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园艺专业实践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47-02
梁启超曾告诫留学美国学习建筑的梁思成:“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某些部分。”作为近代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政治家,梁启超要求孩子们做学问不仅要专精,还要广博,这对今天的高职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从终身教育的理念看,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当下的就业,也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纠正工科专业所偏重的逻辑思维和实验理性思维带来的负作用。相关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个体完善知识结构,对于将来从事技术开发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以专业为依托,探索并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构建人文课程体系的意义和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专才教育的缺陷,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人文教育的复归,我国也借鉴国外的经验增加人文教育,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倡高等教育促进文理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则明确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发展人文教育,促进文理交融,已成为国家高校素质教育的长期方针。但从高职院校总体课程体系布局看,专业技能教育体系比较完善,而作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却相对单一、陈旧,未成体系。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在注重实用性、技术性为代表的专业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提出的课程设置方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类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
(二)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科学与人文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归宿,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高职院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着融合的可能性。
第二,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历史、价值、规范和社会现象,在高职院校特定专业领域,如建筑设计类专业中,跨学科合作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其独特的优势。
第三,“科技以人为本”,须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推广,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和大局、从“人本”角度考虑问题。
第四,结合专业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助于教师跨学科合作,提高自身素养。
第五,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能进一步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拓展专业知识面。
第六,在构建人文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跨学科、跨系科、跨学校、跨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发挥群体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组织程度与集成度。
二、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题在实地调查,与多个省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交流的基础上,主要以上海思博美术设计学院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上海与江苏两地、公办及民办高职院间人文类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特定专业探索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从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发挥集群优势,进行跨学科、跨系科、跨地区间的合作,对课程涉及面进行人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开发。
构建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文课程体系,综合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的资料加以分析,针对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带有普适性的教育原理,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题从政治理论、语言文字、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挖掘学科的人文内涵,从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围绕核心课程,建立与之关联的课程群。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完整规划,形成多样性教育情境,在实践中探索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多个省份相关专业人文类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主要以上海思博美术设计学院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证区域间、公办及民办高职院间人文类课程的开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结合专业构建人文课程体系进行准确定位,从理论层面探讨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结合专业特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处理好人文课程体系与专业课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辅与主、点与面、质与量、教与学等方面的辩证关系。(1)课程建设。包括在专业技术基础课模块如《素描》、《色彩》、《建筑初步》,技术应用课模块如《建筑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结合专业特点的人文类公共必修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应用写作》等课程的优化;针对专业的人文类公共选修课如《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学》、《儒道互补(职场修身法则)》、《职场心理》等系列课程的开发;以及有人文针对性的系列讲座、学生社团、校企合作、行业协会合作等涉及面都是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构建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2)教学队伍建设。跨系科合作,通过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3)课程资源建设。以构建人文课程体系为依托,重视教材建设,建设系列化、一体化、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具有校本特点的立体化教材;积极开发网络教学与管理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文课程体系的教学效率。(4)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人文类课程的评价体系,如针对人文课程体系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制度的建立及方法的推广,促使人文类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第三,结合专业对高职院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实践论证。课题实践具有以下特色:(1)上海、江苏地域差异及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不同,使人文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具有更多可参照性。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更多兼顾到市场价值理念,可提升研发成果的内涵与质量。(2)课题组成员自身的专业及教科研特长有助于对课题实践细节的具体把握。比如徐增英先生为中国美协、上海美协及中国版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艺术顾问,有丰富的国内外个展联展交流经验,作品被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图书馆、浙江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多年来在一线系统讲授《设计学》。其加盟课题组,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所发挥的借鉴及指导作用。(3)课题研究组跨学科、跨系科、跨学校、跨地区间的合作,有助于发挥集群优势,从而为专业建设服务。(4)学生自课题实践过程中,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及人文方法习得的隐性价值。
正如《纲要》所提出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尊严、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高职院校需要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变通借鉴,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以专业为依托,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及专业特色的自己的人文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英]马尔科姆・泰特著.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4]杨德光.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毕业论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人才培 养质量的一次全面、综合性的检验,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训练,不仅 能够培养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使学 生意识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从而使他 们把自己的毕业论文和以后的社会工作联系起来,以便毕业后能更快 更好的适应社会。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普遍加强了对毕业论文工作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逐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毕业论文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 步成绩,大多数同学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比较到位,对毕业论文 的文本格式比较注重规范,也开始注重毕业论文的实用性,大部分指 导教师对指导工作认真负责。
但从总体看,由于各高职院校受自身发展历史、学术风气、扩大 招生、就业压力、实习时间安排、高职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多方面因素 影响,在毕业论文环节中,在论文选题、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环节中 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本文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 业为例,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
一、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情况分析
现将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2010-2012级国际贸易专 业3个年级573名学生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一) 基本情况统计
(详见表1)
(二) 论文情况统计
(详见表2)
(三) 分析
1.选题环节分析
通过追踪三年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看出,论文标题从假大 空逐步过渡到有具体企业和具体实践环节,但依然存在选题陈旧或多 人重复。如表2所示,在573人中有222人选题重复,题目为“XXX 公司出口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只是公司名称进行了替换,文 字内容有相当高的相似度,段落设置完全相同。有些论文虽然有具体 公司名和实践环节,但学生个人从未进入公司参与具体工作,假题假 做,内容空洞,纸上谈兵,无法将知识、技能很好地应用于职业与岗 位工作,造成毕业论文题目缺乏创新性和实际意义。通过表2,也看到 “其它与国际贸易专业无关论文题目”虽然还占一定比例,但可以看出 有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学院论文指南和老师加强了指导有关。
通过对题目和具体内容的分析,也发现一些积极的变化。通过表 2,可以观察到学生选择“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面”的论文题目逐年 增多,由9人到13人到24人,很多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意识也日渐成熟,在传统营销模式基础上,企业纷纷采用营销模式,说明学生的论 文题目也在与时俱进。
2. 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时间和毕业生实习时间重合,个别学生实习期间比较辛 苦,工作忙、压力大,更有个别学生工作时间较长,经常出差,下班 后己是疲惫不堪,不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环境。
其次,论文写作过程中基本都是教师联系学生,询问写作情况, 学生个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对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 见也是置若罔闻或不能正确理解,有时通过几十个邮件仅仅是为了说 明一个问题。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在论文写作时 对于自己所论的问题、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不清晰,缺乏基本的文 字功底,语言运用能力较差,只是将多处找来的一堆堆材料没有逻辑 联系地堆砌在一起,缺乏基本的思辨能力。文体杂乱,不符合论文写 作基本格式,甚至将企业内部新闻稿件、规章制度等直接拿来当作论 文内容,不加任何整理。抄袭现象严重,从头到尾大段抄袭原著;更 有甚者应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沿用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
再者,在教师指导方面,由于指导教师个人还有繁重的教学、科 研等相关工作,在毕业论文指导中个别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没能及时与学生联系沟通,逐个甄别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对学生写作 过程无法全程掌控,造成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和检查力度不够。
3. 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最后环节就是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是检查学生毕业论文 的完成质量,考察学生知识与能力以及论文真实性,提升学生认知水 平的最后环节。许多学生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认为反正学校最终是 要让他们毕业的。因此答辩之前对答辩事宜准备不充分,对自己的论 文不熟悉,尤其个别学生写作环节就有问题,比如,有些学生拷贝抄 袭别人的论文,对论文结构完全不清楚,甚至还有买来的论文等,在 答辩现场论文陈述不清楚,对核心观点、关键词不清楚、不了解,在 回答问题时要么回答不出,要么答非所问。
三、改革理念及举措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其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 具备鲜明的特色。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工作的通知》进一 步明确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尤其针对高职毕业论文教育,教育部办 公厅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论文要与所学专业 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 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 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在此方针的指 导下,高职院校应做到:
(一)毕业论文管理的改革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包含两层涵义,一是规范,二是务实。
规范管理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论文写作管理规范制度,从 下达任务书、开题报告、教师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 节上制订出明确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在论文的写 作各环节,利用QQ、微信、微博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切实加强在线 的实时指导,改变过去那种“管理随意、质量随便”的情况。对论文 写作的要求、意义、规范、时间、质量、奖惩等各环节,对学院、系、 教师、学生都提出明确可操作的具体要求。
务实管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论文 写作要求和指导手册,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
(二) 选题方面的改革
要切实围绕实际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提倡“小”、“新”、“真”、 “实”,一切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问题与未来工作实际相 结合。改变过去那种“围绕文献资料团团转,毕业论文纸上谈兵,假 题假做、内容空洞”的现象,使毕业综合实践的任务紧扣毕业生的职 业岗位和所学专业,使毕业生有真实的课题可做、有真实的内容可写。 学生可以把企业的技术改造、设计创新、正在做的实训项目、工作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技能技巧、工作中的经验体会等作为毕业论 文的课题。
(三) 成果形式的改革
要努力实现高职毕业论文这一最重要教学环节的真正意义,不仅 要注重毕业论文的书面成果,而且更要注重毕业论文的实物成果,以 真正完成毕业论文。鼓励创新,对于市场调查报告、创意设计书、创 业设计书、企业生产(管理)改革计划书、职业规划方案等多种灵活 的毕业论文形式应予以支持和鼓励。
(四) 答辩模式的改革
由指导教师、企业专家、行业协会领导和企业事单位行家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针对学生的书面成果和实物成果,实施以就业为导向 的“毕业答辩一成果展示一就业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答辩新模式, 从而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审问式答辩,对学生就业毫无益处”的做法。
四、结语
毕业论文作为教学的最后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 力与提高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与人才 培养目标进行现实的改革。不仅要进行规范管理,更要从学生的实际 出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选题提倡“小”、“新”、“真”、“实”;加强 过程监控,从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 环节上制订出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辅导方式多样化,辅导次数要足够, 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职业素质教育,努力做到以知识为载体,形式 成果多样,鼓励创新,让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发挥应有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爵士乐;专业建设;学术视野;音乐理论;音乐实践;音乐本体;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爵士乐(Jazz),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于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现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大陆最早出现爵士乐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由于历史原因,爵士乐曾一度消失在中国大陆的音乐生活之中,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重新受到部分学者、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然而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的建设工作却一直时隐时现。欲言又止,诸多理论问题也是头绪难寻。呈现为一种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为此,笔者就我国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若干理论问题作如下思考和解读。以求对该专业建设和发展带来一些有益参照。
一、拓展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
拓展专业的学术视野,实现学术上的互补和相互渗透,其目的就是意识到学科之间的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规律及相互关系,这对我国爵士乐专业的发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音乐学学术视野是否狭窄,主要表现在其与其他相关人文学科之间、音乐学各子学科之间,甚至子学科的内部是否相互疏离甚至隔绝,此现象在当今音乐学学术研究中并不鲜见。为此。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同样未能幸免。
1.拓宽学术视野的必要性
爵士乐是较早进入高等艺术教育的流行音乐现象,事实上已经成为流行音乐这一新兴学科的基础教学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逐渐成为当代流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专业,爵士乐教育的定义与理念、内容与方法、发展方向等,简言之即专业的“定位”问题,一直是其办学理念、学科定位讨论的焦点。这种学术讨论是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探讨学科“定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音乐学学科内,爵士乐与其他子学科的关系,以及它在人文学科中的学术价值与人文意义。然而客观情况是,爵士乐专业目前还未能与其他学科实现学术上的良好互补和相互渗透,甚至有时未能取得其他学科的认同,孤立发展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相伴而生的是,爵士乐自身也存在固步自封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教育发展中尤显突出。值得深思。
同样,考虑到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也应该重视爵士乐专业学术视野的拓展问题。在当代学科发展趋势中,各种学科注重“跨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爵士乐专业的孤立,势必成为不利发展的因素。所以尤其需要学术视野的拓宽,并且努力形成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新局面。
2.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范畴
在高等艺术教育中,“专业”,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或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规格和要求。从学科高度看,专业是学院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的具体体现。这一点在艺术人文类的专业中,则意味更深。因为考虑到艺术人文类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专业,除了意味着的技术、职业,还意味着专门的学问。即其学术内涵。加深对“专业”的认识,首先应该为爵士乐勾勒其学术语境。把爵士乐专业的建设放在深层的学术研究视野当中,使它具有学术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爵士乐的学术研究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爵士乐理论与技术;二是对爵士乐的解读与阐释。对于专业发展来说,两个方向应该齐头并进,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但叉各有目的与意义,它是涵盖社会、文化、哲学、美学、历史、创作、文本、技法等范畴的综合性的人文品质。
3.音乐本体研究
爵士乐本体研究应该包括几个不同的层面,即爵士乐理(J8.ZZ Theory)研究,爵士乐风格与表演研究。爵士乐发展历史研究,爵士乐与都市文化及方法论研究等。
英文通常把爵士和声、节奏、记谱法以及演奏技巧等理论统称为Jazz Theory。之所以统称,是因为这类理论主要面向爵士乐的教学和表演。但它们只是爵士乐本体研究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众所周知,爵士乐的教学与古典音乐有共同的基础.亦有其特殊的侧重和方法。如爵士和声、即兴演奏、独奏,爵士风格语汇、爵士编曲、作曲等。这一领域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常常会孤立地讲解爵士乐的理论,缺乏与其他音乐的充分参照。因此常常造成学生对爵士乐特性理解的偏误,由此引发的教学争论非常多见。
爵士乐的历史研究告诉我们,这种音乐体裁的根基深植于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受到现代音乐、都市流行文化土壤的滋养,因此它与音乐学其他专业不仅不是隔绝的.还应该是贯通的,甚至可以作为现代音乐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传统音乐学分支学科中起到连接作用。换句话说,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爵士乐的独特性,需要有综合的音乐理论知识。
爵士乐风格与表演研究是内容更为丰富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爵士乐风格语汇与表演形态的研究,代表演奏家、作曲家的个案研究,爵士乐与其他音乐体裁、风格的融合研究,爵士乐组织形式与文化现象关系的研究;爵士乐风格与受众、交流及审美关系的研究等等。显然,上述研究是更加需要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视域和不同学科理论的积淀。
爵士乐作为都市文化和流行音乐现象,其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技术操作层面,它往往涉及社会学、文化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尤其与现代社会重大事件和变革息息相关。爵士乐涉及现代社会事件、重大变革、意识形态、审美趣味、精神信仰的现象并不鲜见。因而不能忽略爵士乐作为团队意志和精神力量载体的重要作用,其推动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
另外.还有一些“学习方式”问题也引发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它涉及到实际教学不太关注,但又非常重要的课题.即流行音乐家是怎样学习的。学校流行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家的成长之间是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参考其他音乐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这些不同层面的本体研究有一个共同课题,即探寻爵士乐“本体”特殊性及相关理论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两个关联的课题构成爵士乐分析的方法论问题。此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爵士乐研究者们普遍发现,古典音乐成熟的音乐分析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合于爵士乐分析,它需要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加以研究解决。
4.音乐历史与文化
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不应仅限于单一技术层面的研究,爵士乐本身既是历史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并且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同步,不能将其从人类社会进程和文化发展关系中加以割裂。因为,脱离具体社会和文化语境的爵士乐本体研究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文化理解的爵士乐专业技能学习恐怕也难与时代特征相契合,更何况爵士乐本身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把爵士乐专业契人大的音乐和人文学科背景中去,找到它的位置,找到它与其他专业学科关系的契合点,最大程度地使其在整体上构成完整性、系统性;并使其变异性、多样性能够成为人文学科交流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范畴的研究,需要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和知识的介入。
美国爵士乐评论家、音乐学家马歇尔・斯特恩斯(Marshall Stearns)“爵士乐研究学会”(世界上最大的爵士乐综合研究机构)的创始人,曾在1953年说:“爵士乐研究学会的主要目标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培养一种对爵士乐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和鉴识。更具体地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协会要把研究者和音乐家们在爵士乐早期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技巧收集整理起来。与社会学者以及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爵士乐及其相关课题便可以获得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这也是它完全应该得到的。这样,美国文明中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受到忽略的领域,将得到阐释。”可见,多学科、多视角成为爵士乐研究主要目标,其中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判断业已成为爵士乐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目的。
5.爵士乐研究在中国的文化意涵
中国的爵士乐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它在当时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也曾经是近代中国大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爵士乐是“夜上海…‘不夜城”的音响记忆,当时舞厅、时装、唱片等时尚生活方式无不打上了爵士乐的印记。上海流行音乐留下的经典歌曲唱片中,处处留下了爵士乐队的风格印记。同时,中国的音乐作品也曾被美国爵士乐吸收。虽然时至今日爵士乐仍不是中国的“主流”流行音乐,但是爵士乐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蕴含了丰富的时代特征、人文内涵和现实意义,值得关注、梳理和研究。
中国的研究者有一份特别的工作,或称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那就是大量翻译、转译、引进欧美学者的爵士乐研究成果,是名副其实的“二传手”。这项工作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爵士乐积累相关材料,而且为我们真正进入爵士乐的研究打下基础。
美国爵士乐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他们称之为“重塑爵士乐教育”的阶段,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他们对发展了半世纪的爵士乐高等教育的反思所致。这一概念的提出,其实也正是对专业发展、学术语境的不断追问,以此获得更为宽广的学术语境和发展方向,使爵士乐专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所谓学术性质的背景,就是要让专业教学始终处在“问题意识”的不断追问之中,始终保持它的探索性、融合性和时代性特征。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音乐学领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体现在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与具体的音乐实践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链接,各行其是。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尤其是理论研究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缺乏相应的理论思维支撑,与实践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无法形成对实践的有效引领,实践层面也尚未形成特有的风格与特征;反之,也影响到了爵士乐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水平。
1.爵士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特征
从爵士乐的发展历史来看,在最初是没有太多理论和观念的,而越来越丰富的实践积累最终导向了爵士乐的理论“自觉”。例如“二战”后“比波普”爵士乐出现以后,爵士乐手已经非常注重自身的音乐理论修养。另外如调式爵士(Modal Jazz)的出现则直接是来自爵士乐和声理论的创新。爵士乐作曲家乔治・鲁索的和声教材出版,启发了迈尔斯・戴维斯等音乐家的调式化音乐创作。欧洲古典音乐历史中。巴赫、拉莫、D.斯卡拉蒂、舒曼、瓦格纳等大音乐家既是创作者,也是理论探索者。可以说爵士乐同古典音乐一样,从无视规则的大胆游戏,逐步走向了越来越系统的理论积淀,甚至出现“理论先行”的情况。认识爵士乐的发展,值得强调的是,不可忽略爵士乐对理论重视的这个关键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爵士乐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开始获得更多认可,出现了数量可观的理论性研究成果。
从教学来看,和欧洲古典音乐一样,爵士乐的学习同样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并行的,同时它又有一些独特的手段与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渗透过程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爵士乐的学习要求更高。
例如古典音乐演奏者的学习围绕“曲目”展开.因而曲谱是学习的“中心”,而在爵士乐手学习中(特别是独奏和小型乐队中),“听”是核心,然后重视即兴的“表达”,乐谱是参照而不是唯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把握一首“爵士标准曲”(jazz standard)。例如爵士乐手使用Fake Book,Real Book,只是辅助使用.甚至要随时辨别其记谱的错误。而唱片、录音、现场。对学习者来说,比谱子要重要得多。
再者,爵士乐专业的学习要进行大量音阶与和弦及和弦连接(chord changes)的训练,以及大量的乐句语汇积累,而这些内容不仅以“音色…‘速度…‘流畅性”等传统演奏的标准去衡量,更加重视和体现对这些材料掌握的灵活度及个性化的组织运用,具有强烈的即兴感受和领悟性质。可以说,爵士乐专业学习的“实践”理念,有相当独特的感性特征和内涵要求.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这方面训练的目的,相应的理论指导和现场领悟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爵士乐大师。如乔治-拉塞尔(George Rus―sell)、派特-马蒂诺(Pat Martino)、派特・迈锡尼(Pat Metheny)、乔・帕斯(Joe Pass)、Wynton Marsalls等,几乎个个都身兼演奏与教学的双重任务,那些称得上成熟的,但并非一流音乐家的爵士乐手也都从事教学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爵士乐教学的特殊性和社会需求度,也反映了它自身专业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的特殊存在方式。那么爵士乐在高等音乐教育中也就非常有必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2.现状: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从音乐学领域的现状来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近代学科追求独立和学科建设自律的趋势下,理论研究追逐形而上的探索,与音乐实践的有效连接被边缘化。各行其是的发展结果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现象,不论是理论自身建设还是对实践的观照均显示出乏力的一面。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爵士乐教学之中,只是显现一些特殊性而已。
首先,当前爵士乐教学理论内容过于狭窄,还停留在基础层面。所谓基础层面指普及性知识介绍和讲解,爵士乐理论被爵士乐常识所取代。人们似乎更看重爵士乐的表演环节,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表层现象遮蔽了作为理性存在观念意识和理论品格,仅从玩的心态将其理解为个性化欲望得以表达的自主行为。
爵士乐成为大学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在于确立一定的教学标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该领域中争议颇多。较早建立普适性教学内容的雅梅・埃伯索尔德(Jamey Aebersold)就引来诸多批评,认为他的爵士教育内容狭窄。目前常见的爵士和声,爵士器乐演奏技巧出版物绝大多数属于爵士乐的“常识”知识,它们远不能完整地构成这门音乐艺术及其文化的架构。因此,“爵士乐理论”与爵士乐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加强和需要大量学术投入的研究领域。
美国学者认为,现有的爵士乐常识教学还远远不够充分。常识部分的教学并不能给“风格…‘个性”“意义”“价值”这些对爵士乐极为重要的部分带来根本性的影响,更无法解决“创造力”的问题;而且即使“常识”部分,也还有大量值得商榷的东西。
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尤其是理论研究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高度和广度,缺乏相应的思维观念和理论积淀,与实践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无法形成对实践的有效掌控和引领。其次,我国爵士乐的实践层面也尚未形成独特的风格、个性与特征.反之,也影响到了其理论建设的水平。
综上所述,建构具备鲜明中国风格特征的爵士乐理论与实践体系是推动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的基础,其有效互动的规律与发展还有待有识之士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注重音乐本体研究
由于音乐语言缺乏语言艺术中相对明确的语义性和造型艺术中的具象性,因而在接触音乐作品的内涵问题时,是很难将内涵与声音形式这二者分割开来而完全采取二元化方式进行阐释的,这是由这门艺术自身的独特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对其本体研究的重要性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我们应对音乐本体,即它的符号意义、符号结构、构成方式、技法演进等有足够专业性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1.本体研究的意义
相对于古典音乐,爵士乐的本体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爵士乐本体研究的意义,一方面体现在爵士乐理论研究的充实与拓展。另一方面,它也是爵士乐专业教学的基石。过去学界对爵士乐的研究成果更多集中于历史、人文的阐释与梳理,对声音形态研究则相对仍处于不对等的发展现状中。如前所述,爵士乐的本体研究有一个基础性领域,即本体内容和它的方法论。
比如爵士乐重视即兴演奏,这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研究领域。在古典音乐中,音乐作品分析的首要“文本”是曲谱。在理念上,我们认为曲谱是作曲家作品的具体体现,而在爵士乐中这个问题变得棘手。现实中很多爵士乐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作曲家“手稿”,它的第一文本是“音响”(唱片),而同一个作品常常有很多不同版本的“音响”。由于即兴演奏的结果,这些录音每次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另外,很多爵士音乐家的作品,是对传统“标准曲”的改编演绎,而不是原创。这些问题不仅给文本分析带来不确定的因素,也让我们发现爵士乐的作品观念与古典音乐的作品观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面对爵士乐本体分析的这个“对象”.首先给研究者在确定作品版本方面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这恰恰是爵士乐自身所独具的特征。
从更宽泛的角度看,爵士音乐的本体研究,包括演奏、创作、编配、风格化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本体研究是“专业化”教学的前提。爵士乐本体研究面临大量的工作,学术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对爵士乐语言的研究不同于古典音乐的研究,它尚处在“分析工具”的探讨阶段,经典音乐学的作品分析手法面对爵士乐的表演和作品文本,尚存在许多不能被真正解决的问题。我国爵士乐本体研究则基本上处于吸收、消化的阶段。
2.爵士乐本体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
总体来说,针对艺术院校的专业建设,爵士乐本体研究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爵士乐语言研究,如爵士乐和声、爵士乐编曲、爵士乐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融合等;二是爵士乐风格语汇研究,如摇摆乐、比波普、调式爵士、融合爵士等等,其中还包括代表性音乐家的个人音乐语汇研究等。
爵士乐在音乐本体的丰富性方面已经获得了较为一致的认可。与摇滚乐、民谣等音乐体裁相比,爵士乐是流行音乐领域在音乐形式和语汇方面影响最大的类型。爵士乐的和声、节奏不仅辐射到流行音乐当中,也对欧洲古典音乐在近现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坦率地说,仅就爵士乐目前的理论状况、“爵士乐”的观念和概念、笼统的爵士乐语汇提炼等,还远远达不到支撑一个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爵士乐体裁内的风格流派细分令人惊讶。不同风格的爵士乐在形式与内涵方面可能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至今没有哪种爵士乐的常见定义是可以全面概括“Jazz”一词的内涵的。风格,也是我们研究爵士乐本体及音乐内涵的重要方面。
在当下的爵士乐教学中,Jazz常常被简化为“即兴演奏”,缺少全面的风格分析和教学演示。学生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纯的爵士音阶与和弦学习以及即兴演奏的实践方面。由于对风格概念的认识较为模糊,再加之聆听欣赏范围的有限性,为此学生很难真正进入爵士乐的世界。
以美国高校的爵士乐教育为例。回顾过去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爵士乐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校课程中缺乏对爵士乐音乐语言、风格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进行乐队排演,强调音乐竞赛的成绩等。该状况在培养杰出爵士乐人才方面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探索爵士乐民族化的有效路径
所有的外来艺术样式在本土的呈现过程中,除具备其原本的意象和形态之外,在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尤其看重精神层面的解读与表达,这是其生长发育的要素。爵士乐这一西方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何实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话呢?
1.爵士乐民族化发展的意义
爵士乐在过去一个世纪的音乐生命力和文化影响力,绝不只是体现在“流行”这一点上,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它与其他音乐和文化交融时表达出的自由、包容和创造性方面。爵士乐是非裔美国人的创造,但更是各种音乐基因混合的后代。它的萌发地美国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本身即是一个欧洲、拉美、非洲文化的汇集地,正是这种特点给不同音乐文化的碰撞创造了历史机遇。
爵士乐几乎在刚刚形成体裁特征的时候,就已经吸引了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米约、肖斯特科维奇等欧洲作曲家,他们均尝试借用爵士乐的节奏或音调特征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在随后不久的“第三潮流”创作中,格什温、科普兰、伯恩斯坦等一批作曲家则证明了爵士乐在音乐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
爵士乐蓬勃兴盛之后,在欧洲各国掀起了爵士乐热潮,更重要的是,爵士乐在欧洲产生了新的品种和更多的流派。随着爵士乐音乐手法及音乐理论的不断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后创造力开始爆发,成为一种开放的音乐结构和游戏规则,它几乎可以吸收、消化所有音乐类型的元素,从各种民族民间音乐到古典音乐再到现代音乐,爵士乐已不再只是一种音乐体裁。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与拉美音乐结合时,产生了它受众面最广泛的新类型――拉丁爵士乐。这正是爵士乐在20世纪后半叶摇滚乐、电子音乐等新兴类型冲击下,还能长久立于不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爵士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我国上海曾获得过短暂而惊人的发展。它并不比欧洲古典音乐的引入晚太多。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与政治、人文环境的影响,爵士乐没有取得像古典音乐那样在中国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在内地重获生机。此时的爵士乐也并不像一般的流行歌曲、摇滚乐那样大范围流行。这种情况也引发了很多讨论。不少人认为爵士乐是“小众音乐”,甚至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今天,诸如此类的讨论还在持续。
我们从爵士乐在中国简短的历史中可以获知,爵士乐这种音乐体裁的活力本质上源于它的多元文化背景,更依赖它体裁成熟后的融合力、兼容力和创造力。由此可以得到一种启示:爵士乐不仅可以同中国元素结合,而且这应该是它在中国获得良好发展的真正出路。只有充分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和文化交融,中国的爵士乐才可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2.爵士乐的民族化与专业建设
爵士乐这一西方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何实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话?我们不妨将问题分成两个具体的方面来考虑:
怎样的“民族化”爵士乐是有灵魂并能获得长久生命力?
整个20世纪,外来艺术形式的冲击和引发的争论“蔚为壮观”,其中如何将欧美艺术体裁“民族化”是一个核心命题。爵士乐同样面临这一命题。通过考察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民族化的两种主要倾向:其一是中西结合,创作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其二是直接以西方音乐语汇来表现中国文化意象和时代精神。如前所述,爵士乐在与本土音乐元素结合方面不是一个“难题”,而恰恰是爵士乐自身的“长处”,真正衡量其民族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作品的精神内涵。
现今国内舞台上,爵士乐常常以改编歌曲的方式出现。特别是在电视节目中,表演者以“爵士风格”对民歌、革命歌曲、影视歌曲和经典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包括对唱腔、乐队编曲风格的设定。这似乎成了爵士乐得以施展的唯一方法和机会。但是其中不难发现,这类改编虽获得了短暂性的“新鲜感”,却无法给人留下太多回味,甚至很快就被人遗忘,很少能留下一个经典的演绎版本。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去追问和深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爵士乐在我国有过一段“浅尝辄止”的发展历程。我们今天不难发现那个时代一些稍具爵士乐特点的流行歌曲作品,如《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甚至个别作品被美国爵士乐队翻奏,登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那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旨趣,使它们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这些作品给今天音乐人的启示是.具有本土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作才能深入人心。历久弥新。
不论改编还是创作,人们都似乎更关注音乐手法、不同音乐风格样式间的融合,因为这些东西更关乎我们这个时代对“创新”的渴望和诉求。但是,如果两种音乐体裁的结合缺乏“道理”,缺乏充分的考量和精心设计,匆忙地“混搭”,恐怕就只能是短暂的新鲜感而难以长久,更谈不上去感染、感动听众了。
同时,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爵士乐的民族化发展。只靠单纯具备爵士乐背景的音乐人才是很难实现的。只有掌握了爵士乐手法,同时有着良好的民族音乐意识和文化认知的人,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这其实是一个爵士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值得展开认真讨论。概括地看,教学单位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的灵活性、人才的适应性以及“民族化”表达的艺术诉求。因此,爵士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或许应该分为“爵士乐人才”与“接受过爵士乐系统训练的音乐人才”两大类型。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爵士乐人才的时候,注重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特别是对本土音乐及文化的认知。教学中,综合的音乐文化熏陶不只是一个知识层面问题,而且应该有非常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以具体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以富有创见的形式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语境,以有效的方式进行音乐形式与内涵方面的“融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的修养,应该在专业课程中加以体现。比如辅修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对民歌、民乐的学习,同时契合爵士乐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将民乐学习与创作、改编及表演实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知识了解。
何种舞台空间是爵士乐在中国发展的最佳环境?
当我们对“民族化”做各种解释和设想并对专业进行设计时,不能无视爵士乐在国内的生存环境、传播状况和受众特点。如果爵士乐不能获得丰厚的环境土壤,那么“民族化”也无法真正加以体现。其实在很多自发的谈论中,我们常听到人们“抱怨”式地认为:一种音乐得不到国内的认可,主要在于观众不具备相关的素养。比如针对爵士乐,不少人会说:我们的听众听不懂。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