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实践模式;农村生态文明

Abstract:Thepracticepatternofcountrysideecology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sasystematicprojectinvolvingvariousaspects,bothmaterialandspiritual.Inpractice,weshouldworkoutscientificandeffectivepatternsforecologycivilizationconstructiontoadapttotheactualsituationinthecountrysideintermsoftimeandlocality.

Keywords:countryside;ecologycivilization;practicepattern;countrysideecology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农村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得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华大地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感觉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是消亡还是进一步深化的历史命运。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在新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如何改变农村的现状措施的出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保障与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要向新的文明形式转变,农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农村的文明进程落后于城市,但在新的形势与条件下,农村的文明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更有待于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所认为的后工业文明,也即我们现在说得较多的生态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明形式的进一步提高,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因此,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是我们当前进行经济建设所应达到的重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人自身的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生态”在英文中的原义是指“生物之家”。现在,“生态”的原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指的是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能量与信息交换系统。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是“生态”所蕴涵的内在本质。人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一个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良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打造,都是由人这唯一被认证过的最高等生物来进行的。生态文明作为现今社会一个受人关注的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它的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在形式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等的崛起,这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1]有的学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依生态主体或社会实践主体的位置而呈现相应的层次性)的良性循环,既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相济(含整体的和系统分层的以至世代相继的和谐关系),又包容处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所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成果”[2]。当然还有许多的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本文就不在此作详细的列举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少不了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公民生态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还是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似乎没有城市那样乐观。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面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按理说,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先天自然生态条件上,这是城市无法比的。但为何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某些制度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使得农村的状况在相对程度上,与城市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由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也必然使得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倒退。面对农村这样的处境,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找到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化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只有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动才会着实有效。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农村生态文明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两种成果的双发展、双丰收。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农村村舍的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等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民生态观念与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指精神方面)等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第3篇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2.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景区建设生态文明要紧跟“绿色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抓好植被修复工作,把景区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有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来、彰显出来,向世人展示人人向往人人流连的一幅和谐景象。

(1)绿色景区,就是要体现出高度的生态文明。不仅表现在整个景区外在清洁环境,有绿荫覆盖,更在于通过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完全统一。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中,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因之,绿色景区的建设对于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2)人文景区,即要积极倡导景区文化建设。生态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当它进入人文领域,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也起着重要影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积极建设人文景区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也要注重景区人文内涵的建设。

(3)和谐景区,即在景区建设生态文明中,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着力增强景区生机和活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完善景区协调机制,推进特色服务文化,围绕“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繁荣、景区安定和谐”四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年年有起色,事事有突破,逐步全面形成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第4篇

    论文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相一致的思想颖拉,认真挖掘佛家思想中蕴含着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要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进人中土并获得发展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随后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并与中国的玄学融合,因此形成了佛学的中国化。中国佛教作为世界著名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家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虽带有朴素的直观性质,但却彰显了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不断在人类道德演进过程中被认同,进而铸就了人类生态伦理的智慧。

    一、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一)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观

    佛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万物一体”,即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佛家认为,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通融”。佛家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心与世界的关系,即“一心二门”。“一心”即宇宙之心,天地之本,是世间的物质和精神等一切现象的本质,也是众生本来具有佛性的依据,这一表述带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前者是说心具有无量的本有的功德,能产生人世和出世的善因果,它显示出心本性的一面;后者是说人世和出世的一切现象是真如本体的相和用,它显示心表象的一面,这与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是相通的。

    (二)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佛家认为,生命对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都是同样宝贵的,人类因其具有思维和意识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并不能因此而伤害他物,小至尘埃,大到整个宇宙,同处于同一生命河流中。而且,佛家是从佛的内在性承认众生平等,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特别是禅宗,不仅肯定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有情、无情、皆是佛子”,“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有生命都潜藏着佛性,都有可能达到“佛”这一生命的最高境界,故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差别都是虚无的、不真实的,一切现象都具都共同的本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即本性上的平等,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

    (三)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佛家的慈悲在强调保护自身生命的同时,更强调对其他生命体的关怀,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其他生命体的权利。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佛家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在佛法上,“与乐”叫做慈,“拔苦,”叫做悲。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家倡导的“慈悲”心怀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要求人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平等心对待众生。“诸恶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在佛教中首恶是杀生,这里的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的生命的伤害,而且也包含对所有生物的伤害,不杀和不伤害的戒律规定着人与动植物的关系。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为此,佛家要求佛徒素食、放生。

    佛家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然万物相辅相成、和谐相处,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循环中。人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这对于解决  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危机已成为当前乃至将来制约中国发展的阻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促使中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党的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无数事实表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从发掘和整理文化遗产人手,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和总结在深人研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并使之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人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尽可能的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生态文学作品,充分展示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动员人们投入到保护地球家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去。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战略。作为理想主要是指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作为一种战略则注重国家的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他蕴含着关于社会建设和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外部支持和环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内核上是相通的,都是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佛家中关于生态环境的智慧是值得借鉴的,探讨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明:人与自然是同质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视角着眼,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自然界,加强环境保护,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更助于我们用整体的理念审视自然界,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佛家追求“常、乐、我、静”的境界,倡导“清心寡欲”的朴素生活方式,强调“修行”的戒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人类的要求和欲望得以净化和控制,使人类不断适应环境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的实践。

    (二)要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

    每一种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权利。生存权是生命体最基本的权利,这种生存权对于万事万物是平等的,而且这种平等要求生物之间彼此尊重。佛家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质来进行认知。万物统一于佛性,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生态实践成为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为人们去保护自然,发展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

第5篇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反映了政府执政观念更加成熟。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必将有力的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进步,并对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1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与和谐相辅相成,没有生态,就不可能有完整意义上的和谐社会。面对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倡导生态文明是人类做出的一次理性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全世界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过渡开发土地,垦荒种田、滥伐森林,炸山开矿,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他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暴雨、高温干旱、沙尘暴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正在急剧恶化。

2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目前,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12.80%,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甘肃省受盐渍化影响的土壤面积接近3万km2,荒漠化土壤面积达19.28万km2,全省2.60亿亩天然草原有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过度放牧依旧,草皮萎缩,黄沙裸露。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连续多年又快又好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如此速度是以能源高消耗和污染多排放为代价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这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质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的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所以,我们吃祖宗饭,砸子孙碗,要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经济腾飞,环保欠绩;现在,生态就是政绩,生态就是文明,政府部门要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推动者,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这是因为领导者的思想认识可以通过其决策和管理,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转变为政府行为对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作用。使国家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促进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参与

第6篇

提高认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改革开放后珠江口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沙漠化等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提高认识,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做起。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

改善珠江口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珠江口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推手。

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珠江口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一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各地监测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统筹规划与部署,形成全面完整的珠江口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二要建立珠江口海洋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实时系统,注重开展环境现状及趋势性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三要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近10年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表明,海洋环境质量主要受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影响,在2008年的珠江椅湾底栖生物调查中甚至出现无生物区,加之珠江口沿岸河网密布,点污染源众多,因此有必要开展珠江口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2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和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生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蛋白来源,增殖放流是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改善生物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的群体,改善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濒危物种,可在短期内实现资源量的快速恢复。增殖放流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珠江口增殖放流,一是要注重放流品种的选择,应以当地的经济鱼虾类和濒危物种为主,如黄鳍鲷、鲻鱼、刀额新对虾、锯缘青蟹和黄唇鱼等,避免巴西龟和雀鳝等外来物种的误放;二是要注意放流鱼苗的规格,鱼苗规格要在体长3cm以上,保证放流鱼苗的成活率;三是要注重宣传,强化社会参与,可通过开展增殖放流知识展览、举办休渔放生节、建立放生主题公园和提供社会认捐等多种渠道和形式,为社会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搭建渠道,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3建立珠江口禁渔制度,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为保障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关于在南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的通知》,于每年6月1日零时起至7月31日24时止,禁止所有拖网、围网及掺缯在南海区规定水域作业。为加强伏季休渔力度,南海区伏季休渔10年后,农业部将南海区伏季休渔的时间延长半个月,调整为每年5月16日12时至8月1日12时,扩大作业类型,除单层刺网和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均在休渔之列。南海区伏季休渔制度,对遏制珠江口渔业资源衰退,保护物种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珠江口是我国南方水生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咸淡水渔业的生产基地,也是中华白海豚、黄唇鱼和鲥鱼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索饵场和繁殖地,有必要实行更为严格的休渔制度。由于产卵期间单层刺网、钓具同样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损害,且在伏季休渔期间,部分单层刺网、钓具渔船存在非法携带三重刺网作业的现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珠江口海域可实行禁止一切作业类型作业的禁渔制度。由于珠江口鱼类产卵与繁育多数在每年的4—7月,禁渔时间可定为4月1日12时起至8月1日12时止,既照顾了珠江口鱼类的生长规律,又与南海区整体休渔时间和珠江流域禁渔时间很好地衔接起来,方便了统一管理。

统筹规划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洋开发向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全方位推进,海洋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东莞市为例,2010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估算为534亿元,占该市当年GDP的12.6%。然而,由于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等因素,海洋开发仍处在粗放型阶段。海洋生物资源、环境资源、岸线资源的本质表明了海洋资源一旦受到严重破坏,短期内将难于恢复,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此海洋产业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资源粗暴利用型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口东、西岸空间布局,推进珠江口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特别要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如,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重点开发小虎岛石化基地、南沙港深水码头、万顷沙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圳、珠海要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沿海及海岛旅游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东莞市要充分挖掘海洋历史文化资源,优化虎门港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山市要做大做强养殖业,在实现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注重优、特水产品种的推广,建立全国标杆。

2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珠江口海域现有拖网、掺缯、刺网、笼捕和钓具等各类作业渔船500余艘,作业渔民约1100人(不含渔民家庭其他成员),处于超负荷状态。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和作业成本的增加,这些渔民大多生活在贫困边缘。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通过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减轻珠江口渔业资源承载量,促进渔业资源恢复;利用珠江口特有的海洋属性资源,发挥渔民专业和特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①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提高鱼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利润。②结合特色养殖发展渔家乐,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渗透。③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渔业为载体,承载游客出海,领略海上风光,体验渔民生活,集合了旅游观光、海上捕捞体验、品尝海鲜风味、社交洽谈和娱乐于一体,渔业资源得到恢复,渔民收入得到增加,海洋文化得到传承,可谓一举多得。

3打好海洋文化牌,做强海洋文化产业

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海洋文化产业是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文化产业之一,其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其资本盈利率也相对较高,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绿色生态产业”。珠江口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这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曾经的鱼米之乡,疍家文化源远流长,做大做强海洋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可利用珠海横琴岛和虎门威远岛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建立海洋主题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在中山、广州和东莞沙田等曾经的疍家人聚集区举办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水文化艺术节,依托当地动漫产业园,加强以海为主题的动漫影视产品开发等,主打海洋文化牌,带动整个区域服务业发展。

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义;中国;建议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等财富的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大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但目前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徘徊在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再走野蛮增长的老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近年来,我国沙尘暴肆虐,雾霾横扫大江南北,水体污染、化工品泄露等事件频频发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碧水青天,渴望自由呼吸。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民心所向,如何回应人民的诉求,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已经不单单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一起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一系列国际公约和纲领性文件相继问世,全世界加强生态保护已经达成了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树立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③。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存的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我们能耗和排污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综合利用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三是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思路,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尚需时日。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增长才是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其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最后,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④。

(二)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革命,是对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变革。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规定,推动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对水流、森林、草原、土地等统一确权,形成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定价机制改革,从资源供给程度、稀缺程度、资源再生成本、环境损害成本等多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进行估值。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污谁付费,谁损害环境谁补偿。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对其中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加快研究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壤污染防治、核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确保环境保护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执法权,对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方要追求其行政和刑事责任。

(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意识。提高每一个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意识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要广泛开展环境的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政策、法律和法律法规,宣传环境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要不断健全公众参与的制度,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加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

[注释]

①李宏伟,钟绍铜.弘扬生态文化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57-61.

②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求是杂志,2013(17):17-19.

③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杂志,2013(24):3-11.

④吴瑾菁,祝黄河.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与现实,2013(1):157-162.

⑤张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12.

[2].在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新华社,2013(10).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道德;生态危机;福斯特;奥康纳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32-02

当代西方生态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绿色运动思潮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由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烈・高兹、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米拉・福斯特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创造、发展的,并引起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切关注。生态学的快速传播为各个国家探索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那么,生态学和理论是什么关系?它的内容又是什么?它在生态道德方面有什么样的新内容?西方生态学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有借鉴意义?本文意在从以上几个方面把握当代西方生态学理论,并为党的十以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理论上的借鉴。

一、生态学理论是对的发展

关于生态学与理论的关系历史上争论不断。有些西方学者认为,理论中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相关思想或者直接论述,据此认为马克思不是生态主义者;另一些西方学者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马克思是伟大的生态学家,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两派的观点再加以考察,以便厘清生态学与理论的关系。

英国著名的生态学者戴维・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中提到“并没有扎根于生态学,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解释强调的是人类如何改变自然并贬低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和自然经济的规律”[1]89马克思所在的年代是19世纪中叶,大量的工厂兴起,资本家雇佣大批的劳工生产大量的产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生活困苦,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马克思看到的都是带着血的钞票、肮脏的交易和裸的剥削。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更关注的是如何使工人从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中解放出来。正如美国著名的生态学者詹姆斯・奥康纳所指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只给自然系统留下了极少的理论空间,而把主要内容放在了人类系统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阐述中,决定物质生产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主要是生产方式,或者说是对劳动者的剥削方式,而不是自然环境的状况和生态的发展过程。……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作为一种既能有助于又能限制人类活动的力量,在该理论中却越来越被遗忘或被置于边缘的地位”[2]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无法从马克思的原著中直接找出关于生态学的明晰的文本。

尽管马克思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直接文本,但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世界观,而且这种世界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3]3。当代所指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并没有发生生态危机,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人们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和感恩。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要求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的,马克思实际上为我们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提供了一个深刻的世界观和有效的方法论。因此,我们发现生态学是理论在生态学方面的延续和发展,二者的立场和目的完全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学理论是对的新的发展和“补充”。因此,生态学理论是在当代的发展和延续。

二、生态学理论的主要思想

了解生态学理论,对我们吸取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有必要的。

“异化消费”理论。该理论由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首先提出。阿格尔认为生态问题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们过度追求消费造成的。“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4]486。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单位通过媒体、政策和快速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的产品刺激民众,促进大众消费;另一方面,高强度高压力的劳动强度让人们不得不通过消费来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因此,人们只能以消费和占有社会资源为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存在感,消费的目的不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占有更多资源。占有欲的膨胀和永不满足的贪欲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枯竭的趋势。而快速消费的结果是产品的消耗、巨额利润的产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发展。

“资本主义二重矛盾”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奥康纳首先提出的。所谓的二重矛盾是指资本具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两重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无休止的生产和追求利润导致自然界无法供给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严重的制约,利润严重削减,资金链断裂,最终爆发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即便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仍要突破生态的限制,通过技术改进和寻求新的能源来达到掠夺自然资源的目的。

福斯特生态学理论。该理论区别于其他生态学理论,提出了两点自己的看法:第一,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性,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是追逐利润扩大生产,而生产的无限扩大需要无限的资源,生态系统本身的周期根本满足不了资本快速扩张的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出现经济危机最终走向灭亡。第二,资本具有短期行为,为了利润,资本家会不择手段。福斯特指出“资本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回收,并且确保要有足够的利润抵消风险,并证明好于其他投资机会。……这样一来,资本主义投资商在投资决策中短期行为的痼疾便成为影响环境的致命因素”[5]3-4。

三、利用生态学初探生态新道德的内容

根据上述观点,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应该具有两个基本内容:第一,将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适当结合,使生态道德与自由主义相对立,限制自由主义的过度发展和蔓延;第二,鼓励奉献而不是占有,西方社会的生态问题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人们更关注自己占有了多少资源而对怎样占有漠不关心,哪怕是牺牲生态环境、破坏环境资源,所以要提倡奉献,鼓励人们多讲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少讲社会为自己做了什么。

四、借鉴生态学理论初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借鉴西方生态学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国企在生产上游中的地位,提高国企在资源性行业中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福斯特的生态学理论我们发现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本性。据此,一方面我们应该限制民营资本、外国资本在生产上游特别是资源领域的数量和质量,防止资本在资源领域出现“短期行为”,减少资本对能源的过度过快索取;另一方面,加强国家在生产上游的国家行为,不仅能让国企的利润以税收的形式惠及全民,还会让资源的开发有序进行,让国企的行为受全民监督,让资源的开发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有效地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早转变、淘汰低生产效率和重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首先,通过货币政策增加低生产效率企业的贷款利率,促使该类型的企业尽早撤出或淡出市场;其次,利用法律手段提高粗放型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减少这种企业的新成立数量;最后,利用税收手段鼓励高科技企业出口科技产品,加快出口结构的调整。

第三,开展环境运动,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中,树立生态的“居住观”。首先,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之中,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道德缺少必要的生态观,为此应该将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生态安全作为真善美的标准,以此来改造传统道德;其次,树立生态的“居住观”,将生态的“居住观”列入到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人们学会如何在“地球村”生活;最后,“环境运动应该选择一种和生态协调的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满足穷人基本生活需要以及确保生态长期安全的新的社会形态,保证环境公平”[6]93-94。

参考文献:

[1]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本・阿格尔.西方概论[M].慎之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第9篇

非公有制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随着世界林业的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越来越强,其生产功能趋于下降,游憩等服务功能趋于上升[3]。因而,非公有制林业具有很强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我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因而,非公有制林业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4]。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根据我国国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林业肩负着生产生态产品和发展生态文化的历史使命,而非公有制林业则是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非公有制林业通过努力创造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不断构建多样的生态文化体系,不断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5]。因而,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力量源泉。非公有制林业通过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发展可再生、可降解、绿色无污染的林产品和生物质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完善生态文化设施,发展门类齐全的各种生态文化,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非公有制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非公有制林业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反应灵敏、机制灵活等诸多优点,有利于加速林业投资结构多元化,大力倡导绿色生态文化,加快形成林业社会生产力,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是构建生态文明的精神基础;它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和生态价值观,打造科学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森林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必将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文化基础。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增加社会生态总供给,加快林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树立生态观念,引领生态行为,繁荣生态文化,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9]。因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必将推动我国生态文化发展,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10篇

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建设目标。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文化中心和培养人才好坏的衡量标准,校园文化也被视为大学的风骨。它包括园林景观、校园建筑、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学风、校风、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传统以及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和体现出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之根。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校重视的一个关乎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兴建绿色、生态大学,推动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和符合生态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生态文明现状及对策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国民摆脱经济贫困状态时日不多并深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接受和理解的环境保护概念较少,因而公民环境知识与水平、环境保护活动参与程度普遍不高,主要环保形式多表现为在政府倡导和引导下广泛的行政动员模式。且环境意识极度缺乏,国民被动的接受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环境保护活动,除大学或职业学校开设的环境专业外,环境保护行动更多是在中小学校的学生居多,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手段有限,效率较低,远远不能提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念出发,以形成生态系统内部动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高校为目标,以高校为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辐射源,把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视野转向各种形式的实践行为。通过生态文明校园的建立,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对所处学校的校园环境要求也随着不断增长,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生态体现着物种之间物与水、热、光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情感教育最好的学习媒体,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加减乘除法”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2-0024-03

近年来,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不仅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且是全球性的问题。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中等发达国家。问题是:中国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中等发达国家?是对发达国家亦步亦趋的模仿和更大规模的复制,还是对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黑色发展模式的反思与超越?随着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加重,迫使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地位。

一、生态文明的世界观意蕴

生态危机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也使人们真切地感到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性。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认识到现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探索。

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解,国内学界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从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入手,侧重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与进步,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1]另一种思路从社会文明进步层面,认为“人类文明经历远古前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三个阶段,即将进入它的第四个阶段――生态文明时代。”[2]

理解和认识生态文明需要有哲学的眼光,应从世界观的高度来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一种面对生态危机的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所谓“发展的代价”,而是一种新的哲学观和世界观。作为一种哲学观它要求人们从人类整体的、根本的、长远的视角审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种新世界观它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近代以来,在自然观上人的哲学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近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目的’,经由海德格尔对他称为‘座架’的技术的本质的批判,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在这段观念发展的历史期间,自然还是原来的自然,只不过由于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事实,引发了人们对这种后果的负价值判断,从而导致了人类自然观的转变。”[3]当前,必须运用“整体思维”、“关系思维”和“系统思维”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针对性

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资本主义对待环境的种种弊端,在当今我们通常称之为‘环境危机’的领域里是显而易见的”[4]。资本主义对于人的“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戕害,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双重伤害,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资本逻辑的泛滥。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规避、超越和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生产、生活、生态兼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和谐。

(一)生态文明的当代出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扬弃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农业文明时期,“生存优先,顺天应时”,按照自然节奏安排生产和生活。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能消极被动地依赖自然。第二个阶段是近代工业文明时期,“生产优先,利润主导”。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人类成了自然的“主人”和“敌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最初的人类“敬畏自然”变为“破坏自然”,进而受到自然的惩罚。第三阶段是现代生态文明时期,“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伙伴”关系,经济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决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经济发展“必要”但“不足够”

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生态环保问题,更是社会民生问题。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高度,既是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体现,也是尊重人民群众生存权和健康权的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也是当下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和生命为代价,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取得的是“人民不满意的发展”,牺牲生态环境取得的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人的生命一旦失去不可挽回,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极难恢复,而且“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也很难挤身于“文明国家”之列。

(三)民族振兴的永续动力:“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的转型

在中华民族振兴过程中,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一度选择了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这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粗放式发展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在取得物质文明建设辉煌成果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却日益紧张,中国为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是“主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由‘以增长促发展’走向‘在转变中谋发展’”[5]。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减乘除”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是要学会“生态修复”的“加法”,做好“节能降耗”的“减法”,探索“生态经济”的“乘法”,摸索“生态综合治理”的“除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

(一)学会“生态修复”的“加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段时期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过了自然本身的修复速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因此,“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生态修复”的“加法”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优化组合。学会“生态修复”的“加法”,一方面,要加大“生态修复”的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的“生态修复”意识,使“生态修复”思想深入人心,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进而调动各方力量自觉参与到“生态修复”的行动中,真正以思想的转变引领发展的转型。另一方面,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继续实施各项“生态修复”的政策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生态修复”的政策法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保护珍稀野生物种等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使得“生态修复”初见成效。但“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系统过程,“污染容易而治理难”、“破坏容易而修复难”,“提出措施容易而贯彻落实难”。生态危机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当然,“生态修复”绝不是“先污染后治理”,需要观念变革和工作前移。为此,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当代中国,不仅“发展是硬道理”,“保护也是硬道理”,保护生态与其说是为了动物和植物,不如说更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需要全社会共管共建共享。

(二)做好“节能降耗”的“减法”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做好“生态修复”的“加法”,还要做好“节能降耗”的“减法”。

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战略转型机遇期,此时需要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托节能降耗,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促使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照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大对高能耗企业的重点监控,重点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经济和清洁能源,扶持和壮大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以源头减废为主导的政策,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推动循环经济过渡为主导经济。

当然,“节能降耗”的“减法”不是简单的相减,而是通过改造升级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改造。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在产业的层面进行产业生态改造,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休闲服务业,在消费者层面倡导绿色消费。另一方面,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经验,加大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将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推广到每个企业和家庭,降低传统工艺和传统高耗能行业所占的比重,提高能效,实现节能。“提高能效可以降低消费者的能源支出,提高工业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6]。国家和企业要自觉加大对“节能降耗”的投入。实际上,“节能降耗”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每个公民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把“节能降耗”落到实处。

(三)探索“生态经济”的“乘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造福子孙、事关长远的系统工程,应加快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为此,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建设生态文明要探索“生态经济”的“乘法”。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文明是缘木求鱼,离开生态文明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发展生态经济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构建低碳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优化经济发展的突破点,也是国民经济“绿化”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政府要引导和鼓励环保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主的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再生、产业延伸的循环经济承载平台,加快打造以绿色、低碳为标志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另一方面,发展生态经济贵在改革创新。成功的关键是改变行为和转变公众观念,改掉一些不合时宜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创造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消费方式。作为公民和消费者的每一个人将决定世界的未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每个人都能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那么乘以13亿人口,便可以汇聚起生态建设的巨大能量。

(四)摸索“生态综合治理”的“除法”

当前,中国整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西方发达国家300年间逐步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在当代中国集中显现,呈现“时空压缩”特征,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压力还在增大,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一些地区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环境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增强环境生态意识,提高生态综合治理的效率。

摸索“生态综合治理”的除法,一方面,要破除传统路径依赖,破除全面开发的传统惯性,破除粗放低效的传统模式,破除政府包办的传统思维,建立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精细化程度和综合治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问题的监管,实行各部门联合执法,从项目审批,生态评估、生产过程、消费过程等方面全过程严格监督。同时还要充分动员媒体和每个公民的力量对环境问题进行监管,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建设既是政府的应有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使命,因此政府应联合监管部门、大众媒体和公民社会的力量,共筑生态综合治理的坚实后盾。诚然,关注并不等于理解和行动。“人们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以往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习惯,往耗能少一点、利用久一点、功率大一点的自我规制来建立未来新的生产方式”[7]。首先,应增强资源回收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次,要用生态系统思维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应纳入法治轨道。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理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深入研究,作为实践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落实。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绝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落后-发展-资源需求-生态崩溃”的“绝路”,而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新路”。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5(4):4-5.

[2]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9.

[3]陈嘉明.事实与价值可分吗:以生态伦理学为视角[J].学术月刊,2011(8):38-43.

[4]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

[5]韩庆祥,张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2(3):4-26.

第12篇

基于整个人类社会各个系统都与太阳、行星、太空、地球的大气,地球上的动植物与微生物,地球中的各种元素,都是立体网络的交织,而人类各个社会系统对自然界的立体的交织,只有通过人类一个个具体的人的行动或实践,才可完美的得以实现。如今,飞船已经进入太空,太空仓已在太空一年又一年的遨游,人类的一些个体正在这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实验。现代人类在太空的生活或者地球上的“太空实验室”中的体验告诉我们,一种新的人类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构建,已经实实在在的开启。

二、生态文明立体网络构建的重要性

(一)立体逻辑是辩证逻辑的现代形态思维

辩证法是人的大脑运行的客观规律之一,辩证逻辑是思维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立体思维的逻辑是辩证逻辑在当代的表现形态。因此不仅要看到正反两个方面,而且要从时空四维、多维、系统地、全方位地观察对象,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立体存在的认识对象。现实的世界,无论是宏观的、中观的或微观的,都必然是立体的、动态的、网状的、庞大无比的复杂系统。因而,辩证逻辑也必然是立体的、动态的、网络的、以辩证概念为基础或核心而构成的立体的、复杂的理论系统。它会通过千百万次的转换,将各个思维层次上的思维模武、思维方法、思维理论,辩证地综合起来,使之成为解决动态的、多元的、复杂系统难题的思想利器。动态的立体存在,只能用动态的、立体的认识工具去反映它,才会得到真实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否则,使用点式、线式、面式的认识工具,都只能反映事物的局部。由此可见:生态环境既然是一种网状的、多层次的立体的存在,因而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设计或建构,就必须自觉利用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时空四维的辩证逻辑,特别是它的现展形态—立体思维及其逻辑,为其进行理论建构的思维工具,舍此断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人与自然的矛盾

是人与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里的主要矛盾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人类自己如果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关爱、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人类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就无法彻底解决;更为甚者,当自然界的各种元素被人类无节制地消费殆尽了,不能再生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就不存在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但不可能,而且人类的灭绝,也会因为人类的无知、自大、非理性的掠夺而加快到来。因此,在人类生存的各种矛盾中,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个矛盾解决好了,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平衡、和谐了,社会各项事业才有发展的基础,才会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向前发展。否则,迟早都会出现发展的“瓶颈”、窒息社会的全面和持续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遵循辩证逻辑的动态、联系、客观、全面的基本原理,贯彻立体逻辑的立体、整体、群落、系统的理念,将会成为妥善解决人类发展中的难题的具体方法论。

(三)人类不能缺失生态文明人类的出现

是大自然依据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断进化的产物。人类本身就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份。可以由最原始的一些元素,通过演化而推出我们的人类,但不能由现代的人类推出生命发生时的纯粹的初始状态。例如,已经灭绝的古猿,我们就很难再现当时古猿生活的条件,并使古猿重生。基于人类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如微生物、植物与各种动物原本就有一种“血缘”的关系,这由植物当中存在着类似动物与人类身上的“血色素”的元素可以证明。从大宇宙的观点看来,我们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本来就是属于同一个家庭的成员,这些成员,实际上是整个家庭所有成员赖以生存下去,并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根本条件。所以,我们人类的文明不能仅仅限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相互交往当中。建设或保护人类自身的文明是重要的,但将人类自身文明的内涵与外延延展开去,将大自然的非生命元素与生命元素也包括在人类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中来,从而建立起有关生态的绿色文明,即大山文明、大气文明、河湖文明、海洋文明、动物文明、植物文明,以及太空文明等等,亦即构建起人类与自然界的立体生态网络文明,这才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系统,也才会使人类的文明得到真正的拯救,并获得永续的发展。辩证逻辑学家与生态学家都是生态文明立体网络建设的设计师。辩证逻辑学家依据事物的辩证本牲,构建出生态文明建设立体网络的理论模型;生态学家依据生物的相依或者相斥的关系,实现物种在一定空间立体的配置。构建生态文明立体网络,是人类文明的应有之义。由于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主政业绩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因而出现了不顾生态恶化而乱采乱伐、四处建厂的乱象:河流受到污染、矿山遭到破坏,一些耕地含毒元素超标,雾霾日益严重;有的治污企业白天排清水,晚上排污水,而且公然制造新的污染源。这表明构建生态立体网络文明的紧迫性。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层面采取措施:第一,在观念上,必须转变唯“GDP”是问的理念,而把维护环保、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放在首位。只有环保的问题解决了,工厂才可开工、矿山才可开采。第二,从理论指导而言,必须进行立体思维,树立互相渗透、进行多元或全方位的立体思考、实现自然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步发展;务必消除弄虚作假、互不协调、治标不治本,以及不愿在环保上花钱的积习。第三,在具体实施上,必须有战士断腕的坚强决心:已有的森林要全力保护并逐步扩大;现有的荒山必须绿化;污染的河流必须彻底治理;有毒的农田必须彻底去毒;太空中的垃圾必须不断清除。此外,城市乡村居所及其周边,也要最大限度的绿化。第四,在环境保护法出台并付诸实施以后,凡对那些藐视法律、敢于顶风作案、继续污染环境的企业,必须出重拳;对于那些监督企业合法生产而不作为,甚至同流合污的环保部门,也要依法严惩。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建立,不是空喊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当前最紧迫的绿色行动,就是要把土地、河流、大气等的污染尽快降低下来,逐步做到山青水净、大气清鲜、阳光明媚、雾霾消尽。清除损害各种生态环境的污染源,这正是辩证逻辑编织生态文明立体网的本义所在。为此,我们务必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人类要对大自然怀有虔诚的敬畏之心,让人人都以维护、实践立体生态文明为己任,人人都以构建立体生态文明为光荣。

三、生态文明立体网络构建的的路径和注意点

(一)认识人与自然这两个矛盾方面都可以成为主体在人类与自然矛盾中

人类并不是天然的必然的“矛盾主体”,也不是天然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大量事实告诫我们:很多时候,大自然也会打击或报复人类。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海啸都可能导致灾难。辩证思维的主体以及自然生态、地质构造的科学家,必须逐步学会预知自然界的可能出现的报复,力求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人类只有从中吸取教训,约束好自己对大自然不恭的行为,心里存着一份对大自然敬畏的情怀。这或许就会大大减少自然界对于人类的报复,并且拉近人与自然的友情。

(二)要“小爱”,更要“大爱”西方的谚语说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这和中国人说的:“人生下来,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大体一致。区别在于:有些人人性多些,兽性少些,后天教养到位一些,因此,他爱自己,珍惜自己的权益,但绝不损害他人应有的权利。有些人人性少些、兽性多些,后天的教养出了偏差,甚至缺位,这样的人,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人们常常谴责他们是“离兽不如”。在自然界里,无机物、有机物中的植物、微生物,说不上有什么人性,但是它们却对人类的生存、健康与发展,永远做着自己的贡献。虽然它们无语,默默无闻,却应得到人类应有的尊敬。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特别是其中的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则与我们人类有着更为亲近、友好的关系。它们当中,有的成了人类亲密无间的朋友,有的已是某些家庭不可或缺的帮手,有的是与人类共娱共乐的亲密伙伴,有的是农耕时代的主要生产力,而今又是人类动物蛋白的重要供应者;有的过去是我们忠诚的信使,而今却又成了信息战争的工具。总之,地球上的整个人类,都与地球上与太阳系中其它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质,甚至同思想、观点、意识、理念,都是互相联系着、交织着。由于这种交织是在时空中实现的,所以必然是立体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生态文明的立体网络,是可以运动、变化与时俱进的。因而,同样一个立体生态的文明网络,由于所处时空的不同,其表现形态也会各异。基于人类是有智商的高等的社会化动物,人类理所当然的应有宽广、博大的胸怀。我们要旗帜鲜明的提倡一种超出人类、包括大自然的各种元素、各类动植物和某些微生物在内的“大爱”,因为天地间的万物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大自然的进化中,既然一个物种被创造出来,那就会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就应当尊重它的存在,并且通过人类的努力,使这种存在的环境与条件,变得更好、更合理,以创出一种真正符合“天地人”一体要求的“和谐世界”,或一种人类崭新的文明。爱人类,爱一切生命,爱大自然,爱我们的太阳系和我们居住的星球,这应当成为当今指导我们行动的口号,这正与我们提倡的“大爱无疆”的理念相一致。

(三)辩证逻辑与生态学联姻

共建生态文明的现代生态学以辩证逻辑原理为指导,以“天地人”合三而一为经纬,构建起神州大地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新理论。长期以来,在我国流行着一种“风水学”,由于它对选定建筑位置周边环境的立体生态的重视,留下了一些至今令人神往的“世外桃园”。当今,我们使用辩证逻辑为工具,去实现全球生态文明的立体架构,并注入现代生态环境与法制的新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至高点,这也就是现代科学的“风水学”。辩证思维或立体思维的逻辑,为此提供了逻辑依据。依据这一逻辑的本性,它必须从空间进行思考,对于每块土地,既要考虑它的立体的或空间的充分利用,又要从此地的自然条件出发,是适合种植粮食,还是宜栽瓜果蔬菜,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同时,更要充分考虑人的工作、休闲、起居的需要。由此出发,凡是要利用一个空间,就要从“天地人”这个有机整体出发,将其建成绿色、环保、景致美观的“仙山琼阁”,让游人所至,无不流连忘返。为此,必须为环保、生态立法。

(四)把握立体生态文明网络建设的两种基本属性生态文明建设的立体网络

有两种鲜明的属性:一种是普适性,即具有普遍使用价值,全人类都可认同、接受、喜欢的共同性要求。所以,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是具有共同语言的,是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认可的,因而可以制定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以约束那些践踏生态文明立体网络建设的不文明行为;二是不具有普适性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殊性,即只有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才有的特殊的生态文明建设。例如,许多国家早就除去了不吃野生动物的陋习了,而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特别是少数国家干部却以吃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野生动物为荣,甚至视为自己的一种特权或荣誉。为了生态文明网络建设并使其持续发展,我们很有必要制定某些特殊的法规,如饭桌上的法规,对违规者,除处以重罚外,还要判刑,以逐步使爱护生态文明成为这些地区或民族的自觉行动。

(五)人是生态文明立体

网络中的“网结”在一张由人与物构成的立体的、网络的、动态的、生动活泼的壮丽图景中。作为立体网络中的“网结”的人,由于他是智慧的动物,因而对于各种“网线”起着修补、调控、完善的作用。例如,如果人与某个事物的“网线”“即联系是积极的、正能量的,我们就要加强、完善、强化这条网线。如果人与某条“网线”的联系是消极的、负能量的,我们就要削弱甚至斩断这条“网线”。如果某条“网线”同人的联系是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作用,我们就要趋利避害,增强其积极作用,削弱其副作用。至于其它物与物的网络联系,也要看它们的作用是否对人或整个生态有利而进行必要的管控。总之,凡是对人有益的,人类就要对其施以扶持,使其繁茂生长,为人类造福。凡是对人无益、但却对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是有益的,我们就必须让它在整个生态网络中给以合适的位置,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可见,在人类在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中,作为这个网络的“网结”,它对网络起着中枢、调控、指挥的作用。人在生物演化链条中的位置,决定了他应对其它物质的存在与发展,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四、生态文明立体网络构建的动力

(一)驱动中华伟大复兴的两个轮子

是建设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推动力第一,所谓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轮子,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这两个重要的核心概念。“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实施与贯彻,必然会使我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产品不断涌现,必可满足全体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诉求,因而必定会促进社会和谐。而社会的和谐,意味着各个阶层的人群,都会因为分配、司法、文教、卫生等切身利益上的公平、公正而心情舒畅,全体国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必会像高山瀑布那样一泻千里,因而反过来又会大大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所以,两个轮子,既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立体网的重要方法论。第二,两个轮子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列车。要使时代的列车不断平稳前行,两个轮子就要始终保持平衡,否则,无论哪一个轮子脱轨或倾斜,时代的列车就有颠覆的危险!这就势必造成对立体生态文明网络的破坏。第三,要使承载着时代列车的两个轮子自始至终保持协调与平衡,首先就要处理好人类与大自然的主要矛盾,达成天地人的各自地位与诉求的相互匹配,使它既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各司其职,各就其位;既各自依其自身的轨道向前奔驰,又相互进行照应。唯有如此,人类社会的全面建设和持续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二)批判性、自省性是辩证逻辑的精髓

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立体网络,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新事,教训已有,经验缺失,处于正在反思、探索、亡羊补牢的过程中。因此,需要正确的思想与逻辑工具为指导。这就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以及反映辩证思维规律的辩证逻辑与立体逻辑为逻辑工具。因为这些科学理论,可以为我们构建生态文明的立体网络提供雄辩的理论支持。教导我们既善于破、又善于立的伟大哲学工具精神与勇气。其一,善于自我反思,是一个人不断超越自己的哲学动力。马克思在1873年1月《〈资本论〉第二版的跋》中写道:“辩证法却引起了资产阶级和他们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烦恼和恐怖,因为它在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有它的否定的理解,它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它对每一个已经生存的形态,都是在运动的流中,从它的暂时经过的方面去理解;它不会屈服在任何事物面前,就它的本质说,它就是批判的,革命的”。根据这一教导,每一个思维的主体,都应该勇于自觉的反省自己:勇于纠正自己错误的或已过时的、片面的观点,但也有勇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自己深思熟虑的、拥有充分论据和雄辩的,不要因为他人并不赞同或者“权威”反对,就轻易放弃自己的意见。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谁也不能说自己是完全正确,但也不能说自己就毫无是处。同样的,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我们要勇敢纠正过去只要GDP,不要环境保护的错误思想。

善于反思、自我完善,才能够超越自己,才可以永不知足,不断去完善自我;善于反思,才会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及博怀,才会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人身上的优点,其中也包括犯过错识、甚至敌人身上的优点,并且善于将他人的优点,转化为自己的优点;才会使自己的做人、涵养,达到人类伦理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在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建设中,如何公正、公平地处置人和物的利益和关系的问题上,要想不出偏差,尤其需要这种勇于反省、自我解剖的精神!其二,团结、合作、和谐、融合,是对立统一规律追求的终极目的。将不同的、对立的事物团结起来、统一起来、融合起来,是构建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哲学根据。早在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指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又说::“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也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统一,是怎样(怎样成为)统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统一的,是相互转化的”。赫拉克利特与列宁的这两段话,告诉我们:斗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斗争的手段、形式或方法,应当依据矛盾的性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斗争的目的不是一味地为了破坏、制造乱象,而是为了统一、团结、融和、和谐与快乐,甚至是为了种群永世的延续。

第13篇

现阶段在建筑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做好将人的发展需求及环境保护问题融入进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话题,并且成为建筑设计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务。

1.1建筑设计融入到生态文明中的意义

由于我国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及生态环境的开发,使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就要在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理念上下功夫,保证各类建筑设计能够融入生态文明中去,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的平衡程度,以保证人类居住的家园更加美丽。

1.2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

第一,节能及节地的建筑设计。这种建筑设计类型主要是在满足人们居住及工作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资源、运转能源及土地资源的节约,并且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可再生利用。可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及生产的废弃物,以及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来实现建筑材料的更新及完善,并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大胆尝试新型设计,在保证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居住面积的提升,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生土建筑设计。生土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是利用覆土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建筑工程的保温功能,从而节省的供热能源的消耗。利用生土建筑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建筑物能够抵御一般的外界污染及自然侵害,例如由于其覆土的设计能够增强防震及防风效果,同时也能够减轻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烦恼,最关键的是生土建筑设计在保暖性能上能够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了大气排污量,进而促进了生态平衡的维护。第三,生物建筑设计。这种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指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衡量及设计,从而使建筑设计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生物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们的居住及工作规律,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保证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从而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设计更加方便人们的居住及应用。第四,新陈代谢的建筑设计。新陈代谢建筑强调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如历史传统、地方风格,提倡过去、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共生等。新陈代谢建筑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并在试图表现时代文化和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第五,少费多用建筑。少费多用建筑是使用较少的物质和能量创造更加出色的建筑作品。高技术建筑可以说是一种智能建筑,它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使固定的建筑护结构成为可以跟随气候自我调整的围合结构,可以进行自由呼吸,控制建筑系统与外界生态系统、环境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增强建筑适应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外部生态系统环境的能力,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2生态文明视阈下建筑设计的应用选择

在考虑生态文明的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下,如何协调好建筑与人及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是现阶段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2.1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人性化

现代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多半从原有观念中转换出来,不断形成了多种风格的艺术效果,但统一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不断满足人的发展及需求。随着现代建筑设计个性的突出,可以体现出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所以在原有的建筑设计理念的情况下,要不断丰富新的建筑艺术效果,确保实现人的居住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在保证使用功能、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美观等其他附加效益。

2.2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生态化

由于国家及社会的环保意识不断升级,促使了人类各项活动及社会发展不断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环保元素,能够逐渐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资源及环境的平衡。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化的设计理念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及国土资源保护的前提。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方针,间接提升了人们生产及生活水平,及社会的发展水平。

2.3符合生态文明要实现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首先,从横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即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其次,从纵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

3结论

第14篇

对于生态建筑应该最大程度的发挥环境特点,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确保生态建筑的各项使用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人、自然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文本原则。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现代人对生活区域和生产区域的环境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时,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体现出对人的关心,就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室内设计、交通条件以及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多层次需求,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加清洁、舒适、环保、健康的空间。比如:根据建筑地的自然环境,建立宜人的绿化系统。

(2)节能环保原则。

节能环保是生态建筑的内在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用可以循环利用或者可降解的材料,尽可能少的产生建筑垃圾,即便产生也不致于对环境产生危害;选用建材时还要考虑优先使用本地建材,减少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3)经济性原则。

生态建筑要符合经济性,指的是建筑施工中,尽可能选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以降低施工成本,但更重要的强调建筑在建成后使用过程中要经济运行,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要降至最低。在进行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牵涉到多个科学理论以及先进技术,并与建筑材料进行配合,确保生态建筑的高效运行、低耗运行以及节能运转,最大程度减小生态建筑在环境使用过程中的破坏程度,降低对自然的能源消耗,实现经济的优势运行。例如:根据生态学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地采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方式。

(4)因地制宜原则。

科学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应该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周围的自然条件,重视环境、植被以及当地土地的特点,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在建筑风格上,应该与当地环境协调一致;在建筑能耗上,尽可能地结合当地的日照和风向特点,降低建筑在使用中对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在绿化环节上,应该尽可能地引用当地物种,避免绿化过程中因植物无法适应新环境而产生资源浪费。

2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2.1以人为本,注重建筑的宜居性和美观性

生态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外部交通状态及区域生态环境,努力创造更加舒适、美观的空间环境。现以住宅建筑为例,阐述一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首先,建筑的室内设计要按照人们日常生活习惯来布局室内空间,比如,客厅的功能主要的会客和居家休闲,设计时应该宽敞、明亮、简洁;再者,小区要建立完备的交通设施,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比如:机动车停车场最好人车分流,建立地下车库,一来不影响小区地面美观,二来确保行人安全,而自行车棚则应该离楼道门口近为宜,方便人们简易出行;最后,要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营造出舒心怡人的小区环境,比如合理布局小区绿植,提高有效绿化面积,提高舒适度。设计者在做设计时,头脑中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人为本设计宗旨,以确保人类的身心健康,为满足人类各种活动需要作为设计的核心要求。宜居性和美观性要求建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满足人类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要求;要综合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多项关系;综合满足使用功能、安全环保、舒适美观、节能经济等各种要求;还需要了解建筑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将地域文化有机的吸纳和融合起来,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人文环境相协调,并尽力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标识。

2.2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降低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建材工业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和经济运行。首先,建筑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以砖石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逐渐被更高和更轻便的墙体和结构所取代,在减轻建筑自身重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建筑的内部空间,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如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钢筋、高强预应力钢筋、泡沫铝材料、高强度玻璃等。建材的循环利用,既能充分利用资源,也能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在设计时,将循环利用理念引入进来,可以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同样比较迅速,生态建筑中能够使用到的清洁能源包括生物能、地热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其中应用最广泛、种类最丰富的是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可以对建筑采暖、降温、干燥等。比如,通过窗户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运用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合而成,从而将太阳的光能转化成需要的热能。还有当前地热能在建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地热储备量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地热采暖,污染小、运行成本低。生态建筑设计者,应充分应用这些新的技术,以降低生态建筑的运行能耗。

2.3处理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实现建筑与环境一体化融合

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一体化融合,这个有两层含义。首先,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也就是对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融入到周边环境中,且不对环境产生破坏,实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再者,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历史、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建筑设计要和该地区已经存在的建筑协调一致,做到不损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样才能使建筑能够在未来长时间的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需要。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融合要求建筑设计在选用建材时,首先应选用对无毒无害的建材,以防止建材对人或环境产生辐射、电磁波、有毒气体危害;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比如: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适当地控制,使室内环境能够达到人体需要的最佳状态;强调建筑周围环境与建筑室内空间要实现自然过渡,,使人们尽可能多地观赏到周围的自然美景;注意地域文化延续性,在设计前充分考察当地的文化特征,尊重地方文化的差异,在建筑能吸纳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工艺及生产技术。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原址是个采砂场,设计时充分考虑原址的特征,将采砂场遗留下来的小山以及一些“砂包石”因地制宜地设计成为众多小山头,山山之间形成连绵态势,并建造蜿蜒的台阶,为学生创造了风景宜人的学习和休闲环境,不仅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还在建筑中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原址的特点,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交融。

3结束语

第15篇

【关键词】洞庭湖地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一、洞庭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造纸企业的污染

据了解,从2000年起,洞庭湖地区的造纸厂由最初的四十几家猛增到数百家。数据显示,2005年湖区造纸行业排放废水1.07亿吨,占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5.5%,是污染减排的重点。随着环湖造纸企业的迅猛发展,洞庭湖成为许多违法企业“藏污纳垢”的乐土。据了解,省政府2005年就出台了《洞庭湖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洞庭湖达到三类水质标准。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十五”期间,洞庭湖所设的10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均未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到了2005年,情况急剧下降,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洞庭湖地区水质下降迅速,均变为五类水质。

(二)湿地资源的危机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洞庭湖地区的湿地是有着“长江之肾”的美誉,在维系长江的水土保持有着无可替代的生态功效。并且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洞庭湖地区的野生动物都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多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过度的捕猎使许多珍惜的野生动物消声匿迹。时至今日渔民的有害渔具大量遍布洞庭湖,每到渔汛期,外来渔民大量涌入,增大了捕捞密度,形成了掠夺式经营的局面,导致鱼类产量和数量急剧减少,中华鲟、江豚等珍贵鱼类几乎绝迹;对鸟类的过度捕猎,特别是在迁徙季节使用排铳、地枪、毒杀等方式和手段进行猎取,导致鸟类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

(三)航运发展带来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住房建设等基本建设业务不断,这些建设都离不开黄沙、卵石、水泥、红砖等大宗建材。而岳阳、益阳、常德是盛产建材之地。巨大的货物运输需求和优越的航运条件,催热了环洞庭湖三市的水运经济。由于大量的个体和私营业主进入洞庭湖“淘金”,导致市场竞争无秩序,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给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二、加强洞庭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层面的具体措施

1、推广生态思想,提高生态意识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对人的外在行为有内在的约束作用,是人的内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自律性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同志曾经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提高人们自下而上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在部分人的内心深处,对生态环境与人的生态生活品质的内在联系缺乏理性认识。要引导干部群众学会算资源帐、能源帐、环境帐、长远帐。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提升人的生活生产品质,最终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创新生态科技,构建生态系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更替。为了满足洞庭湖地区的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必须向生态化转向。所谓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是指要将生态问题纳入到其中加以考虑,并考虑在生产的过程中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人们在进行科技创新、发展经济的同时,而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值达到最小,更有利于重建或恢复生态平衡。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关键是充分发展绿色技术,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创新,打造绿色技术平台。

3、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

洞庭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弘扬生态文化,深入研究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政绩观、绿化消费观,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培育绿色消费方式,倡导健康消费理念。绿色消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使资源使用、废物产生和污染达到最小化;生活质量较生活的物质标准优先;满足当代人类的基本需要而不是欲望;现代人的行为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它提倡将环境保护融入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它要求人们以追求精神生活为目标,不再以大量消耗资源、损害环境求得生活上的安全与舒适,要求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祟尚自然,使消费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