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范文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工会工作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

第1篇

(一)社会助长。社会助长也称为社会促进,是指在群体活动中,由于他人的在场,会激励个体表现出最有优势的回应,个体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它成员的影响而提高。“处在人群之中”对个体的积极反应会有增加作用,出于“评价顾忌”,个体希望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赞许,需要实现自我。而且,个体可以从群体的反馈评价中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从而不断改进,调整工作状态,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二)群体规范与凝聚力。在社会心理的作用下,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整体意识,能够认识到个体是组织的一部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群体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并内化为行为的尺度。因此,良好的群体规范有助于成员行为的导向和矫正。同时,群体对于成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忠诚,成员之间有“我们”的认识,有相互合作的愿望和动力。彼此间意见沟通畅通、信息传递较快,气氛民主,比较关注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群体凝聚力在社会心理的推动下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社会心理对教育教学的消极影响

社会心理除了能带来积极影响外,还存在着很大的负面性。勒庞认为在群体中,个人的独立性会完全丧失,“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2]这种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具体来讲,社会心理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种:

(一)从众与服从。从众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很多情况下,人们已经形成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并为了使群体接受而不惜放弃自我,委屈服从。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因此,个人会从被排斥、被边缘化而导致的焦虑感出发,逐渐放弃个人立场。从众所产生的后果非常恶劣,加上法不责众的心理,个人的优越感和力量感急剧膨胀。“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正是由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群体中的人们和独立的个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格,对差异和争执的容忍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独立的个人可以平心静气的接受异议和矛盾,可以进行讨论和辩解,但在群体中却很难做到这样,“在公众的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在一片嘘声和驱逐声中,演说者很快就会败下阵来。”

(二)偏见。偏见是指心理上的一种预先判断。它是针对他人或者其他群体(通常是一个有不同文化、伦理的群体或者性别不同的群体)的一种不合理的、预设的、常是负面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在实际生活中,社会不平等“、我们”与“他们”群体的心理界限、社会差别、人们内心的愤怒、归类等简化世界的认知模式等都会造成偏见。凯斯•R.桑斯坦认为由于“偏见”的心理,有时会使人们解决问题时更为糟糕。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群体若不讨论而是采纳平均答案,往往会做的相当不错,或者至少不会严重失误,而在恶劣的讨论环境下,人们之间协商后,平均答案变得更糟了。

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会计;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财务管理是中小学校内部管理的重点,财务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运转和学校管理的水平。良好的财务管理可以保证学校各机构之间的正常运转,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可以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会计工作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现在中小学会计工作的不当和薄弱,导致了学校资产流失,给学校带来较大的损失。

一、中小学会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低下

要想将一份工作做好,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有效的分配资源,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在我国中小学会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会计工作,反正是政府全额拨款,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在这样一种思想环境下,任用会计工作人员时也是门槛较低,或者是任人唯亲。而在工作中,在“财务管理不重要”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懒怠,浑水摸鱼、插科打诨的现象屡屡出现。

按照规定,中小学校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而会计部门的负责人则必须还要有三年的会计从业经验或者是会计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资格。但是很多中小学的会计部门一点都不正式,甚至于有的学校的会计工作是由教师兼职。很多会计工作人员没有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会计专业知识薄弱,业务素质较低。

(二)缺少必要且有效的监管机制

会计工作是一份比较敏感的工作,所谓的“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要将管账的和管钱的严格的区分开来,否则就很容易造成财务混乱,造成学校固定资产的流失。

在专业的会计工作中,会计监督是其职能之一,但是很多中小学的会计工作中监督职能荡然无存。一般的会计监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与出纳分离。会计就是俗称的管账的人,而出纳就是管钱的人,将这两者区分开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财务的正常运作。第二,稽查制度。就是对相关的会计工作进行审查的制度,避免错误和舞弊行为的产生。第三,人员牵制制度。就是在办理款项的收付、结算等涉及到钱的工作时,要两个或者更多的人一起办理,人员之间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在中小学的会计工作中,不管是内部监督机制还是外部监督机制都不够完善。前文讲述的会计监督就是内部监督,外部监督还包括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等。在中小学中,急需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保证会计工作的流程化,减少学校资产的流失,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资产管理混乱

中小学的资产管理混乱是由种种原因引起的,制度上的缺失、意识的薄弱等。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事都会出现问题。现代人的自我意识比较强,考虑问题时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而非集体的利益。因此,在一个集体中,更好强化监督机制,保证每个人都能按章办事。

中小学的资产管理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票据的使用不合规范。在学校的伙食、实践活动、住宿费、书费等一些收费项目都有规定的收费票据,一些代收费则是结算票据。但是,往往学校会把这两种收据混为一谈,将一些代收费也用收费票据,而没有用合适的结算票据。第二,往来款项不清不楚。对于应收款、应付款按照惯例是要进行每年一次的对照检查的,但是很多学校却省去了这一流程,导致了一些往来款项不清楚。

二、导致问题原因

(一)会计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中小学会计工作在实践中多数缺少必要的会计制度或者会计制度不完善,导致会计工作在开展规程中没有制度依据和制度监督,或者会计制度中存在漏洞和不足,造成会计制度的监督约束功能丧失有效性。

(二)会计工作没有明确的分工

多数学校的会计工作人员由老师与后勤人员兼任,这种会计人员在专业知识上较为匮乏,很难进行独立的会计工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不能合理的区分其具有的会计责任和职能。学校中对会计岗位的职能和需要重点的会计项目没有明确的规定。具体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明确会计工作各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导致会计问题出现时,相关会计人员相互推诿责任,造成会计活动在实践中分工不明确,影响学校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管理理念缺失

中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资金有政府的拨款,学校在资金的使用上就不太操心,不注重财务管理,带来了学校资产的流失,给学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上级领导都不注重会计工作了,那下级工作人员又如何做好工作呢?没有适当的管理理念,没有思想,又如何行动呢?

三、对策

(一)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要想做好会计工作,完善学校的财务管理,高水平的会计工作人员必不可少。学校在任用会计人员的时候要严格把关,首先最基本的国家规定的专业资格证书必须要有,其次要考察他们的专业操作水平,任用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最后,对于在职人员,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水平。努力的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会计工作队伍。

除了专业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一名优秀的会计工作最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职业道德素养,要培养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加紧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另外,对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考察和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推动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的创先创优,进而推动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包括的内容很多,有内部监督也有外部监督。而作为学校,首先应该做好内部监督,没有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也起不到实在的效用。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主要是从制度入手,建设合理有效符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的监督机制。聘请专业人员结合学校实际建设出一套完整的内部监督规章制度。对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促使他们能够按照规章办事,避免一些违规现象的产生。在内部实现自我监督与他人监督一体的监督机制,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的按流程办事和正常运转。

(三)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

每个工作都有一定的流程,有一定的秩序。在学校的会计工作中,首先从大的方面来理顺会计工作的流程,也就是会计部门每个个人之间的工作流程。其次就是每个人自己各项工作的流程以及自己工作要如何与他人的工作相配合的流程。细化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流程,使得学校的资源得到最佳的利用率,工作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效率。

在建立了工作流程之后,还要培训工作人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让工作更加的顺利,提高学校资金的利用率。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的总结回顾,发现以前工作中的漏洞,及时的改正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再出现这种错误。

(四)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普遍呈现管理混乱的现状,学校要加紧建设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让会计工作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进行。构建的制度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的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设合理的管理制度。另外,管理制度要足够细化,能够涉及到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给予一定制度保障,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能在一个较为顺畅的制度环境下进行,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和优质化。

结束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小学要有风险意识,注重管理。会计工作的管理关系到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尤其要注意。要不断的吸取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上升,进而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第3篇

1.1组织管理。

一般情况下,学校党委会以行政名义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实施基本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委员会和专项任务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活动的落实情况。

1.2结构设置。

学校可根据具体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或者组织,主要将其挂靠在设有医药类、社会工作、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二级院系,或者直接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学校要严格执行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规划,做到“校级设专门的教育咨询中心,二级院校设心理辅导员、班级内部委任心理委员”。

1.3活动内容。

活动涵盖面广,涉及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新生入学为其办理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大学生团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等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内部网站为学生提供匿名咨询服务,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日轮流坐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2.1主动性较为缺乏。

专家指出,我国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参与性不强。但是,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言,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闭锁性和独立性等心理特征,他们深受闭锁性心理的影响,且未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工作,所以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或者困境,而有了心理困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部分学生会为家庭矛盾、良性等较为私密的问题而困扰,但是他们很少向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征求意见或者寻求帮助。部分高校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生隐私,鼓励学生大胆咨询,开辟了专门的网络咨询渠道,但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倾吐心声,因此网络咨询也是收效甚微。假若心理教育咨询模式发展为等待式,那么其应有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2.2重咨询,轻介入。

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时,主要以团体心理咨询或者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咨询人员提供引导或者启发,会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入手,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克服或者摆脱焦虑情绪。对于一般情况而言,这为咨询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高校的轮流排班模式大大削减了工作效力。当天的咨询教师只负责当天的工作,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当即即可收到显著效果,但对于严重心理不适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而且效果不明显。

2.3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

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制的正常运转,对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服务,就要构建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共同承担,但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负责监控和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会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从而有效化解其心理危机。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难以有效预测学生心理动向,因而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3、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要预测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影响力不大,决策者和学术界尚未普遍接纳和认可学校社会工作的巨大价值。因此,部分学者大胆假设,提出可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穿大学生工作体系中,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教育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就应该在坚持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结合的有效模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初级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逐步渗入学校社会工作。

首先,在制定和设计高校学生工作制度时,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独特理念原则,有效弥补传统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要坚持“人在环境”的理论基础,在选择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手段和分析问题根源时要以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教育的缺陷,实现双向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充实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加强对干部、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培训,建成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将学校社会工作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切实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帮助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熟练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手段、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工作模式,还能重塑学生工作者角色,实现学生工作功能的延伸,从而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全人才。

3.2融合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运行。

沈黎曾指出,当前的学生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学校现有的心理辅导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学校社工的合作,建构起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要保证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其职能,就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在制定学校管理体系时明确规定社会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高校要理顺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教育以及管理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关系。倘若高校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那么就应将其引入社会工作模块中,组建专门针对学生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促使学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投身到社工服务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协调运行。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