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费核算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情况分析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离不开电能的供应的,虽然电能是主要的能源,但是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要面临着很多的经营风险的。首先,电力企业要面临的经营风险是服务群体的复杂性,电能在供应的过程中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服务群体,这么多种服务群体的出现是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很多的新兴行业出现,这些行业的出现使得电力企业服务的群体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样也就给电力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服务群体的不断扩大,使得电力企业在发展的时候要面临的管理形式更加的严峻。电力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的模式可以不断使用经济的发展模式。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关注社会发展的情况,对于出现的多种服务群体要采取措施防范经营风险的出现。其次,电力企业针对电费的收取方式可以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电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采用的电费收取模式是先供电再收取电费,这样可能导致电费收取过程中,出现回收困难的情况。电力企业在电费收取方式上存在问题,会导致电费流失情况的出现,每一个电能用户的信誉度都是不同的,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电能的收取是一种风险性极高的方式。对于电费难以收取的这样情况国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也给电费的收取工作带来了困难。电能的使用者一旦出现欠费的情况是没有一个很好的措施保护电力企业权益的。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人口流动性非常的大,这样也会导致用户在转变住所时出现欠费的情况,进而导致电费无法及时缴纳。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权益,在电费的收取方式上要进行调整,同时国家也要出台相关的法规来保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在电费的收取方式上可以采用先预缴电费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减少以往收取方式上出现的漏洞。最后,电力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在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自身权益的保护方面也做到了充分使用法律途径来进行保障。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得企业在市场发展中不断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对于电费管理和电费核算是非常有利的。
2.电费管理和电费核算存在的问题
2.1财务和营销部门应收的电费额不同
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电费管理和电费核算是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在电力企业内部经常会出现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核算的电费不一致的情况。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电费的收取方面通常存在着为了完成指标就随意对用户的电费数额进行调整,这样就导致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和电费收取数额不一致的情况,用户在缴纳电费的时候是不会将多余的电费缴纳的,所以就会导致电力企业出现坏账的情况。对于坏账的核算,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使用的是不同的核算方法,在财务部门进行核算电费的时候,会将坏账的部分核销应收账款,而营销部门在核算电费的时候不会将这些坏账进行核销,反而是反映在电费明细中,这样就会导致两个部门在电费核算的时候出现电费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企业对经营情况的分析,财务部门在每个月的月底会对经营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但是营销部门则是在次月上旬,这样就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
2.2应收的电费账龄分析不够准确
目前计算机技术不够普及和应用面的狭窄所导致的应收电费的分析不同的问题。由于企业使用的软件本身有局限性,所以营销部门使用的软件仅仅只能查询到用户处于欠费状态,对某一时段欠费的具体数额无法知道,这就造成营销部门不能准确的知道应收账款多少,账龄的分析也不准确。所以这大大影响了有三年以及以上的欠费情况的统计真实性和可信度,公司的系统承担着潜在的风险。
3.电费管理和核算的改进措施
3.1电费账本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电费管理首先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文件和规范予以执行,任何违反电费收取的相关法规的方式都是无效的、不合法的,所以电力企业在电费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守《供电公司的用电营业管理方法》中有关的规定,结合实际来制定一些适时可行的《抄表机管理制度、电费管理中心账本》等文件来选择更加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方式。另外,采用增设账本的发放室的方法可以实现更加制度化的电费管理。一个独立的账本发放室可以将账本发放和核算工作严格的分开,如此既能保障一手资料账本的绝对安全,又能为电费的核算工作提供一个良好工作环境。
3.2严格的执行电量调整、电费补退工作规范制度化
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执行力上,也就是说要严格执行企业的规划,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严格的执行《省电力公司的企业标准和抄核收管理办法》里的有关规定,退还的电费额度比较大的要经过公司的认真核查,经领导批准后,方可处理。第二、规范电量退补、调整的传单,把它们正式的编号并录入电脑。以前的电量退补、调整的传单,只能经过核算员的手工操作完成,而且以往的那些传单都是采用的临时编号无法载入电脑,使电费系统中的某些账单无法清楚了解补、调整的详细原因。而我们现在通过对这些个数据进行录入电脑操作并对其原因还要进行细致描述和说明,大大地规范了传单的整理和建档工作,对账单的处理变得方便快捷准确。
3.3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首先,通过职务分析,明确所有员工各自的职位职责,确保所有的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个员工,发挥每个员工应有的作用。同时,根据职务分析和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确定企业人力需求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策略,选择合适的人才上岗,避免人力资本的浪费。其次,为员工建立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即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发挥出各自的潜力,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个人价值,使他们的兴趣、价值取向和企业所需一致,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目标息息相关,从而确保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实施。
4.结语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电费的管理和核算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情况,电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电费的管理主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电价对用户收取电费的行为,在收取电费以前要对用户的用电情况和用电量进行统计,所以在电费管理方面,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认真负责,这样是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保障。在企业中,对于电费管理和电费核算的模式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亚,秦建新.供电企业电费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企业导报,2011(12).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费管理,电费核算,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电费管理是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电费的管理与计算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电费管理工作中,电费核算为关键部分,包括两方面:业务审核和制票工作。电费核算的工作质量由以下内容决定:电费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收回、账务是否清楚以及统计报表数字是否准确。电费核算管理,需要多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但以往的管理模式却严重束缚了这一管理过程标准化的有效实施,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供电统计的真实性,无法有效实现电费的标准化管理。为了不断深化、改善电费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系统,使其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工作。
二、电费管理的电费核算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供电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现实问题比较多。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常常因为受传统运营模式的影响,财会部门与营销部门很难实现协调统一,导致电费核算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
财务和营销管理难以协调统一
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管理数据,往往难以达成一致明显加大应收电费和实际使用电费之间的差额,这个现象的成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应收电费管理没有采取协调统一标准。供电企业实际运作中,财务部门为了及时完成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指标,往往会虚报相关应收款项及费用,但是营销部门仍以实际使用电费为计量标准。
二是,没有一致的电费管理中的坏帐处理模式。财务部门的管理中,将坏账核销在应收帐款当中但营销部门却并没有记录这笔实际发生的债务,仍然将坏账记录在电费帐目之中。
三是,记录电费的具体时间没有按相同标准记录。财务部门,以每月的月底作为电费核算的基本时间点,但营销部门将转入下月进行具体的收费核算。
应收电费账龄未能有效界定
供电企业管理中,计费软件的功能被限制,营销部门查询业务查询时只能了解到用户是否亏欠电费,对于这笔亏欠费用的数额和发生时间却无法具体了解,最终导致具体运营中很难准确掌握相关信息,尤其是涉及电费的数额及时间。最终造成无法真实反映欠费时间超过三年以上的管理流程,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应收电费统计。
电费的坏账管理存在漏洞
营销部门的统计数据无法真实反映坏账的处理状况,导致在整体上无法及时有效地体现已被核销的应收费用,而财务部门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将坏账及时处理到位,将导致供电企业在电费收缴过程无法完整与准确地进行管理。
三、电费管理的电费核算的相关对策
供电企业的电费管理和电费核算过程中,诸多的现实问题困扰着企业和用电客户。企业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地深入落实,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最终有效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
对电费账本管理进行规范化运作
电费账本的管理工作中,应当遵循供电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既定的管理办法,结合不同供电企业的管理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工作,保证企业帐目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具体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有效制定抄表管理制度和办法;二是,建立专门的账本管理部门。专门的管理部门,可以有效区分账本的日常保管工作和核算工作,规避在具体核算工作当中任意改动账本的不合理情况,最终实现电价的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日后的电费核算工作创造良好基础,能够在正确基础数据的统计之上深入展开电费核算工作,从而有效避免电费核算当中的巨大误差,最终实现该流程工作效率与准确性的提高。
规范电量调整以及电费补退
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供电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内容:
一是,应当认真落实企业关于用电数据检查管理的相关规范和规定,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电费补退金额较大的款项,必须经过公司管理层的确认,然后才能够进行最终处理。
二是,电量调整的数据录入工作中,企业可以利用相关软件技术的支持进行有效的工作。传统模式下,工作人员手动输入的管理模式已经落伍,软件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传统模式之下由于无法及时记录电费调整原因而造成的管理不便,完全实现对于电量调整和电费支持的详细记录,从而确保电量档案管理的全面覆盖,有助于工作人员计费与缴费的工作有章可循地进行。
加强沟通与理解
企业管理推进中,行之有效的沟通体系,往往决定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成败。供电企业必须树立起遵循市场机制的管理理念,并通过形成团队意识与集体文化,有效地影响企业中的全体成员。一方面促进员工个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大局意识,协调一致整个部门的奋斗目标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另一方面有效实现部门与员工自身利益的一致同步。这就需要企业管理层深入开展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针对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最终实现整个团队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四、电费管理中电费核算的全新举措
电费管理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发展,在注重为用电客户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着力实现两大观念转变,努力促进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有效实现电费管理全面提升。
转变双方观念
在转变用电客户理念方面,需要供电方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实际的电费收缴中,由于用电企业自身经营绩效较差,存在支付困难,导致欠费现象的发生都。供电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比如电费回收、缩短收费间隔时间以及签订相关协议等,来有效进行电费管理工作。对于某些经营绩效较差的用电企业,可提前收取电费,以规避用电方欠费的经营风险。
在转变供电企业员工的个人理念方面,供电企业需要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使用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有助于用电企业的管理步入正轨,最终实现其内部管理规范性的有效提升。
优化三大管理
一是,完善用电管理流程。规范电费回收管理,加强管理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有效控制。供电企业应当建立重点客户的跟踪制度,有效落实电费收缴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再就是深入开展员工绩效考核。
二是,提升供电服务水平,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提供行高效优质的供电服务。
三是,切实加强风险防范管理体系,针对经营绩效较差的企业建立健全跟踪机制,根据不同用电企业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举措,切实保证电费的收缴和清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在进行电费核算的管理工作时,应该立足当下,放眼长远,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不同管理部门的有效配合,同时,针对从业人员,应全面提升其自身素质和敬业精神。另外,供电企业应当对供电管理流程进行完善,全面提升技术与软件应用水平,更加准确有效地进行电费核算,应当端正自身服务态度,以负责任的态度,树立正确服务理念,向用电客户提供人性化的高效便捷的供电服务,为整个社会创造良好的供电环境,同时全面提升自身企业的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刘莎 电费核算方式的优化 [期刊论文] 《大众用电》 -2011年第11期
[2]霍玉荣 电费核算管理思考 [期刊论文] 《现代经济信》 -2010年第23期
[3]傅强 供电企业的电费管理和核算的现存问题及相关对策 [期刊论文] 《现代装饰理论》 -2011年第8期
[3]张婷 探讨电费核算管理的几个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期刊论文] 《新财经(理论版)》 2012
关键词:电费抄核管理 电费核销信息系统
1 概述
电力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电费抄核收,它也是营销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流程,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节奏不断提速,抄核收业务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反映电力公司的收益状况。由于抄表、核算及电费的发行等工作实现了流程运转智能化,人工干预程度低,电费抄收的结算周期将从平均10天减少到6-7天,这也意味着广大居民的缴费周期将从15天左右增至20天左右。预计日后,伴随着低压采集成功率的提升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完善,抄表核算周期还将进一步缩短,居民的缴费周期有望进一步延长。这意味着随着抄核算智能化的建设开展,不仅提高了抄表的准确度和实效性,同时也节省了抄核各环节的工作量和时间,使电费抄核算管理工作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2 加强电费抄核收管理
2.1 建立严格的电费核收管理机制
电力企业要求公司员工在抓好安全风险管控的同时,还应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言行举止,规范好各项工作流程,严格落实电费抄核收管理工作机制,坚决杜绝差错电费事件的发生,做好舆情风险控制。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执行抄表例日制度,坚持到位实抄、杜绝估抄、漏抄和错抄现象,并随时关注客户用电量和负荷变化,及时掌握客户用电情况;二是完善数据录入审核机制,严格依据核算原则对发生电费进行核算,当电量、电费波动率较大时,应履行相关职责,及时通知抄表人员到位进行抄表复核,查明异常原因;三是落实好电费回收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收费差错和乱收费事件发生,同时加大对抄表人员和营业厅及代收点收费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强化抄收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对外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2.2 加强抄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生产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加之农网、城网的改造,电表的需求量迅速增大,这些都导致抄表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多,所需的人员也越来越多。所以人工抄表已经无法满足电力事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加强抄表管理势在必行。一是大力推行自动抄表。自动抄表不需要预约上门抄表的时间,居民用电量会自动抄收,然后通过银电联网或者开通支付宝等第三方支方式,还能迅速的查询账单,有利于提高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还可进一步与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费账单管理系统等网络联网,最终实现电网的全面自动化。二是可以探索开发网络化电度表,依托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软件公司开发设计好网络调度表的硬件与通讯、软件平台方面相互结合,便可实现实时抄表、实时计量与分析及实时管理,然后将信息通过GSM网上传到供电公司电力中心,再将其数据传递给管理部门的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过网络化的电费抄表管理不断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抄表管理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电费抄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人力,对供电公司和电力用户来说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3 电费核销信息系统的作用
过去我们一般都会把抄表、核算、收费三项工作分开来思考和管理,但是其实他们都是电费管理的一个环节,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这三个环节,保证这个基础环节的工作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费管理水平。
抄表环节:现在的抄表工作模式已经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迈向智能化“集抄”时代。
电费核算环节:应该对电费核算环节展开精细化管理,如此一来可以追踪电量异常数据,逐步开展各重要档案信息延伸,关注某些特殊情况的电费分析,把重点延伸到原先审核不到的盲点,然后注入分析元素,就可以知道在其他的业务环节是不是存在影响电费计算的情况,应该及时的更正。
收费环节:这个环节不仅仅是针对欠费户的,它应该是面向所有的用户的,收费管理需要站在收费这个环节去分析和总结电费回收问题中的共性和个性,然后找到对应的杜绝和规避的措施,推动电费工作的良性发展。
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现代科技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电费管理工作中也常常需要用到现代科技技术,比如营销MIS系统、集抄系统等,这些现代科技技术在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电费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这种客观形成的错误还很难完全避免,所以我们必须在电费管理之前先做好精细化的防范工作,应该确保各系统的安全性,把风险降到最低。
4 电费抄核收管理与创新
4.1 电费抄表核算“智能化”
随着第一批“智能抄核算”抄表段的结束,电费抄表核算管理步入“智能化”领域。所谓抄表核算智能化,即对使用低压采集抄表的客户,根据条件设置好“智能化核算包”后,在供电部门营销系统按期自动发起抄表计划,采集抄表数据,自动计算电费并做出异常判断,并在规定日自动发行数据完成整个流程。为了保障上线成功,供电公司根据省公司要求进行统一部署,采用分步推进、分批上线原则,同时,相关程序开发维护技术人员也提前进驻,对专业人员进行了操作应用培训及现场支持,并对整个流程环节进行流程监控处理。抄核算智能化的建设开展,不仅提高了抄表的准确度和实效性,同时也节省了抄核各环节的工作量和时间,使电费抄核算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4.2 电费核算
4.2.1 对自备变压器客户、四到户配变台区每月抄表后,供电所核算员要认真核算。营业员将抄表数据输入公司营销管理系统进行计算,供电所核算员根据供电公司各项资金汇总表与抄表卡片计算的电量详细核对,确认无误后上传给客户中心电费班,由公司电费审核员按线路逐一复核,审核无误后电费。供电所核算员打印各项资金汇总表、农村电费汇总表,填报《供电公司电费收据封面》,到电费班结算电费并打印电费发票。
4.2.2 供电所负责对“四到户”管理的低压客户的抄表和表计输入及电费的核算工作。抄表员自8号开始抄表之日起按规定的时间开始抄表,营业员自12号起开始将抄表数据输入营销系统进行计算,供电所核算员初审确认无误后,当天上传客户中心电费班,公司电费班审核员审核无误后,电费,供电所根据不同的交费方式,打印电费收据,收取电费。
4.2.3 供电所负责受理“四到户”低压客户新上、变更用电等日常营业工作,供电所核算员对新上电、变更用电客户使用公司统一印制的《低压用电客户新装申请表》、《变更用电申请表》,实行网上流转。每月9号前汇总上报客户中心和电管部以便进行审核。
4.2.4 公司电费审核员要对公司营销管理系统中与电费结算的有关数据,认真进行核算,对每月在结算电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供电公司计量装置异常处理工作单》一式三份报客户中心,经专人核实后,将核查结果于10日内反馈给供电所,以便在下月结算电费时及时处理。
5 结束语
目前供电企业发展的趋势是电力营销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它也是电力营销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核心。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在这种形势下,电费管理不能仅仅是在传承中发展,也应该实现一次观念的飞跃,特别是由粗放向精细化,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曾鸣,王鹤,王涛.电力客户信用评价与差异化服务技术支持系统[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01).
[2]肖舟.制度变迁模式探论[J].求索,2006(06).
[3]张清国,侯治文.电费回收:一分也不能少――解析辉县市电业局电费回收难的原因和对策[J].农电管理,2006(06).
[4]严巨刚.夯实营销基础确保电费回收[J].云南电业,2005(12).
[5]陈健.四措并举确保电费42年双结零[J].农村电工,2008(03).
[6]周任超.贺州供电局去年电费回收率达100%[J].广西电业,2010(Z1).
[7]袁源,刘军.电费风险的难点及防范措施的探讨[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各地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通过会计核算中心的努力探索,在发挥会计监督作用方面成效显着。因为一是会计人员能独立于单位履行监督职能;二是实现了事前监督,从源头扼制了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三是体现了集中的优势,一有制度出台,都能及时、全面实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制约着会计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且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会计核算中心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责的同时还需兼顾公平、倡导服务。本文拟就如何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会计监督作用,提几点建议。
一、统一标准,健全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核算中心最能全方位、第一时间地实施会计监督,只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统一的经费支出标准作为依据。而现今,很多财务行为仍然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有的规定不明确;有的现行的标准与实际有较大差距而操作性不强。这就急需出台一套切实可行,细化、统一的支出标准并经常更新(要细化到具体费用支出,如办公费、邮电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项目经费的使用等),再借助会计集中核算自身的优势,相信全面、严格地履行好会计监督是没有问题的。会计核算中心也可以通过积极收集、总结日常会计监督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主管单位财政部门或通过财政部门向政府报告,在不违反上级有关制度、文件规定的前提下,及时制定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经费支出标准。
二、上下联动,构筑会计监督体系
论文关键词:抄表,核算,电费
在电费回收的工作中,抄表是整个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抄表工作是指抄表员对所有计费电能表,利用各种抄表方式进行电量的抄录,抄录电量是考核供电部门经济指标(如线损率、供电成本〉、各行业用电量统计分析以及计算各户的单位产品电耗和市场分析预测的依据。抄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电费能否准确及时地核算与收回上缴,关系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抄表所记录的电表数据,计算出本月(本季度)使用电量与上月(上季度)使用电量的差值,再根据电费计价标准计算出用户本月(本季度)应该缴纳的电费金额。乃至供电企业的其他经营业务等,比如客户服务,也大都以抄表数据作为决策处理的依据。
当前抄表手段是人工抄表和掌上机抄表,工作繁复、效率低下。现有抄表方式的工作量巨大,高负荷的工作量极易导致抄表人员在抄表过程中常出现估抄、少抄、错抄、漏抄,甚至抄表人员私自调整用电性质等现象,影响到电力企业电费的回收和经济效益。同时,抄表数据不及时,实效性太差,在线损控制、计费、用电分析、营销预测、乃至宏观决策等方面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2 细化抄表工作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
因为抄表工作随机性太大,而又事关重大,所以必须细化管理,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记录到相关的表格卡片中,做到工作有案可查,为管理、奖惩等提供基础依据。
2.1 按规定日期抄表,不得估抄。由于客户原因未能如期抄表时,可通知客户待期补抄或暂按前次用电量计收电费,待下次抄表时一并结算。
2.2 第一次抄表的新客户,应仔细核对户名、户号、电能表的厂名、表名、安培数、指示数、倍率等,经核对相符后,方可抄表。
2.3 抄表时发现抄表故障,计量不准时,除应了解表计运转及用电情况外,对当月电量可暂按上月电量计算电量,并填写“用点异常报告单”然后办理多退少补手续。
2.4 发现客户有违章用电行为,填写“用电异常报告单”。
2.5 发现客户用电量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应及时想客户了解原因,了解客户用电性质有无变化,用电类别有无变化,并在抄表卡上注明原因。
2.6 居民客户实抄率达99%以上,其他客户实抄率达100%。
2.7 抄表结束后,填写抄表总卡,建立实抄率台帐,注明未抄原因。
3 细化电费核算
电费核算,又称电费“审核”,是电费管理工作的中枢。电费核算是计算人员根据流程计算出电费,在生成电费台账以后至电费正式发行的这段期间,复核人员根据抄表数据和各类工作传票以及客户档案等资料开展的复核电费的工作。电费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收回,账务是否清楚,统计报表数字是否准确,关键在于电费核算的工作质量。同时,电费核算管理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支持、理解与配合,需要电费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的不断深化与完善,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系统,使其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3.1 电费账本保管要实行制度化管理
第一,建立和完善《供电公司用电营业管理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电费管理中心账本、抄表机管理制度》。
第二,增设账本发放室。独立的账本发放办公室,将核算工作和账本发放工作严格分开,避免核算工作期间借用账本出现的混乱现象,既保障第一手资料账本的安全,又为核算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避免核算差错。
3.2 新装用户建账立卡工作要合理化
合理地安排新装户账卡发放时间,这是因为装表工作是连续不断的,每天都有新装用户要建账立卡,而抄表核算工作是每月一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新装用户及时上账,在每月月初抄表前,将上月出账后接到的新装户账卡发放给抄表员,这样抄表员有充足的时间去熟悉新表,也就能按时将抄表任务完成,及时将新户上账。
3.3 电量调整及电费退补工作要规范化
一是严格执行《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抄核收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凡退还电费额度较大的需经公司领导批准,方可处理。
二是规范电量调整、退补传单录人电脑,使得在电费系统中能清楚地了解调整、退补的具体原因。
3.4 变更传单处理要严格化
变更传单由专人统一接收、返还,严格把关,审核传单是否合格。每月出账后将各班异动传单分别登记在各营抄班异动传单登记本中,便于返还及以后査阅,保证业扩变更单月结月清。
4 电费管理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就企业经营而言,电费收缴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因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特殊的国情,最终导致电费收缴管理面临不得不改革的困局。
4.1 细化电费收缴人员的管理
建立和完善《电费回收考核办法》、《电费预警和风险机制》、《大客户动态跟踪制度》等制度,拉开电费风险金奖励差距,加大收费员的收入档次,让电费回收与收入挂钩,激发员工的潜力,有效提高责任心和自主性。
4.2 完善电费预警,进行客户分级管理
根据用电量等情况,对用电客户进行效益分级评估、风险分级评估等,对不同级别的客户,采用不同的电费收缴方式。比如,对于恶意欠费的客户,实行预交费。对于把有风险的大客户实行预付电费,同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客户的生产、销售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回收措施,确保当期电费结零。对于企业效益差的采取按旬抄表收费并签定交纳电费诺书,缩短电费回收周期。
4.3 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倡导预付费用电的理念
当前供电企业快速发展,企业自身应由“供电”身份定位,自觉转变为“售电服务”的身份定位,用优质的服务与客户建立感情,使客户对供电企业少一分埋怨、多一分理解。将每一个客户当自己的亲人对待,以诚动人,以情感人,主动为客户用电解疑释惑,解决客户用电的实际困难,当好客户用电的“参谋”。同时,由于特殊国情,实行“先供电后收费”的模式,但现在“先付费后服务”的商业理念已经得到普及,实行“先收费后供电”已经成熟;而且技术进步、抄表收费系统的实施也为此提供了可能。
5 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需求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手工抄表方式暴露出日益严重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抄表环节已经成为电力营销的严重瓶颈,解决这一环节的根本途径是采用先进的抄表技术和抄表手段,如实施远程集中自动抄表系统。
电费核算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电费存在着计价上的复杂性和收费上的广泛性,是一份既复杂又繁琐的工作,工作人员定要细心,谨慎,准确的做好电费核算工作;同时远程集中自动抄表系统可以集成强大的电费管理系统,为电费管理工作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持和便利,这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邓文彬,,刘晓晓.浅述电力集抄系统对推进营销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神州,2012,(11):238
电算化条件下特定业务的会计核算研究分析
一、特定业务核算的特点
本文定业务是指每一会计期(月)均会发生并每期需要进行会计处理的业务。
这些业务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工资与福利的计提、应交社会保险费的提取、应交未交增值税的处理、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提、应交教育费附加的计提、结转生产成本、结转制造费用、结转销售成本、结转本年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个人所得税等。
以上这些业务对于一个正常运营的企业来说,每个月都会发生,通常每个月都会出现与上期业务相同的凭证,这些业务均是在日常业务业务处理完毕后进行,如用手工核算方法,需要进行归集,才能形成凭证,有时还容易遗漏业务,久而久之,账面容易产生混乱。
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下,利用相应模块,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用友提供的用友通,可以在“期末处理”模块,编辑公式,在每一期末执行该模块的生成凭证功能,便可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且数据可以做到准确迅速。
二、电算化条件下特定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与应用
本文旨在对上述特定业务利用用友通财务软件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模块的资产折旧模块完成;工资与福利的计提、应交社会保险费的提取、代扣应交个人所得税业务,可以在工资模块完成。本文主要探讨没有单独模块的特定业务的处理。在核算中,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结转、销售成本的结转、应交各种税金的核算,是难度较大且容易出错的业务,本文对此重点探讨。
1.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每月归集后于月末要在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中分配,本例中是按产品的标准工时分,如果有实际工时且统计准确的话也可用实际工时,如果标准工时和实际工时都没有,那只能用产品的数量来分了。
举例:W企业制造费用科目下有工资和水电费两个明细科目,本月完工产品有两个:A和B,已经录入原始凭证,并在结转制造费用前,已经记账,本月A的标准工时是3小时,B的标准工时是2小时,这时,我们可以在模块下编辑公式,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是多少,分配制造费用的凭证应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A产品:项目核算)(500103)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B产品:项目核算)(500103)
贷:制造费用 ——工资(510101)
——水电费(510102)
在用友通条件下,利用自定义功能编辑公式,需要利用用友账务函数。公式见表1。
7.结转期间损益
通过会计软件模块取得,先在[总账]—[期末]—[转账定义]—[期间损益],选择“凭证类别”,选择“本年利润”科目,然后在[总账]—[期末]—[转账生成],选择[期间损益结转],便可生成结转期间损益的会计凭证。
8.计算汇兑损益
通过模块取得。方式与结转期间损益相同。
总之,类似的业务,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会经常用到,会计人员需要灵活掌握,并尽可能地发挥软件的特有功能,就可使会计工作做到更加科学、准确,并使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3]孙莲香.会计信息化实验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字】成本核算 费用 定额 车辆
正确核算物流成本,进行成本分析,是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前提。要做好物流货运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不但要抓好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和内部控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这样才能做好成本核算,让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下文是通过单车成本法对货物运输业进行核算和分析,然后从单车成本管理等方面提出货物运输业成本控制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物流成本的构成和现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货运生产耗费的情况,货运企业成本项目可划分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等四个基本部分。(一)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支付给营运车辆司机和搬运工人的工资,包括司机和工人随车参加本人所驾车辆保养和修理作业期间的工资、行车补助、加班工资、燃料和修理奖罚等。 (二)直接材料 货运企业的直接材料相对比较简单些,主要包括燃料和轮胎两种,具体而言,就是汽油、柴油和外胎,这三项成本支出在货运企业的直接材料成本中一般会占到8成以上。 (三)其他直接费用 1、保养修理费。指营运车辆进行各级保养及各种修理所发生的料工费、修复旧件费用和行车耗用的机油、齿轮油费用等。2、折旧费。指按规定计提的营运车辆折旧费。 3、其他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的与营运车辆运行直接有关的费用。包括行车事故损失(营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行车事故发生的损失。但不包括非行车事故发生的货物损耗及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车辆牌照和检验费、保险费、车船使用税、洗车费、行车杂费等。 (四)营运间接费用 营运间接费用是指车队、车站等基层营运单位为组织与管理营运过程所发生的应由各类成本负担的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保险费等。 货运成本是表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成果。如何对其进行核算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笔者调查而言,当前货运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1)货运企业的车辆所有权可谓五花八门,有自购的,也有集资的,还有挂靠取得营运牌照的。其成本核算方法不尽相同。(2)企业对各种原材料、燃料、轮胎、工具和各级维修作业等,根据市场行情制定计划价格,定期调整价格差异。(3)货车常年在路上,司机有很大的自主空间,车辆行驶里程如何,货物数量多少,油量消耗大小等等,都无法像其他生产企业一样直接监控,车辆一般采取定点加油、计划价格的办法。(4)对于燃料、轮胎的主要原材料,一般按行车公里数采取消耗定额的办法进行核算与监督。
二、自有车辆物流成本的基本数据库的建立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就物流其中一个模块自有大型车辆的长途货物运输阐述自己的意见。
根据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货运企业成本项目也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固定成本包括应付薪酬(就运输企业来说,即司机的工资和养老、失业、医疗和住房公积金等)、货车的折旧、货车的车辆险和交强险,还有车辆每年应纳的车船税以及车辆综合年检费等。变动成本包括司机住宿费、车辆燃料费、车辆过桥费、车辆修理费、轮胎等。现在大型车辆向集装箱的方向发展,以19吨的车辆为例,一般这种车型由两部分组成,即半挂牵引车和半挂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车头和车尾,由于进行长途运输,通常配备两名司机。计算单车成本利润表,可以借助计算机用EXCEL设计计算,因为EXCEL具有灵活性,可以修改完善所设计的表格,并且可以利用EXCEL中的函数和数据透视表。
首先建立一个电子台账(表一),项目有车号、出发日期、返回日期、卸货地、客户名称、运行天数、行驶距离等,因为自有车辆的运输企业必须有修理费和燃料费的节约和浪费的奖罚制度,考核的依据就是车辆的行驶公里数(运距),统计人员每日按运输调度下发的行车路单录入以上的原始数据。
其次是再建立一个费用帐(表二),项目有油料单价、车号、出发日期、返回日期、卸货地、客户名称、回库加油的升数、对应的金额、途中加油的升数、对应的金额,住宿费、过桥费、修理费(包括工时和材料费)、轮胎款(内外胎)、其他杂费等。也是由统计人员根据司机的出差回来填写的出差旅费报销表填写。
然后还要建立一个收入账(表三),项目有车号、客户名称、运费金额、货品名称、运价、发货时间、起运地、到达地、吨位数量等,每日根据收入日报表录入。
三、利用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
有了以上基本的数据库,到月底就可以生成单车成本利润表,同时也可以生成一些辅助报表,比如单车燃料费和修理考核表。下面我说一下,如何利用函数和数据透视表把表一、表二、表三有机的链接在一起。为例方便起见,我们先把车号按企业自编号进行管理,比如19吨车,就以19开头,统一车辆编号是关键,因为所有的检索都是以车号为关键字,我个人认为用SUMIF函数比较好,此函数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求和,说明如下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Range 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 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相加求和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 32、"32"、">32" 或 "apples"。
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
? 只有在区域中相应的单元格符合条件的情况下,sum_range 中的单元格才求和。
? 如果忽略了 sum_range,则对区域中的单元格求和。
运用此函数就可以根据车号进行收入、费用、行驶距离、运行天数等数据的归集,省去手工计算的麻烦。
公式设计好之后,每天录入表一、表二、表三,到月末就会自动生成单车成本利润表。接下来就是进行数据分析。相同吨位相似的车型进行比较,根据企业制定的燃料定额和修理定额进行考核,市内运输的车辆和长途运输的车辆也要分开考核。
举例说明,如某车辆全月的燃料费为30636元,全月的柴油消耗量为4038,那么这台车辆的当月油料平均单价为30636元/4038升=7.59元/升,把所有的车辆当月的油料平均单价都计算出来进行比对,我举例的车辆假设在跨省运输,不同省份汽柴油的单价不同,这样就可以把运输相同路线的车辆进行比较,奖励表扬全年中每月油料平均单价低的司机。
根据单车成本利润表可以计算单车的工作车率、成本利润率、运量、周转量等,每月财务部门会同营业部门、运输部门通过此表进行分析讨论,找出每台车盈利亏损的原因,通过相同车辆同种费用的比较比对,找出异常所在,分析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总之,要做好物流货运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不但要抓好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和内部控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这样才能做好成本核算,让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书敏 一类物流企业的产品成本管理分析 [期刊论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物业管理,通常是指物业公司受物业产权人或使用者的委托,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其在不动产及居住环境方面提供看管、修缮、代收费用、提供便民设施等服务管理活动。物业管理公司按照物业管理制度,通过定期收取业主物业管理费的方式取得营运资金。会计核算是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是指公司财务人员以货币形式全面反映和监督公司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定期制定财务报表并提供给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工作是物业管理公司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对资金运作也能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公司在管理中追求资金成本的最小化,以资本的筹集为管理重点。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物业管理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对资金筹集的管理工作,强化自身对会计核算的管理。
二、物业管理公司会计核算的特点
物业管理公司是随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个新兴行业。其在会计核算方面拥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核算内容较为简单。因为物业管理不涉及产品的生产或者销售,因此,对物业公司而言,主要经营活动便是向业主提供相关物业劳务(或者服务),以此方式获取营运资金。物业管理公司的资金运作方式和会计核算内容都相对较为简单。
(二)监督群体较为庞大。物业管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不断与众多业主打交道,并且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业主所缴纳的物业管理费。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这一特殊性质,使其资金运转都受到业主的广泛监督。此外,物业管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因此可以说,物业管理公司的监督群体较为庞大。
(三)公司管理层和业主皆为财务信息使用者。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信息不仅要提供给公司管理层,以供其决策。同时,物业管理公司还要向业主提供,以帮助其了解物业管理费的使用情况。因此可以说,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有公司的管理层,还包括广大业主。
三、物业管理公司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
无论何种企业类型,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俗说法便是获得最大化的利润。物业管理公司也不例外。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公司也日趋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开始重视自身的发展和管理理念,不断着手完善自身的服务职能,强调提升公司的财务核算管理水平。但是,由于物业管理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会计核算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一)会计基础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在会计基础管理方面尚不规范,存在诸多漏洞。比如:原始会计凭证审核不严,原始资料保存不规范,凭证摘要记录不清晰或与明细账内容不一致;白条抵库现象严重,公司领导随意挪用资金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经济业务缺少必要的合同或者协议,资金支付情况缺少必要的跟踪记录;会计科目规范不严,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混淆使用;缺少必要的资产盘点清查制度,或者空有制度却很少执行。这些现象都充分体现出物业公司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提供的会计信息必然不准确,使信息使用者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会计核算硬件环境不理想。
物业管理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若要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首先其会计核算硬件环境必须过关。但是,论文格式由于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公司存在时间尚短,财务管理环境都异常简朴。在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大环境下,甚至有些物业管理公司还停留在“算盘加计算器”的阶段。此外,很多物业管理公司由于发展不规范,常常只具有一至两名会计人员。而且在会计核算方面,依旧局限于手工登账和人工对账,不仅耗费掉了会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导致会计科目在设计上难以细化,很多会计人员在面对大量的手工登帐工作之余,已没有更多的精力再对二级科目进行细分。同时,很多诸如制定财务预算计划、计算项目盈利空间等精细作业也根本无闲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发展。
(三)财务管理存在认识误区。
当前,我国很多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上升为公司战略的高度,并未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一个自上而下、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和配合的系统过程。也并未意识到只有先行实现财务目标,公司目标才能最终获得实现。其实,财务作为公司经营运作的一个核心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每一个业务单元的完成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力推手。因此,财务管理是一个涉及公司上下的系统过程。
四、物业管理公司会计核算的内容与处理方法
(一)会计核算内容之一:业主的公共水电费。
公共水电费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会计核算内容之一。物业管理公司对此有两种核算方法。一种是将公共水电费直接计入物业管理成本;另一种是将其暂时作为代收代付款,并抵扣小区业主向物业管理公司交纳的物业管理费。这两种会计核算方式中,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因为水电并非由物业公司提供而是由供水供电部门提供,并于提供时已向消费者收取了相关税费。单纯从该意义出发,公共水电费由物业公司作为代收代付款更为合适。[LunWenData.Com]
(二)会计核算内容之二:物业管理公司的成本费用。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公司采取权责发生制核算成本费用,并将其具体分为按营业成本与期间费用分开核算。其中,期间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具体核算与一般企业无异。营业成本是指物业管理公司在为业主提供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即物管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成本开支。物管活动是物业公司主营业务。营业成本通常分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三个会计科目。物业管理公司在日常成本核算时,应尽量划小核算单元,以将人员责任与成本支出相挂钩,实行成本费用责任制。除物管活动之外的其他“附属类”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支出作为“其他业务支出”参照现行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三)会计核算内容之三:物业管理费。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公司在核算物业管理费时,所采用的会计原则类似于“收付实现制”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收付实现制。只是在实际收到业主所缴纳的物业管理费时方才确认收入;倘若是在当期收到了以后时期的物业管理费,则暂时不确认为收入,而是将其作为预收款进行挂账。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劳务收入通常有三条确认原则。首先,收入能够被可靠计量;其次,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第三,劳务的完工百分比能够被合理确定。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物业管理公司方能将物业管理费确认为收入,并无需考虑是否已实际收到款项。
(四)会计核算内容之四:维修基金。
根据我国物业管理的相关规定,为了有效保障物业公共设施等的维修养护,业主需按时向物业管理公司缴纳一定的维修基金。单纯从所有权的角度出发,维修基金属业主所有。当前,根据相关政策,物业管理公司应将维修基金作为“代管基金”.我国物业管理公司对维修基金的会计核算主要选择在实际收取时,作为“长期应付款”进行挂账;当实际发生维修费用时,再予以冲减。关于维修基金是否需要缴纳税款目前尚无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在这方面的核算处理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物业管理公司所收取的维修基金不需要纳营业税。因为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公共设施等的修缮与管理,在所有权方面归业主所有,物业管理公司仅是对其进行“代管”.因此,笔者认为维修基金不需缴纳营业税。
关键词:电力集团;县级供电企业;资金集中
企业财务集约化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009年,国家电网集团开始逐步推入财务集约化管理,然而目前对于电力集团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特别是在重要环节县级供电企业的资金的归集管理尤为重要。
随着集团企业的普及以及管理者解决集团运作中暴露出的各种财务问题的需要,集团财务管理同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者们普遍认为,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控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利润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的资金管理。
本论文是从某个具代表的X县级供电企业出发,设计这些应对策略企图保障资金集中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的有效应用,更好的结合实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资金流顺畅运转,以达到增强企业的财务管控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协调能力、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发展的迫切需求,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国家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
为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国家电网建成以公司总部为资金配置和管理调控中心,中国电财为资金结算和归集平台,全面集中、统一管控的“资金池”。在构建“资金池”的过程中,对县级供电企业具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规范账户管理,推行开户行“一行一户”账户开立模式。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网省公司的三级单位、撤销原电费账户,统归市一级公司管理,电费账户首选工、农、中、建4家银行开设电费账户,也可视当地实际情况在邮政储蓄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开设电费账户,电费账户执行“一行一户”,数量一般不超过7个。在工、农、中、建4家银行之一开设1个基本结算账户,即日常经费账户。基本结算账户挂接为公司资金池的三级账户。2、推进统一结算。 中国电财建成安全可靠的资金结算网络系统,完善结算系统与银行结算系统对接功能,保障资金结算安全、高效和稳定。按照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结算网络系统与财务应用系统对接。提高中国电财结算服务系统覆盖范围,保障公司各单位集中支付工作顺利开展。建设中国电财内部资金清算平台。公司各单位之间的资金往来依托清算平台实现内部清算。3、推行集中支付。实行收支统一预算,市(县)公司负责回收电费资金,及时划入网省公司在中国电财的电费归集账户;支出分级支付,大额资金提交网省公司统一办理支付,单笔限额原则不超50万。基本账户资金通过集团账户形式,按照资金池账户的设置级次,由三级账户递次纵向归集至一级账户。
二 X县级供电企业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X县级供电企业基本情况
X县X县级供电企业,主营业务为电力供应、电力安装。部门设置为一个综合办公室、一个生产班,一个营销班,一个农电管理总站。2011年,职工人数为40人,其中大学文凭5人、大专文凭8人员、高中文凭12人。资产总额为990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为12000万元。拥有220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三座。年售电量约为4.2亿千瓦时,售电收入约为1.8亿元, 购电成本约为1.58亿元,日常费用开支约为1200万元。该县电力局在2009年开始推广财务集约化管理,进行全员培训。2010年-2011年为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阶段。2012年及以后年度逐步熟练应用与完善。
2、X县级供电企业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自2009年推行资金管理体系以来,撤销了所有当地电费账户,保留了一个经费账户。电费资金每月底及时存入市一级电费资金户,实现电费结零。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电费资金的月上缴量为1500万元,月经费支出为100万元。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前,该X供电企业在当地农村信用社开设一个电费专户,并且与农村信用社签订协议,由信用社直接收取电费资金。在推行了资金集中管理之后,由于市一级的电费账户没有在农村信用社开立,从而与农村信用社无业务往来。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多,当电费发行后,多数居民就到农村信用社的网点进行电费缴纳,而现在只有到X县级供电企业营业大厅缴纳,给用户的缴费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从而造成用户的电费非交不可的时候,即月底,用户才进行电费的缴纳。这样电费资金主要集中在月底归集,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资金的归集时间。经费资金实行每月存量考核,月底的存量资金不超过5万元,从而减少当地银行资金的存量,在一定程度上,当地银行的利益减少,银行服务态度下降,办事拖拉。县级供电企业的备用金账户依托当地银行,各付款信息都需要银行回单,存在银行回单不及时或者缺失的现象。
3、X县级供电企业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X县级供电企业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从电费资金归集和经费资金归集两个方面说明:电费资金由于转变了缴费方式,而使得推迟了资金的归集时间,其主要原因是X县级供电企业的营业网点少,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经费资金的问题主要是当利益转换的时候,当地银行与上级银行的利益划分。
三 保障X县级供电企业在资金集中管理应用的对策
从某X县级供电企业来看,虽然其资金核算模式上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集中模式,但资产的使用者在县级供电企业,通过总部的改善下不断增长,一方面自身盈利能力增加,也可以通过效益传递给总公司。但收益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博弈。为保证资金的及时归集,其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县级供电企业的营业网点,但是,增加的营业网点,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需要更多的支持,这就需要县级供电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1、加强员工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借助信息化手段,开通自助缴费终端,在年轻客户群中,加大宣传力度。3、在生活小区及商业小区增加营业网点。
当牵涉到利益划分的时候一般难以解决,只有通过上下级关系的协调、增加当地手续费收入,来弥补当地银行利益的缺失。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搞好银企关系。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核算;现状;对策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全面实行,核算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既是满足社会和学生对教育成本知情权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效益和实力的客观需要。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高等学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归属于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目前高职院校在进行成本核算中还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障碍,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借鉴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原理和方法,在与高校现行会计制度相协调的基础上,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一、高职院校成本核算的现状
1.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不科学,影响高职院校成本核算的真实性。按照中国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是,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基础给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造成了很大障碍。高职院校要实行教育成本核算首先必须解决教育成本的确认和计量问题,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成本必须是和一定的对象相联系的。高职院校必须将为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耗费,根据配比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归集和分配到相应的对象之后才能形成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根据成本核算的配比原则和费用发生的时间来看,要核算教育成本就必然涉及的费用的预提和待摊问题。而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反映的是高职院校现实的收支情况,不存在费用预提或待摊的慨念,这样势必会影响教育成本信息核算的准确性。因此,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问题是高职院校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2.高职院校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不合理,影响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按照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当年购置的固定资产直接计入当年的设备购置支出,在使用的收益年限内不计提折旧,因此,高职院校现有的会计数据中都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和已耗损价值。在办学过程中,房屋、建筑物、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在高职院校经费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高职院校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进行的重要投入,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损耗成本应是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一项重要内容。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不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价值,这样得出的教育成本信息就不完整。
3.现行高职院校会计科目的设置单一,弱化了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的目标,不利于实行成本核算。现行的高职院校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主要考虑的是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重点反映学校教育经费的收支情况,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进行成本核算的需要。如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对于高职院校支出是按支出性质分类而不是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第一,按照支出用途将事业支出分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物支出、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和其他支出等八类支出,反映了一定分类核算意识但比较粗糙,难以满足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第二种是按照支出内容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和业务招待费等,这给高职院校实行教育成本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高职院校如果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就必须按支出功能对现有支出数据进行归类和重组。中国理论工作者曾对此做过两种尝试:一是根据支出原始凭证,按功能分类重新核算成本;二是利用会计科目细目数据按功能进行大致归类来核算教育成本,但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第一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工作量过大,很难推广;第二种方法缺点在于比较粗略,难以提供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所以,高职院校如果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就必须对现有的会计科目体系进行改革。
4.高职院校经费使用效益考核评价的片面性,软化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制。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对高职院校投资只注重其消费性,忽视其投资性,导致对高职院校经费使用效益考核评价的片面性,往往只侧重评价经费使用后体现出的事业效果和社会效益,而对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又缺乏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结果造成高职院校经费运行中投入产出相脱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脱节。由于缺乏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方面的考核评价,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自身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仅仅停留在财务信息方面,而缺乏对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指标的需求拉动,导致高职院校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机制的软化。
二、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途径与对策
高职院校会计环境的诸多变化,已使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已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其制度性缺陷和缺失成为成本核算无法回避的问题。要想走出困境,科学实施高职院校会计成本核算,必须借鉴企业会计的成熟做法,弥补和完善高职院校会计制度,进而针对高职院校会计成本的特点,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从而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确定高职院校教育的本核算的对象和会计期间。由于高职院校不招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存在不同层次间学生数的转换,因此可以认为,高职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就是按专业分类的全日制高职生。成本核算周期应以一学年为一个计算期,起止时间从公历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
2.明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原则。高职教育成本核算主要应遵循:(1)权责发生制原则,指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是以其归属期为标准。即根据收入和费用之间的权责关系确定。(2)配比原则,指成本费用与其相关的收益相配合.即将某一会计期内的费用成本或归集于某些对象上的费用成本与有关的收人或产出相配合、相比较。(3)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指将与当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与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收益相关的支出计人资产的价值。超级秘书网
3.设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项目。为满足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和控制的需要,根据高校教育活动的特点和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可将教育成本项目设置为:人员工资、公务费、业务费、助学金、折旧费、间接教育成本等六项,各个成本项目归集的费用内容如下:
人员工资,这是教育成本项目中最主要的项目,此处的工资是广义的工资,是指高校支付给教师以及为教学服务的教辅、行政等部门的职工的薪金报酬、职工福利及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包括高校发放给教职工的工资、津贴、奖金,计提的职工福利赞、工会费以及学校为教职工负担的公费医疗、养老金、失业金、住房公积金等内容,但不包括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和补助支出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剥离出来的人员的薪酬支出。
公务费,指高校用于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日常公务活动支出,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租赁费、招待费、维修费等。业务费,指高校为完成教学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和购置教学耗用品的开支,包括教学差旅费、资料印刷费、生产实习费、军训费、招生费、教学(实验)材料费、资料讲义费等。
助学金,指高校按照规定给在校学生发放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酬金、困难补助、学生公费医疗、生活补助等学生事务的支出。折旧费,是高校教学所用的固定资产耗费的价值,是教育成本的重要内容。
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学校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现有的账簿记录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已经损耗的价值。为了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需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按期计提折旧费计入教育成本。
间接教育成本,用于归集与学校提供教育服务间接相关,但需要通过一定成本分配的方法才能分配到各个教育成本对象的成本,如学校管理、教辅、后勤等部门的各项支出及学校开支的公共费用等。
关键词:高校;实验平台;核算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44-03
一、高校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必要性
高校的实验技术公共平台是指在高校,以学科研究工作中方法学的共性为基础,把各学科实验研究中可共同使用,价值较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集中管理、使用、开展有偿服务的一种充分利用仪器设备,提高使用效率,节约科研成本的使用方式仪器。
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的拥有量是比较大的,少的几千万,多则十几个亿。如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用率,避免重复购买和闲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从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上看,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重复购买。由于各个学科单位只考虑自己使用的方便,而在一些高校存在着对某项仪器重复购买的现象。特别是10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由于经费来源使用的是学科的经费或个人课题专项经费,而在经费的使用方面缺乏制度上的硬性规定,学校的主管部门审批也就十分容易,所以常出现重复购买的现象。例如,几万元低温冰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在各个学科更是常见。至于十几到二十万的酶标仪仪器,汕头大学医学院就有13台之多。
2.使用率并不高。仪器设备由各学科自行购买,使用权归小单位,因而缺乏全局观念,则常限于本学科的研究与个人课题的使用。而其他学科或课题组需要使用要凭借个人的关系,也缺乏适当、合理的安排。使用率究竟如何,也极少有人去考核。近年由于高校引进人才的需要,不惜为一些引进的人才购进专用贵重的仪器设备,有价值几百万元,但由于某些原因,人才流出,购进的仪器长时间闲置,十分可惜。如汕头大学医学院十几万元以上的超低温冰箱就有5台,是否有此需要,有无闲置,却无人常去过问和检查其使用的情况。
3.没有详细进行经济上的核算。各个学科和课题组科研人员着重考虑科研工作,出数据,出文章,而较少仔细进行核算。科研的主管部门只重视出科研成果,而轻经济核算。目前的高校看重科研成果,以学术水平和科研论文的发表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各学科同样是侧重业绩,并经常呼吁学校应对科研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给予配套经费。至于水电费的核算、维护费用、管理人员的费用,等等,无从查核,或只是象征性的扣点水电费。贵重仪器设备只有简单的使用时数登记表。
以上可见,如何充分发挥学校的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率,防止资源的浪费,取得资源的共享与更好的效益,是科研经费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几种模式
从目前高校的情况看,实验技术平台的构建主要有几种形式:
1.以学科(或学科群)为依托的组建模式。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及需要,平台大中型设备分别依托相关学科投入(或学科群),制定统一严格的管理、运作和考核制度,全方位为学科、全院、全校各学科提供实验技术服务。适当地开展对外服务。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情况看,属于规模比较小的院校,所处的区域高校较少,地区的经济和工业、科研并不十分发达,所以采取的就是这种以学科群投入的模式。并于2008年7月出台了文件,设立分子实验室、分析细胞实验室等三个公共技术平台。在2008年9月又出台了《汕头大学医学院贵重仪器设备开放管理条理》,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促进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2.以学校投入为主的组建模式。仪器设备、场地,全部由学院或学校投入,人员直属学院或学校,主要购买较大型的又比较普遍实用的贵重仪器设备。同样制定统一严格的管理、运作和考核制度,为全校服务并积极开展对外服务。
3.联合社会力量共建的组建模式。有的高校处于省会等较大的城市,与中央各有关部门或省相关部门或大型企业有着较好的联系,双方协作,互利互惠,建设相关的实验室技术平台,依托学校的科研力量,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服务。例如,内蒙古农业大学与蒙牛集团共建的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科技园光电实验室与入园的企业共建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经费收支核算方式
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的核算,以上述的几种构建方式分开进行。除联合社会力量的形式比较复杂外,目前高校实验技术公共平台主要是学科群投入或学校投入的模式构建,因而这两种核算方式最为普遍。由此,本文主要是探讨学科群或学校投入的核算方法。
从总体上看,核算中最主要的是成本核算,如何进行各个项目各种仪器明细的分开核算,应由财务和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取得共识,原则是维护学校的利益,即在有较多收入的情况下,学校得大头,部门得小头。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勤俭节约,合理收费。
1.收入的核算。所有的收入按部门或各个小组进行核算,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主要核算各项仪器设备开展对内、对外检测、观察等的收入。平台的构建主要是以为学校的科研服务为主,在此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可以逐步考虑对外服务。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开展对外服务有利于该地区的科研工作的发展,加强交流,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高校的知名度。但毕竟内外有别,收费的标准应高于成本,我们认为,对外的收费可较校内的收费提高100%~30%。每个项目的实验收费标准,由实验平台的负责人根据成本核算提出方案,然后各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确定,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在实践中给予逐步完善。
2.成本的核算。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成本,主要是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薪金、水电费、仪器设备的购买、耗材的支出、维修费的支出等。
从成本核算上看,还有一个仪器设备折旧的问题,但是一些贵重仪器的价值昂贵,其分摊后的费用如加入成本进行核算,那么,成本将是很高,例如,汕头大学医学院进口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需约240万元。假如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为5年(新制度规定才3年),按平均折旧法计算,每年约为48万元左右。由学科投入经费购买的,学科来分担折旧的费用,负担将过重。如是由学院投入的,一般使用的是专项资金,例如“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项目的资金,从核算上无需提折旧。因为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所以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特别是对刚刚起步构建实验技术平台或业务量不是太大的高校,可以暂时不提折旧。
(1)管理人员薪金的核算
公共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学科群投入的,则以学科群或学科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的管理者、技术骨干的基本薪金,应该由学校负担,其奖金应视管理者的业绩而定。其他的辅助技术人员,其薪金、奖金应由学科负担。由学校负担主要的管理人员的薪金,是从考虑扶持学科的实验技术平台考虑,特别是刚刚起步或收入不多的院校,目前还是应以这种方式较好。如是由学院投入建设为主的,管理者、技术骨干、辅助人员的基本薪金,应该由学校负担。其奖金应视业绩而定。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在以学校投入为主的运行模式中,管理负责人在应聘此岗位时,也应自己提出一些方案与建议,对此问题供领导决策。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以每年的纯收入(扣除应有的成本)或工作量作为一个基数,超过部分的纯收入40%作为管理人员的奖金。例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费,假设以每年的纯收入基数为10万元,实际纯收入为13万元,超过的3万元,按分成的方法计算奖金;第二种以总收入为核算的,则扣除成本后,纯收入同样按分成的方法计算奖金。
(2)仪器设备消耗性物资、维修和水电费等的核算。作为公共的平台,其开展的项目实验所需的试剂及耗材由谁申请的实验,谁负责的原则。其耗材可以自购,也可以由实验室购买,并按实际给予核算。日常的仪器维修,以一个标准的基数为原则,例如,单件材料为5 000元,由实验平台负责,并摊入当年的成本核算,5 000元以上至1万元以内的在实验平台的发展基金负责,超过1万元的由实验平台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经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提出意见,由学院领导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学科负责或由学校或学院负责支付。水电费的核算,我们采用安装电表,按实际支出数核算,计入当月成本,并返纳给学校。税金的核算也应同步进行,当高校开展服务有收入之时,应注意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统一的发票,办理税务登记,按规定进行纳税。
3.结余的核算。收支相抵后,结余资金的处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利润的分配。利润的分配,应考虑学校、学科群、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之间的利益,如在执行上述分成即学校得三成,学科得三成,管理人员得四成。利润分配的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主要的是应视业务发展的情况,在刚起步时,管理人员的奖励可适当提高,当规模越来越大,收入越多,应注意适当调整分配的比例。
(2)建立基金的核算。在上述的利润分配后,归属学科或学校的利润,应建立专项基金,作为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或大维修之用,用于实验技术平台的再发展。
四、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存在的几点问题
1.人才的问题。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目前最大的困难仍是管理负责人的人选问题。这个问题在规模不大的院校,尤为突出。从总体上看,负责人必须技术比较全面,大公无私,协调能力较强,总体素质较高,能全心全意为学校的各个学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的课题服务。因此,应公开招聘,选出比较优秀的人才来承担平台的负责人的工作。但作为学校,其本人如何进行年度考核,应另制定相关的规定。
2.平台是否能维持自收自支的问题。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要维持自收自支,从内部看,必须提供优质服务和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其收费合理,并且高校的规模较大,能提供全面的实验检测和观察项目。从外部看,必须有一定的特色,在区域上位于较大的城市,有较多的科研单位和企业作为依托,开展对外服务的业务比较多,收入资金达到一定的规模,否则,较难办到自收自支。但是,由于学校规模、特色、科研能力及所处的区域的条件的限制等因素,技术平台的发展与创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依靠学校的投入主要的设备与大项的维修,还是比较重要的,使学科的科研工作得到扶持与发展。笔者认为,作为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主要是为学校的科研服务,资源合理配置、达到共享,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提高科研的层次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所以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关于与企业共建的科研成果如何归属与分配的问题。与企业进行共建实验技术平台,在进行实验之前,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科研成果归属、第一作者的署名、专利权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签署有关的合同,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4.注意进行对技术平台的宣传。实验技术平台投入使用后,应注意把有关的仪器设备名称、开展服务的项目、技术力量的水平等编印成册,分发给附属单位及社会上有关单位,并利用网络、甚至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开拓更多的合作项目与交流渠道。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512号,2007年12月6日[2009.04.08].gov.
cn/zwgk/2007-12/11/content-830645.htm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研究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就具有了重大的意义。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明确事业单位的成本构成项目,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如果有不合理的收支项目,在核算的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出来,诚然,此类项目的数量与数额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生产成本,也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管理状态。因此,进行细致的严格的产品成本核算,定会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减少财务漏洞,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对单位实行全面的管理,对核算的结果进行科学合理全面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本单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能力。文章以黑龙江家畜繁育指导站为例来研究成本核算。
关键词:事业单位;繁育成本;成本核算
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是服务于家畜品种改良工作的科研推广单位。站内设有繁育技术研发、猪育种中心、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等15个部门。主要职能是制定全省家畜繁育改良规划、制定省内各畜禽品种育种目标;负责全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建设等。近年来,承担了世界银行的奶牛群体改良(DHI)、繁育体系建设及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这对于其自身发展,实现畜牧业科学发展都具深远影响。因此,进行并做好成本核算就是重要一环,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目的是提高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管理水平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相关理论
(一)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产品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单位和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家畜繁育站的成本核算就是对家畜场所生产的优质种子母牛、仔猪、商品猪、种猪等产品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进行计算,以此得到每个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资金总额,即产品成本。成本管理则是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考察构成成本的各项消耗数量及其增减变化的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在增加生产量的同时,不断地降低生产成本是家畜繁育站扩大赢利的主要方法。
(二)繁育成本
繁殖成本,从理论角度来说,就是动物为了实现繁殖以及人们为了使动物高效繁殖而付出的代价。对于家畜繁育指导战这样的事业单来说,必须了解繁育成本的核算,才能有效管理业务的发生及发展,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核算科目
成本核算属于支出类科目,应设置“成本费用”这一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事业单位列入龙舞的各项费用,借方反映业务活动或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贷方反映产品完工验收入库的实际成本。
二、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步骤
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需要较为完整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从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始记录和分类整理而来,因此,建立一套完整准确的原始记录系统,并且及时地记录整理,这是进行成本核算的首要环节。只有进行成本核算才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首先,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指标以及计算单位。比如,黑龙江家畜繁育指导站的最终产品是优质种子母牛,那么成本核算的指标就是每头产品的成本资金总量或资金总额,计算单位有月、季度、半年、年等。现在以100头优质母牛为例,将商品牛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以元/千克、元/头作为成本核算的指标,以年为计算单位来说明母牛的成本核算的具体流程以及核算方法。
其次,确定组成繁育指导站的核算成本项目。在一般情况下,将组成繁育指导站的产品成本核算的成本费用项目分为两类: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固定成本是指与家畜生产量的大小无关或关系很小的费用,其不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生产量的提高,由固定费用形成的那部分成本将会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总成本,即产生了规模效应。因此,降低固定费用从而降低总成本是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固定成本费用有:饲养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和管理人员的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维修费。变动费用是指随着家畜生产量的变化,其费用大小也变化的费用,即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变动成本费用有:饲料费用、药品费用、煤、汽油、电费等。其中饲料费用包括买价、运费和加工费。
最后,从黑龙江省家畜繁育站的各项业务来看,成本核算的过程如下:
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有:
1.变动费用中的采购费用的核算:
采购分配率=采购费用总额/原材料买价总额×100%
原材料采购成本=买价总额×采购分配率
饲料的加工费分配总量=加工费总额/加工总数
已耗饲料产品的成本=原材料总价÷损耗率+加工费分配总量
损耗率=(原材料损耗量-饲料消耗量)/原材料损耗量×100%
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饲料产品的原材料总价应该按照饲料的组成计算。
2.饲养成本总额的核算:
饲养成本总额=饲料的变动费用+其他变动费用+固定费用
因此,通过上述的成本核算,我们得出了产品中的各类成本费用在总成本费用中的比例,同时得出了该年度或该季度家畜产品的总成本及单位产品的成本。财务人员应将每年或每季度的各类成本定期及时地进行核算,做一个统计记录,就会发现单位存在的问题,能够全面地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此外,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成本收入的计算 。
假设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生产的1组(250头母牛/组)母牛。
成本:
(1)引进幼种的款项:2.9万元(假设数据)。
(2)饲料费用:每头母牛的成本8-10元,14585头约要饲料费约14万元,种牛的饲料费大约1万元,共17.9万元。
(3)水电费:1000元(年或季度)。
(4)职工工资:平均每人每年7000元,2人共计1.4万元。共计19.4万元。
假设全年的利润是42万元,那么,全年的纯利润为 22.6万元。
三、事业单位的收入如何上缴财政专户
由缴款人或其人提出申请,经征收机关审核确定无误后,通过缴款人或委托人的开户银行将款项直接缴入国库单,即财政专户。应缴财政专户款是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各种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在此项资金上缴之前,对事业单位来说是一种负债,不能作为事业单位的收入来处理。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预算外资金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事业单位实行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处理,应缴入同级财政专户,待同级财政部门拨付本单位使用时,才能计入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实行按比例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其上缴部分不能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处理,应缴入同级财政专户,带同级财政拨付本单位使用时,才能计入事业收入,其留用部分可以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处理。实行按收支结余的数额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平时可以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处理,年终按该项预算外资金的收支结余数额上缴财政专户。
目前,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主要是各种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等。
为了核算事业单位应上交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该科目贷方反映收到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收入数或实行预算外资金介于上缴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的结余数,借方反映上缴财政专户的收入数,贷方余额反映应缴的未交数目。下面具体说明:
(1)全额上缴时:
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上缴财政专户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银行存款
(2)按比例上缴时:
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应缴财政专户款,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贷:事业收入
应缴财政专户款,缴入财政专户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银行存款
(3)结余上缴时:
取得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取得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等,贷:事业收入
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 借:事业收入,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缴入财政专户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银行存款
以上就是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款的方法和步骤,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必须建立严格的控制制度,保证专款的上缴。因为财政收入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企事业的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家通过财政能够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财政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国家通过财政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再次,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科教文卫都属于事业单位,他们或者没有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有限,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最后,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财政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分配进行着广泛的调节,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成本核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以社会责任最大化来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机构的可持续性,只有准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把我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才能降低生产过程的总成本,以节约资源,节省费用,将更的资金用于后续发展的过程中,达到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且人民满意的标准。同时为国家制定收费项目提供参考标准,通过相互参考,促进服务和成本的对等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之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4).
[2] 贺南轩.成本会计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0).
[3] 叶胜春,杨梅芳.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及创新[J].市场论坛,2006 ,(11).
[4] 黄长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其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 ,(19).
高校的实验技术公共平台是指在高校,以学科研究工作中方法学的共性为基础,把各学科实验研究中可共同使用,价值较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集中管理、使用、开展有偿服务的一种充分利用仪器设备,提高使用效率,节约科研成本的使用方式仪器。
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的拥有量是比较大的,少的几千万,多则十几个亿。如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用率,避免重复购买和闲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从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上看,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重复购买。由于各个学科单位只考虑自己使用的方便,而在一些高校存在着对某项仪器重复购买的现象。特别是10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由于经费来源使用的是学科的经费或个人课题专项经费,而在经费的使用方面缺乏制度上的硬性规定,学校的主管部门审批也就十分容易,所以常出现重复购买的现象。例如,几万元低温冰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在各个学科更是常见。至于十几到二十万的酶标仪仪器,汕头大学医学院就有13台之多。
2.使用率并不高。仪器设备由各学科自行购买,使用权归小单位,因而缺乏全局观念,则常限于本学科的研究与个人课题的使用。而其他学科或课题组需要使用要凭借个人的关系,也缺乏适当、合理的安排。使用率究竟如何,也极少有人去考核。近年由于高校引进人才的需要,不惜为一些引进的人才购进专用贵重的仪器设备,有价值几百万元,但由于某些原因,人才流出,购进的仪器长时间闲置,十分可惜。如汕头大学医学院十几万元以上的超低温冰箱就有5台,是否有此需要,有无闲置,却无人常去过问和检查其使用的情况。
3.没有详细进行经济上的核算。各个学科和课题组科研人员着重考虑科研工作,出数据,出文章,而较少仔细进行核算。科研的主管部门只重视出科研成果,而轻经济核算。目前的高校看重科研成果,以学术水平和科研论文的发表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各学科同样是侧重业绩,并经常呼吁学校应对科研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给予配套经费。至于水电费的核算、维护费用、管理人员的费用,等等,无从查核,或只是象征性的扣点水电费。贵重仪器设备只有简单的使用时数登记表。
以上可见,如何充分发挥学校的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率,防止资源的浪费,取得资源的共享与更好的效益,是科研经费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几种模式
从目前高校的情况看,实验技术平台的构建主要有几种形式:
1.以学科(或学科群)为依托的组建模式。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及需要,平台大中型设备分别依托相关学科投入(或学科群),制定统一严格的管理、运作和考核制度,全方位为学科、全院、全校各学科提供实验技术服务。适当地开展对外服务。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情况看,属于规模比较小的院校,所处的区域高校较少,地区的经济和工业、科研并不十分发达,所以采取的就是这种以学科群投入的模式。并于2008年7月出台了文件,设立分子实验室、分析细胞实验室等三个公共技术平台。在2008年9月又出台了《汕头大学医学院贵重仪器设备开放管理条理》,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促进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2.以学校投入为主的组建模式。仪器设备、场地,全部由学院或学校投入,人员直属学院或学校,主要购买较大型的又比较普遍实用的贵重仪器设备。同样制定统一严格的管理、运作和考核制度,为全校服务并积极开展对外服务。
3.联合社会力量共建的组建模式。有的高校处于省会等较大的城市,与中央各有关部门或省相关部门或大型企业有着较好的联系,双方协作,互利互惠,建设相关的实验室技术平台,依托学校的科研力量,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服务。例如,内蒙古农业大学与蒙牛集团共建的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科技园光电实验室与入园的企业共建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经费收支核算方式
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的核算,以上述的几种构建方式分开进行。除联合社会力量的形式比较复杂外,目前高校实验技术公共平台主要是学科群投入或学校投入的模式构建,因而这两种核算方式最为普遍。由此,本文主要是探讨学科群或学校投入的核算方法。
从总体上看,核算中最主要的是成本核算,如何进行各个项目各种仪器明细的分开核算,应由财务和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取得共识,原则是维护学校的利益,即在有较多收入的情况下,学校得大头,部门得小头。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勤俭节约,合理收费。
1.收入的核算。所有的收入按部门或各个小组进行核算,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主要核算各项仪器设备开展对内、对外检测、观察等的收入。平台的构建主要是以为学校的科研服务为主,在此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可以逐步考虑对外服务。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开展对外服务有利于该地区的科研工作的发展,加强交流,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高校的知名度。但毕竟内外有别,收费的标准应高于成本,我们认为,对外的收费可较校内的收费提高100%~30%。每个项目的实验收费标准,由实验平台的负责人根据成本核算提出方案,然后各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确定,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在实践中给予逐步完善。
2.成本的核算。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成本,主要是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薪金、水电费、仪器设备的购买、耗材的支出、维修费的支出等。从成本核算上看,还有一个仪器设备折旧的问题,但是一些贵重仪器的价值昂贵,其分摊后的费用如加入成本进行核算,那么,成本将是很高,例如,汕头大学医学院进口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需约240万元。假如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为5年(新制度规定才3年),按平均折旧法计算,每年约为48万元左右。由学科投入经费购买的,学科来分担折旧的费用,负担将过重。如是由学院投入的,一般使用的是专项资金,例如“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项目的资金,从核算上无需提折旧。因为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所以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特别是对刚刚起步构建实验技术平台或业务量不是太大的高校,可以暂时不提折旧。
(1)管理人员薪金的核算
公共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学科群投入的,则以学科群或学科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的管理者、技术骨干的基本薪金,应该由学校负担,其奖金应视管理者的业绩而定。其他的辅助技术人员,其薪金、奖金应由学科负担。由学校负担主要的管理人员的薪金,是从考虑扶持学科的实验技术平台考虑,特别是刚刚起步或收入不多的院校,目前还是应以这种方式较好。如是由学院投入建设为主的,管理者、技术骨干、辅助人员的基本薪金,应该由学校负担。其奖金应视业绩而定。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在以学校投入为主的运行模式中,管理负责人在应聘此岗位时,也应自己提出一些方案与建议,对此问题供领导决策。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以每年的纯收入(扣除应有的成本)或工作量作为一个基数,超过部分的纯收入40%作为管理人员的奖金。例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费,假设以每年的纯收入基数为10万元,实际纯收入为13万元,超过的3万元,按分成的方法计算奖金;第二种以总收入为核算的,则扣除成本后,纯收入同样按分成的方法计算奖金。(2)仪器设备消耗性物资、维修和水电费等的核算。作为公共的平台,其开展的项目实验所需的试剂及耗材由谁申请的实验,谁负责的原则。其耗材可以自购,也可以由实验室购买,并按实际给予核算。日常的仪器维修,以一个标准的基数为原则,例如,单件材料为5000元,由实验平台负责,并摊入当年的成本核算,5000元以上至1万元以内的在实验平台的发展基金负责,超过1万元的由实验平台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经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提出意见,由学院领导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学科负责或由学校或学院负责支付。水电费的核算,我们采用安装电表,按实际支出数核算,计入当月成本,并返纳给学校。税金的核算也应同步进行,当高校开展服务有收入之时,应注意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统一的发票,办理税务登记,按规定进行纳税。
3.结余的核算。收支相抵后,结余资金的处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利润的分配。利润的分配,应考虑学校、学科群、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之间的利益,如在执行上述分成即学校得三成,学科得三成,管理人员得四成。利润分配的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主要的是应视业务发展的情况,在刚起步时,管理人员的奖励可适当提高,当规模越来越大,收入越多,应注意适当调整分配的比例。
(2)建立基金的核算。在上述的利润分配后,归属学科或学校的利润,应建立专项基金,作为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或大维修之用,用于实验技术平台的再发展。
四、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存在的几点问题
1.人才的问题。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目前最大的困难仍是管理负责人的人选问题。这个问题在规模不大的院校,尤为突出。从总体上看,负责人必须技术比较全面,大公无私,协调能力较强,总体素质较高,能全心全意为学校的各个学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的课题服务。因此,应公开招聘,选出比较优秀的人才来承担平台的负责人的工作。但作为学校,其本人如何进行年度考核,应另制定相关的规定。
2.平台是否能维持自收自支的问题。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要维持自收自支,从内部看,必须提供优质服务和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其收费合理,并且高校的规模较大,能提供全面的实验检测和观察项目。从外部看,必须有一定的特色,在区域上位于较大的城市,有较多的科研单位和企业作为依托,开展对外服务的业务比较多,收入资金达到一定的规模,否则,较难办到自收自支。但是,由于学校规模、特色、科研能力及所处的区域的条件的限制等因素,技术平台的发展与创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依靠学校的投入主要的设备与大项的维修,还是比较重要的,使学科的科研工作得到扶持与发展。笔者认为,作为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主要是为学校的科研服务,资源合理配置、达到共享,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提高科研的层次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所以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无线GPRS抄表,红外抄表,代收电费,抄表收费一体化.
手持无线红外抄表收费一体化系统是基于无线GPRS技术、红外技术、蓝牙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产品,是电业局解决传统抄表、收费问题的有效途径,抄表人员只需配备一台手持红外抄表终端和便携式蓝牙打印机就能很方便的在任何有GPRS网络的地方选择下载用户初始数据及用电信息,随时随地通过红外抄表终端将已抄录的信息经过协议封装后实时发送到GPRS数据网络,通过GPRS数据网络将数据传送至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电能表数据和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实时在线连接,该系统结合了抄表、收费一体化功能,抄表员现场即能实时抄录、传送用户用电数据也能实现代收电费、现场打印缴费单据的功能,同时本系统采用红外抄表技术具有采集数据快速、准确、高效等特性。
1.系统开发背景
1.1电力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市居民住宅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用电量的日益增长,传统的抄表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抄表情况不能及时监管,不易规范统一管理,其主要表现:
1)用户数量大,而且分布面广、散,因此抄表工作繁重;
2)抄表数据回传时间慢、效率低,造成收费、统计工作滞后;
3)手工抄录数据,抄表效率低,现场不易发现错误;
4)数据重复抄录和统计工作繁重、浪费资源;
5)抄表数据统计查询不便于实时掌握;
6)抄表时间难以确定,不利于管理考核。
1.2用电客户的需要
随着广大用电客户对公用事业单位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电力企业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减少用电客户的投诉,改善服务质量。传统的收费、缴费模式由于网点少,分布散,方式单一,已不适应电力客户缴费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
2.系统结构
手持无线红外抄表系统是由三个网络构成:电力部门/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电力专用GPRS网络、移动/联通GPRS网络。论文参考网。内部局域网与传统的局域网一样,为电力企业提供安全的数据通信通道;电力专用GPRS网络介于移动/联通GPRS网络和内部局域网之间,它用来安全连接通GPRS网络和内部局域网,启到防火墙的作用。联通/移动GPRS网络主要作用是实现红外抄表终端与电电业局内部数据中心的实时数据传输。
3.系统功能
3.1手持无线红外抄表终端的功能
3.1.1抄表功能:
无线红外抄表终端同时支持手工录入数据抄表和红外自动抄表。手工录入数据抄表功能是指对不支持红外功能的电表,可以采用手工方式输入该电表的度数。红外自动抄表功能指终端通过红外的方式实现抄表,抄表数据及时、准确,并且没有时间、空间、存储容量上的限制。对于具有红外通讯的数字电子电表(普通电子表、多功能复费率电表),只要在抄表器上按一个键就能自动完成电表内存储芯片中数据信息的下载,抄表过程更方便、快捷、准确、高效。抄表员对所管辖的居民用户电表信息及采集的数据,随时有权限进行浏览、查询和更正修改;并对有可能异常的电表底度信息及时地发觉并反馈给服务器后台进行处理,从而,有效降低了抄表的出错率,保证了抄表员采集用户电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1.2数据传输功能:
通过GPRS网络可将用户电能表的数据实时传递到地、市、省级的数据管理中心或计费管理系统中。同时也可以把数据中心或计费管理系统中的历史数据下载到该终端上。
3.1.3管理功能:
使用该终端,能实现统一规范的岗位权限和抄表流程管理;对抄表员进行工作情况实时监督管理和考核及抄表数据更规范和及时建档。
3.1.4移动收费功能
该终端即可实现抄表功能也能实现现场收费功能;用电客户可以随时通过该系统查询其上次使用电费详细记录,也可实时预缴纳所欠电费。论文参考网。SG186营销应用业务系统能实时更新用电客户欠费记录、缴费记录。
3.1.5蓝牙打印功能
当收费人员现场收取电费后可以实时通过蓝牙打印机及时打印收费凭据;它即可作为一个缴费和收费的依据,又可作为一个兑换发票的依据。
3.1.6其他功能
包括PDA功能和通话功能。PDA功能是个人信息管理,比如:记事和备忘、日程安排、计算器等;通话功能可以实现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点之间的通话、信息传送。
3.2手持无线红外抄表系统平台功能
手持无线红外抄表系统管理一体化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也是数据处理和后台管理中心,它利用约定接口规范实现抄表收费终端和SG186营销应用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并具有用户管理、信息查询、信息统计等功能。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登录、修改密码、退出系统等基本功能。
信息查询包括远程数据查询、电表信息查询、抄表员查询、管理员查询及系统日志查询等功能。
信息统计功能包括抄表电量统计、任务进度统计及历史数据清除等功能。
4.创新点和技术特点
使用手持无线红外抄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来实现远程抄表,就可以解决抄表数据回传需要人工报送的问题,服务器后台利用GPRS/3G网络还可以随时对某个区域、某个电表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查询、统计。并且抄表便捷、快速。只需要一个操作员利用抄表软件平台就可以实现之前大量人员的工作任务,结合GPRS/3G无线网络的特点,网络组建、平台组建、方案实施都比较方便,并且投入设备比较少,投入资金不大。论文参考网。其主要表现于:
1)资源利用率高,用户只在发送或接收数据期间才占用资源,多个用户可高效率地共享同一无线信道,平时抄表时不占用资源。
2)传输速率高,可以提供高达115kb/s的传输速率(理论值171.2kb/s);
3)接入时间短,能提供快速及时连接,几秒种就可以注册接入了;
4)网络覆盖面广,GPRS/3G网络几乎覆盖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基本都有网络。
5.手持无线红外抄表系统的特点
1)率先使用GPRS/3G网络平台,可实现远距离、散用户、多类别的电力抄表。特别是可满足农村,山区电力数据的稳定接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且设备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升级容易。
2)采集数据快速准确,能快速生成用电统计分析、交费单据及作业情况,供有关部门/用户使用或查询。
3)采用“用户—终端”的模式,减少作业流程和诸多中间环节(如:抄表卡等)。可节约时间,规范流程。
4)抄表信息及时追踪,可对现场抄表时间、抄表记录及作业范围进行有效追踪,从而减少了诸多人为干扰因素。
5)具备冲突处理机制,可以同步接收、处理多个/所有数据采集点的数据。并可实现Internet在线查询。
6)强大的后台处理系统,可提供实时数据查询、浏览、反馈及更改等操作,供电业局相关部门处理。
7)采用分体设计,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无需进行专门的培训即可熟练运用。
6.结束语
手持无线红外抄表收费一体化系统是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一种创新尝试,拓展了抄表、收费的渠道,提高了营销管理的水平,在内江电业局运行以来,成绩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体现了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又提升了企业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同时也得到了用电客户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电力远程集中抄表系统建设与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金家红.抄表核算收费[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河南电力技师学院.抄表核算收费员[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关键词:输配电成本,监管
1.我国电力监管机构的职能
我国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会)于2002年12月由国务院设立,并于2003年开始运作。国务院于2005年2月15日《电力监管条例》对其职责做了规定,电监会开始担负起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功能。电监会拥有的与价格、财务相关的职责包括:拟定并监管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和界定输配电成本规则;从财务角度分析、评价发电市场有效竞争情况;对发电企业新增装机、兼并、重组、股权变动或者租赁经营等影响市场份额的情况进行监管;对电力交易市场中的平衡资金账户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制定监管所需的信息报送和披露办法;有权对监管对象开展查账等检查工作等。
2.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存在的问题
2.1目前中国电力监管职能配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2002年实行电力体制改革,把原来的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并成立独立电力监管机构一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从改革方案的要求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是顺应世界电力工业改革潮流的。但在电力监管实践方面,我国对电力行业的监管职权分散于政府多个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局面。在中国,除电监会外,目前还有多个政府机构负责电力监管,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
委”)、财政部、国资委等,但影响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3年成立,是负责宏观经济调控的部门,它不仅负责长期规划,还批准所有重要的投资项目,包括发电和输电项目,以及制定中国总体的能源政策、预测需求、提供能源选择指导意见等。同时发改委还具有微观经济监管机构的一些核心职能,如发改委不仅主导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电价改革,还审批发电公司、电网公司的电力销售价格。论文参考网。目前对电力企业某些财务准则、财务成本标准等与电力企业相关的事项,财政部有决策权。这意味着一些应该属于电监会的职能与财政部的部分职能可能出现重叠。不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政部有着广泛的工作职责,难于顾及行业特点十分突出的电网企业财务成本监管问题。对于这种部分职能重叠的问题,财政部与电监会可以按照工作的性质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我国虽然已经成立了专责的电力监管机构,但是在电价监管方面,电监会在绝大多数事项上只能提参考性建议,而国家发改委几乎保留着所有的电价监管权力,结果是政策和监管职能的界限比较混乱,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电监会职能交叉重叠,降低了监管效率。因此,电监会的权力与威信以及《电力监管条例》中界定的电监会职责均须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以确保其有效运作。
2.2输配电成本核算方法不完善
目前我国电网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是电监会在2005年颁布的《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该办法对“输配电成本”进行了定义,规定了输配电企业应根据输配电业务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设置成本核算对象,企业应在“生产成本”科目下单独设置“输配电成本”二级明细科目,在“输配电成本工”科目下设置“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其他费用”等三级科目,并分别对“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其他费用”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明确了电网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对电网企业的成本对象、成本项目、科目设置做了具体的规定,但是其仍然采用的是“大一统”式的核算方法,没有将输配电成本分开进行核算,对核算规则的具体运用比较原则,对费用的分类也比较粗。根据《2008年电力监管报告》,我国主要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构成中,“其他费用”所占的比重达到了31.85%。论文参考网。《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中对“其他费用”的定义是指不列入“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中的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低值易耗品”、“劳动保护费”等一共21项,这些费用中哪些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输配电成本,哪些是属于非生产性费用则不得而知。从监管的角度,大量的非生产性费用计入到成本不利于对输配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监控和考核,无法得知输配电企业的真正意义成本数据,很难规范监控电网企业的成本行为。
3.完善输配电成本监管的对策
对于输配电成本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输配电成本监管法规、探讨输配电监管的具体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3.1将电力财务监管的职权集中于独立的电力监管机构
电监会目前监管权力的主要限制是在定价方面。如前所述,电价监管是电力监管的核心内容,电价监管也不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畴,而且中国已经成立了专责的电力监管机构,从政府职能配置规范化、合理化要求出发,应相对集中监管职能,同时要做到“政监分离”、责任明确。价格监管职责的全面转移,不仅仅是国家发改委与电监会两个机构之间的事情,可能涉及中国整个政府行政体系的调整。因此需要一个统筹安排的过程。随着电力体制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相关的政府能源主管部门(目前是发改委)可以逐步放弃对电力行业进行具体定价的监管角色,而将职能转换为制定价格政策在内的能源政策、发展战略和宏观规划。论文参考网。与此同时,电监会应逐渐承担电价监管的主要责任。财政部负责制定各行业均使用的财务成本政策、通则和标准等,电监会应根据这些政策、通则和标准制定电力行业具体的成本准则、规则等,并具体负责监督电力企业实施。电网企业价格监管与成本监管不可分割,目前中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分头实施具体监管的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建议电力行业具体的价格和成本监管职责由电监会统一承担。
3.2完善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
电网企业应首先区分经营的输配电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的成本,对于发生的不能合理划分到输配电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成本则先作为共同费用。根据各项成本与输配电业务环节的关系,把输配电业务各项成本发生时能够直接归属到输电或者配电当中的一个成本对象的,作为直接成本;不能直接归属到某个成本对象的,作为间接成本,通过分析人工工时、资产或者直接成本总额等动因与各成本项目总额的相关性,找出各成本项目最合理的分配基础,最后把间接成本在输电、配电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并把共同费用在输配电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之间进行分配。完善后的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应当能把输配电业务发生的成本和电网企业辅业发生的成本划分开来,能够较合理地反映出输电成本和配电成本,为电力监管机构提供清晰、透明的成本信息,也可以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主辅分离、输配分开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丽霞,周利凯.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王俊豪.A-J效应与自然垄断产业的价格规制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