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网络群体极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社会参与;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61-03

一、引 言

民粹主义是一个政治学范畴的概念,与精英主义相对,其作为政治话语的核心观点认为平民的利益被国家和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对现存的国家结构的精英人物不信任,主张把平民大众当作唯一决定力量对社会进行政治改革。纵观近年一系列网络公共事件,事件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直到网络舆论的形成,从线上虚拟聚集到线下的活动组织,由于网络社会参与更加强调平民的利益与价值,更加富有草根意识,对社会的现存权威和精英的解构和颠覆更具有冲击,导致网络民粹主义在网络中渲染起一次次的舆论旋风,甚至影响公共事件的发展和结局。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网络的社会参与和网络民粹主义现象已经引起不少社会学、传播学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我国2007年~2016年间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的学术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近十年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期呈现近十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轮廓。

二、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理论取向

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论文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民粹主义”并含“网络”为检索词,年限选择2007年~2016年,共检索到文章99篇,(如表1所示)。

从文献发表的时间和数量来看,最早的研究始于2009年,研究主要集中在2011年以后,2010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仅有4篇,占发表总量的4%。2011年以后,相关研究的论文成持续上升趋势,原因在于2010年以后网络公共事件的频发,网民参与事件的意识和积极性提高,而网络公共事件的不断涌现与影响逾趋扩大,直接为研究提供众多案例,学术界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关注也随之增加。

纵观发表的论文集中在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新闻传播学者们主要从新闻事件媒介呈现入手,探讨具体网络公共事件的话语垄断和网络民粹主义现象的传播机理。政治社会学者们从具体个案出发,以政府治理的角度对网络公共事件民粹化倾向和治理方式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三、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主要议题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概念与特征

至今网络民粹主义的代表性定义主要有下列几种。夏忠敏提出,网络民粹主义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作为网络传播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对现实精英主义的抵抗,也是民粹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延伸[1]。郭中军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即电子民粹主义,是新型的民粹主义,它的形成以互联网为媒介,互联网则成为政治参与的形式以及政治动员的工具[2]。陈尧认为网络民粹主义是由反权威、反精英的网络批判现实主义和反全球化、反西方极端排外网络民族主义两种力量所构成[3]。网络民粹主义的定义国内并没有形成统一,但对于其内涵主要集中在政治参与和动员的工具、现实民粹主义思潮的延展和极端的民族主义三个本质取向。

网络民粹主义是“网络+民粹主义”的一种融合,与传统民粹主义仍然有着密切联系。不过陈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并非民粹主义进化的产物,其内涵并未变化,变化的只是其产生和存在的空间与形式[4]。陈尧通过对传统民粹主义与网络民粹主义进行对比发现,网络民粹主义不同于传统民粹主义的是其明显的非核心性,突破了地域限制而具有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特点,参与更为彻底、直接[3]。曹建萍认为,网络民粹主义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价值诉求在主体的平民性、直接民主的表象形式、话语强占的语言形式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集中爆发的行为方式等方面。[5]陈虹认为就本质而言,网络民粹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平民化性质的思潮或运动,具有诸如虚拟现实性、人民至上性、直接参与性、群体极化性、话语霸权性等特征[6]。

(二)网络民粹主义的基本表现和脉络方面

当网络给予了传统民粹主义新的栖息地,网络民粹主义也延展出新的表现和脉络。

李良荣、徐晓东指出,网络民粹主义最为典型表现形式为“二元对立”,即在民众和精英之间,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反对专家、反对权威甚至反对知识分子、反对知识的一种“反智”色彩[7]。反对权威,反对精英的同时,也更加扎根于平民和底层。陶文昭则表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与一般的民粹主义相似,都强调平民性,它理所当然地反对或批判与之相对立的权威和精英,而诸如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权威或精英阶层的代表,自然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主要抨击对象[8]。孟威认为,民粹主义表现出对峙精英,挑战既有的权力结构,极化民意权威,激起群体对立,其在网络的表现更加影响了公民参与[9]。陈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集中表现为非理性和简单化,并且来势凶猛,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在则是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掌握的话语霸权,也就是话语强占[10]。谭毅认为网络民粹主义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有造谣和传谣、盲目转发和崇信、人肉搜索和精英敌视等,刻意制造官民对立形成群体极化[11]。郭小安、雷闪闪从网络民粹主义在叙事方式探讨其具体表现,认为期具有底层、哄客和对抗三种叙事方式:利用“弱者的武器”来美化弱者、仇视精英,形成一种“安抚弱者,打击强者”的舆论氛围,从而达到底层叙事的效果;通过戏谑化的表达,使事件敏感化、娱乐化,进而形成话语垄断,这是哄客叙事;通过人肉搜索、建构和传播谣言、动员造势等手段虚构事实与身份建构,企图使普通的纠纷渲染变成规模性的,这是对抗叙事[12]。另外申亚萍也认为,民粹主义在互联网的寄居的形式复杂多样,主要有与民族主义融合的网络民族民粹主义、以舆论监督为代表的网络政治民粹主义和与娱乐主义结合的网络文化民粹主义[13]。

(三)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方面

互联网络为民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空间,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肆意妄为,产生很大影响。国内学者也纷纷探讨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了解其根源,以期针对性的进行治理改善。叶金品以“杭州飙车案”为个案研究,认为民粹主义思潮在互联网盛行,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有其社会根源――社会平民群体对精英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对抗心理[14]。石义彬、王君玲也通过对“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网络事件的分析,指出社会各阶层间以及各地域间的矛盾、贫富差距的增大、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与对立造成了国内矛盾交织并激化,网民需要一个渠道去得到表达和释放,这个过程中众多网络公共事件就将出现民粹主义现象[15]。也有学者认为产生网络事件民粹化现象也有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陈龙指出网络给民众提供了一个释放的空间,网民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纾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不满情绪,从而导致了传播的非理性化,网络草根传播的民粹化的心理根源是“力比多”释放带来的[16]。赖风、宋振超则认为精英和权威代表是强势阶层和群体,但在互联网中的他们却成为“弱者”,网民却与现实弱势地位相反,具有了舆论赋予的针对精英阶层的“弱者的武器”――话语霸权[17]。

近年来,网络公共事件的民粹化现象愈来愈频繁出现,给社会生活、网络环境和政府治理带来巨大影响。王德余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网络民粹主义关注弱势群体和平民,为他们提供了更自由的话语空间,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但它也包含了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对社会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8]。陈尧认为,由于网络民粹主义利用极端偏激的话语非理性地描述和评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敏感问题和矛盾,加剧了精英与平民阶层的紧张情绪,甚至激化了二者之间的敌对,地频繁发生也推动了现实民粹主义社会运动的形成[3]。刘强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造成的负面效应体现在国际和国内层面:国际层面可能会导致新的宗教和民族冲突,影响世界安全和稳定;国内层面讲造成社会不同阶层的对抗和社会疏离,导致社会认知的偏执和非理性化,致使干扰政府的管理和政策的选择[19]。

(四)网络民粹主义的规避与治理方面

网络民粹主义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容轻视,国家、政府和社会都应审慎处理,积极引导。田婧认为,我们应该理性客观辩证的对待网络民粹主义这把双刃剑,在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夸大其负面效应和将其妖魔化的同时,也不能对其产生崇拜和依赖,更不能利用民粹主义的动员策略来控制舆论[20]。林伯海、石立春表示,中国应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化解“问题中国”的根源问题,通过改善民生与保障民权结合的方式,消除民粹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引导,提高法治化水平,使其负面效应消解[21]。李金龙、欧阳果华则从国家政策制定的角度提出,网络民粹主义在我国转型过程中难以根除,需要通过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建设法治体系、培育现代化公民、培养理性文化等方式,在长期的政策制定实践中实现对网络民粹主义的规范驯导[22]。丛日云也表示,在公民意识已经觉醒的今天,需要开放其他公民参与的领域,让公民在参与中学会参与;开放教育,使网民受到健康的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负责任的公民[23]。赵智敏、马逸飞指出,可以通过对信息流的控制,引导影响流和对网络热点事件中的噪音流加以消除的等手段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24]。武文霞、李春雷则认为应该对网络进行“舆论松绑”,提升广大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媒体的专业主义精神,促进政府宣传等各部门的网络化(新媒体化)的建构。而陶鹏则认为治理网络民粹主义应该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良性互动,通过建构高质量的网络生态文明、健全网络监督体系等途径规制和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效应,实现网络与现实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25]。

四、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纵观已有的研究,虽不乏亮点,但总体上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已有学术论文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为单一。目前的成果大多着眼于从单一视角对个别事件、议题的浅层分析和描述,鲜有从宏观角度系统化地对网络民粹主义进行梳理。而只有以宏观与微观视野综合对网络民粹主义予以规整和梳理,才能更好地对网络民粹主义问题辅以规避路径的考量;其次,对网络民粹主义规制问题的深入探讨略显不足。以往的大多针对网络民粹主义来源和原因进行阐释和讨论,而对于其形成和传播机制、规避策略的探讨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网络民粹主义就本质而言仍是民粹主义,依托网络媒介的推动,具备了不同于传统民粹主义特点的新特点,因此对其形成和传播机制探讨对于规制路径的提出应该更加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夏忠敏.“东莞扫黄风暴”中的网络民粹主义传播实践[J].当代传播,2014(4):51-52

[2] 郭中军.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来袭[J]. 社会观察,2009(12):19-21.

[3] 陈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则聚到社会运动[J].学术月刊,2011(6):24-29.

[4] 陈龙.网络民粹主义潜流的栖居空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新动向[J].人民论坛,2013(6):68-69.

[5] 曹建萍.网络民粹主义本质特征及其价值诉求的消解[J].人民论坛,2014(35):185-187.

[6] 陈虹.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政治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9-20+56.

[7] 李良荣,徐晓东.互联网与民粹主义流行――新传播革命系列研究之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5):26-29.

[8] 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J].探索与争鸣,2009(5):46-49.

[9] 孟威.民粹主义的网络喧嚣[J].人民论坛,2016(3):38-41.

[10] 陈龙.话语强占: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1(10):16-21.

[11] 谭毅.青年网民的网络民粹主义行为:原因、表现及管控[J].青年探索,2014(6):90-93.

[12] 郭小安,雷闪闪.网络民粹主义三种叙事方式及其反思[J].理论探索,2015(5):65-69.

[13] 申亚萍.网络舆论中民粹主义倾向浅析[J].新闻世界,2013(3):81-82.

[14] 叶金品.浅析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现象――以“杭州飙车案”为例[J].新闻世界,2013(5):161-162.

[15] 王君玲,石义彬.网络事件中的民粹主义现象分析――以“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9(4):92-95.

[16] 陈龙.Web2.0时代“草根传播”的民粹主义倾向[J].国际新闻界,2009(8):76-80.

[17] 赖风,宋振超.网络民粹主义与网络舆论引导[J].学理论,2010(35):23-24.

[18] 王德余.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分析[D].安徽大学,2012.

[19] 刘强.网络民粹主义国际与国内危害[J].人民论坛,2016 (13):34-36.

[20] 田婧.网络舆论表达中的民粹主义倾向[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1] 林伯海,石立春.新世纪以来网络民粹主义及其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14(5):38-42.

[22] 李金龙,欧阳果华.驯导网络民粹主义:我国政策制定中的长期性难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4(2):74-78

[23] 丛日云.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表现与出路[J].人民论坛,2014(4):54-56.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学习共同体;网络道德;价值

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是网络学习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网络的广联性使学习者的学习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共同体已经渗入到教育这片领地,它突破了空间、身份、年龄等的限制,涉及面非常广,所以在网络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应重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并将其作为一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载体加以利用。

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界定及其特征

1.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共同体”(community)-词最初源于德国学者滕尼斯(F-J·Tonnies)采用的德文”gemeinsehaft”,原义指共同的生活。滕尼斯认为用忠诚的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结构来界定“共同体”是最恰当的,因为他发现个人在共同体中会形成更强有力的、结合更紧密的关系。

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形成了“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的概念。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虚拟的学习者组织,一个产生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他们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换信息,一起就相同的学习目标和兴趣进行协作地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该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支持性的电子联系方式进行联系,当他们分享共同的学习目标,兴趣和评价,荣辱与共地协作交流共同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时网络学习共同体就产生了。

2.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1)交流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性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就是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加速和强化了这一进程。开放性的网络造就开放性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2)时空的超越性

网络文化的传播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超越。它既可以课堂作为空间,也可以更广阔的社会场合作为空间;既可以利用课内时间,也可以延伸到课余与假日时间。超时空的教学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非常灵活而富有魅力的方式。

(3)操作者的交互性

网络的本质特征是交流和传播。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在信息交流中能够实时交互。传统媒介(除电话以外)的传播都是单向的,网络传播则可以是双向的、多方面的、大范围的实时交流。

(4)传输的高效性

它不同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其他文化所采取的缓慢传输、逐渐积淀的方式,它的发展速度之快是令人震惊的。其迅速崛起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具有高速度、高效率传输和发展的特征,它能借助网络技术,跨越各种障碍,瞬间生成,瞬间传播。

目前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种,如电子邮件、新闻组、BBS、MOO(Mud,objectOriented)、QQ群和BLOG等。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特征及其所隐含的德育因素

网络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是追求学习的集合体,更是一个追求、分享共同价值和更大的共同的“善”的教育的集合体,是一种具有深刻人文教育意义的人群聚集方式和教育生活方式。从古希腊沿袭下来的共同体文化,就把共同体作为一个情感的、道德的、价值共享的、追求共同的“善”的人类之间的一种生活、思想、精神与灵性的联结方式。杜威认为,共同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人们同处一地,而是因为大家具有彼此互通的信仰、目的、意识和感情。可见网络学习共同体所具有的特征又决定了其隐含有德育因素。

1.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规范群体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网络学习共同体所具有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就是一种这样的环境,只不过这种环境是以基于网络的虚拟环境。

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是建立具有凝聚力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身的个性文化价值体系,群体中每个成员的思想、意志、观念都要经历个体内化、社会认同等过程,并逐步形成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体价值观规范着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成为共同体中的个体借以评价自己的标准和原则的出发点,从而以共同体的价值标准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对自己行为中不符合共同体价值标准的部分做出调整以适应群体的要求,从而使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他个人的价值观念。这种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是学习共同体的粘合剂,它对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强烈的感召作用和凝聚作用。共同体的文化主要起着规范作用。如果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坚持把认同共同体文化规范的行为称之为是正当,并加以奖赏;把排斥、违同同体文化规范的行为称之为越轨,并加以处罚,那么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对共同体成员个体行为的规范作用和调节作用。

2.深度的资源共享以及归属感、认同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有利于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学习者可从助学者、学习伙伴和通过在线资源获得大量的知识性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解决学习者的疑惑。在与助学者和学习伙伴的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促进他们进一步反思和重组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路。同时学习共同体的存在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的需要。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上述特征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我们可以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将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要求渗透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在求知的过程中得到良性的发展。同时对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做出评判,表明爱好和憎恶的态度,促进和强化学习共同体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形成具有“育人和求知”相整合为特征网络学习共同体,从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3.认知工具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高度的交互性,有利于大德育环境的构建

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出现许多新的学习方式,如通过论坛进行离线协商讨论,通过网络会议进行在线演讲,通过协作软件进行在线协同编纂电子书籍,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纯个别化学习转变为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认知工具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有BBS、新闻组、电子邮件、视频会议、语音会议、群件系统等。在网路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利用众多的认知工具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在这种高度的交互中,可以体现出学习者本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大德育环境体系的建构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在实现人生价值方面,存在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矛盾。高校德育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但是广大学生在社会上耳闻目睹许多人为了金钱、地位、名利而奔波,忽视集体主义,重视个人主义;家庭教育则重在考虑子女的前途,引导子女在求学、就业等问题上把个人利益摆在首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共同体的高度交互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密切关注群体的思想动态,引导正确的“三观”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大德育环境的构建。

三、从网络道德维度审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受教育者的内心要求。”所以我们应重视网络学习共同体所隐含的德育因素,并从网络道德的维度来审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1.培养责任意识

网络虚拟环境中没有中心,可以匿名。由于“匿名者”自认为不会被追究,责任感就会弱化,不愿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进而就会出现不负责任的言行,言语偏激,甚至歪曲事实氐毁他人。有些人会利用掌握的网络知识,攻击别人电脑,窥探别人隐私,窃取他人账号,利用高科技犯罪。所以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我们应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责任涉及到成员的学习动机和成熟度,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共同体意识”是成员责任的具体体现。网络共同体成员在反思自己知识建构的同时更要反思学习的社会性因素,比如人际关系以及是否对共同体作出了贡献。当成员开始从共同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积极为共同体作出贡献时,责任意识便形成了。在一个社会团体中,只有使成员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并感受到团队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才会使共同体成员自然地形成共同体意识。因此,赋予共同体成员以身份和职责,使他们在共同体学习中担当被公认的社会角色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2.防止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人们之间的沟通可以突破时空的障碍而进行,然而实际运作情况却与人们的预期出现了偏差。由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人们在接触信息和建立联系时会体现处一定的偏好,根据最初或原始共同兴趣或倾向,人们通过排外性的群体讨论和交流,反而将群体引向极端和狭隘的方向,结果局限了群体和每个个体的视野。这种交流方式使得网民以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聚集,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

所以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我们密切注意学习共同体的极化程度,及时准确的把握学习共同体的舆论动向,对于由群体极化造成的不良情绪以及破坏社会稳定的舆论进行了网上疏导,对于具有离间作用的、易造成严重群体极化的、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言论予以有力驳斥和回击,从源头上防止网络群体极化的发展和漫延。例如,建立精干的专家级助学者或者请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在网上多发表具有专家水平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群体中的影响力,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适时的评论。

第3篇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刘长敏。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马晓河。关于区域性灾害危机管理的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李君如。危机治理与社会和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7]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丁元竹。问责性、绩效与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9]苏丽文着。董关鹏译。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李普曼着。阎克文等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

[2]许南,周实。从7·23温州动车事故看我国行政问责制度[J].沈阳干部学刊,2012,(3):39~41

[3]林莉。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竞争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2,(12):39~40

[4]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记者,2005,(2):18~23

[5]吴志敏,郭文亮。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2,(6):27~31

[6]赵志立。新闻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传播,2011,(2):4~6

[7]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5,(1):35~40

[8]周春燕。基于电子政务条件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5~128

[9]刘俊。新媒体之我见[J].广告大观,2009,(6):26~27

[10]梁莹。危机公关和政府形象[J].社会,2011,(8):38~40

[11]李小翠,唐俊。新媒体:在关注和热议中前行[J].新闻记者,2009,(3):22~24

[12]邱楷。从瓮安事件看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24~27

[13]刘澎。浅议企业的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4~18

[14]王忠国。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分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19~21

[15]唐正繁。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11,(6):15~18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刘首兵。我国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2,(3):25~27

[2]石英华。转轨时期的公共危机与政府管理[J].财政研究,2012,(8):16~20

[3]李正国。危机公关、媒体角色与国家形象的修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11~15

[4]张传芹,方磊,张文卿。构建信息化时代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理论架构[J].科学学研究,2004,(1):54~59

[5]龚伟。网络群体极化倾向的引导规避[J].网络传播,2011,(4):123~128

[6]黄宏。试论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及控制[J].新闻记者,2010,(5):25~18

[7]吴玉宗。论加强政府公共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2010,(6):31~36

[8]姜进章,谢晶,王方群。浅论转型环境下政府的媒体宣传策略[J].江汉论坛,2011,(5):14~19

[9]李华荣。哲学视野中的公共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9):29~32

[10]徐和建。正确舆论是妥善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方向盘"[J].新闻与写作,2011,(10):17~21

[1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J].中国软科学,2012,(4):30~32

[12]孙多勇,鲁洋。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4,(4):14~18

[13]王丽平,刘大鹏。开展互联网上典情控制的方针、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6,(2):5~9

第4篇

一、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特点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主流校园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学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学生主流文化的必要补充。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基于中学生这个身份以及相关年龄段而自发形成的、具有同层次传染力的一种社会意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逆反性,同时其本身也是社会化中的一个必然过程。[2]该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呈现出一种多极化状态,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然而究其发展本质,无外乎以下几种特点。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

中学校园中的群体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自发性的,并没有涉及相关规章制度,而是基于某一共同特征或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3]对于学校主流文化来说,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未必具有组织和章程的约束,更多的是一种年龄特性。一般情况下,学校对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采取支持、引导和深化,而对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会予以处罚、解散或者转向引导等处理。群体亚文化成员本身的身份是多重的,很大一部分成员既是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一员,而又在群体亚文化氛围中表现活跃,其非正式的形式不只表现在某一个方面上。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相对性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向往程度可将群体亚文化划分为现象群体亚文化和榜样群体亚文化,现象群体亚文化是实质性的存在,而榜样群体亚文化则是指成员的追求目标。[4]现实生活中榜样群体亚文化并不存在,而现象群体亚文化中由于成员的心理状况不同,对该文化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一部分群体成员可能会按照榜样群体亚文化的要求主动规范自己,并向目标文化靠拢,而也有一部分人则会因为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心理转向,从而离开这一亚文化集群,而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升学等原因,会有一大部分人退出该集群,同时又有另一部分人补充进入。由此可见,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流动的、相对的文化形式。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不可控性

中学生受群体亚文化影响是一种必然性的选择,这种影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而导致该文化产生的因素是不可控的也是无法阻止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而且由于处于青春期,逆反心较强,在接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某一种群体亚文化中去。[5]很大一部分人进入该文化集群中并非是自主选择的,而是由于心理因素和境遇的相同才加入亚文化集群。经过家庭和学校的干预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转向,进入者会出现文化偏移,但是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是中学生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不可逆转的。

4.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稳定文化

在具体的文化表现上,中学生对群体亚文化的兴趣倾向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但缺乏常规的规章制度约束。这种文化是不稳定的,甚至在某些时候,群体亚文化受众可能出现朝入晚出的情况,受众之间尽管交往密切,但是这种交往的程度并不深,一旦发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冲突,就会解散或者离心。[6]群体亚文化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并非是一个稳定、平衡的组织,而是在不断地重新组合,重复地进行建设与破坏,在这过程中,除了中学生本身的心理变化,外部条件的改变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成员不稳定、成员心理不稳定以及组织形式的不稳定导致整个文化现象的不稳定性。

5.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可以产生强烈的共情心

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感受、情感和境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受众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由于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集群,没有他人的安排和主流文化群体组织的承认,其高度的共性表露无遗。在很多时候可以被称为是共情心,这种共情心在该群体遭到禁止、破坏以及被要求解散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其向心力非常强大,这也提醒外部干预者应该顺势而行,给予正确的指导,在一定情况下要理解成员行为,认可成员行动,并给予帮助,从而促使该群体能够正确地处理日常事务,让群体成员得到锻炼,同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导向作用。

二、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面影响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如果能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个人在12~16岁期间是心理健康培养的重点时期,在这个培养过程中,人所处的环境、遭受的境遇以及个人爱好对心理健康导向有着重要的作用。[7]中学生正好处于这一年龄段,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跟环境、遭遇和个人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

1.积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延展与警示功能。群体亚文化可以为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新的内容及发展空间,心理健康培养可以借鉴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形式而变得丰富多彩。尽管当代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在某些领域表现出叛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对主流文化,但是主流文化却可以通过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依靠电视、网络等宣传,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偏离和抗拒,也可以让我们反思文化体制与教育体制的不足,能够警示我们关注主流文化的缺点,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文化。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中介与补充作用。群体亚文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中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中介作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补充作用。中学生处于竞争和竞赛的快节奏生活当中,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缓解压力,必然会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面对社会的一种思考和探索,也是一种精神诉求。追求独立的生命体验以及生活感悟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通过兴趣爱好、追求合作和获得信任,中学生才能逐渐成长起来,由于这些东西并不是家庭与学校可以全部提供的,而在群体亚文化当中,中学生却能获得这一部分的成长经验。[8]这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补充。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启示作用。群体亚文化让中学生拥有归属感,能让中学生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与潜力,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非常渴望获得群体的认可和尊重,而这在亚文化群体中可以获得。人本身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和动机,让群体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中学生在该年龄段的精神指引。

2.消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灌输有抵制作用。群体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疏离,反权威的文化态度、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感官刺激的追求让中学生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产生抗拒心理。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以及颠覆权威的心态对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影响很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价值观是权威性、经典性的,由于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心理共鸣的忽视,青少年难以接受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谈不上出现心灵共鸣,因此产生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使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我约束。群体亚文化显得轻松愉快,但是其恶搞化、戏谑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使得青少年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性、逻辑性的理解。[9]由于长期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中学生更愿意接受轻松愉快的思想形式,却缺乏判断这些思想有用与否的基本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发挥有效性。过于依赖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事物,而不肯埋头苦读,更没有了实干精神,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三、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从大局出发,努力把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以及心理变化,积极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统一。[10]

1.树立多元文化观,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就应该树立多元的文化观。一些家长与教师尽管自身也经历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熏陶,但是在面对自己的学生、孩子时,却大力打压他们对群体亚文化的认同,并采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得孩子不但没有解决群体亚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反而还要遭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形成叛逆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不利的。[11]正确的作法是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引导,最终实现孩子的有效社会化。

2.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群体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接轨

学生文化是一种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学生不断濡化和涵化的过程。在各种文化并存的现实基础上,家庭与学校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包容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存在,譬如在中学生兴趣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上,家庭和学校应该给予支持,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为中学生通过兴趣获得社会经验提供有利的基础。再如中学生喜欢网络、电视、流行歌曲、崇拜偶像等,家庭与学校首先应该给予理解,其次给予积极的引导,对那些不健康的文化因素应该给予适当的提醒和教育,但是对那些能够促进孩子发展,孩子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则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很多时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应该脱离“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二元思维模式,更应该摆脱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充分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让中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变成一件积极主动的事情。

3.加强主流文化的渗透功能,建立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维特海默认为:“没有一种文化是严密而没有边界的,文化间的相互渗透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12]中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接受各种文化的信息,然而过于明显的文化灌输则会让中学生感到迷惘,教育本身应该培养人的自我界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的目的是全面促进人的社会化,而不是死板的知识灌输。在中学校园中,主流文化往往是以一种强硬的姿态,强行灌输给中学生,而这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不易于接受的,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将主流文化“隐形化”,通过不那么明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抵抗心理。譬如通过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等形式,给予学生探索主流文化的机会与平台,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4.消除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纠正中学生错误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中有一部分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要规避这些影响就必须有所作为。一应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升中学生的法治修养,使其能够自觉地依法律己、依法做人。二应调整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式,及时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三应开展性教育,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有着懵懂的认知,开展性教育,可以解决许多不必要的尴尬,更可能避免一些过失和犯罪。四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中学生是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规范网络知识,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培育中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只有通过这些手段,才能逐渐消除消极群体亚文化的影响力。

四、结语

个人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智力和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中学生也必然经受群体亚文化的洗礼,为了保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任务中来,通过长期有效的科学方法,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和坤.论从亚文化视角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战略.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常永才.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中国民族教育,2006(Z1).

[3]刘寿堂.从亚文化的视角解读青少年犯罪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4] 赖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

[5] 董小苹.外来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青年研究,2001(11).

[6] 李庆广.“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河南社会科学,2007(6).

[7] 黄生鹏,陈刚.论青少年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学术论坛,2002(6).

[8] 钟一彪.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当代青年研究,2007(1).

[9] 陈中印.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亚文化.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2004(2).

[10] 杨楠.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学术论坛,2005(8).

第5篇

[论文摘要]:在中国加速城市化时期,国际化城市空间同时出现蔓延与极化两种发展趋向。政府主导的单一功能区开发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了城市化与郊区化的先导力量,市场主导的房地产以及大型项目填充了交通道路之间的剩余空间,造就了土地空间蛙跳式开发与低效率利用,导致了城市蔓延。同时,国际化城市集中了周边经济区域人力资本含量最高的服务行业,并把其聚集到交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区。中心城区集聚了大量的财富、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它试图通过城市空间极化的方式融入全球性流动空间。这样,在城市化与郊区化并行的条件下,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变化兼具有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城市空间变化特征:一方面,中心城区不断地集聚财富、科技与人力资本,保持着繁华繁荣;另一方面,郊区在不断向外围猛烈发展。蔓延与极化是城市空间扩张缺乏制度性结构支撑造成的空间失序现象,两者是同一个实质问题的两个外在表现而已。限制国际化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分解拥挤成一个团块的城市空间,构建大集中、小分散与相对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是提高城市能级与向全球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开始步入城市化加速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以城市为轴心的阶段。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不再停留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层次上,而是向着更高的“全球城市”方向发展。由于“全球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是全球经济管理中心与控制中心,是协调全球经济生产的重要节点与专业化服务生产基地,所以国内许多城市都以此为发展目标,特别是在中国区域性城市体系中居于首位的城市(即“首位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都制定了国际化战略,试图通过站在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连结通道上发展城市经济,在城市竞争之中获得优先发展,取得优势地位。这样一来,以“全球城市”为发展目标,同时其经济与社会不断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中国“国际化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市等)在地区性“首位城市”作用与国际化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其发展空间就发生了较大变化。然而,中国“国际化城市”的发展与“全球城市”在城市空间均衡化方面的发展趋势是大不相同的。中国“国际化城市”的空间变化兼具有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城市空间的特征:一方面,中心城区不断地集聚财富、科技与人力资本,保持着繁华繁荣,成为增长极;另一方面,郊区也在不断向外围拓展,造成了城市蔓延,最终使城市产生圈层式城市空间结构。而城市空间无论是蔓延还是极化,都不利于城市居民的居住、工作、交通与游憩,不利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

“城市蔓延(无论是城市的蔓延还是郊区的蔓延)是城市化的一种形式,它的特征是跳跃式开发、商业走廊、低密度、土地使用功能分离、私家车在交通上的主导地位和最小公共空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蔓延起源于工业革命,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改革和第一代现代郊区建设。到20世纪后期,城市蔓延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城市郊区发展的典型形式。以“广亩城市”观点为代表的主张城市空间分散理论为城市蔓延提供了理论支持。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城市蔓延问题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在经济发展进入较高阶段才出现的城市空间问题,是福特制生产方式得到推广、居民真实收入达到高水平、汽车普及化和交通成本下降的郊区化产物。它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强调市场和消费者主权的国家居民寻找充足阳光与新鲜空气、追求更好生活质量的负面产物,也是困扰美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途径

在中国国际化城市,城市蔓延问题已经出现,并正在逐渐成为较为严重的城市空间问题。中国与美国的城市蔓延具有不同的特征、方式和途径。美国城市蔓延侧重于“交通导向”,星状蔓延是其主要特征,是居住先行与市场主导的模式。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侧重于“土地导向”,是城市边缘“摊大饼”式蔓延。在中国,政府主导下以单一功能区、道路基础设施与项目开发构成了城市化与郊区化的先导力量,市场主导下的房地产以及大型单一功能项目开发则填充了交通道路之间的剩余空间,造就了城市边缘空间低密度开发与低效率利用,导致了城市蔓延。中心城区的改造与变迁、城市边缘空间跳跃式和破碎化开发,使得城市近郊向外围猛烈发展、城市远郊呈现板块化发展,导致了城市过分消耗土地,形成了圈层式与蔓延式的空间结构。

“每一个连续式的同心环开发模式只能在短期内奏效。即使这种规律并不是人为的,但开发资金及建筑技术却已经投向了那些寿命较短的建筑产品。”近二十年来,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纽约、东京与伦敦在工业化时期城市空间扩张速度。上海城市建成区增长了两倍,北京城市建成区增长了近两倍。如此强劲与快速的城市空间扩张,必然威胁到城市周边自然区域与传统社会结构的生存与发展,必然造成城市外围快速衰败与颓废。这种蔓延式的城市空间扩张,不仅远离了全球城市共有的多心多核与相对均衡化的空间结构特征,也远离了城市国际化所必须拥有的空间载体结构形式。

首先,单一功能区开发可以说是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的重要途径,它包括形形的开发区或产业区建设等。由于许多城市的开发区或产业区直接植入农村或郊区,不仅不能与周边区域形成分工与协作关系,而且直接威胁到周边居民区的正常居住以及功能区的正常生产。在城市郊区,城区各个组成部分互不协调,构不成配套关系,混合使用的土地并不多见。许多开发区或产业区并不具备城市的综合功能,导致开发区与中心城区交通量居高不下。在大型单一用途城市功能区,经常可以见到萧条现象,这也印证了那些认为大型单一用途项目犹如炸弹破坏城市生命力的观点。

其次,低密度的居住区(如别墅群)、设计简陋的拆迁安置区是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的又一途径。许多低密度居住区或者拆迁安置区占据了较为珍贵的城市近郊区空间,简单地在城市边缘地带呈方格状排列。许多郊区建筑只有单层或单体,或是由6—8层的楼房呈方格状排开,不仅对于居民生活起居极不方便,而且也无美观与设计价值,更没有文化培育与涵养功能。这些居住模式过分消耗土地,过分依赖汽车,却不能对城市创新与文化培育有任何促进作用。低密度与简单化必然威胁到城市的生命。由于土地低密度开发与简单化利用,城市居民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被大幅度削减,城市化意义被降低至最小,城市可能被泛化为农村。

最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的途径之一。在人口城市化与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状况下,城市交通量大幅度增加。为缓解交通拥挤与堵塞紧张状况,城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轨道、高速公路和公路建设,造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长,从而占据了大量的土地面积。然而,尽管交通道路面积大幅度增加,但是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仍然有增无减。中国国际化城市在交通供需关系处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指望供给能够满足需求。然而,根据“当斯定律”(Downs Law),在政府对城市交通不进行有效管制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即城市道路建设是不可能满足需求的。交通基础设施增加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而且由于交通量增加造成了交通时间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的形成机制

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城市空间蔓延形成机制的关键是土地私有制、市场机制、现代化交通模式、通信技术和法规标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土地私有制和交易市场,城市蔓延不可能出现。同时,没有一个能够服务于这种蔓延式的交通系统,没有汽车和高速公路,蔓延同样不会存在。此外,网络通信技术把空间处于分离状态的人群重新联接起来,促进经济生产的时间和供需平衡,这也是城市蔓延的必要条件。最后,美国的相关法规标准也在促进城市蔓延。

中国国际化城市蔓延形成机制不同于美国的城市蔓延形成机制。从中国内部的层面看,一个城市能够在国内众多的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国际化城市,最重要的条件是它居于全国性或地区性城市体系的首位或顶端,即它是首位城市。首位城市不仅在经济总量与人口数量上具有较大的规模与数量,而且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具有较高的投入,其经济增长速度也较高。同时,国际化城市的中心聚集作用使得国家和周边经济区域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向它聚集。这样,在首位城市发展基础上,城市以国际化战略通过竞争吸引到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国家及其所在经济区域中占有较高比重。

如果从产业结构来看,在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之中,国际化城市通过城市之间竞争并吸引到城市的产业主要是制造业。这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是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主要在于利用中国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同时也在利用中国在生产过程中忽视环境污染成本的法规缺陷。由于国际化城市的制造业产品大量出口到国外,许多城市经济生产形成两头在外的格局,即外贸依存度居高不下。

这种工业化模式,在较为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人民币以固定汇率挂钩美元持续贬值并被长时间低估的状况下,国际化城市进出口总量大幅度地甚至是跳跃式增长。2001—2007年上半期,在全球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条件下,中国国际化城市出口行业一直保持有利可图的状态,并以出口量的增大带动企业利润总额增长。除了北京是中国首都较为特殊之外,制造业在国际化城市的产业结构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长江三角洲首位城市上海市为例,上海制造业比重在长江三角洲二十五个城市是最低的。但是,从上海近二十年发展过程来看,制造业比重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线性趋势处于平行状态,制造业在上海经济结构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外贸依存度在160%以上。这意味着,有较多的资源与生产要素集中流向出口性制造业。在国际产品相对价格保持一定的条件下,更多的某种生产要素流向制造业意味着更低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也就是更低的工资、租金或利率。不断膨胀的进出口数量促使城市经济生产对厂房、公路、铁路和海港基础设施需求不断升级,即对土地空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在扩大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同时,也抑制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但没有削减中国原有的二元化经济增长模式,反而强化了原有的二元化特征,并且形成自我累积因果循环效应。

这种对土地的渴求在土地国有或集体所有的条件下,城市政府很容易通过扩大土地空间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获得财政收入,导致城市郊区猛烈发展。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城市土地成为投机性商品,不但成为私人谋取暴利的媒介,而且成为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城市政府竞争、外资驱动、低端制造与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使工业化成为城市空间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所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国际化城市,既是制造业比重较高的城市,也是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同时也是城市空间扩张速度较快的城市。这样的城市空间扩张在中国相关制度约束不到位的条件下,必然演变成为城市蔓延。现存中国制度有效供给短缺也是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的重要成因。

(三)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的实质与负面影响

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城市蔓延相比较,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具有中国特色的推进方式。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问题主要是城市化偏态发展的结果,当然也是“中国式”郊区化的产物。城市蔓延主要来源于政府对过去生产性城市空间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及发展制造行业的空间需求。市场机制利用政策空隙并填充剩余的城市空间。在城市政府与市场各具特色的作用下,整个城市空间拥挤成为一个团块,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没有自然间隔或缓冲空间。在信息化与汽车普及化的条件下,中国城市蔓延问题更趋于严重。

城市蔓延突出表明,中国城市扩张缺乏制度性结构的支撑。在中国城市化与国际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与社会制度本应起到约束与规范经济增长冲动的作用,使城市化走向有序化与规范化。然而,中国在刚性规定城市增长边界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发展方面较为滞后。生产型税收征缴制度导致城市之间争夺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同构化问题,公共财政制度还没有对城市之间经济增长作补偿的常效机制;土地制度的缺陷使得地租无法成为调节城市空间的杠杆,也使得城市没有增长边界;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畸形的城市空间需求;城市规划制度缺陷使得城市空间边界可有可无。这些制度问题不仅催生“虚假的城市化”(pseudo-urbanization),而且产生城市蔓延问题。

城市蔓延造成居民交通成本增加,并依赖汽车工作与生活,导致能源耗费巨大,环境污染加重;它侵占公共空间,吞噬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影响地下水资源;它扩大城市公共财政支出,增加社会税收负担。同时,城市蔓延也引发经济学意义的公平问题,即产生隐性补贴问题和公共服务事业配置问题。从税收公平原则角度来看,城市蔓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转移支付,大量建设郊区交通道路、医院和中小学校造成的财政投入,实质上是隐性补贴了拥有郊区房产和私家车的社会群体。同时,从社 会学角度来看,城市蔓延会造成社会阶层隔离分化、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城市空间内部结构来看,在城市蔓延状态下,城市的工业空间、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或者相对孤立,或者直接生硬联接。城市边缘区的蛙跳式开发战略使城市内部空间极为不协调,也妨碍城市社会文化发展,抑制城市创新精神。郊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经常处于混乱失序状态,成为滋生疾病与犯罪的温床。

由于城市空间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城市空间只能寻求扩张来解决内在矛盾与冲突。但是,城市蔓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间内部矛盾,城市空间无法通过蔓延的方式满足居民生活与经济生产空间需求,反而因为“摊大饼”的蔓延进一步激化空间结构矛盾与社会冲突,造就新一轮的蔓延,从而形成城市蔓延的恶性循环机制。在国际化城市空间蔓延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许多城市居民和进入城市的农民生活福利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这种现象实质上违背了“城市的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提供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良好设施”的初衷。

二、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城市蔓延造成中心城区的衰弱与颓废,郊区蔓延与城市衰落具有显著的统计相关关系。全球城市郊区过度发展,大量企业转移到郊区,中心城区走向衰落与空洞化。目前全球城市的中心城区正在试图通过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作用,试图成为全球性流动性空间的联结节点以获得重新发展,即“绅士化”(gentrifica-tion)或“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进程。与发达国家全球城市空间发展不同的是,中国国际化城市在郊区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心城区依然是最为繁荣繁华的,其居住人口密度与产业密度远远高于郊区,仍然是全市人口与产业密集度最高的区域。这种空间结构特征赋予了传统“增长极”概念与“核心一外围”理论新的含义,即作为经济增长极,它是空间的一个点,既可以是一座城市,也可以是城市某一组成部分的空间;它不仅拥有城市主导产业的创新功能,而且还具有不可复制的、整体性的功能支持环境。

(一)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形式

虽然中国国际化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进程,城市蔓延问题在不断发展,但是其中心城区的科技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公共服务依然是全市最为丰富的区域。在城市空间内部竞争之中,中心城区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具有郊区无法匹敌的重要性,中心城区是高利润率产业与高收入社会群体的首选之地,并在不断排斥低利润率产业与低收入社会群体。高附加值的产业与财富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与中央商务区。虽然近年来国际化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但是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仍远远高于郊区;中心城区的产业密度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密度都高于郊区;中心城区的综合性功能是郊区所无法比拟的,郊区和开发区必须借助中心城区的综合性功能;中心城区以其不可复制的整体性优势体现了城市化的目的与意义。财富、人力资本与科学技术资源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带来了城市空间极化。

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现象还表现在低收入社会群体特别是外来人口主要滞留在城市边缘区域上。作为全国性或地区性首位城市,中国国际化城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目的地,外来人口的非正式就业构成国际化城市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中心城区生产者服务业所要求的工作技能往往是外来人口无法企及的,外来人口不可能以中心城区的行业作为就业目标。寻找既可以获得低技能的工作机会又可以获得低廉租金的房屋往往是外来人口的主要目标。这样,城市郊区的工业开发区及附件区域成为外来人口理想的栖居地。同时,外来人口的生存与工作需要个人之间的相互协助,在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条件下,同乡籍的农村流动人口便组成了所谓的城市“村庄”。这些城市“村庄”,一般位于在国际化城市边缘区域。

(二)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的形成机制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城市国际化实质上是加入国际经济循环,谋求融入全球性流动空间,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之中的重要节点。如果说全球性流动空间侧重于物质构成,那么,世界城市网络体系是建立在这个物质基础的功能构成。它是由各个单元相互“锁链”(interlock)的体系。构成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具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作为节点层次的城市;第二是作为网络层次的世界经济,它超越于节点网络层次;第三是作为次节点层次的生产者服务业。城市作为节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作为联结内容,它们构成了一种网络。因此,对于国际化城市来讲,如果要成为全球城市,就需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这就必须构建适合服务业发展的空间环境,以求催生服务业并能够吸引外部服务业进驻本市,即让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节点落实到城市的具体空间之中。

尽管中国国际化城市与发达国家的全球城市相比,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知识与人力资本含量较低,但是国际化城市与其周边城市相比较,其服务业发展所包含的知识与人力资本是最高的,城市经济服务化程度也是最高的。这些服务活动落实到城市哪个地方,这取决于那个地方的城市空间能够满足人力资本较高、空间联结度较高服务行业的要求。服务业发展依赖于通达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公共服务供给,依赖于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与良好的周边经营环境。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国际化城市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不应求的条件下,采取集中化的策略把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聚集在中心城区,构建符合世界城市网络体系节点要求的空间环境,形成部分区域性的综合性功能。城市经过一段时间苦心经营,中心城区拥有相对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拥有较为完备的教育、医疗卫生和娱乐设备,其综合功能是郊区无法比拟的,当然也就成为了知识与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最为青睐的地方。

然而,一方面,由于国际化城市知识与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服务业在增加值与就业两方面的比重都还较小,落实到城市空间的服务业活动也就较小;另一方面,以目前国际化城市财政收入状况,也只能把有限的公共财政投入到有限的空间中。这样,具有综合性功能的中心城区特别是中央商务区的空间范围必然是有限的,甚至是较小的,从而决定了国际化城市是单心单核的而不是相对均衡化的城市空间结构。

尽管国际化城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各种形式的开发区、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与新城在城市边缘区不断拉大城市面积,但是中心城区仍旧是城市居住的重点与经济生产的重心,郊区还不具备中心城区同样的综合性功能。由于中心城区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与公共服务,它就成为人口与产业空间竞争的目标。在国际化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产业与居民空间竞争的焦点在于对城市基础设施与优质公共服务的接近与利用上,也就是对中心城区空间的占有与靠近上,因而中 心城区成为平均人口密度与产业密度最高的区域。

不断扩大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是导致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的重要因素。对于高收入社会群体而言,居住在中心城区所获得交通成本节约与居住在郊区所获得清新空气、充足的阳光和宽敞的空间相比较,前者具有更高的权重。相同情况也出现在不同产业对城市空间的占有与争夺上。产业与居住的空间竞争与转移方式既可以通过政府对旧城改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市场方式进行。产业特别是服务业依据其产业利润率,居民主要依据其收入水平争夺城市空间。这样,国际化城市中心城区逐渐聚集了高产业利润率与高收入社会群体,而中低收入群体与低利润率的产业则不断向城市郊区迁移。国际化城市也逐渐出现了空间极化现象。

(三)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的实质与负面影响

中国国际化城市同时存在着城市蔓延与城市空间极化现象,两者实质是同一个内在问题的两个外在表现而已。不同于地理空间的一般极化现象的是,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是人力资本、财富与科技知识的高级生产要素聚集,而不包含普通劳动力的空间聚集。相对于人口在中心城区的集中而言,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是相对较高层次的极化,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国际化城市中心城区在吸收与占有高级的生产要素之后,试图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节点。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现象突出地表明了在资本全球性流动与资本主义世界性生产的条件下,城市为吸引资本所作的努力。在工业化尚未完成而又面临着信息化的任务下,由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总供给不足,城市采取极化策略,即把有限的资源与要素集中在中心城区,以期能够达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低要求,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现象。

在新的国际劳动生产分工条件下,全球化与信息化催生了一种贯穿于全球的世界生产体系。它以全球城市为节点,构筑了一个全球性流动空间。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表现了它试图融入全球性流动空间。然而,由于它试图构建类似于全球城市的服务化空间,它在不断融入全球性流动空间、接近世界经济发展核心地带的时候,却与本市其他空间组成部分的发展距离不断扩大,产生城市的空间间断与脱节现象,即全球性生产与地方性生产的分离。它在试图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却与本经济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渐行渐远,以至强化了二元化的区域经济结构。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表现了它不仅产生更大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也在制造社会隔离与分化。

三、大集中、小分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

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对城市空间形态应是集中还是紧凑之间一直存在着争论。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规划及由此形成的城市形态将是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认识到集中对城市发展的意义。高密度的簇状社区,有助于提高社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自此以后,集中的积极意义逐渐在全球取得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城市化与资源供应变得越来越紧张,主张集中论的观点受到学术界与政界的重视。人们认识到,遏制城市扩张可以缩短交通距离,降低城市交通数量;通过减少利用城市外围空间,城市空间保持一定紧凑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理想形态

在美国城市蔓延较为严重的区域,城市、边缘以及郊区的区别逐渐消失。新型的城市地区缺乏向心结构,以致出现了“逆城市化”概念,即人口分布开始从集中状态向分散状态转变,进入“后都市区时代”(post-metropolitan era)。与早期集中化模式不同的是,城市在蔓延状态下成为一种无定式的结构,它是一种城市星云,这种星云向四面八方扩散,而且在边缘之中还出现了相反意义的中心。分散型的城市空间结构会使城市财政与社会资源趋于枯竭,使得城市居民在路途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相应地减少了用在家庭、教育、娱乐和其他休闲活动上的投入。同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与上学的紧凑发展相比,蔓延的城市空间布局可能会降低社区文化氛围。

从中国资源与人口的比例来看,中国国际化城市必须走紧凑型与集中型的城市空间结构道路。中国的城市化不可能先走美国式的城市蔓延式道路,再进行所谓的“精明增长”,进行空间收缩形成紧凑型的空间结构。那样将付出较大的社会成本与经济代价。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中国国际化城市不可能走如洛杉矶式无边无际、无心无核的结构模式,而应当向集中与紧凑方向发展。

从集中的社会与文化意义来看,人的居住与工作必须集中。人类集中的规模越大,“城市化形为力,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的繁衍为社会创造力”的神奇色彩就越浓厚。集中可以进行信息交流,激发灵感与创造性,使得文化产生并形成。由于集中,原先农村比较稳定的、非组织化的“死”物质发展成为有机生命的可能性变得明显,城市的出现与文明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然而,城市必须在集中的前提下进行分散,即应当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布局。当城市越来越大的时候,每天花费在居住与工作地点之间的来往时间也愈多。由于大部分居民被迫从事这种日常的往返活动,原本城市安宁状态必然受到严重影响,也使城市居民与自然的联系割裂开来。进行分散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使城市居民拥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和新鲜的空气。分散的目标,并不是把居民和他们的活动散布到并恢复到原先的村落状态,更不是把分散变成放任自由的活动,让其演变成为城市蔓延,而是要把中国国际化城市目前那一整块拥挤的空间区域,分解并散布成为若干集中单元,例如郊区中心与卫星城镇等。此外,还要把郊区较为分散的空间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功能集中点。

因此,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是有机集中与有机分散,即大集中、小分散;城市空间不但有心有核,又具有相对均衡化特征。个人的生活与工作应趋于集中,而城市的各种活动则应趋于分散,即有机的分散空间布局模式。城市空间布局的最佳状态是能够把天然美景与人为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把城市的灵动与创新带给农村,把农村的自然与清新带进城市,使人得到解放与充分发展。这样的城市既可以获得经济、社会效果和文化意义,又可以亲近自然。

因此,目前中国国际化城市必须分散中心城区过于集中的产业与居住人口,同时提高郊区集中度,提高郊区的产业密度与居住密度,扼制郊区不断向外扩张的势头,构建带有硬约束性的城市区域,防止城市区域无限制地对外扩张。简而言之,既以集中为主要目标,分散现有的集中,集中现有的分散,实现城市空间相对均衡化发展。

(二)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扩张的有序化

空间的有秩序状态,始终优于混乱状态。对于中国国际化城市而言,城市空间变化无论是朝着集 中或分散的方向发展,首先必须处于有序状态。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的蔓延与极化问题,首先是空间失序发展造成的问题,它是城市空间扩张缺乏制度性结构支撑造成空间布局的混乱。由于混乱与无序,城市空间既有过于集中问题又有过于分散问题,即中心城区过于集中,而郊区过于分散。中心城区与郊区的产业密度与居住密度存在着明显的间断现象。这种城市空间布局一方面过分消耗土地与资源,另一方面导致贫富分居,造成社会分离与分裂固化。因此,中国国际化城市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秩序问题,即为初级阶段的制度问题。目前中国在规范城市空间发展的制度存在较多滞后或不合理现象,导致了城市空间呈现无序与混乱扩张态势。

因此,中国国际化城市应当构建一套有效的规范与制度约束、限制和规范城市空间扩张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一是改革中国土地制度,促使地租成为调节城市空间秩序的重要杠杆,通过建设有效的土地法规体系,规范经济与社会空间,促进空间有序转型和转化,这里特别是要防止土地成为城市政府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财政收入的媒介。二是构建符合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城市发展法或城市规划法,可以借用建立城市绿化带和法规形式控制城市无节制蔓延,促进中心城区形成合理密度的人口与产业分布。三是构建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以利于城市化有序进行。四是改革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把流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城镇与农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融入当地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建构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社会与现代社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城市社会微观基础,以利于流动人口完全城市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五是构建合理的社会收入再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和汇率制度,这也是促进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方面。

(三)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扩张速度的合理化

控制城市蔓延、促进城市空间扩张有序化的核心步骤在于加快制度建设,首先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降低城市空间扩张速度,促进国际化城市空间扩张速度的合理化。由于社会与政府取得一致并制定相关法律与制度框架需要一个过程,全面构建适合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央与地方法规体系需要较长的时间,而过于快速的城市空间扩张使得立法与制度构建跟不上空间变化步伐,也使传统上约束城市空间的社会与文化结构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所以,要降低国际化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就必须着手转变国际化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其外资拉动、低端制造与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降低制造业比重,降低外资依存度,减少经济对外依赖度,消除城市政府的GDP与财政收入增长冲动。国际化城市应当立足于内需,切实提高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形成自我良性循环的产业体系。

第6篇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系统;空间结构

1 西方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英国的霍华德(E. Howard ,1898)最早从城市群体角度进行探索性研究和实验。他提出了“田园城市”模式,试图把喧闹的城市生活和宁静的乡村生活拥挤地结合在一起,强调把城市和区域作为整体研究的思想。其后霍华德的模式被恩温(R. Unwin ,1922)进一步发展为“卫星城”理论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大城市的规划和设计。 英国生态学家盖迪斯(P. Geddes,1915)发表了《进化中的城市》,首创了区域规划综合研究方法,并预见性地提出了城市扩散到更大范围内而集聚、连绵形成新的城市群形态:城市地区、集合城市甚至世界城市。

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 Christaller 1933)对南德城市进行了调查,创立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第一次把把区域内的城市系统化。他对城市群体空间组织作了严谨的论述和数学模拟,被后人公认为城市群体研究的基础理论。斯基纳(G.W. Skinner,1977)对中国四川盆地进行了研究,验证了中心地理论。 杰弗逊(M. Jefferson 1939)及哲夫( Zipf 1942)等对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步伐加快,涌现大批的新型城市群,系统论成为城市体系空间研究的重要方法。1945-1955年之间,维宁(R. Vining)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城市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从理论上论证了城市体系的合理性。1950年邓肯(O. Duncan)在其著作《大都市和区域》在首先明确提出了“城市体系”(Urban System)一词并阐明了城市体系研究的实际意义。1954年贝里(B. Berry)用系统化的观点研究了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等级体系的关系。50年代中后期,一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城市区域概念,并用新的数学和动态模拟技术不断深化。哈格特(P. Haggett,1977)从“相互作用”、“网络”、“节点”、“等级体系”、“面”和“扩散”等6个角度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的演化过程。70年代以后,城市体系理论日臻完善,城市发展基本进入了稳定期。1970年,美国学者贝里和豪顿(F. Horton) 编写了《城市体系的地理学透视》,加拿大学者鲍恩(L. Bourne )和西蒙思(J. Simmons)出版了《城市体系:结构发展与政策》。

社会经济学家以大量的发展理论对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赫希曼(A. Hirschman,1958)等人的“极化增长”学说、罗斯托 (W.W. Rostow,1960) 的“经济增长阶段学说”、弗里德曼(J. Friedmann,1964)和阿隆索(Alonso)的“核心—边缘模式”及其模拟的城市体系的运作过程等丰富和发展了城市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50年代瑞典学者哈哥斯特朗(T. Hagerstrand)在“创新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指出创新由发源地向四周扩散的方式有“波状扩散、辐射扩散、等级扩散和跳跃扩散”等形式,并建立了 其与城市体系形成阶段相对应的 关系。60年代后期,莫尔里(R. Morill)进一步分析了创新扩散的具体特征。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早在20年代研究对象从城市区转到城市体系,开创了现代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先河。195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城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他认为,城市带是城市体系发展、人类社会居住形式的最高阶段,而必然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标志。戈特曼的城市带理论已经被现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证实(R. Fishman,1990)。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演化规律,似乎与城市带理论不相吻合,因为世界不同的社会文化地区和不同的发展背景,必然导致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差异。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基(J.C, McGee,1985,1994)对东南亚国家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了独特的“乡村—城市(Desa-kota)”的空间模式。欧洲国家大多数对城市体系的演化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培育有节制的紧凑区域城市网络,荷兰的兰德斯坦(Randstand)地区以“绿心”城市群体空间模式而闻名。

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及全球的经济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管理的高层次集聚、生产的低层次扩散,控制和服务的等级体系扩散方式构成了信息经济社会的总体特征。霍尔(P. Hall,1985)等人出版了《未来的城市形态:新技术的影响》;卡斯特勒思(M. Castelles,1989)等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新技术可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首先技术变化影响并决定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影响并决定了城市发展。经济及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的确为城市的蔓延扩展及大都市区的连绵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制约越来越小,留给人们以更多更广的创作空间。同时,以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发展可能给城市空间演变带来分散化的动力,也可能会增加集聚的要求。法国的沙且尔 (Shachar,1994)等人对世界城市的特征与功能作了界定。在西蒙斯研究的基础上,耶兹 (M. Yeates,1990)建立了城市群体空间演化过程的模型。最近的研究成果有萨森(Sassen,1995)对世界城市功能体系的描述。当今的城市结构群体空间关系正由网络取代传统城市体系的等级概念。现代城市在城市群的等级与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规模和经济功能,而且还取决于在城市网络中结点的作用。

2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阎小培(1994)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进展情况。中国学者一般采用哲夫的幂函数公式,或用聚类分析或传统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的城市规模呈序位大小分布。但是, 由于各个时期实行不同的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发展政策,导致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市镇规模结构和规模分布。60-70年代,我国执行控制大城市政策, 特大城市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城市首位度下降,位序大小曲线呈平滑趋势。有的学者分析了城市、县城和小城镇等级的规模分布特征,并根据幂函数分布模型,建立了全国和分省区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模型,或者将该体系划分为首都、省会、地区中心或省辖市、县或县级市、建制镇5个层次, 或者从实际出发,将中国城市规模等级分为7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乡镇和集镇。

对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从分布形态上来说,中国城市地域结构可以概括为多中心的城市集聚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从城市分布类型上,中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又主要几个平原三角洲和交通沿线,市镇密度由东向西递减;从城市首位度分析,城市体系可以分为双极型、均衡型和极核型等。

职能结构是城市体系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代表是周一星教授。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基本职能类型研究;城市职能组合系统研究和城市职能地域组合类型研究等。

城市群(urban clusters or agglomeration)的崛起是本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点。

80年代初,于洪俊和宁越敏(1983)就介绍了法国城市地理学家简. 戈特曼(Jean Gottman )的城市带(Megalopolis)理论。他认为城市带不是一个很大的城市或大都市区,而是指一个范围广大的、由多个大都市联结而成的城市化区域,并有一定的低人口密度区分布其间(Gottman,1961)。他把城市带发展划为4个阶段:即分散中心阶段、弱联系阶段、雏形阶段和成熟阶段。他还概括了城市带的5个特征:一、高密度的人口和城镇网络;二、发达的交通枢纽;三、模糊的形状和边界;四、多元的政治和社会组合体;五、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新趋势的培植。按照这个条件,他认为当代世界上存在6大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特大城市带和五大湖特大城市带、日本东海岸特大城市带、英国大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城市带和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带。

中国学者李世超(1989)认为,中国目前所谓城市带,无论是已经基本形成,还是正在规划建设,从数量指标(人口、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功能特征甚至位置条件上都不是戈特曼意义上的城市带。为了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学者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以避免戈特曼理论“城市带”相混淆。一个城市群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相当数量的不同类型的城市;有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发生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姚士谋,1992)。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外,我国相继出现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辽东南城市群、闽三角城市群等,有许多学者对它们进行研究(姚士谋,1992;许学强,1992;王丽萍,1992;孙晋山,1992)。崔功豪(1992)分析了建设长江中下游(宜昌—南京)沿江城市带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该城市带的基本构想。

叶嘉安和许学强(1984)进行了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和城市首位度的研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自从1949年以来,由于政府控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导致中国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可是,在26个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和城市首位度差异,并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政策不仅减慢了城市化的增长速率,而且对城市化的省际差异和城市首位度产生重要影响。在东部地区,城市首位度小是由于国家控制大城市、优先发展中小城市政策的结果。从东部沿海地区迁移工业到西部地区的国家政策,引起了中国西部省份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较大的城市首位度。

许学强等(1995)继续对中国的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城市体系可以分为3种类型:首位分布、0-1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重点放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段。结果发现,中小城市数目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与工业比重、非农业劳动力和外资成正相关关系。

许学强(1988)把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市镇规模分布与市镇经济空间分布相叠加,分析了其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又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各主要市镇的相互作用,最后建立了 两翼齐飞的双向辐射模型。他用动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内各城镇相对地位和相互作用的对比变化,揭示了该城市群的发展规律。但是,对现状城市群体如何演变并满足理论模型的过程,没有作深入的探讨。

郑天祥(1989,1990,1991)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看成是一个特大城市区域,通过对经济地理网络(城市网络、产业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的分析来探特大城市区的发展规律,分析中涉及了城镇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人口、物质能量、金融、信息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并将该区的研究与港澳经济一体化研究 结合起来,为研究 城市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他对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相互作用的分析多为静态和粗线条的,而动态分析较薄弱。

侯启章(1993) 以现有国内关于城市群的研究为基础,比较深入地剖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条件、形成过程、动力机制、城市群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生专业化重组、城镇之间因职能的雷同而形成的竞争状态开始转向互相联系和协调的现象。不过,作者未加深入研究,仍然属于传统框架的范围。

姚士谋等(1995)对中国东南沿海开放地区进行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并提出了城市空间增长的5种模型。城市发展或区域城市化本质上是区域生产的集中过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现在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较高的城市化水平。那里有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他们主要研究了该地区的区位因素、演化模式和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通过统计数据和实证调查,建立了城市空间分布模式和城市发展趋势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

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位及概况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苏南、上海和浙东北的16个城市构成,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泰州、镇江、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台州(2003年9月加入)。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人口超过7560万(2002),约占全国6%。。

2003年长三角地区15城市经济指标如下:GDP22775亿元,比2002年净增306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9.5%,比2002年提高0.8个百分点,约占全国的1/5;2002年GDP增长12.6%;人均GDP3056美元,而全国平均为966美元;社会零售额755亿美元,占全国155;工业产值3337亿美元,占全国的1/4;出口923亿美元,约占全国30%;实际外资17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7%。

长三角地区聚集了江、浙、沪三省市的“精英”城市,有4个城市进入全

图1 长三角区位示意图

国大中城市前十位,上海为直辖市,另有南京、杭州、宁波3个副省级城市,上海、苏州、杭州和无锡分别以5408.76亿元、2080亿元、1780亿元和1601.7亿元分列全国第1、5、8、10位,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达到6个,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2002年平均实现GDP突破了1000亿元,达到1276亿元。

表1

第7篇

论文关键词 个人资料隐私权 侵权行为 现状

在这样一个智能终端设备普及的时代,轻而易举即可大规模获取海量个人资料,脸谱创办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甚至曾公开宣称“隐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番话自然引起轩然大波,但必须承认,它充分说明了当下个人资料隐私权被侵犯的普遍现象。

2012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最新报告《个人数据问题之反思:加强信任》中着重指出,由于许多备受瞩目的数据安全泄漏事件和猖獗的身份资料失窃案件的发生,以及利用个人数据谋利的行为通常缺乏透明度、全球对于个人资料与数据使用缺乏协调一致的政策等种种原因,导致信任缺失现象日益严峻。据估计,到2016年,二十国集团的互联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4.2万亿美元。对个人数据的使用缺乏信任,可能破坏此类重要资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一、侵犯个人资料隐私权的重要主体

(一)商业机构

随着网络科技迅猛发展,个人资料与网络分享的深入融合,网络服务商、应用软件开发运营商等商业机构作为数据经济时代的主要参与者、技术支持者,侵害个人资料隐私权的可能性和倾向性也不断增加。

网络服务商是网络平台中信息、分享、流转的中枢,海量个人资料数据作为个人隐私的载体经其流转。随着数据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服务商的分类日趋纵深化、专业化。在由网络服务商和网络用户构成的互联网产业链中,网络服务商主要进行基础网络运营、提供网络内容和业务。基本分为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两大类。目前随着数据经济的崛起,内容为王已日渐成为广大网络服务商的共识,上述两类之间的分野也日趋模糊。网络服务商从硬件上为网络用户打造网络平台,从软件上进行技术支持,使得广大网络用户能方便快捷地享受网页浏览、网络论坛、搜索引擎、博客主页、QQ、MSN等各种网络服务,推动信息的传播、分享。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迅猛发展,智能设备与互联网络加速融合。各类应用软件的开发商与运营商如潮水般涌现,大量传统网络服务商亦加入其中,纷纷推出各类即时通讯、便捷生活应用软件,如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大众点评等等。

无论是传统的网络服务商、还是新型的应用软件开发商与运营商,用户只要使用他们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这些商业机构即纷纷打着为用户提供更人性化服务的旗号,在用户开始使用之初以要求填写注册资料的形式大肆收集广大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使用特定技术手段统计用户的网络活动。而且这些商业机构虽然不直接对网络用户经其分享的信息进行更改,但却可以经特殊授权决定可以或删除部分用户所分享信息。数字化时代,“指间”生活、信息分享即时互动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但广大用户享受各种应用、信息分享所带来的便捷和快乐时,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被提供这些服务的商业机构隐形绑架,个人资料隐私正被慢慢侵蚀。

2002年,雅虎公司(Yahoo)在其新修订的隐私政策中,公开宣布其有权以发送电邮以及电话销售的方式,向该网站注册用户推广包括其自身业务在内的各类广告。该项条款修改的适用对象为该网站所有注册用户,甚至包括在此之前已选择拒绝接受任何广告电邮的用户。美国在线(AOL)在此之前就已经公然将其注册用户个人资料商品化,向第三方租赁其注册用户电子邮箱地址以获取收益,而且还拨打注册用户电话以推销其公司及关联公司的业务。著名拍卖网站eBay在制定霸王隐私条款上同样不甘示弱,其也单方面修订了隐私协议,由此有权向任何人、任何公司公开其注册用户个人资料。更有甚者,ebay为规避法律责任降低风险,干脆在其最新用户隐私条款中明确规定:只需在其网页公布通知,无需要征求用户意见即可对隐私条款任意进行修改。无独有偶,2012年3月起,谷歌(google)对隐私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用户今后凡是使用谷歌的邮箱、搜索引擎、视频网站You Tube等谷歌旗下数十项服务,谷歌公司将对用户使用时所显示的个人偏好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全面掌握用户偏好。《华盛顿邮报》描述说,当某个用户登录谷歌邮箱后,又使用谷歌搜索引擎搜索了汽车方面的信息,那么当他下次接到邮件时,邮件最下方便可能出现他所在街区附近的汽车经销商广告。这无疑将提高谷歌公司的收入,因为每当用户点开广告时,谷歌都会从广告客户手中赚取费用。

(二)普通民众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知情权,但权利均有边界,行使任何权利都须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普通民众行使言论自由权、知情权不可超越他人的隐私权,突破这一权利边界必然导致损害后果。

网络用户隐私信息被侵权,主要呈现“不当披露——不当传播”,更严重者,甚至引发“人肉搜索”。在个人隐私被披露、传播、流转、人肉搜索的整个流程环节中,相关的行为主体包括最初第一手的信息者、大量的信息传播者、对权利人进行人肉搜索并不当披露者……最终造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严重侵害。网络时代的信息呈扁平化传播,信息一旦披露广大民众即会对信息进行各种评论,基于不同利益立场、观察角度,往往出现正反两极:或促进事件沿着良好积极的方向发展,或触发网络暴力引起负面效应。一般民众往往听信道听途说而在未进行调查核实时就将之公布于众,大量网民因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极化效应盲从非理性表达;而网络传播的扁平化更加倍放大消息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并使之不断发酵。使得数据经济时代隐私权侵权后果比传统侵权后果更为严重。

三、个人资料隐私权侵权行为的显著特点

(一)主体特点:侵权人与被侵权人之间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众所周知,当下侵害隐私权的力量对比中,侵权人往往是掌握最新科技、一流人才,日趋强势且呈现托拉斯发展倾向的IT巨擘,而被侵权人却都是资源有限,孤立无援、势单力薄的普通民众,在这样一种严重失衡的力量对比中,隐私权人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不平等条约”的弱势地位,缺乏足够的支持去抵御、对抗侵权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谓的“隐私权保护声明(条款)”形同虚设,不过是橡皮图章罢了。这直接导致个人资料侵权人利用其强大的技术、财务等资源优势,利用法律规则漏洞,以各种格式条款挤压受害人救济空间。

(二)行为特点:侵权方式日趋高科技化

网络时代,技术是对隐私最大的威胁,例如上文提及的利用cookies技术对用户进行监控、追踪行为本身,就是对隐私权中自决权的侵犯。豒即便网络内容提供商宣称方便客户的使用,而使用专业性的cookies技术以后台运行方式记录收集用户网上的全部行为,网络内容提供商在隐私政策中声明用户对与是否接受这一软件拥有选择权,但因技术的专业性,一般用户通常缺乏足够的技能来操作以屏蔽cookies的追踪。所谓“选择权”实际上变相依靠技术霸权成为“毫无选择”,大量用户不得不一直生存在cookies监视的网络环境之中。它无疑给个人资料侵权行为构成中因果关系的认定设置了强大的技术障碍,若遵循一般过错责任,则使得受害人因为对侵权人主体、对因果关系的举证破为不易陷入十分艰难的境地。

(三)后果特点:危害范围广、隐蔽性强

第8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90后”;消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迈入校园后消费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关注的问题,以首批“90后”学生为例,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喜好、课余生活情趣,高校及家庭、社会如何给予及时正确引导等已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和理论界的关注并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按照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的时候,现在的“90后”正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中流砥柱。伴随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也在迅速崛起。这批关乎国家整体发展的“90后”在民办高校这样一种特殊的办学队伍中成长成才,他们的消费状况、消费心理等需要我们重视和研究。

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在校的民办高校“90后”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成因,指出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方法。本次调查针对民办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90后”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1份,有效卷291份。

一、民办高校“90后”学生的消费现状

1.经济来源单一化

民办高校“90后”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父母给予、奖助学金(包括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调查显示,95%的学生经济来源是靠父母给予,12%的学生绝大部分生活费要靠自己勤工俭学获得,而能成功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仅占3%。特别是民办高校,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只能申请生源地贷款,这就无形中给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困扰。吉林省今年才开通生源地贷款,也就是说,2012级新生可以享受到这一政策。

2.消费水平两极化

民办高校的“90后”学生其家庭经济状况并不都是条件优越,也有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极其困难,总体情况呈现两极化,使得学生们在校的消费也呈现两极化的特点。月生活费在300—500元的学生占13%,月消费在1500元以上的学生占15%,绝大多数学生的月生活费集中在1000—1200元和1200—1500元,前者占25%,后者占19%。其次是800—1000元,占17%,600—800元占11%。

3.消费支出立体化

民办高校“90后”学生的消费结构除基本的伙食消费、日常用品消费外,还出现了更多精神层面的消费。如学习消费、娱乐消费、恋爱消费、交际消费、旅游消费等等。而旅游上的消费还细分了小长假旅游、寒暑假旅游和毕业旅游。而个别民办高校离市区较远,使得学生在交通上的花费增加了。从本次调查上看,除伙食消费外,排在前面的有:学习消费41%,大四学生居多,多用于考研、考公务员辅导班、各种过级考试辅导班费用。很多考研机构甚至推出了“钻石卡——超级VIP学员班”,签订两年的学习计划,而学费则高达两万元。公务员考试的保过班,学费也高达万元,令人唏嘘。其次是服装、饰品、化妆品消费占39%,用于交际、娱乐的消费则占总消费的27%。在恋爱的学生中,他们日常用于恋爱的费用普遍占总消费额的30%左右,个别则高达50%左右。

二、民办高校“90后”学生消费特点

1.享受消费居多,追求名牌

处于成长阶段的“90后”的大学生对于老一辈提出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观念感到不解,反而对李白的“及时享乐”主义颇有认同,他们喜欢更丰富、更随性、更洒脱、更享受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定期去做美容、美甲、美发,会去健身、瑜伽,会选择单身背包客旅游、毕业旅游、情侣旅游等等。对于这些,他们则愿意归结为是对生活质感的体验。

2008年我们曾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情况做过调查。当时手机的普及率接近100%,电脑的普及率在30%左右。时隔4年,手机的普及率早已超过了100%,有60%的学生有两部手机,还有3%的学生甚至有4部手机。电脑的普及率更是高达83%。iphone、ipad等高端手机在学生中也不罕见,同时拥有iphone、ipad的学生甚至高达11%。学生们对于名牌化妆品、名牌衣服等高档消费品的追逐也从未停止。

2.感性消费,理财能力差,有攀比心理

调查显示,高达29%的学生从没有记账的习惯,对自己每月的支出没有合理的规划,出现了“月光族”,甚至“半月光族”的消费群体。处于成长期的“90后”学生,还不能够合理的理财,在对金钱的支配上处于被动的状态,当自身的消费能力不够时,会因攀比心理、虚荣心理产生盲目消费。

对待新鲜事物,他们是乐意接受的。有46%的学生对信用卡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其中有18%的学生已经使用信用卡消费了,他们认为非常便捷、非常时尚。

3.勤工俭学多样化

传统的观点是学生的勤工俭学会为在学校的超市、食堂、图书馆打零工,或者做家教、临时促销员等等。民办高校“90后”的学生虽然在学习上相对公办院校的学生略逊一筹,但说起做生意的头脑来丝毫不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开始了多样化的勤工俭学:开网店、开实体店、做补习机构的校园、摆地摊、DIY创意手工艺品、炒股等等。网络的开放化,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当代大学生和社会接触的更多,他们的观念日新月异,他们的想法也与时俱进,不禁让人刮目相看。

三、影响民办高校“90后”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

“90后”大学生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90后”大学生,尽管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自我意识颇强,思想却不成熟。在消费问题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荣攀比心理充斥着他们的生活,这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广泛来源于他们的家庭、社会、学校,乃至学生本人的亚健康心理。

1.家庭因素

一个家庭中,父母的消费观念、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消费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偏好的学生则日常消费水平较高,反之则较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好的理财观念、理财能力,其子女耳濡目染,也会有较好的理财认知和把握。而对于父母日常生活中不善理财、花费随意、没有计划、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学生的消费情况也不会太乐观。

2.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老一辈只讲究吃饱穿暖,现在的“90后”却提出了“吃要吃出健康、穿要穿出风格”等多元化的消费观念。网络已逐渐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各种新潮的、时尚的消费应接不暇。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更是乐于尝试,还不断创新。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团购、促销等等,既丰富充实了购物空间,也大大的推动了“90后”大学生的消费。与此同时,个别商家的引导性消费,商品个性化特征,奢侈品的品牌效应等等,使得广大学生走入了消费误区。

3.学校因素

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新鲜事物云集、潮流品牌竞相登场的舞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于这些时尚、高端的奢侈品牌的谈论更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常见话题。盲目的消费、攀比虚荣的心理、消费理念的错误引导,在学生中愈演愈烈。作为民办高校,其办学主体更多的关注于学生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关乎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及时对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进行制止和批评教育,助长了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滋生。

4.学生自身因素

“90后”大学生思想还不成熟,他们告别了父母,来到学校开始全新的集体生活。离开父母的庇佑,他们还没能完全学会独立,学会自理,盲目的追随潮流,正如歌词中描述的“跟着感觉走”,“你有我也有”,导致“90后”大学生不成熟的消费现状。

个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看到身边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高水平消费时,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这些学生自尊心极强,好面子,他们选择通过完全超出自身经济状况的高消费,来掩饰贫穷带来的自卑。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只会让学生越陷越深,不断的消费来证明自己的“富裕”,实则“富”了皮囊,空了内心。这种追慕虚荣,严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导致学生超负荷消费。相对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的学生,他们更注重享乐,注重高层次的消费。经济因素对他们来说不是困扰,他们任意消费,过度消费,追求高档次的生活。这些与处于成长、学习阶段的学生身份完全不符。

四、引导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健康消费的几点建议

1.言传身教,树立良好榜样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女们耳濡目染,沿袭了父母的消费观念。所以,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引导子女参与家庭理财计划,既可以让其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又可以培养他们学会自理、自立的能力。

2.优化环境,营造绿色消费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对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约束管理,形成健康的舆论引导,提倡简约、绿色的科学消费。不鼓吹泡沫经济,不追逐过度消费,不过度哄抬品牌效应,让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消费,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3.高度重视,加强疏导,引导科学消费

首先,对学生的不良消费现状,高校要高度重视。民办高校虽然在办学主体上与公办院校不同,但同样承载着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2006年,教育部为贯彻中央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专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教育部第24号部长令,明确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选聘配备、培养培训、工作和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民办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完善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按比例配备辅导员,并充分调动一线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消费心理,对有不良消费行为的学生提早发现,逐一疏导。

其次,高校要了解把握大学生在校的消费状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校要在新生入学时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认真的调研分析,关注重点生的心理发展和他们的消费情况。分析掌握学生们的消费特点、消费心理,才能“对症下药”,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规律性,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消费的引导工作。

再次,高校还应积极协调,调动辅导员和“两课”教师,普及消费知识,组织各种讲座,结合生活中的案例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用科学的观念武装学生的头脑,用健康的思想引导学生,使其正确认识消费,不被动的受消费支配,形成科学的消费观。

4.学会理财,树立合理消费理念

大学生自身要不断加强自律,克服不良的消费行为,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费,学会理财,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理性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消费,不盲目攀比、不奢侈浪费,将自己的精力转移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上,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就业回报父母和学校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汪行舟,王小敏.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消费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8).

[2]张晓晶,叶珊珊,应玲盼,张蕾.“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透视[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1(3).

[3]李巍.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1).

第9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企业战略;信息化改造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全新的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打破了传统的以国界划分的经济区域,使之更加“自由”地发展。网络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企业在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及战略选择等方而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面对网络经济的挑战,企业发展战略变革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企业只有实现发展战略的变化和转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赢得优势,占据主动,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一、网络经济的概念

就网络经济这一概念来说,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有的专家认为,网络经济是指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经济领域的普遍运用,使得经济信息成本得以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倍息替代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经济资源的全球化经济形态;另外一些专家认为,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技术而发展出来的、以多媒体信息为主要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经济潮流和形态,并包括对现有经济规律、产业结构、社会生活的种种变革,是信息化社会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定义为通过网络(既包括具体的、有形的物理网络,也包括抽象的、虚拟的网络)而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

20世纪7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网络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网络经济发展的近四十年的历史过程中,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方面投入大,但是生产回报却并不明显。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网络信息技术对于产出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正面作用显著,并且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趋势。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网络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有所下降并保持90年代后期的速度。

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的基本商业运作模式,动摇在工业时代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二、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1)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的社会环境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最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的激烈竞争,还要承受来自国外企业的压力。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了,但是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看,这样的环境,将大大缩短企业在成长中所以走的弯路。国内企业可以在网络经济的时代里,最大可能的借鉴、吸收、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网络经济降低了企业的边际成本

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是在以发展制造业的经济实践中形成的。在以物质产品为中心的经济分析中,无论足短期成本曲线,还是长期成本曲线,当生产量达到规模经济的起点之后,边际成本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其原因在于生产量一旦超过了固定资产所能容纳的限度之后,生产效率就会下降。即使追加固定资本也不能提高生产效率。边际成本增加了,而产品的价格并不随之增加,因此,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但是,这一分析并不适用于网络经济。信息网络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网络建设成本,表现为折旧,记为C1;二是信息传递成本,记为C2;三是信息的收集、处理相制作成本,记为C3。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用,并且其建设费用及信息传递成本与人网人数无关,因此,C1和C2的边际成本(MC1、MC2)为零,平均成本(AC1、AC2)都呈明显递减趋势。只有C3与入网人数正相关,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收集、处理、制作的信息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其平均成本(AC3)和边际成本(MC3)都呈下降趋势。把这了部分成本综合起来可知,信息网络的平均成本(AC)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而明显递减,其边际成本(MC)则随之缓慢递减。但信息网络的收益却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

(3)网络信息系统的规模效应

网络信息在使用规模足够大的情况下,信息的来源就会变成自发生成或自然而然地产生,并且在网络内自动整合,甚至生成层次更高、价值更大的综合性信息,从而产生规模效应。这一切完全由网络自身产生,不用额外去采集和整理。这是一种特殊的系统:每一个使用网络、接触网络的行为,都会被自动记载、自动归类整理、自动存储进入数据库。以信用卡销售系统(POS系统)为例,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如销售资金进入、商品库存、营业员业绩、优惠卡持卡记录、应收应付及现金流动等,都由POS系统自动而准确地采集。POS系统是按照企业要求设计的,它能准确地收集基础数据,可靠地进行营销活动,灵敏地反应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地引导企业调整生产销售活动。例如,某消费者在网络终端上查询T恤衫广告,选中了某种品牌、规格、款式和颜色,这一简单的过程就会被POS系统自动记载,并整理进人数据库储存,而且在网络购物中心的档案亡就会减掉一个该种商品,并将存货数量自动生成传送到厂家。这样,信息网络的规模越大,自动生成的信息就越多,信息成本就越低,从而网络产生的规模效应就越大。

(4)网络经济中存在着极强的学习效应

学习效应又被称为“干中学”或“用中学”。学习效应所实现的收益递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工作中经验的积累。不论是实际工作中的工人、技术人员,还是管理者,知识或技能并不是全部来自以前的学习或培训、受多的是来自工作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工作过程也可视为一种学习的过程。与这种经验直接相关的经济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改善组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从而使生产表现出收益递增。另―方面则是来自于信息知识的累积增值和传递效应。零散、片面、无序的廉价信息,经过按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可以形成有序的、高质的、高价的信息资源,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完整的应用性强的信息和知识具有很强的传递效应。

三、网络经济下企业发展组织战略的选择

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也使企业迎来了机遇。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只有通过适时适当的自我调整,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分享网络经济带来的诸多效应,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这些诸多改变调整中,企业首要做的就是企业组织战略的调整和选择,这是一个企业能否长期具有活力的决定性因素。

组织结构是指制造企业成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和规范约束指导下相互作用的行为方式,规定着组织的任务如何被分配,组织中推向谁汇报工作,以及正式沟通和交往模式如何安排,包括三个核心内容:结构的集中性、规范性和复杂性。德国学者科特勒认为,无论产品创新、还是工艺技术创新,或是市场创新,其成功与否越来越取决于组织结构和整个企业活动的协调。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源自不同的经济形态。

(一)网络经济下传统组织结构变革的深层原因

网络经济改变了工业经济的交易形式和运行机制,对传统的直线制组织结构发起了挑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的交易方式、远行机制的差异。

(1)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中个人行为存在差异

工业经济是以传统的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认为无论在何种经济活动中,个人都是构成组织的基础、这些个体按照一定的方式在经济经营中作为人或代表人出现,并成为了经济活动的主体。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个人纽带的维度空间只是个人活动的基点,个人作为社会经济网络的结点而相应产生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从而形成由不同的个人组成的网络群体利益结构。

(2)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在处理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差异

工业经济下的企业和市场是相互对立、相互替代的,这种相互对立与替代的关系的实质是对交易费用的节约,并且企业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边界是清晰的,这种明确的边界有助于企业对风险的防范和进行未来的战略管理与决策。网络经济中的社会生活并不存在工业经济生活中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明确边界,正式组织和环境之间的边界是无效的。在网络经济小,个人或组织通过网络,穿过组织边界与它们的环境相联系将成为最经常、最普遍的现象。组织边界对人们活动的限制只是存在于非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例。网络经济的模糊边界为组织和个人提供了一种能实现更大发展的契机。

(3)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在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易赖以建立的道德基础的认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工业经济中的交易行为是建立在企业以往交易经验或人共有的专业背景基础上的,这种相互信任是一种带有工业化时代普遍特征的道德与情感关系,交易各方的相互依存客观上依赖于持续物质投资所形成的信任关系。但这种信任观念属于一种较低层次的道德关系,是一种非对称性存在。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社会发展起来的规模经济则不同,产生于信息时代的网络经济已使经济活动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其突出体现是经济活动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它突破了传统经济的活动空间,出现了各种与原有实物经济并存的虚拟化经济即网络经济。经济交易时空范围的无限扩大,使得人际关系更为复杂,所需的道德与情感层次要更高,对各种同情和自信关系的对称性要求更强。

(二)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战略的变革

企业战略的调整是企业整合内外资源,并对企业的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过程。企业战略的应用是为了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必须进行产业市场结构分析,找出企业这类经济活动的竞争优势可能的存在之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战略选择主要有两种,一是低成本战略,二是差别化战略。

传统经济下的企业战略是报酬递减为动力的物质成本型战略,是企业内部组织战略决策群体的经验层级产物。相比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战略条件和形式,企业在网络经济中应结合网络经济的特点形成开放性的和报酬递增的推动下的新型竞争战略。网络革命使得企业的竞争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按照传统观点,国际市场似乎是资源与能力充足的大型企业在国内市场饱和之后才去开拓的,只有大企业才具备成为跨国公司的条件。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克服国际化障碍的能力,在从事国际化经营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多半采取内向型的发展战略。但是网络经济使这种观点成为过时的看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一体的运输和通讯网络以及多种世界性国际组织和通行的国际惯例,已逐渐把国际和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任何企业已经不可能把世界市场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国家疆域,所有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要面向全球市场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网络经济推进,企业的竞争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先的单一的竞争向合作竞争的方向改变。这种观念的形成来自信息及其网络,从而网络的广泛应用必然打破传统的各种竞争壁垒,形成竞争与合作相互补充的新局面。网络经济中企业战略的本质是要求企业的战略制订者重新思考战略的新经济含义。企业的战略变革就是网络经济下企业战略以一种非线性创新的系统能力进入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库,而不是一般的行动框架。非线性战略的目标是怎样使企业不断适应各种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持续发展。

当企业的战略随环境的变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之后,企业的组织结构为了保证新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个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主要由管理层级、沟通、企业规模即组织边界等要素组成,因此其变革就是这些构成要素发生变化的综合结果。

(1)管理层级的变化――扁平化

所谓的企业管理层级,是企业职能组织过称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各职能部门关系的系统集成。由于网络经济极大的扩展了企业的管理幅度和沟通效率,从而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管理层级结构正在向哑铃式结构变化,即企业中只存在最高管理决策层和最基本的操作层,中间的层级大幅减少甚至趋向于零。而传统的中间层的职能现在则主要由计算机、软件、网络等新型的技术工具所替代。企业管理层级的这种新安排既节约了企业的组织成本,同时还提高了企业的灵活适应性。

(2)组织沟通的变化――网络化

网络经济所产生的先进的技术手段又为这一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广泛应用电子邮件、可视电话、在线会议等先进的通讯方式之后,一方面使得组织内的沟通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或子公司进行及时沟通,另一方面与传统的电话或信件的沟通方式相比又大大节约了沟通的费用,并且省时省力,效果还更好。据调查统计,在当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在公司内采用了电子邮件这种通讯方式进行有效沟通,并且企业内的沟通方式正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3)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化――两极化

理论上的企业规模如何决定早在1937年科斯的那篇经典论文中就已经有了答案:一项活动由市场交易所产生的边际成本等于由企业内交易的所产生边际成本的那个点即决定了企业的最优边界。网络经济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引起了企业边界的有效变动。在网络经济中,企业规模的这种两极化发展是非常普遍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较之竞争对手取得成本上的优势从而比其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欧志明,张建华.企业网络组织及其理论基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

[2]徐磊,倪大榕.信息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组织变革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0,11

[3]李庆运.浅谈网络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4]全英玉.略论网络经济新规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3.

[5]杨志,赵秀丽.网络二重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解――网络经济与生产方式关系研究系列之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8-12.

[6]徐丽红.浅谈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1,1.

[7]郭笑文.网络时代传统企业的战略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S1.

[8]徐强,王楠.浅析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组织内部变革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0,12.

[9]杨式兴.网络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协同发展机制

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技术交流越来越广泛,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世界经济已成为相互渗透交织的密切的复杂体系,任何区域都不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独善其身。协同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一、区域协同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有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所组成,因此,发展不仅包含了增长,还包含了功能的变化(Herrick&Kingder berger,1983)。一般认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c)开启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因为其于1826年发表的著作《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首次提出了“区位”问题,自此之后便产生了众多区域经济学理论流派。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1、中心推动或不平衡论――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认为,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区域、部门、厂商,它将以不同的强度进行分散分布,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空间内总会存在着若干经济中心或增长极、点,它会产生类似刺激作用的“磁力场”,呈现出“极化效应”,增长极、点快速发展之后,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产生“扩散效应”,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之后经过罗德文(Rodwin)、缪尔达尔、赫希曼等发展了增长极理论(张聚华,2002)。

2、线性推进论――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开发理论

极化推动的思想显然是非线性系统性,是一系列复杂地变动。梯度转移理论以一种层层递进的思想来强化发展,与极化思想有相似之处,但是其避免了极化理论的复杂性。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周旬,2006)。点轴开发理论在形式上与梯度转移有相似之处,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

3、网络结构开发论――网络开发理论与圈层结构理论

网络结构开发论综合了网络开发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它们分别以一种严格意义和非严格的网络结构呈现出来。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该理论的适用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郝寿文、安虎森(1999)在界定区域经济学概念的时候,强调了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区域结构的存在,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通过区域结构的联系网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他的主要观点是,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由建成区至,由城市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从中心向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性特征。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景观由核心向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4、大推进开发论――大推进理论和平衡发展理论

大推进开发论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R.Nurkse)的平衡发展理论。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由于平衡增长理论,避免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大规模投资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重要性,重视市场机制作用存在的局限性和实现宏观计划化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张聚华,2002)。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三)协同发展的研究回顾

1、协调发展与协同发展

协调发展强调以系统论的方法用全局性的视角来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并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通过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等六个系统及各系统内部各元素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而形成的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系统。由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元素构成,使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这“五流”的运转合理有效并且形成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王维国,1998)。“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当代“协调发展”的最高理念,作为其内核的“协调发展”,也被赋予了最新内涵,“协调发展”不仅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客观规律,而且既要顾及当代人,实现“代内协调发展”,又要顾及后来人,实现“代际协调发展”,还要保持“发展”在空间(包括地理空间、产业领域等)上的“协调”(熊德平,2009)。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一样同样大量应用了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同样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但协同发展更强调协同理论的应用。协同理论认为:慢变量支配原则和序参量概念,认为事物的演化受序参量的控制,演化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决定于序参量,并由此形成的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由于其聚焦于发展问题的本质,使协同发展更具有操作性。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1)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产业发展

张平(2005)从胶东半岛区域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的现象突出,各地区对生产要素竞争激烈,甚至不正当竞争等地区壁垒提出了解决策略:建立一个超越地方利益之上的组织;出台政策对地区的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等合理引导,必要约束;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建立高效的交通物流网络;建立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区域大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刘慧怡(2006)界定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基本含义并指出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要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余志勇(2005)在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中试图找出协同论中的“序参量”(Order Parameter),并认为各级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人才和资金等因素是影响甚至支配红三角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主要“序参量”。粟路军,柴晓敏(2006)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探析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以地方利益为基础,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交易为协同方式,以政府机制为协同保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分析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与障碍因素,构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区际协调机制,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实施与监督调控。产业的有效互补是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产业竞争力的协同提升是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战略与对策的制定是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保证(朱斌,2006)。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隐性协同和显性协同(邹树梁、高阳,2006)。巫文勇(2006)建议出台《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以促进和保障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白晋湘(2007)将协同理论引入区域农业品牌中,并认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协同不同营销主体在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需要的前提下与区域品牌的资产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高明、刘俊杰(2008)得出协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增长极,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充分发挥其作用,发挥城市之间的潜能和优势,促使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协同和发展是城市持续成长的“因”,是城市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城市成长的保证和制约,是城市成长的关键和具体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陈迪,2006)。

陈玉和等(2006)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城市间的资源禀赋,实施差异互补,追求协同发展,并注意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的差异互补。柳新华等依据烟台市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定位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枢纽的而形成辐射线来增强烟台市与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柳新华,2007)。建立金融协调机制,加强地区的金融合作,实施区域金融一体化战略是其重要途径(刘俊芳,2007)。

(3)集群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许雪琦通过实证分析有力的证明了协同发展能够提升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之间各自的生产效率和利润,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许雪琦2007)。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的统筹发展体制主要用来解决区域内各地的“诸侯经济”,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原有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张桂梅,2006)。有研究认为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室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

(4)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

钱亦杨、谢守详早在2004年就认为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开展跨行政区规划,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大城市联系,增强大都市的内核功能;快速都市圈内的通道的建设;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促进资本自由流动;积极发展本地区主导型产业,加快产业集聚进程。冷志明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最主要的形式是区域产业协调,这是因为产业范畴直接或间接包括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项地区经济活动(冷志明,2005)。在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的经济发展问题上他提出利用密切的区域空间关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优势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冷志明,2005)。卢中华通过建立地市区域协同的内部影响因素模型,并以山东省临沂为例,找到了影响区域协同的主要因素有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和农民的人均收入(卢中华,2006)。“准确的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经济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协同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彭荣胜,2007)。后发区域的发展滞后,会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不利于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后发区域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会弱化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先发区域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责任。

(5)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论文中,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瓶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政府干预产生的主要问题。中央政府的财政倾斜政策不利于一些地区的思想观念真正想着市场化方向转变。长期以来,一些贫困落后缺乏主动进取意识,依赖思想严重,认为外部支持和国家援助是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的,而不重视对当地优势资源的积极开发以及利用,从而并不利于这些地区想着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的彻底转变。地方政府的引资目标责任制容易引发短期化行为。招商引资不应是短期,企业、资金和项目不是被引进来就可以了,更要能发展,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否则的话,靠这种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只能是短暂的和粗放型的增长。地方利益驱动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工业结构的相思程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高达93.15%,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97.19%(马广琳、刘俊昌,2005)。其次文化与思想观念障碍。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文化与观念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的。这种差异将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给区际协同发展带来障碍。宏观领域主要体现在传统观念、价值观、、民族团体优越感、创新或变革精神等方面,微观领域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的差异(张绪胜,2001)。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上有待迅速提升。正视问题,认识到并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根据资源环境人口等客观因素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形势。生态保护、环境保护需要更有约束力,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位清晰,政绩考核具有针对性。坚持“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继续探索。

其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史无前例。由于没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涉及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需要区域内各行业,各部门,包括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通力配合,这使得协同这些子系统具有很高的难度系数。也由于这样的系统中,不仅在推出协同发展战略后会很长的滞后效应,而且该系统受到的干扰的因素,故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用的效果往往难以在短期中体现出来。推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后,不仅在衡量其运行效果评价上比较困难,而且在改进和调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按照规划的方向进行上,也具有相当的难度。不断调整操作对象,使得标的指标符合协同发展战略,并促使区域经济能够在能够适当的控制下,有序地发展。

二、目前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目前研究多为当地决策者提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所得出结论都是一个范式。从分析本地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定位开始分析,然后从全局出发考虑得到最后的对策:建立一个区域机构,协调统一;建立法规制度,减少内耗;加强区域内基础建设;便捷区域各要素的流动;保护生态等等。这样的对策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困难,涉及面广,难于掌控。

第二,协同理论中最主要的一块是自组织理论和伺服原理,然而目前的这方面的应用比较少。自组织理论的应用可以在重新组织系统内部子系统的结构而达到更佳的实际效果。找出区域经济中自有的发展规律,然后合理的调控各个子系统,使之符合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规律,从而自觉组织,又好又快地发展区域经济。同时在寻找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序参量,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定性分析比较多,定量分析比较少应用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定性分析也不够深入,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概念的界定,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区别,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对于区域经济中各部分该如何组织,如何发挥出协同效应,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引入实证分析不仅能增加说服力,而且能做出一些经济预测,有利于决策者分析当前形势做出正确决策。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将得到长期贯彻执行。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仍然属于初创阶段,不仅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研究案例需要进一步的扩展,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加强有益的探索;而且因为在我国区域经济的两极分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后天的经济基础又有天壤之别,所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将在我国长时间的坚持。充分利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内的有利因素,高效率的配置区域内资源,不仅能确保效率更能兼顾公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是将协同学与区域经济学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福利的有效手段,也是为执政者提供建议的有效途径。依据“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逐步总结,找出适合本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对发展我国区域经济颇有裨益。区域协同发展是一项综合研究,协同发展论将人们对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的高度。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包含了自然协同、经济协同和社会协同。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得以顺利、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及实际部门的工作者对此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区际)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内容和方式、缩小地区差距的协同发展、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等。目前区域协同发展的定性和实证研究较多,而针对特殊的经济区域协同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证研究较缺乏。针对转型时期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判定和综合评价,协同发展网络的构建,协同发展的趋势分析,协同发展模式选择,展开实证研究与评价是一个新课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构建区内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各要素全面发展的机制和框架,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富有活力、高效持续的区域经济系统,有效地解决区域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针对区域协同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协同发展的认识并树立新的协同发展观,促进有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并为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Jerry Patchell,Kaleidoscope.Economies:The Proeesses of Cooperation Competitionand Control in Regional Eeonomic Development[J].1996.

2、白晋湘.基于协同的武陵山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7(3).

3、陈迪.基于PERE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成长[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

4、陈玉和,吴士健,田为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差异互补与协同[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2).

5、郝寿文,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1999.

6、冷志明,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5(4)

7、卢彩梅,梁嘉骅.产业集群协同演化模型及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2).

8、彭荣胜.区域协调与先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7(10).

9、钱亦杨,谢守详.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4).

10、宋家泰等.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J].地域开发与研究,1987(2)

11、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2、巫文勇.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制定[J].行政与法,2006(2).

13、徐伟.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协同发展分析[J].现代商业,2007(3).

14、叶峻.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15、余志勇.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J].特区经济,2005(3).

16、张桂梅,尹逊涛.对胶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的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

17、周旬.论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三峡库区综合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建立增长极-经济圈-扩动态模式[J].理论探讨,2006(1).

18、朱斌.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探索[M].九州出版社,2006.

19、朱英明,张雷.城市群竞争力的区域分异研究――基于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的视角[J].技术经济,2008(5).

20、张绪胜,朱文兴.西部大开发经济统计决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1、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22、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第11篇

关键词:上海 创新 创业 生态系统

顺应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上海提出了到2050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愿景目标,打造全球知识策源地和创业高地。对此,建设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必由之路。但是,和世界发达的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相比,在创新要素集聚、生态环境营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基于国际全球城市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未来趋势,提出上海下一步建设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Sassen在1991年的《全球城市(Global city):纽约、伦敦和东京》一书中研究基于城市生产业,将“全球城市”定义为发达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周振华(2006)指出,全球城市网络是全球城市重要的中间解释变量,建立了全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联系。李志刚、吴缚龙等(2007)指出,“全球城市”强调的是城市在城市特别是全球尺度上的经济控制力和管理功能,上海可谓东亚最具潜力的全球城市。屠启宇(2012)强调,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包括由金字塔形向“钟形”结构发展的格局;以服务业为主向产业均衡形态发展的产业结构;包容性发展逐渐成为关键性标杆的社会环境以及向产业乃至城市总体定位渗透的文化等。

(一)城市创新系统理论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创新系统和区域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国学者赵黎明等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背景,以建立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创新系统为主线,较早提出了城市创新系统理论。于晓宇、谢富纪(2009)指出,我国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不仅仅要考虑长期的科技政策背景和导向,也要考虑到本市创新体系过往的历史和核心特征。2011年,Jorg Musiolikn等提出城市创新体系的功能主要包括促进创业活动、知识开发、通过网络进行的知识扩散、帮助并引导创新参与者找到自身的作用点、市场形成、资源调动、法律制度的形成、积极的外部效应的开发。

(二)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Prahalad C. K.(2005)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允许有着不同传统和动机的私营部门和社会角色共同参与的一个框架体系,在这一体系内,它们扮演各自的角色,并在这一共生关系下创造财富。Florida(2009)解释了创业生态环境运行过程――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和富有创造力的工人共同生活在一个高密度的生态体系中,直接互动,产生思想,将其变为产品和服务。林嵩(2011)认为创业战略和创业支持要素研究在微观层面回答了创业生态系统的部分微观属性特征;创业网络研究从中观层面回答了创业生态系统的部分属性特征;创业环境研究从宏观层面回答了创业生态系统的部分属性特征。

二、全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知识存在形式和研发创新活动呈现出的新特征,外部资源(尤其是全球范围内资源)的重要性和可实现性不断提高,企业将获取创意的范围拓展至全球,通过嵌入全球创新网络(GIN)有效获取全球创新资源。

(一)全球化和网络化

全球化呈现出两大新趋势:一方面是“区域化”的趋势,即以TTIP、TTP、TISA为代表的区域化将成为全球化深化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将呈现出区域管制化、数字化和专业化等特征;另一方面是“平衡化”的趋势,即在全球化深化过程中,全球将着力突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实现“再平衡化”,所有国家将会进一步开放与合作。

网络化对全世界及全球城市带来的变化将体现在四个方面:海量微主体、低边际成本、碎片化多样化、后喻文化,这对创新创业环境都带来深刻变化。同时也导致全球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新的需求。

(二)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

生物产业、信息产业、材料产业或能源产业的单一产业突破很可能带来累积效应,引发全社会的整体变革。如能源领域,太阳是未来人类最有希望的能源。每年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数千倍于世界上的人类所消费的能源,理论上说只要捕获其中极小部分就能足够提供我们所需的全部的电力,而且不会改变气候、损坏环境和穷竭资源。成本、功率密度、能源储存是决定太阳能发电未来的关键性挑战。

(三)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全球环流”

全球人才流动和集聚将出现一体化趋势,同时全球人才虚拟化趋势显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才将进行更为广泛和频繁的跨全球流动,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将形成高端人才的环流和聚集,北―南流动、北―北流动,南―北流动和南―南流动更为频繁。

大量的高技能劳动力对创新集群的形成至关重要。研究显示,以色列的企业与在硅谷或美国其他地区工作的以色列国民之间的频繁联系对于吸引跨国公司入驻以色列而言至关重要,Saxenian和Hsu(2001年)的研究也指出,台湾裔的美国工程师成为硅谷与台湾之间的纽带,为台湾新竹产业集群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风险资本跨境流动

在未来的创新系统和创业生态环境中,随着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断开发,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风险资金体量将变得更为庞大,资本性质将更为国际化,资本结构将更为多元,资本的流动将更为开放和自由。其中,未来资本最重要的特征是资本势位将逐渐下移,即原来只有富商或大企业资金才能流入风投市场,而未来通过金融创新,普通大众的资金也将参与市场的博弈;而利用互联网技术,全球化的资金将更为精确地指向任何高回报率的领域,并通过信息技术形成资本运用的高度协同。

(五)知识的全球化流动

未来30年,要素流动将呈现知识密集度高的特征。以往全球要素流动主要是来自低成本国家的劳动密集要素和资源丰富国家的商品密集要素。如今,知识密集要素的流动占到了全球要素流动的50%,而且这一比重还在继续上升,增速是劳动密集要素的3倍。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新科技革命曙光的日渐明朗,由知识流动主导支撑的“全球创新网络”将在下一个三十年逐步成为未来全球化内涵的主要演化方向。

三、全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未来趋势分析

(一)创新主体多样化,创业行为常态化

创业物种的多样性是全球城市创新体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基础,是创新持续迸发的基本前提。创业物种通过人才、资本、知识、技术为主要纽带形成了复杂的价值网络,在竞争性合作共生中不断演化发展。多样性共生的特征意味着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进行着频繁的试错与应答。因此,未来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将形成囊括政府、企业、大学院所和用户,并形成“四螺旋”产学研用“共生”的状态,用户将成为城市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这也使得整个创新体系将变得更为扁平化,而“体验+服务+产品”将成为创新体系的价值实现载体,面对生产消费者(Prosumer)的崛起和产学研用社区生态化创新的新模式,从强调供给侧政策转向依据创新链综合推进需求侧、供给侧和环境面政策的协同运用。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业的门槛将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个体有能力获取创新资源,并以个体形式创办企业。伴随着越来越多以个体形式成立的小微企业将成为全球创新体系中最富活力的创新主体,其与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为平等,并在科研机构、用户群体的协同下全面参与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二)创新活动全球化,创业活动社区化(本地化)

全球城市创新体系不再是孤立封闭的“生态圈”,而是建立了与外部的广泛联系。每一种创新物种个体或群落的发展进化均依赖于其他创新物种个体或群落以及周围环境,人才、资金、信息将自由、高效流动,进而更加高效地汇集全球的创新力量。以色列特拉维夫创业生态系统堪称高度开放性的典型代表。特拉维夫吸引着全世界的企业家、投资者和创新人才到此聚集。截至到2013年10月,已有数百家跨国公司在特拉维夫建立了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包括google、微软等世界级高科技公司,同时也有许多以色列创业公司被国际知名公司收购。又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在其科技园有注册运营的企业超过130 家,其中65%以上为跨国公司,微软、英特尔、IBM、通用电器、朗讯科技等全球多家500 强企业均在园区设有离岸软件研发中心。

(三)创新系统开放化,创业生态繁荣化

未来创新体系是创新主体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可利用的知识资源、关注资源使用权并且具备高度开放性的价值网络创新模式。随着城市逐渐成为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成为全球价值网络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城市创新体系将与全球创新网络这一大系统产生更为全面、深入的交互活动。而未来城市创新体系只有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交互,协同创新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系统价值。与此同时,到2050年是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三十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业机会将不断涌现,而创业的便利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创业生态将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这也为创新系统的进一步开放和辐射作用奠定了基础。

四、对策建议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培育全球化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应当聚焦关键问题、突破制约瓶颈,分阶段、有层次地推进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

(一)在城市创新发展理念上,从工程化思维转向生态化思维

生态化思维的创新发展,更强调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等反馈机制,注重创业生态物种、要素的多样性、异质性,且更迭多,要素间关系更为复杂。重点要突出不同主体间的有机联系,突出政府内部及与各要素的协同,高度重视“选择机制”,如创业要素与“创业环境”(生境)间的选择与适应问题。

(二)在系统运行机制上,要更注重系统可持续演化发展

全球城市创新系统与创业生态环境的形成是一个从低阶到高阶进化发展的过程,系统从单个主体集聚,不断成长、发展、演化过程中,通过“涨落”正反馈机制中达到有序,从微涨落经过要素非线性作用逐渐放大为巨涨落,引起全球城市创新系统与创业生态环境新的有序结构和突变的产生。

(三)在与外部环境互动上,要以更加全面的开放来促进创新

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对内对外的全方位开放,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对接、交流与交融。上海要充分借助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以开放竞争促进创新发展。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搭建全球原始创新的产业转化平台。

(四)加快建设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充分结合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对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性作用和政府对产业进化的促进性作用,重点发展提供全球化服务的生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以服务型制造推动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迁移,从而使上海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成为中国产业群落演替和进化的重要“风向标”。

(五)引导企业培育创业生态系统

强化企业间共生合作,规范大企业并购中小企业的有关法规政策,引导、鼓励上海制造企业强化研发设计与技术整合能力,实施开放式创新和嵌入式创新,从“大而散”的产业链内置模式,转向“大而强”的产业创业生态系统模式。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建构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创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Archibugi D,Howells J,Mi-chieJ.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 economy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1999

[2]克里斯托夫・弗里曼著,张宇轩译.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周振华.全球化、全球城市网络与全球城市的逻辑关系[J].社会科学,2006 (10):17―26

[4]陆伟芳,余志乔.从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到世界名城――一种理论的视角[J].城市观察,2014(1):146―152

[5]肖林.未来30年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与人才战略[J].科学发展,2015(7):14―19

[6]李志刚,吴缚龙,高向东.“全球城市”极化与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3):304―315

[7]屠启宇.全方位把握世界城市发展新趋势[N]. 解放日报,2012―4―9

[8]赵黎明,李振华.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21(1):97―100

第12篇

论文摘要:结合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武汉市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优势对武汉市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1.1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联系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空间上的反映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它对提高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区域市场的竞争能力改变生产企业的布局和生产方式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具有双重功能即从属功能和引导功能从属功能表现为有多环节多功能构成的物流系统必须为区域经济服务引导功能是指物流对区域经济结构规模和空间布局的引导和反馈作用实际上是将区域物流系统转化为生产和经济的过程

1.2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未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其中城市化起主导作用城市化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反过来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城市化促进城市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城市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商品流通体系因此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顺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以中心城市为基础建设的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和平岛物流团地阪神商业综合物流团地荷兰鹿特丹物流团地以及遍布美国大城市群的配送中心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日本的东京阪神和京都三大经济圈的物流总量占日本全国比重长期保持在以上不仅对日本经济发挥了支持作用使日本能够充当东亚经济的生产总值中枢还优化了该地区的物流结构繁荣和完善市场体系提供就业机会

1.3提高了城市经济档次

武汉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其所处地区必须具有对周围区域商品的集散和辐射功能二是该城市必须具有物流中心所需具备的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一般都建设在该区域的中心城市武汉市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优势条件有

1.4区位经济优势

区位经济优势武汉地处华夏腹地长江汉水之滨位于横贯东西的长江黄金水道和纵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广线的交汇处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这些优势对武汉市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支

撑作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技术信息商品资源能源等双向对流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其经济转移线路的而京广线则是环渤海经济区向南辐射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向北辐射的经济转移线路并以京广线京珠高速航空光缆通信构筑起强大的通道武汉市则借助上述两大通道及其其他辅助通道使其内联四川陕西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各省乃至全国外引港澳通向海外的中心地位得以充分显现从而使武汉在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全国内陆交通枢纽通信枢纽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和长江中游经济带经济中心城市因此武汉具有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居中得水的独特区位优势使武汉成为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我国最大的通海内河港口城市之一在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推进的进程中具有承东启西扼南控北的战略地位武汉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形成了钢铁汽车机电高新技术四大支柱产业及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建材优势行业武汉也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流通中心腹地市场广阔商业市场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B0为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位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2.1发达和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武汉铁路是全国的枢纽之一京广京九武九汉丹四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使武汉铁路形成米字形网络框架通过武汉铁路枢纽连接全国铁路网可通达全国年底武汉铁路营业里程目前武汉市日发列车对通过铁路提速提高运输组织化水平为重点企业服务发展开通外贸专列等措施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水平年完成铁路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武汉是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中游的港口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航运的自然地理条件长江是武汉市对外物资商品交通的重要水上通道武汉市通过长江水运航道及其支流形成对沿江经济带的运输辐射年底武汉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合计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个港口综合吞吐能力K拥有水运船舶艘万吨位拥有以中远武汉货运武汉长江轮船公司等为代表的各类水运企业多家通过开辟固定班轮航线运贸结合水陆联运等措施提高水运业的服务水平公路网络以武汉为中心沿国道干道向外辐射以各级公路为辅联结郊区县乡村年末公路通车里程全市从事公路运输业经营户达家拥有营运车辆辆其中火车辆客车辆公路客运班线发展到条日发班次个公路货物运输通达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公路以客带货形式较为普遍尚未有公路货运班线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K随着天河国际机场的开通空运航线达条架起了武汉与国内个大中城市和联系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的空中走廊有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参与营运每周发出航班次民航货运通过客运班机带货方式年民用航空完成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城市交通发达年末武汉市城区道路长度道路面积通过座大桥将被长江和汉水分割为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的市区连为一体

2.2遍布城市的物流据点

武汉市游泳各类场站库遍布武汉三镇分别属于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商业储运等部门铁路拥有编组客货运站个其中拥有个较大的货运场站公路拥有客运站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个堆场总面积达水运拥有生产用码头个堆场库场并配有各类装卸搬运机械台套拥有铁路专线民航天河机场拥有一座货运仓库面积商业储运部门和企业拥有大量库场其中仅武汉商贸控股集团就拥有仓库占地面积仓库总面积有近K高低温冷库近百台的运输车辆个专用码头条铁路专用线大型专业仓库都备有吊车叉车等装卸设备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支撑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家通信网的八纵八横光缆干线中有京广汉渝汉宁等条国家一级干线贯穿武汉市武汉电信网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功用多媒体通信网的几大节点之一同时也是湖北省三纵三横三环光缆传输通信网中心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年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万门长途自动交换机万路端拥有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万户这种一流的通信设施成为物流中心城市的信息网络支撑

2.3现代物流发展基础

武汉拥有的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地位造就了一大批从事规模化和系统化经营和运作的储运企业这些企业在设施经营管理和人才方面的储备为武汉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准备了条件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商业储运公司长江智能物流有限公司武汉市农资公司武汉市物资公司等企业的发展为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奠定了企业组织基础中远武汉货运长航集团武汉铁路分局武汉汽车运输总公司武汉港等一批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运输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形成了庞大的运输网络和网络化运输组织能力为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综合运输组织条件

2.4武汉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

明确武汉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交通枢纽城市是重要的物流节点也是整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武汉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大量货物通过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汇集流动的运输枢纽的基础具有极强的商品集散和辐射功能具备了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但距离现代意义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仍有很大的差距现代物流产业仍然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产业环境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何充分发挥武汉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向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发展是武汉市当前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以上对武汉市的区位经济优势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和现代物流发展基础的分析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应着眼于区域物流和市域物流两大领域区域物流的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时效性的区域运输服务体系市域物流的发展目标是提供快速准时多样化服务的市域配送服务体系为此武汉市提出了多层次物流框架体系的建设构想依托武汉市在华中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的特殊地位以武汉为核心以武汉及周边城市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企业为基础以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为主干构筑四重物流服务区域圈和四大物流服务主通道形成我国华中地区物流发展与运作的双四架构四重物流圈的内涵为构筑面向市区重要产业基地商品集散地城市消费功能区的区域配送物流圈构筑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及省内周边城市物流设施为依托面向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分拨及终端配送物流圈构筑以武汉为中心以省内重要物流设施为依托面向武汉及华中经济中心城市的干线区域分拨与中心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依托国家及跨国民用航空系统构筑以武汉为中心以国内各主要经济中心城市物流设施为支持面向远东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国际中心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同时以核心区域基础设施为依托以综合运输网络为基础构建四大物流通道即开辟长江物流班轮构筑长江水运物流通道发挥国家铁路干线巨大潜能构筑铁路干线物流通道开辟大型超大型长途高速干线班车构筑高速公路干线物流通道发挥武汉航空枢纽优势构筑以大型专用货运机队为主体的航空干线快速物流通道通过构架四重物流圈打通四大物流通道形成立足武汉背靠湖北面向华中连接世界的多层次物流网络体系武汉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措施整合物流资源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由具有不同核心业务能力的企业群体所构成包括具有综合物流管理能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具有综合运输组织管理能力的多式联运服务商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货运提供准时快速服务的配送业服务商具有先进运输管理能力承运人企业等由前分析可见武汉市物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武汉市物流产业中缺乏在企业群体中发挥骨干作用的核心企业这是制约产业整体水平的瓶颈因此要引入现代物流理念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有目的地培养一些核心业务能力互相补充的物流核心企业通过核心企业带动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物流行业主体的企业网络群体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企业组织和运作条件

三、积极建设物流两大基础平台

3.1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如前所述武汉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发达和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及遍布城市的物流点为武汉发展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些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技术的含量不大布局不甚合理其中部分瓶颈制约了系统整体效应的发挥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侧重于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与布局货运通道的合理化配送道路体系的规划外部交通设施含港口机场铁路的优化等物流基础信息平台

以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作支撑以武汉交通信息管理中心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企业经营网点连接起来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从而形成覆盖全市联网全国畅通国际的物流信息传输网络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如交通状态信息交通组织与管理信息城市商务和经济地理信息等

3.2加强物流宏观环境两大基础支柱的建设

建设适应物流行业阶段性发展需要的政策环境武汉市的物流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从国外物流政策演变过程可以看到政策环境的建设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如市场管制一般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采用较强的市场准入制度管制方法为资格条件准入当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采用放松管制的原则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3.3建设政府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

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一般包括目标的分解与协调协同组织方式信息沟通的协调任务的协调明确等内容只有建立起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才能充分发挥武汉的区位经济优势和物流基础设施优势使武汉发展成为全程物流中心城市确立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地位

第13篇

【关键词】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虚拟仪器;系统;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G4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89―04

一 引言

现代认知心理学、心理生理学认为通过观察测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刺激时的各种生理反应变化信息,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及注意状况,可以获取学生学习过程认知加工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依据。在教育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参数变化信息,可以从心理、生理层面开展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

要在教育技术领域开展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的相关研究,需要相应的测量工具(系统)支持。在国内,华南师范大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1][4][5][6][7][8],并先后开发了两代的学习反应信息实时测试系统[2][3]。但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原来的两代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进口的系统价格昂贵[9],不利于普及应用。笔者基于微机接口与网络通讯技术,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测试分析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实现方法。

二 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目标

1 系统设计思想

在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教学内容。学生在视听媒介的刺激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引发生理参数的变化,这些生理变化是学生接受媒体刺激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的反映。在教育技术领域,利用生理指标进行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研究和评价的基本思路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给予学习者(被试)一定的外因刺激(如教学媒体刺激),使学习者产生心理行为变化,通过观察测量其生理变化,从中探讨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同时,由于是针对教育教学传播效果和教学媒体质量开展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小群体学生,在设计系统时必须考虑:

(1) 要求系统能连续长时间、同时测量几个学生的心理生理反应。

(2) 系统进行生理信号采集时应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约束。

目前,在心理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人体生理指标有:皮肤电反应、脉搏、血管容积和血压、呼吸、语图分析法、脑电波、生化指标等等,不同的生理指标有不同的传感技术或测量方法[3]。在教育技术领域开展人体生理指标研究有别于其它领域的生理指标研究,笔者认为在此领域选取生理指标的基本原则是:反映心理变化灵敏、测量易实现、不损伤人体和学生容易接受;同时要求所用的测量仪器应尽可能少地约束学生。基于这样的思想,在众多生理指标中笔者选取皮肤电反应作为在研究中测量的主要生理指标,选取呼吸、脉搏、血压和脑电波等作为辅助的生理指标(本文中探讨的生理指标测试与分析主要是指皮肤电反应生理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3) 应能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反应进行实时、同步、对比的分析研究。

实时:是指能实时显示学生的生理反应曲线。

同步:要求能对学生的生理反应、媒体内容、学生的外显反应三者同步记录分析。

心理生理学研究认为单纯的生理测量仅能提供有关有机体所处的特定唤醒水平的信息。因此,在教育技术领域,要从心理、生理层面上开展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必须把学生的外显反应(表情、言语、动作)、教学内容、学生的生理反应同步记录,进行综合分析。

对比:包括同一学生不同时间的生理反应对比研究;同一时间内几个学生的生理反应对比研究。通过对比,找出个体、群体的变化规律。

(4) 找出生理指标参考值的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量的是生理指标的相对值,着眼点在于找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生理指标相对值的变化规律。

(5) 建立适合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评价和研究的分析处理方法。

系统必须提供一套适应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研究和评价的分析处理方法,如:生理曲线压缩分析、A-S平面分析、(A-f-S)-t平面分析、主成份分析与聚类分析、频谱分析等,从不同的侧面为研究者提供对心理生理问题进行研究的多种方法。

2 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本系统可实时录学生外部行为和表情,实时监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生理指标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从而探测学生学习过程情绪心理活动与注意状态,进行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

三 系统硬件设计

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媒体刺激呈现系统、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同步记录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这三个系统的各部分硬件被布置在测试室(观察室)和控制室内,如图2所示。

(1) 媒体刺激呈现系统

主要用于向学生(被试)提供各类媒体刺激。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1台DVD机、1台录像机、1个录音卡座和观察室内的1台电视机、4台多媒体计算机、1对音箱。

(2) 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用于实现生理信号的模数转换,生理信号的显示、存储与分析处理。包括生理信号传感子系统和生理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处理子系统。

生理信号传感子系统:用于将皮肤电阻变化信号转换成随时间变化的模拟电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送往生理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处理子系统处理。包括位于观察室内的4路生理信号传感器和滤波放大电路。本研究中,皮肤电传感器采用银-氯化银电极,测量时电极置于被试左手掌面侧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节,电极面积为1CM2,系统采用UA741CP放大器,对皮肤电反应信号进行滤波放大。

生理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处理子系统:用于将传感子系统送来的模拟生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生理信号的采集、存储和显示,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1个UA301数据采集器、1台多媒体计算机和1台打印机。

(3) 同步记录系统

用于对媒体内容、生理信号、学生表情的实时同步记录。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2台摄像机和位于控制室内的4台监视器、2台视音频矩阵切换器、1台特技机、1个云台控制器、1台录像机和1个视音频编码盒。

本子系统通过云台控制器控制2台摄像机,拍摄学生接受媒体刺激(如观看教学电视节目、多媒体教学光盘、网络课程等)时的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摄取的视音频信号通过视音频矩阵切换器送到特技机与媒体内容、学生生理反应曲线合成1路视音频信号供录像机记录监视,并可通过视音频编码盒编码后连接到交换机提供远程监控之用。

2 系统的联接与抗干扰技术

(1) 观察室与控制室的设计

学习反应测试分析实验室为专用实验室,配备有空调,保证实验所需的温度、湿度条件。观察室与控制室相隔离,避免两者之间的互相干扰。所有的布线均采用隐蔽式布线,整个实验室整洁、安静。

(2)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各种干扰普遍存在于各种测试装置中,本系统在生理信号的测试过程中的主要干扰源有电气设备干扰,对于这类干扰,笔者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减少干扰源,同时对生理信号测量系统采取屏蔽、接地、隔离等技术措施,并在电路中加入适当的滤波电路,有效地抑制各类干扰,提高生理信号的信噪比。

第二类干扰为测试用电极引发的干扰。人体皮肤电极接触会产生极化电动势,实验中采用银-氯化银电极可有效地消除这种干扰。对于电极与手指接触不良引起的干扰,系统采用大小不等的半园形电极,以适应被试手指粗细的差别,并采取测试前洗手,用75%乙醇对安放电极的手指部位作脱脂处理、涂导电膏,用胶布固定等一系列措施。本研究针对这两种主要的干扰源,分别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这些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测试用电极所引发的干扰。在实际的生理信号测量情况下,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自然干扰外,还有可能出现种种人为干扰。如,实验时的环境噪声干扰、被试对象的生理状态等,实验者对实验进行精设计,有效控制,可以避免这类人为干扰。

四 系统软件设计

1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在本系统中,共设计有了实验配置、生理信号采集、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生理信号回放、生理信号分析处理、报告生成打印、帮助、扩展八个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1) 实验配置模块

本模块主要完成生理信号采集前的实验配置工作,并提供实验配置报告生成功能。

用户可依据向导方式建立实验配置文件,完成:实验编号、实验名称、实验目的、采集参数、实验对象、生理信号记录文件存放路径、实验者、实验日期、实验备注的设定,并生成Word格式的实验配置文件。

用户可按默认的参数进行数据采集,也可打开已有配置文件进行数据采集。

(2) 生理信号采集模块

本模块完成生理信号的实时采集、同步显示、实时记录。

用户可根据实验配置文件中的相关设定,将生理信号传感系统传送来的生理信号经UA301型采集器进行模-数转换后,利用此模块完成生理信号的采集、同步显示、并按需要实时保存在硬盘上,供采集后进行分析处理。

(3) 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

本模块采用C/S模式,利用NI公司开发的Data Socket协议,完成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的分布式远程采集。

客户端可以对服务器端设定采集参数(生理信号类型、采集通道、采样频率、采样信号放大倍数)并可设定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生理信号数据存储位置。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生理信号的分布式远程采集。

同时在VI开发环境下,系统还提供B/S模式的远程采集功能,远程用户可通过浏览器实时监视服务器端采集的生理信号波形。

(4) 生理信号回放模块

本模块用于将存储的生理信号记录文件还原回放,用于事后结合同步记录的录像内容,对生理信号波形的分析研究。用户可调节生理信号回放的速度,可实现快速回放、慢速回放、正常回放(即按采集时的速度回放)。

(5) 生理信号分析模块

本模块主要提供了多种生理信号分析处理方法和手段,具有如下功能:波形修正、波形压缩、平均值与方差计算、t检验、F检验、A-S分析、(A-f-S)-t分析、主成份分析与聚类分析、频谱分析。

(6) 报告生成打印模块

本模块整合于上述的五个功能模块之中,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Word、Excel等各种文档格式的报告。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如波形、表格等)生成各种文档保存。同时模块还提供打印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分析得到的各种图片、表格、波形直接送往打印机打印、也可将屏幕上的各个对象以不同图片文件格式进行保存。

(7) 帮助模块

本模块也整合于上述的各个功能模块之中,用户随时可获取所需的帮助。

除上述的七个功能模块外,本研究还设计了安装与反安装程序项。用户得到安装文件后,可依据提示进行安装,程序将自动生成程序组。当用户要将本系统卸载时,可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中将其完全卸载。

(8) 扩展模块

本模块用于将来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展。

2 软件实现

笔者选取了LabVIEW6.1PDS作为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上,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本系统。

UA301采集器并没有提供支持LabVIEW的驱动程序,所以其在LabVIEW编程环境中不能直接使用。考虑到代码的复用性,在本系统开发过程中利用LabVIEW提供的库函数调用接口,对UA301数据采集器随板提供的库 UA300.DLL动态链接库中的各个函数应用WINAPI(stdcall)规范进行调用,开发成各个组件,如图4所示。在编程过程中,直接调用相应组件即可实现相应的数据采集。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选取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和系统分析模块中的EDR(A-f-S)-t分析子模块两个子模块对系统的软件实现过程进行简单介绍:

(1) 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的实现

将虚拟仪器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构成分布式网络化虚拟仪器系统是虚拟仪器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本系统中,实现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方便用户进行实验,有利于减少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干扰,更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益。

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远程计算机通过网络对服务器端生理信号采集控制及监测。本系统采用DataSocket技术来实现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远程采集。Nl公司提供的Datasocket(DS),是一种能够简化应用程序之间,以及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新的网络编程技术。Datasocket建立在TCP/正协议基础之上,不用进行复杂的底层TCP编程,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多个远端的终端同时广播现场的测量数据。使用Datasocket传输数据,可以在程序运行后自动查找网络设备,局域网上的计算机会通过网卡或调制解调器连接到网络服务器上。本系统将生理信号采集服务器端程序和DS服务器放在观察室内同一台计算机上,将其作为服务器端,而生理信号采集客户端程序在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上运行,客户端可为服务器端设定采集参数,进行生理信号的远程采集,采集的生理信号数据可保存在服务器端或本地客户机上。客户端也可不对服务器端进行控制,只是进行服务器端生理信号采集波形的监视。配合同步记录子系统送来的视频流,可同步监视学生的生理反应、媒体内容、学生的外显反应。

(2) EDR(A-f-S)-t分析子模块的实现

利用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进行教育教学传播效果与教学媒体质量研究和评价,不能止于生理信号波形的记录观察,必须对生理信号曲线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获取更多的具有心理生理学意义的信息,使得从心理、生理层面对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系统分析模块中的EDR(A-f-S)-t分析子模块。

此模块主要用于对批量学生进行EDR(A-f-S)-t分析。在利用华南师大此前开发的第一代系统进行电视教材的皮肤电反应分析时,提出了皮肤电反应的A-f-S综合分析模型[7],并用手工运算的方法进行了少量学生观看电视教材时的皮肤电A-f-S分析。在本系统中,笔者对此模型加以完善,使其成为从心理、生理层面研究和评价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EDR(A-f-S)-t分析方法。

程序运行界面和部分框图程序,如图5和图6所示。

五结束语

本系统系统开发完成后,笔者用其进行了几种媒体刺激的皮肤电反应实验[9]¬,实验表明本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可供项目研究使用。本系统可将学习者的三种反应信息:认知、行为和心理生理一起同步测量,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束缚,使得对教育传播效果信息的研究深入到人体生理层面,从而为教育传播信息效果的研究提供一种先进的支撑环境、测量手段和分析方法,对拓宽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学生对电视节目的皮肤电反应(GSR)规律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89.

[2] 郭建才.电化教育效果心理生理信息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89.

[3] 王咸伟.教学传播效果的人体心理生理信息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探索与实践[A],李芳乐,倪玉菁.’98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1998:343-353.

[4] 黄卓然.学生对不同英语听力测试材料皮肤电阻反应(GSR)规律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0.

[5] 吴中江.电视教学传播中信源若干因素与受者皮肤电反应(GSR)的相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0.

[6] 王彤.学生观看教育电视节目过程中的皮肤电反应(GSR)的若干规律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1.

[7] 杨晓宏.皮肤电反应(GSR)的A-f-S综合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1.

[8] 吕慧英.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学生生理心理反应与学业成绩的比较研究[D].广州:第一军医大学,1995.

[9] 王俊晖.分布式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测试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10]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1-331.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 实效性 思考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旧的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的反映较为冷淡,积极性也不高,大部分教师仍然偏重于概念、理论的阐述,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对教材内容缺乏消化、吸收和再加工的过程,只注重教学计划和进度的完成。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往往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以至于不能够完全掌握这门课程的精神实质,这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导致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对知识进行接受,囫囵吞枣,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也失去了自主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然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非常普遍,导致学生实践意识和能力缺乏,知行脱节现象极为常见。到目前来说“一言堂”的情况有所改善,虽然教师也运用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并采用了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但还没有形成多元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还有的教师教学没有针对性,对学生所想的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疑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思想特点了解不够,没有把握住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2.学生重视度不够

思想政治课由于在长期的教学中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享有绝对的权威也更好地宣扬了主流的价值与文化,而学生大多数状况下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中。这门课又是宣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虽然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但是却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面对至高的道德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冲突,又无解决的合理办法的时候,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解决大学生在思想领域和重大社会问题上的认识困惑,并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若是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会使得该课程的实践教育目标被虚化。虽然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但是与理论教学的内容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整合。

1.实践课在课时分配上缺乏规范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总课时数的规定是很明确,但是对于实践课的课时规定相对来说比较模糊,没有形成专门的规范。大部分学校呈现出来的是课堂教学课时偏多,而实践课时相对来说较少,更没有合理分配的细节。

2.教学的形式缺少社会性。这门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局限于让学生集体观看资料片、举办讲座和演讲,及辩论活动,或者是组织学生的进行社会调查,等校内范围的教学活动为主要的形式,很多的高校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安全等等各个方面真正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特别的有限。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度也大大降低,像一些外出派学生代表参加的活动,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的其中,进而造成实践活动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的教学指导缺乏实效性。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来看,大多数都是教师在课堂给出学生可供选择的题目或者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学生分组进行,并且撰写实践总结,并由学生讲解和分析本次实践的体会。最后任课教师批阅和整理学生的实践作业,并给出实践的成绩,但是在这个环节中缺少重要的一项是教师跟踪学生的实践活动,并对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具体和有效的引导与指导,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并能体现实践的效用,以至于整个教学活动缺乏融合性。

4.实践课的考评方法缺乏激励性。实践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很多学生把实践看成是一次简单的活动,很多学生没有在实践中体会真正的价值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缺少严格的规范和可操作性的考核体系,实践活动的内容常常是以内容新颖逻辑的完整性以及字数的多少来衡量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过程中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关注,甚至有少数的同学弄虚作假来完成本次的活动,不仅没有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还挫伤了部分同学的积极性。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目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对部分学生厌学、部分教师厌教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的客观因素。

(一)从学生方面看

部分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功利主义的影响。面对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学生们为了能在将来的择业中更能处于有利的地位,报考研究生、过级(外语、计算机)、出国等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主攻方向,学生专业课负担很重,学习压力大,有些专业还有实习活动,客观上弱化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第二,抵触情绪的影响。传统“政治”观念的消极作用以及现实政治生活领域负面现象的影响,淡化了大学生的政治热情,造成了对政治理论课的错觉。由于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抵触情绪比较严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

(二)从教师方面看

主要表现为:第一,个别教师缺乏使命意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历史使命,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意识到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对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进行发挥,又不能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单纯地对教师的主体、主导地位进行强调,从而限制并压抑了学生作为道德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第二,部分教师理论修养不够。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理论知识欠缺,对于教材的理解度不够,故而缺乏吃透理论融会贯通的过程,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不能显示出各自学科的特点;第三,部分教师基本功差、执教能力不强。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感染力不强,不能吸引学生。有的教师教学没有针对性,学生所想的、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得不到解惑;有的教师授课没有重点,语言平辅直叙,缺少感情投入,不能引起学生共鸣;有的教师授课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第四,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课堂教学采用的是单纯讲授的形式,虽然有时教师也运用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并采用了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但还没有形成多元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能够将教材的内容和电脑等多媒体教学实现完美结合的教师较少。

(三)从社会价值导向看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交流便捷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人们处于多种价值观的包围之中,面临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困惑。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同样是社会整体价值观变化的一部分,是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受社会上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多元的价值取向,并展现出新的特点:他们的价值取向“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从避实就虚到求真务实,从崇尚他人到崇尚自我,从主体丧失到主体高扬,从单一选择到多样选择,并表现出了功利化、实用化和自我化的倾向”。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是不稳定的,开放的,他们的经验与阅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面对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其价值观念还时常随着社会上各种思潮和社会热点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有强化对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导向,才能使他们在事关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的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是非分明,才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

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措施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任课教师是关键,理论课程的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政治坚定、思想道德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讲好这门课程。在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水平、思想困惑及关注热点的基础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应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以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转变教学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增强实效性的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也不例外。他们思维活跃,独立意识主体性明显增强,对同一件事情往往有着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愿意在众人面前张扬自己的个性,喜欢与众不同。作为教师,尤其要注意到当代大学生上述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这就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兴趣爱好,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其次以学生为主体,要体现尊重与平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民主与权利、学生的个性、隐私与尊严等。遵循学生与教师平等的原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以学生为主体,要凸显教育的服务功能,以学生为教学评价的主体。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学生的智慧,反映学生的意愿,心系学生的利益,要以大学生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作为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因此教师只有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参与对理论的思考、分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启发不足。再加上有些教师以权威自居,尽管把教学内容设计得很好,但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此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招和实招。一方面是要不断拓展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课程,可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辩论、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方法,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另一方面,在这门课程的考试上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个人单独答卷和小组集体答卷相结合等方法,目的是突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察。

(三)协同多种教学手段

第15篇

关键词:宁波;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有机更新

Try to talk about ningbo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Jin hao,Fu Yi-min

Abstract: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al block in ningbo,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think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and protective decay exist two major cultural and social dilemmas. Put forward the way to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is that using organic renewal theory and method, and from the original true protec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whole history, life authenticity,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umanistic and social networks, etc, of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method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riginal true the whol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and renewal, sustaining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the goal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Ningbo;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global protection;organic renewal

中图分类号:TU—098.1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河姆渡文化发祥地、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重镇、浙东文化渊薮之地、明清以降反侵略斗争前沿,凡此种种构成宁波城市个性特色和文化传统,也因宁波悠久的历史,绵延的文脉,厚实的遗产资源,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构成了城市的记忆,保护好那些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延续的必要内容。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历史街区概念。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1997年,宁波市城市规划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制定《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划定5处街区为宁波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区的保护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2004年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再次修订,历史文化街区增加到8处,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并将历史街区分“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两个层次进行保护。

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记载着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城市要发展,历史街区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新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在宁波城市高速发展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对这些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就宁波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些粗浅的探讨。

2.宁波历史街区现状及保护困境

《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月湖历史街区、天封塔郡庙街区、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鼓楼公园路历史街区、秀水街历史街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和南郊路历史街区等。这些历史街区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经济社会特征。首先,区位条件优越。历史街区大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区,是城市的商贸中心,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扩张,商贸中心会有所变化,但多数历史街区依然地处城市的中心商贸圈,或者紧邻现代的商贸中心。其次,交通便利,这与历史街区地处城市中心区位是密切相关的。第三,人口密集,人员构成复杂。由于历史原因,历史街区长期以来都是城市中人口密度较高的街区。目前尚未改造的街区内不仅密集地居住着本地居民,而且还因其优越的位置、便利发达的交通以及低廉的房租(因为多为老旧住房),成为外来人口集聚的地区。第四,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为低下。现仍处于自然保护下的历史街区由于长期失修,住房质量、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不良,在住房商品化时代,高收入群体和中上阶层都已经逐步搬离了这类街区,在此沉淀下来的主要是无力搬迁的、低收入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由于这些特点,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更新改造进程中,宁波历史街区的保护陷入两大文化与社会的困境。

2.1.建设性破坏

由于历史街区的高地产价值,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主体竞相角逐的稀缺性空间资源。而在静态保护下的加速衰败,又不断加剧政府在改善城市设施与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美化城市形象、增强投资吸引力等方面的政绩压力。受市场驱动和政绩压力的双边挤压,加上政府决策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在名城保护中的地位、意义认识不足,宁波的一些历史街区,虽然经过多年的保护,最终还是难以抵御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对文化遗产重“点”轻“面”的保护观念下,天封塔郡庙街区与鼓楼公园路历史街区被全面改造,除保留几处文物保护单位(点)外,原有传统民居已被无任何历史文化内涵的仿古建筑所代替,这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名存实亡;月湖历史街区月湖东岸占地约19公顷的传统民居被拆毁,仅保留总面积不到2公顷的文保单位(点)和宝奎巷,拆迁空地建为公园绿地,另建一批仿古园林建筑。国保单位天一阁所在的月湖西岸成批明清建筑群被拆除,虽然还保留了一些文物建筑,但整体保护已经不可能了;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处于甬江大桥以南的一些近代建筑被拆建成绿地,仅保留国家级文保单位天主教堂和文物保护点通商银行宁波分行等建筑。甬江大桥以北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成为城市商务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和南郊路历史街区虽没有大拆大建,但是将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出,把民居全部改为旅游、会所、休闲、商贸等设施,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造假的行为,街区因此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韵味。上述这些历史街区在功能置换上大多让位于绿地和商业中心、商业人群,原有的社会网络被取代;以“危房改造”名义大肆拆除历史建筑,模仿或杜撰原有的传统建筑形式,建设仿古建筑与人造景观,导致建筑群体支离破碎,街巷空间均质化、单极化、景观化。这些做法背离了历史街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的核定标准。[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01,04:6页]

2.2.保护性衰败

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由于其历史文化价值较高,长期以来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并限制开发。但这种保护多为静态保护,政府和居民都很少给予投入,很少对其建筑、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与更新,以至于此类街区虽然被列入保护名册,但却急速地衰败下去。这种保护性衰败现象同样存在于宁波那些尚没有被改造的历史街区,如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秀水街历史街区等。以秀水街历史街区为例:秀水街位于宁波旧城中心区,唐宋子城的东北角。形成于宋代,有着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历史,至今仍相对完整地保持着“街—巷—庭院”的空间格局。街巷脉络分明,肌理清晰,区域面积5.73公顷。街区内有保护价值的传统院落42处,占地面积约2.5公顷,占街区总面积近50%。街区现存传统建筑大多造作精美,类型多样,包括明代的倪氏桂花厅,清代的吴宅、孙宅,民国的陈宅、林宅、鹤年坊等。由于长期处于自然保护状态,街区内很多建筑年久失修,结构老化,日益破败;居住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空间不足,生活于其间的居民要么逃离,要么忍耐,导致人口老龄化和阶层弱势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物质和社会的衰败相叠加;不当现代装修和居住环境改造使许多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和格局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

3.“有机更新”—宁波历史街区走出保护性衰败与建设性破坏困境之路

3.1有机更新理论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在长期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城市规划理论充分认识以及对旧城更新规划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的,他主张按照城市内在发展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采用适当规模、适合尺度,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促进旧城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8页.]方可先生根据“有机更新”理论及其实践,归纳有机更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一是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各个部门之间彼此相互关联,和谐共处,形成整体的秩序和活力;二是城市细胞(居住院落)和城市组织(街区)更新的有机性。更新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要顺应原有城市机理;三是更新过程的有机性。更新应是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尊重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在对旧城的更新改造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小规模改造的方法[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95-196页,]。

历史街区更新是旧城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容。从有机更新的概念来理解,它并不应该在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完成重生,也不是在完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实现保护,而是将科学发展观引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通过对环境作细致的研究和判断,在现有的文脉和肌理内部进行的一种适应性改变,是一个集保护、修复和发展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实际上是一种寓于整体一致中的丰富多彩的个体变化,以此逐步达到历史街区更新发展与城市文化传承的有效契合。因此,有机更新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有效方式与路径。有机更新理念在国内外很多城市的更新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并且确实使许多深陷于保护性衰败的历史街区避免了建设性破坏的劫数,使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有机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并且成为现代城市中最富魅力的街区。

3.2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策略

首先,放弃大拆大建激进式更新,在原有基础上,以渐进式的整治、恢复传统风貌为主,保留历代建筑的叠加。适量疏解街区过密的人口,但避免大规模的人口外迁。

其次,以多个主体的合作行动取代单一主体的单边行动。改变以政府和开发商为主的强势群体主导街区更新的导向和整个过程,将居民的利益和需求置于重要位置,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鼓励公众全程参与街区改造更新。

再次,推行“自下而上”的自愿式更新路径。以居民的利益诉求和对街区改造的建议为基础,再经过专家的系统分析和整理,在技术、资金和实施机制等方面与居民共同制订计划,政府、市场主体和居民都作为利益相关者承担各自的职责,最后进入实施。

3.3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方法和措施

确定保护与更新模式应本着两个基本目标:1.保护历史的街区风貌、建筑环境、文化遗存,实现城市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多样性;2.保护居民享受现代化的基本权利,实现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舒适。[ 李 晖,丁宏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J]. 规划师,2003,04:76页.]这两个目标实现的程度可以衡量保护与更新措施的成败。

3.3.1强调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

《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 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02:62-63页.]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当代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普遍原则,也是有机更新发展方式的前提与目的。

历史街区保护首先要考虑的是区域的“群体价值”,主要内容是原先的真实的历史建筑(含文保单位、文保点和传统建筑)、环境要素(水系、桥梁、古树名木、古井等)及整体风貌。其中,历史建筑、环境要素构成了整体风貌,空间是联系这两类实体的纽带。以空间为核心的保护是街区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最为核心、稳妥的原则。历史街区空间保护主要包括格局和肌理两大方面:空间格局是空间要素(河道、街巷、广场、院落等)的等级体系与组织方式,是易于辨识的空间序列;空间肌理是构成空间各元素(建筑、构筑物、绿化等)的比例、尺度与组合方式,是独具特色的空间形式。如果说空间格局是“骨架”,那么空间肌理就是“血肉”,两者共同维系着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共同维系着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感、安全感、认同感。

因此,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时,应当坚持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的观点,从整个街区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的整体出发,采用客观的、整体的视野来看待历史街区已有的、各个时期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结构体系和建筑遗产,尊重其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现状,以严谨科学的方式进行整体性的原真性保护,达到保护历史街区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目的。

3.3.2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与更新

实践证明,由于对历史街区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地位、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对保护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又缺乏合适的历史街区发展理论指导,在大规模改造中采取简单的“摧旧出新”或重“点”轻“面”的孤立保护做法,致使宁波一些历史街区消失或街区历史文脉被割断,传统特色消亡与同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思路必须要加以调整,真正重视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就必须改变过去一些不利的做法。

强调小规模的连续的渐变,采用适当的规模和合适的尺度的有机更新理论应该是历史街区最恰当的改造更新方式。国际社会在历史城区保护方面深刻反思大规模改造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转而提倡小规模、渐进式、居民参与的整治方式。[ 单霁翔.从“大规模危旧房改造”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探讨历史城区保护的科学途径与有机秩序(下) [J].文物,2006,07:32页.]北京国子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整治不搞大拆大建,在原有基础上,以有计划的,持续的改造整治和逐步恢复传统风貌为主,保留历代建筑的叠加,使历史街区显示出有机生长的特征。[ 单霁翔. 国子监街的整治与历史地段的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1998,02:20页.]实践证明,对于历史街区来说,这是一条积极稳妥的保护之路。

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与更新方式提倡“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改造实施,即在改造规划中从整体利益考虑规划用地的功能结构布局、地块的划分、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布局等;在改造实施上,基本上都是在原有院落边界内的公众参与的更新改造,讲究小规划,分阶段实施。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与更新有着渐进性和灵活性特点:一方面可满足城市在较长时间内的灵活发展需求,从而保持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又可避免在短时间内由于大规模外迁居民所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小规模展开、历时推进的新机制,可为历史街区提供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资金筹措方面与建设施工中也有极大的灵活性,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又易为居民所认同,使传统街区具有“人的尺度”,更容易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相协调,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是动态的历时性产物。今天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历时性演变的综合积淀,保留了真实的历史信息,延续了动态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从过去到现在乃至将来的真实历程。因此,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更新理论指导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活动,以小规模、渐进式方式对街区历史文脉和原有空间结构内部进行一种“适应性改变”,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保持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不断完善深入的过程,更应认识到整治过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必须继续去解决,这是一个非终极性的永久持续的过程。只有以谨慎的、渐进的、小规模的更新改造才能维持并发扬街区使用功能,才能不割断历史,不破坏现存平衡的社区结构,达到整体原真性保护,以及有机发展,永续利用之目的。

3.3.3基于生活真实性的改造更新

所谓历史街区,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具有比较典型和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融合了一定的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的城市地段。不同于文物建筑等静态型遗产,动态的社会生活是历史街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历史街区物质表现形式的决定因素。因此,除了物质要素与环境外,社会生活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的真实性同样是历史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街区的整体真实性正是它表现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 林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研究[D].同济大学研究生论文,2003.40-54页. ]有学者认为“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形态的保护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性问题”;[ 张曦,葛昕.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保护与文化传承—看苏州古街坊改造[J].规师,2003,06:17 页.]历史街区保护应“保护原有社区网络结构和生活的真实性”;[ 阮仪三, 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5页.]“生活真实性”是历史街区真实性保护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之一。[ 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2005,05:49页.]生活真实性作为历史街区保护的一条重要原则的观点已达成共识。

有机更新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历史街区内在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及人文财富。[ 陈超君,黄耀志.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方式探析[J].城市.2012,08:43页.]综观以往宁波城区历史街区保护、改造更新的实践,尽管都贴上“对历史街区原真性保护”的“标签”,但由于规划者、实际行动者对“原真性”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各种现实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各种“原真性保护”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一方面由于传统规划建筑观念的影响,设计者往往过于注重物质层面的更新而忽略了对原有社会网络和生活的关注,对人以及人的需求、社会联系以及蕴含于居民和街区的历史文脉与特色文化也极大地被忽视;另一方面,面对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采取的与商业、文化街区类似的规划设计,通过搬迁居民,置换内部功能的手段进行改造。这样,整体生活空间构架与生活动态发展模式的彻底破坏,人文量性的缺失成了宁波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后存在的一个极大的共性问题。如已改造更新的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和南郊路历史街区等,除对一些文物建筑采用原真性保护外,保留的传统建筑大都采用“存表去里”的方式,即对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把现代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直接“嫁接”到原有居民物化的生活世界。虽然功能的置换在民俗商贸和旅游观光上取得了成功,也给街区带来了别样的生机,但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看来依然是破坏性的。从生活世界物质和精神高度统一的角度来说,实物遗存是原有居民生活世界演进的物化,也是原有街区人文精神延续的表达,有原有居民的存在才能使实物遗存人文精神得以传承。而原住民全部外迁及功能的置换,使得如今的历史街区已经无法感受到过去的生活场景,原住居民被川流不息的商人与游客所取代,历史性街区空间的原生活意象和生活特征消失,而且生活在其周边的人们在这些街区中找不到自己的空间和生活氛围,实物遗存所代表的人文精神丧失,街区的文脉被割裂,特有的文化难以传承。

历史街区通常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聚居,具有其特有的社会网络和传统生活方式,“有机更新”注重这种社会共同心理和交往活力的延续性。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生活传统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内在精神的要求——它不仅是过去的、也是今后的城市居民的文化载体,它超越了建筑形式的含义,甚至比街巷空间的外部形式更具有意义。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王景慧先生也提出“要维持并发扬使用功能,维护生活的延续性”、“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内居民生活质量,唯其如此,才能得到居民的支持,使街区得到真正的保护。”[ 王景慧.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层次[J]. 瞭望新闻周刊,1997,51:31-32页.]因此,必须把历史街区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改造更新要以居民生活为本,将基本保持建筑原有或相近的使用功能,维系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原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一个重要定性指标。

首先,应保留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多种类型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保持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在此基础上,从街区风貌总体保护、街区物质环境改善及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综合判定,在保护与有机更新的总体构架下,采取小规模、循序渐进的改造更新方式,对每一进院落、每一幢建筑进行修缮与保养、整修与改善、更新与改造。如对于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必须依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与保养;对于大量保护建筑进行维修,维护其保存状况;对于相当数量的一般传统建筑逐步加以整修与改善;对于一些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采取整饰立面外观、改善建筑造型、降低建筑高度等措施,逐步加以改造与更新;对于那些对历史风貌产生严重影响的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除。

其次,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适当外迁居民,降低人口密度,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内部功能进行完善(不是功能重置)以符合居民对现代生活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改造、完善道路与市政设施。在不打破街区原有格局的前提下保证道路的可通达性,街区传统街巷应保持原有尺度步行方式,留出必要的消防通道。市政管线布置结合街区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有利的技术途径,合理布设。在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方面,绍兴的仓桥直街历史街区保护改造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例子。[ 刘 昀,邓蜀阳.关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社会生活的思考[J]. 山西建筑.2008,03:22页.

作者简介: 金皓(1967—),女,本科,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傅亦民(1964—),男,本科,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仓桥直街整治工程采取适度减少人口密度做法,按照“修旧如旧,风貌协调”的原则修缮老街、老宅,统一安装卫生、消防设施;整修街巷时构筑管线共同沟,把市政和民生管线纳入其中。改造后的街区既保持了绍兴水乡民情生活的原生态,又给居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实惠,“住老房子,过新生活”,使街区能迅速融入当代生活进程,也提升了地块氛围与活力,获得真正的成功。

再次,立足于民、走公众参与的倡导性规划之路。成立一个由决策者、开发单位及居民、专业人员等组成的倡导机构,提倡、鼓励、支持居民公众参与到这项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中来,让公众参与规划的整个过程,充分反映社情民意。推行由政府宏观控制,居民参与,规划师以针对性的个案设计,对历史街区进行规划设计、更新改造机制。这样,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规划及实施方法相结合的工作体系,调动原住居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只有让居民参与到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决策、规划设计以及实施的全过程,同时解决住房产权问题以及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财政支持,保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切实做到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激发街区活力,推动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3.3.4适度的旅游业、商业的进驻

历史街区保护的最关键因素是当地的居民,要使他们体会到历史街区的价值,并能不断从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投资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另外,历史街区是世人了解当地文化的载体,若仅仅作为生活空间也会使它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要体现其活力,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它还必须具有对外部人群的吸引力。

适度的旅游开发可以促进街区的发展,一方面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来源,另一方面让人们共享文化遗产。然而历史街区不应完全向公众开放从事旅游,而是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有限制地进入。恰当的做法是选出最有特色的部分,以展示街区的建筑艺术、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特色餐饮等,其他仍旧作为生活场所,将活态的生活情景也作为一种展示,以此增强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

恢复、调整既有的商业活动功能。对于商业活动的恢复,应以历史上有过的活动内容作为重要的素材来源,但出于整体的考虑,尤其对街区中新建的部分,允许革新和创造。就建筑形式说,当然要与环境协调,如果新的商业活动需要特殊的空间,可以运用新材料对内部构造和外观进行改造,但同样要遵循风貌协调原则,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历史街区适度的旅游业、商业的进驻,在城市中分担特色购物、特色观光的职能,使之成为整个城市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