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素质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的网络学习特征直接关系到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由于大学生个人差异性及学习需求不同,对其网络学习特征主要从学习动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力方面进行分析。
1缺乏深层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学习效果最核心的影响要素。一些高校开设了文化素质类网络课程,但不少学生在修读时,并没有从自身发展规划角度出发,思考自己到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哪些课程为自我成长寻找更多资源。一部分学生是从授课模式新颖角度出发选课,还有一部分仅是为了拿到学分而盲目选课,并没有真正将网络课程学习当做促进个人成长的途径。说到底,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我认识不足现象,不能从自身寻找深层次学习动机,因此难以保持网络课程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2自主学习能力差
很多大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不知道如何正确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如何调整学习方式以适应网络学习需要。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约束,就变得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不能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也懒于向教师询问,自主学习效果不佳。
3自控力不强
面对网络课程新颖的学习方式和环境,部分大学生难以抵制网络纷杂信息的诱惑,无法对课程内容保持长久的注意力,边学边玩,甚至只将网络教学视频打开以保证学时的正常计算而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不能真正保障高质量的网络学习,学习效率不高。
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途径
针对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和大学生网络学习特性,结合现阶段课程建设从传统以知识教授为重心向以课程学习为重心的转变、从传统关注结果向突出学习过程的转变以及从传统重视资源向强调教学环境的转变,架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体系,注重提升网络课程的内涵,增强吸引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引导,设计结构较为紧密的教学活动,以保证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
1明确网络课程建设目标
优化课程设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作为与传统课程并行的一种课程类别,首先,要将其与传统课程同等对待,提高广大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认识,明确对其要按照正规课程规范建设的思路,避免将网络课程建设简单等同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其次,确定每门网络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到底“教什么”问题,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相应课程结构和活动。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如何教”问题,确定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和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2注重与传统课程的衔接
完善课程体系很多高校都通过开设众多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此类课程在实际运行中常常不受重视,大学生修读积极性缺乏,学时也在不断压缩。对此,高校应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及长远发展需要,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调研,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类别划分、结构框架和课程方向等做出整体性规划设计。一方面要精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资源大力开发网络课程,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在架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时,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比如,不少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分模块建设,网络课程也要按相对应的模块进行整体设计,注重与传统课程的衔接补充,体现其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而对于要开发建设哪些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就要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而定,但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某些在整体课程体系中有要求,但希望通过网络教学扩大学习主体和影响力的课程实行完全网络教学,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来获得该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二是针对某些因学时限制难以在课堂上完成授课任务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通过网络学习完成该课程所要求的部分教学任务。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网络课程,都应在文化素质教育整体课程体系之下进行开发和建设,以更好地形成网络与课堂的互动。
3基于网络平台的特殊性
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及活动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脱离了课堂束缚,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基于网络平台的特殊性,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及互动方式都将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延伸。
(1)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方法的指导,保证网络课程顺利开展。在网络课程界面要专门开辟“学习指南”板块,告知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必备条件、操作方法、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步骤、教学活动开展方式以及要注意的事项等,并且最好在学生修读该课程前告知,让其提前做好接受网络教学的准备,以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2)充实、扩展学习资源,增加网络课程信息承载量。高校学生由于高中文理分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文化素质差别较明显,学习需求不一致。因此,可以将大量学习资源上传、链接到网络课程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知识储备情况选择性地学习,以体现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较好满足其不同需求。
(3)鼓励师生自由交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网络课程平台上,教师可选择主题进行专题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也可以就自身关注的某个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教师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帮助其内化知识,深刻体会课程内涵和精神,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突破传统教学知识灌输的局限性,使互动更加深入,更加有针对性。
(4)创新网络课程表现形式,提升吸引力。网络课程不论是界面设计还是内容形式,都要灵活多样,力求新颖性和创新性,既要全面、准确表现课程的内容,又要顾及网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用生动、美观的界面来展示文化素质课程特色,用贴近大学生的语言来表现课程的内涵和精神,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尔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在网络教学视频资料基础上,增加试题测验、网上相关资料阅读等环节,加入大量生动直观的PPT、图片资料,增强网络教学的可视性和趣味性。
(5)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网络课程在设置上要力求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视频教学、资料查询、试题测验以及师生互动讨论等环节穿插设计,比例恰当,给大学生呈现清晰的网络学习步骤。培养大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和喜好,自主选择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或做试题的习惯,通过自我检测调节学习进度和深度,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由“课程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
(6)建立通畅的反馈渠道,不断提升课程内涵。教师可通过师生网络交流互动或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解答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听取学生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4完善网络文化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加强大学生网络学习监管力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本身难以像某些可以量化的学习一样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各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评价基本都是根据学生所修读文化素质课程的成绩来确定,考试要么开卷,要么教师划定考试范围。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不能真正评估学生文化素质课程学习效果。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更多地在于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教师只能监管课堂学习部分,对于课后学习无从监管。网络文化素质教育要大力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有效监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下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局限性。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主要根据学生考勤、平时表现和最终考核成绩测评教学效果,还要考虑学生网络学习时数、网络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网络互动参与情况等。对学生网络学习的监管也需要不断通过网络技术来改进,如当学生打开一个网络教学视频后,不能再打开其他窗口;在视频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设计若干问题,学生只有回答正确才能继续观看后面的视频,否则需要重新学习该部分知识,直到回答正确。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监控数据,实时掌握学生网络学习时间、进度、相关资料阅读情况以及问题回答正确率等,全面掌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提高网络学习实效性。
5加强管理
保证网络课程的良好运行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配备基础设施和专门工作人员,统筹管理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建设,落实各授课教师的任务,将网络课程建设纳入日常教学工作范畴。制定详细的网络课程建设方案、计划和实施步骤,科学、合理地计算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学分和成绩,并给予相应资金支持用于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网络应用技术。改进网络课程后台管理系统,补充教学资源,确保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的顺利开展。
6优化学生课程修读引导机制
校园文化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一种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每个师生员工都受其影响,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这个环境的建设与培植,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氛围的陶冶和塑造。例如:紫泥中心小学坚持“书画陶冶、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练字、恋书、炼人品”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把开展书画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的切入点,广泛开展各项主旨教育活动,形成了书画教育的学校文化特色,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授予“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成为漳州市第一所省级“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能整合教育功能。青少年思想活跃,容易受外界环境感染。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走在美丽的校园里,随时都能感受到诗情画意、文馨墨香,这既能给人以美的熏陶又能激发学习热情。如石码中心小学在每一幢楼、每一个教室,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教育专栏,悬挂着学生的作品、名人事迹、格言警句等,创建立体环境文化,使全体师生时时、处处去体验“我能行”、“我做对了”、“我做好了”、“我成功了”,激励全体学生“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竞学的热情。
二校园文化建设能培育良好校风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能够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的师生关系、精神面貌、活动情况等表现出来。如山区学校程溪中学发挥地缘关系,与本地驻军建立了共建共学互动关系,常年邀请部队优秀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建立“心理咨询站”,每年组织新生军训等,形成了“绿色军营、青春校园”的办学特色。该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被推选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全国典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但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主要有:一是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普遍处于被动建设的无序状态,主动作为的氛围不浓,缺乏长远规划。二是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调,存在走形式、搞应付、做摆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内涵,未能凸显自身内在特色优势。四是校园文化建设时代感不强,没能与时代及时跟进,敏锐地吸收新时期的文化元素,加强对青少年的适时引导教育。
1.组织结构方面
由于学校的历史的原因,行政权利在高校里大行其道。高校学生业务的执行受到政治统治层次的控制,并导致高校行政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成为党和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则是管理的对象。现在文化教育质量管理机构在中国形成的管理如下:首先是学术办公室在教务处办公室的监管机构之下。其次,人员和业务设置在学工部的管理范围内。最后,学院成立的机构负责文化素质教育。多样性管理机构导致各高校在教育机构设置上各具自己的文化特色。
2.权力分配方面
从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角度,高校学生的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高校教育处在一个多垂直控制管理范围内。文化素质教育及下属单位配有专有的人员。高校团委一般控制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在文化素质教育实现的进程中,行政机关单位处在的主要地位,其能够有效地保护活动的开展。行政机关和学术教育权利间具有复杂性,应该进行细致划分。
3.保障机制方面
任何工作的执行必须建立保护机制才能够顺利实施改革。高等教育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需要创造高品质的教育文化机制建设,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项目,这是未来教育的一个概念,就应该体现在教育体系的草案,以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适当反应;参与文化素质教育中,在高校实施的各个环节里,学校的资源和“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文化”成为核心要素,以形成内在的力量。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保障机制的形成,协调的组织,法规和规章及其他事项的所有方面的管理,以确保协调教育有序的发展。
二、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权利分配不均、行政化管理严重,权责不清、监督缺失:
1.权利分配不均
从高校对素质教育的文化教育、组织结构模式的权力上,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在跨文化管理素质教育上的突出问题是学术和行政权力的模糊权力错位。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文化、讲座和其他科学领域时,行政单位的过度干预,导致行政泛化。文化管理行政教育综合的弊端结果:首先是缺乏正确行使学术权利的方式。其次,行政弱化权力配置,学术界代表和其他有关各方的利益,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之间建立普遍认可的价值体系,对文化管理教育必须实现和文化素质教育权利的灵活运用。
2.行政化管理严重,权责不清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过程中,由于文化规范和规则在学校的不健全,管理效率低下。由于行政权力占有主导地位,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内的推广,使得文化素质管理教育与他们交织在一起,很难分辨。事实上,在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两股力量,在行政化的体制中,所有的操作最终在这一管理体系中实施,这导致管理权力的冲突。制度的不健全、责任的不明确、工作效率不够高等问题一直存在。
3.监督缺失
所有的管理措施,需要强有力的,有效的监管程序,以有效确保目标不被拒绝,然后设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监管过程控制一直是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目标,不重视学生群体的权力,缺少实施效果的反馈意见收集。在另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部门已采取了行政部门为首的官僚机构,这种单向的管理模式,流程式的管理起不到有效的监督权。
三、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
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
按照教育部下发文件的精神,学校和教育的文化素质进行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作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应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特点必须建立有效的。为了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就必须提高教育学生的质量文化管理体系,并加强不同机构和共同努力,实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之间的协调。
2.明确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权责
明确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部门的权责,并以动态管理的方式管理责任和权利。目前受根深蒂固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的教育和文化分工越来越明确,权责分配越来越清晰。因此,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部门的权责不清晰,主要是在协调细节上。因此在特定情况下,需要相关部门协调,及时纠错、及时解决,防止相同问题的出现。
3.规范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督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监管过程是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过程监督管理。在教育管理人员的过程控制应注意及时控制,在课堂上的行为,完整性教学和完善纠错机制。学生教师加强关系的建设,顺利开展活动,在发展领域的活动。考虑到管理机构有限的资源,需要及时的进行监测。可以采取集中管理教育的文化质量控制活动的执行。招投标的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机构,并严格按照组织和活动进行审查。
四、结语
1.1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与传统课程没有良好衔接
很多高校都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架构适合本校实际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大量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但很少有高校将网络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中,没有建立相应课程建设标准,这就使得网络课程建设呈零散状态,缺乏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之间也没有很好地衔接,出现两者脱节甚至不相关状态。
1.2投入不够,课程建设举步维艰
很多高校对网络课程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常常只是在申报精品课程时给予一定支持以丰富申报内容,多停留在上传课件、电子教案、一般性教学资料层面。因此,网络课程内容编制不太理想,不能很好地体现网络教学的特性和价值,网站设计创新不足,难以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没能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作用。此外,网络课程师资培训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课程建设难以深入推进。
2大学生网络学习特征分析
大学生的网络学习特征直接关系到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由于大学生个人差异性及学习需求不同,对其网络学习特征主要从学习动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力方面进行分析。
2.1缺乏深层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学习效果最核心的影响要素。一些高校开设了文化素质类网络课程,但不少学生在修读时,并没有从自身发展规划角度出发,思考自己到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哪些课程为自我成长寻找更多资源。一部分学生是从授课模式新颖角度出发选课,还有一部分仅是为了拿到学分而盲目选课,并没有真正将网络课程学习当做促进个人成长的途径。说到底,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我认识不足现象,不能从自身寻找深层次学习动机,因此难以保持网络课程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2.2自主学习能力差
很多大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不知道如何正确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如何调整学习方式以适应网络学习需要。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约束,就变得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不能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也懒于向教师询问,自主学习效果不佳。
2.3自控力不强
面对网络课程新颖的学习方式和环境,部分大学生难以抵制网络纷杂信息的诱惑,无法对课程内容保持长久的注意力,边学边玩,甚至只将网络教学视频打开以保证学时的正常计算而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不能真正保障高质量的网络学习,学习效率不高。
3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途径
针对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和大学生网络学习特性,结合现阶段课程建设从传统以知识教授为重心向以课程学习为重心的转变、从传统关注结果向突出学习过程的转变以及从传统重视资源向强调教学环境的转变,架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体系,注重提升网络课程的内涵,增强吸引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引导,设计结构较为紧密的教学活动,以保证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
3.1明确网络课程建设目标,优化课程设计
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作为与传统课程并行的一种课程类别,首先,要将其与传统课程同等对待,提高广大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认识,明确对其要按照正规课程规范建设的思路,避免将网络课程建设简单等同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其次,确定每门网络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到底“教什么”问题,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相应课程结构和活动。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如何教”问题,确定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和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3.2注重与传统课程的衔接,完善课程体系
很多高校都通过开设众多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此类课程在实际运行中常常不受重视,大学生修读积极性缺乏,学时也在不断压缩。对此,高校应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及长远发展需要,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调研,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类别划分、结构框架和课程方向等做出整体性规划设计。一方面要精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资源大力开发网络课程,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在架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时,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比如,不少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分模块建设,网络课程也要按相对应的模块进行整体设计,注重与传统课程的衔接补充,体现其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而对于要开发建设哪些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就要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而定,但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某些在整体课程体系中有要求,但希望通过网络教学扩大学习主体和影响力的课程实行完全网络教学,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来获得该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二是针对某些因学时限制难以在课堂上完成授课任务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通过网络学习完成该课程所要求的部分教学任务。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网络课程,都应在文化素质教育整体课程体系之下进行开发和建设,以更好地形成网络与课堂的互动。
3.3基于网络平台的特殊性,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及活动
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脱离了课堂束缚,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基于网络平台的特殊性,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及互动方式都将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延伸。
(1)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方法的指导,保证网络课程顺利开展。
在网络课程界面要专门开辟“学习指南”板块,告知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必备条件、操作方法、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步骤、教学活动开展方式以及要注意的事项等,并且最好在学生修读该课程前告知,让其提前做好接受网络教学的准备,以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2)充实、扩展学习资源,增加网络课程信息承载量。
高校学生由于高中文理分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文化素质差别较明显,学习需求不一致。因此,可以将大量学习资源上传、链接到网络课程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知识储备情况选择性地学习,以体现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较好满足其不同需求。
(3)鼓励师生自由交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网络课程平台上,教师可选择主题进行专题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也可以就自身关注的某个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教师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帮助其内化知识,深刻体会课程内涵和精神,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突破传统教学知识灌输的局限性,使互动更加深入,更加有针对性。
(4)创新网络课程表现形式,提升吸引力。
网络课程不论是界面设计还是内容形式,都要灵活多样,力求新颖性和创新性,既要全面、准确表现课程的内容,又要顾及网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用生动、美观的界面来展示文化素质课程特色,用贴近大学生的语言来表现课程的内涵和精神,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尔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在网络教学视频资料基础上,增加试题测验、网上相关资料阅读等环节,加入大量生动直观的PPT、图片资料,增强网络教学的可视性和趣味性。
(5)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课程在设置上要力求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视频教学、资料查询、试题测验以及师生互动讨论等环节穿插设计,比例恰当,给大学生呈现清晰的网络学习步骤。培养大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和喜好,自主选择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或做试题的习惯,通过自我检测调节学习进度和深度,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由“课程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
(6)建立通畅的反馈渠道,不断提升课程内涵。
教师可通过师生网络交流互动或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解答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听取学生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3.4完善网络文化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加强大学生网络学习监管力度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本身难以像某些可以量化的学习一样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各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评价基本都是根据学生所修读文化素质课程的成绩来确定,考试要么开卷,要么教师划定考试范围。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不能真正评估学生文化素质课程学习效果。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更多地在于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教师只能监管课堂学习部分,对于课后学习无从监管。网络文化素质教育要大力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有效监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下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局限性。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主要根据学生考勤、平时表现和最终考核成绩测评教学效果,还要考虑学生网络学习时数、网络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网络互动参与情况等。对学生网络学习的监管也需要不断通过网络技术来改进,如当学生打开一个网络教学视频后,不能再打开其他窗口;在视频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设计若干问题,学生只有回答正确才能继续观看后面的视频,否则需要重新学习该部分知识,直到回答正确。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监控数据,实时掌握学生网络学习时间、进度、相关资料阅读情况以及问题回答正确率等,全面掌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提高网络学习实效性。
3.5加强管理,保证网络课程的良好运行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配备基础设施和专门工作人员,统筹管理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建设,落实各授课教师的任务,将网络课程建设纳入日常教学工作范畴。制定详细的网络课程建设方案、计划和实施步骤,科学、合理地计算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学分和成绩,并给予相应资金支持用于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网络应用技术。改进网络课程后台管理系统,补充教学资源,确保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的顺利开展。
3.6优化学生课程修读引导机制,鼓励学生修读网络课程
1.组织结构方面
由于学校的历史的原因,行政权利在高校里大行其道。高校学生业务的执行受到政治统治层次的控制,并导致高校行政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成为党和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则是管理的对象。现在文化教育质量管理机构在中国形成的管理如下:首先是学术办公室在教务处办公室的监管机构之下。其次,人员和业务设置在学工部的管理范围内。最后,学院成立的机构负责文化素质教育。多样性管理机构导致各高校在教育机构设置上各具自己的文化特色。
2.权力分配方面
从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角度,高校学生的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高校教育处在一个多垂直控制管理范围内。文化素质教育及下属单位配有专有的人员。高校团委一般控制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在文化素质教育实现的进程中,行政机关单位处在的主要地位,其能够有效地保护活动的开展。行政机关和学术教育权利间具有复杂性,应该进行细致划分。
3.保障机制方面
任何工作的执行必须建立保护机制才能够顺利实施改革。高等教育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需要创造高品质的教育文化机制建设,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项目,这是未来教育的一个概念,就应该体现在教育体系的草案,以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适当反应;参与文化素质教育中,在高校实施的各个环节里,学校的资源和“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文化”成为核心要素,以形成内在的力量。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保障机制的形成,协调的组织,法规和规章及其他事项的所有方面的管理,以确保协调教育有序的发展。
二、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权利分配不均、行政化管理严重,权责不清、监督缺失:
1.权利分配不均
从高校对素质教育的文化教育、组织结构模式的权力上,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在跨文化管理素质教育上的突出问题是学术和行政权力的模糊权力错位。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文化、讲座和其他科学领域时,行政单位的过度干预,导致行政泛化。文化管理行政教育综合的弊端结果:首先是缺乏正确行使学术权利的方式。其次,行政弱化权力配置,学术界代表和其他有关各方的利益,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之间建立普遍认可的价值体系,对文化管理教育必须实现和文化素质教育权利的灵活运用。
2.行政化管理严重,权责不清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过程中,由于文化规范和规则在学校的不健全,管理效率低下。由于行政权力占有主导地位,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内的推广,使得文化素质管理教育与他们交织在一起,很难分辨。事实上,在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两股力量,在行政化的体制中,所有的操作最终在这一管理体系中实施,这导致管理权力的冲突。制度的不健全、责任的不明确、工作效率不够高等问题一直存在。
3.监督缺失
所有的管理措施,需要强有力的,有效的监管程序,以有效确保目标不被拒绝,然后设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监管过程控制一直是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目标,不重视学生群体的权力,缺少实施效果的反馈意见收集。在另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部门已采取了行政部门为首的官僚机构,这种单向的管理模式,流程式的管理起不到有效的监督权。
三、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
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
按照教育部下发文件的精神,学校和教育的文化素质进行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作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应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特点必须建立有效的。为了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就必须提高教育学生的质量文化管理体系,并加强不同机构和共同努力,实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之间的协调。
2.明确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权责
明确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部门的权责,并以动态管理的方式管理责任和权利。目前受根深蒂固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的教育和文化分工越来越明确,权责分配越来越清晰。因此,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部门的权责不清晰,主要是在协调细节上。因此在特定情况下,需要相关部门协调,及时纠错、及时解决,防止相同问题的出现。
3.规范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督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监管过程是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过程监督管理。在教育管理人员的过程控制应注意及时控制,在课堂上的行为,完整性教学和完善纠错机制。学生教师加强关系的建设,顺利开展活动,在发展领域的活动。考虑到管理机构有限的资源,需要及时的进行监测。可以采取集中管理教育的文化质量控制活动的执行。招投标的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机构,并严格按照组织和活动进行审查。
四、结语
1.明显的网络信息时代烙印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一些与网络技术类似的科技产物出现并且影响着许多年轻人的思想与行为,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与理解崭新的事物,并且大多数情况他们倾向于从网络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养成受到网络世界很大程度的影响。
2.独立的人格和维权意识思想
由于时代的变迁,新世纪的年轻人在思想上与老一辈人呈现较大的不同,这集中表现在性格方面,比如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打破常规去看待问题,找到最合适最具有挑战性的解决途径,因此,现阶段年轻人更有思想头脑,也更加大胆。在此基础上,他们形成了较为独立的人格意识与维权意识,并且认识到法律能够给自身权益带来保障,因此,学校应该抓住这一点对其进行良好的权益意识教育。
3.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一代年轻人代表着时代的新鲜血液,他们广泛采纳与吸收各种新知识,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年轻人还具有开放性的思维与创新意识。
4.脆弱的心理及较弱的抗挫折能力
正是因为现阶段年轻人有着突出的个性和鲜明的性格,导致他们在遇到大的困难并且不知道怎样去解决时容易出现懈怠心理,因此,可以看出这一代的年轻人内心比较脆弱,多愁善感,抗挫折能力较差,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疏导学生的心理,这样一来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入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究
1.把握新生心理,做好迎新工作
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崭新的,在这里他们会遇到新的学习场所、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生活环境,学生对一些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充满好奇和期待,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学校和教师应该抓住新生的心理特征,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的入学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情,让学生在新生入学仪式上自我介绍,让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并且新生在入学期间遇到的问题与心理困惑都可以与教师沟通解决。
2.加强大学生品行规范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学校为了能够给新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新生从入学以来就能够迅速进入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轨道,在新生入学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以及思想道德的相关教育,这样一来能够让新生在了解自己所就读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时还能够对自身提出一定程度的要求,让新生从入学以来就形成自觉约束行为的意识,共同维护学校的整体氛围。具体举例来说,可以在进行入学文化素质教育时让学生学习校内管理规章纪律、违纪处罚条例规则、住宿环境管理细则、教师评级机制、校园网络管理以及成绩公示细则等。通过对这些条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校内部管理的大致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日常文化知识的同时谨记国家与社会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在入学时让学生了解在学校需要遵守的纪律规范。
3.开展入党启蒙教育
在新生入学时,除了详细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入党的启蒙教育,这是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必上的一堂课。在这样一堂课中,学校告诉学生要想在未来为社会与国家贡献力量、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在此时此刻践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党的教学理论,开展一系列讲座以及宣传活动,让学生从以新生的角色进入学校开始,就能够感受到国家以及社会对自身发展的殷切关怀,在这样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下,能够让学生懂得珍惜眼下的学习时光,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当中,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切实努力与奋斗。
4.开展专业性创新教育
每个新生在入学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专业作为未来四年主修的领域,但在过去新生入学时,并没有对新生所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而新型模式下的入学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所选专业为基础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教育与学习指导,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在进入学习与生活正常轨道之前就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这一模式,能够提出自己所选专业存在的问题,并与相应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更好迎接专业课的学习,这对未来的就业与发展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各大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入学教育这一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入学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文化素质的培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该阶段的教育模式与时代背景相联系,顺应时展的潮流,让新一代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知识以及相关技能,为各个专业领域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孙巍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3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248-02
科教兴国,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最根本的还是依靠提高国民素质来兴国,因此素质教育是兴国之根本。目前大学教育以有利于改善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改革正在逐步展开深化,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时代意义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5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偏重知识传授,重理轻文等弱点,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知识面窄、适应能力较弱、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众多有识之士、教育家开始强烈地意识到这样的状况已很难适应现代科技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综合化为主的发展趋势,也难以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伴随而来的日益多样化的人才市场需要。因此,调整传统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将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向更注重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新型教育方法和体制转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怎样才能更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的,同时必须遵循人才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根据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教育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则是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高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在普通高等教育方面,主要是受被固化和强化了的前苏联的模式的影响,文理分割,重理轻文,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加上过于集中统一管理,给学生带来了“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使普通高教特别是高等本科教育带有较强的职业教育特征。再加上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呆板,导致了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缺陷。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被提到了整个高教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了。
3.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新时期人才要求所需。当今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节奏变化快,竞争激烈,各国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焦点则集中在人才质量方面。在这样的社会里,专业的概念有所淡化,人门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除了专业外,应变能力与基本素质显得格外重要,新时期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掌握本专业知识,还必须懂得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科学知识,对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变化要有较强的适应力。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由单一性的专才教育变为综合性的通才教育,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与智能结构,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 他所具有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既能通过馆藏文献信息帮助大学生提高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又能通过学生利用图书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弥补专业面过窄的不足。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高教改革推行文化素质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在藏书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一定优势,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决定了他可能提供的教育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教育。长期以来遵循“藏书建设服从于图书馆工作任务”的概念, 使得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之一就是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向学生宣传、展示、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一个人的良好文化素质必须以大量的文化知识为背景,知识是素质的基础。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从社会、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到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认识到几千年来人类所积累的丰富文化遗产以及现达的科学技术。因此,可以说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之一,其优美的读书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的馆藏图书,对同学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提高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在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高校图书馆要努力为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把中国的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传统文化、哲学修养、文学艺术等广泛而丰富的、高品位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配合课堂教学,进行系统教育,组织专题讲座,社会活动等有计划的指导和无形的熏陶,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为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奠定基础。
1.应加强图书馆员自身素质的建设与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基本素质相对来说较高,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面对求知若渴的大学生的需求,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已越来越高了。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素质应包括:爱书,爱读者,爱同行和爱图书馆。爱书就是懂得书,了解书的价值,知道怎样保护书,懂得怎样使书发挥最大的作用;爱读者就是了解读者的需求,理解读者的心情,帮助读者获得所需的书刊和其他信息,帮助读者提高使用图书馆的技能技巧与方法;爱同行就是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 真正做到每本书都有读者,每位读者都能得到所需的书。能做到以上几点也就是爱图书馆。只有具备了以上良好的职业素质,图书馆员才能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高质良的全面优质的服务。因为,读者工作水平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
2.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在书价上涨、经费紧张的今天,图书馆应高度关注高校改革的新动态,配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合理地分配经费,增加投入,适当引进由铁道部所属的西南交大、北方交大等五所高校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丛书”,该丛书包括一部分人文社科选修的教材,还有一批指导学生课外读书活动的辅导书。他涵盖面较广,诸如:文学、音乐、美术、历史、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经济学、工程美学等,他不仅范围广,而且角度独特,尤其经过文化科学的相互渗透,在学科上有开拓性,并尽可能的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既满足了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需要,又丰富了大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需求。因材施教图书馆要针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多类型多载体文献资料,调整收藏范围,收藏重点,用丰富优质、高品位、高素质的文献来合理构建馆藏文献资源,以满足读者对各类型文献的需求。因为藏书质量,藏书结构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发挥。
3.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举办学术报告、科学知识讲座、新书介绍、学生论文报告会等,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活知识,密切关注与学科相关的其他前沿性的学术观点,培养学生积累、思考、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以此激发大学生的读书热情,读书兴趣,读书动力,从而达到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图书馆员还应认真做好读者导读工作。如果仅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不能适应的。图书馆员应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努力提高大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导向工作,及时了解大学生的读书热点、焦点,及时向大学生宣传格调高雅,质量上乘,可读性、趣味性强的好作品,同时,认真听取读者的反馈意见,了解其所需文献,有针对性地搜集各类型各学科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分门别类组织成导读目录、导读书系等导向性参考资料,即节省了读者的时间和精力,又使读者服务提高了一个层次。
校园文化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一种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每个师生员工都受其影响,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这个环境的建设与培植,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氛围的陶冶和塑造。例如:紫泥中心小学坚持“书画陶冶、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练字、恋书、炼人品”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把开展书画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的切入点,广泛开展各项主旨教育活动,形成了书画教育的学校文化特色,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授予“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成为漳州市第一所省级“写字教育实验学校”。
2校园文化建设能整合教育功能
青少年思想活跃,容易受外界环境感染。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走在美丽的校园里,随时都能感受到诗情画意、文馨墨香,这既能给人以美的熏陶又能激发学习热情。如石码中心小学在每一幢楼、每一个教室,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教育专栏,悬挂着学生的作品、名人事迹、格言警句等,创建立体环境文化,使全体师生时时、处处去体验“我能行”、“我做对了”、“我做好了”、“我成功了”,激励全体学生“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竞学的热情。
3校园文化建设能培育良好校风
(一)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条件
大多数策划人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其功能与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策划人并不具备任何特异功能,他们的所做作为均来来源于自身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所以,不要神化策划人的工作水平,不要认为任何事物一经策划人经手,便能在短期内获得理想效果。实际上,策划人功能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作为文化艺术活动的灵魂人物,只有充分满足策划人的必要条件,尽量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不良干扰,才能实现策划人的功能与作用。基本条件的缺乏,会导致策划人无法在工作过程中,施展开拳脚,其功能与作用自然无法得以充分发挥。
(二)会受到文化体制的约束
事实上,策划人的策划工作,必须遵守文化体制的相关规定。这意味着,我国大多数文化艺术策划人,在策划文化艺术活动时,往往会因为文化遗址的约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策划人的妥协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文化艺术活动策略的灵活性,进而影响到文化活动的开展效果。有不少策划人在工作期间,由于受到文化体制的打压,许多创意无法得以实现,最终只能恪守陈规,继续沿用传统策划方式。从这一层面看来,文化体制制约了策划活动的顺利开展,对策划人创新精神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二、艺术文化策划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具备一定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一名合格艺术文化策划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是文化艺术策划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从本意上来看,文化其实是一种概念,一种思想;底蕴则是一种内涵,会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文化底蕴是策划人在进行策划活动中的指路明灯,是策划人区别于普通人的根本依据。
(二)艺术审美水平高
审美其实是人类透过情感与想象,感知、审度世界的特殊方式。而文化艺术策划人,则是凭借自身审美,制造活动,重现现实,表现情感,使受众在参与过程中,通过想象与审美,达到客体的相互对象化。众所周知,人类情感与想象力是艺术的主要来源。而策划人若希望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凝聚活动中心思想,实现社会意识的传递,首先要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只有受众对文化艺术的主体产生共鸣,才能使受众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改变。
(三)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
策划是一种融合多种专业的行为,是策划人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策划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策划人本身业务能力的掌握情况。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是策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任何社会公益活动、文化艺术产业活动,若想要获得预期效果,充分发挥出策划能力,做好前期策划工作不可或缺。身为一名合格的文化艺术策划人,不但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极强的创意、创新、组织等综合能力。
三、提高艺术文化策划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一)深刻地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
创意是否合理是决定策划活动是否能够赢得受众青睐、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作为各种创造性思维融合而成的最终产物,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策划人员的基本素质,直接反映出了策划人情商与智商。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文化策划人的综合素质,有必要使策划人深刻意识到创意的重要性。策划人应懂得如何利用抽象思维,灵活运用各类有限资源,模拟出策划的基本框架,然后通过精炼的语言或其他方法,突出策划的中心思想与实质内涵。一个具有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是具有鲜明的特色与风格的,明显区别于他人。同时,心音、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的思维全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了策划人的意境思维。其实,从过去的种种文化艺术活动来看,策划是融合文化、艺术的主要手段。所以,身为文化艺术策划人,务必要将创意放在策划活动的首位。在开展现实工作时,勇于创新的,或从活动构思,或从活动形式,或从活动内容方面,充分融入创意理念,制造出充满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文化艺术审美需求,达到征服受众的目的。
(二)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文化艺术策划务必要与时俱进,保守、落后的思维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当代受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因此,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才能避免失去消费者,成为市场发展的祭品。积极改变旧思想,勇于打破惯性思维,突破思维模式对职业素质要求的约束,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在策划人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挫折与阻碍,大多数策划人在创新过程中,常常会因创新理念不被认同而感到气馁,长此以往,自信心严重受挫,甚至会对自身能力产生质疑。其实,在工作过程中,心态决定了工作态度。策划人应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始终相信自己,以尊重原则为创新的重要前提,敢于向权威与现实挑战,突破思维定时,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策划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弱点,消除畏惧心理,才能充分发挥出创新精神,突破工作拼尽,开辟自己的事业道路。2.摒弃落后思想事实上,人类的创新活动其实是实现对原有事物上的再创造。虽然传统的东西过于恪守陈规,策划人受其影响,思维模式自然会受到一定限制。思维定势的积极面在于保持思维活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文化艺术策划人有必要适当摒弃落后思想,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突破常规思维模式,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知识,凝聚艺术主流思想,实现对思维方向的引领,进一步优化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效果。3.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策划人应清楚地意识到,成功需要经过不懈努力,一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只会逐渐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策划人应明确自身职责,了解新时期的时代背景给这个行业带来的严峻考验,通过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愿意付出,愿意投入,不怕吃苦,勇于进取,才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地为文化艺术事业做贡献。
(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策划人应树立正确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学习,充实自我。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懂得未雨绸缪,充分利用调研、实践等活动,不选学习,不断进步。众所周知,策划是一项汇聚智慧劳动、团队精神为一体的活动,需要雄厚的知识素养作为有力支撑。所以,策划人务必要在业余时间,多听、多看、多积累,多想、多问、多分析,多走、多做、多行动,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创新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进一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受原有教学思路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只一味传授知识,死记硬背,不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发展和产生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束缚在老师设定的方框内。这在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升学率也提高了,但却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个性得不到发展,学生只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这是严重背离素质教育的理念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摈弃“填鸭式”的教学思路和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营造创新氛围,善于引导,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得到释放,视野也开阔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一个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二、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对任何事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直观形象生动地把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殿堂,让学生明白化学不但有趣而且很重要,以便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了解和探究与此相关的物质奥秘,从而使他们产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化学的愿望。
三、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的优势
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小组实验。在分组实验时,突破原有的教学思路,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另外,有些实验难以操作或有一定的危险性,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直观、生动的动画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饶有兴趣,既学到了知识,又加强记忆,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应用。化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生活,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关键。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结语
传统的化学作业其答案都是唯一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改革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本着这一理念,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当在开放性作业上有所偏重,也就是在作业中适当植入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开放性题目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的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在问题的解答中,还能够让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原理,寻找能够除去水垢的方法.
二、增强化学作业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根据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增强化学作业的多样性.素质教育下常见的化学作业形式有:第一,阅读作业.素质教育改革后,大部分地区都在使用新教材.这些教材与旧教材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增加了大量的科学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的存在,对于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和塑造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以使用这些阅读材料,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这些材料中所蕴涵的化学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提高学习效果.第二,口语作业.在传统的化学作业中,学生单纯使用笔答的方式.这一种方式,虽然看似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却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很可能会马马虎虎完成或者在网上搜索答案.而口语作业却需要学生在课下有非常充分的准备,既能够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也能够提高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第三,书面作业.书面作业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其分量一定要有保证.这对于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第四,实验性作业.素质教育改革中非常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适当保证实验性作业的成分,为学生安排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作业,让学生在实验中完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验性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实验性作业的存在,对于提升学生的化学作业的趣味性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总结
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教师正确执行大纲,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其次,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深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大纲,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例如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除以碳、氢、氧、铁等金属和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为主,介绍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外,还介绍了空气、水、煤、石油、环境保护、能源、人体健康与化学的关系等与公民素质教育有关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比较零碎,庞杂难记,在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注意归纳和总结。如在学过H2,O2,CO2三种气体之后,可组织学生利用教材P.115的仪器,让学生选择仪器进行操作制取三种气体,这样从H2,O2,CO2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开始,对实验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及实验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再通过实验复习H2,O2,CO2各自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再例如:可设计一组C,H2,CO三种还原剂实验对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促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首先,应克服依赖心理,独立完成实验,必须自己拥有第一手资料,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失败中通过总结得以提高;其次,应教育学生克服胆怯,怕失败、危险的心理,用科学家不畏艰险探求科学真谛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启发他们大胆实验;再次,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现象,使他们心中有数,实验时踏实。
教学中应注意化学实验的教学,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使化学实验能力得以提高。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
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
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大纲规定“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原则,适当降低厂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力,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习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学生达到规定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创造厂条件。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人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厂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实验在学生实验前增设了思考题,启发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除应做好每一演示实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租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避免只看“饶帧保看“门道”的不良习惯。
2.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教师应认以以下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①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②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④掌握实验方法;对立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⑤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导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克服“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件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的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义方面,注意调动学生士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人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化学作为一抛匀豢蒲В旧砭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谑导反过来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牛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计会卞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浪命感和远大目标。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
而人类在生产、牛活中产生的污染却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教材的有关章节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会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别重要性。使学生认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四、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看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使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足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成或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生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化学学习兴趣兴化,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裳采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此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
3.情感。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热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学生产牛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悲伤,灰心、冷漠、烦躁等不良情感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对差生)的热爱、信任和尊重,教师高尚的人格,以及牛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
如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被国际一致追捧的有关民俗文化的代名词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如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25届总会上通过的《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的建议》所指的是“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而《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憾代表作宣言》中所谓的“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意思极其相近,可见被国际一直追捧的时代名词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民俗文化,在存在了几百年后,如今却如上所述,慢慢只被部分特定人群使用了,但是其仍然以其他的方式活跃在国家的角角落落。
1、日本民俗文化的内容展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既有其特定的精英文化,也有其历代相承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一个国家或民俗的文化标识。日本的民俗文化充分体现了该国的历史积淀,不仅反映了该国的民间生活状况,还反映了该国的一种民族精神面貌,其真实的记录着该国的发展变化。为此,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现有的经典民俗文化内容。(1)日本的民俗宗教在日本的民俗活动中,经常会举行一些与神职人员毫不关系的民俗宗教活动,这些民俗活动与自然的宗教渊源很深,并脱离了正规宗教中的神职人员的指挥而大量的存留民间,慢慢形成了一种民间信仰,也就是所谓的民俗宗教。在日本,自然宗教是神道教,只是一种以祭祀为中心的宗教仪式体系,而祭祀是日本民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礼仪,是日本民族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传播,对日本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传承,开始与日本的神道教慢慢融合,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是道教的传入还是佛教的融合,更多地丰富了日本的民俗宗教内容,使其能长远发展,左右着日本民众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民间,语言、数字、饮食、人生礼仪、行为举止、家具摆放和婚丧嫁娶等都有很多民俗观念及禁忌,例如“正月扫地,福神出门”,意思是正月家里会有很多福神来光临,扫地会将他们扫出去,所以正月禁止扫地;再如有关死亡的言语,“坟场不得种花”、“怀孕不能送葬”等,这些都是日本人在生活中自然遵循的习惯。(2)日本的衣食住行衣食住行是人们的生活基本,日本的衣食住行则独具特色。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其以独特的款式和高度的艺术性闻名于世。随时经济的发展,当代人的观念也开始不断变化,现在日本人的服装一般主要分为传统服饰即和服和现代服饰两类。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一般除了从事茶道、花道的教师等特殊身份人员穿着和服外,绝大多数日本人都着现代服饰,而传统和服一般只在节日或者特殊仪式时才穿起。日本多数属于大和民族,所以将传统服饰命名为和服,又叫“着物”,除了保暖、护体外,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服一般包括“襦袢”(内衣)、“羽织”(短大衣外套)、裙裤、腰带等,其中女式和服颜色艳丽,腰带更宽,腰部打结的地方会有个小包袱。女式和服花色繁多,高档的礼服都用丝绸做原料,饰以刺绣或者手绘图样,价格不菲。而男式和服的色彩则比较庄重,单调,多在背后饰有家徽。在饮食方面,众多周知,日本生鱼片最为著名。从古语得知,日本人“多食生冷,喜食鱼,聂而切之,便下箸也,火熟之物亦喜寒食。寻常饭菜,萝卜竹笋而外,无长物也”。日本为岛国,水稻居多,以米食为主,在副食中,多以鱼虾和海藻类植物为主。日本料理多以口味清淡、讲究色形、重视自然风味为主,其最具特色的日本料理便是生鱼片、天麸罗(软炸鱼、虾、蔬菜、蘑菇等)、鸡素烧(日本式牛肉火锅)、寿司(夹有生鱼片或蔬菜、炒鸡蛋等物的大米饭卷)、酱汤等。在居住方面,现如今日本民居主要分为传统住宅,即以木头为主要建筑原料的“一户建”型住宅,独门独院;一种是“共同住宅”,即为钢筋水泥结构的公寓式住宅;另一种是“长屋建”型住宅,是一种旧式公寓式住宅,多为木造一层或二层建筑。无论传统住宅,还是现代住宅,大部分人都喜欢进屋拖鞋,席地而睡,特色独具。在出行方面,日本最具民俗文化特色的出行工具便是木屐或者草屐。认为赤足行走是一种自然美,古时在外出行,穿上木屐或者草屐,在内行走则直接白足,别有一番趣味。(3)以相扑为主的体育活动相扑是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时到宋时期叫相扑,在南北朝时期日本引进汉字时,将日式的摔跤称之为“相扑”。大约在唐朝时期日式摔跤引入了一些唐朝摔跤方式,形成日本相扑,现如今属于日本比较流行的一种摔跤运动。相扑被称为日本的“国技”,是日本独有的体育竞技方式。两个相扑手着装简单,只是在腰间系上一条“兜裆布”以遮住下身。相扑手按比赛成绩,分为十个等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胁、大关、横纲。横纲是相扑手的最高段,十两以上的相扑手称为力士,成为职业相扑手,有不菲的工资收入。因为相扑没有体重限制,身体越重越对自己有利,为此,大部分相扑手都在300斤以上,为了增加体重,他们一般采用以饮食和睡眠为主的催肥法,但是这种肥胖并非健康肥胖,力士们往往因为暴饮暴食、过度肥胖而容易患上心脏病、脑血栓和肝功能衰退等疾病,寿命普遍偏短。(4)日本的其他民俗文化日本的民俗文化各个独具特色,堪称国之精粹。除了以上的民俗文化外,日本的茶道,花道和艺伎和武士道也是别具一格。日本人饮茶历史已有近千年,其最早的茶种来自中国,饮茶的习惯也是受中国影响,但其现如今所引用的茶叶却与中国不同,主要分为煎茶、抹茶和麴茶等3种,基本相当于中国的绿茶。日本茶道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其在繁乱的人世中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精神享受。日本的花道最早源自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伴随天时、地利和国情,使之逐渐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形成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花道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思想完美的贯穿于仁义、礼仪、言语以及插花技艺的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艺伎是美丽与哀愁的化身,是日本古代强权与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为娱乐男人所衍生出来的产物。时至今日,日本的艺伎仍然裹着神秘的糖衣,称为一种引人热议的代表,同时也是维系日本古京都风韵的象征。武士道源于日本,以为主君不畏惧死亡,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风险的精神。武士们多以剖腹作为死亡方式,主要是古代许多民族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之中,为此,武士们为了彰显灵魂,便以剖腹方式自尽。日本人用樱花比喻武士,为此,樱花也是日本的一种象征。
2、当下日本民俗文化的现状
日本的民俗文化彰显了日本的精神风貌,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展示。通过对日本民俗文化内容的介绍,归结出日本民俗文化呈现了以下几点特色。(2)变异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伴随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民俗文化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人们为了方便或者时尚,在服饰上更多的选择了现代服饰,而作为传统服饰的和服则很少在被穿及;古时的木屐或者草屐也因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真正成为了一种文化,现代人很少再穿;尤其是居住上,更多人选择了现代式的公寓住宅,旧时的木屋也只是作为消遣时的去处。可见民俗文化的变异正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3)变质性民俗文化并不都是美好的,其亦有是非美丑之面。旧时日本民俗文化中更多展示的是日本民间的自然美,无论是民俗宗教,还是自然风光,在历时历代的笔者中都极力去追求的便是其中的自然美。而如今诸多民俗文化已经被金钱或者欲望所迷惑,使得一些民俗活动变成了赚钱的工具或者满足人们望的奴隶,这种变化发人深省,值得深思。
二、对日本民俗文化的保护政策
日本的民俗文化,孕育着悠久的历史,经过世代相传,对日本来讲,甚至是对世界来讲,都是极为宝贵的。对于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来讲,如何保护好民俗文化,做好其发展前景的规划,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民俗文化保护对策迫在眉睫。在早期,日本为了保留文化遗产,针对传统艺能和其他民俗文化进行了保护对策的建立。对艺能表演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家们进行认定,认定方式有三种:即个别认定、综合认定和保护团体认定。其中,国家指定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里有一项是将具有高度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遗产的人定为人间国宝。人间国宝是属于个别认定的范畴之内的,国家每年给这样的艺术家和团体提供一定的资助。而且还特别注重培养能乐、木偶净琉璃戏、宫廷音乐等方面的后继者,并由国家提供一定的资金赞助。当然,这种无形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除了国家的资助以外,日本艺术文化振兴协会也对该项事业提供一定程度的赞助。国家建立了民俗博物馆。主要是针对国家级重点文物——有形文化遗产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也在文物的修复和保存上做一些相关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广泛的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除此之外,日本对民俗文化进行了政府干预同时,还特别注重提高国民的保护意识,积极倡导各地区各团体的参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毕竟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民众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推动民俗文化保护政策的实现。
三、结束语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思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大学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上世纪末,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教委提倡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会遇到许多理论问题,又会遇到许多实践问题。高校作为传播和创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基地,必须把人文素质修养作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目标予以重视。
一、对素质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和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素质与知识、能力之间固然是相辅相成的平行发展的关系,但提高了科学素质并不等于素质的全部内涵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实践证明: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较高素质的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忽视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完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往往将素质教育也当作一种教育模式,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仅仅依靠片面增加一些课程来充当所谓的素质教育课,而不是对现有课程和教学内容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加以渗透。
文化素质教育是为了实现对人的尊重,对人文力量的肯定,对人格完善的追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们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它是全部社会文化的灵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业务素质是学生服务社会的特殊本领,如果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无论是在学业学习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学业和工作。文化素质教育对业务素质而言,一方面为学生学好业务打好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会从更深层次上推动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对于身体和心理素质来说,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能够珍惜生命,重视健康,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进而使自己能够应付和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困难和压力。
总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弥补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不足,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感悟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领导,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高校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主管领导挂帅,各系部牵头,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等部门参加,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组织和领导。要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讨论制定《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和方法步骤。各系部、处室在总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切实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各方面。要加大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投入,每年拨付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研究。要建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试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证书制度。要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
2.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为导向,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把知识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实现人文气质和科学精神合壁,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高校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要向综合化发展,多增加一些人文科学课程,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提供条件,形成文理渗透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使学生尽可能达到文理交融。完善学科布局结构,不仅要考虑物质建设需要,而且要考虑文化建设的需要和精神食粮的创造。通过“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口径”,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注重将道德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采用“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精神素质,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和启迪。教师首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诚信之人。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教师既要善于做学的“经师”,还要善于做育人的“人师”,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师表,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艰难,难在教师自己的人生层次较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引导好学生做一个有用和能用之才,教师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教师入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广大教师中倡导人文精神,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拓宽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视野。
4.发挥两个课堂的重要作用,拓宽文化素质教育的渠道。要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第二课堂主要是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红色旅游,参观革命圣地,考察名胜古迹,浏览人文景点,参加社会调查,开展社区服务和荒漠行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强见识,提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