐(Zong-qi Cai)编选的《汉诗阅读:指南选集》(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A Guided Anthology,2007),也从傅恩《花间集》译本中选取了温庭筠的《谒金门》《菩萨蛮》《更漏子》以及晏殊的《浣溪沙》等词作的译文。傅恩翻译的花间词以其可读性与经典性得以入选美国高校的中国文学读本,进入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了《花间集》译本的读者群体,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2年,傅恩《花间集》译本入选中国的“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1995年立项的“大中华文库”项目,是我国首次系统地、全面地向海外译介中国文化的国家工程,也是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大中华文库”“从选目、版本到翻译,都非常严谨。(编译工作)由最适合的专家来做,保证了版本选择权威、英译准确传神、体例妥当完善”B14。作为丛书之一的《花间集》译本,没有重新选择翻译家进行复译,而是直接采用了30年前的傅恩译本,既充分认可了她“英译准确传神”的高水平翻译,又证明了该译本在刊行后产生的世界性影响。对于一位美国译者的中国古词译本而言,傅恩《花间集》译本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之后,又能返回母国,纳入文化外译的国家级战略计划,确立了该译本作为世界性译著的经典地位,实属难能可贵。

综上所述,傅恩的汉学家文化身份决定了《花间集》译本的学术性基调。35年的历史证明,傅恩的《花间集》译本不仅实现了世界性的流传,引起国际中国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融入了世界文学,而且也确立了翻译文学的经典地位。这对于中国文学如何成功走出国门,如何走进他国读者的阅读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注释

①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②⑤黄立:《英语世界唐宋词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60页。

③涂慧:《如何译介,怎样研究: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66页。

④⑥⑧Lois Fusek.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1-32, p. 63, p. 59.

⑦杨萍:《翻译的形义平衡与失衡》,《中国外语》2005年第2期。

⑨刘亚猛、朱纯深:《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中国翻译》2015年第1期。

⑩Dominic Cheung.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World Literature Today, 1983(2): pp. 346-347.

B11John Timothy Wixted.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84(1): pp. 163-165.

B12W. L. Idema.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T′oung Pao, 1985 (1/3): pp. 134-137.

第9篇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成立于2008年12月,其前身为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广西区内的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学院(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两校挂牌,依托两校承担面向东盟地区的旅游人才援外培训项目。基地旨在充分发挥广西区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交往中的区位和教育资源优势,为东盟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整体战略。基地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6期培训班,共培训了489名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及导游服务人员。面向东盟国家学员开设的培训课程,主要内容有以“旅游管理”“出境和导游业务”、“中国文化”等为主题的20多门课程。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开设的课程有《汉字的起源与流变看中国文化的美学意蕴》、《中国常用社交礼仪》、《中国美食文化及广西特色餐饮》、《陶艺文化》等课程。

一、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开设中国文化体验课程的必要性

(一)中国文化课程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在世界各国掀起中国热,随着中国文化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往来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体验。从以往的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的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看出,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占到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并且从培训质量调查来看,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东盟学员对中国文化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因此,都希望在短期内对中国文化有个直观的了解。

(二)手工体验课程有助于外国学员理解中国文化

在培训过程中,开设代表中国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相关的手工体验课,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如在我校开设的陶艺体验课,学员在观摩陶艺老师的介绍演示之后,自己动手制作陶艺,整个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员通过这样的体验感受到中国陶艺文化的魅力,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中国陶艺所传递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欣赏的同时也能营造学习氛围,拉近外国学员和中国文化的距离。学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其他课程难以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如何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更多的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体验课程,让学员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课教学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以为,传递中国文化把剪纸体验课纳入培训体系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剪纸体验课程的优势

(一)剪纸体验课可以帮助外国学员很好地领会中国文化

剪纸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镂空艺术,通过剪刀在纸张上游走,创造出精美的图形,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南北朝时期发展至今,剪纸早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民俗生活中的必要文化元素。

2006年民间剪纸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体现了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化。(1)节庆文化: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中国人有在春节剪窗花的习俗,窗花的图案可以是“春”字、“福”字,可以是寓意吉祥的花鸟虫鱼;(2)福寿文化:在老人过生日时,送上一幅“寿”字剪纸或松鹤图案的剪纸,则是表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3)婚庆文化: 中国人的婚礼上, 贴“帧保表示双喜临门,婚姻中男女双方共同迎接喜庆的一天,表达婚礼喜庆的气氛和大家对新人的祝福。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 它代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表现纯朴、鲜活的民族创造精神。

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包含丰富中国文化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她最美的形式,展现她的亲和力。据何红一教授在她的论文《中国民间艺术走进美国当代社会――亲历与思考》中介绍,她在美国期间,曾在十所大学进行过民间剪纸艺术的交流,深深感到美国大学生对中国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厚爱,在剪“春”字时,她向外国学生介绍了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通过讲解与创作,他们了解到相关的文化知识。一位教西班牙文化的教授Fred写信向她述说他的感受:“我很欣赏你们通过美丽的剪纸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方式,在这难忘的夜晚,我的心真的像花一样开了!”

(二)剪纸简单易学,材料普通易得

剪纸的工具和材料普通易得,通常,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进行剪纸这种手工活动了。另外剪纸简单易学,常常在懂得剪纸的人指导下,只需要掌握纸张的折叠,再经过三刀两剪,便可产生栩栩如生的图案了。因此它成为当代文化交流中简捷、灵便、具有亲和力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的优势也不断地凸现。学习剪纸是一次创作与欣赏的过程,如能使剪纸进入东盟旅游教育培训教学体系,帮助初来乍到中国的外国学员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让他们解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竞争力。

三、以剪纸为例谈中国文化体验课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来自东盟国家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学员。

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展示介绍及学员的参与制作剪纸,使学员了解与中剪纸艺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文化内涵;同时掌握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剪纸带回去留作纪念。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春节民俗剪纸(通过剪纸介绍春节习俗文化 示范剪纸 剪纸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春节习俗.贴窗花》,引入教学内容,向学员介绍中国的春节剪纸即窗花,并向学员展示有关春节主题的剪纸图片――“福”字,告诉学员,在中国,福字的含义是“福气”,“福运”,“幸福”的意思,春节贴“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γ篮妹魈斓淖T浮!案!弊终着贴表示“福临门”的意思,福字还可以倒着贴,表示“福到了”。“福”字和五只蝙蝠组成的团花剪纸寓意是“五福临门”的意思;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蝴蝶因为产卵多,是多子的象征,所以,蝴蝶牡丹组和的剪纸寓意“花开富贵,多子多福”。

(二)示范剪纸

1.介绍剪纸工具和材料:出示剪刀、铅笔(在纸上构图用)、红纸(介绍中国剪纸多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好运的意思)

2.介绍简单的窗花剪纸有对称剪纸和团花剪纸等等,剪纸有自己的语言符号如:月牙纹,锯齿纹等等。

3.示范剪纸:剪“春”字,向学员介绍这是左右对称剪纸,并告诉大家“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代表欣欣向荣的意思,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再让大家了解春字的构成,会写就会剪。示范六折团花剪纸,先示范纸张的折叠,并告诉学员,在中国,“六”表示顺利的意思,所以选择了六折,祝愿大家顺顺利利。然后在折叠好的纸上绘图,由于制作的是新年窗花,所以以“鱼”为主题,“鱼”和“余”谐音,鱼组成的团花寓意“连年有余”,表示人们对富足美满生活的向往。(三)剪纸体验

1.学员按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花开富贵”,“连年有余”,“吉祥如意”,“春满人间”等等,创作一个或多个剪纸,可以是对称剪纸,可以是团花剪纸。

2.在创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商量,互相借鉴,也可以到其他小组观摩学习。老师给予每一组具体的指导。

3.课程结束前10分钟,每个小组评选出本组最满意的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选出最佳手艺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内涵奖。

4.老师对获奖作品进行颁奖,并对每一个小组的作品进行恰当的点评。

5.学员们通过实际操作剪纸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可以请学员谈谈在具体体验中的收获,通过相互交流并再一次总结剪纸向我们传递的春节习俗。

四、结语

第10篇

毛泡泡就从小喜欢画画。大学时,她考上了北京服装学院。

刚刚进入大学两三个月,新鲜劲还没过,2001年12月的一天,毛泡泡经过学校的公告牌,上面贴满了考研、讲座、托福的信息,毛泡泡被一则招生信息吸引住了脚步。那是丹麦服装学院的老师来到学校直接招生,有8个公派名额。

招生主要面向大二大三的同学,毛泡泡纯粹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去的,她觉得自己英语还不错,还没怎么见过外国人,反正是海选,借这个机会练练口语也好。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其他面试的学生都是毕恭毕敬地按面试的套路回答问话,但毛泡泡彻底放开手脚,灵光不断绽现。面试老师问她来自哪里。毛泡泡说,云南。转念一想,老外也不知道云南在哪里,这样吧,拿一张纸来,我画个地图给你看。画得很有灵气,这让面试的老师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学生不一样。

其实他们看中学生的并不一定是专业能力,更多的是看情商是不是够高,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等是不是够强。于是在大一报名的学生中,只有毛泡泡被选中了。后来她想想,自己真是幸运哪。在面试的最后,老师问她想不想去丹麦,她毛毛糙糙地回复道:“我也不知道,丹麦好像太远了,我主要是来跟您聊英语的。”

就这样,19岁的毛泡泡走上了背井离乡的旅程,到丹麦服装学院学艺术设计。

毕业后,毛泡泡也没有急着去找工作。毕业后她有3个月的签证有效期,就想着去旅游。她喜欢梵高的画,一路游历到梵高的故乡荷兰。

毛泡泡从来没有刻意追求过机会,但机会好像就是接踵而来。在路上,恰好有一个中荷文化交流的夏令营需要志愿者,毛泡泡在这个项目中找到一份短期工。更奇妙的是,在这份工作中,毛泡泡良好的沟通能力让主办方之一的荷兰埃文斯大学印象深刻。学校当时正要成立国际学院亚洲贸易系,有意聘请她任教,教中国文化与艺术。

毛泡泡因此留在了荷兰,成为埃文斯大学最年轻的一位老师,也是唯一的一位中国老师。

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荷兰的生活真是顺风顺水,毛泡泡甚至拿到了教职工的终身合同。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每逢年底交教学报告的时候,她就难堪了。碰到写文章和查看大部头的学术书籍,她的头就大了。平常人看书是从左往后,在她的眼里,书里的字呈发射状朝自己飞来,无法集中精力“抓”住它们。以前学习的时候,她口才好,在国外多接受视频教学,很少需要啃书本。现在需要交年底的教学报告,她开始是找同事帮忙,但到第三年需要交学术论文,她彻底没辙了。她有很多想法,却没办法写出来,只能画,可是画的东西怎么做成论文?

毛泡泡感觉心里想被一块石头压住了,爱说爱笑的她开心不起来了。论文写不下去,她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抑郁之中去看医生。

医生安排了3次测试,确诊她患有阅读障碍。这是由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主要表现为阅读时易读错字、书写时常搞混形近的字,注意力很难集中。但阅读障碍症患者也有常人不及的天赋,例如纵观全局,将不相关的事联系在一起;视觉发达,对色彩、形状非常敏感。“阅读障碍能让你看到不同的世界。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你应该珍惜它。”在医生的帮助下,学校破例允许毛泡泡用画画的方式完成了论文。之后,毛泡泡彻底释然了,她在讲课的时候都是用图形来表达。

但在埃文斯大学待了7年后,毛泡泡还是回到了中国。因为男朋友想来中国,正好有一家荷兰的培训公司提供了外派到上海的职位,毛泡泡就此辞去了教职。

干了一年多,中国职场的文化氛围让毛泡泡不是很适应,她索性裸辞了。回到故乡云南的乡下,她晒着太阳,没事的时候就翻看自己的笔记本,里面用大量的漫画描述她对生活的理解。偶尔听到的一段音乐、路边的一棵植物、和猫咪玩耍的一个瞬间、与朋友一段有营养的对话……因为有阅读障碍,她从小就用这种方式去记录和感受生活。朋友赞叹说:“你太有创意了,复杂的事情居然能用漫画这么简单地表达。”

毛泡泡想,除了教书、培训,有没有一种更适合她这种人从事的领域呢?心血来潮之下,她就上网去搜索,还真让她找到了视觉传达这个领域。有一种叫图像同声传译师的工作,将演讲人的故事内容、意境神态以同步手绘的形式转化成图画。图像同声传译师的大脑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图像资源库,所有的图像素材都需要在1-2秒中抽取出来,1-2秒快速绘制在纸上,包括构图颜色等等的安排。这是一个结合艺术设计、沟通理解、即兴发挥的跨界工作,一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更是未来表达与沟通的新趋势,世界500强的公司在开会中经常会采用这种图像同声传译的方式。

毛泡泡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走过的路,一直做得最拿手的不就是这样的工作吗?她查询资料发现,全球从事这一职业的还不到200人。“这事儿,我也能做!”毛泡泡找资源、学习、买书,然后就找到了国际上最权威的机构美国The Grove Consultant(视觉会议之书机构)考取了认证视觉引导师的认证。

与更多的创意者同行

图像同声传译这个职业太新了,市场空间也非常大。有企业的设计部门开会,聘请毛泡泡现场做图像同声传译。毛泡泡来到会议室,看见两套设计方案的团队正在“死磕”,谁也无法说服谁。

毛泡泡听了半天,觉得有些争吵没必要,其实他们的想法有不少共通点,但互相都不知道。她根据双方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提炼,把两种方案的关键点明明白白画出来,摆在一起。图画直观可见,有时比交谈更有助人际沟通,争吵很快消弭了,两个团队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拿出了一套更优秀的方案。

这家企业后来又请毛泡泡协助,拍了一组宣传片。视频里,画外音讲述部门理念,毛泡泡的笔随之跃动,天衣无缝地配合诠释一个个抽象的名词――团结、上进……她在电脑里翻出了这家企业原本的部门介绍,近百页的PPT,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谁看得下去?

毛泡泡现在是国际视觉引导协会董事和中国区传播大使,她为全球大师级人物做过图像同声传译,如彼得.德鲁克的女儿Cecily Druker、麦当劳前总裁Paul Saber等。

有很多人好奇地问毛泡泡,怎么做到边听边画的?毛泡泡说:“用图像隐喻描述复杂抽象的概念,对逻辑思维、空间感、画面感和讲故事的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和锻炼。通过专业训练,许多人都可以做到。”

于是在2014年,毛泡泡决定开课教学,为企业培训更多的图像同声传译师,“我可以帮助更多人通过图画的力量,迸发创意,高效沟通。”求学者五花八门,想学画的大学生、临近退休的阿姨、陷入中年危机的夫妻、寻求事业突破的培训师、渴望走进孩子内心的年轻妈妈……有趣的是,他们几乎都没有绘画基础。

毛泡泡希望帮助大家引导出不一样的创意。第一堂课,她要求大家在48个长方形空框内任意发挥,添几笔,画出不一样的东西。限时两分钟,有学生抓耳挠腮,硬是“找不到灵感”;有的却接连画出信封、窗户、切糕……交流环节,看到别人的创意,有学生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第11篇

论文摘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文化产业与2009年建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品牌建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探讨中国武术在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中的作用。

1引言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产业之一,促进着各个民族及人类的发展,有着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人文综合指标及传播传统文化的综合功能。文化产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GDP的增长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是因为“武术尽管在运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成分,但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一种文化”,我们只有“真正的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才能对得起这项国粹,才能使武术在新的时期取得更大的发展,真正的走向世界”。作为一项极具民族品牌的赛事,WMA的横空出世,无疑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本文尝试从文化产业的视角来审视WMA 。

2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WMA

文化产业,这一词汇最早在1947年由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rno)与霍克海姆(M. Horkhei-mer)首次提出。他们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采取经济战略,其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了促进文化发展”。而赫斯蒙德夫则认为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公司,但是也包括国家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一种炙手可热的产业,并在许多国家已跃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中国作为一个有巨大经济潜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同样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

伴随着文化、产业与体育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文化产业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就产生了现在新兴的朝阳产业—体育文化产业。广义上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文化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而更被大家公认的体育文化产业指“以体育无形资产为核心,是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中介,是通过无形的体育精神和有形的体育物质来获得精神和物质价值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产业”。于是,体育文化产业以其独有的体育精神创造价值,在社会的物质生产领域里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WMA是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英文缩写,其英文全称为WUSHU MASTERS ASSOCIATION。指“在工商或民政部门等注册的俱乐部,通过契约形式完成的武术职业联赛赛事产品的生产机构。”从WMA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参加WMA的“各家俱乐部与WMA不是行政管理的纵向关系,而是一种通过契约而建立的合作共同体,这一点就奠定了WMA在管理层面的职业化基础。”而WMA的合作共同体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构,并且这个机构所产生的产品决定着它的产出和收人,这一点决定了WMA是一个产业组织,是一个生产赛事及其相关产品的工厂,决定了它的企业属性。从体育产业的角度来看WMA“职业化”的比赛模式、市场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情况,不归属于国家的任何行政部门管理及其所有权的WMA,是一种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指导下产生的赛事组织,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拥有自主经营权的职业化组织。拥有自主经营产权的俱乐部可以根据其自身特点、市场的规律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而自主经营权的确立,“迫使每一个俱乐部必须在残酷的竞争中构建自身独特的核心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这是WMA各俱乐部作为一个民族品牌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成就中国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持久发展的前提。

3 WMA: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文化产业是“属于这个时代最具挑战力商人的最大蛋糕。化产业这块“大蛋糕”、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这个民族品牌赛事的“大蛋糕”,对于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民族品牌赛事而言,同样极具诱惑力与挑战力。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品牌是存在于人们心智中的图像和概念的群集,是关于品牌知识和对品牌态度的总和”。了品牌,一个产品的形象代言,它是经济利益增减的催化剂。而树立与强化民族文化品牌,对于旨在打造民族品牌赛事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 )来说,意义同样深远。实践也证明,品牌就是效率,就是可以延伸产品的空间,并产生相应的次级产品。反观国内各种俱乐部,无论是篮球、排球还是乒乓球俱乐部,它们所依托的品牌主要是来自已经知名的各企业品牌,俱乐部品牌不是由项目本身发展形成。而WMA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主要依托自身品牌来获得发展和商业扩张的”。这样的一种模式,就像一个新产品的研发、出品、走进市场、获得市场认可,最后形成知名品牌的产品一样。WMA就如同一个真实的企业,具有产业发展的一切因素,也具有自身的品牌建立体系。因为“品牌远不止是一个名称,一块招牌,它涵盖了从材料选择到产品服务的全部流程,从企业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良好文化品牌的建立,对于企业盈利及企业长远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文化品牌作为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其在WMA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3. 1中国文化产业的新亮点

中国武术作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最基本的载体之一,是发展中国体育产业最便捷、最有效的切人点。我们倘若“仅把武术视为一个体育项目,这就远远不能包容其全部内涵。倘若割裂了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武术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武术,更不可能高于一般体育”。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作为中国武术项目的重要载体,在我国职业体育领域,“所有的所谓职业俱乐部的项目都是舶来品,而只有‘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是我们的民族项目”,它“不是一种复制,而是一种纯粹的原创”。WMA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与此同时,WMA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崭新形式与民族文化品牌,顺利地成为了发展中国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的一个切人点。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先生在“强烈的媒体责任和民族责任感”的驱动下,以“传承与弘扬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千变万化的搏击技巧与技法,把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奉献给全世界”为宗旨。在2008年末与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赛事项目,属于中国民族文化品牌的赛事—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 )。同时,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以传承和弘扬中国武术为出发点的,以做中国人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为目标,诞生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文化产业。

而文化产业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其中文化产业中的产业化,是一种自主经营的、自我发展的过程,它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必须打破区域间文化的壁垒,形成公平的竞争平台。产业化的特点在于“为了销售而生产”。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正是在遵循产业化特点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抱着“为了进一步加强武术宣传,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探寻和建立我国武术产业的经营运作模式”的心态,“形成了一个自我经营的完整的循环过程,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具有产业化特质的赛事”。中国文化产业的新生儿WMA,是符合市场规律和大众需要的创新产品,尽管它暂时比较弱小比较稚嫩,但是它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诞生,也足以证明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

3. 2中国文化产业需要WMA这个民族文化品牌

文化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先生在谈及中国文化如何发展时这样说道:“中国的文化需要改革和发展是人类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而中国的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文化产业正是在文化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新兴产业。因为,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最终才能在文化、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占据文化话语的主动权与经济的制高点。只有能代表本民族文化品牌的文化产业,最终才能使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已经汹涌而至,文化产业的兴盛更突显了其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将民族文化自觉的融人到全球化一体之中,民族文化产业才能有发展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完成保护、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正本着“充分揭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文化将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奉献给世界”的宗旨,来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国武术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文化产业这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产业应该全力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唯有此,中国武术才能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才能得以保护、传承和发扬。而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 ),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产业化、品牌化的职业赛事。因为,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真正拥有自己的自主产权,真正在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国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契约形式确立经营模式,各家俱乐部如同“生产车间,原材料就是具有运动素质和潜力的运动员”,赛事组织、管理方通过组装使产品进人市场,面向消费者。它“突出了文化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和品牌化的运营,构建完善的赛事品牌体系,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赛事品牌”这一目标。对WMA赛事发展的前途,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先生这样展望:“将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打造为中国最好的职业联赛,让WMA实现中国第一个赛事产业化的里程碑,填补中国体育法中没有‘体育产业’这四个字的空白,最终走向世界”。只有将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打造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发挥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武术的内在潜力与外在魅力,才能使中国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形成文化传播与利益最大化的双赢。

3. 3 WMA肩负的责任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应“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愈来愈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愈来愈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世界上,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要以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日渐繁荣的中华文化,必然要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在繁荣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其重要行越来越得以凸显。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中国武术的资源优势与潜力之上,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而自觉地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世界化的转换与发展。让中国武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的魅力,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神秘”的武术,通过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及众多媒体共同的努力,使其传递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各族人民充分地认识、了解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武术的国内抑或是国外的发展,都更多地表现在技术的层面,远谈不上文化的高度。而传统文化内在精华在中国武术精神层面的缺失,是真正制约中国武术发展走向的关键所在。只有我们把武术当成一种文化来继承与发扬,才能对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完成一种强力保护。因此,我们对待中国武术的发展一定要站到大文化的高度,把握其所赋有的文化内涵与要义,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出发,对中国武术进行保护,让带有“神秘”色彩的中国武术,通过现代传媒的“无形之手”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将中国武术这块“传家之宝”在WMA的舞台上,展示于世人面前。唯有此,中国武术才能守住其传统文化根脉,才能让世人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武术面貌,才能更好地去肩负起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诚然,传统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均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而大多数体育比赛的开始,几乎都有着代表自身项目文化特色的预备式,也就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这些具有文化意义的预备式当中,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的“搭手”独具特色。“对此,可以说“‘搭手’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要求,更是一种文化上的体现,是对传统的敬畏和回归。它是一种互相尊敬的表示,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礼仪的展示”。抱拳礼、搭手看似简单的动作,但其中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民族文化传统,并且WMA中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及文化内涵之所在。由此,我们在欣赏中国传统武术的同时,更应该用心去认识、体会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精神与要义所在。因此,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肩上的责任重大,它不但要树立良好的民族品牌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发展文化产业而努力,更要为传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第12篇

校本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而开设的,通过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这块广阔天地,把大自然作为“开放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去观察认识、感知体验。为了使课题向纵深发展,我们成立了“少年科学院”,下设了“动物探究部”、“科技创新部”、“标本制作部”等8个部,由爱好科学的学生任部长,由责任心强的教师任导师。我们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探究,亲自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验,去采集,回来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制作出各种标本,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无论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使用,都要始终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了解学生的需要,因为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是主要实践者和参与者,校本课程要为学生服务。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几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比如,在开发《牵手植物》时,学生们要搜集本地所有的植物(草本、木本)名称、外形、特性等,在搜集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不仅要深入实际生活,还要向别人请教,查阅大量的资料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收获不是一两篇调查报告和科普小论文所能体现的。同样教师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中增长了知识与学生共同成长。

校本课程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所以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校本课程必须注重人的实践,坚持实践第一、感受第一和体验第一的原则,力求达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无论是操作实践还是创作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只有在感受和体验中才能培养个体独特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巧制标本》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亲自动手采集、整理、制作、展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在相同标本的比较过程中,学生们又能相互借鉴,不断改进,使理论和实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校本课程设计的目标应该指向人,使之定位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这就要求校本课程目标按主体的成长规律选择课题,在发现问题中培养他们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应用中存在的人文精神,在分析问题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辨别真伪的科学态度和素养,并在解决问题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寻求自我成长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校本课程才能真正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过分侧重学科知识体系建构这一课程目标定位之不足,使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的构建转向人的能力培养。教师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并力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其中发现问题最能反映个体自我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因而也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第13篇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要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注重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教育。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近年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对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正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外语教学目的不再仅仅锁定在传授外语知识,培养听、说、写这些语言运用能力上,习得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造就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式”外语人才构成了外语教育的更高目标。那么,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占有怎样的位置,文化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文化教学,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传统外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影响,语言和文化被截然分开,这种只重语言形式、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单纯语言技能的外语教学使得学生对语言背后丰富的文化底蕴知之甚少,交际中常会因违反说话规则或交谈双方不能进人同一文化背景而造成交际的失败。

发展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但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具备了交际能力。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理解一国的语言文字,必须了解该国、该民族的文化。

要想具备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贺习语,而且还要学习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我们说,不掌握语言定额结构规律,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交际;没有文化内容,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并将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化的包容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音和语法的错误往往能被容忍,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交际就可能发生障碍或失败。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此,在当今的大学外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语官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和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中国人送礼时往往会说:“有点小小的东西给你,东西不太好。”译成英文前半句“Here is some little thing for you"还讲得过去,后半句“but iYs not very good”就有问题了,外国人听了一定会想:“既然不太好你干吗要送给我呢?”中国人接受礼物时会说:“真不好意思,让你破费T。”如果接受外国人送的礼物时也说“fm really ashamed of myself. You should not have spent so much mon-ey,对方一定会不高兴,因为这不是表示客气而是在批评他。这时应该说:"IYs so kind/nice of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t”美国社会学家G. R. Tucker和W. E. 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像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三、文化教育的内容

1.了解知识文化存在的基础:目的语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

但学习这对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等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探究引起两种文化差异的根源:两种语言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一切行为模式都是由思维模式决定的。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比如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就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能够战胜自然。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自然科学,人类凭借他们不断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此对应,东方文化信奉“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

西方人是非标准受宗教和法律影响较大,而中国人主要受道德影响。真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的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的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在西方,“老”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而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发现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从而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学习者能更好的了解这种语言,加深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2.理解一些特定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促进对语言的把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着不同文化的个性和特点。对文化理解的欠缺常常会造成语言理解上的障碍。比如,"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它的字面意思是“运煤到纽卡瑟尔”,但如果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就会明白它的真正意思是“多此一举”,因为纽卡瑟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运煤到纽卡瑟尔是多余的事。再比如,狗在汉语文化中往往带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可在英语文化中,dog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lucky dog(幸运儿),jolly dog(兴高采烈的人),clever dog(聪明的人),top dog(担任最高职位者),surly dog(脾气不好的人)等等,都没有贬义。因此,在教授语言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这些文化知识揉进去,避免学习者因文化知识不足而对语言产生错误的理解。

3.认识和研究非语言行为的不同含义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例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进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使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肢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诸如此类的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常常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学习者对这些方面有所了解,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有所体会,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文化教育实施的方法

1.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赞密结合

跨文化教育虽然重要,当绝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要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意识的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涉及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以达到文化背景融人的最终目的,这样做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注重差异比较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外语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的文化内容加以分类,如问候、称呼、介绍、致谢、赞扬、告别等日常生活及社会交际方面的文化差异。某些英汉词汇由于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英汉语言在比喻、联想及典故、谚语等运用上的差异以及英汉语言中一些非语言因素蕴含的文化差异等等。

3.通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出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融入外国文化

第14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从超验主义的自然观的角度,根据英诗韵律音步的特点,分析狄金森的自然诗“Dear March — Come in —”,借以窥见狄金森不拘一格的想象力,不事雕琢、清新质朴的反传统性的语言,以及其迂回曲折地尽显生活之美的能力。

艾米莉·狄金森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文坛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生前只以匿名的形式发表了七首诗,她的诗作几乎全部是在她死后才得以公开发表。自然不仅净化了诗人的心灵,而且成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从中感悟人生,写下了大量质朴清新的自然诗篇。狄金森认为,读好诗如坐春风,若醍醐灌顶(If I read a book and it makes my whole body so cold no fire ever can warm me, I know that is poetry. If I feel physically as if the top of my head were taken off, I know that is poetry.),她躬身以行,虽深居简出,终日与书籍和后院鸟虫花草为伴,亦能任凭思绪驰骋,纵横意象,吐露真情,力图挖掘人们内心的隐痛和希冀。更为可贵的是,狄金森的诗题材涉及自然、爱情、死亡和永恒,摒一切世俗之成名杂念,弃一切英诗韵律音步之传统,一扫铅华,别出机杼。因此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盛赞狄金森的诗为“灵魂的风景图”,更有人誉其诗“上承浪漫主义余绪,下开现代主义先河"。

狄金森,这位阿姆斯特的“白娥”,在她鲜为人知、蔚为大观的1775首诗中,除了人们常强调的她对死亡的迷恋,对爱情的遐想,以及对“永恒”的寄语以外,有一部分诗是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的。由于受清教徒思想的熏陶,以及后来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狄金森寄情寓理于自然,描写的范围缩小到一所房子的界限内,来表现人与自然交融和谐后得到的至高无上的喜悦之情。“Dear March—Come in—”这首诗尽显狄金森不拘一格的想象力,不事雕琢、质朴清新的语言,以及其善于从一粒沙中看世界,迂回曲折地捕捉“那隐藏的意境”(that covered vision)的能力。

全诗采用了戏剧独白的形式。诗中叙述者以第一人称出现,似一位年轻活泼的女子在家中迎接许久未见的故人——March。诗的第一句,女主人打开房门迎进来客的场景便跃然纸上。主人见到风尘仆仆而又彬彬有礼的故友,邀其进屋,脱帽掸土,猜测他必是步行赶了不少路,急切地询问他们共同的朋友(Nature)近来可好。主人将客人迫不及待地领到楼上,倾诉满腹衷肠。第二节,两人促膝尽数离别后的生活,并召唤老朋友们(Birds, Maples)共叙,其乐融融。此时有人敲门,主人猜想是April,抱怨他一年之后才再度登门。显然March和April都是主人笔下拟人化了的,他们都是春天的载体。诗歌通篇以叙述者的独白贯穿,全部运用口语,语言紧凑,产生了别样的韵律,跌宕起伏、清新活泼。

在这首诗中,March,April,Nature,Birds,Maples都带着各自的身份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正体现了狄金森不羁的想象力,以及她对大自然的偏爱,给它寄予了人的生命。在她看来,当人们欢乐时,自然是灵感的源泉,感情的寄托;一些看似不相关的意象被随意摆在一起,竟形成一个和谐热闹的场面,寄托了通过漫长冬季的尘封,诗人像迎接故友似地等待春天迈着风尘仆仆的脚步走进她的小世界——她的家、她的后园。她正是在众鸟欢歌的园子里,在她有限的创作范围下,表达大自然的热爱,极尽其极致之妙。

像狄金森的其它诗歌一样,本诗用词简练,句子短小,通过大量的破折号和大写字母的不规则运用,向读者袒露了她缜密的想象力,思维的跳跃和过渡,把故友相见,主人的喜悦之情和情节发展寄托在一个个破折号之间。虽然全诗不着一个“春”字,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赞美,抱怨它的姗姗来迟,尤其是在第二节主客叙述时提到的“Birds”,“Maples”,“Hills”,以及两个形容色彩的词“Red”和“Purple”,使人不由想起北宋词人宋祁在《木兰花》中所描绘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二者较之,前者婉约俏皮稍胜,而后者凝练简洁略优。而后来诗人对不速之客April的表面报怨,实则体现了诗人嫌春天“意迟迟”,害得她苦等一年的反语,类似于《诗经·褰裳》里“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的反语式的报怨,惟妙惟肖。

至于韵律,和狄金森其他诗一样,这首诗抛弃了传统的韵律(有头韵)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她曾有“My Barefoot-Rank is better...”的诗句这里的Barefoot就是她生造的复合词,比喻自己是个不符合传统音步(foot)、韵律和节奏的诗人。然而,这并不影响她的诗歌的美感,读来仍有音响、色彩和质感的形体涌现。此诗中,美国式的朴素风格不难觉察,超验主义对自然的推崇亦可窥豹一斑。而最后一节,“Blame”和“Praise”一对意义相去甚远的词更是体现了叙述者言此而意彼的心境;结构相近的两句构成一组警句,则体现了诗人沿袭圣经的风格,文字简约,多采用并列结构,形成警句,并在诗的末尾给读者留下了一片寂静。细细品味这首诗,我们不禁为诗人的博大、深刻、怪诞而又绮丽的想象力发出惊叹。纵观全诗,狄金森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调、别具一格的诗体、拟人化的意象,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乐感,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使人感受到生活是取不尽用不竭的美的源泉。

自然是人类亘古以来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场所,因此,它是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之一。由于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原因,狄金森在自然诗中反映出的她对于自然的态度有两种,即乐观向上和悲观失望,这两种矛盾对立的自然观同时并存。她笔下的自然既慈爱友善又残忍无情,既带给人类愉悦与和谐又给人类以伤害。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是她的心灵的折射,透过这些诗,我们可以体会到狄金森对于人生和世界的体验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抒情诗选[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3]董爱国.死亡——迪更生隐退的比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8,(4).

第15篇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 美国博物馆 博物馆教育 青少年 合作伙伴

Abstract As a so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educ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museums. In 2007,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 adjusted the first function and task of museums to “education”. Since then, museums projec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theme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for teenagers. Meanwhile, the cooperation and contact between museum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have get gradually deepened.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have been accumulate also during this exploration practice.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useum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relat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k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has the most developed museum education and China which museum education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two countries do have differences in museum-school cooperated education. By this analysis, we will find problems and get useful experience or inspiration in ourselves.

Keywords Chinese Museum; American museum; museum education; teenagers; cooperative partner

美作为博物馆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博物馆教育理念和悠久的博物馆教育传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美国的博物馆教育早已突破了传统因素的限制,在教育内容、形式、媒介上不断推陈出新,几乎全美90%的博物馆都已建立起与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

1 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对接与融合

1.1 发展历程

阶段一:探索期――博物馆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从属地位。

20世纪30年代,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促使美国教师突破学习空间的桎梏,开始有老师尝试到博物馆开展教学,开启了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尝试,博物馆也由此深受启发,教育使命感大大增强。

到了20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了博物馆和学校交互式的学习模式。许多博物馆教育人员走进学校,并且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的博物馆学习。

阶段二:合作期――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处于平等地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博物馆和学校正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合作方案。Hicks就曾指出彼时的“博物馆和学校都在为彼此的合作进行努力,博物馆和学校不再仅仅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他们彼此分享交流设计寻找最佳的途径来适用博物馆作为课程资源。”①

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中的教学项目成为合作新模式,博物馆根据学校课程设计展教活动以实现合作目标。②博物馆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博物馆学校是指通过学区与博物馆的伙伴关系,共同设计、实施,以落实博物馆学习的学校。平时,学校带着学生到博物馆上课,同时也在博物馆的协助之下,创造展品、展览,甚至在校园内设计自己的博物馆。”③

到了21世纪,博物馆教育的重点则在于进一步探索如何满足课程及学校教师教学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在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实践的过程中,美国政府还适时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有教无类法案”,以法律、制度引导和规范博物馆教育的发展。④

1.2 美国博物馆教育的特点

美国的博物馆教育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通常,一座博物馆会将四分之三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博物馆每年接待学生参观者5500万人次;博物馆根据国家与地方教育大纲,量身制作了各方面的教育活动;每年,博物馆提供1800万小时的课程。”⑤

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对接的方式主要有:提供到馆参观教学、到校服务、教育资源出借、课程研发(包括博物馆专属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第三方主导课程和博物馆学校)、教师培训与网络服务。⑥总体而言,美国博物馆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自然历史到人文社科、从博物馆到学校、从体验项目到学术研究,从实地教育到网络教育,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

第二,教育设施完备齐全。美国博物馆的教育部门不仅为学生开放专业的实验室、教室,还提供学生所需的各种配套材料。

第三,馆校合作意愿强烈。在美国,博物馆对学生的重视和学校对博物馆的重视促使双方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并从资金、人员、组织、时间等各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第四,注重教师教育。造成馆校合作困难的相当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教师缺乏来自博物馆的专业性指导。因此,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在教育活动开展前,经常会开展类似“教育者之夜”、教育者研讨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与专家学者见面的机会,或是为教师提供各种活动指南或教学资料,甚至以博物馆的科研项目为契机为其提供职业发展项目。⑥

第五,扩大社会参与,形成教育合力。美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同时,还通过加大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2 我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

如前文所述,面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我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历程是由20世纪末国家教育部门倡导的素质教育改革开始的。“博物馆博大精深,博物馆教育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重视培养一批复合型的教育人才是现代博物馆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⑦但是和美国的情况相类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博物馆一直处于学校教育的从属地位。不仅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也趋同于学校教育,没能形成独立价值和地位的博物馆教育是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的。

直到近些年来,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博物馆由学校的从属与附庸发展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教育部门。在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随着社会大课堂、中小学校外实践课程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走进博物馆,同时也促进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正规化、标准化、课程化建设。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史家小学联合开发的校本课程《漫步国博――史家课程》,就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国博的展陈资源为依据,共同编写适合小学各年龄阶段和各个学科的博物馆教材,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教学。⑧

3 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与启示

3.1 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博物馆教育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色,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熏陶、爱国主义教育和魍趁赖陆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制度不健全,对博物馆教育认识不到位。以日本为例,立法部门在1949年《社会教育法》的基础上,于1951年制定《博物馆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博物馆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也获得了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⑨目前,我国针对博物馆教育还停留在政策性文件层面,法律基础尚需完善。在《博物馆法》未出台的情况下,国家文物局可以通过设立博物馆教育委员会等机构,负责博物馆与学校的联系工作;帮助并指导博物馆制定教育计划、开展教育活动,给予博物馆人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与此同时,政策制度的不到位,也使得一些学校领导和家长对博物馆教育认识不足,形成了只重学校教育而轻博物馆教育的错误观念,没能把参观博物馆当作学习看待,影响了博物馆学习的质量。

第二,博物馆的自身发展有待提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博物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各个博物馆的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很难从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保证所有博物馆都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博物馆教育水平低使得教育质量更难以保证。为此,对于中小型博物馆而言,应该围绕“教育”的核心职能,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资源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逐步提高综合实力。只有当博物馆的展览水平、服务能力、基础设施等得到综合发展时,博物馆的教育水平和效果才能有所保障。

第三,与学校的伙伴关系有待加强。“成功的合作需要学校和博物馆之间形成正式、长期的制度性关系并进行广泛传播”,⑩虽然博物馆与学校已经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但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使得二者间未能实现持续、有效的沟通和分享,一些新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和模式变成了昙花一现。除了制度上的缺失,学校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之间缺少相互理解与交流、彼此目标存在较大分歧、缺少开诚布公的态度、缺乏资金支持等都会成为影响双方关系的因素。因此,仅靠一方的努力,博物馆和学校很难由短期的合作发展为长期的伙伴。因此“对于整个合作过程来说,需要彼此具有持续的意愿去发展、试验(尝试)和评价,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舍弃制定好的全部计划。”Z

第四,博物馆之间合作研究网络的建立。一方面,博物馆各有所长,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帮助青少年发现更多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博物馆发展水平不一,这就更需要通过博物馆之间的相互学习来取长补短,通过分享教育经验、教育案例和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来共同进步,共同服务于青少年成长。

第五,博物馆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加强。除了与学校的合作,博物馆还应在其教育工作相对成熟时,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派遣教育专员、提供教育设施、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青少年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2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首先,博物馆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不能因为博物馆教育的正规化、标准化和课程化,就被学校教育所同化。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博物馆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从教育角度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教育资源。

其次,博物馆与学校的交流沟通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这既需要博物馆从展陈到教育活动、服务设施、教学资料等方面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也需要学校积极主动地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因此,只有当相关政府部门、博物馆与学校自身、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三个维度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

注释

① Hicks,E.(1989,September). Museums and schools as partn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8380)

② Sheppard,B. (Ed.). (1993). Building museum&school partnership.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③ 许丽红,高源.美国博物馆学校案例解析及运行特点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

④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6.

⑤ 谢颖编译.美国博物馆联盟探索教育新模式[J].中国文化报,2014-07-08.

⑥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⑦ 朱峤.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能力[J].中国博物馆,2015(3):48.

⑧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8-71.

⑨ 段少京.现代博物馆教育工作探析[J].南方周末,2003(1):113.

⑩ 浙江省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与小学深度合作馆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EB/OL].(2013-10-07).[2016-9-6].http:///news/2013-10-07/783184542.shtml

Z 孔立宁.日本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C].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18.

[ Hirzy,E. (Ed)(1996). True needs, true partners: Museum transforming schools. Washington,DC.

\ Ambach,G.Museums as places of learning.Museum News,1986.65(2):35-41.

⒖嘉南

[1] Hicks,E.(1989,September). Museums and schools as partn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8380)

[2] Sheppard,B.(Ed.).(1993).Building museum&school partnership.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3] 许丽红,高源.美国博物馆学校案例解析及运行特点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

[4]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5] 谢颖编译.美国博物馆联盟探索教育新模式[J].中国文化报,2014-07-08.

[6]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7] 朱峤.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能力[J].中国博物馆,2015(3):48.

[8] 段少京.现代博物馆教育工作探析[J].南方周末,2003(1):113.

[9] 浙江省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与小学深度合作馆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EB/OL].(2013-10-07).[2016-9-6].http:///news/2013-10-07/783184542.shtml

[10] 孔立宁.日本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C].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1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