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管理研究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提高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指导。为此,应切实重视抓好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尤其要重视提高教师对落实《规范》的认识。在落实《规范》中将思想统一到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规范》是知与行的统一体。日常《规范》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包含人类传统和人类优良品质的复杂的道德体系,是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简化为具有明显行为标志的伦理纲要。“听腻了”,正说明我们长期停留在口头说教阶段而忽视了行为的养成,应当把“讲”的过程深化为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的过程。《规范》是知与行的统一。“知”是简单的(这里指口述或背诵而言,彻底的“知”应指真正理解其复杂的道德内涵)。“行”则困难得多,所谓“困难”主要是难在持续不断,难在养成习惯。实践告诉我们:时断时续的教育结果往往是功败垂成。
(2)落实《规范》需要全体教育者形成“合力”。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是分工不同,培养学生的大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班主任抓了行为规范,为任课教师上课创造了条件;任课教师以自己的良好习惯影响学生,并时时配合班主任抓好行为规范,又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方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使行为规范较快地影响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认真品味“养成”二字,可以认识到,它就是连续的、一贯的,而决不是时续时断的。
(3)落实行为规范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落实《规范》中关于“学习方面”的准则,实际上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对于大多数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应当在抓学习成绩的过程中落实《规范》,应从落实《规范》的实际行动中要学习成绩,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讲究养成教育的方法。养成教育的方法论,首先要求我们必须端正指导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讲求养成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
(1)定时专一法。行为规范的内容广泛,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训练达到要求。可定时重点抓“一”条(专一),要求学生对照《规范》,努力改正“一”个缺点。只有目标专一,才便于强化训练,也易于见到成效。第8条规定:“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要节约水电。”在进行教育时要求学生对照这一条,进行检查。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爱护学习用品”这一具体的“点”上。如,有一学生有十几支圆珠笔,经常乱丢。集中了一条后,他主动把多余的圆珠笔放回家中,只带一支到课堂上;这时,教师给予表扬,使其他学生也受到教育,纷纷仿效。
(2)分类突破法。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学生既有菜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有落实起来感到困难的答款,也有落实起来相对容易的条款。对共性的、难以落实的条款,可组织学生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或由教师把《规范》分解成具体细致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这些“行为目标”或“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实践。教师利用班会时间单独立项检查,经常给以鼓励表扬。通过检查、鼓励,提醒学生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目标”是否落到实处。
(3)自我教育法。要求每个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周记本中,每周开辟几行字的专栏,以“教师”的口气评判己一周的表现,由教师阅读这些评判,看看是否与事实吻合。应该看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是教育者、被教育者在信息传递与行为反馈活动中的协调过程,只有充分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之与教育者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被教育乾缺乏主动性,就不可能把《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日常行为。进行养成教育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便于观察和操作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生依赖性和冲动性的心理特点。
(4)说理引导的主要措施有:联系学校实际表现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日常行为问题讨论;找不同类型学生谈话;到校外进行调查、参观、访问等等。
课例一:河北省玉田县实验小学江会书老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先让学生看本地一家百货商场的录像,把学生带进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物品分类练习时,又结合当地实际,选择的物品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农产品。整堂课中,对教科书中的插图等内容一直未涉及。对此,人教社课程研究所杨刚给予肯定。他认为,江老师引入新课的方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地、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环境中;选择这些学生熟悉的农产品让学生分类,让学生感到亲切,而且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从而培养起了应用数学的意识。杨刚认为,教材提供知识,是教学资源,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在教学实际中,在理解这种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变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例二:某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整时”,准备在课件中设计一段动画,反映一个学生一天的活动内容,以便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教科书上以图片的形式描述了一学生7时刷牙,8时上学,10时课间操等内容。但在设计课件时,由于制作能力限制,很难做出跟教科书上图片一致的动画内容。于是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动画片中截取了几段:有大头儿子7时起床,9时逛商场,4时踢足球等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就结合课件中的动画进行了“整时”的认识教学。对此,一些同志在评课时争执不休,争论的焦点就是抛开教科书的内容设计课件是不是一个遗憾。联系上一课例中专家的点评,不难发现,这样争论的纯属多余。
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要素,都是课程资源。学生原有的经验是认识事物、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相联系,更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认识钟表”这一目标来讲,教科书设计的图片是符合上述要求的课程资源,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一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中截取的生活片断,同样能在课堂上引起孩子们的共鸣。(笔者听课时就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在观看这段动画时发出了愉快的笑声。)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教师可使用的教学资源有很多种,教科书只是其中之一。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去讨论该不该抛开教科书呢?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用课程标准来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意味着教材是一种工具,可以取舍,可以编辑,教师可以自主地驾驭;“教”教材,意味着教材就是样本,是圣旨,只能照搬,教师成了教材的工具。教师和教材二者之间,教师必须处于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应该主要依据什么去开展教学活动呢?
学校教育包括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课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发生关系的媒介。课程标准的功能就在于对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问题进行规范和设定,根据社会的期望以及学生身心的特征而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以更好地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课程标准是国家和学校管理课程,进行评价的依据,是教师的行动指南。教师要真正实施新课程,必须首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自己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熟记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领域,知道应达到什么水平以及如何进行评价,这才是真正理解新课程,才是为实施新课程奠定基础。
因此,教材只是为了统一达到课程目标的途径、规范基本的教学内容,而制定的一些实施课程的媒介,仅此而已。开展新课改,不能迷信教材,不要有了教材就完全根据教材去教学,没有教材就不知所措。教材只是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基本的、书面化的材料性规定,优点是标准、规范,但缺点也随之而来:它固定、僵化,用不好就约束了教师的创造性,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造成那种“新教材就是新课程标准”偏狭观念,严重违背课改初衷。一句话,对实现课程目标最关键的,还是课程标准有关的规定。
参考书目:
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中学德育;德育管理;德育管理体制
近年来,经济体制的转型带来了对社会传统秩序的冲击。道德标准出现了多元化,社会道德对行为的约束开始下降。因此,社会对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道德新秩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为了提高德育质量.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德育的投人,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即德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生的思想形成和行为塑造方面的实际效果,成为目前德育界最为关注的问题。研究者们归纳总结了若干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包括学校德育观念陈旧落后,学校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学校德育目标空泛,缺乏可操作性,教师主体意识缺失和学生主体性失落,学校德育方法简单化和成人化等。从这些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到,德育管理缺失是一个更深层的因素。
关于德育管理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国内学者如屠大华认为,“中小学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对学校德育各要素实施组织、协调、指挥、控制,以保持德育各要素的适度状态和良好的运转机能,从而有效地完成现代学校德育任务的活动。”黄兆龙认为,“现代学校德育管理,指的是现代学校系统中管理者依据马列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科学,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不断增强学校德育系统功效,以最佳达成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目标的动态过程。”但在我们看来,德育管理不仅涉及了学校管理者,同时也涉及了德育中各方面的人员,包括学生,教师及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者,是四个主体之间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
一、学生层面管理
学生层次的管理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自主管理.一个是以学生为德育客体中的教师队伍管理。一方面,学生必须进行自我德育管理,自尊,自爱,自我约束等等。“自我”是心理学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和整合,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包括学业自我管理,生活自我管理。德育的自我管理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德育教师必须围绕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注重学生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把握规律性,创造德育环境和各方面德育条件,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德育工作。我们觉得德育管理必须先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道德问题,而后再从管理角度对其加以分析,才能促进德育管理的有效开展。
(一)我国当前学生存在的主要思想道德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学生的思想道德都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或轻或重,即有学生个体因素形成的,也有管理失范造成的。我国当前学生主要有以下主要的思想道德问题:
1.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缺乏科学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坚定的正确立场,政治信仰迷茫,政治方向上出现偏差。少数人把理想、信念、追求、情操等看成是美好的空谈、虚无的梦幻,无理想、无信念、无追求、无激情,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2.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从目前学生的价值取向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功利型”价值观。他们信奉“有用即真理”。二是“自我型”的人生价值观。个人价值和个人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割裂,从而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三是“多元型”的价值取向。不仅对社会、对集体缺乏应有的高度责任感,对父母的责任感也不强,缺乏进取精神。
3.诚信意识淡薄,诚信缺失严重目前学生诚信缺失的突出表现是考试作弊严重。管理者们不得不以强制性手段——签订考试诚信合同来控制这类问题的继续恶化。但这些强制性的手段都无法从根本上抓住学生诚信意识危机的命脉,只治标而不能治本。
4.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个人英雄主义较为严重.不善于团结和协作,对他人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尊重。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学生个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大为强化。个人空间相对增大,集体观念相对薄弱。这同现阶段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构成相关,学生的个人意识膨胀,集体主义观念便相对来说难以迅速建立。
5.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追求物质享受倾向明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不少人忽视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一些学生淡化了艰苦奋斗的观念,害怕艰苦、贪图享受、奢侈浪费、投机取巧的思想有所滋长。大部分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苗”,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以学习为教育根本,社会以成材为导向.使得学生不再像以前能够得到艰苦奋斗的经验。
(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我德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自我管理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自我管理能创造一种亲切的、自由的、和谐的教育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对中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与能力,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又能调动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通过自我管理,学生在平等、民主、亲密、和谐、富于情趣的班集体活动中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其次,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才干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才干。可以说,培养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从根本上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再次.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自我管理正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增长管理才干提供一个平台。长期在自我管理环境中成长的学生,长大以后会有进取心。不墨守成规.有较强的适应性,这也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人才的目标相一致。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而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第一,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拟出自我教育计划,对教育有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
第二,全校社团的自我管理。中学不同于小学,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的发展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要合理加以引导。发展其兴趣和特长,广泛开展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自我管理中来。在展示个性、陶冶情操的同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三,日常生活的全员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不是少数学生的事情,应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要注意延伸学生自我德育管理的领域,将学生的德育同学校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如让学生参与到维护学校纪律,校容校风,制定某些规章制度等.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
二、教师层面管理
教师层面的德育管理同样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教师德育教学管理,一个是以德育课教师为核心的管理。中国历来主张德教为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在道德教育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和重要不容质疑:教师承担着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传授任务,指点解答学生的道德疑惑,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是学生的道德学习榜样,是德育实践的楷模,是学生崇敬和仰赖的对象,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学生品德发展的促进,都需要在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言行点滴中渗透体现。但在当前情况下,学校德育的低效性同德育主要实施者教师的师德素养问题不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当前德育教师的主要问题德育教师是德育主要的实施者,是连接学生和德育管理者的中介,是实现德育管理观念的先锋,是修订和完善德育管理体制的实验员,作用举足轻重。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在一些方面却已经表现出相当严重的问题,必须重视和分析。当前德育教师的主要问题有:
1.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一些研究者调查发现,在倡导落实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工作中只管教学,不管教育.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害怕学生打击报复,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推则推。
2.教师的师德素养问题严重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文失落对教师形成冲击,一些教师向家长索要财务、暗示家长送礼、利用家长关系为自己办事:从事有偿家教.或炒股经商而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随意用侮辱性的语言辱骂学生,变相体罚,甚至批评指责家长等等.已经完全失去了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责任。
3.师生关系紧张德育过程中教师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采用强令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凭借奖惩权威,专制压服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忽视对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尊重,不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德育的实施。
4.教师德育能力和技巧缺乏一些教师缺乏终身学习观念和自我提升意识,不能主动把握社会道德动态和道德信息,不注重自身道德知识的更新和充实,不注重德育方式方法的改进提高,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研究,德育能力落后.德育技巧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新要求。
(二)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管理鉴于教师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问题,改变学校德育低效现象,需要多方合力。教师自身需要进行自我管理.学校领导对教师进行统一辅助式的管理和教育,此外还需要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第一,教师必须提高自我德育意识和能力。首先要树立“德育首位”意识。要将“德育首位”意识落实在教师的德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中。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而自觉的发展,即前面提到的引导学生德育自主管理;坚持教书育人,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利用减负加强德育工作。其次要提升以师德为核心的教师德育素质。加强自身师德培养,提高道德知识素养和德育能力,保持稳定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再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民主平等”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以“爱”营造师生和谐空间,要以“沟通和理解”赢得教育先机。
第二,围绕“大德育体系”对教师进行管理。一要营造大德育体系下的教师团体德育氛围。二要善于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学校要重视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要注重培养学科教师的德育能力。三要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建立相应德育系统。四要加强教师德育培训。无要制定合理的评价考核制度。
第三,学校领导管理与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管理。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要完善教师德育培训制度;要加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双向联系.共同参与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去。
三、学校领导层面管理
德育管理的学校领导管理层面是被广泛论及的关于德育管理的核心成分,是德育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一定程度说,德育管理由学校领导统筹规划,是将德育管理体制实施的第一人,在整个德育中具有统率作用。也正因为此,学校领导的责任重大,他们所造成的失误对德育工作的展开影响重大而深远德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育目标的管理、德育计划管理、德育组织管理、德育队伍管理和德育过程管理。这些内容都需要学校领导;统率全局,亲历亲为。此外,德育管理价值的理解和体现,德育管理原则的确认和坚持,德育管理机制的维护和实现及德育管理技术的提高和选用等等.都必须由学校领导者、德育管理者去分析和考虑。
(一)目前学校德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管理思想内容的封闭性长期的德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存在着“唯德本论”“唯校本论”“唯国本论”的弊端,“唯德本论”就是以德育论德育.没有很好地处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唯校本论”就是认为思想道德建设唯学校止,没有将学校、家庭、社会很好地联系为一体.“唯国本论”是指在国家内部谈德育,没有建立与世界部分德育思想、内容的互补共融。这无疑会阻碍新世纪我国德育管理事业的发展。
2.德育管理目标的理想性从各级各类德育目标系统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与完美化,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知识经济都是实事求是的经济,只有具有匹配的政治、思想、品德的人才能更好地为之服务,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对应着德育管理工作的完美性,从而形成了某种定势:无论学生出现什么问题,都希望到德育处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理想化、完美性的德育目标显然不适应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只能使我们与时代相脱离。
3.德育管理价值的他本性传统德育价值实质就是“利他”或者说“奉献”。从”为了他人的”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再发展到“舍己为人”的他本性思想成为中国德育史的关键词。我们首先要摆正利他性与利己性的关系,唯利他性会使人们在享受高尚情操所带来的快慰时产出一种发自个体内部的自然性的种种疑惑。处理好利他性与利己性的矛盾.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目前德育管理价值中存在着的市场经济多元化与德育一元化,德育价值功能紊乱等矛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德育管理方式的机械性德育思想内容的封闭性必然导致德育管理方式的机械性。在学校中.德育的地位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被认为是一种软性的东西,虽然建立起德育管理的机构系统,但往往都是充当智育主战场的配角,教书育人在思想上应是平等的,或者说育人才是最重要的;家庭中,家长认为,德育的主阵地应在学校,家庭的教育作用只是做好学生的物质供给而已,家庭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如何,以及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社会将德育归于学校与家庭,没有真正意识到环境的作用。因此,真正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建立灵活的德育管理方式,把德育真正落在实处,对于新世纪我国德育管理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二)德育管理领导者的管理正如前面所说,德育管理领导者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的存在,对其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德育管理领导者的管理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同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的自我管理一样.学校领导者同样需要自我管理,且其重要性更为突出和关键。管理者要善于接受新的德育管理观念,德育管理方式方法,德育管理技术等等,善于提升德育管理意识,使之与德育管理现状,德育管理目标等相适宜。
第二,德育管理体制的约束管理。健全的德育管理体制能够对德育管理者形成约束作用,使其围绕着德育管理体制的要求开展德育工作。德育管理者应该在德育管理体制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并善于与德育实践相结合.从实践反馈中发现德育管理体制中的不足,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部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管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对学校领导进行监督,同时要善于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定期接收德育管理者的反馈信息.监督其管理工作的展开。
第四,学校各部门人员及学生的监督管理。学校领导同样也需要受学校其他人员,包括所有老师,行政人员以及所有学生的监督。在整个德育工作中,使之上下一体,环环相扣,这样才能获得德育的高效性。
四、完善德育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学校德育工作涉及四个主体: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和德育管理体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在这四个主体身上表现出来。如上文所述,学生思想道德出现了问题直接反映出德育工作的失效和问题的存在;德育工作的失效或缺乏实效性则直接反映出学校德育管理的失职和问题的存在;德育管理问题的存在同样直接反映出德育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疏漏,反之亦然。我们可以将这四者的关系概括为:
如上所示,这四个主体都是双向联系的,任何一方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在其他三者身上有所体现。所以,我国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必须从学生、教师及德育管理者三个方面着手.不可切断其中的联系。笔者认为,学校德育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1.融人德育管理新观念改革现有德育管理必须接收德育管理的新观念:(1)德育的价值管理:以共生性为主体,并兼有单子性的某些特点。(2)德育的目标管理:立足于民族性之上坚持全球视野。(3)德育内容管理:重视多元性的同时,积极探求同一性的普世伦理。(4)德育方式管理:坚持开放性与协作性的统一。(5)德育过程管理:强化终身性过程管理,建立生态性管理观念。
2.坚持“与时俱进,整合创新”的德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想我国建国以来德育管理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从建国到“”前德育管理的批判改造与初步发展。第二,时期的德育管理的异化。第三,改革开放初期德育管理的本体回归与曲折发展。第四,世纪之交德育管理发展的新时期。各个时期的德育管理都表现不同的时代特点,只有与时俱近才能同时展共同进步,只有整合创新才能适应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工作。
3.形成德育回归生活,德育与学科发展整合的德育范式新德育倡导德育培养回归生活,因为道德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得以发展,回归生活的课程才是真正综合的课程。具体地说:一要注重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加现实体验,在体验中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克服“重认知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德育弊端;二要增加学生体验机会,加强师生谈心活动等方式,着重于在学生理解上下功夫,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克服“重教化、轻内化”的德育弊端;三要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对家庭的帮助指导作用,使家长形成与学校一致的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四要充分发挥社区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使德育要求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促进青少年灵魂塑造的德育合力的形成。
德育要与学科发展进行整合。眼善于将德育内容融人到学科教育中,并发挥各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形成全员德育的大体系。
作为学校领导,不能仅仅要求教师去作贡献,而更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体现生命的价值,使教师有成就感,同时还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理解教师,爱护教师,尽力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和创造展示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满足教师被尊重感和归属感等需要。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我是学校的一笔财富,我的价值体现在对学校的贡献度上”,“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人生价值。那么,作为学校领导的你,如何让教师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呢?
一、管理行为中“权治”到“情治”的转变
以往,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通常侧重于“领导说了算”,校长“唯权至上”,无视教师的感受,工作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不仅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斥退了教师的个性,更大程度上还会摧残人、摧残精神和摧残文化,忽视教育管理的人文因素而造成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束缚甚至压抑了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因此,在这里特别强调,管理者要实行“情治”,工作由“强加”变为“委任”,通过调整管理行为,创造一个为促进教师发展服务的教学管理环境,使教师“心服”、“心乐”,让教师群体活得高兴、干得痛快、干出名堂。“情治”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教师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不仅不愿受制于物,而且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其次,部分教师往往比学校领导更加专业,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比学校领导掌握得更多,更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再次,教师被学校委以重任的成就感需要,使他们对工作抱有更大的热情。因此,学校领导不应独揽大权,阻碍教师发挥专长,否则不仅会扼杀教师的创意和才能,而且会扼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然而,下放权利并非放任自流,也不是一切决策权都下放。按照决策内容的不同,我们将决策分为:技术决策、管理决策和战略决策。技术决策是关于工作本身的决策(如教学决策);管理决策是确保学校管理顺利运转的决策(如教育奖惩);战略决策是确定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如学校规划)。一般来讲,技术决策下放的程度可以高一些,而管理决策和战略决策下放的程度应该低一些。
二、管理方式中的“管”到“放”的转变
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后,我们认为,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对教师而言,好的教学管理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例如,不少学校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强化了组织管理职能;通过竞争上岗、绩效评估、结构工资等,强化了领导功能;通过量化评价标准,强化了对教师工作行为的监控。这一系列化管理,看似科学,学校工作程序化、标准化了,但真正达到科学化了没有呢,答案就不太满意了,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是被“管”的对象,试想,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不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的对象了?管理变成了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最为严重),这样教师疲于应付,导致做表面工作,搞形式主义,根本谈不上教师个人工作价值的体现。
这里的“放”,也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的放矢,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要根据教师的个性专长,留点工作弹性和空间,如,不应强求备课形式的划一;不必苛求课堂结构的完整等,对象有别,要求不同。由于教师具有自主性,他们不愿受制于一些刻板的工作形式,如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固定的工作场所,而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并且教师从事的是思维性的工作,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制定弹性工作制,在核心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之外,允许教师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及地点以把个人需要和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降至最小。
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手段的完善也正为弹性工作制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随时在家与学校联络,并传输信息和数据,学校领导也可借此向教师进行指导与帮助,从而避免管理失控现象发生。
三、赋予挑战性工作
与一般工作人员相比,教师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克服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要使工作富有挑战性,除了下放决策权外,还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
当教师觉得现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战性时,学校领导就可以把他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岗位上去,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但已疲惫于当班主任的教师可让他试试当教研组长,这样,由工作轮换所带来的丰富的工作内容,就可以减少教师的枯燥感,使积极性得到增强。
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基本的改变,旨在向教师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它使得教师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身发展。但在实施充实工作内容过程中,应遵从下列五个原则:
1.增加工作的责任和难度;2.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3.赋予教师自;4.将有关工作业绩及时反馈给教师;5.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在教师当中,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努力晋升为学校领导;另一部分人却只想在专业上获得提升。因此,学校应该采用双重职业途径的方法,来满足不同价值观教师的需求,但必须使每个层次上的报酬都将是可比的。
四、实现无缝沟通
沟通对于学校提高教师忠诚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沟通能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管理能通过教师的业绩反馈来强化教师的积极行为,这就是强化激励作用;管理层通过教师目标完成状况的反馈来激励教师向学校目标前进,这就是目标激励作用。
其次,沟通有利于教师的情绪表达。对于教师来讲,工作群体是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满足感的主要社交场所。因此,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机制,并满足了教师的社交需要。同时,良好的沟通环境,还可以起到教师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补的作用。教师在沟通中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提供者,又是知识和信息的吸收者,他们彼此学习,互相提高。超级秘书网
五、关心教师,让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
关心教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却是从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我国很多出色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强调遵循的“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说的就是关心教师,但在现实中,一直是说得多,做得少。
首先,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健康状况。由于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锻炼和娱乐,因此,长期下来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威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高职高专在整个高职高专教育体系中也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转变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五年高职高专教育的普及,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1 五年高职高专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观念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首先,手机最初的功能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后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出现了,而且更新换代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功能也是越来越多,联系的功能反而不再占主要地位。其次,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了解最新的学习信息,接触多样的学习资源。但是五年高职高专的学生毕竟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抵制不住游戏等的诱惑,在使用网络学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沉迷于游戏中而无法自拔。在教室里,因沉迷手机游戏而不能认真听讲,在宿舍里,因沉迷网络而不能按时就寝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睡觉等等问题。二是,高职高专教育管理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不能有效教育管理。第一,管理人员数量上不足,一名管理人员要管理多个班级几百人,时间、精力不够,直接影响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第二,管理人员专业管理知识不足,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技能上没能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比如课间或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时的课上,对学生进行单独的、简单、深刻的教育管理。
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五年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就要运用恰当的教育管理思想来指导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而人本教育思想就是合适的教育思想。
2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包括众多教育流派的庞杂体系。从狭义上说,它特指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以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的最佳状态。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五年高职高专学生教育管理中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五年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自初中毕业生,这时的学生年龄在十五六岁,他们活泼、热情,自我控制力较差,自我认识不足,人生观、世界观都还不成熟完善,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知识掌握不牢固,已有的学习习惯不足以让他们自觉地习得更多的知识,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善于和老师、同学交流,有较强的积极向上的意愿,也较容易接受来自老师、同学正能量的影响。
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五年高职高专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的研究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在五年高职高专学生教育管理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师为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潜能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估量的无限潜能。学生最终的知识量的多寡、学习能力的高低等等,取决于学生个体潜能激发的程度。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世的潜能,学生将来工作的高度、生活的质量。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2 承认、尊重个体差异,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世界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事物,人也不例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学生属于会学习型的,轻松学习(相比较那些埋头苦读而言)就能获得理想的成绩;有的学生属于善于交际型的,可以和不同性格的人友好相处;有的学生属于领导型的,对于学生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等等。这时,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尊重这些差异,不一刀切,不统一标准、要求,要以学生为本,营造更多的、多种多样的氛围,强调学生“自我实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3.3 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智商高不如情商高。
五年高职高专的学生中的大多数人的学习习惯、学习模式、学习能力已经基本定型,而且根据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对此类学生的培养重点应该是实用技能的培养,那么,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教育管理的重点也应该是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知识的传授应该次之。培养学生成才之前要先成人,成为人格健全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人。
3.4 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身份和角色要转变。
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运行机制核心概念的界定
探讨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内涵,是为了确定本研究的边界和内容,继续教育的机制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继续教育的层次机制;第二,继续教育的形式机制(包括计划形式机制、服务指导式的机制和监督服务式的机制);第三,继续教育的功能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借用上述机制和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的概念,并结合以上研究文献的归纳,在此可以描述性地给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定义为:指的是由高职院校举办的继续教育的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此继续教育系统运行密切相关的其它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环境
环境是系统的外部规定性,环境决定着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反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只有涌现出特定的整体性,才会与环境相适应。随着环境的改变,系统会出现新的整体涌现性,以达成与新環境的依存关系。可见,继续教育的环境对于继续教育的顺利运行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前面的研究已经把国家和地方政府划分到了继续教育系统的物理层,把国家政策、制度等划分到了继续教育系统的规则层,其余与继续教育联系更加紧密的部分也就所剩无几了,最重要的也就是继续教育的市场和产业结构状况了。
三、机构改革和模式创新
1.继续教育体系的边界拓展
高职院校扩大开展继续教育的边界有助于拓展业务,这就将原来的环境纳入到了系统当中,但是也要处理好定位的问题,不是鼓励高职院校盲目开展业务。在此,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市场定位的问题。市场定位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对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即对市场精细区分、精准定位,为进入市场做充分的准备,关键在于充分识别和调查市场的区分度和差异性,对市场进行精细区分和精准定位。
2.改组继续教育机构,为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为适应继续教育的发展要求,2003年初专门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并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各有关院系、处的专家和教授组成的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完善了一整套继续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运转灵活、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继续教育业务不断拓展的过程中,结合初期的经济目标责任制管理方式,逐渐设立了分工明确并相互协作的多个业务部门,领导班组团结务实,勤政廉洁,凝聚力强。
3.继续教育其他方面的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和完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形成与学历证书等值换算的证书体系,实现国家层面的证书统一认证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评估制度,形成多元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从继续教育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教育收益等多个侧面综合加权评价。改革继续教育协会制度,加强协会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功能,增进协会的资源调配和指导功能,弱化继续教育协会的教育培训服务功能,保证其他继续教育机构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
4.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下面分别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建设质量保障或者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其质量保障或者管理机构也只能是继续教育管理机构的一部分。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机构可能包括:继续教育部门的领导,各培训项目小组以及临时或者常设的继续教育质量保证小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部门等。
5.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运行环境的创新
高职院校面临的继续教育市场环境是其最重要的运行环境,其问题最多,创新的空间也很大,而产业结构调整是高职院校不可调整和干预的环境,而且这是高职院校发展继续教育的契机。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就是要培育适合自己的市场环境并主动开拓这个市场环境,这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与动物的被动适应环境所不同的。
[关键词]模块化活动化互动化教学法旅游管理
一、构建同伴探索导向的Ms
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的实践中,过程模式理论和学习情境理论是指导创新行动的理论基础。过程模式重视开放的、非正式化的学习环境,强调教育的方式(manner)而非教育的内容(matter),强调学生如何学习而非教师如何教。情境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活动。
旅游管理教学主要立足于三个理念:第一,旅游管理学科的本质特性;第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第三,国际化竞争性人才的成长规律。我们在进行旅游管理教学法的创新过程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改变只使用一本教科书的习惯做法,选用了在国内比较权威的5本教科书、6份报刊、3个网站作为教材的主要资源,形成了开放式的属于自己的、更新更合理的知识体系;二是改变只由教师照本宣科的课堂讲授方式,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系列教学活动主题,由学生小组主持主题教学活动,形成了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模式;三是改变只使用黑板和粉笔的简单传媒手段,以教学过程为线索合理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保证了教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实用性;四是改变只由一张试卷评判教学质量的僵化做法,采用主题活动占40%、实践学习占30%、课程测评占30%的三维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结构化方法),保证了教学质量评价的适应性、多样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主要形成了以教学内容模块化为基础、教学过程活动化为主体、师生关系互动化为媒介、教学质量结构化评价(Makeup)为导向的Ms框架性教学法。
我们在旅游管理教学创新进程中构建的模块化(Module)、活动化(Movement)、互动化(Mutualism)和结构化(Makeup)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系统化思想的教学框架体系。”模块化“是指将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工作核心,充分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选择权,通过整合优化对本科旅游管理课程进行模块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功能,实行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活动化“是指将学习进程的运行作为关键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竞争力,通过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和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对本科旅游管理教学过程进行活动化,主旨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互动化“是指将师生关系的改进作为重要保证,在师生双边关系问题上实现开放性的互动化,促进师生在共同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尊重、支持和激励,从而保障师生的共同成长。“结构化”是指采取多元化的途径和方式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进行评价,主要是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旅游学科建设的学术需要、高校教育改革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个体需要为标准。
二、实现旅游管理教学法的系统目标
旅游管理Ms教学法是为了充分利用学院课程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现实课堂教学环境和虚拟的真实案例学习环境,全面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人格魅力和多样化的创新能力。
直接目标:通过实施Ms教学法,使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基础旅游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经营战略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思想和方法有框架性认识,初步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的个性化素质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样化创新能力。
中介目标:按照本科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保持学科体系的合理性和教学技术的先进性,真正体现“以旅游学为本,以经济学为纲,以管理学为用”的旅游管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旅游管理教学法的一体化设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和可选择的教学资源,创造一个互动化学习的良好环境。
终极目标:突破以教学目标为焦点、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通道的封闭式传统教学模式,开发以教学过程为焦点,以价值活动为核心、以师生互动探索为通道的开放式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个性化高素质和多样化创造性的旅游管理人才,提升学院国际化的可持续竞争力。
三、创新旅游管理教学法的路径选择
1.教学过程坚持学生导向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技术现代化、经济国际化、竞争战略化、人才综合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必须重视基础、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从体制到内容将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具有前瞻性。这就决定高校旅游管理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教育的内容,而是教育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实现全程化的学生,充分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Ms教学法是通过学生主张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课程教材,师生共同确定教学活动主题、制作多媒体教案和组织教学过程,学生主题活动小组主导教学活动进程,学生评价教学效果,教师自始至终担任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等途径来体现学生中心原则的。
2.教学设计体现操作弹性
我们看到,当达国家的高校旅游管理教育是以旅游业的现有成果、经典着作的教学为根基,以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学科建设需要、学生学习与就业需要、人才市场竞争需要为导向,形成了旅游学专业教学、旅游学与相关学科混合教学、旅游业实践教学的旅游管理教育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Ms教学法根据本科生的学年周期,把旅游管理教学设计为三个层面:一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修养课程。二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课程,三是培养精英式专家的技能课程;这三个层面的教学分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个阶段是一年级多元化学科的基础性混合教学,第二个阶段是二至三年级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我们学院实行一学年三学期制,在正常的春、秋学期之间设有6月中旬~9月中旬的暑期社会实践学期)的综合性专业教学,第三个阶段是四年级以毕业学位论文为线索的框架性个人研究教学。三个层面与三个阶段不仅互相交叉渗透,而且灵活可变,从而构成了具有旅游学院专业特色的旅游管理教学过程操作体系。
3.教学资源实现平台共享
199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旅游管理教育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资源来保障教学活动的推进与深化。旅游管理Ms教学法主要注重了四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是学院拥有的专业教师队伍、图书资料中心、多媒体课室和旅游星级饭店等内部资源;二是学院所在中国主题公园之都——深圳华侨城的主题公园、星级饭店和旅行社,以及深圳市相对集中的旅游企业资源;三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的信息资源;四是学院与世界旅游组织教育机构、发达国家旅游高校、国际性旅游学术组织的广泛联系的国际化资源。从而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体系:一是通过优化学院内部资源,构建了“以校为本”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二是通过整合旅游企业资源,建立多样化教学实践基地,构建了“前店后校”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三是通过配置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了“虚拟现实”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四是通过国际旅游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了“国际接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这种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体系,为旅游管理Ms教学法的开放性、兼容性、国际性和时代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师生关系注重协调互动创新
教育要求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主体个性化、课程设置综合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评价方法科学化。旅游管理Ms教学法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基本探索,这种探索必然要反映创新教育的要求,所以这种探索必须将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放在第一位。旅游管理教学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边关系,这种多边关系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有这个关系民主化了,才能有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民主化。大学生具有比较成熟的认知能力、价值评价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在尊重、保护和关爱学生的行动中,通过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创造一种平等、开放、合作的民主化教学氛围,提升教学过程的人文价值,才能培养出个性化高素质和多样化创造性的旅游管理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旅游管理Ms教学法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而逐步成熟起来的,在实施别强调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互动过程。
5.教学质量建立保证体系
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讲,产品质量标准不能低于用户的需要,也不宜超过用户的需要,因为随着质量的提高,产品成本就会提高并影响价格,因此应在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求得平衡。同样,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也存在成本与效益的问题,这里体现为旅游管理Ms教学法的适应性、效益性和发展性。实行教学质量保证,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旅游管理Ms教学法赢得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研究高校旅游管理教育质量的四类标准: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学科建设需要、学生学习与就业需要、人才市场竞争需要,提出了旅游管理Ms教学法质量保证的四个体系:一是教学活动方案的策划体系;二是教学活动过程的执行体系(过程性控制);三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后勤体系(管理与服务体系);四是教学质量控制的督导体系(自我评估、专家评估、社会评估的三个层次)。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旅游管理3M教学法的积极意义和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汪霞: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外国教育研究,2003,30(4):60~64
[2]姚海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教育研究,2003,2:60~63
[3]董观志:知识经济时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旅游学刊,1998年12月,旅游教育专刊:18~21
[4]张勤: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03,18:40~41
1.从宏观管理层面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究
(1)英语教材的建设是大学英语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建设在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材过于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导致语言材料失真。但是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教材编写的理念逐渐转向了功能意念主义,也就是重视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和语言基础的夯实,重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养成。即便如此,有的教材还是比较重视语言功能和语法结构的强调,对语言能力的培养程度不够;还有的教材语言优美,实用性不强;有的是内容新颖、系统性不强等。对照基础目标的下移,大学英语教材不能仅满足于单一型阅读教材,要逐渐建构起听说读写立体化教材体系,引导学生从英语教材中走出去,提高学生通过多个渠道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大学阶段的英语教材要区别于中学教材,加强教材的实用性,立足于学生今后工作的需求,和大学生的生存需求直接挂钩,帮助学生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毕业以后照样能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因此,教材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今后研究的课题,也是宏观管理层面努力的方向。
(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们大学英语改革的产物,更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监控的重要手段,要从管理的层面推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教学改革服务。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需要大批的外语人才。这些外语人才并不是仅仅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就能选取的。因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自身就需要建立一个相适应的考评机制,还需要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引进大量的语言理论和测试经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应运而生,主要是对过去的大学英语教学测试的随意化和监测效果不高的及时的纠正,更是对国家改革开放,社会上引进的大量语言测试经验的回应。任何事物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大学四六级考试建立的初衷是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监测,但是随着测试理念的更新,测试正在由语言知识的测试转向应用能力的测试。过去重视效率和信誉,现在重视反拨效应,更加重视真实语言环境下学生交际能力的测试。所以测试的这一重要的监控手段需要作出一定程度的改革。我认为当前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四六级考试是什么性质,到底是社会考试,还是教学考试的问题,万万不能把两者统一在四六级考试上。在教育部这一级别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是教学考试,所以我们的四六级考试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社会的要求,突出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力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2从中观管理层面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究
(1)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组织管理工作
为了防止改革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各个高校要成立专门的英语教学改革机构,专门管理和组织英语教学的改革。只要是管理,就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促使改革的每个环节具有可操作性,给改革的具体实行者留有调整的空间,让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者能及时应对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状况。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要在改革上坚定改革的理想和信念,敢于突破一些阻力,具备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业务素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本科室的大学英语教师做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保证改革取得应有的成效。
(2)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制度建设
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各个部门要首先理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管理体制,分析出改革的问题所在,有效地从人事、制度和管理分配上进行改革,通过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教师改革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能否拥有一直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够成功开展的重要因素是教师队伍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在改革上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善于合作、敢于探索。因此,造就一批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这就要求各个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大英语教师的吸引力和工作的幸福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促使教师成为改革的主体。
3从微观管理层面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究
(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
英语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一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的过程,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听说实践,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基础之上才能掌握英语的本质,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减少语言知识的传授,加大语言运用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仅仅探究语言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言能力仅仅能够保证学生的语言合乎语法,但是不能保证交际规则的得体。学生只有对英语所在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使自己所学的语言既准确又得体,才能不学成中国式英语。所以我们不但要注重语言的结构,更要注重语言的功能。
(2)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课堂点拨和学生自修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以点拨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为主,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留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的自,加大大学生语言实践的力度,建构大学生英语实践的平台,让大学生在语言实践的平台上锻炼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例如学校要定期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开展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说英语的热情。还要充分挖掘学生课外自学的潜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无限的语言技能。
(3)推进学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
教学模式是教学目标实现的手段,大学英语教学要建立课堂教学和多媒体网络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科技革命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宗旨。英语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有关的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实践中慢慢培养起来的。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给学生重视有效的交际需求,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还要解决学生在英语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逐步建立个性化、开放性、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4结论
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对各乡镇进行了分类,并抽样确定了6个乡镇共18所村小作为调查范围,确定了45周岁以下的全体中青年教师共147名作为调查对象。我们首先统一了标准,调查组成员研究确定各项评分标准,减少评定误差,如实客观地评定每一项测试。第二是展开调查,按自评、问卷、考查、实验操作、面试考察、座谈了解、随堂听课、个案调查的顺序进行调查,然后综合评议和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兼教体育的教师现状
1.接受调查的兼教体育的教师为35人,其中中年教师11人,青年教师24人;男教师29人,女教师6人;大专学历12人,中师学历18人,专业合格者5人;小高职称15人,小一职称16人,小二职称4人。他们参加了理论知识测试,平均得分75.2分,达到合格标准的29人,表明多数兼教体育的教师具有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理论知识测试不合格的有6人,他们理论知识不足,甚至讲不清各种技术动作的名称术语,不能较好地掌握教学大纲,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扎实,较难适应岗位要求。
2.能用简洁语言说明动作结构的有27人,能准确示范、动作优美并能用简洁的的语言说明动作的结构、教学步骤、练习过程的有19人,表明村小兼教体育教师基本能利用动作示范这一最直观的启发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虽然他们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动作能较好完成的不多,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自身示范,让学生认识、模仿教师掌握的动作体现较好。
3.全体被调查的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相比,水平结构不一样。中年教师实践经验较丰富,但理论知识欠佳;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
4.韵律舞蹈和民族体育对于中年教师和一部分男教师来说则是一个明显的弱点。在基本动作、基本舞步的测试中,绝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能根据测试者的动作模仿或自我演示,达到合格水平。能自编小律动的有8人,他们懂得一些体育舞蹈的常识,基本能适应当前村小的韵舞和游戏教学的需要。
5.接受调查的教师校际间分布不匀,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领导是否重视体育。重视的学校配备了1名体育课程相对集中的兼教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实际工作中也注重培养和锻炼体育兼职教师;不够重视的学校存在体育课随意安排或分摊现象,评价考核制度也不健全,体育课随意被挪用现象时有发生。
6.从座谈情况看,乐意从事体育教学的有32人,认为体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的有30人,说明村小兼教体育的教师对该学科的认识是端正的。在对“如何提高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这一问题的回答中,能切合实际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有9人,不能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思考缺乏深度的有27人,说明村小兼教体育的教师对体育学科的研究还不够,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努力还不到位。
思考和建议
村小布点多,办学规模小,教师编制紧,教学任务重,在担任语文、数学任务的同时还需兼教体育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在加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针对各地农村实际,合理调整布局,收缩布点,扩大办学规模,选配体育专职教师,为体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条件。要根据村小教师的不同年龄、不同学科和教学基本功的不同现状,分层次、划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优、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队伍,为在村小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保证。
师范学校要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从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加强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丰富文化和业务知识、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操作能力,使师范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合格的新师资,在教好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同时,也能教好其他兼教学科,为小学教师队伍输送新的血液。
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调配好各乡镇的教师结构,制订政策和措施,完善教师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在教师评先、评优、年度考核、至诚晋升、选拔任用等方面体现对优秀骨干教师和一专多能教师的倾斜,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教研部门、教育科研机构要努力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活动普及到每所村小、每门学科、每位教师,让教师做中学,用中练,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操作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
教师进修学校要针对村小教师的现状,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和教学能力上台阶培训,面向农村,在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同时,培养足够数量的、能胜任村小教学工作的教师,一方面要重点抓好中青年教师的全员培训,另一方面要切实把好新师资培训的教学入门关,逐步提高村小教师队伍的群体素质。
关键词:管理会计;双语本科;本科教学
Abstract:Theauthorthroughto"Managementaccounting"bilingualeducation’sexperienceandtheexperience,elaboratedtobilingualeducation’sunderstanding,hasdiscussedthebilingualeducationteachers’raiseandteachingmaterial’schoice,theChineseandEnglishteachinglanguageproportion,teacheswithstudyquestionsandsooninteractiveandprominentheuristicteaching,sceneteachingmethod.
keyword:Managementaccounting;Bilingualundergraduatecourse;Undergraduatecourseteaching
前言
构建国际化的会计教育,是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切入点。管理会计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自20世纪初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会计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财经类院校都对该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及前沿;另一方面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也有好处。笔者在两个学期《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中遇到不少问题,现将心得和思考阐述如下:
一、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双语教学的英文为BilingualEducation。这一概念来自美国这个拥有150多种语言的移民国家。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直译的含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双语教学主要指用汉语和英语课堂讲授英文原版教材内容的教学制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以及前沿的学术理论的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树立国际观。据此目的,《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双语教学首先应是管理会计专业知识教学,而不是英语教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仍是首要目标,双语教学的次要目标才是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此目标指导下,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绝不能是“汉语”和“英语”两张皮,即先用汉语讲解,然后用外语重复,或者先念一段课本,而后用汉语解释。双语教学要淡化“双”的区别,将母语和英语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真正领会英文原版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精髓。
二、《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教材问题
教材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性依托,其选择应以是否“有助于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规范和根本评价标准。双语教学选用原版英文教材已经成为各高校通行的做法。南京财经大学《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中,选用的是Atkinson,Banker,Kaplan,Young编写的“ManagementAccounting”,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由于此版教材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管理会计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它的中译本。虽然教师不要求学生中英文对照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自行购买。笔者认为这种“准双教材制”在教学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学生会过分关注和依赖汉语信息,忽略原版英文教材的学习和体会,从而削弱双语教学的作用。
运用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专业词汇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能够与世界主流技术和思想接轨,对培养学生未来的就业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版教材的另一个特色是其先进性。一些前沿理论或方法,在国内本科教材中见不到,或者一带而过,或者仅仅做抽象介绍,而原版教材中却会有原汁原味的阐述。比如管理会计中的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被誉为是成本会计的里程碑,国内由于应用极少,故教材中多为简略和艰涩的解释,没有可以信服的完整的案例加以说明。国外教材轻松解决了这一尴尬。类似的内容,比如成本企画、平衡计分卡等等。另一方面,原版教材中案例、佐证、背景阐述比较多,洋洋千余页的教材中,知识点比较散乱,对于习惯了国内教材风格的学生,对原版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还有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双语教师既要努力让学生熟悉西方教材的风格,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梳理知识点。双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要求课后学生对应国内教材进行学习,作为参考。但是,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相对照,同样的知识点经常会出现在不同的章节和场合,如在Kaplan等编写《管理会计》的教材中,成本差异分析,不同于国内教材出现在标准成本法的介绍中,而是出现在弹性预算的章节中。笔者建议,使用原版教材可以不必拘泥于原版教材的体系编排,教师可以考虑以国内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为主线,调整穿插原版教材内容,这样容易使学生通过中文教材与英文教材对照预习复习,把握管理会计的主要知识与脉络。
三、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
双语教学的师资一直是制约双语教学实施的“瓶颈”。在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目标下,双语教师首先应是“专家型”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其次才是具备良好英语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会计发展至今,其学科体系涉及很多领域和方法,双语教学首先从专业上要求教师能够通晓管理会计的发展和研究前沿,现代通畅的信息交流,使得这个层面的要求相对容易达到。目前《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语言。
对于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笔者认为,近年来高校本科扩招,各学校会计专业师资均相对匮乏,所以对双语教师的培训不一定就是一步到位送到国外去学习,可以分步骤、分批次进行。第一步,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外教资源,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包括语音、语调和日常用语训练;第二步是“请进来”,可以从以英语和汉语为主的双语国家(如新加坡)或多语地区(如香港)聘请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会计学专业教师或有意从事教学且具备双语能力的高级管理会计人才,或者聘请其他高校在双语教学上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对教师的专业英语授课的语言交流技巧、授课方法等进行交流和培训,互助教学,观摩指导;第三步是“送出去”,即经过一定程序的挑选和考试,选派双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分期分批地到国外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和英语水平,同时也可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在大力培养双语教学师资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双语教师备课工作量太大,不仅
要查询和吸收大量的外文资料,还要考虑如何与我国实践相结合,其工作量往往是非双语授课的数倍。另外,多数财经类院校《管理会计》双语的授课对象是十多个班级,在师资受限的情况下,不得不多班级授课,而且学生的外语基础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和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如果没有特别的工作量核算、教学质量考核、教学研究科研立项、职称评审等政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激励教师坚持做下去。
四、《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中、英文授课语言的比例
一、CRSP各阶段的实践教育内容与方法
1.认知性实践阶段。认知性实践一般安排在学生的第一学年的学期中或者暑假期间。实习的方式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实践类课程(如旅游服务礼仪、沟通技巧等)专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举止的塑造,针对学生文明礼貌、微笑服务、善于沟通、精于陈述的表达能力的训练。第二,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如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开发等)的理论教育中穿插的实践教育环节,由于每门课程的教育内容不同、授课教师风格不同,实践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案例分析、情景表演、网络资料查询、学习心得分享等。第三,为了加深学生对旅游业的感性认知,在学期中利用课程实践教育环节、班级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等机会,组织相关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博物馆、旅游商品购物点等的参观,组织学生观摩市级、区级的饭店技能大赛和导游技能大赛,增加学生对旅游行业的感性认识。第四,利用节假日做旅游市场的观察,观察旅游者的流向、旅游者的消费等。2.调研性实践阶段。调研性实践是在认知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升级。这个阶段主要有两种实践教育方式。一是课程依托型,以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如旅游规划、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等)等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为主,学生以分组的形式确定不同的调研主题前往相关企业、旅游地进行资料收集、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统计等工作,以增加对行业的理性认识。二是学校所在地或更大区域的旅游业的专门调研实习,在我校这个实践项目是被安排在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将集体前往昆明、楚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腾冲、瑞丽等地对云南省滇西北旅游资源、旅游线路组合设计、旅游市场状况、游客旅游体验等进行观察和调研,完成旅游资源问卷调查、旅游资源统计、旅行社座谈等项目。3.技能性实践阶段。技能性实践阶段一般开始于学生二年级下学期的技能型课程,并延伸到二年级暑期或者三年级寒假。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实践课程依托型学习,以部分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如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饭店管理、饭店服务技能)为实践课程,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室,如饭店实训室、导游讲解实训室等完成模拟状态下的操作技能的训练。第二,前往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实习单位进行“蹲点式”实际训练,这要求实习学生将实训室中模拟情景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实习单位的实习工作当中。第三,利用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机会,动员学生进行“零星式”实习,让学生参与会议服务、展览组织、宴会服务、外事接待等活动,主要锻炼学生应对大型活动和特殊活动的操作能力和协调能力。4.职业化实践阶段。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行的是四年级下学期全员全时段实习制度,即四年级上学期期末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四年级下学期不安排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毕业实习单位,深入到具体的业务部门全方位地熟悉相关领域的工作内容、规范和运作过程,促成知识向技能的初步转化,并逐步达到融入。在实习期内或实习期结束,学生即可与实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大大缩短了学生的入职时间,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职业机会和晋升机会。
二、CRSP阶段渐进式实践教育体系的保障因素
1.实践教育的考核。按照CRSP阶段渐进式模式所设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育的方法很多,总结起来说主要包括独立的实训课程、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旅游资源调研专门实习、旅游企业技能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毕业实习等。对于独立的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的考核,我们采用的是教育过程的评价方式,从教育目的、教育结构、教育准备、教育过程、教师素质和教育效果六个方面对教育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考核项目中比较重视教育效果的评价和教育过程的组织,同时对教育前的准备工作也做了详细的要求。对于调研性的专门实习、企业技能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来说,我们不是评价实践教育过程本身,而是评价实践教育活动的指导教师,原因是以上的实习活动常常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并指定了专门的指导教师。通过多年的观察,指导教师的指导理念和指导行为对实习效果的影响非常深远。在这个评价标准当中,将教师的教书育人、教育准备、技能训练、指导方法、成绩考核等作为评价标准,同时加上了实践教育指导工作创新的评价项目,促进实习指导教师勤于思考,提高实习指导的成效。2.师资水平的提升。知识的形成离不开学习发生的具体环境,否则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难以应用和迁移于课堂之外的环境。课堂教育在实施理论讲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操作流程模拟与案例、场景,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操作、案例讨论、情景创设,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相关技能的掌握。因此,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创造与实际环境相似的真实情境。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积累与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将本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就提出了要求:第一要求专业教师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不同阶段的课程安排及其关系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重复的实践教育环节的设计和实践教育活动的安排。第二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演示能力,而且具备实训项目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活动的协调能力。第三要求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并具有在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行政管理单位、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等实践的经历,或具有相关培训认证机构的培训经历和认证证书。第四要求专业教师拥有丰富的校外兼职机会,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3.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保证教育实践效果,应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校内和校外两类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包括“情景导游实训室”、“模拟前厅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实训室”、“模拟酒吧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室”等,并配备相关教育资料。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则更多地以旅游企事业单位为阵地,通过密切与各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其实是不同的两种情境,校内实训基地大多是模拟型的情境,学生的操作失误是被允许和被原谅的,也有一部分校内实训基地是处于真实情境的。而校外实习基地却不一样,学生的操作失误将会给实习基地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如何从模拟情境到真实情境的迁移是老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的问题。4.职业导师的设立。如果把校内的专业教师称为指导教师,那么,我们认为还有必要在技能性实践阶段和职业化实践阶段设立职业导师。职业导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绝大多数为曾经在旅游相关企业任职多年并表现突出者或者为正在公司担任培训、管理等职位的专业人士。职业导师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对学生实习进行恰当的计划、组合与管理,以确保学生学习到更多企业所需的经验、技能、能力,同时职业导师的个人技能、管理思想和处事态度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5.学生的参与。前面的设计再优秀,没有实践教育的参与主体———学生,一切都变成了徒劳。因此,我们激发学生对实践教育的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设计让学生有所收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收获成就。努力与实习企业沟通,促使企业重视和爱护实习生,不简单地把实习生当作企业的“短期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在实习单位有工作尊严、有生活保障。
作者:唐玲萍孟丽杨丽萍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关键词:公共教育投资比例;GDP;GNI;财政收入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便开始使用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是否充足,以及政府对教育投资努力程度的高低。世界银行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定义是“对公共教育的公共支出加上对私立教育的补贴”(世界银行,2001)。在我国,与这一口径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应该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但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采用“财政性教育经费”这一指标来度量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经费,因此在下文中,凡涉及到我国的数据,“公共教育支出”指的就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此外,为了简便起见,以“公共教育投资比例”指代“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
本文将采用国际横截面数据和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影响公共教育经费投资比例的因素,并对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做出预测。
一、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图1):
(1)1978-1989年,公共教育投资比例时高时低,呈现不规则变动。
(2)1990-1995年,公共教育投资比例持续下降。
(3)1996-2003年,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平稳上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80年以来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基本保持在4.8%左右。因此粗略地看,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是偏低的。但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进行算术平均,其过于简单,缺乏性,因此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二、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预测
影响一个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由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即经济水平(以人均GDP衡量)较高的国家未必就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各级教育的入学率衡量),反之,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未必就有较低的可能有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因此,我们将采用两种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两个维度进行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
1、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教育投资比例
影响一个国家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最主要因素,是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一些学者以人均GNP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试图找出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各项研究涉及的时间段和国家为:1961-1979年,38个国家(陈良焜等,1988);1980-1985年,40个国家(陈良焜等,1992);1986-1997年,54个国家(岳昌君、丁小浩,2003)。这些研究使用了相同的计量经济模型,即线性-对数模型:
(模型1)
Yi表示第i个国家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Xi表示第i个国家的人均GNP。
我们将运用最新的数据对已有研究加以拓展,但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只能根据200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上述研究相同,我们仅仅使用了大国的数据,因为大国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结构比较完整,便于同中国进行比较,而且统计资料比较齐全。所谓大国的标准是:2001年人口在1千万人以上的国家(世界银行,2003)。按照此标准,我们使用了57个国家的数据,包括14个高收入国家、8个中高收入国家、15个中低收入国家和20个低收入国家。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是Eviews软件。
(1)使用57个国家数据的分析结果
我们利用模型1对57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括号内显示的是标准误估计值。斜率系数估计值为0.3408,其含义为:人均GNI增加1%,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增加约0.0034个百分点。在以往研究中,斜率系数的估计值分别为:0.792(1975-1979年,陈良焜等,1988);0.84(1980-1985年,陈良焜等,1992);0.4069(1986-1997年,岳昌君等,2003)。我们的斜率系数估计值是显著的(p<0.01),而且小于以往研究的结果,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57个大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影响力减弱了。
(2)使用中等收入国家数据的分析结果
根据这57个国家的数据(表1),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公共教育投资比例越稳定,国别差异越小(表现为变异系数越来越小)。特别是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数字特征表明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已趋于稳定。由此我们认为,对于不同收入类型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影响模式很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把高收入国家考虑在内,很可能会低估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增长速度。考虑到今后十多年内,中国仍将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着重关注在这一收入类型国家中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变化趋势应该更有现实意义。
表1:57个人口大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2001年)
中位数(%)均值(%)变异系数N
高收入国家4.84.810.1614
中等收入国家14.14.070.3723
低收入国家3.13.700.5520
所有国家4.14.120.4057
1:包括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
针对23个中等收入国家的数据,模型1的回归结果如下:
括号内显示的是标准误估计值。斜率系数的估计值表明:在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I每提高1%,公共教育支出比例提高0.0134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教育支出比例的影响要比考虑全体国家时大得多。
(3)对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预测
为了预测今后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发展变化趋势,首先应对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做出判断。根据最近一项研究的结果,中国2002-2010年人均GDP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9%,2010-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7.5%(中国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5)。另一项研究则认为2006-2010年GDP年均增长速度为8%,20101-2020年为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我们认为,后一项预测的可能性较大,由此,到2010年人均GDP年增长7.5%,2011-2020年人均GDP年增长6.5%应该是可能的。
2001年我国人均GNI为890美元,假定2002-2010年人均GNI年均增长7.5%,2011-2020年年均增长6.5%,则2010年人均GNI将达到1700美元,2020年将达到3200美元(均为2001年价格)。
根据57个国家的模型,2005、2010、2015和2020年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预测值是分别为3.95%、4.07%、4.18%和4.29%,这一结果与岳昌君等人(岳昌君、丁小浩,2003)的结论非常接近。根据23个中等收入国家的模型,2005、2010、2015和2020年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预测值是分别为3.23%、3.70%、4.12%和4.54%。
2001年,57个国家人均GNI的样本均值是6418美元,23个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I的样本均值是2707美元。从预测的角度看,给定的解释变量的值越接近解释变量的样本均值,预测结果越精确(古扎拉蒂,1995)。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使用哪一个模型,对于2015年和2020年的预测结果应该更为准确。
2、.教育发展水平与公共教育投资比例
我们还可以从教育发展水平所对应的公共教育经费比例的国际比较,来分析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我们假定,一定的教育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公共教育经费支持水平,这一支持水平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具有共性或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我们2000年教育发展水平接近我国2010年和2020年教育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平均水平,并据此预测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
(1)2010年公共教育投资比例
在2004年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对我国2010年教育发展水平给出一个基本估计:普及9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在55%-60%之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5%-30%之间。由于我国已经基本普及初等教育,2000年教育发展水平接近我国2010年教育发展目标的国家也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所以我们只分析中等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公共教育经费支持水平的关系。在初中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5%-60%之间时,大致相当于中等教育毛入学率70%-80%的水平。根据对我国2010年教育发展水平的估计,我们将2000年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在70%-85%之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35%之间的国家,视为接近我国2010年教育发展水平的国家。我们首先考虑只选择人口大国,但发现满足上述条件的人口大国数目太少,导致结果缺乏说服力。因此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考虑在内(该书一共提供了20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并将这些国家和地区按三种情形分组(三个组的国家有重合):第一组,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在70%-85%之间,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35%之间的国家;第二组,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在70%-85%之间的国家;第三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35%之间的国家。符合教育发展水平条件,并有公共教育支持水平数据的国家,第一组有8个(克罗地亚、摩尔多瓦、罗马尼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古巴、墨西哥),第二组有24个,第三组有23个。
通过计算均值和中位数,我们得到如下数据:第一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平均为5.29%,中位数为4.40%;第二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平均为5.12%,中位数为4.45%;第三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平均为5.11%,中位数为4.90%。
观察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均值和中位数的差异较大(特别是第一组和第二组),说明同一组别国家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差异较大。因此我们认为采用中位数更为合理,即2010年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应该在4.40~4.90%之间。
(2)2020年公共教育投资比例
我们对我国2020年教育发展水平的基本估计是,全面普及9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在80%-90%之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5%-45%之间。根据对我国2020年教育发展水平的估计,我们将2000年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在80%-95%之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30%-45%之间的国家,视为接近我国2020年教育发展水平的国家。我们将这些国家分为三组:第一组,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在80%-95%之间,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30%-45%之间的国家;第二组,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在80%-95%之间的国家;第三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30%-45%之间的国家。符合教育发展水平条件,并有公共教育支持水平数据的国家,第一组有5个(克罗地亚、斯洛伐克、阿塞拜疆、泰国和智利),第二组有25个,第三组有13个。
通过计算均值和中位数,我们得到如下数据:第一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平均为4.48%,中位数为4.30%;第二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平均为4.96%,中位数为4.50%;第三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平均为4.70%,中位数为4.30%。
同样地,我们根据中位数进行预测,则2020年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在4.30~4.50%之间。
上面的分析表明,如果我们根据国际上2000年教育发展水平要求的公共教育经费支持水平来进行预测,则我国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比2020年还要高。这一结果与前一部分用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得到的结果不尽一致,也就是说,与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越高,公共教育投资比例也应该越高的一般认识完全不同。但也许可以这样解释:在接近普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时期,是教育即将到达顶峰的努力极限时期,这一时期对公共教育经费的需求最为迫切,因此占GDP的比例也达到最高点。另外从个案考察,也可以发现教育发展水平高而公共教育经费比例相对较低的现象。如韩国与意大利比较,前者2000年中等教育净入学率为9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78%,公共教育投资比例为3.8%;同年后者中等教育净入学率为9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而公共教育投资比例为4.7%。这些现象说明,公共教育投资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数量关系,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3.进一步的讨论
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之外,财政供给能力也是影响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财政收入或支出占GDP比例的数据,我们无法对这一假设做出具有说服力的检验。但是,我们对11个可获得数据的高收入大国的分析表明,人均GNI对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并无显著性影响,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却是显著性的解释变量,并且仅仅使用这一变量就能解释公共教育投资比例样本总变异的50%以上。在收集到更完整的数据之后,我们将对这一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
三、基于我国历史数据的经验分析
如图1所示,1978-1989年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呈现不规则变动,因此我们只对1990-200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首先采用模型1,以人均GDP为解释变量,结果显示回归系数都不显著。我们把焦点转向财政供给能力,发现这一时期财政收入占GDP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变动趋势如出一辙:即1995年之前持续下降,此后持续上升(图2)。于是我们以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为解释变量,考虑到公共教育投资比例与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二者之间呈现简单线性关系的假设难以成立,因此应采用模型2。
(模型2)
Yt表示第t年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Xt表示第t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
根据1990-2003年的数据得到样本回归方程如下:
括号内显示的是标准误估计值。我们对模型中的两个时间序列进行了单位根检验(unitroottest)和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test),发现尽管两个时间序列各自都是不平稳的,但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线性关系,因而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得到的估计量是无偏的、有效的,t检验和F也是有效的。斜率系数估计值意味着在这一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每提高1%,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将提高约0.6%。
我们估计2004-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每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约25%;2011-2020年每年提高约0.5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30%。这样,根据上述样本回归方程就可以推算出2005、2010、2015和2020年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分别为3.46%、3.94%、4.18%和4.39%。
四、结论
1.利用不同变量(经济水平或财政供给能力)得到的预测结果相差不大,但和利用变量(教育发展水平)得到的预测结果差距较大(见表2)。我们认为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即在利用经济变量预测时建立了经济计量模型,而在用教育变量预测时仅仅采用了简单比较的方法。其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国家,因而从不同角度公共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就会得到不同结果。其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偏高,因此用教育变量预测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高于用经济变量预测的结果。考虑到公共教育投资比例衡量的是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供给能力和努力程度,而不是教育发展的经费需求,我们认为用经济变量来解释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变化更有说服力。
2.在国际横向比较分析中,我们采用了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在经验分析中,我们采用了财政供给能力作为解释变量,并相应建立了经济计量模型。从模型的拟合程度来看,后一种方法更为理想。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固然一个国家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但财政供给能力(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衡量)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公共教育经费最终来源于财政收入,一个羸弱的财政体系不可能为公共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如前文所述,对高收入国家的数据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但要得到更有说服力的论证,还需开展进一步的。
3.如果探讨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影响,在使用数据时应该尽可能涵盖所有收入类型的国家(即采用57国数据)。但如果目的是进行预测,那么我们认为应该使用中等收入国家的数据,其原因是我国已经是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中等收入国家,因此可以不考虑低收入阶段的情况,而排除高收入国家可以避免因这些国家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趋于稳定造成预测结果偏低。
4.综上所述,我们以财政供给能力作为主要预测依据,同时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认为如果我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那么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有望在2010年接近4%,而在2020年达到4.5%的水平。
表2: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预测
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
国际比较研究
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NI(美元,2001年价格)1200170023303200
公共教育投资比例(%)
57国数据3.954.074.184.29
23个中等收入国家数据3.233.704.124.54
解释变量:教育发展水平
中等教育毛入学率(%)70-8580-9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3530-45
公共教育投资比例(%)4.4~4.94.3~4.5
中国经验研究
解释变量:财政收入占GDP比例
财政收入占GDP比例(%)202527.530
公共教育投资比例(%)3.463.944.184.39
参考
UNESCO(2000)WorldEducationReport2000.
陈良焜等(1988)“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国际比较”,载厉以宁主编《教育经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良焜等(1992)“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载秦宛顺等主编《教育投资决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兴红(2004)“合理调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江苏商论》,第4期
古扎拉蒂(1995)《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中译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摘要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教育部财务司(2005)《教育经费统计资料》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性别与全民教育:跃向平等—2003-2004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银行(2001)《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世界银行(2003)《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小组;信息;目标语言
一、引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指的是具有不同水平的学习能力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实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目标最终的实现不是单靠个别学生独立学习完成的,而是需要同一小组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靠和信任而完成的。同一小组内的各成员不仅为学习必须掌握的信息(must-learninformation)负责,还须辅助其他组员学习,且保证在教师评价小组的成绩前,该组的所有组员都已理解了必须掌握的信息,以及具备和掌握了与必须掌握的信息相关联的能力和技巧。
二、合作学习的发展与研究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综观世界各国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合作学习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之创新和改革。合作学习能进一步改善由于学校教育而引发的,学生在感知,情感和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过去大量的研究都论证了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获得在学业成绩上更为明显的进步。Slavin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中谈到:在他研究的合作学习小组中,63%的合作学习小组都在学业成绩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在他看来,独立学习的学生必须与其他的学生竞争,以赢得表扬或其它形式的强化或奖励。在带有竞争意味的学习环境下,为了保证个人的学业成功,学生都倾向与班级里少数的“优胜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师预先布置的学习目标。然而,这群少数学生的学业成功却暗示着其他大多数学生的失败。通过合作学习,同一小组的每一成员均有获取学业成功的机会。因此,只要教师合理地、适当地运用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将会出现更多的学习“优胜者”。当成绩落后的学生和成绩中等的学生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编在同一合作学习小组时,他们会更努力地学习,争取尝试成功,取得进步。而这一观点又恰恰与维果茨基(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这一概念和作用相吻合。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加强了小组的内部团结,提高了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相互协作的热情。
在英语学习的领域,合作性语言学习一直被认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授方法。它能帮助英语学习者领会英语知识,促进言语技巧的发展。Kagan(1995),和Kessler(1992)都奠定了合作学习与目标语言教学中的理论联系。他们认为,合作学习不但为英语学习者营造了高度互动和互助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制造有意义的,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机会。因而,合作学习也为整合言语习得和内容学习的整合构造了坚实的平台。
上述的研究都集中阐释合作学习在理工科目和语言科目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能性。尽管如此,由于合作学习的理念于上世纪末才传入中国,部分教师依然对合作学习的绩效抱有谨慎或怀疑的态度。这也是合作学习一直不能成为中国学校教育中课堂主流的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所以,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为背景下,研究合作学习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于研究合作学习是否能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
三、被试者和研究的背景介绍
被试者是从某中学随意抽取的两个班,共54名(n=54)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家长均处于中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且具备中等至高等教育的背景。28名学生被编排在A班,另外26名学生被编排在B班。为了使共同学习法中的学生互教活动实现最优化,根据前一次测验的成绩,事先把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Stahl,1995),小组内成员所具备的领悟能力和学习水平是各异的。换句话说,全班各组的水平是平均且相等的。
被试者在实验中所学的课程为“高中英语”,是高一学生的必修科目。“高中英语”的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四种语言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综合的英语能力。高一的“高中英语”侧重强调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和掌握较复杂的英语语法规则。
54名被试者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汉语,以及由汉语派生出来的其它方言,在各种媒体和日常交流中占主导地位。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与传统全班讲授法相比,合作学习中是否更有效地提高这54名被试者的英语学业成绩。
四、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控制组(controlgroup)和实验组(experimentalgroup)实验前后(pretest-posttest)测试的设计,集中分析学生成绩的变化幅度。两班共54名学生交替地分配在控制组和实验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A班的28名学生被编在控制组,运用全班讲授法学习;B班的26名学生被编在实验组,运用共同学习法学习与A班相同的必须掌握的信息。B班的学生在小组学习期间可利用教师编写的学习指南指导学习。学习指南的内容是以学习材料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蓝本而编撰的。
第一阶段持续5天。在这5天里,A班的教师把所有必须掌握的信息口授于A班的28名学生。而在B班,5天的学习还包含了对B班学生学习前的2小时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了明确学习的目标,阐明合作的技巧,说明学习的任务,构建各合作学习小组内积极的相互依靠和个人责任。在小组学习的进行阶段,B班教师还需指导和监督每一学生在组内的行为,保证全体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在第一阶段的尾声,教师对A班和B班的学生均进行一次由学生单独完成的,内容相同的测试为阶段性评价。测试的内容都在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的范围之内,测试形式为20道词汇题和11道句子翻译题。
第二阶段的实验细则和第一阶段的实验程序和要求是一致的,但学习内容与第一阶段不同。A班在第二阶段作为实验组;而B班在第二阶段作为控制组。B班的26名学生通过全班讲授法学习;A班的28名利用共同学习法学习与B班相同的必须掌握的信息。A班的学生在小组学习期间可利用教师编写的学习指南指导学习。学习指南的内容是以材料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蓝本而编撰的。
第二阶段同样也持续5天。在这5天里,B班的教师把所有必须掌握的信息口授于B班的26名学生。而在A班,5天的学习包含了对A班学生学习前的2小时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了明确学习的目标,阐明合作的技巧,说明学习的任务,构建各合作学习小组内积极的相互依靠和个人责任。在小组学习的进行阶段,A班教师还需指导和监督每一学生在组内的行为,保证全体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在第二阶段的尾声,教师对A班和B班的学生都进行一次由学生单独完成的,内容相同的测试为阶段性评价。测试的内容都在学生必须掌握的信心的范围之内,测试形式为20道词汇题和11道句子翻译题。
本次实验的两个阶段,在两个班内,教师运用了相同的步骤和要求对待所有的学生,其目的是增强该实验的效度,确保研究的可信度、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研究结果
表格一和表格二的数据是两个班的学生,共54名被试者在两次测验中出现错误的数量。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不论被试者是A班或是B班的学生,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两次的英语测验中呈现了显著的在成绩上的差异。从被试者的整体成绩角度出发,运用共同学习法的实验组的学生,无论是在20道的词汇题,还是11道的句子翻译题,都获得了一个较理想的英语测验成绩。较之控制组的学生,实验组的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出错的数目有大幅度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两次测验出错数目的标准差说明了控制组学生的成绩离散程度大;而实验组学生的成绩相对集中,由此反映了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有效地缩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可见,在本实验中,无论是A班或是B班的学生,只要他们被编入了实验组,运用了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组的学生都具有获取飞跃性进步的趋向和潜力,而这点恰恰是在控制组学生所缺乏的。
从横向的统计分析角度出发,即在同一阶段内比较实验组的被试者和控制组的被试者出错的数量,第一阶段的测验中的20道的词汇题,实验组的学生的出错率比控制组的学生减少了19.92%;在11道句子翻译题的部分,实验组的学生的出错率减少了61.96%。至于第二阶段的测验,实验组在单词部分的出错率也降低了60.2%;句子翻译题的出错率则降低了70.06%。
从纵向的统计分析角度出发,即在同一被试者群体中比较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实验前后)测试中出错的数量,同是A班的学生,在20道词汇题的部分,第二阶段(实验后)比第一阶段(实验前)减少了69.23%的错误;在11道句子翻译题的部分,第二阶段的出错了也减少了84.77%。至于B班的学生,在单词部分,第一阶段(实验后)比第二阶段(实验前)的出错率降低了-3.57%;句子翻译部分则计得25.23%的错误降低率。
六、讨论
本次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有力地揭示了可引起我们教育者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本次实验,更深一层地证实了合作学习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业成绩产生积极作用的假设,尽管中国学生具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研究的结论提倡,在英语学习课堂,教师可施用合作学习,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态教学的方法。
第二,本次的实验也略为探究了合作学习的效用与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本次研究的测验中,20道的词汇题属于陈述性知识,11道的句子翻译题属于程序性知识。在两次测试中,实验组的学生在两部分的题目都呈现大幅度进步,相比之下,实验组的学生在11道的句子翻译题中的进步更大,所以说,合作学习更倾向于帮助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
第三,从实验中不难看出,在合作学习期间,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也不再是以往传统教学中的灌输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起步时充当一名设计者、组织者;在进行期间教师变成了一名执行者、参与者、协调者;到了结束阶段,教师又回到了评价者和责任者的位置。
正如上所述,构建在和谐友好和鼓励支持的课堂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意义的互动和交流,这乃是英语语言习得,随之实现语言内化的传导载体。这种由合作学习小组创造的传导载体,为长期处在由单一语种主宰的社会环境下,仅有少数机会练习目标语言的外语学习者制造了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运用目标语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House,J.D.RelationshipsbetweenInstructionalActivitiesandScienceAchievementofAdolescentStudentsinHongKong:FindingsfromtheThirdInternationalMathematicsandScienceStudy(TIM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structionalMedia,2000(27):275-88.
[2]Kagan,S.WeCanTalk–CooperativeLearningintheElementaryESLClassroom[Z].Washington,DC(ERICDocumentReproductionNO.ED382035),1995.
[3]Kessler,C.(Ed.).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Teacher’sResourceBook[C].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Regents,1992.
[4]Nicole,J.D.TheEffectsofCooperativeLearningonStudentAchievementandMotivationinaHighSchoolGeometryClass[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1996(21):467-76.
[5]Olsen,R.E.W.–B.,&Kagan,S.AboutCooperativeLearning[A].InC.Kessler(Ed.),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Teacher’sResourceBook[C].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Regents,1992:1-30.
[6]Slavin,R.E.CooperativeLearning[M].NewYork:Longman,1985.
[7]Stahl,R.J.CooperativeLearninginLanguageArts:AHandbookforTeachers[M].MenloPark,CA: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1995.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模式核算
旧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通常只核算经费支出,至于开支是否合理和必要,则无人问津。高校既无筹措经费的压力,也不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成了经济核算的从动者,从而淡化了效益意识,忽视了经济效益考核,也排斥了教育成本核算。因此,高校对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只是简单地计算支出数,并以此作为向国家申请预算的数据资料而已,长期处于“年初报预算,年终报决算,支出靠拨款,不足伸手要,教育成本不计算,经济效益无人管”的状况,从而造成高等教育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虽然后来国家对高校财务制度进行的改革中取消了预算内外割裂核算和使用的办法,实行了“核定收支,定额或定向补助,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预算管理模式,但由于其仍局限于计算预算收支余超的阶段,并未真正实行教育成本核算,从而致使高校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变成了一句空话。而这种教育成本核算的滞后性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弊病,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高校有限的教育经费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这与目前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改革高校现行的会计核算模式,建立新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1确立教育成本的概念
成本作为一个经济范畴,随着产品交换而产生,又随着产品经济发展而不断改变其表现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具有了全新的意味。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教育活动中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耗费的物质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并且这些资源的价值是那些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价值。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名合格人才,国家、家庭和社会所耗的全部费用,其中包括:第一,有形成本,即可以用货币计量和表现的耗费。它又可分为:社会成本,即国家和社会直接承担的教育费用;个人成本,指学生家庭负担的教育费用,包括学生在校期间交纳的学杂费、住宿费和必要的生活费用等项开支。第二,无形成本,指学生由于把时间用于求学而引起的机会成本。狭义的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培养每个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目前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①传授知识消耗的活劳动报酬,如教职工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部分、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支出等。②学生助学金(包括学生奖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学生补助费)、物价补贴、医疗费用等。③传授知识所应具备的物质技术条件消耗费用,如实验器具、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的消耗。④教学和行政管理费用,包括办公费、实习费、水电费、取暖费、差旅费、行政仪器设备费、校园绿化卫生费等。⑤其他费用,指除上述耗费以外的其他开支,如外籍专家费、外事活动费、学生活动费等。
2确定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
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应分别按照各专业、类别、层次的学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编制成本计算单,全面反映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生均教育成本和教育总成本。高校成本核算对象按专业性质划分为:理工、农医、文史、艺术、财经、师范等;按培养学生层次划分为博士、硕士、学士(本科生)、专科生等等。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有利于教育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以便于准确地计算各级各类学生的培养成本。
3明确教育成本项目
教育成本项目的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教育成本按计入方式不同分为直接成本项目和间接成本项目两大类。直接成本是指适宜于直接计入培养对象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①学生费用。指直接用于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学生物价补贴、特困生补助费,以及学生实习实验费、医疗费、学生活动费、招生费、毕业生派遣费、体育维持费等等。②教学费用。指直接从事教学的教师、教辅等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医疗费及教学差旅费、水电费、资料讲义费、其他业务费,和修缮费等等。间接成本是指不适宜直接计入,但为了组织和协调整个学校正常的教学及与教学相关的活动而开支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①管理费用。指从事教务管理、图书管理及党务、行政、后勤等部门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医疗费、办公费、差旅费、师资培训费等。②社会保障费用。指学校离休、退休人员的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等费用。③固定资产折旧费用。④其他费用。
4选择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有学年教育总成本、学年生均教育成本、某届学生生均教育成本三种方法。
(1)学年教育总成本是指某一学年在校学生所发生的全部教育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教育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通过对教育总成本的核算,可以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成本总水平,便于从宏观上控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学年生均教育成本是指某一学年在校学生的生均教育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学年生均教育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某学年在校生折合人数
某学年在校生折合人数的计算方法: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以本科生数为标准,将各类在校生折合成标准单位数,即本科生为1,硕士生为2,博士生为3,专科生为0.5,据此计算出某学年在校生折合人数。某学年在校生折合人数=某学年在校本科生人数+某学年在校硕士生人数×2+某学年在校博士生人数×3+某学年在校专科生人数×0.5。
学年生均教育成本是高校培养某届毕业生正在发生的教育成本,它为高校通过对不同年度教育成本的比较,分析升降原因,找出差距,及时提出改进措施,降低教育成本提供了可靠依据。
(3)某届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是指某毕业生在校期间全部的生均教育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某届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毕业生在校期间每个学生生均教育成本之和
某届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是培养某届毕业生已经结束的教育成本,将这一指标在同类高校这间相互比较,可以促使高校开展降低教育成本的经验交流,起到降低高等教育整体教育成本的作用。
运用以上3种方法核算教育成本,对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5建立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原则
5.1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实际成本是指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实际投入的人、财、物的货币表现值,按实际成本计价方法核算,方法简便,结果也较准确。
5.2会计期间学年制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育成本核算期间的划分不同于企业会计期间的划分,不能采用日历年制,而是采用培养周期学年制。这里所说的培养周期是从培养对象入校至毕业的时间,我国学年制是指从每年的8月份至次年的7月份为止的时间。
5.3权责发生制原则
在学生培养期间,培养投入与收益对象的培养进度往往是不同步的。如教学仪器、设备、房屋、图书等,在一定时期内均为一次性投入,这些投入可以培养很多届学生。一般情况下,投入在先,实施培养在后。因此,先开支的费用应按照比例计入当期和以后各期的教育成本中去,而不能将当期开支的所有费用全部计入当期的教育成本中去。为此,须增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累计折旧”三个总账科目。“待摊费用”账户,是用来核算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次性投资可在本学年和以后各学年重复使用但又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图书资料、低值易耗品、小型仪器、仪表等的购置费。该费用需要分摊到以后各学年的成本中去。“预提费用”账户,是核算应属于该学年成本负担,尚未支付但预先按规定提取计人本学年的费用,如应付税金、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累计折旧”账户,是用来核算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过渡性科目。
参考文献
英语也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练习最为紧要,但练习最容易变成机械练习。小学生的英语课堂练习,一变成机械,就显得呆板无味。在英语课堂,我们巧用游戏方法教学英语,一样的练习,但是可以免去干燥无味,而且小学生做游戏总不愿中间停止,总喜欢连续做下去,因此多设计游戏,小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可以增多。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充分利用实物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
Guessing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神奇的吸引力,这一游戏对于复习、巩固单词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文具这一单元,课前我把所有学过的文具收到一书包中,课堂上我让一生上前逐一取出文具,放到身后问:“What''''sthis?”然后让其他学生猜:“Isitapencil?”如猜中,全体学生说:“Yes,itisapencil.”猜中的学生可换下,自己出迷让别人猜。如此反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在反复猜的活动中,学生自然记住了单词。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令全体学生把手放到背后,教师拿出eraserpencilsharpener......等实物,一件一件给他们看,这是eraser,这是ruler,......等等。再令他们全体闭眼,拿出一种物品,送到任何一学生手中,然后问:“Whohasaruler?”由学生猜,没有的学生猜“Johnhasaruler.”或者“Maryhasaruler.”等等。如果John手里有一尺子,他就站起来说“Yes,Ihavearuler.”如果他没有也立即回答:“No,Ihavenoruler.”教师也可以同时对学生说:“DoesJohnhasaruler?”他们回答:“Yes,hehasaruler.”教师可用多种方法变更问语,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二、合理利用角色游戏,增强学生主动性。
儿童最喜欢模仿大人动作,这种模仿动作扩大出来就是表演,所以儿童也是喜欢表演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表演教英语。在角色分配中,对一些总要抢当主要角色的孩子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当配角,而对一些胆小怯弱的孩子应鼓励他们去当主要角色。在角色表演中,既要有利于孩子发挥特长,又要使孩子受到角色的限制,克服某些缺点,在角色中受到教育。如教学family这一单元,我设计了一下介绍家庭成员的表演:John和Tom是同学,John到Tom家玩,Tom向John介绍自己的家人:“Thisismymother.Thatismyfather.”然后有介绍JohnheisJohn.Tom也说:“Iamgladtomeetyou.”正说时,Tom的爷爷奶奶从外面回来了,Tom又介绍说:“Heismygrandfather.Sheismygrandmather.”John则说:“Goodmorning.”Tom的爷爷奶奶也对John说:“Goodmorning.”John离开Tom家时,可说:“Goodbye”游戏结束,在游戏过程中,儿童通过角色扮演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能在角色中练习英语,不发生厌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