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早期文学论文范文

早期文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早期文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早期文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女子学院;女子高等教育;性别公正;西方女子教育

作为一种专门提供给妇女的男女分校式的高等教育,西方早期女子学院为不能进入传统大学学习的女性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男子的大学相比,这些女子学院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在欧美各国,女子学院的办学模式也各有差异。在女子高等教育方面,美国走在了整个世界的前列,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早期女子学院的创办和发展上。美国的早期女子学院以七姐妹学院为代表,包括:蒙特·霍利约克学院(MountHolyokeSeminary)、史密斯学院(SmithCollege)、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College)、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College)、巴纳德学院(BarnardColIege)、瓦萨学院(VassarCollege)以及布林·莫尔学院(BrynMawrC01.1ege)[1]。这七所女子学院中既有独立的女子学院,学院的楷模。然而,女子学院的价值被公众所接受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过程。以美国为例,直到1973年,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CarnegieCommissiononHigherEducation)发表了《女子高等教育的机会》一文,才首次比较正式地希望教育界关注女子学院所起的作用。该文指出:“女子学院毕业生的成就值得重视,不仅因为它们体现了女子学院对妇女教育的决心,而且在其潜在影响方面更具重要性。”[2]在女子学院出现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妇女及其才智并没有受到高度重视,女性在社会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如此,早期女子学院还是得到了发展,直到今日它仍是世界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方早期女子学院的历史渊源

西方女性正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发生在近代以后。为了进入大学,妇女们经历了不断的努力和斗争。大学在其创立之初,目的就是培养为教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而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决定了她们无法进人传统的大学领域。此外,人们也习惯性地认为女性在各方面都弱于男性。具体来说,首先,妇女被认为在智力上先天弱于男子,因而不适合接受高等教育;其次,妇女天生体力过弱而无法承受高层次智力活动带来的压力[3]。尽管女子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和努力没有停止过,但女子始终被阻隔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之外。但是随着社会风气开始趋于开放、高等教育功能不断拓展、基础教育逐渐普及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日益显著,女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条件已经形成。同时,女性主义运动推进了妇女争取获得包括教育权在内的各种平等权利的斗争,使妇女在主观上要求接受高层次教育,即高等教育。如此看似不可调和的两难局面,为早期女子学院的建立提供了前提。确实,西方早期女子学院的创立为不能进入传统大学学习的女性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这一时期的女子学院是一种专门提供给妇女的男女分校式的高等教育机构,与面向男子的大学相比,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

美国是最早创建女子学院的国家。在美国殖民地早期,虽然已经有了名为“学院”的专门招收女性的学校,但其程度不过比中学稍高一点,还不是名副其实的女子高等教育,并且此类学校多数是寄宿学校。其中,最著名的是宾夕法尼亚的摩拉维亚女子学院(MoravianSeminary)。在该学院中,教师教摩拉维亚族女孩语言、宗教、历史、音乐以及包括天文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在内的自然学科。以欧斯特莱恩(ElisabethOegerlein)为代表的先驱者将摩拉维亚女子学院的办学精神在殖民地传播,并且创办了许多类似的女子学院。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摩拉维亚女子学院被公认为是美国女子能接受最高级别教育的机构[4]。随着美国女子要求接受更高教育,1785年摩拉维亚女子学院开始招收美国社会各种族、各阶层的妇女,正式的女子学院初现端倪。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等待之后,即19世纪30年代,真正意义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女子学院在美国首先建立。一般来说,这些女子学院也是最前沿的女子高等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女子学院的创建和发展经历了名称和内涵的重大变迁。在美国,殖民地时期就出现了比中等教育稍高的专门培养女子的学术团体(Academy)。19世纪初,“女子学院”(Seminary)一词替代了先前的学术团体的称法,使女子接受中学后教育有了更加正式的含义,学院办学的主要目的是职业准备。在这方面,与男子学院为培养军事人才不同,女子学院的培养目标是教师及母亲。虽然不同地区的女子学院的课程内容不一,例如,有些女子学院注重礼仪的培养,有些女子学院提供家政课程,但是当时所有的女子学院都不提供男子学院提供的用希腊语、拉丁语传授的古典课程。女子学院最多也只是提供一些用英语传授的学术性课程,例如历史、哲学、现代语言及自然科学等,其目的也仅限于为妇女从事教学工作做准备。当然,也有一些有远见的女子学院开设了属于大学程度的课程,例如纽约州的特洛伊女子学院(TroyFemaleSemi—nary)[5]。“女子学院”的这种称法一直被沿用到真正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女子学院的出现。到19世纪末,随着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观念的确立和男女平等的高等教育斗争的开展,许多女子学院开始改用传统的“学院”(college)的称法。

二、西方早期女子学院的创立与发展

西方早期女子学院的创立与发展是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早期的女子学院主要有两种形式:独立的女子学院以及隶属于综合大学的女子学院。在这些学院的创立与实践过程中,既有为女子大学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人物,也有从女子学院提供的大学教育中受益匪浅的杰出女性。虽然真正的西方高等教育始于中世纪的欧洲,但是,由于欧洲社会生活的历史传统相对闭塞,欧洲各国在女子学院的创建和发展方面都没有赶上美国。

1.美国独立的女子学院

在美国独立的女子学院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是里昂(MaryLyon)创办的蒙特·霍利约克学院和瓦萨(MatthewVassar)创办的瓦萨学院。

1837年11月8日,美国新英格兰拓荒区的一名女教师里昂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在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雷创建了第一所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女子学院,即蒙特·霍利约克学院。在蒙特·霍利约克学院之前,里昂已经在新英格兰的许多地方,建立并推广她的女子学院办学模式,这些学院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高等教育水平,但为蒙特·霍利约克学院的创办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首先,招生要求严格。里昂要求入学的妇女思想成熟、态度严谨、有能力完成学院课程的学习,并且具有摆脱传统的家庭生活而追求全新未来的意愿。其次,里昂争取到了男性的支持,这些男性多数来自教会。其中,最重要的是牧师帕卡德(TheophilusPackard)以及霍克斯(RoswellHawks),他们通过传教的方式将里昂的女子学院办学理念和实践在教区推广[6]。同时,里昂的办学资助也主要来自教会,当然也包括一些个人资助。此外,课程要求规范。在新英格兰建立的女子学院中,里昂的伊普斯威治女子学院(IpswichFemaleSemi—nary)的课程和教学已经具有了鲜明的高等教育特色。

1837年,在募集到了一笔8千美元的资助后,里昂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达到高等教育程度的女子学院建在了马萨诸塞州南哈德雷的霍利约克山边。学院成立之初有80名女学生,校舍为一幢四层的楼房。里昂节俭朴素的风格完全体现在了蒙特·霍利约克学院的校舍建筑风格上。在蒙特·霍利约克学院,里昂让女学生们掌握知识,学会自我管理,更注重培养女孩们对人生的信念。她建立了二个完整的大学系统,将外在的建筑转换成了内在的秩序。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里昂应用了古老的女子教育理念,在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中,适当地借用了母女的关联,从而很好地将家庭和学校教育结合了起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里昂始终强调她们自身的女性角色。这种办学理念完全有别于传统的只对男子开放的大学,具有独到的女子高等教育的特色。作为女子高等教育的开端,蒙特·霍利约克学院的建立为美国女子教育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1849年里昂去世,但她所创办的女子学院并未就此停滞不前。随着学院学生、教师、校舍以及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女子学院成为了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时期,历史上第一批女子学院出现在美国东部以马萨诸塞州为中心的地区。其中值得一提的另一所女子学院是1865年创办的瓦萨学院,学院的改革精神体现了美国妇女新纪元的开始。瓦萨学院的创始者们深深地意识到了对女子学院进行革新的重要性,这所用“学院”(college)命名的学校大胆地为妇女提供完整的文科课程。

瓦萨学院的创始人瓦萨曾这样指出,学院创建的目标是让女子能获得和男子一样的高等教育[7]。瓦萨突破了女子学院的传统办学理念,要求自己的学院并非表面化地模仿普通高等教育,强调根据新的教学对象,即女性,进行适当的、特别的调整。首先,在课程方面,瓦萨学院将体育课放在第一位,尤其注重体育课在所有课程中的基础作用。学院还特别成立了体育训练科,在专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体育训练活动;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的户内、户外课余运动,并且不断更新校内运动设施。第二,在智力教育方面,该学院的特色是文科教育,因此,要求学生入学时已顺利完成了基础教育。学院的课程设置分为常规课程(regularcourseofstudy)及特别课程(specialcourse)两类。前者与其他女子学院的培养目标接近,即让妇女接受更高级的教育;后者则注重妇女教育的特殊需要。另外,学院还设有不同的专业系科。在瓦萨学院建立之初,曾设想将学院的学习年限从传统的3年延长为4年,但这和传统观念中妇女适婚年龄有点冲突,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是阻力重重。

瓦萨学院的办学在突破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女性特色以及教育的社会和职业性。专为女性开设的家政教育便是一大特色[8],学院不仅在课程设置中保证一定课时的常规家务能力培养,例如针线活、家用设施的修补等,而且还开设了包括家政经济学课程在内的家政课程。同时,在学院的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瓦萨认为,妇女在接受完高等教育后,在社会中将扮演一种特殊的角色并承担社会使命,因此,学院所开设的社会教育就是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职业教育方面,学院着重培养女性的教学、电报发送、速记、记账等职业技能。这些职业技能都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妇女劳动力的需求。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妇女以成倍的增长速度进入各类女子学院学习。据1870年美国教育委员会的统计,有11,000名美国女性在女子学院学习。也正是从19世纪70年代起,美国女子学院的数量迅速增长,许多原先以旧式女子学院命名的学校都升级为高等教育程度的女子学院。

2.英美隶属于综合性大学的女子学院

早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形式是隶属于综合性大学的女子学院。这些女子学院虽然隶属于综合性大学,但实际上,从管理和经费而言,这些女子学院都是独立的办学机构。而且,多数学院的教学楼不在隶属大学的校园内。当然也有部分女子学院与其隶属大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在课程教学方面得到隶属大学的支持。这些女子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实际上意味着综合性大学开始公平地向妇女提供高等教育。例如,创办于1879年的隶属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学院,创办于1889年的隶属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巴纳德学院等。

19世纪初,英国已经有一些私人团体为妇女提供带有一定高等教育特色的教育。但是,女子高等教育的真正开端是从剑桥大学开始的,并且以隶属于综合大学的女子学院为重要形式。英国的剑桥大学最先开设了两所隶属性质的女子学院,即格顿学院(GirtonCollege)及纽纳姆学院(NewnhamC01.1ege)。在英国,女子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很多革命性观念都首先在这两所学院中产生和实践一J。格顿学院的前身是由英国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戴维斯(EmilyDavies)于1869年在希钦创办的一所女子学院。该学院由剑桥大学的客座教授授课,在管理体制上和剑桥大学并没有什么联系。希钦学院在创建5年后搬到了剑桥,新校舍建在名为“格顿”的地方,故将学院命名为“格顿学院”,并且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学院之一。它设有神学、古代文学、数学、自然科学、法律、历史、古代语及音乐理论等学科。戴维斯还推动建立了一个委员会,以确保妇女能参加大学地方考试(HigherLocalExamination)。剑桥大学于1863年允许妇女参加大学地方考试,并从91位考试者中选出25个候选人。虽然这些候选的女生仅用了6周的时间准备考试,但她们却在考试中表现突出。剑桥大学的地方考试按同等条件向有限的妇女开放,进行了为期3年的试验。随后,剑桥大学就开始每年正规地招收女生。这些都为女子高等教育在英国的开端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871年创办的纽纳姆女子寄宿学院于1880年并入了剑桥大学。进入纽纳姆学院的女生必须在18岁以上。该校设有数学、历史、现代语、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质、矿物学等课程。同时女生也可以到剑桥大学其他的学院听课,并在研究所和陈列馆等场所接受自然科学、物理、地质学及矿物学等操作性课程教育。格顿学院和纽纳姆学院在建立之初,就已经形成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师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的特色,而这种做法到19世纪90年代后才在男校中推广。

1879年,牛津大学效仿剑桥大学的做法,开设了多所女子学院。1879年开设的玛格丽特夫人学院(LadyMargarettHall)是专门为信奉英国国教的妇女接受高等教育而建立的,该学院还开设了大学升学考试准备班。同年,还开设了萨默维尔学院(SommerviUeCollege)。该学院以著名的女天文物理学家萨默维尔(MarySommerville)的名字命名。1886年,另一所为英国国教信奉者开设的女子学院圣休学院(St.Hugh’sHall)在牛津大学创办。1893年又创办了圣希尔达学院(St.Hilda’sHall)。随着这些隶属性质的女子学院的建立,牛津大学校方意识到了加强对这些学院管理的重要性。于是,1878年牛津大学成立了牛津妇女教育委员会,将上述四所女子学院纳入该委员会管理之下,具体管理女子学院的教学内容及对学生进行监督。

三、西方早期女子学院的历史贡献

西方早期女子学院的创立和实践对西方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早期女子学院为西方女子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开端,为其他向妇女提供高等教育的机构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早期女子学院的创建者向世人展现了她(他)们的勇气以及为之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在早期女子学院的创建者中,有一批坚强的女性,她们身上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例如,蒙特·霍利约克学院的创建者里昂,她不知疲倦地为她的学院募集每一分钱。这些女子学院的先驱者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即妇女是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给予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会使国家和世界得益。其次,早期女子学院的创建表现出先驱者对女子高等教育的敏锐感和远见卓识。她们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不仅使女子学院成为无数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而且女子学院在美国和世界上的传播推动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早期女子学院既为在其学院中接受过教育的妇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又为所有其他能接受到高等教育的妇女起到了示范的作用。美国的许多女子学院,例如,韦尔斯利学院等不仅倡导和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以促进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女子高等教育的理解,而且在女子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上提出了各项建议。更重要的是,无论来自何种社会背景和何种生活习俗的妇女在女子学院中都受到了完全公平的对待和教育,因为她们理应受到尊重。

第2篇

X线胸部摄片因其经济、操作简单易行被临床广泛应用,在肺癌的诊断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X线主要表现是肿块影,形状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当肿块增大到2cm以上时密度往往不均匀,较密实的部分为癌组织,周围较淡部分为充气的肺组织癌或阻塞的炎性实变。与肺部感染要进行鉴别,可以进行随访3个月或是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在随访过程中,若病灶不减小、消失反而增大,则肺癌的可能性增大,X线摄影对于肺癌早期的诊断作用较为局限,主要是发现病灶,对于病灶的细节远没有CT显示清楚,并且X线图像是重叠影像,由于各种结构重叠在一起,影响判断。只有当肿瘤增大后,才可以发现具有特征性的征象,如:肿块征、分叶、毛刺以及空洞等。

2胸部CT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CT因其在解剖结构、组织密度方面明显优于X线,且费用较为低廉目前已经广泛地用做肺部病变的检查或用于筛查,对于早期肺癌,CT在显示肿块密度、分叶、支气管壁、肺部阻塞性感染、肺不张、淋巴转移等方面较X线明显优越。在中心型肺癌主要有肺段以上支气管腔内肿块,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腔狭窄与阻塞,肺门区肿块等肺癌直接征象,继发性改变有阻塞性肺炎与肺不张,阻塞远端支气管扩张形成的黏液栓塞,以及病灶附近或(和)肺门的淋巴结肿大等;在型肺癌表现为:在肺野可见结节、块状肿瘤影,早期有时可见典型的空泡证,肿瘤进一步增大则可见分叶、毛刺等征象,较大的肿块往往可以发现肿块内的偏心性空洞以及结节影。对于较小的结节影或肿块影个人主张定期复查。

3MRI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磁共振不但能反映病变形态特征,还能反映组织学特征。MRI一般不作为肺部常规检查,对肺内小的肿块行MRI检查的目的多是CT检查后的补充。MRI可以多平面扫描,就能更好地显示肿瘤的结构以及周围的解剖关系,还有就是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结合多平面扫描则能进一步区分病灶与正常结构,以确定病灶的范围。MRI还可发现肺门肿块和远处的肺实变。

4PET-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PET的应用主要是在对肿瘤的诊断方面,占其用途的85%。其原理是利用18氟2脱氧葡萄糖在恶变的细胞中蓄积提供组织代谢信息。一般作为肿瘤影像学检查的最后检查手段。PET-CT不光是能检查原发肿瘤,对于全身的转移性肿瘤其意义更大。现在许多学者更倾向于用PET-CT进行肿瘤的分期,指导临床治疗。

5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优劣对比及互补

胸片简单易行可作为胸部疾患的筛选检查,对于常见的肺内肿块有一定的价值;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并且CT图像没有重叠,其作为肺癌早期的首选检查已得到大家的公认,CT增强扫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对于肿瘤的检查作用较大。MRI在肺部的检查应用主要是对CT检查后的补充,特别是结构显示不甚清晰的患者和对造影剂过敏不能行CT增强的患者。PET-CT由于检查昂贵,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故选择时应该合理。

6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第4篇

关键词:汽车;形式;造型艺术;美学风格

1.汽车的产生

卡尔·奔驰[Karl·Benz](1884—1929)——现代汽车工业先驱之一,人称“汽车之父”。1885年10月,他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1886年1月26日,他又取得汽车发明的专利权,德国人便把1886年称为汽车诞生年,从此汽车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汽车的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汽车形式与功能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的设计美学风格,可将汽车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七个时期:

(1)汽车产生阶段(1885—1900);

(2)汽车发展阶段(1901—1915);

(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1916—1929);

(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

(5)喷气式时代(1952—1964);

(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

(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

2.1汽车产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885—1900)

在汽车产生阶段,设计师仅仅专注于技术层面的设计,设计仅仅是为了满足汽车的技术实现功能,是一种技术上的探索与发明,是完全向功能技术设计的“一边倒”设计,造型艺术则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功能压倒形式的设计。尽管如此,汽车作为一件伟大工业产品的诞生,其本身就符合一种理性的、严谨的美学风格——机械美学风格。

1885年奔驰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形式上给人的感觉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三轮马车。奔驰所注重的是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功能实现与制造技术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是从功能、技术层面去考虑设计,在美学风格上则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甚至根本没有加以考虑。一眼看去,该车只有一种机械加工所处理过的痕迹,符合机械美学风格。

1894年的BenzVelo只是将三轮改进成了四轮,虽然车身加装了翼子板,但在形式风格上却没有任何改变。这时的汽车只是一个粗糙的工业产品,还没有关于美学风格的设计理念。这时的发明家(也是设计师)认为将三轮运行方式改为四轮运行方式要远远强过纯形式上的改进,机械风格依然处于垄断地位。换言之,1885—1894年之间的汽车设计还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功能性的探索,属于一种纯机械的美学风格,而且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了1900年前后。

2.2汽车发展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01—1915)

19011915年间,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问世,汽车实现了小批量化生产。设计师开始注重汽车的局部装饰,在车的前脸使用了铝板、镏金板等质感较强的装饰性材料,使得该时期的汽车看上去装饰性很强,符合当时“新艺术运动”的流行趋势和趣味喜好,是一种注重局部装饰的装饰风格。

1900年产的MercedesBenz一改过去的“机械式样”,给人一种全新的面貌:发动机前置,就着发动机形状因地制宜地加装了一个发动机车罩;前脸安装了圆圆的前大灯,形式上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轮毂不再用圆钢条直接交织而成,而转向采用铸造成型的具有平面装饰韵味的轮毂,增加了车轮的形式美感;车轮上面的翼子板不再是一块简单的铁板,而是根据车轮和传动齿轮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圆弧形,这对整车有很好的装饰性;车座上增添了扶手和靠背,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05年产的MicheltouringCar与前者在整体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但前脸、座椅、方向盘等局部装饰却远远超过了前者:车灯采用了镀金处理;前脸的通风栅栏周围镶嵌上了金黄的装饰性镶条;轮毂经过镀金处理,边缘喷上了鲜艳的红漆;车身也喷涂为鲜艳的蓝色,增添了该车的视觉美感,是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1914年产的Ford-T小汽车在前脸、驾驶台、座椅等局部继承了这个时期的设计特点——细节装饰。繁琐的装饰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趣味,甚至是这个时期审美的标准。尽管车身仍然是马车造型,但翼子板已开始采用整体连贯的弧型设计,车身的形式感得到了增强,造型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汽车发展阶段的汽车虽然在局部形式上有了些细微的改变与突破,但就整体形式而言,还是比较呆板。设计师只是通过增强汽车局部的装饰来美化车体,花哨的装饰成了这个时期汽车的“标准配置”,仿佛花哨的装饰就是美、就是时尚、就是真理。1915年左右“装饰风格”逐渐被“反装饰风格”所取代,从而沦为文化化石,被岁月所掩埋。

2.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16—1929)

汽车加工制造在这个时期已日趋成熟,汽车零部件基本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拥有汽车,汽车的造型逐渐成为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被奉为时髦的装饰,在此时被坚决反对,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一种整体的形式美。

在1916年生产的PorscheTurbo车身上,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大量的细节装饰——前脸没有了金色的装饰性镶条,没有了夸张的前大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只有进气和散热功能的通风栅栏;翼子板、座椅以及方向盘周围也都没有任何装饰;每个零部件的存在都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整个车身都旨在突出“功能主义”,是一种反装饰风格。

在1919年产的Ballot身上,我们能明显地发现它和以前的车身有了很大的区别:

⑴以前的车头与车身在分布和衔接上是不统一的,缺乏整体感,而该车在设计上将车头和车身融为一体,已经开始注重整体造型,造型已成为了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⑵车身在色彩上采用了偏灰的色彩,不再像“装饰风格”时期那样偏好于鲜艳、明快的色彩。

⑶整车仍然找不到任何装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反装饰风格。

反装饰风格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渐渐地走向了低谷。从1928年生产的MercedesBenz汽车身上可以看出,该车的车身尽管符合这个时期的整体性特征,但在轮毂和前脸部分又开始出现细节装饰,整车充满了十多年前的那种装饰韵味。该车的出现,宣告了反装饰风格时期的结束。

2.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的设计美学风格

汽车引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汽车造型艺术的突飞猛进,汽车设计开始追求一种动感美,速度美,开始以空前的热情重视外修造型。此时外形具有流畅线条的汽车便被认为就是好的设计,“流线型风格”开始席卷全球。

1930年产的Ford-A型汽车,外形已与以前的箱型车迥然不同,它具有新颖的车身,前后翼子板、驾驶舱都呈圆弧形,就如一只甲虫。通过与以前的车身作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该车有以下特点:

1)车头、车身和车尾完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整车具有一种流畅的线条,从头部一直蜿蜒到尾部。

3)整车没有棱角分明的地方,任何面与面的相交处都力求一种圆滑、柔和的过渡。

1951年产MercedesBenz300在前脸和翼子板的设计上都采用圆弧型设计,使用内置式车灯,增强了车灯与前脸的融合性,使得前脸线条更加优美流畅。该车圆滑的前脸,柔美的车身,流畅的线条无处不体现了流线型风格所具有的特点。

由于流线型轿车在车内空间的利用方面有很大缺陷,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类似船形,带有引擎舱、乘员舱和行李舱的汽车逐渐代替了流线型风格的汽车,成为了时代的新宠。

2.5喷气式时代(1952—1964)的设计美学风格

随着喷气式时代的来临,汽车设计开始趋向在车后加上大大的尾翼,追求一种与飞机形式有紧密联系的风格。这种对有机形式比较重视的设计风格被称为有机风格,也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富于雕塑表现味道的风格,这种风格慢慢地取代了流线型风格的统治地位,成为了设计美学风格的新标准。该时期的汽车造型有两大特色:一是车身的防撞设计;一是尾翼的流行。

在1953年的MercedesBenz180车上可以看到,流线型时期前脸和引擎盖所特有的夸张的流畅线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的近乎平板的引擎盖和简洁的圆弧车灯;车身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快,而且驾驶室空间比以前更大了;车的裙边外侧有了比较显眼的防撞保险杠;车侧身有两道仿佛特意雕刻出来的外凸有机形,属于一款典型的有机风格设计作品。

1960年产的Lincoln车,其整体造型就犹如用刻刀镌刻出来一般,有种简练的形式美,车身两侧也和前面两部汽车一样,有一刚劲的外凸有机形,行李舱上面有一对尾翼,整体形式非常接近机造型,是对喷气时代的一种具体反映。20世纪60年代中期,喷气式飞机不再为人们所好奇,时代再次把有机风格遗忘,而将趣味投向了新的设计风格。

2.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的设计美学风格

在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受当时“波普”运动的影响,新奇、古怪、独具个性的造型赢得了消费者青睐,以甲虫为原形设计的小型汽车大为流行。汽车的造型艺术属于一种追求独特形式美感的波普风格。

1965年产的Corvette汽车造型比较奇特,车体较以前小了许多;车尾也不再有尾翼;前端的防撞杆也较以前隐蔽;车身两侧没有了外凸有机形。整车在风格上有了一种夸张而新颖的变化——即注重整体形式而不拘泥于局部刻画,美学风格上属于波普风格。

1975年产的Chevette汽车在形式上也是仿甲壳虫造型:两个前大灯就犹如两个眼睛;车体表面比较小巧、硬朗,形式感强烈;车身线条从圆滑走向了棱角,从柔和走向了硬朗,车灯从圆形变为了矩形……在造型艺术上一如既往地继承了追求形式主义的波普风格。

1979年产的通用Buick在整体形式上较以前有了大的改变,车身体积又开始出现长、大、宽的特征,车身风格抛弃了以小巧的甲虫为原型的波普风格,而转向采用硬朗、理性的造型风格,形式主义从此宣告结束。

该时期的汽车设计比较注重车的整体形式,外形大都取材于甲虫造型,汽车的形式非常丰富生动,具有美感。这种片面地强调汽车形式的设计风格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同时也降低了汽车内部空间使用的有效性,因而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2.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的设计美学风格

从20世纪80年代起,汽车销售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形式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各种风格的汽车式样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以一浪高于一浪的趋势淹没了整个世界,造型艺术已经完全沦为一种有力的促销手段。而对其设计美学风格来讲,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1)极简主义风格

LexusLF-A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是一种简洁干练的外型,一种在整体形式上能取得高度协调的统一,倡导“简洁便是美”的设计理念。

(2)仿生风格

生物的外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具有神奇而美丽的形式,把生物的形式应用到了汽车设计中能取得一种奇特的效果,能赋予汽车某种生物的灵性。Beetle是大众的一款经典轿车,其外形就像一只栩栩如生的甲虫,属于典型的仿生风格。

(3)雕刻风格

希腊雕塑分为两种风格:崇高伟大风格,即一种表现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风格形式;优美典雅风格,即一种表现优美、典雅的风格形式。在现代的汽车设计中,这两种风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崇高伟大风格表现的是一种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美,如果把这种风格融入到汽车设计中,便能使这些车具有一种神圣庄重、雄浑有力的形式感,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审美的功能性。ChevroletCamaro概念车通过坚实、健美、有力的车身线条,凹凸有序的块面关系,传达出一种庄重、雄浑、彪悍的气质。

其次,优美典雅风格是借助车体外形上灵动的线条,或是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来得以体现,突显出一种优美典雅的外形气质,这种风格大量地被用在了轿车和跑车的造型艺术上。PorscheCarreraGT的车身就是由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所构成,具有一种优美典雅的特质。

(4)高科技风格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设计也出现了一种倾向于表现科技,体现未来的风格,即:高科技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不但吸取了雕刻风格的优点,而且在外观上还具有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AudiRSQ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高科技风格,该车在形式上吸取了优美典雅风格的精髓,加上概念化的夸张外形、银灰的色彩搭配,整车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

在近二十多年间,尽管汽车的美学风格是复杂多样的,但就汽车设计中的美学理念来说,却是有史以来被应用得最为成功的。

第5篇

1.1图片多,无层次课本上有很多图形,这些图形是黑色白描画,不够生动,也不够形象,没有层次,学生对此没有兴趣,讲解也难以生动,应在电子教案中增加多媒体素材。例如讲解到汽车零件的加工方法,里面有很多加工机床和车刀的图形,在课件中增加了很多车床、铣床的实物彩色照片,并针对性地讲解。本校有一些普通车床和铣床,学生较容易理解,可以增加一些其它型号的车床供学生比较学习,同时采用多角度的实物照片就易于学生学习其结构并理解其工作原理。这样能更透彻地了解机床的加工原理和加工过程,更加便于学生理解汽车零件的制造过程。

1.2显示多,无区分图形上的动画,一个图形整体出现,讲解其组成和结构时,仅用鼠标控制指针来指明区域不足以说明清楚,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想要区分出各个不同的区域,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示不同区域。有时仅要划分不同部分又要依然能清晰看出其内部的组成,这时可以将色彩在设计中调节成半透明的,这样即成显现出色彩又不会遮盖其它信息。例如讲解夹具的组成时,可用半透明的彩色区域标志出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即不遮盖住夹具的结构组成,又能清晰区分出不同的组件。

1.3程序多,无步骤多媒体教学时板面大,计算过程如果全部显示,步骤不清,学生不易掌握计算过程,通常学生看懂了却又不知道如何下笔运算。应当计算一步,显示一步,并引导学生思考下一步,再继续讲解下一步,再依次显示出来。以尺寸链的计算为例,依次显示出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的计算过程,计算过程采用动画的形式将计算过程按步骤一步一步体现出来,增加步骤和程序的清晰度,就像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板述。

2.课堂上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1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形式多样,讲解详细,图文并茂,操作性强。教师过度依赖就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手握鼠标,逐一“演示”课件内容。教师从以前的知识传播者变成了现在的计算机操作员,缺少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评价、肯定或部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学生的主动性较高,成就感较强。以讲解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为例,里面包含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全部内容,为了体现每一次工序的内容,虽然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将加工过程和加工表面按加工步骤一步一步体现出来,但在讲解中以提问为主,例如:加工中是如何安装工件?采用了何种刀具?加工精度是如何控制?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认真的思索,许多学生大胆回答,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与回答中寻找答案,比直接提出加工工艺过程的效果更好。2.2内容讲解方式过于简单讲解相关知识点时,应将前后内容融会贯通,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实现各模块的链接,设置好链接内容,即可用控制键调出相关的知识点。以讲解各加工工艺为例,将机床与刀具的知识贯穿,同时结合具体加工过程,使得学生更容易将汽车制造技术的各类零件加工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总结。这样也就更利于学生具体分析一些刀具加工的工作原理,对新产品开发中制订工艺规程设计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设计思考方向。第一课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不是只讲解教学安排和第一章的内容,可以播放宝马汽车的整个加工流程,有底盘和车身的组装,再到喷漆上蜡,仪表板和座椅等部件的安装,直至通过测试,完整地显示汽车组装加工过程。这样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气氛热烈,又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汽车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对现今的汽车制造技术也有了直观的认识。

2.3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课件在形式和内容上下了功夫,枯燥的文字与生动的画面相结合,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教学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满堂灌。教师无形中就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课件设定的固定框架内,学生缺少自主思考与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启发,多引导,多提问,多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起来。互动性活动较易组织,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师生互动是互动教学理念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将在学生自主学习、理解、钻研、观察时,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3.课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3.1课后师生交流少下课后,学生和老师都急于进行下一节课,师生交流较少,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教育实践证实,课后交流能让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沟通,及时讨论。在课后的师生交流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辅导答疑、实践讨论、交流座谈、网上交谈等。这些互动都有助于多媒体课件不断完善,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

3.2作业形式单一通常课后作业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一味地抄写或计算,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课后作业不仅仅是单一的书本作业,还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推荐学生在课外参观汽车4S店或车展,对一些新车型和新技术去做一些调查和研究。在讲解汽车制造新技术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上讲台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制造新技术的课件,很多同学都非常积极,他们觉得自己的成果不仅能让老师看到,还能与其他同学共享,效果非常好。从学生的展示中看出,很多同学事先都是作了充分的准备的,这无疑极大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与极积性。

4.结语

第6篇

1.1美国图书馆学教育起源

1914年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的创办人之一沈祖荣先生最早到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学习、在此之后,洪有丰、胡庆生、李小缘、戴志骞、袁同礼等一大批中国近代图书馆界先驱人物几乎青一色的毕业于纽约州立图书馆学院。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威廉森(1877-1965),他是继杜威之后,致力推动美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图书馆学家。1918年,威廉森受卡耐基特聘开始开班培训图书馆员,他加入卡耐基基金会,专门从事图书馆学教育研究。威廉森先后于1919年,1921年和1923年写出了三个著名的美国图书馆学教育调查报告。他提出图书馆学校应当象其它专业学校一样设在综合性大学内而非图书馆内,并且应该授予毕业学生大学学士学位。1926年,哥伦比亚大学聘请威廉森担任教授,筹备成立第一所四年制的图书馆学系,并同时成立研究所。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从奥尔巴尼再次搬回纽约市,隶属于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图书馆学学院,学院属于“graduatelibraryschool”当时是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15所图书馆学校中级别最高的学院。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的图书馆学系有四个特色:第一,图书馆系的学生除了本系的课程之外,还需要修一个外系当辅系,以具备不同的专业;第二,对于不同的知识领域,有广泛的入门课程介绍;第三,需要到图书馆内进行实习;第四,了解资讯在社会中的传递途径与展示方法。这些做法后来都成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基石。威廉森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系当了18年的系主任[4],被后世尊称为美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威廉森对于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思想提出是美国图书馆学专业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水岭,通过调查,他明确的提出图书馆职业训练和专业训练的区分,促成了图书馆学教育专业组织图书馆教育委员会(BEL)的成立,开始对图书馆学教育进行评估和认定,并制定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标准。他的关于在综合大学系科下设置图书馆学系,图书馆学系毕业生应该获得学士学位的思想,成为影响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特别是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源头。

1.2美国图书馆协会支持下美国图书馆学教育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是美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织,也是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资格认定机构。18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建立,ALA是一个自愿参加的非官方协会,它的经费主要是会员交纳的会费、出版刊物所得的稿酬和举办会议所得的会费组成。此外,还得到美国政府或基金会以及一些财团的资助。[5]美国图书馆协会不仅是美国图书馆事业的核心组织,更是致力于世界范围内图书馆事业的推广和促进。1926年,正值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50周年之际,卡耐基财团宣布资助400万美元来发展图书馆教育,并将美国图书馆协会置于一个坚实的财政基础之上,在之后的20年中,图协的主要任务是成人教育、图书馆教育、提高图书馆专业水平、图书馆立法、和赋予知识的自由权。同年卡耐基基金会出资144万美元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图书馆学研究生院,于是图书馆学教育界第一次有了一所供图书馆员进行深造的有学位的专业学院。学院也设立了一个系进行学术研究活动。[6]ALA一直注重图书馆学专业教育。1903年成立的图书馆培训委员会标志着ALA开始着手领导专业教育:这个委员会主要负责随时调查所有图书馆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并报告调查结果。另外,ALA还设立了图书馆学专业组,作为研究专业教育的专业部门。1915年美国图书馆学校协会(AALS)成立。为了提高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质量,有系统的组织各种图书馆学校,夏季培训班,学徒班等。1923年ALA临时图书馆培训委员会TLTB成立,其主要的工作是调查专业需要,找出专业教育的不足,并提供其他专业在标准化、结构化方面的经验。这个临时的图书馆培训委员会,最终更名为图书馆教育委员会(BEL),负责图书馆学教程的评估和认可。[7]并于1925年公布了图书馆学教育标准,开始进行逐校鉴定。1932年有25所图书馆学院通过了资格鉴定,图书馆学教育委员会的创立成为美国图书馆学专业化的制高点之一。[8]1.3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史实20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状况,可以在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报告中作大致的了解。在1926、1927的年度报告中,了当时美国图书馆学校的宗旨和状况,以及开办的条件,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并公布了美国图书馆协会所认定的图书馆学校开设的针对学校图书馆专业课程最低标准和师范院校开设的学校图书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标准。[9]将图书馆学教育具体创办的资格和条件,作了详细的要求,包括入学要求,学习时长,基础课程以及证书的类别等等。为了便于掌握概貌,笔者将具体要求简要分类,列于下表:ALA要求有资格的师范学校,学院和大学应该为在学校图书馆兼职工作的图书馆员开设专门的图书馆学课程。

2中美图书馆学教育比较分析

2.1图书馆学教育展开背景和规模的比较

美国正规图书馆学校毕业学生一年就有五百多名,加上非正式的图书馆学生馆员培训的人数,一共有4000多名。[11]金大图书馆学教育开创之时,全国正式的图书馆学校只有文华图专一所,刚成立的中国图书馆协会虽然也有图书馆教育组,但还未制定标准课程,而每年毕业的人数,大约在20人以内,每个图书馆学教育单位的毕业生几乎都是个位数,加上暑期学校的人数也不超过100名,教员人数屈指可数。在背景和规模上,美国远远走在前面。

2.2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借鉴

美国的图书馆专业教育有开设专门的图书馆学校,或在师范院校开设图书馆学课程两种方式,也就是说,实施教育的两个组织。一个是图书馆专门学校,另一个是师范院校,还有就是暑期课程,这三种方法正是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展开的三种方式。金陵大学虽然不是师范院校,但是将图书馆学系设于教育系下,并且从事教学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的骨干,洪有丰,陈长伟也都是金陵大学的师范学生,创办人李小缘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社会学硕士。可见在教育系下设置图书馆学系不无渊源。

2.3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比较

从表3不难看出,在主干课程上,中美几乎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课程中间,金陵大学的图书馆学系开设的课程在数量上多于美国;在内容上,美国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和社会调查以及教授方法等,金陵大学的图书馆学系则明显更偏重学术内容,最具特色的课程有:目录学,中国重要书籍研究、书史学和印刷术。并有图书馆学大纲。从课程来看,当时的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思想已经和美国有了较大距离,美国的专业教育,其职业化的色彩依然浓重,偏重实用性,注重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对图书馆员的教员气质较为注重。而金大的图书馆学教育虽然在主干课程上继承了美国的设置,但是金大的学程要求更长,在体系构建上,有其专门特色,较为注重图书馆的馆藏内容研究。

3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特色分析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轮廓更加清晰,既是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学习和借鉴,又因为当时中国图书馆事业状况,以及金大的学校背景,走出了一条自身的图书馆学教育道路。

3.1辅系设置强调教育属性

金大的图书馆学系在系科设置上,是在文学院教育系下设辅系,添加特有的专业课程,这是对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有益借鉴,强调了图书馆专业的教育性质,系主任李小缘提出的“图书馆即教育”,图书馆教育可以“辅佐学教育之不及”[12],将图书馆学系作为教育系的下设辅系,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3.2注重学术研究

与美国图书馆学课程的对比中不难发现,金大的图书馆学课程带有浓重的学术内涵,将图书馆学作为一门专深学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自行编制了《图书馆学大纲》,这是当时美国的图书馆学校里没有设立的课程种类。在分类法方面,有刘国钧先生编著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美国的杜威和国会分类法与中国传统的四库分类法进行了综合与对比,最后糅合中西,编制新法。刘国钧在分类法中,实际上已经将图书馆学作为一种“学术之宗”[3],安排在总类之下。在目录学方面,系主任李小缘先生,一直将目录学作为图书馆学系的主干课程之一,他本人也在金大的中国文化研究所从事目录学的研究,“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得其门而入”,将目录学作为图书馆学系的必修课程,同时特设的“书史学”、“印刷术”等课程,突出的显示了金大的图书馆学教育的学术性研究方向,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国学的整理和研究,使得金大的图书馆学教育带有强烈的学术研究气息,在图书馆学的课程安排上中西并重,成为一种糅合了中西特色的创造性的图书馆学。

3.3开展学术服务实践

金大图书馆学系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破天荒”的开设了《索引与序列》的课程,研究索引与序列的原理及方法,整理编辑各类学术索引。意在为各类学者的学术研究服务,编制索引是美国图书馆先进方法的引入,李小缘除了开设索引课程外,还积极参加“索引运动”,向中国图书馆协会提出《通知书业于新出版图书统一标页数法及附加索引案》、《编纂古书索引案》、《编制中文杂志索引案》以及《中华图书馆协会应设法编制杂志总索引》等多项索引议案,长期支持我国索引事业,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索引课程的设立,是对学生学术基本功的锻炼,用西方的学术工具和研究方法,编制检索实物,服务于传统学术,使得教学过程就成为学术服务的实践过程,这不仅是金大图书馆学系学术性又一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学术服务的精神。

3.4注重学术人才的培养

金大的图书馆学教育属于金陵大学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培养了学贯中西的图书馆学家,史学与国学家,为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的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在就读于金大文学院,选修图书馆学课程的学生中,就有享誉海内外的图书馆学家:钱存训、卢震京、吴光清等。

4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汽车;形式;造型艺术;美学风格

1.汽车的产生

卡尔·奔驰[Karl·Benz](1884—1929)——现代汽车工业先驱之一,人称“汽车之父”。1885年10月,他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1886年1月26日,他又取得汽车发明的专利权,德国人便把1886年称为汽车诞生年,从此汽车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汽车的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汽车形式与功能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的设计美学风格,可将汽车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七个时期:

(1)汽车产生阶段(1885—1900);

(2)汽车发展阶段(1901—1915);

(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1916—1929);

(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

(5)喷气式时代(1952—1964);

(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

(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

2.1汽车产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885—1900)

在汽车产生阶段,设计师仅仅专注于技术层面的设计,设计仅仅是为了满足汽车的技术实现功能,是一种技术上的探索与发明,是完全向功能技术设计的“一边倒”设计,造型艺术则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功能压倒形式的设计。尽管如此,汽车作为一件伟大工业产品的诞生,其本身就符合一种理性的、严谨的美学风格——机械美学风格。

1885年奔驰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形式上给人的感觉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三轮马车。奔驰所注重的是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功能实现与制造技术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是从功能、技术层面去考虑设计,在美学风格上则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甚至根本没有加以考虑。一眼看去,该车只有一种机械加工所处理过的痕迹,符合机械美学风格。

1894年的BenzVelo只是将三轮改进成了四轮,虽然车身加装了翼子板,但在形式风格上却没有任何改变。这时的汽车只是一个粗糙的工业产品,还没有关于美学风格的设计理念。这时的发明家(也是设计师)认为将三轮运行方式改为四轮运行方式要远远强过纯形式上的改进,机械风格依然处于垄断地位。换言之,1885—1894年之间的汽车设计还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功能性的探索,属于一种纯机械的美学风格,而且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了1900年前后。

2.2汽车发展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01—1915)

19011915年间,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问世,汽车实现了小批量化生产。设计师开始注重汽车的局部装饰,在车的前脸使用了铝板、镏金板等质感较强的装饰性材料,使得该时期的汽车看上去装饰性很强,符合当时“新艺术运动”的流行趋势和趣味喜好,是一种注重局部装饰的装饰风格。

1900年产的MercedesBenz一改过去的“机械式样”,给人一种全新的面貌:发动机前置,就着发动机形状因地制宜地加装了一个发动机车罩;前脸安装了圆圆的前大灯,形式上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轮毂不再用圆钢条直接交织而成,而转向采用铸造成型的具有平面装饰韵味的轮毂,增加了车轮的形式美感;车轮上面的翼子板不再是一块简单的铁板,而是根据车轮和传动齿轮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圆弧形,这对整车有很好的装饰性;车座上增添了扶手和靠背,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05年产的MicheltouringCar与前者在整体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但前脸、座椅、方向盘等局部装饰却远远超过了前者:车灯采用了镀金处理;前脸的通风栅栏周围镶嵌上了金黄的装饰性镶条;轮毂经过镀金处理,边缘喷上了鲜艳的红漆;车身也喷涂为鲜艳的蓝色,增添了该车的视觉美感,是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1914年产的Ford-T小汽车在前脸、驾驶台、座椅等局部继承了这个时期的设计特点——细节装饰。繁琐的装饰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趣味,甚至是这个时期审美的标准。尽管车身仍然是马车造型,但翼子板已开始采用整体连贯的弧型设计,车身的形式感得到了增强,造型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汽车发展阶段的汽车虽然在局部形式上有了些细微的改变与突破,但就整体形式而言,还是比较呆板。设计师只是通过增强汽车局部的装饰来美化车体,花哨的装饰成了这个时期汽车的“标准配置”,仿佛花哨的装饰就是美、就是时尚、就是真理。1915年左右“装饰风格”逐渐被“反装饰风格”所取代,从而沦为文化化石,被岁月所掩埋。

2.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16—1929)

汽车加工制造在这个时期已日趋成熟,汽车零部件基本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拥有汽车,汽车的造型逐渐成为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被奉为时髦的装饰,在此时被坚决反对,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一种整体的形式美。

在1916年生产的PorscheTurbo车身上,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大量的细节装饰——前脸没有了金色的装饰性镶条,没有了夸张的前大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只有进气和散热功能的通风栅栏;翼子板、座椅以及方向盘周围也都没有任何装饰;每个零部件的存在都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整个车身都旨在突出“功能主义”,是一种反装饰风格。

在1919年产的Ballot身上,我们能明显地发现它和以前的车身有了很大的区别:

⑴以前的车头与车身在分布和衔接上是不统一的,缺乏整体感,而该车在设计上将车头和车身融为一体,已经开始注重整体造型,造型已成为了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⑵车身在色彩上采用了偏灰的色彩,不再像“装饰风格”时期那样偏好于鲜艳、明快的色彩。

⑶整车仍然找不到任何装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反装饰风格。

反装饰风格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渐渐地走向了低谷。从1928年生产的MercedesBenz汽车身上可以看出,该车的车身尽管符合这个时期的整体性特征,但在轮毂和前脸部分又开始出现细节装饰,整车充满了十多年前的那种装饰韵味。该车的出现,宣告了反装饰风格时期的结束。

2.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的设计美学风格

汽车引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汽车造型艺术的突飞猛进,汽车设计开始追求一种动感美,速度美,开始以空前的热情重视外修造型。此时外形具有流畅线条的汽车便被认为就是好的设计,“流线型风格”开始席卷全球。

1930年产的Ford-A型汽车,外形已与以前的箱型车迥然不同,它具有新颖的车身,前后翼子板、驾驶舱都呈圆弧形,就如一只甲虫。通过与以前的车身作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该车有以下特点:

1)车头、车身和车尾完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整车具有一种流畅的线条,从头部一直蜿蜒到尾部。

3)整车没有棱角分明的地方,任何面与面的相交处都力求一种圆滑、柔和的过渡。

1951年产MercedesBenz300在前脸和翼子板的设计上都采用圆弧型设计,使用内置式车灯,增强了车灯与前脸的融合性,使得前脸线条更加优美流畅。该车圆滑的前脸,柔美的车身,流畅的线条无处不体现了流线型风格所具有的特点。

由于流线型轿车在车内空间的利用方面有很大缺陷,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类似船形,带有引擎舱、乘员舱和行李舱的汽车逐渐代替了流线型风格的汽车,成为了时代的新宠。

2.5喷气式时代(1952—1964)的设计美学风格

随着喷气式时代的来临,汽车设计开始趋向在车后加上大大的尾翼,追求一种与飞机形式有紧密联系的风格。这种对有机形式比较重视的设计风格被称为有机风格,也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富于雕塑表现味道的风格,这种风格慢慢地取代了流线型风格的统治地位,成为了设计美学风格的新标准。该时期的汽车造型有两大特色:一是车身的防撞设计;一是尾翼的流行。

在1953年的MercedesBenz180车上可以看到,流线型时期前脸和引擎盖所特有的夸张的流畅线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的近乎平板的引擎盖和简洁的圆弧车灯;车身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快,而且驾驶室空间比以前更大了;车的裙边外侧有了比较显眼的防撞保险杠;车侧身有两道仿佛特意雕刻出来的外凸有机形,属于一款典型的有机风格设计作品。

1960年产的Lincoln车,其整体造型就犹如用刻刀镌刻出来一般,有种简练的形式美,车身两侧也和前面两部汽车一样,有一刚劲的外凸有机形,行李舱上面有一对尾翼,整体形式非常接近机造型,是对喷气时代的一种具体反映。20世纪60年代中期,喷气式飞机不再为人们所好奇,时代再次把有机风格遗忘,而将趣味投向了新的设计风格。

2.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的设计美学风格

在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受当时“波普”运动的影响,新奇、古怪、独具个性的造型赢得了消费者青睐,以甲虫为原形设计的小型汽车大为流行。汽车的造型艺术属于一种追求独特形式美感的波普风格。

1965年产的Corvette汽车造型比较奇特,车体较以前小了许多;车尾也不再有尾翼;前端的防撞杆也较以前隐蔽;车身两侧没有了外凸有机形。整车在风格上有了一种夸张而新颖的变化——即注重整体形式而不拘泥于局部刻画,美学风格上属于波普风格。

1975年产的Chevette汽车在形式上也是仿甲壳虫造型:两个前大灯就犹如两个眼睛;车体表面比较小巧、硬朗,形式感强烈;车身线条从圆滑走向了棱角,从柔和走向了硬朗,车灯从圆形变为了矩形……在造型艺术上一如既往地继承了追求形式主义的波普风格。

1979年产的通用Buick在整体形式上较以前有了大的改变,车身体积又开始出现长、大、宽的特征,车身风格抛弃了以小巧的甲虫为原型的波普风格,而转向采用硬朗、理性的造型风格,形式主义从此宣告结束。

该时期的汽车设计比较注重车的整体形式,外形大都取材于甲虫造型,汽车的形式非常丰富生动,具有美感。这种片面地强调汽车形式的设计风格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同时也降低了汽车内部空间使用的有效性,因而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2.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的设计美学风格

从20世纪80年代起,汽车销售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形式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各种风格的汽车式样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以一浪高于一浪的趋势淹没了整个世界,造型艺术已经完全沦为一种有力的促销手段。而对其设计美学风格来讲,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1)极简主义风格

LexusLF-A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是一种简洁干练的外型,一种在整体形式上能取得高度协调的统一,倡导“简洁便是美”的设计理念。

(2)仿生风格

生物的外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具有神奇而美丽的形式,把生物的形式应用到了汽车设计中能取得一种奇特的效果,能赋予汽车某种生物的灵性。Beetle是大众的一款经典轿车,其外形就像一只栩栩如生的甲虫,属于典型的仿生风格。

(3)雕刻风格

希腊雕塑分为两种风格:崇高伟大风格,即一种表现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风格形式;优美典雅风格,即一种表现优美、典雅的风格形式。在现代的汽车设计中,这两种风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崇高伟大风格表现的是一种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美,如果把这种风格融入到汽车设计中,便能使这些车具有一种神圣庄重、雄浑有力的形式感,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审美的功能性。ChevroletCamaro概念车通过坚实、健美、有力的车身线条,凹凸有序的块面关系,传达出一种庄重、雄浑、彪悍的气质。

其次,优美典雅风格是借助车体外形上灵动的线条,或是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来得以体现,突显出一种优美典雅的外形气质,这种风格大量地被用在了轿车和跑车的造型艺术上。PorscheCarreraGT的车身就是由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所构成,具有一种优美典雅的特质。

(4)高科技风格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设计也出现了一种倾向于表现科技,体现未来的风格,即:高科技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不但吸取了雕刻风格的优点,而且在外观上还具有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AudiRSQ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高科技风格,该车在形式上吸取了优美典雅风格的精髓,加上概念化的夸张外形、银灰的色彩搭配,整车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

在近二十多年间,尽管汽车的美学风格是复杂多样的,但就汽车设计中的美学理念来说,却是有史以来被应用得最为成功的。

3.汽车设计美学风格的总结及未来发展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73-02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气氛呢?

一、教师要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同时,教师要提高对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二、学生要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可采用:

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

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三、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四、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五、通过创设悬念来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学生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第9篇

1.1研究对象

2010年10月~2011年7月期间,因为非意愿妊娠或者合并的高危因素早孕妇女来我院终止妊娠的200例,此对象全部符合以下条件:

①年龄19~41岁,都在月经规则期,身体健康,没有抽烟喝酒不良嗜好,没有使用宫内节育器,也没有对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不良反应记录;

②早孕时间都低于49天,经过检查确认是宫内妊娠,孕囊的大小都低于2.6厘米;

③导致终止妊娠的高危因素有:6个月以内有人工流产史或者多次人工流产史,子宫疤痕,;

④经检测,阴道里没有滴虫,也没有霉菌,出血和凝血时间都处于正常范围。为了研究的需要,把200例妇女全部随机分组,即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这两个小组妇女的年龄、产次、孕囊都没有明显的差异。

1.2用药方法

观察组服复方米非司酮上午9点时1片/d,2d(每片含米非司酮30mg+双炔失碳酯5mg,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服米非司酮3片,上午9点给服用,每片含米非司酮25mg,两组均首次服药后48h到医院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每片200μg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候,前后都进行两个小时的禁食和禁水。

1.3观察随访

本组所有的患者都服米索前列醇,并且在我院连续观察六个小时以上,观察项目为血压、脉搏、腹痛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对于孕囊的成功排出的时间,阴道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多少和出血时间的长短都作了细致的记录。如果六个小时以后还没有把孕囊排出来的而且没有明显的出血迹象的,一周以后到医院检查孕囊情况,如果确认需要妊娠停止的并进行人工流产。对所有的终止妊娠的妇女,二周以后都要了解其阴道出血情况,都要经过B超检查,如果发现出血量过大且多于月经量的或者有宫腔残留的,要对其进行清宫处理,以及继续观察。

1.4效果评价标准

①完全流产:经过服用药物以后,一个星期以内孕囊自行排出或者没有看到孕囊排出的,但是B超检查后孕囊自行消失,阴道也不出血了,可确认自行转经;

②不全流产:经过药物的服用,孕囊已经排出,或者没有看到孕囊排出的,以后的检查当中发阴道出血过多时间过长的,经检查发现宫内有积血从而进行清宫手术,后经确认妊娠绒毛或妊娠蜕膜组织;

③失败:经过用药,一个星期后没有看到任何妊娠物排出,经检查孕囊仍旧存在于宫腔内的,子宫的形状没有发生改变或者发现子宫在继续发展长大的,血HCG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最后用人工流产术来进行终止妊娠。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资料采用SPSS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2结果

2.1对象特征

两组研究对象服药前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完全流产率

观察组5例、对照组10例行清宫术,其中各有2例失败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96.8%)高于对照组(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把两个研究组的孕囊排出时间和出时间,以及后来的转经时间进行比较

观察组的孕囊自行排出时间为(2.61±1.58)h,对照组孕囊自行排出时间为(3.43±1.87)h,出血时间分别(9.3±3.7),(14.4±5.7),经过比较发现对照组显然高于观察组(P<0.05)。流产后转经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2.4不良反应

复方米非司酮和米非司酮的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可忍受无需处理,复方米非司酮稍轻于米非司酮,但两组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比较早在临床上应用来终止早孕的是米非司酮,它的历史比复方米非司酮早,但是技术不成熟,会有很多的不良反应,如出血时间长,出血的量比较多。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的主要是米非司酮具有较强的抗雌激素特性,从而影响到子宫的修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药物会把子宫的敏感性降低,前列腺素对子宫的收缩作用明显减弱,最终会使蜕膜不容易被排出,留在宫腔时间较长,导致药流后出血时间延长。因此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妊娠产物和蜕膜的尽早排出,并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

双炔失碳酯作为避孕的使用,早有历史,被很多的专家也证实了,同时最近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药物在抗早孕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优点也很多,主要表现在其一能明显地把雌激素能力,以及抗孕酮活性;其二,能够把黄体溶解和把子宫内膜进行衰弱,可以把绒毛和蜕膜细胞直接进行损伤。现在不少的专家发现如果把双炔失碳酯和米非司酮配合用,则可以极大地把抗早孕的功能扩大,而两种药物合用的剂量也明显减少,且在把早孕蜕膜和让绒毛组织发生变化的作用也明显加强。复方米非司酮这种药物的成分是由米非司酮和双炔失碳酯共同组成,每一片含30mg米非司酮和5mg双炔失碳酯。相比较而言,这种药物中的米非司酮的成份明显减少了,而双炔失碳酯的用量加大了,这样的目的就是为把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激素的负面影响减少,从而可以帮助受流产后激素受体水平的能够很快的恢复,也可以帮助蜕膜迅速剥落和子宫内膜的修复,也可以防止子宫内膜发生不规则的脱离现象,也可以把流产后的阴道出血时间大大地减少,也可以控制出血量多的不良现象。

第10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营造 课堂气氛 探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 悬念创设

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下,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下,应该致力于创设一定的悬念,进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要格外注重对导语的设计,一般而言,导语环节设计的巧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对于审美的需求,并且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审美情绪的感染,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情绪,然后教师在一旁加以科学有效的引导,便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审美欲望。

同时,在设计导语时,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带着问题和悬念进入到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可以引起学生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从而能够促进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促进课堂效率的显著提升。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是如何进行喝水的,喝水时所用到各种杯子,结合动画片中鸟类喝水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乌鸦是怎样进行喝水的,由此展开新的一课。

2 多媒体辅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应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并且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教师下载与语文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通过图像、文字以及声音的完美展现,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极具震撼效果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相关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如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将与之相关的各种素材下载下来,通过在课堂中的播放,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且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显著提高。

如:在学习《静夜思》时,教师便可以从网上将与之相关的各种资料下载下来,利用多媒体播放这首诗的动画,将静态的文字生动化,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通^朗诵诗的形式带领全班同学大声朗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在解释诗句大意的时候,还可以搭配一定的动画来介绍它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怀,以此让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这首诗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3 动手操作

学校作为小型的学习园地,学生身在其中可以尽情的进行学习,并且能够掌握充足的语文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知行合一的发展机会,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如尽量多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课和探究课,新课标改革之后,一般在每一章节的后面都会有一个活动性的探究课,借此教师以此确定活动课的主题,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积极的讨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积极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选取表现积极和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

同时,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为确保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教师便可以紧紧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将小学生的特长充分的发挥出来。经过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掌控运动的部位,因此恰当的动手操作对于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和智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手跟大脑能够充分的配合起来,并且其他感官间接被调动起来,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即便是再抽象的知识也能够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和有趣。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做一些类似于减报的活动,引导学生将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剪下来,贴到一个本子上,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便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并且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课堂氛围的活跃和掌握一定的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4 提升教学艺术

基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形象思维往往比较丰富,因此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对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智力的发育、综合素养的显著提高以及知识的掌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一门工具类的课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包含了多种形式的艺术,为此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提取出一些与艺术相关的部分,如诗画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艺术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有助于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5结论

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想教学效果的取得,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有助于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基于小学生本身在性格方面的特点,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更容易掌握一定的知识,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为此,教师应该通过对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及时总结,将促进课堂效果提升的手段不断的探索出来,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能够进行快乐的学习,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小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华少年,2016,(02).

第11篇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好学上进;互助互爱;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营造;宽松;和谐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七个关注,历史高效课堂

 

中学历史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重要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实现教学目标,也就必须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应当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将语言组织的非常精炼而有逻辑性,勇于质疑,板书工整,概括性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关注学生的展示。

一个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精采的展示,教师要在每一节课都首先应该要对学生的展示做了重点的强调和培训,对学生的展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在展示过程中语言表达要精炼、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对于屡次做不好的同学要进行单独的培训。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凸显主体地位。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尤其重视弱势群体,使他们有信心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有成就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会有新的收获,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前后的黑板,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于是,学习就容易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成为体现人生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要鼓励学生的板书。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书写板书,在概括板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工整书写,学生在书写板书的同时也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过程,通过知识的归纳、概括、提炼从而掌握了各章节的知识脉络,重难点,所以在教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板书的考核与评价。

同时教师对学生无论字写的好与不好,都要培养学生那种认真的态度,严格按要求来书写,字迹工整、大方;概括性强,重点突出。

三、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取决于成绩与能力是否能够并驾齐趋的前提基础,因为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学生自主的时间,如小组讨论、自主预习、小组内部展示;在这些时间里,如果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必然会浪费时间,降低了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的时间里,不断巡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要关注那些自律性差的同学,在学法上加以指导,在评价上给以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把精力集中到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以便更好的提高成绩,只有把这部分学生管理好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才能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注重点拨和指导,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中国论文格式模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四、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关注后进生

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应当说对于后进生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倾听不好,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中的主要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学生也是关系到课堂效率是否能够提高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能够认真的阅读教材,圈出重点;在小组讨论中要关注他们是否真正的参与到讨论中;在展示的过程中,要关注他们是否认真的倾听、是否能够参与展示;在考核中要加强对他们的考核力度,给以相应的加分,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要转变教师个人的思想观念。

注重课堂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人,教师要适当的点拨而不是一言堂,避免教师讲的过多的现象,真正使课堂达到我们预想的高效。

六、要提高学生展示和质疑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及时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如课堂展示的评价、课堂质疑的评价、语言组织的评价、成绩评价、思想行为评价等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把评价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自信、踊跃的阐明自己的观点,讲解的思路也非常清晰、简洁,有根有据,在落落大方中透着自信。

七、要关注学生的倾听

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展示,学生的语言,学生的板书,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倾听,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交往活动。通过倾听,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能够掌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及时的矫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立场去了解自己和对方,因此关注学生的倾听十分必要。在学生倾听时,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平等的首席,要“蹲”下来,与学生具有相同的高度,这就要求学生倾听时,教师也要认真倾听,并且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高度去认识问题,了解学生表达、理解知识的真实情况。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倾听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常在课堂上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展示分工时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组内成员都跃跃欲试,当组长把任务分配完后,有的同学看到自己分到了满意的任务说兴高采烈,有的同学看自己没机会出头了则垂头丧气,根本没有心情听其他人的展示讲解,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倾听提出要求,对他们的倾听进行规范,使他们能够逐渐养成倾听的习惯,久而久之,习惯成为自然,也就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注意力保持较长时间后会出现转移,所以当学生展示到关键处或解决难点问题时,教师可以适时进行一下追问,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倾听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即将转移的注重力重新收拢回来。

另外,教师对那些认真倾听的学生可即时地进行口头评价,让他们在倾听中也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决定一节课的高效与否,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既要从重视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中学历史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叙事理论》 马克·柯里 合作语境

当前,文学批评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批评能力的萎缩和文学受众的流失。尽管导致文学受众流失的原因众多,文学批评却也难辞其咎。

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几乎承担了那个时代全部的思想启蒙功能,而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批评不但在整个文化领域失去了发言权,就是在作家和普通读者中,在批评家自己的圈子内,读者群也在骤减。文学批评正脱离它应该面对的作品,它应该面对的人群,而成为印刷品上漂浮着的自我表演。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理论》对当前的文学批评启示良多,批评的作品化或者说将批评转化为艺术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点。柯里的用语是“理论性虚构作品”,这构成了本书非常重要的第三章。理论性虚构作品这种批评形式在西方形成气候,或许可以看作针对批评受众流失的一种对策。那么其针对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呢?第一,针对批评术语的滥用带来的含混晦涩。提倡清晰明白的文风,似乎没有作为问题提出的必要,但实际上这却是当前文学批评中一个极为突出的弊病。柯里谈到,批评术语的滥用使得“成千上万的读者义愤填膺”(39),中国的文学批评不也以其术语的堆积将读者拒之门外吗?必须承认,文学批评作为文学作品的辅助消费形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清晰明白,以辅助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含混晦涩是批评应该力避的缺点。现代语用学原理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文学批评可以看作是一种发生在批评家与读者之间的语言交际,应该符合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由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提出,其中方式准则(Mannermax—im)②指的是话语方式影响着交际的效果。就批评家与读者之间的交际关系而言,含混晦涩的交际方式造成了排斥而非合作的语境,引起读者的愤怒也就难免。正是针对这一点,柯里认为“将批评转换为艺术,也许是补偿的努力之一”(56)。

第二,针对理论文字的枯燥性。柯里认为,小说家将文学批评的视角结合到小说中去是“能获得哲学、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而无需承受这些话语的枯燥感或丧失性感的方法”(74)。文学批评作品化,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语用学理论的眼光看,就是通过调整交际方式达到更好的接受效果。戴维·洛奇的《小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用青年男教师对爱情的追求来演绎“追寻圣杯”的主题,妙趣横生。其中有相当篇幅在介绍和讨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论。事实证明,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融入到小说作品中,远比论文和学术著作更加吸引人。正是以这种方式,洛奇“比任何人更广泛地传播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关于小说的思想”(58)。这为我们的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启示:可以用作品化的策略达到更好的接受效果。

可见,批评转化为艺术可以克服术语滥用带来的晦涩以及通常批评话语的枯燥,从而产生积极的接受效果。就交际双方的关系来讲,可归结为在交际“方式”上创造了合作语境,使得读者以合作的态度进入阅读。这种合作态度的力量超乎我们的预料,关于这一点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有过阐述。谈到小说《爱玛》中的叙事视角,布斯认为,爱玛并不能自动引起读者的同情,而是作者通过信息管理技巧控制了读者,使读者对她产生了同情。合上小说重回现实世界,我们发现由于技术的原因,站到了道德立场的反面。作者控制读者反应的是技术,是交际的方式,在它的作用下,读者甚至可能背叛自己日常的道德立场。可见交际方式的作用之大。奥斯丁正是通过让读者与人物共享视角而建立了一种合作语境,从而控制读者反应。因为文学批评和叙事作品一样都是“说服的艺术”,叙事学的这一发现同样适用于文学批评。也就是说在文学批评的作者和读者之间,合作语境的存在与否,足可以影响到观点的接受与否。所以批评应该借鉴这种说服的艺术。当然这并不是说批评文章的观点站不住脚,只通过采取技术策略取得读者一时的叹服,放下文章时觉得站到了自己“立场的反面”。对于批评我们认为观点重于表述的技术。只是对特定的观点考虑接受心理的因素,创造合作语境,无疑有利于它的接受和传播,而这正是目前的批评所亟需的当前文学批评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脱离文学作品。不少批评家“不经仔细阅读,甚至仅凭内容简介,故事梗概,便可以率尔操觚,进行套裁式的批评了”(杨守森161)。这使得文学批评成了远离文学作品的批评话语演练。这样,批评家和读者本该共享的作品信息缺席了,而批评家致力于谈论的理论问题又是读者不感兴趣的。这必然造成批评文章失去读者,批评的地位下降。仍以语用学的理论来看,这可视作对合作原则中关联准则(relationmaxim)的违反。交际一方在说着甲,另一方则期望的是乙,交际失去了最根本的基础。“合作”语境无从建立,读者即使勉强阅读也是在失望的状态下消极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偶见出色的观点,也很可能失去被接受的机会。文学批评的对象理所当然是文学,否则便不符合文学批评之名,也必然遭到读者的拒绝。

脱离了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和什么走得更近理论。批评的理论化也是文学受众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因为批评理论流派纷呈,空前热闹,文学批评的理论化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突出特点。在这种倾向下,批评家们“将文学文本看成是自己最喜爱的那一部分文学理论的讽喻,不断地暗示着这便是文本的实际内容”。也就是文学作品沦为了无足轻重的例证,批评家所真正关心和感兴趣的是理论,本来的主人沦为了奴隶。柯里认为他自己对于《化身博士》的解读就属于这种情况,并且他这种做法并非特立独行而是模仿了像米勒和德曼整整一代批评家的方法。在那里,文本沦为理论的图解,文本自身的内容或意义就很容易受到忽视,遭到扭曲。这类批评关注的与其说是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如说是理论的阐述。这种批评促使文学批评走向更狭小的精英文化圈,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则构不成吸引甚至恰恰成功地将他们挡在了门外。并不是说文学批评不能有理论建设的意义,但就它目前面临的“小众化”困境,这种理论化倾向是应该有所控制的。因为这意味着批评进一步地脱离读者。

此外,文学批评进入文学作品的方式也影响着读者的接受。“当代文学批评的写作,在文体样式上很大程度地存在着体系封闭的弊端。通常表现为论者高高在上,他通过层层逻辑推理,把自己的观点与结论硬塞给读者……读者会因此对批评文本产生拒绝的情绪,这样,论者即使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也难以取得大的反响”(阎霞29)。这里表面上说的是文学批评的写作,实质上是批评家进入作品的方式。落脚点仍是批评的接受问题,就合作原则来说,这里是交际的内容在阻碍接受:批评家进入作品的方式与读者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当前的批评论文,主要是以理论分析的路径进入作品,而读者接近文学更多的恰恰是主体的体验性参与。这种差别很可能让读者感到隔膜。批评家应该站在高于读者的视点给读者以启发,应该有理论的眼光,不可能与读者进入作品的路径等同。但是如果不考虑读者进入作品的方式而只以逻辑的旨趣进人文学作品,交际双方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连同前面所说的艰涩含混的术语,论述的繁复等等也与进入作品的方式构成合力,促使读者产生排斥心理。尤其对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理论分析的路数可能更让读者感到格格不入。所以《人间词话》融人了批评家的阅读体验,创造了与读者的合作语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读者首先在进入方式上与批评家取得认同,为观点的接受铺平了道路。当读者进入批评家营造的体验情境,和他一起吟诵“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时候,就自然能够接受并激赏“遂关千古登临之口”的观点。可见在进入作品的方式上创造合作语境,是与读者的合作,也是进而让读者与批评家合作的途径。这与上文提到的论者高高在上、读者产生拒绝情绪的关系模式相比,显然更利于观点的传达。这样,进入作品的方式就应该针对不同的作品采取不同的策略,如《人间词话》就是以体验的方式批评诗歌的成功范例。又如对《尤利西斯》,德里达就采用理论性虚构作品,或将批评艺术化的批评方法。这部西方人都称为天书的巨著中,多的是批评家也不能穷尽的“难以解释的符号”(米勒l4)。而艺术化的批评,以施为叙事学的特殊方式,揭示了施为性的指涉理论,也就是以虚构作品的方式言说虚构作品。德里达的批评之作《尤利西斯唱机》因为考虑了作品的独特性而采用了独特的批评方式,取得了特别的效果,这是通常意义的文学批评做不到的。

对作品的关注,对作品特点的考虑,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对读者的考虑,对接受的考虑。因为交际双方的联系点就是作品。

综上所述,第一,最基本的合作是内容上不能脱离文学作品和风格上清晰明白,这是任何交际活动都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批评当然也不例外。

第15篇

关键词:游牧文化;乌桓;鲜卑;研究索引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73-03

一、论著类(含博士、硕士毕业论文)

成永娜,《乌桓民族关系探析》,烟台大学硕士生论文,2009年。

郭鹏,《十六国时期慕容燕集团文化述论》,西北师大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

闵海霞,《匈奴发展史研究》,兰州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

吴松岩,《早期鲜卑墓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

蒋东明,《慕容鲜卑兴衰原因探析》,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

李莎,《论乌桓、鲜卑的南迁及其对汉匈关系的影响》,渤海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

陶丽根,《拓跋鲜卑早期史地综考》,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郝燕妮,《慕容鲜卑对“中国”认同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刘洋,《东汉王朝东北地区治理政策研究――以东汉王朝与鲜卑的关系为重心》,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梁云,《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3年。

周刘备,《唐代诗人眼中的汉代边疆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李洪波,《两汉时期的马政与边疆安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李焕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号与崇山习俗考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

李路《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6月

张婷婷,《鲜卑族民间美术造型》,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

二、论文类

理论研究综述

傅新民,《融合、消亡、新生――北魏拓跋鲜卑文化改革沉思》,《网络财富》2009年01期。

闫祥云、马成军,《拓跋鲜卑史学自觉与北朝史学编纂》,《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姚胜,《甘英出使大秦原因考》,《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李焕清、王彦辉,《匈奴“瓯脱”考辩》,《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王平、陈文,《简述东汉前期对北匈奴的政策》,《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薛海波,《试论汉魏之际东北各民族的政治发展形态――以部落酋豪为中心》,《东北史地》2009年08期。

闵海霞、崔明德,《试析南匈奴未能实现统一的原因》,《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李治亭,《论边疆问题与历代王朝的盛衰》,《东北史地》2009年11期。

陈得芝,《秦汉时期的北疆》,《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09年12期。

焦应达,《古代北方民族法律起源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程尼娜,《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初探》,《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梁云,《内蒙古地区鲜卑历史的研究意义》,《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秦树才、梁初阳,《〈后汉书〉中国民族史史料概说》,《西南古籍研究》2011年06期。

杨春奋,《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发式微探》,《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梁云,《早期拓跋鲜卑研究回顾》,《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王冉,《论早期鲜卑和东胡的渊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2期。

付开镜,《魏晋南北朝鲜卑民族性观念的儒家化》,《史林》2012年06期。

周丽莎,《魏晋时期鲜卑之崛起及其被打压》,《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尹波涛,《略论马长寿先生的北魏史研究――以〈乌桓与鲜卑〉为中心》,《西北民族论丛》2013年08期。

李晓标,《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文脉分析研究――以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为例》,《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年10期。

李昆、李建凤,《知网所见鲜卑族族源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4年01期。

高然,《民族历程与慕容改姓》,《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07期。

戴光宇,《试论鲜卑语、契丹语和满语的关系》,《满语研究》2014年12期。

赵红梅,《汉代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比较研究――以度辽将军、护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将为中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起源与发展史

李海叶,《北魏时期的慕容与鲜卑》,《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黄河,《3-4世纪昌黎鲜卑胡姓群体初探》,《东北史地》2010年01期。

赵学政,《诗歌(词)中的北疆游牧史考――以匈奴、鲜卑为例》,《前沿》2010年01期。

殷宪,《拓跋代与平城》,《学习与探索》2010年03期。

李书吉,《拓跋魏代北史实拾遗》,《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曹永年,《关于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问题――与李志敏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10年08期。

潘玲,《西汉时期乌桓历史辨析》,《史学集刊》2011年01期。

刘军,《论鲜卑拓跋氏族群结构的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1期。

赵红梅,《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谈论――关于慕容氏的起源及其对华夏文化的认同问题》,《学习与探索》2011年05期。

梁云,《拓跋鲜卑西迁大泽、匈奴故地原因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7期。

杨军,《乌桓山与鲜卑山新考》,《欧亚学刊(国际版)》2011年10期。

倪瑞安,《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12年01期。

穆臣,《慕容鲜卑民族共同体形成考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温玉成,《论拓跋部源自索离》,《新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丁柏峰,《简论吐谷浑西迁之后与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崔向东,《论慕容在慕容鲜卑崛起中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2期。

王鹏,《鲜卑人觊觎中原慕容世家的“皇帝梦”》,《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02期。

刘宗铭,《简述鲜卑族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史》,《学理论》2013年03期。

王天蛟,《嫩江流域是鲜卑入主中原的必由之路》,《理论观察》2013年04期。

魏俊杰,《论鲜卑段部的源流和兴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高然,《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考论》,《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08期。

文化、社会生活与习俗

高恒天、赵金国,《秦汉时代鲜卑族的道德生活及影响》,《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徐海晶,《从北朝上层女子看鲜卑族的贞洁观》,《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孙险峰,《北魏鲜卑人的宇宙观――从鲜卑人的祭天礼制看宇宙观的变迁》,《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11期。

庄鸿雁,《鲜卑萨满文化三论》,《学术交流》2012年09期。

王永平,《北魏后期迁洛鲜卑皇族集团之雅化――以其学术文化积累的提升为中心》,《河北学刊》2012年11期。

陈鹏,《拓跋鲜卑七分国人时间异说形成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

吕净植,《鲜卑非瑞兽辨》,《北方文物》2013年02期。

艾荫范,《尾音节为“隗”的古鲜卑人名音读和意涵初判》,《北方文物》2013年04期。

王春红,《北魏鲜卑八姓之嵇、奚辨》,《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赵和平,《于阗尉迟氏源出鲜卑考――中古尉迟氏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14年06期。

肖永明,《青海魏晋十六国墓葬的鲜卑文化因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曾顺岗、张宏斌,《鲜卑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儒士命运――对北魏崔浩被诛的深层解读》,《天府新论》2014年05期。

孙楠,《鲜卑族口传文学的史料价值》,《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陆刚,《东汉鲜卑立体造型艺术发展脉络研究》,《雕塑》2014年09期。

宋丙玲,《从文本和考古材料探析早期鲜卑服饰反映的汉人意象》,《中国美术研究》2014年09期。

陆刚,《鲜卑立体造型艺术作品构成形式解析》,《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政治、制度与军事

薛宗正,《关于慕容氏集成制度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李俊方、魏舶,《汉晋护乌桓校尉职官性质演变探析》,《北方文物》2009年11期。

李大龙,《简论曹魏王朝的鲜卑政策――以王雄刺杀轲比能为中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0期。

李瑾明,《游牧社会领导者的作用考――以鲜卑君主的地位为中心》,《宋史研究论丛》2010年12期。

金洪培,《淝水之战与慕容垂复燕》,《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林永强,《汉朝针对降附乌桓的军政管理措施考论》,《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

曹晋,《克里孟古城:檀石槐鲜卑军事大联盟的指挥中心》,《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毋有江,《拓跋鲜卑政治发展的地理空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

赵红梅,《鲜卑朝贡制度构建的历史轨迹――1―4世纪鲜卑朝贡中原王朝特征述略》,《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

程尼娜,《汉魏晋时期东部鲜卑朝贡制度研究》,《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

民族交往与融合

王华权,《汉语亲属称谓前缀“阿”成因再探――兼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语对中古汉语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崔明德、成永娜,《乌桓调整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原因及其影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周惠泉,《宇文虚中新探》,《文学评论》2009年09期。

孙玉景,《古代浑河地区民族族系嬗变及其文化特征》,《民族论坛》2010年03期。

汪锡鹏,《由太和五铢到北周三品――从钱币上看北朝鲜卑统治者的汉化进程》,《中国城市金融》2010年03期。

羊瑜,《从六镇鲜卑看拓跋鲜卑的汉化过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赵秀文、金锋、包福存,《鲜卑族汉化与诺曼底贵族盎格鲁化比较》,《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庄金秋,《略论段部鲜卑与两晋的关系》,《东北史地》2010年09期。

束霞平,《刍议鲜卑族服饰对南北朝戎服的影响》,《丝绸》2010年10期。

沈波,《对鲜卑族种属的多角度探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金洪培,《叛服不常――略论慕容鲜卑与西晋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2期。

高然,《鲜卑豆卢氏世系补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12期。

赵红梅,《乌桓朝贡东汉王朝探微》,《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11期。

胡玉春,《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关系考略》,《黑龙江史志》2012年01期。

王荔,《慕容鲜卑汉化过程浅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3期。

李春梅,《匈奴与乌桓的关系考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3期。

李莎,《论两汉时期乌桓、鲜卑南迁的原因及对汉匈奴关系的影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管芙蓉,《鲜卑族入主中原的意义》,《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潘慧,《浅析拓跋鲜卑和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丝绸之路》2012年08期。

赵红梅,《政治中心的移徙与民族文化的交融――慕容鲜卑传统教育渊源解析》,《学习与探索》2013年02期。

孙泓,《慕容鲜卑迁入朝鲜半岛及其影响》,《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3年03期。

郑亮,《试论东汉与鲜卑的和战关系》,《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9期。

刘彦坤,《浅析鲜卑文化在南北朝时期对民族大融合推动作用》,《商》2014年04期。

孙颢,《高句丽与慕容鲜卑关系解读――以陶器为视角》,《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崔向东,《乌桓、鲜卑南迁西进与北方民族关系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7期。

杨懿,《华裔理殊:永嘉之乱前的慕容鲜卑及其改革动因》,《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苗霖霖,《党项鲜卑关系再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8期。

考古研究

吴松岩,《早期鲜卑考古学主要发现与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09年01期。

韦正,《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07期。

倪瑞安,《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01期。

吉平、刘海文、马婧,《内蒙古南宝力皋吐鲜卑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06期。

陈孔坛,《“北周三品”钱币是鲜卑宇文部汉化的物证》,《东方收藏》2010年11期。

李怀顺,《河西魏晋墓壁画少数民族形象初探》,《华夏考古》2010年12期。

潘玲,《东汉至魏晋早期鲜卑墓葬的特征与演变分析―以性别和年龄差异为例》,《草原文物》2012年03期。

范恩实,《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兼及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探索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4期。

吴荭、王策毛、瑞林,《河西墓葬中的鲜卑因素》,《考古与文物》2012年04期。

潘玲,《长城地带早期鲜卑遗存文化因素来源分析》,《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08期。

吴松岩,《拓跋鲜卑一种特殊的合葬类型―二次叠葬墓》,《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9期。

谢洪波,《北朝镇墓兽造型与鲜卑族汉化的关系解析》,《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林林、冯雷、郭松雪,《慕容鲜卑早期落脚点“棘城之北”考》,《草原文物》2013年09期。

范兆飞,《北魏鲜卑丧葬习俗考论》,《学术月刊》2013年09期。

张景明,《鲜卑金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边疆考古研究》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