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营销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房地产品牌营销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品牌价值的多少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实施品牌策略,成为这一时代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住宅品牌,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将在房地产竞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房地产营销也将转入品牌营销的时代。那么品牌的内涵及作用是什么,房地产企业如何实施品牌营销,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品牌营销的现状
1.房地产的品牌建设滞后。由于房地产业发展不成熟,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房地产的品牌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品牌建设的发展滞后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业总体上还处在房屋建造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供应链。我国房地产界的品牌价值含量还很低,他们必须调整其营销策略,制定长期系统的品牌战略,尽快上升到更高的品牌竞争阶段。
2.品牌形象模糊,消费者难以界定。中国房地产业的商品化程度还不高,在房产品牌形象上游离不定,致使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难以树立清晰的形象。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现仍处于积累阶段,企业实力有限,缺乏经营大型资产的能力。而目前国内房地产开发的高利润,吸引房地产开发企业更侧重于房地产开发,对收益稳定,但回报相对比房地产开发低的资产经营不太看重。加上目前国内旺盛的需求,为房地产项目公司提供了生存空间。
3.多数房产企业的品牌营销只是短期行为。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资金周转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开发商不愿进行较长时间的品牌营造,只希望通过宣传造势来快速树立公司品牌。也有些开发商认为品牌是自然形成的,特别是对于项目开发公司而言,由于项目开发一般不具有延缓性,因此普遍重视对项目本身的宣传,而对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却缺乏必要的投资。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房企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在经营过程中,努力创立品牌与发展品牌。
二、创立和发展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对企业有重大意义
1.房地产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更需要塑造品牌,原因在于:1、房地产商品具有开发时间长、占有资金大的特点。对开发商而言,消费者购买住宅时,不但要考虑房屋的实用性,还要考虑该开发商的信誉度和美誉度,这些就普通产品本身来说是不具备的,而塑造品牌则可以达到这一目的。2.品牌是目前房地产企业参与竞争的需要。房地产企业只有通过市场调研,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创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2.住房是高额耐用商品,具有长期使用价值,代表企业的信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宅条件的改善,购房者往往追求实用住宅的多功能性,关注住宅环境的营造及住宅文化品位。住宅档次已成为生活品质象征和自我包装、自我显示的复杂的深层行为。
3.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品牌竞争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对品牌的认识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1)房地产开发商普遍热衷在楼盘起名上大做文章,将其作为品牌营销的重点。(2)品牌营销手段过于单一,大多数开发商通过印制广告宣传画册、电视广告等公众媒体推出自己的品牌,而缺乏深入的客户调查和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的宣传。(3)对已经树立的品牌缺乏有效的维护,开发商对品牌的宣传多数停留在卖房阶段,而对于之后的物业管理、社区文化关心得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品牌的人际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品牌今后的延续设置了障碍。
4.打造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形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顾客往往根据品牌来区别和选择同类商品和服务,特别是住宅产品正经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进入了散户时期。在这种变革过程中,住宅品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对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房地产营销中实施品牌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至上主义”。认为品牌是靠广告宣传出来的,其实产品靠企业实干出来才是实在、可靠的。我们主张产品要重于品牌或产品要大于品牌,一个成熟的企业家要把重心放在产品上面而不应放在品牌上,不能搞“惟品牌论”。
2.迷信策划,包装过度。策划——作为市场营销重要一环,对整个营销工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房地产企业高薪聘请所谓策划大师为楼盘包装,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夸大事实,推行策划迷信,则会使房地产营销误入歧途。
3.只有“高档住宅才能创品牌”。实际上高档住宅不等于品牌住宅,任何档次的住宅都应有自己的品牌。大众化的住宅更容易创知名品牌,因为名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虚假承诺,糊弄客户。开发商采用多种承诺形式的广告有增无减,一说住宅,就是“五星级的家”、“绿色家园,世纪生活”;一说商铺,就是“保值增殖”、“年回报30%”等等。如果营销方案只顾堆积承诺,而不考虑届时兑现与否,必然会陷入“开发商讲得激动、购房者听得感动,兑现没有行动,物业再也卖不动”的尴尬局面。
四、如何塑造房地产品牌
1.品牌运营的基石:打造诚信。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信誉,拥有良好的信誉,就等于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企业信用积累与升华形成的信誉是企业的宝贵无形资产,是一种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讲究信誉,诚实经营,由此可得到众多品牌建筑商的信赖和认可。这样,建筑商在政策上就可以给予其提供价格优惠的优质服务,优惠的商品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又反过来吸引消费者的热情,这种良性循环,就是“信誉资本”的产物。
2.保证优良的产品质量。房地产商品由于具有使用周期长、价格高等特点,消费者在选择房屋时,从质量、居住环境到物业管理都非常关注。由于个人的文化修养、职业和生活习惯不同,对房地产的偏好也不一样,房地产企业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户型甚至社区环境。其次要选择合格的建筑材料,保证施工质量。最后,提供良好的物业管理,这些都是塑造房地产品牌商品的重要部分。品牌的核心是产品质量,只有优质的产品质量才能为品牌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3.准确的市场定位。准确的市场定位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目标市场足够大,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目标市场未被竞争者完全垄断,或竞争尚不十分激烈;(2)企业有条件和有能力进入新选定的目标市场。总之,“品牌”是有独特形象的,是有个性的,只有那些致力于适应某类市场需求细分定位,并且努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生产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及品牌才最具有生命力。
4.持续一致和持续创新的品牌策略。品牌是期间的概念,它是通过一个过程塑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消费者所有的接触点都是一致的,品牌策略最忌讳的是朝令夕改,经常性的改变使客户怀疑其产品的品质,品牌建设也成了一句空话。
塑造一个品牌容易,维护一个品牌艰难。品牌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裕的空间。品牌形成后,其产品被广大客户所认可,但总有不足之处,因此,品牌制胜的武器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购买者提供稳定而独到的住宅精品,使品牌始终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5.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树品牌。企业文化可以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目前,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度,社会文化正渗透入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在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强调一种文化,产品已由过去那种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上升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载体。只有当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感受到文化时产生激动、乐趣,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费者的忠诚度。
薪金是企业给予员工的劳动报酬,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自身利益。作为经营者,应审视一下薪金的发放是否合理。如果一个企业在薪金发放的问题上“不同工同酬”,在员工心理上就会产生这么一种想法反正干不干都一样,我那么积极干嘛?从此他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态度散慢、拖沓,工作没有积极性,使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台资莱湾公司今年元月新上任一名经理,他所谓的薪金发放以“年龄”为原则,规定:2025岁的员工薪水为400元/月,2630岁的员工为500元/月,3135岁的员工薪水为600元/月。依次类推,年龄越大工资越高,年龄越小工资越少,有的有经验的员工业务不错,但由于年纪轻,薪水比没经验、没工作效率但年龄大的员工要少得多,经理也不例外。员工逐渐丧失了工作积极性,产品销售利润急剧下降,加上假货的冲击,在半年间,莱湾损失了将近两个亿。
那么,经营者在薪金管理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又怎样保持薪金的合理分配呢?
1、以岗定酬,同工同酬
(1)权责重的员工应给予高薪,因为它与企业销售、盈利、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比如每一个企业,部门经理的薪金比普通员工的薪金高,而经理的薪金又比部门经理高等。
(2)技能高的员工应给予高薪,以用于补偿其学习所费的体能和智能。大连机车车辆厂拔了200多万现金重奖62位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功臣,其中最多的得到了11.2万元。
(3)季节性和临时性的员工的薪酬应高于正常员工,以补偿其失业期间的生活费用和没有享受社会保险、休假等权利。上海达能饼干有限公司为了扩大聪明星饼干在郑州的销量,专门招了几名临时员工做促销,每天促销费是正常员工的2倍。
(4)工作环境差且工作强度高的员工应给予高薪。义煤集团主要从事地下采煤工作,在井下作业的员工环境极差,夏天闷热,给采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完成采煤任务,矿工们在井下连喝水吃饼的空闲都没有,井下员工比井上员工的薪金高约50%。
2、普遍实用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使员工了解其努力或成就与其收入间的关系。每个企业,工作效率高的员工比效率低的员工薪金高。比如业务员,业务成绩好的就比业务成绩差的员工薪水高。
3、灵活性原则。薪金发放的灵活性能激发员工的热情。索莱克特龙公司是一家生产计算机、打印机、移动电话以及其它高科技设备的公司,他们对薪金的发放采取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逐年推进、不断提高”的方法,不断调整薪金管理,
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销售利润在五年中增长了6倍。
4、相对稳定性原则。稳定的薪金制度起到了真正的指导作用。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在薪金设计上就做得很不错,充分体现了薪金分配的公平性。他们通过学习邯钢的经验,制定出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薪金发放办法。具体做法是:员工完不成成本、费用进度考核计划,则要否决当月的全部奖金;完不成利润指标,要等额扣减工资总额;超额完成利润、成本费用考核指标,按比例计算佣金。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形成了一种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内部竞争机制。
还有康佳集团,他们为了体现竞争的优越性,建立了激励型的分配机制:把所有员工的工资分为九个档次26级,并按“以岗定酬、同岗同酬”方法实施工资分配,机制的建立,鼓励了员参加竞争的能力,促使了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
另外,薪金管理是增加员工积极性、建造事业引力场的手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具体又体现在哪里呢?
某些企业,由于薪金管理的不合理,员工丧失了工作积极性,有的甚至离开了公司。吉成公司是一家主营油漆、试剂等产品的化工公司,薪金的高低看工作天数,谁在一个月中上班时间长谁的薪金就高,反之薪金则少。有的员工效率较高,却因工作天数少,薪金比销售效率低的员工还少,其间也曾有员工向领导反映过,始终没得到合理的答复,薪金发放依然如故,许多员工气不忿,把握客户离开了公司。
吉林吴太集团是一家专门生产感康、吴太口腔溃疡灵的药品公司,去年十月在郑州设立了办事处,办事处依据郑州及周边地区的生活水平规定员工每月500元薪水,业绩好的员工补发销售额2%的奖金,月底随薪水一起发放,结果承诺没兑现,直到四个月后奖金才发到个人手里。期间,大多数员工几乎没有发展新的突АS纱耍颐强梢钥闯鲂浇鸸芾聿⒉皇且痪浠八邓刀眩π纬梢恢种贫龋弥贫壤幢U闲浇鸬暮侠硎凳!?
在传统的营销管理理念中,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营销的核心和根本目的,主要是通过市场调研、营销策略和反向营销控制来对营销进行管理。事实上,传统的营销管理理念没有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考虑。肯德基作为一个外来的快餐企业,能够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营销管理理念中对消费者需求的重视。肯德基推行“本土化”的营销策略,从产品名称的包装到品牌形象,都在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与口味。肯德基在营销策略中对消费者群体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将消费者分为儿童、学生和白领三个基本群体,针对三种群体推出了相应的营销管理策略,这种适应消费者的营销管理策略无疑是对传统营销管理理念的一种创新。在营销手段上,肯德基除了派发优惠券等传统手段之外,还创意性的推出了全家桶赠送礼品和玩具等内容,通过向消费者赠送卡通玩具的营销策略来得到儿童消费者的支持。这种本土化的营销策略使肯德基迅速打入了中国市场,成为了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一个快餐品牌。
2.创新营销手段
营销手段并无常法,没有一种营销管理手段能够一劳永逸的为企业带来利润,市场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营销手段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香港的金利来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经历过一次市场低迷带来的困境。很多同类企业纷纷以降价、折扣的营销方式来促进销售。然而金利来公司在对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分析之后,却决定以提价的方式来促进领带的销售。这种反其道而行的营销策略却取得了意外的成功,为金利来公司在低迷的市场中带来了很大的销量,金利来公司不仅度过了难关,还逐渐成长为国际知名的高端领带品牌。究其原因,就在于金利来公司在营销手段方面的创新。金利来公司抓住了香港人穿西装、打领带的穿衣习惯,特别是追求名牌的心理特点,以提价的方式与中低端领带拉开距离,引起消费者的注目。在营销手段方面的创新必须以找准市场定位、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为背景,否则盲目的创新只会给企业带来危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营销信息媒体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将网络营销与其他营销手段结合起来,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市场回报。
3.重视品牌效应,在营销过程中不断塑造品牌
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自我品牌的塑造。通过对营销的不断创新来树立品牌形象,找准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有价值的企业品牌一定是具有创新意识、富有个性的。百事可乐作为可口可乐的挑战者,其成立比可口可乐晚了十二年,此时可口可乐的品牌已经比较牢固,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群体。百事可乐在营销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抓住了二战后的年轻人渴望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适时针对“新一代”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以“百事可乐新一代”为口号向青年市场进行营销。此后,百事可乐又开展了“品尝试验”活动,去掉可乐的标签让消费者进行品尝和选择,打破了可口可乐品牌对消费者的号召力,并适时对自己的品牌进行了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销售差距不断缩小,百事可乐也成为了一个具有个性和市场号召力的饮料品牌,这与百事可乐不断塑造品牌价值,创新营销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
4.结语
所谓标杆管理主要是指,在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过程中,将整个电力行业中的优秀领导者作为学习的对象,通过全面了解优秀领导者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以及卓越的发展眼光,将其有变通的应用到自身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并且树立超越优秀领导者的目标,开展科学的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实施,不断地改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提高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水平。在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通过应用标杆管理,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目标明确。所谓的标杆就是目标,是电力企业营销管理者的努力方向,通过向标杆学习,并且超越标杆,能够实现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②投入收益大。标杆管理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技术,在进行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只需要有选择的,有变通的进行借鉴就可以,有助于减少电力企业的成本开支,并且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电力企业的利益最大化。③应用广泛。在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都可以应用标杆管理,也就是说,电力企业的所有组织活动都可以应用标杆管理的相关策略。
2应用标杆管理提升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策略
2.1制定科学的应用计划
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中要想充分地应用标杆管理,需要制定科学的应用计划,不能盲目地应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需要全面了解自身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在经营管理中的缺陷;明确标杆管理的基本目的;构建标杆管理实施队伍等内容,这其中,尤其要重视标杆管理实施队伍的构建,人员能否胜任标杆管理这一项工作将会直接决定标杆管理的实施效果。电力企业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应站在系统以及全局的视角,通过制定良好的计划来指导整个标杆管理的实施与推进。另外,在进行计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制定2~3个计划,并且由电力企业的重要经营者通过商议、研究等方式最终确定应用标杆管理的计划,确保计划的良好实施。
2.2进行标杆的合理选择
标杆的选择非常关键,这也直接影响到应用标杆管理的实际水平。因此,在进行标杆选择的时候,需要满足如下两点要求。①标杆的选择应该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标杆不能与电力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水平差距太大,如果标杆的选择标准过高,在实施的过程中很难达到标杆的水平,而标杆的选择过低,将会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标杆的选择应该视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而定。②标杆应该是整个电力行业的卓越领导者,因此,在选择标杆的时候,应该对整个电力行业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电力行业中有哪些卓越的领导者,哪些可以将其作为标杆等。只有在选择标杆的过程中,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才能够确保选择的标杆合理。
2.3有步骤地进行实施
在制定完计划,选择好标杆之后,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需要对整个计划进行熟悉,并且应该对选择的标杆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标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员工的工作模式;对员工的专业技术要求;整个企业的运作方式等,通过对标杆企业的全面调查,能够了解到标杆企业为何能够成为整个行业的标杆,其主要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在调查完成之后,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将调查的结果以书面报告的方式呈现,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展有效的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地消除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另外,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还应该有选择性地应用标杆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其主要是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员工结构、员工专业水平、客户人群的不同等,如果在应用的过程中,只是盲目地照搬标杆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不仅不会对电力企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反而会严重地阻碍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点,由于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标杆管理的经验,在实施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偏差,当出现偏差的时候,管理者需要正视存在的偏差,并且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确保标杆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标杆管理的实施效果,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2.4在实践中逐渐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应用标杆管理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和超越的过程中,因此,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由于很多的电力企业应用标杆管理的相关策略实际上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充分的经验,而在标杆管理实施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应该树立一个持续改进和创新的理念,也就是,当电力企业通过应用标杆管理的相关策略以及超越了标杆企业,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立即进行标杆企业的更换,将水平更高的企业作为标杆,进一步进行学习,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学习,一步一步的超越,最终使电力企业成为整个行业的标杆,使电力企业在整个行业中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另外,在实践中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创新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内驱动力,电力企业营销管理者不应该固守标杆企业的现有经营管理模式,应该结合实践的经验,将标杆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符合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实现应用标杆管理的目标,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结语
【论文摘要】企业要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营销管理,文章针对泉州民营企业目前营销现状及问题,结合新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发展的新方向,深入思考和分析,对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泉州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出了几点营销策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泉州中小民营经济历经起步、发展、提升三个阶段,闯出了一条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对泉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在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下,中小民营经济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能力有待增强,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有待增强,自身整体管理能力和竞争力有待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有待增强。如何在更高层面上推动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成为摆在中小民营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企业的产品、服务等市场的竞争将逐步变成营销战略的竞争,任何竞争都要通过企业的营销来体现和应对。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美国250家主要公司的高级人员认定,他们的第一任务是“发展、改进和执行竞争性市场营销策略”,而第二、第三任务才是控制成本和改善劳动组织。企业为实现其营销的目的和任务,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系统、有效的营销策略。营销策略就是指为实现营销管理的目的、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营销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企业的营销观念没有及时更新
在计划经济根深蒂固的当今时代,一些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对买方市场仍然奉行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商品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出现了“生意难做”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对买方市场措手无策,随大流盲目地推销产品,其结果是要么是产品库存大量积压,要么是应收账款急剧增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从而使大多数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
2、企业整体营销功能不足,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它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营销职能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比较重视营销工作,但是这种“重视”具有明显的局部性、不确定性和非过程性,不系统、不全面、不到位,从而造成高层管理缺位。高层管理缺位带来了许多危害。首先,其他部门的营销优势得不到全面利用。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营销职能,但在高层管理缺位时,则只有营销部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其整体营销职能会大打折扣。其次,决策缓慢,影响销售工作高效进行的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一来,该决策的问题不能及时决策,对企业的营销业绩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重挫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营销工作缺乏方向。高层管理决定企业的营销方向,当它缺位时,必然导致营销部门的盲目指挥。
3、许多企业没有树立正确营销战略意识
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飞机不坠毁,也不无耗尽燃料之虞。现在,泉州的许多企业正如这架飞机,太需要战略了。得战略者得天下,在泉州的“特步”、“安踏”、“匹克”等一些生产运动系列产品的企业,都为其他民营企业树立了榜样。而当前多数的泉州企业也只是计划当期,得过且过,初创时就不曾设想过将来,造成企业盲目运行。
4、企业忽视了营销网络的功能
一位营销专家曾经说过,“市场,说到底就是‘网络+品牌’——销售网络加上品牌的影响力。”网络如同人体的血管,靠有力的销售完成资金的循环,滋养着企业的成长,其中任何部分的病变,都可能损伤企业的肌体,乃至企业的生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泉州的有些企业并没有在市场网络上下过功夫,它们只注重产品生产,无计划、无目标地销售产品,这样,不仅浪费营销资源,而且无法取得好的营销业绩。另外,当前企业的市场定位、促销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小民营企业营销管理的策略
1、建立科学、实战的营销组织框架,确立企业整体营销观念
民营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和员工紧密协作,来共同实现理想的经营业绩,是现代营销强调的整体攻防能力。当前许多企业的业务人员没有真正地组织起来,从而难以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这就像两军对垒抢占地盘一样,其中一方军队管理不善,组织不起来,没有像样的攻势或者抢到了地盘却没有能力固守,这样的军队必输无疑。可见,高层的营销管理在市场营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开发需要,建立销售组织体系、市场信息管理体系、目标和计划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销售管理体系明确销售管理层次及其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将市场目标、销售管理人员和业务员、经销商、市场信息以最佳方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攻防能力,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实现最佳的营销目标。
2、树立辩证的买方市场观
买方市场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也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的购进方面,买方市场的压力只是施加给商品的卖方,而生产企业作为买方不仅没有压力,反而是大好的机遇,因为买方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产品销售企业在采购时,处于买方的地位,可以充分享受买方市场的偏爱和优惠。在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上,企业可以充分“货比三家”地进行挑选,不仅可以讲质量,而且可以压价格。再者,买方市场带来的市场空隙,给企业提供了破土而出的希望,利用优质低廉的材料、机器设备生产高品质的产品,逐渐地适应买方市场,才能抓住买卖方市场带来的机遇,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3、确立名牌战略
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它已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这是由于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逐步加深,对选择产品的条件更为苛刻,这样就加剧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因而企业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大家认可的名牌产品才可以成功。在我国,如运动产品行业有“李宁”、“特步”、“安踏”、“匹克”等。经济专家们断言,从上世纪末起,我国商品市场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名牌之间的竞争。然而,当前在泉州一些中小企业尚未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只要看到别人生产什么,自己就生产什么,没有自己的特色,更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怎样创立自己的品牌呢?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制定名牌战略;企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阶段的目标规划、可行性的实施步骤。另一方面把质量创新作为名牌产品的根基和企业的生命。企业创名牌应当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不能一味追求“上档次”、“高售价”。世界名牌商标就象征着高质量,如日本的“本田”,美国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还有像泉州的“安踏”,现在都致力于质量和品牌的研发。再者,当今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科技竞争。在这方面,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吸收先进技术,并予以创新。这样,企业的产品才可以走在市场前列。
4、制定合理务实的营销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业务人员的促销积极性
人员推销是人类最古老的推销手段。人员推销是最直接的促销形式。当今的推销人员除了商品销售这一作用外,他们可以了解和熟悉客户的需求动向,及时地向客户提供企业的产品介绍以及客户所需的各类服务,另外,业务人员还可以利用直接接触市场和消费者的便利,进行市场调研和情报工作,从而为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可见,业务人员在市场营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著名的营销大师曾经说过,没有推销不出去的产品,只有推销不出去产品的推销员。可见,优秀的推销员可以推销任何产品,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推销员呢?业务人员选择营销这项辛苦而艰巨的工作的重要原因就是基本动力。当前,国内的许多中小企业企图通过道德和思想教育达成发挥业务人员作用的目的。这种作法是无可厚非的,但企业必须明白,当利益不成问题,业务员才不关心利益。松下幸之助曾经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能够繁荣,主要是利益原则在起作用,正所谓利益所趋奋不顾身。所以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相应的营销政策,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建立科学、高效的营销网络
营销网络可以促进商品流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营销意识的增强,网络也被赋予了营销推广的重要职能。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网络仅为销售渠道的观念,认识到当今网络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创立自己的营销网络,首先,企业应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其依据可以是地理、人口等。然后,企业根据市场的特点、企业的目标及营销资源的具体情况确定细分变量。最后,调动自己的营销资源,分配到分市场,加强各细分市场的联系,形成高效的网络。企业甚至可以先构筑自己的营销网络,再建设工作。如TCL集团在1992年进军彩电市场时,根本没有自己的彩电基地,他们倡导“有计划的市场推广”观念,大力筹建自己在全国营销网络,没有工厂找人代加工,硬是靠着网络,在各地进行强有力的市场营销推广,强立促销,奇迹般地在五年内跻身于中国彩电业三强之列,成为现代营销学“先有市场,再有工厂”的模式典范。
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小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不仅来自于本国同行业的竞争,还来自于外国同类企业的竞争。针对此现状,市场营销策略将会是中国中小民营企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的锐利武器,更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的一项单独职能,而是成为整个企业的一切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营销才能使客户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产品、企业的服务,进而达到让客户接受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目的。正确、有效的营销策略将使中小企业在进一步开拓、占领和扩大市场领域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应仙:浙江经济——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组合及其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贵华:湖南大学商学院学报——剖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十大误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在我们为国内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咨询顾问服务时,发现一个共通性:销售增长是中小企业最关心的事情,他们所采用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促进销售的直接增长。但是这些企业对销售方式的运用实在太简单、太粗放,往往他们认为是即时见效的方式,结果却损害了销售的持续性增长,最终形成了无法突破的销售瓶颈,企业束手无策,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
我们认为,营销管理是销售工作的核心,只有建立良好的管理基础,销售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这里我们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咨询服务,根据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情况,模拟出本篇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描述来说明如何通过营销管理来突破销售上的瓶颈,希望本案例可以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一点实际的操作思路。
一、某企业背景简述
1、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从国有体制转制而来。
2、主营业务:食品、饮料。
3、年销售额:8000万元
二、该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
1、营销组织架构
(1)职位设置:销售部经理、区域销售主管
(2)职责权限:区域销售主管直接向营销总经理汇报工作,销售部经理对区域销售主管的工作以协调为主。
2、营销人员数量:
(1)市场人员:1人
(2)销售主管:20人左右,分为三种情况:1人管辖一省,数人管辖一省,1人管辖数省。
3、营销管理制度:
(1)激励制度:销售员竞聘制,由参加竞聘的销售人员对目标市场、销售额目标、费用目标等提出自己的做法和充分的理由,获得通过后则可以上岗。竞聘每年开展一次。
(2)薪酬制度:基本底薪+提成制。
4、营销运营模式
(1)以批发市场为市场重点,主要是利用批发市场的快速分销能力,使产品迅速渗透到广大的农村市场。
(2)依靠经销商的力量占据市场,把做市场的责任完全交给经销商,企业销售业绩的好坏取决于经销商能力的高低和推广意愿的强弱。
(3)销售主管从总部直接管理经销商,没有分支机构,多数是靠电话进行沟通,销售主管在市场一线的时间很少。
(4)以低价位和返利刺激销售增长,主要是利用和领导品牌之间的价格优势来覆盖低端的农村市场。
5、市场竞争地位:
(1)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处于4、5位的水平,属于中档品牌,在同档次品牌中处于前列。
(2)在批发市场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产品进入市场较早,依靠低价位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3)目前处于领导品牌和低档品牌的双重夹击,前者具有品牌优势和网络优势,后者具有价格优势,使该企业陷入两难境地,尤其在销售淡季最为明显。
6、营销专业水平
(1)营销人员采用竞聘制,销售主管有不少是从生产部门上来的,缺乏实际的销售经验,开发、管理市场的效率不高。
(2)老销售人员基本是依靠多年来积累的业务经验开展工作,但是缺乏系统的销售方法,同时也有一定的惰性。
三、该企业营销管理的特点
1、营销组织架构简单
(1)营销总部职能处于缺陷状态:规范化的营销管理流程并没有建立起来,诸如策略规划、战术制订、计划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区域管理、广告管理等许多职能都欠缺或者是没有明确的责权划分。
(2)区域分支机构处于虚拟状态:该企业名义上都设立由各区域的销售主管,但销售主管平常多数时间都呆在总部,对各自管辖的区域采取的是虚拟控制方式,对经销商的管理基本是靠电话沟通。
2、对营销费用控制很严
(1)销售主管底薪很少,全靠销售提成。
(2)发货全部利用返程车,整个物流配送的时间基本在7-10天(自货款到帐之日起),运输费用较低。
(3)销售主管可以灵活运用的销售费用较低。
(4)不设立区域分支机构,以节约人员费用。
3、依靠经验进行推广
(1)难以看到该企业对市场的系统分析,也难以看到整体的营销策略规划。
(2)企业的销售计划基本都是依靠经验制定出来的,所以经常发生产销衔接的不平衡,造成断货或积压,影响销售的增长。
4、以低价为主要营销推广手段
(1)两年来该企业主流产品的价格累计已下降了近50%,一方面是其自身的策略定位,另一方面则是领导品牌的降价压力。
(2)缺乏成熟的营销模式,一是没有系统推广,二是对推广效果没有总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销售人员营销素质的低下。
四、该企业目前销售面临的问题
1、淡季销售处于两难境地
(1)一难是领导品牌对该企业的打压。领导品牌在强大的品牌和网络基础上,向跟随品牌施加降价压力,一是清理市场中的杂牌产品,二是向低端农村市场渗透。
(2)二难是低档品牌的价格拦截。低档品牌利用成本低形成的价格优势,专注于当地农村市场的推广,在地域细分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该企业处于以上两类品牌的双重夹击之下,在品牌、网络、价格等三方面都没有优势,处于吃老本的状态,靠以前曾有的影响力以及经销商的力量进行销售,整体局面比较被动。
2、销售缺乏增长后劲
(1)该企业的目标市场是农村,因此其80%以上的销售额是来自于批发市场,但是批发市场的淡旺季差异日益加剧,并由此受到竞争品牌的双重夹击。
(2)该企业销售的增长点主要在于对市场的深度开发,但是由于整体配套措施不足,使得企业的增长比较疲软。
3、缺乏有效的销售模式
(1)该企业的销售业绩好坏,基本上是取决于经销商能力的好坏,但企业在运用经销商的能力上又很缺乏,完全是由经销商自行发展,不是企业在引导经销商,而是经销商在拉动企业。
(2)企业除了推出新产品、采取降价或返利政策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手段来推动市场的发展,没有建立起成熟的营销推广模式。
五、造成销售问题的原因分析
1、营销组织不健全
(1)首先是缺乏总部的营销职能部门,使得企业不能对营销策略进行整体规划,也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推广模式。
(2)其次是缺乏区域分支管理机构,对经销商的管理太粗放,市场管理重心太高,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很弱。
2、没有明确的营销策略
(1)不了解本产品的目标消费群特点,没有明晰的市场定位,对本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对产品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只是被动地跟随竞争品牌的脚步。
(2)正因为策略定位模糊,所以整个市场推广工作缺乏前瞻性,没有及时顺应市场的变化,在当时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时候没有借势建立健全的分销网络,以至于当前受到竞争品牌的夹击。
3、缺乏系统的市场分析
(1)对市场趋势、销售数据、市场结构以及市场推广效果缺乏系统分析,整个营销推广工作比较盲目,主要是跟随竞争品牌的动作进行随机调整,对市场的推广缺乏主动性。
(2)在开展市场推广工作时,战术的实施缺乏针对性,也就是某一项销售政策出台时,由于对市场的把握不足,其实施的理由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往往不能准确地击中市场关键。
4、分销结构比较单一
(1)目前该企业的主要渠道是批发市场,而目前国内流通市场正面临转型,批发市场每年都在萎缩,而零售市场却在迅速增长,这些都反映在了该企业的销售业绩上,单一的批发市场分销体系成为该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
(2)其目前要迅速调整这种分销体系结构,面临的困难也很大,涉及到多方面的调整,包括经销商的调整、销售组织的调整、产品的调整以及费用的调整,这些都将影响到企业的转型是否成功。
5、区域管理不到位
(1)缺乏重点市场管理,虽然在全国也有三个销售最好的区域市场,但这都是经销商自身发展的结果,企业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对市场成功的经验没有总结,因此也就缺乏一种成功的销售模式。
(2)销售主管对各区域市场的管理太简单,对经销商的引导不够,对市场的跟进也不够,对市场的变化也不能做到及时反应,因此往往落到被动的局面。
6、销售人员专业技能有限
(1)该企业有不少销售主管不具有足够的营销知识,对很多市场上的问题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也无法有效地引导经销商,相反还要受经销商的指导。
(2)部分销售主管在销售技巧方面比较缺乏,与经销商沟通往往不得要领,而且销售工作没有条理,效率低下。
7、销售后勤支持不足
(1)没有完善的物流配送管理,也没有专门的人员来处理繁杂的储运事务,而是需要营销人员自身担负起货物配送的责任,因此其精力无法击中于销售业务的开展,往往要守在工厂“抢货”,这样就降低了其工作的效率。
(2)促销物品很欠缺,没有制做宣传海报和横幅等促销物品,使经销商无法在市场进行宣传,造成该品牌在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明显不足。
8、销售手段单调
(1)该企业的销售手段基本停留在降价和返利上,而且对每次返利促销的目的不是很明确,是扩大消费群体呢还是提升消费量,是营造声势呢还是阻击竞争品牌,是巩固客户关系呢还是刺激进货量,等等,都没有明确的策略,仅仅是依靠“这些方式都是经常用的,应该会有效的”的经验想法。
(2)除了自身没有采取丰富的销售手段外,对于如何引导经销商去开展促销也没有做足,主要体现在对返利的运用不规范,往往经销商为了拿到返利而降低批发价,从而破坏了正常的价格体系,当返利取消时又反过来向厂家施加降价压力。这些问题都说明该企业缺乏成熟的推广模式,无法对经销商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
六、该企业营销管理的误区
1、没有解决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协调关系
(1)整体的营销行为倾向于在短期内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注重资金投入的短期回报率,对资金的长期使用方向没有明确的认识。
(2)在销售形势好的时候顾不上进行系统地调整,销售形势差的时候又缺乏资金,形成恶性循环。
2、对费用和投资没有正确的认知
(1)过于考虑了费用因素,而忽视了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对于关系企业持续发展的项目如分销网络建设,应以投资的意识来衡量资金的支出,而不应一味考虑费用率的问题。
(2)该企业对于资金支出的项目没有战略性的考虑,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不能超支,而竞争对手却集中资源于市场重点,对其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旦丧失了良好的市场机会,就不再是增加投资可以挽回的事情了。
3、决策和管理过于依赖经验
(1)没有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主要是凭经验行事,这样难免有较大的局限性,关键是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使决策和管理都能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运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决策和管理上的经验性过强,一是不能保证策略的准确性,二是限制了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企业的活力。
七、该企业营销管理问题的根源
1、营销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1)决策体制:过于依靠经验的体制使企业无法形成一套成熟的经营运作机制,加大了企业决策的成本,使某些成功的经验不能得到推广,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验曲线,增加了企业决策的风险。
(2)沟通体制:顺畅的沟通管道没有建立起来,使策略的准确性和执行到位程度大打折扣,从而也就降低了市场推广的有效性。
(3)激励体制:没有从薪酬待遇和职业规划两方面为员工创造一个前景目标,从而隔裂了个人行为与公司行为,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也就加大了企业的内耗程度,降低了各项工作的效率。
(4)组织体制:整个组织职能的内容过于简单,使基本的工作流程无法建立,员工的工作效率得不到监控,整体专业化程度很低;而且企业管理重心太高,脱离市场一线,市场反应速度较慢。
2、营销专业化程度较低
(1)部门专业化程度低:没有专业的营销职能部门对整体营销工作进行系统规划,使得营销行为随意性很强,降低了工作效率。
(2)人员专业化程度低:营销人员普遍营销素质不高,因此对营销战术的执行经常不能到位,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基本的销售技巧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大大削减了营销政策的效果。
(3)推广专业化程度低:营销推广中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基本是靠经验做事,没有形成系统的推广手段,对很多基本的推广要求把握不到位,降低了推广的效果。
八、该企业营销管理的重点
1、营销管理体制的改革
(1)销售上出现的问题只是表象,营销管理体制的改革才是企业走出困境的根本,关键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2)营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决策体制、组织体制、激励体制,这些体制的建立将有助于企业整体营销工作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2、销售平台营销系统的导入:
(1)销售平台系统是一套由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开发出的实效的营销管理系统,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的管理,使企业的销售工作能在一个良好的平台上运行,达到一种整合的效应。
(2)销售平台系统涵盖了分销网络构建、深度分销运作、互动销售推广、销售组织建立、销售人员管理和销售后勤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全面构建了企业规范化的销售管理体系。
(3)销售平台系统的构建,将依据企业的营销策略规划,在企业现有资源条件下,设计出最恰当的营销管理体系,它不是以上六个方面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同一策略目标下对不同系统的有效整合;同时在六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业务内容的流程,是通过流程来提升整个销售工作的专业化水准。
3、销售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1)无论营销体制如何改革,销售人员营销素质的提高都应该是一项核心工作,没有人员的具体执行,再好的策略也只是空中楼阁。
(2)对销售人员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是一个关键因素,在他们还不具备专业化的水准之时,要通过规范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然后再逐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九、该企业营销管理的重建策略
1、以分销网络平台建设为核心
(1)对其目前单一的分销结构进行调整,打破单纯依靠批发市场的局面,逐步加强对零售终端的掌控。
(2)对其分散的分销体系进行整合,使经销商都能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策略调整,同时调整不符合要求的经销商,从而真正建立起牢固的分销网络。
2、以深度分销管理系统为重点
(1)对重建后的分销网络平台进行深度的系统管理,协助经销商网络提高整体的经营能力,建立良好的渠道联盟。
(2)通过系统管理使分销网络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品牌的渗透能力。
3、以互动销售推广为关键
(1)改变原有简单的经验推广手段,开展多样化的促销活动,在整体的策略目标下充分调动分销网络的积极性。
(2)以推广作为手段,全力协助经销商建立起稳固的下级分销网络体系,强化战略结盟意识,而不是单纯以短期刺激销量为目的。
(3)分析、总结各地市场成功的推广经验,并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企业自身系统的推广手段,并在各市场之间进行共享和复制。
4、以销售组织平台为根本
(1)调整原有简单的销售组织,组建总部专业的职能部门以及各区域办事机构,一方面提高总部对策略的规划能力,另一方面则是降低企业的销售管理重心,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
(2)以区域办事机构作为企业掌控市场的平台,同时给予营销人员一个充分发挥能力的环境,以此来达到整体营销水平的提升。
5、以销售人员管理为基础
(1)制订规范化的销售人员管理制度,提高销售人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公司政策执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建立富有挑战性的激励制度,将销售人员的个人发展与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回报空间和职业发展的成长空间。
6、以销售后勤管理为后台支持
(1)建立专业的销售计划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和事务管理制度,为销售人员消除后顾之忧,并提供一个庞大的支持后台,使销售人员的精力能够集中于市场一线。
(2)在销售后勤管理平台实施流程管理和互动管理,使其能充分配合市场一线的发展,同时降低沟通的内耗程度,提高企业整体的市场反应速度。
十、该企业营销管理系统变革的实施及成效
1、通过对该企业的运作状况、存在问题、产生根源、解决思路和调整重点等要素进行了充分了解和系统分析,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的顾问向该企业提交了5套营销管理变革的咨询报告,涵盖分销体系重整、深度分销管理、销售业务管理、区域市场重建、营销策略规划等五大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重新构建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同时还指导该企业选择了两个试点市场,对全新的营销管理系统进行实践和样板塑造。
2、管理变革的实施过程:
(1)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的顾问与该企业的营销总经理和销售经理共同组成了一个项目小组,对企业经营的内部运作和外部环境进行细致的了解,通过与大量经销商的访谈和对市场的深入考察,项目小组确立了将分销体系重整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突破口,并以此为中心对组织和人员进行优化和整合。
(2)在营销策略方面重新确立了市场定位,将市场重点放在了二类地级城市,一方面要强化现有的批发市场体系,另一方面则要迅速开发零售市场体系,尤其是发展迅猛的超市;在这一级市场,既可以获得现有利益,同时又可以较少的费用进入超市零售网络,从而逐渐提高对市场的掌控,真正建立起分销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3)在营销组织体系上作了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针对其市场运作的薄弱环节,在总部增加了1名市场推广人员和1名销售后勤事务人员,分别负责宣传、促销和计划、配送等职责,提高了营销总部对销售一线的支持能力;二是针对销售人员过少的情况,在三个重点区域的销售主管下面增设了3名常驻销售业务代表,同时细分了市场管理区域,强化对市场的精耕细作。这两个调整的原则是人员费用增加不大、销售队伍精简,不会给该企业带来管理上的难度。
(4)在分销管理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项目小组将重点放在了批发商的系统管理上,要求经销商必须掌握占自己业务量60%以上的重点批发商,建立客户档案,掌握每个重点批发客户的月销量、各产品销量、畅销品种、产品流向以及市场变化等情况;同时,经销商还要向批发商提供送货、经营指导、促销推广和信息交流等服务,而销售人员也要系统地拜访批发商,从而与客户建立起真正的联盟关系,提高其经营产品的忠诚度。
(5)在人员管理方面,首先对所有的销售主管进行了集中培训,明确了目前营销体系调整的重点,同时指出了他们过去工作方式的弊端,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规范工作内容和流程。然后建立、整合了2套管理体系:目标体系和绩效体系,提炼、优化了3个销售业务流程:客户开发流程、客户拜访流程、信息传递流程,从而使整个销售过程的效率得到了保证。
(6)在销售推广方面,重点做了5点调整:一是规定了经销商对促销费用的使用要求,要求必须用于下级批发客户的网络建设;二是控制了对促销费用比例的分配,将大部分费用下放给了批发商;三是开展了灵活的促销形式,促销期间每个月的促销费用比例和形式都不一样,调动了经销商充分利用政策的积极性;四是要求销售人员及时对批发渠道和零售渠道做了疏通,避免货物的阻塞;五是规定了2个硬性标准:客户覆盖率和销售量,兼顾了网络长期建设和短期销售增长的要求。
3、变革实施后的成效:
(1)直接成效:在2个试点市场3个月的试点期间,平均销售额增长达175%,其中较低的增长了130%,较高的增长了220%,完全出乎该企业高层领导的意外。
(2)间接成效:经过3个月的工作,在3个重点区域建立起了750个重点批发商客户联盟,批发市场覆盖率从以前的不足20%提高到了60%,零售市场覆盖率从5%提高到了近20%,销售人员有效开发客户及维护客户的流程运作顺利,销售推广的模式也趋向成熟,企业营销总部的市场和销售事务人员有效地承担了大量的后勤工作,销售人员不再需要瞻前顾后的折腾,销售工作的专业程度日渐提高。而经过这些环节的强化和整合,该企业的整体营销体系已逐步顺畅,营销运作水平大幅度提高。
后序
电力企业要想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得以立足,增强其自身的营销竞争能力,就必须对其相应的营销管理理念进行相对应的创新,也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改善电力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尤其是从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发展来看,售电市场仍未到达成熟的地步,消费者的用电环境选择也未实现。因此,要想进一步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策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电力企业可以对电价管理策略的创新入手,为用电客户营造一个相对完善,相对自由化的用电环境,让电价种类实现多样化、弹性化发展,进而促进服务方式的更加灵活。具体来讲,电力企业可利用不同的时间点,对不同的用电客户需求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根据用电客户的实际需求制定出更符合用电客户要求的电价机制。还可以通过增加容量、缴纳电费、查询电费、查询用电及故障报修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此满足消费者简便、快捷的需求。同时,还应该以市场为主体建立市场营销服务信息技术支持系统,不断加强对电力营销的管理,提高电力营销管理效率,改善电力营销管理服务,对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为开放用电市场提供相应的有利条件。而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电力企业的先进管理,建立相关的电费账务处理中心,对相应的电费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从而在节省电力企业人力的同时,更好地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保障电费的持续安全管理。
2从电力技术改革入手,对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可以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给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生机与动力,尤其是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营销管理工作,加大创新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的同时,不仅极大地加强了电力企业对营销管理中心的控制与管理,更促进了电力营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所以,做好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创新尤为重要。因此,在营销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在现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之上加入电子营销业务,促进业务营销环节电子化流程管理。并且要大力推广电子网络的付费形式,一旦客户需要交费时,则可以及时提醒用电客户缴费,方便用电客户缴费。同时,还应该采用精度高、寿命长、功能多且能做到智能防窃电的电表,以此进一步降低偷电窃电的行为。
3从市场发展需求入手,对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近些年来,伴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对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尤其是针对市场价格制定的弹性变化,早已成为电力企业征战市场份额的一个主要方法。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手段:第一,给予大型用电企业电价政策上的优惠,以此稳定大型企业的用电市场;第二,实施分时供电政策,并且通过居民生活用电的价格收费区间调整,使更多的居民认识到合理用电的重要性。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与相关的政府部门、电器制造商联合,进一步推广用电,增加对电能的使用。并且对节能环保进行大力宣传,尽可能用电能替代其他能源,以减少能源对环境的污染。
4从对用电客户的服务创新入手,对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用电客户不仅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电力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因此,要想促进电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则必须在抢占消费群体上获得先机。也正因如此,电力企业则必须要从用电客户入手从而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之中。尤其是就目前而言,电力企业的运营商提供了业务及产品正向着高品质、高质量化发展。因此,电力企业极其服务模式也势必会发展巨大的改变。此时,电力企业则必须对自身的用电客户进行一个全新的定位,并且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手段,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抢占有利地位。在实际营销管理中,电力企业可先对不同电力用户进行细分,将有特色的电力用户作为电力市场,按照不同档次,不同性质进行分类,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到用电客户的实际需求,还能够根据用电客户的需求制定出相关的服务体系与服务竞争策略,以此能够更好地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的同时,把握与控制更多的市场份额,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5结论
1.1电力营销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不仅要在国内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还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这对我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发展不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大的发展机遇。作为电力企业的支柱工作之一,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但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意识仍然停留在改革之前计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对电力营销意识还很淡薄,导致我国电力营销工作难以满足用电量,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出现较大的发展局限性。例如,部分电力企业对市场需求分析得不透彻,过度重视电力生产管理工作,导致电力生产和供应出现不协调的情况,降低了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电力营销工作信息化落后
信息化落后是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环境竞争下,我国电力企业营销工作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跟很多发达国家相比,信息化程度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化能够有效促进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而电力营销工作的信息化将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信息化技术的实现,不仅能促进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我国电力营销工作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3电力营销决策不科学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虽然我国电力营销企业已经大范围地将计算机应用到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当中,但是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这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限制作用,主要表现在电力企业营销手段落后,营销调查工作迟缓等,限制了电力营销工作的决策。
二、改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策略
2.1强化营销观念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下,电力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应当从根本上转变营销观念。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过度重视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电力经营的服务质量。对于电力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首先要充分意识到服务质量对企业经济利益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不断加强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不仅可以促进电力企业向集约型经济模式的转变,更有助于促进电力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服务给企业带来的潜在价值,例如提高营销人员的管理能力、改变企业的经营面貌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2强化营销策略
在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体现在:①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其整体素质和营销能力,使整个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进行。在此过程中,还应当针对现有的策略,不断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改进和完善,制订相应的应急机制。②多样化的电力营销策略有助于提升整个经营管理团队的竞争力,剔除老套的、竞争力度不强的营销管理策略,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出发,制订出一系列多样的、行之有效的营销管理策略,以充分适应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③不断开拓电力企业营销市场,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水平人才,还要加大对企业优势能源的宣传,从根本上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
2.3提供优质的服务
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在保证工作质量和市场效益的同时,还应不断丰富企业服务的内容,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及时、可靠、指导和需求等。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时刻以客户的需求为目的,给客户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导,帮助其掌握电力设备的相关操作方法,并告知客户电力设备检修时应当注意的事项,从而为客户提供最方便的服务,由此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改善企业形象。
三、结束语
关键词:网络营销、旅游营销、旅游产业
目前对于旅游界来说,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站,网络营销已不是个陌生的东西了,并且如今的旅游网站也不是像刚开始那样,声势浩大地要把所有旅行社取而代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网站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也都日益显现出来。
INTERNET的发展始于1994年,其前身是美国的GII计划,即“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其目的在于连通各国的NII(“全国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亦为美国首先提出),以实现信息的全球共享。INTERNET的应用,实现了大量信息的低成本高速传递。信息的构成,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而且还可以随时更新。由于制作简单,其成本远远低于电视等信息媒体,INTERNET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06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6430万人。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世界第二。国家顶级域名CN注册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9万,成为国内用户注册域名的首选,稳居亚洲第一。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95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36106M,网站数达到69.4万个。IP地址总数达到7439万个,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1〕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媒介,INTERNET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手段和方式。
一、旅游营销中应用网络营销是一种必然趋势
1.将改变传统接待模式,使供给市场规模增大,个性化愈益明显。一方面,旅游人数将会空前的增多。这一现象的出现固然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特别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各地区间的贸易壁垒将会进一步打破,国际贸易也将逐渐走向自由化,这将给旅游服务贸易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平等竞争的机遇。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自由化本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也是信息革命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信息革命的进一步推进,网上旅游、网上预订将促成旅游个性化、多极化的进一步盛行,再加上人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和收入的增长,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完全可形成在办公中旅游、在旅游中办公。旅游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生活的必需,另一方面,散客比例将增大。以前人们外出旅游前,要预知旅游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等情况,往往受到信息传递途径的限制,在较大程度上只好依赖旅行社(团队)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团队旅游比例较大,旅游个性化和多极化难于发挥。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旅游者可以对旅游地进行预游(网上旅游),这样可以了解旅游地食、宿、行、游、购、娱等具体情况,还可以通过网上预订,事先安排好旅游活动。于是,个性化旅游和多极化旅游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散客比例将会明显增大。据统计,入境旅华游客中团队与散客的比例,已由1997年的40.3:59.7变成2005年的36.5:63.5,〔2〕可以肯定,这一比例在继续扩大。正因为旅游市场在信息革命的冲击下逐渐改变,所以传统的接待模式已难于适应这一变化。
2.将淡化旅行社职能旅行社作为中间服务商,主要职能是提供咨询服务、票务、设计和推销旅游产品。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旅行社受到的冲击将最大,它的职能将逐渐淡化,如果它不重新构筑生存的基石,那么它将可能消失。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功能将被网络的自动查询功能所替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网上资源的丰富和完善,特别是随着信息家电的推出,人们可以“在家观世界”,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自动查询功能更具体、更直接、更及时地查询到自己所需的旅游目的地信息。
(2)旅行社旅游产品的推销模式和手段将被网上营销方式所替代。旅行社传统的广告宣传和推销手段,不仅成本高,而且推广面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利用这样全球性的网络进行产品的营销,不仅覆盖面广,而且成本低、效果好。特别是随着个性化旅游和多样性旅游的发展,很多旅游者通过网上旅游后,他们可能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旅游线路,而不使用旅行社为他们安排的旅游线路。
(3)旅行社票务的收入将会随着旅游预订系统(CRS)和银行付款系统(BSP)的完善和推广逐年下降。
3.酒店内部管理模式和营销将面临挑战随着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推进,对酒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管理者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来综合运用企业资源,而且还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处理日益复杂的信息资源,正确、及时地对客源市场信息作出反应并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酒店内部管理模式通过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将取得较大的突破,它能保证有效信息的采集和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通过酒店信息系统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使决策者根据需求进行资源控制,提高服务效益,改进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项目。
4.旅游地产品将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在这以前,大部分旅游地产品的营销属于一种“被动”的方式,只是运用传统营销手段进行初步加工和包装并推向市场,主要依靠人为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通过旅行社的图片、旅游交易会等形式,少量产品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宣传)。随着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广泛运用,人们网上旅游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就对旅游地产品的营销带来了压力,要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对产品组合要体现特有的文化内涵,要及时更新资料和信息,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二、网络营销在旅游营销中应用
1.在网络空间运作商务,首要的问题是要建立一个优质的网站。网站质量的优劣,是决定网上商务成的关键。目前国内许多旅游企业已经上网,但是网页和信息量尚不丰富,互动功能也不很强。因为旅游信息是旅游网络营销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因此,要建立一个优质的网站,最关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强化旅游信息的开发,提供全面、详细、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目前,旅游行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客观上也要求旅游企业提供全方位、详细的旅游信息,以满足各类旅游群对各种不同旅游信息的需要,并承诺和真正做到相应的服务。这是争取顾客,赢得利润十分关键的不容忽视的至关重要的部分。第二,建立内部数据库,网页和数据库相关部分应建立链接,以按时自动更新网页上的信息和取得网上的各种反馈信息等。第三,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信息和相关信息。网站应建立和国内外旅游站点的联系和链接,建立和相关服务机构的链接,以满足顾客的各种相关需求,增加顾客对点的访问次数和对站点的依赖性,提高网站的知名度。此外还应尽量制作多语种网页,在设计上也要新颖别致,并做好网站的宣传工作。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网站真正成为一个面向世界、服务全球的网站。
[next]2.适应网络化改变企业的产品策略,促进旅游产品设计的个性化。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性化消费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消费者的行为正在从静态的信息准备转向动态的信息准备,他们期望最好的选择、市场透明和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反映在旅游业上,就是追求个性化的旅游线路、个性化旅游经历和个性化的旅游纪念品。由于以往的信息交流手段本身的局限,旅游营销者很难了解每一个潜在旅游者的需求,个性化的旅游事实上不可能成为旅游活动的主流。网络的运用为个性化旅游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互联网使得旅游消费者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查询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旅游产品要素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组合,设计适合于自己的旅游产品,然后通知许多卖主,要他们对旅游承包各专项因素出价,从中确定自己的选择。所以形成特色定位是旅游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基础,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旅游电子商务也以服务为本。
3.利用网络营销优势,加强服务、促销工作。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廉价、快速、便捷、手段多样等种种优越性,利用网络进行旅游服务、促销活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3〕﹙P46﹚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利用网络提供的多种服务,例如网上调查。电子布告板。电子邮件、电子刊物等进行形式多样的旅游调查活动及促销活动。通过网络,旅游营销者可以很轻易地对旅游者进行各种调查——只需按计算机中的网络用户名单发送一些电子邮件即可。而对于旅游者来说,接受调查也变得轻松多了,轻松到只需按几下鼠标。网络广告与促销尤其具有发展潜力。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必然会使其成为继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后的又一重要广告媒体。由于这一媒体上的广告形式多样、更新迅速,还可以迅速了解广告效果,所以,网上广告与网络促销必然会受到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还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网上促销方式,如虚拟现实旅游体验等等。
其次是将网络与旅游线路柔性设计体系、旅游产品柔性制造系统相结合,促进旅游产品定制营销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性化的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反映在旅游业上,就是追求个性化的旅游——个性化的旅游线路、个性化的旅游经历、个性化的旅游纪念品等。但是,由于以往的信息交流手段本身的局限性,旅游营销者很难了解到每一个潜在旅游者的需求,个性化的旅游事实上不可能成为旅游活动的主流。而网络营销的应用,则为个性化的旅游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这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旅游营销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要求,而旅游线路设计体系与旅游纪念品制造系统的完善,则进一步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等)可以在成本上升幅度不太大的前提下,提供不同的旅游线路、不同的旅游纪念品等,使旅游产品向“度身定做”的方向发展。旅游产品的定制营销将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化的旅游将真正成为旅游活动的主流。
第三是利用网络和日益推广与完善的转账支付方式进行旅游产品的网上交易。旅游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将钱转入旅游企业的账号,而旅游企业则通过网络将旅游者所需要的旅游信息、为旅游者设计的旅游线路等提供给旅游者并为旅游者联系交通、住宿等。当然,旅游活动的最终完成,包括旅游者前往旅游地、旅游纪念品等的交付,仍需委托物流企业来实现。
除了以上三点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可能会出现一种全新的、完全依靠网络来实现、而不必依赖物流企业的旅游方式——网上虚拟现实旅游。具体说就是利用虚拟与数字模拟平台,可能还会包括虚拟与现实的情景交融,让使用者置身于一个由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既可以是现实世界的模拟,也可以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世界。使用者在其中可以看、可以听、可以嗅,还可以有触觉上的感受,也可以自己决定行为方向,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目前我国整体网络营销尚处在发展阶段,中国旅游网络营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在技术形态上,而在使用者和社会形态上,如在体制、法律、支付、信息化基础等方面,也在指导旅游网络营销的理念上,它们成为中国旅游网络营销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提出了网站的正确定位、网站质量与专业性、营销理念的创新,即建立中国特色的旅游商务信息网站的必要性。作为政府和企业应本着“高起点、国际化”的原则扶持、推动旅游网络营销,将传统与现代真正融合,信息时代的旅游产业将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中国旅游资源网.
[3]柳思维.市场营销学[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86-87.
[4]郑怀丽.谈我国的企业信息化[J].现代管理科学,2002,9:23-25.
本文所分析的市场主要是指交易的地点和场所,即马克思所界定的“狭义的市场”,诸如集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形式。
“建一个市场,兴一门产业,富一方经济”曾是农村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一幅形象生动的画卷。许多地区正是由于通过兴建市场,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段时间内,投资兴建市场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大热点。但是问题也很快显露出来,不少市场生意清淡,日趋衰落几近“空壳”,还有许多市场完全闲置。调查中,笔者见到不少杂草过膝的“机动车交易市场”,天天晒地皮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卷帘门紧闭、空荡荡寂静无声的工业品交易中心,也见到一些昔日十分繁荣、人气兴旺的市场在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后却走向衰败。
一个市场的兴衰成败,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对市场的经营管理是否得当,是其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十分重要的变量。而这正是目前被人们所疏忽的。本文试图从营销管理(MarketingManagement)的层面对此作一些分析。
投资兴办一个市场,其目的是要有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直接的经济利益的回报,也可能是通过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间接的经济利益上的回报。因此,建市场可以界定为一种经济行为,无论投资主体是政府还是其他经济主体。另一方面,投资兴办市场的目标是吸引和方便交易者,以便从他们的交易额中得到回报。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交易便利”,而进场交易者,则是这种便利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可见,市场建设者与市场交易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交换关系。由于前者是相对主动积极的一方,构成实际的“营销者”,而后者则构成前者的“市场”(顾客),这种关系是可以纳入到营销管理的分析框架加以分析的。[1](P.20-24)
二、市场营销什么——顾客、价值与营销
在市场活动中,市场的投资兴办者和市场的使用者构成“营销者一顾客”关系。市场的使用者分两类主体:售卖者和购买者,当然他们之间构成另一层面的“营销者一顾客”关系。
市场的使用者——不管是其中的售卖者还是购买者,他们在市场的投资兴办者——市场的营销者所提供的“适宜的场所”相遇、发生交易、实现各自的目的。由于使用了这种“适宜的场所”得到了“交易的便利”而向市场的营销者付费(摊位租赁费、市场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当然这种付费在形式上是由其中的一方——售卖者统一“理单”的。可见,“适宜的场所”是市场的营销重点,而“交易便利”则是顾客价值之所在,也是市场的营销核心。
那么,什么样的场所是“适宜的”?“交易便利”的标准是什么呢?显然,对售卖者而言,是足够多的购买者和低廉的交易成本;对购买者而言,则是足够的售卖者和低廉的交易成本。所以最终答案可以明确地归结为一个:最有利于汇集售卖者和购买者之间的交易且交易的成本费用最小。因此如何汇集市场交易,如何降低市场上的售卖者和购买者之交易成本,是市场的营销管理者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因为这是顾客的核心价值和利益所在。
具体而言,以下一些方面体现着售卖者和购买者的利益,决定着能否汇集足够的交易和交易成本的大小,是市场营销的主要方面。(l)合适的地点:要求市场的营销者在投资建设市场时广泛研究,科学选址。(2)合适的时间:要求市场的营销者确定合适的开市时间。(3)合适的设施:要求市场的营销者提供适当的附加设施,方便交易。(4)良好的秩序:要求市场的营销者加强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5)良好的形象:要求市场的营销者重视市场的形象建设,建立美誉度。(6)良好的知名度:要求市场的营销者重视市场的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7)适度的规模:要求市场的营销者注重研究和分析,搞好发展规划。(8)低廉的费用:要求市场的营销者适度收费。重视市场使用者的经济利益。这八个方面的营销管理任务,可以通过具体的营销组合加以落实和完成。
三、市场如何营销?——产品、价格与促销
市场的营销策略在战术层次落实在营销组合4P’S方面,和一般的产品营销不同,市场的营销不需要考虑分销渠道决策方面的任务。
1.关于产品策略
在现代营销管理的分析框架中,能够提供给顾客(市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都构成产品的范围。而且围绕某种核心利益(价值),产品还是一个呈现层次性并具有扩展性的“产品的整体”概念。
在市场所提供的“产品”中,其核心产品(价值)是“交易便利,成本低廉”,其形式产品是“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设施”,其扩展产品(附加产品)是“良好的秩序”、“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务’、“良好的知名度”等等。市场的产品策略,包含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决策。
第一,科学选址是个关键。
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是在我选定的地点等待售卖者和购买者前来相遇并发生交易,可见这个地点十分关键。其他工作再出色,如果选址不科学不合理,这个市场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调查中发现,很多空壳市场之所以空壳,选址不科学是十分明显的“先天性”缺陷。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城市中建设的“农贸市场”冷冷清清,而附近的“马路市场”生命力十分顽强,有关管理部门屡禁不止,除了管理上的问题外,选址的不科学可能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
选什么样的地点是科学的呢?答案是能够汇集足够多的交易者且交易费用最小的空间区位点。对售卖者而言,购买者越多,成交的可能性越大,越有价值;空间距离越近,或交通运输越方便,交易成本越低,越有价值。对于购买者而言同样如此。当成交的可能性与空间距离不一致时,会呈现某种替代,最终会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这种均衡表现为市场具体的辐射范围或“商势圈”(关于市场建设中商圈理论的应用笔者已另撰文分析,见《中国流通经济》2000年第一期)。所以,成功的市场在区位上会有某些共性,形成种种市场模式:或者是一种产地市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常熟招商城,这类市场由于靠近生产基地容易汇集足够多的售卖者,以致购买者觉得跨越一定空间距离依然有交易的便利和低廉的采购成本。或者是一种销地市场,这类市场能汇集足够多的购买者,以致售卖者觉得跨越一定空间距离依然划算,如诸多的城市农贸市场。或者是一种中转型市场,这类市场因为交通运输特别方便,以致售卖者和购买者都觉得在这个点上交易,完成一次转手是一种节省交易成本的形式。
因此,科学选址应该考虑:一是能否汇集足够多的售卖者,如在某个产品的产地建市场的成功可能性较大。二是能否汇集足够多的购买者,例如,城镇农贸市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汇集和方便足够多的购买者,所以规划布局很重要。三是是否处于大的流通的中间地带,作为中转地能在商品流通特别是“物流”中明显节省交易成本。调查发现,不成功的市场绝大多数不符合上述三条中的任何一条,许多地方政府的热情很高,但没有作认真研究,凭想象造市场,认为只要有市场就会引来交易,还美其名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殊不知,“凤凰”栖树,是趋利而择,凭空造市,没有区位优势,造出来往往只是“壳”而很少能成为市。
第二,“市场”这个产品是个丰满的整体。
重视市场的硬件建设,忽视市场的“软件”建设是目前许多地区市场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硬件设施不断上档次,从露天市场变成全天候室内市场;从一期工程到二期三期工程扩建,许多地区确实舍得投入,但市场的生意并没有同步兴旺,有些市场甚至不如从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里存在两个明显误区。一是硬件设施的建设脱离实际的需要。盲目上档次,追加投入最终加重了“交易者”的负担,减少了他们的赢利空间,进而减少了该市场“价格”的优势,减少了该市场的广泛吸引力,导致生意日益清淡。二是忽视“软件”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点更突出。有的市场缺乏良好的秩序,不法商贩欺行霸市;有的市场假冒伪劣横行,声誉日益败坏;有的市场治安不力,交易者蒙受损失,缺乏安全感;有的市场帮派林立恶性竞争;有的市场缺乏良好的服务等等。所有这些最后的共同结果是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费用,销蚀了该市场的核心利益,从而失去了市场存在的基础,逐渐空壳。
现代营销管理强调产品的整体性、层次性和拓展性。对于“市场”这个产品也是一样。场所、地点、设施只是其中表层的东西,仅仅只是提供给顾客的价值的“载体”,营销管理的任务是提供给顾客一种“综合价值”(利益),而不仅是载体本身。对于顾客而言,“合适的地点’、“合适的设施”、“合格的时间”、“良好的秩序”。“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务”都是其利益的构成。因此“市场”这个产品同样是一个丰满的整体。拓展市场建设的工作范围,纠正忽视‘嗽件”建设的偏差,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和利益,是目前市场的营销管理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2.关于价格策略
在市场的营销管理中,价格策略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收费,包括摊位的租赁费、管理费以及各种有偿的收费决策。在市场收费中,有些收费属税费和行政性规费,除去这一块以后的其他收费则属于市场的营销者价格决策的范畴。在市场的营销管理活动中,不少市场投资者存在认识上和工作上的偏差。认为一个市场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相对垄断性,因此,市场一旦建成就是“聚宝盆”,就是“提款机”。所以巧立各种名目滥收费,使商贩们不堪重负、怨声载道,许多市场由此而衰。
我们认为在市场上存在着三方主体同时进行着两场交易游戏。作为市场投资者的市场的营销管理者和作为市场服务需求者的售卖者(商贩)、购买者,在市场的营销管理者与售卖者、购买者之间存在着交易游戏,在售卖者与购买者之间存在着另一场交易游戏。从动态上看,两场游戏得以维持的前提必须是“三赢”。“双赢”或者是“单赢”都是不可持续的。三者之间是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不是荣”的相互寄生关系。市场定价过高,首先影响售卖者的利益,影响其经营成本和商品价格,进而影响购买者的利益,最终使市场失去吸引力。一个缺乏广泛吸引力的市场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市场。当然,售卖者不能赢利的市场也不可能长期存在。所以必须是“三赢”,而且作为市场的营销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和帮助售卖者和购买者“双赢”,在这个基础上达成自己的赢利。从营销实践看,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实在太多。为什么各地的马路集市屡禁不绝,而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商贩却不愿进场?各种繁重的收费就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浙江市场能成气候,从小小的集市发展出一个个大型专业市场,同样和良好的服务、优惠的入市条件有密切关系,广泛吸引全国各地的厂商和商贩进场交易,最终形成辐射全国,甚至东南亚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在一定的区域内,市场是否存在垄断性,值得怀疑,除非这种垄断是由区域发展规则所规定的行政性垄断,但即使是这样的垄断也是很脆弱的,如果不能实现上述“三赢”,同样不能生存。
实际上,从市场的价格构成看,十分明显的成本特征是其成本结构中主要部分是固定成本,而变动成本所占比例甚小。这样的成本结构适用“薄利多销”的原则,只要能吸引足够多的客流量,增加成交额,就能从薄利中盈大利。在市场开放初期或缺乏人气的特殊时期,甚至可能采用只考虑弥补变动成本的“边际贡献定价法”吸引售卖者进场。这是培育市场的“造市”手法之一。
3.关于促销策略
促销是一个十分重要但普遍没有引起市场营销管理者重视的问题,和铺天盖地的商品促销相比,有关市场的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活动寥若晨星。其实,市场的促销同样十分重要。一个市场的吸引力有多强,辐射圈有多广,商势圈有多大,都和这个市场的知名度有密切的关联。通过有力度的促销,通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市场完全可能进一步拓展其商势圈的空间范围。曾有媒体报道,某非法废旧机动车市场一经媒体曝光竟使其生意火红偌于先前。这从反面佐证了市场促销的功效。从流通经济学的角度讲,市场是经济活动流中“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点,其中信息流是商流和物流的基础,畅通的信息有助于商流和物流的进一步壮大,各种“流”越是通畅顺达,越有利于流通的实现,有利于这个汇集点对外扩展,而市场的促销从中起到了的作用。
市场的促销方式很多,广告、宣传报道是最适宜的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具有覆盖面广的性质。市场的营销者应该增加促销预算,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上下功夫。对于市场的营销者而言,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其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财富之一,有了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招天下商客”,才能兴旺发达。
四、市场的营销管理的总体把握一一环境分析、优势定位和竞争
市场的兴衰除了和上述战术层面的营销管理把握正确与否相关以外,和环境变迁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受其影响。深入分析市场面临的环境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营销规划和营销方案是市场的营销管理中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影响市场兴衰的环境因素很多,有政治法律方面的因素,诸如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等。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诸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经商传统等等。调查中发现浙江不愧为“市场大省”。一是浙江的各类市场数目繁多,规模大,经营繁荣;二是全国各类市场中的经营者浙江籍的为数最多,各地市场的摊位几经易主,最后大多会落入浙江人手中;三是全国各地市场别是工业品、日用品、小商品大多为浙江货。这种现象可能只有在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找到最终答案。除此之外还有经济环境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诸如产品结构、商业周期、经济发展阶段等等。(p.308-329)还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技术环境方面的各种因素影响,诸如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通讯技术、物流技术、商流技术等等。环境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影响。前者是一种新的潜在发展机会,而后者是一种“环境威胁”。作为市场的营销管理者要能够充分发掘和利用有利于市场兴盛繁荣的因素,同时识别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威胁”,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和避免其不利的影响。这是现代营销管理的一种基本思路,在市场的营销管理中同样十分有效,需要营销者足够重视。
一个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必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为某些相对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市场发展之本。
市场常见的相对优势主要有:(l)区位优势,例如靠近产地,容易汇集厂商;靠近交通运输枢纽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等等。(2)信息优势。由于有足够的信息流,能灵敏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变化,发现“真实价格”。(3)声誉优势。良好的声誉能增加交易者彼此的信任感,减少其风险预期和交易成本。优势越明显,就越具备吸引力,越有可能成“市”。缺少优势的市场最终可能只是“宽”,不大可能是兴旺发达的“市”。因此,作为市场的营销管理者,营造出自己独特而又明确的相对优势是营销管理中的战略性任务。
纵观近些年电力市场逐步建立的过程,加之电力市场受国家政策(尤其是电价政策)、电网建设、政府因素以及计划经济时期思想的延续及地方工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电网企业营销市场存在以下问题:
1.1缺少自主的价格调控,造成客户流失电力作为环保型能源,在优势凸显的同时也缺乏其他一次能源灵活的竞争手段。国家对电价控制过死,造成电力企业无权对电价作相应的调整。电网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电价作适当的浮动和调节。少数客户选择了其他能源。不少客户自备柴油发电机组自用自发;部分客户将原有的电炉窑改为油、煤及煤气炉窑;高耗电产品和高耗电设备从沿海迁至内陆地区;农村流动式柴油机粮食加工设备的出现和盛行;煤气进入家庭的普及以及太阳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都影响了电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1.2电网建设落后,配电网络不完善当前,电力配电网络难以满足客户对电能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客户对电能质量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电力市场配电网络不够完善,电网网架薄弱,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长,质量差。由于缺乏资金,电网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部分供电设施年久失修,造成供电瓶颈,有电送不出,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阻碍了电力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1.3员工业务水平不高,缺乏电力市场分析电网企业员工基础工作不扎实,信息不灵,对用电市场及用户消费需求、市场预期、用电潜力分析不够,电力市场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用户用电变化不能及时掌握,对用户用电潜力挖掘深度不够。电力企业对大量终端用户的特性缺少分析研究,没有完整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制约着电力销售,影响了电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形成了有效需求和电力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电力销售市场,无法充分满足电力用户用电需求。
2影响电力市场营销的主要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电网员工电力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营销目前还受很多客观因素影响。
2.1员工市场营销理念有待提升多年来,电网企业员工存在着以生产为导向的电力营销观念。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这一特殊现象造成职工工作作风飘浮,服务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供求规律模糊不清,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徘徊。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以及从以计划用电为主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转变,重生产轻营销,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优质服务的认识仅限于上街宣传、发传单、微笑服务、供电营业所设施更新等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加快办电速度、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少停电损失等深层次服务问题。
2.2企业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机构改革迟缓,绩效不明显。许多部门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营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按行政区划设置,管理不到位,劳动效率低下。电价执行不准确,随意性大。基础管理工作混乱,严重妨碍了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向电力市场的营销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应付迅速变化的电力市场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电力营销和客户服务还是少数职能部门的事情。而不是企业各职能机构的共同任务,计划、检修、调度等等各职能环节及服务功能的延伸上都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
2.3企业管理方法有待提高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以产定销,有多大能力就供多少电,而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基点,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供应。一些计划经济年代制定的法规、政策长期未变,售电方法还停留在“坐等”上门,负荷管理还未进入到市场预测、负荷预测。对内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考核集中于年终内部市场的综合考核上,只有总体目标,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缺乏超前控制和同步控制的战略意识,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2.4企业管理手段升级有待提速目前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当前社会上窃电,违章用电,拖欠电费等情况时有发生,由于行政干预过多,法律缺位严重。在技术手段方面,电力市场的监测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建立起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销售的抄、核、收全过程未能实现全程自动化;业扩报装手段滞后,从客户申请到报装接电、用户档案和合同管理绝大多数仍靠人工来完成;用电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报表分析、计量管理、抄表收费仍未采取信息大集中处理,在销售环节人工干预过多,造成分析失真、估抄、错抄、漏抄等现象时有发生。
3开拓电力市场的对策和措施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生产全过程的至关重要一个环节,是电网企业经济效益的主渠道。必须确立电力营销工作在电网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引导客户消费为手段,以取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3.1树立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确立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市场转,服务围绕客户转的全新观念,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树立商品和效益观念,调整营销战略,把解决用电“卡脖子”作为扩大电力市场的重中之重来抓,生产调度部门应采取调度经济运行,缩短检修作业时间和故障抢修时间,采用带电作业等多种方式来减少停电时间,尽最大努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要加强营销服务意识,建立一支精干的营销队伍,建立主动热情向客户营销电能的机制。树立服务观念,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采用快速化、保障化、简便化、多样化、情趣化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向客户提供高效率、不间断、方便的服务,不断创新和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注重服务实效,在最大限度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服务成本。
3.2合理利用价格策略,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电网企业虽然无权进行电价调整,但可通过对不同用户电价的分析,在电价中充分考虑各类费用因素,建立灵活弹性的电价体系,对供电营业辖区的供电情况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制定必要的内部经营策略,确保供电企业利益最大化。比如,设备检修等工作尽量在企业获利少的时段内安排;对不同性质的用电客户应进行单独的计量计费;抓住农村用电管理体制和农村电价机制改革机遇,全面推行“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和“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逐步实现“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管理。坚决杜绝“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取消中间管理环节,实现县乡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营销管理秩序,积极开拓农村用电市场。
3.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全力推广“一户一表”计量改造工程,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努力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实现营销在线监控和营销信息自动采集,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简化用电手续,规范服务行为,使用户享受到优质服务,并可以杜绝人为阻塞电力销售渠道的行为,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4为开拓电力市场培植人力资源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鼓励职工参加自修、函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着重加强对营销服务人员的挑选、培训、激励和考核,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方式,择优录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由行政管理机构向市场营销管理职能转变。内部机构的设置,强化市场营销功能和客户服务功能。以市场营销管理为中心设置经营机构。
3.5加强需求管理,把握市场动态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需求侧管理机制。及时分析用电负荷结构,最大限度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力。全面推广高效、低耗用电装置及技术,并提供咨询服务。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定期进行用电咨询与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通过电力用户市场细分,掌握市场负荷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客户不同时间的用电规律和发展需求。
在我国的行业划分上,明确地把银行业划为服务性行业,具有一般服务业的共性,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本质的定义:银行是金融服务企业!西方银行营销理论把银行营销定义为:“向经过选择的客户提供可赢利的银行服务的活动。”这明确地说明了银行是服务机构。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服务经济的新时代”,这是对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为主体的世界经济的替代。
而服务目前恰恰是我们国内银行业最为薄弱的环节,但这也是真正能够实现差别化、个性化服务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
在信息技术引发的金融创新的浪潮中,银行之间试图想通过网点优势、人缘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的时代已经过去。无论哪一家银行推出如何先进的金融产品,其它银行都可以推出类似的产品,甚至可以超越最初开发的产品。但惟有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是无法模仿的,即使其它银行要跟风,将要花费巨大的成本,而且只有超越才能凸现其特色!
二、银行业服务营销分析——现状及问题
扫描几个服务现象,藉此检讨一下我们国内银行业的服务现状:
客户希望一米线内没有人,可是在他办理业务的时候,别的客户不但可以看见他在数钱,甚至就连输入密码都可以看见;
客户希望银行能够成为他们的理财顾问,为他们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可是我们见到客户后,所关心的是怎么向客户推销我们的产品;
客户希望银行是拥有高科技服务的代表,以最新的技术为客户服务,可我们不是设备出了问题,就是通讯线路有故障,顾客只好干等;
……
如此现象种种,你有切身的体会吗?
目前国内银行服务营销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用一种方式对待所有的顾客。银行服务应当做到的是透过更佳的服务,找到顾客索求的价值点,向顾客提供成熟、可信赖和友好的服务,在客户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即差别化和个性化问题。
银行服务营销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服务实现层次的错位。如果把银行的服务进行层次划分的话,最低层次是便利,其次是效率、尊重、规范,最高层次是一致。而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却集中在做“规范”上,我们各级机构都制订了严格的服务规范,对员工的服务行为、语言等方面作了要求,但就服务的上升规律而言,只有做好了较低层次的,才能做好较高层次的服务。
银行服务营销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服务观念滞后。我们应该把客户从进入网点办理业务直到离去的整个过程称为服务,甚至可以延伸到非营业时间提供的电子产品的服务上。前台的服务效率、态度、规范当然算服务,但服务还包括网点的便捷性、门面的档次感、监控设施的完备性、门面空间大小、服务信息、咨询问题时得到答案的及时性与确定性、辅助设备的运行稳定性、管理者在公众场合的形象等等。服务观念的滞后,严重迟滞了银行业服务的提升。
三、改善银行服务营销——策略及方法
银行业要改善服务营销,就必须在充分把握住服务的本质基础上,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符合客户需要,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服务策略。
1.提高服务的可感知性——服务有形展示策略
服务是无形的,通过有形展示,让客户在感官上感受到银行的服务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引导客户对服务产生合理的期望,促使客户对服务质量产生优质的感觉,同时可以帮助客户识别和改变对银行服务的形象。
提高服务的可感知性,主要是通过客户可以感知的服务硬件来体现:服务环境、服务氛围、服务设施、网络速度、设施的人性化以及人员形象等传达其银行的服务特色,传递其银行服务信息。但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对最细微的有形线索管理要投入积极的关注。
2.提高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服务满意策略
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是否满意,往往集中在服务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时刻。这就需要提供服务的员工正确地把握每一个关键时刻,让每一个员工建立起自己的客户服务循环,也就是一张客户经历服务的步骤图,每当客户光顾一次,服务循环就运转一次。在服务过程中,要争取用精练的言辞、简洁的行动构成顾客对服务的一个直接认识,且要形成正面的感觉和判断。客户来到银行办理业务,是带着期望而来的,我们的服务如果没有达到100%的满意,那就是等于0!
3.实施服务质量控制——服务质量管理策略
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紧密相关,客户是根据银行服务人员的质量来判断服务质量,从而确定自己是否满意。推行服务质量管理,我们可以适当引进制造业的质量控制原则,时间与动作研究,标准化,装配线作业原则等改善服务质量。也可以聘请相关组织,从局部开始对服务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借助外力形成我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
4.做好服务流程再造——服务流程策略
银行服务属于高接触度服务,必须对服务的作业顺序,客户互动顺序进行明确化,要把“以产品为中心”的推销观念彻底转变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根据客户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品或服务,缩短员工与客户、管理者与员工、管理者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内部合作方式,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一切为了客户,这是面向顾客满意的服务流程再造的出发点和归宿。
5、塑造服务企业文化——服务文化策略
银行的服务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由于人的千差万别,员工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会因为心情、身体状况、环境等因素影响到服务,要追求整齐划一的服务“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将标准化服务与员工的个性结合起来,在服务标准的要求中充分彰显出个人服务的魅力,在多元化基础上形成服务共识。
塑造银行服务企业文化,需要调整现有的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素质,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设计各种仪式和活动以增强凝聚力,树立服务明星人物,完善内部的文化传播网络等。高层管理人员注重服务智能;中层管理人员注重服务知识;基层员工注重服务规范。智能用来创新,知识用来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塑造银行服务文化中,需要最高管理层的大力支持,这样创建的过程就会很迅速,变化就会明显,社会效果更加突出
6、完善服务培训机制——服务培训策略
在银行的各种培训工作中,缺乏服务培训,加强服务培训是目前银行业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
在服务培训中,必须以提供高品质服务为基础。比如服务技巧的培训,教会员工怎么说话,怎么把话说好。在与客户沟通时,要力求用情绪与语言传达尊重、谦逊、礼貌、帮助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要培训员工有好的服务习惯,包括:准时、言而有信、承诺要留有余地、做些分外的工作、给客户有选择的机会、把客户看作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应该加强服务精神的培训,就是“无论多大代价、多困难、多费事、多麻烦、有时也要为顾客提供额外服务,仅仅是因为这是应该做的正确之事”。
电信营销对电信企业来说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基本保障,更是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故而电信营销对电信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用户消费需求日渐增大形势下,电信企业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在发展中不免存在着竞争问题,且竞争越来越激烈,电信企业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条件下生存并发展,必须把握好电信市场,在市场营销及体制改革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下是对电信企业电信营销现状的具体分析。现阶段,电信企业的营销方式在传统的营销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转型,在营销理念上也有着较大的突破,在营销管理上已趋于较高水平。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市场营销的重要性逐渐的被电信企业所认识,电信企业也给予了电信营销足够的重视,每个公司都会成立专门的客户部门进行营销和服务,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去打造良好的电信营销环境,更好的占领市场。除此之外,随着电信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在电信营销方面已积累下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更好的应用于以后的电信营销过程中,使得电信营销更加趋于完善化。与此同时,在电信营销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服务,使得营销服务水平不断的提高,进而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对于客户的服务,要实行差异化和个性化。对于那些“大客户”要有专门的电信营销方式(一户一案)与服务,提供定制化和一站式的服务,极大的提高了这类人群的用户忠诚度,避免“大客户”的流失,确保电信企业的经济效益。
2现阶段电信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电信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电信企业的发展。以下为对电信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
2.1市场调查工作不到位。
现阶段电信企业个别客户经理,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前提下就拟定营销计划的现象有很多,故而营销计划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没有进行合理的市场细分,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目标客户,不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所以目前许多营销措施的制定与用户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往往是电信企业的主观目标太高,而忽略了对用户实际需求的深入研究。
2.2电信营销团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电信营销团队对电信营销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电信营销管理中,电信营销团队人员的专业素质往往是参差不齐的,有些营销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在营销过程中就会出现较多的差错与不足,影响电信营销工作的开展。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员没有适时转变其工作方式,继续以往简单的对消费者消费决策某个单一环节施加影响,而没有转变为整合各类营销资源,对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全过程进行营销,使得电信营销效果不尽人意。
2.3电信营销管理力度不够。
尽管电信企业已经加大了营销管理力度,但其对于电信发展形势而言,远远不符合要求。电信营销管理力度不够,就会使得电信营销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直接影响电信营销工作进而影响着电信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电信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例如不注重细节问题的处理等,在以后的市场营销过程中要尽量去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从而迎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获得良好的市场营销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管理的方式是否恰当。故而要改善电信营销效果,就要切实从完善营销管理着手。
3分析电信营销管理中的创新思路
前文已述,电信营销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电信营销的发展,但这些问题易于解决,对于电信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引入管理创新思路。只有已入创新思路,才能使得电信企业呈现飞跃式发展。以下为电信营销管理中的创新思路的具体分析。
3.1创新电信产品。
现阶段市场上的电信产品大同小异,且各大运营商提供的增值业务都呈现同质化。这样一来,无形中影响了电信企业的发展,故而,创新电信产品是引入创新思路的首要步骤。电信企业需要开发研制出新的电信增值产品,且要比原有的产品性能好,吸引客户视线,满足客户消费欲望,进而推动电信营销发展。
3.2创新互动方式。
电信营销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接受来自客户的产品使用反馈,形成一种互动式交流,有助于了解客户需求,便于电信营销工作的开展。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企业若想在营销管理获得创新就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电信就企业市场营销而言,能够通过网络从而与客户实现互动,并且对相关客户的需求加以充分的满足,是网络为市场营销工作带来的最大便利。
3.3设立网络营销模式。
原有的电信营销模式一般以现实营销为主,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网络交易逐渐成为了人们购物的必备方式之一。而电信营销也需要借助网络提供营销平台,完善营销方式。能够通过网络与客户进行直接的、全面的交流是这种营销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除此之外,通过网络很容易实现一对一的服务,能够与客户进行互动交流,了解每一位客户的消费诉求,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对他们的诉求加以快速响应,对产品加以即时的完善,满足每位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因此能够很好的获取客户的好感。
4结束语
1.营销活动比较单一
随着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电信的营销方式也不断创新。但就目前而言,许多营销活动还比较单一,使得整个营销活动效果不显著,并且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合理利用各营销手段的优势,达到互补,才能使整个营销活动取得超出预期的成果。
2.售后服务有待提高
作为服务行业,电信业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因此,电信运营商的营销活动也必须建立在这个特点的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电信企业缺乏统一的服务开通和服务保障流程,无法支持端到端的服务开通和保障,造成服务效率低,不利于端到端服务的快速实现与响应。
二、几点建议
1.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
一是完善业务流程,突出销售的主动性。在企业内部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逐步从企业员工出发,树立起客户至上的思想,突破原有的被动销售模式,逐步形成走出去为客户提供营销和服务,而不是一味的在营业厅内等客户。二是拓宽营销手段。在进一步加强营业厅建设的同时,创立一些以社会代销、网络营销新模式,在一些偏远地区实行社会代办。拓展营销渠道的宽度,选择尽可能多的营销手段,使市场覆盖面增大,为用户提供更方便购买方式,增加用户满意度。三是全面加强对商发展与管理。在发展营销商时,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建立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商选择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通过制度和监控体系来规范管理。在新办商时,对商的营业人员先进行培训考试,对商统一标识、阵列管理,树立通信企业良好形象。结合实际,定期对商开展培训学习,提高商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2.创新营销理念和手段
提升服务理念和水平。电信企业除了提高产品质量外,还要不断创新市场营销理念和手段,提升服务理念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首先,要积极采取全员营销等营销理念,电信企业安装人员、客户服务人员、维修人员等都需要与客户进行接触,并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这一过程中要积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电信营销提供帮助。其次,要积极树立服务理念,电信企业要改变垄断模式下强势营销的工作理念,转而从服务的视角出发,以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逐步改变传统理念。改变原有的客户找上门来要求解决问题,转变为我们主动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主动了解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提升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并促进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的推广,实现业务收入的增加,真正达到共赢的目标。再次,要创新服务手段,在网络营销等营销的基础上,电信企业要积极拓展网络在线咨询、网络故障报修等服务,并创立相应的网站等供客户沟通交流,为电信营销提供帮助。此外,电信企业还要创新性的营造良好的营销文化,通过文化影响营销人员的行为,指导营销活动。
3.提升营销人员的能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提升营销能力是电信企业的一项长久的战略任务。首先,要开展模拟实战营销活动,对员工进行实战模拟训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业务人员现场学习并感受到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营销方式,同事也清楚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互相取长补短,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其次,要开展不同层次的营销活动,信息化时代的客户不再只停留在满足需求的的角度上,运营商需要将现有的客户群从经济、结构、层次等方面加以细分,根据划分的不同,做好针对性地宣传、开发、调整,并未不同客户群包装、设计应使用的电信业务,提供为其量身订做的不同产品组合,举办不同层次的新业务推介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另外,作为营销人员,要想提升自身的能力,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精通业务产品知识,还要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提高自身的思想、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判断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做好营销工作。
4.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当前,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提高认识到通信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现状,不仅仅是我们做好了销售,拥有了部分客户,就能够留住这些客户。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就难以保持客户的拥有量,甚至会失去一些原有的客户。因此,电信企业需要结合实际,逐步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将销售与服务有效结合,为客户提供良好产品质量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售后服务。通过销售来扩大客户群体,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来留住原有的客户群体,实现销售与售后服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客户群体中建立良好的口碑,才能够使企业在在激烈的通信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进行工业经济的建设,不论是工业规模,还是产品质量,都需要用心经营,全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建设出一套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企业管理营销战略的核心目标。与此同时,企业还必须要能够跟得上国际信息技术的发展脚步,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紧紧抓住电子商务环境之下的企业发展机遇。
2电子商务的出现带来的影响
2.1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影响在信息技术更新的冲击之下,企业都在不断调整与完善自己的营销管理机制。电子商务作为其中一个推动力量,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它所拥有的商务系统具有全球性,能够对企业和消费者这两者涉及到的所有商业活动都放到这个巨大的系统当中,其中包括了生产、销售、交易、支付、谈判、广告以及税收等等过程。企业的公共信息是全开放式的,能够供给用户绝对的使用权,企业也能够进行相关信息的接收,在此基础之上,企业与企业之间就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来往,减小了企业进行信息处理的成本,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运转效率,从而更加快捷地进行市场信息的反馈以及优化决策的得出。另外,中小型的企业即使拥有的成本不充足,也能够参与到国际市场当中进行竞争。
2.2对于企业外部销售与服务的影响电子商务出现以后,消费者的购物渠道逐渐发生了改变,因特网就像是一个大型的购物会所,它几乎把企业商家都集合到了一起,向消费者提供了相关的商品服务信息,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打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方便消费者进行绝对自由的筛选与购买。这个筛选协商的交易平台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而实际交易的进行需要借助于有形的工具来实现,这种条件之下,送货服务应运而生,网上交易的日益普遍使得送货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物流服务这个新兴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壮大潜力。与此同时,网上交易的进行还把商家和金融以及税务这两个系统紧密地联系了起来,电子支付成为消费者和商家进行账目接洽的安全平台。因为这种自由选择以及售后评价带来的巨大竞争,促使企业把网上服务以及售后服务和诚信准则都放在了首位,这些都要比现实平台更加的完善。
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营销管理战略
3.1产品战略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之下,不论是企业的产品,还是企业的服务,都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产品外观的设计、整体定位以及开发模式都需要和互联网的本质联系起来。
3.1.1产品的开发互联网的使用方便了企业对于产品的相关事宜进行改善与完备,借助于互联网来完成企业的商品推广,在此基础之上,还能够快速地对产品的营销战略进行调查与研究,依据实际状况与需求进行营销方案的不断优化,使得各个营销环节能够做到信息共享以及合作交流,最终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收益。
3.1.2产品的整体定位电子商务的活动几乎全部都是依托于互联网进行的,所以,产品的设计以及服务都需要首先满足互联网用户的需求与特征。对于产品的定位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互联网用户的知识水平以及个人收入都是相对较高的,更亲睐于比较新颖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所以,对于产品的整体定位就需要把其超前性以及高技术性都放在首要的地位。
3.1.3产品的组合销售当前的经济市场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电子商务的服务更加趋向于个性化,这些都促使产品的组合销售战略向灵活化方向转变。因为不同的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各不相同,企业销售中产品的组合方式也不断扩展变化,企业往往采取延长生产线长度的方式对产品进行上下或者是双向的拓展,也可以通过产品线现代化、特色化以及填补等方式来增大销售量和经济收益。
3.2促销战略电子商务环境之下,企业一般会采取的4种营销战略包括:销售促进、网络广告、关系营销以及站点推广。在这当中,站点推广以及网络广告是比较主要的营销战略。网络广告是一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产业市场,所以受到了广大商家企业的青睐,它具有高效性、可控制性、普遍性以及低成本性等特点。站点推广使用的方法一般包括两种类型,其一就是采用改善网站的内容以及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二就是利用网络广告宣传进行站点的推广。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