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机构论文范文

机构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机构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机构论文

第1篇

(一)认识和管理制度的问题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对会计监督存在认识不够的问题,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没够高度重视会计监督的管理,使得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不注重会计监督职能的执行,会计监督没有发挥充分的实效性作用。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使内部管理和控制存在问题,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问题

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内部管理问题,导致会计监督不能真正发挥其实效性。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人员观念和管理水平的问题,使医疗机构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严重缺乏内部管理控制的理念,从而导致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失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另外,医疗机构把内部没有完善的审计制度,导致会计人员工作经常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无法实现会计监督作用,让会计监督工作得不到实效性发挥。

(三)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医疗机构管理人员不注重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只注重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忽略对财务部门的管理,使会计监督失去实效性。会计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和高科技信息技术人员的录用,关系着医疗机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但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问题,使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受到严重影响,从而阻碍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实效性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实效性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医疗机构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我国医疗机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会计信息不真实可靠的现象,给予了机构的内部管理带来极大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对于医疗机构的资金流动有明确的备注,促进医疗机构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会计监督的实效性提升了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工作职能,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促进医疗机构不断向前发展。

(二)加强医疗机构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中,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会计监督实效性的加强,对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的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医疗机构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资金的流动真正起到监督作用。会计监督实效性的不断完善,加强了医疗机构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以更有效的促进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保证医疗机构资源的优化配置

医疗机构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疗机构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使得财务部门会计工作人员注重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对医疗机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协调各部门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促进会计监督的实效性。

(四)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经济效益

会计监督实效性的不断加强,使医疗机构注重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服务意识的提高,从而增强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赢得人们的信赖和支持,以促进医疗机构整体形象的提升,为医疗机构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运营模式,运营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经济效益,确保了医疗机构未来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想要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的实效性。因此,医疗机构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升整体意识,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医疗机构想要更长远的发展,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注重经营理念,从根本上认识到会计监督实效性的重要作用,提升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的整体意识,在实践过程中,认真贯彻和落实。与此同时,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会计监督制度,监理完善的财务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使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变得规范化、高效化和现代化。提高医疗机构对会计监督作用的认识,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需求,是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会计核算的规范标准执行,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例如,在各部门进行经济活动时,会计信息的填写、审核、归纳和总结等必须真实有效,便于医疗机构财务部门日后进行复查和核实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此同时,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不断加强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和未来的额长远发展。

(二)注重技能提升,加强财会人员建设

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实效性,医疗机构必须注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以促进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在实践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培训,提升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因此,医疗机构在加强财会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上要做到:第一,录取财会基础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严格审核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重人员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的考核,以从根本上提升财会整个人员的工作水平。然后,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促进新会计工作人员快速适应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加强业务技能的提升,以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加强财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和进步,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以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提供充足的动力,促进医疗机构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性。

(三)加强管理控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新时代对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的高要求,促使医疗机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会计监督的实效性,从而对医疗机构其他部门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因此,医疗机构的会计工作需要做到如下三点,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会计监督的实效性:首先,加大原始凭证的审核,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医疗机构各部门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会产生相应的票据,作为资金流动的原始凭证。因此,医疗机构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控制的同时财会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审核票据的真实性,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为医疗机构的资金流动提供有效的保障。然后,审核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医疗机构各部门在开展经济活动前,都要由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进行实现的会计核算,以保证医疗机构资金流动的有效性,从而对医疗机构整个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原始凭据的及时填写,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人员要注重财务报表内容、格式和项目的准确填写,及时的整理、归纳和建档,确保医疗机构财务信息的时效性,降低会计信息遗漏的可能性。最后,注重账簿的复查,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医疗机构财会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保证了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同时还要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做到实际项目和会计信息记录的一致性。医疗机构各部门进行经济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所以必须及时和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联系,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医疗机构财务部门注重账簿的多次复查,保证了会计监督的实效性,为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提供有效保障,以促进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

四、结束语

第2篇

彭旭

在2009年宁波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上,企业家与各路专家的纷纷将矛头指向高校科研。中科院政策所的专家说:“高校的科研项目拿到几十万元经费后,干脆直接发几篇论文过关,项目评审几乎是给钱‘走过场’。”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陈盈晖说:“高等院校用占全国16%的研发人力,将近10%的研发经费,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国际论文。”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0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的科研机构以高校为主力军,但观高校科研现状,着实令人堪忧。投入经费,却只换来论文,高校科研机构俨然沦为了论文机器?究其原因,与中国科研体制中投资体系与评价指标有莫大干系。

据悉,在中国,不少人搞科研项目就是为了出SCI论文,有了论文就评教授,评上教授就是人才。国家给高校的科研经费,80%左右投向了应用科学项目。但在申请项目时,第一考量的是数,因为SCI越多,表示你的研究水平就越高。国家的科研经费支出与评价体系将发表国际科研论文作为一项关键指标,多评级容易,获得科研经费也变得简单,难怪各大高校科研机构都对在国际上趋之若鹜。

第3篇

1.促进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

完善正规信贷机构的小额信贷业务。我国要十分重视专业小额信贷机构,对于符合国家的规定的,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完善,给予合法地位,进行资金上和政策上的扶持,促进它们的快速发展。对于不符合我国规定条件的,应予以取缔和整治。同时还应不断完善正规信贷机构的小额信贷业务,例如在机构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小额信贷业务部门,制定一套区别于银行其他部门的运作方式和绩效考核方法,基于各自情况,以有针对性的政策来对其进行引导。国家也可以降低甚至免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经营税,以提高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2.改善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外部发展环境

我国政府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进行过多的干预,对一些政策的资金投入却不到位。这是十分不利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政府应充分发挥经济职能,减少政府干预,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建造一个稳定而平等的外部环境,提供健全的法律体系,对小额信贷发展加大扶持力度。这样才能使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

3.允许农村信用社自主制定合理地小额信贷利率

小额信贷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发展。考虑到农村信用社的商业性,农村信用社就必须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单单强调小额信贷的政治意义,而要理解信贷扶贫的概念和真正意义,取消对小额信贷的利率上限,允许农村信用社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风险成本,自主制定合理地小额信贷利率,这样就能够保证农村信用社负担得起对农户长期的小额信贷服务。同时为了不损害农户的利益,农村信用社也不能制定太高的利率。

4.加强农村信用社自身建设

农村信用社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户丰富的信贷需求,这使得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变得缓慢起来。为了促使农村信用社持续快速的发展下去,应努力转变经营理念,不断引进先进理论,与时俱进,并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农户的需求层次,设计并完善一套合理科学的创新经营模式和小额信贷服务,不断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同时农村信用社要提高信贷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对信贷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安排信贷员进行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从而全方位提高信贷员对小额信贷的认识和业务水平。不断充实对信贷员队伍,公开选拔高素质人才。

二、总结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