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区教育论文范文

社区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区教育论文

第1篇

20世纪90年代,顾客满意度以及满意度测量理论开始应用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21世纪以来,教育满意度和教育满意度测量也正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通过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当前我国关于教育满意度测量的研究,呈现如下特点:第一,高等教育是主要的测量范围。我国的教育满意度测量研究起步于2000年,研究范围包括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其中高等教育是研究热点,社区教育满意度的研究有3项,最早发表于2011年。第二,学生是主要的测量对象。满意度测量的对象是顾客,现有研究显示,教育的顾客具有多元构成的特点,包括了学生、学生家属、用人单位[2][3]。但学生是各类各级教育活动的直接顾客,其教育满意度的测量对教育活动的发展和改进至关重要,因此,学生一直是教育满意度的主要测评对象。当前,我国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多以非正规教育为主,且学习者构成非常多元,因此,“学生”这个指称比较少用,较多使用“社区居民”、“社区成员”、或者具体的群体如“青少年”、“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等。例如金德琅的研究使用了“社区居民”这个指称[4],岑咏霆的研究使用了“社区成员”[5],方薇的研究使用了“青少年”[6]等。第三,学生教育满意度测量指标的构建呈现多样性。目前,教育满意度测量的理论基础,研究者们趋向一致地采用了现有的顾客满意度测量模型,尤其是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7]。而在测量指标的构建上,特别是感知测量点的细化上呈现出不一致。例如刘武构建了7类感知测量点:自我发展、专业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图书馆、文娱活动和校园服务[8];王哲芳以学生为主体的满意度测量指标有12项,包括学校环境氛围、学生管理、食堂、文娱和安全、基础设施、教师职业素质、授课方式、个人发展、宿舍管理、教学管理、辅导员素质以及医院服务[9];谢永飞的测量指标有5个大类,分别是办学条件、教学状况、自我发展、后勤保障、管理服务与收费[10];张蓓的研究生教育感知质量测量点则包括课程教学质量、科研训练和管理服务三方面[11];金德琅的居民社区教育满意度测量点有三类:教育质量、教育适应个性化特点、教育保障[12]。可见,即使都是以学生为测评对象,由于具体教育活动本身的差异性,研究者对教育活动构成要素的分类标准的差异性,具体测量指标的构建也会有不同。综上分析,我们应借鉴教育满意度测量的研究成果,以顾客满意度测量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以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和居民的实际需求为现实基础,构建反映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特色的满意度测量指标,为社区教育满意度评估提供理论支撑,为社区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社区教育满意度测量的要素分析

上文提及,满意度的测量,重点是对产品和服务的感知测量。因此,对社区教育满意度的测量,我们首先要明确社区教育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社区教育的影响因素,据此来确定影响社区居民感知社区教育的测量点。

(一)社区教育的特征当前,我国对社区教育的定义,普遍地界定为以社区为服务范围,以所有社区成员为服务对象,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以促进所有社区成员的全面发展,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服务对象的整体性,面向所有社区成员。第二,服务目标的社区性。社区教育活动,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提高社区成员的素养,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二是通过各种社区教育活动,发展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发展社区居民的社区自治能力、培养社区文化和社区意识,促进社区成员归属感的形成,促进社区发展。第三,服务内容的多样性。社区教育的内容,是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和社区发展而进行的各类教育活动。社区成员需求的多元性和社区建设内容的丰富性,必然决定了社区教育的服务内容的多样性,例如它可以是正规教育,也可以是非正规的、非正式的教育;可以是职业技能培训的,也可以是休闲娱乐的。也因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实施形式的多元性和灵活性。第四,服务机构的便捷多样。国内外的社区教育发展经验表明,成功的社区教育,必须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因此,社区教育的承办机构,可以是政府行为,可以是驻社区的各种机构的行为,可以是社区成员自主发起等等。同时,便捷的距离也是服务机构吸引社区居民感知其服务的重要条件。第五,有形服务与无形服务并存。社区教育的服务形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硬件设施为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提供的活动条件和场地,例如图书及其相应配套设施、电脑、教室等;二是软件设施为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提供的具体教育学习活动及其相关管理,主要涉及的是各类社区教育机构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志愿者)的各类服务活动。第一类服务可以称之为有形服务,无论服务活动是否进行,这些服务条件都是可以被看到或者被感知的;第二类服务形式,具有非存储性,其存在是与服务过程紧密相随的,随着具体服务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第六,免费服务与付费服务并存。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老龄人口、青少年、以及下岗、失业、外来务工人员等低收入群体,因此,社区居民获取社区教育的方式,以免费服务为主。因而,服务取得的是否免费,是吸引社区居民是否参加、是否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社区教育的构成要素对于社区教育的构成要素,存在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服务对象来划分,有老年社区教育、青少年社区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等;根据内容划分,有技能培训、公民素质、休闲养生等等。我们认为,第一种分类方式容易导致社区教育内容归纳的不周全,第二种分类方式易于社区成员明了社区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但是,存在构成要素分类逻辑交叉重复的问题。再者,在实际的社区教育活动实施中,很多教育活动是相互交叉,综合进行的,因此,在构成要素的分析上,应最大可能地避免前两者分类方式的缺点。我们认为,社区教育活动的实施,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在其中,人员凭借相应的设施和机构,实施具体的活动项目。在这样的分析视角下,社区服务的构成要素,可以划分为人员、设施、机构、以及项目等四个要素。各个要素的具体内涵如下:1.人员:包括社区教育机构中专职工作者的配置及其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各类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社区志愿者建设等。2.设施:指的是社区教育机构为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所提供的相关服务设施及场地。3.机构:指的是承担社区教育服务职能的社区学院、社区分院、社区学校、社区教学点、社区活动中心、文化站等。4.项目:主要包括社区教育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类社区教育活动,主要指各社区教育机构设置的社区课程,例如职业技能类课程、公民文明素养类课程、生活保健类课程等,它可以分为有形存在形态(例如课程教材、课程资源)和无形存在形态(例如讲座、活动等)。虽然各个社区的服务项目不尽相同,但以社区课程为主的“项目”作为构成要素之一是不会改变的。综上,我们认为,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是否满意,是一个整体性的评价,这个整体性评价的形成,来自于社区成员对构成社区教育服务的各个要素的具体感知,因此,测量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应该以人员、设施、机构、以及项目为具体测量点。据此方法,满意度测量结果才能明确反映出影响社区居民满意度水平的具体因素,从而为社区教育的活动改进和质量提升提供确切依据。

三、社区教育满意度测量的指标构建

(一)社区教育满意度测量的模型依据顾客满意理论、顾客满意度测量模型理论、以及社区教育服务构成要素分析结果,我们构建了社区教育满意度测量模型。模型显示出:1.社区教育满意度测量模型,具备了满意度测量模型的基本特征,揭示出社区成员的社区教育满意度,是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的期望,与他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实际感知,进行比较所形成的心理状态。2.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的期望,具体表现为他对构成社区教育服务活动的各个要素的期望。3.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的总体满意,是基于他对构成社区教育服务活动各个要素的具体感知和满意基础上,形成的对社区教育的整体性评价。4.当前,我国的社区教育服务,有免费和付费两种获得方式,因此,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服务的感知,由两个方面构成: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从当前社区教育服务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社区成员对价值的感知途径是通过设施和服务项目的使用,因此,社区成员通过人员、机构、设施、项目四个要素感知质量,而仅仅从设施和项目两个要素感知价值。因此,我们认为,本研究构建的社区教育满意度测量模型,遵循了满意度测量模型的基本结构,反映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服务的基本特征,从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两个层面,将社区教育服务的感知对象分解为人员、机构、设施、服务项目等四类测量点,因而模型具有较好的现实操作性。

第2篇

(一)社区教育网络课程课程与网络融合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教育形态,这就是网络课程。《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2008)》明确了网络课程的概念: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7]网络课程在学历教育,特别是远程开放教育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非学历教育中也被逐步重视起来,比如干部教育领域。近些年,伴随着数字化社区建设,网络课程在社区教育领域也逐步得到应用。但总的来说,目前社区教育领域开展网络课程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社区教育网络课程的定义尚不多见。陈乃林认为,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就是“借助网络将社区的内容呈现与教学实施进行有效整合”[8]。李惟民认为,社区教育网络课程,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社区教育目标和现代教与学理论,通过所设计和制作的网络学习环境与课件,表现学习内容和组织学习进程,支持自主学习、灵活学习和有效学习,是基于网络的社区教育课程和基于社区教育的网络课程的组合。[9]理解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应注意这样几点:社区教育网络课程“首先是课程,它应该包含课程的一切特征,如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等”,[10]课程不管有多少含义,一定的内容和实施进程是最关键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它一定要体现‘网络’的媒体属性。再次,网络课程应体现网络的教学特征,属于非面授教育,教与学的双方在时空上是分离的,因此,教学理念、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考虑问题。”[11]此外,还应该注意社区教育的非正规教育属性。我们一般将社区教育划入非正规教育范畴。正规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非正式教育具有自发性、自为性、自愿性,非正规教育则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种中间过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建设社区教育网络课程,既要保证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又要注意提高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河北终身学习在线”平台自建课程即属于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社区教育课程中最具特色的是区域性专题,如区域性历史、当地著名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区域内各类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当地特有的动植物、不同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多元文化、地方贸易和经济资源、产业及职业特色等,所有专题都可以列入课程创编的范围”。[12]基于此,我们借鉴李惟民的定义,将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的概念表述如下:以实现社区教育目标为目的,以终身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为指导,基于网络设计的,支持自主学习、灵活学习和有效学习,体现特定区域特色的专题学习内容和组织学习进程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的总和。

二、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分析

(一)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实践在“河北终身学习在线”平台设计和创建阶段,我们便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确立了特色化、本地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原则,以便丰富资源类型。1.适应本地居民学习需求,开发乡土特色课程在平台创建阶段,我们便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专门设计了“燕赵回眸”和“跟我学”两个具有河北特色的栏目。“燕赵回眸”以河北人文、历史内容为主,建设不同类型的网络视频课程10门。“跟我学”以河北地方特色的文化体育、养生益智、生活知识与技能等内容为主,建设网络视频课程9门。2.根据现有条件,开发多样化课程本次自建课程,大部分为视频课程。其中多为新录制课程,“学唱地方戏”和“学剪纸”为从剧院和电台搜集并改造的课程。“跟我学礼仪”为学校年轻教师编制的动画式课程,该课程在2013年教育部“优秀网络课程及资源征集活动”中通过了评审,经过重新改造后成为社区教育网络课程。3.立足学校现实,探索课程建设机制据了解,目前全国电大系统中教学资源建设普遍存在着职责不清、主体不明的问题。很多省级电大设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资源建设处等资源制作部门,但是,由于人员缺乏,专业分工不健全,这些部门往往只能承担管理职责,或作为技术主体,都难以独立承担资源建设任务。教学设计、组织策划等工作要靠其他部门人员完成,部门之间协调存在着困难,扯皮现象经常出现。在本次自建课程试验过程中,我们努力完善资源建设制度,积极进行以项目组为组织和运行模式的资源建设机制探索。虽然由于人手少,存在着多角色兼任现象,但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十分注意强化参与者的角色意识、职责意识。

(二)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资源应用分析我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Excel软件,针对学习者发帖信息进行了初步分析。“河北终身学习在线”两个栏目共制作19门课程,网站开通近一年以来,引起了很多学习者的兴趣,我们对学习者的点击和发帖信息进行了初步统计(见表1和表2)。1.点击数分析从点击数来看,“跟我学”栏目每门课程平均点击数为1737人次,“燕赵回眸”为218人次。“跟我学”课程要远高于“燕赵回眸”。表明公众更喜欢休闲健身、文体娱乐类课程。“跟我学”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与公众生活相关度较高,容易受人青睐。“燕赵回眸”更多地具有正规学历教育课程的色彩,通俗性、娱乐性成分较少,显得曲高和寡。这说明公众更喜欢通俗性、娱乐性和趣味性较高的课程,因此,课程资源建设时,一定要在这些方面狠下工夫,特别是历史文化类课程更需格外注意。2.发帖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燕赵回眸”和“跟我学”两个栏目课程共123个帖子,其中无效帖子7个,有效帖子为116个。跟我学93个,占80%,平均每门课程发帖10.3个;燕赵回眸23个,为20%,平均每门课程发帖2.3个(见图1)。因为帖子数较少,这里的分析可能仅具有相对意义和参考价值。(2)帖子分类。根据内容可将帖子分成四类:a.评论类。包括对网站、栏目、课程以及主讲人的评价。例如,学习了“商务礼仪”课程发帖“挺好的这个网站”。学习了“太极拳(4)”课程发帖“庞大明会长讲得好,通俗易懂。”这类帖子反映了学习者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b.提问类。包括针对讲授内容的问题或与讲授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学习了“摄影创作如何正确使用光圈”课程发帖“抓拍时,光圈和速度顾不上调,用P档效果又不好是什么原因?”这类帖子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深度。c.感触类。包括学习完课程以后由课程内容引发的认识、感悟、感想、抒情等情绪性表达。例如,学习了“摄影构图”课程发帖“我领悟到好的照片会说话。”学习了“河北古长城”课程发帖“长城的历史太悠久了,我国的瑰宝啊!”这类帖子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深度。d.其他类。包括难以划分到上述三类中的帖子。例如,“个人礼仪”课程可能是一度看不到内容,有人发帖“怎么没有内容啊?”还有人提示,“用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用兼容模式就可以看了。”学习了“特殊天气摄影”课程发帖“见过特殊天气———风、雨、雾霾、雪的好照片。推荐一个冰雹天的获奖照片。”这类帖子也能反映学习者学习兴趣、学习深度、协作学习等多方面情况。(3)数据分析。“燕赵回眸”栏目课程帖子数量太少,其中,感触类、其他类和评论类帖子为10个、10个和3个,分别占43%、43%和13%。没有提问类帖子,说明学习者学习深度不够。“跟我学”栏目课程帖子数量相对较多,但极不平衡,且有明显的集中倾向(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两门改造课程“学唱地方戏”和“学剪纸”均为0个帖子。一方面,表明这两门课程居民学习需求较低。在张燕农对北京东城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调查中也有相同的趋势,剪纸31.2%,戏曲25.6%。明显低于摄影51.2%,文明礼仪58.4%,[13]可以与本研究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对两门课程还应具体分析。从制作形式来看,“学唱地方戏”是教学形式的课程,有教有学,而“学剪纸”是电视台专题片改造而成,属于欣赏类课程。结合点击数来看,“学唱地方戏”和“学剪纸”分别为1372人次和464人次,虽然都低于“跟我学”栏目点击平均数,但两者相比较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表明学习者更喜欢能够给予学习过程指导的教学式课程。“学摄影”发帖数较高,占“跟我学”栏目的69%,其中,评论类和提问类帖子也比较多,分别占“跟我学”栏目的25%和16%(见图3)。表明公民对摄影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都较高。“学摄影”课程发帖率高还有一个原因,即主讲人为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河北电大教职工。表明专家的身份特征对于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影响。

三、关于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相关思考

通过本次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建设与应用经验,发现了许多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教学等问题的思考。

(一)社区教育网络教学要不要开展,以及如何开展应该看到,目前“河北终身学习在线”课程教学功能还不够完善,无交互教学,缺少教学支持服务环节;学习主体呈现散漫状态,缺少组织与管理。因此,导致课程资源使用效果不甚理想。王林兴等认为,社区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的公民补偿教育、公益性教育,其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只要方便公民、有利公民,不受任何制约。[14]我们认为,即便是非正规教育,也决不是教学无目的、办学无计划、质量无标准,它只是相对于正规教育的规范性而言。它的教学目的、内容更接近学习者工作和生活实际,并非无据可依,随意而为。与正规教育相比,它更重视主观能动性、责任意识、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强调自主性和自愿性。再有,随着社区教育机构的日益发展,其教育教学必然越来越规范化,在终身教育语境下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将打破既有界限,回归教育的本真状态,有支持的远程教学理论也必然会引入社区教育领域。因此,一定的网络交互教学是必要的,至少网络课程不能处于完全无人照料状态。那么,社区教育如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呢?首先,借助实体教育机构提供学习支持。随着社区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的教学能力将不断增强,因此,社区教育教学可以通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借助社区教育机构的教学力量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其次,开展互助学习。教育机构应有意识地多组织学习者开展合作学习,促使学习者互相提供学习支持。

(二)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评价如何进行学习评价目的是检验和促进学习效果,因此,评价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评价方式、评价目的应该根据评价需要有所不同。首先,随着学分银行功能日益完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将越来越畅通,这就会使更多的学习者产生包括学历在内的多种诉求。对于有学历需要的学习者,不仅需要学习评价,而且,评价必须严格规范。其次,对于那些只有非学历需求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以奖代评等方式增加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深度,提高学习效果。

第3篇

社区教育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出现,而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社区教育资源是指社区内一切可供组织、开发和利用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社区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社区教育资源合理、有价值的开发又能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中,社区教育的发展和社区资源开发利用是关键所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教育发展的程度及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能否全面实施。

二、开发喀什市内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

喀什市是一座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民族特色浓郁,是一个文化交融的城市。喀什市是喀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宗教中心,其在整个新疆地区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自从2010年开始,党和政府决定把喀什建立为经济特区,主要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以超常规发展步伐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在这样的背景下,喀什需要进行社区教育建设,需要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教育是第一生产力,社区教育切实的受益于每一户居民,能为整个南疆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在建立终生教育体系及全面落实学习型社会,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中,社区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愈发觉得教育的重要性,且教育的时间和方式不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尤其自1999年至今,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迅速,而关于国内的社区教育中教育资源开发理论及实践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喀什市区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设定课题,成熟的社区教育资源分析及行动研究,帮助喀什社区教育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和深度,实现喀什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发、完善、优化升级。其价值在于,根据喀什实际社区情况为市内社区教育资源开发提供可行性理论支持和可操作性模式。这不仅促进当地各民族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当地的维稳工作和经济的发展会形成有力支撑,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目标及全面落实学习型社会出一份力。

三、喀什市内社区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为了了解喀什市内社区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笔者在喀什市鸿福社区、大众蓝湾社区、惠城社区、恒昌社区、山水文苑社区、邮电新村社区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为汉族居民、维族等少数民族居民,包括各社区的社长、楼长、大中小学的学生、教师、医生、公务员、商人、务工人员、退休老人等,调研形式为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对现在居住社区的想法、建议,对本社区未来发展的期待等,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喀什市内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发面临以下问题:

1.政策机制不完善和资金投入不够。

喀什现在的社区发展状况属于起步阶段。要想长久维持社区教育全面、和谐、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对社区建设关注不够、投入不多。例如,许多社区的阅览室、活动室空间较小,想要扩建,却没有资金支持。

2.居民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知之甚少。

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居民,甚至一些政府部门对社区教育的理解不透彻,不知道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后,能成为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上的一笔财富,当然也没有如何去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识。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政府到个人,均对社区发展和社区的优秀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的关注度远远不够。

3.基础设施不健全,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基础设施是社区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喀什市部分社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甚至没有。有些社区连社区居民学习、开会的场所都不具备,有紧急的事情在社区的空地上通知解决。像综合活动室、资料阅览室、运动健身器材方面也是大部分社区所不具有的。由于喀什市内社区教育起步较晚,从事社区教育的专业人员很少。喀什很多社区中关于社区教育这一方面没有人负责管理。而喀什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离不开进行社区教育的专业人员。所以,社区教育专业人员的短缺是当前开发喀什市内社区教育资源的一个瓶颈。

4.没有建成信息化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喀什地区地处偏远,地理环境不占优势,而且喀什市各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没有落实到每个社区,这样关于各个社区发展动态以及通过网络技术了解内地先进社区教育最新状况受阻。社区间沟通互动少,缺少资源共享平台,这样会影响社区的中长期发展。

四、有效开发喀什市内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议

1.完善社区机制,加大资金投入。

喀什社区教育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扶持。这其中包括社区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机制的建立。社区有了合理地规章制度才是社区正常、和谐、有序发展的前提。划分好上下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各级管理部门协调统一完成好社区内部的工作。喀什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离不开三方主体的三多支持,而尤为重要的是政府的支持。政府每年专项拨款到各社区用于各社区的发展建设是社区建设强有力的支持。

2.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动员各社区有声望的维族和汉族代表定期进行以“团结•和谐•发展•创新”为主题的社区宣讲活动,在社区的宣传栏中多介绍民族团结协作的事迹和照片,多组织民汉一家亲的亲子活动,把社区团结稳定的宣传工作真正的从娃娃抓起,让等各民族居民在观念上、认识上、心理上认同、接纳社区教育,对社区有归宿感和依赖感。

3.加大对社区教育实体的投入和专业人员的培养。

有效的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离不开相应基础设施的配备,我们调研发现,很多社区没有基本的多功能活动室,供社区居民学习阅览的图书室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需要政府管理社区部门、社区、居民的共同出资建设,尤其需要政府支持。针对喀什社区教育专业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我们一方面可以联系当地高校,争取他们的支持,利用其相应的专业师资展开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随着援疆政策出台以及对口城市的大力扶持,我们可以请对口城市的专家给予建言献策,推动社区教育发展。

4.建立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

第4篇

1.社区教育的内容丰富。针对农村社区服务对象的不同,大力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培训工程);针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程”,针对现代产业工人的技能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提升民众素质的“新市民”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人文化艺术教育等。这些社区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各镇社区教育及各市民村民学校分别承担。

2.社区教育的师资主要由社区周边的中小学义工教师组成。比如,依托住在附近的中小学教师及退休教师,为青少年做校外辅导;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或个人开办书画培训、围棋培训、剪纸培训等。另外,有些协会开展的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具有相同爱好的社区群众,例如,文定社区的摄影协会,城中社区的音乐协会、书画协会等。目前,江阴市已构筑了一个包括1个省级实验区、2个无锡市级实验区、10个江阴市级实验区的社区教育实验平台,从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上推进社区教育实验,社区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级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社区教育功能不断完善,教育形式逐渐丰富,地位也日渐提高。然而,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二、社区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江阴市现有社区类型如下: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城郊结合部社区。作为一个县级城市,江阴原有的城市范围比较小,更多的是农村社区和城郊结合部社区。城郊结合部是介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和农村社区之外的第三类社区。这里的居民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不高,道德水准、生活习惯、文明意识等都与城镇发展要求距离较大。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造就社区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吸引力十分必要。社区教育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社区居民的公益精神、参与意识、互助精神等社区认同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社区凝聚力。而依靠居民、服务居民的社区建设,社区发展也必然推动居民社区意识的形成、社区凝聚力与吸引力的增强。所以,社区教育与社区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居民的社区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社区教育和社区管理也是长效管理的过程,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发展社区教育。

2.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社区教育经费。由于在社区教育管理建设中没有一个专门负责的领导机构;由于各部门条块负责导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职权有限,不能有效地对各种教育因素加以整合;由于缺乏系统的社区教育管理政策支持,社区教育在政策制定上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影响了社区教育的科学发展。我们需要赋予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资源的使用上有更大的权限,使其能够组织协调社区各种教育资源,形成一个大社区教育的氛围。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区级层面按照常住人口人均2元标准设立专项经费,但是社区教育的经费与其他经费一起由政府部门统一下拨,由于经费有限,社区教育的活动经费就得不到保障。在现有财政无法加大投入的情况下,一方面,社区可以通过技能培训服务收取低廉费用,或通过企业支持、吸引社会教育机构入驻等筹措社区教育经费;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化运作,用成效显著的服务争取专项公益资金的支持,或是组织申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如澄江镇成教中心校的月嫂免费培训,期期爆满。类似的培训完全可以收取少量费用补足教育经费。

3.因地制宜发展社区教育,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社区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乡镇,政府投入大,社区教育发展较快,社区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多,社区居民意识发展较快,对小区易有归属感,社区管理及建设顺利开展,如新桥镇的绿园社区和康定社区等。在经济欠发达的乡镇,社区教育开展得较少,如计生教育、法制教育、交通治安、青少年暑期教育等。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在农村社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如在青阳镇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在企业较多的乡镇开展针对工人的技能培训,如电焊、服装、毛纺等初级工培训;城市社区则主要是文化艺术教育、服务业技能培训等。社区的教育资源包括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中的资源。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中的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资源,除了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还可以解决社区教育资源短缺和不足的问题。社区内各种企业、科研机构、医院、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机构蕴藏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社区教育应该充分了解并利用这些资源,使其为社区教育服务。

4.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社区教育管理队伍从数量到质量上难以满足社区教育管理发展的需求。现在很多地区还缺少一支专业的社区管理队伍和一支适应社区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不少乡镇并没有专职管理的教师,只是兼职管理社区教育。这势必影响社区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影响对社区资源的统筹规划,从而影响整个社区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社区管理队伍和一支适应社区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要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师资队伍也要以专职培训教师为骨干,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内教师、专家、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在校大中专学生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使他们成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要制定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岗位规范,开发针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课程,依托有条件的高校,建立若干个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中心,把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的学习管理机制和一个完备的评估机制。

第5篇

目前社区幼儿教育实施主要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幼儿园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将幼儿教育任务全部寄托于幼儿园教育,对社区本身的教育功能以及社区家庭本身的教育缺乏组织。在幼儿园与家庭联系方面,家园联系方式主要是家长开放日、幼儿园亲子活动、家园联系手册交流等方式,社区在其中并未发挥其作用。形成了幼儿园与家庭及社区关系的断层。

二、优化社区幼儿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建立社区教育有效管理体系

(1)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于社区幼儿教育的监督与管理。建立社区幼儿教育管理体系,使社区幼儿教育管理专门化、独立化。加强社区学前教育过程中的部门监管作用,建立对应的督导制度。建立社区幼儿发展的评价体系,规范社区幼儿教育,保证社区幼儿教育质量。

(2)建立相应的社区幼儿教育组织机构。建立组织机构——社区幼儿发展指导中心。教育主管部门协调社区幼儿服务机构,动员全社区的力量参与、督导社区幼儿教育的实施,建立社区幼儿教育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社区幼儿教育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与服务机制。

(3)争取经济支持保持良性运作。社区幼儿教育运转主要依靠政府机构的经济投入,除此之外它还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可以广泛寻求社会中企业、团体或个人的资金赞助,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分配运用教育资金,将教育资金落到实处。

2.有效利用社区幼儿教育资源

社区幼儿教育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探索资源共享的途径。首先基于对于社区的调查,充分利用社区内有效的幼儿教育资源,例如学校、公园、博物馆等,可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场所。如果社区内有高校,更可利用高校浓厚的人文气息,感受高校校园文化,运用高校对应的设备设施为社区幼儿教育服务。其次幼儿园教育也是合区幼儿教育中主要资源之一。一方面幼儿园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教育内容源于生活,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支持幼儿在社区资源的平台上操作探究,自主学习,促进幼儿园教育的深化。另一方面社区也可利用幼儿园自身鱼儿的专业条件服务社区,共同组织社区幼儿及家庭活动,实现幼儿园的教育与社区环境的融合。最后,幼儿教育资源在社区的利用需要家长的主动参与,一方面家长自身也是社区教育的有效资源,另一方面社区幼儿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参与才能实质性的实施。挖掘社区教育资源致力幼儿发展,对应地也可引导幼儿参与社区活动,以此反作用于社区,一方面有利于幼儿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社区发展,使幼儿教育和社区资源之间的实现行之有效的交流。

3.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区幼儿教育实施机制

第6篇

1.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国内外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高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符合国际国内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二者结合十分必要。首先,这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伴随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教育在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中占重要位置。而我国的社区教育与国际相比,尚处在起步阶段,与高校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突破。其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普惠范围的扩大,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建立一个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教育和学习服务的终身教育系统显得尤为迫切。高校教育通过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将有助于这个系统的早日建成,持续不断地满足居民终身学习的愿望。再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过程涉及到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对于存在于转型期社会中的成员,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体系,来武装自身理念,适应转型。这种观念体系的建立,大学精神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于转型期社会。

2.高校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支持社区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

首先,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优化社区教育质量,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我国的社区配套建设尚不完备,教育设施及资源非常有限。多数社区仅具备少量可用于开展社区教育的场所和设施,高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弥补社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其次,高校拥有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能够协助社区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特别是在制定课程制定、教师管理等方面,高校能够为社区教育走上规范有序的道路保驾护航。再次,高校拥有先进的文化优势,能够保障社区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对于社区文化来说,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对塑造和引领社区精神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有助于规范社区行为。

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的几种形式

1.开放教学硬件设施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中,最普遍的形式是面向社区开放操场、运动馆、教室、图书馆、文化艺术馆等教学硬件设施。有些高校还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运动设备和学校特色展馆等面向社区开放,充分发挥了硬件上的优势,弥补地方开展社区教育在教学场地、设备等资源上的不足。

2.输送高校人力资源

向社区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也是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类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志愿者资源两方面。有的高校与社区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向社区输送教师和相应的培训课程,针对社区需求开展生产技能、思想教育、健康保健和文体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培训。在校学生一方面利用专业所学,在社区教育课堂上担任讲师,另一方面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或文体活动。

3.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及课程资源

许多高校通过互联网搭建教育学习平台,开设网络媒体课程,弥补了社区教育形式以文娱活动为主的缺陷,扩展了社区教育内容,提升了教育层次。在课程资源方面,一是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课程(包括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社区居民可与在校学生同步学习;二是针对社区教育需求,为居民定制各类课程。

三、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通过高校社区双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社会的意识与理念尚未普及,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试点实践

加强高校对参与社区教育的价值的认识,与社区建立相互认同、理解、沟通、支持的互动关系是促进二者合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目前,双方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意识仍不够普及。部分高校认为参与社区教育并未对学校发展带来直接收益,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些社区教育组织者认为,高校教育层次和水平较高,而社区教育的受众层次较低,对高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需求的匹配度持怀疑态度。双方的这种观念,可能从根本上阻碍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校和社区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的理论引导,协助高校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在部分地区开展高校和社区合作的试点实践,以实际效果推动二者的进一步互认。

2.高校与社区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尚不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承担起沟通角色

仍有许多高校与社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制约了二者的长期合作。目前已开展的合作多是依据上级管理部门的阶段性要求,或高校与社区之间依据个别社区的教育需求开展的短期合作。高校与社区分属两个系统,二者各自封闭独立,如何使二者达成合作有一定难度,第三方的提领和协调十分必要。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发挥行政权利在协调学校系统和政府基层管理系统中的有效力量。作为协调者和中间人,帮助学校和社区打破壁垒。可将高校与社区的合作管理纳入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建立明确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3.针对高校教育资源应用于社区教育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备,亟需对经费来源、资源管理与维护、评价机制等具体问题建立明确的规定

第7篇

1.1理论框架

《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FunctioningDisabilityandHealth,ICF)模式。2001年,在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一致签署协议认可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提出从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参与等3个部分评价残障人员的功能状况,并且强调社区环境对残障人员健康的重要影响。ICF认为,在考虑个体健康状况时需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体自身的功能及结构,与个体活动及参与。个体自身功能是指机体生理心理功能,而个体结构是指机体的器官肢体等组成。这个层面的具体功能包括意识、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肌力等。个体活动及参与是指个体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具体能力包括学习及应用知识、完成基本任务和指令、沟通、移动、自我照顾、日常生活、与外界沟通互动、社区社会生活。第二个层面是影响个体健康状况的情境,包括环境因素及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对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起着重要作用,涉及从家庭成员到社区健康工作者及政策多个层次。由于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在ICF具体分类中不作考虑。ICF认为,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是自身健康状况和背景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强调使正在经历或可能经历残疾的人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获得参与家庭及社会的能力。ICF摈弃了以往生物模式下对康复的认识,而将残疾视为一种社会问题,指出在实施康复活动时需要考虑一系列描述个体生活背景的环境因素,适合作为指导康复工作的理论框架。社区康复强调医学、社会及权利的综合体现,是以残障人士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整合社区内卫生、教育等资源,为残障人士健康、教育、谋生、社会及赋能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比较ICF理论及社区康复内涵,不难看出,两者都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及其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力求达到残障人士参与功能的最大化。因此,运用ICF作为理论框架指导高等社区康复护理课程的构建可以保障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专业性。

1.2教学目标

在ICF理论指导下,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该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大方面: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意领域。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在认知领域能阐述社区康复护理的核心概念,识别常见残障类型并提供早期康复干预指导,应用康复功能评定方法评估护理对象身体功能状况,应用社区康复理论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包括适宜的家庭训练及护理要点);在动作技能领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康复技能(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并适宜应用于残障人士,创造促进护理对象康复的情境;在情意领域具备对社区残障人士及家庭的同理心,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1.3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或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该阶段学生已经完成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课程的学习,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知识及康复技能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考虑《社区康复护理》与《社区护理》在同一时间段开课,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社区护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对社区康复内容的系统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4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1.4.1内容设置依据ICF认为,对个体健康状态的评定,应考虑到个体自身的功能及结构,个体自身活动及社会参与情况,而这些受到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社区康复护理》课程中强调突出在对个体自身功能及结构了解(康复功能评定)的基础上,考虑提供适宜的外界环境(社区康复环境构建),开展适合于促进个体自身功能改善的活动及社会参与(社区家庭康复护理)。

1.4.2课程内容《社区康复护理》的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授课及实践两大部分。基于对ICF的理解,理论授课着重于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社区康复护理基本概念及理论,包括ICF理论概念,社区康复核心概念,及社区康复护理发展等。第二部分为康复功能评定,具体授课内容包括常见残障种类、康复评估、早期康复干预等。该部分内容与传统康复专业课程类似。第三部分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参考ICF中的活动与参与,即进食、入厕、穿衣、沟通、行走等,具体内容包括常见疾病康复要点、康复技术(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及家庭训练。该课程在讲授康复专业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突出社区康复护理的特色,如营养问题、排泄问题、膀胱功能训练、皮肤完整性、心理问题等以专题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学习。第四部分社区康复环境构建,ICF中强调充分考虑社区环境中家庭、健康工作者、康复政策等对残障人员的影响。授课内容上通过分析讨论现有国内外康复政策及服务,分享国内外社区康复的成功案例,在与残障人士及家庭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家庭访视及居住环境的改造,并为残障人士参与社区活动创造条件。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涉及讲座、专题讨论、模拟教学、学生汇报、成功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社区康复实践是《社区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康复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实践,以解决残障人士的实际康复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校内实验及社区生产实习两部分。校内实验用于促进学生功能评定能力及康复技能的掌握。生产实习在教学社区完成,6~8人为1个实习小组。由于残障人士的康复需求及家庭社区环境各有不同,因此,采用以患者功能障碍为中心的实习理念,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特点及需求制定并实施具体康复计划,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对残障人士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及干预,并通过对社区环境、健康服务及健康政策的了解,促进残障人士回归社会。

1.5教学评价

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社区康复护理》课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不仅评价学生康复护理理论及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强调在实际社区情境中知识应用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其中包括形成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在教师评价基础上,融入学生的自评及他评,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评价方式上包括理论考核、课堂讨论、小组汇报、康复问题的综述文章、实验室模拟康复技能考试、社区康复计划撰写及实施、社区实习反思日记等。

2小结

第8篇

1.做好规划和前期调研目前,社区教育教材在开发上存在无序和混乱的状况,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教材开发前期,应针对社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好教材开发的总体规划,制订出一定时期内教材开发的目标和种类,并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执行和实施。在开发某一种教材前,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充分了解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实际需求,以保证开发目标的实现。

2.充分依靠教师、服务学生教师应是社区教育教材开发的主体。在开发教材时,一是要打破教师长期从教形成的惯性思维,敢于大胆否定,跳出条条框框进行创新。二是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促使教师把丰富的教学经验转化为理性思考。教材只是一个载体,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最终目的是为了他们能够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因此,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要广泛吸取社区居民的建议和意见,充分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3.注重经验性社区教育教材既有知识类教材,也有经验类教材。在社区教育教材开发的初期,一般应以经验类教材为主,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考虑其知识性。这主要是因为社区教育的参与者比较注重学习的实用性,他们往往希望学习的知识能够及时派上用场,而并不太看重理论性的知识。

4.应用现有的教材成果社区教育的各类教材既可自行开发,也可以酌情引进。教材的开发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里不仅有工作的成果,还要靠资料的积累;不仅有实践的创新,还有理论的提升;不仅有对一般理论的解读,还要有对社区教育特色的把握。因此,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汲取现有的教材成果,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做出创新和发展,使教材的实用性、可读性不断提高。

二、社区教育教材的主要评价标准

1.看选题社区教育教材选题应紧跟城市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要注重市场导向的原则,找准市场需求和本地产业的特点,选择本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的培训内容来组织教材编写,为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产业发展服务。二是要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教材涉及面要广,包括学历教育、技能教育、科普教育、人文教育、养生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同时,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

2.看内容每一部教材都要力求画面精美、内容精彩、制作精致,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了使社区居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每一部教材都要经过严格把关,请专家审核,看内容是否全面,提法是否科学,技术要领表达是否准确,操作流程是否规范;请同行品鉴,看教材制作是否规范,章节设置是否合理;请部分读者阅读,看内容是否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通过这一过程,教材的可读性、实用性和吸引力可以得到全面保证。

第9篇

无锡市比较重视老年教育工作。2009年,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列入终身教育体系;市老年大学要成为全省一流、国内领先的老年教育阵地和品牌,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虽然近年来无锡市老年教育工作取得较大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市老年大学为龙头,市(县)、区老年大学为骨干和基础的老年教育网络体系,但是每年全市现有老年大学招收学员的额度还不到3万人次,老年群体入学率仅为3.3%。因此无锡这几年出现上老年大学“连夜排队,一座难求”的现象。面向普通大众开展老年教育的实践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大众化老年教育模式,尤其是基层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不少困境和问题:一是社区老年教育覆盖面窄;二是社区老年教育的实际参与率低;三是社区老年教育的资源匮乏;四是社区老年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单一;五是老年教育规划与管理体制不完善;六是社区老年教育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七是社区老年教育师资力量比较匮乏。

二、对策与思考

1.理顺管理体制,成立社区老年教育领导管理机构

社区老年教育的持续、健康、全面、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市集中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从根本上解决社区老年教育工作中诸如制定发展规划、纳入年终考核、加大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加大政府对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的支持力度,并要求和督促各级涉老部门将社区老年教育列入规划、列入财政、列入统计、列入考核,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加强社区老年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杜绝社区教育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各社区应专门制定社区老年教育的管理规程并付诸实施,而不再仅仅凭借个人经验或口头指示开展社区老年教育工作。

2.加大对社区老年教育办学条件的投入

社区老年教育不仅是老龄事业,而且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老年教育只有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才能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经费不足是目前社区老年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经费投入,要将社区老年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体系,最好以条规的形式规定社区老年教育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另一方面,各街道办和社区要积极为社区创收和争取社会力量的鼎力支持,将社区老年教育活动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多开展一些为社会和社区服务的老年教育活动,以使社会的各级力量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教学场地及其设施问题是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而目前调查发现,教学场地及设施有限一直是困扰很多社区的“老大难”问题。各社区居委会虽然都配备老年活动中心,但实际上因为种种原因,真正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并不多。有的被居委会转租以充实社区办公经费,有的干脆挂锁闲置,从而影响了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社区要加强教学场地及其设施的建设,兴建各种适合老年人课内外活动的场地,购置多样化的教学器材和健身器材,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教育活动和健身需求。社区要强化管理意识和管理方式,加强与市内外老年大学、其它社区及周边学校的联系和磋商,确保社区老年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3.加强社区老年教育专业队伍建设

一支专业的管理和教师队伍是老年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基础。现阶段,社区老年教育队伍主要有以下来源:一是从市、区老年大学或高校聘请的兼职教师,二是社区干部,三是社区老年教育志愿者队伍。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社区内的人力资源,聘请社区内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一技之长、热心社区老年教育事业的退休老年人任教,尽快建立全市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师资信息库;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广大志愿者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服务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志愿者服务社区老年教育的组织网络。志愿服务内容的提供要重视社区老年人的接纳性,要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评估。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提供针对性、差异化的教育服务,如开展不同种类的符合不同层次老人的兴趣班,坚持以老人为本,尽最大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保证志愿者所提供服务质量,志愿者在上岗前需要接受一定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包括老年心理学、社会工作、职业道德等课程,以便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社区还应根据志愿者所学的专业特长,设置专业化的社区老年教育服务项目,促进社区老年教育服务队伍的专业化。

4.合理设置社区老年教育课程

课程是社区老年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学是促进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老年教育中的课程编排与组织形式大同小异。不同区域、不同背景、不同个性特征的老年群体所开展的老年教育活动,并没有充分凸显老年人群体的教育需求和主张。很多老年人只是在这种固有的课程模式中尽量寻找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一旦没有收获或教育需求不能满足,只好放弃。因此,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要精心设置,课程内容要切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诉求,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现实问题和生活困难。只有课程内容的设计紧贴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实际,才能符合他们的教育学习需求,才能达到社区老年教育的根本目的。失落、孤独、寂寞是绝大多数老年人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呈现的普遍特征。社区老年教育应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以“讲求实效”和“按需施教”为原则,以提供文化知识为经,以提供精神情趣为纬,开设具有广泛性、趣味性、层次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在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中,为提高实效性,不仅要重视课程内容,还要关注课程形式。可以开发社区老年教育微课程,通过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将精彩的课程教学活动录制成5至10分钟的视频文件,从而将课程精练、有效、便捷地向社区老年人群推广。

5.探索和推广社区老年教育的数字化学习

第10篇

1.我国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文化教育是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此后,社区文化教育的内涵被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现代国际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普遍增强。世界各国也都日益重视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现代意义的社区文化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上海市闸北区社区文化教育委员会率先成立,使社区文化教育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发展。2002年,辽宁省沈阳市首创“社区科普大学”。十多年来,沈阳社区科普大学不断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已创办分校275所,市级重点分校总数已逾百所,在校学员1.3万人,讲师团教师1200名,组织课堂教学8.9万课时,培训学员222.6万人次,开展第二课堂科普活动3000余次,参加科普活动人数达60万人次。志愿者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社区科普大学已经成为全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2011年6月1日,“沈阳社区大讲堂———百万市民数字化在线学习惠民教育工程”启动。此次活动着力打造十个国家级学习型社区示范点,建设百个网站,实现了同时视频学习1000人,在线学习10000人的工作目标,每年社区教育覆盖百万人次。通过社区大讲堂,沈阳将构建全市社区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巩固沈阳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素质。

2.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主体: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在我国推进科普文化教育的进程中,青少年的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学校教育范围内的课堂教学为主的科普文化教育;二是以校外教育为主的各级各类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其具体内容是通过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课外学习计划、非正规教育项目、科技馆活动、科学调查体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形式开展科普文化教育活动。而全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作为主体承担了关于青少年的各种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任务。(1)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中心)是中国科协所属社会公益性机构,从事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传播科学,开展示范性、导向性科学普及活动,组织青少年科技竞赛的工作,是中国科协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向公众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力量。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年轻一代对科学的热爱,使他们树立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2)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是辽宁省科协所属的社会公益性机构。该中心担负组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的任务,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是辽宁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向青少年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心设置专门机构,常年组织“大手拉小手”、百名专家进社区、科普大篷车巡展,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航模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科普知识内容。

二、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普教育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公众接受科学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我国目前尚处于“公众接受科学”阶段。我国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基本处于专家对公众的科学知识传播普及,公众被动接受的阶段。而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更是存在着种种不足。

1.青少年科技竞赛类活动多,科技活动缺乏创新形式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于青少年的科普活动除了学校课堂教学设置的科技课程之外,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就是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国际国内的科技创新大赛、夏令营、冬令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形成了一些效果显著的品牌活动,但科技竞赛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科技竞赛活动以国家科技部门主导、各地科技部门承办实施的形式在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提高青少年科技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是我国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传播的成功方式。但存在的比较显著的问题是:一是太过于依赖这种形式,难以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种科普形式有效衔接、形成系统;二是缺乏创新形式,青少年科技活动数量多,但多数活动方式雷同,形式陈旧,大多是学科竞赛、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形式;三是功利性比较强,学校和学生参加竞赛往往带有功利性目的,科普文化教育的主体地位反倒没有突出。

2.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对象倾向于中老年人群体

我国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沈阳市首创的科普大学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沈阳市科协与沈阳市科技局对市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沈阳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5.8%,比沈阳2001年的2.4%增长了3.4个百分点,比2004年增长了1.93个百分点,呈快速增长态势。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科普实践参与活动,如在“节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沈阳市有150个活动小组,5万多名青少年在中国科协网上申报体验数据,申报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但通过刘娇在2009年针对沈阳市大东区黎明社区等两个街道五个社区的一项社区科普调查数据来看,在207名调查对象中,41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人数占91%,25岁以下的占2.9%,说明社区科普大学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基本被忽略。这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如何把社区科普大学的教育资源利用到青少年群体,是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

3.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形式上缺乏有效衔接机制

在当前我国的科普文化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是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轰轰烈烈,而青少年社区科普教育难以融入;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科技竞赛如火如荼,却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学校与校外相关机构的活动。两者难以形成有效的衔接,没有形成整体科普教育系统,导致社区科普教育的资源青少年群体无法更好的利用。即使有针对青少年的社区科普教育活动,也随意性较强,缺乏长效机制。虽然在有些地区出现了由学校牵头组建的社区文化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课外科普活动的协调与管理,形成了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模式。但是,学校在调动社区资源方面存在组织层面的不便,难以调动社区各方面资源的积极性,究竟以学校为主体还是社区教育为主体,需要有关部门予以协调和平衡。

4.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与目标性

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教育过程,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更利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形成。在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内容上缺乏针对性。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内容大多数都集中在医疗、饮食、公德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围绕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的比较少。二是内容上缺乏目标性。由于对象的不同以及对象接受科学技术普及的途径和方式的差异,在科普文化教育的目标上,有不同的倾向。

三、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从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打造一个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模式已刻不容缓。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国家科技部门为主导的统一科普文化教育体系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同时成为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担负组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的任务,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领域。这些活动在全国范围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国家层面来看,现在已经把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活动领域扩大到所有社会公众,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群体。因此,应该建立起一个统筹协调的全民科普文化教育体系。

2.完善社区科普大学教育模式

从2002年开始,社区科普大学作为开展十多年的科普工程,不仅在沈阳市区内得到迅猛发展,还开辟了沈北新区等分校,在铁岭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社区科普大学,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但目前社区科普大学的对象性太强,难以兼顾其他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此,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若想得到深化与发展就必须完善已有的社区科普大学模式。比如社区科普大学的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群体应有意识地兼顾整个群体,而不是只注重中老年群体。社区科普大学也应该是分类、分阶段的教育体系,可以扩展成为社区科普学校,分为青少年部、中年部、老年部等,使得各部之间资源共享、活动与课程有针对性,做到协调统一、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3.针对青少年群体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有效衔接机制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处在学校教育的发展阶段,使得青少年有了更多的渠道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因此,首先要抓好学校科普教育,利用学校的师资、课堂、各种实验设备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学校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达到对科学思想、方法、精神和知识的训练;其次,要完善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文化生活的引导,建立现代文明家庭概念;再次,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教育系统,把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大力深入开展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活动,利用青少年旺盛的求知欲带动其他群体,共同促进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最后,要有系统性思维,将家庭、学校和社区整合起来,如青少年群体要利用社区科普大学的资源,老年人群体要利用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社区内的所有科普场馆要共同利用等。总之,要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既不重复,又突出特色,形成完整的有机的教育体系,完善“校外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即校外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的终身教育机制。

4.在科普内容上分类,做到针对性和目标性相统一

科普内容由于对象群体的不用,其目标自然不相统一,事实上在当前的科普文化教育过程中,老年人群体虽然与青少年群体有所不同,但仅仅是从受众的接受内容上的不同,而不是建立在科普文化教育的对象特征不同的基础上。比如在青少年群体中科学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相比,科学知识反倒不是那么紧迫。一般而言,青少年群体掌握的科学知识量往往比老年人要多。因此,在老年人群体中,应着重对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弘扬,然后才是科学方法的运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其正在接受学校教育,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会比老年人接受更多的科学知识,青少年社区科普教育应着重对其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普及,使其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判断。这样才能与学校科普教育做到有效的衔接,相得益彰,共同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

5.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青少年网络科普教育

第11篇

一、检索情况

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以“社区音乐教育”进行全文检索,相关的科研研究性的文献共有1589篇,其中期刊类714 篇 、学位论文有575篇、会议14篇、报纸62篇。以“社区音乐教育”主题搜索到157篇论文;以“社区音乐教育”篇名搜索到116篇论文;以“社区音乐教育”关键词搜索到45篇论文;以“社区音乐教育”主题搜索到84篇文章。

二、检索分析

以“社区音乐教育”进行全文搜索,搜索结果数量不是很多,尤其是硕博论文非常少。所以笔者接下来所分析的文章是以“社区音乐教育”进行主题搜索的硕博士论文结果。

与本文研究方向相似的文章有18篇,研究社区音乐教育的文章并不多,与西安地区相关的社区音乐教育的文献是没有的。总体来说,社区音乐教育这一研究领域还是很薄弱。

通过与文献论文的比较,与笔者论文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不同。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主要以自发性为主,作为社会音乐教育理论,笔者认为本学科的研究中还相对比较薄弱,对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缺乏科学可行的理论指导。笔者论题立足社区音乐教育实际,以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托,以开发实践方案为主要目的,旨在推动相关研究和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笔者是以曲江新区社区音乐教育为例,通过采用实地调研,访谈等形式,了解社区所设立的针对小区居民的音乐教育的形式、内容以及设施、场地等。提出了笔者对这一现状的几点建议和解决方案,以使社区居民的音乐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和优质化。

(二)研究方法不同。笔者通过走访,问卷,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和调研。积极收集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文献,认真进行研究分析,使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相互对应,相互结合。运用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对社区音乐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研究。并且积极参加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主动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

(三)达到的目的不同。笔者研究的新区文化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居民素质相对较高,音乐教育活动可开发性强。再加上笔者多次调查和参加过社区的音乐教育活动。且因社区音乐教育开展不均衡,条件不达标,业主与开发商、物业沟通不足所造成的业主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现状。故需结合实际调研活动应用音乐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社会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提出社区音乐教育推广的基本思路。开发社区音乐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结合高等音乐院校音乐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校、区共建音乐教育活动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胡中立.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研究――基于上海部分社区音乐教育活动调查.[D].上海音乐学院 硕士.2012年

[2]宋艳玲.社区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9年

[3]徐璐.北京市海淀区社区音乐多元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2014年

[4]李小缨.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

[5]龚娜.音乐在构建社区文化中的多维度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硕士.2011年

[6]王Z .西安社会音乐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2014年

[7]马达.许冰.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02

[8]金世余.马达.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

[9]宋艳玲.马达.社区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艺术研究.2008/03

[10]白娟.浅析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J].黄河之声.2011/04

第12篇

社区教育对于失足人员的帮助和指导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人员是做好社区失足人员挽救帮扶工作的主体。因此,社区工作人员要从自身出发,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教育知识,把自己的心态摆正。有的社区教育人员由于对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理解存在着一些偏差,从而无法很好地开展自己岗位上的工作。现代社会对于触犯过法律法规的人都带有一定的偏见,潜意识里认为失足人员就是罪恶的代名词。这种观念在我国的社会中存在已久。因此,作为社区教育人员,首先要明确好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在具体开展挽救帮扶工作中,社区教育人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开展对失足人员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失足人员重新正确认识自己。失足人员通过接受到了一定的体制上的自由的限制之后,其心理上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陌生感和失落感。社区教育人员需要把握失足人员此时的心理特征,积极地引导和开展失足人员的身心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讲座、社区聚会和加强对于法律的知识认知的教育等,把失足人员在社会存在、交往和发展的过程中所欠缺的部分弥补回来。与此同时,教育人员要根据失足人员因人际、社会、家庭等困难所产生的相应的生活难题,适时地开展疏导工作。使其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努力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

重视对于失足人员的社区化监管,预防其重新犯罪。由于存在着社会上对于社会失足人员的片面性的认知情况,失足人员的重新犯罪案件屡见不鲜。这需要引起社区教育人员的注意,积极应对好失足人员的帮扶教育工作,预防失足人员进行重新犯罪。首先,对于本社区内失足人员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同时,要建立失足人员的详细档案制度,从其生活背景方面着手,探讨失足人员铸成错误的真因。再次,成立帮扶社区失足人员特别工作小组,建立起当地社区、志愿者团队、街道办事处和街道警察支队等主体的共同合作模式,在失足人员的问题上专项设立相关的档案办公室,利用各方的资源渠道去多方面地把失足人员的信息库建立起来。同时,特别行动小组可以定期开展专项的法制知识教育,使失足人员体会到社会和社区的亲切关怀,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开展一定的心理引导和治疗的挽救帮扶工作,这也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在社区工作中,对于失足人员的心理治疗取得过不少成果,也出现过很多成功的帮扶案例。但从目前来看,该项教育在整个社区教育当中的重视程度还远远赶不上失足人员对于它的需要程度。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很多社区失足人员对于心理咨询都有着社会上的认知偏差,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心理问题,不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从而对心理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人员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还远没有达到专业的水平。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教育工作的缺失。因此,社区教育人员需要学习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通过掌握了专业化的知识,从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实现对失足人员的挽救帮扶工作。

2.小结

第13篇

(一)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类的各种教学活动,如素描中对象的再现,摄影画面对象的艺术重现、书法艺术的精气神的表达,都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再创造,是一种可感知的、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社区居民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能体会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陶冶性情。

(二)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教育活动进行特色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创造和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观念、感情的过程。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同时,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在参与文化传承的同时,还可创造出丰富的审美客体。

(三)促进社区居民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美术活动对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显现的。在社区教育活动中,类似剪纸、国画、摄影等的教学活动,一个阶段就可以明显看到居民的学习成果,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促进社区居民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技能

在培养创新精神和掌握技能技巧方面,美术类课程更有优势。美术教学活动的中没有创新就没有灵魂。各类艺术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

二、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的特点

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具有非学科性、动态生成性、开放性、地方性和生活性的特点。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要更多的体现出非学科性、实用性的特点。绘画、摄影、书法等课程内容、进度的设置,要适合社区发展与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知识点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要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课程更多关注的是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美术类课程活动还要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重体验、重感受、重过程,通过体验、感受从而激励社区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三、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的分类

第14篇

远程教育个性化虚拟学习社区核心功能模块主要有如下3个模块:数字虚拟学习平台、综合门户和网络爬虫。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

引入网游开发的多场景的情境建构、自选角色表演和团队协作等思想,综合运用Web2.0、Web3D和WebGIS技术,构建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学习者在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中,不但可以单独学习,也可以组成团队,通过扮演相关角色的方式沉浸其中,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高效学习。该数字虚拟学习平台本着“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主体,一切为学习者服务”的宗旨构建。学习者利用该数字虚拟学习平台,根据各自特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交流,既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习者之间互动交流的不足,同时也克服了简单的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孤独感。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畅通的交互平台,营造了一种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大大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2.统一身份验证与单点登录的综合门户

门户技术可以为不同用户进行内容聚合,定制个性化应用界面,进行个性化应用展示,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统一于信息门户之中,改变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完全相同的学习内容的状况,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自定义自己的学习进度等,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个性化虚拟学习社区信息平台还可以判断学习者的个人喜好,帮助学习者快速、准确地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来聚合网络信息,创造个人门户,获取信息将变得比以前更为精准,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应用门户技术对学习者生成的内容信息进行整合,使得内容信息的特征性更加明显,便于检索。将精确阐明信息内容特征的标签进行整合,提高信息描述的确定性,从而便于学习者搜索与整理。运用门户技术还可以提供可定制化的学习场景,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通过统一身份验证,用户可以使用一个账号和一个密码登录信息门户(即单点登录),使用各种应用功能,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爬虫

远程教育学习者极为重要的一个学习资源就是网络教学资源。然而异常丰富的网络资源,往往会使得学习者感到茫然困惑无所适从,会产生严重的网络迷航问题。传统的搜索引擎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搜索策略,搜索结果相关度不够高,范围不够精确,用户需要进行多次的筛选过滤,才能找到所需资源。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爬虫,来掘取、优化、整合和定制网络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爬虫的设计步骤如下:

(1)构建一种基于关键词动态扩充的主题表达方法主题爬虫中的“主题”描述对于爬虫的性能影响非常大,主题引导着爬虫的爬行方向。本研究针对主题关键词集合对主题表达的不全面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词动态扩充的主题表达方法。在主题爬虫爬行的过程中,关键词动态扩充技术可以记忆、学习用户输入习惯,可以动态更新主题关键词集合,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主题”。

(2)制定爬行策略因为本爬虫程序的初衷是尽可能遍历某一站点所有的页面。广度优先算法的实行理论是覆盖更多的节点,所以此爬虫程序选择了广度优先算法。实现的策略是:先获取初始URL对应HTML代码里所有的URLs。然后依次获取这些URLs对应的HTML里的URLs,当这一层所有的URLs都下载解析完后,再获取下一层的信息。通过这种循环的获取方式实现广度优先爬行。

(3)添加对动态网页抓取的支持由于动态网页中存在大量的脚本语言和C#、Java等程序语言代码,其后台又有着不同的数据库,其页面内容及URL在运行时自动生成,网络爬虫遍历动态网页时会带来一定的麻烦。本研究采用JavaScript引擎、AjaxCrawler等技术,使得网络爬虫能够获取传统爬虫无法抓取的动态Web页面,并且能够获取其后台数据库的数据。

(4)搜索结果的定制与应用支持全文检索和精确检索,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结果排序方式,并且提供信息整合和数据挖掘等功能。提供用户需求的结果排序方式并实时推送个性化网络最新资源;应用于构建个性化虚拟学习社区,满足学习型社会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二、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1.考察研究分析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现状。

2.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

3.统一身份验证,建立单点登录的综合门户。

4.设计与实现网络爬虫系统。

5.系统集成。

第15篇

(一)拥有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宣传社区教育课程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选择和学习社区教育课程,是推广应用社区教育课程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为此,两类调查问卷就“获取社区教育课程信息的渠道”设计了相近的问题,一个是“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另一个是“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无论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获取,其渠道均呈现多元化特点。针对社区学员的调查显示,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依次是:邻居朋友处、社区宣传栏、社区报宣传,所占比例分别是58%、36%、34%,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依次是:社区报宣传、邻居朋友处、社区宣传栏,所占比例分别是46%、44%、34%。此外,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网络查找,8%的居民通过网络查找被动获取信息,20%的居民则是通过网络查找主动获取信息。针对非社区学员的调查显示,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分别是:邻居朋友处、网络查找、社区宣传栏和社区报宣传,所占比例分别为:50%、45%、34%和29%;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分别是:网络查找、邻居朋友处、社区宣传栏和社区报宣传,所占比例分别为:55%、44%、30%和24%。

(二)侧重生活化的课程内容无论是社区学员还是非社区学员,都倾向选择生活化的课程内容。针对社区学员的问卷调查显示,77%的人对生活与休闲类课程感兴趣,71%的人参加了生活与休闲类课程。通过座谈调查了解到大部分社区学员希望开设与健康、生活有关的课程,如中医保健、养生、饮食与节气等,有的社区学员甚至希望社区能开设月嫂家政课程,通过学习相关知识科学养育孙辈;有的社区学员还建议社区课程以实用性为主,能够学以致用。从座谈也了解到非社区学员对于课程的想法和意见,他们希望多开设一些与与生活、时代接轨的时尚课程,例如:插花、瑜伽、健身操等课程。从上述调研了解的情况可得知:社区教育课程应倾向推广应用生活化的课程内容。

(三)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服务社区教育所覆盖的对象是辖区居民,因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具体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服务。首先是教学时间的不同:社区学员中63%的人倾向工作日上午学习;非社区学员倾向工作日晚上或周末学习,所占比例分别为46%和54%。其次是教学组织的不同:社区学员倾向传统教学,65%的人倾向集体授课,61%的人喜欢传统的传授法,也有55%的人选择演示法,81%的人喜欢传统教室环境,69%的人喜欢传统的课桌椅摆放,他们对新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表示可以尝试,但不能长久;非社区学员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对教与学有新的要求,喜欢的授课方式依次为: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集体授课、现场参观和模拟学习,所占比例依次为:51%、45%、44%、36%、29%;喜欢的教学方法依次是:演示法、团队活动、传授法、引导讨论法、师带徒,所占比例依次是:59%、53%、38%、35%、17%;喜欢的教学环境依次是:室外活动、小型会议室、传统教室、茶吧或咖吧,所占比例依次是:44%、41%、31%、25%;喜欢的课桌椅摆放依次是:传统型、圆桌型、U字型、小岛型、扇型,所占比例依次是:30%、28%、26%、13%、3%。再次是对教材的依赖性不同:社区学员中58%的人表示在学习某一课程时需要教材,43%的人认为可有可无;非社区学员中50%的人认为有的课程需要教材,有的则不需要,26%的人认为只要有简单的讲义即可。最后是课程的评价手段不同:社区学员中77%的人希望通过互相交流或成果展示得到别人的认可,20%的人认为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己开心就好;非社区学员中85%的人希望通过成果展示、互相交流的方式得到别人的认可。围绕学习者多样化的的学习需求,若想大力推广应用社区教育课程,必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服务。

二、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

(一)性别性别影响着获取信息的渠道。根据对社区学员问卷的分析发现:对于男性而言,无论是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是主动寻找信息的渠道,都偏向社区报宣传,所占比例为62%,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为社区宣传栏、朋友介绍、其它渠道、网络查找,分别占31%、23%、15%和8%。对于女性而言,在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方面,更偏向邻居朋友介绍,所占比例为64%,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邻居朋友介绍、社区报宣传、社区宣传栏和网络查找,分别占47%、44%、35%和22%。特别指出的是女性运用网络查找信息的倾向明显高于男性。性别还影响着学员对社区教育课程的了解程度。男性在选择社区学校课程时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理性,他们一旦选择课程,势必会对其有所了解。从数据上看,参加社区学校课程受访学员,男性中有69%的人表示了解或了解大部分社区学校课程,而女性中只有46%表示了解或了解大部分社区学校课程。

(二)朋友圈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朋友介绍”一直都是人们选择各类学习的主要渠道。通过座谈,有的社工反映“现在很多小区的居民,都有一定的圈子,统一约好到一个地方听课,再远也是一起去的”,这与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到的数据相一致。朋友圈影响着人们对参加社区教育课程的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讲,朋友圈对社区教育课程的推广应用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越长,越依赖于社区学校自身的宣传。对社区学员的调查表明:社区学校的课程宣传主要依靠社区学校的宣传册和朋友介绍,所占比例分别为53%和49%。但是以学习年限为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学员在社区学校学习年限越长,越依赖于学校自身的宣传,学习年限在1年左右,依赖社区学校自身宣传的学员占39%,学习年限在1-3年的学员占55%,学习年限在3年以上学员占74%。也正是由于学习年限的原因,很多学员往往忽视其它渠道的宣传,而只关注自己所在的社区学校、所熟悉的课程和教师。

(四)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影响学习意愿。社区学员中,文化程度中等偏高的人愿意选择参加社区教育,在被调查对象中,有40%是高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占到41%,而初中以下仅占18%。非社区学员中,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选择参与社区教育的意愿也有所增加,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愿意选择参加社区学员的人员比例分别是:33%、65%、67%、100%。如果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人对各类教育和学习活动都不会给予相应的重视,更不会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学习。

(五)教师社区课程选择与教师有关。据对社区学员的调查显示,学员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要高于对所学课程的满意度,34%的人表示对授课教师非常满意,21%的人对所学课程非常满意。在对社区教师的访谈中,有的教师也提到很多老学员确实是根据教师选择课程的。一个学员说:“我们会跟着一个固定的老师一直学习,我们喜欢这个氛围,认为开心就好”。教师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于正规教育,社区教育中的教师更像是学员的帮助者、支持者、辅导者,是良师,更是益友。

(六)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影响人们参加社区教育的意向。在对非社区学员的调查中,60%的人已经意识到社区教育对象应该是全体居民,但在具体问到“是否会去参加社区学习”时,有44%的表示想参加,但觉得那是老年人的地方,34%的人更是表示不想参加。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其教育对象主要局限在两头,即老年人和青少年,久而久之,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社区教育就是“老伯伯、阿姨跳跳舞、唱唱歌”的地方,忽视其所蕴含的经验知识、所创造的精神价值。思维定势作为一种固定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区教育课程的接受度和参与度,甚至会直接将社区教育课程的宣传推广拒之门外。

三、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教育宣传力度较弱无论是对社区学员的调查,还是对非社区学员的调查,被调查者中,60%的人认为现有的社区教育宣传一般,22%的人认为社区教育没有宣传。由于宣传力度的薄弱,即使是社区学员,也对社区学校现有的课程不太了解。据调查,社区学员中,45%的人只了解少部分课程,31%的学员了解大部分课程。非社区学员中,46%的人听说过社区教育但不太了解,40%的人更是完全不知道。在座谈中,有的受访者均反映居委没有宣传过社区教育课程,他们有的甚至不知道社区学校在居委有联系点;还有的受访者提到前几年有宣传,近两年宣传倒少了很多,宣传栏也看不到招生简章。针对这一现象,社区管理人员和相关社工反馈说:“宣传还有,但由于场地容纳人数有限,社区学校也不敢大力宣传”;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广告扎堆进入社区,居民眼球已经“目不暇接”,经常会自然地淘汰或过滤掉很多信息,其中有可能就包括社区教育课程信息。

(二)面向在职人员推广较难近年来,很多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都在想办法拓展社区教育对象,希望能将在职人员、白领、年轻群体纳入到社区教育领域[6],但经过几次实践,均以失败而告终。通过对相关社区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到具体存在着以下困难。1.教学时间不能与在职人员对接,在职人员更喜欢工作日晚上或周末,与老年人上课时间不能统一,与教师的教学时间产生矛盾,如果照顾到少数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势必造成师资、场地等资源的极大浪费;2.有的课程缺乏优质师资,如年轻人比较喜欢的莎莎舞,因缺少专业师资而停办;3.由于场地、设施所限,难以形成特色和品牌,不能够吸引学员,例如茶道很受欢迎,但需要有足量的茶具和各类茶叶供学员练习使用,目前的社区教育条件尚不能满足这样的学习需求;4.在职人员缺乏学习约束和学习动力,经常会因为工作等原因缺席,很难坚持下来,时间久了,就会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三)“老面孔”学员较多在座谈中,很多学员反映:一些热门课程报不上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原来班级中的老学员不肯离开,他们基本上垄断了社区学校热门课程,优先“截取”了新课程,抢占了学习资源,造成了很多学校不敢推广课程的局面。有管理人员道出了苦衷:“我们不是不宣传,不是招不到学生,而是不敢宣传,不敢招学生,如果大力宣传,老学员不肯走,新学员进不来就会产生矛盾”。老学员了解社区学校课程,在课程报名开始的时候,会“霸占”很多课程名额,之后又会因各种原因而放弃对一些课程的学习,这不仅阻碍了社区教育课程的推广,还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老学员常常盯着一门熟悉的课程,使得这些课程招不到新学员。

四、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应用的对策建议

(一)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推广策略针对“成熟课程”采用口碑相传的策略。口碑相传一直以来都是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主要策略之一。在现代社会,各类媒体、网络非常发达,这种人际间的口碑、媒体间的口碑以及网络间的口碑更是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依靠口碑相传,其传播速度也非常快。但要想落得好口碑,其前提是要保证社区教育课程的品质和质量。针对“新的课程”采用宣传推广的策略。宣传推广的内容,或者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在宣传前,为每一门新课程设计好宣传稿,备好课,做好课程介绍;或者以课程教师为主导,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吸引学员的参与。宣传推广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到居委宣传、发放招生简章;也可以向老学员宣传,让其享受“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设定一个新课程的“推广期”,滚动播放简短的介绍。针对“冷门课程”采用促销体验的策略。设置一定期限的免费体验活动,让学员了解、体验课程,然后再收费,其前提是明确告诉学员免费有一定期限。也可以将课程看作福利推广,如将参与学习的名额送给一些集体单位,或者直接奖励给优秀学员。另外也可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将部分课程以讲座的形式,下放到居委,吸引更多的居民能够参与社区教育。

(二)关注社区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认真做好教学分析。教学分析包括对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和教学环境的分析,其中关键是对学习者的分析。如上所述,性别、朋友圈、学习年限、文化程度、教师、思维定势以及年龄、职业等作为社区教育课程的推广和应用的影响因素,也可以作为对教学分析的主要维度。仔细思考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准备期要考虑课程的命名策略,例如:某社区学校曾经开设的“开心英语”一度招不到学生,差点“流产”,后来教师们尝试将“开心英语”改为“出国英语”和“日常英语会话”后颇受欢迎。教学实施期要关注课程的体验策略,例如:某社区学校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给每个人取一个英文名字,每个居民都感觉很新奇,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感觉自己是个外国人,就应该会说英语”,这种体验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学实施后要注意课程的反馈策略,社区学员年龄偏大,接收知识比较慢,但他们同样需要有成就感,例如:对学员的学习给予及时的反应和肯定必然会激发他们的成就感。教学全过程要开展互动策略,鼓励学员间相互帮忙,相互交流,突出学员的被需要感。社区教育课程教学没有考试的束缚,没有升学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教学策略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其目的是让社区学员享受学习过程。考虑用好教学评价。对于社区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可以用一位社区管理人员谈到的办法,即:“评价一门课程要看三点,一看这门课的人气是否旺;二看老师是否准时上课;三看学员反馈”。简单的三点非常生动的演示了在教学过程中过程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三)拓展社区教育的学习方式———“学习圈”学习圈缘自瑞典,是成人生活世界典型的一种非正规学习方式。学习圈里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参加者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书本,可以与其他人互相交流,可以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方法。学习圈理论强调成人学习者的自主性、经验性特点,满足了学习者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得到广大成人学习者的支持和认可。鉴于学习圈的作用,将其用在社区教育课程的推广和应用方面,既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学员朋友圈的影响,又可以解决“老面孔”学员的阻碍。巧妙的利用朋友圈的影响。朋友圈之所以成为影响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和应用的因素,是因为社区居民有交往的需要,希望有固定的交流天地。将社区教育课程作为学习主题投放到居民原有的朋友圈中,可激发他们讨论、交流和参与,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机智的解决老面孔的阻碍。老面孔学员不想离开社区学校,是因为他们怀念这里的同学,怀念这里温馨的感觉。通过组建学习圈,不仅可以为他们再次创设相同的环境,营造相同的氛围,而且还可以发挥“老面孔”学员的学习经验,帮助新学员。要充分发挥“老面孔”学员的潜能,鼓励他们转变身份,担任志愿者、组织者,成为学习圈乃至社区教育中的生力军。灵活的创设学习圈的载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组建学习圈的载体也多种多样,可以借助学校、公园、广场等实体场地,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虚拟平台。实体场地与虚拟平台的双运作,将更方便学习圈的运作,并且可以吸纳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也更利于推广和应用社区教育各类课程[7]。

(四)充分发挥基层居委的宣传主体作用发挥居委的桥梁作用。居委干部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直接与社区居民接触,更加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学校要重视居委的桥梁作用,加强与居委的沟通和联系,一方面通过居委干部,了解并细化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向居委干部介绍社区教育,使其了解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教育、宣传社区教育。利用居委的宣传载体。居委直接与广大居民沟通联系,其载体渠道多种多样,有宣传栏、告示栏、海报、简报等等。这些载体是居民了解政府政策、获取相关服务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样,也是社区教育课程宣传的主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