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交流论文范文

文化交流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交流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交流论文

第1篇

(1)英汉委婉语的礼貌性在人际交往中,对待彼此要以礼相待,“礼”不仅是彬彬有礼的表现,更体现出一种良好的修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日常交往中,应该避免说一些令人不快的话而伤害对方的感情。一般选用比较温和的词语来表达说话人尊重、体贴他人的心理,从而达到融洽氛围、促进交际顺利进行的作用。例如,西方文化中年轻就意味着有活力、有竞争力,能在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老”就意味着社会弱势群体,会被人瞧不起,因此,在英语中常使用“老”的委婉语,如thelongerliving来表示年老者,而很少用senility。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称,委婉语在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如“贵姓”“请”“劳烦”,这些委婉语既传达了自己的礼貌,又使对方听起来温和、易于接受。因此,礼貌用语可以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的形象。(2)英汉委婉语的掩饰性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外延越广,包含的意义越多,其准确性就越低。因此,委婉语一般是用修饰过的、抽象的表达来掩盖一些不好的现象,从而掩饰那些人们不愿说或不能说的事。例如行贿、贪污、等社会不良现象,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常用一些委婉语来代称,以便掩人耳目。如用blackstuf(f黑东西)代替opium(鸦片)。此外,对一些易受种族歧视的群体,常用接受救济金而非政府施舍来表示。同样委婉语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作用,比如用“高墙”代替“监狱”,用“三只手”代替“小偷”等。(3)英汉委婉语的避讳性禁忌语是委婉语产生的最初来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语。因此,人们往往比较避讳一些他们不敢说或令人恐怖的事情。这些事情多与疾病、死亡等人们比较禁忌的事情有关,直接表达不免显得比较尴尬和无礼;反之,如果委婉一点来表达,给人的印象就是含蓄、有礼并且比较中听的,从而增进人际交往中的和谐。例如死,人的生老病死本来属于自然现象,但大多数人却比较忌讳这个字,所以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交流中,如英语中用离别(todepart)、安息(tohavefinalrest)等来代替。(4)英汉委婉语的褒扬性褒扬性是指用褒义词来代替贬义词,如对于一些从事比较低微工作的人员,为了对他们的职业表示尊敬,常用委婉语进行美化。例如,把“清洁工”称作“保洁人员”,“理发师”称作“美发师”等等。这些委婉语既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任何工作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不仅不应该瞧不起他们,更应该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感谢他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2英汉委婉语使用的差异性分析

(1)英汉委婉语等级观念的差异所谓的等级观念也就是人们的社会地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便可看出身份地位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语言的产生与它所依赖的文化息息相关,这种等级文化自然而然产生了代表不同身份地位的词语,如圣人、凡人、等等。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身份地位的高低决定着权利的大小、财产的多少、甚至决定着身份低贱者的自由与生死。而西方国家崇尚自由、民主、平等,虽然也存在着贵族与平民的区分,但却不太明显,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不多。(2)英汉委婉语表达方式的差异中华文化延续至今,从儒家谦恭礼让的思想中演绎出了很多的谦词和敬词,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大量存在。所以人们一般在称呼对方时多采用委婉的语气,而提到自己时,则多采用自谦的形式。如:贵姓——敝姓,高见——愚见,令尊——家父,令郎——犬儿等等。在听到赞美之词时,汉文化人多用“不敢当”“您过奖了”等谦词,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一种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有思想、有内涵的感觉。而英美人则喜欢直截了当、简洁明确,以“Thankyou”等回答欣然接受对方的赞美。并且,在西方文化中,他们多采用先扬后抑的表达方式,缓和的过渡,从而使人易于接受。如“Youhavedoneagoodjob,butifyoudealwiththisdetails,itwouldbemuchbetter”。可见中文和英文针对同一种行为,出现了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也是来源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3)英汉委婉语价值观念的差异西方倡导的是个人主义,对于自己的隐私不允许别人窥探和侵犯,尤其表现在年龄、收入以及等方面。而中国则主张集体主义,强调分享的精神和集体利益最大化,有时候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点与西方截然相反。他们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自我奋斗、自我进取。因此,西方树立的是一种具有竞争意识的价值观。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这些集体主义思想,要求我们要牺牲小我、顾全大局。所以,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英汉委婉语也表现出差异。

3结束语

第2篇

(一)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保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语言的力量,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正是由于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在教学中,对比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能够加深对二者共性的认识,这也利于英语学习。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将英语的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并非通过英语学习重新对汉语文化进行认识。学习英语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对汉语的文化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通过英语对各种文化进行的理解都是以汉语文化的理解为基础。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借助自身对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的理解,促进对英语的理解;可增加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降低负迁移,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所以,在英语学习中融入母语文化,也是英语语言学的需要。

(二)培养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只要能够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了解英语文化环境,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就具备了国际交流能力,就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些年来,英语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巨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无意识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追捧先进科技,热衷西方文化,甚至产生了西方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却对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兴趣。国际交流是双向的交流,是文化的互相传递。交流的双方都应该对彼此的文化和风俗有所了解,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跨文化交流才能够正常进行。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直非常注重和培养的,然而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重视了英语文化的教育而忽视了母语文化,那么在跨文化交流当中只能进行单向交流,而这种交流也并非真正的双向跨文化交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在强调英语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要融入汉语文化。另外,在英语学习中加入汉语文化的学习,学生们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加深,也能够与西方文化形成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无意间就提升了跨文化交流意识,促进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如果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只关注到了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学习,会造成学生在使用英语时不能够表达出中国文化,或者表达效果较差,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入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平等、互利的跨国文化交流的要求。

(三)中国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要求

学英语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同时也要学会用英语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要求,不仅在于在跨国交流中能够双向交流,更在于能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向世界进行传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把西方文化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尝试使用英语表达我国的灿烂文化,将我国文化传播出去。然而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西方文化时比较流畅,而表达中国文化时,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一方面就是了解中国文化但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所以向外推广中国文化也就更加困难。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所以必须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国文化,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我意识,避免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之后产生崇洋的思想。同时,广大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要注重培养使用英语表达我国文化的能力,做到用熟练的英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如果我们国人都不能够用英语向世界展现我国的文化,又怎能让世界来了解我国文化?

二、英语教学中输入中国文化的措施

(一)在教材中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英语教材对英语学习者具有引导作用,也是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依据。但是,英语教材内容的设计长期以来只关注到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教材中几乎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引荐的内容。当前的英语教材当中,所有的课文几乎都是围绕着英语国家文化而展开的,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章会略微提及中国文化,造成教学中缺少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课程内容,而此方面的英文资料又比较欠缺。长此以往,英语学习者对如何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接触得较少,这就造成了无法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所以,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单一性以及片面性的局面,让英语教材中能够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英语教材中要增加更多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要涉及多个方面,如文学、艺术、历史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教材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译本获得,也可以通过中国文化的相关英语文章获得。这样,通过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加入,将传授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学习统一在一起,让学生掌握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

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作用。英语教师一方面承担着英语教学的任务,另一方面身上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英语教师必须加强对自身母语文化的了解,使用英语来传承中国文化。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不断学习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两点作用:一是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很明显。教师向学生介绍英语语言文化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将中国文化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既要领会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使用英语正确地表达中国文化。教师要将汉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展示出来,充分发挥汉语的正迁移作用。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引导,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自主学习如何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优秀英文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英译版,这样学才能了解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区别,同时也能够提升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培养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另外,杂志、报纸、电影等多种媒体都是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中国文化表达方式的学习中。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第4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网络经济的风生水起,使交通运输业向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以往的运输组织模式、技术标准等配套体系已经不适应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客观要求加快自身改革创新的步伐。标准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手段,在交通运输业转型的过程中,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客观要求其既要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又要发挥前瞻性规划功能,规范和促进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交通物流标准要改变过去单纯的具有运输基础性保障功能的问题,与时俱进,向规范和促进物流协同运行方向转变,能动地适应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交通物流标准要改变过去条块分割、独立运行的问题,向体系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消除标准间的不协调问题,推动交通物流整体发展水平。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交通物流标准规划来协调指导标准化工作,交通物流标准化还存在着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如,标准内容之间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有些领域标准空缺,标准的数量与实际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尤其在物流新技术领域;标准适应性差,无法与技术进步、产业更新步伐一致等;国际标准化工作参与有限,主动性不足,国家标准与WTO规则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标准研究重点领域调整不够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交通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二、发展展望为了解决标准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促进综合运输和多式联运

发展加强交通运输与物流的融合,优先制定水陆综合运输方式组织衔接方面的标准,如甩挂运输、多式联运、滚装运输、江海直达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的标准。

2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

发展进程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综合性和区域性信息应用体系建设,形成开放、兼容的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优先制定数据共享与交换、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如物流信息平台、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等标准。

3提升交通运输行业

物流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物流运输市场的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提升物流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经营,优先制定交通运输物流企业资质和信用管理、服务质量、统计与评价等标准。

三、政策建议

实现交通物流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需要从组织、机制、财政、人才等方面出发,建立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提高工作成效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权责,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标准专项实施过程中,交通运输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批准计划、检查指导;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落实并制定具体政策;与物流相关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标准制修订管理、标准宣贯。建立交通物流标准协调机构,由来自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学会的代表组成,加强交通物流标准化的协商工作。

2制度保障完善交通物流标准化管理机制

推动建立交通物流国家标准、军用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机制的标准体系,促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补”。全面实施从交通物流标准计划立项到标准,以及宣贯、实施等整个过程的动态管理和责任制;建立与完善交通物流相关技术委员会管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不同专业技术委员会、不同标准化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推进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标准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创新交通物流标准化运行机制。引入制标竞争机制,建立以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组织形式、大型物流企业为主体竞争承担的标准制修订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交通物流企业标准化工作,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技术先进的交通物流企业或企业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承担更多的标准起草工作,促进企业以标准赢得市场先机,全面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建立标准与科技研发紧密结合机制。应对发达国家“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进行技术垄断的趋势,将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交通物流标准研发创新基地,引导产、学、研各方面通过创新,共同推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物流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力争将我国优势技术领域的标准提交并制定为国际标准,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3经费保障坚持“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原则

建立交通物流标准化工作多元化投入机制。要积极发挥国家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设立“交通物流标准专项”基金,积极争取科技部技术标准专项基金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益性科研专项基金,保障国家层面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变过去仅依靠国家支撑的单一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社会资金保障体系,运用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地方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共同支持标准化事业,建立企业向标准化工作的投资、捐赠等管理制度。加强交通物流标准化经费管理,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重点保障交通物流安全、环保等领域的经费,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建立项目经费使用跟踪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

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及有关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实施交通物流标准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和完善交通物流标准化培训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完善标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制度,推动交通物流标准化事业跨越式发展。重点抓好与物流相关的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培训工作,造就一支发展现代物流思想超前、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战略视野广、协调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交通物流专家人才库,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实施国际型交通物流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强、外语水平高、谈判能力强的跨境运输和跨境物流标准化专家队伍,选出优秀的具有较强技术背景中高级管理人才,派往国际标准化组织,进入ISO、IEC技术委员会领导层及秘书处核心层;大力培养标准化科研人才,建设学术带头人队伍,打造具有核心引导作用的交通物流专业领域的学科研究梯队。

四、结语

第5篇

摘要:本文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角度,分别列举了国外留学生教育和国内留学生教育的概况,两者互相比较,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提出几点改进的思考。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比较;思考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教育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和深入。留学生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开放程度和国际知名度的标志之一。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为培养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在传播本国文化、提高本国国际地位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外国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成败,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可为留学生教育事业起良好的推动作用。反之亦然。因此,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留学生管理体制与模式是每个国家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的目标,国外留学生教育先于我国几十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以便更好的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1国外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概况

虽然各个国家的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管理学生。现简单介绍澳、美、英、日等同在外国留学生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在吸引外国留学生政策上提供很多优惠。政府积极推进海外办学,到2001年,澳大利亚已经建立了两个促进海外教育事业的官方机构:澳大利亚教育网际委员会和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澳大利亚发达的远程教育优势,这不仅降低了外国留学生的经济负担,又可以扩大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澳大利亚38所大学在世界各国开设的“离岸教育服务”项目共有1009个。学生人数达到349056人,“离岸教育服务”的成果非常显著。

美国一直把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作为其全球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利用其庞大的高教体系和强大的资金投入保持着世界第一大留学生接受国的地位,留学生教育的层次也较高。美国大学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尽量为留学生提供奖学金、打工机会和咨询服务。特别是对其国内急需的人才支持的力度更大。学校负责招收留学生和进行学籍管理,有专门的机构为学生提供住宿咨询和信息服务。其余事务交由社会管理。

英国在吸收和管理外国留学生方面也区别于他国。英国学校除了负责招生和教学管理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一些旅游服务和信息咨询。在册的正式学生可共享许多社区图书馆,无需上医疗保险,有固定的社区医生提供服务,住院的所有费用由英国政府负担。每年还有专门的组织帮助联系一些英国家庭,邀请外国学生到这些家庭作客,使外国留学生能更好地融人当地社会。英政府允许自费留学生打工,但每周有时间限制,假期除外。同时英国政府不仅十分重视本土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而且特别关注境外办学的留学生教育质量,在1995年10月颁布了《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实施准则》,并设有相应的监督机构一质量保证署,定期对境外办学的项目进行审查,保证留学生的教育质量,维护境外留学生的合法权益。

日本为吸引外国留学生,十分重视在经费投入和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日本各级政府及社会对留学生都有资助。日本政府配发给留学生的培养费为博士生每位80万日元/年左右,硕士生每位15万日元/年左右,文部省还设立国费奖学金,最高可达18万日元/月。日本的一些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民间企业及个人设立的奖学金较多。包括地方自治体、民间奖学金财团、市民志愿者资助的5万-15万日元/月不等的奖学金。另外,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发达,在日本,法律允许留学生打工,社会各界也都为留学生提供打工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从事一些勤工俭学活动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2国外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特点

上述提到的国家在留学生的管理中都有一些共性的特点:一是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健全组织机构,指导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的健全为留学生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由于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所以能申请到各类奖学金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这是吸引留学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在留学政策、签证发放等方面政府也给予了很优惠的政策。三是重视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发展本国留学生教育的历程中,各国政府纷纷意识到:要可持续地发展本国的外国留学生教育,保证优质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各国采取的主要对策不仅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还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实施管理。各国政府都由起初注重外国留学生数量的增加,进而意识到提升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从而使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可持续地稳步增长。四是在学费收取、奖学金发放、学籍管理等方面采取国民待遇,即与本国学生的机会均等。这一点大大增强了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五是积极发展境外合作办学。积极发展境外合作办学是扩大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教育发达国家积极通过此种方式拓展国际教育市场。

3我国留学生教育概况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范围内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小、数量少,主要以计划模式为主。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来华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留学管理工作由国家指令计划过渡到各校自主招生、自主发展的新阶段。由于没有规范所有学校的教育模式,从而形成了目前各院校不同的学生管理模式和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许多高校单一的外事行政管理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纷纷成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管理等,解决留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年的留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证明,统一的学院管理,符合留学生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使得留学生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优化配置并发挥出最大优势。学院管理符合留学生管理的要求和特点,受到留学生的普遍欢迎,保证了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从而促进了各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我国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一点思考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事业正向着国际化目标蓬勃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值得我们深深的思索与借鉴。为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现对改进我国留学生教育模式提出几点思考:

4.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确保在华留学生的切身利益

参考西方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本着更好的为留学生服务的理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留学生管理相关制度,如留学生校园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留学生突发事件的有关规定,留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等,做到留学生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在确保在华留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改进留学生管理工作手段,做到系统化、标准化、数据化。

4.2加大政府奖学金投入,吸引更多更优秀人才来华留学

我国政府应适当加大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投入,设置不同类型的奖学金,如国家奖学金、省、市级奖学金。以及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的不同形式的奖、助学金,奖励优秀的留学生来华深造。同时发动民间组织的优势,吸引地方组织的赞助。为更多更优秀人才提供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来华留学。

4.3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国际型人才

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在留学生教育事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队伍,全面提高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应了解各国留学生的文化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促进每位来华留学生的成长。同时为留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双语版教材。确保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国际型人才服务于社会。

4.4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适时开展境外办学

第6篇

针对留学生的翻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从他们的汉语、英语水平和学习目的出发。东盟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母语和背景文化各不相同,来华初期与中国师生的交流普遍使用英语。他们的汉语水平还处于入门阶段,只能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译的活动,但他们的英语水平较其汉语水平要高,特别是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较发达国家的东盟留学生使用英语交流没有问题,多数学生可以听懂用英语进行的课堂教学。而广西高校的国际教育学院由于客观原因,掌握东南亚各小语种的教师配备并不齐全,因此,给留学生开设的课程也主要使用英汉两种语言互补地进行授课,课堂上的翻译教学也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各不相同,有人希望通过汉语的学习深入了解中国的深厚文化底蕴,有人希望通过学好汉语更好地与中国人进行商贸、科技交流。留学生翻译教学不但帮助他们掌握汉语的运用,还能帮助他们从中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促进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翻译教学是一种有效的中国文化比较的途径。首先,翻译是源语言和目的语言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协商,可以涉及两种文化的比较,因此,翻译的文化属性使其作为文化导入教学手段成为可能。其次,翻译是一个充分运用批判思维的过程,在翻译中进行文化比较的过程中,留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留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和批判的思维使很多隐藏在语言符号后面的文化意义显现出来。教师可以逐渐引导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建构自己独有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适应。在针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课堂上,文化比较注重西方文化的介绍,如节日、宗教、神话等,而针对东盟留学生的课堂教学,就要体现本土文化的优势,导入深厚的中华文化。增加中国文化分量,不仅能增强留学生对中国多元化社会的理解,同时也能使中国文化更加国际化。

二、翻译教学中东南亚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比较

在翻译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东南亚文化和中国文化,以区分其异同,以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和东南亚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提高留学生日后的跨文化适应。下面笔者就以几个具体的实例谈谈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比较:

1.民族风俗节日是世界人民为纪念生活中值得纪念的日子而共同创造出一种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民俗文化,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例如,在课堂上翻译中国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时,笔者引用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文:菲律宾留学生读此译文时很难理解“清明”是个什么时节?奔走旅行在外的人,为何心里“欲断魂”?那么这时老师可以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解释西方的一个节日:万圣节(Halloween),一个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节日。他们为了避免鬼怪的骚扰,在祭祀亡魂的时刻,向先祖献上食物祭拜祈求能平安地度过寒冬。菲律宾由于被西方国家长期殖民,深受西班牙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菲律宾人民也庆祝万圣节(11月1日),是他们的法定假日之一。老师可以向菲律宾留学生解释中国的清明节(thePureBrightnessDay)相当于菲律宾的万圣节。对于菲律宾人民而言,这一天是个家庭团聚的日子,全家人一起到墓地纪念已逝去的亲人。他们由于天性乐观,在墓前不是哀伤坐地,哭泣不已,反而大家一起念经、跳舞、唱歌、野餐、打牌,以期和已经去世的亲朋好友同乐。而中国人在当天的习俗有扫墓、祭祀祖先、食冷食,还有踏青、荡秋千、植树等户外活动。这样的文化比较拉近了留学生和中国本土文化的距离感,他们感受到虽然庆祝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个民族的文化都崇尚扫墓祭祖和缅怀先人。

2.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形象,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国文化深受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影响,但中国并非全民信教国家,也没有把任何一种宗教奉为国教。而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都是全民信教的,如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在几个世纪以来都将伊斯兰教视为他们的主要宗教,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则把佛教视为他们的国教。[6]所以在给东南亚留学生上课时要注意宗教文化的导入和比较。例如,在给学生讲解中国古代文化时,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的留学生听到有这么多中国文化用语与数字“13(thirteen)”有关时,他们感到不解和反感。如13层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thePotalaPal-ace)、天宁佛塔(TianningPagoda),所有的佛塔绝没有“六”层和“八”层;十三陵(MingDynastyTombs)是北京著名的景观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外,还有儒家经典十三经(thethirteenclassicworks)、武艺非凡的十三太保(Taobao)、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被称为十三香(thirteen-spices)、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行总称为十三行(thirteen-trades)、相传辅助唐王李世民登基的少林十三棍僧(thirteenKungfumonks)、十三章的孙子兵法(SunTzu'sArtOfWar)等。特别是在文化中,十三被视为神数,在史诗《格萨尔王传》(EpicofKingGesar)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十三,具有吉祥、神圣的寓意:十三位护法天神、十三位护藏地神、的十三位山神,格萨尔在降生时手执十三朵白花,向前走了十三步,并发誓十三岁时成为菩萨等。针对东盟留学生的不解,老师可以向他们介绍中国和东南亚的不同。由于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宗教理念是一脉相承,都同属于天启宗教。东南亚凡信奉伊斯兰教的人都忌讳数字“13”,认为“13”会给人们带来不幸或灾难。“13”的不祥源于基督教圣经故事“最后晚餐”:耶稣的门徒犹大出卖了耶稣,致使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此次蒙血光之灾的最后晚餐,参加者共师徒13人,于是13这个数字,就被沾染晦气和杀气了。中国几千年来受佛教(Buddhism)、道教(Tao-ism)和儒教(Confucianism)的影响,数字“13”成为一个吉祥、高贵的数字。佛教里的“13”是大吉大利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时的宗派是“十三宗”,它代表了功德圆满。而在周易的81数理灵意中,数字“13”也是大吉数:代表智能超群的成功数。此外,老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就像数字“13”对伊斯兰教徒而言,数字“4”对现代大多数中国人也意味着煞风景、犯忌讳,数字“4”的谐音是“死(death)”,人们怕死,避之唯恐不及。而中国人认为数字“8”是最吉祥的数字,数字“8”与广东话中的“发(makingafortune)”是谐音,意味着繁荣、财富和地位。通过这种宗教数字文化的比较,让东盟留学生加深了中国文化喜好和禁忌的了解,帮助他们消除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的障碍。

3.地理环境语言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特别是熟语更是人民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对中国熟语的讲解是留学生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与之息息相关的熟语的文化内涵也各不相同。如教师在课堂上给泰国留学生翻译中国熟语时,他们会有许多的不解和迷惑,这时教师就要引入中泰文化因地理环境而产生的差异。因为泰国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潮湿,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丰沛,非常适合大象、鳄鱼、椰子树等生长,在泰语中出现很多含“大象”和“鳄鱼”的动物熟语。老师可用下面的例子对中泰两国的熟语进行比较:此外,教师还可以解释汉语中含“大象”“鳄鱼”的熟语很少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中原大地的人民自古就用牛耕地,用马作战,所以对土地的依赖和对“牛、马文化”的崇尚充分体现在了汉语熟语中,如:车马盈门、一马平川、鞍马劳顿、兵强马壮、车水马龙、服牛乘马、目无全牛、牛角书生、牛郎织女、牛毛细雨、初生牛犊不怕虎、九牛一毛、牛衣对泣、小试牛刀等。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流行化生活化

一、前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如何在完成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同中,同时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需求呢?当前,高中大多是90后学生,这些学生讲究个性、另类、思想古怪,标新立异,讲究时髦等,笔者认为只有从他们思想和行为特征出发,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才能一举两得。

二、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2.1教学观念误区

当前很多高中语文老师教学观念存在误区,认为语文就是要学语法,重在理论而不是应用。很多高中语文教学出现过“满堂灌”继而“满堂问”的“一言堂”现象,随之又有“习题热”,唯考试论,有“泛语文”,唯生活论。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课堂的喧嚣失去了思维的真正流动。“一讲到底”到“一问到底”的“一言堂”现象中,教师权威地位没有改变,牢牢掌握课堂的主动权,问题设置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走向固定而唯一的答案。过往的“一言堂”,现在有些课堂“群言堂”的表面繁华,教师的游离状态,都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正常模式,它都是语文教学中或左或右的极端化,都忽视了语文学习的对象——学生的真实需要和真实感受,未能从学生角度出发,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的误区,使语文教学本质离初衷越走越远,以致出现偏离。

2.2教学方式陈旧

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教学理念的落后,使得现在我们一些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设计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掌握课堂的发言权,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分析替代真正的主体——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语文课堂上多是注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孤立讲解,一味重视知识积累和答题战术的积累,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审美体验,使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主体性没有充分体现,语文教学课堂成了教师的传声筒,使学生对语文缺乏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

2.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当前语文教学课程很多内容还是延续老一辈的文章,比如说鲁迅的文章,因其特定的时代性、斗争性、人民性,其内容对现在90后的学生有很强的时代距离感,学生根本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文字,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和价值。还有一些古文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理解很困难,现在由于网络普及,网络语言的泛滥,使得古文学习受到冲击,学生对于网言热衷度胜过诗词歌赋,而且现在是现代背景,古诗词所体现的时代背景,学生根本无法理解。

三、语文教学流行化转变

综上所述,对于教学理念、方式和内容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语文教学要向流行化转变。如何转变,笔者认为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1教学观念更新

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现在的90后学生已经不合时宜,笔者认为不管哪个学科的老师,其主体对象都是学生,要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是立足点,不管哪个时代都一样。所以,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立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站在学生角度,进行理念更新,最好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从中找到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想法,通过他们想法,来改变自己教学观念和态度。具体措施:最近学生流行什么,在讨论什么,从中体现什么文化底蕴,通过对同学的讲解,使同学知道语文也可以生活化,流行化的。

3.2教学内容贴近实际

对90后学生来说有时代距离的文章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和上课的积极性,笔者建议在内容上尽量可以选些当代比较热门的小说节选或优秀网文选读。例如韩寒、郭敬明等当代学生的偶像作家的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符合当代背景,另一方面学生对这些明星的作品原本就有兴趣,如果加上老师专业的引导,使之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渗杂流行元素的话,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对语文实用性大大加强。

3.3教学方式多元化

所谓教学方式多元化,就是指语文老师要打破传统“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学习方式,面对语文不同的课程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拿高中生比较头痛的古诗词来说,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一位高中化学老师的做法。这位化学老师,把曲子和化学口诀形成在一起,引起网友的热捧。据那位化学老师说,化学公式对于学生很难用单纯记忆记下来,一直是他很头痛的事。后来看见周杰伦唱的青花瓷很受学生喜欢,朗朗上口。所以决定用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用周杰伦的词换上化学公式,结果同学们现在记得化学公式歌了,教学效果也大大增加。

笔者认为此法也可适用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用中学生现在最爱听的流行歌曲配上古诗词,以提高高中生记忆古诗词的能力。现在流行歌曲充斥着校园文化,与其让中学生死记硬背文诌诌的古诗词,不如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巧妙运用流行乐曲搭配古典诗词,让同学唱出来,这样对古诗词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学一定要与时俱进,添加流行元素,贴近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讨厌学习变爱上学习。希望这亦能被其他学科的老师加以借鉴之。

参考文献:

第8篇

初唐,福建尚属经济后进地区。武则天时,张循之《送泉州李使君之任》诗曰:“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入贡还珠频。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当时的泉州即今福州。诗中用“傍海皆荒服”来形容,从另一方面说明福州经济还比较落后。当时,福州在与朝鲜、日本佛教交流中扮演中转站的角色。唐初有“慧轮师者,新罗人也自本国出家,翘心圣迹。泛舶而陵闽越,涉步而届长安”;天宝三年(744),鉴真和尚第四次东渡日本,先期派人到福州置办粮船,准备由此出洋;贞元二十年(804),日本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吕、遣唐僧空海等人乘船漂流至福建长溪县赤岸镇海口,县长吏将其一行遣送福州,并且“到州,新除观察使兼刺史阎济美成分,具奏,且放廿三人入京”。

到了中唐特别是唐开元十三年(725),福州设置福建经略使之后,福建沿海地区的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社会经济相当繁荣,福州被称为“闽都都会,东南重镇”、“福建大藩也居民若是其众也”。正如1958年福州所发现唐元和八年(813)《球场山亭记》碑碑文所载“迩时廛闬阗阗,货贸实繁”,表明当时福州城内诸货丰盛,对外贸易发达,市场繁华。有的学者认为唐代的福州已成为仅次于广州、扬州的第三大国际贸易港。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宣宗大中六年(852),唐朝商人钦良晖的商舶自日本肥前国值嘉岛归国,在海上航行六天,从福州闽江口的连江县登陆,随船而来的有日本僧人圆珍、丰智、闲静等人。圆珍等人在福州居留达6年之久,于大中十二年(858)搭乘唐商李延孝的船返回日本。

由于受唐武宗“灭佛”事件影响,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也受到较大冲击,“鼓山僧徒逃窜皆尽”。直至846年唐武宗死后,福州的中外佛教交流才逐渐恢复,福州开元寺还被官方作接待各国来闽僧人之所。日籍僧人空海在福州期间,曾登临鼓山,访问华严寺,并留诗一首,题为《灵源深处离合诗》。诗曰:“蹬危人难纤,石崄兽无升,烛暗迷前后,蜀人不得灯。”空海后来成为日本佛教真言宗(又称东密)的开山祖师。唐诗人马戴咏晋安:“宾府通兰棹,蛮僧接石梯。”说明当时的福州海外僧人云集,佛学交流兴盛;李洞也有句:“潮浮廉使宴,珠照岛僧归”,生动地描绘了每年当海外贸易船遣发之际,福建观察使排办筵席,犒设送行以及当海外贸易船返航时,各国僧人乘船接踵而至的动人场面,反映了唐时海外大舶频频直抵福州,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

五代时期,福建佛教发展进入。虽发生周世宗灭佛事件,但福建不但不受影响,还获得大发展机会,成为南方各道内佛教最盛的地方之一。王审知自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十月为福建威武军节度使,政治上,他“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经济上,他重视贸易,为“招来海中蛮夷商贾,资用以饶”,开凿黄崎海道,设甘棠港,与高丽、日本东南亚诸国贸易;思想文化上,他大力推崇佛教,巩固王闽政权的统治。主要体现在:宋初,宋太祖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许多有作为的南士被委以重用。这些南士多生活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对商品经济耳濡目染,加之宋代没有受外来入侵的危险,对外开放寻求海上交通,扩大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是必然的选择。宋朝廷规定:“闽、广舶务监官抽买乳香每及一百万两,转一官,又招商入蕃兴贩,舟还在罢任后,亦依此推赏。”由于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提高,此时福州已成为豪华的都会。《高丽史》记载,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有福州商人虞瑄等100人到高丽进行贸易;北宋仁宗时“福州商客陈文佑”等从事中日贸易。苏轼曾说:“福建一路,以海商为业。”曾任福州太守的蔡襄《荔枝谱》中记道:“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宋元时期,福州是“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重要贸易港口城市。贸易的兴盛、人员的频繁往来,带动佛教的交流。福建佛教之盛冠于全国。寺院之多、僧众之多、佛教著作出版之多,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寺观所在不同,湖南不如江西,江西不如两浙,两浙不如闽中。”主要体现在:

一、“崇宁藏”和“毗卢藏”的雕造和外传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汉化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佛教典籍的翻译、编辑、抄写、雕版、印造、收赎、供养以及寄托其中的精神企盼,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北宋末年朝廷放开印书之禁,民间与官府盛行印书。四川、浙江、福建是宋以来的三大刻书中心,福建路的雕版印刷业规模位于全国前列。福建除建阳外,福州也是重要的刻书中心。福州的东禅寺等觉禅院和开元寺先后开雕了大藏经“崇宁藏”和“毗卢藏”,创始了民间自发雕造大藏经的活动,并对日本佛教有重大影响。

从北宋神宗元丰年开始,东禅寺等觉禅院发起劝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个寺院筹资雕造的大藏经。此藏开始只称“大藏经”,后因以藏进献徽宗皇帝祝延圣寿,于崇宁二年(1103)奉敕,赐名“崇宁万寿大藏”。后又因其所在地名和寺名被称为“福州东禅寺大藏”,或“东禅寺万寿大藏”,当今简称“崇宁藏”。“崇宁藏”经本流传于世界各地,以日本为最多。宋政和二年(1112)“崇宁藏”雕造初成,同县的开元寺也已经开始雕造另一部大藏经,并命名为“毗卢大藏经”,同样原因称之为“福州开元寺大藏”,或合称为“福州开元寺毗卢大藏”,今称“毗卢藏”。“毗卢藏”的全藏,国内已不存,海外亦闻无藏。根据叶恭绰先生探明东京宫内省图书寮所藏的大藏经,以“毗卢藏”为主,以“崇宁藏”补缺,系日僧庆政入宋求法,在福州捐财资助雕造,因得携归已经刻成的经本,再委托宋朝的商船将其后遞刊的经本陆续买去,合为全藏。福州版大藏经的传入,对日本佛教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日本各种佛经开始仿刻出版,翻刻刊本版式几与原本雷同。

二、佛教建筑的传播

根据傅熹年先生《福建的几座宋代建筑及其与日本镰仓‘大佛样’建筑的关系》一文,“福建地区的建筑特色和日本镰仓时期从中国南宋传过去的“大佛样”建筑极为相像,证明‘大佛样’是传自南宋福建的地方建筑式样”。“大佛样”旧称“天竺样”,是日僧俊乘坊重源为重建1180年被毁的奈良东大寺大佛殿,从南宋引进的建筑式样,日本建筑史专家称之为“大佛样”。他们根据“大佛样”中大量使用丁头拱(日本称插拱)的特点,推测它可能属于福建建筑样式。此外,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的奈良县东大寺南大门、建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的兵库县净土寺净土堂、建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京都醍醐寺和华林寺一样,具有“大佛样”相同特点,而且风格、构架方法和细部装饰与当时日本传统的“和样”建筑明显不同,是一种完全新的建筑式样。虽然在“大佛样”遗构中或多或少地带有日本传统做法,但从构架到细部都有浓厚的福建地方风格,建造这样的建筑恐不是简单的带回图纸所能做到,应是在请来的福建工匠指导下进行的。

三、与佛教有关的黑釉瓷器的输出

佛教与茶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李肇《国史补》及《唐书•地理志》记载:“福州有方山之露芽”;《闽小记》有关于鼓山半岩茶的记载,“鼓山半岩茶,色、香、风味,当为闽中第一,不让虎丘、龙井也。”福建的茶叶在唐代已成为贡品,宋代北苑茶更是名闻天下。到了元初,福建出口的货物中通过天龙寺船已经有茶叶输往日本。

福州的许多寺院不仅是佛教传播的圣地,也是禅茶一体兴盛的名寺。百丈怀海的《百丈清规》“赴茶”条:“方丈四节将为首座大众茶,库司四节将为大众首座大众茶、旦望巡堂茶、方丈点行堂茶等”“茶道”二字首先由中国禅僧提出,并通过禅茶交融途径向日本、朝鲜等国传播,才有日本茶道、朝鲜茶礼。有人把“海上茶之路”“海上瓷器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提并论,是名副其实,只不过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作用不同而已。

福建是古代盛产陶瓷的产区。由于宋代盛行“斗茶”,与之相适应的茶具——黑釉碗盏,应运而生。北宋末期,建阳水吉镇后井村的建窑因烧制出兔毫、油滴、鹧鸪、瓜皮、曜变等精美斑纹而称誉当世,并一度被指定为皇宋宫廷烧制御用茶盏,引发福州(包括福清东张、连江、罗源、闽清)等地各窑竞相仿制,并且大量通过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日本、朝鲜。这些黑釉盏在日本被称为“天目”,为日本朝野僧俗所珍爱[17]。在日本被判定属13~14世纪的长胜寺遗址,出土大量的天目茶碗。在韩国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晚期的沉船,从沉船中打捞出黑釉瓷117件,其中有建窑的黑釉天目碗和小罐。从出土实物的照片资料看,沉船中打捞出黑釉碗无论釉色、造型与建阳水吉镇出土的碗毫无二致,应是水吉窑的产品。这个事实为建窑产品曾远销日本、朝鲜等国的历史提供了有力证据。

第9篇

【关键词】流行演唱 音乐 歌曲

一、流行演唱简介

流行演唱(又名通俗演唱)始于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叫流行歌曲唱法,后来称通俗唱法。为与国际接轨,现在又改回流行歌曲唱法,简称流行唱法。流行演唱最早起源于欧美,美洲大陆和欧洲移民带来的白人音乐,最早表现在早期的圣乐和南北战争时期的作品上。还有就是非洲的黑人音乐,以白人音乐为基础而发展成为田间劳动歌曲、宗教歌曲和民谣。19世纪后期,黑人音乐迅速发展,诞生了布鲁斯。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新奥尔良诞生了爵士乐,并且在20世纪初达到辉煌。20年代流行音乐与戏剧完美结合,产生了音乐剧。音乐剧在英、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美国音乐剧的主要元素是爵士乐、踢踏舞、喜剧性话剧和含有歌唱的喜剧、“齐格菲”类的轻歌舞剧;英国的音乐剧以轻歌剧、话剧为主,取材于莎士比亚。

流行演唱的特点是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很少使用共鸣,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流行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强调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时有意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所以很注意话筒的使用方法和电声效果。流行唱法以青年为中心,可以说是写青年,唱青年,青年唱,青年听。古己有之的那种通俗唱法,并非我们目前所指的典型意义的通俗唱法。现代通俗唱法,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它风格样式国标化;二是它与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相结合。

二、流行演唱的教育现状

在当今年代,流行音乐已经和网络与互联网挂钩,网络是一个人们交流渐多的地方,在这儿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当然,歌曲也不例外,上世纪90年代家家户户大唱卡拉OK的情景,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而网络音乐似乎有成为21世纪卡拉OK的趋势,无论男女老少,专业与否,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支话筒和简单的工具,连上互联网,你就可以“想唱就唱。”以前做音乐需要音乐人、经纪人、唱片公司认同,现在只要有创作、有了群众的认同,就可以走红。香港著名电影人、专栏作家张坚庭说:“网络音乐是一场音乐参与者的革命;在网络年代,谁都可以成为大师,而且不只是孤芳自赏的大师,谁都可以批判,谁都可以赞赏,某夜只要你望着天际,灵光一闪,把几粒音乐符号写下,取一支吉他填上歌词,轻轻唱出心灵之歌,第二或第三天上万的同路人就会以病毒般的态度为你讴歌唱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政治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文化上的国门大开,首先是港台通俗音乐一拥而进,迅速形成热潮。这决不仅仅是因为年轻人在经济上的独立,而是在于流行音乐的青春活力,能展示人们如何生活的意愿。

在如今这个各类流行音乐充斥于大街小巷、电台、电视、网络的时代里,也许流行唱法这个词大家一点也不陌生了,我们可以这样肤浅地认为,流行歌手演唱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就是流行唱法。曾经有朋友在聚会的时候当面质疑过通俗歌曲有唱法吗,唱流行歌曲需要学吗?虽然从普遍意义上说,流行歌曲应该是以易于上口便于传唱为前提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当它发展到一定高度和层面的时候,大俗的东西往往会变成大雅,流行音乐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从曾经的所谓的“自然声区,不足一个八度”的演唱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随随便便抓一大把最近相当走红传唱度很高的歌手,比如周杰伦,林俊杰,陶,其实他们的歌并不是很好唱的,做一个不太适当的比较,其实在唱法上被许多人有相当程度质疑的周杰伦在《发如雪》里面高音的高度甚至比帕瓦罗蒂还要高,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和他的歌曲被大家所接受和喜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就说明了流行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听众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的水平了,所以流行歌曲有唱法,流行歌曲的演唱需要学习,如果仅仅还停留在“自然声区,不足一个八度”的层次,那么它最终会被时代淘汰。

三、流行演唱的教育意义

在流行音乐的领域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演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什么要研究唱法?这是任何歌唱艺术发展的必然。它不像古典音乐、器乐和声乐泾渭分明。不论流行音乐形式怎样发展和变化,总是围绕着演唱这个中心,但在国外流行歌坛上,不论流行、爵士、摇滚和乡村等形式如何不同,歌手们的歌唱方法始终是统一的。不像中国民族唱法那么复杂:撇开风格不谈,众多的戏曲和各地的民歌在发声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光是京剧一项,老生、花旦、小生、老旦在嗓子运用上就有很多不同要求。因而通俗唱法的发声研究也就相对简易一些。

流行歌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在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以黎锦晖为代表的作曲家和以周璇为代表的歌唱者,搭起与艺术歌曲、以及1931年“九一八”后主流的抗战音乐平行的都市音乐的流行音乐风景线。1949年后,中国的音乐史写作以革命音乐史为主,流行歌曲被斥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在大陆遭到清除。1979年之后,“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市民社会的发轫,使流行歌曲在大陆通过正当的与非正当的方式得以传播。但受多年来的思维惯性影响,一些人仍无法接受“流行歌曲”这个概念,通过种种渠道对流行歌曲、特别是港台传播而来的流行歌曲大加鞭笞。然而大陆流行歌曲的发展又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协调矛盾,就选用了“通俗歌曲”这个新名词来指称“‘有中国特色’的流行歌曲”。特别是1986年具有强大话语力量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设立了“通俗唱法”组,“通俗歌曲”、“通俗唱法”的叫法开始在社会广泛传播。

如今,“革命”不再是惟一的价值标准,流行歌曲的存在意义得到尊重;政治让位于审美,艺术的娱乐功能不再是羞于启齿的话题,曾被广泛批驳的《毛毛雨》、《何日君再来》也被再认识。在此情况下依旧延用“通俗歌曲”的叫法已经缺少了现实依据,用“通俗歌曲”的名号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割裂开来不仅没有必要,也嫌粗暴。用“流行歌曲”代替“通俗歌曲”,不仅象征着我们艺术观念的转变,而且体现了我们对“Pop Music”的认真和诚恳态度。事实上,很多人正在为着这个不起眼的名号之争在各自的位置上付出自己的努力。综观各种公共话语(传媒)和私人话语,“流行歌曲”的称谓代替“通俗歌曲”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流行唱法”代替“通俗唱法”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四、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 汉语族 二次跨文化冲撞 电影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外壳、文明的载体,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由此产生的相关文献与信息都具有较高的跨文化研究价值。华语在《辞海》中也称汉语[1],同处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的汉语族(华语)地区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三地(以下简称三地)都是使用汉语的主阵地,同时又是各类汉语文献与信息生产和交流的主阵地。不同语言的互译可以产生大量的文化冲撞现象,跨文化冲撞是指意识形态内容或形式存在歧异或不同点,兼有冲突或碰撞的涵义。三地同根同源,有着相近的文化内涵,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应该是相似的,似乎不会产生文化冲撞,但在汉语族中,文化的冲撞现象在许多领域不仅存在而且更为凸显。

1.汉语族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

电影作品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文献经常通过译制片被广泛传播,这是典型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三地都既充分考虑正确传递作品的语言信息,又有效地传达作品文化信息的内涵,通过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的转换以译制片或加载翻译字幕的形式把这些电影作品内容呈现于我们。如“Harry Potter”这部著作或电影作品在汉语中可以被翻译为“哈里波特”,而更多却被翻译为“哈利波特”。从原版译名上看,三地并没有文化冲撞现象,但通过纵向对比发现了歧义和不同点,这种汉语内的简单歧异其实也是跨文化冲撞。奥斯卡电影节处于世界九大电影节之首,调查显示它所评选出的最佳影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可称有代表性的跨文化研究文献。若取1929年至今的83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作统计分析,再取三地正式译名各一个(使用频率最高者),通过三地对比有4部作品的汉语译名:“窈窕淑女”、“午夜牛郎”、“教父”、“芝加哥”相同,我们不考虑简繁体字的差别也仅有21部相同,另外62部出现两者以上不同译名的现象。通过对比后我们发现,汉语族内跨文化冲撞现象比中西方文化冲撞现象更加凸显,这种凸显的同语言环境下文化冲撞不完全是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后的二次传递结果,但我们暂把它称作“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

2.电影文献片名信息是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流信息元素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电影文献有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语言特征强的特点,它是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流文献。由于信息数字化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通过信息检索获取信息资源和网络文献已经成为习惯行为。所谓技术发展推动服务内涵就是如此,如今电影文献信息服务越来越依赖结构化数据或元数据,这些结构化数据或元数据中的“公有信息”元素担任95%左右的信息搜索任务。所谓“公有信息”是指公共信息元素,在电影文献信息中通常包括片名、制片、编剧、导演、演员、简介等内容描述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被有远见的搜索引擎供应商首先看中并用于商业信息服务,它的优点是蕴涵丰富的“知识性”,而且对它们的使用无知识产权纠纷。在电影文献信息搜索中,恰巧电影片名信息是公认和使用最广泛的信息检索点。在通用搜索领域,信息检索点因为文化冲撞造成的不确定性或不准确将不利于搜索结果的准确反馈,这就是跨文化冲撞影响到搜索领域的一个例证。

3.汉语族电影片名复杂的二次跨文化冲撞因素分析

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并不是三地间的特殊现象,它是存在于许多特定语系与语言中的普遍现象(3.3节),但本文仅探讨汉语族三地的情况。我们将通过意识形态内容或形式存在歧异或不同点来寻找二次跨文化冲撞的具体原因。取上述83部奥斯卡作品的译名作进一步分析后,总结出以电影文献为代表的产生二次跨文化冲撞原因如下:

3.1电影片名翻译多样化

电影文献片名的翻译活动属于不同语言间的文字交流过程,只要涉及语言翻译,语句语意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就不可避免;再者电影是艺术作品,翻译它的过程往往是艺术的再创作过程,就更容易引起翻译多样化。其文化涵义为“不同翻译者的自我表现不同”。常见如下:

3.1.1直译式

直译式包括音译和意译两种,如下所示(以下中国大陆省略标著;中国台湾简称“台”;中国香港简称“港”)。

①音译,此类以姓名为主的名词,也可为地名、物件名。如:“Gigi”译为“琪琪(大陆、港)”;“Tom Jones”译为“汤姆.琼斯”、“姆斯(台)”;“Oliver!”译为“奥利弗!”;“Rocky”译为“洛奇”、“洛基(台)”;“Annie Hall”译为“安妮・霍尔”、“安妮霍(台)”、“安妮・荷(港)”;“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F_尼(港)”、“F_尼(台)”等。

②意译,此类常见于对简单的词、短语或句子的字面翻译。如:“Winings”译为“翼”;“Grand Hotel”翻译为“大饭店”;“Lawrence of Arabia”译为“阿拉伯的劳伦斯”;“West Side Story”译为“西城故事(台)”;“In the Heat of the Night”译为“炎热的夜晚”;“The 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等。

3.1.2以作品内容意译

此类按照作品所叙述的内容翻译,与原名字面意思有较大出入或无关,往往处于翻译中的“忠实”与“写意”之间。如:“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Casablanca”译为“北非影(台、港)”;“Gigi”译为“金粉世界(台)”;“Brave Heart”译为“梅吉勃d之英雄本色(台)”等。

3.1.3完全艺术翻译

这种翻译方式以追求艺术的再创造为目的,兼顾作品内容的表达,它与原名字面意思通常无关,是明显偏重“写意”的翻译,这属于翻译中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译为“浮生若梦”;“The Lost Weekend”译为“醉乡遗恨(港)”;“The Sound of Music”译为“真善美(台)”、“仙凤hh(港)”等,当然还有人为“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应归此类,这种界定当然值得探讨,本文不赘述。

3.2汉语族简体繁体文字的鼎立局面

从上节的列举中可以看出:汉语的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地域差异造成许多电影片名信息二次跨文化交流冲撞现象。虽然同是“Tom Jones”,中国大陆译为“汤姆・琼斯”,而中国台湾则译为“姆斯”,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一般共识是:不同语言间的跨文化现象本质是由翻译引发的,并且翻译的准确性和理解上的差异引发跨文化冲突和误解,而在汉语族地区存在的部分二次的跨文化现象,就是汉字的简体和繁体的不统一造成的。美国的《纽约时报》早在2005年就刊登了“简体字打败了繁体字”的评论,2007年美国《圣贝纳迪诺太阳报》更是说“用简体字已成潮流”。这观点可能过于乐观,不过,在汉语文字的官方使用中,中国大陆自1956年后正式使用简体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继续使用繁体字,但随着三地经济文化交流逐年加深,三地的用户在语言文化和文献信息交流中同时阅读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壁垒已经很低,人们有能力同时接受简体繁体的现状增加了三地电影文献二次跨文化的冲撞几率。

3.3相对独立的文化实体

这点符合影响文化多元化因素中的“在经济上的利益分化、政治上的个体化为基础”的定义。世界上许多同种语言区域内各自进行文化管制是不足为奇的,正如第三世界中经历过前殖民地统治时期而形成的Anglophone(英语语系),Francophone(法语语系),Hispanophone(西语语系),Lusophone(葡语语系)等区域[2],汉藏语系区域也存在同样问题,其中汉语族内的三地文化由于政治历史问题相对独立发展。那么,电影文献片名翻译也必然受命名权、译名权与版权等相关知识产权法的约束。即一部作品的放映权、出版发行权和网络服务权通过授权转让后,授权者才可获得作品的译名权。一部比较知名的电影作品可以全球传播,造成三地重复引进同部作品现象,其现象主要集中在世界9大A级电影节的参赛和获奖作品引进中。因此,与此相关的文化交流和文献信息的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暂不可改变。

4.拆除汉语族电影文献片名二次跨文化交流障碍

综上所述,汉语族的电影文献跨文化交流并不停留在常规的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基础上,汉语族内二次交流同样重要。这些称为二次跨文化的冲撞现象应该得到妥善的解决,其指导思想是疏导利用而非阻断忽视。要解决好汉语族电影文献片名二次跨文化冲撞可以进行如下考虑。

4.1更新认知观念

跨文化冲撞源于文化交流的多元化,语言交流同非语言交流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方面。笔者赞同保留现有文化、吸取外来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化是不变的方向观点。文化冲撞的合理解决要通过文化不断的总结与积淀,不是语言交流完毕立即宣告文化冲撞结束,期间不仅要考虑使用者的共鸣,而且要通过文献与信息的长期交流而达成共识,有时又需要在具体方面如: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力求避免冲撞。我们也许很难通过单一的电影片名信息完整表述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所谓窥一斑难以知全貌,但它足以凸显电影片名信息对于研究跨文化的价值。现实中,众多的二次跨文化交流文献信息出现在我们周围,它们相对孤立又不断相互冲撞,我们通过正视电影文献跨文化交流的现状,包容文化差异,就可以在分析中西方文化互补差异的基础上形成汉语族内部文化的二次互补。在此我们将可以从容的欣赏和比对汉语族地区跨文化电影文献信息的繁荣景象,不用评比谁的译名好或差,这是对真实的汉语族内电影文献片名的二次跨文化交流现象的诠释,它的核心价值就是包容、互补和丰富,而力求减少互损和冲撞。

4.2建立数据标准

重视汉语族中有代表性文献信息的数据采集,如电影文献片名信息元素的数据采集,在此领域,它可以缓解汉语族内电影片名翻译文化冲撞现象。三地的官方出版发行机构可以针对汉语的特点联合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如在已有的电影文献元数据中专门制定电影片名数据采集规范或单独为电影片名翻译和收集制定结构化的标准,其中可以重点关注电影作品的知名度、地区语言、电影库的使用者等重要的影响因子。

4.3协调共享平台

应该在三地建立共建共享数据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实现汉语族内跨文化的融合。如在汉语族电影文献信息领域,可以通过协助、共建、共享,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解决相关问题。届时,用结构化或元数据为标准建立起的专业电影文献垂直搜索引擎平台可构成跨文化交流文献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5.应用与前景

研究电影文献片名的二次跨文化冲撞可以准确地体会电影作品的内涵,减少电影作品文化冲撞,通过传播世界电影文化对丰富与融合中国三地甚至整个汉语族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数字化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二次跨文化信息元素已经开始应用到垂直搜索领域。众所周知,垂直搜索的难点不是技术,它的创新点集中在用户通过互动或反馈参与门户网站行为和利用垂直门户网站进行有效的产业上下游信息资源整合上。通过电影文献信息的二次跨文化交流研究有可能改变诸多跨文化信息搜索领域的服务内容与方式,因为它具有天生的垂直特征:在汉语网络信息服务中,可以通过使用者广泛地参与和整合反馈信息,丰富搜索引擎的索引数据库,这些有价值的二次跨文化信息库又可吸引更多使用汉语的访问者,因为它能为其提供更垂直的文化和文献信息。

参考文献:

[1]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委会.辞海(1979年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大华语背景下电影现状――王德威教授访谈录[J].花城.2008,(5):199-208.

第11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历史意义

前言: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领域的问题和历史作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历史研究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然后,专门针对于丝绸之路文化领域的探讨文献却不多,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和文化交流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历史意义进行逐一分析,不断对传统丝绸之路中的形成早期文明M行探索,以期能从中找出一条促进现代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对我国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有深刻的认识,从初中到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对我国传统丝绸之路有详细的概述,也对其中的历史意义与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做出整理。具体如下:

文化的组建过程主要是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不断渗透形成的,在这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其中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由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当中,精神文化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慢慢对人们产生影响。所以,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往往精神层面的文化较制度、物质文化的传播速度慢一些。

早期丝绸之路的交流主要对文化与制度方面的交流较少,主要以物质之间的交换为主。然而,物质文化的交流又带动着各领域的技术经验相互传播,其中西欧国家的丝绸、冶金和水利灌溉等级数多数有我国的“丝绸之路”进行传播的,国外的玻璃制作和糖果制造技术亦是通过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交流不断在中国得到发展[1]。随着物质文化的交流不断升温,国外的宗教文化迫切希望能够通过丝绸之路来讲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进行更为广阔的传播,中国由此开始引进以宗教为主的各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宗教领域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和天主教等。与此同时,我国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文化亦得到不断的传播,是整个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播。各种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唐朝时期精神层面的文化丰富多彩。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逐渐加强,制度文化以被动的形式在各国之间不断进行相互渗透,制度制度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过程中几乎没有形成友好的交流方式,通常以战争的形式不断渗透,在战争结束以后,往往战败一方民族便会被强行渗透制度文化,以此来保证制度文化的传播效率。

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课堂教材中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资料进行整体,对其产生的历史意义做了如下总结:

(一)促进了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丝绸之路在精神文化的交流方面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我国传统古典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播,并将印度的佛教文化进行了吸取。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便在我国有了初步的发展,在这一关键发展时期,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古典舞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进行融合发展,将融合中的禅宗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结合,进行形成了具备佛教文化思想的新儒学体系,即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我国后现代的精神文明交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促进了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使得我国“四大发明”走上了全世界,成为现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的基础。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现状,多领域受到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因此,亦可以说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通过丝绸之路中的文化交流将技术向世界进行推广的远远不止这些,其中还包括陶瓷、茶叶、冶金、纺织和铜镜等。这些中国的技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引入外国文明,为中国文化加入新鲜的血液

丝绸之路的开放让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国引进了外国文化思想和技术经验,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经济印象,其中技术方面,有玻璃制品、西方医学和天文等。饰品类有象牙、犀牛角和琥珀等名贵物件,后期这些名贵的饰品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中国的折扇文化,扇骨和扇钉等均用西方的象牙来进行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添加了更多的西方艺术魅力[3]。此外,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我国还积极引进了外来的食材,如马铃薯、草莓和芝麻等,这些外来食品的引入不仅让我国传统的经济农产品更加呈现多样化,同时也对中国的美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密切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后现代全球一体化的雏形思想,即打破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认为,丝绸之路作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先驱路径,是正确的选择。不仅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更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天军,王珏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的体育文化交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06):641-644.

第12篇

1、结合初中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硫,理解并掌握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节课的重点是学习物理性质、酸性氧化物通性、还原性。)(编者:建议改为识记SO2的物理性质,理解酸性氧化物通性、还原性。)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质疑、假设、推理、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

(编者:建议加上教学重点、难点;教具;教法等内容)

教学思路:

设计理由

课堂反馈

一、让学生回忆、搜索对二氧化硫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SO2的物理性质:

看、闻、做SO2溶解于水的实验,得出其物理性质。

2、SO2的化学性质

(1)SO2与水反应

SO2+H2O=H2SO3

亚硫酸

实验:检验水溶液的酸性。

实验: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挥发出的SO2。

介绍:可逆反应的概念,将上面的反应式的等号变为可逆符号。

(2)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实验:Ba(OH)2溶液与亚硫酸反应。

学生:根据观察写出反应方程式。

讨论:BaSO4与BaSO3的异同,

分析写出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Ba(OH)2溶液与亚硫酸反应后的沉淀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溶液中沉淀没有完全消失。

实验:Ba(OH)2溶液中通人新制SO2,再加入稀盐酸。

现象:沉淀完全消失。

讨论:亚硫酸系昨天配制,与今天的差别是它与空气接触过一段时间。

结论:2H2SO3+O2=2H2SO4

推论:2SO2+O2=2SO3

推论:让学生书写工业上用硫磺制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推论:X2卤素单质也能氧化SO2。

实验:溴水与H2SO3反应,溴水褪色,生成难溶于稀硫酸的白色沉淀。

练习:书写反应方程式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在下面的教学中,把握教学的深难度。

充分利用实物,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的良好习惯。

(编者:改为充分利用实物和实验,增加直观性)

可逆反应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样设计印象深刻,知识过渡也很自然。

设计该部分内容是为了引出SO2还原性知识,所以实验是否成功非常关键。

用Ba(OH)2而不用石灰水,是因为石灰水溶液太稀。不能做出理想效果。

设计时想让学生充分讨论,但是课堂时间不允许了。

学生顺利答出了初中学习知识,90%的人知道酸雨,说明学生层次较高。(编者:多数学生知道,说明学生知识基础较好)

如果让学生自己亲手做实验,效果会更好。

实际上学生还能闻到溶液中SO2的气味,不过得违反操作规则。若是学生实验就能发现。

虽然溶液只是轻微浑浊,但是前几排的学生仍然很敏锐的抓住了。

(编者:教学时,教师可走动,证更多学生看见)

当时应该再强化酸雨的概念。有点遗憾。

课后自评:我认为这堂课总的说来,还是上得很成功的。

优点是:1、充分利用了实验,让学生通过认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有说服力,而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问题情境设计得当、新颖,能够抓住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水到渠成。3、教师对课堂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强,巧妙的处理了突发事件。

第13篇

来华留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留学期间应做到学法、懂法以及守法。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留学生的法制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对留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和留学生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缺失等。

1.注重留学生的文化教育,轻视法制教育

自2005年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后,我国各高校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程,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该课程主要面向中国学生,而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专门法制课程几乎是一片空白。综观我国当前各省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课程计划,无一例外地开设中国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内容包含中国文化、历史概况等。即便是医学专业的留学生,教育部同样要求高校对其开设中国文化课。由此可见,中国各高校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相比之下,留学生的法制教育就相形见绌。首先,留学生法制教育理论课缺失。几乎全国各高校都未设置相应的法制教育课程,包括留学生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的北京语言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其次,适合留学生法制教育的教材短缺。当前高校采用的法制教育教材无一例外的只针对中国学生的中文教材,留学生因为中文水平低下,对中文法律知识教材阅读的能力有限,通常通过阅读学校颁发的中英文《学生手册》来了解相关制度规范。

2.语言沟通障碍和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担任中国学生法制教育的教师,既有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又有法律素养较高的政工干部,可谓师资力量雄厚。因为语言原因,留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主要落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身上。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主要由普遍未接受过系统法律专业培训的留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即便他们开展一些法制教育活动,内容也往往局限在法律常识或涉及日常工作的内容,如签证、外住安全、交通法规等。与留学生息息相关的《民法通则》《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以及中国的法律常识等,由于他们自身的法律素养的薄弱,致使无法有效地进行施教。

3.留学生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缺失

良好、浓郁的校园法制文化氛围,会对留学生法制教育起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留学生法制文化氛围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法律知识为载体的法制宣传活动缺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举措,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多集中于青年志愿者服务、文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团等活动,而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的文化建设却相对缺乏。第二,留学生缺乏参与学校法制教育活动的平台。综观全国各高校所举办的各类普法活动,不管是学校层面开展的普法宣传,还是各二级学院开展的一些法律知识竞答、法律讲堂,均以中文为主。由于语言的障碍,致使留学生无法参与到这类活动当中。此外,在普法内容的宣传上基本不包含任何的涉外法律法规,尤其与留学生息息相关的出入境管理条例、交通条例等。可以说,留学生基本上被排除在校园法制教育的门外。

二、加强来华留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设留学生法制教育公共课,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留学生的法制教育,让留学生法制教育贯穿于留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良好的法制教育必须立足于课堂,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对此,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法制教育公共课,结合留学生所学的专业性质和特点,设置相应比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如此才能使留学生在理解法律框架的基础上有所侧重,满足其所学专业的发展要求,为留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法律基础。比如医学专业的留学生,面对当前严峻的医患关系,应当增设“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章节,以便来华医学留学生对将来在医院实习或工作中所涉及的具体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良好的法制教育的效果,离不开理论教材的支持。鉴于我国当前所采用的普法教材中未涉及外国人的法律知识点,且大部分为中文教材,并不适合留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对此,学校在日后对留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组织专门人员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编写符合留学生实际情况的法制教育中英文版教材并推广应用,以此推进留学生法制教育的顺利进行。

2.坚持法制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发挥德育无形手的功能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渗透。在对留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应当结合德育,发挥其教育指导功能。虽然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他们本国的法律体系与道德价值评判等方面与我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古今中外在遵守法律法规、他人人身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平等性等价值标准方面是具有许多相通之处的。而这些普遍性的要求,超出了国家、地区、民族以及文化背景的限制。可见,在留学生法制教育的环节当中,结合德育,适时地引入我国的传统美德,规范留学生道德品质,以道德内化提升自觉守法的意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正如李交法在《法治建设论》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两大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任何外在硬性的社会规范只有诉求于人的心理情感,并获得人们的真正的道德支持,才会真正扎下根来,而单纯依靠外在的推动力或强制力则是远远不够的”。

3.实现留学生法制教育的主体多元化,全面提高法制教育质量

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知识性都很强的综合性教育,必须由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执教。高校可以通过法制教育主体多元化的形式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一方面,高校通过加强对留学生管理教师进行法律专业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实现业务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建立一支以法学专业出身为主的教师队伍讲授法律知识公共课,并对其进行英语培训。另外,邀请专业人员如法官、检察官、出入境公安人员等人担任课外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就法律实践问题进行专题讲座或案例剖析等,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对留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

4.依托社会资源开展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

留学生法制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开设课外实践活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有目的地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使留学生有效地将法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第二课堂,寓教于实践之中。一要依托校园法制文化建设,以中外学生社团为基础,以中英文法制宣传活动为契机,以中外学生志愿者为纽带,建立法制教育活动平台,提升法制教育和法制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二要加强学校与公检法机关的沟通合作,与其建立法制教育基地,通过法院旁听、知识讲座或假期实践等方式,用真实案例促进法制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三要借助社区、街道和居委会,通过相关活动扩大法制教育宣传,同时鼓励留学生参与其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以此来转变其法制观念,增强其法律意识。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留学生法制教育

第14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广西;东盟;柳州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文化交流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从周边的国家开始,像朝鲜、日本以致东南亚,然后渐渐扩散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而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则为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

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朝鲜、日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学习。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有40%是唐代的作品。而唐代对外交通的繁荣,是在隋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隋代重新统一全国,使内地与外界的交通进入了新的阶段。尤其是在隋炀帝继位之后,专门设置了四方馆,负责接待并处理四方客使事宜,加强隋朝对外交往的职能。

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前)时期,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但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段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

曾说:“文化之盛衰,民族之兴亡系之。”

2009年1月31日,总理在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学生座谈时的谈话中指出,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从未间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中非合作论坛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良好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中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孔子学院的广泛设立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化将逐步融人世界的发展趋势。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品牌。

三、广西柳州的对外文化交流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通道连接的省区。泰国的泰族,越南的岱侬族、泰族、高栏族,老挝的老龙族,缅甸的掸族等,均起源于中国南方,与广西的壮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等是同根生的民族,文化上的近似容易引起这些国家的民族对广西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共鸣。这些都是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中的基础以及优势。

东盟博览会不仅对广西的经济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促进了广西乃至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广西充分利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的重要机遇,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贸易,不断摸索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文化交流和贸易的次数和规模逐年增长。可以说,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广西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里程碑。

2004年3月,柳州与越南永福省永安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这也是第一个与柳州结成“友城”关系的东盟国家城市,随着近11年时光流逝,柳州与东盟各国之间文化外事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山水柳州”的文化风情,早已在东盟国家人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就在去年刚刚举行的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中,700名来到柳州的中越青年代表,不但游览了穿城而过的碧波柳江、欣赏了两岸斑斓旖旎的风景,参观了柳州市博物馆、柳侯祠、城市规划设计展览馆。而且在参观胡志明旧居时,看到胡志明的革命经历和在柳的活动,更是让越方代表团的青年们感慨万千。而作为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的分会场,柳州不但积极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同时,也让“山水柳州”的美誉通过活动在越南青年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广西重工业城市的柳州,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日趋紧密,贸易合作迅速发展。以贸易合作良好展开为基础,柳州对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也积极的展开来了。“自从东盟博览会召开后,东盟的留学生来到了柳州,到东盟经商、旅游的柳州人也越来越多,双方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从而‘山水柳州’的文化风情也越来越为东盟国家人民所熟悉和了解。”外侨办国际交流科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牛津大学教授雷蒙・道森在1967年出版的名著《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1]中详尽而具体地介绍了西方对中国的种种看法,并总结说:“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似乎在两个极端间变化:或者是理想的王国,或者是停滞与落后的象征。中国时而被描绘为富裕的、先进的、聪明的、美好的、强大的和诚实的,时而被描绘为贫穷的、落后的……。”矛盾的认知说明了世界需要更了解中国。

文化是沟通人与人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21世纪是文化制胜的时代,保护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才能留住民族的“根”。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文化建设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文化交流必须正确处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发展是各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选择、吸收、创新的过程。由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早,生产力较发达,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文化势能也较高。我国在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合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国家发生联系,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积极吸取其文化的精华,自觉抵制其文化的糟粕。

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应当坚持原汁原味,适当创新,切忌迎合,避免产生不中不洋的产品。

第15篇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一、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二、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1)文化的凝聚功能。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文化教化功能。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总之,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h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