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粉丝消费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中国保监会就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建立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2003年3月,中国保监会重新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明确规定了监管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有效范围,即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由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与分项监管指标共同构成。
非寿险公司的综合性监管指标仅有一个——偿付能力充足率,其计算公式为:
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法定偿付能力额度)×100%
分项监管指标共有11个,涉及到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偿付能力与财务状况等方面。若保险公司有4个或4个以上监管指标值超过正常范围,中国保监会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改进方案。保监会针对寿险和非寿险公司分别设计了两套分项监管指标,非寿险公司的分项监管指标见表1。
《新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2001年的《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其监管指标管理规定》,标志着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将成为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部分。然而,该套指标体系自使用以来,引起了不少争议。因为我国的保险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是在借鉴美国保险监管信息系统(IRIS)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监管指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是否符合我国保险业的实际?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实际验证。
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必须满足一个条件:监管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解释应该与真实的偿付能力状况基本一致,即分项监管指标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一致性。如果监管指标不能对偿付能力状况作出有效说明,又如何对未来偿付能力状况作出准确的预测呢?现行的非寿险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是否能解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本文将建立模型对指标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一共选取了我国21个非寿险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逐年计算它们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其中,选取少于5年财务数据的保险公司有8家,分别是:美国联邦(2003-2005年)、三井住友(2001-2005年)、太平财险(2003-2005年)、太平洋财险(2003-2005年)、平安财险(2003-2005年)、中华联合(2003-2005年)、美亚深圳(2002-2005年)、三星火灾(2003-2005年)。选取6年(2000-2005年)财务数据的保险公司有13家,分别为:东京海上、民安深圳司、民安海口、丰泰上海、美亚广州、美亚上海、皇家太阳、永安财险、华泰财险、华安财险、大众财险、中国人保、天安财险。以一个年度的统计结果作为一个样本数据,一共统计了100个样本数据。所有数据源自《中国保险年鉴》2000年至2005年各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二)统计结果
样本的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对100个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的样本有81个,占样本总数的81%;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的样本有19个,占19%。统计结果初步显示,毛保费规模率、速动比率和认可资产负债率这三个指标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偿付能力状况。为了更好地反映出监管指标的有效性,本文将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作进一步分析。
(三)实证分析
根据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问题。对模型的设计如下:
(1)因变量,本文选取偿付能力充足率(Y)作为因变量。若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则偿付能力充足,定义其值为“0”;若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则偿付能力不足,定义其值为“1”。
(2)自变量,选取《新规定》中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作为自变量。由于数据难以全面取得,只取11个监管指标中的10个作为自变量,舍弃了融资风险率指标。
模型使用的软件工具是SPASS11.5。
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时,对自变量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很敏感;如果多重共线性程度较大,回归结果也会受到影响。表3是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部分自变量之间存在着中度相关,如X1与X2、X3与X4等;个别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如X9与X10。进一步检查自变量之间的容限度和方差膨胀因子,变量之间的容限度都比较大,多数都在0.5左右,最小的为0.128,基本排除自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的可能。
在排除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后,本文采用ENTER(全回归方式)将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见表4-6。
表5是观测量分类表,分类精度为100%,说明方程的识别率比较高。但是否10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识别率都比较高呢?表6给出的回归系数Wald检验值很小,很难拒绝虚无假设,并不能说明白变量的作用,必须比较包括每个变量的模型与不包括这个变量的模型,用对数似然值的变化进行检验。
为了显示每个自变量的作用,本文再一次检验不包括各个自变量对数似然值的变化情况,使两组自变量依次纳入回归模型。其中,前一组就是原来的10个自变量,采用ENTER方式进入模型;后一组是各个自变量,采用Forward:conditional方式(前进法)将各个自变量分别带入模型,其目的是将第一组中没有解释作用的自变量剔除。本文一共进行了10次回归,结果显示:在模型嵌套的回归方式中,自变量X1、X4、X5、X6和X8都从最终回归系数表中一一被自动剔除了;而如果将X2、X3、X7、X9和X10这5个自变量剔除,则对数似然值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见表7),说明在这10个自变量中,X2、X3、X7、X9和X10对模型的分类结果具有显着意义,不能被剔除。
三、结论及改进建议
(一)实证结论
1.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保费收入增长率对偿付能力状况的解释并不显着,而自留保费的解释作用却比较显着。这可能是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影响了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的样本中,如果剔除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的相关样本,自留保费增长率指标在整个模型中的解释作用会更好。由于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两家非寿险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其目前的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与早期的粗放经营有关,与保费增长无关。而余下的新兴非寿险公司发展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业务增长过快使得保险公司的承保金额增长和赔付责任加大,从而增加了保险公司的偿付风险。因此,保费收入增长率和自留保费增长率指标对新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作用更为重要。
2.毛保费规模率指标反映了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对其承保责任的保障程度。无论是根据指标范围的统计分析结果,还是指标的有效性实证结果,均表明该指标具有有效性。该指标之所以有效,其原因可能在以下两点:一是毛保费规模率的设置合理,符合我国保险市场的特点。目前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不能保障其日益增大的承保责任,是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是我国非寿险业的情况比较特殊,大部分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小于零。根据保监会的规定,若本年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零或负数,则毛保费规模率指标值为999%。因此,大多数偿付能力不足的样本,其毛保费规模率指标值都为999%。该指标值的特殊化,也可能是实证结果显示指标有效的原因。
3.偿付能力额度变化率指标被证明有效性不高,在有效区分两类样本模型中的贡献并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指标与毛保费规模率、认可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比较大,这可能也是影响指标在整个模型中有效性的原因。如果剔除毛保费规模率、认可资产负债率两个自变量之后,偿付能力额度变化率对模型的作用会增加(见表8)。我们不能认为该指标对偿付能力充足率没有说明作用,只是模型中存在比该变量更为有效的指标,因此在回归过程中,更有效的变量将该指标剔除了。
4.实证结果表明,两年综合成本率指标和资金运用收益率对模型的贡献不大。前文已述,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经营管理问题,因此这两个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解释能力较低。
5.实证结果表明应收保费率指标非常特殊。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的样本,该指标值一般都符合保监会的规定;而偿付能力不足的样本,该指标值却超过了正常范围。这一统计结果与最初指标设计的意义背道而驰。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性、小规模、新兴的外资保险公司正处于迅速发展的业务扩张阶段,应收保费率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而那些外资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很高,应收保费的大量增加根本威胁不到它们的偿付能力,因此该指标的监管作用不能得到发挥。
6.速动比率是衡量非寿险公司短期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非寿险公司的业务期限较短,该指标对非寿险公司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而实证结果也表明该指标在模型中较为重要。认可资产负债率被证明也是有效的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认可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仅仅是相对数与绝对数的差别。保监会对该指标的正常范围设置也十分合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凡是该指标超过正常范围的样本都是偿付能力不足的样本。认可资产负债率的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也一致,该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解释作用较好。
综上所述,我国的非寿险市场比较特殊,非寿险公司的地域发展和规模大小的不平衡性明显,因此,理论上有效的监管指标对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解释作用并不一致。根据实证分析和统计结果,我国地方性外资非寿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强,指标值的大小变化只会导致它们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发生变化,并不会导致偿付能力不足。在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保险公司中,中国人保、太平洋财险和平安财险的经营已进入一个稳定阶段,它们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早期的粗放经营、固定资产过多导致的认可资产绝对数额小于认可负债;毛保费规模率、速动比率、认可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认可率这四个指标对其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意义较大。而其他的新兴保险公司正处于扩大市场份额的业务扩张阶段,偿付能力不足往往是由于实际资本的增加跟不上承保责任的增加造成的;除了以上四个指标外,保费增长率、自留保费增长率对其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更为重要。而应收保费率、两年综合成本率和资金运用收益率的有效性比较差,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作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改进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三条改进建议。
1.删除相关性过高的指标,尽量减小指标之间的自相关影响。应对目前的监管指标进行适当筛选,构建新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使分项监管指标对偿付能力状况反应较为敏感。在利用现有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对现在和未来的偿付能力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时,要特别注意指标的相关性。如果某年度有4个或4个以上不相关的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必须引起更大的重视,因为这种情况要比4个及4个以上相关指标超过正常范围严重得多。
2.适时调整监管指标的正常范围。指标范围是否恰当是影响指标运用效果的重要前提。如美国IRIS系统各项指标比率的正常范围是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得出的,并且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每年都对IRIS比率及正常范围进行修改,以及时反映保险业风险的变动状况。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速度很快,保监会有必要加强对指标范围的研究,并根据保险业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使指标范围更加符合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微博营销 利弊 前景
自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以来,微博的势头便如潮水一样冲向神州大地,一发不可收拾。据新浪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新浪微博的用户达到惊人的3.68亿,而日活跃用户达到3650万。与此同时,网易方面公布网易微博的使用人数达到了2.6亿。最让人震惊的是有着国民软件之称的腾讯,凭借着强大的用户群,腾讯微博截至第二季度注册账户有4.69亿,8200万的日活跃账户。微博,这个以短短140字及时最新动态消息以及分享获取信息的平台如同一个巨大的蛋糕,散发着商机的味道,企业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微博营销也借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一、不容忽视的微博营销优势
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开拓了新市场,推出了新工具,开辟了新的营销渠道,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微博营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节约营销成本
企业注册微博和信息都是免费的,只需要组织专门的团队进行管理。比起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高额的宣传成本,微博上的信息要节省得多。
(2)交流及时,传播高效
当企业一条关注度高的信息之后,短时间内便可以通过用户转发而实现裂变式传播,而用户有什么意见和看法也可以直接回复,企业也能很快地收到反馈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3)受众定位准确
企业的粉丝一般来说都是对企业感兴趣的用户,即企业的既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因此信息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粉丝的每一次转发就说明该信息引起了用户的注意,并能激发粉丝好友的关注与转发,让粉丝带动粉丝,从而激发更多的潜在客户。
二、微博营销不容忽视的问题
网络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微博营销同样也是如此,由于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和冗杂化,微博营销的特性在特定时刻会从优势的一面转化为劣势的一面。这个时候企业就要对微博营销有着全面清楚的认识,了解它的问题在哪里。
(1)人气不足,传播能力有限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数十万甚至百万级别数量的粉丝,拥有较少粉丝的企业即使了消息,也很容易只在少数粉丝自己的圈子里传播,难以走向大众。但拥有足够多数量的企业也并不意味着它的每条微博就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的新浪微博有超过七十万的粉丝数量,但它所发的大多数信息转发次数却是区区几十而已,这与那些转发上万的微博相比悬殊很大。
(2)信息的大量化导致微博内容易逝
微博上的信息可以用海量化来形容,如果的信息不能够吸引眼球引起共鸣的话,很快就会被上千上万条后发的微博所淹没,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企业虽然兢兢业业的每天着信息,却丝毫没有多大的宣传效果,哪怕这是一家拥有百万粉丝的企业,因为没人愿意关注一条毫无价值的微博。
(3)负面新闻同样容易传播
企业既然开通了微博,无疑就是把自己暴露在大众的眼皮底下,再借微博宣传的同时,也给了大众评论的自由。再好的企业也不能做到让所有的消费者满意,当负面消息出现时,往往会出现比正面消息更大的传播性,比如近期的方舟子微博大战360事件,指责360安全浏览器泄露用户隐私,对360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4)企业本身对微博营销没有重视
很多企业对于微博营销还是持不确定态度的,因此开通微博的企业还不是十分普及。那些已经开通微博的企业也不乏跟风者,没有经过精心的策划就匆忙推广自己的品牌,效果就不尽人意。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将微博营销纳入自己的一系列营销体系之中,把它摆在一个鸡肋的位置,那么这种微博营销就是在做无用功。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拥有庞大粉丝和消费者的企业每条微博的转发量和回复数屈指可数的原因。
三、在认识到微博营销的利弊之后,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就成了每一个企业不容忽视的大事
(1)吸引粉丝,培养潜在客户
微博离不开人气,人气离不开粉丝。网上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你的粉丝超过一百,你就是本内刊;超过一千,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一万,你就是本杂志;超过十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一百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一千万,你就是电视台,超过一亿,你就是CCTV。人民网官方微博曾发过这么一条微博: “微博女王”姚晨让人民日报人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因为姚晨现如今的微博粉丝超过2500万,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是《人民日报》发行量数倍之多。想要积累微博粉丝,就要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和更新,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转发,增加人气。人气够了,才有了营销的价值。
(2)与用户深入交流,注重情感营销
企业首先要重视粉丝的留言,听取用户的意见,这样可以掌握市场的真实情况,从而进行改进,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拿小米来说,自从今年8月16号推出新品手机以来,小米的每一次网上抢购都在上午十点,而不少用户反映那段时间都在上班或上课,十分不方便,于是小米就把10月23号的抢购改在了12点,为客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不仅赢得了用户的信任与好感,还调动了粉丝互动的积极性。
企业在进行微博营销时,要积极与粉丝进行交流,向其传达有关产品或品牌的信息,并及时回复粉丝的留言。只有与粉丝多联系,才能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另外企业不能只是单纯的靠消费者联系自己,还应该主动地转发和评论粉丝的信息,做出有意义且联系企业本身特色的回复。这样会让消费者从心里亲近企业,会有满足感、亲切感,如果他再向自己的圈子里宣传企业,就会又多出不少关注。
(3)要善于利用话题并且制造话题
微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天南海北的信息都可以在上面展示,所以有的话题一旦引起用户的共鸣,就会很快的火起来,大家就会纷纷的回复转发,引起一股热潮。企业要会及时的抓住这些热点话题,并参与其中,很容易讨粉丝的欢心。搜狐CTO王小川在内的不少企业家都纷纷加入了“元芳,你怎么看”热潮中。而国内著名的营销人士薛永昱的团队策划的那场“杜甫很忙”的风潮其实是为博物馆做的策划,想引起更多人对那家博物馆的关注。
四.微博营销的发展前景
微博是新媒介,由于在监管力度上的缺失,常常会有一些虚假和负面的消息,所以在未来微博营销将会越来越规范化。10月16日,新浪微博官方任务发送平台 “微任务”正式入驻专业版微博营销中心。而微任务就是一个微博营销的威客平台,只要微博有一定的价值,传播力广泛,就可以加入微任务平台,新浪微博会根据粉丝质量等要素对用户微博评估定级,而有营销需要的广告客户可以任务,指定微博接单。这也就意味着微博营销公开化,对企业的微博营销是一种管理,也帮助了用户对微博上的营销信息加以辨别。
在中国,中小企业是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大企业在试水微博之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这场竞争。中小企业没有大公司那样雄厚的实力,它们会选择大公司忽略或放弃的市场,一旦微博营销做得成功,这些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中小企业存在的范围很广,用户的身边都会有这些企业的身影,于是当用户需要实时的服务时,这些企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快速查询周边服务,这一点在餐饮业娱乐等行业已经开始发展了,在未来将会更加普及。
参考文献:
[1]田玉山,孙玉梅 浅谈企业微博营销[期刊论文]―中国商贸2011(21)
[2]王玉波 中小企业微博营销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商贸2012(2)
[3]罗珊珊 微博――品牌营销的双刃剑[期刊论文]―商情2012(35)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微博营销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中新颖的,独特的一种营销模式。随着微博的兴起和走红,这个新平台,逐渐被商家所关注,并开始尝试进行营销应用。微博营销具有门槛低、成本低,互动性、传播性等优势;又具有塑造品牌营销、及时并接受信息、与消费者直接建立起感情的互动等价值,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有效营销手段。
微博营销,即借助“微博”实现“营销”。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因为微博的短小精干,受到许多快节奏的人的喜爱。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国内微博的独立用户估计为6500万。其中,行业老大新浪微博上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 5000万,平均每天的微博内容超过2500万条。同理,微博转播的快捷,信息反馈迅速,相关信息的超链接,都深受一些企业的喜爱。它是新媒体时代的特殊产物,简短的文字,却潜藏着巨大的营销机会。微博营销,成为电子商务中新颖的,独特的一种营销模式。方便,快捷,广泛,互动,实时都是微博营销独有的特色。随着微博的兴起和走红,这个被称之为“最优秀的病毒营销阵地”的新平台,逐渐被商家所关注,并开始尝试进行营销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织围脖”的阵营中。这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争,落败者可能失去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的话语权。几大门户网站都在大力发展微博业务,国内微博用户总量正在飞速增长。知名企业、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以及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开始进驻微博,巨大的微博市场带来的营销商机是不言而喻的,微博营销必将成为新媒体时代企业营销制胜的新法宝。
1、微博营销的优势与价值
1.1 微博营销的独特优势
微博营销与短信、电子邮件、论坛、博客等其它网络营销方式相比,其具有的网络营销优势主要在于:
门槛低、成本低:微博营销的门槛低、成本低,是大中小型企业皆适用的营销方式。
实时性、随时性:微博内容的实时性、即时性,可实现与客户及时互动,实现顾客关系管理的创新。
互动性、传播性:微博信息的互动性、传播性,可以为企业建立起高效的传播平台,迅速积累起关注度与知名度。
聚合性、社群化:微博用户的聚合性、微博信息的社群化传播,可以让企业推送的信息更加精准地投向特定用户群体。
开放性:微博平台的开放性,使其可以在技术上保持不断创新,为企业营销应用提供定制化地服务。
1.2 微博营销的巨大价值
微博旺盛的人气和眼球效应本身就代表了巨大的营销价值,对于企业来说,目前利用微博来获得营销上的成功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1.2.1 品牌营销
微博营销最直接的收益就是品牌营销收益,具体表现为微博营销可使品牌影响力扩大、企业形象得到传播,甚至一些企业在微博上成功度过公关危机。如戴尔电脑近两年频遭网络公关危机,但自其建立起财富500强企业中数一数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尤其是微博后,极大地扭转了公司品牌和产品声誉被消费者贬损而带来的不利局面。
1.2.2 信息与收集的平台
企业可以使用微博检索工具,精确目标受众,对企业品牌、产品和相关的话题进行监控,并从追随者处获得建议和信息反馈。一旦在微博上发现负面信息,就能以最快速度给予响应。此外,地方企业和商户还可以利用微博直接发送优惠信息和活动资讯到用户手中。
1.2.3 与消费者直接建立起感情的互动
微博作为社交网络的一种,能提供给企业和消费者直接互动的机会。微薄的社会性决定企业不能过度企业新闻、新品、活动信息,更多的是要与追随者沟通、交流。微博的分享性,让企业及时触摸到消费者的心理、产品感受和最新需求,是企业获取市场动态的有效工具。同时,通过及时对消费者在微博上的反馈作出反应,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客户服务,也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虽然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赢利,而在以上三项微博营销的价值中,最终要的应是利用微博与消费者建立情感的互动。微博这个平台的最大作用不是直接做生意,而是跟消费者建立起情感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忠诚的客户,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2、微博营销的策略与方法
2.1 抓粉丝就是抓效益
需要有足够的粉丝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人气是微博营销的基础。在微博中,粉丝就是一切,有粉丝就有影响力,有粉丝就有话语权。名人在任何时候总是能迅速被大众挖出来并紧紧追随,同样,名企也相应能够获得较好的关注。一般的企业若要获得更多粉丝,则需要多花很多心思。各种线上有奖活动无疑是吸引粉丝们的有效办法。有奖活动能在短期内迅速有效地提升企业官方微博的知名度,增加粉丝数量,但是形式过于简单。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粉丝团之后,就该换花样玩玩了,因为现在是到了建立粉丝忠诚度的关键时候了。很多微博通过有特色的信息分享,如笑话分享、创意分享、实用信息分享等方式持续争取粉丝的关注。
2.2 平民化口味
由于微博具备全天候24小时、一对一、一对多、即时性等多种服务特性,所以微博为企业客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微博可谓是服务型企业笼络人心的最佳阵地。服务型企业在进入微博时,往往在第一时间就建立一个客服账号。这个微博客服,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可以做到售前咨询调研、售后用户体验调查及即时咨询;客服账号可快速响应一对一的个人咨询需求;针对较为普遍的问题,还可以以广播的形式公告大众。
2.3 微博营销树立品牌
纵观当今经营比较成功的企业微博,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让品牌放下硬邦邦的身段,摈弃过往冷冰冰的形象。用人性化的语言在与“粉丝”们进行着人际沟通的企业微博。微博不仅是以一种告知性手段来塑造品牌,而是通过互动来构建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身份认证、情谊归属,甚至是精神归属感。品牌的营销和塑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在微博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地通过内容的推送与消费者进行关系互动,在点滴间塑造品牌。
参考文献
[1]Sandy Carter.营销2.0最佳实践——网络营销时代的 ANGELS 制胜法则[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