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无线传输技术论文范文

无线传输技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无线传输技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无线传输技术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3G的时代已经来临,其主要技术标准WCDMA和CDMA2000谁优谁劣自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本文从各个方面对两个技术标准做了全面的对比研究。

一、引言

上世纪70年代末,诞生了被称为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双工FDMA模拟调频系统,但由于模拟系统固有的先天缺陷,在90年代初被以TDMA为基础的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取代,相对FDMA系统有诸多优点,如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保密性好等。与此同时产生了以CDMA为基础的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相比TDMA系统具有低发射功率、信道容量大、软容量、软切换、采用多种分集技术等优点。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图像、话音和数据相结合的多媒体和高速率数据业务的业务量大大增加,人们对通信业务多样化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而一代二代系统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这些需求,所以诞生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国际上承认的3G标准有三个:CDMA2000、WCDMA以及TD-SCDMA,这里主要从各个方面做WCDMA和CDMA2000的对比研究。

二、WCDMA和CDMA2000的综合比较

由于WCDMA和CDMA2000这两种技术都是将CDMA技术用于蜂窝系统,许多的思想都是源于CDMA系统,因此WCDMA和CDMA2000有许多相试之处:从双工方式上看,WCDMA和CDMA2000属于FDD模式。WCDMA和CDMA2000都满足IMT-2000提出的技术要求,支持高速多媒体业务、分组数据和IP接入等。但它们在技术实现、规范标准化、网络演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WCDMA和CDMA2000各有优势和缺点。WCDMA技术较成熟,能同广泛使用的GSM系统兼容;相比第二代通信系统能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而且WCDMA能灵活处理不同速率的业务。其缺点是只能共用现有GSM系统的核心网部分,无线侧设备可以共用的很少。

CDMA2000的优势是可以和窄带CDMA的基站设备很好地兼容,能够从窄带CDMA系统平滑升级,只需增加新的信道单元,升级成本较低,核心网和大部分的无线设备都可用。容量也比IS-95A增加了两倍,手机待机时间也增加了两倍。缺点是CDMA2000系统无法和GSM系统兼容。

1.WCDMA与CDMA2000的物理层技术比较

WCDMA和CDMA2000物理层技术细节上有相似也有差异,由于考虑出发点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技术特点。WCDMA技术规范充分考虑了与第二代GSM移动通信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对GSM核心网的兼容性;CDMA2000的开发策略是对以IS-95标准为蓝本的窄带CDMA的平滑升级。

(1)这两个标准的物理层技术相似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内环均采用快速功率控制。CDMA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因此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应尽可能的降低系统的干扰。功率控制技术可以减少一系列的干扰,这意味着同一小区内可容纳更多的用户数,即小区的容量增加。因此CDMA系统中引入功率控制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②系统都支持开环发射分集,信道编码采用卷积码和Turbo码。

③系统均采用软切换技术。所谓软切换是指移动台需要切换时,先与新的基站连通再与原基站切断联系,而不是先切断与原基站的联系再与新的基站连通。软切换只能在同一频率的信道间进行,因此模拟系统、TDMA系统不具有这种功能。软切换可以有效地提高切换的可靠性,大大减少切换造成的掉话。

④WCDMA工作频段:1900~2025MHz频段分配给FDD上行链路使用,2110~2170MHz频段分配给FDD下行链路使用,2110~2170MHz频段分配给TDD双工方式使用。其中WCDMA和CDMA2000利用1900~2025MHz频段(上行),2110~2170MHz(下行)。

(2)两个标准的物理层技术差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扩频码片速率和射频带宽。WCDMA根据ITU关于5MHz信道基本带宽的划分规则,将基本码片速率定为3.84Mcps。WCDMA使用带宽和码片速率是CDMA2000-1X的3倍以上,能提供更大的多路径分集、更高的中继增益和更小的信号开销。CDMA2000分两个方案,即CDMA2000-1X和CDMA2000-3X两个阶段。CDMA2000系统可支持话音、分组数据等业务,并且可实现QoS的协商。室内最高数据速率达2Mbit/s,步行环境384kb/s,车载环境144kb/s。CDMA2000在前向和反向CDMA信道在单载波上采用码片速率1.2288Mcps的直接序列扩频,射频带宽为1.25MHz。

②支持不同的核心网标准。WCDMA要求实现与GSM网络的兼容,所以它把GSMMAP协议作为上层核心网络议;CDMA2000要求兼容窄带CDMA,因此它把ANSI-41作为自己的核心网络协议。

③WCDMA进行功率控制的速度是CDMA2000的2倍,能保证更好的信号质量,并支持多用户。

④为了使支持基于GSM的GPRS业务而部署的所有业务也支持WCDMA业务,为了完善新的数据话音网络,CDMA2000-1x需要添加额外的网元或进行功能升级。

2.WCDMA与CDMA2000网络接口的比较

3G标准的基本目标是能在车载、步行和静止各种不同环境下为多个用户分别提供最高为144kbit/s、384kbit/s和2048kbit/s的无线接入数据速率。为多个用户提供可变的无线接入数率是3G标准的核心要求。CDMA2000可分别用于900MHZ和2GHZ两个频段CDMA2000的码片速率与IS-95相同,两系统可以兼容。WCDMA的码片速率为3.84Mcps,显然WCDMA系统中低速率用户或语音用户的移动台成本会大幅上升,在CDMA2000系统中则不会如此。

WCDMA的接口标准规范、制定严谨、组织严密,而CDMA2000的接口标准严谨性有待加强。IS-95厂家设备难以互通,给运营商设备选型带来了较大问题;3G许诺的高速无线数据服务必须可以和话音一样实现无缝的漫游,这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信息要漫游、视频通话也要漫游,没有这些基本要素,3G就不能称其为3G。漫游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商业利益。在这方面WCDMA显然更胜一筹,它支持全球漫游,全球移动用户均有唯一标识,而CDMA2000尚不能很好做到这一点。

3.WCDMA和CDMA2000网络演进的比较

(1)WCDMA的网络演进技术

现有的GSM系统利用单一时隙可提供9.6kbit/s的数据服务。如果复用多个时隙就能升级为HS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方式;此后出现了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首次在核心网中引入了分组交换的方式,可提供144kbit/s的数据速率。接着继续升级采用8PSK调制,这样传输速率可以上升至384kbit/s这就是EDGE;WCDMA的数据传输速率将高达2M/s。

(2)CDMA2000网络演进技术

主要的CDMA2000运营商将来自现在的窄带CDMA运营商。窄带CDMA向CDMA2000过渡的方式为IS-95AIS95BIS-95CIMT2000。IS-95A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4.4kbit/s,为了提供更高的速率,1999年部分厂商开始采用IS-95B标准,理论上支持115.2kbit/s的速率。IS-95C进一步使容量加倍,最后升级为CDMA2000。

窄带CDMA系统向CDMA2000系统的演进分为空中接口、网络接口及核心网络演进等方面。

①目前窄带CDMA系统的空中接口是基于IS295A,其支持的数据速率为14.4kbit/s,由IS295A升级到IS295B,可支持64kbit/s。

②窄带CDMA网络接口的演进主要指窄带CDMA系统A接口的升级和演进。对于窄带CDMA系统,以前其A接口不是规范接口(即不是开放接口),窄带CDMA和GSM的A接口的规范相比较,GSM是先有A接口标准,然后厂家依据标准开发;窄带CDMA是厂家各自开发,然后广泛宣传,最后凭借自身影响修改标准。

③窄带CDMA的核心网在美国经过多年发展后,从IS241A到IS241B到IS241C,我国CDMA试验网和红皮书以IS241C为基础,IS241D规范在1999年底,目前IS241E规范还未正式。

三、WCDMA和CDMA2000在我国的前景

对3G标准的选择不仅要看其技术原理及成熟程度,还要结合本国国情、市场运作状况等因素进行考虑。按目前的进展来看,两种标准最后不能融合成一种,但可以共存。

在我国,GSMMAP网络已形成巨大的规模,欧洲标准的WCDMA在网络上充分考虑到与第二代的GSM的兼容性,在技术上也考虑了与GSM的双模切换兼容,向WCDMA体制的第三代系统演进,从一开始就解决了全网覆盖的问题。而且CDMA2000采用GPS系统,对GPS依赖较大;在小区站点同步方面,CDMA2000基站通过GPS实现同步,将造成室内和城市小区部署的困难,而WCDMA设计可以使用异步基站,运营者独立性强;对于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我国在GSM蜂窝移动通信方面发展成熟,而窄带CDMA系统尚未形成规模和产业。

WCDMA采用全新的CDMA多址技术,并且使用新的频段及话音编码技术等。因此GSM网络虽然可采用一些临时的替代方案提供中等速率的数据服务,却不能提供一种相对平滑的路径以过渡到WCDMA。而CDMA2000的设计是以IS-95系统的丰富经验为依据的,因此窄带CDMA向CDMA2000的演进无论从无线还是网络部分都更为平滑。在基站方面只需更新信道板,并将系统软件升级,即可将IS-95基站升级为CDMA2000基站。

由此可见,WCDMA和CDMA2000还将长时间在我国共存,鹿死谁手?尚未分晓。

参考文献:

[1]TeroOjanpera,RamjeePrasad.朱旭红译.宽带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2篇

1.1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很受大众的喜欢与它的高科技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且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它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工业界、高科技界和学术界对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希望可以通过靠科技技术的结合实现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还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列入国家的重点研究技术,而且一些周刊和杂志对无线网络的评价也很高,认为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未来引领世界计算机进步的主要技术。

1.2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还很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我国的研究方案中还处在初级阶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我国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上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仿真计算和网络协议等,在人们的生活和军事中的应用还很少,而且无线网络现在已经可以用来作环境监测,我国却没有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应用到实处。

1.3目前,中国的未来技术研究方向中有几项是专门针对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进行直接论述的,而且在一些重大会议的决策里面,也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列为三大前沿信息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中的自发组织网络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都成为中国重点信息技术研究,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我国如此重视的情况下一定会有所成就,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也成为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在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广泛地被应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很深刻的影响。

2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

2.1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和发展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水平在逐渐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探讨也越来越重视,环境方面的应用科学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环境探索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环境探索强烈的欲望,而且关于环境的采集数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出现及时地解决了环境探索方面的难关,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对户外的野生动物的跟踪、发现和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人们能够对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成长环境做监测,比如说动物生存环境的气象、洪涝灾害、地球的物理环境、环境的污染状况、大气的监测等等,根据监测的结果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和改善措施。

2.2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起于军事领域,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是它能够在国家的边疆上站岗放哨做警卫,将无线传感网络器安置在国家的边疆防线上,士兵可以直接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对国家边疆进行防御,接受来自不同方向的信息并及时果断地做出相应的措施。无线传感器在军事上的另外一个应用就是可以对目标进行定位,以及时地防范敌军的可能的侵袭和进攻,还可以通过无线传感技术对无人驾驶的车辆进行摆布,战争结束后,无线传感网络还能对战场的破坏性和环境污染程度进行监测并且评估。

2.3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最贴近人的生活的应用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无线传感网络器可以为人民的生活提供很多方便,并且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舒适,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比较人性化智能家居,比如说像冰箱、真空吸尘器、录像机和微波炉等,这样用户就可以在远处遥控这些家用产品,而且还能通过无线传感技术在家里的主要房间安装监测器,以便随时控制家里的安全。

2.4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健康护理人的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对患者和医生的行为进行监测,人的身体里面有很多我们并不知道的生理和心理数据,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安装在病人的身上就可以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并得到及时的救治,无线网络传感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的方便,用途也会更加的多,还能实现医疗的远程遥控。

3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低功耗移频键控PIC16F73单片机芯片CC1000调制解调芯片

在工业、科学研究以及医疗设备中,目前出现了大量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这些设备通信距离较近、数据量较小、不适合布线。比如自动抄表系统、酒店点菜系统以及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等,其中有很多设备是可移动的,而且要求何种小便于携带。因此,要求其通过设备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基于这些需求,本文给出了一款超低功耗的无线数字传输模块的设备及实现方法。

该模块采用Chipcon公司的超低功耗FSK调制解调芯片CC1000和Microchip公司的低功耗单片机PIC16F73,从而保证了系统的超低功耗。同时,为了适应电池供电系统的应用,该模块支持查询方式的无线通信,可以使系统的平均工作电流低至10μA。该模块具有8组信道,可以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半双工通信,并且提供标准串行数据接口,支持TTL、RS232和RS485通信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它控制器或计算机连接。

图1

1模块硬件设计

模块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作为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底层通信设备,该系统完成数据的调制解调、假数据过滤、数据组合、解码数据帧、数据校验等功能。在接收过程中完成数据由电信号向位流、由位流数据向字节,由字节向数据帧的变换,而在发送过程中则完成接收到的逆向过程。数据发送过程中数据流的变化如图2所示。

调制解调由CC1000完成。系统采用频移键控调制(FSK),载波频率为434MHz,带宽为64kHz,数据采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发送,空中发送数据速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最高FSK数据速率为76.8kpbs。CC1000采用三线命令接口和两线数据接口,可编程配置载波频率和数据速率等内容。有关CC1000的详细内容见参考文献。

模块控制器在发送时从用户接口接数据和命令,并将用户数据转换成数据帧传送给CC1000,控制CC1000进行数据发送。在接收时,控制器接收从CC1000传送过来的数据,分析数据,过滤噪声,将数据由位流转换为字节,进行校验并将用户数据通过串行口传送给用户,使用户可以实现所发即所收。

模块是为低功耗系统而设计的,除了具有SLP引脚可以直接休眠模块外,还有一些专门设计的命令来支持使用查询方式的通信。PCMD、RX、TX三线组成模块的三线接口,配置命令时PCMD必须为高电平。配置命令工作时序如图3所示。

发送数据时PCMD应置为低电平,通过串行口发送数据即可。模块使用时间间隔区分数据帧,如果有传输半个字节的时间没有接收到数据,则认为此前接收到的为一帧数据,系统将编码该帧数据并通过CC1000进行调制和发送。因此,如果用户数据是以数据帧的格式发送的,用户应当连续发送数据,以避免模块将一帧数据分割为两帧数据发送,从而降低发送效率。模块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没有数据发送时模块处于接收状态;有休眠信号时模块进入体眠状态,此时模块无法接收和发送数据,只有将模块唤醒后,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READY信号是模块工作状态指示信号。当READY长时间处于低电平状态时,可以使用RST将模块复位,重新设置模块的工作状态,以避免模块处于错误工作状态。

2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采用专门为PIC单片机进行了优化,能够为PIC系列单片机产生优质高效的代码,具体内容参考文献。系统控制器软件设计是本系统的核心内容,由于控制器要完成与用户和CC1000双方的通信及数据封装,因此系统软件借用Windows系统的消息循环机制设计,采用消息循环的体系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程序结构清晰、可扩展性强、可移植性强。经过长时间的初中,证明这种结构非常适合单片机系统软件的开发。

图4为程序初始化和主函数部分的结构框图。系统程序总线结构采用消息驱动机制。在系统内部寄存器和变量初始化完成后便可以进入消息循环程序查询系统消息。系统消息一般是CPU外部或内部的事件通过CPU中断系统激励CPU运行的。为了能够使系统产生和响应消息,必须启动CPU的中断系统,因而在进入消息循环前启动CPU定时中断、串行通信中断、外部触发中断。程序初始化部分在CPU上电或复位后只执行一次,CPU在正常工作时即将终都在消息循环中反复检测消息是否存在,并根据消息的种类做不同的操作,最后清除相应的消息标志,再进行循环检测消息。本系统中消息共有三种,分别是程序节拍控制信号、与CC1000通信的信号以及与用户通信的信号。程序节拍控制信号控制程序的运行过程,包括时间信号、外部中断信号(休眠、唤醒)以及其它定时动作信号;与CC1000通信的信号包括CC1000状态转换信号、接收完成信号、发送开始信号以及发送完毕信号等,负责管理与CC1000的通信和控制工作;与用户通信的信号包括接收用户数据完毕信号、用户数据发送完毕信号以及向用户发送数据开始信号等,负责与用户的通信管理。程序的消息循环结构如图5所示。

3模块性能

3.1模块功能

作为一款专门为低功耗系统而设计的无线数字传输模块,该模块具有低电平供电、低功耗的特点。供电电压范围为3V~12V。当供电电压为3V时,在接收状态下,模块电流为9.6mA;在发送状态下,模块电流为25.6mA;在休眠状态下,模块电流为2μA。通信系统使用查询方式工作时,处于接收的工作电流计算公式如下,即若休眠时间为dsl,检测信号时间为tdt,那么平均工作电流为(单位为μA

):

Ip=(tsl×2+tdt×9600)/(tsl+tdt)

因此,如果一个系统的休眠时间为8s,检测时间为13μA。这样,5400mAh的锂电流可以使用47年!当然,实际使用中应该计算模块处于接收状态时的电流,此时模块的功耗就取决于模块工作的情况和传输数据量的大小,但是其极低的待机功耗对于移动设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2通信可靠性

通信误码率可以使用如下近似公式计算:

Pe≈Ne/N

式中,N为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线;Ne为被传输错的码元数,理论上应有N∞。

在实际使用中,N足够大时,才能够把Pe近似为误码率。经过对模块的测试,在数据速率为2400bps、通信距离为100m(平原条件)时,通信误码率为10-3~10-5。在数据速率提高时,通信误码率会增加,但是通信模块可采用多项技术来提高通信可靠性。在物理层,模块采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技术发送数据,从而保证通信中的同步问题;而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循环冗余编码)进行数据帧校验,用以保证数据到达用户应用层以后的可靠性。当然,用户在应用层还可以采取多种通信协议来进一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3.3通信距离

在无线通信中,通信距离与发射机发送信号的强度和接收机接收灵敏度有着直接关系。本模块的发送功率为10dBm,而在数据速率为2400bps、带宽为64kHz、通信二进制误码率为10-3条件下,模块的接收灵敏度为-110dBm。在天线高于地面3m的可视条件下,可告通信距离(误码率小于10-3)大于300m。在市区环境中,可靠通信距离在10m左右。

图5

4模块应用

无线智能IC卡水表由负责显示和读写IC卡的上位机和负责阀门控制的下位机组成,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信使用无线数字传输模块完成,系统结构如图6所示。上位机负责人机接口,包括显示下位机状态、显示剩余水量、读取IC卡以及与下位机通信等功能,下位机完成水脉冲计数并接收上位机的指令控制阀门开关状态。由于本系统采用电池供电,所以要求系统的功耗必须非常低。水表的上位机和下位机均采用Microchip公司的低功耗单片机PIC16F73,下位机工作在查询状态。

第4篇

关键词:云台;无线传输,Mini2440;局域网

中图分类号:TP277

目前在视频传输系统领域中,有线视频系统应用广泛,但有很多缺点,只适用于小范围的区域。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的勘探场合,很难布线,因此有线视频传输系统受物理布线的限制无法实现。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却不受限制,可以克服有线视频传输系统的缺点。同时随着自动化,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以嵌入式系统为主要处理手段的视频无线传输系统的实现已经成为可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很多基于嵌入式的有线和无线两种视频传输系统。它们有很多突出的优点:系统提供良好的用户接口,设置了用户权限,只有有权限的用户才能操作或控制该系统;可以用手机浏览网页的方式查看实时视频画面。因此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将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1 云台控制视频无线传输系统的硬件结构

设计的系统由两个大模块组合而成:一个是控制摄像头捕捉足够大的视频画面的云台控制器,此部分的设计是本论文的重点;另一个是基于Mini2440开发板的视频无线传输模块,此部分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也是本系统以后发展、延伸的部分。基于云台的视频无线传输系统中硬件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关键,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云台控制器、视频采集模块、mini2440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GSM开关、手机终端模块。

1.1 云台控制器。云台控制器是基于STC12C5A60S2 单片机设计的一个机体结构,通过单片机控制X轴和Y轴方向的两个舵机,一个是X轴方向的旋转,通过延时程序的设置可以以任意速度旋转;Y轴方向的舵机可分三个档位,当X轴舵机旋转一个来回时Y轴方向的舵机才旋转一个档位,如此周而复始地旋转,当X轴旋转6个来回时Y轴舵机的三个档位才能循环一次,如此的程序设计是为了云台上的摄像头能扫描到足够大的视频画面。

1.2 mini2440微处理器。Mini2440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款开发板。因采用了稳定性特别强的电源芯片供电,再加上专业的复位电路,使得整体的电路板运行非常稳定。其PCB是采用先进的四层板制板技术,布线合理,整个电路板的信号流非常流畅、完整,符合电路信号原理,而且具有很多先进性,支持基本的操作系统,不仅具有极强的视频图像处理功能,还有丰富的硬件资源。

1.3 视频采集模块。数字摄像头可以直接捕捉视频图像,然后传送到计算机里储存或进一步的处理。本文涉及到视频采集模块是一款USB摄像头。

1.4 无线传输模块。本次设计是通过网页浏览的方式将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图像经过友善之臂开发板进行处理后经过一个由路由器组建的局域网内实现视频数据无线传输。在本次设计中选择TP-LINK无线路由器作为无线传输模块来搭建本次设计所用到的一个局域网。TP-LINK无线路由器有很多优点,适合于本次设计的视频数据传输要求。

1.5 GSM开关。整个系统中控制摄像头扫描范围的云台控制器是通过单片机控制两个平面的舵机转角来实现摄像头的画面捕捉范围的。云台控制器耗电量比较大,而且长时间运行会缩短舵机的寿命,所以需要一种开关来控制云台控制器的开通与关断,所以对一个GSM开关进行了改装,从而实现了在任何一个位置,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控制云台控制器的开通与关断。查看视频画面扫不到的范围时才打开云台控制器运行,否则就关掉,这样不仅节省电能,还能做到延长云台控制器的寿命。

2 云台控制器的设计

2.1 云台机体设计。云台是为了能使其上面搭载的摄像头扫描到的范围更广泛而设计的。它的机械结构一般有两个自由度即可,一般是指在水平方向即X轴和垂直方向即Y轴即可满足要求。

2.2 云台控制电路的设计。云台电路结构如下图1所示,本次云台共用2路舵机,但考虑到某些端口发生故障而影响研究进程,再考虑到节约资源,避免浪费,此主控板可以对以后的扩展有所帮助,所以我预留了20个接口,主控板共有22路舵机接口,并且在云台主控板上预留了其他传感器接口,可以进行一些附加功能的扩展。

图1 云台电路结构

2.3 云台动作程序。程序分两个子程序:一个是单片机初始化子程序,另一个是云台动作规划控制程序。其中云台动作规划控制程序又分两个动作,一个是X轴方向的旋转,通过延时程序的设置可以以任意速度旋转,Y轴方向的舵机可分三个档位,当X轴舵机旋转一个来回时Y轴方向的舵机才旋转一个档位,如此周而复始地旋转,当X轴旋转6个来回时Y轴舵机的三个档位才能循环一次,如此的程序设计是为了云台上的摄像头能扫描到足够大的视频画面。

3 视频无线传输的实现

3.1 视频的无线传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无线设备如同雨后春笋,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在本次论文设计中我主要采用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标准是802.11a/b/g。通过无线路由器搭建一个局域网,使用TCP/IP协议再将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经过Mini2440开发板处理后通过局域网可以查看到动态的视频画面。

3.2 视频数据压缩处理程序的实现。在本次设计中视频数据的采集及压缩处理程序是Mini2440-bin,可以与本次论文所选用的摄像头驱动程序很好地匹配使用。此程序可实现的是实时视频数据的传输,不需要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去保存大量的视频数据,这也是本次毕业论文所设计系统区别与监控录像的地方。

然后可以通过智能安卓系统的手机在终端通过浏览网页的方式查看实时的视频画面,同时也通过手机拨通GSM开关的方法来控制云台的开通与关断,即可以用手机查看实时画面的同时也可以灵活的无线控制云台轻松得到自己想要看到的视频画面角度。

3.3 手机查看视频画面。前期的设计和调试工作完成后,就可以通过手机查看系统传输的实时画面。打开手机的浏览器,键入系统的IP地址,可以在手机上显示动态的视频画面,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控制云台的开通与关断,从而得到自己想看的画面角度,找好位置后可以通过手机发送指令关掉云台,这样可以节省电能。

4 结论

本次论文设计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一些成熟的技术作为理论依据,成功地完成了基于云台控制的视频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工作。因为在设计云台控制器主控板时预留了很多传感器输入,并且主控板还可以控制20路舵机,所以可以在系统上加一个湿度检测传感器,通过湿度检测传感器检测雨点,同时驱动另几路舵机来控制遮雨装置工作,保护整个系统不会受雨水淋湿,这样系统的安装位置就不受环境限制了,不仅可以用在室内,还可以用在户外。如此改装,完善后我们可以将本系统用在实验室,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学生的做实验状况。经过长时间运行测试,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对于画面运动变化检测灵敏,能够满足一般用途的视频防盗监控的需要。同时系统价格低廉,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改变智能监控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秀玲.视频监控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2011,1(3):1-2.

[2]张杰.嵌入式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2010,2(1):1-2.

[3]石晓栋,李全虎.嵌入式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第5篇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远程监控与测量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以温度采集及转换,单片机处理和监控,无线传输为核心,可用于航空航天系统中,仓储温度监测及环境监测,矿井里的温度采集等。免费论文。快速方便并且可以实现远程采集,具有较高精确度,另外加有存储单元,可以对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对比,以备不时之需。在该系统中还添加报警系统,自动提醒不正常温度,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由于采用ZigBee无线传输装置,可以远距离测温,因此可用于危险区域,例如:高压区,工厂,大型机器内部温测等,还可采集低温。另外还适用于家庭防火灾,火灾内部温度探测和温度监控,有助于灭火的开展和抢救人员和财产以及预测火势的发展等。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在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是最基本的监测参数之一,但是在某些环境下温度检测比较危险。因而需要一个智能检测和监测系统来代替危险的工作,本系统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不仅可以实时的对温度进行远程检测监控,还可以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测量结果精度高,并且对所测数据可以直接通过USB接口传给电脑存储或者直接存入外设存储单元,同时加报警装置,在温度不正常给予提醒,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为满足对温度记录的要求(高精度、自动控制、经济实用),系统实现了对现场环境温度的不间断测量与监控,让您通过监控中心可以直观看到温度实时变化,做到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各被测点的温度。在那些需要对温度监控和测量的地方放置无线温度采集器,然后由监控中心通过软件对无线采集器进行控制,代替过去由人工来完成的温度数据采集任务;同时监控中心对无线温度采集器传输来的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和查询统计。本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捷,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2.国内外本项目的研究状况

温度在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是最基本的监测参数之一,因此其检测装置也得到的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免费论文。例如美日生产的管缆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可测温度高达1000℃,精度0.5级,清华大学的“光纤黑体腔温度传感器”可在400~1300℃间灵敏度可达0.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发现,新一代的温度传感器也在不断出现和完善,如利用核磁共振的温度检测器,可测量出千分之一开尔文,而且输出信号适于数字运算处理,在常温下可作为理想的标准温度。此外还有热噪声温度传感器、激光温度传感器等诸多发展。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智能温度传感器的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它在硬件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功能。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如由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新研制的DS1624型高分辨力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13位二进制数据,其分辨力高达0.03125°C,测温精度为±0.2°C。此外新型智能温度传感器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例如,DS1629型单线智能温度传感器增加了实时日历时钟(RTC),使其功能更加完善。DS1624还增加了存储功能,利用芯片内部256字节的E2PROM存储器,可存储用户的短信息。免费论文。另外,智能温度传感器正从单通道向多通道的方向发展,这就为研制和开发多路温度测控系统创造了良好条件。

无线传输技术ZigBee是在工业自动化、家庭智能化和遥控监测领域对无线通讯和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采用IEEE802.15.4协议,具有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还可以方便的实现自动移动的AdHoc网络。目前市场上的RF芯片供应商主要还是TI、EMBER、FREESCAIE及JENNIC,国产厂商在这个方面仍然是空白。鉴于ZigBee技术在功耗、组网技术等方面的出色能力,受到各国政府、军方、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随着其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会逐渐的深入生活的每个方面。

3.无线网络温度采集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一)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分析处理,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模块,可实现无线传输功能。(二)接收模块得到的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处理,可在LCD FC12864上可进行当前温度显示,可实现数字显示功能。(三)外部存储单元可对过去温度进行存储,以便随时调用,可实现存储功能。(四)由于有无线传输,可以实现远程对温度进行监控和测量 存储,安全可靠,而且速度快精度高。(五)系统实现了对现场环境的不间断温度测量与监控,让您通过监控中心可以直观看到温度实时变化,做到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各被测点的温度。在那些需要对温度监控和测量的地方放置无线温度采集器,然后由监代替过去由人工来完成的温度数据采集任务;同时监控中心对无线温度采集器传输来的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和查询统计。(六)该系统可换部分装置,然后实现其它功能,例如:将温度传感器换成湿度传感器进行湿度采集等,具有很强的移植性。

4.结语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深入探索下,一些人类无法立足的恶劣环境以及相关工业、煤矿业、石油业、存储业等相关环境中的重要温度数据的采集和控制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项目以适应相关条件下的温度传感器为依托,以单片机为整个系统的处理和监控为核心,当需要采集人类无法立足的恶劣环境中的重要温度数据时,本系统可以通过媒介放置一体积小、精度高的温度传感器去采集;在生产和存储环境中可以通过本系统来监测温度,当超过合适的环境温度时,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控制温度以减少损失。本研究项目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科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闫德立、刘展威.ZigBee技术优势及其在现代企业生产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09.08.

2.乐嘉华.温度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J].炼油化工自动化.

3.孙俊杰. ZigBee应用向商业化逼近[J]. 电子设计应用,2007.11.

4. 张培仁,张志坚,高修峰. 十六位单片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P18-P52,P60-P63,P130-P163,P226-P260,P280-P286.

5.李勋,林广艳,卢景山.单片微型计算机大学读本(第一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11,P197-P203.

6.吴国凤.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一版)[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P36-P60,P88-P115.

7.Horstmann.c著,晏海华等译. C++核心思想:第三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8 .

8.宋育才. 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3.

9.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趋势[DB/ol].

10..LCD12864中文资料手册.

第6篇

【关键词】无线传输;传输距离;ZigBee;理论计算

1.引言

无线通信是近些年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通信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包括蓝牙、超宽带、ZigBee和Wi-Fi等。ZigBee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网络技术,它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其特点是距离较远、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因此比较适合研究无线通信距离短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分析影响传输距离的因素,所以本文就以ZigBee技术为例,根据一些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分析影响无线传输距离的因素,希望为以后无线模块的选用提供参考。

2.ZigBee应用电路设计

为了测试ZigBee在应用中的传输距离,设计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输模块装置,用于测试ZigBee实际的传输距离。如图1所示,左边为无线终端模块整个电路组成框图,用于接收从中心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右边为中心模块,与ZigBee基板相连,通过上位机给终端模块发送数据。ZigBee模块具有自动组网的功能,当中心节点工作之后,它会自动寻找终端节点进行组网。如果终端节点能够接收到组网信号,则终端节点的ZigBee模块就会产生组网端口上的压降,这个压降信号就传递到触发器,触发器打开模拟开关,这样指示灯的压降产生,指示灯开始工作,这就表明ZigBee模块组网成功,既可以开始通信。

3.因素分析

3.1 实际传输距离估算方法

IEEE组织根据802.15.4a信道的特点,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了实际测量,构建了基于802.15.4a心道、适于UWB(2~10GHz),100~1000MHz的信道传输损耗模型,其基本模型信道损耗计算公式为

其中Pt为发射机发射功率,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距离为d,接收机的功率为Pr,收发天线的增益为Gr,Gr,Aant为天线衰减因子,S为损耗计算的标准方差,n为距离损耗为考虑频率影响修正系数,d0为参数距离等于1m,fc为参考中心频率等于5G修正系数,kHz(UWB2~10GHz频段),PL0为参考距离下的损耗大小。与自由空间传输方程相比考虑天线收发耦合损耗、反射折射引起的传输损耗与距离频率的变化系数。

对式(1)进行推导得出最大距离方程为:

由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知,影响因素包括为天线衰减因子,损耗计算的标准方差,距离损耗为考虑频率影响修正系数,参考距离下的损耗大小等,下面就通过实际测试具体分析各个因素对无线传输的影响。

3.2 具体因素分析

下面通过实际测试得到实验数据对ZigBee传输距离进行比对分析,用上述介绍的实验装置测试ZigBee实际的传输距离。表2中列出了实验中模块的收发功率,收发天线架设高度,天线衰减因子,收发天线增益,参考距离下的损耗大小,损耗计算的标准方差,行为距离损耗修正系数,频率影响修正系数,天线的馈线长度,天线的架设高度等各种影响因素。

表2中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对比,收发天线的架设高度对无线传输的距离有着重要影响,天线架设高度不同,损耗计算的标准方差和距离损耗修正系数不同,收发天线的架设高度增加了两米,则传输距离提高了122米,增幅为88.4%。

第二组和第三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天线的架设高度相同,无线的工作环境的不同,传输距离也不尽相同,工作环境的不同,损耗计算的标准方差、距离损耗修正系数不同和频率影响修正系数都不相同,这导致在复杂环境中,无线传输的距离大大缩短,仅为户外广阔环境中的53.1%。

第二组和第四组数据得出,天线的增益是影响传输距离的最重要因素,发送天线增益增加八倍之后,传输距离提高了4倍,同时也说明天线增益和传输距离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第一组和第五组数据显示,在天线的外配馈线增加时,传输距离也会相应缩短,在天线增益、工作环境和天线架设高度都相同的情况下,发送天线加长6米馈线,天线衰减因子变大,导致传输距离缩短了48.6%。

第四组和第六组数据显示,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馈线延长6米,传输距离缩短了22.7%。同时和第一组、第五祖对比得出,馈线在影响传输距离中远没有天线增益对传输距离的影响大。

在实际测试中所得到的数据,都经过了实际传输距离估算方法的计算,表2中给出了理论计算和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误差都在5%以内,说明测试得出的数据真实可靠。

4.结束语

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ZigBee装置实际测试了此装置的传输距离,并根据估算公式对其影响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最后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收发天线的增益是影响无线传输距离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天线的架设高度,然后为工作环境,最后是天线的馈线长度。因此为了提高通信距离:第一,最好使用增益大的天线;第二,尽可能的提高天线的有效架设高度;第三,远离干扰较大的工作环境;第四,尽量缩短发射端的馈线长度等这些措施。这样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吴勇志.2.4GHzISM频段传输距离计算方法[J].菲尼克斯电气公司第二届学术年会交流论文,172-176.

[2]郭宏福,白丽娜,郭志华.2.4GHzZigBee数传模块传输距离的估算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4).

[3]王成帅.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在冲击波测试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北大学,2010.

[4]李文仲,段朝玉,等,编著.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入门与实战[M].北京航卒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

[论文摘要]蓝牙计划基本上是一个无线传输的计划,不需要透过实质线路,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可以传输可观的资料量,当然这种无线传输并不像行动电话那样数十公里内皆可传达,而是数十至数百公尺内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此外可传输的装置不限于手机,只要有装设蓝牙收发模块的装置都可以使用蓝牙传输,眼前的构想即是让其它的行动装置都可以使用蓝牙传输。

一、前言

越来越多数字电子产品借着新科技提升本身的性能和实力。以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消费性电子产品将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指标,一是使用蓝牙技术这类开放技术,以无线,局域网络,可携带式设备成为网络体的延伸。另一项则是内存规格的统一,加密以及轻量化应用。

无论您喜不喜欢,“蓝牙计划”这个名词几乎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境界,不论是商业财经台还是一般大众电视台,都不只一次以上报导这个计划的进展与新闻,话虽如此,但却很少人了解此计划的原意与来龙去脉,只知道有这样一个计划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声势浩大、似乎充满无限希望。可预见的,未来与蓝牙计划相关的新闻只会更多,因为计划正一步步实现中。

蓝牙(Bluetooth)简单讲就是一种电信、计算机的无线传输技术。单从字面上很难了解蓝牙是个怎么样的技术,他不像“GSM”一样可以望文生义。简单的说蓝牙是一种无线网络与消费性电子产品之通讯技术,透过无线传输和基频模块构成,其快速响应和跳频系统的特性使无线传输更佳稳定。可以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如: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数字相机和其它相类似电子产品等。

二、蓝牙的缘起

蓝牙计划基本上是一个无线传输的计划,不需要透过实质线路,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可以传输可观的资料量,当然这种无线传输并不像行动电话那样数十公里内皆可传达,而是数十至数百公尺内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此外可传输的装置不限于手机,只要有装设蓝牙收发模块的装置都可以使用蓝牙传输,眼前的构想即是让其它的行动装置都可以使用蓝牙传输,包括PDA、笔记型计算机、车用装置等等。蓝牙计划的发起,主要是1998年5月,由Ericsson(爱立信,瑞典)、Intel(英特尔,美国)、NOKIA(诺基亚,芬兰)、IBM(国际商务机器,美国)、TOSHIBA(东芝,日本)等五家公司,共同组织一个“特别参与组织(SIG,SpecialInterestGrou)”称为BluetoothSIG,以此组织来制定一套短距离的无线传送、接收的技术规格。

三、浅谈蓝牙技术

蓝牙计划虽是1998年开始,但是蓝牙的技术根基却来自1997年制订完成的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协议:IEEE-802.11。

蓝牙基本上也是运用射频(RF)方式进行无线通讯,至于使用的频带范围,则是使用2.45GHz,这个无线电频带是全世界共同开放、不受法令限制的频带,举凡工业、科学、医疗(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甚至微波炉等都是使用2.45GHz的频带。

由于这个频带被广泛使用了,那么使用此频带进行通讯,绝对是很容易收到干扰的,因此蓝牙规格被设计成可跳频通讯,能够在一秒钟内进行1,600次的跳频动作,此这样的动作避免其它通讯的干扰。由于每秒1,600次的快速跳频,这也使得蓝牙无线收发的数据封包不能太长,否则不能满足如此频繁的跳频次数,所以蓝牙短封包、快速跳频的特性,也使其无线传输能抗干扰、更稳定通信。

蓝牙规格已经正式公布v1.0版,规格方面算是踏出成熟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商品化、投入实际制造的阶段。而要让蓝牙迅速普及,就是在既有的用途装置上,追加设计蓝牙功能即可,以节省开发时间与成本,为此蓝牙射频模块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零组件。

蓝牙射频模块一方面要够便宜,才可能快速普及,另一方面也要够小巧,才能适用于所有的需求装置上,目前专家推估射频模块的成本必须低于5美元才能普及,而各家公司也正加紧将射频模块设计地更精小、更便宜中。

四、蓝牙技术的应用

蓝牙由于具有1-2Mbps、10-100公尺的无线通讯能力,因此蓝牙技术可以舒缓若干问题,例如可以直接利用蓝牙的高速数据传输率来传输语音,等于是把蓝牙通讯当成无线电话的功能。

另外对于小公司、小环境等,也可以省去布设实质线路的成本,以及后续线路维护的困扰。还有蓝牙可以指定隔绝与通行的通信功能,也等于可以建立无线的LAN环境、小族群通讯环境。

五、蓝牙技术的展望

(一)蓝牙收发话器对健康的好处。由于手机有高功率的电磁波,据报导证实电磁波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有了蓝牙,你将可以把一个小小的蓝牙附件装在你的大哥大,然后把收发话器戴在你的耳朵(由于蓝牙应用的是低功率,所以不会对人体有任何伤害)。准备好了以后,你就把你的大哥大放在口袋里讲电话,不必把电话紧贴的脸,甚至按下收发话器上的按钮就可以直接接听来电。

(二)比一般传统式红外线传输更快,且不用对准两个传输端口成一直线。蓝牙科技在传输方面的好处就是,它能够允许两个装置,在不排成一直线的状态下,还能够以无线的方式传送数据。不像红外线传输最大的缺点是,你必须对准两个传输端口成一直线才有办法传送数据。蓝牙传输甚至无视于墙壁、口袋、或公文包的存在而可以顺利进行。蓝牙的数据传输速度比红外线传输还要快,每秒钟高达1MB。

(三)手表可自动对时间,无线下载Mp3。只要将来手表有内建蓝牙且有Mp3拨放功能,这样一来将可自动设定为标准时间,且可很方便的随时从计算机传输歌曲。

(四)其它还有很多很多,只要现在是要接线的,都有可能会被蓝牙所应用。蓝牙技术一旦普及,相信对通讯方式、产品设计、生活方式等都会有巨幅的冲击,甚至很难想象冲击的程度。不过就现阶段而言,蓝牙可能带来的便利却是可以想象的,各位可以想象家里安装一个蓝牙收发基地台,家中的计算机、电话、传真机都不用实际接线,就可以互通或连外。在公司内外务人员赶时间,只要在蓝牙收发范围内都可以传送数据,例如咖啡厅、车站等都可以。此外仓库的盘点盘查,只要带个PDA,仓库内设有蓝牙基地台,马上可以跟全省各地的仓库进行盘点加总,当然,蓝牙基地台后面有接往Internet,或是以公司专线,或VPN方式连接。另外数字相机拍完的相片,只要接近笔记型计算机就可以回传,省去记忆卡的插拔,既有计算机外设装置也都可以无线化,无线打印机、无线键盘、鼠标、摇杆。还有家中、公司都设有蓝牙基地台,则一支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在家就可以跟居家无线电话一样使用,而且是付居家电话费,在公司则变成自己的办公分机,公司替您付电话费,而在外出时就跟一般行动手机一样使用,这样真正落实一人一机终生用的理想,这种方式也被人称为三合一电话,即是居家、办公、行动电话三者合一。

六、结束语

蓝牙技术一定会飞速发展,但仍然有一些应用的细节问题需要解决,如相邻设备之间为防止信息误传和被截取,必须要用户提前设置对应频段等,严重影响蓝牙技术产品面市的速度。但相信随着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蓝牙技术会为我们的未来家居和办公带来不仅仅是方便一点的革命。

参考文献:

[1]NathanJ.MullerBluetoothDemystified(影印本).人民邮电出版社。

[2]金纯,许光辰,孙睿.蓝牙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 谐振耦合 无线充电 RFID 智能家居

一、引言

所谓无线充电技术通常指的是电能的无线传输技术,通俗的说,就是不借助实物连线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达。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快捷,减少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电缆带来的危险性等。关于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开始较早,早在1900年,尼古拉・特拉斯就开始无线电能传输的实验,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关于无线传电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基本原理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电磁感应式、无线电波式、谐振耦合式,通过非辐射磁场内两线圈的共振效应实现中距离的无线供电。

从表1对比可知, 谐振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的非辐射性、高效率等优点是其它无线充电技术无法相比的。所谓谐振耦合式就是利用接收线圈的电感和并联的电容形成共振回路,在接收端也组成同样共振频率的接收回路,利用谐振形成的强磁耦合来实现高效率的无线电能传输。该技术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巨大兴趣,被公认为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方案。

但是目前基于谐振耦合式的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偏向理论化,缺乏对实际应用有定量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同时此技术传输功率较小远远不能完成大功率能量传输,也存在着能量损失较高等缺陷。但毋庸置疑,谐振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对充电设备位置的灵活性以及充电设备的高效匹配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无线能量传输的构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由著名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提出。为证实这一构想,特斯拉建造了巨大的线圈用于实验使用。由于实验耗资巨大,最终因财力不足没有得到实现,随后也一直被技术发展水平所限制。

国外对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1968 年,美国著名电气工程师P. E. Glaser在W. C. Brown提出的微波无线能量传输(WPT)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卫星太阳能电站(SSPS)的概念。随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都试图把这项技术作为获取新能源的手段,但由于该方案在技术上要求很高,故在实际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后,一家名为 Powercast 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利用无线电波充电的充电装置,实现了距离为1米左右的低功率无线充电。

另一方面,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电磁感应能量传输原理的无线电动牙刷。这项应用的传输功率和传输距离都不是很理想,但其无线的特征却恰好满足了其特殊条件下的应用要求。近年来,美国、日本、新西兰、德国等国家相继在这项技术上继续深入研究,目前已经研发了很多实用的产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出的 EV1 型电车;日本大阪幅库公司研制出的单轨型车和无电瓶自动货车;2013年10月,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声称成功地研制出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汽车。

国内对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相对较晚。目前在无线电波和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有:2005年8月,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许树源教授宣布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充电平台”;中科院严陆光院士带领的研究小组从高速轨道交通的角度对运动型应用进行了性能分析;2007年2月,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研发课题组突破技术难点,设计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实现了600至1000W的电能输出,传输效率达到 70%。

谐振耦合式方案是2006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 Marin Soljacic 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来的。并于 2007 年 7 月 6 日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发表成果文献。团队利用该方案,成功的点亮了距离为2米外的一个60 瓦的灯泡,传输效率为40%左右。此项称为“Witricity”技术,该技术树立了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史的里程碑。一年后,Marin Soljacic团队声称已将传输效率提高至90%。

由于该技术极具前景和市场,世界各国的相关机构和公司也不约而同的进行深入研究。2010 年 1 月,海尔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出了最新概念产品无尾电视。一方面,产品运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视频信号;另一方面,又使用谐振耦合式充电技术供电,真正实现了无线化。

三、发展疑难点及解决方案

3.1 如何克服干扰源的影响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在包含各种用电设备的电磁环境中,易受到外界电磁源的干扰。一方面,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以磁场为能量传输介质,任何能感应到磁场的元件都可能成为负载,这种情况为无源干扰源,称为负载类干扰,干扰源称为负载类干扰体;另一方面,外磁场也会影响能量传输系统的磁场,这种情况为有源干扰,其干扰源为干扰场源。这些干扰都会降低系统的传输效率。根据无线输电原理,本文提出以下两个解决方案:(1)选择隔磁的充电空间。为了避免干扰源对能量传输系统的影响,可以把能力传输系统与干扰源隔离,故可以利用电磁屏蔽技术,使系统不受外界干扰源影响。电磁屏蔽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射和衰减来隔离电磁场的耦合,所以可以制作屏蔽体,来保护系统免受外界电磁波干扰。如屏蔽导电漆就是能用于喷涂的一种油漆,干燥形成漆膜后能起到导电的作用,从而屏蔽电磁波干扰。(2)控制能量传输系统的谐振频率。由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的研究知,能量传输系统对干扰源的频率十分敏感。在实际应用中,0.5~25MHz 尚属于空白应用频率段,因此可以在设计能量传输系统的时候,使系统的谐振频率满足电磁耦合的同时尽量处于0.5~25MHz之间,这样有可能降低实际应用中的电子设备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影响。

3.2 如何提高传输距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 Marin Soljacic 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地点亮了距离为 2 米外的一个 60 瓦的灯泡。但目前这种技术的最远充电距离只能达到2.7m,传输距离较近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由于传输距离的远近与能量传输系统的电路结构密切相关,现提出如下解决思路:改变电路参数角度来提高传输距离。研究表明,传输距离受到频率、线圈参数等的影响。线圈的谐振频率越高,传输的距离越远;线圈的线径越大,传输的距离越远;线圈的直径越大,传输的距离越远;线圈的匝数越多,近距离传输效果强于远距离传输效果。因而可以综合频率、线圈参数等因素,选定合适的电路器件,使系统传输距离较远。

3.3 是否存在有害电磁辐射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告诉我们,由于电感线圈的存在,必然会产生磁力线辐射,那么这样的磁场会不会造成电磁辐射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呢?在电流的辐射方面,目前无线充电器基本上将交流电整流后转换为直流电,且功率极小,业内人士也一直在强调理论上对人的健康不构成威胁。但是辐射的问题,现在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分析上,到底会不会,依旧是需要更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只能让时间来证明。

四、发展前景及创新

4.1 RFID与无线充电技术的融合

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传播来实现无接触式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信息达到自动识别自标的一种技术,将RFID技术与无线充电技术相结合,对每个无线充电设备嵌入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通过射频信号同电子标签进行通信,保证被充电设备与充电系统的完全分离,实现能量的高效率无线传输。

4.2 智能家居与无线充电技术融合

智能家居是物联化的一个体现,最终发展方向之一是终端无线化。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使各家电系统自动获取电能,进一步实现智能家居的自动控制化。但在无线输电过程中产生的磁场是否会影响到各级系统装置的正常工作有待进一步考证。如果相互影响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无线充电设备与常规家电设备能有效共存,则是智能家居与无线充电两大领域的完美结合,势必进一步改变人类生活。

4.3 电动汽车与无线充电技术融合

无线充电技术对手机等小型电子产品而言,是个锦上添花的新功能,对电动车产业而言,则可能是启动整个市场的关键。对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没有外露的连接器,可以彻底避免漏电、跑电等安全隐患。同时采用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将电源和变压器等设备隐蔽在地下,让汽车在停车处或街边特殊的充电点充电。若能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于电动车产业,将是电动车行业的一大改革。

五、结束语

谐振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是目前最被看好的无线充电技术之一,从长远来看具有广泛发展空间及应用前景。但是每一种无线输电方式都有一系列的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实现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应用的大型化、高效化与距离化,是各国科学家探索研究的重点。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逐渐成熟,技术普及逐步实现,在未来的各种场合,无线充电技术无疑将扮演重要角色,服务全人类。

参 考 文 献

[1] 曲立楠,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范明,谐振耦合式电能无线传输系统研究,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

第9篇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 频谱资源

一、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无线通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越来越少[1]。无线频谱作为一种可以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宝贵资源,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是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频谱资源的再利用技术。认知无线电(CR)技术是对软件无线电(SDR)功能的特殊拓展,有效解决了频谱资源无法高效利用这个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难题。

二、认知无线电技术概述

(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概念。Joseph Mitola于1999年首先提出了认知无线电这一概念,在学术论文中对CR理论进行了描述,并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2]。从广义上来看认知无线电的终端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检测、分析和判断推理,并利用获取的结果进行传输参数调整,然后制定最佳的无线传输方案,该技术也可以称作智能无线电技术。CR技术可以自动为用户选择最佳的无线传输路径,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情况主动发送信息或者延迟传输。

(二)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主要特点1.认知的特点。CR可以在所处的工作环境中监测和感知信息,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界,将部分没有被应用的频谱资源做上标记,进一步选择最佳的工作参数和频谱,这就是其认知的特点。CR认知的过程中可以分为感知、分析和判定频谱这三个部分。2.重构的特点。CR设备在所处的工作环境中可以进行动态编程,并且这些设备在收发数据过程中可以使用不一样的传输技术,在不影响授权用户使用的前提下,将感知到的空闲频谱提供给可靠的用户,这就是其重构的特点。如果频段已经被授权用户占用,CR可以运用一定的方式转换到其它空闲频段,或者通过改变调制和发射频率的方法继续使用该频段,并保障不影响首发用户的正常使用。

三、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主要功能

目前CR技术的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该技术的部分功能还没有完全实现,由Mitola 提出的认知循环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应用。在设计和实现CR总体框架过程中,使用的组织架构不同其中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区别。从整体意义上来说,CR系统应该具有检测、分析、调整等基本功能。

1.检测。CR由于所处的环境较为特殊,应该具备无线频谱检测的能力,并在可以应用的频段范围内全方位地进行精确检测,进一步发现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在这种情况下CR设备应该快速找出授权用户,并随时检测授权用户的活动情况,避免分配频谱过程中对授权用户造成干扰。2.分析。CR的分析内容有网络状态、设备性能和外部数据等,也包括对用户需求等相关数据分析。在设备检测到信息后通过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在获取频段信息后对频点位置、用户位置和发射时间等进行分析,并研究信号通道状况、传输性能等对首发用户带来的干扰等,分析内容也有信息传输时间和带宽等。3.调整。CR设备完成检测和分析之后,根据相关的分析结果对功率控制、编解器和调制技术等进行选择和调整,并确定具体的发射时机和频点,以此保障传输过程的通畅。要完成这个过程CR设备必须有较高的性能,可以自由在不同传输方案之间进行转换,遇到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停止,并在不影响授权用户的前提下提高传输效率。

四、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实现方法

(一)灵敏度高的接收器。在使用CR之前应该评估其频谱功率密度,找出正在使用的频点[3]。在测量和评估频谱功率过程中需要用到灵敏度较高的接收器,以保障可以测量到区域边缘的信号。如某小区边缘有一台数字电视机,该电视机在接收信号过程中的灵敏度就接近接收器灵敏度的最大值,而CR要想检测到这一信号其灵敏度就需要大于数字电视机的灵敏度。如果CR接收不到这一信号,可能会错误地将该频点判定为空闲,进而在分配频谱过程中对数字电视带来干扰。该技术也涉及到对授权用户状态的检测和定位等,属于频谱资源检测中的重要设备。

(二)智能处理系统。CR设备根据检测结果对无线传输情况和传输带宽选择等进行分析评估,并确定多个技术参数的重要基础就是智能处理系统。当频谱被确定之后CR需要根据授权用户的干扰限值,进一步计算自身的传输参数。干扰强度可以通过授权用户的信号带宽和传输距离这两个因素确定,通过信号带宽可以得出扰装置的噪声门限,而扰装置接收到CR信号的强度可以通过距离确定。但这种分析方法较为简单,可以让CR首先对授权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信号类型进行初步设别,根据这些额外的数据就可以得出扰装置的准确灵敏度数值。

(三)可重复配置的CR设备。CR设备主要根据可用频谱资源和干扰强度等数据的分析,对无线电的功率和各种技术参数进行调整,以此保障不影响授权用户的情况下提高信号传输效率。CR设备具有较宽的工作频带,在选择传输参数和传输方案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并且可以实现快速切换,具有可重复配置和性能高的特点。CR可以看做是SDR在检测功能等方面的拓展,从CR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绝大部分CR设备可能都是以SDR为基础的,而SDR也将是CR技术的一种有效实现方法。

五、结语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项全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目前CR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限制,但相信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为认知无线电技术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波,刘勤,李维英.认知无线电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10(02).

[2]乔晓强,赵杭生,陈勇.认知无线电与频谱管理[J].军事通信技术吗,2011(01).

[3]张爱清,叶新荣,丁绪星.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管理技术[J].移动通信,2011(06).

第10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 气象数据

气象数据的获得非常重要,因为气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铁路、航空、农业、工业、等各个行业的发展。如今,在国内主要根据人工观察收集气象资料不能满足无缝预报服务的要求由于观察衰老缓慢,密度小。在这种人的生存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的条件下是不现实的建立载人气象站,这些区域是戈壁、沙漠、天山、沼泽和其他偏远地区。自动气象站是根据需要直接或通过制定站观测数据转换成代码的一种形式通过仪器自动观测和发送或记录观测数据,在当前无线电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有线传输因其发展时间长,技术相对成熟而成为相对更为广泛的铺设方式。当然,无线传输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在通信传输领域也迅速的形成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有以下缺点,布线成本高,施工困难和不利的维护和机会是有限,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人烟稀少的缺陷是更重要的。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主要的气象站组成方式大多相同,由传感设备、变换装置、电源组成,结合数据处理功能,资料发送单元等,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无人化信息接收和整合。通过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利用计算机装置或电子装备对其自动进行气象资料收集整理和气象观测。如今国内外有很多制造商自动站、它们传输通过计算机,并且使用卫星通讯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在传输的过程中它们使用计算机,卫星通讯或是一些无线传输方式。有些地区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来研究工业控制计算,目的是:解决自动站数据的不便直接到工业控制计算机,运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引入到远程计算机。来解决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不方便直接运用到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无线或是有线方式引入到远程计算机。在10年期间,自动气象站不断壮大,并应用在很多方面,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技术因素,它发挥着显赫的的作用,包括微型计算机、通信、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各行各业都可以看到自动气象站的身影,其中它的技术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其包括传感装置,通讯工具,微型计算机等发展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改善性能的自动气象站技术的方面,特别是微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简化了数据传输的日益成熟并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的数据准确,高效的传输同时,实现自动气象站的功能。

2 GPRS的数据传输的特点及基本构架

2.1 GPRS的数据传输特点

GPRS是欧洲通信标准协会定义的一种能够在GSM网络上提供真正的无线分组服务的方法,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过渡技术。

GPRS网络解决了GSM网络低汇率、电路故障和穷人的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的GSM网络资源,来提高传输速率。GSM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低于9.6KBI/S,最大的GPRS网络理论可以提供171.2Kb的传输速度。GPRS网络访问时间是短暂的同时,能提供及时快速的连接,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GPRS网络与四个不同的Qos的不同的服务有不同的优先级和可靠性标准和数据速率,延迟,可以选择根据实际灵活的服务质量参数为用户提供服务,所以最好能支持频繁爆发,少量的数据服务。用户可以随机和移动你的网络点,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

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高效传渝高速或低速数据和信令,优化了对网络资源和无线资源的利用。定义新的GPRS无线信道,并且分配方式十分灵活。

2.2 系统的构成与结构设计

气象自动站采用的网络结构是星型结构,每个站点的资料直接传输到中心站服务器,服务器既接公网,又接气象局内部网络。每个补丁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数据中心服务器或车站计算机,站通过气象局计算机内部网络连接到数据中心服务器。自动气象站网络设备结构图,每个环节通过数据连接或通过气象局计算机内部连接数据如图1数据中心服务器(省级)。

(1)小站数据直接通过网络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服务器小站数据可以由网络数据直接到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处理,其次还可以通过网络到当地的信息管理再通过有线或是无线传输到数据的中心服务器。

(2)GPRS气象数据传输流程。这个系统的设计气象数据采集、气象仪器测量的气象数据,该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气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通过气象仪器来收集气象数据收集器和气象传感器传递信号,电源提供的太阳能收集器,因此解决远程供电问题,无人区域。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气象数据的系统是第一个收集的气象传感器脉冲或电压和电流信号。定量收集器在模拟数据采样和转换成数字或字符信号。停止接收系统将字符和数字,生成文档,软件显示气象信息的查询。气象信息采集完成气象传感器、数据传输过程图如图3所示。

3 结束语

伴随着极速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运用在生活各个方面。根据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新颖优点和自动气象站的发展,提出没有义务自动气象站的偏远地区。这个想法可以应用于很多行业。论文的基本目的是建立自动气象站系统。主题通过分析在结构设计、硬件设计、通信协议的软件设计方面的研究,产品研究,收集一些重要的信息,来实现无人区域的气象的收集和传输,来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解决在无人看守气象收集数据传输中遇到的各种棘手的问题,来提供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对准确预测,报告天气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该论文从初步研究主题到整体设计,每个函数的具体实现和调试经历了艰苦努力,希望对气象信息的收集,整理,预测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刘迎春,叶湘著.传感器原理与设计[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2]王云章编著.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1.5.

[3]陈德池编著.传感器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11.

[4]李金将著.无线通信与网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周金萍,唐伶俐.无线通信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贾世军(1976-),男,河南省临颍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武汉贝斯特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

第11篇

关键词 无线电能 传输 形式 当前面临问题

中图分类号:TM724 文献标识码:A

1无线电能传输的定义

无线电能传输又称无接触电能传输是一种传输电能的新技术,它将电能通过电磁耦合、射频微波、激光等载体进行传输。这种技术解决了电力自身的两大缺点:不易储存和不易传输,同时也解除了对于导线的依赖,从而得到更加方便和广阔的应用。

2无线电能传输发展历史

19世纪末被誉为“迎来电力时代的天才”的特斯拉在电气与无线电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881年发现了旋转磁场原理,并用于制造感应电动机,次年进行试制且运转成功。1888年发明多相交流传输及配电系统;1889-1990年制成赫兹振荡器。1891年发明高频变压器(特斯拉线圈),现仍广泛用于无线电、电视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他曾致力于研究无线传输信号及能量的可能性,并在1899年演示了不用导线采用高频电流的电动机,但由于效率低和对安全方面的担忧,无线电力传输的技术无突破性进展。

2001年5月,国际无线电力传输技术会议在法属留尼汪岛召开期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皮格努莱特,利用微波无线传输电能点亮40m外一个200W的灯泡。其后,2003年在岛上建造的10kW试验型微波输电装置,已开始以2.45GHz频率向接近1km的格朗巴桑村进行点对点无线供电。

2007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实现了在短距离内的无线电力传输,他们通过电磁感应利用磁耦合共振原理成功地点亮了离电源2m多远处的一个60w灯泡。

2008年9月,北美电力研讨会最新的论文显示,他们已经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雷电实验室成功的将800W电力用无线的方式传输到5m远的距离。

3无线电能传输方式

3.1电磁感应式

电磁感应式又称为非接触感应式,电能传输电路的基本特征就是原副边电路分离。原边电路与副边电路之间有一段空隙,通过磁场耦合感应相联系。根据无接触变压器初、次级之间所处的相对运动状态,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可分为:分离式、移动式和旋转式,分别给相对于初级绕组保持静止、移动和旋转的电气设备供电。

电磁感应式的特点是:(1)较大气隙存在,使得原副边无电接触,弥补了传统接触式电能的固有缺陷;(2)较大气隙的存在使得系统构成的耦合关系属于松耦合,使得漏磁与激磁想当,甚至比激磁高;(3)传输距离较短,实际上多在毫米级。

3.2电磁共振式

电磁共振式又称WiTricityj技术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系,以及军事奈米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的。系统采用两个相同频率的谐振物体产生很强的相互耦合,能量在两物体间交互,利用线圈及放置两端的平板电容器,共同组成谐振电路,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

电磁共振式的特点:(1)利用磁场通过近场传输,辐射小,具有方向性。(2)中等距离传输,传输效率较高。(3)能量传输不受空间障碍物(非磁性)影响。(4)传输效果与频率计天线尺寸关系密切。

3.3微波式

先通过磁控管将电能转变为微波能形式,再由发射天线将微波束送出,接收天线接收后由整流设备将微波能量抓换为电能。

微波式特点:(1)传输距离远,频率越高,传播的能量越大。在大气中能量传递损耗很小,能量传输不受地球引力差的影响;(2)微波式波长介于无线电波和红外线辐射的电磁波,容易对通信造成干扰;(3)能量束难以集中,能量散射损耗大,定向性差,传输率低。

4无线电能传输需要解决的问题

4.1电磁辐射安全问题

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解决。由于无线能量的传输既不像传统的供电方式那样可以在传输路径上得到很好的控制也不像无线通讯那样传送微小的功率。高能量的能量密度势必会对人身安全及健康带来影响。对激光则在功率密度小于2.5mW/cm2才能保证对人体无伤害。所以采用无线输电时要考虑避免对人身的伤害。

4.2电磁兼容性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在工作时周围空间会存在高频电磁场,这就要求系统本身具有较高的电磁兼容指标。系统要发生电磁兼容性问题,必须存在三个因素,即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所以,在遇到电磁兼容问题时,要从这三个因素入手,对症下药,消除其中某一个因素,就能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屏蔽技术、合理使用电磁波不同的频段、避免交叉,重叠等造成不必要的电磁干扰。

4.3系统整体性能有待提高

目前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整体上传输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能量的控制比较困难,无法真正实现能量点对点的传送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散射等损耗一部分能量,能量转换器的效率不高也是影响整个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当然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输的效率也会逐渐提高。

4.4传输距离、效率、功率、装置体积之间的关系

对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中几个关键性的指标:传输距离、传输效率、传输功率、装置体积等。一般情况下,传输距离越近、装置体积越大、传输效率就越高、传输功率就越大。如何尽可能地减小装置体积、提高传输距离、效率和功率是无线输电技术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小功率设备实现无线输电的前提。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能耗 Zigbee 无线传感网络 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180-02

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能源消耗日趋巨大,这种消耗往往都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当今社会以及全球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欧美等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节能策略,并且取得了很多成就。

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同时也占能耗消耗的重大比重[1]。校园内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学校内人员众多,建筑能耗[2]多,这就使得在校园内开展节能工作成为重要的环节,并且大学生素质高,只要很好的制定一个节能策略,就会很好的起到节能的作用,节能潜力巨大。

2 校园水电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分为三个子模块:(1)终端监测;(2)数据传输;(3)平台软件。①终端监测:主要是对水、电信息的采集,终端安装智能表具。对电计量监测,重点建筑根据各楼实际情况监管到楼分项支路、层分项支路;水计量监测点对楼宇总体一级计量监测,对供水源头(泵房)消耗进行计量监测,并设置过滤装置;②数据传输:主要依托于无线传感网络,采用Zigbee的传输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配置并安装好接口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终端采用具备远传功能的电子智能水表、电表的数据和控制线路布线、网络布线、串口服务器、服务器等安装,并接入校园网。③平台软件:系统实现基于节能监管平台的多系统集成,系统集成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统一门户信息、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平台。系统要求采用BS架构,用户在任何联网的计算机上经过授权都可以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和管理操作。系统采用树形结构进行对象选择操作,对象可以选择楼、层、间,也可以选择部门、学院,操作界面风格清新大方,易于操作,支持多业务操作。

2.2 系统总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架构

本文设计的系统终端装有支持RS485接口的智能表具,然后将终端表采集的电量、水量信息通过RS485转Zigbee模块,将信息转化成Zigbee网络无线信号,ZigBee终端节点(或路由节点)将信息传递到Zigbee网络的协调器,Zigbee协调器带有RS485接口,再通过RS485转TCP/IP模块相结合,通过校园现有以太网网络实现数据远传。IT基础设施有:校园网络、主机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服务。本系统以标准规范,信息安全,运维保障体系健全的要求设计。

2.3 设备远程监控

目前,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已到达较高水平,校园局域网遍布校内各个建筑。具备使用校园以太网作为通讯线路的基础条件。针对学校各建筑的水表的监测,将每个水表(RS485接口)的信号通过串口转换Zigbee网络,然后Zigbee网络通过RS485接口接到串口服务器,串口服务器将信号转换到以太网学校网络,最终所有水表的数据汇集到一台服务器机上。

物理上,每个串口转换模块需要设置唯一的IP地址,将模块连接到接入网络的交换机即可。作为数据最终汇集的PC机,可以放在任何位置,只需保证网络中所有模块及PC机上网即可。在PC机上,可以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图表显示等功能。

由于Zigbee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虽然通过多级跳以及增加功率放大器的方式也能实现上千米的传输距离,但是就校园网络目前的状况而言,第一,由于校园楼宇众多,还有两个校区,两个校区相距较远,如果设置一个无线网络会增加中心协调器的负载,而且信号传输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第二,目前校园网的铺设已经完善,学校各个教学楼、寝室楼、实验室等都有校园网络的铺设。第三,水、电监测点监测多,有些节点还很隐蔽,直接用有线传输的方式难以实现。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Zigbee无线网络与校园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将每个校园里的建筑单独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这个单元里设计一个Zigbee无线网络,将楼里的多个智能电表采集的信息统一发送到Zigbee协调器中,协调器带有RS485接口,通过RS485将其与串口服务器连接转换成以太网连接到校园网,数据中心直接通过ip地址就能读取到各个表所采集的信息。如图1所示,为数据传输体系结构图。

3 结论

本文应用了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及优越性,利用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将底层的采集终端,通过Zigbee无线传输网路传输,再由串口服务器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然后从数据中心调取数据后,用网站的形式进行分析监管。系统用户交互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设计方法逻辑思维强,后期维护方便,节省人力,能够准确的对校园水电进行管理和统计。目前系统运行良好,对日后的节能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电磁感应 射频 原理与应用前景

1.引言

自17世纪人类发现如何发电后就用金属电线来四处传输电力。时至今日,供电网、高压线已遍布全球的角角落落。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电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不知不觉各种“理不清”的电源线、数据线带来的困扰也与日俱增。不过,这些年的科技发展表明,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日益普及之时,科学家对无线电力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线电力传输也不再是幻想——在未来的生活中摆脱那些纷乱的电源线已成为可能。

2.无线电力传输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被誉为“迎来电力时代的天才”的名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在电气与无线电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1881年发现了旋转磁场原理,并用于制造感应电动机;1888年发明多相交流传输及配电系统;1889—1890年制成赫兹振荡器;1891年发明高频变压器(特斯拉线圈),现仍广泛用于无线电、电视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他曾致力于研究无线传输信号及能量的可能性,并在1899年演示了不用导线采用高频电流的电动机,但由于效率低和对安全方面的担忧,无线电力传输的技术无突破性进展[1]。1901—1905年在纽约附近的长岛建造Wardenclyffe塔,是一座复杂的电磁振荡器,设想它将能够把电力输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特斯拉利用此塔实现地球与电离层共振。

2001年5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皮格努莱特,利用微波无线传输电能点亮40m外一个200W的灯泡。其后,2003年在岛上建造的10kW试验型微波输电装置,已开始以2.45GHz频率向接近1km的格朗巴桑村进行点对点无线供电。

2005年,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许树源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充电平台”,但其使用时仍然要将产品与充电器接触。

2006年10月,日本展出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此系统输出端电力为7V、400mA,收发线圈间距为4mm时,输电效率最大为50%,用于手机快速充电。

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助理教授马林·索尔贾希克研究团队实现了在短距离内的无线电力传输。他们给一个直径60厘米的线圈通电,6英尺(约1.83米)之外连接在另一个线圈上的60瓦的灯泡被点亮了。这种马林称之为“WiTricity”技术的原理是“磁耦合共振”。

2008年9月,北美电力研讨会的论文显示,他们已经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雷电实验室成功地将800W电力用无线的方式传输到5m远的距离。

2009年10月,日本奈良市针对充电式混合动力巴士进行了无线充电实验。供电线圈埋入充电台的混凝土中,汽车驶上充电台,将车载线圈对准供电线圈就能开始充电。

3.无线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

3.1电磁感应——短程传输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原理,变压器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进行工作的。利用电磁感应进行短程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之间利用磁耦合来传递能量。若线圈L1中通已交变电流,该电流将在周围介质中形成一个交变磁场,线圈L2中产生的感应电势可供电给移动设备或者给电池充电。

3.2电磁耦合共振——中程传输

中程无线电力传输方式是以电磁波“射频”或者非辐射性谐振“磁耦合”等形式将电能进行传输。它基于电磁共振耦合原理,利用非辐射磁场实现电力高效传输。在电子学的理论中,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的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就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当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便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且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较远距离传输能力,人们把具有较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即:RF)。将电信息源(模拟或者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者调频),形成射频信号后,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较远的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需要进行反调制,再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中程传输是利用电磁波损失小的天线技术,并借助二极管、非接触IC卡、无线电子标签,等等,实现效率较高的无线电力传输。

具体来说,整个装置包含两个线圈,每一个线圈都是一个自振系统。其中一个是发射装置,与能量相连,它并不向外发射电磁波,而是利用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发射线圈向外发射电磁波,在周围形成一个非辐射磁场,即将电能转化为磁场。当接收装置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完成磁场到电能的转换,从而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图2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电磁共振来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的系统方案。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向空间辐射的能量就越大,传输效率就越高。

3.3微波/激光——远程传输

理论上讲,无线电波的波长越短,其定向性越好,弥散就越小。所以,可以利用微波或激光形式来实现电能的远程传输,这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解决未来能源短缺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1968年,美国工程师彼得格拉提出了空间太阳能发电(Space Solar Power,SSP)的概念。其构想是在地球外层空间建立太能能发电基地,通过微波将电能送回地球。

4.无线电力技术的应用前景

无线电力传输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一般应用于特殊的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1给一些难以架设线路或危险的地区供应电能

高山、森林、沙漠、海岛等地的台站经常遇到架设电力线路困难的问题,而工作在这些地方的边防哨所、无线电导航台、卫星监控站、天文观测点等需要生活和工作用电,无线输电可补充电力不足。此外,无线输电技术还可以给游牧等分散区村落无变压器供电和给用于开采放射性矿物、伐木的机器人供电。

4.2解决地面太阳能电站、水电站、风力电站、原子能电站的电能输送问题

我国的新疆、西藏、青海等地降雨量少、日照充足且存在大片荒芜土地,南方部分地区水力、风力资源丰富,这些地区有利于建造地面太阳能发电站或水电站、风力电站。可是,这些地区人烟稀少、地形复杂,在崇山峻岭之中难以架设线路,这时无线输电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采用无线输电技术,还可以把核电站建在沙漠、荒岛等地。这样一方面便于埋葬核废料,另一方面当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也可以避免对周围动植物的大量伤害和耕地的污染。

4.3传送卫星太阳能电站的电能

所谓卫星太阳能电站,就是用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将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聚光镜等材料发送到赤道上空35800km的地球静止同步轨道上。在太空的太阳光线没有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辐射能量十分稳定,是“取之不尽”的洁净能源。并且一年中有99%的时间是白天,其利用效率比地面上要高出6—15倍[3]。在那里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把阳光直接转变为电能,或者用太阳能聚光镜把阳光汇聚起来作为热源,像地面热电厂一样发电。这样产生的电能供给微波源或激光器,然后采用无线输电技术将大功率电磁射束发送至地面,接收到的微波能量经整流器后变成直流电,由变、配电设施供给用户。

4.4无接点充电插座

随着无线电力技术的发展,一些小型用电设备已经实现了无线供电。如:电动牙刷、“免电池”无线鼠标、无线供电“膜片”/“垫”等。无线供电“膜片”/“垫”是一种家用电器无线供电方式,用一片图书大小的柔软塑料膜片就可对家电进行无线供电,可为圣诞树上的LED、装饰灯、鱼缸水中的灯泡、小型电机、手机、MP3、随身听、温度传感器、助听器、汽车零部件、甚至是植入式医疗器件等供电。

4.5给以微波发动机推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供电

现在大部分交通运输工具燃烧石油产品,其发动机叫做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与此类比,以微波作为能源推进的发动机叫做微波发动机。微波是工作频率在0.3—300GHz的电磁波,不能直接用它来驱动电动机,因为要设计出在如此高的频率下工作的发动机非常困难。如果思路加以改变,把微波能量转变为直流电流的整流器,那么微波就可以直接作为交通工具的能源了。煤、石油、天然气的存储量有限,而日消耗量巨大,总有耗尽之日,到那时卫星太阳能电站可望成为能源供给的主干,通过无线输电技术就可以直接把微波能量输给交通运输工具。

4.6在月球和地球之间架起能量之桥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地球资源的日益耗尽,太阳系中其他星球的开发利用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夙愿。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其上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是首先要开发的星体。未来人类对月球的利用主要是移民和资源获取。月球的土壤里富含SiO2,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原料。如果先在月球上建立起工厂,然后把太阳能电站直接建在月球上,比起建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上要容易些,借助于微波束或激光束把电能发送到地球。

5.结语

随着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不但使人们未来的生活有望摆脱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电源线的束缚,享受在机场、车站、酒店多种场所提供的无线电力,而且可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人体植入仪器如心脏起搏器等的输电问题、新能源(电动)汽车、低轨道军用卫星、太阳能卫星发电站等。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节能和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摆在能源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干净能源。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之外,地球上的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建造卫星太阳能电站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要将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轨道上的电能输送的地面,无线输电技术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该技术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但是,每一种无线传输方式,都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如电能传输效率问题,电力公司如何收费和计费,能量传输所产生的电磁波是否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等等。不管怎样,一旦这项技术能够普及,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电磁感应 射频 原理与应用前景

1.引言

自17世纪人类发现如何发电后就用金属电线来四处传输电力。时至今日,供电网、高压线已遍布全球的角角落落。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电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不知不觉各种“理不清”的电源线、数据线带来的困扰也与日俱增。不过,这些年的科技发展表明,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日益普及之时,科学家对无线电力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线电力传输也不再是幻想――在未来的生活中摆脱那些纷乱的电源线已成为可能。

2.无线电力传输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被誉为“迎来电力时代的天才”的名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在电气与无线电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1881年发现了旋转磁场原理,并用于制造感应电动机;1888年发明多相交流传输及配电系统;1889―1890年制成赫兹振荡器;1891年发明高频变压器(特斯拉线圈),现仍广泛用于无线电、电视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他曾致力于研究无线传输信号及能量的可能性,并在1899年演示了不用导线采用高频电流的电动机,但由于效率低和对安全方面的担忧,无线电力传输的技术无突破性进展[1]。1901―1905年在纽约附近的长岛建造Wardenclyffe塔,是一座复杂的电磁振荡器,设想它将能够把电力输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特斯拉利用此塔实现地球与电离层共振。

2001年5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皮格努莱特,利用微波无线传输电能点亮40m外一个200W的灯泡。其后,2003年在岛上建造的10kW试验型微波输电装置,已开始以2.45GHz频率向接近1km的格朗巴桑村进行点对点无线供电。

2005年,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许树源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充电平台”,但其使用时仍然要将产品与充电器接触。

2006年10月,日本展出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此系统输出端电力为7V、400mA,收发线圈间距为4mm时,输电效率最大为50%,用于手机快速充电。

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助理教授马林・索尔贾希克研究团队实现了在短距离内的无线电力传输。他们给一个直径60厘米的线圈通电,6英尺(约1.83米)之外连接在另一个线圈上的60瓦的灯泡被点亮了。这种马林称之为“WiTricity”技术的原理是“磁耦合共振”。

2008年9月,北美电力研讨会的论文显示,他们已经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雷电实验室成功地将800W电力用无线的方式传输到5m远的距离。

2009年10月,日本奈良市针对充电式混合动力巴士进行了无线充电实验。供电线圈埋入充电台的混凝土中,汽车驶上充电台,将车载线圈对准供电线圈就能开始充电。

3.无线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

3.1电磁感应――短程传输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原理,变压器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进行工作的。利用电磁感应进行短程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之间利用磁耦合来传递能量。若线圈L1中通已交变电流,该电流将在周围介质中形成一个交变磁场,线圈L2中产生的感应电势可供电给移动设备或者给电池充电。

3.2电磁耦合共振――中程传输

中程无线电力传输方式是以电磁波“射频”或者非辐射性谐振“磁耦合”等形式将电能进行传输。它基于电磁共振耦合原理,利用非辐射磁场实现电力高效传输。在电子学的理论中,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的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就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当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便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且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较远距离传输能力,人们把具有较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即:RF)。将电信息源(模拟或者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者调频),形成射频信号后,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较远的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需要进行反调制,再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中程传输是利用电磁波损失小的天线技术,并借助二极管、非接触IC卡、无线电子标签,等等,实现效率较高的无线电力传输。

具体来说,整个装置包含两个线圈,每一个线圈都是一个自振系统。其中一个是发射装置,与能量相连,它并不向外发射电磁波,而是利用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发射线圈向外发射电磁波,在周围形成一个非辐射磁场,即将电能转化为磁场。当接收装置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完成磁场到电能的转换,从而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图2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电磁共振来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的系统方案。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向空间辐射的能量就越大,传输效率就越高。

3.3微波/激光――远程传输

理论上讲,无线电波的波长越短,其定向性越好,弥散就越小。所以,可以利用微波或激光形式来实现电能的远程传输,这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解决未来能源短缺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1968年,美国工程师彼得格拉提出了空间太阳能发电(Space Solar Power,SSP)的概念。其构想是在地球外层空间建立太能能发电基地,通过微波将电能送回地球。

4.无线电力技术的应用前景

无线电力传输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一般应用于特殊的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1给一些难以架设线路或危险的地区供应电能

高山、森林、沙漠、海岛等地的台站经常遇到架设电力线路困难的问题,而工作在这些地方的边防哨所、无线电导航台、卫星监控站、天文观测点等需要生活和工作用电,无线输电可补充电力不足。此外,无线输电技术还可以给游牧等分散区村落无变压器供电和给用于开采放射性矿物、伐木的机器人供电。

4.2解决地面太阳能电站、水电站、风力电站、原子能电站的电能输送问题

我国的新疆、、青海等地降雨量少、日照充足且存在大片荒芜土地,南方部分地区水力、风力资源丰富,这些地区有利于建造地面太阳能发电站或水电站、风力电站。可是,这些地区人烟稀少、地形复杂,在崇山峻岭之中难以架设线路,这时无线输电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采用无线输电技术,还可以把核电站建在沙漠、荒岛等地。这样一方面便于埋葬核废料,另一方面当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也可以避免对周围动植物的大量伤害和耕地的污染。

4.3传送卫星太阳能电站的电能

所谓卫星太阳能电站,就是用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将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聚光镜等材料发送到赤道上空35800km的地球静止同步轨道上。在太空的太阳光线没有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辐射能量十分稳定,是“取之不尽”的洁净能源。并且一年中有99%的时间是白天,其利用效率比地面上要高出6―15倍[3]。在那里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把阳光直接转变为电能,或者用太阳能聚光镜把阳光汇聚起来作为热源,像地面热电厂一样发电。这样产生的电能供给微波源或激光器,然后采用无线输电技术将大功率电磁射束发送至地面,接收到的微波能量经整流器后变成直流电,由变、配电设施供给用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4无接点充电插座

随着无线电力技术的发展,一些小型用电设备已经实现了无线供电。如:电动牙刷、“免电池”无线鼠标、无线供电“膜片”/“垫”等。无线供电“膜片”/“垫”是一种家用电器无线供电方式,用一片图书大小的柔软塑料膜片就可对家电进行无线供电,可为圣诞树上的LED、装饰灯、鱼缸水中的灯泡、小型电机、手机、MP3、随身听、温度传感器、助听器、汽车零部件、甚至是植入式医疗器件等供电。

4.5给以微波发动机推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供电

现在大部分交通运输工具燃烧石油产品,其发动机叫做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与此类比,以微波作为能源推进的发动机叫做微波发动机。微波是工作频率在0.3―300GHz的电磁波,不能直接用它来驱动电动机,因为要设计出在如此高的频率下工作的发动机非常困难。如果思路加以改变,把微波能量转变为直流电流的整流器,那么微波就可以直接作为交通工具的能源了。煤、石油、天然气的存储量有限,而日消耗量巨大,总有耗尽之日,到那时卫星太阳能电站可望成为能源供给的主干,通过无线输电技术就可以直接把微波能量输给交通运输工具。

4.6在月球和地球之间架起能量之桥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地球资源的日益耗尽,太阳系中其他星球的开发利用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夙愿。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其上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是首先要开发的星体。未来人类对月球的利用主要是移民和资源获取。月球的土壤里富含SiO2,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原料。如果先在月球上建立起工厂,然后把太阳能电站直接建在月球上,比起建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上要容易些,借助于微波束或激光束把电能发送到地球。

5.结语

随着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不但使人们未来的生活有望摆脱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电源线的束缚,享受在机场、车站、酒店多种场所提供的无线电力,而且可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人体植入仪器如心脏起搏器等的输电问题、新能源(电动)汽车、低轨道军用卫星、太阳能卫星发电站等。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节能和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摆在能源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干净能源。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之外,地球上的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建造卫星太阳能电站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要将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轨道上的电能输送的地面,无线输电技术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该技术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但是,每一种无线传输方式,都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如电能传输效率问题,电力公司如何收费和计费,能量传输所产生的电磁波是否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等等。不管怎样,一旦这项技术能够普及,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白明侠,黄昭.无线电力传输的历史发展及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2010,31,(5):51-53.

第15篇

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对电力系统运行设备产生损坏,本论文结合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运行设备温度采集的系统,主要原理采用红外采集与数据的无线传输原理,并能够发出报警,从而防止了高温引起的电力事故,通过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该系统能够有效检测运行设备的实时温度,因此,本成果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电力网络的不断发展,系统电压以及电流随着增加,尤其是特高压系统的大力发展,对设备的运行要求更加严格。电力设备往往长时间工作在这种大电压、大电流下,因此,在电压电流的作用下导致运行设备发热,尤其是存在制作等缺陷的运行设备往往会在局部产生高温,从而进一步损毁运行设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我国电力系统事故中,由于设备高温导致的故障占总故障的40%,因此,设备高温的在线监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阶段,设备温度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通常情况下,这些高温设备不能实时采集,该工作往往是通过运行人员进行现场手动测量得到的,这样,降低了对设备的监测力度,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本论文结合高温对设备的主要影响,从而设计出一套经济适用的温度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的对运行设备的温度进行测量,并通过WiFi无线技术将数据上送到后台管理系统,随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处理,以达到对运行设备温度测量的目的。

2、广域测温

所谓的广域测温是指通过红外采集体统将整个变电站内运行设备的的温度采集到后台的一个过程。为了减少成本,不必对每个设备的温度进行测量,可以将整个变电站划分为几个局域,对每个局域进行温度检测,当某个局域内的温度的最大值传输到后台,如果该区域内的设备温度过高,提醒后台处理机,从而提醒运行人员采取措施。

2.1测温原理

由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会对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波,并且其辐射的能量与自身的温度有关,电力设备在运行中,内部通过较大的电流,由于电力设备的自身问题,会导致设备发热,从而对外产生辐射,其辐射的能量应该满足辐射定律:

E=σ*ε(T4-T04) 公式(1)

上式中:E:为辐射出射度,单位为w/m3;

σ: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其值等于5.67*e-8/(m2*K4);

ε:为物体的辐射率;

T:为物体的温度,单位为K;

T0 :为物体周围环境的温度,单位为K。

从公式(1)中我们可以通过上式得到物体的温度,即物体温度的四次方等于辐射能量除以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和辐射率再加上参考温度的四次方,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红外测温的工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不同的仪器,在该成果中,我们采用带有无线传输的红外测温系统,以方便我们将测得的数据能够无线传输到后台系统。由于红外测温系统不需要直接与运行设备接触,所以不用考虑绝缘问题,从而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性,而且其测量范围较宽,能够有效保证变电站高温设备的温度精度。

2.1.1温度采集

通常情况下,红外测温装置能够将接收到的物体能量转化为电压信号,通过公式(一)我们可以看出电压信号与物体的温度成正比,然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电压信号中的无效信号处理掉,然后将线性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CPU,在处理器中将电压信号重新换算成温度值,在线性换算中需要自己建立合适的模型,为了制作方便,我们可以选用高度集成的采集模块,该模块能够直接将温度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与CPU通信,最后通过CPU进行处理后将温度的测量值在后台监控软件上显示出来。

2.1.2数据传输

在本成果的信息传输过程中我们采用了WIFI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将各个红外测温系统的数据以无线的形式进行传输,传输协议采用IEEE802.11标准,其传输原理是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网桥天线和网卡实现无线传输的目的。将温度数据转换为微波信号,实现局域网的各种功能,现阶段WIFI技术非常成熟,并且传输距离也比较远,能够连接很多设备,能够有效解决连接设备少的问题。

2.1.3后台数据处理

后台的数据处理技术现阶段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在后台专门设计一个变电站的模拟图(类似变电站主接线图),将测温系统的各个模块在图中标示出来,并且将每个设备的温度也显示出来,再为数据设置一定的标准值,当实际测量温度大于设定值时,则后台机报警,提醒运行人员进行处理。

2.2设计以及实现技术

2.2.1系统构成

本成果设立理念为低功耗、结构小,红外传感器将测得的温度信息通过处理后输入数字滤波器MSP430单片机,滤去信号中的非线性信号,然后通过AD转换器将温度处理显示,数据传输采用wifi无线传输,采用232协议实现串行通信,通过上位机对一次设备进行检测、发出告警信息。

2.2.2温度采集模块的实现

在本成果中我们采用的红外测温传感器为MLX90614,传感器的输出值为4-20mA,能够有效的进行测量,得到较为准确的数值,再进过AD0809数模转换模块的转换后,该模块能够直接与CPU进行通信,其通信标准符合相关要求,免去了我们进行对温度信号进行模拟转换的过程,该模块高度集中并且价格低廉,能够广泛的使用在变电站中,并且采用软件滤波的原理,有效减少了共模干扰。该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具体采集的设计过程如图1。

图1 温度采集软件模拟图

2.2.3数据传输接口的实现

在该成果的数据接口部分设计时,我们采用PTR2000超小型无线传输模块,该模块内部芯片nRF401负责数据的收发,能够同时实现数据的收发功能,其工作频率为433MHZ,稳定性较好,能够直接与单片机通信,无需设置通信速率,该模块广泛的应用于温度采集的数据传输,我们只需要在单片机中添加该模块的驱动程序即可工作,而且,该模块的传输距离在200米左右,完全满足变电站的使用要求。

2.2.4上位机控制平台的实现

当后台的CPU处理机接收到PTR2000发送的数据后,将所有的数据统一保存到数据库,然后由监控软件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然后显示在每个电力设备上,同时,设置报警输出接口,当设备传输的数据大于设备正常运行的运行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监控画面的设计应该按照变电站的一次主接线图,将所有的一次设备表示出来。因此后台机必须具备的的基本功能有:

(1)强大的数据储存功能。

(2)高速的数据运算功能。

(3)实时报警功能。

2.2.5应用效果

本成果能够全面的监控变电站内所有电力设备的温度,能够准确的将各个设备的温度采集到后台,尤其是对主变套管出线温度的测量,及时提醒主变负荷情况,大大的降低了主变事故的发生,通过实际的运行结果来看,本成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提高电力设备监控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够在变电站中全面的推广,同时也为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该成果制作成本较低,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总结

通过实际的运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基于WIFI技术的温度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准确地报告所有被测高压设备易发热部件的温度。

(2)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够有效的消除传统温度巡视的死角问题,及时消除设备存在的重大隐患,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力设备发生事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