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任务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如何设计课堂任务是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关键。在具体实施中,需要由教师提出本次课程的任务,学生在分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任务的思路。老师需要讲解实现工作任务所需知识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最后教师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在此过程中,重要的是将课程教学内容进程与相应的任务联系起来。如在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课程开始前,学生需要组成5-6人一组的任务小组,选取一家国内或国外的跨国公司作为整个学期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内容是:随着课程内容的进行,各组需要对本组选取的跨国公司各相关方面做出分析和研判,最终形成对该跨国公司战略、投资、运营、研发、人力资源等一系列综合内容的理论和实际分析结论。由此加深和提高学生对跨国公司全面的认识,锻炼学生分析企业实际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任务的完成将对学生学年论文的完成和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有所助益,由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实施“任务法”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布置任务前,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金融机构或咨询机构工作人员,需要对选择的跨国公司进行全面分析并在学期末做出最终投资或咨询决策。而课程的最终成绩中,任务完成情况将占40%。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根据任务的需求主动学习。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在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并区别对待
对基本内容,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系统学习,考察和学习前人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对重点内容,在学生自学和结合完成任务的需要的基础上,以任务小组学生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对难点内容,则可将各任务小组面临的问题综合后组织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教师也参与其中。如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学习中,在讲授了5种主要的投资理论基础上,要求学生总结和对比分析理论的差异性并自主学习后面的有关发展中国家及新出现的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之后针对所选跨国公司最近的一次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给出本组的理论解释和分析依据。如此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设计的针对性
虽然学期整体任务较为庞大,但具体实施时可将任务分解为对应的章节内容,由此减少因任务大、知识点多带来的困难。此外,考虑到学生兴趣、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可以要求对任务中小组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小任务,如跨国公司发展战略、投资策略等进行深入分析,而对其他内容相对简洁。但需要提醒学生,任务内容上的相互关联性和完整性。
二、学习方法的应用
任务小组的组建使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期间教师可应用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促进教学,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知识协作,以上教学方法在此不加以赘述。此外,教师还可应用一定知识管理工具和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团队知识协作。
(一)利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知识管理
思维导图将学习、思考、记忆的内容以“地图”的形式记录,有利于大脑的扩散思维。利用人们学习、阅读和记忆的规律,使用软件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各级主题的关系和隶属以层级图的形式将逻辑与想象展现出来。教师应利用高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熟悉、逻辑性强的特点,辅导学生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之后以小组的形式,对剩余章节的知识结构绘制思维导图,这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系统、框架形成整体认识。
(二)网络及网络通讯工具的应用
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在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中,小组成员同样可在网络中组建小组,实时适地的进行学习分享和讨论。而教师除了可加入讨论组外,还可以微信、博客以及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由此极大改善以前大学上完课老师就走的现象。
三、评价考核
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TD-SCDMA物理层帧结构分析与测试》
Ⅱ、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意义及要求
《TD-SCDMA物理层帧结构分析与测试》课题背景是学院为3G网络课程开发了一套软件,由于3G网络课程理论性很强,不容易理解,通过该软件帮助学习者较快熟悉TD-SCDMA系统物理层处理过程。
Ⅲ、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和进度安排
首先搜集《TD-SCDMA物理层帧结构分析与测试》课题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理解3G技术的基础知识;其次学习TD-SCDMA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最后在TD-SCDMA系统仿真软件平台下深入理解和分析TD-SCDMA系统物理层处理过程。
(1)2016-11-21至2016-11-28
搜集3G技术相关资料;了解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手册相关内容。
(2)2016-11-28至2016-12-5
编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过指导教师辅导,修改后,填入毕业设计手册。
(3)2016-12-5至2016-12-12
学习3G技术有关理论,了解3G技术发展情况,熟悉3G系统的网络结构。
(4)
2016-12-12至2016-12-19
学习3G技术有关理论,熟悉3G系统的网络结构,熟悉UTRAN结构和其接口。
(5)2016-12-19至2016-12-26
学习3G技术有关理论,熟悉UTRAN结构和其接口,掌握TD-SCDMA系统物理层。
(6)2017-2-20至2017-2-27
学习3G技术有关理论,学习TD-SCDMA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编写中期进度报告。
(7)2017-2-27至2017-3-6
学习3G技术有关理论,学习TD-SCDMA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能用软件针对自己的内容进行仿真。中期进度报告填入手册。
(8)2017-3-6至2016-3-13
学习3G技术有关理论,学习TD-SCDMA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能用软件针对自己的内容进行仿真。
(9)2017-3-13至2017-3-20
学习3G技术有关理论,学习TD-SCDMA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测试研究TD-SCDMA系统物理层。撰写论文初稿。
(10)2017-3-20至2017-3-27
学习3G技术有关理论,学习TD-SCDMA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测试研究TD-SCDMA系统物理层。撰写论文初稿。
(11)2017-3-27至2017-4-3
交论文初稿,经过老师指导,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12)2017-4-3至2017-4-10
论文答辩。
Ⅳ、主要参考资料
《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
》
黄一平主编
科学出版社
《TD-SCDMA无线网络技术》
李立华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学系:
学生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自2016年11月21日至2017年4月10日
答辩时间:2017
年
4
月
22
日
1.1知识点孤立,教学效果较差
传统的网页设计课程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讲解HTML语言和DreamWeaver工具的使用。学生往往不能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学期结束后,学生对整个网站的构建缺乏清晰的概念,提交的作品质量较差。在对学生进行期中课程质量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都认为课程所学内容可以理解,但是当教师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网站时,90%的学生都不能很好完成。这正是因为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一周2学时的理论讲解,2学时的实验课。教师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教学并布置实验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只对单一章节知识的理解,难以将所学内容联系在一起。
1.2教材过时,影响教学效果
网页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极强的课程,技术和工具的更新换代较快。而与之矛盾的却是教材的出版周期较长,往往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例如,当前,DreamweaverCS6已经成为主流网页设计的软件,但是一些教材还停留在讲解Dreamweav-erCS3上,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违背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按照教材的内容讲解也限制了教师的教学,目前高校中使用的网页设计教材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理论性质的,单纯讲解HTML,一种是介绍Dreamweaver网页开发的。前一种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在没有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基础上很难理解。一般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选择使用第二种介绍Dreamweaver的教材,而该教材则会造成学生的开发水平较低,过度依赖工具,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1.3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对于公共课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是否能学好课程的重要因素。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在学习网页设计这门课程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传统的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采用2学时理论和2学时实验课的形式进行,学生缺少动手的机会,往往使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这阻碍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中,70%的学生都提出课程设置实验时间较少,应将课程都安排在实验室等问题,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网页设计课程应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这些都说明了学生对于增加自己实践机会的渴望。
2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课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习内容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之下,学生具有较强解决问题的动机,对学习资源能够积极主动的应用,能够进行自主的探索与互动协作的学习,最终圆满完成课程指定的任务。它打破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建立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并将再现式的教学变为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处于一个积极的学习状态,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与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来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1任务的制定
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内容与特点,首先在学期开始时给出课程的总任务以及总的教学目标。课程的总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给定的任务书中的网站题目,设计实现一个静态网站。总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设计网站的方法。(1)第一章是初识网页设计,教师会首先讲解几个静态网站的实例,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一定了解,之后讲解相关的概念和设计开发工具DreamweaverCS6;学生的任务是根据小组所选择的题目,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书写开题报告。同时每组出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本组的想法。(2)第二章是学习建立本地站点,教师会讲解建立站点的重要性,讲解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之后讲解如何建立站点;学生的任务是为自己的网站建立站点,预估网站的规模,添加相应网页并改名。(3)第三章是网页头部信息,教师讲解如何添加网页标题、关键字和说明;学生的任务是为站点中所有网页添加头部信息。(4)第四章是网页布局,教师讲解网页布局技术:表格、DIV、框架以及模板和库;学生的任务是对网站进行前期布局。(5)第五章是超级链接,教师讲解超级链接;学生的任务是制作导航栏。(6)第六章是添加多媒体,教师讲解添加图片、背景音乐、Flash、滚动栏等内容;学生的任务是准备网站中需要的图片、flash等资源,将资源添加至网页。(7)第七章是表单,教师讲解如何添加和设置表单;学生的任务是给网站添加注册页和用户登录。(8)第八章是CSS,教师讲解CSS的应用;学生对网站添加内部样式和外部样式表。(9)第九章是网站,教师讲解使用IIS在局域网中如何站点;学生的任务是相互网站,对其他组内容进行访问。课程内容讲完后,预留两周课程时间,学生对所做的作品进行整理、美化。课程结束后,小组为单位对作品进行展示和提交。
2.2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网页设计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除了到课情况外,主要依据学生在组内的贡献、每期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整个团队的表现。与传统的成绩评定不同,该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是否积极、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期末成绩的考核包括提交的作品和学生的答辩情况,评分指标与所占分数如表3所示。提交的作品主要考察界面是否合理、美观,是否与开题所写的需求分析内容一致,网站是否能正常的显示以及配套的网站文档是否完善等。答辩模拟项目经理与客户的角色进行,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查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3总结
1.1项目设计
根据会计核算经济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笔者将《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设计成三个不同类型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核算项目模块。这三个主体的经济业务核算就作为三个项目,项目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项目一为个体经营者经济业务核算,项目二为商业服务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项目三为工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如此设计是为了符合学生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认知规律。在如此渐进式教学安排下,等学生做到项目三即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时,已经熟悉了会计业务核算基本方法和流程,对于制造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学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
1.2任务设计
无论是哪一个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流程都是相同的。根据这一特点,笔者选取最基本的流程针对每一会计主体设计了相同的工作任务。任务一是编制会计凭证,任务二是登记会计账簿,任务三是编制会计报表。每一项目都必须完成这样的三个任务,在这样的重复练习中,学生自然就熟悉了会计的基本核算流程。当然每一个项目中任务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
2任务要求设计
每个项目模块教学任务名称虽然相同,但是学习深度与广度要求差别很大。
2.1个体经营者经济业务核算任务教学设计
在开展项目一学习之前,学生毫无会计基础,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故需要在项目一中让他们了解基本的《会计基础》概念,如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等。在项目一中对于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需要完整深入,只需能够支持他们完成项目任务即可。这样,学生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例如“资产”要素,学生只要能够知道案例中涉及到的哪些是会计主体的资产即可,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做到。学生感到任务不难解决,将易于激发自身学习兴趣,有利于后继教学项目任务模块的学习。项目一中的核算任务完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下核算流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到一些专业名词和术语,但无需深度阐释,可留待后继情境化教学项目模块教学中逐步解决。由于个体经营者会计核算业务很简单,涉及的账户只有几个,教师可手把手教学生做账,同学们觉得新鲜有趣,易于掌握,如此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商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任务教学设计
项目二选择商业企业为会计业务核算主体,企业会计工作比个体经营者要规范完整,而商业企业会计工作业务范畴主要涉及购销环节,比制造业企业简单。项目二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项目一中所学各会计基本概念名词。基于对项目一所学任务的具体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项目二业务复杂了,但任务形式还是熟悉的,学生并不会觉得很陌生。除了与项目二任务对应的各会计基本理论需要掌握外,项目二还要求学生熟悉各类原始凭证,并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等技巧。在项目二中,项目一中已经做过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进行,而之前没有做过的内容,教师仍需手把手教会学生。因为学生已有一些经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项目二完成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会计业务核算的具体流程,也能区别整个会计业务核算过程中哪些是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哪些是有专业技术含量的内容。由于商业服务业企业主要涉及购销业务,因此,会计核算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大多是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有了项目一学习培训基础,学生完成项目二任务也比较容易。
2.3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任务教学设计
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项目是三个项目中最复杂的,这类主体不仅包括购销业务,还有生产过程的核算。该项目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完全熟练掌握会计工作业务核算全过程。有了前两个项目的学习经验,这一项目中重点解决的是判断经济业务记到什么账户里,而和前两个项目相同的核算内容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例如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错账的更正方法则根据自己实际错误的情况灵活应用。这些操作教师都不再进行专门指导。教师在这一项目中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经济业务,以及指导解决核算中遇到的具体操作问题。项目三任务完成过程中,因为业务复杂,涉及的账页种类多,学生能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并且也能体会到会计核算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
3小结与讨论
通过完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三个渐进式教学项目模块,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会计工作所需要的细致、耐心和规范,真正理解会计核算要求的内涵。在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岗位分工的会计场景教学研究”资金与政策支持下,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在12级会计专业四个班学生中,抽出一个班开展基于岗位分工的会计场景项目化教学实验。经过两年的项目化教学实施,教改班无论在会计基础课考试成绩还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都比非教改班有了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计理论的学习枯燥而乏味,加上高职学生不擅长理论学习,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教授方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刚学习会计的好奇心,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以购物发票为例让学生认识原始凭证,学生能够从会计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发票。另外,学生完成登账、编报的任务后,会令他们充满成就感,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学习兴趣。②提高动手能力。由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是通过项目载体,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基础会计,学习中会遇到具体操作的问题。尤其是在项目三中,业务复杂,涉及的账页种类很多,学生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例如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下怎样登记原材料明细账,日记账的对方科目栏怎样填写等。这些问题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不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因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学会怎样操作,进而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达到学习会计知识的同时也调高了动手能力。③培养细致、耐心、规范的会计职业习惯。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要求按照会计手工操作规范来进行。如果粗心导致记账错误,就需要运用规范的方法进行更正。学生在这样的操作中就会意识到要细致、耐心和规范。这正是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的职业习惯。由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意识到细心、耐心的重要性,并促使自己养成这一良好的职业习惯。
4结语
1.对任务的界定。
尽管“任务”在语言教学文献中经常可见,但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其理解又各有不同。Prabhu认为:“任务是给学习者信息信号,学习者经过思考再得出结果的过程,而在信号运行过程中即在完成任务时,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把控”。在国外较早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者是Nunan.他对任务的定义是:任务是课堂的一种活动。学习者通过理解、控制、表达等来完成任务,习得语言知识。其中,他着重强调学习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义上,而非在语言形式上。skehan则认为任务中表达意义是首要目的;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目的需要解决交际问题;所习得的知识要与现实交际相联系。以上所述,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任务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界定。而本研究中的“任务”是指在教学中,以语言教学为媒介,行动参与者参与活动时的一种交际互动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既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语言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就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语言用来表达思想,对于学习者语言的习得不是通过形式为中心的机械训练达成的,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获得语言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所倡导的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要掌握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而是学会用语言来做事情。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在外语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该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目标,而是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不同的交际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己经很熟悉的语言目标,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不太熟悉的语言目标,另外还可以从对方那里学习一些新的语言目标。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笔者所在的单位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是重庆大学城14所高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高校,学院占地面积950亩,现有在校学生9127余人,教职工人数602人,其中英语教师20多名;英语教学班有30个;每个英语教师担任2个以上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本文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13级学生使用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学生用书第六单元的任务设计为例,阐述我们在配合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目标语言结构进行的任务型教学实践。教学内容:Followyourpassionstoacareer。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回答有关问题并能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作简要复述;(2)培养概括分析能力学习记笔记;(3)活化教材对课内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发散思维能力;(4)学会从各种媒体获取所需信息的技能引导学生欣赏英语诗歌的魅力。教学步骤:Pre-task:引出话题“Career”,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Question:Inthetitleofthetext,whatistheexpression“passionstoacareer”means?分析:这是进入新课前的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具体认知。使学生能够对这一阶段的任务感兴趣。在此阶段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任务板块。在此教学实践过程中,为激发生的兴趣,教师将各个任务板块分配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到任务活动中。学生正式进入课文学习时,老师利用学生对“Career”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时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Eachgroupreporttheresultofdiscussiontothewholeclass.通过讨论结果,学生既完成了任务,又习得了知识。但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
三、结语
成立调研工作小组,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现场考察、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对行业、企业、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本行业对中职学生的人才需求以及岗位分布情况,形成《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了解本行业的人才需求及岗位分布情况之后,就是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这是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核心步骤,对课程建设意义重大。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首先要在人才需求岗位群中邀请10位以上实践专家参与,另外还要邀请一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主持这个会议。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针对的是中职课程设计,所以邀请的最好是中职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实践专家。另外,由于主持人是整个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会的核心,所以经验必须要丰富,否则可能达不到理想效果。分析会进行之后,要根据分析的结果形成《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
3制定课程标准
接下来,是制定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时,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在设置课程目标时,要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制定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技能目标是核心,知识目标和态度目标围绕技能目标设定。设计课程内容时,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按工作流程设计学习过程。例如,我校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小型网络搭建与维护》课程标准时,将小型网络搭建与维护这个任务按工作流程分解为需求分析、网络规划、选购布线材料和硬件设备、布线施工、安装设备、配置设备、网络维护七部分。
4编写教材
制定课程标准之后,要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若市场上没有,则要自己编写,教材的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课程的目标任务具体化,教材化,需要注意的是,仍然以技能的掌握为中心,围绕技能选择相关的知识。具体操作时,可以将企业的项目引入教材。例如,我校编写《小型网络搭建与维护》教材时,引入了企业中一个网吧组建的案例,用这个案例编写整本教材的内容。
5建设实训室
实训室的建设是保障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因此,它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建设实训室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任务引领型课程注重操作技能,但也需要知识的学习,所以可以将实训室设计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我校在设计《小型网络搭建与维护》实训室时,是将一间大房间划分为讨论区和操作区,其中操作区只做基础装修。学生在上课时将操作区建设成一个小网吧,在建设过程中掌握技能和知识。
6课程实施
这种课程的实施围绕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成果、拓展提高五个环节来进行。1)提出任务。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以确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再确定工作任务。2)分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将任务一步一步分解成多个小任务,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一个小任务的过程中拥有成就感。3)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前,教师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储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学生完成任务时,应根据需要进行个别指导。4)评价成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使用适当的方法对成果进行评价,并且对学生进行激励。5)拓展提高。可以将拓展任务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这种任务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动手完成一个作品,也可以是做一项调研,还可以是自学一些知识。
7特点
1.1从知识结构来看,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不系统,知识老化、更新慢等问题。会计人员对经济、法律、高新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办法不多,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展。
1.2会计人员自身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有一些会计人员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产生质疑,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由“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账面比较漂亮而已。
1.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会计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一般只知道怎样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极其有限,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就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只能求助于软件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
1.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有些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贫乏,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等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忽视信息安全教育,随意与互联网和业务无关的终端连接,使电脑感染病毒,甚至遭到人为非法破坏。
2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2.1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实行会计电算化是单位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2.2重视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而向前发展的,环境不同,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也不同。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3改善会计人员知识、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知识结构要合理。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除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税收、金融和审计等知识。
2.3.2学历和职称结构要合理。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参加职称考试,并实行工资、待遇等与技术职称、学历挂钩的办法,以此激励会计人员发奋进取、更新知识。
2.3.3年龄结构要合理。既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会计人员,又要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会计人员,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年龄段人员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实现年龄互补,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最佳的综合效能。
2.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2.4.1重视信息安全教育,不越权上机操作,不连接互联网和业务无关的终端,对使用的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严防电脑病毒入侵,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保证自身不危害单位经济信息的安全。
2.4.2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守会计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开展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事项的处理客观公正,维护经济秩序,规范财务行为。
造型上,运用了淡粉色、淡黄色、粉绿色等,使视觉效果更加柔美,也更具表现感染力。在图案设计上,也在表现手法上加入了很多时尚元素。其实无论怎么变,都有精髓的“根”在。即使加入了很多创新的东西,也会追根溯源地找到那个中华设计元素的“根”。在男版和女版的服装颜色以及款式细节的设计上,男版的服装要长一些,并且男演员的脖子长,对应的领高要高一些,而且要把脖子的地方护得严一点,所以给人的视觉印象是比较严谨的。女版的服装要小巧玲珑一些,有些款式和层次也要相应而变,如领子的变化虽然小,但内容细节上的曲线变化很大。这次戏曲最美的是色彩,男版色彩用的是浓艳的,女伶版用的是水一样的淡彩的,款式有相同的,也有些细节是不一样的。男版的色彩更加饱和,多数运用进口面料,有的衣服甚至做了三四层,一层纱、一层提花面料,还有一层纱在里面衬着,它的表现形式会在灯光的帮助下显得非常丰富,舞台的张力会很强。女版中的服装外面都是白色的,外面一层白纱,里面透一层水清色,然后把刺绣放在里层,装饰点缀又在外层。传统昆曲表演形式并没有两种版本,而这次的“男旦”表现创新形式非常好,这部戏也是对“男旦”的一次深入挖掘。而女版的设计也是在原有的形式中去变。
二、妆面、发型造型表现形式及视觉效果
该剧目的化妆造型设计是毛戈平老师亲自操刀,在妆面设计上要根据角色人物的性格和情绪相配合,演员的整体妆面色彩以及细节都要跟人物内心世界和谐,帮助观众理解这个人物。角色表现相思之苦的时候运用比较黯淡、苍白的色系;而内心愉悦的时候的色彩则运用比较明快、鲜亮的设计。内心状态同时在发型设计表现上也要充分体现。发型的设计细节都是跟这个人物相关的。有些东西可以变,而有些东西不可以变,在变的时候一定要追随人物性格本身的“根”。仅“额妆”这一用真发盘绕而成,后求简便而效果最佳用假发代替的头部化妆造型设计中,女版的“额妆”设计就多达6-8款。发型的头饰设计运用了反射光线强烈的钻饰强调表现力,相对于传统昆曲中人物角色的发型设计,发饰更具有华丽感、绚丽感。与服装的细节配饰材质呼应,整体表现相得益彰。妆面方面也是以时尚、唯美的风格重新演绎,在这次剧作造型设计中有30多个造型设计,不仅吸收了昆曲传统元素,在色彩、化妆技巧、发饰材质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式的改良。《怜香伴》的造型设计作品是把传统文化浓缩、提炼、发挥到一种带有时代特色的新东方美学的巅峰之作。
三、结语
艺术设计素养和对于设计原创的坚持
中国的设计一向被世界嘲笑缺乏新意,往往是因为,我们所表现的是别人的东西留给我们的记忆,而我们自己作为设计师却往往缺乏想法。而这一点,对于概念设计这个纯粹的创意表现领域岗位而言,是不可沾染的剧毒。我们要做的是:把我们所设计的概念给予他人,并能令他们乐于接受。而不是照搬曾经成功的作品留给我们的记忆!原创,必须坚持。但坚持的前提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想,如何来创意。曾有人这样说过:“中国的确有太长一段历史造就了不敢想的人,不敢想的人养出了习惯不去想的人,习惯不去想的人养出了根本不愿去想的人,根本不愿去想的人又养出了完全不懂怎么想的人——完全不懂怎么想的人养出了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这是个深远的悲剧,必须改变他,并且越早越好。
游戏角色的设计和表达能力
技法的训练。岗位对人员要求的重点和敲门砖很大程度上在于技法。画得出,但在作品里用不上不是本事;同样,想得出,但表达不出也不是本事。对于绘画和表现技法的能力训练。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岗位竞争的战斗力。
对于三维造型的认识
作为三维角色造型的前修课程,这是为了更好地课程衔接。
《游戏角色概念设计》的课程设计
设计一门课程,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未必在于课程的结构,亦或讲授方式,或者说在此之前我更关注的是授课的风格和影响。首先,为课程设计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因为我始终认为:放松的状态才是交流和学习应有的前提。我坚持,如果你觉得这节课老师讲的好枯燥好无聊,在不影响别人前提下,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因为你听不进去不是你的责任,而是我的过错。
我坚信,好的兴趣引导会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来此求学,并为此付出高额的学费,老师讲的很好,能让他充满兴趣,学生没有理由不听。在这个问题上,我曾给我作为老师所处的位置做了一个定位:我无需以一个达人专家的状态出现,迫使学生们去崇拜。因为这个世上,已经有足够多权威、大师让他们去崇拜。崇拜不是目的,给他们目标才是。我不能以他们同路人的姿态出现,和他们玩在一起亲如兄弟,那应该是同学间的情谊。过于平等友好情谊带不来他们的前途,只能带来立场的不够客观;我选择了做驴子头前的胡萝卜,给他们方向,并吸引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并不需要去控制学生的思想,相反,我希望打开它。思维无需控制,仅仅加以引导和启蒙,甚至这些所谓的引导也是以打破他们以往固有的思维局限为主的,接下来创意的多元化才会给你惊喜。往往我上课喜欢问问题,让学生跟着我思考。学生也可以随时问我任何问题,不用怕打断我。我非常看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这既是他思维运转的证明,也是他们一群大脑可以胜过我一个大脑的必然。艺术不是客观题,想法和创意需要碰撞。学生的问题是拓宽课程宽度、挖掘课程深度的最好提纲。然而几年以来在这一点上,我的收获却始终只有预想的五成。学生们大多习惯了被灌输,而不是去创造。这始终叫人心痛。
第三,尊重行业,尊重职业道德。就游戏美术这一行业而言,属于相对纯粹的创意领域允许的。在此类问题上,绝不姑息。本课程课时共5周,每周16课时,共80学时(表1)。在讲课的层面,前三周保证每周4-6课时以上的新课程,后两周每周保证不少于4课时的单元总结和作业评讲。其余课时均为辅导实训。学生在课外还需要自修相应相关内容,老师予以引导。因为内容量的关系,课上的时间往往不够,除了重点以外,大多是提纲式的。在课后仍需要大量的资料来补充和拓展。知识面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
学院大多数课程中教学实训的侧重比大约是1:3到1:4。其实只在类似朝三暮四的形式上我做了一些调整,但效果不错——在这五周的课程中,我几乎每天讲课。但每天都不会太长,一般45分钟到100分钟。剩下的时间学生针对今天所讲的内容练习。而没有选择传统的讲课模式,例如:五周的课,所有讲解在第一周全部教完。后面的漫漫四周让学生操练。鄙人认为那不科学——当你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学生也听了一遍。且不说这一周的课停下来,对前面几节课的内容忘记了多少损耗了多少,但说后四周要他们从头再做一遍,极有可能已经审美疲劳了。所以我选择了比较笨,但似乎更合理的办法:讲一段,做一段。从头到尾一遍流程,逐步加深。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每节课都有一个主题,我将它设计成一个讲座。每个讲座附带一个小课题。讲座式的课程授课。我们教研室深入的研究过学院的项目课程模式。启发是肯定的,但结合到本专业,不可一味照搬,仍需改革。首先,项目,是好东西。但对于一款游戏作品的设计到成品,这需要大量人员参与,并需要漫长的开发周期,在课程时间内难以达到,且长时间的面对一个项目难免审美疲劳。
其次,游戏是一个极综合的项目而非几种常规工序和流程,每款游戏都极具特征和创意,极力避免被归类和平淡的似曾相识。单一的项目或许在某些方面可以得到重点的训练,但始终难以全面。所以,我们选择了为知识点、重点针对性的设计小课题、小项目。不但要有的放矢,更力求每发必中。
角色的服饰也体现了一定的欧美现代地方特色,如小男孩的海魂衫、油漆工的背带工作服、麦当劳送外卖服务生的标有“M”字样的头盔服饰等。动画造型把抽象的形象通过艺术手段转换成可被人感知的视觉直观形象,再人为地赋予其个性和情感。动画造型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离不开变形、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把动画角色设计为生动的视觉形象。动画需要幽默、想象力、表现力、灵魂、思想等诸多元素。在动画中,角色则是幽默与想象力的表现者,亦是灵魂和思想的载体与传达者,动画角色的设定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
短片《不许动》中角色设计的形象表现
1.角色造型的形态特点表现
《不许动》短片中出现了5个人物和2只动物。因为短片的大环境被设计在欧美小镇的一条普通的街道上,所以在做造型设计的时候,人物的设计也是欧美形象。主角小男孩是一个在街上拿着玩具彩弹枪自娱自乐的角色,年龄被设定为七八岁,其具有这个年龄段小男孩的体态特征。另外,剧本中有小男孩用彩弹枪打小鸟和愣神看小鸟飞走的镜头,表现出小男孩应该是一个有些淘气又有些天真的孩子。在搜集了大量的外国小男孩的图片后,设计者把小男孩夸张设计成身体胖、脑袋大、棕色卷发、眼睛眯缝着的淘气的小男孩形象。
2.角色个性的行为特点体现
笔者认为,角色造型不仅是外在的、静止的,动作和表情的行为表达也是角色造型塑造的一部分。《不许动》中角色的个性特点在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中也都有所传达。在制作角色动作过程中,笔者和团队成员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素材并反复表演模仿,尽可能地把角色的动作表情表现到位。如,小男孩是淘气活泼的形象,他的行动方式多为跑跳、躲藏,表情则是坏笑和玩耍时的一本正经,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七八岁小男孩会表现出的行为。
短片《不许动》中角色造型实现的技术操作
1.Flash软件在角色造型设定中的运用
在《不许动》角色造型二维造型设计的初始阶段,角色设计者使用的是Flash软件。先反复修改设计纸面草图,然后将基本确定的草图扫描到电脑中,使用Flash软件进行修改调整和上色。在造型的调整方面,使用Flash软件勾出的线稿具有极其灵活的可调整性,可以复制多个线稿进行对比调整。此外,在对角色造型的调整中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调整过程中还可以随意拖拽线条弧度和移动结点。在修改方面,这款软件可人为任意调整线条弧度,这一特点使其使用起来比其他常用绘图软件更加得心应手。
2.角色造型中二维手绘材质和三维渲染的结合
文学思想就是关于文学的观点和看法,是对文学的理性认识,比如对文学本质、功能、起源和创作原则等方面的认识都是文学思想的问题。文学和人物形象设计都是艺术形态或者审美形态,只不过二者借助的媒介不同,文学是通过语言来建构美,而人物形象设计是通过活的人体的装饰(发型装饰、妆型设计和服饰设计)来展现美。从它们所借助的媒介可以看出,文学更抽象一些,人物形象设计更现实具体一些。但无论怎么说,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属于艺术审美形态,它们在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上是可以打通的。人物形象设计既然是审美性的实践,那这个专业就必须树立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美塑造美是它的最终目的。第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必须面对市场实际。这个专业的教育一般是为舞台、影视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设计提供专门性的人才,充分研究当前的市场,考察舞台、影视和现实生活人物形象设计的审美趋势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人物形象设计教育从市场出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保持同步发展的态势,但也要避免被市场这个现实牵着鼻子走;第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必须面对个人的实际。每个人的身体外形特征、身份地位和文化修养是不同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必须教会学生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量体裁衣,要在具体的设计中充分研究个人的这些不同,才能做到从个人的具体实际出发,通过外在形象描绘触及到他的内在精神风貌,因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对人物的内在体验或内部环境的描绘是更具有决定性的手段,而对人物内在生活体验的描绘便是对人物的`智慧风貌’的描绘。”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的品质提高与文学意境
有人在评价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时说:这种过度盲目和自我的失去,最集中地体现在片面强调突出设计的视觉化等形式因素的追求上。,片面追求形式因素的确是现代艺术设计占领市场的一种方法,但这个追求本身是背离艺术设计宗旨的。作为艺术设计的分支学科人物形象设计也存在这种趋势,虽然人物形象设计是为现实的工作和生活服务,但它的内容绝不仅仅包括外在形式,如服饰、化妆、发型等,并且应该也包括内在性格的外在表现,如气质、举止、谈吐、生活习惯等等。从这一高度出发的形象设计,化妆师或服装设计师就要通过对主体原有的不完善形象进行改造或重新构建,来达到有利于主体的目的,传达主体的内在个性心理和精神要求。因而,真正的人物形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用优质的外表展现个人完美内涵,需要深入了解人类群体共性中的个性化元素。作为一种以活的人体为对象的艺术设计,不仅仅是现实性的运用,还有注意通过体型、妆面和服装款式的设计传达这些具象后面所隐藏的具有美学意味的个性心理和文化品位。也就是说人物形象设计要“充分考虑了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包含审美、功能、价值等一切相关因素,我们可称此为艺术设计。”文学意境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审美形态,与西方的文学典型相对应,指“创作主体以内心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为基础,能表征作者对宇宙人生万象的体验,又能唤起读者无限情思和丰富想象的艺术审美世界。”文学意境的实质在于通过营造具体的意象来传达隐藏在意象背后的东西,在文学理论中把它称之为象外之象或者象外之味。
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与文学人物形象
1.1植物配置不适合广场气候
凤凰山海拔近8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针、阔叶与落叶混交植物,山上树种有马尾松、柏树、栎树等,以柏树为主,一年四季常青,荆棘杂草共生.而广场栽种了800余棵香樟、皂角、银杏、水杉等高大乔木,红槿木等灌木4000㎡,草坪、麦冬14000㎡.由于巴人文化广场位于凤凰山,四周没有高大的建筑群遮风挡雨,终年处于风口上,广场植物栽了一批又一批,成活率却较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1.2土壤不适应植物生长忽视乡土植物的应用
土壤里腐殖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沃.而巴人文化广场在原页岩砖瓦厂的旧址上修建,烧砖将大量比较疏松的表层土、下层土取走,只剩下缺少养料的岩石层土,非常贫瘠,同时,属山地森林酸性黄棕壤,四川俗称石谷子,粘土少,石子多,植物难以生长.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凤凰山地貌特征,忽视广场绿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对广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设计者缺乏对植物生态习性的了解,忽视凤凰山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异地移植银杏、水杉等再生树,导致许多银杏、水杉树在广场绿地中生长不良,极大地影响了广场绿地的综合效果,造成了绿化成本的成倍增长.
1.3植物景观设计与周围自然景观不协调
巴人文化广场的一边背靠以柏树为主且四季郁郁葱葱的凤凰山,其余三边则是村民种的菜地及梯田,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而广场虽有成排的桂花树、成丛的银杏树、低矮的植物,以及现代草坪和麦冬等,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树栽花种草,华而不实,植物景观设计显得很生硬,与周围自然植物景观格格不入.
2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进一步提升设计质量,确保设计效果,结合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弊端,我们认为,其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一般性原则.
2.1经济适用美观原则
根据经济学的投入和产出原理,将广场的投入与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和利益价值进行统筹规划,既要尽可能节约经济成本,避免奢侈浪费,降低资金投入,使植物景观设计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合理配置各类植物,加强后期的管理与维护,使植物景观设计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借各种植物独有的形状、韵律、色彩和香味,或者表现人的意志和品格,或者表现人的审美情趣,使人触景生情,赋予植物拟人化的品格.
2.2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原则
乡土植物是在本土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从广场自然环境出发,充分利用周围自然景观要素和广场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因地制宜地选择乡土植物,宜树则树,宜菜则菜,宜花则花,宜草则草,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如松树、菜地、梯田元素等,充分反映出广场特色.
2.3利用植物本身的文化属性延续和提升巴文化原则
在巴人文化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中表现、延续和提升巴文化.在详细考察凤凰山植物特色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植物的文化美以及象征作用,充分利用植物的人格化特点,将巴民俗风情、巴文化内涵有机融入于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同时,充分利用凤凰山上本土植物的文化属性和四季变化的色彩,使广场的植物景观具有达州特有的地域特色和巴文化特征.
2.4生态节能又师法自然原则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根据巴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规划,对巴人文化广场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综合研判.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尽可能地合理利用植物,避免植物的浪费,还应重复利用现有植物,使植物循环再生,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适合广场土壤和气候的植物.同时,应遵循广场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既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又科学地处理好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寄生关系、附生关系等,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3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路径选择
植物景观不仅包括各种植物的选取,还包括各种植物的配置.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的设计表达,既要符合一般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而且还要考虑其本土性要求.
3.1植物景观设计与巴文化主题有机结合
巴文化是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灵魂.古代巴人以白虎为图腾,以洞穴为家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更练就出宛如山脊般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这就是勇猛刚毅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豪迈豁达的心态,千年跋涉,百代传承,生生不息,既是达州巴文化内涵的根基,又是达州巴文化的灵魂和巴文化精神所在,更是达州巴文化的风韵和魅力所在.要从达州巴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入手,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条件有机结合,突出巴文化脉络的神韵,打造巴文化主题.植物景观又是巴文化的载体.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林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乡土植物是能够反映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之一,如达州市的乡土树种松树柏树,是最能体现巴文化特色的植物,同时还是四季长青又长寿的乡土树种,永远代表崇高、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对巴文化性格与精神风貌的概括提炼.又比如形态优美的斑竹、水竹,体现了富有气节、挺拔凌云、坚贞不屈的巴文化品质.将这些饱含巴文化内涵的植物品种通过科学和艺术有机结合的表现技法,大力发挥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这些植物的形、色彩和线条等,用美学特征去设计创作植物景观,与广场上貔貅、汉阙和青铜虎钮这些具有鲜明巴文化特征的景观小品高度融合,共同体现巴文化主题.
3.2植物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
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1andscapearchitec-ture)的核心.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以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为特色,以人为本、以乡土自然为本、以乡土植物为本,以完整的生态链作为设计考虑的终极内容,充分尊重广场休闲、娱乐的功能需求和人与自然的融合,注重植物的生态特征.生长于每一气候带的生物群落具有适应于本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不仅体现在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而且体现在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还体现在群落植物种类的生理习性上.所以,应充分综合考虑广场处于海拔800米山脊的气候和土壤因素,植物景观设计尽量保持原有环境的自然状态,以乡土松树为主,再灵动地配置春夏绿色秋冬金黄色的山野茅草,是广场最合适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随着四季的变换,茅草由青色变为棕色,与山道粗犷的线条相配合,同时精心设计种植茅草的场地,一定会呈现出植物景观中山地野草那巧夺天工的形式美,将构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似乎诉说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情感、态度以及人生理想.因此,广场植物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也可以通过创造一些自然的景观,让人们充分感受自然气息,同时还能够使广场与周围的小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应对高达几十米的光秃秃的似刀切一般光滑陡峭的断崖进行治理,或将其崖面打造成适合攀岩运动的项目,或将其平整种上爬山虎植物,使其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3.3植物景观设计与乡土植物有机结合
乡土植物既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又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之于奇花异草来说不仅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后期的管理成本较低,更能彰显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人文魅力.巴人文化广场位于凤凰山的南边,凤凰山成片的松树柏树使之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所以广场植物配置首选应该是松树柏树,易于生长.同时,凤凰山有漫山遍野自然生长的毛茅,春夏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秋冬呈现出大片的金黄色,生命力非常旺盛,是凤凰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像俞孔坚提出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可以作为广场有意味的植物景观元素,通过加工和再设计,以新形式、新意蕴和新的时代气息,使之形成十年景观、百年风景、千年风土,给生活在达州的人带来亲切感,表达对足下文化、野草之美的珍惜之情,从而创造出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
3.4植物景观设计与农耕文化有机结合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巴人文化广场除一边背山外,其余三边是梯田和菜地,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上,必须与周边的农耕文化紧密结合,才能使之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并给市民提供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提供贴近自然和内心需求的景观.如设置菜地、荷田、稻田等,这些景观建设和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也低,不仅有利于农耕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和丰富,而且有利于提高绿化水平,有利于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通过将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农耕菜地、青青荷田、水稻田艺术地植入广场中,进而采用现代景观设计表现手法,使巴人文化广场既具有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功能,又具有体现参与现代农村生产劳动等功能.耕种传统在这里被赋予全新的内容,农耕文化可以得到活生生的展现;可以唤醒都市人对儿时田野生活的记忆,并获得休闲娱乐和亲历生产劳动的体验,使人们也多了一份享受大自然馈赠的乐趣.
4结语
(一)行业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各类投资及其贸易趋向活跃,产生了更多的涉外就业岗位。2014年4月18日,在第107届广交会上,商务部公布了一份《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勾画出了中国外贸的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报告提出,至2020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将增长一倍,到2030年要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目标。而湖北省积极推动中部崛起战略,将外贸行业作为湖北省重点发展行业之一,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支撑点”,作用日趋明显,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对实用型的外贸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以及毕业生回访,分析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三届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分布如图1所示:图1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近三年职业岗位分布图[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得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面向为: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报检报关员、国际货代员等。
(三)确定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通过多次走访企业开展调研,请专业委员会专家论证,根据行业人才需求分析以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确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湖北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务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较强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精通国际商务外贸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贸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熟练从事国际商务助理、国际贸易跟单、单证缮制和处理、外贸业务开发和维护、外贸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货代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外语优先、外贸熟练、综合素质高、办事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确定人才培养主要从如下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第1、2学期。以培养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为主,以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培养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训练目标。同时,进入专业认知阶段,通过进企业参观,由企业人员深入介绍各部门功能、生产流程、产品卖点、报关流程等,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另外,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方式,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愿景,增强其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第二阶段是第3、4学期。着重进行模拟商务情景训练,以学生未来工作为背景,设计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碰到的情景,并按未来工作过程设计项目,运用所掌握的英语技能和国际贸易知识,完成模拟实训项目,实现英语技能和商务技能的有机融合;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软件模拟商务流程,让学生进入更为真实的虚拟进出口业务情景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素质,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获得更为真实的职业体验。第三阶段是第5学期。首先,学生在“校企虚拟电子工作平台”进行实战操作,我们与企业签订工学结合协议,企业在校内建立具有文科工学结合特色的“企业校内电子工作平台”,也就是在学校设置业务后台,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教学、编写计划实施方案、工学结合实训手册等教学环节中,并派出业务员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成为企业的“校内业务员”,以外贸公司真实业务员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的业务中去,真枪实战地为企业提品推广、业务磋商、业务跟进等专业服务,从而让学生获得了为真实企业进行专业服务的机会。第四阶段是第6学期。学生到真正的企业实体去进行顶岗实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就业。
(四)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是以深入、广泛的调研为基础的。首先,开展细致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确定目标岗位群以及市场对外贸人才及其岗位能力的需求,随后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提炼、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职业能力,之后确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并邀请专家进行论证。通过调研获得准确的市场对外贸人才及其岗位能力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国际商务与外贸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主要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较强英语语言能力(尤其听说能力和外贸函电运用能力)、商务贸易工作能力、计算机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这样,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规格的两大能力主线(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课程体系的四大能力模块基本确定。然后根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结构,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在实践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开发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最终将其整合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见表2。再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对课程进行授课学期、学时的分配,最终形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一)双师型教学团队保障
商务英语教师要具备精深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商务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应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加强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数量、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和办出专业特色要求的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建立校企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大力推动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和邀请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吸收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力度,尤其是提供更多企业培训、职业教育培训等机会。提升专业教师理论认识,形成良好的团队工作氛围;脱离语言学科体系束缚,加强商务知识和技能学习。
(二)校内外实训教学条件建设保障
项目化课程对实训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在高职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建成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但是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还往往处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状态,因此,要加强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从就业岗位出发,根据高素质技能型国际商务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建设满足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比如建设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商务英语多功能综合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等,并配有国际贸易操作软件、电子商务软件等虚拟仿真操作软件,创设突出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虚拟进出口业务情境中锻炼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为了配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商务英语专业还应按照“合作双赢、慎重选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构建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有效确保实习效果。
三、结语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平面构成在发型设计中的运用主要通过点、线、面三方面来表现。首先,点的运用。点的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发型轮廓形状的变化,是发型设计的重要因素。在发型设计中点的大小和位置的变化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时尚发型经常采用方向不一致的点元素来设计,使人感觉变化的艺术效果,增强视觉美感。在舞台发型设计中运用点的大小不同或相似点的反复出现等排列形式,进而产生了节奏美和渐变感;其次,线的应用。线一般分为直线和曲线。在发型设计中,直线往往给人一种力量的美感,简单明了,直率果断。例如电视剧《潜行狙击》中“周望晴”的人物形象设计就运用了直线型的发型修剪方式,来体现居中女警的干练、果断的性格。曲线中的自由曲线在发型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流露出作品优雅、柔美、奔放的情怀。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型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造型的刚劲与柔弱;最后,面的运用。在发型设计时,造型师通常运用吹发、剪发、烫发、盘发等方法进行设计,这些方法会形成直线面和曲线面。直线面的发型给人以坚定、直接、果断的心理感觉。曲线面具有优雅、迷人,温暖中带有柔软的特性。例如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玉墨”的人物形象设计,该造型在发型设计上就运用了曲线面的手推波纹发式,来体现角色的柔美、迷人。
(二)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主要是把点、线、面、体进行组合,构成新的立体形态,它是由二维平面形态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与平面构成既有共性又相区别。一个完整的发式造型是由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顶面五个面组成的三维立体造型,运用立体空间的构成方法,结合发型的结构和轮廓变化,形成风格各异的发式造型。例如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武则天的发式设计,设计师结合立体构成空间性、轮廓不确定性、动态的稳定性的特点,完成了半翻髻发式的设计。再加上发饰的点缀,形成了空间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的发式造型。
二、构成在化妆设计中的运用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在化妆设计上采用点、线、面等元素来完成创作是近年来的趋势,尤其是线的运用更为广泛。首先,是线粗细变化的运用。由于线具有宽度这一性质,使得它在造型中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眼部塑造时,就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完成眼线的塑造,从而表达特定的化妆情绪。纤细的眼线给人以含蓄、干练的感觉,较粗的眼线则给人奔放、妖艳的感觉;其次,是线浓淡变化的运用。深浅不同的线具有不同的感情性。例如在角色化妆中,用较浅且具有变化的线来创作女性化的妆面,给人含蓄、谦虚的感觉。用较实且棱角分明的线来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当各式各样的线条与艳丽缤纷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时,会使妆容更具时尚感、性格感。
(二)色彩构成的运用
色彩是形象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共同作用于人物形象设计的创作,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不同波长的色彩通过视觉器官,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色彩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色彩能左右人的情绪,体现人的性格。在形象设计中,艺术家通常运用色彩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例如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化妆设计,就运用了冷灰色调的眼影色彩,来体现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的性格特点。
(三)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主要在塑形化妆中运用的较多。塑形化妆是指用肤蜡、棉花、硅胶等塑形零件进行雕塑化妆造型。在造型时,要结合脸部骨骼结构运用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构成和块材构成的创作法则进行设计,如堆砌、拼接等方法。
三、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是形象设计的一部分。由于它占人体的比例较大,因此服装设计对整体形象的把握及其重要。“构成设计是人物形象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平面图案设计、色彩的搭配、立体结构的把握,都在人物形象服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作品的形态构图是通过形的分割或配置来完成,图形的分割构成运用最多的是线。在服装设计中,无论是结构线、装饰线的设计,还是轮廓线的设计都运用了线的元素。服装结构线的设计主要在省道、开刀线、褶等部位。一般运用重复构成、渐变构成、放射构成等构成形式,来表现服装造型疏密、虚实、变化的艺术美感。例如百褶裙造型,就运用了平面构成中线条的重复与放射来表现它的款式特点。
(二)色彩构成的运用
人物形象中的服装除了款式以外,色彩是最为鲜明和显眼的部分。现代服装色彩的构成,更多地考虑色彩艺术与服装材质、款式地结合。而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服装设计更注重色彩构成中的色彩个性与人体肤色、人物性格、故事节的融合,传达人物的某种思想、情绪。例如影片《两个人的芭蕾》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倪萍饰演的德贵家的服装基本采用带格的冷灰色调,来体现这一家人所处的时代。而女儿所有的服饰都是红色调。运用这样的色彩主要表现人物追求芭蕾梦激情。通过这样的服装色彩构成,推动影片的情绪。
(三)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构成、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都会被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半立体构成主要在服装表面的肌理制作中使用,如缉缝、抽褶、雕绣、镂空、植加其他材料装饰等方法,都会给服装带来独特的立体感觉。线立体构成和面立体构成都是利用材料,以重复、渐变、扭转、面层和面群排列构成形式,使服装立体造型具有虚实变化的空间层次。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夫领造型。块材构成主要是突出服装体积感的表现,如堆砌、拼接等方法。
四、构成对人物造型的影响
充分掌握构成设计的规律,通过构成在发型设计、化妆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塑造更贴切的人物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构成在人物形象中的应用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变化。构成在人物造型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构成设计的深入学习,利于把握人物形象的创作方式,使构成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五、结论
1.三层目标
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可以设置三层目标:第一知识层,第二素质层,第三能力层。第一层目标为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奠定创新创业人才需要的知识要求;第二层目标为通过创新创业锻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品质、精神和能力,奠定创新创业人才需要的素质要求;第三层目标为通过创业项目孵化服务,培育创业人才,奠定创新创业人才需要的能力要求。此三层目标互为基础,融合实现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2.三大平台
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三大平台来实施: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电子商务学生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如与创业园区合作培养、建立校外创业导师队伍、建立创业成功人士与创业大学生的交流平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整合校内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模拟创新创业活动、社团活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及创新创业学术讲座等,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③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平台。根据创业过程,设置相关课程内容,可由“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涉及如何在创业之初找出创新点,并在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创业风险预测与应对”(主要包括如何处理来自刚刚创业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类风险问题)及“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筹融资等方面,属于高阶专业课程)展开。
3.三级台阶
根据三层培养目标,将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阶段为:“创新创业知识累积”“模拟创新创业实训”“全真创业实战”,每个阶段均有其不同的培养重点,形成螺旋上升式培养模式,实现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4.三项技能
我国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须注重“1+1+1”的培养,即“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学生毕业后,能够运用一定的电子技术及现代商务知识,能高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发挥所学专长。
(二)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