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市场份额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市场份额论文

第1篇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和实践中的急功近利,很多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对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市场份额的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提起市场份额,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但事实上,市场份额的大小只是市场份额在数量方面的特征,是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体现。市场份额还有另外一个质量方面的特征,这就是市场份额的质量,它是对市场份额优劣的反映。

市场份额数量也就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一般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总体市场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另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竞争者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市场份额质量是指市场份额的含金量,是市场份额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总和。这种利益除了现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无形资产增值所形成的收入。衡量市场份额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顾客满意率,一个是顾客忠诚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忠诚率越高,市场份额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市场份额质量就越差。

国内众多的企业在市场份额的认识上,还处于关注数量的阶段。从“标王”之争到价格大战、广告大战,无不反映了参与企业特别是主动发动价格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扩大的期望。这种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行为是有深刻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的。很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潮在这些企业中仍在起作用。同时,现在处于企业决策层的人士,绝大多数都曾受到过计划经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他们的决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很快转变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使企业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规模经济理论。很多企业认为,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会增加销售量和生产量,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竞争优势。

国内很少有企业关注市场份额质量,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根本还没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这些企业的促销宣传中也许经常宣传“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等,可一旦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企业便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来面目。这种企业根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顾客满意与否不会感兴趣,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个原因是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切,企业对提高市场份额质量心存疑虑。也有不少企业认识到了企业不仅应占领市场,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市场,认识到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市场份额质量,企业就必须从顾客的满意率入手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投资由于数量大、要求高、时间长,且投资效果无法准确的测算,显得风险较大,使得不少企业最终放弃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打算。

二、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哪一个更重要?

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分别反映了市场份额的大小和优劣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反映的角度不同,两者之间应该是没有孰重孰轻的关系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的选择: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呢?还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或者两者并举—视同仁?要回答这个问题,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竞争格局和产品寿命周期进行分析。

1.分析行业竞争格局

如果行业内企业众多,且每个企业市场份额数量都很小,此时企业一方面应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应该说此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就能够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也显得相对容易,毕竟众多的竞争者中实力弱小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发动对这些企业市场的进攻,耗费的资源不会太多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别的竞争者也会以这种思路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这将引发较强竞争者之间的较量。企业要想在较量中胜出,就必须将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质量,用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水平,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这种从市场份额质量入手的做法可以稳定地增加市场份额数量,又能够避免引发恶性竞争,还能使企业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口碑,竞争者与之竞争,会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行业内企业较多,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大,而另外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此时,不管是市场份额较小的还是较大的企业都应将投资重点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对于小企业来说,要想与大企业争夺市场,在品牌和其他资源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使用大量促销或大幅度降价提高市场份额数量,一方面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另一方面还会受到大企业的强力阻击。因此,小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市场份额质量方面,从产品、服务、沟通等多方面入手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自己的阵地,并以自己良好的顾客基础逐步扩大市场。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市场份额数量已经相对较高,此时的主要工作应是巩固已取得的市场份额数量。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引起其他竞争者针锋相对的反抗,最后引起企业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份额数量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就应该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领地,为以后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行业内企业很少,每一家企业市场份额都很大。此时,行业已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企业应将重点放在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上,对市场份额质量只需保持一般关注。只有在竞争者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时,企业方有必要加大对市场份额质量的投入。在此格局下,企业若希望通过主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来扩展市场,必然引起其他竞争者的跟进和仿效(因每一个寡头都有相应的能力),最后可能整个行业的顾客满意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市场份额数量却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将会因成本增加而降低,这对每一个行业内成员都是不利的。

如果行业由于政策等因素由某企业独占,那么该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维持顾客能接受的最低满意度情况下,刺激需求量、扩大化市场规模,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设计营销方案。

2.分析产品的寿命周期

在引入期由于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很少,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而是生产被替代产品的企业;此时,企业的工作或投资重点应该是大力宣传该新产品与被替代产品相比的优势,促使人们购买试用,扩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长期,整个行业发展很快,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此时,企业的重点是大力宣传品牌形象,扩大企业产品在同种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熟期,市场总的销售量已相对稳定,竞争激烈异常,为了能在竞争中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企业应大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以保留顾客,实现顾客重复购买;在衰退期,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已无任何营销意义,企业可以有条件地选择某些市场或品种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率,以收割产品的晚期收益。

三、市场份额越大,利润越多?

很多企业都认为,市场份额数量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将越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企业在辛辛苦苦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后才发现,企业的盈利非但未见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在市场份额数量扩大的过程中,虽然销售增长导致了生产成本下降,但用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增长远快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再加上竞争使价格下降,单位产品盈利快速下降,最后使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市场扩大过程中,增加的营销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或缺少培训或素质不高,致使费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竞争者的强烈反应引起的费用增长。企业扩展市场份额数量的行动必然使竞争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企业加大广告投入,竞争者也会加大广告投入,企业降低价格,竞争者也会降低价格,甚至比企业降得更厉害。结果是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销售并未显著增长或销售量增长了且市场份额也扩大了,但盈利却下降了。

事实上,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市场份额的数量大小之外,还包括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企业管理能力、市场份额质量等因素。市场份额的数量只是影响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因素之一,企业不应把盈利增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

四、如何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很多企业都会对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欢欣鼓舞,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则会倍感失望并寝食难安。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市场份额数量扩大并不一定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样,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减少企业盈利。企业在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拿出应对方案。

1.企业销售增长低于行业销售增长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急剧增加,发展机会多,市场吸引力大。此种情形对企业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分析必须结合竞争对手的状况来进行。应着重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变化和他们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如果竞争者越来越多,且每个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越来越小,此时,企业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并不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增加,但有的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却在上升,此时,企业必须对这些市场份额数量增加的竞争者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了解他们增长快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避免被竞争者拉开差距;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减少,多数主要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在上升,此时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意味着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产品投入力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强促销和销售网点建设,努力改变所面临的不良处境;如果竞争者的数量在减少,少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在上升,此时意味着市场正向少数大竞争者集中,而中小竞争者却在苦苦挣扎。企业面临着重要选择:要么保持现状,要么改变现状。保持现状是企业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并不去加以扭转,当企业认为根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并准备淡出市场时,才会如此选择。改变现状是指企业加大投入,扭转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态势,当企业有信心且有相应资源的支持时,就应做此选择。

2.企业销售减少的速度快于行业销售减少的速度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销售减少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下降,行业在衰退之中,市场已无开发价值。企业销售的快速减少,说明市场危机对本企业的冲击特别显著和严重,说明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种情况,企业有以下选择:

(1)维持现状策略

尽量维持市场份额数量或减缓市场份额下降的速度。企业可通过增加促销力度,或在适当时机降低价格等方式来刺激需求。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该产品收益仍较好时可选择此对策。

(2)顺势而为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不再做更多的努力,仍保持执行原有的营销计划。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产品市场收益不太好,改变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可能比由此带来的收益更多时,应选择此策略。

(3)加速收割策略

企业削减原有的营销计划以减少费用,增加产品的短期收益。当企业认为该产品将快速衰退,并做好了资产转移工作时,可选择此策略。

(4)放弃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快速下降的产品,实行清理变卖,最终放弃对它的经营。当企业有更好的业务需要发展时,就可以考虑对该种产品实施放弃策略,把变卖所得资产用于发展新的业务。

五、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在许多涉及市场份额的文章中,常提出企业应追求“适度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就不能体现规模优势,太大就可能超越企业控制能力。但是什么样的市场份额数量才是适度的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加以分析和确定。

1.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增加吗?

如果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增加企业盈利。那说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是可行的;如果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并不能带来生产成本节约和盈利的增长,企业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现有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已足够大了。

2.在购买了企业产品的顾客中,他们的满意度、满意率、忠诚度、忠诚率如何?

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高,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市场份额质量高,此时可考虑开发更多的市场,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能力和市场资源;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较低,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较差,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此时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甚至有应考虑收缩市场份额数量的必要性。

3.现有的市场份额有相应的资源保证吗?

企业每开发、接触一个顾客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市场份额数量越大,顾客就越多,所需的资源就越多。这些资源包括了产品、设备、管理人员、维修安装人员、销售网络、促销能力等方面。为了保证把顾客满意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必须要求资源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已捉襟见肘,说明市场份额数量已超越了企业的能力,企业应考虑增加资源投入或削减一些盈利水平较低的市场;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就应设法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使资源与市场份额数量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六、实现市场份额的两个跨越

1.实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跨越。

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寻求核心竞争优势”(或称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独特产品、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核心产品是介于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如英特尔公司的中央处理芯片、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VCD机的芯片等。拥有核心产品的企业,将拥有行业内最高的利润和最大的影响力。开发核心产品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在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要靠企业长时间的内部积累才可能形成。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反观我国企业这些年的竞争,都是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展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靠外部投入、规模扩张、降价等小技巧。企业只不过在努力“把事情做对”、做得更有效率,但却在“做对头的事情”——做核心产品这一方向性的选择方面缺乏热情和长远目光,这一点应当引起实业界高层人士的重视。

第2篇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和实践中的急功近利,很多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对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市场份额的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提起市场份额,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但事实上,市场份额的大小只是市场份额在数量方面的特征,是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体现。市场份额还有另外一个质量方面的特征,这就是市场份额的质量,它是对市场份额优劣的反映。

市场份额数量也就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一般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总体市场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另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竞争者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市场份额质量是指市场份额的含金量,是市场份额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总和。这种利益除了现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无形资产增值所形成的收入。衡量市场份额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顾客满意率,一个是顾客忠诚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忠诚率越高,市场份额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市场份额质量就越差。

国内众多的企业在市场份额的认识上,还处于关注数量的阶段。从“标王”之争到价格大战、广告大战,无不反映了参与企业特别是主动发动价格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扩大的期望。这种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行为是有深刻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的。很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潮在这些企业中仍在起作用。同时,现在处于企业决策层的人士,绝大多数都曾受到过计划经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他们的决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很快转变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使企业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规模经济理论。很多企业认为,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会增加销售量和生产量,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竞争优势。

国内很少有企业关注市场份额质量,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根本还没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这些企业的促销宣传中也许经常宣传“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等,可一旦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企业便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来面目。这种企业根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顾客满意与否不会感兴趣,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个原因是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切,企业对提高市场份额质量心存疑虑。也有不少企业认识到了企业不仅应占领市场,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市场,认识到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市场份额质量,企业就必须从顾客的满意率入手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投资由于数量大、要求高、时间长,且投资效果无法准确的测算,显得风险较大,使得不少企业最终放弃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打算。

二、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哪一个更重要?

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分别反映了市场份额的大小和优劣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反映的角度不同,两者之间应该是没有孰重孰轻的关系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的选择: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呢?还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或者两者并举—视同仁?要回答这个问题,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竞争格局和产品寿命周期进行分析。

1.分析行业竞争格局

如果行业内企业众多,且每个企业市场份额数量都很小,此时企业一方面应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应该说此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就能够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也显得相对容易,毕竟众多的竞争者中实力弱小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发动对这些企业市场的进攻,耗费的资源不会太多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别的竞争者也会以这种思路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这将引发较强竞争者之间的较量。企业要想在较量中胜出,就必须将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质量,用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水平,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这种从市场份额质量入手的做法可以稳定地增加市场份额数量,又能够避免引发恶性竞争,还能使企业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口碑,竞争者与之竞争,会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行业内企业较多,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大,而另外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此时,不管是市场份额较小的还是较大的企业都应将投资重点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对于小企业来说,要想与大企业争夺市场,在品牌和其他资源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使用大量促销或大幅度降价提高市场份额数量,一方面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另一方面还会受到大企业的强力阻击。因此,小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市场份额质量方面,从产品、服务、沟通等多方面入手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自己的阵地,并以自己良好的顾客基础逐步扩大市场。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市场份额数量已经相对较高,此时的主要工作应是巩固已取得的市场份额数量。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引起其他竞争者针锋相对的反抗,最后引起企业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份额数量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就应该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领地,为以后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行业内企业很少,每一家企业市场份额都很大。此时,行业已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企业应将重点放在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上,对市场份额质量只需保持一般关注。只有在竞争者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时,企业方有必要加大对市场份额质量的投入。在此格局下,企业若希望通过主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来扩展市场,必然引起其他竞争者的跟进和仿效(因每一个寡头都有相应的能力),最后可能整个行业的顾客满意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市场份额数量却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将会因成本增加而降低,这对每一个行业内成员都是不利的。

如果行业由于政策等因素由某企业独占,那么该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维持顾客能接受的最低满意度情况下,刺激需求量、扩大化市场规模,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设计营销方案。

2.分析产品的寿命周期

在引入期由于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很少,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而是生产被替代产品的企业;此时,企业的工作或投资重点应该是大力宣传该新产品与被替代产品相比的优势,促使人们购买试用,扩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长期,整个行业发展很快,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此时,企业的重点是大力宣传品牌形象,扩大企业产品在同种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熟期,市场总的销售量已相对稳定,竞争激烈异常,为了能在竞争中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企业应大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以保留顾客,实现顾客重复购买;在衰退期,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已无任何营销意义,企业可以有条件地选择某些市场或品种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率,以收割产品的晚期收益。

三、市场份额越大,利润越多?

很多企业都认为,市场份额数量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将越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企业在辛辛苦苦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后才发现,企业的盈利非但未见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在市场份额数量扩大的过程中,虽然销售增长导致了生产成本下降,但用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增长远快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再加上竞争使价格下降,单位产品盈利快速下降,最后使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市场扩大过程中,增加的营销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或缺少培训或素质不高,致使费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竞争者的强烈反应引起的费用增长。企业扩展市场份额数量的行动必然使竞争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企业加大广告投入,竞争者也会加大广告投入,企业降低价格,竞争者也会降低价格,甚至比企业降得更厉害。结果是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销售并未显著增长或销售量增长了且市场份额也扩大了,但盈利却下降了。

事实上,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市场份额的数量大小之外,还包括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企业管理能力、市场份额质量等因素。市场份额的数量只是影响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因素之一,企业不应把盈利增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

四、如何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很多企业都会对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欢欣鼓舞,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则会倍感失望并寝食难安。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市场份额数量扩大并不一定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样,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减少企业盈利。企业在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拿出应对方案。

1.企业销售增长低于行业销售增长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急剧增加,发展机会多,市场吸引力大。此种情形对企业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分析必须结合竞争对手的状况来进行。应着重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变化和他们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如果竞争者越来越多,且每个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越来越小,此时,企业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并不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增加,但有的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却在上升,此时,企业必须对这些市场份额数量增加的竞争者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了解他们增长快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避免被竞争者拉开差距;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减少,多数主要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在上升,此时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意味着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产品投入力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强促销和销售网点建设,努力改变所面临的不良处境;如果竞争者的数量在减少,少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在上升,此时意味着市场正向少数大竞争者集中,而中小竞争者却在苦苦挣扎。企业面临着重要选择:要么保持现状,要么改变现状。保持现状是企业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并不去加以扭转,当企业认为根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并准备淡出市场时,才会如此选择。改变现状是指企业加大投入,扭转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态势,当企业有信心且有相应资源的支持时,就应做此选择。

2.企业销售减少的速度快于行业销售减少的速度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销售减少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下降,行业在衰退之中,市场已无开发价值。企业销售的快速减少,说明市场危机对本企业的冲击特别显著和严重,说明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种情况,企业有以下选择:

(1)维持现状策略

尽量维持市场份额数量或减缓市场份额下降的速度。企业可通过增加促销力度,或在适当时机降低价格等方式来刺激需求。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该产品收益仍较好时可选择此对策。

(2)顺势而为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不再做更多的努力,仍保持执行原有的营销计划。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产品市场收益不太好,改变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可能比由此带来的收益更多时,应选择此策略。

(3)加速收割策略

企业削减原有的营销计划以减少费用,增加产品的短期收益。当企业认为该产品将快速衰退,并做好了资产转移工作时,可选择此策略。

(4)放弃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快速下降的产品,实行清理变卖,最终放弃对它的经营。当企业有更好的业务需要发展时,就可以考虑对该种产品实施放弃策略,把变卖所得资产用于发展新的业务。

五、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在许多涉及市场份额的文章中,常提出企业应追求“适度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就不能体现规模优势,太大就可能超越企业控制能力。但是什么样的市场份额数量才是适度的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加以分析和确定。

1.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增加吗?

如果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增加企业盈利。那说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是可行的;如果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并不能带来生产成本节约和盈利的增长,企业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现有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已足够大了。

2.在购买了企业产品的顾客中,他们的满意度、满意率、忠诚度、忠诚率如何?

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高,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市场份额质量高,此时可考虑开发更多的市场,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能力和市场资源;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较低,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较差,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此时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甚至有应考虑收缩市场份额数量的必要性。

3.现有的市场份额有相应的资源保证吗?

企业每开发、接触一个顾客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市场份额数量越大,顾客就越多,所需的资源就越多。这些资源包括了产品、设备、管理人员、维修安装人员、销售网络、促销能力等方面。为了保证把顾客满意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必须要求资源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已捉襟见肘,说明市场份额数量已超越了企业的能力,企业应考虑增加资源投入或削减一些盈利水平较低的市场;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就应设法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使资源与市场份额数量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六、实现市场份额的两个跨越

1.实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跨越。

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寻求核心竞争优势”(或称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独特产品、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核心产品是介于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如英特尔公司的中央处理芯片、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VCD机的芯片等。拥有核心产品的企业,将拥有行业内最高的利润和最大的影响力。开发核心产品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在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要靠企业长时间的内部积累才可能形成。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反观我国企业这些年的竞争,都是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展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靠外部投入、规模扩张、降价等小技巧。企业只不过在努力“把事情做对”、做得更有效率,但却在“做对头的事情”——做核心产品这一方向性的选择方面缺乏热情和长远目光,这一点应当引起实业界高层人士的重视。

第3篇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和实践中的急功近利,很多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对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市场份额的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提起市场份额,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但事实上,市场份额的大小只是市场份额在数量方面的特征,是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体现。市场份额还有另外一个质量方面的特征,这就是市场份额的质量,它是对市场份额优劣的反映。

市场份额数量也就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一般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总体市场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另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竞争者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市场份额质量是指市场份额的含金量,是市场份额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总和。这种利益除了现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无形资产增值所形成的收入。衡量市场份额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顾客满意率,一个是顾客忠诚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忠诚率越高,市场份额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市场份额质量就越差。

国内众多的企业在市场份额的认识上,还处于关注数量的阶段。从“标王”之争到价格大战、广告大战,无不反映了参与企业特别是主动发动价格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扩大的期望。这种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行为是有深刻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的。很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潮在这些企业中仍在起作用。同时,现在处于企业决策层的人士,绝大多数都曾受到过计划经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他们的决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很快转变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使企业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规模经济理论。很多企业认为,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会增加销售量和生产量,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竞争优势。

国内很少有企业关注市场份额质量,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根本还没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这些企业的促销宣传中也许经常宣传“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等,可一旦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企业便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来面目。这种企业根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顾客满意与否不会感兴趣,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个原因是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切,企业对提高市场份额质量心存疑虑。也有不少企业认识到了企业不仅应占领市场,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市场,认识到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市场份额质量,企业就必须从顾客的满意率入手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投资由于数量大、要求高、时间长,且投资效果无法准确的测算,显得风险较大,使得不少企业最终放弃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打算。

二、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哪一个更重要?

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分别反映了市场份额的大小和优劣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反映的角度不同,两者之间应该是没有孰重孰轻的关系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的选择: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呢?还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或者两者并举—视同仁?要回答这个问题,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竞争格局和产品寿命周期进行分析。

1.分析行业竞争格局

如果行业内企业众多,且每个企业市场份额数量都很小,此时企业一方面应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应该说此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就能够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也显得相对容易,毕竟众多的竞争者中实力弱小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发动对这些企业市场的进攻,耗费的资源不会太多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别的竞争者也会以这种思路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这将引发较强竞争者之间的较量。企业要想在较量中胜出,就必须将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质量,用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水平,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这种从市场份额质量入手的做法可以稳定地增加市场份额数量,又能够避免引发恶性竞争,还能使企业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口碑,竞争者与之竞争,会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行业内企业较多,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大,而另外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此时,不管是市场份额较小的还是较大的企业都应将投资重点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对于小企业来说,要想与大企业争夺市场,在品牌和其他资源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使用大量促销或大幅度降价提高市场份额数量,一方面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另一方面还会受到大企业的强力阻击。因此,小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市场份额质量方面,从产品、服务、沟通等多方面入手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自己的阵地,并以自己良好的顾客基础逐步扩大市场。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市场份额数量已经相对较高,此时的主要工作应是巩固已取得的市场份额数量。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引起其他竞争者针锋相对的反抗,最后引起企业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份额数量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就应该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领地,为以后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行业内企业很少,每一家企业市场份额都很大。此时,行业已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企业应将重点放在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上,对市场份额质量只需保持一般关注。只有在竞争者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时,企业方有必要加大对市场份额质量的投入。在此格局下,企业若希望通过主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来扩展市场,必然引起其他竞争者的跟进和仿效(因每一个寡头都有相应的能力),最后可能整个行业的顾客满意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市场份额数量却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将会因成本增加而降低,这对每一个行业内成员都是不利的。

如果行业由于政策等因素由某企业独占,那么该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维持顾客能接受的最低满意度情况下,刺激需求量、扩大化市场规模,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设计营销方案。

2.分析产品的寿命周期

在引入期由于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很少,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而是生产被替代产品的企业;此时,企业的工作或投资重点应该是大力宣传该新产品与被替代产品相比的优势,促使人们购买试用,扩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长期,整个行业发展很快,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此时,企业的重点是大力宣传品牌形象,扩大企业产品在同种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熟期,市场总的销售量已相对稳定,竞争激烈异常,为了能在竞争中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企业应大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以保留顾客,实现顾客重复购买;在衰退期,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已无任何营销意义,企业可以有条件地选择某些市场或品种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率,以收割产品的晚期收益。

三、市场份额越大,利润越多?

很多企业都认为,市场份额数量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将越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企业在辛辛苦苦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后才发现,企业的盈利非但未见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在市场份额数量扩大的过程中,虽然销售增长导致了生产成本下降,但用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增长远快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再加上竞争使价格下降,单位产品盈利快速下降,最后使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市场扩大过程中,增加的营销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或缺少培训或素质不高,致使费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竞争者的强烈反应引起的费用增长。企业扩展市场份额数量的行动必然使竞争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企业加大广告投入,竞争者也会加大广告投入,企业降低价格,竞争者也会降低价格,甚至比企业降得更厉害。结果是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销售并未显著增长或销售量增长了且市场份额也扩大了,但盈利却下降了。

事实上,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市场份额的数量大小之外,还包括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企业管理能力、市场份额质量等因素。市场份额的数量只是影响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因素之一,企业不应把盈利增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

四、如何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很多企业都会对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欢欣鼓舞,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则会倍感失望并寝食难安。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市场份额数量扩大并不一定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样,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减少企业盈利。企业在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拿出应对方案。

1.企业销售增长低于行业销售增长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急剧增加,发展机会多,市场吸引力大。此种情形对企业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分析必须结合竞争对手的状况来进行。应着重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变化和他们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如果竞争者越来越多,且每个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越来越小,此时,企业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并不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增加,但有的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却在上升,此时,企业必须对这些市场份额数量增加的竞争者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了解他们增长快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避免被竞争者拉开差距;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减少,多数主要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在上升,此时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意味着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产品投入力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强促销和销售网点建设,努力改变所面临的不良处境;如果竞争者的数量在减少,少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在上升,此时意味着市场正向少数大竞争者集中,而中小竞争者却在苦苦挣扎。企业面临着重要选择:要么保持现状,要么改变现状。保持现状是企业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并不去加以扭转,当企业认为根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并准备淡出市场时,才会如此选择。改变现状是指企业加大投入,扭转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态势,当企业有信心且有相应资源的支持时,就应做此选择。

2.企业销售减少的速度快于行业销售减少的速度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销售减少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下降,行业在衰退之中,市场已无开发价值。企业销售的快速减少,说明市场危机对本企业的冲击特别显著和严重,说明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种情况,企业有以下选择:

(1)维持现状策略

尽量维持市场份额数量或减缓市场份额下降的速度。企业可通过增加促销力度,或在适当时机降低价格等方式来刺激需求。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该产品收益仍较好时可选择此对策。

(2)顺势而为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不再做更多的努力,仍保持执行原有的营销计划。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产品市场收益不太好,改变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可能比由此带来的收益更多时,应选择此策略。

(3)加速收割策略

企业削减原有的营销计划以减少费用,增加产品的短期收益。当企业认为该产品将快速衰退,并做好了资产转移工作时,可选择此策略。

(4)放弃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快速下降的产品,实行清理变卖,最终放弃对它的经营。当企业有更好的业务需要发展时,就可以考虑对该种产品实施放弃策略,把变卖所得资产用于发展新的业务。

五、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在许多涉及市场份额的文章中,常提出企业应追求“适度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就不能体现规模优势,太大就可能超越企业控制能力。但是什么样的市场份额数量才是适度的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加以分析和确定。

1.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增加吗?

如果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增加企业盈利。那说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是可行的;如果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并不能带来生产成本节约和盈利的增长,企业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现有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已足够大了。

2.在购买了企业产品的顾客中,他们的满意度、满意率、忠诚度、忠诚率如何?

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高,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市场份额质量高,此时可考虑开发更多的市场,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能力和市场资源;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较低,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较差,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此时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甚至有应考虑收缩市场份额数量的必要性。

3.现有的市场份额有相应的资源保证吗?

企业每开发、接触一个顾客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市场份额数量越大,顾客就越多,所需的资源就越多。这些资源包括了产品、设备、管理人员、维修安装人员、销售网络、促销能力等方面。为了保证把顾客满意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必须要求资源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已捉襟见肘,说明市场份额数量已超越了企业的能力,企业应考虑增加资源投入或削减一些盈利水平较低的市场;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就应设法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使资源与市场份额数量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六、实现市场份额的两个跨越

1.实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跨越。

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寻求核心竞争优势”(或称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独特产品、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核心产品是介于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如英特尔公司的中央处理芯片、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VCD机的芯片等。拥有核心产品的企业,将拥有行业内最高的利润和最大的影响力。开发核心产品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在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要靠企业长时间的内部积累才可能形成。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反观我国企业这些年的竞争,都是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展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靠外部投入、规模扩张、降价等小技巧。企业只不过在努力“把事情做对”、做得更有效率,但却在“做对头的事情”——做核心产品这一方向性的选择方面缺乏热情和长远目光,这一点应当引起实业界高层人士的重视。

第4篇

关键词:设计;EPC总承包;管理模式

引言

EPC总承包模式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已被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相当成熟的工程承包模式。随着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强,我国也在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型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式改革,规范建筑市场管理秩序。与此同时,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下形成的大批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和专业施工单位面临着转型艰难和业务萎缩的窘境。时逢国家对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不专门设立工程总承包资质,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而设计工作始终是EPC项目的关键,那么建立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设计单位与工程市场并行接轨,从而提高设计管理水平,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只要设计单位能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发挥它的专业优势,实行限额管理,优化设计,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就能占据工程总承包市场的重要领域。

1、EPC总承包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保护了业主的权益,我国已经有很多EPC总承包项目成功的例子。虽然这种模式目前还未成熟,采用的也不是标准的模式,但是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1)业主没有完全掌握和发挥EPC的优势

随着业主对建设项目投资、工期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由业主自行建设管理的传统模式难以满足现代项目管理的专业需求,反而增加了业主的管理负荷,收效甚微。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承包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内部协调和优化组合,基本上可以实现项目投资、工期和质量的最优组合效果。但是目前业主的要求重点还是在项目的投资和质量上,并没有充分理解总承包模式在工期上也有其优势,而无法实现业主和总承包商的双赢。

(2)设计工作影响了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发挥

设计工作对整个项目的运行和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要有强大的设计力量,才能缩短工期和优化设计。设计力量的不足往往造成总承包项目的失败,设计分包往往成为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短板。设计在EPC模式中缓解和调和总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管理压力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且多数情况下受制于业主的要求和变更。

(3)设计-施工总承包是EPC总承包模式的关键环节

我国的施工企业很少具有设计能力,设计单位往往和施工单位发生脱节现象。设计和施工在EPC模式中是相辅相成、交融并举的两个工作环节。如何合理有效地整合专业设计院的技术力量和施工单位人力、机械资源,以求技术力量、人力资源以及各种资金的组合能够达到总承包项目的要求,这也是相当棘手的一个难题。

(4)承包商企业联盟存在误区

无论是国家重点项目,还是一般工程,国外的咨询公司参与承担的有很多例子。如果国外的公司不仅参与了设计这一环节,还渗透到项目的其它方面,也许我们就会失去项目实施阶段的独立能力,而且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各方面摩擦增大,工作效率也会降低。

2、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模式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EPC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不可比拟的优势: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配置。传统模式下的项目组织机构臃肿,EPC模式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数量。

(2)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一般情况下,EPC总承包企业有更合适的施工方案,更高的专业管理能力,更优秀的技术人员,有利的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3)降低项目交易成本。业主只要和EPC总承包商签订合同即可。所以业主在合同谈判以及管理、管理协调以及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工作减少了,显著的降低了交易的成本。

(4)充分体现了设计的主导优势。设计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施工的质量。EPC承包商开始就参与了设计,这样就能把他们在施工方案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经验融于设计中,对设计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5)缩短采购管理周期。在EPC总承包模式下,采购纳入设计中,采购工作和设计工作相融合。一般设计工作结束了,采购工作也基本结束,采购工作也可以和施工相配合接口,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项目工期。

同时,EPC总承包模式也具有如下局限性:(1)降低了业主对项目的参与度;(2)总承包商的采购风险大大增加;(3)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比较困难;(4)业主对设计和细节的控制力降低。

3、建立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企业管理模式的措施

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是:以设计为龙头,以施工单位为辅助。建立这种模式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的理解这种模式是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改革的,是有利于提高我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其次应该对设计单位进行机构改革和结构调整,使它达到EPC总承包企业的政策要求。最后应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它满足EPC总承包企业的人力资源条件。具体的措施如下:

(1)转变思想,寻找出路。大部分设计单位的出路就是转变成EPC总承包企业,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支持和鼓励这种转变。

(2)依据实际条件,确定最佳实施方案。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模式,比如工业设计院比较有可能转变成EPC型工程公司,而建筑设计院比较适合转变成D-B型工程公司。选择合适的实施方案十分重要,底子好的设计院和底子差的设计院不同,规模大的设计院和规模中小型的设计院不同,逐步转变和一步到位不同,单独一个单位的改造和几个单位的重组也不同。拟定实施方案应该包括:运行方式、人员配置、组织机构以及管理制度等。

(3)编写适用且可操作的管理程序文件。专业设计院对于总承包某些业务比较陌生,没有相关经验。比如进度控制、施工管理、费用控制、物资采购、项目招投标和合同谈判等,这些也与设计管理有很大不同。如果没有一套可操作和适用的管理程序文件,新的公司就很难开展工作。为了管理文件的质量有所保障,也为了少走一些弯路,我们通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向有经验的单位借鉴通用管理文件,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一些修改,使得通用管理文件变成适用于本公司的管理文件。

(4)增设机构。设置的组织机构应该满足EPC总承包的功能需求。需要增设的主要组织机构有项目控制部门、项目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施工管理部门以及采购部门等。

(5)配置专业人员。新增设的部门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项目控制工程师、进度控制工程师、费用控制人员、合同管理人员等。

(6)统筹规划。设计院到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公司的转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既要控制进程,又要考虑到总体规划,这需要逐步有序的实施进行。

4、结语

目前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企业在我国还不算很多,但是这种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市场分工的必然趋势,也是业主降低风险的客观要求。EPC总承包模式具有资源配置优化、业主管理倾向以及综合效益集成等多方面的优势,它将发展成工程承包的主流模式。在建立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企业管理模式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探讨和改进的地方,比如与设备制造商、施工总承包商之间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合作发展,实现共赢,都有待进一步摸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胡德银.现代EPC工程项目管理系列讲座.设计与管理期刊,2005,13(4):34-37.

[2]孟宪海.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之比较.经贸实务,2004,11:49-50.

[3]赵艳华.D-B模式与EPC模式的比较研究.项目管理,2007,7:149-152.

第5篇

随着各大通信运营商机构重组、业务整合的逐步完成,各家运营商之间新一轮的全业务竞争已经拉开帷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渠道将成为多方争夺的稀缺资源,渠道建设已成为通信运营商取得竞争优势、提高谈判能力的重要砝码,其作用不可低估,渠道建设是否完善和成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分额。目前,通信运营商在电话放号、收费方面的社会渠道建设已日趋完善,然而,在宽带业务方面的渠道建设和利用却不尽如人意。怎样打开宽带渠道建设的僵局,是通信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

1宽带渠道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1渠道商对业务掌控困难

宽带作为互联网数据增值业务的载体用户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而其ARPUT值相对较高,且用户忠诚度高的优点也是数据宽带业务成为各家运营商争相竞争的主要原因。然而宽带业务受理专业性强,业务开通不同于移动电话放号,不能实现即开即通。并且宽带数据业务的资费种类多,其资费政策随市场竞争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另外受到用户身份鉴权手段局限性的影响,这些都使得社会渠道商受理业务时程序繁琐,难以很好的掌握此项业务。

1.2渠道商对市场的掌控困难

由于宽带渠道终端建设薄弱,渠道营销人员多为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卡贩子等,其综合素质较低,渠道经理很难对所受理的业务的实际开通情况进行追踪分析;不能主动了解、追踪、分析市场走势,各渠道商之间的竞争也处于无序状态;渠道商对目标客户群难以掌控,在宽带业务发展方面存在盲目性,缺少有效的营销技能和手段。

2完善宽带渠道建设策略

2.1短渠道策略

针对宽带这一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本身受理、安装技术较复杂,价格较高的特点,在建立渠道时适合采用短渠道策略,即产品从运营商流向最终用户的过程中,只经过一个中间商的分销渠道,即一级渠道。这样有利于保证用户使用宽带的及时性,便于运营商了解渠道市场,便于提供售后服务。渠道过长,服务质量难于保证,容易引起用户对经营者身份的质疑,并且运营商渠道管理成本增加,渠道商收益相对降低,经营积极性下降。

2.2宽渠道策略

宽带产品的ARPUT值相对较高,又是推广互联网应用业务的前提,且用户一旦购买,多数不愿意频繁更换运营商,所以商机如战机,哪家运营商先赢得客户,必将为后期保持稳定的业务收入奠定基础。这就决定了在这个产品的推广上要采取宽渠道策略。即设置若干渠道商,尽可能地利用中间渠道销售宽带,通过这种方式迅速渗透市场,扩大宣传,并且便于中间商展开竞争,提高销售率。“渠道就像一根水管,粗一点的话,水自然流得多,也流得顺畅一点”。

2.3渠道定位策略

宽带渠道营销策略必须与运营商在一段时期内的总体营销战略一致,并有明确的定位,包括品牌策略,传播策略,人员策略,信息策略以及财务策略等,在公司外部的统一,整合及协调。这项工作是整个渠道建设的关键,如果没有营销策略的明确定位,仅仅把渠道策略作为一个独立整体考虑的话,那么这个渠道策略必定要与企业的总体战略失去协调,并错失更多变化中的渠道机会,同时也无形中为竞争对手创造了发展并巩固的条件。

2.4渠道服务策略

宽带业务受理、安装过程比较复杂,越是这样,就越要做好服务支撑保障工作,可以专设渠道保障部,甚至可以开设渠道绿色通道,不要仅仅把渠道商当是合作伙,更要把渠道商当成重要客户来对待。重视对渠道商的业务培训,培训方式不必拘泥于形式,要以辅导为主、讲课为辅。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渠道交流会,创造渠道商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就像“搭台、唱戏”,运营商是帮助渠道商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载体。切不可因这方面的工作处理不当,而影响渠道商的营销积极性和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到别的“剧场去唱戏”。.5渠道激励策略

宽带是一种相对高端的通信产品,对渠道商的激励应该持续,且激励力度较大。不妨借鉴安利的激励策略,在安利只要是通过某营业代表介绍的用户都可以成为下一级营销代表,而在这条营销线上的各级代表都可以获得其以下各级用户消费产品的奖励。笔者不提倡在宽带渠道营销中采用长渠道策略,但从安利的成功激励中很明显看出,长效的激励会大幅增加渠道商对运营商的依附性和忠诚度,所以可以考虑通过某种考核体制使渠道商分享用户月数据通信费用。

第6篇

债券是在金融市场上吸收资本的工具。它主要包括债券的收益结构、债券的流转期、债券的信用等级。

1992年俄罗斯开始推行全面的休克疗法,其核心内容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收支出现巨大缺口。在1995年之前,弥补国家预算赤字主要靠向中央银行借贷来解决,即依靠多发行货币来补充预算的缺口,其后果是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为了遏制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5年开始俄罗斯政府不得不以发行国家债券方式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非通胀手段。

1.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ГКО-ОФЗ)市场的形成

在1991年末,俄罗斯就通过了《国家债务法》,俄罗斯中央银行也进行了第一次国内债务的试验性发行。这次试验性发行成为国家短期债务的原型。它的发行采取无纸方式,以竞买的方式出售,到期价格由市场的供求来决定。

1993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外汇交易所(ММВσ)进行了第一次短期国债的发行(一级交易),当年5月份开始了定期的二级交易,其中有24个银行和金融公司获得了短期国债市场交易商的资格。新债券以无纸方式发行,可以贴现销售,最小面值为10万卢布,流转期为3个月,免征税。中央银行对这批债券的发行给予担保。在当年国家发行了6500亿卢布的短期国债。进行了第一次债券的一级发行以后,开始每周进行两次二级交易,10月19日允许自然人参加国债市场交易。

1994年俄罗斯证券市场进一步向非居民开放,非居民获得了购买短期国债不超过发行总额10%的权利。同时,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远程终端和各地区的交易平台接入到莫斯科的交易所,市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并且新的金融工具(期货等)也不断得到应用。1995年短期国债市场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开始增大。发展国家有价证券市场成为政府金融政策的优先目标。由于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具有高收益率,因而各商业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参与短期国债市场。

俄罗斯在1995年发行了新的债券品种——联邦可变利息债券;6月15日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内又举行了联邦可变利息债券第一次竞拍。它是带有可变利息的、可贴现的国家有价证券,其利率水平以现行的短期国债市场的利率为基础来确定。

国家有价证券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到1995年末,国家有价证券市场规模达到了76.5万亿卢布。1995年8月俄罗斯发生了第一次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各银行争相抛售短期国债和财政部的外汇债券。在危机的2天之内,俄罗斯中央银行被迫购买1.6万亿卢布的短期国债。在银行间信贷市场危机一个月以后,金融市场上短期国债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久前还是金融市场中最发达部门的银行间信贷市场(МσК)降到第二的位置,主要表现为银行间信贷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急剧降低。许多银行又面临一个问题:“意外闲置的资金投向哪里?”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别无选择,只有转向短期国债。

为了给国家预算吸收居民资金,在1995年11月,俄罗斯政府决定发行国家储蓄债券(ОГСЗ)。这种债券的结构与联邦债券十分相像,它不仅面向居民,而且也面向那些以债券市场为主要业务活动的银行发行。对于法人而言,国家储蓄债券不仅可以使交易成本减少,而且债券可以用于抵押,进行投机活动等。银行承保人与财政部签署发行国家储蓄债券,然后在自己的客户中推销该债券。它的每个季度利息可以在任何储蓄银行的分支机构上获得。

1996年,俄罗斯国债市场不仅开始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基本来源,而且也成为叶利钦竞选班子的主要资金来源。

2.外汇债券(ОВВЗ)的发行和外汇债券市场的产生

为完善金融市场,俄罗斯政府形成了“关于在俄罗斯国内发行外汇债券的决议”。该决议确定国内外汇债券的发行总量为50亿美元。这使外汇债券的市场规模可以与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市场规模相比。

外汇债券的交易平台是2000交易系统中的路透社网,每笔的标准交易量最低为100万,但交易经常仅有几十笔。从事外汇债券交易的客户有大约10个,其中有1/3是外国客户。交易市场是出清的,也就是说,在任何交易时点上都可以进行买卖交易,买和卖的数量是平衡的。在外汇债券市场上规定了严格的市场制度,并对交易制定了详细的规则。

根据外汇债券的市场交易规则,买卖价差不能超过0.3%,而最大的交易商可以维持在0.25%的水平上,商用这种办法来保持这些债券的流动性。

二、俄罗斯国家有价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全球化涉及所有的经济活动,也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资本流动的自由程度等。其中,资本市场中非居民的比重是反映资本市场开放的主要指标。在美国国债市场上,非居民的比重为22%,德国为77%。受金融自由化思想的指导以及IMF的压力,俄罗斯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很高,如1997年在俄罗斯国家有价证券市场上非居民的比重为30%,在外汇债务市场上为40%。

俄罗斯的银行是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市场上最大的投资者。到2001年初,财政部发行的债券的50%掌握在银行手中,第二大投资者是非居民。根据中央银行的资料,在2001年初,非居民手中的国债为450亿卢布,约占市场的24.6%。其余20-25%的份额为俄罗斯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占有。截止到2001年4月,中央银行持有总额为2560亿卢布的联邦债券。

俄罗斯卢布证券市场的特点是债券集中度很高。市场是一个批发市场,大型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是市场的主体,它们可以操纵市场价格。中小投资者在市场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权利和利益无法得到保护。高风险是俄罗斯金融市场的特点之一。1996-1997年投资于短期国债和股票的巨大收益到1998年变成了巨大的损失。

俄罗斯国家有价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由财政部、证券委员会和中央银行来完成。由于分工的混乱和利益的争夺,这3家监管机构经常发生激烈冲突。

三、国家有价证券市场的规模和收益结构

在1993年,俄罗斯的国家有价证券市场开始形成,但是直到1995年之前,由于国家预算赤字的缺口主要是靠中央银行多发货币来弥补,所以国内债券市场规模不大。当国家宣布发行国债作为补偿国家预算赤字的主要手段后,国家有价证券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果在1994年只有3%的预算赤字是靠发行国债来补偿的,到1995年已经达到60%,1998年依靠短期国债补偿的预算赤字已经达到80%,国债市场规模开始急剧增长。可以说,1999年以前的俄罗斯有价证券市场的核心主体是短期国债。

1992-1998年俄罗斯预算赤字总量达到1.3万亿卢布(1998年价)。从1995年开始,预算赤字开始由发行有价证券来弥补,这导致了国家有价证券市场规模的急剧增大,到1998年达到了最高点。

在危机之前,俄罗斯金融市场上占优势的是12个月偿付期的国家短期无息债券。短期国债的平均收益率成为俄罗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指标。俄罗斯主要金融机构的大部分金融资源都投入到了国家有价证券市场上,主要原因是短期国债的收益率较高,而且投资短期国债的流动性也较好。

金融危机使国家有价证券支付期结构更加不合理,如到2000年末,短期债券的比重不超过1%(在危机之前为31%)。2000年2月16日,在金融危机以后第一次发行2期,总额为50亿卢布,偿付期为196天和98天的短期国债,以后又多次发行。2000年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的交易量缩减到60亿美元,只有1997年的1/25。截止到2000年12月1日,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的债务总量为2297亿卢布,到2001年6月短期国侦和联邦债券的市场规模为1950亿卢布。

金融危机过后,俄罗斯将金融危机以前发行的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中的部分债券的支付期延长。1998年12月12日,俄罗斯政府颁布“关于国家有价证券创新的决定”,并授权俄罗斯财政部将在1999年12月12日到期的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转换成3-5年的国家长期债券(ОФЗ—ФД和ОФЗ—ПД)。

金融危机使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的持有者受到了很大损失。由于1998年8月的国债重组,投资者损失总额达到450亿美元,其中75%的损失落在俄罗斯投资者身上。在1999年,人们对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的兴趣下降,1999年1月28日,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进行了重组后的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的新发行。到1999年4月30日,国内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的重组工作结束,总的重组规模达到1733亿卢布。

四、俄罗斯发行国家有价证券的作用

国家的有价证券市场政策与国家预算情况密切相关。1996-1998年俄罗斯的预算赤字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发行短期国债来弥补的。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的发行不仅为国家预算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也减缓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可以说,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对经济转轨时期的俄罗斯经济有特殊意义。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的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国家预算收入开始好转,相应的国家有价证券市场的情况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金融市场吸收资金变得不是十分迫切。俄罗斯政府提出了用吸收的资金加快偿付内债,以减少内债规模。

国家有价证券的发行市场普遍成为国家预算补偿的主要工具。为了补偿支付缺口,国家需要短期卢布有价证券。在预算的1年框架内,预算的进项与支出在时间上很难一致,由此在预算的收入与支出上存在短期的缺口。与长期债券一样,在西方也发行短期国债,如美国和英国的短期国库券的发行期(偿付期)为91天,日本为60天。短期国债也用来保证商业银行资产的清偿。银行投资于短期国债,这些资产不仅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而且可以带来可观的、稳定的收益。

第7篇

关键词:SCP范式;快递;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

中图分类号:F61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irst of all, the paper begins to analyze the market size, market centralization degree and the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of China express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rket behavior of China express delivery market based on the data and cases and the market performance by apply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Key words: SCP; express; market structure; corporate behavior; market performance

1 快递市场结构分析

1.1 快递市场规模

随着国内电商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跨境电商和农业电商的持续推进,快递既出海又下乡,快递服务企业的业务量在去年几乎达到峰值,突破200亿件,年增长率在2011年至2015年间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达到33.3%。2015年的总业务收入是2011年的2.59倍。在中国快递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2012年的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快递业的高速发展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最近几年的快递市场规模增长状况如图1所示。

1.2 快递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最能反映市场结构的测度指标,市场集中度的高低表现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快递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如图2、图3所示。

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除了2011年的业务收入市场集中度CR8上升了0.5%外,其他年份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市场集中度逐年下降。我们主要关注业务收入市场份额,2010年时,CR4和CR8相差13%,这个差额正好就是业务收入排名4至8位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2014年时,CR4和CR8的差额扩大到了26.9%,也就是说业务收入后4位的快递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是上升的。我们知道,CR8是下降的,但整体平缓,由图3可知,从2010年的81.5%下降到了2014年的77.9% ,下降幅度为3.6%。而CR4下降幅度很大,从2010年的68.5%下降到了2014年的51%,下降幅度为17.5%。所以可以这样说CR8的下降主要是由于CR4下降而引起的,也就是说,业务收入排名前4位的企业拉低了业务收入排名前8位的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

原因何在?除了从业主体增加,竞争激烈,加盟模式外,业务收入排名前4位中,国有EMS所占市场份额明显下降,民营企业顺丰增速放缓都是造成市场集中度下降的原因。不能否认的是,在快递业务量中,很大一部分快递需求都是电商催生的,大概有六成到七成,而“三通一达”在电商市场中占据将近80%的份额,这样,“三通一达”在快递业务量中的占比就在48%~56%之间。而目前全国有10 000多家从业主体,除去“三通一达”,顺丰、EMS和其他从业主体在电商市场中占比大约为20%。在现阶段,快递公司对资本的依赖度依然很高,某种程度上说,快递企业从金融渠道获得利润占其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仍然很高,资本整合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快递企业的发展。而EMS和顺丰都没有在电商市场占据优势地位,资本整合程度也不是很高。

1.3 快递产品服务差别化

快递产业的产品差别化主要体现在服务的产品化,本文通过申诉率来表现快递服务的差别化,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申通的申诉率偏高,这主要是因为申通采用的是加盟制模式,使得加盟商和快递企业总部的根本利益并不一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而申通对门店违规惩罚力度又不大,这种过低的违规成本降低了物流服务效率和快递服务质量,使得申通的申诉率偏高。

2 快递市场行为分析

2.1 价格行为

产品定价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价格是影响市场交易双方经济利益与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以定价策略为主的价格理论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快递企业的价格根据区域发展程度的高低、市场定位的策略、客户类型的不同、客户需求的差异、要求时效的快慢、寄递物品的重量和体积而定价,产品种类繁多,价格区间较宽。所以,本文只针对电商市场各个快递公司所采取的产品价格行为进行分析。

在顺丰速运推出的电商优惠系列产品中,“顺丰小盒”的同城价格仅为8元,首重价格下降33%。这对于走中高端市场路线、服务质量偏高的顺丰公司来说,价格是很低的。而“三通一达”针对电商的同城价格一般为5元,但是时效性比不上顺丰。

2.2 营销与产品创新

除了价格行为,快递企业也会采取非价格行为来扩大市场份额,如尝试通过营销和产品创新提高自身差异化程度和竞争力。

顺丰聚资1亿元建立全自动仓储中转场,进一步缩短了配送时间,提高了分包运输的能力和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巩固主导地位。 韵达速递与“零公里速递服务平台”合作,共同致力于解决商务楼、社区等“最后一百米”快递派送服务,率先宣布开启末端派送“零公里”模式。中国邮政集团将现行邮政和速递物流(EMS)分别经营的包裹快递业务产品进行整合,包裹快递业务产品管理权统一收归集团公司。

国内快递企业加快“出海”迎战跨境电商,2014年11月,顺丰欧洲小包服务开通;2014年12月,顺丰开始铺路俄罗斯小包专线市场,计划2015年将该业务扩展至全国;韵达跨境电商网站U-DA(优递爱)正式上线;中通国际也随后上线。

2.3 联盟和并购策略

组织调整策略是指企业处于加速扩张、节约成本或降低风险等方面的考虑而对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或合作关系的调整行为,最重要的形式是并购与联盟。而在收购中,被收购公司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的战略投资组合。

快递市场中采取的联盟策略有民营快递企业与物流服务商共同组建公司开发智能快递柜、速递易(自提货柜)与菜鸟网络达成合作协议、韵达速递与菜鸟网络达成的物流云合作协议、圆通和汇通加入菜鸟驿站等;采取的收购策略有申通快递公司收购天天快递公司,并在2015年9月启动重大战略重组。

快递产业处在转型升级的阶段,这一过程必然需要资本整合和资金支持。而在资本市场中,阿里巴巴注资圆通,申通、圆通拟借壳上市,百世集团加速融资,都意味着快递市场已经打响资本战。

3 快递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反映产业市场运行效率的综合性概念,是指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状态。衡量市场绩效的主要变量一般包括产业利润水平、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结构效率、技术进步程度等。产业的市场绩效由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决定,反过来又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产生影响。

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产品差别化的扩大、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加大,将提高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产业的利润率。但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产品差别化的扩大、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加大,将降低市场竞争活力,从而降低社会福利。

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市场绩效。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定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结构效率、社会就业等几个方面分析快递市场绩效。

3.1 因子分析法

3.2 中国快递业市场绩效的因子分析

3.2.1 变量选择

如表1所示,在2010到2015年间,我国快递业的从业人数从54.2万人到160万人,快递业务量从23.4亿件增加到了206.7亿件。综合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的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大。

3.2.2 实证分析结果

按照特征值大于1,且主成分累积解释度大于85%两个原则运用SPSS21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的总方差解释表和因子成分矩阵及综合得分如表2至表4和图5所示。

把各年数据代入公式F即可得到各年得分如表5所示。

参考文献:

[1] Wayne L. McMillen. Air Express Service in the United States[J]. Land &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 1935(3):266-277.

[2] Peter W. Wilson. Air Freight and Air Express[J].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950(1):37-46.

[3] Cynthia Barnhart, Rina R. Schneur. Air Network Design for Express Shipment Service[J]. Operations Research, 1996(6):852-863.

[4] 耿松涛,姜振华. 快递市场的进入壁垒分析[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11):82-85.

[5] 赵玉敏,张洪斌. 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总报告)[J]. 经济研究参考,2006(34):2-24.

[6] 徐林清. 关于快递行业界定若干维度的探讨[J]. 财经界,2007(11):112-117.

[7] 晏敬东,石银萍,李谦. 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8):205-207.

[8] 钟俊娟,王健. 中国快递产业集中度测度及分析[C] // 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9] 李航,侯琳琳. 从SCP范式看我国快递产业的发展[J]. 商业文化,2010(2):176-178.

[10] 魏光兴. 基于信息与灰关联法的快递企业竞争力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7):117-119.

[11] 常楠. 中国民营快递业SWOT分析与选择[J]. 商业周刊,2010(5):17-20.

[12] 李谦,吕利平,晏敬东. 我国快递业的产业环境分析[J]. 商业经济,2008(8):110-111.

[13] 董莉. 我国快递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4] 程军. 我国快递业发展对策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5] 匡旭娟. 演化视角下的快递业网络形态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6] 曾祥培.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分析[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 李欢欢. 快递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评价体系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8] 邱官升. 快递业服务质量分析与改善方法研究[D]. 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8篇

达特茅斯学院的彼得 · N · 戈尔德(Peter N. Golder),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朱莉 · R · 欧文(Julie R. Irwin)和佛罗里达大学的德珀南·米特拉(Debanjan Mitra)在之前论文的基础上,研究了近90年市场领导者企业的财富变迁。最具启发性的观察是:当品牌失去它们的市场领导者地位之后,一般而言,他们只有很有限的时间来重新取得该地位。

作者们梳理了相关档案资料和媒体报道,构建了相关数据库,包含1921年到2010年之间、涉及125个消费品种类的市场份额领导者资料。他们测定了1921, 1962, 1982, 1995, 2000, 2005和2010年间的市场领导数据,舍弃了那些迅速变得不再流行的产品类型,如打字机和钢笔。为了反映正在变化的消费者趋势,作者们选择了近50种近些年出现的技术型产品。为了评估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作者们还从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获取了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数据。

在研究的第一阶段,作者为不同品类产品定义了“领导间隔”——七个选定日期中两个相邻时间的间隔。在66%的情形中,期初的市场领导者在期末仍然保持着领导者位置,例如,雪佛兰在1962年是卖得最好的汽车,到1982年仍然是。在约30%的情形中,另外一家公司成为了新的市场领导者。在仅仅4%的情形中,前任领导者重新摘得桂冠。

在研究的第二阶段,他们分析了2003至2008年的季度数据,并且发现,许多企业都曾短暂丢掉市场领导者位置,并又很快回到原点。具体来说,样本中有1004家企业在三个季度内重新获得了领导位置;在接下来的13个季度中,只有219家企业重新登顶;在第17、18个季度,只有4家企业再夺桂冠。

第9篇

现代保险经纪制度已有百年历史,保险经纪在保险发达国家是保险营销的一种重要形式。相比之下,我国的保险经纪业起步较晚,还有很大的阻力和自身的不足。保险经纪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虽然目前比较弱小,但保险经纪业的发展和壮大是中国保险业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趋势,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与西方保险经纪发展历程相比,我国的保险经纪业极有可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

【关键词】

保险经纪;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前景

1 国际保险经纪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现代保险经纪制度起源于英国,距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在国际保险市场上,保险经纪己成为一种成熟的保险营销模式。通过这种制度的安排,投保人能受益于保险经纪人的专业化服务和支持运作系统,保险公司则能通过保险经纪人系统集中资源于产品研发、保险承保和间接的客户服务上。保险经纪人已成为保险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保险经纪市场的主要特点有:

(1)历史悠久。欧美等国家的保险经纪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长时间的发展和磨练中形成了制度完善、运作规范、竞争有序的成熟保险经纪市场。

(2)业务规模大,市场份额高。在保险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保险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保险中介,特别是保险经纪人的占比很高。在英国,财产险领域60%以上的市场被保险经纪人控制,尤其是劳合社承保的业务,全部由经纪人承揽;荷兰保险经纪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法国90%以上的工业保险项目是通过保险经纪人实现的。

(3)服务范围广,专业性强。国际保险经纪机构不仅从事方案设计、保险询价、保险安排等一般性的保险经纪服务,而且能够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咨询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保险经纪机构拥有一批保险和其他行业的专家,根据客户对风险保障的需求提供专业顾问服务。

(4)市场集中度高。虽然保险经纪机构数量众多,但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一些大公司,他们的业务规模大、网络覆盖广,在全球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并拥有全球保险经纪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根据Datamonitor资料来源,2009年世界前三大保险经纪公司(Marsh、Aon、Willis)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7.6%,市场高度集中。

(5)自律性强。在保险发达的国家,监管部门对保险经纪人的监管比较宽松,行业规范主要以保险经纪机构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行业自律为主。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保险经纪人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规范和准则,约束成员的市场行为,维护行业共同利益和市场竞争规则。

2 我国保险经纪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2.1 我国保险经纪的发展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保险经纪行业与成立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实力还不强,主要表现在:

(1)规模小,市场份额低。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及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的保险经纪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佣金收入持续大幅增长,但与整体保险行业相比,规模仍然很小,市场份额仍然较低。目前保险经纪的市场份额不足3%,即使在保险经纪业务集中的财产险领域,市场份额也只有6%左右。保险经纪行业还没有发展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和作用有限。

(2)经营模式较单一,风险管理等领域少有涉足。欧美等成熟国家的保险经纪,其职能除了提供保险安排和保险索赔等服务外,还为客户提供事前防灾防损建议、风险管理与咨询、保险精算分析等增值服务,充分体现保险经纪作为风险管理专家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的保险经纪提供的服务仍以保险询价、保险安排、协助理赔为主,风险管理技术力量和经验不足,风险管理咨询业务少有涉足,保险经纪的专业性发挥有限。

(3)经营层次低,以股东资源竞争和价格竞争为主。在我国,股东型的保险经纪机构成为保险经纪市场的主导力量,因此保险经纪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比较股东资源的多少和关系网的大小,而公司自身并没有形成鲜明的经营特色,也缺乏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等核心竞争力。此外,竞争的手段也是以降低保险费率和压缩佣金率为主,保险经纪的专业价值少有体现。

(4)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在国际保险市场上,保险经纪机构通常可以参与研发保险产品。而目前我国保险经纪提供给客户的基本是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或者产品组合,或者在原有保单中增加一些必要的附加条款,或删除一些保障作用小或者没有实质保障作用的条款,缺乏真正创新性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经营较为普遍。

(5)专业人才匮乏。保险经纪行业是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保险经纪人不仅要具备保险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要熟悉法律、金融、财务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风险管理专家,需要在某一专业领域,例如航运、电力等有着丰富的经验。而目前我国保险经纪机构的员工大多来源于保险公司的市场人员,具有风险管理经验的保险专家屈指可数。保险经纪专业人才的不足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保险经纪自身的功能发挥。

2.2 制约我国保险经纪发展的主要因素

(1)从投保人方面看。目前我国的国民保险意识普遍不高, 对保险需求层次较低,保险经纪人发挥专业价值的空间较小。同时,我国的保险经纪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也受到客户认知的制约。

(2)从保险公司方面看。在保险经纪制度尚未建立的时期,保险公司承揽了销售、承保、理赔等所有经营环节,形成了“大而全”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在“以保费论英雄”的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演化成为以营销能力为主导的竞争,而弱化了产品设计、服务创新等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以销售为主要职能的保险经纪人从一出生便面临着保险公司的排斥与抵制,原本的合作关系变为直接的竞争关系,保险经纪机构的经营困难不言而喻。

(3)从市场结构及险种结构看,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数量少且市场高度集中,前三大保险公司垄断了保险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导致保险经纪人的选择空间小,而且在与保险公司的谈判时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从险种结构看,目前我国的车险占比高达70%以上,形成一险独大的局面。车险是相对简单、固定的保险产品,基本上不需要保险经纪人的介入,而保险经纪人可以发挥专业价值的其他领域,如责任险、船舶险、信用险等,目前整体需求不高,规模不大,这也正是我国保险经纪整体市场份额低的主要原因。

(4)从监管方面看。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表现在:一是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上,监管部门对条款费率等方面限制较多,导致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同质化、费率统一化,严重限制了保险经纪人进行产品比较及价格谈判的空间;二是对保险经纪公司的监管上,法规操作细则仍不完善,政策不配套,如经纪人佣金无明确标准,缺乏保险经纪行业自律组织等。

3 我国保险经纪的发展前景

保险经纪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虽然目前比较弱小,但保险经纪业的发展和壮大是中国保险业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趋势,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从外部因素来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保险市场未来增长的基础,保险经纪业作为保险产业链的一环,也必然在保险业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取得快速发展;国民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对风险保障需求层次的逐步提高,必然会扩大对保险经纪的需求;保险市场产销分离、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也会带来保险公司经营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为保险经纪的价值发挥提供空间;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保险经纪的快速、规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从保险经纪本身的作用和价值来看。保险经纪人的专业性有利于解决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保险经纪人可加强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保险经纪人对被保险人及其所处行业的风险更为了解,也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保险经纪人也有利于降低保险市场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促进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有利于整个保险市场的规范化经营与发展;同时也是迎合中国保险市场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近两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鼓励和支持保险中介集团化发展,加强清理整顿保险中介市场,提高保险中介的准入门槛等,这些政策皆有利于保险经纪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我们认为,与西方保险经纪发展历程相比,我国保险经纪业极有可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这个发展速度将会伴随着我国经济和整个保险产业的快速发展得到迅猛提升。同时,由于电销、网销等新兴渠道的竞争使得我国保险经纪业无法达到西方保险经纪业的高峰水平。

【参考文献】

[1]《保险经纪理论与实务》,唐运祥,2000

[2]《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孙祁祥,2000

[3]《中国保险中介市场问题研究》,魏华林,保险研究,2002(6)

[4]《论保险经纪市场的发展》,孟龙,保险研究,2000(12)

[5]《保险经纪业发展战略研究》,李昊轩,硕士论文,2005

[6]《中外保险经纪人制度比较与研究》,朱长虹,硕士论文,2002

第10篇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分拆改革有两种相反观点,这些观点大多是从自然垄断产业的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及成本次可加性等特征来展开论述的。文章试图从自然垄断产业的网络效应出发,认为对待这些自然垄断产业的分拆改革应慎行。改革的关键在于引入替代品竞争和企业改制。

一、自然垄断产业的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些产品所获得的效用会随着购买这种产品的其他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也被称作网络外部性或需求规模经济。

自然垄断产业中大多具有网络效应。如电信、电力、铁路、邮政、煤气、热力供应、自来水等产业。这种网络效应表现为两种形式,即直接网络效应与间接网络效应。直接网络效应是指消费一种产品的用户增加可以直接增加这种产品的老用户的效用;间接网络效应,主要是由辅助产品所构成的系统产品所引起的。消费者消费这个系统产品的效用大小取决于所提供的辅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使得对这些产业进行分拆后,会导致社会净福利的损失。本文运用圆周城市模型(Spatialeompet主tionineireularcstymodel)分析存在网络效应下的两阶段选址定价模型,证明了在存在弱网络效应时,网络效应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水平。而在强网络效应下,厂商数量越少则社会净福利越大,最优市场结构为独家垄断。

二、模型

1.假定

假定1:D为厂商的市场份额,网络效应函数j(0),满足_f(0)=0,f(D)可微且f(D))>0为便于分析,本文采用线性网络效应函数f(D)=aD,其中参数a>=0代表了网络效应的强弱。

假定2:存在一个周长为1的“圆形城市”,消费者以密度1沿城市圆周均匀分布,n个利润最大化厂商也沿城市圆周分布。厂商生产除位置和运输成本外的同质产品。

假定3:生产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只有单位需求,不购买商品的效用为0,购买商品获得的总效用为。且假定二足够大以致于市场能够被完全覆盖.与厂商i距离为x并购买厂商i产品的消费者获得的净剩余为:

其中t为单位运输成本,P为厂商i产品的价格,f(Di)体现了由于存在网络效应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厂商i的利润函数为:

其中F为厂商进人行业所花费的固定成本,Di为厂商i面临的需求。本文的模型是一个两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溥弈的时间顺序如下:第一阶段厂商决定是否进人行业,如果进人则同时进行选址;第二阶段厂商同时进行价格竞争。为使问题简化,模型的最后结论将主要讨论对称均衡的情况。

2.弱网络效应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如图1所示,厂商i和其两个相邻厂商i-1、i十1的位置分别为x1,和x1-1、X1+1。由(1)得厂商i左、右两侧的边际(无差异)消费者才、才获得的净剩余分别满足:

其中d(i,i+1)为厂商i和i十1之间的距离,d(i一1,lT)为厂商i一1和i之间的距离,代表了两个相邻厂商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三个厂商所面临的剩余需求分别为(3)得:

将线性网络效应函数代人上式得厂商i面临的需求函数为:

给定单位运输成本t和网络效应参数丁清况下,厂商的市场份额与相邻厂商的定价和厂商间产品的差异程度正相关,与自身产品定价和相邻厂商的市场份额负相关。在对称均衡下有代人(4)得厂商i的需求为:

(1)定价阶段

厂商i在第二阶段的最优定价策略川满足:由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得对称均衡下的最优定价为:

当a=t/2时厂商的最优定价为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厂商之间为Bertrand竞争。当网络效应足够高a>1/2时,价格低于边际成本。首先讨论网络效应a<=t/2的情况,即弱网络效应下的情况。由(2)、(5)得厂商的均衡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别为

(2)自由进入阶段

在第一阶段里,自由进入意味着行业内所有厂商的利润恰好为零,因此自由进人下的均衡厂商数量n满足需,得行业内厂商均衡数量为:

3.比较静态

将(8)代人(6)、(7)得到两阶段模型中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市场份额分别为均衡态下的消费者剩余cs.生产者剩余尸5和社会净福利W分别为:

结论1:同无网络效应模型均衡结果相比,存在网络效应模型的价格、厂商数量较少,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水平较高。特别地,当a=3t/8时存在网络效应下的厂商数量等同于无网络效应下的社会最优厂商数量。

4.强网络效应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当网络效应较强,即a>t/2时,厂商的定价策略(幻小于边际成本,因此市场重叠情况不会存在。因此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局部垄断,一种是市场恰好完全覆盖。

(1)市场局部垄断的情况

如图2所示。厂商i左、右两侧的边际消费者、获得的净剩余分别满足:

其中得厂商i面临的需求为垄断定价p>v同时意味着厂商有动机提高价格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图2中的市场局部垄断的情况不会存在。

(2)市场恰好完全覆盖的情况

如图3所示。厂商i左、右两侧的边际消费者,获得的净剩余分别满足:

对称均衡下满足上式的最优定价策略为p单个厂商的均衡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别为特别当n=1时,行业存在独家垄断且市场完全覆盖,即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为结论2: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分别为:因此在强网络效应下,厂商数量越少则社会净福利越大,最优行业结构为独家垄断(n=1)情况。

三、经验检验

由以上推导可以看出,在存在弱网络效应时,网络效应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水平。而在强网络效应下,厂商数量越少则社会净福利越大,最优行业结构为独家垄断。这说明,强网络效应要求垄断的市场结构,所以,对待网络效应较强的自然垄断产业,如果单纯的为了引人竞争,而无视网络效应的存在,进行拆分是不合理的。印度模式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1991年,印度放开了包括移动电话在内的12项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其中移动电话业务市场开放的具体方式是将全国分为18个营运区,通过投标,每区发出2个移动电话经营许可证。1994年5月,印度国会通过了通信部长提交的”国家电信政策报告”,提倡私人企业投资建设、拥有和运营印度电信网,向公众提供本地电话业务。同年9月,政府全面放开了本地电话业务市场,其具体操作方式是将全国划分为20个电信区,侮区出售1个本地电话业务经营许可证,与DOT所属企业进行竞争。但新加人公司的运营举步维艰。1990年各移动通信公司的月亏损总额就达9000多万美元.AT&T、Uswest等公司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压缩投资,贝尔加拿大、Swiss-com等公司则决定退出印度电信市场。

第11篇

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的信息显示,截止到2006年1月底,中国拥有的移动电话手机用户的总人数已达3.98亿,这相当于美国的2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移动用户数量第一的国家,庞大的市场吸引中外手机制造厂商抢分蛋糕,同时亦燃起价格战的硝烟。而昔日弱小的中国手机厂商,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但未被国际著名的洋品牌吞噬,反而抢得三成的中国市场份额。其在逆境中求得生存的经验,或可为其他行业提供借鉴。本文试图以1999年一2005这一期间手机行业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两个国产品牌波导、TCL和两个国外品牌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品牌运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四个品牌的个案研究以及对比分析,找出国产手机在品牌经营管理中的成功之道和不足之处,研究国产手机品牌与世界性品牌的差距,以期为国产手机的经营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基础,主要总结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品牌经营管理文献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国产手机市场品牌经营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确定研究对象与方法,并对案例展开分析和讨论;第五部分是对本论文主要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国产手机的经营管理运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品牌;经营战略;手机市场

目录

第1章绪论

1.1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L4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

2.1品牌经营战略理论

2.1.1品牌的起源、定义

2.1.2品牌经营的一般战略

2.1.3品牌的功能特征

2.2消费者心理与品牌

2.2.1消费者心理与品牌定位

2.2.2消费者心理与品牌设计

2.2.3消费者心理与品牌创新

2.2.4消费者心理与品牌文化

2.3强势品牌形象的塑造

2.3.1强势品牌的标准

2.3.2强势品牌形象的塑造

2.4本章小结

第3章国产手机市场品牌经营现状

3.1国产手机市场的发展历程

3.2国产手机市场国内外手机品牌现状

3.2.1国产手机市场品牌格局

3.2.2国产手机市场结构分析

3.2.3手机品牌消费理念已成形、消费行为趋于成熟

3.2.4手机行业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相对成熟

3.2.5手机品牌已具有一定的品牌资产价值

3.3手机企业在品牌运作上的努力与尝试

3.4本章小结

第4章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经营战略分析

4.1摩托罗拉、诺基亚品牌经营战略分析

4.1.1产品策略分析

4.1.2广告策略分析

4.1.3品牌策略变迁分析

4.2TCL、波导品牌战略分析

4.2.1TCL品牌战略分析

4.2.2波导品牌战略分析

4.2.3TCL、波导品牌中的优缺点分析

4.3从国内外手机品牌的比较研究透视品牌文化的背后

4.4本章小结

第5章展望国产手机品牌经营发展之路

5.1国产手机品牌运作过程中的误区和问题

5.1.1国产手机品牌运作过程中的三个品牌误区

5.1.2国产手机品牌运作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5.2对国产手机品牌竞争策略的一些建议

5.2.1品牌变迁影响要素

5.2.2品牌策略思考

5.3国内手机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5.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5

个人简历

第1章绪论

1.1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999年,当国产手机刚刚进入中国的手机市场时,很少有人敢断言国产手机能够像国产彩电业那样完成在国内市场的绝地反攻,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因为那时国内手机市场基本上被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国际知名品牌垄断,而国产手机无论在品牌还是核心技术方面都无法与国际品牌抗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手机市场正发生微妙的变化,传统的三大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的市场逐渐削弱,而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却逐年上升,2000年的市场占有率不到80k,2001年底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己经达到15%,而2002年底则超过300k,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是从2004年开始,国外大品牌渠道大战高歌猛进,前几年失去的市场呈现重新夺回的气象,恰恰相反,国产手机的技术却没有多大长进,2004年国产手机在新产品的推广上可谓集体沉寂,不论在新品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无亮点可见。

2005年手机市场最令人沮丧的事情就是国产手机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04年的400k下跌至34%。国产手机份额下滑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国产手机厂商的接连亏损,老牌国产品牌除了联想等少数企业取得了不错的增长以外,其余都亏得让人心痛。与国内手机品牌的窘迫相对应的是,外资手机品牌的势头却越来越猛,以诺基亚为例,诺基亚董事长兼CEO约玛·奥莱拉在访华时宣称,在2005年的前9个月中,诺基亚在中国销售了2300万部手机,比去年同期增长77%,诺基亚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了30%。2005年10月底国产手机在经历了一系列冲击之后,开始触底反弹。数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据显示,国产手机份额恢复增长至43%,已经摆脱了份额从最高的57%下滑到34%最低点的厄运。虽然国产手机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国产品牌一些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以及国外品牌营销策略的不断调整,使国产手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的威胁。从宏观环境层面来看,中国加入WTO第一年,进口手机的整机关税已经由12%降到了3%;核心配件芯片关税由10%降到6%。目前我国国产手机在“核心技术”这个品牌发展的瓶颈上并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有很多国产手机厂商一直只是在做贴牌组装,从手机发展的整体市场状况来看,国产手机商仅仅停留在销售的层次上,对品牌管理的观念仍旧较为薄弱。移动通信市场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几个大的国际手机制造商和国际通信设备提供商的手中,一旦通信技术升级或者推出一个全新的技术,受益最大的往往是国际手机品牌,因为他们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推出最先进的手机产品,从而获得最可观的利润。另外,质量成为国产手机品牌运作成功的一大隐患。有数字显示,北京的国产手机投诉量超过2200件,上海高达2600多件,统计表明,目前国外品牌手机平均返修率为3%左右,而国产品牌高达6%,有些品牌的返修率甚至高达40%。由于国内厂商维修网点和服务中心的向下渗透率比国外品牌好,这个隐患被国产手机较好地压制了。国内厂商急于引进最新机型而不顾其产品设计和大量采用贴牌方式生产,致使国产手机量得不到保证,但是着眼于长远,一个品牌背后首先是产品。放眼全球市场,国内品牌手机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绝大部分没有走向国外市场。由于主要受到品牌、技术、成本等方面劣势影响,在拓展国际市场上,国产手机还没有找到一条比较好的办法。国产的手机虽然在品牌传播、广告运作上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与尝试,但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是从总体和跨国公司相比,国产手机的的品牌形象定位依然很不明确;两大品牌摩托罗拉、诺基亚都采用一系列的手段强化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品牌形象,摩托罗拉力求立行业领导者形象,强调其科技领先的地位。1997年以前,它的广告口号一直是“创造无止境”旨在突出其不断创新、追求高科技的本色。1998年,摩托罗拉在全球投资1亿美元,推出其“飞跃无限”品牌形象广告,以人文,自由、浪漫的手法,宣传摩托罗拉的通讯产品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与外界保持联系;强调它带给人们的无限自由,是“生活上的好帮手、好朋友”;诺基亚提出的“科技以人为本”既强调其是注重高科技、技术领先的国际公司,更强调其重视消费者的需求,以为消费者服务为己任。但是,国产手机在品牌的宣传上往往不是缺乏内涵,就是广告定位在各时期的传播过程中没有得以有效整合。国产手机取得的市场业绩的成功营销之道更多归因于渠道策略,不少国产手机企业从家电业转变而来,有经营多年的销售渠道优势,与洋品牌的制不同,国产手机一般都是自建营销网络,点多面宽,销售层次少,信息传输快,灵活性强,也便于商家及时依据市场情况做出决策调整。但是,随着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品牌企业也在努力营销自己的营销渠道。因此,国产手机由渠道带来的优势将会日益削弱甚至消失,为了保持进而提高市场业绩,手机必须以品牌战略为导向,加上有效的战略执行。

总之,由于国产手机在“核心技术”上的硬伤,产品质量方面的缺陷加之宏观环境的变动,以及营销优势的丧失,品牌战略经营管理研究对国产手机在今后手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显得犹为重要。基于中国手机市场复杂的现状,本文试图以两个国产品牌波导、TCL和两个国外品牌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品牌运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四个品牌的个案研究以及对比分析,找出国产手机在品牌经营管理中的成功之道和不足之处,研究国产手机品牌与世界性品牌的差距,以期为国产手机的品牌经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营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手机市场是运营商占有主要主导位置的市场,运营商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控制来提高竞争力,吸引用户入网。在运营商的参与下,一款手机甚至是赠送,或者以极低廉的价格售给消费者。这个现象在欧洲国家非常普遍。在我们的临国一韩国也是如此。世界杯期间,许多国人亲身体验了韩国CDMA手机市的火爆,这中间,运营商补贴的手机市场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随着运营商竞争的加剧,他们渗透进手机市场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据业内人事的有关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世界手机用户突破了20亿,而1990年和2000年全球手机用户分别只有1100万和7.5亿,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全球手机用户总人数将达32亿。到2010年,全球手机用户分布排名情况将会有很大变化,届时,一些人口大国将会把欧洲这些小国家挤出排名榜前列。不过,欧洲国家的平均国民手机用户数量还将占据领先地位。

2.2国内研究现状

“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小平),产品。1996年底,我国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这个国家就没有前途”(邓明确提出了国家名牌战略随后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了的若干意见》,牌出口商品”外经贸部也于1999年4月公布了首批《关于推动企业创名牌“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名单,这些都为了我国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和支持。目前,我国一些名牌产品海尔、长虹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其中“海尔”已明确提出,它出口产品的目的不只是创汇,而是创国际品牌。但从1977年“海尔”的工业销售收入来看(约合人民币108亿),大约只及世界500强的最后一名的十分之一。因此,要使民族品牌真正成为世界品牌或国际名牌,仍需要在品牌经营管理的理论上和实践上持之以恒的努力。中国的手机市场中,国产手机品牌作为市场的后进者,经过四年多的发展,从1999年3%的市场占有率,2000年缓慢增长到8%,2001年爬升到150k,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开始进如快速发展时期,年市场分额突破30%,2003年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而洋品牌一路下滑,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的下降,西门子、爱立信等更是下降为二线品牌,可以说国产品牌在中国手机市场成功的的打了一场狙击站。回顾在这期间国产品牌手机经历的历程,从进入之初的遭受全国大商的白眼,被迫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自己花巨资建立销售网络,逐步取得县级商、省级商、大商的认可,典型代表是TCL和波导,部分国产品牌手机已走出国门,开始品牌全球化的进程。手机市场在短短的五年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一点固然可喜,但是欢喜之余,让人不禁想起没有多久以前的国产家电品牌,正当国人为国产家电品牌战胜洋品牌,在家电市场站稳脚跟,并跨出国门而欢呼雀跃时,整个家电产业中的问题暴露出来,同时价格战使很多国产家电品牌走向了绝路,很多人业内外人事都提出了这样的担忧,家电市场的情况是否会在手机市场上重新上演?应该说从目前手机市场的状况而言,不会再有家电市场的这一幕,其中原由在于国产手机市场的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与家电品牌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不可否认,国产手机的“瓶颈”技术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2004年国产手机进入发展高峰后开始迅速下滑,年中以后的各项数据开始暴露出国产手机颓势难止。赛迪资讯顾问有限公司基于批发数据的调查表明,国内手机企业去年7月的市场占有率已从年初的500k以上跌至38%;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零售调查显示,同期国内手机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从46%跌至440k。TCL、波导、夏新三家厂家公开的数据显示:销量下滑的同时,库存和应收账款却在增加,净利润也在减少,显示各厂家的经营状况在恶化。其他国产手机厂家的情况比他们还要差,易美倒下,熊猫陷于巨额债务纠纷,中科健巨额亏损不得不转手渠道商广州鹰泰,大唐电信两款手机亏损8000万元,多家借牌厂家悄无声息……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国产手机陷入危局的呼声越来越多,业绩滑坡已成为国产手机2004年群体特征。红旗易手的原因其实正是国产手机曾引以为豪的优势—因其不具有不可复制或难以模仿性,被国际品牌借鉴调整后优势尽失,而国际厂商所具有的优势却又一时难以被国产手机企业模仿,市场天平开始向国际企业倾斜。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动以及洋品牌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开始实施本土战略,这些都将给看似繁荣的国产手机行业带来威胁。

.3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以国产品牌TCL、波导的品牌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个品牌1999一2003年成功发展和2004一2005年的不稳定业绩进行研究,以及与手机行业的领头羊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对比研究,分析国产手机在品牌经营管理中的成功之道和不足之处,研究国产手机品牌与世界性品牌之间的差距,以期为国产手机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基础,主要总结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品牌经营管理文献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国产手机市场品牌经营现状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确定研究对象与方法,并对案例展开分析和讨论;第五部分是对本论文主要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国产手机的经营管理运作提出建议。本文以对比分析法为主,对中国市场上主要的国内外手机品牌的品牌经营战略进行单个分析和对比分析。4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12篇

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的信息显示,截止到2006年1月底,中国拥有的移动电话手机用户的总人数已达3.98亿,这相当于美国的2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移动用户数量第一的国家,庞大的市场吸引中外手机制造厂商抢分蛋糕,同时亦燃起价格战的硝烟。而昔日弱小的中国手机厂商,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但未被国际著名的洋品牌吞噬,反而抢得三成的中国市场份额。其在逆境中求得生存的经验,或可为其他行业提供借鉴。本文试图以1999年一2005这一期间手机行业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两个国产品牌波导、TCL和两个国外品牌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品牌运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四个品牌的个案研究以及对比分析,找出国产手机在品牌经营管理中的成功之道和不足之处,研究国产手机品牌与世界性品牌的差距,以期为国产手机的经营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基础,主要总结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品牌经营管理文献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国产手机市场品牌经营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确定研究对象与方法,并对案例展开分析和讨论;第五部分是对本论文主要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国产手机的经营管理运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品牌;经营战略;手机市场

目录

第1章绪论

1.1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L4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

2.1品牌经营战略理论

2.1.1品牌的起源、定义

2.1.2品牌经营的一般战略

2.1.3品牌的功能特征

2.2消费者心理与品牌

2.2.1消费者心理与品牌定位

2.2.2消费者心理与品牌设计

2.2.3消费者心理与品牌创新

2.2.4消费者心理与品牌文化

2.3强势品牌形象的塑造

2.3.1强势品牌的标准

2.3.2强势品牌形象的塑造

2.4本章小结

第3章国产手机市场品牌经营现状

3.1国产手机市场的发展历程

3.2国产手机市场国内外手机品牌现状

3.2.1国产手机市场品牌格局

3.2.2国产手机市场结构分析

3.2.3手机品牌消费理念已成形、消费行为趋于成熟

3.2.4手机行业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相对成熟

3.2.5手机品牌已具有一定的品牌资产价值

3.3手机企业在品牌运作上的努力与尝试

3.4本章小结

第4章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经营战略分析

4.1摩托罗拉、诺基亚品牌经营战略分析

4.1.1产品策略分析

4.1.2广告策略分析

4.1.3品牌策略变迁分析

4.2TCL、波导品牌战略分析

4.2.1TCL品牌战略分析

4.2.2波导品牌战略分析

4.2.3TCL、波导品牌中的优缺点分析

4.3从国内外手机品牌的比较研究透视品牌文化的背后

4.4本章小结

第5章展望国产手机品牌经营发展之路

5.1国产手机品牌运作过程中的误区和问题

5.1.1国产手机品牌运作过程中的三个品牌误区

5.1.2国产手机品牌运作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5.2对国产手机品牌竞争策略的一些建议

5.2.1品牌变迁影响要素

5.2.2品牌策略思考

5.3国内手机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5.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5

个人简历

第1章绪论

1.1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999年,当国产手机刚刚进入中国的手机市场时,很少有人敢断言国产手机能够像国产彩电业那样完成在国内市场的绝地反攻,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因为那时国内手机市场基本上被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国际知名品牌垄断,而国产手机无论在品牌还是核心技术方面都无法与国际品牌抗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手机市场正发生微妙的变化,传统的三大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的市场逐渐削弱,而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却逐年上升,2000年的市场占有率不到80k,2001年底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己经达到15%,而2002年底则超过300k,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是从2004年开始,国外大品牌渠道大战高歌猛进,前几年失去的市场呈现重新夺回的气象,恰恰相反,国产手机的技术却没有多大长进,2004年国产手机在新产品的推广上可谓集体沉寂,不论在新品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无亮点可见。

2005年手机市场最令人沮丧的事情就是国产手机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04年的400k下跌至34%。国产手机份额下滑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国产手机厂商的接连亏损,老牌国产品牌除了联想等少数企业取得了不错的增长以外,其余都亏得让人心痛。与国内手机品牌的窘迫相对应的是,外资手机品牌的势头却越来越猛,以诺基亚为例,诺基亚董事长兼CEO约玛·奥莱拉在访华时宣称,在2005年的前9个月中,诺基亚在中国销售了2300万部手机,比去年同期增长77%,诺基亚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了30%。2005年10月底国产手机在经历了一系列冲击之后,开始触底反弹。数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据显示,国产手机份额恢复增长至43%,已经摆脱了份额从最高的57%下滑到34%最低点的厄运。虽然国产手机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国产品牌一些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以及国外品牌营销策略的不断调整,使国产手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的威胁。从宏观环境层面来看,中国加入WTO第一年,进口手机的整机关税已经由12%降到了3%;核心配件芯片关税由10%降到6%。目前我国国产手机在“核心技术”这个品牌发展的瓶颈上并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有很多国产手机厂商一直只是在做贴牌组装,从手机发展的整体市场状况来看,国产手机商仅仅停留在销售的层次上,对品牌管理的观念仍旧较为薄弱。移动通信市场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几个大的国际手机制造商和国际通信设备提供商的手中,一旦通信技术升级或者推出一个全新的技术,受益最大的往往是国际手机品牌,因为他们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推出最先进的手机产品,从而获得最可观的利润。另外,质量成为国产手机品牌运作成功的一大隐患。有数字显示,北京的国产手机投诉量超过2200件,上海高达2600多件,统计表明,目前国外品牌手机平均返修率为3%左右,而国产品牌高达6%,有些品牌的返修率甚至高达40%。由于国内厂商维修网点和服务中心的向下渗透率比国外品牌好,这个隐患被国产手机较好地压制了。国内厂商急于引进最新机型而不顾其产品设计和大量采用贴牌方式生产,致使国产手机量得不到保证,但是着眼于长远,一个品牌背后首先是产品。放眼全球市场,国内品牌手机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绝大部分没有走向国外市场。由于主要受到品牌、技术、成本等方面劣势影响,在拓展国际市场上,国产手机还没有找到一条比较好的办法。国产的手机虽然在品牌传播、广告运作上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与尝试,但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是从总体和跨国公司相比,国产手机的的品牌形象定位依然很不明确;两大品牌摩托罗拉、诺基亚都采用一系列的手段强化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品牌形象,摩托罗拉力求立行业领导者形象,强调其科技领先的地位。1997年以前,它的广告口号一直是“创造无止境”旨在突出其不断创新、追求高科技的本色。1998年,摩托罗拉在全球投资1亿美元,推出其“飞跃无限”品牌形象广告,以人文,自由、浪漫的手法,宣传摩托罗拉的通讯产品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与外界保持联系;强调它带给人们的无限自由,是“生活上的好帮手、好朋友”;诺基亚提出的“科技以人为本”既强调其是注重高科技、技术领先的国际公司,更强调其重视消费者的需求,以为消费者服务为己任。但是,国产手机在品牌的宣传上往往不是缺乏内涵,就是广告定位在各时期的传播过程中没有得以有效整合。国产手机取得的市场业绩的成功营销之道更多归因于渠道策略,不少国产手机企业从家电业转变而来,有经营多年的销售渠道优势,与洋品牌的制不同,国产手机一般都是自建营销网络,点多面宽,销售层次少,信息传输快,灵活性强,也便于商家及时依据市场情况做出决策调整。但是,随着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品牌企业也在努力营销自己的营销渠道。因此,国产手机由渠道带来的优势将会日益削弱甚至消失,为了保持进而提高市场业绩,手机必须以品牌战略为导向,加上有效的战略执行。

总之,由于国产手机在“核心技术”上的硬伤,产品质量方面的缺陷加之宏观环境的变动,以及营销优势的丧失,品牌战略经营管理研究对国产手机在今后手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显得犹为重要。基于中国手机市场复杂的现状,本文试图以两个国产品牌波导、TCL和两个国外品牌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品牌运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四个品牌的个案研究以及对比分析,找出国产手机在品牌经营管理中的成功之道和不足之处,研究国产手机品牌与世界性品牌的差距,以期为国产手机的品牌经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营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手机市场是运营商占有主要主导位置的市场,运营商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控制来提高竞争力,吸引用户入网。在运营商的参与下,一款手机甚至是赠送,或者以极低廉的价格售给消费者。这个现象在欧洲国家非常普遍。在我们的临国一韩国也是如此。世界杯期间,许多国人亲身体验了韩国CDMA手机市的火爆,这中间,运营商补贴的手机市场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随着运营商竞争的加剧,他们渗透进手机市场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据业内人事的有关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世界手机用户突破了20亿,而1990年和2000年全球手机用户分别只有1100万和7.5亿,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全球手机用户总人数将达32亿。到2010年,全球手机用户分布排名情况将会有很大变化,届时,一些人口大国将会把欧洲这些小国家挤出排名榜前列。不过,欧洲国家的平均国民手机用户数量还将占据领先地位。

2.2国内研究现状

“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小平),产品。1996年底,我国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这个国家就没有前途”(邓明确提出了国家名牌战略随后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了的若干意见》,牌出口商品”外经贸部也于1999年4月公布了首批《关于推动企业创名牌“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名单,这些都为了我国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和支持。目前,我国一些名牌产品海尔、长虹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其中“海尔”已明确提出,它出口产品的目的不只是创汇,而是创国际品牌。但从1977年“海尔”的工业销售收入来看(约合人民币108亿),大约只及世界500强的最后一名的十分之一。因此,要使民族品牌真正成为世界品牌或国际名牌,仍需要在品牌经营管理的理论上和实践上持之以恒的努力。中国的手机市场中,国产手机品牌作为市场的后进者,经过四年多的发展,从1999年3%的市场占有率,2000年缓慢增长到8%,2001年爬升到150k,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开始进如快速发展时期,年市场分额突破30%,2003年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而洋品牌一路下滑,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的下降,西门子、爱立信等更是下降为二线品牌,可以说国产品牌在中国手机市场成功的的打了一场狙击站。回顾在这期间国产品牌手机经历的历程,从进入之初的遭受全国大商的白眼,被迫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自己花巨资建立销售网络,逐步取得县级商、省级商、大商的认可,典型代表是TCL和波导,部分国产品牌手机已走出国门,开始品牌全球化的进程。手机市场在短短的五年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一点固然可喜,但是欢喜之余,让人不禁想起没有多久以前的国产家电品牌,正当国人为国产家电品牌战胜洋品牌,在家电市场站稳脚跟,并跨出国门而欢呼雀跃时,整个家电产业中的问题暴露出来,同时价格战使很多国产家电品牌走向了绝路,很多人业内外人事都提出了这样的担忧,家电市场的情况是否会在手机市场上重新上演?应该说从目前手机市场的状况而言,不会再有家电市场的这一幕,其中原由在于国产手机市场的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与家电品牌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不可否认,国产手机的“瓶颈”技术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2004年国产手机进入发展高峰后开始迅速下滑,年中以后的各项数据开始暴露出国产手机颓势难止。赛迪资讯顾问有限公司基于批发数据的调查表明,国内手机企业去年7月的市场占有率已从年初的500k以上跌至38%;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零售调查显示,同期国内手机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从46%跌至440k。TCL、波导、夏新三家厂家公开的数据显示:销量下滑的同时,库存和应收账款却在增加,净利润也在减少,显示各厂家的经营状况在恶化。其他国产手机厂家的情况比他们还要差,易美倒下,熊猫陷于巨额债务纠纷,中科健巨额亏损不得不转手渠道商广州鹰泰,大唐电信两款手机亏损8000万元,多家借牌厂家悄无声息……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国产手机陷入危局的呼声越来越多,业绩滑坡已成为国产手机2004年群体特征。红旗易手的原因其实正是国产手机曾引以为豪的优势—因其不具有不可复制或难以模仿性,被国际品牌借鉴调整后优势尽失,而国际厂商所具有的优势却又一时难以被国产手机企业模仿,市场天平开始向国际企业倾斜。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动以及洋品牌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开始实施本土战略,这些都将给看似繁荣的国产手机行业带来威胁。

.3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以国产品牌TCL、波导的品牌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个品牌1999一2003年成功发展和2004一2005年的不稳定业绩进行研究,以及与手机行业的领头羊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对比研究,分析国产手机在品牌经营管理中的成功之道和不足之处,研究国产手机品牌与世界性品牌之间的差距,以期为国产手机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基础,主要总结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品牌经营管理文献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国产手机市场品牌经营现状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确定研究对象与方法,并对案例展开分析和讨论;第五部分是对本论文主要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国产手机的经营管理运作提出建议。本文以对比分析法为主,对中国市场上主要的国内外手机品牌的品牌经营战略进行单个分析和对比分析。4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13篇

[关键词]经营者集中 法律标准 相关市场

经营者集中是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对市场竞争秩序的影响具有其两面性,就正面效应而言,经营者的集中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及企业格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就负面效应而言,经营者集中很可能会形成或者巩固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消灭潜在竞争对手,是垄断成为可能,导致市场有效竞争的失控和无序。从其两面性可以看出,经营者集中的实际上是规模效益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博弈。

一、经营者集中概述

(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

“经营者集中”是反垄断法有的一个概念,是经营者通过合并、兼并及购买竞争对手股权或资产等方式进行的企业经营行为,其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同一竞争领域的经营者数量的减少,集中后的企业更加庞大。

我国《反垄断法》第二十条虽没有对经营者集中的概念给予明确的界定,但对经营者集中部分做了相关列举。笔者认为,经营者集中就是经营者通过合并等商业活动,取得竞争对手的股权或财产,以增强或巩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

(二)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按照集中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经济学家通常将集中分为横向集中、垂直集中和混合集中三种类型。但在实践中,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也没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在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中,特别是在有大型经营者参与的集中时,一项集中往往同时具有横向集中、垂直集中和混合集中的特征。横向集中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是三种集中形式中最为深远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国在经营者集中的法律标准问题研究上无一例外地将横向集中作为反垄断的重点。

二、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法律标准

从经营者集中对市场的利弊关系可以看出,法律调控对经营者集中的规制必须注重度的把握,调控过度则抑制经济主体的自由竞争,调控不够则可能导致经营者集中程度走高,使得市场优势地位被滥用而扰乱市场秩序。因此,反垄断法在鼓励适度的经营者集中,鼓励规模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防止垄断的形成。笔者认为,法律对经营者集中的合理规制,就是实现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的平衡。尽管经营者集中不会直接导致垄断,但有垄断的可能而对竞争构成威胁。如果经营者集中可能导致竞争不充分的效果,这种集中就应当被禁止。那么如何判断一项经营者集中是否可能限制、排除竞争,哪些方面可以判定经营者集中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由竞争秩序构成潜在威胁,则需要对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法律标准进行准确的界定。

目前,市场经济国家对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实质性标准,大致分为“市场支配地位标准”和“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我国《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中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笔者认为,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实际上强调了严重限制或损害竞争的“可能性”,如果经营者集中可能导致经济实力过渡集中、有消除潜在竞争或者增加市场进入障碍的可能性,那么就应当成为被规制的对象。在适用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时,一般通过界定相关市场,认定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来判断集中对有效竞争是否构成严重损害。

(一)相关市场的界定

相关市场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在法学上的应用,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界定,相关市场主要划分为产品市场、地域市场、时间市场。

1、相关产品市场

相关产品市场指能够与某种产品发生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范围,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越高,竞争关系就越强,也就越可能属于同一个产品市场。确定相关产品市场时强调两个因素:一是合理的可替代性;二是需求的交叉弹性。合理的可替代性为形式,需求的交叉弹性则为内容。判断替代性的标准应当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因为所有的产品或者服务都是需要通过消费来体现价值的最终都是被消费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能够被另一种产品或服务满足,则两种产品之间就具有可替代性。

2、相关地域市场

相关地域市场指具有紧密替代关系的商品相互竞争的地理区域。相关地域市场范围内的竞争环境具有同质性,并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市场的竞争环境,在反垄断执法中可以作为经营者进行竞争的地域范围。分析相关地域市场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占产品价格总额比率越高,地域市场的范围越小;其次是产品的物理特性。比如易腐烂的产品的地域市场范围就相对狭窄;再次是消费者的偏好。产品需求量随消费者喜好变化较大的,其地域范围就相对有限;最后是法律对市场准入的限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地域市场的范围应该考虑一个经营者在国外的销售范围。

3、相关时间市场

相关时间市场即市场的时间性,指因为生产周期、使用期限、季节性、流行时尚性等因素,同类产品或服务发生特殊竞争关系的特定时期。

产品市场是从相关市场的主体进行考察的,地域市场是对相关市场的空间角度考察的,时间市场是从时间的角度对相关市场的考察,三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相关的市场。

事实上,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方面,相关市场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对相关市场的界定,构成了判定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具有限制性竞争的违法性问题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判定相关市场的法律实践中具有一定弹性空间,立法的不确定性对于反垄断机构全面、准确执法形成了障碍,因此在界定相关市场方面必须配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

(二)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

判断市场支配地位的产生或加强,一般主要考虑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两个主要因素。

1、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是指一定时期企业的销售额占相关市场总销售额的比重。市场份额是衡量一个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直接反映。市场份额越大,说明企业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和控制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正因为如此,一个经营者或集中后的诸多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大,他们控制市场的能力就越强,就越有可能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进而阻碍或限制竞争的发展。据此,很多国家将所占的市场份额作为集中后的企业是否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的标准。

2、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在特定市场或行业中,经营者集中的程度。

某一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越高,则少数经营者所占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垄断程度就越高。美国将市场分为高度集中、集中、有集中趋势三种情况,我国可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力较弱,地域广阔的现实,对集中度的界定标准做适度降低,在不同集中度的市场上,放低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标准。关于市场集中度的计算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市场集中率,二是赫芬达尔指数。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我国现阶段可将两种方法的交替使用、通过取长补短对市场集中度做出准确量化。

(三)其他因素的界定

1、经营者自身条件

经营者自身的条件往往对其支配地位产生一定影响,在财力、技术、设备等条件上具有实力的经营者,其强大的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中具有优势地位。

2、市场行为

企业的市场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市场的结果。因此,如果相关市场上的竞争者就产品的价格、销售区域或划分客户等方面达成非法的协议,而通过集中行为使这种非法协议的方式表面上得以合法化,从而减弱竞争的强度时,这些集中就可能被禁止。

3、市场进入壁垒

当市场上没有或者只有很低的进入壁垒时,潜在的竞争者降低了经营者集中度过高的可能性;如果相关市场有很高的进入壁垒,集中后处于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就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甚至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判断市场进入的难易时,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审查,第一,“及时性”,即潜在的竞争者能够及时进入市场并及时遏制集中后经营者涨价的趋势。第二,“可能性”是指第三方的市场进入是能够获利的。第三,“充分性”是指进入者要具备足够的生产技术和财力,能充分实现其销售产品的机会,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力量阻止或者抵消集中的反竞争效果。

三、我国经营者集中法律标准中的立法建议

我国《反垄断法》及一系列配套法规的出台,确立了“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国际经济形势,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经营者行为,保护有效竞争的作用。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以及司法实践的缺乏,《反垄断法》对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法律标准仍存在缺陷。

(一)扩大经营者范围

《反垄断法》对于经营者范围的规定相对狭窄。经营者不应只局限于企业的范围,非营利性组织或个人,比如医院、学校、行业协会甚至政府部门等,存在着大量的垄断行为。笔者认为,经营者应当扩大范围,不论行为人是否具备营业资格、或者是否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只要实施了应予限制或禁止的垄断行为,就可以适用《反垄断法》对其进行规制。

(二)明确相关市场界定

《反垄断法》第十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相关市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服务(以下统称商品)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对于相关市场的规定明显过于单一,应当对相关市场进行细化。市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对于相关市场的各种因素应在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这不仅可以明确相关市场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我国作为非判例法国家,对相关市场的概念做出明确规定是正确的,不仅有助于执法机关准确执法,还有利于企业准确判断自身的行为是否应当受到反垄断规制,技术市场也会成为相关市场的趋势。

(三)将市场份额进行量化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对于衡量经营者集中是否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时,就采用市场份额这个因素分歧不大,而在判定经营者集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时的市场份额量的确定上存在争议。美国、德国、欧盟等这些国家一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达到1/3或者是35%就可以将其认定为占有市场支配地位。我国应当充分考虑本国市场特点来确定相符的市场份额比例,对市场份额进行量化规定有助于判断经营者在市场中的支配地位。

参考文献

[1]史亚圣.经营者集中概念的厘定[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

[2]王晓晔.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3]史际春.反垄断法理解与适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4]戴奎生.竞争法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5]尚明.对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胡建.《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的立法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第1辑(总第14辑).第41页

[7]王晓晔.《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9页

[8]林飞翔.《中国反垄断相关市场的界定研究》[D].研究生毕业论文.厦门大学.2009年4月.第4页

[9]尚明.《对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60页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零售业

一、零售业市场结构分析

根据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一般原理,也就是产业集中度、进入壁垒、产品的差别化等几个角度来分析零售业目前的市场结构。

(一) 零售业市场的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竞争性和垄断性的最常用指标。它一般以产业内最大的若干家厂商的市场占全权产业市场份额的比重来衡量。我国学者魏后凯采用日本学者植草益和日本公正委员会的分类标准,根据CR8和HHI这两个指标将市场分成六种类型,如下表1所示,即高度寡占型、低度高度寡占型、低集中度竞争型、分散竞争型、高度分散竞争性和极端分散型。

表1市场集中度指数和市场结构的分类

市场结构类型

分类标准CR8 (%)

HHI

A高度寡占型

90< CR

第15篇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通货膨胀;汇率传递

[作者简介]周亚拿(1993—),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学生;罗 漫(1992—),男,山东大学数学院学生。(山东济南 250100)

一、引言

我国目前的状况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高度相似。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国际收支逆差,而作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日本便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使日元升值。从传统的理论分析来看,日元的升值必然会导致日本出口价格的相对上升和进口价格的相对下降,进而使日本的商品出口减少而进口商品增加,由此美国便能缓解贸易逆差的困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日本的出口并未因升值而减少。日本的历史与我国目前的状况非常相似,由此再度引发了人们对汇率的传递效应的分析。

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发展和扩充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一价定律为基础的,他提出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各国之间的价格水平。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条件是市场完全竞争、各国价格体系和制度相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幅度全都相同并且不考虑各种关税和其他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假设购买力平价理论仍然成立,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应该成正向相关关系,那么目前我国国内通货膨胀率现象明显,人民币币值应该降低,相应的汇率(直接标价法下)应该上升,而与此同时,人民币的汇率却一直在稳步上升,与传统的理论表现出背离。

本文主要研究自2002年1月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辅之以汇率对初级产品价格的影响,通过具体的统计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计量回归,通过计量分析得出比较客观且符合实际的数据,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使之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汇率传递效应理论分析

(一)国外文献的主要观点和分类

国内外的研究都同意汇率不完全传递的这一观点。根据价格调整程度总是不能与汇率变动程度与理论分析的结果不一致的事实,“依市定价”(pricing-to-market)这一观点被提出。Krugman(克鲁格曼)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讨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价格歧视及定价行为。“依市定价”以市场分割为理论基础,假设市场分割现象并不存在,那么商品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一旦差别价格产生,那么随之产生的套利行为将会逐渐减少差别价格使之趋向于一个均衡价格。而经济现实表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差别价格是存在的。市场分割的存在使商品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的完全竞争假设不能实现。因此,Krugman认为,在市场分割现象存在的情况下,厂商由于各自经营目标、不同市场的供求状况或者经济发展状况、政府经济和法律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差异会产生差别定价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价格歧视是汇率传递的影响因素。

Dornbusch(多恩布什)(1987)对汇率的不完全传递做了开创性的探讨,他将博弈行为引入考虑范围,用博弈论的知识来探讨厂商定价的问题。他在1985年发表的论文《汇率和价格》里指出,贸易品市场是否分割,进口品和国内产品的替代程度及市场组织形式是影响汇率变动导致相对价格变动程度的三个因素。Dornbusch对不同行业组织模型进行分析表明,汇率传递的程度取决于商品的同质性、可替代性、市场份额和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市场力量等。他的汇率超调模型表示,金融市场上的调整比商品市场的调整更快。假设一国的利率下降,其对资本的吸引力下降,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引起本国货币的贬值和实际汇率的贬值,而贬值幅度过大超过了利率降低的影响,此谓“超调”。产品市场价格缓慢上升,在预期本币将升值的影响下,资本吸引力上升,导致资本大量流入,从而本国货币升值且实际汇率升值,在长期的变动与调整中逐步趋向均衡,最终导致名义汇率和价格水平的上升。

Robert?C?Feenstra(罗伯特?C?芬斯特拉)(1989)对汇率和关税的长期变动对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商品的汇率传递系数不同的结论。1989年,Dixit Stiglitx从沉没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利用汇率传递的沉没成本模型表明,在存在沉没成本的情况下,国内外厂商对贸易品的定价都不敏感,厂商必须在预期收益可能高于其沉没成本时才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或对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同时,一旦厂商对价格进行了调整,即使在汇率恢复原来水平的条件下,商品价格也很难恢复到原来水平。

Froot和Klemperer(1989)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考虑了动态因素,利用历史数据从市场份额的角度进行了汇率传递的分析,得出:如果厂商的经营目标是市场份额,那么汇率的变动对于厂商的定价会产生明显影响,汇率变动的暂时性还是永久性也对厂商的定价产生影响,只有永久性的汇率变动才会对厂商的定价策略产生影响,而厂商对于暂时性的汇率变动的反应不敏感。他们通过两期的市场份额模型分析厂商行为和汇率变动的关系。模型假设第二期的需求依赖第一期的市场份额,而第一期的市场份额依赖第一期的价格,第一期的价格形成了第一期大的市场份额,一期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第二期大的需求,有利于第二期实现大的利润。假设厂商的定价策略为最大化两期的总利润。

本国厂商的定价策略的依据为:

πD=πD1(PD,PF)+λDπD2(σD(PD,P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