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气象灾害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干旱。
干旱是指由于水分的收支及供求失衡而造成的水分短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极为显著。我国的干旱情况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季节性与区域性。我国的干旱平均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特大旱灾发生次数至少十余次。我国的干旱横跨四季,春季集中在华北、东北、云南、四川等地,夏季在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地区,秋季在东北西南、黄淮、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南等地,冬季则主要集中在南方。
2.洪涝。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降水量、土壤结构、地理位置、植被、季节等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洪涝灾害都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我国江河众多,每年汛期都会有一定的洪涝灾害发生。尤其是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耕地密集,洪灾频发必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特点分为:一是普遍性。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侵蚀。二是高损失性。根据1991年到2007年的中国历年洪涝灾害损失官方数据,其中损失中重度以上的年份个数有八个,损失金额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三是突发性。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然而防洪能力较弱,经常是洪涝灾害突袭来临,造成损失较大,突发性较强。
3.台风。
台风源自于热带海洋上产生的低气压,当近地最大风速超过17.2km/s时就称之为“台风”。我国在气候上受到了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气旋的影响,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受灾严重,台风也被人们称为全球上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台风具有影响范围广、季节性强、受灾程度大、出现频率高、以及灾区较为集中等特点。台风一般发生在5月到11月之间,由于受到西北太平洋与热带季风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成为台风的高发区,间接影响达到32个省市。
4.冰雹。
在农业气象灾害范畴内,冰雹是一种区域性较强的气象灾害,它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实、枝叶以及杆茎上,属于机械性损伤。冰雹灾害产生于强对流天气中发生,与地理位置、外部环境以及气象条件所形成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在山区、平原、内陆、沿海均由分布,可以说一种比较常见的气象灾害。近年来,在不经常发生冰雹灾害的湖南、江西等省也遭受了冰雹的袭击。我国的北方山区地带是冰雹灾害的高发区,导致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危害。
5.冷冻。
冷冻灾害主要指由于温度较低而引起的霜冻、寒冻等气象灾害,根据冷冻灾害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冻害与低温冷害。冻害产生于冬季期间,一般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冻害分为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两种,在此种条件下。农作物较易产生冻害,严重时农作物则会死亡。低温冷害则指的是由于温度偏低而使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发生障碍的情况,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的气象灾害。
6.其它气象灾害。
除了上述五种气象灾害以外,还有低温连阴雨、雪灾等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乃至农业经济都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报道,2007年,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遭受了连续十几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了很多农作物产生霉变,有的已长出的农作物也产生的烂果现象,致使农民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我国湖南、广西等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雪灾侵害,直接影响到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减产,农业经济稳定性失衡。
二、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产生,它对农业的不良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国疆土辽阔,包括多种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冰雹、冷冻等等,不同种气象灾害都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以洪涝灾害为例,每年七八月份是洪涝灾害的高发期,此时也是长江流域玉米的生长盛期,此时,如果发生洪涝灾害,容易造成大片玉米的绝收。
2.对农作物种植时间的影响。
如果时值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却发生了气象灾害会导致推迟农作物的种植,如果继续提前播种,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该农作物的整体产量与质量。以山东省冬小麦的种植为例,到了小麦的生长发育期却恰逢冷冻气象灾害,为了能够使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与诸多外界因素相适应,势必要延迟播种时间。如果提前播种,就会出现小麦在入冬前长势过旺,造成小麦过冬时遭受冷冻灾害侵蚀,从而引起冬小麦的产量下降。
3.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人们为了抵御气象灾害或者是不良气候条件而进行的工程农业,如保温、加光、人工建筑等,主要以花卉果蔬、田间作物以及水产畜牧营造一个小型的气候环境。气象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气象灾害也会对设施农业造成破坏,如暴雨、冰雹、冷冻等,都会造成相关设施的毁坏。
三、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农业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我国的农业经济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显著的上升走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分为十五个阶段,其中,1988年到1991年的农田受灾面积达到了全国农田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均每年的经济损失达到750亿元以上,而受灾面积则达到47952万平方公顷。根据2007年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达到50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占我国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3%。2008年,同样尤其气象灾害导致我国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100亿元,占GDP总值的4.5%。
2.农业经济影响频率加快。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至今,其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分别为12.5%、42.9%、60%、70%、100%,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频率不断加快,危害随之增加。平均每年国民生长总值的4%都被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所抵消,损失严重。
3.农业经济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发生,不仅对农业经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对其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旦气象灾害产生,将会极大地降低农业产量,而产量的降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季农作物的市场价格,由于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将会增涨,气象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短期通胀压力,不利于我国市场的稳定。
四、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1.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各地政府应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到农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内,由政府牵头对气象防灾减灾进行通盘部署,其构建完善的防御工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系统,以统一领导、联合进行的方式,有规律组织气象灾害的防御指挥、预报警报、防御实施;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从而保障各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开展大型农业设施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系统,减低灾害的破坏率。
2.掌握气象规律,调整农业布局。
气象灾害的产生与当前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要求相关政府与防灾减灾工作人员了解环境变化、掌握气象规律,提高农业对气象变化的防御性,进而调整农业布局,以达到农业发展与气象资源充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实现农业高产、高质,农业经济高效的目的。
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首先,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统,将减灾教育纳入各类农村教育体系中,通过该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气象灾害易发区人群了解灾害的起因及防御措施。其次,提高从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充分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的建设效益,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损失,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逐步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与补贴机制。
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天气农业保险模式,建立由政府牵头,商业保险公司参与,补贴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新模式,有效化解农业灾害风险,稳定农业生产。
5.增强生态意识,农业生产与气象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气象灾害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以对水资源污染控制与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与防灾减灾进行统筹考虑,比如对山、水、林等合理开局,统筹考虑村镇小气候形成,避免发生气象灾害。
五、结语
1.1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不断加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设了六要素自动气象站,乡镇加密自动气象站,酸雨观测站、土壤观测站和卫星接收站;建设了雷电监测仪和紫外线观测仪。宜春风廓线雷达和宜春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投入业务使用。这些监测项目的建成对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2加大防灾、减灾、避灾知识宣传
通过多种手段加大防灾减灾避灾知识宣传,让防灾避灾方法家喻户晓。积极利用下乡、上街、培训、广播、电视、报刊、电子显示屏、黑板报、手机短信、“2121”电话和互联网送防灾抗灾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同时通过这些有效手段及时将各种灾害发生的信息及时传送到广大群众手中,使各级党政领导指挥能力和群众自身防灾能力普遍提高。建立中小学校、乡镇场、村、企业、小II型以上水库气象信息员队伍,他们既是气象信息的传递员又是各种灾害的收集员和报告员。
1.3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人员和职责,一旦出现灾害可以随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做到快速反应,指挥有序,抗灾及时得力,有备少患。
1.4加强研究做到科学减灾
减灾手段和方法需要不断创新。我市高度重视减灾研究工作。一是成立了综合减灾专家组,定期会商预测灾害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强度,提出防范建议和措施。二是每年给出一定的经费用于减灾研究,近几年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奖励。
2持之以恒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科学研究,千方百计提高预准确率,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水平,为各级党政领导指挥防灾抗灾提供优质的决策服务。同时将气象灾害信息及其防范措施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迅速传播到广大群众手中。将气象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取限度。加快各涉灾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的建立。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效率。不遗余力地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避开雷电、地质灾害易发区。
3不断提高个人避灾能力
3.1学习掌握雷电知识
雷电分为直击雷、球形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直击雷是直接击打到建筑物或人体身上的雷;球形雷是指出现不规则的球状雷,也是目前的防雷难点;感应雷是巨大雷电流沿着附近突出物或导体向周围传播;雷电波侵入是由于雷击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数十万以上人员伤亡,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变暧气候异常,雷电强度愈来愈强,加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愈来愈多,损失愈来愈大。
3.2注意个人防雷,确保安全
摘要:分析得出影响天水苹果正常生长的主要农综合评价z业气象灾害是前秋9月大气干旱、冬季12—2月暖冬高温、苹果花期4月下旬高温干旱和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各灾害发生频率在53%~70%之间,以前秋9月干旱最多,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最少;前秋9月大气干旱以中—大灾为主;其他灾害均以轻、中灾最多,大灾居次;各种灾害因子重灾年份最少,仅在6%~15%之间。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估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为89%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均达100%,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气象;灾害;苹果生产;甘肃天水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之一,年均灾害损失约510×108~640×108元。其中由气象灾害引起的损失占85%左右,仅干旱、洪涝、风暴潮、冰雹、低温冷害这几种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97%左右,直接经济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76%以上[1]。天水地处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海拔在750~3120m之间,年均气温7.0~11.1℃,年降水量430~600mm之间,平均日照总时数2000~2400h,无霜期156~188d,极适宜优质苹果生产,是甘肃省主要苹果产业发展基地,所产苹果以个大、色艳、硬度强、糖分高、品质佳、耐储存而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花牛苹果”已获得全国知名品牌类注册证明商标,是支撑天水市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天水市现有苹果面积约6.5×104hm2,总产量约54×104t。但由于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气候差异显著,属全国气象灾害高发区域,干旱、洪涝、冰雹、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苹果产量、品质和优质率提高很慢,极大地限制了苹果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气象灾害评估技术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高度关注,但大多局限于单种气象灾害[2-5]的定性化研究。特别是针对多年生果树,在实况灾害资料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果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报道很少。为此,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影响该地苹果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并将各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划分等级,进行天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果树作物量化评估影响研究,为有效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最大限度减轻或减免农业损失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资料来源苹果产量资料取自天水市统计年鉴1978—2007年;相关气象资料取自天水市关山区清水、渭北旱区秦安和河谷区麦积二县一区气象站1978—2007年气象观测资料。
1·2研究方法
1·2·1代表点的选取根据天水气候区划,选取渭北旱区、关山区和河谷川区苹果种植面积较大的秦安县、清水县和麦积区作为代表点。
1·2·2苹果产量资料的处理苹果气候产量资料分解的方法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苹果农业气象灾害的分析评估研究。
在参照仅有的农业气象灾害观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将天水市苹果总产量资料按3、5年滑动平均法、线性法、正交多项式法、指数法等多种函数分解方法[6]提取其趋势产量。统计分析表明:天水市苹果总产趋势产量的提取以指数法效果最佳(图1),趋势产量提取方程为y=8682·2e0·126t(y:趋势产量;t:时间序列,t=1,2,3,…;n=30;r=0·93)。用y′i=(Yi-yi)/yi×100%计算逐年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6-7](y′:苹果气候产量增减率;Yi:苹果实际产量;yi:逐年苹果趋势产量;i:年份)。
1·2·3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的提取农业气象灾害对天水苹果生产的影响研究[8]中,通过分区统计分析,得出影响天水渭北旱区、关山区和河谷川区三区苹果正常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均为上年秋季9月大气干燥度,冬季12月至2月负积温的光照条件订正值和苹果花期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的大气相对湿度订正值,春季低温晚霜冻出现频率和危害程度正在逐步减轻。
为了更进一步提取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将3个气候区主要灾害因子与天水市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进行逐步回归[9],建立如下影响苹果气候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提取方程:式中,y′i为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K′9秦安为渭北秦安上年秋季9月大气干燥度∑T≤0℃×Q12-2麦积为河谷区麦积冬季12—2月负积温的光照条件订正值;TM4月下旬/U麦积为河谷区麦积苹果花期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的大气相对湿度订正值;Tn4月下清水为关山区清水苹果花期4月下旬平均最低气温。12—2月暖冬高温虽然不属于气象学上定义的气象灾害因子,但随日益加剧的暖干气候[10],暖冬高温对苹果生长影响极大,仅次于前秋9月干旱灾害。
1·2·4气象灾情等级划分标准将渭北秦安上年秋季9月干旱(用大气干燥度表示)、河谷区麦积暖冬(用冬季12—月负积温的光照条件订正值表示)和花期高温危害(用苹果花期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的大气相对湿度订正值表示)、关山区清水春季低温危害(用4月下旬最低平均气温表示)4种标准化处理后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标准值作为成灾变异值。再将1978—2007年30年成灾变异值中大于或等于0·1以上的成灾变异值(春季低温为小于或等于-0·1以下的成灾变异值),按变异值的离散程度[11]分成相等的4个组,从小到大将灾情等级依次划分为轻灾、中灾、大灾和重灾4个等级,并采用分级赋值和内插法依次赋以1~3、4~6、7~9、10~12。9月干燥度(秦安)、暖冬(麦积)和花期高温(麦积)成灾变异值小于0·1为无灾;春季低温(清水)成灾变异值Z大于0·1为无灾,无灾年份灾害等级分值ci按0分赋值(表1)。
1·2·5灾情指数的计算及综合评价方法式(1)得出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渭北秦安上年秋季9月大气干旱、河谷区麦积12—2月暖冬和4月下旬花期高温干旱、关山区清水春季4月下旬苹果花期低温危害。
为此,本文将以上4种灾害作为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用式(1)计算得出的相应站点灾害因子的贡献率(方程中相应灾害因子系数/4种灾害因子系数绝对值之和×100%)作为相应站各类灾害因子的影响权重(wij:其中渭北秦安9月干旱w1=37%;河谷区麦积暖冬w2=27%,花期高温危害w3=22%;关山区清水春季低温危害w4=14%),并与其对应站点相应灾害类型的等级分值相乘,4种灾害类型进行累加[式(2)]就得到农业气象灾情的灾情指数(Pk),并以此作为农业气象灾害危害评估指标,与苹果气候产量增减率实况分级进行对比分析(苹果气候产量增减率实况亦分为无、轻、中、大、重5级,分级方法同灾害成灾变异值分级)。
Pk=∑4j=1Cij×wij(2)式中,Pk为灾情指数;Cij为4种灾害等级分值(i:1978—2007年各年份,i=1,2,3,…,30;为4种农业气象灾害,j=1,2,3,4;下同);wij为相应灾害因子的影响权重。灾情指数(Pk)越大,表明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大,灾情越重;反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灾情越轻。
2综合评价
2·1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布表2是影响天水苹果生产的前秋9月干旱、冬季12—2月高温、花期4月下旬高温干旱气候和春季4月下旬低温发生频率统计。1978—2007年30年中,前秋9月旱灾最多,发生频率70%,主要以中—大灾为主,占旱灾年份的52%;轻灾年份次之,占38%;重灾年份最少,占10%。暖冬和花期高温灾害次之,发生频率分别为63%和67%,均以轻灾为主,分别占灾害年份的47%和45%;中—大灾次之,分别占47%和40%;重灾年份最少,分别占5%和15%。春季低温危害最少,发生频率53%,仍以轻灾居多,占灾害年份的50%;中—大灾次之,占44%;重灾年份最少,占6%。
2·2综合评价将式(2)计算的逐年农业气象灾害综合灾情指数(Pk)分成1、2、3、4、5相等的5个组从小到大将灾情等级依次划分为无灾、轻灾、中灾、大灾和重灾5个等级与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实况分级(表3)进行对比分析。
天水市1978—2007年30年逐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苹果生产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实况(表4)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无灾11年,与实况相符10年,评估准确率91%。灾害年份中,评估轻灾9年,与实况相符8年,评估准确率89%。评估中灾5年,大灾5年,重灾1年,均与实况相符,评估准确率均为100%。灾害年份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较高,特别是重灾的1991年、大灾的1984年、1987年、1989年、1992年和1997年,苹果均出现较大幅度减产,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
3结论与讨论
(1)分析得出影响天水苹果正常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前秋9月大气干旱、冬季12—2月暖冬高温、苹果花期4月下旬高温干旱和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各灾害发生频率在53%~70%之间,以前秋9月干旱最多,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最少;前秋9月大气干旱以中—大灾为主;其他灾害均以轻、中灾最多,大灾居次;各种灾害因子重灾年份最少,仅占6%~15%。
(2)综合评估表明:影响天水市苹果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估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89%)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均达100%,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
(3)由于苹果灾害实况调查观测资料极少,给苹果灾害的评估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为此,本文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利用苹果产量资料,在参照仅有的农业气象灾害观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将指数法分解后的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按其离散程度确定为无灾、轻灾、中灾、大灾和重灾5种灾害程度实况类型。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的提取,也是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理论提取。研究结论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较高,在缺乏农业气象灾害实况观测调查资料的情况下,可作为气象灾害评估的有效方法,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因苹果灾害实况灾情资料极少,现实生产中仍有待更进一步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世奎,霍治国,王道龙,等.中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对策[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2]刘濂,王卫,刘东都,等.河北省3种农作物气象受灾程度分级与灾害损失率分区的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7,5(4):
[3]徐良炎,高歌.近50年台风变化特征及灾害年景评估[J].气象,2005,31(3):41-45.
[4]山义昌.冬小麦风雹灾害的等级划分与灾情评估[J].气象,1998,24(2):49-51.
[5]魏丽,王保生.江西省区域性洪涝灾害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8,19
关键词:气象灾害事件;耦合;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67-03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GUO Xiang1, ZHANG Ai-rong2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model in concept o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tha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is the resul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information, behavior as main body and accordingly analyzes the coupling driving force, it points out the structure of driving force and power source, at last further analyz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from the interest pressure and the information divid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coupling; dynamic mechanism
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成为近年来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一个巨大现实问题。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市内80%的地区被水淹没,1200多人死亡,全部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在该事件中,政府应对失误导致此事件由单纯的气象灾害向人为的社会事件转变,造成10万人被困避难所且缺水断粮,整个新奥尔良市的正常社会秩序完全被破坏,抢劫、放火、杀人等严重事件也频频发生——一场天灾演变为一场人祸[1]。在我国,2007年广东湛江遭遇两百年一遇罕见特大暴雨,也出现过在面临严重洪涝灾害的应急管理的同时政府却要处理关于即将引发大地震的谣言的情形。
大量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失败的案例表明: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极具风险的挑战性活动。气象灾害事件的产生与发展固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气象灾害事件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对气象灾害事件内在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展开,有助于气象灾害事件的减缓和恢复。
一、气象灾害事件的界定
气象灾害事件,亦即因气象灾害所引发的社会事件,是指因气象灾害而引发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发展途径和演变规律尚未确知,灾害程度难以预计,常规防治手段失效,对区域内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的社会事件。
气象灾害事件不同于气象要素,这表现在气象灾害事件本质上是诸多气象要素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气象灾害是因气象要素所引发的灾害损失,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气象灾害事件是气象灾害在人类社会领域的逻辑延展。前者是后者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气象灾害事件是气象要素在影响上的扩大。当气象要素仅局限在气象领域内,其不构成气象灾害事件。只有当其对社会性的人产生巨大影响的时候,才被称作为气象灾害事件。气象灾害事件是对社会自身的容忍度的突破。
气象灾害事件具有耦合性、快速扩散性以及变异性等特征,是一种社会非常状态,更多表现为全新类型、全新危害特征,与常态社会下的解决方案有很大差异。
气象灾害事件不是气象灾害本身,而是气象灾害所引致的社会事件。当气象灾害现象如台风、干旱、暴雨等出现后,其破坏性影响最初是根据其内在的自然规律来发展、演化的。考虑到气象灾害现象是对人类社会系统造成的损害,气象灾害事件实际上是各类气象要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图1即为气象灾害事件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因假设。
根据此概念模型,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与演化涉及4个方面因素的作用——社会因素、行为主体、气象要素及信息。在这一模型中,气象要素是气象灾害事件发生的逻辑前提,信息在气象灾害与行为主体之间建立起联系,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耦合作用,相关耦合信息为行为主体所感知,行为主体对此产生心理异常并引致行为变异,最终导致气象灾害事件。
同时,根据此模型,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存在有两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气象要素与社会因素的耦合作用,其次是耦合作用信息对行为主体的传播。耦合作用中的社会因素众多,包括政府管理中的信息沟通因素、应急处置因素、政府协调因素、政府决策因素以及公众的心理恐慌因素、公众的危机意识、行为倾向等。其中,促成气象灾害事件中众多社会因素发生耦合作用的动力机制是需要首要厘清的问题。
二、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的驱动模型
所谓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事物发生目的性变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机制则是指推动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该机理的各种关系所构成的综合系统。动力机制是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之所以发生的动力源,也是进一步认清气象灾害事件演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气象灾害事件中的耦合作用是推动气象灾害事件演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是在一定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实现的。耦合必须有动力,无动力驱动则无法形成耦合。因此,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驱动模型可用图2来描述。
根据这一耦合驱动模型,在最初的原始动力源的驱动作用下,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了耦合作用,耦合作用的结果会以信息的形式扩散,并对动力源造成影响,以此发生循环反复。根据这一驱动模型,信息生成与信息扩散构成了耦合作用发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三、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动力构成分析
(一)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分类
相关研究表明,气象灾害事件耦合可以分为:①持续性耦合、间断性耦合和一过性耦合;②条件性耦合和随机性耦合;③诱发性耦合与演化性耦合;④结构化耦合与非结构化耦合。根据这样的分类标准,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类型也可以作相应划分[2]。
(1)持续型动力和间歇型动力
持续型动力是在气象灾害事件中,推动耦合作用连续进行的原因,其包含于整个气象灾害事件诱发和演化过程。持续型动力在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阶段表现为自然力的持续作用;在演化阶段,则表现为各种社会力的持续作用。间歇型动力是导致间断性耦合的原因。以气象灾害事件中的谣言耦合为例。谣言往往伴随着心理恐慌、泄愤、寻求合理解释等会出现传播的和低谷。当政府信息不透明、公众对气象灾害事件缺乏足够认识的时候,谣言就会与特定气象要素发生耦合;反之,当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则推动谣言耦合的动力将会不足,导致耦合作用减弱或不发生耦合。2007年的湛江暴雨事件体现尤为明显。
(2)结构性动力和随机型动力
结构性动力是指导致耦合不可避免的发生的动力。该动力与气象要素、社会因素的特征和结构无关,是由耦合动力的本身特性所决定的。此时,推动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耦合的作用力是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随机型动力则是指本身具有不定性、无规则性的特征而导致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原因。随机型动力推动的是随机性耦合。
(二)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源
一般来说,研究者往往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面动力源展开分析。对于危机或公共安全事件的动力机制研究的文献只有王伟等人的研究[3]。王伟等人提出了危机演化中的信息动力机制,提出了“5力模型”(图3),将危机事件演化界定为演化的内趋力、形成的诱发力、自身的破坏力、管理的控制力和媒介的影响力等5个方面的合力共同推动的结果。该模型对于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动力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在气象灾害事件中,与5力模型作用不同的是,耦合动力作用的对象即各种社会因素是不确定的,同时,施加影响的力本身也是不确定的。这大大增加了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不确定性。
从宏观层次来看,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源可以分为自然力和社会力。
(1)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自然力
根据刘静暖[4]的研究,广义的自然力是指自然物质天然具有的影响人类福利的能力,是效用、使用价值、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力以及承受其他物质扰动能力的总称。自然力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力的作用对象与效果。在气象灾害事件中,自然力尤指物理、化学规律。自然力的作用阶段相对比较确定,主要集中在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阶段。自然力的作用客体主要是自然环境类耦合因子,这主要包括水文因素、地理地质因素等。
(2)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社会力
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社会力是指在气象灾害事件中,特定的行为主体为了追求特定的利益所形成的行为选择的趋向力。王浦劬
[5]认为,所谓利益,是指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由需要(即人的心理基础)、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3部分构成。利益驱动是社会力的核心。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各主体间结成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于社会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各主体的能力的大小即为社会力的大小。
四、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机制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利益压力和信息势差构成耦合作用动力机制的完整结构。
(一)利益压力
利益压力是利益主体在利益理想与利益实现能力之间的差距。利益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时变性。气象灾害事件中,不同时刻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压力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时刻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压力也不一样。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错综复杂,彼此纠结在一起,共同促进了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作用。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利益压力主要受到利益的内容、利益主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益主体的利益感知能力对于利益压力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感知敏感亦即利益认知能力强,则容易导致多重行为选择。在2011年由于暴雨而导致的各地的“看海”事件中,不同的政府部门、各地市民都对事件的不同方面提出了不同利益要求,对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形成了严重的舆论压力,而政府只有正视相关信息,努力改正才能够减轻舆论压力。
气象灾害事件中,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的耦合由利益压力而启动。各社会利益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促进耦合作用。并且,利益压力越大,则越容易发生耦合作用;反之,则越不容易发生耦合作用。
(二)信息势差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各主体的信息拥有量是不对等的。政府作为信息的拥有者拥有大量的信息,而公众的信息则需依赖于政府。这样就会导致政府和公众之间出现信息的差距,由此而导致信息势差的存在。所谓信息势差是指不同信息主体所拥有的信息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
信息势差的存在有其结构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这主要表现在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主体的差异以及信息主体在信息分配上的差异。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基本的信息主体构成有应急决策者、应急执行者、承灾者和公众。这样,由于信息主体的物质技术的差异、环境条件的差异等会导致信息势差的存在。比如,政府决策者根据其所具有的决策者地位,可以在法定范围内获取相关部门或组织提供的各类信息;而公众和承灾者则只能根据政府提供的信息或者小道消息或者谣言来充实自己的信息。
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势差扮演着耦合的催化剂的重要角色,从外部为耦合作用提供推动力。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接连出现四次严重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致使我国南方近20个省(区、市)遭受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由于灾害的突然出现,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等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进而演变成灾害性天气事件,此事件最终导致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虽然相关气象专家指出:2008年1月份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此次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直接原因,但是,由于信息势差的存在,加之信息沟通不畅,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未被社会所重视,对于冰冻灾害事件加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冰冻灾害事件的高峰期,也曾出现与其他类型的灾害性天气事件相似的谣言问题,导致公众的心理恐慌,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负面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势差的强大威力。
同时,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势差与信息的分布、信息手段紧密相关。比如,湛江暴雨事件中,暴雨爆发后,关于湛江即将爆发地震的谣言在短时间内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广泛传播;同时,政府在初期未及时应对也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一旦政府辟谣,则在短时间内相关谣言被攻破,谣言丧失了传播的土壤,避免了更大程度的社会混乱的出现。因此,在对信息势差管理中,政府如何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化解信息势差的壁垒,来缓解或消除气象灾害事件是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琦. 灾难过后的反思:关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研究综述[J]. 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 (2):241-250.
[2]郭翔.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信息扩散与耦合机理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王伟,靖继鹏,魏仲航. 基于复杂特性分析的危机信息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 (10):105-106.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气象灾害;危害;防御
中图分类号:TU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的主要气象灾害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气象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气象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9年颁布的《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针对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给出了明晰的指引。为了加强对城市气象灾害的服务,针对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使城市容易形成城市积水内涝、高温热浪、雷电灾害以及城市特有的“热岛效应 ”、“狭管效应”等气象灾害。
1.1城市内涝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生产活动和特殊地面结构共同作用于大气,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雨岛效应”加剧,城市降水量增大。研究证实,城市及其下风方向“雨岛效应”明显。由于“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易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而高层建筑对气流的强迫抬升作用加剧城市的局地暴雨。加之城市大面积硬化直接导致城市降雨时渗透性不好,阻碍了雨水向地下的渗透,增大了地面径流,也加重了出现城市内涝的机会。城市区域性内涝的加重,引起公路、街道因排水不及造成汽车熄火。交通堵塞,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大的暴雨对城市安全产生威胁,会导致洪水机会增大,加剧了城市的防洪压力。暴雨导致的洪水能冲毁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中断城市的运输、供水供电等。
1.2雷电灾害
城市在长高,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的电子器件也在不断增多,电脑网络、程控交换机系统及家用电器一天天增多。随着各类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应用。致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逐年上升。而这些电子产品抗干扰能力弱,特别经不起感应雷击。据气象专家介绍,造成雷电灾害的原因有多种,而城市新建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加是导致雷电活动不断加剧的原因。
雷电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其中的大量事故发生在城市。建筑物内的现代化通信、计算机等抗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普及是雷电灾害频繁的客观原因。还有不少高层建筑物的防护设施不完善使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隐患;大量通信网络等设备未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进行防雷设计便投入使用,也容易导致雷电灾害的发生。雷电灾害造成建筑物及大量电子设备被损毁。
1.3雾灾
雾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城市“热岛和干岛效应”下,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干岛效应”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城市的高楼又抑制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且以人工地物代替自然地表,引发风向、风速的变化或风的生、消。形成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加剧了雾灾。雾天能见度极差,易造成交通事故增多。还影响微波及卫星通讯,使其信号锐减,噪音增大。同时雾天空气污染加重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
1.4“狭管效应”带来的灾害
“狭管效应”是城市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所谓“狭管效应”就是由于城市高层建筑间距小,大风迎面吹来后无法顺畅通过只能聚集在很小的空间内。狭管效应”在城市特殊环境下会“放大”气象灾害。如城市街道两侧整齐划一的高楼产生的“狭管效应”,会使局地六七级风速时通过高楼之间的瞬间风力可以达到十二级以上。“狭管效应”其威力大小,和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间距、建筑物的位置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高层建筑物越多、体积越大、间距越近,出现“狭管效应”的机会越大。城市“峡谷风”是各大城市面临的新问题,有关国际组织早已将其列入大都市面临的20种新的城市灾害中。由于高层建筑布局不合理,空气流动产生城市建筑间的“狭管效应”,会加重城市某些地区的大风危害,吹毁设施、火灾增多、致人伤亡、汽车被砸等事件。
1.5“热岛效应”带来的灾害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下垫面大量人工构筑物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都市中大多是钢筋水泥等构物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水泥面上的温度57℃时,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达到63℃),且建筑物本身对风具有阻挡或减弱作用,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随着城市绿地的减少,水泥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使城市高温现象越来越突出。加上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各种机动车辆及大楼空调设备所排出的热气更加剧了高温热浪的危害。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对策2.1加强科技研究,提高科技贡献率 气象科学是防御气象灾害的“尖兵”,在防灾、减灾中起着先导作用,加强科学研究,应围绕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应对,组织精干力量对乐清市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的物理量场特征进行总结,提炼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关键物理量特征指标,对上级气象部门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进行本地化。加快未布点乡镇的自动站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不仅要力求报出落时落点、量级范围,还要延长预报时效。 2.2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城市气象服务能力继续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积极推进水文、国土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气象防灾知识普及能力,充分发挥部门协同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提高城市气象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根据气象灾害轻重程度的预测结果,及时完成影像、图标警示信号的制作,迅速气象灾害信息。在城市中心或人流密集区设立电子显示屏,争取最大的信息覆盖面,为防灾减灾争取时间。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站、因特网、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气象预警信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灾害性天气的最终识别和预警,建立基于GIS的省-市-县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联防系统。 2.3完善预案编制,提高社会防灾综合能力 应高度重视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增大、频次增多的客观事实,提高城市防汛排水系统的防御标准,加强城区排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城镇一级的各种预案,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气象及衍生灾害,并纳入预案,使得救灾人员和物资第一时间投入应急处置,并有效发挥作用。
预防和减轻城市气象灾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共防灾、救灾体系,体系建设应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以人为本为原则。
2.4改善城市生态气候,重视气候资源保护 改善城市生态气候是防御城市气象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程度的空气污染都与大气中的空气流动、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有关。日照在城市总体布局中也有重要作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要考虑日照的年、季、日变化规律。城市绿化对净化大气、改善市区生态气候有重要作用,可起到降温、增湿、降低风速和减少噪音的作用。 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气象灾害,还可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气象局应抽调精干力量,研究建立城市气候模型,将气候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使城市和建筑物与城市气候相适应,作出最优化的建筑设计,创造出适宜居住的城市生态环境。
3结束语
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造成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城市环境、资源和灾害问题突出。面对快速持续的城市发展趋势及带来的严重问题,需要极大地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提高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服务系统建设。城市公共气象服务义无反顾地履行着它的职能,诊断城市气象灾害病症,排查城市气象风险,力求让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更强、城市公众气象服务更精。
参考文献:
[1] 董旭光,王栋成.济南城市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C].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 [2] 胡晓梅,钟琦.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17-18.
(1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南昌330045;3教育部/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4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摘要:利用广西1981—2012 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等4 种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近32 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2 年4 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1988—1992 年干旱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90 年代中后期干旱受灾率较小且变化平缓;21 世纪以后广西又处于较旱阶段;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尤其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及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4 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对粮食作物、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玉米等,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说明干旱和洪涝是影响广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产;灰色关联分析;广西
中图分类号:S166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77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批准号:U1033004)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王燕,女,1972年出生,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林业生态及农林业气象学教学科研。通信地址: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Tel:0791-83813243,E-mail:wangyan312@163.com。
通讯作者:黄国勤,男,1962年出生,江西余江人,首席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主要从事耕作制度、农业生态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通信地址:330045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Tel:0791-83828143,E-mail:hgqjxnc@sina.com。
收稿日期:2014-08-05,修回日期:2014-10-10。
0 引言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属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省区之一,最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其次是玉米[1]。由于其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广西成为中国气象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表现为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成灾比例高的特点[2-5]。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害、热带风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种气象灾害常常并发或交替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6-9]。对广西近些年来气象灾害影响,特别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定量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广西1981—2012 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害)的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10-14],以找出各种气象灾害对广西农作物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农业综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农业灾害灾情指标一般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农作物灾损量等,每种指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灾害强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危害程度[15]。本文采用1981—2012 年广西各种气象灾害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资料来源于中国种植业信息网—灾情数据库;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资料来源于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农作物数据库。
1.2 分析方法
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法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由于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均有变化,为了合理反映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本文用受灾率(即农作物受灾面积与总播种面积的百分率)对受灾情况进行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小。农业气象灾害系统是农业系统与气象灾害系统两个灰色系统的复合体,因此可以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区分析各气象灾害的综合影响大小。以农作物产量作为参考序列,各种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为比较序列,求其关联度和关联序,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关联度分析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
(1)设参考数据列为X0={x0(k), k=1,2,…,n},比较数据列为Xi={xi(k), k=1,2,…,n}(i=1,2,…,n)。
(2)原始数据变换:目前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原始数据变换主要有均值化变换、初值化变换和标准差变换。本文对参考数据列和比较数据列进行均值化处理,使之无量纲化、归一化。
(3)求绝对差:Δi(k) =x0(k)- xi(k) (i=1,2, …,m;k=1,2,…,n)
(4)求关联系数ξi(k):计算各比较数据列与参考数据列在各时刻的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ρ为分辨系数,其意义是削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ρ∈(0,1),一般可取0.1~0.5。本文取ρ=0.5。
(5)求关联度ri:取ξi(k)的算术平均值。
(6)关联序按ri的大小排序,就形成关联序。它直接反映了比较系列对参考系列的贡献大小或主次关系。ri的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的程度越大,ri的值越小,则其关联程度越小。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由图1 和图3 干旱受灾率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其5年滑动平均距平的变化可见,近32 年广西旱灾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1981—1988 年旱灾率呈渐增趋势,变幅达22%;1988—1992 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其中1988 年最大,达25.7%;1993—1998 年干旱受灾率小,波动平缓,变化位于5.2%~7.4%之间;1999 年以后干旱受灾率较大,波动剧烈,其中1999、2004 和2010 年干旱受灾率分别为16.28%、17.8%和18.3%;而2001、2002 和2012 年受灾率分别为0.84%、1.6%和1.3%。从5 年滑动平均距平来看,20 世纪80 年代旱灾的受灾比表现为正距平,而涝灾为负距平,说明这个时期广西处于较旱时段。
洪涝是广西第二大农业气象灾害,其历年的受灾率(7.5%)低于干旱(11.8%)。由图2 可见,近32 年来,洪涝受灾率总体上以0.6 个百分点每10 年的速率增大。1981—1993 年洪涝受灾率小,且年际变化幅度不大,多数年份受灾率在5%以下,1993 年以后洪涝灾害受灾率5.2 个百分点每10 年的速率显著减小,其中1994年受灾率最大,达27.6%。从5 年滑动平均距平来看,20 世纪90 年代洪涝受灾率表现为正距平,干旱受灾率为负距平,说明这个时期广西为相对湿润期。
风雹灾害包括大风和冰雹两种灾害。其发生的主要特点是范围小、时间短、来势凶猛、强度大,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是使植株受机械损伤[16]。由图5 可见,1981—2012 年,广西风雹灾害以0.9 个百分点每10 年的速率增大。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农作物受风雹灾害轻(约2%),略有增加但变化幅度小。1994年以后受灾率波动大,特别是1997—2008 年风雹受灾率呈周期性增大,其中2008 年最大,达12.97%。5 年滑动平均距平(图4)显示,风雹受灾率在20 世纪90 年代初、2002 年以后表现为正距平,说明此阶段风雹对农作物影响相对较强。
低温冷害是生育期因温度低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并引起减产的自然灾害[17]。由图6 可见,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广西低温冷害的受灾率介于0~1%,受灾程度变化平缓,农作物受低温影响小;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低温冷害的受灾率呈周期性波动,变幅较大(达12.5%),农作物受低温影响较大。
2.2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是广西主要的农作物。根据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思路和要求,本文采用1981—2012 年广西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双季早稻单产、双季晚稻单产、单季稻单产和玉米单产数据为参考序列,选取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冷害的受灾面积为比较序列,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以上4 种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联度和关联序列,结果见表1。
由表1 可知,干旱、洪涝对广西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大,低温冷害的影响最小,风雹影响次小。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春季的烂秧天气和秋季的寒露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早稻烂秧天气影响严重,后因品种改良及耕作技术的提高,早稻受春季低温、晚稻受秋季寒露风危害大大减小。风雹灾主要是台风、雷雨大风及冰雹产生,广西风灾主要发生在夏季,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季,风雹灾的发生一般范围小、时间短,所以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大。广西干旱有春旱(2—4 月)、夏旱(6—8 月)、秋旱和冬旱之分,以春、秋旱发生频率最高(年年发生)、范围最广,夏旱次之,冬旱最轻。广西一年四季均有暴雨出现,但以夏季风盛行期间(4—9)月较为集中,特别是6—7 月份易形成洪涝灾害[1]。
广西早稻的生长期为3 月中下旬至7 月上中旬,春旱直接影响早稻播种及前期生长,而生长的后期,常受洪涝灾害的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对双季早稻而言,干旱为主要的气象灾害,洪涝次之。
广西晚稻的主要生长季大约在7—9 月,不但夏旱经常发生,而且常常出现夏秋连旱,使水稻的抽穗开花以及灌浆不能正常进行,结实率降低,空壳率高,严重影响产量。
广西种有春玉米和秋玉米,多种植在丘陵山地,该地区恰是干旱高频严重区,干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拔节、抽雄、吐丝期,造成减产。
对单季稻而言,洪涝灾害的影响最重,干旱次之。广西单季稻生长期大约在5—9 月,正是广西暴雨集中期,特别是生长前期和中期,洪涝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单季稻的生育进程,中后期常受夏、秋干旱影响,使水稻的抽穗开花以及灌浆不能正常进行,结实率降低,从而影响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1)1981—2012 年广西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冷害等4 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特别是1988—1992 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较小且变化平缓,21 世纪以后干旱受灾率较大且波动剧烈;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变幅不大,特别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
(2)对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农作物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干旱和洪涝是过去32 年间广西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对农业的影响程度最小。4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对粮食作物、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玉米等,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因此防御干旱、洪涝是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提高广西农作物产量的关键。
广西农业气象灾害频发,正确认识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特征是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的前提。现阶段广西处于较旱阶段,抗旱仍是广西现阶段和未来一定时期主要的农业防灾减灾主题。风雹灾不断增大、低温冷害随机发生,虽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少,但近年来其发生范围和强度在不断增大,因此对二者的预防仍不容忽视。因此,农业生产要根据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本地的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同时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及防御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赵其国,黄国勤.广西农业[M].阳光出版社,2012:11-12.
[2] 杨年珠,涂方旭,黄雪松,等.中国气象灾害大词典·广西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59-369.
[3] 何燕,高永珍.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广西农业科学,1998(5):254-257.
[4] 周绍毅,徐圣璇,黄飞,等.广西农业气候资源的长期变化特征.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168-173.
[5] 何如,黄梅丽,李艳兰.近50 年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2):12-15.
[6] Li Y L, He Ru, Qin W J.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DroughtDisaster in Guangx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6):62-65.
[7] 黄雪松,邹立尧,魏春秀,等.广西农业干旱灾害演变态势与应对策略[J].气象软科学,2009(2):40-45.
[8] 胡小晖,延军平,欧维新.1950 年以来广西洪涝灾害及趋势预测.灾害学,1999,14(4):28-30.
[9] 姚胜芳,黄治逢,农孟松,等.广西冰雹的活动特点.热带地理,2008,28(2):119-123.
[10]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0-51.
[11] 张星.主要气象灾害对福建粮食生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105-107.
[12] 许月卿,李秀彬.河北省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3):339-346.
[13] 马雅丽,栾青,王志伟,等.山西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增):150-154.
[14] 马建勇,许吟隆,潘婕.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趋势变化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2,33(2):283-288
[15] 张养才,何维勋,李世奎.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论文摘要:结合黑龙江省2008年短期气候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分析了2008年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气候总趋势及农业气象年景,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估计,并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农业生产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指导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
1 农事活动季节天气气候总趋势
预计2008年3~10月全省气候总趋势是:降水总体正常,气温接近常年,生长季热量前期较高,后期部分月份略有不足。
b.夏季 降水全省接近常年,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降水集中在7~8月。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值,7~8月有明显阶段性低温。
c.秋季降水全省接近常年,基本呈东多西少的局面。气温正常略低,全省平均比常年低0~0.2℃,并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旱。
2 农业气象年景展望
利用气象资料,综合上述短期气候预测结果分析认为2008年热量基本够用,降水正常,总体气象条件接近常年,好于干旱的去年。影响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春旱、夏季阶段性低温和病虫害,农业生产为平偏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
3 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分析
b.阶段性低温。预测全省7~8月将发生阶段性低温,对作物生长发育有一定不利影响。
c.局地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或虫害。
d.局地有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等突发性灾害发生。预测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易发生局地短时洪涝灾害。"
4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a.播种期全省主要农区的大部市县封冻前耕层土壤处于干旱状态,底墒较差,加之预测2008年春季大部农区降水偏少,因此2008年春播期可能出现明显干旱,主要旱区位于西部,松嫩平原西南部旱情尤其严重,对小麦和大田作物适时播种不利,且影响播种质量。其它地区墒情适宜,有利春播正常进行。
b.大田生长期 夏季气温正常,热量基本够用,但7~8月有明显低温时段,对作物生长不利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可能导致局地发生短时洪涝灾害,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c.灌浆成熟期 秋季气温正常略低,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早。整体来看,气象条件对作物子粒灌浆成熟不利。
5 农业生产建议
a.建议农民朋友要建立防灾减灾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克服麻痹思想,增强科学种田意识,积极参加大型科技普及活动及科技培训,精心做好备春耕工作,精选种子,提早检修农机具,抓住有利天气进行整地、耙地、送粪。
b.建议旱区尤其是西部要做好抗春旱、保春种工作,以保墒、增墒、抢墒为重点,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另外,由于2007年全省发生严重的夏季干旱,降水异常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水资源短缺,对水田生产极为不利,因此稻区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
c.各地要参考气候预测,充分考虑当地作物生育期热量状况来选择作物品种,防止越区种植,切记不能把2007年的热量作为参考来选择品种,因为2007年是罕见的高温少雨年份,2008年的热量将不如2007年,建议各地将早、中、晚熟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
d.低温是影响2008年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地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形势,提前做好抗低温的工作。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重点推进气象灾害基层防御系统建设。
1、政府主导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防御工作进一步规范。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继印发实施《__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之后,发文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和办公室,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气象应急信息工作的通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气象预(警)报信息制度,推进各协作单位明确职责,建立信息响应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推进气象应急信息分类、分级、分区域、分灾种。
2、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
编制并实施《__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全面完成__区所有乡镇(街道)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成为我省首个全面完成此项任务的县(市、区);深入推进社区和重点单位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针对性指导20个村社区完成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全区57个重点单位全部完成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梳理调整气象防灾减灾“四员”队伍结构完善,气象应急联动人员扩充至4000名。针对__区涉化企业多、规模大,对气象灾害特别是雷电灾害敏感度高的特点,探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监管模式,加强和推进__区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将防雷安全监管列为安全生产监管的新常态,落实“自查为重点、抽查强促进”的安全监管评价体系和自律机制,积极构建完善的雷电灾害防御体系。
落实区镇(乡、街道)两级气象防灾减灾视频通报业务试点工作。完成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印发《__区区镇(乡、街道)间气象防灾减灾视频通报业务办法》,建立通报业务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气象信息互通和工作联防,提升防御准备和应急反应能力。制定《__区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完成100个预警广播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进一步提高我区重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时效,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灾害预警在村(社区)、人员密集场所、防汛危险地带的覆盖面。
1、公共气象服务软系统建设
丰富服务产品,改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推出天气周报、月气候监测公报、霾监测公报等气象服务产品,通过应急短信网站即时显示、气象微信、微博等新兴服务方式,进一步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提高气象服务时效。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不断深化气象为农服务,特别是深入开展__特色的设施农业和旅游农业气象服务。
开拓公共气象均等化服务领域,借助“智慧.爱心24小时”残障人士信息服务平台,为残障人士提供个性化免费气象信息。针对残障人群的特殊需求,为盲人朋友提供语音气象服务信息,为失聪人士提供文字气象信息,《__气象》影视节目推出手语气象服务新模式,使得气象信息均等化服务触角进一步深入蔓延。2012年起连续四年推出并扎实落实气象为民服务五件实事,以为民实事工作呼应社会需求和群众关切。
加强对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致灾机理,以及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科学预测预防水平。进一步提高数值计算能力,以提高天气预报预测精细化和准确率为核心,进一步提高中小尺度区域数值天气预报能力,建成网格化、分灾种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建成预报预警一键式业务平台。
2、综合气象探测系统建设
在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在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__气象公园一期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新型标准气象观测站和__霾监测分析气象业务系统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二期建设项目也已具备建设条件。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非工程性措施建设项目气象部分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小港实验学校区域气象观测站投入运行。__区智慧气象系统一期建设项目完成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监测设施补建,综合气象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旅游、
交通、农业、海洋、公共等专业气象服务分平台建设等。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气象监测网络,提高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信息平台的搭建将整合现有各类专业数据库资源以及与市、省、国家的气象业务工作平台对接,推进气象服务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实现气象事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梅山保税港区气象综合服务新思路。针对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和科学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的新要求,积极谋划气象服务新思路,结合实际按“四有”标准(有综合观测基地、有固定办公场所、有固定气象服务联络人、有固定气象服务产品)积极推进梅山保税港区气象综合服务工作,已安排专人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努力发挥气象在保障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防灾减灾、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成立__港口气象中心,建成由多要素自动站、雷达等组成的港口气象监测网,同时加强与海事、港口等部门合作,共享企业自建的测风站、能见度站等资料。__港口气象中心已形成细化到作业港区、锚地、航线的产品多样化、预报精细化的预报业务体系。同时,完善近海海洋气象服务监测网络,提升对海上大风、海雾等的精细化预报能力,不断完善针对港口、航线的预报服务产品,全面服务以__港为中心的__港口经济圈建设。
积极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跨部门多领域合作研究,《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蔬菜种植的关系》、《__区霾特征及天气形成机制研究》、《__港口气象服务产品与平台开发》三个科技项目分别获市、区立项,多篇学术论文获得交流或发表,气象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业务转化能力得到提升,有力地支持了全区气象预报预警及服务能力的提升。初步建立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和高素质的专业骨干队伍,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达90%,气象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十二五”气象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5371万,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省、市、区三级财政)。2011-2013年地方财政配套__市气象局统一建设推进气象监测、预警等系统项目资金约3072万。2013年推进实施的全国山洪地质灾害气象保障工程项目由中央财政配套300万,市区财政配套300万,开展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等。2013-2015年__市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二期工程中央、地方配套资金共计约1.2亿,支持进一步完善气象海洋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完善气象传输层中通信网络的建设;完善气象应用层的建设,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
目前已完成__气象、流域监测网、水平能见度自动观测网、沿海地面监测网、残疾人无障碍信息气象平台、农业园区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农业气象综合系统、交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部分、旅游气象监测预警系统部分、沿海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等项目建设。
通过“十二五”发展规划部分项目的实施,气象事业整体水平有了提高,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到防灾减灾、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初步建成了机构健全、管理规范、适应__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决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气象公益服务受众面明显增大,行业专项服务效益明显增加。气象服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明显提升。雷电监测、预警能力和雷电防护水平及其检验检测能力显著提升。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实现防御规划到区级、组织机构到乡镇级、精细预报到乡镇级、自动观测到乡镇级、气象服务站到乡镇级、气象信息员到村级、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的防御体系建设。
数值预报产品与雷达、卫星、自动站等综合探测资料的分析应用能力明显增强,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全面提高。制作与7-10天天气预报;区域性暴雨、寒潮、大风、高温、低温等灾害性天气24小时预报准确率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达30分钟以上;全面开展农业、环境、交通、电力、港口等行业的气象影响条件预报预警。
综合气象观测网更加完善,重点突破气象观测从陆地向海洋、从城市向乡村、从常规向特种的转变。自动气象站实现乡镇和气象灾害多发的重点水系流域全覆盖。建立布点合理、探测要素丰富、基本覆盖我区港口和沿岸的立体化的海洋气象自动化观测体系,填补我区海洋和临港气象观测资料缺乏现状。加强大气成分观测,提高霾、负氧离子的监测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__建设港口经济圈以及__区建设港口经济圈核心区重大要求,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港口经济圈气象保障工程、公共气象服务提升工程、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应对工程以及公共安全保障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为__区以更高水平跻身全国县(市)区综合实力第一方阵提供坚强气象保障。
需求牵引,突出特色。根据气象现代化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内在需求,彰显__港口特色,明确重点目标和主要任务,最大限度发挥气象现代化效益。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协同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合力。
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着力建立气象部门和各级政府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格局。统筹协调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科学管理,统筹协调行业和地方气象事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气象现代化集约、高效、协调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从人才、资金、体制等方面深化气象改革,开创__气象工作新局面。加强与同行气象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合作,促进全社会资源和气象信息充分利用和共享。
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服务高效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气象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气候资源开发、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形成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适应新时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新格局。气象事业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县市区先进水平。
1、现代化的综合观测系统进一步完善
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全天候、多要素、高时空分辨率的连续自动观测。重要区域或重点领域的专业气象观测网络基本建成。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得到有效保护,技术装备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2、气象预报预测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进一步完善,预报时效得到延长,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得到提高。
3、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基本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4、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责任制基本明确,气象灾害防御职责及内设机构设置更加规范,部门间应急联动防御机制得到有效落实,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5、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气候资源监测评估以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积极应对资源环境压力提供有力气象科技支撑。
[关键词]水旱灾害 农业保险 社会调查
一、引言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对水旱灾害的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合理的措施,也成为许多学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
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是工程类和非工程类措施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目前将灾害保险引入到水旱灾害防御领域,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引入到防御水旱灾害领域,建立防灾救灾新体制,将可能是分散灾害风险、搞好减灾救灾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为了研究将保险引入到水旱灾害风险管理领域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受水旱灾害影响比较严重的湖南省为例,于2005年10月,对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信息工程学校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以及湖南岳阳市开发区梅溪乡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他们对气候变化和水旱灾害的影响的认识,以及对参加水旱灾害保险意愿的调查,分析了我国实行水旱灾害保险的可能性。
本次调查共收到301份调查问卷,其中湖南农业大学来自湖南农村的学生问卷106份、湖南信息工程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来自湖南农村的学生问卷96份、湖南岳阳市开发区梅溪乡农民问卷99份。该调查问卷覆盖了不同学历层次,即大学、中专及农民,其中梅溪乡的基本情况是该村大约有2000多人,水田约500多亩,旱田约400多亩,全年除降水对农民生产有些影响外,灾害性天气不多。该调查问卷的覆盖范围基本上能反应湖南农村农民对水旱灾害风险的意识和防灾能力的强弱。
二、气象灾害风险意识调查
近30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中国是发展中大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发生频次不断增加,强度不断加大,给中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从这次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全球气候正在经历变化的认识不同学历层次(从大学到农民),人们的认识基本一致:湖南信息工程学校、湖南农业大学以及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的调查结果为承认全球气候正在变化的百分比分别为77%、92%和65%,即目前全球变暖不仅在科学上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对于百姓来说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个对地球环境起重大影响的变化。
中国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是充分暴露在自然灾害风险之下的特殊行业,而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是极其显著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中国气候趋于不稳定,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由于农业又是受气象灾害危害最大的产业,所以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也日趋加重。对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程度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湖南信息工程学校的调查结果中认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和一般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53%和45%),但还是认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人相对较多。而对于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的调查结果为认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比例(分别为80%和65%)较高,即对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观点,人们的认识也基本一致。
三、 湖南省水旱灾害预警情况调查
水旱灾害预警服务系统是否健全,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是灾害应急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健全预警信息机制,使预警信息能及时、有效传递,为公众提供防灾减灾信息服务,对政府和公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表1所示,虽然对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水旱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有获取渠道,但农民来对于该信息的获取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说明对于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广大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还不是很健全,灾害预警的信息机制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建设。
四、 水旱灾害损失情况调查
从湖南信息工程学校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近年来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和发生强度没有什么变化的比例分别为44%和50%,而认为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增加、发生强度增强的比例分别为36%和33%,但认为近年来水旱灾害造成损失逐年增加的比例却为40%,大部分人觉得近年来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虽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其造成的损失却在逐年增加;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岳阳开发区农民却呈现相反的调查结果,前者认为近年来该地区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发生强度和造成的损失都有显著逐年增加(增强)的趋势,而后者则在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发生强度和造成的损失逐年减少的比例较高。但后者在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发生强度和造成损失逐年增加和逐年减少的比例上却相差不大,分别为30%和42%,35%和37%,33%和37%。也可能是农民对该项调查的内容不是很清楚,分歧相对较大。
对于水旱灾害造成损失中农业种植损失所占的比重的调查,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其比重不是很高,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水旱灾害造成损失中农业种植损失所占的比重在30%以下的比例较高,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其比重在40%左右的比例较高,结果表明,大部分人认为水旱灾害除了使得当地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之外,还对其他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大的影响。
五、 防灾减灾措施调查
对于灾害发生前是否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三方对于在灾害发生前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的比例分别为63%、58%和59%,说明该地区大部分人已经能够积极面对气象灾害,并能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给其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所以能够在灾害发生前积极的采取各种防灾减灾措施来减轻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大部分人们在灾害发生前能够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但只能减轻其影响,大部分灾害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却不能完全避免,所以我们对灾害发生后如何救助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该地区大部分家户都是通过自力更生进行灾害救助的,而依靠政府救助和亲朋好友救助的手段来进行灾后救助的比例却很低,说明目前中国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依靠政府救助是非常有限的,中国地大物博,灾害频繁,完全依靠国家救灾是非常有限的,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长期以来,灾后恢复工作一直是地方各级政府难以解决的事情。他们虽然对防灾减灾都非常重视,但其经济承受能力都十分有限,因此他们也都非常想探索出一条抗灾救灾的新路。
对于灾害发生后大部分家户依靠自力更生进行救助,其救助成效必然是有限的,对此,我们对灾害发生后当年恢复的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只能少部分恢复的比例较高,达到50%,一半能恢复的站到50%,全部恢复的只站10%。说明完全依靠人们自力更生进行灾后救助,是相当有限的,必须采取其他手段和措施进行救助,才能减轻气象灾害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防灾减灾中起到重要作用。
六、 水旱灾害保险意愿调查
中国是农业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农民抵御各种灾害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差。目前中国农村,农民没有适当的风险保障,又不得不直接承担天气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上面的调查得到大部分农民都是通过自力更生的有限方式来承担灾害风险的,而且大部分农民也只能恢复灾害损失的很小一部分,所以目前农业气象灾害给广大农民造成的风险不得不自己来承担,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将保险引入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将可能是分散灾害风险、搞好减灾救灾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由国家和政府出资的体系只会使得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因此,迫切需要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引入到防御气象灾害领域,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方法包括研究引入保险机制,建立防灾救灾新体制。
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有67%和65%的被调查者已经有了利用保险进行灾害补偿的意识,而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的被调查者有这样意识的比例占52%,比前两者的比例低,这说明农民对将保险引入到气象灾害防御领域的意识还没有大学生和大专生强,但调查结果已经充分说明了目前人们包括农民已经认识到了利用参加保险进行补偿灾害损失的重要性。
对是否愿意利用保险方式进行灾害损失的补偿的调查,三方调查问卷中分别有81%、75%和68%的被调查者愿意采用保险方式进行灾害补偿,说明绝大部分被调查者不仅充分认识到了保险将会分担气象灾害给其带来风险,而且也愿意付诸于实践,希望能尝试这种方式进行灾害损失的补偿,这就为将保险机制引入到灾害防御领域,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保险公司的基本职能是组织经济补偿、分散灾害损失负担,使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企业和居民迅速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对灾害受难者来说,根据保险协议接受保险公司的赔偿与等待政府部门的救济相比,心灵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保险公司简捷快速的赔偿能更快地抚平投保者因灾害而造成的心灵创伤,使他们灾后不至于束手无策,更能用自己的力量来进行灾后的修复与重建。大部分人担心投保者参加保险后,很多投保者把灾害风险全部交给了保险公司,头脑里没有风险意识,对防灾减灾措施不感兴趣,会影响防灾减灾的总体效果。但从我们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方被调查者中分别有85%、87%和79%的人在投入保险后,遇到水旱灾害时,事先仍采取防灾措施进行灾害的预防,说明投保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好,并从心理上并没有把灾害风险全部交给保险公司,自己也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进行灾害的预防,以期减少灾害的损失。
人们意识到了利用参加保险的方式可以分担灾害损失的风险,并且大部分人愿意采用保险的方式来补偿灾害损失,那么到底人们愿意拿出多少钱作为保费进行灾害保险呢,对此,我们利用假设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湖南信息工程学校、湖南农业大学以及湖南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愿意投入保险的被调查者中,在假设每亩地纯收入在100元、200元、300元、400元的前提下,愿意拿出纯收入的5%以下作为保费的比例均为最高,在对各结果整理合并后,得出在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被调查者中,绝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拿出纯收入的5%以下作为保费进行保险,而被调查的农民却不同,他们有保险意识但不愿意拿出钱作为保费的比例也比湖南信息工程学校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被调查者的相应比例要高,说明农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保险在分担灾害损失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也真正愿意参加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但有些农民由于保险知识的缺乏而对保险不够充分的信任,导致有些人犹豫不决。
七、小结
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全球变暖不仅在科学上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对于百姓来说也逐渐认识到了其重大影响的变化。同时由于全球变暖导致了气象灾害越发频繁,对农业生产以及其他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目前,湖南广大农村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还不健全,该地区大部分人已经能够积极面对气象灾害,并能够积极的采取各种防灾减灾措施来减轻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3.该地区大部分农户都是通过自力更生和政府救助进行灾害救助的,措施单一,必须采取其他手段和措施进行补充。
4.农民对将保险引入到气象灾害防御领域的意识具备,而且也愿意付诸于实践,希望能尝试这种方式进行灾害损失的补偿,这就为将保险机制引入到灾害防御领域,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武光,史培军.洪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中国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初步探讨,自然灾害学报,1999.
[2]万庆等.洪水灾害系统分析与评估.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魏一呜,杨存键,金菊良.洪水灾害分析和评估的综合集成方法.科学进展,1999,10(3).
[4]顾基发.评价方法综述,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北京:中国科学技出版社,1990.
[5]张闻盛,董秀颖,刘金清.国内外洪水风险分析概述.2000,6.
[6]文理.论风险管理的控制技术在企业名牌产品的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0,(1).
[7]黄诗峰.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9.
[8]蒋维,金磊.中国城市综合减灾对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李民.浅析风险管理.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2.
[10]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进展.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11]吴国富等.一个考虑风险的证券价值评价公式的推导.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11).
[12]杜鹏,李世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初探.地理学报,1998,53(3).
[13]刘翼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风险评价”实例.云南环境科学,2003,6.
[14]王雷.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企业天地,2004,2.
[15][美]哈林顿,尼豪斯.陈秉正等译.风险管理与保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江苏省地震局
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132
国内刊号:32-1695/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气象 应用 信息服务 设计
[中图分类号] P414.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80-1
1应用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作用
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我国目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使得人们日益认识到信息资源之于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在有可能出现的重大灾情面前,对诸如暴雨、大风、冰雹、台风等提前做出预警,各有关部门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额减少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水利水电、民航运输、农业等部门,需要对气象信息进行详尽的了解,才能及时的有效的发挥它们之于国计民生的重大作用。
2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主要是从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为基准点实施涉及研究的。居于移动数据传输平台的系统,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告警,在监测区域安装信号采集终端。在气象预警信息系统为管理平台上,通过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通道,对监测数据实施传输、处理和智能分析,最终将检测数据或预警信息通过LED显示终端实时播报。
LED的智能文转阴功能模块统归对文本的模拟语言输出,实施喇叭自动播报。
该系统的主要设计特点是:GPRS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集群,实现实施的GIS全球地理信息平台,融合SIM全球通信系统三位一体的设计风格。
应用该系统,是实现移动公网资源,将气象灾害预警以网络的快速传递速率,地图定位,自由放大、伸缩和寻址,以管理员全新,实施电话插播,对于设备较为落后的地区,还能以终端电话广播,播报气象实况。系统的设计,带有开关控制功能,最终实现节能效应,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系统设计实现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气象日常管理需求,在器型数据库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终端用户应用系统三分组成不同的功能和应用。系统的网络设计群体,主要是基于网络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在新闻资讯栏目档实现其应用价值。
系统设计的运行环境,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上。在设计实体时,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基准,利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实现对系统的网络开发。建立气象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实施应用。以Internet Explorer和高级编程开发技术,实现终端系统信息沟通,实现数据库的集成。最终的运行环境为Windows NT或Windows XP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数据采用,Windows 98/2000,Browser(浏览器)rver相结合的结构客户端。
3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应用
3.1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公共气象服务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服务,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
网络浏览器的全系脑功能,对于数据的精准处理,保障设计系统的周期性开发,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最终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初衷。对短期预报,长期降水预报以及气候要素预报和最终结果的自动化综合化预报结果审查,都使得系统功能无限发挥。
3.2航空气象服务系统
目前应用气象信息系统的航空气象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世界空域预报系统(WAFS)、高高度航空航行气象信息服务(HAMIS)、低高度航空航行的气象信息服务(LAMIS)和 机场管制气象信息系统(ACWIS)。系统服务建立的初衷,主要是从气象观测、气象预报和气象播报等方面,形成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建立机场气象预报网络平台,以气象局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投入运营。为保障气象信息服务的及时与准确,减少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压力,实现预报需要,确保资料数据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形成完善的气象雷达显示工作站,对短时临近雷暴监测系统的预报技术指导。最终以气象信息系统的公用,为航空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气象之于农业,不是单纯的气象投入就能了事的。近年来,农业气象系统运用信息化网络化传输渠道,从开展业务到服务工作,再到业务领导和国家经费建设支持。对农业气象的研究甚至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农业气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气象人员在出现关键天气时,根据天气预报结论,使得农业生产和注意问题以及建议措施都作为水利运行工作的参考。现有的气象观测站之间,观测治疗与实际情形有所差别,农业气象信息,必须建立多重观测站,以切合实际农业需求。实现气象信息服务软件的集中设计,发挥系统的主要功效,实现其技术方法和指导,在相关领域的业务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协同研究和服务下,充分了解农业气象卫星遥感业务,发挥其应功效。
4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的作用在逐渐加大,但是并不能拥有绝对抗衡自然的能力,这就需要应用气象信息系统,去保障相关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对国计民生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使得科研人员不断加大对应用气象信息系统研究设计的力度,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应用于公共领域、航空领域和农业领域,都为气象信息朝着精确化、指引化、预警报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松,吴臻,吴志坚,那志强,姜维,贺鹏.智能水电厂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36(5):78-80.
关键词:气象信息,农业保险
1 气象信息服务在重大天气灾害中的减灾思路
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天气预报服务和短时天气预警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面对重大灾害性的天气的发生,即使我们及时作出了预警,对人和牲畜来说,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对农作物、树木、城市建筑等等,则是无法规避灾害。,农业保险。。中国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每年因天气灾害而造成的损失多达上千亿,如何有效地规避这些损失则成了国家的难题,气象信息服务能完全减少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农业损失吗?显然不能完全减少,尽管防御及时到位的话也能减少部分损失。
2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
尽管自80年代恢复农业保险以来,农业保险在我国发展的还比较迅速,但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农业保险一直停滞不前,并呈现出不断委缩的态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保费收入不断下降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境内的农业保费收入一直很低,不但没有上升还呈现下降的趋势。1993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超过8个亿,从1994年就开始处于下滑状态,到2000年仅有3.87个亿,农业保险深度不到1%,到2002年我国农业保费收入仅占保险业收入的0.16%,2004年我国农业保费收入仅为3.77亿元,与历史最高1992年的8.71亿相比下降了约55%,2005年农业保险收入为4.16亿左右,仅为保险业收入的0.08%,农业保险深度几乎为零了。这完全不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基础地位的保护作用已不存在。
2.2 国家实行农业政策险的政策
国家试行的农业政策险,目前的情况是,国家补贴8元/亩,农民自己出2元。如果受到大灾,颗粒无收,农民可以得到300元/亩的赔偿。对农民来说,亩产收入不足300元的情况是受了多大的灾呢?每亩300元的收入对农民来说,吸引力并不大,仅仅是保命钱而已,并不能起到减灾的效果。而对国家来说,仅就濮阳市就有360万亩土地,小麦和玉米8元/亩,每年保费则会有5700万元,而河南省则保费超过15亿元,保险公司处于纯盈利模式。
下面举例简单说明:
2009年5月,河北省邢台、邯郸两地受到大风、强降雨天气侵袭,小麦发生不同程度倒伏灾害。两地共承保政策性小麦种植保险352.45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受灾小麦共计16.44万亩,估损2200余万元,保险公司已预支赔款877.66万元。目前,查勘理赔工作仍在进行中。大家可以看到352万亩的土地大概收入应该在3000万以上,而保险公司仅仅支付赔偿877.66万元,估计损失和赔偿额度之间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农业保险。。
而我们来看看保险公司一大堆难言的“苦”,如农业保险的承保与理赔和其他商业保险相比难度较大,比如核保,由于种植业保险承保标的范围较大(如农田、果树林),核保时承保标的难以精确测量,有时还存在农户的道德风险;再如定损,由于各种农作物生长特点不同,损失原因、损失程度的确定需要由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等。
2.3气象技术和资料为保险理赔提供科学依据
从核保方面来说气象部门有着绝对的权威资料可以作为灾害的证据。核保时标的难以精确测量:气象部门有着多年对小麦、玉米作物生长进行专业服务的经验,对标的测量的准确程度是其他行业所难以超越的。农户的道德风险,在证据优先的情况下,在没有农田大面积遭灾的情况下,单个农户是很难获得举证支持的,并且保险赔付标准很低,基本上不认为存在农户的道德风险。再说定损,各种农作物生长特点不同,损失原因、损失程度的确定气象部门也有着相当强的监测鉴定能力。
3 气象行业融入保险业
历年来的灾害评估使气象部门对农作物的灾情损失情况有着精确的统计基础,因此可以对灾害的赔率指标做到心中有数。气象行业完全应该从农业政策保险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认为气象部门可以有两种模式来进入保险业。
3.1 国家对农业政策险进行招投标
农业政策险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招标决定,在确定中标公司后,由气象部门出具灾情认定,然后按照国家规定赔付标准进行赔付,而承保金额的10%作为气象部门的运作经费来确保工作得以进行。国家政策补贴为全部耕地投入基本保险(小麦、玉米),农民即使颗粒无收,也可以获得300元/亩的收入,这样就能够使种植土地的农民投入成本后不至于颗粒无收,而保险公司也不会因为过低的投保率而导致保费不足和支出风险大的危险。如果农民愿意,可以追加投保金额,使农民在受灾情况下也可以确保有较高的收入,这样就有效的增加了农民耕种的信心,同时保费也可以大幅增加。在逐步积累经验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其他农业项目比如果园、蔬菜等进行调查投保。
3.2 气象部门作为股东参与保险公司的经营
气象部门本身在农民心目中就是值得信赖的行业,近年来越来越准的天气预报,使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依赖度增加,并且气象部门对农业的了解度高,相对从业成本低,不需要重新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投保兴趣高。气象部门参与农业政策险的话可以有效缓解气象行业经费不足的情况。因气象部门的卫星遥感能及时了解遭灾情况,不易存在虚假和骗保现象。
3.3 国家直接介入保险公司经营
气象部门可以积极提供灾情信息、受灾后的灾情赔付信息,以及农作物生长状况,光、热、水等农事农业气象条件分析,以及农事未来天气预报和对策建议,从而使国家能够及时调用资源优势来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4 气象与保险业结合对气象事业的发展的有哪些好处
4.1一方面,气象灾情评估容易,一旦出现灾情,灾民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会迅速向气象部门进行报告,加快了灾情收集时效。另一方面,对气象灾情现场调查和评估制度的建立具有潜在的动力,使得灾情报告更具有可信性,评估制度更合理,从而增强了气象部门对灾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处理的能力。
4.2如果没有气象部门的参与,保险公司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灾情和指导灾民如何自救及减少损失,往往是过一段时间后才能作出反应,这与减灾的目的相违背。而气象部门参与后,通过加雨洪涝、台风、山洪、地质灾害、干旱、高温热浪、雷电、冰雹、雪灾、低温冷害、雾、霾、酸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可以使政府及灾民迅速做出反应,并根据未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提出应急响应对策建议从而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来减少灾害的损害,从而达到减灾的目的。,农业保险。。
4.3通过建立以GIS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可以迅速的对灾区受灾的耕地进行确认,通过对受灾耕地农民以银行卡转账的方式将钱直接划入农民账号中,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使灾民迅速获得了生产自救能力,减少了繁冗的中间环节,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更可靠及时的保障。
4.4通过建设灾害防御专家队伍,组建分灾种的气象灾害评估专家队伍,充分了解各种作物对气象的敏感程度,在提供气象预报预测信息的基础上,能对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预见性分析。
关键词 武汉中心气象台;气象科技;创新;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12;P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25-01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对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准确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增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和覆盖率,必须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提高气象业务服务水平、实现气象事业更大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必须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气象科技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能力[1-2],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新需求。
1 现状分析
“十二五”以来,武汉中心气象台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为主线,探索优化预报业务结构新思路,不断谋划天气预报业务新的发展方向,强化从业人员的气象服务意识,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气象科技成果丰硕,业务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1.1 气象科技成果丰硕
武汉中心气象台按照“科技兴气象”的战略,积极探索气象科技创新思路,加大业务科研力度。近5年来,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关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中国气象局业务建设、华中区域和湖北省局基金项目、横向课题等研究项目10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奖励7项,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气象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奖17项,部分成果在华中区域和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累计完成各类技术交流文章90余篇,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技术论文近80篇,为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1.2 业务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依托中国气象局、湖北省气象局和地方政府的业务建设、科研项目,近年来武汉中心气象台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建立了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系统和流程,加强了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开展了精细化格点降水预报和灾害天气格点预报业务、集合预报应用业务和环境预报业务,开发建立了基于WEB方式的全省城镇天气预报质量检验与查询平台[3],完善了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开发了预警信息一键式外呼系统。同时,深化流域气象服务合作领域,加强与三峡集团科研合作,开展了长江流域洪水遭遇天气特征分析与研究、数值模式对流域预报的检验评估研究。
1.3 专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预报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武汉中心气象台积极探索预报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学习培训、上挂下派、技术交流、业务实践、以老带新等方式,使预报员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至2015年底,武汉中心气象台一线预报员达到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1人、本科10人,分别占全台总人数的1.85%、57.40%和18.5%;正研级高工4名、副研级高工14名、国家级首席预报员1名、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气象部门科技拔尖人才2人、湖北省气象部门青年新秀3人,并且组建了“湖北省中尺度天气分析预报业务创新团队”和“湖北省流域水文气象预报业务创新团队”。
2 气象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及湖北省气象局、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武汉中心气象台深入开展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气象科技领军人才较为缺乏;四是对基层科研工作的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3 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加强气象创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相关制度,优化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申报流程,建立科技委决策咨询、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科技项目追踪问效等制度,改进科技项目验收、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方法。二是要建立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业务实践凝炼科学技术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同时加强提炼、总结预报方法和思路,并将研究成果投入业务加以检验,实现科研成果向业务应用转化[4]。三是要深化跨部门科研的合作。加强与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国际相关科研单位的深层次、多方位合作与交流,开展精细化预报技术、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空气污染和环境气象预报技术、流域水文气象预报技术和数值模式应用等方面的开发研究,实现在气象科技创新领域的共建、共享、共赢。四是要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坚持围绕业务发展需要,增加创新团队数量,优化创新团队人员结构,加强对创新团队及其成员的激励、考核和评估,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坚持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人才培育原则,坚持在实践中造就人才[5-6]。五是要加强对基层科研工作的指导。加大基层科技骨干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合作力度,吸收基层业务科研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应用,加大对地市州气象局系统开发及应用的指导,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陆林.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2] 任璐.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3] 林天高.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4] 彭莹辉,俞文政.新时期我国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分析[J]. 阅江学刊,2011(3):80-83.
关键词 夏旱;成因;贵州独山;2013年
中图分类号 P429;S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63-02
Analysis on Summer Drought Causes of Dushan County in 2013
HU Lin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Dushan County in Guizhou Province,Dushan Guizhou 558200)
Abstract Compared thre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such as rainfall,evapor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2011 and 2013,the summer drought of Dushan County in 2013 was evaluated and its caus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ainfall was minor,temperature was higher,and evaporation was larger. The causes of drought were concluded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rought relief and disaster evaluation.
Key words summer drought;causes;Dushan Guizhou;2013
据独山县民政局统计的灾情数据显示,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5 421.0 hm2,成灾面积2 314.0 hm2,绝收104.5 hm2,受灾人数45 672人,直接经济损失678.5万元。利用2011年与2013年的雨量、气温、蒸发量3个气象要素作对比分析[1-3],对独山先2013年夏旱进行评估和成因分析。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独山县干旱的原因,为抗旱救灾和灾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1 入旱以来降水总体情况
从4月至8月29日,独山县降水偏少2~3成,其中4月偏多3~4成;5月偏少2成;6月偏少3~5成;7月偏少3~8成,7月降水量偏少明显。旱象显现,但是从4月以来雨量时空分布不均,4月至6月上旬及6月下旬降水丰富,6月中旬出现持续晴热天气,6月下旬末期至8月,在晴热天气中常出现分散阵雨,虽然入旱但不严重。
2 2013年与2011年伏旱对比
2011年伏旱从7月上旬开始发生,一直持续到9月底,期间8―9月出现4次强降水过程,但由于降水分布范围小,持续晴热天气,导致各地土壤水分蒸发快,山塘水库有效蓄水量小,导致山塘、水库库容降到死水位,河流断流。
一是降水量对比。2013年7月降水量为69.8 mm,与历年平均值比较偏少7成;2011年7月降水量17.5 mm,与历年平均比较偏少9成。二是气压、温度、湿度对比情况。2011年7月,14:00气温在21.4~29.4 ℃,相对湿度最低日占59%,气压在890.2~896.7 hPa。2013年7月,14:00气温在22.1~31.0 ℃,相对湿度最低日占51%,气压在891.5~897.4 hPa。
3 气象监测情况
3.1 区域站降水监测实况
2013年6月29日20:00至2013年8月29日20:00独山县降水总量分布情况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独山县降水最多的是下司,达到186.5 mm,其余各地降水在60~150 mm。虽然独山县的降水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但连续无降水日数不长,最长的仅5 d左右,仅达到入旱的条件。
3.2 县城降水和蒸发监测情况
从2013年6月29日至7月29日,独山县县城的降水量为69.8 mm,而蒸发量为100.4 mm,入不敷出,消耗了一定的土壤储存水分(图2)。
4 结语
通过对独山县2013年夏季的旱情分析,可以看出这次干旱从2013年6月底旱情出现以来,降水量一直偏少、气温偏高,给农业、工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旱灾出现以后,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及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成立了自然灾害求助应急领导小组,为受灾群众寻找水源,保障缺水区的人畜饮水安全,解决饮水问题。农业生产方面,要合理安排秋耕生产,采取防旱抗旱措施,尽力减轻旱灾对农作物损失。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演变,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广大群众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工作[4-6]。
5 参考文献
[1] 张超美,文绮新,尹洁.江西盛夏高温干旱气候分析及预测研究[J].江西气象科技,2003,26(4):23-26
[2] 王宇.云南气候变化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3] 秦剑,解明恩,刘瑜,等.云南气象灾害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 韩海涛,胡文超,陈学君,等.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应用比较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237-241,247.
关键词:干燥度指数;干旱情况;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1.073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气象灾害损失的50%,最为严重。干旱所引起的粮食减产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左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以上[1]。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小麦、水稻等重要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2],其收益的好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
干燥度指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支状况,被广泛运用于气候的干湿状况分析。陈莉[3]等研究了东北三省1960年~2008年生长季干燥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干燥度大体上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减小的变化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干旱情况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研究50年来干燥度的变化情况,对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1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省地理坐标处于41°30'N~53°33'N,121°11′E~135°05′E之间。研究区内山地平原交叉分布。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由南向北降低,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严寒干燥,夏季温和多雨,年总降水量在200~700 毫升之间。
2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50年气象数据为CRU数据,该数据时间范围覆盖1901年~2010年,将全球在南北方向分成360个格点,东西方向为720个格点,形成为0.5°×0.5°的经纬网格数据集。
3研究方法
3.1干燥度指数
干燥度(K)表示一个区域内干湿程度的度量。其表达形式为:K=ET0/P
式中:ET0为潜在蒸散量,P为降水量。
3.2气候倾向率
本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气温时序的趋势变化:
y=ax+b
其中y为某一气候变量,a为回归系数,用以表示变化趋势大小;b为回归常数。
4结果与分析
4.1黑龙江省干燥度指数的时序变化
50年来黑龙省干燥度指数平均值为1.159,指数小于1的年份共有11年,其余皆大于1。对50年研究区干燥度指数做线性分析,其倾向率为0.016/10a,并未通过0.05概率水平检验,呈不显著上升趋势。
4.2黑龙江省干燥度指数的空间变化
1961年~2010年黑龙省干燥度指数空间上,西南部为干燥度指数高值区,最为干燥,其次为东部,存在一次高值区,西北部、中部及东南部相对湿润;1961年~2010年研究区干燥度指数气候倾向率介于-0.006~0.036/10a间波动,大部分地区呈增大趋势即变干,西南部及中部变干趋势较大,气候倾向率大于0.02/10a,相对而言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变干趋势较小,且西北部有部分地区倾向率为负值,即呈变湿趋势,见图1。
5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黑龙江省干燥度时序上的研究得出:黑龙江50年来省整体呈变干趋势。相关研究证明了该结果,吴文杰[4]等分析了东北干湿状况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得出东北地区近50年呈变干的趋势。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干燥度的空间研究上,得出研究区域西南部变干趋势最强烈,西北及东南变干趋势小,西北部分地区为变湿趋势。与已有结论相似,王洪波[5]等对黑龙江省地表干燥度做出分析,得出全省及各区地表干燥度均存在变干的趋势,其中西部变干程度最严重,北部最轻。
本文所采用的气象数据为CRU数据,CRU资料以其非常小的插值误差为该区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信度的参考资料。闻新宇[6]等利用该资料对中国20世纪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表明CRU序列比较一致地表现出中国温度和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特征。
本文研究时间序列较长,早期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因而在数据处理上可能导致结果有一定误差。从而其分析结果代表性不高,这也是本文需要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1]邓振镛.干旱与高温热浪的区别与联系[J].高原气象,2009,28(03):702-709.
[2]曾丽红.1960年以来松嫩平原生长季干旱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09):114-122.
[3]廉丽姝.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响应[D].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2007.
[4]陈莉.东北地区近50年农作物生长季干旱趋势研究[J].灾害学,2010,25(04):5-10.
[5]吴文杰. 东北地区近50年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031):19313-1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