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交网络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由于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从一个用户向另一个用户传播程,似于传染病从一个节点向另外一个节点的传播,本文采用传染病研究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程,幵一修改形成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
1.1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式
在社交网络中,用户间的好友关系需要经双的认证才能够建立起,因此,社交网络可以看成是一个以用户为节点,以用户间的好友关系为边的无向无权网络,话题消息沿着节点间的边迚行传播,具如1所示[11]。
1.2传染病扩散机制的网络舆情话题传播模型
1.2.1网络舆情话题传播中各节点的定义
将网络节点分为三类:易感染节点(S)、传播节点(I)和免疫节点(R),它们分定义如下:(1)易感染节点指未被传播状态,在t时刻未接收到某舆情话题信息的节点,处于S状态的节点很易因为接收到某话题状态转变为I状态。(2)传播节点表示在t时刻已经开始不断向网络中収布舆情话题信息的节点,幵且由于此状态节点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使未被传播状态的节点改变自身状态,变成I状态节点开始转収这信息。(3)免疫节点表示t时刻此节点处于免疫状态,不会被传播状态的节点传播的信息所影响[12]。
1.2.2网络舆情话题传播模型各节点转换觃则
针对某则舆情话题,社交网络中每个节点状态会在易感状态、传播状态、免疫状态乊间迚行转换,节点状态转换觃则具如下:(1)在始的网络中所有节点都为S状态;(2)在话题传播程中,网络总用户数定不变;(2)S(k,t)、I(k,t)及R(k,t)分表示t时刻网络中的度为k的易感染节点、传播节点及免疫节点的密度,那么S(k,t)I(k,t)R(k,t)1;(3)若一个易感染节点S与一个传播节点I迚行接触,那么该易感染节点转变成为传播节点的概率为PSi,PSi叫内部感染概率;(4)若一个易感染节点S与一个传播节点I迚行接接触,但会通其它径得到了目标舆情话题,从而以概率α由易感状态转变成为传播状态,那么α叫外部感染概率;(5)一个传播节点I对某话题失去兴趣而止传播,概率Pir转变为免疫节点,那么Pir叫免疫概率;(6)一个易感染节点S对话题内幵不感兴趣,虽然知道了该话题,但不会传播该话题,幵将以概率Psr接转变成为免疫节点,那么Psr叫接免疫概率。
1.2.3网络舆情话题传播模型的建立
社交网络话题传播是一动态程,即话题信息是否迚行传播受一个或多个因素影响,幵且网络节点传播话题时,与临近节点传播话题信息的情密切关,传播节点的度越,对话题在网络中的传越有。综合上述可知,社交网络舆情话题传播的节点状态转变具如2所示。
2实验仿真
2.1数据源
为了测试本文提出的社交网络舆情话题传播模型的有效性,选择标准数据集:Facebooksocialnetworkdataset迚行仿真实验,该数据集包含4039个节点,88234边[13]。仿真平台为:双核CPU2.85G,内存为4G,WindowsXP操作系统,编程工具箱为:Matlab2012。
2.2结果与分析
2.2.1不同节点的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假设始时刻网络中仅有一个传播节点,其余节点部为易感染节点,将式(1)中的各数设置如下:内部感染概率psi=0.4,外部感染概率α=0.3;免疫概率pir=0.2,接免疫概率psr=0.1,网络各节点的密度与舆情话题传播乊间的变化关系如3所示。由3可以看出:易感染节点密度不断衰减,到趋近于零;传播节点密度在始阶段快增,幵在达到峰值后速下降,到趋向于零;而免疫节点密度在话题传播期呈较快增态势,在其达到峰值后逐渐趋于稳定,幵最终趋向于1。
2.2.2内部感染概率对传播程的影响
当内部感染概率収生变化时,传播节点密度、免疫节点密度变化趋势如4所示。由4可以看出:(1)在网络达到稳态乊前,随着内部感染概率值的增,传播节点密度的值随乊增,此时免疫节点密度值反而减小,这是因为内部感染概率值越,会使网络中更多的易感染节点转变成为传播节点。(2)随着内部感染概率值增加,社交网络舆情话题的传播演化程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4)随着内部感染概率值等于零时,社交网络信息还是可以迚行传播,这与乊前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网络拓扑结构不同引起,相较于传统网络,社交网络的连通性更高;再加上社交网络用户乊间可以传播舆情话题信息,同时还可以通其它外部渠道获知该话题。
3.2.3免疫概率对传播程的影响
当免疫概率収生变化时,传播节点密度、免疫节点密度变化趋势如5所示。由5可以看出:(1)当免疫概率于零时,在传播程达到稳态乊前,免疫概率值与传播节点密度值乊间变化关系是一反向关系,免疫概率值与传播节点密度值乊间变化关系是一正向关系,因此免疫概率取值越,网络中的传播节点转变成为免疫节点的概率就越高。(2)当免疫概率等于零时,免疫概率值在传播期速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趋于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当免疫概率等于零时,传播节点将始终保持自身状态,而不会向免疫状态迚行转变,而此时免疫节点密度值幵不为零,这是因为接免疫概率的存在,部分易感染节点易转变为免疫节点。
2.2.4外部感染概率对传播程的影响
当外部感染概率収生变化时,传播节点密度、免疫节点密度变化趋势如6所示。由6可知,在话题传播程达到稳定状态乊前,随着外部感染概率的不断增,传播节点密度也应增加,而免疫节点密度不断减小,这主要是由于外部感染概率描述易感染节点通媒报道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关系等网络外部渠道获知舆情话题,幵由易感状态转变成为传播状态的概率,因此外部感染概率值越,易感染节点的个行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2.5接免疫概率对话题传播程的影响
当接免疫概率収生变化时,传播节点密度、免疫节点密度变化趋势如7所示。由7可知,随着接免疫概率值逐渐的增加,传播节点密度峰值慢慢减小,免疫节点密度峰值慢慢增,这主要是由于免疫概率值越,社交网络中的一易感染节点有经传播状态接转变成为免疫状态的概率增加。
2.2.6始传播节点度对传播速度的影响
当始传播节点度值収生变化时,传播节点密度变化曲线如8所示,从8可以看出,如果始传播节点度越,其网络话题信息传播速度就越快;如果始传播节点度越小,网络话题信息传播速度对较慢。
2.2.7度值不同的节点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当易感染节点、传播节点及免疫节点的密度值収生变化时,舆情话题演化趋势与时间乊间的变化关系如9所示。从9可知,在舆情话题传播的程中,无论易感染节点、传播节点及免疫节点的密度值怎么变化,舆情话题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这表明不同度值节点具有似的行为特征。
3结论
SNS是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的。1967年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理论表明:社会化成员之间,都可通过“六度空间”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两个人是不存在的。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此后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化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进行网络社交拓展,也就是现在的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在国外,除了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SNS研究外,也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从事SNS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如Facebook、MySpace。SNS业务的核心是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传播与建立是SNS业务最根本、最基础的需求。目前,大部分移动SNS应用软件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社交网络的传播,一是通过查询应用软件数据库信息后完成增加好友方式;二是结合LBS(基于位置服务)来查找地域附近的好友后,再增加好友并建立社交网络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移动SNS区别于互联网SNS的重要特征,许多基于LBS传播模式的移动SNS应用,更是大放光彩,如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多、3G用户的增多,面向大众的基于位置服务有望成为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实现差异化的重要领域。在国内,SNS研究方面主要分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和应用开发技术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典型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工程师王亮的《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山西大学的石艳霞的博士研究论文《SNS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和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奚望园《移动SNS发展现状与趋势探析》等,这些论文重点研究SNS发展趋势和制约因素等。
从应用开发技术的角度研究典型有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春的《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移动SNS系统设计》,此论文重点研究手机通信录通过互联网和3G网进行交换的SNS应用、宁波大红鹰学院方颖松的《LBS技术在移动设备中的发展与研究》则重点研究LBS技术在SNS中的重要特性、2012年中南大学唐磊等人研究的《面向现实的移动SNS系统》则重点研究GPS定位技术、重力加速器技术为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应用。这些结合LBS技术进行社交网络传播的方法是利用手机自带的GPS接收器,获取位置信息后来查询附近的好友。然而,一方面由于手机GPS使用的是粗码,精度最高达到100米,而且对于100米范围内距离越近的社交网络,反而会在搜索定位时变得模糊。另一方面在室内使用手机GPS定位时,由于搜索数量过少,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定位。因此,在室内近距离环境中利用手机GPS定位方式进行社交网络传播将会失效。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在室内搜索不到近距离内的另一个微信用户的实验得到证实。但是,在SNS中,越是近距离的社交网络传播,其需要建立社交的愿望可能更强、更有效,如参加同一次会议(活动)的人之间都有相互结识的愿望。但这与当前在室内近距离中使用手机GPS定位进行社交网络传播性能差的情况正好相矛盾。因此,寻找并研究一种能够在室内近距离进行有效社交网络传播的方式,对移动SNS理论研究和行业应用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交网络理论表明,以需要进行社交的个体为中心画一圆,则离圆中心越近的个体之间需要进行社交的可能性越高,社交的效果越好。因此,手机定位技术成为了移动社交网络的催化剂。在国外,手机定位技术主要通过GPS定位,手机GPS使用的是粗码,精度最多达到100米;虽然军用GPS使用的是精码,精度可以到几米内,但军用GPS一般不对民用开放,而且收费昂贵。另外,手机自带的GPS定位需要室外才有较好的信号,而卫星被遮挡的室内、地下停车场等场所,GPS无法发挥原有作用,定位较困难。虽然现在有伪卫星增强GPS、基于自包含传感器等技术可以解决室内GPS定位问题,但这些技术目前都没有应用到手机上且应用难度较大。在国内,我国自主研制和建立的用于导航和定位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免费服务的定位精度是10米,但目前安装了北斗导航信号接收器的手机数量太少,而且也面临室内接收信息号差的问题。然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室内需要进行社交的场合比较多,而且通常需要近距离的社交更多,如在同一个会场内。综上分析可知,采用手机GPS或北斗定位方式在室内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传播效果较差。
2改进方法探索
2.1基于蓝牙技术的改进方法探索
现在的大部分手机除了自带GPS功能外,一般还具有蓝牙。它能为室内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传播提供新的方式。目前手机中蓝牙设备标准主要采用3.0版,其理论传输距离是100米,在没有阻挡的室内,实际传播的距离约为30米,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也能达到10米以上,而且蓝牙的数据速率为24Mbps,最新的蓝牙4.0则性能更好。蓝牙的传输速度完全能满足用于发现附近社会网络所需的几百字节要求,也能满足用于名片交换、文件传递、语音等基本社交行为的网速要求。如果能将同一个室内区域的手机蓝牙设备进行自组网,通过“蓝牙手机找到的另一个蓝牙手机”进行网络社交拓展,就可以将整个室内的手机都找到,并建立起整个社交网络。目前关于蓝牙组网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蓝牙底层物理通信协议和位置固定的专用蓝牙设备组网研究,一般都是通过蓝牙微微网和散射网方式组网。国外已经提供了较多的组网算法,主要有BTCP、BlueTrees、BlueStars、Scatternet-Route、近饱和组网方法、遗传算法等。这些算法适用环境虽然与本文中研究手机蓝牙技术环境有所区别,但仍值得借鉴的,可为基于蓝牙技术的移动SNS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改进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2.2基于WiFi技术的改进方法探索
现在的大部分手机除了自带GPS和蓝牙功能外,一般还具有WiFi功能。日常工作中,同一个室内环境中,用到WiFi方式上网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同一个室内的手机,一般来说都是接入到同一个WiFi接入点,那么通过WiFi网络终端搜索、传播等相关技术,就能查找到位于他/她身边近距离的其他网络个体,进而建立社交网络。WiFi的带宽一般可以达到100Mbps,完全能满足进行移动SNS各种应用的行为。在WiFi局域网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通过单播、组播、广播方式和实时定位技术进行局域网内终端的搜索,这些研究内容可以借鉴,用于基于WiFi技术的移动SNS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改进的研究。综上所述,移动SNS近距离内的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改进可以采用手机蓝牙自组网和WiFi局域网等两种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与应用。
3研究价值
3.1应用前景
本文提出的针对移动SNS近距离传播方式改进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建设各类移动SNS应用提供新的社会网络传播方式。例如,在腾讯公司的微信产品中增加通过蓝牙技术和WiFi技术进行室内近距离的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则可以更好查找到身边的朋友、“对面可见”的朋友,进而建立一种基于近距离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使社交更有影响力和成效;也可以用于开发一款移动SNS产品,对参加同一次会议、音乐会等室内社交场所的社交个体,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从而建立各种可能的社交网络,进行各种社交行为,如名片交换、文件共享、文字或语音聊天等。
3.2学术价值
本文提出采用蓝牙技术和WiFi技术在室内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是对移动SNS理论中采用查询应用数据库和GPS定位两种现有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方式的有力补充,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能使移动社交网络更具有影响和成效。因此,本文提到的研究内容也势必会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论
关键词:企业;社交网络;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我们进入了由大数据而随之产生的社交网络时代。社交网络起源于能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各种社交服务的应用,最初起源于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交流的电子邮件;随后论坛的出现将这种点对点的信息沟通方式转换为点对面的沟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博客、微博的出现更加推动了社交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沟通更加有效率。目前,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发展,形成了“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凸显了人的特点,而且更加灵活且具有广泛性。
社交网络作为一个新型而又热门的研究领域,目前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联络,基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社交网络研究也比较混乱,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这一在国内比较权威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梳理,以此来展现国内有关企业间社交网络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
一、材料与方法
1.方法
刘军在社会网络分析导论中认为,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集合。在社交网络中社会行动者包括个体、公司或者集体性的社会单位,也可以是一个组织或者社区等等。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中,通常用“点”来表示社交网络中的各个社会行动者,行动者之间的各种相互联系用“边”表示。社交网络分析立足于社会学,社会学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起点。网络内结点之间的连接强度与密度对于建立结点间行为的相互关系尤为重要。
2.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中与企业和社交网络相关的科研文献作为数据来源,检索时以“企业”“社交网络”“客户”“市场”为关键词,共获得了1372篇文献信息,剔除比较早期的几篇文章,从2000年到2014年还剩余1359篇文献信息。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趋势分析
■
图1 企业型社交网络论文发文量
关键词作为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文献的精髓,恰当的关键词能够有效地分析并把握企业型社交网络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本文以“企业”“社交网络”“客户”“市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经过初期的剔除,剩余1359篇文献信息。由图1可显然得出从2000年起到目前的发文量趋势,从2010年开始发文量显著上升,而且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需要指出的是图中2014年的发文量显著下降,原因之一是2014年这一整年还没有结束,所以发文量不是很准确,所以还是有望超越去年的。近几年研究人员在企业型社交网络方面的文献信息还是比较多的,所以企业型社交网络是当前社交网络研究的一大热点方向。因为社交网络的兴起,不仅给企业带来危机,也带来了机遇,在这样一个网络的转型时期,“企业是生还是死”这样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所有相关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工作者去思考。
2.研究热点分析
对原始文献信息进行简单的前期处理后,筛选与主题词内容最相关的前150篇文献进行分析,通过知网分析软件会得出一个非常形象的知识图谱,其中用结点表示各篇独立文献,结点与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文献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而且连线的密集度反映出该文献信息与其他文献信息的紧密程度,蓝色为选中文献,绿色为蓝色的参考文献,黄色为蓝色的引证文献,文献与文献之间的连线表示,且球的大小表示引用的次数多少。
通过形象的知识图谱中结点之间的密集度可以得出国内企业型社交网络的研究热点与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家社交网络的绩效研究、以农业产业组织为核心的绩效研究、企业在社交网络时代的营销模式研究、社交电子商务网络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管理问题的思考等。下面主要分几部分对这几个研究热点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
(1)企业家社交网络的绩效研究
在社交网络时代,关系网络已经成为解决企业某些问题、提高企业绩效的主要途径。刘苹认为,企业家本身所占有的社会网络为企业提供了获取不同的资源和信息的机会。企业家可以依据企业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家个人的特点构建适当的外部社交网络,并且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的脆弱性,这样不仅能够使企业依靠外部社交网络获取有效的资源,而且在这些中小企业遇到问题时给予有效的帮助与支持,从而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强大的后盾。在实践中有许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种关系网络的重要性,例如蒙牛集团遇到问题时,牛根生先生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解决了这一困境,或者目前社交网络平台――正和岛的构建同样也是通过提供安全可信赖的社交环境和社交资源来推动各个企业形成一种多赢共生的社会大环境。
企业家社交网络作为企业获取其他必需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杨X以社会资本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通过企业家社会网络来分析企业家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企业家个人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特征,使得政府关系网络、中介关系网络、媒体关系网络、企业关系网络和员工关系网络等网络对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的获取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进而使得资源获取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产生正向的影响。
目前市场中小企业众多,而且面临的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市场的波动性等现实状况,而企业家又处于结构洞的一个特殊位置,所以建立企业家社交网络就显得更加重要。毋庸置疑,构建企业家社交网络是目前学术界在社交网络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
(2)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的绩效研究
世界级投资大师詹姆斯・罗杰斯在参加第四届中国期货(证券)资产管理大会时说道:“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业!”农业,似乎也在经历着类似房地产行业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的过程。家庭农场具有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制度下的特有性质,这一制度必将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汤文华认为我国目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集聚困难;家庭农场主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的科技含量提供不足;家庭农场主融资困难;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低等。
中国农产品、食品消费,从数量向品质、营养与健康的方向转变不可逆转,同时也会呈现出高价格、高附加值的消费特征;分散经营、低价大路货的无序竞争将成为过去,一个品牌个性化的、有规模的市场竞争格局开始向我们走来。据统计,未来会有大量的人由于食品的危害而致病,这即将威胁到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人类生存的严峻挑战,毫无疑问,农业将是这一切的源头。所以虽然目前的研究文献还不是特别多,但这将是一个研究趋势,同时也是投资者未来进行投资的一种走向。
(3)企业在社交网络时代的营销模式研究
李晓婷等人认为社交网络营销是一种通过数字化的社交网络软件或者社区与客户或者潜在客户进行沟通,并不断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把恰当的产品展示给他们的一种营销过程。在研究社交网络的营销策略和社交网络盈利模式时重点研究了社交网络的盈利模式,并从构建社区、创建内容、调整营销策略和创新产品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进而增加利润。由于目前企业的营销方式处在一个由传统的营销方式向社交网络营销转型的特殊时期,并且通过社交网络的方式进行销售具有销售成本低、覆盖面广、宣传力度大和传播速度快等固有的属性,所以通过社交网络的销售渠道进行营销是一种必需经历的转型过程以及转型的方式。通过社交网络的方式进行营销有许多企业取得了成功,比如玩转微博实现品牌传播的杜蕾斯,利用微信实现自助服务的招商银行等。
目前,所有传统企业都具有非常严重的危机感,传统的营销优势没有了,俗话说“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企业家们面对目前的社交网络营销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实践中的茫然更加刺激我们科研工作者在理论上找到能够支持转型的理论和转型的正确方式来指导实践的发展,所以目前有许多的研究者在探讨企业在社交网络时代的营销模式这一热点问题。
(4)社交网络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管理问题思考
在知识图谱中可以得知,在社交网络时代有关企业管理的问题是该图谱中研究者最多、发文量最多,而且被引用频次最多的文献。所以不论在哪个时期,企业的管理问题都是企业家、经理人、科研工作者等不可回避的一项内容。冯芷艳从社会化的价值创造、网络化的企业运作、实时化的市场洞察三个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了当今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众多企业所面临的商务管理的一些前沿问题。邵鹏从管理学的视角对大数据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信息服务业企业、制造业企业以及社会管理机构的一些实际情况,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社交网络时代所面临的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问题。
在社交网络时代,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如同双刃剑一样,不仅给我们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与传递带来了便利条件,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带来了便利,推动管理层级的扁平化发展。但是如此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任何企业都可能由于一时的风波而毁于一旦。面临这样的问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何去何从,我们科研工作者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所以这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
3.文献量的分布情况
■
图2 论文来源期刊和来源机构分布图
由中国知网分析软件可得知文献信息的来源期刊和来源机构,这样便于相关研究者对文献信息的搜集。在来源期刊中,《信息与电脑》占2.7%,《企业管理》占2.7%,《IT经理世界》占2.0%等,显然企业型社交网络的文献信息主要分布在以上几种重要的期刊中,而来源机构主要分布于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几个企业和学校,通过这样一个来源期刊和来源机构的分析可以帮助一些新的研究者查找相关文献时更具有目的性。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知识图谱等相关的理论在近几年有比较快速的发展,而且利用这样一个文献的量化分析,能够比较清晰地展现企业型社交网络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重点,便于相关的研究者进行文献的收集与查找。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这一国内比较权威的文献数据库,对国内企业型社交网络文献信息的研究重点与研究热点进行了比较清晰的梳理,认为企业家社交网络的绩效研究、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的网络组织绩效研究、企业型社交网络的营销模式探讨和大数据背景下社交网络对于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及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电商的研究等几个方向是目前社交网络在企业间和企业内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而且企业型社交网络在实践中也是值得我们长时间进行探讨的话题,相关的研究者可以在以上几个方向的基础上参考各自相关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的研究人员一定的启迪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宗乾进.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J].图书馆情报知识,2012(6).
[2]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漆晨曦.社交网络分析及案例详解[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杨X.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
[5]汤文华.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6-190.
[6]李晓婷,孙佳宁,李明建.社交网络营销策略及盈利模式探讨[J].电子商务,2013(1):3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