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格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格教育论文

第1篇

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过程中,虽然体育项目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类型,但是他们都有着自身相对应的规则,由于体育自身有着非常浓郁的竞技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训练时,需要提前给学生讲明规则,并让学生共同遵守、监督和维护,保证体育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比方说,学生在学习立定跳远时,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将这项体育活动的运动规则给学生讲解清楚,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哪些动作算作成绩,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哪些动作是违规,不算成绩。学生明确运动规则后,就会遵守规矩顺利的开展日常训练活动,然而,在日常的跳远练习时,肯定会出现违规的现象,这时教师必须对违规现象做出相应的惩罚,以便给那些不遵守运动规则学生警告,并帮助他们矫正行为,让学生们在体育教育中逐渐形成强烈的遵守规矩的意识,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裨益的。学生们在深刻明确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的含义后,都在运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的能力来施展自身的运动才能,不但能够促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而且还将作为今后个人生涯的准绳,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今后的人生道路走向成熟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意识

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可对学生开展一些能够让学生接受人格教育与磨练的项目,让学生在这些运动项目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高尚人格,培养自身的正义感和责任意识。比方说,学生在进行足球竞技比赛时,足球运动中明确规定,假捧是一种欺诈行为,一旦出现假捧现象,该队员要受到应有的处置,这从根本上说明体育教育是在严格遵守规范准则的基础上开展的健康有益的活动。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必须培养学生正派的作风、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需要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观,把个人的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在开展足球比赛时,任何一个人都必须严禁做出假捧这一动作,大家互相监督和维护,共同营造出公共、公开和透明的体育竞技环境,以严格遵归守距、公平公正、不投机取巧为原则进行体育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意识。

3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中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中,教师可以不断培养和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众所周知,每个人的行为举动都与其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换句话说,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掌控和调整其行为的内化指标,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需要有比较激烈的竞争与对抗,也就是说是身体、体能和体育技巧的竞争与对抗,同时也是学生心理、人格和智慧的摩擦和碰撞。然而,在体育教育中,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这就导致学生仅仅在体能和体力上进行突破,而没有将体育塑造人格的功能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必须采取巧妙的措施发挥体育塑造人格的强大功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领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和人生。比方说,教师在进行传授乒乓球的打法和取胜策略的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乒乓球打法的要领和诀窍,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战略和战术问题,帮助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并迅速判断出对方发球和打球的套路与方式。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摸清对方的发球和打球的套路与方式时,尽力改善自身的运动心理,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寻求应对反击的套路和方式,调整自身的心理和人格优势,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从而在文明健康的比赛氛围中,尽情享受体育教育所带来的心灵美的无限魅力,享受比赛运动后的愉悦心情,在品味体育精神的同时,不断提升和超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着力提升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并非完全孤立进行的,除了个人运动项目外,也有不少集体项目,无论是哪种项目,均离不开学生自立自强的人格精神作保障。与此同时,凭借这一系列的运动项目,体育教育会提升对学生人格的可塑性,让大家做出符合时代感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进而为体育教育做好服务。比方说,在练习接力跑这项运动时,教师要积极鼓励每一位参赛者发挥自身特长,为胜利贡献自己最大的力气。在对这项运动进行教育时,在比赛前,教师需要给选手做通思想工作,使得身高有优势的学生进一步提速,而较为矮小的学生施展自身机动灵活、反应敏捷的特性,如此会切实有效地展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既能做到扬长教育,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强烈地自尊心、挖掘自身潜在的力量,培养起大家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从而为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够绘出绚烂多彩的优美华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5团结协作精神能够成为学生人格教育的一部分

第2篇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学生人格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着人格问题。正因为现在的青少年观念错位,是非混淆,以至于他们把正常的遭遇也视为不正常的,增加了增加的心理压力;同时,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据有关统计,中学生人格健康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是15%—20%,高中生的比例为20%—25%。学习过度焦虑是中学生的一大困扰,在学习压力和升学竞争的现实下,一些学生常常会感到压力很大,处在紧张状态,很少与人交流。这种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甚至过度焦虑还会导致学生精神状态低迷,自暴自弃等不良个性倾向。学习的过度焦虑又会导致厌学情绪的滋长。学业成绩在多数家长眼里是非常重要的,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在优胜劣汰的应试教育中失去了轻松和快乐。一些学生自卑感很严重,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因为相貌、家庭条件不好,担心别人瞧不起而变得郁郁寡欢;或者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总觉得事事不如人而自我埋没,妄自菲薄。另外,情绪不良,人际交往困难,也是影响现在的学生的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影响中学生人格的主要成因来自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三方面的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因此必然综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把基础教育引向狭小的死胡同,教育方式陈旧,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什么都不知道,又什么都不会。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厌学情绪加重、自暴自弃等不良因素发生。其次,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家教态度、方法,内容。形式及策略等诸多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对自己的子女期望过高,给子女太多压力。有些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度,为了孩子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让孩子做,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干涉过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集中反映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及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二、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中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阵地。那么应该如何做好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呢?笔者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学科渗透的主阵地。

(一)教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其思想、行为、作风以及仪表和气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在其自身形象上出一点点的疏漏。特别是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对学校制定的规章记录严格遵守,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要带头先做到。同时将自己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表现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自己自律、敬业的良好人格形象对学生进行感染。如,在玉树发生地震的时候,学校组织捐款,但是有些同学只捐了1元,而在平时他的零用钱也不止一天十元钱的水平,在课堂中我就这一事件对同事们展开了有关人性、爱心、人道方面的教育,但有的学生就问我捐了多少,我告诉他们我捐了1000元,他们就再也不出声了,而后我开始了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学生通过这堂课都充分的、真诚的表达出了自己对灾区人们的祈祷、关心以及以后会对灾区更加帮助的决心。通过这次事件可以看出表率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人格形象十分的重要,而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形象更加的重要,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连人格魅力都没有,那即使他的课再怎么精彩也无法对学生起到深远的影响。

(二)教师应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因势利导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对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行培养和塑造的过程需要从学生自身的人格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计划。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他们有意安排一些出头露面的机会,同时需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其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有的学生性格脆弱,对于该类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方式,给他留有一定的面子,同时需要对其良好行为适时的给予肯定,使其不会由于挫折而消沉;有的学生狂妄自大,对于该类学生,需要对其缺点注意留心观察,收集有关资料,课后与其进行私下谈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让其能够不断完善自己。

(三)教师必须树立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而应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由此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平时需要与学生经常交流,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若意见属于正确的、积极的,则予以采纳。若是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同时,教师应当经常转换视角,站到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由此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中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以宽厚的同情心来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体验到被人关注、爱护的温暖与幸福,并且能够对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的得到更多的体验。

第3篇

(一)人格教育与“语文人格教育”

兴起于本世纪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反对僵化、机械地知识传授,提倡教育应把培养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按照程红兵老师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就如人格的形成非先天一样,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通过培养拥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人来满足社会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理论来源于实践。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程红兵老师逐步认识到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具有实施人格教育的非常优势,进而明确提出了“语文人格教育”的思想命题。程老师认为,所谓的“语文人格教育”指的是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仅仅是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有明确意识、有具体计划和措施地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这一活动是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施行、学生踊跃自主参与,通过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是通过对经典文化典籍的学习明教化、懂人伦,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的道德教育。可以说为现当代的语文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语文学科也在不断地建设和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积累了许多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理念正是对陶老“求真”、“立人”思想的最好解读。程红兵老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获取心灵的自由,教育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自然地,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也就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认识是源于程红兵老师对基础教育功利性的批判。功利性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颗“毒瘤”,只追求升学率,只追求高分数,只追求所谓“有用”的东西,传统的教书育人本末倒置,变成了“教书育分”!据此,程红兵老师提出:“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文教育不能浮于表面的分数,要求真、求善、求美,充分释放语文学科的内涵和魅力,实现“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

二、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的启示

在“重术轻人”这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程红兵老师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更勇于探索实践,把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重新明确提出,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关注国家教育发展的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应该说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互为主体的师生观

理解学生,正确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这是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实施的先决条件。程红兵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当“人”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即把学生当做完整的、有独立个性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力求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此为出发点,在语文人格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渐变关系。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作为平等主体而存在,他们之间是一种主—主关系,而且两个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逐渐变化的。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地增强,具体表现在教师作用由支撑—扶持—引导的变化;相应的,根据学生的变化,教师不断调节自身的主体作用,逐渐隐蔽、逐渐减少,最后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目标。因此,程红兵老师理解的师生观是一种平等的益友观念,教师和学生互尊互敬,互爱互助,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程红兵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把学生和教师都当作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这种互为主体的师生观不仅对语文学科教育意义重大,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对也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格教育得天独厚,但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资源也十分丰富。随着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就整体的教育现状来看,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养成健康人格为目的教学实践仍不乐观,特别是在理科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可见,人格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任重而道远。

(二)“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

从程红兵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来看,阅读广泛、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研究是其最主要的思想特征,而这种思想性格也对他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直接结果就是“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出现。简单来说,自主与探究性语文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主控、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研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总结的自主型学习方法,改变了学习的被动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取知识。实际上,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提出是来源于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思路。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而程老师的“自主与探究”不仅仅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更加重视自主与探究的这一学习方式的实践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学生对知识成果的反思,等等。可见,“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也是程红兵老师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格。

(三)语文教师自身人格的示范力量

精品推荐