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施工监理论文范文

建筑施工监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施工监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筑施工监理论文

第1篇

建筑电气工程涉及范围广,工程复杂性高,施工中除了考虑自身外,还要与土建、给排水、消防等系统联系起来,既要保证自身施工质量安全,又要协调好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建筑质量,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中的电气工程监理工作,监理人员要认清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做好工程监理工作,保证电气工程质量达标。结合电气工程施工实际和工作经验,对电气工程监理工作要点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

(一)工程预控

正式开始电气工程监理工作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即工程预控,这是关乎着监理工程实效的关键要素。在前期准确期间,工程监理人员要做好工程预控工作,具体是:对工程分包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一经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要求工程分包单位就负责的电气工程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认真审核电气工程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了解电气工程施工的关键和薄弱环节;掌握该项电气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目的、针对性的展开工程监理工作;工程开始后,认真巡视施工现场,对每一环节都进行严格的预检;等等。做好工程预控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从源头上提高工程监理质量,及早及时的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妥善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二)工程监理规划

在工程预控基础上,监理人员要认真研读并分析电气工程施工的相关资料,了解电气工程施工要求和内容,把握住施工要点,然后根据监理工作要求科学合理的编制监理规划方案。在工程监理上,监理规划方案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其内容涵盖了电气工程监理的目标、措施、步骤及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等,一经确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认真的贯彻落实,严格遵守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以确保工程监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参与设计交底

电气工程属于隐蔽工程,为了使电气工程监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监理人员应参与电气工程的设计交底工作,以便熟悉电气工程施工图纸,从设计角度了解电气工程的设计思想和要求,并基于工程经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不断完善施工图纸,提高施工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便于监理工作的展开。

(四)施工组织方案

建筑电气工程系统是较为复杂的,施工组织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由监理部门核定,确定无误后才能应用于施工。之所以监理部门要对电气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核定,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电气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电气工程质量。

(五)施工监理交底

监理部门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按照签订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监理交底,并认真核实监理工作内容和监理程序,确保监理方案能有效的实施。

二、建筑施工中的电气工程监理质量的控制措施

(一)电气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在电气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仔细审核施工图纸,不能机械化的执行施工图纸中的相关规定,而是结合专业优势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提高施工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也要严格审定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方案,对不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做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二)电气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认真的对比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若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不能随意进行设计变更,应严格落实“三检”制度。除了对设计、施工进行监督之外,还要认真监督工程资料验收的签字程序,使各项保障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工程原材料质量的监督是电气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重点,监理人员要根据施工合同和工程要求,对工程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比如,电气管材、线盒等材料进场前,监理人员要进行抽样检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为了确保做到这一点,监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材料知识,才能了解材料、检查出材料中的问题。此外,监理人员还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监督。比如,在焊接避雷带时,监理人员既要把控材料资料,还要对焊接的程序进行监控,以保证施工工艺落实到位。

(三)电气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在这一阶段,监理人员要严格进行电气工程资料验收和实物质量验收。在实物质量验收上,除了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对实物外形进行目测外,还要进行电气验收,确定电气工程中的相关零部件能正常工作。

三、结语

第2篇

1.1逐步向全过程、全方位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而监理企业的综合实力、建设单位需求和经济体制的束缚等因素都导致了当前建筑工程监理的片面性。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建筑工程责任制逐渐完善,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逐渐成为建筑工程监理的发展方向。

1.2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从事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达到建筑工程监理的正规化、技术化和专业化要求。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建筑工程技术规范也逐渐完善和更新,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全面掌握建筑监理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监理水平。

1.3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以施工技术为导向。因此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要以优化和完善施工技术为重要内容,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以建筑工程监理来促进施工技术的提高和创新,全面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建筑工程自然环境、工程资金等方面的因素,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本职工作。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监理人员需要全面负责建筑工程从小到大各个部分的施工过程,监理人员只有全面了解建筑工程各个阶段、各个层面的施工内容,才能做好施工技术的监理工作。并且,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要根据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热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当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其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明显不足,难以达到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使施工单位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学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了解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职能主要是确定对建筑工程的监理方案,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达到施工要求。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需求,仔细分析建筑工程在各个阶段的施工要求,分析当前施工技术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使施工单位及时改进,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角度来分析,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必然会管理和监督各个阶段的施工技术,并且在监理单位的监理下,施工单位会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完善和改进施工技术。同时,监理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逐渐总结监理的经验,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的监理水平,施工单位在不断优化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也在促进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之间相互促进,共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企业和监理企业的共同发函。从建筑工程进度的角度来分析,21世纪是一个强调时间观念和经济效益相协调的时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只有建筑工程监理单位严格把关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才能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使建筑工程提前竣工。建筑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甚至于在规定的时间之前竣工,离不开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和良好施工技术的保障,因此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和施工技术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从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角度来分析,在这个强调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社会,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仅仅依靠施工单位的管理部门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而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出现,正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监理单位以系统、科学、全新的监理手段和理论,可以极大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而建筑行业也会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展,整个建筑行业也会焕然一新。

4结束语

第3篇

近年来节能建筑在市场上开始兴建,其不仅在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执行节能标准,而且对于材料、设备和施工技术也要严格按照节能的标准进行选用,而且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各种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能源的充分利用。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节能仅仅体现在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保温节能上,随着节能的深入进行,近年来对于一些公用建筑也开始了保温节能措施的应用。而且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上也对建筑节能工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大量新型的节能的材料、设备和工艺也开始在建筑市场上涌现出来,这对于节能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有效的缓解了当前能源紧缺的局面,对构建节约型的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快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的监理工作要点

2.1对监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监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建筑节能工程具有明确的认识,这一方面需要监理单位加强对监理人员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培训,另一方面也需要监理人员更好的在监理工作中履行好自身的职责。通过对节能工程项目全方位的监控,加强对合同、信息的管理,更好的在工作中进行充分的协调,从而实现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进行有效控制。这就需要监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熟悉相关合同法的内容,可以说监理人员需要具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确保监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公正、科学的完成监理工作。

2.2专业监理注意与各项节能法律法规相结合目前在进行现场监理机构调置时,会根据各专业监理工程来对自己的本专业的监理工作进行负责,同时建筑节能监理工作也由本专业的监理工程师来承担。但相对于一般的土建工程来讲,建筑节能工程具有特殊性和新颖性,所以在进行监理前,监理单位需要结合各专业节能工程的特点来对监理人员进行相关节能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要对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必在的关注,将其具体落实到各专业监理工作中。

2.3加强对设计文件的熟悉和节能设计的审查只有经过审查机构批准合格的节能工程施工图才能进行使用,所以在施工前监理人员需要对节能工程施工图审查看是否合格,同时还要对备案情况进行审查。由于在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时不仅需要达到行业的标准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要求。所以监理人员需要在施工前对设计文件进行熟悉,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和技术交底,对于各节能分项工程和验收规范进行细划,对各分项工程施工时的节能质量检验标准进行确定。

2.4审查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方案对于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施工标准进行审查,并依此来对节能监理的实施细则进行编制,明确各监理工程师的分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监理人员头上,确保监理过程中做到责任分明。

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中的监理工作要点

3.1节能原材料控制常用的墙体节能保温材料有:灰砂砖、粉煤灰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复合轻质隔墙板、加气混凝土等等。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监理工程师必须进行质量的检验,如:进场材料应具备齐全的生产许可、性能检测证明、合格证书等等;砌体材料的外观、密度、规格等要符合设计时的要求;材料进场后的储存方式以及对其的防火措施要符合规范要求等等。对于没有取得监理单位的检验验收或是不合格的原材料等,对其监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杜绝让施工单位将其适用于本工程中。

3.2施工进度控制首先监理单位要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符合合同要求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以及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然后监理单位对其严格认真审查,对于不符合合同要求以及工程实际情况的进行计划要提出修改意见。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定期进行进度计划和实际进度的对比,如果出现进度后置现象,监理单位要协助施工单位进行进度调整,如提高某些分项工程的进行,以保证总的施工进度得以实现。

4建筑节能工程竣工时的监理工作要点

在建筑节能工程的整个过程当中,竣工验收关极具重要性,在该阶段需要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来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质量隐患,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于完成施工的工程,则首先需要由施工单位自检完成后,再申请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时对于不合格部分要求其进行限期整改,并进行复验,整体工程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监理人员才能够进行签字确保验收合格。对于节能工程中某些重要的部分,则需要进行专项质量评估,由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认可。在进行节能工程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还要对各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做好工作总结,并进行归档。以便于日后查找或是为其他工程做参考。

5结束语

第4篇

建筑工程造价是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所需要花费的资金的总和,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企业和施工单位就需要对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花费的资金进行一个大体的估算,最后的资金总额要与估算的建筑造价不相上下,建筑工程造价严格来讲,也是属于工程管理的范畴,它是连接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经济管理的纽带。因此,建筑造价和施工管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想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从控制建筑造价方面可以从许多方面去做,首先,要制定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审查制度,根据项目实际支出资金,适当调整计划支出资金方案,避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其次,从技术层面控制资金支出,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技术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减少资金支出;然后,施工材料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使用到非常多的施工材料,这种多不仅是指数量多,还是指种类多,每一种施工材料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的价格都各不相同,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需要将施工材料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厂家的价格做一个统计,选择一个价格最适合、质量最好的季节、地点、厂家进行购买,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也能够保证价格最适合。还要设定专门的监督机构,达到建筑造价和施工管理的双赢。

2.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2.1将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

建筑造价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资金的管理,而施工管理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进行管理,因此,想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就要将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经济管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技术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经济效益,达到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双赢,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在施工中的浪费现象,控制施工的成本,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按时完成,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2.2建立完整而科学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想要更好的对建筑造价和施工进程进行管理,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顺利实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需要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花费的各项资金统计起来,找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存在的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情况,并加以改正,该造价管理系统还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资金进行管理,一旦所使用的费用和施工前预期的费用有所出入,就要从各个方面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造价更加的合理。

2.3完善工程造价与施工管理互相监督的机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监督机制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如果想要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相结合起来,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之间的互相监督机制就更为重要,首先施工单位要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造价充分的了解,并且施工单位需要对企业制定的施工造价进行科学的分析比对,确定建筑造价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施工单位需要将不合理的方面列出来并与企业进行商讨,以便追加资金或者调整施工方案。其次,企业也要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建筑造价的统计人员需要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材料的价格、施工器械的费用以及各项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花费的资金进行审核,防止出现谎报误报的情况出现,而且,一旦施工单位没有按期完成施工,或者施工质量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建筑造价的负责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向施工单位追加索赔,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监理;问题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

1.1监理制度建立的初衷与现实情况间的差距

由于工程质量管理过分强调监理的作用,造成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业务职能过于单一,大部分工作范围仅限于施工质量管理,但对于项目决策策划、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工期控制、项目运营涉及较少。

1.2监理有责无权

在《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有关监理实施细则中虽明确了监理的责任和权利,但多年来,在监理的责任和权利方面完全按要求实施的工程项目很少,在工程建设中,业主对监理工作的干扰相当普遍。业主始终有这种错误意识:我花钱雇你,有事就得我做主。从监理方面来讲,一方面近几年来大大小小的监理公司发展较快,市场竞争激烈,招投标不规范。为了生存,即使业主违反监理合同要求,监理也不愿意得罪业主。这样导致施工现场监理有心无力,一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业主一推了之。因而在实际监理工作中监理只有责任,而相应的权利却得不到保障。

1.3工程监理企业自身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尚不规范,工程监理行业中存在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行为。同时,监理企业良莠不齐、形式各异,有挂靠的、也有出租资质的,这些情况导致监理的诚信下降,使相当一部分业主对监理承担全过程管理不放心。由此,监理单位虽然承担了在建项目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服务活动,但业主很难放弃对施工队伍的选择、物资采购、进度款的拨付、工期进度的要求等一系列管理权限。同时监理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少、人员流动性大,这些使监理公司很难持续向前发展。

1.4建设监理的收费比较低

由于我国当前的监理内容大都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相对较简单,收费水平普遍低于设计和其它咨询服务行业,也远低于国外监理咨询公司的监理取费。我国监理取费率在0.6 %~2.5 %之间。收费低导致监理人员收人过低,难以配置各种专业的高级监理人员,致使监理工作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上运行。另外,低收费也使监理企业能够和愿意提供的服务水平越来越低,反之又导致目前监理市场上的压价行为屡禁不止,造成了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发展恶性循环的局面;另一方面,监理行业中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监理企业越少越容易被市场认为监理企业提供的工程监理服务大同小异,也就容易导致监理市场价格的混乱。

2工程施工监理问题及措施

2.1做好标准化管理

监理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指“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三方面监理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转化为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使每一项每一步工作都有统一规定、统一要求,都有标准依据,都有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我国目前的监理现状只做到了质量和进度控制,组织协调。例如,监理工程师把工程质量、进度计划、实施和控制三结合的图表制定出来,施工承建单位按照监理制定的标准化管理内容要求去做,但由于监理人员有责无权,致使制定的进度计划不能有效积极实施,导致工期拖后,不能按时交工。业主、施工、监理三方应相互交流,解决工程拖后的原因,监理人员严格记录好监理日志,在监理例会做出对上一周的总结和对下周工作内容提出建议,并积极协调好施工方和业主。 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www

2.2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为了使施工单位和各方熟悉了解图纸、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难题,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图纸的差错,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以确保工程按图纸、按要求完成。图纸会审由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的监理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参加。通过会审,发现图纸中是否有施工不便之处,并视具体情况与施工单位进行研讨,对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加以改进,以确保施工质量;或与设计单位进行探讨,提出监理建议,看是否能做设计变更或对局部加以修改,并及时解决。同时对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及设备选型、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价等方面提出监理意见,进行有效预控,也为全面开展监理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当前的图纸会审只是解决了技术上和便于施工的问题,并没有真正的提出实质性的造价控制、功能要求等问题,很多问题在施工时才发现。施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院发出变更通知,但这依然对施工进度有影响,对投资控制有影响,同时造成了业主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安全监理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赋予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以往监理单位未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理,相对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面对《条例》赋予的安全生产这一权利,同样也是一项义务、一种责任,按照《条例》的要求,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行使安全生产监理职责,保证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在施工现场中普遍存在乱接线,配电器内闸刀无标示,配电器不上锁,无保护接电;不带安全帽,在天气炎热时最为明显;高空作业时不扣安全带;安全网本身不合格,搭设不严密,有漏洞等现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人工挖孔桩、模板工程、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工程、爆破、卸料平台,以及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都存在安全隐患,应对以上问题做出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单位和业主的安全教育。

2.4对分包单位进行调查

监理工程师审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时,主要是审查施工承包合同是否允许分包、分包的范围和工程部位是否可进行分包,分包单位是否具有按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完成分包工程任务的能力。如果认为该分包单位不具备分包条件,则不予以批准。若监理工程师认为该分包单位基本具备分包条件,则应在进一步调查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予以书面确认。业主介绍的分包单位,监理方应及时对分包单位做出审查资质,在施工中协调分包单位和总包单位的工序交接、穿插、施工和组织管理。

2.5抓好监理人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就要求监理人员一方面要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甚至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法规等等。这样才能在施工安全监理工作中对施工作业危险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预控;才能有效根据工程的专业特点对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督促其健全自身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切实搞好自控,真正达到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针对目前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参差不一的客观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监理工作,督促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做好自检工作,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驻地监理和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学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试验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一系列材料,并进行讨论与交流。这些措施能促进大家对有关知识的了解,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6篇

1.1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技术的促进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工程监理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则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如果监理人员发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的施工技术并不符合相关规范,就需要对施工人员采用的施工技术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显示,该项施工技术不合理,无法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就需要立刻停止该项施工技术的使用,并及时引入规范、正规、科学的施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由此可见,通过工程监理,能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将改善后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延续下去,从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提高。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更加中注重效益、质量、效率之间的相互协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途径,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特别注重的事情。但是对当前的建筑施工队伍而言,很多施工人员还是民工,其文化水平比较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与相关资质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监理人员需要加大对施工水平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醒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知识培训,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全面掌握和熟悉施工技术的要点。工程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建议,能极大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

1.2施工技术对工程监理工作的促进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人员发现施工人员实际采用的施工所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是比较常见的,这时监理人员要认真对施工人员采用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如果这种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建设造成影响,就需要及时纠正,如果施工人员采用的施工技术并不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建设,反而会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效率,监理人员就要推广这种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很有可能遇到相关标准上没有规定的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遇到,但这些新技术不仅不会阻碍工程的顺利进行,反而会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促进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的结合发展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会特别注意工程的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深层次的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新建材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这对施工技术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监理为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不断改善监督模式,更新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和日新月异的施工技术相适应。由此可见,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之间需要结合发展,共同进步。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从工程的效率上入手

工程监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工程超期的现象,由于建筑工程存在时效性,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单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部门发现阻碍工期的施工技术后,要及时协助施工单位改良施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2严格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味追求速度,难免导致工程质量有所欠缺,如果回头返工,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还往往将工期拖得更长。所以,工程监理要时刻监控工程的质量,就要对施工技术加强监管,避免建筑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工程监理工作是不是有效执行,水平如何,项目的技术是否达标,都可以在工程质量上集中体现出来。所以,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积极配合监理部门的监管,而监理部门要认真严格地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管。如果经常关注施工质量,使每一步都没有后顾之忧,那么整个工程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保障。

2.3提高人员素质

我国的施工技术和监理工作较西方仍旧比较落后,首先是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次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而监理工作并不仅仅是管理好现场施工,而是和施工技术存在互相促进的联系。所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可以有效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单位应当组织施工人员上岗前的集体培训,而监理单位要定期组织学习,了解新产生的材料和技术。对于资质不足的人员,坚决不能放在重要岗位上,并且要对人员的工作状态加以留心,不能为了省钱省时而滥竽充数。

3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施工裂缝分析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分析,是正确拟定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前提,是明确质量事故责任的依据。为此,要求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对事故的性质、危害、原因、责任都不能遗漏。要有科学的论证和判断;言之有理:论之有据,方能达到统一认识的目的。

一、墙体裂缝分析

(一)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是随深度而扩散,深度大,扩散愈大,应力愈小;在同一深处,也总是中间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也正是由于土壤这种应力的扩散作用,即使地基地层非常均匀,房屋地基应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使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即房屋中部沉降多,两端沉降少,形成微向下凹的盆状曲面的沉降分布。在地质较好、较均匀,且房屋的长高比不大的情况下,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是比较小的,一般对房屋的安全使用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当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质或软塑状态的粘性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房屋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不均匀沉降量都可能比较大。如果房屋设计的长高比较大,整体刚度差,而对地基又末进行加固处理,那么墙体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裂缝。裂缝对称的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沿着门窗洞口约成45。呈正八字形,且房屋的上部裂缝小,下部裂缝大。这种裂缝,必然是地基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的。

当房屋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较大时,则往往在不同土层的交接处或同一土层厚薄不一处出现较明显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其裂缝上大下小,向土质较软或土层较厚的方向倾斜。

在房屋高差较大或荷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当未留设沉降缝时,也容易在高低和较重的交接部位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裂缝。此时,裂缝位于层数低的荷载轻的部分,并向上朝着层数高的荷载重的部分倾斜。

当房屋两端土质压缩性大,中部小时,沉降分布曲线将成凸形,此时,往往除了在纵墙两端出现向外倾斜裂缝外,也常在纵墙顶部出现竖向裂缝。

在多层房屋中,当底层窗台过宽时,也往往容易因荷载由窗间墙集中传递,使地基不均匀沉降,致使窗台在地基反力作用下产生反向弯曲,引起窗台中部的竖向裂缝。

此外,新建房屋的基础若位于原有房屋基础下,则要求新、旧基础底面的高差H与净距L的比值应小于0.5~1。否则,由于新建房屋的荷载作用使地基沉降而引起原有房屋、墙体裂缝。同理,在施工相邻的高层和低层房屋时,亦应本着先高、重,后低、轻的原则组织施工;否则,若先施工了低层房屋后再施工高层房屋,则也会造成低层房屋墙体的开裂。

从以上分析可知,裂缝的分布与墙体的长高比有密切关系,长高比大的房屋因刚度差,抵抗变形能力差,故容易出现裂缝;因纵墙的长高比大于横墙的长高比,所以大部分裂缝发生在纵墙上。裂缝的分布与地基沉降分布曲线密切有关,当沉降分布曲线为凹形时,裂缝较多的发生在房屋下部,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当沉降分布曲线为凸形,裂缝较多的发生在房屋的上部,裂缝宽度上大下小。裂缝分布与墙体的受力特点密切有关,在门窗洞口处,平面转折处、层高变化处,由于应力集中,往往也就容易出现裂缝;又因墙体是受剪切破坏,其主拉应力为45。所以裂缝也成45倾斜。

为了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首先应处理好软土地基和不均匀地基,但在拟定地基加固和处理方案时,又应将地基处理和上部结构处理结合起来考虑使其能共同工作;不能单纯从地基处理出发,否则,不仅费用大;而效果亦差。在上部结构处理上有:改变建筑物体型;简化建筑物平面;合理设沉降缝;加强房屋整体刚度(如增加横墙、增设圈梁、采用筏式基础、箱形基础等);采用轻型结构、柔性结构等。

(二)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称为温度变形。如果结构不受任何约束,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变形,那么结构中就不会产生附加应力。如果结构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变形时,则将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或称温度应力。由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值。

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08X10/C,而普通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为0.5XlO/C,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等与砖墙伸缩不一,必然彼此相牵制而产生温度应力,使房屋结构开裂破坏。

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八字形裂缝

如图4-6所示,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外墙本身沿长度方向将有所伸长,但屋盖部分(特别是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的钢筋混凝土屋盖)的伸长值大得多。从屋盖与墙体连接处切开来看,屋盖伸长对墙体产生附加水平推力,使墙体受到屋盖的推力而产生剪应力,剪应力和拉应力又引起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过大时,将在墙体上产生八字形裂缝。由于剪应力的分布大体是中间为零,两端最大,因此八字形裂缝多发生在墙体两端,一般占二、三个开间,且发生在顶层墙面上。

2.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

平屋顶房屋,有时在屋面板底部附近或顶层圈梁附近,出现沿外墙顶部的纵向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这是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推拉力而产生的,包角裂缝实际上是水平裂缝的一种形式,是外横墙和纵墙的水平裂缝连接起来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下面一般不会再出现八字形裂缝。有时,外纵墙的水平裂缝也会出现在顶层的窗台水平处。

3,女儿墙根部和竖向裂缝

女儿墙根部由于受到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的推、拉力,使女儿墙根部的砌体外西域女儿墙外倾现象,形成水平裂缝。有时,由于钢筋混凝土屋面的收缩,也可能使女儿墙处于偏心受压状态,从而造成女儿墙上部沿竖向开裂。

此外,在楼梯间两侧或有错层处的墙体将易产生局部的竖向裂缝,这是由于楼面收缩产生较大的拉力所致。

影响房屋伸缩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而且复杂,以上所述的仅是一些常见的情况。为了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可采取合理地设伸缩缝;避兔楼面错层和伸缩缝错位;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用油毡夹滑石粉或铁皮将屋面板和墙体隔离,并在女儿墙根部留一定空隙,使其能自由伸缩且有伸缩余地;采用蓄水屋面域种植屋面;女儿墙设构造柱;加强结构的薄弱环节,提高其抗拉强度等技术措施。

二、悬挑结构坍塌分析

悬挑结构坍塌实例较多,一是整体倾覆坍塌;二是沿悬臂梁、板根部断塌。其主要原因有:

1.稳定力矩小于倾覆力矩

悬挑结构是靠压重或外加拉力来保持稳定,要求抗倾覆的安全因素不小于1.5,若稳定力矩小于倾覆力矩时,必然失稳,倾覆坍塌。如雨蓬、挑梁,当梁上压重(砌砖的高度)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就拆除支撑、模板,即会产生坍塌事故。

2.模板支撑方案不当

悬挑结构根部受力最大,当混凝土浇筑后,尚未达到足够强度时,模板支撑产生沉降,根部混凝土随即开裂,拆模后将从根部产生断裂坍塌;若悬挑结构为变截面时,施工时将模板做成等截面外形,而造成根部断面减小,拆模后也会造成断塌事故。

3.钢筋错位、变形

悬挑结构根部负弯矩最大,主筋应配在梁板的上部。若施工时将钢筋放在下部,或被踩踏向下变形过大,或锚固长度不够等原因,拆模后,均会导致根部断塌。

4.施工超载

悬挑结构的固端弯矩与作用荷载成正比,如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当模板下沉时就在根部出现裂缝;尤其是当由根部向外浇筑混凝土时,随着荷载增加;模板变形,也极容易在根部产生裂缝,导致拆模后断裂。

5.拆模过早

不少悬挑结构断塌事故都是由于拆模过早,混凝土未达到足够强度所造成。所以,规范规定,跨度小于2m的悬臂梁及板,混凝土拆模强度应大于等于70%;跨度大于2m的悬臂梁及板,混凝土的拆模强度为100%。

三、钢筋混凝土柱吊装断裂事故分析

(一)事故概况

某工程项目C列柱为等截面柱,长l2m;断面为40Omm*6OOmm;采用对称配筋,每边为4业16,构造筋为2业1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吊装时已达100%强度;柱为平卧预制,一点起吊;吊点距柱顶2m;刚吊离地面时,在柱脚与吊点之间离柱脚4.8m左右产生裂缝,裂缝沿底面向两侧面延伸贯通,最大宽度达1.3mm,使柱产生断裂现象。

(二)事故原因分析

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柱平卧预制吊装,吊点受力与使用受力不一致;吊点选择不合理,吊装弯矩过大,其抗弯强度和抗裂度不能满足要求所造成。现予以分析验算如下:

1.吊点选择不符合吊装弯矩MDm,最小的原则

柱子吊装弯矩的大小与吊点位置密切有大而遭受破坏,其吊点选择的原则:必须力求吊装弯距最小。为此,对等截面柱,当一点起吊时,应使|Mmx|=|一MD|,即跨中最大正弯距语吊点处负弯距的绝对值相等。据此求得吊点位置距柱顶为0·293L(L为柱长)处。当L为12米时,吊点距柱顶应为0.293X12=3.5m。原吊点离柱顶为2m,故不符合吊装弯矩最小的原则,吊装时必然使跨中最大弯矩的绝对值大于吊点处负弯矩的绝对值,所以裂缝发生在跨中最大正弯矩的截面处。

2.柱子吊装中抗弯强度不够

现就按吊装弯矩最小进行验算,柱子平卧预制一点起吊,其抗弯强度也不能满足要求。验算结果如下:

(1)计算荷载g

取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为25000N/m'''',则自重为0.4X0.6X25000=6000N/m;动载系数为1.3~1.5,取1.5,则计算荷载q=1.5X6000=9000N/m。

(2)计算简图

按吊装弯短最小的原则,吊点离柱顶为3·5m,吊装时柱脚不离地,柱子刚吊离地面近似于一根悬臂的简支梁。

3.柱子吊装中抗裂度不够

按施工验收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吊装中受拉区裂缝宽度不大于0.2~0.3mm,而裂缝宽度与钢筋的受拉应力有关,钢筋受拉应力愈大,则裂缝宽度愈大。所以,在柱子吊装中常用钢筋的拉应力来控制裂缝的宽度。只要钢筋拉应力满足下式要求,说明裂缝宽度在允许范围内,能满足抗裂度要求。说明抗裂度不能满足要求。

(三)经验教训

从上述事故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如下:

(1)由于柱子吊装受力与使用受力不一,故必须进行吊装验算。

(2)当吊装受力与使用受力不一时,吊点选择应符合吊装弯矩最小的原则,以免吊装弯矩过大而过受破坏。如在本例中,按吊装弯矩最小的原则,确定吊点距柱顶为3·5m时,其跨中的正弯矩与吊点处的负弯矩的绝对值相等,均为55.125XlO。而按原吊点距柱顶为2m时,其跨中最大弯矩为103.68X1O。N·mm,最大弯矩截面距柱脚为4.8m处。由此可见,原吊点跨中正弯矩要比按吊装弯矩最小的原则确定吊点跨中正弯矩大1.88倍。该柱在离柱脚4.8m处出现较大裂缝,产生断裂现象,也证明了该截面处的吊装弯矩最大。

(3)当吊装受力与使用受力一致时,吊点的选择应尽可能符合使用受力的要求,如简支梁的两吊点应靠近梁的两端;悬臂梁的两吊点应在梁的两支座处。

第8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常见问题

一、违反强制标准和规范方面

1.电源进户处应做总等电位联结。违反:《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4.4条。处理:补出示意图,并增加总等电位联结的做法说明。

2.动力配电箱应重复接地,并加打人工接地体,或利用基础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达到国标要求。违反:《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第3.0.1条。处理:以修改通知单方式补做进户总箱的重复接地。

3.建筑物应考虑防雷接地措施,如不需要设防雷时,应提供完善的设计依据。违反:《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第2.0.4条第四款。处理:提供完整的计算数据,维持原设计,不设置防雷措施。分析:如厦门某某建筑物长×宽×高为32.4m×12m×6.9m,为非燃品库房。根据设计手册P677公式,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KNgAe次/a.经计算N=0.042次/a<0.06次/a,故不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GB50057-94第2.0.4条第四款规定“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4.双电源没有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违处煛豆┡涞缦低成杓乒娣丁稧B50052-95第3.0.2条。处理:

1.设计选用根据国标图集《低压双电源切换电路图》99D373制造的标准双电源切换箱,已自带闭锁装置以防止双电源并列运行。

2.在系统图上加闭锁符号或说明。

5.二类防雷要求超过45米高的建筑应有防侧击雷措施。违反《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第3.3.10条。处理:在防雷图上增加防侧击雷的做法说明详3.3.10条文。

6.五路220/380V外线电源应注明哪几路不能从变电所同一低压母线段引出,以保证两路互投电源的可靠性。违反:《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第2.0.2条。处理:将电源引入线编号,加说明要求哪几路不能引自同一低压母线段。

7.机房照明与电梯电源应分开。违反:《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10-88第2.0.3第或《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2-93第2.0.3条。处理:机房照明电源改由楼梯间或走廊处灯电源接入。但应全面理解GB50182-93第2.0.1条、2.0.3条、2.0.5.1与2.0.5.2条的规定。

二、违反专业规范、规程和设计深度不足方面

1.接地型式为TN-C-S系统,进户处应做重复接地,在平面图中应标明位置,可与防雷及弱电机房共用接地装置。违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称“民规”第14.5.3.1条P291处理:增加重复接地平面图,并说明阻值要求。

2.弱电机房的接地未做。违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第5、7条。处理:画出弱电机房的接地平面图,标出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25mm2绝缘铜线,专用接地线4mm2绝缘铜线及阻值要求专用接地4Ω,共用接地1Ω。

3.变电所接地电阻4Ω不符合供电部门的要求。违反:《北京供电局10千伏系统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技术原则》第3条1、3款。处理:1N接地与PE接地共用接地装置R≤0.5Ω;2N接地单独接地R≤4Ω,采用BV-1×95mm绝缘铜线穿PVC管引出;PE接地与N接地极之间相距5m以上取6m为宜,PE接地阻值视其性质而定。

4.消防梯干线采取防火措施应明确。违反:民规8.4.14条P143处理:将YJV型电缆改为NH-YJV型电缆。因此问题累次出现,故特将8.4.14条抄录如下:“沿高层或大型民用建筑的电缆沟道、隧道、夹层、竖井、室内桥架和吊顶敷设的电缆,其绝缘或护套应具非延燃性。”

5.消防控制室及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线未选用阻燃型,消防控制线的选型应与电源线同级。违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第10.2.1条、10.2.2条。处理:按消防部门要求,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线,消防控制线均采用耐火型或阻燃型线缆。

6.屋顶风机应就近设隔离电器。违反:《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第2.5.1三处理:在屋顶楼梯间内增设屋顶风机的隔离开关。符合隔离要求的短路保护电器可兼作隔离电器。第2.5.1条第三款:“隔离电器宜装设在控制电器附近或其他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点。无载开断的隔离电器应能防止无关人员误操作”。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不可定为三级,只有特级、一级和二级。违反:《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98第3.1.1条及表3.1.1.处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级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3.1.3的规定”。本建筑物应定为二级保护对象。

8.汽车库坡道照度偏低,应考虑过渡照明。违反:《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第6.4.5条。处理:增加坡道照明灯具数量,适当提高其照度,以满足规范6.4.5“坡道式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应设过渡照明,其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白天入口处亮度变化可按10∶1到15∶1,夜间室内外亮度变化可按2∶1到4∶1取值。”

9.疏散指示灯距走道端头不宜大于10m.违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第10.2.9条。处理:调整灯距,使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灯间距不大于20m,距走道端头不大于10m.

10.仓库内不宜使用日光灯,应改用不超过60W的白炽灯,并采用IP2X型灯具。违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第10.2.5条。处理:说明本库房为五金材料库,工艺提出的照度较高,100~200LX,本工程采用电子镇流型荧光灯,库内无可燃物,不属于可燃物品库房,故维持原设计。

11.消防设备和其他动力、照明配电系统没有分开,火灾时不便切除非消防电源。违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第6.3.1.8条。处理:各自单独回路供电、手动切除或利用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来自动切除非消防电源。

12.消防设备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应分开敷设。处理:按规范“消防用电设备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应分开敷设”的要求,由外线设计解决,两回路电缆沿不同路径敷设。

13.消火栓泵和喷洒泵的热继电器只动作于信号,不动作于跳闸。违反:《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3.5条。处理:根据4.3.5条“突然断电比过载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其过载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作用于切断电路”来修改控制原理图。注:深圳的做法是在热继电器二次线路图上加虚线框并注明“仅用来调试,调试后用其下线短接”。

14.汽车库不要设感烟探测器,易误动,最好设感温探测器。违反:《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9.0.7条及其条文说明。处理:修改设计,改为采用感温探测器。规范的条文说明中指出“在通风条件较好的车库内可采用烟感报警设施,一般的汽车库内可采用温感报警设施”。消防审查部门仍坚持采用温感报警设施以防误动。

15.住宅电话进户第一个盒要设在起居室,且卫生间应加电话插座。违反:《北京市住宅区与住宅楼房电信设施设计规定》DBJ01-601-99,第2.0.43条。处理:每套住宅的起居室必须设置过路盒或出线口,电话进户不能直接接至居室,必须先引入起居室的过路盒。

16.消防泵与生活泵、污水泵电源应分开。违反:《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第9.1.3条。处理:应执行规范9.1.3条“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备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其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宜按防火分区划分。”

17.火工品危险场所应根据其类别,选用适当类型的电气设备,其外壳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20℃,选用dⅡBT4不能满足要求。违反:《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2.1条。处理:将所选电气设备的温度组别T4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为135℃,已超过120℃,故不适用改为T5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为100℃,即电气设备的型号由dⅡBT4改为dⅡBT5.

三、结束语

以上内容,仅为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期间,我院电气专业送审施工图返回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意见。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属于违反强制性条文,有些是属于违反专业规范、设计深度不够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今后,我们要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深入学习和贯彻《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和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规范和标准,既要为明年将要进行的建筑电气工程师技术资质考试作好技术和理论上的准备,又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注重质量,把我院的电气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于施工图设计违反“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以下简称“条文”)已一年多,各地施工图审查机构也已相继开展审查工作,无疑这项工作将对提高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建筑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条文”已上升到法规的高度强制执行,所以也与设计单位的生存、发展和设计人员的技术生涯息息相关,因此引起了设计界的高度重视。省土建学会电气专业委员会在第五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组织全体常委深入学习条文,沟通了各地审查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条文”的常见病、通病问题,也对有争议的问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达到初步共识。近来福州地区常务理事及部分审查师小范围碰头会上又再次交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将所收集到的施工图审查中违反“条文”的常见问题,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使同类错误不再重复。本人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并结合自己从事审查工作的体会分述如下,限于水平与篇幅的缘故,不做过多展开,只是点到为止,其中欠妥之处,仅代表个人意见,欢迎指正。

(一)“关于电力负荷应进行分级”的问题(“条文”GB50052-95第2.0.1条)

1、设计文件应阐述建筑物建筑面积、高度、用途并确定其性质、防火类别及其中的电力负荷等级;不应只笼统说明整个建筑物按某级负荷设计,而应对各电力负荷进行分级说明。

2、负荷分级错误,常见的有:

(1)对于高度24m以下,每层面积超过3000m2的百货楼、展览楼和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的公共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其消防用电设备按二级负荷供电,设计人员没有查找相关规范也没有与建筑、给排水专业沟通,自认为是低层建筑,就盲目定为三级负荷;

(2)同一规范规定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0L/S的工厂、仓库其消防用电负荷应为二级,却错误定为三级负荷;

第9篇

当前建筑施工合同的制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施工合同的严密性,造成施工合同的具体内容难以有效落实。因为施工合同中的具体内容多由建筑工程发包人制定,过多的强调了建筑工程承包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等起来,进一步加大了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难度。在一些建筑承包过程中,建筑承包方为了承接工程,在合同内容中主动提出某些具有不公平因素的合同内容,继而转嫁到施工合同内容中,将建设风险转嫁给了施工承包商,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问题。因为施工合同的制定不严密,影响了建筑施工合同的具体履行,一些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对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进行变相处理,没有严格按照合同内容要求进行施工,给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2加强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建筑施工合同的有效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筑市场及经济繁荣也能产生积极作用。实际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发现并解决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保证建筑施工合同的有效管理。

2.1完善的施工合同管理体系是施工合同管理的基础保障建筑企业在具体的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施工合同管理机构,为企业施工合同的管理打好基础。企业施工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具体的合同管理要求,并结合企业所制定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对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管理。企业在施工合同的管理中,必须加强合同的审核、签订、履行等合同管理责任落实,构建完善的施工合同管理体系,保证施工合同管理有章可循。施工合同的管理过程,企业必须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具体施工内容进行合同管理,保证企业建设施工的质量。

2.2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方式,提高企业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培养专门的施工合同管理人才。在具体的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根据施工合同的管理内容,对施工合同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施工合同管理人员较好掌握施工技术、造价管理、合同管理,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企业施工合同管理还可以实行上岗制度,提高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待遇,促进施工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效率。

2.3明确合同条款,将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统一根据以往建筑施工合同制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加强建筑施工合同制定策略,保证建筑施工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义务。实际的建筑合同制定过程中,必须完善施工合同的示范文本,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和建筑企业双方实际情况,对建筑合同的内容进行明确,将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统一,加强双方责任风险控制意识的培养,避免合同管理中出现纠纷。建筑双方应该对合同内容进行仔细推敲,把握好建筑合同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进可能避免建筑工程承包方的建设损失。

2.4加强施工合同的履行管理建筑合同的履行管理作为一项周期长、管理内容复杂的工作,必须依靠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有效落实,促进施工合同内容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的履行。建设双方在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对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合理把控,根据制定好的施工计划,将合同管理内容进行有效落实。

3结束语

第10篇

1.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涵

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建筑施工的各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监管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效果会直接影响施工建设相关技术工作的开展。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实施,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要求。需要注意要保证施工基础的坚实,管理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符合规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进程和质量。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点控制,还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具体落实,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以更好的服务于工程施工工作。

1.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详细来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其一,能够帮助施工人员采取更适当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质量;其二,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其三,能够整合建筑施工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产生更好的效益。利用适当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与此同时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管理手段,又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等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有利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的提升建筑施工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2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怎样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一直是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综合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2.1落实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切实做好工程施工技术的标准、规范、规程等相关文件的制定工作。完善责任归属制度,将技术责任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确定相关的岗位技术负责人,防止和杜绝施工中出现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现象。此外,通过对其实施能够激发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更加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图纸会审的工作实施要组成相应的团队进行,推举相关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和监督,会审通不过的施工图纸不能够批准使用。可以分级别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分开审核各个层面,让审核制度更加公平完善,避免盲目施工。对于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特殊工程、"四新"技术应用工程更需要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建设资料和管理技术档案要由专人进行整理,并在工程结束后交由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存档。做好建筑施工建设中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并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等。建立较为完善的建筑技术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归属,有利于各级的技术人员开展建设工作,让管理更为严格。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大对于各个岗位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让技术人员参与到相关管理准则规范的学习中。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其作业方式,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进行技术操作,遇到突发的事件和问题能够迅速的反应,并能够用更好的方法进行处理,降低工程建设中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且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此外,还要不断的进行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鼓励技术人员革新、创新,发扬技术民主,解决技术瓶颈,让企业发展的更好,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2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的开展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影响很大,作为企业技术管理的根本,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健全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让施工建设按规定有序进行;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技术水平,让企业在行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不断的提高经济效益。

2.3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技术复核制度、施工日记制度等管理制度。在完善图纸审查制度的时候,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全面综合的进行分析和安排,相关的技术核查人员要认真的核算设计图纸,如发现有矛盾或难以实施之处,要详细记录,并对其整改或纠正。在完善技术交底制度方面,应详细规定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建筑特点、技术要求,以便规范建筑施工行为。在完善技术复核制度方面时,需要先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制定定位轴线、标高、尺寸等相关技术参数的准确性。在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时,则需要详细的考察施工场地进行,并结合考察撰写可实施的施工方案细则。在完善施工日记制度方面,要本着规范、严谨、客观的原则进行,使得到数据更具有施工指导意义。

2.4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专用软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信息全球化的当前社会,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技术的革新、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运用极大的促进了相关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极大的提高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促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施。常用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有工程管理软件、施工现场设专人使用和维护软件等,为了更好的应用这些专业的软件系统,施工单位需要不断的加大对于相关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术管理水平,使其能够熟练的运用电子计算机操作这些专业软件系统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3结束语

第11篇

目前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大多停留在手工管理状态,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导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规范,成本费用高,实时性、动态性差,难于控制,工作方式烦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物流管理息化低,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的阶段;对物资供应商联合体的构件缺乏科学管理,短期竞争多于合作;物资采购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过程,非集约化,采购成本高;物资采购没有与预算部、技术部、施工部紧密联系,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物资库存、现场管理混乱,造成资源的浪费,建筑成本的增加。

因此,打破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至关重要。随着管理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涌现。本文提出了“建筑材料精准物流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的缺陷,并防范新的问题的出现。

2.精准物流管理的基础

2.1技术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是精准物流管理的技术支持,必须辅助企业各管理层次,其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一般包括合同管理、进度管理、预算管理、物资管理、人劳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八个基本的模块,能够辅助各层次的管理:对企业物资统一分类、统一编号,编制物资数据库;从进度管理模块导出阶段性计划工程量;根据计划工程量预算管理模块计算出物资计划;依据物资计划,物资管理模块实施物资采购管理。

以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为技术基础,对物流进行精准控制,实现物资料采购渠道多元化和透明化,物资库存管理、现场管理的实时化和精准性,最终达到物资供应好、周转快、消耗低、费用省、浪费小,保证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建造。

2.2组织环境基础——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是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共享数据库、EDI、WEB等信息技术,将策划单位、业主、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有机的连接起来,对整个建筑产品供应链实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精准物流管理,缩短建造周期,减少非生产性无价值的工序、简化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内外部组合的一些列活动的总称。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打破了原有部门界限,加快了建筑施工企业内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反馈速度,节省了潜在的时间、节约了潜在的成本、为建筑施工企业精准物流管理提供了组织环境基础。

2.3组织文化基础——精准建造思想

精准建造(LeanConstruction)是一种基于建筑产品管理,通过精确的建筑产品定义、合理有效的建造单元的分解、精准产品策划、精准设计,在物资的精准供应、全过程的产品控制、及时的信息流通和反馈、全体人员早期介入下实现建筑产品的成功交付、资源浪费的最小化、价值创造的最大化的建造管理方法,以提高建筑产品的价值、优化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流、构建合理有效的产品流、降低资源浪费、合理控制工期、整个项目达到最佳效能为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精准建造的根本目的是使整个建造过程持续时间缩短、精准物流管理、建造成本最小、整个建造价值链创造价值最大、客户满意度最高。

因此,将精准建造作为组织文化的基础,指导组织的建造生产,其目标是实现建造过程的“零浪费”,其中包含了物资的“零库存”,即将工程建造过程与物资供应相连接流水化,最大化地减少中间库存、消除中间搬运、等待的时间浪费,达到精准物流管理。

3.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3.2精准物流管理的目标

在建筑产品的整个建造过程中,工程项目是一个临时的产品系统而独立的存在,紧密的与物流联系在一起。加强物流管理是工程项目精准建造的资源保证。精准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加强供应商的管理,改变传统的竞争和短期合作为长期有效合作;规范物资采购机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化和批量化,缩短物资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简化采购程序;加强物资入库、出库、调拨、报损管理,使库存最小化;加强物资入场、加工建造、退场、损耗管理,降低物资浪费,减少物资的二次搬运;物流信息及时、准确,便于物流的有效控制。精准物流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物资的“零库存”和“零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最大化的满足客户满意度。

3.3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精准物流管理是以共享工程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动态实现物资库存状况监控和物资现场管理监控,精准预测和计划物资,选择最佳供应商和租赁公司,实现物资的精准、均衡供应。精准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范围广的一系列活动。精准物流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1)预测物资用量、编制物资供应计划;(2)组织、采购或者调剂物资;(3)物资的验收、储备、领用和配送;(4)物资的统计、核算和盘点。

3.3实施的关键

3.3.1工程项目物资现场动态平衡

工程项目物资现场动态平衡是物资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和保证,是优化企业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动态平衡是按照项目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施工阶段的物资投入,并对物资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以保证整个建造过程的均衡性、实现物资供应的动态配置、平衡协调和均衡投入的过程。因此,在工程项目中,有机、紧密地结合物资投入数量、结构、时间、范围的计划与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使物资、人员均衡地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实现物资综合控制、工程项目均衡节奏性地建造,达到预期进度目标,实现精准物流管理,减少物资浪费,降低建造成本。

3.3.2现场物资的精准控制和物资需求精准预测

现场物资的精准控制和物资需求精准预测以共享工程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动态实时的获取物资现状、工程项目进度状况和阶段性计划,精准预测工程物资需求。在工程项目立项之后,工程管理子系统将总体进度计划录入到工程项目数据库中。在工程项目实施后,仓库管理子系统实时动态追踪物资库存状况,并及时反馈到工程项目数据库。物资现场管理子系统实时记载物资入场、物资损耗、物资生产、物资回收、物资退回仓库等详细内容,快捷的统计现场物资状况并反馈到工程项目数据库;工程管理子系统实时追踪工程项目进展状况,报告累计未完成工程以及变更工程,并依据约束限制条件,动态制定阶段性进度计划;预算管理子系统依据实时更新的物资信息精准预测物资需求。

因此,现场物资的精准控制和物资需求精准预测是精准物流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达到精准建造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3.3供应渠道的选择

供应渠道的选择是精准物流管理的核心业务之一,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地位非常突出,是物资的源头。供应渠道的选择的目标是使物资从采购、租赁到材料入库的总成本达到最小,质量、交货期、服务水平达到顶期水平,尤其是物资供应商、租赁公司的选择。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线性规划模型。

设Q、L、S是企业对供货质量、交货提前期和服务的要求水平,D是需求总量。设阶段性一次需要采购m种材料,每一种材料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或者租赁公司)有n个,则xij表示第i种材料供应商j供应量,Di是第i种材料的总需求量,tij是材料xij的运输成本,pij.qij,lij,和sij分别是有关供应商价格、质量、交货提前期和服务水平的参数。可得到如下的线性规划模型:

物资采购、租赁总成本最小

利用上述模型计算时,需要将供货质量、交货提前期和服务的要求水平等进行量化,其量化的标准如图2所示,也需要事先确定,作为物资采购的标准。通过线性规划计算的结果说明了供应商供应的物资和租赁公司租赁的物资设备。

4.结论与建议

第12篇

1.材料存放

建立专人负责的材料存放库房,对于不同材料要分门别类进行登记;建立好材料管理的相应资料库,包括生产厂家的资质、材料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的材料检测报告、入库单、出库单、材料现场抽样检测报告等,这是日后核查的参照和依据。还要针对建筑材料管理制定好该项目的建筑材料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坚决执行。

2.材料使用和损耗

从材料领取到材料使用都要做好记录,落实限额领料制度,进行批次发放,避免建筑材料的丢失和不必要的浪费,发配员要严守发放程序,做好详细、明确的发放记录。在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还要严控材料的损耗。参照建筑材料实际用量、计划用量、实际加工过程损耗率、实际运输损耗率等资料,跟踪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损耗情况,如果过于超出计划上限,则要考虑建筑材料的过度浪费,查明原因,从运输、发料、领料、加工等环节一一查找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严控消耗定额。

3.建筑后期材料的存放管理

接近建筑尾声阶段,建筑材料的管理更要细致到位。先是核查整个建筑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实际使用量和储备量之和是否与计划量相符,并对材料使用记录单做最后的汇总;剩余建筑材料的回收工作也是建筑后期的关键,不但关系到建筑材料的消耗,更关系到工地的安全管理,及时入库登记,及时清理建筑现场。“工完、料净、场地清”这本是在建筑施工企业多年的一句形象话。但是现实中有些工地说是说、做是做,工完料不净,场地杂乱无章,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和安全隐患的出现。还有就是废料的管理也是建筑材料管理的一部分,不能简单的做垃圾处理,要进行分类处理和登记存放,挽回不必要的损失。

二、关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措施的建议

1.认真落实建筑施工材料管理的法律法规

建筑施工方要详细了解国家有关建筑材料的法律法规,比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对建筑材料采购和使用方面的明文规定和《建筑工程材料验收使用中和台账》中对于进场物资流程方面的规范要求。控制材料采购的价格和质量,采用合理的采购模式。

2.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在建筑成本中建筑材料的损耗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约占总成本的40%,因此控制好建筑材料的损耗,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进行预算,对降低工程总价大有裨益。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现代建筑材料管理的趋势,比如运用统计资料来监督建筑材料管理对于全面了解材料损耗情况、节约建筑成本、降低材料流失等就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关注市场,时刻掌握建材市场材料价格动向,可以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低价购买建筑材料的任务。在建筑材料运输、调度、存放环节采取集中、专门、分类存放方式,建立建筑材料发放制度和责任赔偿制度,用科学的管理和预案的制定来加强材料管理的力度。

3.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立专门的建筑材料管理部门,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存放、使用等进行全面接管,负责建筑材料的验收、仓库管理、材料损耗量核算等,保证建筑材料的品种、质量、数量等满足施工的需求,符合施工的进程,减少浪费,防止积压。提高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管理部门和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业务素质较差,材料管理中随意、盲目,缺乏科学的管理,谈不上有计划的使用,成本的浪费不可避免。因此打造一支专业的建筑材料管理队伍是保证建筑材料管理措施执行的前提。

三、总结

第13篇

1施工合同能够为建筑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工程建筑最重要的控制阶段,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应该依据施工预算,通过施工合同在建筑施工阶段控制好施工的资金支出。其施工合同对施工管理进行控制的主要内容包含:一是,对人员进行组织。对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与工程造价的职能工作进行控制,并科学的控制施工中的编制工作流程;二是,对资金使用进行约束。能够对工程程序的工程量进行统筹规划,并对施工成本的支出进行合理建设,并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三是,对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控制,针对由于经济条件以及施工环境带来的变更进行及时的更正与审核。

2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与完工检验的保障

在进行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依据特定的合同说明,对工程进行建设,其必须从结构、技术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的规范进行建设。应该在工程进行完工之后,对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施工资料进行记录与整理,并对施工竣工验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归档,依据工程造价的编制对资料进行编制,对合同的条款进行人身核对,对竣工阶段进行审核,并对施工项目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

3施工合同能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规定

在对施工合同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招标人的义务就是做好施工工程中的工期、工程结算款等给承包人的劳务报酬。承包人的义务就是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对工程锦绣谷建设,不断的满足招标人对施工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而达到预期的施工状态以及按时完成规定的施工进度。

4施工合同能够实现施工占地的节约使用

在对建筑施工完成规划之后,施工单位就会对前建筑物进行大面积的拆迁,就会全部铲除施工占地周围的土地,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针对浪费土地的情况,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建设进行精确的规划,并在施工合同中进行明文规定,如此一来,在进行施工建造过程中就能够对施工地进行合理的选择,降低对原建筑物以及占地面积的破坏,从而实现施工合同对施工占地的节约使用。

二加强施工合同在建筑管理中的有效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促进施工合同的有效实施

对于施工建筑单位而言,为了保障施工合同的科学实施与监督管理,应该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员工对工程建筑施工合同重要性的认识,定期的对员工进行专业化的合同知识培育,从而促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合同对建筑进行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施工。

2强化建筑施工人员以及施工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建筑施工单位也纷纷的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建筑单位通过对施工人员绿色环保意识的灌输,促进其在施工过程中对污染等破坏进行自觉的监督,不断的改善与解决施工场地的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通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奖罚制度,对工程施工建筑做到环保无污染的企业进行奖励,对污染严重的施工企业进行惩罚,进而不断的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环保意识,做到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健全绿色环保的法律规范

由于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相关的法律还不健全,对工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管理形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前提下,施工管理的效率迟迟不见提升。以此,相关人员应该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合同的应用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做到恩威并施,通过对建筑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制度的健全,共同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绿色环保技术,进而推动我国向环境友好型以及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前进。

三结论

第14篇

1.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其管理质量的优劣往往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与管理,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质量过关。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对建筑施工材料的把关,了解各种建材的质量标准,在建筑材料选购中严格参照质量标准。另外还包括对建筑施工工艺的质量监测,包括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混凝土浇筑工艺、钢筋材料的应用方式等,在每一项施工工艺完成之后均要进行治疗审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则要进行科学妥善处理。

1.2建筑施工进度管理

科学的建筑施工进度安排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建筑工程遵循的合同工期要求,并且考虑各种具体的施工条件与施工限制因素,科学制定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进度安排应当照顾到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既要重视施工前期的各种材料准备,又要将不同的施工项目与施工工序之间进行合理的协调安排,还要保证各种建筑施工材料与器械物资的持续性供应,另外还包括建筑施工人员的人事管理等。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建筑建设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原施工计划,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前提之下应当尽量提高施工的速度。

1.3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施工成本状况往往会对建筑单位的建设效益产生直接性影响。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统筹建筑施工管理的各项资金,尽最大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具体来看,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应当从施工过程的每一个方面入手,在建筑材料与建筑设备使用中注意选取价格低廉且性能好的产品。施工工人以及管理人员工资支出方面应当做好相对准确的预算,把好资金支出的关口。施工设备的使用以及维护费用均要设置资金门槛,保证这方面的资金支出。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控制应当把握一定的度,不能因为过分地强调节省成本开支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以及质量。科学的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方式应当是在保证建筑材料优质、建筑设备先进、施工人员积极性高的基础上追求资金的最小化使用。

1.4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针对各种建筑施工中的劳动者,包括施工技术人员、各类工人、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等。建筑施工均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通过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工人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提高人身安全质量,从而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率,最终保证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2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2.1提高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和资源的利用

率建筑工程中运用到的资源材料主要有水资源、木材、钢材、混凝土、塑料以及现代化高分子材料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以及工人的思想教育,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资源的节约利用,可以选择各种节水的施工器材,为了科学控制用水量可以安装水表。注意节约用电,在非用电操作环境下尽量关掉电源。各类建筑材料运用中应当注重材料的综合作用,做好回收再利用工作。建立建材废料回收系统,将回收到的材料进行分类处理,发挥其别的用途。对于一些价格较高的装修材料应当注重其多用性,在建筑装修过程中开发其利用空间,提高利用率。

2.2降低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降低

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一则可以减少能源利用方面的支出;二则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二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向施工工人讲述正确的能源利用方式。在施工设备选择时,应当尽量选用功能齐全且能耗较低的,科学使用建筑设备并进行妥善维护,保证其良好的节能水平。如果建筑单位资金条件允许,可以购进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能建筑设备,通过科技优势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3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加强环境治理建筑单位应当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以及其他不良影响,并且积极主动减少废弃物质的排放,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一是要减少建筑粉尘对周边空气的污染,改进建筑设备,减少粉尘产生量,提高粉尘处理能力;二是要加强污水和污物的处理能力,尽量在建筑施工区域完成处理工作;三是为了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尽量设置隔音板或者为各种机械安装消音设备;四是建筑施工中的光污染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在电气焊的操作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刺眼光芒,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围护。

3结语

第15篇

1.1生态建筑的定义

生态建筑,指将整个建筑看为一个生态系统,以当地的原生环境为基础,导入生态学的理念,运用建筑技术科学及现代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因素,使物质和能源在建筑本身的生态系统内部形成有秩序的循环,并相互转换。从而获得一种自产自消,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使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融合成为一个高效的有机结合体。生态建筑从根本上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1.2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1.2.1生态建筑的低消耗性

低消耗性是建筑整体达到有序的循环再生及建筑自身进出平衡的基本要求。这里所指的低消耗性就是尽力降低建筑对周围环境的索取,从而降低建筑周围生态环境对建筑的物质和能量输出,尽可能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的生态系统达到自我动态平衡,维持在自我可以调节的范围内。

1.2.2循环再生性

循环再生性指生态建筑本身作为地球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将自己本身的能源和物质做到循环再生,达到可持续利用。生态建筑可以实现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从而减少建筑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3环境的适应性

生态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利共生,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尽可能的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建筑从选址、设计、运营都应遵循与周围环境共生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做到与环境特点和气候特征相适应。

1.3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3.1地域适应原则

狭义的地域适应是指充分结合当地地理及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在尽可能保护原生环境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有利因素并消弱恶劣气候的影响。广义的地域适应还包括建筑对人文环境,对历史传统的适应。

1.3.2尊重自然原则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内涵。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态自然观念,从破坏自然转变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往的建筑设计常常无视地形地貌,不结合当地气候,更不会考虑建成后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生态设计则是力图从地球获得的一切自由的还原,从而对地球的任何生命系统都不会带来危害。

1.3.3整体设计原则

从建筑开始建设、运营、回收的全过程出发考虑,酝酿出整体方案,从最初的项目规划、立项阶段就入手,通盘考虑建筑的需求,以及将会带来的环境负荷、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并符合节能管理要求。

1.3.4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技术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考量各种类型的技术,而不是独立于传统技术的全新技术。我国的传统建筑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符合生态建筑的基本标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借鉴和引用。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应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辨别那些新技术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服务。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的重视及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许多新工艺、新技术在生态建筑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5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

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材料,它又可以称为“绿色建材”、“健康建材”和“环保建材”。生态材料是指在原料的采取、生产制造、成品应用过程中可以循环再生利用;生态材料的基本特征是对地球的环境负荷小,对人类健康无害。可以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建材两大类。

2案例分析———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是一个健康、高效、关注环境健康的“绿色”的办公建筑。办公楼采用了常见的规则长方形作为平面基本形体,这样可以使建筑紧凑、减少能源消耗。平面中将长轴设置为东西向,考虑到东西晒的问题,功能布置中将会议室、楼梯、电梯间、门厅等非工作空间布置在建筑的东西两侧,以达到减少东西方向太阳辐射对主要工作区域的影响。办公楼的南侧设计了一个三层中空的开放式绿化中庭,这里既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休憩活动空间,同时也是作为外部环境和主要工作区域间的气候缓冲区。在绿色设计方面,设计者主要考虑了如下策略:

(1)缓冲层策略。在大楼南侧配置一个容积较大的绿化中庭作为主要工作区域和室外空间的热缓冲空间。在冬季,这个绿化中庭可以作为一个全封闭的阳光房,利用玻璃房子的温室效应来改善办公空间的热环境并节省供暖能耗;在夏季炎热的时候,中庭南侧的百叶可以遮蔽直射阳光,使中庭成为一个巨大的凉棚。设计楼的主入口出于用地条件限制必须朝西,设计中采用了一面与建筑主体脱开4.5m的大尺度实心防晒墙。这面实体墙的吸热性能和这段距离中产生的拔风效应,可以有效地阻隔西晒对建筑主体的热影响。在大楼顶部的设计中也引入了热缓冲层的概念,其上架设了太阳能板及架空层,使建筑在夏季有效地降低屋面温度。建筑在南面装有固定的遮阳板,这样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有效的遮蔽太阳的直射阳光,同时室内也可以透射到足够的自然光。

(2)自然能源的利用策略。办公楼设计中在屋顶设置了太阳能光电板。这样可以为办公楼使用运营中使用一部分自给自足的电能。在方案设计最初阶段,设计师曾想利用大地能量,使用深度在80-100米之间的地下水最为系统的天然能源。不过,这一设计因种种原因并未实现。

(3)健康化、无害化策略。设计过程中按照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进行设计,对办公室的自然通风状况进行了充分研究和调整,使建筑中的办公室等房间在气候环境合适的条件下可以依靠自身的自然通风来维持室内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楼中庭内的植被在给人以视觉和心理舒适感的同时,还可以依靠自身的蒸发作用来降低室内温度,增加空气相对湿度10%~20%。绿化系统白天的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醛等有害物质。设计中尽量采用对人体健康无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的生态建筑材料。

(4)整体绿色化策略。设计师在办公楼中采用了分级照明的设计,在满足了高标准的工作照度的要求基础上,又满足了背景照明这种低标准的照度水平要求;顺利解决了以往办公楼中常遇到的局部照明不足,照明浪费和电子仪器显示屏眩光等问题。办公楼采用分区式的照明标准管理制度,成功的解决了照明浪费的问题。此外,办公楼的照明系统根据气候和使用功能条件,设置了阴天、晴天、会议或办公等常见模式的照明系统,这样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照明系统能源的合理利用率。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办公楼是我国建筑师在大力推广生态建筑的今天,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气候特征作出的技术探索和实践,为我国以后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建筑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和经验积累。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