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演化经济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创意经济消费转型技术革新产业系统集成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09年11月29日圆满落幕。文博会上,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行业以大量的创新成果。突出展现了强劲而蓬勃的发展势头,反映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加快发展期的新面貌、新商机、新趋势,彰显出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后又一新的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产生经济奇迹的机会”。
本文拟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综合产业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剖析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探讨和揭示如何运用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举措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
一、创意经济的演化动力
从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看,推进创意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增长、消费转型与技术革新。
1需求增长
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伴随着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通过催生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推动着创意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目前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需求总量日益增大,需求质量不断提高,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热切呼唤更多高品位、高质量的优秀文化产品,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
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突破3000美元大关。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也将明显变化,其中物质消费比重逐渐减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逐渐增加。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为6325.34亿元,人均文化消费478.72元,占收入比重5.65%,占总消费比重7.64%。据估算,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突破7000亿元。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文化消费并没有因为经济下滑而萎缩,反而因为文化产品消费“不消耗物质形态”的特有优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人们快速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对文化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求以新的内涵来提升、新的形式来表现、新的手段来传播。
2,消费转型
长久以来,农耕经济和农耕文明潜移默化下的中国文化消费中,消费者呈现出顺从、保守和趋同的特点。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步发生变化,消费的自主选择意识增强,消费行为日趋个性化。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和达瑞恩,布里格在著作《新消费者理念》中指出,“旧消费者更可能成为追随者而非领导者,他们会较晚地接受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因为他们觉得追随市场主流购买比独自做出购买决定更令人轻松和放心。”而新消费者则更倾向主动尝试新产品和服务,他们会试着去发现。
文化消费向个性化趋势转型促进了创意经济的涌现。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和推广,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特征和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首先,表现在消费品——节目内容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对节目内容进行自主选择、自由地发表意见且与传者进行信息交流,必然要求相关文化业态具有庞大的节目内容库,这一功能目前在手机电视、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中均已实现。
其次,表现在消费时机——时空的个性化。不仅能够自主选择节目内容,还能自由选择消费的时间地点,是人们对文化消费提出的新要求。从目前涌现的业态看,手机电视将电视移动化,网络电视将电视双向化、智能化,移动电视也在无限地填塞人们消费中的时间与空间缝隙。
再次,表现在消费手段——媒介形式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对媒体的熟悉程度和偏好选择媒介形式,无疑将大大增加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兴趣。创意产业通常所具备的多媒体融合功能,即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则在很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3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历史上,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摄影照相技术的出现、广播与电视的普及,都曾给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带来深刻变化。而现代传播科技如通讯卫星、激光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的采用,更使文化产业获得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人2l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加快融合,新型创意业态不断涌现。
回顾近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能够清晰地看出技术革新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通过梳理出版业、音像业、电视业、电影业、网络文化产业等发展过程中相关产品产生的时间脉络,结合熊彼特等人的技术长波论,尤芬、胡惠林(2007)指出文化产业产品发明、创新涌现的几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类文化产业逐渐发端;第二个和第三个高峰是20世纪50年代及70~80年代,文化产业各行业出现关键性的技术、产品突破与创新。他们认为:“文化产业发展长波周期受经济长波推动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受科学技术的推动形成。也就是说,科技不仅推动经济波动起伏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波动起伏发展。”
创意经济业态的培育和创新,主要依托技术革新,特别是先进适用性技术的普及。当前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很多切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创意业态,主要显现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网络文化产品。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0.6%;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较上年增长133%。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上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00万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
科学技术运用到文化生产的过程,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技术革新不仅改变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而且带来文化产品形式的不断更新和丰富。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新型创意业态还将不断涌现。
二、创意经济的演化路径
“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是系统经济学中“系统化”概念的延伸与推广,分别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及其关系转化的两个不同方面。所谓系统化,是指趋向形成经济系统的过程。具体地,系统深化指的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而系统广化则是指系统和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在演化路径上,遵循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的内在规律。
1系统深化:产业链、价值链延伸
系统深化反映了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系统深化的自然结果就是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经营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相伴而生的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现象,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变动情况看,反映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首先,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不断细化,经济主体不断丰富的过程。以广播电视业为例。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促使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不断分化出制作、播出、广告、衍生服务等多个节点和环节,并且随着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的发展,这些节点和环节产生进一步的派生和细化,从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连续、复合价值链条。在这一价值链条上,新节点或新环节的产生往往意味着新行业(子系统)的产生或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也即“新的中间产品的出现,初始投入与最终产出之间的链条拉长”。产业链或价值链的延伸或拉长必然导致经济系统内部构成元素的复杂化,从而增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来看,创意产业系统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丰富和细化过程,也就对应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其次,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加耦,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经济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一般而言,经济元之间相互关系的加耦和解耦是系统深化的两个相反方向。简单地说,加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增强;解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减弱。对创意产业系统而言,形成的过程必然导致经济主体即参与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这也正是系统深化的题中之义。
2系统广化: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
与系统深化相对应,系统广化是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系统广化促进了经济系统潜在关系的显化以及与经济系统具有联系的外部环境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而能够进一步导致经济系统规模的扩大。在系统广化过程中。相关的经济元通过借用或整合外部资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资源位水平。在创意经济发展过程中,跨业型业态也即创意产业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或创意部门与其他部门开展合作竞争形成的新型业态,或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内部资源以及系统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整合过程,也即系统广化过程。在该过程中,创意产业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范围不断拓宽,内部子系统或创意产业系统与其他行业系统的潜在经济关系不断显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参与其中的各经济主体通过价值链接、资源互补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双赢或多赢的目标。
三、创意经济的演化趋势
创意经济具有不同于工业经济特征的运行规则,由此衍生出企业间的新型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系统集成性质。产业系统集成是信息时代产业结构的新本质,是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集群后出现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1创意经济的运行特征蕴含产业系统集成的特质
以系统观为视角,创意产业系统所具有的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和涨落等自组织特征,将自然地导致“系统经济性”,即经济组织以经济系统的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由系统经济性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称为“系统经济效应”。系统经济效应更加符合系统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公理要求,即广义代价趋于最小可能值(世界最经济原理)、社会福利水平趋于最大可能值(社会福利原理)以及持续发展水平不减(持续发展原理)。从效益的角度讲,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以非信息运行平台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单一经济主体或者通过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性”效果。或者通过拓展产品经营范围实行多角化经营获得“范围经济性”的效果。而在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经营领域的复数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异业联手、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可以更迅速地满足不断变动的多方面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日本学者宫泽健一最先从企业组织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把这种“复数主体通过网络联结产生的经济性”称为“联结经济性”,或称为“复合效应”。
不难看出,联结经济性是系统经济性的特例,是系统经济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产业系统集成的实质就是在技术集成和业务集成基础上,由更多的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跨时空整合,从而产生巨大的系统经济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过程。
2产业系统集成概述
“集成”一般可理解为聚集,还可理解为融合、综合、一体化,在更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创造性的整合过程,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化。严格来说,“集成”指在一定的集成环境和条件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集成后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是集成单元之间的简单叠加或堆积,而是按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经济效应和集成体的目标。
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第一,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些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下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用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经济学就是要探讨在个人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所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此为出发点,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比如价格、市场供求因素等)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第二,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参照系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这些参照系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这样,分析经济问题时就有可比性。比如讨论资源配置和价格问题时,充分竞争下的一般均衡理论就是一个参照系;讨论产权和法的作用时,科斯定理就是一个参照系。参照系的建立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第三,经济学采用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象模型和数学模型。比如:供需曲线图象模型,它以数量和价格分别为横、纵轴,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和多样化的分析工具。经济学家用这一工具来分析局部均衡下的市场资源配置、市场扭曲、市场失灵等问题和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效果。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二、数学工具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学(包括统计学)作为分析工具,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前沿论文都包含数学或计量模型。从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看,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参照系的建立和分析工具的发展通常都要借助数学。但是,在部分经济学家的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基于唯数主义的数学化倾向,这种倾向偏离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视角,不仅不能为非西方世界的经济学家所接受,而且在西方经济学家内部也颇存异议。因此,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数学工具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从理论研究角度,借助数学模型有三个优势:第一,数学语言可以清楚地描述前提假定,这使得经济学的推理与分析过程呈现出数理逻辑的严谨性。例如,边际效应价值实际上是在对效用函数进行测定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联立方程组推导的结果。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理论,也是运用联立方程组对生产和交换均达到最优配置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阐述。第二,数学方法使经济学拥有了一个统一的语话体系,并进而使经济学的发展具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让后人较容易在已有的研究工作上继续开拓,也使得在深层次上发现似乎不相关的结构之间的关联变成可能。西方经济学就是在这一共同的话语体系下获得长足的发展。第三,数学表述具有文字性表述所不具备的确定性与精确性。数学推导具有数理上的逻辑性,运用数学模型讨论经济问题,学术争议便可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或不同意对方前提假设;或找出对方论证错误;或是发现修改原模型假设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经济学理解上的歧义,避免基于不同理解而发生的毫无意义的争论,因此,从整体上有利与提高经济学家工作的效率。从实证研究角度看,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其一是以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可以发展出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计量经济模型;其二是证据的数量化使得实证研究具有系统性;其三是使用精致复杂的统计方法可以让研究者从已有的数据中最大程度地汲取有用的信息。因此,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经济学研究可以把实证分析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并从系统的数据中定量地检验理论假说和估计参数的数值。这就可以减少经验性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并分别确定它在经济意义下的显著程度。
(二)经济学数学化的误区在肯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不是数学。首先,经济学并不是一些数学模型和概念的简单汇集,经济学家的工作也不是开拓数学理论前沿,而是运用这些理论所代表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理解经济行为和现象。经济学发展的关键绝不在于其对数学的运用是否精通,而是取决于经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深度。比如经济学家应用统计回归方法,不仅关心变量的估计值和变量间的相关性,更关心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假定对预测的影响以及计量结果背后的经济含义,这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数学或统计学的最重要方面。其次,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必须从经济学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数学和计量方法只是体现和执行经济想法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唯一的工具。目前,英美许多经济学杂志取舍稿件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建立了数学模型,是否采用计量分析,如果论文不是有意的使用一组代数符号的话,那么,该论文便会自动被视为毫无价值而遭拒绝。这种作法排除了其他解决问题的思路,使运用其他研究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过分数学化的趋势,标志着经济学在逐渐失去其作为社会科学应有的特征(如对现存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批判性,对人和人之间生产关系的揭示,对社会经济制度的揭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直觉性感悟等),标志着经济学在唯科学主义道路上走过了头,以至于逐渐丧失了对活生生的人的关注与分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经济学分析工具的贫乏与单一。因此,我们不能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名经济学家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运用数学的多少和它的难易程度来作为评判经济学论文质量的标准。同时,经济学中的过度数学化倾向还表现在,一些经济学家把数学当作经济分析的唯一手段,不顾条件地加以运用。这种运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运用,导致了经济研究的资源误置。经济学研究人类的生产、消费和分配的社会经济活动,而人类活动受道德、历史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影响,许多环节之间都有或明或暗的联系,这使得经济活动变得相当复杂,如果用数学变量来表示,那么必将形成一个极端庞大而又难以处理的数理模型,这就给使用带来了困难。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情况下人的决策与模型中的严峻假定有系统性偏差,修改某些有关数理模型条件下市场中人的经济行为,将得出很多与已有的理论不同的结论。要想使严峻假定下建立的模型具有可行性,就必须要不断的放松假定,加进新的变量,这样做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直到超出数学能力所限,使得数学方法的运用陷入死循环。必须承认,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许多无法量化的因素,如果一味地追求对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而忽视数学分析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将必然会陷入“数字游戏”的怪圈。事实证明,单纯使用数学工具解决经济问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超级秘书网
三、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几点建议
应该说,在经济学中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是不应受到过多指责的,但是,任何方法的运用都需要遵循适度的原则,过度化只能造成相反的效果。第一,经济学是一门以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对理论的现实性非常关注。一方面,所有的经济学理论最终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另一方面,新理论的创立和旧理论的发展也要受现实的启发。包括数学在内的任何分析工具都不能脱离这一范畴而孤立存在。经济学过度数学化使经济学家在研究问题时不自觉地接受了数学家的价值取向,把经济学变为基于一系列超现实抽象假定的科学,实际上忽视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特征。因此,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考虑到经济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困难,是可控实验的不可行性和用经验数据直接检验结论的有限性,必须摒弃以主观局限的数学推导进行客观经济规律探索的方法论。第二,经济理论是描述一个理性的人如何在给定的条件下做出选择,以达到其目标最大化的过程,而选择结果便是理论所要解释的现象。因此,一个经济理论能否解释现实的关键就在于模型中限制当事人选择的给定假设条件是否合适。所谓合适,是指模型中的限制条件要尽可能地具有“普适性”(Robustness),也就是要具有一般性。例如,要素禀赋决定了一个经济中的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是社会中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的条件,因此,要素禀赋是一个非常“一般”的条件,以发展目标和要素禀赋的矛盾来解释计划体制的产生,也就有了较强的“普适性”。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采用了类似的计划体制以及为什么我国的社会性质未变,而改革后却从计划体制转型到市场体制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将经济理论的探讨建立在经济运行各个环节之间普遍联系的基础上。第三,从经济学引入数学以后100多年的历史来看,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数学的确显示出诸多值得充分肯定的优越性,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经济学数学分析方法自身的完善,拓展其应用领域,进一步发挥其在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作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数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和应用最新的数学分析方法,如博奕论方法、对策论方法、模糊数学方法、非线性系统方法等,使数量分析由单变量向多变量发展,由单目标向多目标发展,并且大力拓展计算机等相关技术领域,提高数学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第四,经济现象本质上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受到许多无法量化的因素制约,这要求我们进行经济研究的时候必然要经过一个定性到定量的分析过程。如果舍弃那些不可定量却对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生硬地把经济现象抽象到数学模型当中,就会歪曲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影响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加强数学工具运用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局限于数学的分析方法,更不能局限于形式上的数学化,简单否定和排斥定性分析的作用。行为经济学之所以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接受,正是因为它合理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并且将通常的理性假设的情况包涵在其中,而不是单纯的依靠严峻假设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程祖瑞.数学化,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经济经纬,2001(6).
[2]赵凌云.经济学数学化的是与非[J].经济学家,1999(1).
[3]曾康霖.略论经济学研究的几次革命[J].经济学家,2001(5).
受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企业自身情况等诸多因素困扰,醴陵烟花鞭炮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一)抵押担保物普遍不足,承贷能力较弱
醴陵市多数烟花鞭炮行业企业均为中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企业生产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向金融机构借贷没有充足的担保抵押。新建企业多数没有办理土地证,或虽然办理了部分土地证,但是建厂房用地多为山坡丘陵地,价值低、变现难,解决不了抵押担保问题,难以与当地金融机构建立信贷关系。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约束,企业获贷难度大
受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约束,醴陵当地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对烟花鞭炮企业发放贷款门槛高,而烟花鞭炮企业规模小,财务信息不规范,难以获取商业银行的授权授信。目前,各行普遍的放贷模式是以个人资产作抵押发放烟花鞭炮业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这就直接限制了贷款总量,不能满足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
(三)担保、评估、登记费用过高,增大了借贷成本
烟花鞭炮企业向银行贷款,办理抵押登记跟贷款合同走,每借一次贷款就要评估、登记一次,评估费率为贷款额的0.4%、登记费率为0.5%。另外如果由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要支付贷款金额2%-4%的担保费用,直接加大了企业借贷成本,综合融资成本达到12%-15%,企业难以承受如此高的融资成本。
二、醴陵沪农商村镇银行支持烟花鞭炮产业发展模式和成效
醴陵村行充分利用自身贴近市场、决策链条短、机制灵活、全部信贷资金投向县域的特点,依托主发起行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传统经验优势,优化信贷流程、创新信贷产品,有效支持了当地烟花鞭炮产业发展。成立一年多以来,先后为40余家小微烟花鞭炮生产企业,20余家花炮原材料及花炮机械生产企业共计输血近8000万元,且一直保持零不良和收贷收息两个百分之百的良好记录。
(一)加强银政合作,搭建平台有效缓解小微烟花鞭炮企业融资难问题
为了加大对当地特色支柱产业的信贷支持,有效化解小微花炮企业融资难题,醴陵村行非常注重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和项目推介作用,积极深化银政战略协作。先后与醴陵市花炮局、南桥镇政府、白兔潭镇政府、浦口镇政府等经济主管部门及花炮主产区政府签订了信贷融资协议,召开了由花炮局、乡镇政府和推荐企业共同参加的融资推介会并逐一落实贷款协议。一方面村行为地方政府支柱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规范企业经营生产模式,打造当地良好信用环境,防范村行信贷风险。如来自南桥镇的3家企业迫切需要融资,但是由于企业缺乏银行业认可的抵押物,很难获取银行融资,村行与南桥镇政府搭建了银政战略协作平台后,政府配合村行核实了该三家企业的诚信状况、生产规模、纳税等重要信息,并承诺在贷款存续期持续对三家企业的经营生产进行监管和规范,村行通过“联保贷款”的形式为三家企业授信300万元,极大地缓解了3家企业的短期资金周转紧张问题。通过以上模式的复制推广,醴陵村行在助推当地花炮产业发展上卓有成效。2013年烟花主产区南桥镇政府授予醴陵村行“支持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
(二)“信贷工厂”模式铺就小微烟花鞭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
针对醴陵市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和小微企业贷款“短、小、频、急”的需求特点,醴陵村行率先在同业中建立了小微企业“信贷工厂”运作模式———强化银行内部中后台业务的集中化处理,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受理、评级授信、信贷审批、信贷放款、贷款回收等业务环节融为一体,并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高效率服务。特别针对当地产业集群化较高的烟花鞭炮产业的小微企业贷款在程序上实行“三减”:一是减少流程。将小微企业贷款十余道工序落实到5个岗位,并实行AB角管理,流水操作。二是减少环节。加强内部前后台衔接,在审批上实行限时审批,并为急需客户建立“绿色通道”。同时,扩大低风险信贷业务审批权限,进一步缩短决策链条。三是减少操作。对已贷款客户,通过基础资料比对参考,简化企业申报材料内容;对优质客户,采取跟踪式操作,提前组织授信,减少企业贷款等待时间;对意向性目标客户,超前介入,建立资料库减少不必要的调查时间。通过这“三减”缩短小微企业贷款时间,大大提高贷款业务办理效率,符合授信准入的小微企业贷款一周左右就可以资金入账。这一“轻装”行为,让许多中小微企业尝到甜头。烟花生产私营业主刘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受益人,以前在其他银行申请一笔贷款,层层审批,还要陪着往株洲市区跑审批,费时又费力。而如今,他通过醴陵村行的小微“信贷工厂”,在一周内获得了120万元的个人助业贷款,为其经营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三)金融服务“专业、精细”,为小微烟花鞭炮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产品
根据醴陵小微企业特点,醴陵村行以烟花鞭炮生产销售企业为核心,按产业链配备标准化产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一是对烟花鞭炮原材料、造纸、印刷、包装、花炮机械生产等上游生产企业特别分散、规模普遍微小的特点,配备个人经营性联保贷款、以个人资产为抵押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惠众卡”等产品。二是对规模较小的烟花鞭炮生产销售小微企业,以厂房抵押及全额保险、适当引入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产品。三是结合当地集群产业特点,对规模相对较大的烟花鞭炮生产中小企业,筛选自有经营实体、证照,非关联关系的,互相对各自经营情况及人品熟悉,且业务无冲突,经营情况较好的,不能提供有效不动产抵押的生产企业,采取以联保的方式予以融资支持。通过制定专门的“个人生产经营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对联保体的基本要素条件,授信要素、流程等予以规定,对联保体成员的开户情况、保证金支付等均以明确,大大提高烟花鞭炮企业的融资效果与效率。
三、进一步加大烟花鞭炮产业金融支持的工作建议
如何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醴陵烟花鞭炮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
(一)建立湖南省、市、县三级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
醴陵没有一家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现有信用担保服务机构远不能满足担保需求。加上醴陵市烟花鞭炮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且抵押物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金融机构对其信贷支持十分有限。建议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的信用担保机构,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省、市、县三级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提高担保体系运营效率,为烟花鞭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支持。在必要时行使行政措施,利用安全生产许可等措施,确保担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抵押贷款业务,为小微烟花鞭炮企业拓宽融资担保渠道
建议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抵押贷款业务的相关指导意见,并做好相关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土地经营权争议仲裁、贷款损失保障或补偿机制等配套工作。另外,商业银行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也尽早谋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政府指导意见开展相关业务。
(三)加快行业结构调整,组建地方烟花鞭炮集团
烟花鞭炮行业的特点是:规模越大,安全风险越小,经营效益越高。醴陵市烟花鞭炮行业要发挥集群效应,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形成规模效应应对市场竞争,从而更好地获取银行信贷支持。同时,地方政府要提高企业准入门槛,调整企业结构,促进烟花鞭炮主产区乡镇建立集团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优化金融环境,提供和谐发展环境
不论是招商引资,还是争取金融业扩大信贷投资,必须有一个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建议地方政府利用工商、税务、安全生产许可等手段,对逃废债企业进行制裁,让逃废债企业无法生存,通过打造“诚信醴陵”,促进烟花鞭炮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设立烟花鞭炮产业基金,促进其走上“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
[论文摘要]对于资源富裕的区域,伴随资源逐渐开采和技术进步,必然产生就业率迅速下降的问题。如何通过产业内和产业间分工建立一条经济持续增长与发展途径,本文试图从熊彼特竞争的标准演化模型出发,提出一个初步的模型。这一模型强调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日越复杂的劳动垂直分工的出现。有助于理解基于知识和自然资源的区域增长与发展的过程。
一、引言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和区域应该按照它们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例如,一个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应该专业化于木材生产。但是,随着木材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失业率上升。除非能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在这里,一个首要问题是能否创造出与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相关的新的就业机会。
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制定政策过程中,在新古典理论、熊彼特的研究及投入-产出分析之间的交叉地带,出现了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和发展理论。对于这一被广泛运用于诸如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而言,它对政策制定并没有很大帮助,相反,在研究地区和国家中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问题时产生了当的混乱。
本文概括了上述主要理论,并且试图在演化经济学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资源的增长和发展理论。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促进增长和发展的资源是知识而非任何自然资源。但是一种自然资源可以作为建立一套复杂的增长能力的起点。这一结论和其它结论可以为制定政策提供新方法。
二、马歇尔的区域发展理论
马歇尔指出:“当一个产业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地点,它很可能长期待在那儿”。(马歇尔,1949,225)对于这一点,他发展了一个“产业区位”理论。这一理论应当被看作整个增长和发展理论的一个特例。根据这一理论,虽然资源可能是一个产业长期区域化的最初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企业,作为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应当是技巧、相互依赖的企业网络和支持制度的集合。
区域发展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长期竞争力以技巧和能力的演进为基础。对技巧的持续的市场需求刺激了训练的努力。市场也存在对知识进步的需求。在产业区域内,“机器、生产过程和一般商业组织等方面的发明和改进有着被即时讨论的优点。”因此,创新能够迅速传播:“如果一个人开始尝试一个新想法,这个想法会被其他人吸收并且与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并且因此成为更进一步的新思想的来源。”(马歇尔,1949,225)
虽然马歇尔强调在产业区域内辅助产业的出现,但他并没有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的细节。区域中企业间复杂的分工模式可以从两方面来研究。首先,可以在给定的劳动分工条件下集中分析系统的功能,这个分析可以通过标准的投入产出分析来做。其次,可以研究这个复杂系统如何生成。这方面研究必须强调企业专业化决策及创新活动的顺序。但是企业的某些专业化和创新会从根本上扰乱企业静态的投入产出过程。这两个方面显示了研究静态结构的经济学家和研究企业家创新(或打破旧结构)的经济学家之间的分裂。但是只专注于静态或动态特征可能妨害对区域发展的真实过程的理解。
三、演化经济学
上述讨论强调了在研究区域化增长和发展的演化过程时,目前的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新演化经济学的两位先驱,尼尔森和温特(尼尔森,温特,1982,19)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它建立在这样的假定之上,“经济演化的文字表达似乎可以自然地转化为一种Markov过程虽然它可能处于一个相当复杂的状态空间。”在某一个时间点t,一个产业演化过程的状态用资本存量和每个企业的行为规则来描述。这种状态被用来决定产业的短期行为及在时间t+1时新的资本存量和每个企业新的行为规则。它是企业行为规则的变动,这种变动表明了一个静态Markov过程的全部演化特征。
典型的尼尔森-温特模型处理生产同质产品的产业中生产技术和行为规则的演化。这个模型描述了在给定当前阶段的产业状态(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时,这个状态在下一阶段会如何演变。首先,当前状态被用于定义在已知市场份额、价格和企业利润的产业中短期内经济演化过程。其次,投资决策被看作是企业扩张其收益能力。第三,企业的创新和模仿过程。企业持续地寻找新的生产技术,或复制其它寡头竞争者的技术。如果他们成功,就会增强竞争力。创新也可以由产业外部引入。如果创新成为主流,就会不断提高集中度,即使模仿和大企业的垄断会抑制集中的速度。
四、演化经济学和区域发展
很明显,需要特别设计一个演化经济学模型以研究区域中企业间的劳动分工问题。为了建立这个模型,我们以尼尔森和温特的企业理论开始。根据这个理论(尼尔森,温特,1982,chs.4-5),每个企业都是以大量互相依赖的惯例和由职工执行的任务为基础。在熊彼特竞争的尼尔森-温特模型中,所有这些组织内的多样性被简化为一个单独演化的生产技术和一组固定的决策参数。但是他们关于企业内部复杂性的文字叙述实际上可以被用来对企业创造市场进行研究,这里的企业被特别看作演化过程的结果。在企业层次上模型的动态过程可以用一个简化的案例来描述。一个企业拥有一片森林,产品是木料。起初,企业只能雇用全能的工人,但是逐渐,它发展起了越来越复杂的劳动分工,包括伐木工,运输工人,苗圃工人,制造特殊用途的工具,等等。可以说,它的劳动分工的发展象一棵越来越多分枝的树。如果该区域中其它企业也发展同样的劳动分工,很明显有一个正在扩展的市场,推动企业的专业化,以一种更低廉的方式供给产品或者供给产品比森林所有者能够提供的产品质量更高。当企业建立以后,它们可能要寻找区域以外的市场以实现扩张。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充分描述演化模型的运行方式。这个模型说明了一个产业部门经济“迂回”的变动程度,即在不同类型中间产品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劳动的垂直分工。虽然这个模型是在尼尔森和温特的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引入“奥地利经济学”的迂回概念极大扩展了研究议题,包括生产结构创新,中间产品市场的出现及功能,应对上游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的方法,一个上游产业创新效果的传播,迂回程度和整体生产能力的测定。
现在,问题是企业的劳动分工为什么及如何出现。从模型的逻辑和后熊彼特学派的观点两方面,可以认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涉及特有产品和生产性活动的创新。因此,一次专业化的原因可能是一种方法的创新(涉及一种中间产品生产的劳动生产力的改进),产品创新(一种特定产品质量的改进)和结构创新。
中间产品市场的创造,发展和消亡过程表明生产的迂回过程的演化并不是一个直线向前的过程。一个已经完成一个重要产品或过程的创新的企业家要判断在一种有重大创新作用的中间产品的生产上专业化是否可行。如果一种专业化相当有利可图,则潜在的购买者被要求给出一个最高价格和所需数量。如果总需求量足够利用企业家的能力并且最终购买者的价格也是合意,那么专业化就会出现,并且产品将以最低价出售。此后,企业家的专业化就是不可逆转的,而且,其它企业可能会进入它的“产业”。企业家(及其伙伴)只能进入次级树。
这里提出的模型只是研究产业动态过程的起点,它完全不同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标准模型。在标准模型中,企业在完全相同的小环境中竞争。但是为了理解完全不同类型的经济行为的,我们必须突破这种演化模型限制。在我们的模型中,通过引入大量能够被单独创新的不同的生产任务,创造了一个多空间竞争系统,这个系统允许大量行为变量存在。企业能够专业化的原因在于:当一个企业针对它的一个任务进行创新时,它要决定是否在完成这个任务方面专业化。如果它决定专业化,就会以较大规模开发创新。然而企业创新任务的结果作为中间产品,还面临为之创造市场的问题。
五、结论
基于区域资源的增长和发展理论作为对新古典理论的补充已经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许多地区中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就业率迅速下降问题,这一理论有助于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考虑是否及如何改进这一问题。马歇尔一派的理论特别强调发展首先是以知识为基础,其次才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他的理论也有助于将研究聚焦于区域化的劳动市场和企业网络。后熊彼特学派的增长极理论和发展锁定理论有助于促进对企业间的联结进行贴近的观察,这种联结可能在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最近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强调在不同产业中决定创新过程的不同的技术范式的作用,它也聚焦于在促进创新方面产品的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联结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一体化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初,国际货币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欧元的诞生,把以美元为主宰地位的国际货币格局,改变成以美元和欧元并列称雄的格局。另一件是人民币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预言,人民币会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的又一种世界货币。联想到现如今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似乎有理由使人们相信,人民币终将成为一种硬通货。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强盛的内在要求,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行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货币一体化(包括货币国际化和共同货币选择)是经济发展、贸易深化及信用扩张的必然趋势,货币经济的逐步发展要求货币具有统一的形制和统一的价值,但哪种货币能够成为国际一体化货币则是多元货币竞争的结果。中华民族之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而强大的经济实力的获得必须依靠国民经济的竞争力。这不仅需要我国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而且也需要人民币走向世界,到国际舞台上发挥国际货币的职能,争取更大的效力空间,即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二、现实与理论上的逻辑冲突
就目前中国经济基础而言,还不足以支撑国际化人民币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具备优势竞争力,其境外流通存在着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背离。所以,人民币要真正成为亚洲金融经济的支点货币乃至世界货币,首先要强化其体现横向交易契约关系的一般等价物内质,并在此基础上达成现实和理论逻辑的统一。2003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694亿元,增长速度9.1%,以进出口贸易总额计算,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2003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已相当于美国贸易总额的41.9%,从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来看,已进入经济大国行列,但就中国金融发展而言,无论是金融发展广度,还是金融发展深度,均未达到足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境外持有者对长期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心存顾虑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国金融发展的滞后,这降低了人民币实际交易的国际比较价值,制约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层次拓展。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可行、何时可行还要看其要实现国际化的支撑条件,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的人民币“资产池”作为支撑(钟伟,2002)。
现实条件的不具备,并不妨碍我们的理论上的分析。因为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确定的,因而,对货币国际化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吸取其它国家本币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有助于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使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三、美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1.美元国际化的现状。美元无疑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货币,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中普遍使用。在各国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量超过60%;在国际票据市场、债券市场上美国发行债券数额占全球总量的26%(由表1计算所得);在外汇交易市场中,美元作为主导货币居支配地位,占全球外汇交易的87%(1998年);在各国银行的对外资产中,美元占47%(1998);在国际银行贷款币种构成为35.2%(1999年),美元无疑是当今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货币计量单位。在国际汇率体制中,采用盯住汇率制的国家其国别货币绝大部分盯住的是美元。同时,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与美国经济实力并不对称,2002年美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约五分之一,但是在国际金融领域美元却是霸主,而这与美元国际地位的取得是密切相关的。
2.美元国际化的进程。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新兴的美国经济高速成长,统一市场正在形成,成为当时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和项目投资源。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暴露出欧洲政局的不稳定,大量的闲置资金持有者对本国经济不抱有信心,因而将目光转向美国。从而使美国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急需资金和技术,美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远离欧洲战场的美国不仅经济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相反却通过“租供法案”向英、法等同盟国提供价值470多亿美元的军火大发战争横财,也乘机占领了西欧各国及其附属国的广大市场。半个世纪的时间,美国在经济上将欧洲各国远远的甩在背后,同时在政治、军事上也建立起自己的霸主地位。这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创造了特殊的历史背景,美国也树立了自己“老大”的地位。1943年7月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限制的“怀特计划”提出,该计划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通过基金货币单位“尤尼它”初步提出美元与黄金挂钩(10美元=1“尤尼它”=137格令黄金)。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有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经过讨论,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顺理成章的获得了国际货币的地位。
3.美元国际化的特点。由以上的考察分析我们知道,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有其特殊的国际背景,其国际化的过程依赖的是一个全球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即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持这一体系的基础是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美元国际化的模式特点可概括为:依托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地位相同的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先入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巩固和发展了这种优势,继续充当国际货币。
四、欧元国际化的模式考察
1.欧元国际化的现状。欧元国际化是基于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展开的,即有策略有计划地成立统一经济区,建立货币联盟,各国放弃货币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创建区域货币——欧元。欧盟在经济规模上与美国不相上下,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则都大大超过了美国,1999年国际债券市场上,以欧元标价发行的占44.5%,甚至超过美国1个百分点。据统计,仅东欧和西非地区就有约30个国家把欧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
2.欧元国际化的历程。欧盟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政府政策有意推动的结果,欧元的诞生是区内各国协调与合作的结果,这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是货币国际化的一种独特模式。欧元路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前期铺垫及建议提出阶段。1950年9月1日欧洲16国为解决相互之间的货币结算和实现各国货币自由兑换问题,建立欧洲支付联盟。1969年12月召开的欧共体海牙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建议,即《维尔纳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从稳定汇率到实现统一货币。(2)法律制度准备阶段。在1978年4月召开的欧共体海牙会议上,法、德两国总理提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建议,同年12月欧共体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决定正式建立有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对、卢森堡、丹麦和爱尔兰等17国参加的欧洲货币体系(后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建立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将欧共体内部的汇率相对稳定下来,并使各成员国家降低了因美国宏观经济失调引起的美元危机对金融体系的冲击。(3)欧元一体化的初级阶段。1988年6月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向欧共体12国财长提交了《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提出货币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动、金融一体化和固定成员国汇率等重要内容。1991年欧共体12国达成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协议——《马约》,规定最迟在1997年1月成立欧洲央行,并在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元。1997年6月欧盟15国通过《阿姆斯特丹条约》,确定了分阶段正式启动欧元的日程安排,欧洲货币联盟也如期启动。(4)欧元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阶段。2002年1月1日,欧元成为有形货币,迅速取代了区域内流通的12种货币,成为区域内唯一合法货币,欧元以合法身份成为国际货币,依靠货币联邦制的强制力,通过取代原12国货币,欧元在10年内完成了国际化进程。
3.欧元国际化的特点。欧元则作为信用货币其国际化进程是最短的,给世界各国货币国际化的启示是:让渡货币,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采用趋同的财政政策,形成区域共同体,单一货币必须以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相近的文化背景为纽带,单一货币区内各成员国须满足最佳货币区理论构建条件,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区域货币生成过程中,有核心货币(ERM中马克)起主导作用。
五、日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1.日元国际化的现状。日本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日元的国际地位却远远不比日本的经济实力强盛,其原因之一就是日元国际化的战略起步较晚。尽管日元国际化早在7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但它正式成为日本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或日本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却是在80年代中期前后。自那时起,政府开始积极推进日元的国际化。到了90年代,日元经济开始停滞和倒退,由此日元国际化处于了明显落后的状态。但总体上由于日本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以及政府的积极推进,日元国际化还是相对成功的,现如今已成为和美元、欧元一样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一种重要的国际货币。
2.日元国际化进程。自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通货体制由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以来,因日元升值,对外贸易按美元结算就使日本企业产生了汇率风险的问题。把出口贸易由美元结算改为日元结算,就成了日元国际化的最初动因。(1)日元国际化的起步。1970-1980年,在日本的出、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分别由0.9%和0.3%,提高到了29.4%和2.4%。70年代后期,由于日元升值和美元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开始出现了日元需求。面临日元国际化的发展,1978年12月,大藏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并采取了“大幅度缓和欧洲日元债发行方面的限制”和“促进日元在太平洋地区流通”等政策措施。(2)日元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到了80年代,日本在金融自由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政策报告的提出,正式拉开了日元国际化战略的序幕。1990年,在日本出、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各为37.5%和14.5%,分别比1980年提高了8.1和12.1个百分点;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也升至8.0%,超过了英镑3.0%的1倍以上。由此,世界就出现了美元、日元和西德马克“三极通货体制”开始发展的趋势。(3)日元国际化的最新进展。进入90年代,由于日元经济的停滞和倒退,日元国际化已处于了明显落后的状态。国际贸易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各国外汇储备中日元比重和银行对外资产中日元资产的比重均不同幅度下降。针对这些问题,1996年11月,桥本政府提出了标新立异的“金融大爆炸”,意在彻底改革金融。1998年4月,按“自由、公正、全球化”的原则,日本政府全面推进了金融改革,其重点是改变传统的金融保护行政,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重组。这样一来,既为日元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对日元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3.日元国际化的特点。日元的国际化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从1980年开始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日元国际化和金融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同步迅速发展,欧洲日元市场的放开和东京离岸市场的建立是日元国际化的关键步骤;在其经济鼎盛时期,世界贸易中对日元的需求大量增加,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是自然发展的。但是在日本经济出现衰退后,日本政府开始积极地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借助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带动国内金融改革,改变了日本经济二重结构的特点,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美元的国际化路径主要是依赖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来,欧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货币联邦制的区域性制度安排,日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政策。
美元国际化的模式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历史赋予了美元许多先天优势,这是其它任何货币都无以比拟的,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元经济超级大国的梦想,同时也奠定了美元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基础。今天,任何其它货币想通过国际制度安排实现国际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均衡中,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来说,美元路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必须立足于现实,目前存在的一个情况是“一个国家四种货币”,即大陆、港澳台两岸四地有统一的国家,而没有统一的货币。VonFurstenberg,GeorgeM.Geneva(2002)研究指出,回溯18世纪和19世纪,北美殖民地和意大利城邦内部货币统一的历史表明,单一国家复本位货币最终是不可维持的。因此,整合“一国四币”可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初始选择。但是这个整合过程在最初阶段很难包括台湾地区,因为两岸巨大的政治分歧是货币一体化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碍。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的分歧并不能成为阻碍经济合作的条件,并以欧盟为例,指出欧盟内部有的国家政治分歧很大,但并没有阻碍欧元的一体化进程,因为这是经济规律的使然。但是通过历史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欧元一体化的成功恰恰是因为欧盟各国在政治上就货币合作问题首先形成了共同的理念,并达成了高度统一,从而即使存在其它的政治分歧,也不足以影响到货币一体化的进展,最终才确保了欧元的诞生。目前我国两岸虽有密切的经济交往,却缺乏基本的政治对话,更别说就货币合作问题达成一致了。因为政治上存在的障碍,使我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首先在大陆和港澳地区实现货币的统一。这种情况下,欧元的模式无疑是我们最优的选择,即实现货币的统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各个国家的货币即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本国经济的竞争力,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因此人民币的领域不仅限于中国区域范围内,而必须与我国的经济扩张相适应,积极“走出去”,这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在这个层次上,日元的国际化路径值得我们借鉴,同时这种模式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总体上,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作用有限,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是区域的国际化。参照日元国际化的路径,一方面发展国民经济,并确保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从根本上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另一方面,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实现金融改革的深化。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应该是区域范围内的国际化,在东盟10+1的经济合作框架内逐步谋求货币合作,可以固定各自的汇率,对外联合浮动,时机成熟后,可以用强势的人民币替代其他的货币或以人民币为主导创造单一货币实现货币统一。其次可以在东盟10+1的基础上拓展到东盟10+3,联合日韩。届时,人民币将真正成长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国际货币,就如同欧元对于欧洲、美元对与美洲一样。
上述人民币国际化的两种路径是兼容的。对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路径选择,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在一国统一的情况下,整合“一国三币”实现货币一体化,应具有比欧盟各国更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来说,决不可能仅仅限于一国区域内的货币整合,人民币的舞台是世界的。因而在区域范围内走“日元模式”,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实现以强势货币支撑我国强势经济的发展战略。“一国三币”整合的成功,将增强人民币自身的整体实力,必将有力推动其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发挥作用,加快实现国际化的进程。当人民币在东南亚、东亚、整个亚洲等范围内成为一种关键货币,并发挥主导作用时,这时可以很轻松的整合一直以来游离于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台币。
参考文献:
1.钟伟,《略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世界经济,2002.3
2.李建军,田光宁,《三大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比较与启示》,上海金融,2003.9
3.刘洋,张丕强,《欧元顺利流通亚元是否可期》,上海金融,2002.7
4.孙晓青,《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的稳定》,国际资料信息,2000.7
5.张瑞德,查胜举,《日元国际化和东亚货币格局》,世界经济文汇,2000.6
6.刘昌黎,《日元国际化的发展及其政策课题》,世界经济研究,2002.4
7.田渊节也,《日元的国际化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0.1
[论文摘要]对于资源富裕的区域,伴随资源逐渐开采和技术进步,必然产生就业率迅速下降的问题。如何通过产业内和产业间分工建立一条经济持续增长与发展途径,本文试图从熊彼特竞争的标准演化模型出发,提出一个初步的模型。这一模型强调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日越复杂的劳动垂直分工的出现。有助于理解基于知识和自然资源的区域增长与发展的过程。
一、引言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和区域应该按照它们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例如,一个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应该专业化于木材生产。但是,随着木材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失业率上升。除非能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在这里,一个首要问题是能否创造出与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相关的新的就业机会。
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制定政策过程中,在新古典理论、熊彼特的研究及投入-产出分析之间的交叉地带,出现了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和发展理论。对于这一被广泛运用于诸如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而言,它对政策制定并没有很大帮助,相反,在研究地区和国家中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问题时产生了当的混乱。
本文概括了上述主要理论,并且试图在演化经济学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资源的增长和发展理论。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促进增长和发展的资源是知识而非任何自然资源。但是一种自然资源可以作为建立一套复杂的增长能力的起点。这一结论和其它结论可以为制定政策提供新方法。
二、马歇尔的区域发展理论
马歇尔指出:“当一个产业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地点,它很可能长期待在那儿”。(马歇尔,1949,225)对于这一点,他发展了一个“产业区位”理论。这一理论应当被看作整个增长和发展理论的一个特例。根据这一理论,虽然资源可能是一个产业长期区域化的最初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企业,作为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应当是技巧、相互依赖的企业网络和支持制度的集合。
区域发展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长期竞争力以技巧和能力的演进为基础。对技巧的持续的市场需求刺激了训练的努力。市场也存在对知识进步的需求。在产业区域内,“机器、生产过程和一般商业组织等方面的发明和改进有着被即时讨论的优点。”因此,创新能够迅速传播:“如果一个人开始尝试一个新想法,这个想法会被其他人吸收并且与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并且因此成为更进一步的新思想的来源。”(马歇尔,1949,225)
虽然马歇尔强调在产业区域内辅助产业的出现,但他并没有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的细节。区域中企业间复杂的分工模式可以从两方面来研究。首先,可以在给定的劳动分工条件下集中分析系统的功能,这个分析可以通过标准的投入产出分析来做。其次,可以研究这个复杂系统如何生成。这方面研究必须强调企业专业化决策及创新活动的顺序。但是企业的某些专业化和创新会从根本上扰乱企业静态的投入产出过程。这两个方面显示了研究静态结构的经济学家和研究企业家创新(或打破旧结构)的经济学家之间的分裂。但是只专注于静态或动态特征可能妨害对区域发展的真实过程的理解。
三、演化经济学
上述讨论强调了在研究区域化增长和发展的演化过程时,目前的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新演化经济学的两位先驱,尼尔森和温特(尼尔森,温特,1982,19)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它建立在这样的假定之上,“经济演化的文字表达似乎可以自然地转化为一种Markov过程虽然它可能处于一个相当复杂的状态空间。”在某一个时间点t,一个产业演化过程的状态用资本存量和每个企业的行为规则来描述。这种状态被用来决定产业的短期行为及在时间t+1时新的资本存量和每个企业新的行为规则。它是企业行为规则的变动,这种变动表明了一个静态Markov过程的全部演化特征。
典型的尼尔森-温特模型处理生产同质产品的产业中生产技术和行为规则的演化。这个模型描述了在给定当前阶段的产业状态(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时,这个状态在下一阶段会如何演变。首先,当前状态被用于定义在已知市场份额、价格和企业利润的产业中短期内经济演化过程。其次,投资决策被看作是企业扩张其收益能力。第三,企业的创新和模仿过程。企业持续地寻找新的生产技术,或复制其它寡头竞争者的技术。如果他们成功,就会增强竞争力。创新也可以由产业外部引入。如果创新成为主流,就会不断提高集中度,即使模仿和大企业的垄断会抑制集中的速度。
四、演化经济学和区域发展
很明显,需要特别设计一个演化经济学模型以研究区域中企业间的劳动分工问题。为了建立这个模型,我们以尼尔森和温特的企业理论开始。根据这个理论(尼尔森,温特,1982,chs.4-5),每个企业都是以大量互相依赖的惯例和由职工执行的任务为基础。在熊彼特竞争的尼尔森-温特模型中,所有这些组织内的多样性被简化为一个单独演化的生产技术和一组固定的决策参数。但是他们关于企业内部复杂性的文字叙述实际上可以被用来对企业创造市场进行研究,这里的企业被特别看作演化过程的结果
在企业层次上模型的动态过程可以用一个简化的案例来描述。一个企业拥有一片森林,产品是木料。起初,企业只能雇用全能的工人,但是逐渐,它发展起了越来越复杂的劳动分工,包括伐木工,运输工人,苗圃工人,制造特殊用途的工具,等等。可以说,它的劳动分工的发展象一棵越来越多分枝的树。如果该区域中其它企业也发展同样的劳动分工,很明显有一个正在扩展的市场,推动企业的专业化,以一种更低廉的方式供给产品或者供给产品比森林所有者能够提供的产品质量更高。当企业建立以后,它们可能要寻找区域以外的市场以实现扩张。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充分描述演化模型的运行方式。这个模型说明了一个产业部门经济“迂回”的变动程度,即在不同类型中间产品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劳动的垂直分工。虽然这个模型是在尼尔森和温特的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引入“奥地利经济学”的迂回概念极大扩展了研究议题,包括生产结构创新,中间产品市场的出现及功能,应对上游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的方法,一个上游产业创新效果的传播,迂回程度和整体生产能力的测定。
现在,问题是企业的劳动分工为什么及如何出现。从模型的逻辑和后熊彼特学派的观点两方面,可以认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涉及特有产品和生产性活动的创新。因此,一次专业化的原因可能是一种方法的创新(涉及一种中间产品生产的劳动生产力的改进),产品创新(一种特定产品质量的改进)和结构创新。
中间产品市场的创造,发展和消亡过程表明生产的迂回过程的演化并不是一个直线向前的过程。一个已经完成一个重要产品或过程的创新的企业家要判断在一种有重大创新作用的中间产品的生产上专业化是否可行。如果一种专业化相当有利可图,则潜在的购买者被要求给出一个最高价格和所需数量。如果总需求量足够利用企业家的能力并且最终购买者的价格也是合意,那么专业化就会出现,并且产品将以最低价出售。此后,企业家的专业化就是不可逆转的,而且,其它企业可能会进入它的“产业”。企业家(及其伙伴)只能进入次级树。
这里提出的模型只是研究产业动态过程的起点,它完全不同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标准模型。在标准模型中,企业在完全相同的小环境中竞争。但是为了理解完全不同类型的经济行为的,我们必须突破这种演化模型限制。在我们的模型中,通过引入大量能够被单独创新的不同的生产任务,创造了一个多空间竞争系统,这个系统允许大量行为变量存在。企业能够专业化的原因在于:当一个企业针对它的一个任务进行创新时,它要决定是否在完成这个任务方面专业化。如果它决定专业化,就会以较大规模开发创新。然而企业创新任务的结果作为中间产品,还面临为之创造市场的问题。
五、结论
基于区域资源的增长和发展理论作为对新古典理论的补充已经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许多地区中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就业率迅速下降问题,这一理论有助于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考虑是否及如何改进这一问题。马歇尔一派的理论特别强调发展首先是以知识为基础,其次才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他的理论也有助于将研究聚焦于区域化的劳动市场和企业网络。后熊彼特学派的增长极理论和发展锁定理论有助于促进对企业间的联结进行贴近的观察,这种联结可能在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最近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强调在不同产业中决定创新过程的不同的技术范式的作用,它也聚焦于在促进创新方面产品的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联结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经济国际化的丰富内涵
经济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投资、贸易、生产制造、技术创新、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等经济行为融人国际性经济体系之中。
从宏观经济方面看,经济国际化表现为生产国际化、贸易国际化、投资国际化和金融同际化。其中,贸易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投资同际化和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中级阶段,而金融国际化则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贸易国际化带动生产国际化和投资国际化,继而,这三者又催生出金融国际化。
从企业方面看,现代市场由无数企业所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既是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内涵,也是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企业国际化包括研发国际化、营销国际化、CI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
从生产要素方面看,其包括的范围较广,这里只以信息、制度规则、人才与思想观念为例来展开讨论。根据传统理论,信息和思想观念并不属于生产要素。可我们只要考虑到,信息和思想观念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能够起到指导、指挥等作用,就能够明白信息和思想观念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更何况,思想观念的国际化乃是国际化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说,生产要素国际化包括信息国际化、规则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思想观念国际化等。
广东经济国际化的动力分析
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突破国内市场的限制,按照国际惯例和行业规范,将国内经济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动态过程。在广东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的主要因素包括观念更新、政治因素、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技术进步等几方面。
动力之一:思想观念的更新
20世纪的最后10年,也是冷战结束后的10年,经济国际化初现端倪。进入21世纪后,经济国际化还将进一步显露峥嵘。究其原因,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就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关心战争转为关心和平,更加重视发展社会经济,尤其是不断扩大生产和贸易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期待值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和贸易活动的不断扩大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国际化进程。
对于中国来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揭开了思想大解放的序幕。广东(尤其珠三角)更是得风气之先,充分发扬国际联系紧密的传统,认真学习各种国际惯例、国际法规与世贸组织规则,积极拓展国际视野,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信息联系,逐步确立与经济国际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广东学者卓炯先生最早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广东人也较早进行实践探索而不拘泥于理论上的论争,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与经济国际化进程。
动力之二:经济改革与开放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大力推进经济改革与社会现代化进程,采取贸易、资本、技术等对外开放政策,使国内经济结构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其结果使得市场经济超越国境,发展为世界范围的经济活动,由此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国际化进程。在这方面,中国可谓是一个典型代表。
中国制订和实施改革开放国策以来,广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置身于改革开放最前沿。在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中,广东就占了三个,仅珠三角就拥有深圳、珠海两个特区。此外,珠三角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使之自然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国际化的先驱。今天,中国尤其是广东珠三角的经济国际化进程已经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中国的更加繁荣和更加开放,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也必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大量投资机会和广阔市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动力之三:政治和制度安排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背景下,各国或地区组合成有机联系的经济体,而且各经济体要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统一行动,各国政府间的政策也要进行协调,包括按照协议要求修改本国的法律、法规等。另外,还要建立超国家的监督机构,如欧洲25个国家建立的欧盟委员会,统管有关各国的政策协调与监督执行。其他区域化组织也有各自的监管方式,大多是通过政府间形成的一种合作磋商机制来对重大事务作出决策。
在一国范围内来看,各种有关的制度安排如中国、越南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行政流程的再造,也能够大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经济市场化、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在这方面,广东仍然走在全国前列。设立第一块改革开放试验田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是广东,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是在广东,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广东,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还是在广东。建设经济特区、落实华侨政策、率先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制订一系列促进外引内联的政策措施,为广东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些地方政府还引进IS09000国际管理标准体系,把自身打造成“阳光”下的服务型政府、高效型政府。民主政治、法制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都对经济国际化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动力之四: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国际化是市场机制推动的结果,反映了资本增值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一定会超越所有的障碍,开赴那些最有利可图的领域和地区。市场经济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个潮流变化。许多国家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国内推进放松管制、实现投资自由化等各项经济改革的同时,都采取对外开放政策(包括贸易、金融市场开放等)。其结果是人、财、物、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都能够自由地跨越国境,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共同市场。
推动经济国际化的原动力,首先来自于经济市场化,来自于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成熟的条件下,各种所有制企业均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各国经济也越来越趋向于全球化与国际化。对于广东以至全中国来说,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务实政策使民营经济日趋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各种企业要求扩大生存与发展空间,要求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经济国际化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动力之五:资源环境因素
自从16世纪哥伦布等人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资源的国际化开发与利用就开始了。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发达国家对本国资源的保护和对他国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强,除了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行控制,还伴随军事、政治等手段。资源利用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因素。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尤其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全球性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治理越来越需要全球采取统一和协调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不同国家联合起来,利用经济手段来保护共同的环境。《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就说明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对全球协同治理环境的共识。
广东海岸线较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更重要的是我国打开国门之后,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以其强烈的商品意识,在改革开放道路上提出许多新观念和新做法,从而吸引来大量的港澳台、华侨乃至各国外商投资,以及内地各省区的廉价劳动力和高级技术人才。广东充分利用比较利益理论的巨大威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包括其临近港澳台与东南亚国家的地理位置,把这些资源与环境要素汇集过来,并有机整合起来,创造出今日广东的经济奇迹和国际化成效。
动力之六:信息革命与科技进步
信息化大大改变了国际关系,也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国际化。国内外学者已达成共识,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在引发产业革命的同时,也都不同程度地加快了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现代通信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得国际经济技术交往(尤其是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首要资源的经济信息的交流)成本大为降低,有利于各种经济活动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因此说,个人电脑的出现以及国际互联网的连接,对加快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进程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今天的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即使和发达国家相比也不逊色,信息媒体已经从报刊、广播、电视等迅速向手机、电脑和网络普及。信息产业的发达,带来所谓的IT革命、价格革命、1Y(金融技术)革命,使经济结构软件化、知识化的同时,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面貌。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大幅度提高,广东与其他省区乃至世界各国的“时间距离”几乎缩短到零,广东经济和广东企业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其效益和效率也日渐提高。金融交易、商品流通、企业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教育、科研、医疗、文化、政治和军事等各个社会层面。
动力之七:跨国公司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说,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趋势增强,跨国公司不仅把更多的研发工作转移到国外,而且把一部分核心创新工作安放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跨国公司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对经济国际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2004至2005年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对全球研发投入最大的一些跨国公司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69%的公司认为跨国研发活动的比重肯定会上升,只有2%的公司持相反观点,另有29%的公司认为研发国际化程度将保持不变。跨国公司扩大研发工作的首选对象是中国,美国和印度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
目前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已经有300多家在广东落户,广东企业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原料供应商、装配中心、生产基地、市场拓展前沿乃至研发中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国际资本为背景的投资几十亿乃至几百亿元、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骨干项目也纷纷到珠三角来落户。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广东引进外资在全国所占比例始终最高。尽管,近年来,由于其他省市进步很快,广东引进外资在全国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总量还是独占鳌头。外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广东的投资增长迅猛,使得广东的IT制造业在世界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国际市场中75%以,上的电脑主板、磁头、键盘、驱动器、显示器、扫描仪等产品都来自广东东莞。以至产生了这样的说法:只要东莞到广州、深圳的交通出现问题,全球90%以上的电脑生产商及下游产业就会有麻烦。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日益显耀的广东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整体经济高速增长,社会日愈繁荣与发展,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着日愈重要的地位。
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的广东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广东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步人了新的历史时期。首先,广东经济进入了以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增长周期。前些年人们说起广东货,无外乎是“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而今汽车船舶、石化医药、电子信息、机电装备等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已开始在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格局中唱主角、挑大梁。
1998年到2002年,广东重工业增长高出轻工业。至2003年,广东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50%。广东全省形成了轻、重工业合理布局的区域分工形势:珠三角东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西部的机械装备、家电产业集群,沿海地区(特别是广州、东莞、茂名、惠州、湛江、南沙开发区等)的重工业基地。全省呈现出轻重工业比翼齐飞、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态势。如在石油化工方面,全省共有广州、茂名、惠州3个在建的8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能力预计达到240万吨,广东将成为全中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广东意欲打造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火车头。以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惠州为重点,大力发展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计算机和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信息家电产品等,把珠三角建设成世界上主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之一。
其次,广东经济社会已进人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中后期。根据钱纳里理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期属于工业化中后期,是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工业化中后期既是经济转型期,更是社会矛盾多发期,原来粗放型经济快速发展所隐藏的利益矛盾,在工业化中后期将变得更加尖锐与复杂化。
2006年,广东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968亿元,约占全国八分之一。人均GDP为28077元,折合美金3509元,突破了3000美元大关。这不仅意味着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水平,而且意味着广东进入了一个必须更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广东必须更加积极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从依靠汗水挣钱向依靠智慧创造财富的转变。同时,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仍将继续扮演中国经济增长极的广东
总书记曾经强调,“广东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多年来,广东省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2006年,广东省出口总额约占全国的40%,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8%,引进外资占全国的35%,税收占全国的1/7。以上四大项目均为全国第一。
多年来,以GDP领先全国的广东省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制造业基地之一。广东制造业能够先行一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改革开放后与香港、澳门结成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随着粤港澳经贸合作的发展与深化,“前厂后店”已逐步演变为“厂店合一”。通过引进港澳发达的服务业以改造和提升产业结构,广东将选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今后,粤港澳仍将是泛珠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增长极。随着广东经济进一步增长,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与运作,广东和泛珠三角经济必将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与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贸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已成世界经济竞争版图中重要基地的广东
尽管在中国地图上,广东属于边缘省份。但在世界地图上,广东却是中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它地处南海交通枢纽的位置,南可接东南亚以至澳大利亚,北可上日本、韩国与俄罗斯,西可往印度洋、非洲和欧洲,东可达南北美洲,由此形成全球性大循环。作为珠江文化中心和世界性商贸中心,广东的经济文化能够借助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而走向世界,已为历史和现状所验证。
梁启超的“今之广东,依然为世界交通第一等孔道”,至今仍未过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更成为内地省区和港澳台乃至海外联系的桥头堡,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盟国家、欧美国家联系的桥头堡。进入21世纪,广东省政府提出要“把广东放在世界地图上”的口号,努力拓展全省上下的国际视野。今天,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能够对中国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能够对其他国家和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广东,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版图中的重要基地,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日愈重要的地位。
广东经济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广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分享着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所带来的各种好处,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国际化经验,培养了一支富有国际经贸知识的人才队伍。此外,从各级领导到普通大众,广东人向来拥有比较敏锐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广东提供的诸多机遇,CEPA协议的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广东的优势条件更为明显。
然而,广东经济国际化也正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努力解决。
一是资源成本的制约问题。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在沿海地区一直呈上升趋势,使广东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同时,土地资源、能源的紧缺也削弱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人民币升值更使得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受到影响。尤其是,目前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广东更低,甚至有些国家如越南给外商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与我国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加上,我国有些重要资源的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资源紧缺将会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是从规模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益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初期追求速度和规模是必要的,但现在广东的发展应当从注重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转向以提高增长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并重,提高引资质量和产品附加值,积极提倡和推动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生产的方向发展。
三是从“借牌”、“贴牌”生产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转变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引进投入比是1:0.06,即每引进1元资金,我们的创新投入只有6分钱。而该比例在韩国和日本分别是1:5和1:8。
广东现在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应率先在这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在财政上或者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加大培育自主品牌与创新能力的力度。输出品牌是实现经济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走出去”的最高境界。当我们的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然要跨越“借牌”和“贴牌”阶段,创立自己的品牌,以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是从开放市场和引进外资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的问题。“走出去”就是要到境外开辟国际市场,主要是开辟资源性项目和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以摆脱资源与能源瓶颈的制约,推动本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转移成熟技术和生产能力,将部分过剩生产能力转移出去,实现“产品原产地转移”战略,以加快本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五是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如今世界上每七起贸易摩擦,便有一起针对中国,我国每年为此损失上百亿美元。此外,一些国际标准包括劳工标准、环境标准、卫生标准、技术标准等越来越严格和复杂,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也很大。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在巩固、深化已签国际协定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和扩大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工作。广东应密切关注我国已签订和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进展情况,跟踪研究拟参与和利用之对策,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对外经贸合作,把参与自贸区建设当作广东推进经济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广东经济国际化面临的发展方向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在1972年提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一种既能保证效率,又能尊重个人爱好的投票方案。将这一阿罗不可能定理借用到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就是说根本不存在一种既能保证效率,又能与不同特质的地区或企业相适应的国际化良策。一劳永逸的国际化法宝是没有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广东若想更好地推进经济国际化,必须更加坚定地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广东来说,提出自主创新,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这将决定广东今后能否在新形势下继续在全国先行一步。自主创新不是重回自力更生。在连东莞一个小工厂都在全球化的广东,无论是借鉴创新、消化创新,或是集成创新,都需要更广、更深的国内外交流,需要更强的国际化能力,需要更强的化外部资源、外部技术为我所用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而是需要一整套激活体系和支持机制,需要激活各个层面的创新主体如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大学、创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等。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变革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几大动力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转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最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条约体系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二)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
规范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法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部分法律规范在过去几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呈弱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商人的跨国交易的限制在不断放松。其原因主要是:(1)商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要求市场规律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事实上是各国的管理措施的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2)各国政府认为扩大的对外经济交往从总体上是有益于本国的发展的。
(三)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在大量增加,但财富的集中程度也大为加速。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20%的最富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占人口同样比例的最贫穷国家的30倍,而30年后,这一差距已扩大到60倍。由此可见,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首先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只有最终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下发展o
(四)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法的挑战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直接进行交易,从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均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新的交易方式必然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由电子商务所产生的合同的成立与履行、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以及税收征管、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均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因此这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1.1附属竞技体校成立之初:以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为目的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初期是为了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为此,对各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采取“亦读亦训”的培养模式。所谓“亦读亦训”,“‘读’是指按文化程度分年级(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编班学习普通中学文化课程;‘训’是指按专项技术水平分项编队进行训练。”从1979年9月第1所北京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建立,到1987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历时8年。这期间,各附属竞技体校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亦读亦训”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明确的发展措施,所以,只能按照“积极、慎重,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方面关系”办事,并在体教结合中尝试这种新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2附属竞技体校发展阶段:“亦读亦训”逐渐以“训”为主
经过8年的发展(1979-1987年),各附属竞技体校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亦读亦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例如:艺术体操、女子举重、皮划艇、自由式滑雪等分别成为了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附属竞技体校的优势项目。与此同时,各校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感召下,都全力以赴抓竞技成绩,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例如,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张香花在第24届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诚然,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附属竞技体校是为了国家备战奥运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奥运”后备人才,但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寻求解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新的尝试。竞技成绩的取得却让附属竞技体校的办学初衷越走越远,“亦读亦训”逐渐变为以“训”为主。尤其当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校经费投入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加速了“亦读亦训”的分家,这是因为,“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度经费投入包括三部分,即基本投入、办学效益投入和奥运重点项目投入,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办学效益作为主要依据。另外,还制定了竞技体校办学效益评分方法,训练成绩占70%,文化教育占20%,科学研究占10%,在量化加权基础上统计各校每年投入万元办学效益分。”从上述中可以发现,文化教育仅占20%,奥运争光战略成为了各校的办学目标,此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渐渐沦落到次要的地位。
1.3附属竞技体校转制调整阶段:“亦读亦训”“读”流于表面
2001年,除北京体育大学继续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外,上海体育学院等5所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与此同时,各附属竞技体校也随之划归地方管理,但是,在业务指导和经费投入上仍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目的是为了继续保留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由于这一时期各体校已在办学、训练条件等方面初具规模,并且分别开设了奥运项目,为了继续保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为了继续保持院校各自多年形成的办学特色或优势项目,各院校划归地方后不仅更加重视了竞校的发展而且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亦读亦训”完全变成“训”了。
2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所思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过度追求金牌战略,以牺牲学生文化教育权利换来的暂时功绩,不仅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国家、社会以及运动员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1文化教育嬗变所带来的短板效应
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固然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文化教育的好坏不仅是运动员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更会涉及他们生活的全部。
2.1.1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竞技成绩提高屡遇瓶颈
现代竞技体育中每天的训练、竞赛需要运动员完成许多大量复杂的动作及专业技巧,在学习、掌握及如何熟练运用这些动作、技巧时,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基础做铺垫,否则他们难以理解训练中的原理、动作或技巧。但由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各方利益的存在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支离破碎。这种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短期效益无异于竭泽取鱼,对于运动员本人来说,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是人生的缺憾,更为未来运动成绩提高留下了隐患。
2.1.2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后续学习深造难以为继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尤其对于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多从7、8岁开始便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在此期间他们每天需要接受大量的训练,参加不胜其数的比赛。训练、比赛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几乎没有时间接受文化教育,他们与同龄人相比错过了小学、初高中、大学等宝贵的学习时光。等他们退役后想再去接受文化教育时,为时已晚。他们想重新拾起课本学习已变得困难重重,为退役后的二次就业留下了难题。
2.1.3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退役后处于劣势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都将面临退役后的就业、谋生问题,早期的高水平竞技人才退役后由国家安置就业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目前运动员退役的出路主要有组织安置、上大学、自谋职业三类。现在极少数特殊人才能够得到组织安置,对于大部分退役运动员来说,或者走上大学继续深造之路,或者选择自谋职业之道。这对于那些从小就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训练、比赛的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人生的重要抉择。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体现出“无技能、无水平”的特点,与同龄人竞争时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正如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所说,自己文化水平不及小学三年级,连拼音都无法拼全。正是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运动员退役后许多岗位无法胜任。虽然,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诸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经济补偿办法》以及《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等等,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尤其是200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这意味着运动员退役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自主择业,与其他各类人才去竞争谋业。
2.2文化教育嬗变所产生短板效应的原因
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贯穿运动员个人一生而且涉及运动员运动成绩、学习深造、就业等各个环节,由于存在着各方利益,遂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2.2.1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亦读亦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全国上下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仅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4级训练网的制度,同时还提出了调动各行各业办体育的积极性。”举国体制使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具体行动纲领,这为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那时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已在竞技体校形成,于是,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附属竞技体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出现了教育与体育脱节,重视训练轻视学习的现象。追根溯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使然,也是当时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
2.2.2政策执行的不力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上行下达的瓶颈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采取“亦读亦训”形式培养优秀运动员,既可以保障各校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然而,2001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各附属竞技体校原有的优势渐渐失去,随之而来的是在人才招生、输送以及就业安排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各附属竞技体校真正实施了“亦读亦训”,向上输送人才困难可以借用本校的条件使这些学生读本科或走上社会就业;但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读”成了表面的事。体制虽然改变了,但相关的政策保障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了所谓的“亦读亦训”成为各附属竞技体校发展的瓶颈,由此不仅仅造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配置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局。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现实中收效甚微。
2.2.3考核评价机制的失衡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一对不解矛盾
我国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之所以出现学训矛盾,应该说从一开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就出现了问题,即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是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以奥运战略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各附属竞技体校虽然贯彻“亦读亦训”的办学方针没有改变,但是各校以竞技体育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影响“亦读亦训”尺度的重要杠杆,各校重视运动成绩,轻视文化成绩的现象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对学校评先、教练员考核、学生评优,发奖金、升学等问题上均以运动成绩和金牌数量衡量。各附属体校所有工作都以金牌为中心,文化课及文化课老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直观的表象是,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之间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练员只抓训练、比赛,如果竞技比赛与文化课的时间冲突,给竞技比赛让位。文化课教师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常给老师出难题。文化课教师常常也很苦恼,无奈之下常采取照本宣科应付工作。
3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这种学校由于形成背景的原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类学校的定位,重视这类学校的文化教育,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展的使然。
3.1转变思想认识,构建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国家利益至上,这在任何时候都无可厚非,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金牌”的内涵已逐渐发生了改变。为此,各附属竞技体校一定要转变思想认识,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培养目标,理顺在竞技体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文化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标准;理顺在竞技体育人才训练、比赛方面与各自地方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与所属院校等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转,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各有关单位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防相互推诿。
3.2弱化金牌效应,强化综合素质考核机制
各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在金牌问题上,要弱化金牌效应。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唯“金牌”论一直左右着他们的执政思维,由此,运动员文化教育也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我们要打破竞技体育唯“金牌”论,强调对各附属竞技体校考核中,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比重,由过去20%提高到现在的40%。与此同时,强化综合素质考核。这就要求各附属竞技体校不仅要积极探索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注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学训结合起来,更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责任观,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竞技体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彻底打破现有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
3.3关注运动员终身发展,构建文化学习的激励机制
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也有利于运动队教练员、领队和管理人员对训练、比赛以及教育等的交流与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训练、竞赛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们都会面临退役、就业、工作等人生诸多环节的挑战。如果现在忽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或许可以得到暂时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辉煌背后的凄惨将伴随着运动员的一生,这不但是对运动员个人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因此,无论是竞技体校的领导、教练还是运动员本人都应打破个人利益至上观,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学习激励机制,扭转对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思想认识,这是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最基本的、最能够体现效果的工作。
一证券经纪人的界定
最新颁布实施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首次对对证券经纪人的概念做了界定。条例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可以委托证券公司以外的人员作为证券经纪人,其进行客户招揽、客户服务等活动。证券经纪人应当具有证券从业资格。证券公司应当与接受委托的证券经纪人签订委托合同,颁发证券经纪人证书,明确对证券经纪人的授权范围,并对证券经纪人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证券经纪人应当在证券公司的授权范围内从事业务,并应当向客户出示证券经纪人证书。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经纪人受证券公司的委托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和证券公司之间是一种关系。第二,证券经纪人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过程中证券公司为投资人提供一些服务,但法律没有规定证券公司必须雇佣证券经纪人来开展证券业务,而是证券公司可以按照经营方式和业务开展的需要委托公司之外的人员做证券经纪人。第三,法律规定证券经纪人首先要有证券从业人员资格,其次,要和证券公司签定委托合同,在证券公司授权范围内来开展业务,不能超越授权。
从目前市场实际状况看,证券经纪人就是在证券经营机构中专门从事客户招揽、客户服务、产品销售业务,其薪金所得与其所招揽客户资产额、交易量或产品销售量挂钩的市场开发人员。证券经纪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作为证券经营机构正式员工的证券经纪人,通常称作客户经理;二是非证券经营机构正式员工的证券经纪人,一般称作居间人、经纪人、营销代表。但他们不是所聘用机构的正式员工,管理松散。其中,第二类证券经纪人未被纳入证券公司员工管理,数量多且规模庞大,存在诸多管理问题,应当首先进行规范。因此,本文所探讨之证券经纪人,在无特别说明情况下,专指各证券公司未纳入员工管理的自然人形态的证券经纪人
二我国证券经纪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券商经纪业务竞争的日益激烈,经纪人制度作为争取客户与占领市场的一种竞争手段被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所采用。国内大部分券商都拥有了自己的经纪人队伍;通过经纪人开发客户、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根据客户的交易量给予经纪人一定比例的佣金提成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营模式。经纪人制度在我国证券市场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经纪人制度实施以后,通过人员转岗、效益与业绩挂钩等方式使普通员工逐渐向经纪人转变,员工收入直接与交易量挂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忧患意识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经纪人制度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发展的确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不少证券公司在起用证券经纪人时,短期目标太明显,与证券经纪人自身业务水平、道德素质相比,更多地注重证券经纪人的客户资源,使得证券经纪人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纪人制度的具体运作方式较不规范,呈现多样性。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证券经纪人相对来说又是一种较新的事物,对于证券经纪人尚无统一行为规范。这就使得各家证券公司在经纪人制度的具体实施中采取了各种形式,甚至在同一证券公司内部也不尽相同。具体而言,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经纪人与券商是否为隶属关系;经纪人是否享受或部分享受原有工资福利待遇;经纪人佣金提成比例的高低;券商对经纪人的业务支持程度;经纪人之间是否存在分工与协作等几个方面。
第二,证券公司员工实际业务水平与证券经纪人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一名成功的证券经纪人需要有全面的证券专业知识与良好的社会关系为基础。而目前国内证券经纪人主要是由各证券公司营业部员工转岗而来,在知识结构、信息渠道、社会网络等方面都与证券经纪人的标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第三,证券经纪人缺乏证券公司有效的业务支持,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证券经纪人制度的实施是一项综合工程,不是只需要一批经纪人与一个分配制度;更需要证券公司从交易支持、专业培训到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以为证券经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很多证券公司对经纪人制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只要实行经纪人制度就一定会促进经纪业务的增长与发展,而对证券经纪人缺乏有效的业务支持与必要的管理。从而使得证券经纪人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开展业务,在客户基础相对薄弱与普遍业务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发展就极为困难与不均衡。这就使得证券经纪人与券商存在离心倾向,客观上导致了包括全权代客理财在内的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如何规范证券经纪人的管理
目前证券市场中经纪人制度实施的现状,亟待改善。但是条例却没有对证券经纪人的隶属问题,以及如何规范证券经纪人管理作出明确的规定。在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来规范证券经纪人的管理。
第一,纳入员工管理,建立多层次的证券经纪人管理体系
条例规定,证券经纪人和证券公司之间是一种关系。也就是说,证券经纪人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主体的业务合作关系。笔者认为这种界定是存在问题的,应当将证券经纪人与证券公司的关系改变为职务关系,即将证券经纪人纳入证券公司员工管理。此外,还要建立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自律组织对证券经纪人进行监管和自律管理的管理制度。通过上述安排,建立起证券业协会负责制定、落实行业内经纪人自律管理要求、证券公司负责本公司证券经纪人规范管理的实施、监管部门对证券经纪人管理进行监督的多级规范体系。
第二,建立证券经纪人资格考试和培训制度
条例规定,证券经纪人应当具有证券从业资格。除此之外,各证券公司尤其是证券业协会还应当制定并建立完善、统一的证券经纪人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提高证券经纪人整体业务水平和合规意识。
第三,建立证券经纪人注册管理制度和信用档案
为加强证券经纪人管理,提高证券经纪人业务行为的规范性,应当建立证券经纪人注册管理制度,由证券业协会建立证券经纪人职业档案,对证券经纪人进行注册管理。
第四,建立证券经纪人规范管理的保障机制,维护证券市场稳定
在对证券经纪人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必将打破证券市场现有状态,使证券经纪人和证券公司承担更多的义务。要做好新制度与原有市场状况的衔接和过渡,消除新制度施行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就应当适当采取“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增加管理制度的灵活性。一方面,对各证券公司新聘用证券经纪人的资格、管理方式进行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在允许证券公司和证券经纪人对聘用关系存续与否进行双向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给予不具备相应资格的证券经纪人一定的过渡期,鼓励其取得相应资格,维护市场稳定。
第五,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业协会应当承担更多的监管、管理责任。
证券监管部门和追求将协会应该对整个市场证券经纪人动态进行紧密关注,树立综合监管理念,通过证券公司、证券营业部相互竞争关系建立起相互监督体制,防止违规聘用证券经纪人的行为,特别是无证券经纪人资格的证券经纪人挂靠其他证券经纪人名下从事证券营销活动。
第六,增加投资者的知情权。
证券经纪人薪酬激励机制并不能完全保证证券经纪人与客户利益的一致性。为防止证券经纪人以不正当手段诱导客户进行不必要的交易,证券公司应当对证券经纪人客户进行业务、风险方面的书面提示,使相关客户了解证券经纪人行为权限,知悉自身、证券经纪人、证券公司三者间利益关系;同时,证券公司要建立证券经纪人客户回访机制,定期对证券经纪人客户进行回访,增强证券经纪人业务的合规性监督。
【参考文献】
【1】崔勇.证券经纪业务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吴晓求.海外证券市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
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
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上,在南京东路纵轴线延长线上建成的亚洲第一高度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建成后所得到的景观,不是简单的A+B=AB,它等于X,这是一种新的因素,是南京路空间的延伸与定位。
城市的景观应反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规划工作在确定城市规模与性质后,其景观设计就应反映城市的性质。如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城市景观组织中透着浓郁的古都气息;首都北京的长安街政治气氛浓重;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山光水色气脉相联、自然景物与人文环境融洽。
城市景观,还应反映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功能分区与布局。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各地不断出现了工业城市、工业区,一些现代化的厂房、高炉、水塔、码头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就成为这类城市的景观。
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2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
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有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五种:
路:一个城市有主要道路网和较小的区级路网。一个建筑有几条出入的路。城市公路网是城市间的通道。路的图象主要是连续性和方向性,因此应构成简单的系统,起点和终点要明确。路旁的建筑和空间特性是方向性的基础,有助于对距离的判断。
区:它是较大范围的城市地区,一个区应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功能,并与其他区有明显的区别。城市由不同的区构成,如居住区、商业区、高等学校教学区、郊区等等。但有时它们的性质是混合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边缘:区与区之间的界限是边缘。有的区可能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混入另一区。边缘应能从远处望见,也易于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条绿化地带、河岸、山峰、高层建筑等都能形成边缘。
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有些标志很大,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如电视塔、摩天楼;有些标志很小,只能在近处看到,如街钟、喷泉、雕塑。标志是形成城市图象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一个好的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因素。
中心点:中心点也可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标志是明显的视觉目标,而中心点是人们活动的中心。空间四周的墙、铺地、植物、地形、照明灯具等小建筑物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象的形成能力。
道路、区、边缘、标志和中心点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3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4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4.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产业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不匹配。醴陵市烟花鞭炮行业贷款余额由2010年的1.2亿元到2013年的4.05亿元,一直处于增长乏力、低位徘徊的状况。但是烟花鞭炮行业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增加总产值由2010年的120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24亿元,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烟花鞭炮属于周期性生产行业,每年的清明节后至农历新年前为烟花鞭炮生产和销售的高峰期,农历新年后至清明节前为货款回笼期。这样的特殊性对烟花鞭炮生产企业来说,流动资金需求显得更加迫切,90%的生产企业需对外融资,企业旺盛的信贷资金需求与信贷供给矛盾极为突出。烟花鞭炮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实现产能、规模上台阶,必须解决资金供给这一难题。
二、醴陵烟花鞭炮产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受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企业自身情况等诸多因素困扰,醴陵烟花鞭炮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一)抵押担保物普遍不足,承贷能力较弱
醴陵市多数烟花鞭炮行业企业均为中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企业生产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向金融机构借贷没有充足的担保抵押。新建企业多数没有办理土地证,或虽然办理了部分土地证,但是建厂房用地多为山坡丘陵地,价值低、变现难,解决不了抵押担保问题,难以与当地金融机构建立信贷关系。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约束,企业获贷难度大
受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约束,醴陵当地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对烟花鞭炮企业发放贷款门槛高,而烟花鞭炮企业规模小,财务信息不规范,难以获取商业银行的授权授信。目前,各行普遍的放贷模式是以个人资产作抵押发放烟花鞭炮业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这就直接限制了贷款总量,不能满足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
(三)担保、评估、登记费用过高,增大了借贷成本
烟花鞭炮企业向银行贷款,办理抵押登记跟贷款合同走,每借一次贷款就要评估、登记一次,评估费率为贷款额的0.4%、登记费率为0.5%。另外如果由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要支付贷款金额2%-4%的担保费用,直接加大了企业借贷成本,综合融资成本达到12%-15%,企业难以承受如此高的融资成本。
三、醴陵沪农商村镇银行支持烟花鞭炮产业发展模式和成效
醴陵村行充分利用自身贴近市场、决策链条短、机制灵活、全部信贷资金投向县域的特点,依托主发起行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传统经验优势,优化信贷流程、创新信贷产品,有效支持了当地烟花鞭炮产业发展。成立一年多以来,先后为40余家小微烟花鞭炮生产企业,20余家花炮原材料及花炮机械生产企业共计输血近8000万元,且一直保持零不良和收贷收息两个百分之百的良好记录。
(一)加强银政合作,搭建平台有效缓解小微烟
花鞭炮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了加大对当地特色支柱产业的信贷支持,有效化解小微花炮企业融资难题,醴陵村行非常注重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和项目推介作用,积极深化银政战略协作。先后与醴陵市花炮局、南桥镇政府、白兔潭镇政府、浦口镇政府等经济主管部门及花炮主产区政府签订了信贷融资协议,召开了由花炮局、乡镇政府和推荐企业共同参加的融资推介会并逐一落实贷款协议。一方面村行为地方政府支柱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规范企业经营生产模式,打造当地良好信用环境,防范村行信贷风险。如来自南桥镇的3家企业迫切需要融资,但是由于企业缺乏银行业认可的抵押物,很难获取银行融资,村行与南桥镇政府搭建了银政战略协作平台后,政府配合村行核实了该三家企业的诚信状况、生产规模、纳税等重要信息,并承诺在贷款存续期持续对三家企业的经营生产进行监管和规范,村行通过“联保贷款”的形式为三家企业授信300万元,极大地缓解了3家企业的短期资金周转紧张问题。通过以上模式的复制推广,醴陵村行在助推当地花炮产业发展上卓有成效。2013年烟花主产区南桥镇政府授予醴陵村行“支持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
(二)“信贷工厂”模式铺就小微烟花鞭炮企业
融资绿色通道。针对醴陵市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和小微企业贷款“短、小、频、急”的需求特点,醴陵村行率先在同业中建立了小微企业“信贷工厂”运作模式———强化银行内部中后台业务的集中化处理,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受理、评级授信、信贷审批、信贷放款、贷款回收等业务环节融为一体,并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高效率服务。特别针对当地产业集群化较高的烟花鞭炮产业的小微企业贷款在程序上实行“三减”:一是减少流程。将小微企业贷款十余道工序落实到5个岗位,并实行AB角管理,流水操作。二是减少环节。加强内部前后台衔接,在审批上实行限时审批,并为急需客户建立“绿色通道”。同时,扩大低风险信贷业务审批权限,进一步缩短决策链条。三是减少操作。对已贷款客户,通过基础资料比对参考,简化企业申报材料内容;对优质客户,采取跟踪式操作,提前组织授信,减少企业贷款等待时间;对意向性目标客户,超前介入,建立资料库减少不必要的调查时间。通过这“三减”缩短小微企业贷款时间,大大提高贷款业务办理效率,符合授信准入的小微企业贷款一周左右就可以资金入账。这一“轻装”行为,让许多中小微企业尝到甜头。烟花生产私营业主刘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受益人,以前在其他银行申请一笔贷款,层层审批,还要陪着往株洲市区跑审批,费时又费力。而如今,他通过醴陵村行的小微“信贷工厂”,在一周内获得了120万元的个人助业贷款,为其经营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三)金融服务“专业、精细”,为小微烟花鞭炮
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产品。根据醴陵小微企业特点,醴陵村行以烟花鞭炮生产销售企业为核心,按产业链配备标准化产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一是对烟花鞭炮原材料、造纸、印刷、包装、花炮机械生产等上游生产企业特别分散、规模普遍微小的特点,配备个人经营性联保贷款、以个人资产为抵押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惠众卡”等产品。二是对规模较小的烟花鞭炮生产销售小微企业,以厂房抵押及全额保险、适当引入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产品。三是结合当地集群产业特点,对规模相对较大的烟花鞭炮生产中小企业,筛选自有经营实体、证照,非关联关系的,互相对各自经营情况及人品熟悉,且业务无冲突,经营情况较好的,不能提供有效不动产抵押的生产企业,采取以联保的方式予以融资支持。通过制定专门的“个人生产经营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对联保体的基本要素条件,授信要素、流程等予以规定,对联保体成员的开户情况、保证金支付等均以明确,大大提高烟花鞭炮企业的融资效果与效率。
四、进一步加大烟花鞭炮产业金融支持的工作建议
如何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醴陵烟花鞭炮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
(一)建立湖南省、市、县三级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
醴陵没有一家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现有信用担保服务机构远不能满足担保需求。加上醴陵市烟花鞭炮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且抵押物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金融机构对其信贷支持十分有限。建议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的信用担保机构,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省、市、县三级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提高担保体系运营效率,为烟花鞭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支持。在必要时行使行政措施,利用安全生产许可等措施,确保担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抵押贷款业务
为小微烟花鞭炮企业拓宽融资担保渠道。建议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抵押贷款业务的相关指导意见,并做好相关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土地经营权争议仲裁、贷款损失保障或补偿机制等配套工作。另外,商业银行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也尽早谋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政府指导意见开展相关业务。
(三)加快行业结构调整,组建地方烟花鞭炮集团
烟花鞭炮行业的特点是:规模越大,安全风险越小,经营效益越高。醴陵市烟花鞭炮行业要发挥集群效应,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形成规模效应应对市场竞争,从而更好地获取银行信贷支持。同时,地方政府要提高企业准入门槛,调整企业结构,促进烟花鞭炮主产区乡镇建立集团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优化金融环境,提供和谐发展环境
不论是招商引资,还是争取金融业扩大信贷投资,必须有一个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建议地方政府利用工商、税务、安全生产许可等手段,对逃废债企业进行制裁,让逃废债企业无法生存,通过打造“诚信醴陵”,促进烟花鞭炮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设立烟花鞭炮产业基金,促进其走上“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
冷静地思考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目标,确立切实可行的战略,无疑是当前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政策研究,值得深入讨论。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泛泛而谈的一个定义
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时,目前缺乏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严格定义。有人把扩大人民币的贸易结算货币范围视为国际化;有人把人民币逐步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视为国际化;还有人把2020年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视为国际化,这些看法和观点存在泛泛而谈的现象。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开放最迫切需要的是,认真界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正确思考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方向,进而确立我国的金融国际化战略。
如果以美元为蓝本,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包括以下目标: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是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外汇储备资产;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成为国际外汇市场自由交易货币,每天由国际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圆和其他主要货币的交易价格来决定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自由兑换,取消外汇管制。此外,中国经济必须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有足够的经济增长实力,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还必须有亨廷顿先生所描述的美元帝国那样,能够垄断或控制国际资本流动,是全球的金融寡头。
很显然,上述目标并不是我国在短期内能达到的,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环境决定了人民币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国际化过程。人民币汇率由国际外汇市场决定,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汇率控制和调整将会失控。人民币成为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标的,除增加外汇投机的交易量外,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并没有直接的帮助。这也是日本、新加坡在经济起飞时限制日元和新元国际化的原因。因此,现阶段提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主要是扩大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使用范围,逐步减少美元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结算货币使用。通过区域贸易协定或双边贸易协定,逐步扩大人民币与其他主要国
家货币的国际结算范围,逐步“去美元化”,应是比较可行的国际货币战略。
取代美元形成新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否成熟
虽然现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但是美元是否就此成为国际经济体系中一个次要的,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呢?显然不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体系,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经济实力逐步取代了英国,才建立起来的。而要改变这一点,很显然必须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也就是说,美国不再是主导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其地位被其他国家取代或和多国地位均等。只有在这种状况下,才能改变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以超地位的国际货币(SDR)取代美元,最典型的例子是差不多已运行了十年的欧元。但欧元在协调欧洲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增长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因为在SDR框架下,各国的经济发达程度是不一样的,经济体不一样,要求货币统一,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实际操作仍有很大的技术障碍。超货币的定价和定值,也是个复杂性问题,在理论值上如何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加权综合,合理准确地确定SDR的稳定值,客观上也是很复杂的技术性问题,难以解决。此外,超货币缺乏货币“锚”,就是币值基础。SDR作为一揽子货币,就等于要有一揽子“锚”,这是很困难的技术问题。
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中国成功的唯一道路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实际上存在两种途径。
一种是遵循华盛顿共识,按照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行完全市场化的浮动汇率,实行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也有人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市场化、自由化改革。这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90年代后期东亚国家走过的金融全球化道路:货币升值一国际游资大量涌入一资产价格上涨的泡沫经济一金融危机。
另一种是根据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探讨IMF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建立21世纪的国际货币新秩序,既承认金融全球化的必要性,同时也尊重不同国家金融发展的多样化需要,不选择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发展路径,明确人民币汇率在相当长时间内是有管理的官方调整,并在此条件下逐步放松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避免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出现人民币博弈性升值。坚持后一种改革路径,并不是不想人民币国际化和自由化,而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走过的道路已证明那是不成功的,而积极稳妥地进行人民币国际化,至少目前还没有被证明是失败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坚持独立自主地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调整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稳定与顺利崛起有下面几点好处。
一是自主地、有序地、逐步地调整人民币汇率,可以提高人民币升值因素对贸易影响的预期,防止因贸易收支的大起大落引发金融危机。
二是采用官方调整人民币汇率方式,可以减少外汇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的不确定性,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就在于,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管制两方面同步实行自由化的政策,因此,在汇率和国际资本自由化的过程中,不能将两者同时都放。
[摘要]集约化经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保险业要深刻领会做大做强的战略意义,正确理解做大做强的辩证关系,坚定不移地走有效益的发展之路,从粗放化经营管理转为集约化经营管理。要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必要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以效益为中心,追求内涵式增长。基本方略是:适度控制保费规模,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在产品开发、营销手段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构建风险管控体系,全面提升竞争力。重要支撑是:信息技术;人才。
一、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必要前提
要实现从粗放化经营管理模式到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呢?众所周知,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方式。一般来说,粗放型经营管理以企业的外延式的扩张为基本特征,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来实现企业的发展,注重的是速度和规模;集约型经营管理则以企业内涵式的增长为基本特征,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实现企业的发展,注重的是效率和收益。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规律,在企业发展初期,往往会比较注重企业外延式扩张。这对企业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市场认知度、迅速占有市场、迅速完成原始积累是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就应该将经营管理的方式转到注重企业内涵式增长上来,即在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规模的同时,把企业的效率和收益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就应该以效益为中心,追求内涵式增长。
企业的发展观是否正确,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是为无数企业的经营实践所证明了的。日本保险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系列破产案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的保险业步人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日本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保险业一些潜在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再加上保险公司自身的原因,终于引发了一系列保险公司破产倒闭的事件。那么,是什么原因结束了日本保险业曾经有过的辉煌呢?
其一,是因为泡沫经济导致了巨额利差损的产生和投资的失败。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现象,整个社会都出现了虚假繁荣的景象,保险业也不例外。在日本银行放松了银根之后,日本保险业的大部分资金流向了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和房地产市场。由于货币利率居高不下,一些保险公司在此期间设计和销售了大量的高预定利率的、储蓄性较强的养老保险和个人年金。预定利率最高时达6.25%,并长期维持在5%左右。这样,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利率的一再下调及日本政府随后实施的零利率政策,多家保险公司就出现了利差损。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得多家保险公司在房地产投资方面形成了大量的坏帐和不良资产。再者,泡沫经济破灭以后,证券市场股价低落,债券难兑,又使许多保险公司的投资效益连年下滑,难以弥补巨额的利差损和其他损失。
其二,是因为保险公司对保险市场的过度开发破坏了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日本的保险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特别是寿险中介人(包括个人营销员及经纪人)的大量涌现和激烈竞争,使得对保险市场的开发很快就到达了极限。这样,到了9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保险市场就开始萎缩。但是,尽管保险市场的可拓展空间已日益狭小,但保险公司仍在拼命扩张。随着保险市场的恶化,保险公司业务来源的减少,有些保险公司饥不择食,一些不该保的也保了,该分保的也不分保了,承保质量急剧下降,增大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结果是当泡沫经济破灭后,有些收入低的客户只能退保。如千代田生命在1996年至2000年间,有效保单的持有率连年下降,平均退保率达20%以上。这种在日本保险史上从未有过的退保潮,让许多保险公司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其三,是因为日本政府推出的保险业改革方案对日本保险业带来的冲击。1996年11月,日本政府宣布了一项改革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保险公司的生存要按市场经济的原则优胜劣汰;政府由原来的保护保险公司转为保护投保人;要求保险公司信息公开,保险公司必须将经营状况、财务资信评级、偿付能力通过媒体对社会公众公布。这样一来,那些资质较差的公司就难以生存下去了。
由此可见,日本保险公司的系列破产案虽然有着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却是保险公司忘记了稳健经营的原则,一味追求规模而忽略了效益。
回顾中国保险业近1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固然可以为中国保险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景象感到自豪,但是我们更应该时刻警惕中国保险业潜在的危机。应该看到,虽然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业务规模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中国保险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并没有随着业务的扩张而同步提升。不可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有一些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保险公司自身。在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中,的确有不少保险公司心态浮躁,头脑发热,盲目攀比发展速度,刻意追求发展规模,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占领市场是为了获取利润,如亏损经营,那么,已经占领了的市场也会得而复失。
因此,中国保险业在当前及未来的发展中,迫切需要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要从注重外延式扩张转移到内涵式增长上来,从粗放式经营管理转移到集约式经营管理上来。而要顺利地完成这种转变,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
二、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基本方略
(一)要适度控制保费规模,积极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
看一个企业优秀与否,并不是看其规模和市场份额大不大,而主要看其盈利能力。从中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虽然有些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但盈利能力较弱。比如,中国石化进人世界500强后,虽然1998年的总收入排第73位,但利润却排在倒数第7位,利润率只有1%,与排在第一位的埃克森公司高达6%的利润率相差甚远。可见做大未必就是做强。据专家认为,一个保险公司适度的市场份额应该是10%左右,如市场份额过大,或业务增长率与GDP增长速度不相匹配,保险公司就会有潜在的经营风险。目前,中国的保险公司尽管在规模上发展很快,但与国际著名的保险公司相比,资产盈利能力仍然是比较弱的。比如,2001年中国保险公司的资产利润率一般都不到1%,而世界前20位的保险公司资产的最低利润率为1.76%。因此,中国保险业的业务结构调整工作迫在眉睫。
业务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大力发展有效益的、边际利润率高的业务,坚决退出无利润区,将利润建立在每一张保单上;要将扶持优秀业务和淘汰劣质业务结合起来,大力推出有效益的险种。比如,从人寿保险来说,当前,就是要加大力度发展传统人身险和短期意外险业务,提高保障型业务和传统个险期缴型业务的占比,适度控制分红险业务和万能寿险等投资类产品,特别是对于客户比较欢迎的分红险业务,更要有清醒的认识。2002年,全国寿险分红产品保费收入是1121.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9.3%,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但是,分红产品的高速增长不一定全是好事。其一,欧美国家的分红产品开发和销售比较多,但是我国目前的情况与欧美不同。在欧美的商业保险市场上,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已基本饱和,投资理财则成了主要需求。我国的保险市场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广大老百姓最主要的需求还是保障。其二,分红险中,趸交所占的比例较大,有不少老百姓把20年的保费一下子交上了,这样就会带来行业后劲发展的不足。其三,有些保险公司在销售分红险时,片面强调投资效应和收益率,但是,如老百姓一旦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渠道时,就会出现大量的退保现象。
(二)要在产品开发、营销手段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1.产品开发。精良的产品,既能受到客户的欢迎,给客户带来实惠,保险公司也能有较高的利润。目前,保险产品中既受到客户欢迎、又有较高盈利水平的产品并不多。业务结构调整后,保险公司要加快新产品的研制步伐,积极开发内含价值高的新产品,以代替内含价值较低、效益较差的产品,逐渐形成一方面有着人性化设计、符合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又有较高的边际效益、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的产品体系。
2.营销手段。以往,保险公司要增大保费规模,往往只是想到增人增职场,而很少想到在营销方式和营销方法上进行创新。这是走人了误区。近年来,不少保险公司盲目增员,而留存率却很低。营销员的高流失率使得保险公司对营销员的培训始终处于低水平的重复状态。因此,在将来的营销策略上,要提高营销员的招聘标准,走精兵之路,并着重在营销手段的创新上下功夫。第一,要妥善协调好产、寿险双方的利益和责任关系,努力推动产寿联动的工作。第二,要加强与银行等兼业机构的合作。要丰富银行适销险种,提高银行点均产能。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兼业机构的合作,如大型商场等。第三,要大力开展网上销售活动。电子商务的开展,对于保险公司减员增效,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客户服务。目前,保险公司的竞争已从价格竞争转为服务竞争。客户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信誉,关系到保险公司是否能持续发展。但粗放化经营管理往往是只追求保费规模,而忽略客户服务,以致于客户投诉不断。这种情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积极构建风险管控体系,全面提升竞争能力
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直接关系到其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它既是衡量公司竞争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引进先进的风险控制理念,整合各种风险控制手段,积极构建风险管控体系。
1.要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要加强稽核、财务、精算、单证契约管理、核保核赔、机构管理六大内控系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的内控体系平台。同时,还要拓展稽核深度,加大稽核力度。
2.要积极推进核保核赔体系的建设。实行核保核赔集中管理,有利于风险防范,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经营水平,有利于规范经营、提高效益。因此,实行核保核赔集中管理是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前,就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说,就是要加快建立适应集中管理要求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加快建立两核中心信息技术支持系统;落实核保核赔人制度,加强培训和考核,初步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两核队伍。
3.要加强对新设机构的风险控制。第一,要严格控制机构数量。新设机构对保险扩大保费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扩张机构虽然能增加保费收入,但短期内不会产生效益。新建机构在当地为抢占份额,成本一定会迅速上升,如果管理不严,就会长期亏损。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险公司要站稳脚跟,做大做强,那么,对开设新机构就得十分审慎。要考虑到投入产出的比例、经营者的素质、成本的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如不能达到盈亏的平衡点,就不能开设新机构。同时,对于长期经营不善的机构,要坚决撤、并。第二,要确保新设机构质量。要从提高新设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人均产能和效益出发,建立责任制和报告制度、健全预算管理、落实稽核制度。
三、信息技术和人才是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的重要支撑
(一)信息技术目前,信息技术在保险公司中,发挥着起来越显著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现代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要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就必须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国外的保险公司都十分重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一般来说,用于信息技术的资金通常占企业运营总成本的10%以上,信息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20%左右。我国的保险公司在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过程中,同样应该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抓住全面信息化这一战略目标,以融人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全局为工作指针,加强管理,锐意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二)人才
中国保险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优秀的人才资源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建设国内一流保险公司的重要保证。目前,中国保险业正面临着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如果说粗放化经营往往采用人海战术,更需要的是“人手”的话,那么,集约化经营讲究的是精耕细作,需要的是人才。为此,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保险公司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中,要建立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要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积极开展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建立完备的人才培训基地;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互联网、卫星通讯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开发设计各类应用教学软件,建成远程电视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系统;要加强与国外保险公司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有计划的选拔各类重要岗位的人才去国外培训。要根据保险行业的特点,加强各类培训教材的开发,加强讲师队伍建设,实行课程、教务的标准化管理。要以培养和选拔高级管理人员为重点,通过干部交流和挂职锻炼,让干部和技术骨干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2.人才引进。在人才引进的实践中,要尽可能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给人才提供发挥才华的天地,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要通过培训、举办联谊会等方式,尽快使引进人才与本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融合;要将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相结合,通过外聘专家、建立教席教授制度等,发挥智力资源在传播新技术、引进新理念方面的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基于此,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以其广泛性,接近经济一体化的理想状态,但恰恰由于全球化这种一体化方式涉及范围太广,各个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性使各国对一体化的基本考虑往往难以形成共识,无法实现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而区域化以其多样性蓬勃发展,卓有成效地推动经济一体化在局部地区的发展。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全部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以比较优势基础的国际格局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比较利益的普遍存在,是传统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是后兴起的跨国投资的基础。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
1、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2、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使经济的二元特性具有了新的涵义,以万亿美元计数的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GATT到WTO,从APEC清迈宣言的相互货币支持到欧元启动,世界已经创造出了130多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方式。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
3、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
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随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数量将在区域内和全球范围内同时增长.由于生产的跨国特征与全球经营,使全球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将更大面程度地依赖于贸易。
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二者又与全球化和区域化相互促进。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
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
区域化通过区内优惠安排实现了区内较为充分的合作,但却造成区域之间的激烈竞争,竞争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和市场范围,而且还表现在优惠安排的攀比与竞赛,这最终必然导致区域组织间差别的缩小,竞争的结果使其中一些组织消亡,而另一些组织则在不断壮大,作为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更接近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多次磋商,乌拉圭回合、GATT向WTO的转变,虽然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还是完成了向一揽子贸易自由化的过渡,这构成了本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坚定基础。
经济的不均衡性将会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与区域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以其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由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产国际化,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回旋余地极为有限。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将更加突出。
应对之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以其深刻的影响作用于各国经济,那麽,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作为,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应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
其次,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
第三,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进技术和管理,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进入能力和占有份额。
第四,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机制。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使各成员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挑战,面对较为频繁的外部制度的影响,内部制度冲突的机率与风险不断加大,存在着管理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在短时期内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势研究及时提出对策。
第五,随着参与全球化、区域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领域都将有相当规模的交流,我国将更多地融入越来越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风险的防范和危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