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

第1篇

一、妙用古诗词

素材呈现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④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⑤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⑥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南宋・杨万里《桂源铺》)

运用提点

诗词素材,属于名言类素材。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理解诗词内容,明确写作对象及其特点。如:①写墙头的一枝红杏,突出春天的蓬勃生机;②写莲叶荷花,写出盛夏繁盛之景;③写晴空的一只白鹤,点染出秋天的爽朗诗情;④枯荷听雨,既写出了深秋初冬的衰败,又写出了一种落寞意趣。只有如此分析,我们才会在作文中运用自如。

2.把握诗句中事物关系,明确诗句蕴含的哲理。①⑥都揭示了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而蓬勃发展的道理,可用于“束缚”“发展”“规律”等话题;⑤“莫为轻阴便拟归”写出了不畏困难的道理,可用于“挫折”“放弃”等话题;④从“枯荷”角度分析,枯荷虽然衰败,但凭其可于长夜听雨,因此,此诗可用于论证如何对待无用之物,也可用于论证“心态”“发现”等话题;①②③联系起来看,都属于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都涉及了两方面的事物,“满园春色”与“一枝红杏”、“莲叶”与“荷花”、“晴空”与“一鹤”,构成整体与局部、背景与主体的关系,可用于“自然之美”“感受自然”“个人与团队”“衬托”等话题。

化用语段

语段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电视、网络虽可告知我们花草鸟木的知识,但是,要想细嗅花草的气息,谛听鸟雀的欢鸣,还是要亲自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走进自然,我们才会感受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天的勃勃生机;走进自然,我们才会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的旖旎秀美;走进自然,我们才会品味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天的浪漫诗意;走进自然,我们才会领略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冬天的意外惊喜。感知自然,就要走进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如此,方能对自然、对生命有真切的感悟。

语段二:一个人的成功,固然得益于个人的才能与奋斗,但是也离不开团队的助力。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团队却让他站得更高。自然万物都在昭示着这一道理。试想,如果没有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又怎会有出墙的一枝红杏的醒目妖娆?如果没有那无穷碧的接天莲叶,又怎会有别样红的映日荷花?如果没有寥廓的千里晴空,又怎会有一鹤排云而上的诗情画意?正如有了喜马拉雅山脉的连绵,才有珠穆朗玛峰的巍峨耸立,人,在强大团队的助力下,更容易获得成功,更容易舞出人生的精彩。

技法点秘

文章中运用古诗词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直接引用,如语段一采用“诗句+特点”的方式叙述,突出诗句所写自然之景对人的感染,进而论证了“感悟自然要走进自然”的观点;一是采用诗意化用法,如语段二抓取诗句主要内涵,紧扣“个人与团队”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诗句,达到诗意与议论的融合,增强了文章的文采与文化内涵。

二、巧用书画茶道之理

素材呈现

素材一:《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淮南子》云:“有生于无,实出于虚。”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如在颜真卿《刘中使帖》、宋克草书《杜甫壮游诗》、董其昌草书《白居易琵琶行》、怀素《自叙帖》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更为比比皆是。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节选自孙鹤《书法与中国文化》)

素材二:中国画中的“留白”,或说是“布白”,是艺术性与审美性有机结合使画作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至高境界。以虚衬实是从审美的需要出发,有意识地将主体物象设置于画面中心位置,并以虚白巧设空景,使实景更加突出。李方鹰有画题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独有三两枝”,这大概就是鉴于其艺术形式与审美取向而显示出关于“取”与“舍”的心理定向。“取”的两三枝为“实”,而“舍”的千万朵便是“虚”的“空白”了。这种“舍”的有意,是十分符合中国人“含蓄”心理特征的,这也是一种由广泛入精微的审美上的高明的表述。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见竹林桃花,便想有茅屋草舍不远于前;见蜂蝶逐马之蹄腿,便想是踏花归来……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如此“高”与“远”之境,当由“留白”之法予以实现。画中之白处,自当使人尽观睹妙想于幽远山水景致之间。(节选自韩延祥《浅谈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素材三:林清玄先生和于丹老师曾对茶道有深入的探讨。林清玄先生说,就“茶”字结构而言,其实就是人生活在草木之间,茶道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人生有很多起落,经过滚烫的开水烫过以后才知道人生的滋味,才会发现跟这个世界的草木没有分别,才会进入茶的境界。于丹老师说人生若如茶,那么人世就是那滚烫的水。她说人活在这世上,大多就是三种境况:第一种境况,有的人如鸡蛋,原本外壳坚硬,里面却是流动的液体,但经过水煮之后,内心渐渐变得生硬,不再灵动,这类人往往会成为愤世嫉俗的人;第二种境况,有的人如胡萝卜,放在人世这水里慢慢地煮,他逐渐变软化泥,这类人往往世俗圆滑,随波逐流;第三类境况,人如茶叶,在开水的煎熬下,茶叶逐渐舒展,散发着清香。

运用提点

三则素材,扼要阐述书法、绘画、茶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人生哲理。概括起来,可运用于下面几个话题:

有与无,实与虚。《老子》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淮南子》云:“有生于无,实出于虚。”书法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绘画中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无画处皆成妙境”;茶道中用无味之水浸出人生百般滋味。都是从“无”中品出“有”。能从“无”中看到“有”,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从无路中看到希望,从困境中看到坦途,从“山重水复”中看到“柳暗花明”,皆靠积极入世之心态,皆成不世之功业。

多与少,繁与简。书法中墨落宣纸,黑白二色,呈现万千气象;手挥兔毫,点画之间,自有雷霆之势。绘画有李方鹰画题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独有三两枝”,画面的“三两枝”能让人有“千万朵”的感受。以简驭繁,以少总多,亦是人生妙理。

另外从书法“计白当黑”、绘画“留白”,可以谈论“要给生命留白”;从书法的黑白相称、绘画的合理布局,可以谈论“和谐之美”;郭熙画论《林泉高致》中的语句,体现掩映更能见其高远幽深,可以论证“含蓄之美”;“茶”字的结构,人在草木间,可以谈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茶经滚水煎熬才飘香出色,可谈论“人经磨练方得成熟”“时穷节乃现”等;茶叶在滚水中舒展,可以谈论“逆境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当然,书法、绘画、茶道给人的启发,不止以上所说,在写作时只要找到观点与其的契合点,我们便可大胆运用,如此定会让文章多点书韵茶香。

化用语段

语段一:在对物质与精神的选择与追求中,人们往往过度关注物质的获得,而忽视精神的追求。生命被过多的物欲填充,精神缺少一席之地,人生往往会陷入迷茫。中国的书法、绘画在创作时从不追求某一方面的“满”,而是适当的“留白”。你看书法作品,白纸黑字,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成就了一份典雅;你看绘画作品,以虚白巧设空景,使人于虚白处观睹妙想山水景致的幽远,成就了一份淡远。当心灵被物质占满,灵魂便只能四处流浪,人生要给精神留点空白,留点空间。因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多一点精神的追求,才能写好人生的大字,才能让生命的画册上山高水长风光无限。

语段二:“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当听到培根如是说的时候,我想,人不是香料,人更多的像是一片茶。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人如草木啊,人生草木间,一个“茶”字,便形象地揭示了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脆弱。但是柔弱如茶的生命,当遭遇命运的滚水时,却体现出了生命的坚韧,你看滚水中那慢慢舒展的叶片,那是生命的舞动;你闻那越是滚烫越是浓郁的芳香,那是生命的气息;你看那越是滚烫越是色彩碧绿的茶色,那是生命的鲜活。人生如茶,越是遭遇厄运,越会散发出香料燃烧般的清香。这是生命的坚韧,这是对命运的抗争。

技法点秘

运用书画茶道之理,关键是要找到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点。语段一用书画的“留白”阐述人生要给精神留点空间的观点,从书画“留白”的重要性切入,论证物欲满满的危害,从而强调精神对人生的重要性;语段二以茶喻人生,借茶遇滚水而飘香来写人遇厄运而坚强,抒写对生命坚韧的赞誉。

三、善用寓言典故、神话传说

素材呈现

素材一:lZ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n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柳宗元《lZ传》)

素材二: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

素材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运用提点

寓言典故、神话传说,因其通俗易懂,流传甚广,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此类素材属于事例类素材,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找准角度,因果分析,明确适用话题。素材一可用由果溯因法确定适用话题。lZ为什么最终“坠地死”?从其“善负”分析,是其恃才放纵所致,可用于“有才能也要适可而止”的论证;从其“行遇物,辄持取”的习性分析,是其过于贪婪所致,可适用“慎取”“选择”“放弃”“舍与得”等话题。素材二可从人物言行给人的启示来确定适用话题。王子猷因雪起兴,雪夜访友,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不以见友人为最终目的,体现了一种洒脱、快意的人生态度。此材料可适用于“洒脱”“真性情”“摒弃功利心”“过程与结果”等话题。

2.创新思维,发掘常见素材的时代新价值。对一些常见的事例,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赋予其时代的全新意义。深入分析素材三中列举的神话故事,会发现其丰富的内涵。“女娲补天”彰显了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勇于战胜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彰显了勇于开拓、富于创造、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彰显了修复自然生态的缺失、维护自然生态的完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更彰显了慈母胸怀和以民为本的博爱精神。“精卫填海”表现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更表现了敢于向大海挑战的无畏精神。“夸父逐日”可赞扬其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可赞扬其对光明的追求。

化用语段

语段一:人生要学会清零,定时打理心情,剔除影响心情的负能量,否则,就会沉浸在人生繁杂之中,消磨掉生活的幸福。还记得柳宗元笔下的那只小虫子――lZ吗?“行遇物,辄持取,n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lZ“踬仆不能起”不就是因为只知拾取,不知舍弃清零吗?作为天地之性最贵者的人,我们不能做一只心理上的“lZ”,要为自己的人生定时清零。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忘记的要忘记,扔掉过去的包袱,时时刷新自己,不断书写自己成功而精彩的人生。善于清零的人生才幸福。

语段二:做人,就在于一个“真”字,有了真性情,才会有人生的大境界。忘不了千年前的那个夜晚,忘不了那场令四望皎然的大雪,忘不了那个雪夜访友的王子猷,好一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好一句“何必见戴”!这一声,喊出了洒脱飘逸的真性情;这一句,彰显了快意人生的大境界。一腔真性情,千载快哉风!做人当如王子猷,抛掉面具,追随心灵,就会随出个岩上无心云相逐,随出个有情桃花逐水流,随出个独立峰顶小众山的人生大境界!

语段三:我们中国人向来不缺乏挑战的精神,挑战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化作我们的精魂。挑战精神在那些远古的传说中闪耀。面对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的惨象,后羿将弓箭瞄准了太阳,是一种挑战;面对“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的衰败,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是一种挑战;面对苍茫的大海,精卫衔微木以填东海,是一种挑战;面对炙烤大地的太阳,夸父迈步追赶,是一种挑战。这些远古的神话英雄,他们身上活泼而坚韧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根。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人生旅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我们一代代将社会推向进步,我们一辈辈将生命壮歌唱响在苍穹。

技法点秘

第2篇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 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宗法社会组织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但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伦理性的亲和力、变易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

中华文化在这强大生命力的延续中,又表现出极强的同化力和凝聚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的文化,伦理性是其基本特征。这种伦理性固然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但深深地积淀在国人意识中的一些伦理观念,如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无疑在铸造国人灵魂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发生着久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所造就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至强至深。这种认同感和亲和力体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越地域、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它使海内外华人能够产生“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的共同情感。无论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都有“同根共祖”的民族观念。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许多人已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没有被完全西化,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仍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与国人相似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它代代承传,无时无刻不在制约和影响着炎黄子孙,在广袤的土地上展示了精神文化的共同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种炽热的强烈的民族情感,又是一种自觉意识和冷静的理性思考。它使本民族的每个成员对自己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对其前途和历史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和崇高的责任感,这激励着人们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努力奋斗、无私奉献。

二、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

中国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汉字及其音义系统,而且还以方块汉字为载体独创了自己的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质。但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多样一体”的文化,既涵化着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着多种外来文化,是长期以来在同异质文化的碰撞激荡、选择融合、吸收借鉴、“和而不同”中发展起来的,是多种文化积淀的结晶。

在吸收各种外来文化时,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具有自觉的主动意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影响、改造对象。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消化了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并吸取其思维方法而形成了崭新的学说――宋明理学。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与改造远远超出宗教的范围,广泛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医学、建筑乃至民俗等,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印度佛教如此成功的吸纳,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开放性、高度坚韧性和善于消化的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而鲜明的主体意识,即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实现了成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自其发生期始,就呈现出多样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极为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其次,缘于中华民族血缘成分的复杂性。作为汉族前身的华夏族,并不是由单一的部族发展而来,而是在许多部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既非单一,文化也就不会是单元的。民族血缘的复杂,是形成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

第3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应用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文化的根源,教育者不管经历多少时事的变迁,都应该始终将其精华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但是随着教育走向市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教师、学生及家长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成绩和就业前景,而忽视了文化底蕴的熏陶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环境下的积极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并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学界有很多基于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论文,然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却鲜有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具有共性,是对普遍学习主体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一种规律的揭示。因此,它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巨大魅力”①。传统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和先进的,其内容大部分是健康和优秀的,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当代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缺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爱国心。

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究其教育根源,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教育目标缺失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学生就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符合时展需要的各项工作技能。因此,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越来越体现出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而忽视了在发展人的个性和心理潜力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大多强调传播文化知识的功能而忽视其教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在传播传统文化上的重要功能。

(二)内容设置不全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很多院校根本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甚至连选修课也没有设置相关内容。这就切断了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教育方法过时

传统文化的教育通常都是注重教师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过程。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过时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略学生的接受心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恶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管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引以骄傲自豪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沦为了“无聊”、“枯燥”的代名词。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解析

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当今先进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当今教学法追求的理想状态,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双边“互动”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互动模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情境”与“交流”是重中之重。仔细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它们都是以互动为先决条件的。“情境”的创设是为互动提供背景条件;“协作”的必要条件就是互动,没有互动,便谈不上“协作”;而“交流”则是互动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交流、互动是达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终极目标――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何克抗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做了如下描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一一构建的目的。”②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张教师传授知识的最好方法不是填鸭式或讲授式,而是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发现和探索式教学、协作和互动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这些技能一旦被学生所掌握,学生便可以进行更多的自我调节,对新知识和技能进行“同化”和“顺应”。

布鲁纳主张发现和探索式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资料,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采用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合作和互动式教学以Lantolf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该理论认为意义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人的协同努力而获得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或对话过程被看做是教育的核心,是达成社会建构的最好形式。

从上述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来看,它们都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所未涉及的。从实践角度看,就是要打破单一、单向、封闭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途径探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中华民族的“老文化”,但是在学习时我们也要用“新方法”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探索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瑰宝。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一)情感融通

建立良好的课堂情感是互动模式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有着启迪和调节作用。如果能建立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则有益于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互动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会得到张扬和肯定。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角色有退居二线的趋势,但在情绪营造方面,教师却依然扮演着主要角色。

每一个青年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独特的文化艺术等,都有一种认同意识和喜爱之情。教师若能以风土人情或是审美情趣作为导入新课的话题,便能收到酝酿情绪、深化主题、带动学生参与互动的效果。面对一位教学得法、亲善友好、感情真挚的老师,再加上耳熟能详的讨论话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自然膨胀,爱国主义思想自然升华。

(二)讲授方式

我国自古就重视德教,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其中最主要的道德教化方法就是正面灌输。灌输是教化的基础,儒家将灌输演绎到了极致。尽管传统的灌输教法是为古代社会服务的,但是我国历史上讲道德、重修身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仍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灌输方法比较片面地强调以整体或社会为价值取向,比较忽视作为历史主体的个人的价值,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缺乏调动受教育主体积极参与的机制”③,完全没有给学生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因此,当今的讲授方式应该是传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同时充分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与学朝着自主学习方向发展。这样的新方式与传统灌输讲授方式相结合,提高了教师讲授方式的开放性,既可以在传统的教室里用正面灌输的方式讲授,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来演示,更可以在教室里组织各种任务式、互动式和参与式的小组讨论。

课堂中的问答形式也是教师引导课堂互动气氛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有机结合最利于讲授时的互动。前者的答案简单明确,有利于学生整体互动和自信心的建立。后者的答案关联而开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积极引导,真正让学生参与互动。同时,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手中的问题接力棒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问”与“答”将教与学联结起来,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这也是对课堂互动模式的一种深化。

(三)兴趣切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个法宝。兴趣是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往往更愿意融入课堂,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

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可利用的切入点非常多,例如热播的历史剧,名家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时尚服装品牌推崇的中国元素,实木家具反映的中国文化,等等。这些导入的话题都是学生熟悉、喜欢的,从兴趣开始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无疑是教学双边积极互动的一个良好开端。这种在学习过程中得来的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总之,以兴趣为切入点,让情感融通转化为情感互动,这样互动便能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中展开。而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往往也为知识自觉深化和内化提供了根本条件。

(四)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从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其次,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要使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有步骤地解决任务并体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这样,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四、结语

总之,教师必须树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实际,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需求,全面兼顾“四要素”,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编写在实践中符合实际情况,在理论上能与教学规律相吻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完成掌握好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任务。

注释:

①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③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

参考文献:

[1]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3]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